颈椎关节突关节

2024-09-21

颈椎关节突关节(精选8篇)

颈椎关节突关节 篇1

颈椎关节突关节又称椎间小关节, 与全身大关节一样属滑膜关节, 由相邻上、下颈椎关节突关节面组成。近年来, 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表明, 关节突关节损伤、退变是引起颈椎不稳和神经根受压的重要原因。因退行性变波及颈椎关节突关节的一部分或全部呈现损伤性关节炎反应, 并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 谓之颈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笔者采用颈椎关节突关节位摄影方法研究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特征, 旨在提高对此病的放射学认知程度。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08年1月~2009年8月在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针灸理疗科50例慢性颈痛、头晕的患者, 其中男性24例, 女性26例, 年龄34~63岁, 平均年龄 (45.16±7.30) 岁。入组标准: (1) 符合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2) 颈痛、头晕3个月以上。入组患者均取得知情同意书。排除患有风湿、类风湿和 (或) 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的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慢性颈痛、偏头痛、前额及肩部痛、上肢麻痛等, 颈项关节活动受限, 伤风感冒后症状均加重。

1.2 检查设备和方法

检查设备为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IconosR100型X线机, 采用600 mA、61.5 KV为条件的自动点片, 片-焦距115 cm, 平静呼吸中屏气曝光技术。由从事放射影像诊断工作10年以上的资深医师采用颈椎关节突关节位[1]进行X线摄影。

根据颈椎关节突关节受累的程度和部位分为2种类型, 即颈椎关节突关节滑脱和骨性关节炎。颈椎关节突关节位摄影显示:早期关节突关节错位或半脱位, 上关节突增生, 关节间隙呈“V”字形改变, 即称之为颈椎关节突关节滑脱;晚期病变的关节突增生、变尖、肥大, 关节面硬化, 部分模糊, 椎间孔变形变小, 即称之为颈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

2 结果 (见表1、表2)

颈椎关节突关节位摄影可清楚显示关节突关节受累关节的类型和部位。本组病例中病变关节突关节X线表现为关节突增生、变尖、肥大, 关节突关节错位或半脱位, 关节间隙不对称, 呈“V”字形改变, 关节面硬化, 部分模糊;本组病例中颈椎关节突关节滑脱和骨性关节炎在不同关节中兼而出现, 颈5~6关节突关节病变发生率最高, 其出现骨赘形成、关节突肥大以及关节囊钙化。

3 讨论

颈部疼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随着人们对颈椎关节突关节研究的深入, 许多证据表明, 颈椎关节突关节病变是颈痛的重要原因之一。退行性变波及颈椎关节突关节的一部分或全部呈现损伤性关节炎反应, 并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 称之为颈椎关节突关节退变性骨关节炎。本病在临床比较常见, 是引起慢性颈痛、颈源性头痛及继发各种类型颈椎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3.1 颈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

随着近年来基础研究特别是生物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人们对颈椎不稳的认识逐渐加深。颈椎的稳定性是依其各组成部分共同维持来完成的, 而关节突关节有引导和限制运动节段运动方向的作用。由于颈椎关节突关节受各种外伤、外力、长期劳损、静力性或积累性慢性损伤、退变及颈部炎症等损伤, 迫使关节囊、韧带过度延展, 发生局部的断裂或撕裂, 造成了该部位力量减弱, 使关节突的移动或旋转超过正常活动范围, 结果造成关节间位置轻微错移, 日后稍遇外力, 该处易发生关节间位置错移, 造成颈椎关节突关节滑脱[2]。颈椎关节突关节与其他所有活动关节相似, 关节突软骨退变导致局部病灶形成, 然后逐渐发生侵蚀关节软骨并伴发软骨硬化, 关节突肥大、骨突排列紊乱以及骨赘形成可能造成椎管或椎间孔狭窄, 导致中央和 (或) 侧隐窝狭窄。椎间盘退变后, 椎间高度明显降低, 椎节间压力分布在关节突关节, 关节突关节负荷过度易发生严重损伤。颈椎屈伸运动支点部位改变, 运动支点即向后移, 严重时其支点可经过关节突关节, 使其在屈伸时受到严重损害, 这种不规则、无序运动可加速关节突关节软骨退变, 最终导致颈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3.2 颈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与X线表现

文献报道[3]颈椎关节突关节不稳和退变发生在椎间盘之前。关节囊松动, 关节软骨磨损, 关节间隙变窄, 维持颈椎稳定性的作用降低;后期关节突关节退变, 关节突增生, 骨赘形成, 增生的骨赘向前压迫是造成神经根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重要原因;向内前方压迫, 造成退行性颈椎管狭窄并出现脊髓受压, 是造成脊髓型颈椎病的重要原因。经临床研究观察发现运动最灵活的颈椎关节突关节易受损, 负载和剪切力最大, 关节突和关节间隙受损最明显, 当受损中心的关节突关节增生, 骨赘形成后, 稳定性重新建立, 使得原有的正常活动范围缩小, 其负载和剪切力向上下椎体和其关节突关节方向转移, 损伤范围增大, 关节突及关节面继发性增生、硬化等病理变化, 最终导致颈椎病。临床上出现混合型颈椎病的各种症状, 如头、颈、胸及上肢的疼痛, 易导致误诊, 延误治疗。

本组研究用颈椎关节突关节位投照并与常规颈椎斜位对比观察了50例慢性颈痛、头晕患者, 在采用以往常规颈椎斜位片上未见异常表现, 而颈椎关节突关节位摄影显示早期病变的X线表现为关节突错位或关节半脱位, 上关节突增生, 关节间隙呈“V”字形改变, 即颈椎关节突关节滑脱;而晚期病变的X线表现为关节突增生、变尖、肥大, 关节面硬化, 部分模糊, 椎间孔变形变小, 即颈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本组病例中关节突关节滑脱和骨性关节炎在不同椎节中兼而出现, 以颈4~6为主, 而颈5~6的病变最严重[3]。CT扫描从横断面可清楚地显示关节病变的程度及其与椎管、神经根管之间的关系。其发生的关节突变化与X线平片相似, 但中晚期CT显示比较清晰, 常见征象为: (1) 关节突关节边缘骨刺形成及关节突肥大; (2) 关节突关节间隙变窄; (3) 关节突关节软骨变薄, 可能在关节内有“真空现象”; (4) 关节突关节囊钙化及关节突软骨骨质硬化。在早期病变CT和MRI扫描不如X线片明确病变, CT扫描和MRI的优点在于可同时观察椎间盘病变及椎管内病变并排除椎间盘疾病。

3.3 鉴别诊断

颈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慢性颈痛的常见病因之一。对有效治疗椎间盘疾病后不能缓解症状的慢性颈痛者, 则应考虑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常需要与类风湿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侧隐窝型颈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相鉴别。 (1) 类风湿性脊柱炎, 20岁左右女性多见, 多侵犯全身小关节, 脊柱很少侵犯, 主要表现为椎体骨质疏松, 椎间小关节受破坏, 而颈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时椎体边缘有骨刺形成, 骨质疏松少见; (2) 强直性脊柱炎多发于15~30岁的男性青壮年, 早期症状并不明显, 患者常有腰背痛、骶髂关节单侧或双侧疼痛, 且骶髂关节处有压痛, 骶髂关节试验阳性。30%~40%的强直性脊椎炎患者可伴发急性虹膜炎; (3) 侧隐窝型颈椎间盘突出, 早期不易鉴别, 而中晚期颈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见关节突增生等病理变化, CT扫描可明确诊断。

近年来, 临床有关学者认识到, 凡有颈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者, 多伴有神经根型和脊髓型颈椎病。因此, 经手术减压并施行融合术后通常可以同时将关节突关节炎治愈。但有约15%~20%的颈椎病患者, 经前路减压及融合术治疗后, 在取下颈托或其他外固定, 并开始活动之后会出现颈后部、肩部疼痛, 这是否与存在关节突关节炎病变在前路手术时没有融合这个节段有直接相关性, 尚需进一步研究[4]。颈椎关节突关节位投照, 较客观地观察到颈椎关节突关节及关节间隙, 清楚地显示出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X线特征, 对颈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不同时期的放射学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党连荣, 左庆国.颈椎关节突关节摄影方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0, 26 (4) :784~785.

[2]侯树勋.脊柱外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

[3]贾连顺.颈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9, 19 (1) :72~73.

[4]罗玉明.颈椎左右前斜位摄影方法的点滴改进[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5, 27 (4) :553.

颈椎关节突关节 篇2

关键词 颈椎病 推拿治疗 关节松动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症状复杂。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头痛、耳鸣、听力减退、视力异常、平衡障碍等征象。目前认为其发病与椎动脉受压、颈部交感神经刺激、颈椎失稳、血管病变及血流动力异常等有关。颈椎牵引/推拿及颈椎复位可使90%的患者症状缓解,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但有部分患者治疗后仍存在起床或睡下(低头、仰头)时头晕,为解决患者不适,我们采用关节松动术及整脊疗法进行治疗,效果良好,患者基本上可恢复正常。

1 临床资料

2005年3月~2006年12月到我院就诊,已确诊椎动脉颈椎病,经推拿及治疗后症状基本缓解,但仍有坐起或睡下(低头、仰头)时头晕。本组病例43例,其中男17例,女26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16岁,平均年龄36.7±8.73岁;病程最短12天,最长50天,平均26.3±5.74天。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41例,棘突间不等宽31例,钩椎关节增生16例,椎间孔变窄19例,椎体旋转(双突影,双边影)34例,项韧带钙化9例。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先行颈椎牵引,然后再进行关节松动治疗,患者取俯卧位,按治疗顺序:①垂直按压棘突,②侧方推棘突,③垂直按压横突,④垂直松动椎间关节,仰卧位,⑤屈伸摆动,⑥旋转摆动。如果患者症状缓解不明显,则增加用整脊疗法进行治疗,①患者侧卧位,医者一手拇指按压椎体棘突一侧,另一手托住患者脸部,两手反向用力,使上下两个颈椎向不同方向运动,从而增加椎间孔的大小。②一手拇指按压横突用力方向垂直向下,另一手托住患者脸部向上用力,牵拉对侧棘间韧带。完成一侧再进行另一侧治疗。一般治疗10~15天。个别患者治疗20天。

3 评定标准

治愈:治疗后颈性眩晕及其伴随症状、体征消失,查体无压痛,颈椎活动度正常,转颈、低头、仰头试验阴性,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不受影响;显效:治疗后颈性眩晕及其伴发症状、体征明显减轻,颈椎压痛、活动度、转颈、低头、仰头试验等临床体征明显改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受影响明显减轻;有效:眩晕等症状有所减轻,压痛、活动度、转颈、低头、仰头试验等临床体征有所好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受影响有所减轻;无效:眩晕等症状无缓解,压痛、活动度、转颈、低头、仰头试验等临床体:征无变化,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受影响如前。

4 结果

本组病例治疗后进行1~6个月的随访,结果43例患者,治愈29例(67.44%),显效12例(27.91%),有效2例(4.65%),无效0例。治疗后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33例,恢复8例;棘突间不等宽6例,恢复25例;钩椎关节增生16例,恢复0例;椎间孔变窄15例,恢复4例;椎体旋转(双突、双边影)5例,恢复29例;项韧带钙化9例,恢复0例。x线片结果改变情况见表1。

5 讨论

颈椎关节突关节 篇3

资料与方法

2012年4月-2014年4月选取颈椎健康志愿者66例, 均经过CT检查颈椎关节无异常, 且没有颈背疼痛、颈椎间盘突出、肿瘤、骨质增生等影响分析结果的临床症状及疾病。其中男34例, 女32例, 年龄18~46岁, 平均 (32.1±1.5) 岁, 所有志愿者在此前均未接受过其他影响影像观测的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

影像学观测方法[2]:临床借助X线、螺旋CT、三维立体等影像学检测, 观察其下颈椎关节突关节的形态特点, 以及关节突出关节角度、关节面的曲度、关节三维空间的角度等信息。 (1) 下颈椎关节形态观测:平行于椎体上的终极切面被称为横轴面, 从这一角度观察分析下颈椎关节突关节的形态特点, 共分7种形态:不规则形、成角形、不对称曲凸形、双凸形、弯曲反环抱形、对称凸形和直面形。 (2) 关节面曲度观测:将平分颈椎体矢状线作为角度观测的基准线, 测量关节突关节面处的切线与矢状基准线间的夹角度数, 这个角度能够表示关节面的曲度。 (3) 关节倾角观测:关节倾角也被称为关节突关节角和小关节角[3]。小关节角以颈椎形态横切面为基平面, 表示两侧关节突的方向延长线与通过颈椎体最大横径的垂线间的夹角。所有观测数据均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医师观测, 且最终数据取2次观测数据的平均值, 两次测量时仪器设备设置的参数和观测条件都相同, 以避免因不同人员操作误差和条件不同对观测结果造成影响。

统计学处理:所有统计资料均经过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所有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s) 形式表示, 所有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 当P<0.05时, 数据结果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下颈椎关节形态观测结果:经过对66例健康志愿者下颈椎小关节突关节倾角, 取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C3 (61.8±5.2) 、C4 (53.7±4.3) 、C5 (50.6±4.6) 、C6 (55.6±4.9) 、C7 (63.5±5.1) , C7>C3>C6≈C4>C5, 从横轴面角度观测以C5为中心点, 整个下颈椎呈对称曲凸形分布。

关节面曲度观测结果:经过影像学观测发现以C5为中心点, 两侧关节面曲度逐渐趋近90°, 其中C3~4、C4~5、C6~7左右两侧关节曲面角度与C5~6关节面曲度值差异明显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但C6~7关节面曲度与C7下关节面曲度值差异不明显 (P>0.05) , 无统计学意义, 说明下段关节面逐渐趋近与直面形, 见表1。

关节倾角观测结果:关节倾角在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 (P>0.05) , 无统计学意义, 从矢状面角度观测, 下颈椎关节突关节以C5为中心, 越靠近C5关节突的关节倾角越接近45°, 见表2。

讨论

颈椎病主要是C3~7关节发生退行性变化, 并引起颈椎韧带松弛、弹性减少, 破坏了颈椎正常生理结构, 导致颈椎的生理曲度消失、变直、不稳定, 机体为平衡受损的脊椎而发生韧带钙化及骨赘, 从而使颈椎患者感到颈周为肌肉酸痛、感到僵硬。颈椎不稳不仅会对人们的正常颈椎活动造成影响, 还可能刺激到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身体不适, 发生其他并发症状, 所以颈椎病应尽早进行治疗, 而临床上运用X线、CT、三维立体等影像学手段对患者颈椎关节进行观测, 能够为后期术式选择、病变关节定位提供参考依据。

虽然临床上有很多影像学设备进行颈椎形态观测, 例如X线、MRI、CT等, 但目前普遍认为CT的检查结果较为真实, CT测量能够预测颈椎病的发病原因, 其附带的三维、四维重建功能能够明确显示颈椎管狭窄的部位、程度、压迫物性质及造成颈椎压迫的原因等影像。这有助于分析颈椎病的发病原因、颈椎压迫程度, 以及后期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颈椎病的一般治疗原则“哪里有压迫, 就解放哪里”, 影像学能够指导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4]。对于病程较短、症状较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一般采取保守治疗方式, 但要是临床影像学诊断显示脊髓正在受明显压迫, 且病变关节段不稳定, 则应尽早采取手术方式治疗。而对于病程较长或长期保守治疗无效果的颈椎病患者再行手术治疗效果会受到影响。一般评判手术治疗是否有效, 所选术式是否优越需从以下方面进行判断:是否彻底解决颈椎压迫, 恢复颈椎正常生理弧度, 所选术式在治疗过程中是否造成创伤面最小, 术后并发症最少, 手术治疗后颈椎恢复状况是否最好, 是否会反复发作。

摘要:目的:观测下颈椎关节突关节的影像特点, 分析探讨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66例颈椎正常的志愿者进行X线、螺旋CT、三维立体等影像学检测, 观察其下颈椎关节突关节的形态特点, 以及关节突关节角度、关节面的曲度、关节三维空间的角度等信息, 记录并分析统计资料, 探讨影像学观测对临床治疗的意义。结果:从横轴面角度观测, 整个下颈椎呈对称曲凸形分布, 以C5为节点, C5C7关节面曲度逐渐趋于平缓 (P<0.05) , C3C7各关节间关节面夹角均接近直角。而从矢状面角度观测, 下颈椎关节突关节以C5为中心, 越靠近C5关节突的关节倾角越接近45°。结论:正常人下颈椎各关节突关节在横轴面、矢状面等角度进行影像学观测具有一定特点, 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颈椎病提供指导。

关键词:下颈椎,关节突关节,倾角,影像学观测,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曾辉, 邹德威, 吴继功, 等.下颈椎关节突关节的影像学观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2, 22 (1) :59-64.

[2]王怀云, 何海龙, 李华, 等.颈椎关节突关节面倾角测量特点及临床意义[J].脊柱外科杂志, 2011, 9 (6) :357-359.

[3]黄袁迟, 邹德威, 马华松, 等.颈椎小关节的形态学研究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1, 21 (12) :1026-1029.

颈椎关节突关节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0月共518例患者, 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痛及坐骨神经等症状, 其腰椎关节突关节在CT表现上均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 年龄45~86 (66.4±2) 岁, 其中男331例, 女187例。所有病例根据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排除腰椎肿瘤、感染、创伤、峡部裂、发育性腰椎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先天畸形、腰部手术史等

1.2 CT扫描方法

采用东芝16排CT扫描装置, 扫描条件:120kV、200mA, 层厚2mm, 层距1mm, 常规扫描L3/L4、L4/L5、L5/S1三个椎间隙, 每间隙共4或5层。观察窗位:骨窗轴位像。

1.3 关节突关节形态观察

观察两侧关节突骨质密度的改变、边缘骨赘的大小、关节间隙的狭窄程度、是否存在骨性关节面下小囊状改变、真空现象;并根据Pathria分级系统进行分级:0级:正常;Ⅰ级:关节突关节轻度退变,关节间隙变窄;Ⅱ级:关节突关节中度退变,关节间隙变窄和关节硬化或增生;Ⅲ级:关节突关节严重退变,关节间隙呈包含性变窄、关节硬化和骨赘形成[1]。

1.4 关节突关节角的测量

按照Noren等描述的方法在CT片上测量关节突关节面与椎体矢状面的夹角,即通过椎体中点与椎弓中点的直线与通过关节突关节面前后角顶点有直线之间的夹角;L3、L4、L5关节角的正常值分别为:男性30±5°、40±5°、50±5°,女性35±5°、45±5°、55±5°。两侧关节突角度差值≥10°为关节突关节不对称[2]。

2 结果

在518例患者中,关节突关节CT表现为Ⅲ级的有141例,男97例,女44例,平均年龄58.6岁,关节突关节角>正常值10°以上者106例,占Ⅲ级病例的75%,关节突关节角>正常值5°~10°者31例,占Ⅲ级病例的26%;Ⅱ级病例有267例,男179例,女88例,平均年龄55.4岁,关节突关节角>正常值10°以上者6例,占Ⅱ级病例2%,关节突关节角>正常值5°~10°者158例,占Ⅱ级病例59%,关节突关节角>正常值0°~5°者103例,占Ⅱ级病例38%;Ⅰ级病例有83例,男37例,女46例,平均年龄51.7岁,关节突关节角>正常值5°~10°者11例,占Ⅰ级病例13%,关节突关节角>正常值0°~5°者43例,占Ⅰ级病例51%,关节突关节角<正常值有29例,占Ⅰ级病例34%;关节突关节角<正常值者27例,占本组病例的5%,其中关节突关节表现为Ⅰ级11例,Ⅰ~Ⅱ级16例。

3 讨论

3.1 关节突关节的解剖意义

腰椎关节突关节是脊柱间连结的重要关节,属平面小关节,有着重要的生物力学意义,不仅参与维持脊柱稳定性以保证人体的直立,而且维持腰椎较大的活动度,以适应椎体不同的运动。临床上较为常用的CT诊断方法由Grobler推荐,即经过相应的椎间隙的下位椎体,平行于下位椎体终板的扫描层面。此层面经过上关节面的基部,层面上可以观察到最大的关节径线,这对研究小关节具有代表性[3]。在关节突关节结构中,上关节突关节面是承重和椎体稳定性的主要载体,其朝向有3种:(1)矢状位,上4个腰椎中占多数;(2)中间位,第5腰椎最多;(3)冠状位,与冠状位接近。在下腰椎,小关节面逐渐转向额面位,所以上关节突关节形态和关节突关节角的大小所起的机械阻挡作用,在下腰椎的稳定性和椎体运动中作用最大,所受的应力也最大。同时关节突关节角度增大时,其机械阻挡作用也增大,椎体稳定性相应增加;当关节突关节角度减小时,其机械阻挡作用也减小,椎体稳定性相应降低[2]。

3.2 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CT表现

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作为一种常见的脊柱退变疾病,其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椎间盘变性、关节突关节角偏矢位方向等,有文献[4]报道,>60岁的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但从我们收集的病例观察,在50~59岁年龄阶段的患者并不在少数,其中大部分患者是曾长期从事过重体力劳动,因此,我们认为重体力劳动也是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而且从事重体力劳动时间越长,出现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影像学征象的年龄就越早。在本组病例中腰椎小关节退变的CT表现具体有以下几点:(1)骨赘形成;(2)关节突增生肥大;(3)关节间隙狭窄;(4)骨性关节面下小囊状改变;(5)关节真空现象;(6)小关节半脱位;(7)小关节矢向变化。

3.3 关节突关节角度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潜在关系

有学者指出,关节突关节的主要功能是限制椎间关节的扭力的剪力运动,在限制关节运动幅度上起重要的作用。腰段脊柱的屈伸幅度由上向下逐渐增加,但因椎间关节面的方向和旋转运动的方向成直角,所以旋转运动很受限制[5]。当关节突关节角较大时,相应的椎间关节稳定性较大,其附属韧带所受的应力相应较小,出现腰腿痛时,需要长期反复较强的慢性损伤,破坏了关节的稳定性,在修复活动中产生较明显的退行性改变。从本组病例结果显示,具有大角度关节突关节的病例,随着关节角度的增加,关节突关节退行性改变的Pathria级别随之增高,所以,我们认为关节角度的增加是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危险因素之一。

多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关节突退变的各种特征性表现,并可通过CT多平面成像 (MPR) 技术,使小关节显示更加全面。随关节MPR技术的进步,曲面重组成像技术应该有望成为显示椎小关节病变的重要手段,它不仅丰富了图像显示效果,同时还通过不同的MPR显示椎小关节全貌、椎间小关节比邻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手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柳万国, 唐成林, 孙莉, 等.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CT分级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1, 21 (12) :981-986.

[2]覃爱同, 米俊杰.腰椎关节突关节直面小角度的CT特征与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影像杂志, 2005, 13 (4) :289-291.

[3]陈宏亮, 丁文元, 李俊宝, 等.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影像学改变及意义[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9, 17 (19) :1482-14851.

[4]Fujiware A, Tamai K, An HS, et al.Orentation and osteoarthritis of thelumbar facet, joint[J].Clin Orthop Relat Res, 2001, 385:88-94.

颈椎关节突关节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CT检查室接诊的1 000例出现腰痛或腰痛联合下肢麻木疼痛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 男性456例, 女性544例, 年龄为24~80岁, 平均年龄54.1岁。患者纳入的具体标准:①存在慢性腰痛或腰痛伴下肢麻木性疼痛;②腰椎关节突关节存在固定性压痛;③通过影像学检查指导腰椎关节突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出现了一定的变化;④以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为准, 排除患有腰椎肿瘤、骨质疏松、内分泌及先天异常等疾病的患者。

1.2 观察和扫描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GE16排螺旋CT进行螺旋扫描, 然后进行图像重建, 设备设置条件为:120 k V、250 Ma、层厚3.75 mm, 节段是T12~S1。对窗位实行观察后获得骨窗轴位像。窗宽经过测量后为2056 HU, 窗位250 HU。实行1 000名患者CT资料3次随机编号1~1 000, 一共形成3份资料, 初、中、高级职称3名医师独立开展PACS系统阅片, 对全部患者L1/2~L5/S15阶段实行观察。10 d后, 进行分级系统训练, 讲述典型病例, 再次处理CT资料, 实行3次编号, 3名医师再一次实行各组阅片、分级。

1.3 分级标准

依据CT骨窗轴位关节间隙、骨赘情况和骨质变化的严重状况划分成4等级, 分别赋予0~3分的值。以三个征象的总分为依据对LFJOA实行四级划分:0级:0分;I级:1~3分;II级:4~6分;III级:7~9分。通过Kappa分析方法针对各个观察者和观察者不同时间段的分级情况进行一致评价。Kappa系数接收范围标准:①极差:<0;②微弱:0~0.20;③一致性弱:0.21~0.40;④中度:0.41~0.60;⑤高度:0.61~0.80;⑥强:0.81~1.00。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实现对患者的VAS评分、O-DI、年龄平均分级进行处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s表示, 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n/%表示, 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相同医师前后分级一致性Kappa值是0.773~0.833;不同级别医师分级一致性Kappa值是0.756~0.827, 存在高度一致性。

1 000名患者VAS评分为1.3~9.3分, 平均分是 (4.89±2.07) 分;ODI为15%~95%, 平均值为 (53.85±19.31) %;LFJOA平均分级为0.1~2.6级, 均值为 (1.28±0.61) 级。实现对VAS评分和平均LFJOA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后, 相关性系数为0.187, P=0.063, 相关性不显著。ODI和平均LFJOA分级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 相关系数为0.192, P=0.55, 相关性不显著。年龄以及平均LFJOA分级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 相关系数为0.557, P<0.05, 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3 讨论

腰椎不稳定是由于多种腰椎疾病引发的, 同时还是腰椎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两边的关节突关节及相应的椎间盘对腰椎的稳定性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3]。

本文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CT影像诊断的1 000人进行研究, 观察CT影象反映的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状况和分级。VAS评分和平均LFJOA相关性不显著;ODI和平均LFJOA相关性不显著;年龄以及平均LFJOA分级存在显著相关性。

随着腰椎关节角矢状位置角度的增大, 腰椎的不对称程度也会增大, 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CT表现会更为严重。运用CT可以清晰地显示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征象, 同时还能测量关节突关节的角度, 而关节角角度的增大是引起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一个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柳万国, 唐成林, 孙莉, 等.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CT分级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1, 21 (12) :981-986.

[2]朱永东, 许连光, 王清廉.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与关节角关系的CT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 (2) :263-264.

下颈椎关节脱位的诊治进展 篇6

1 发生机制及病理改变

在下颈椎损伤的Allen-Ferguson力学分类系统当中, 小关节脱位这一损伤类型, 归于牵张屈曲损伤的亚类, 其发生机制与牵张和屈曲的力学特征有关[1,2]。小关节脱位分为双侧脱位和单侧脱位, 前者较后者多见。从发生的部位来看, C5~6的发生率最高, 其余是C4~5及C6~7较为多发, 这些部位正是颈椎椎节屈伸运动范围最大的部位, 与其解剖学特点有密切关系[3]。

一般认为, 双侧小关节脱位是在屈曲外力作用下发生, 包括屈曲牵张和屈曲压缩, 而伸展外力则较为罕见, 临床上仅偶有发生[4]。脱位的上位椎体向前滑移通常都超过了其前后径的一半以上[5], 导致维系其稳定的组织包括前、后纵韧带、纤维环及后方韧带复合体等[6]均受到损伤, 并常伴有椎间盘破裂和突出, 合并脊髓损伤[7], 可累及单或双侧的椎动脉、神经根及交感神经干。导致这种脱位的暴力较大, 当外力终止, 脱位交锁的关节突在残存的韧带组织及颈部肌肉的回缩牵拉下形成固定的脱位状态[8]。

单侧小关节脱位属于旋转型损伤, 在遭受旋转外力的同时合并屈曲或侧屈外力[1]。这种损伤可导致同侧的关节囊、棘间韧带、后纵韧带损伤以及椎间盘组织的突出或撕裂, 也可造成同侧的椎动脉、神经根损伤[9]。单侧脱位的椎体矢状径向前移位小于50%, 因而对椎管的容积改变较小, 发生脊髓损伤的机会也较少[10]。通常导致单侧脱位的暴力较小, 对纤维环及后纵韧带等组织的损伤亦较小, 当外力终止后, 肌肉的收缩使脱位的关节突固定[8], 同时由于关节交锁, 致使部分撕裂的椎间盘组织处于张力状态下, 使脱位呈稳定的状态[11], 这也是单侧脱位较难复位的原因。

2 诊断

快速而准确的诊断是进行有效治疗的关键。这需要对损伤机制及病史详细了解, 并进行体格检查及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其中影像学检查是确诊的依据, 包括X线片、CT及MRI。

X线片检查对于诊断双侧小关节脱位较为容易, 在侧位片上即可看到上方脱位椎体前移超过了其矢状径的一半以上[5]。需注意的是, 在拍摄侧位片时应将患者的双臂向下牵拉, 或使之保持“游泳者”外观, 使得下颈段在照片上显现出来, 避免遗漏[12]。单侧小关节脱位则较容易被忽略, 在前后位片上可看到脱位上下方棘突的旋转畸形, 侧位片上则可看到所谓的“蝴蝶结”征[2], 或者是典型的“笨蛋帽” (dunce-cap) 图像[12], 并可看到椎间孔狭窄[10]。

CT检查可发现X线片检查未能明确或是容易漏诊的病例, 还可发现一些细微的、X线片检查无法观察到的骨折情况, 并可直观地显示椎间孔的容积变化[10]。螺旋CT可快速完成, 可进行冠状位或矢状位的二维重建, 对诊断帮助很大, 可以有效的辨别单侧脱位和双侧脱位[13]。

MRI检查弥补了以上检查无法明确反映软组织及脊髓情况的缺陷, 但何时进行检查却存在争议。有报导患者经过闭合牵引后, 出现了神经学功能的减退, 分析其原因是由于突出的髓核组织造成了脊髓的压迫[14], 尽管发生的概率很小, 但仍需事先作此检查加以排除[2]。反对者则认为在闭合牵引下发生这种风险的机会很小, 对于神经学功能受损的患者, 如果先行MRI检查则将延迟牵引治疗时机, 从而影响到神经功能的恢复。变通的方法是采用不影响MRI检查的牵引装置, 如钛制的Gardner-Well牵引钳, 在起到牵引和固定作用的同时进行这项检查[15]。MRI检查可发现椎体移位、椎间盘突出、椎前软组织肿胀、硬膜血肿及脊髓挫伤, 还可发现椎动脉的损伤, 有助于预防迟发的、由于动脉血栓蔓延所造成的脑干缺血、梗塞及脊髓缺血[16]。

3 治疗的进展

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治疗, 包括恢复序列、解除压迫、维持稳定三个方面。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各种方法均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在治疗的方式、方法和时间上, 还存在许多不同的意见。

3.1 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常用的颅骨牵引和较少使用的手法复位。颅骨牵引所采用的器械有Gardner-Well牵引钳、Crutchfield牵引弓及头环牵引器等, 新近采用的钛或石墨制的牵引器, 解决了无法在MRI检查时进行牵引的问题[15,17]。颅骨牵引要求患者清醒、合作, 以便随时进行神经学方面的检查, 同时还需除外有颅骨骨折、头皮缺损和局部感染的情况。进行牵引须有放射影像设备以随时了解复位的进展情况, 避免发生过牵[2]。许多学者主张尽早尽快的牵引, 通过恢复脊柱序列, 起到间接减压的作用, 以利于神经功能恢复[15]。而有的观点认为, 在牵引进行前需完善CT及MRI检查, 尤其是对神经功能完好或仅有神经根损伤表现的患者, 早期完善检查、避免医源性脊髓损伤, 其利大于弊[2]。对损伤超过6 h的患者, 由于已失去了快速复位恢复神经功能的时机, 主张先完善检查再作复位治疗[15]。牵引的方法是在头颈轻度屈曲位下进行, 使得脱位的关节面松开[18]。起始重量一般是5 kg, 有的做法是在3~4 kg的基础上每个椎节加上2 kg, 然后在放射影像的监视下逐渐加量[15]。Cotler等[18]推荐每隔30 min进行加重, 以允许软组织的爬行过程。需注意防止过牵造成脊髓牵拉性损伤, 牵引复位一旦成功, 则将头颈调整为中立或轻度伸展位, 重量减为2~5 kg维持[2]。Vital等[12]设定的牵引时限是2 h, 刚好是他们作好术前准备所需要的时间。他们对牵引失败的病例采取了全麻下的手法复位措施, 对双侧脱位采取屈曲牵引手法复位, 对单侧脱位则是先向脱位的对侧屈曲倾斜牵引, 然后再朝向脱位方向旋转使之复位, 原则是这种操作只可实施1~2次, 如失败则改行手术治疗。

闭合复位在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 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 存在一定的失败率。失败原因包括:合并小关节骨折、颈椎过牵、神经学功能损害加重、上方非连续部位颈椎的骨折及患者所感受到的不断加剧的疼痛[19];其次, 可能导致椎间盘突出, 不过有研究表明牵引下所致的椎间盘突出与神经学功能的减退并无联系[20]。再者, 行闭合牵引使患者长时间处于制动和疼痛状态下, 并且有牵引器脱出的风险。

闭合复位成功的病例, 将选择一种制动和维持稳定的方式。长时间的维持牵引, 有较多的并发症, 如肺部问题、压疮、骨质疏松和深静脉血栓等, 目前应用较少[18]。头环背心曾被广泛应用于颈椎制动, 但只有少数人获得了解剖上良好的结局[21]。开放手术内固定所提供的稳定方式避免了以上的不足, 可防止再脱位及迟发的成角畸形。对于闭合复位失败的病例, 则需手术治疗, 既使是无明显神经损伤或仅有神经根症状的单侧脱位, 也主张手术复位以达到椎间孔的间接减压作用[21]。

3.2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有三个基本的入路:前路、后路及前后联合入路, 各种入路均有其不同的特点, 而目的均为复位、减压、恢复解剖序列及提供内在稳定作用。不同手术方式提供了多种术中复位的技术, 有时还需结合外在的牵拉辅助。内固定的材料和方法在不断发展, 但病损节段的长期稳定尚需依赖最终的植骨融合。术前MRI和CT检查是必要的, 这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术前如发现椎间盘突出的病例, 宜采用前路。将突入椎管内的组织摘除, 起到了直接的减压作用, 将前、后纵韧带及纤维环等组织切除, 又有利于进一步复位。Ordonez等[8]指出在局部形成后凸的情况下, 需将前脱位的椎体下方部分切除, 以显露椎间隙进行椎间摘除。然后在上、下方椎体各置入1枚牵引棒 (Caspar pins) , 2枚棒在矢状面上呈10°~20°角。将两枚棒按压成平行状后套上牵开器, 行撑开复位, 这时的上下两椎体呈向后成角状, 使得交锁的小关节松开, 再用手将上位椎体向后推挤, 或是在椎间隙伸入一骨撬将其向后撬拨推送, 使其复位;对于单侧脱位, 则是将两枚撑开棒置入时在冠状位上互呈15°角, 这样在撑开时就可纠正其旋转畸形并得以复位。

前路复位后可在椎间隙行自体或异体植骨, 植骨块大小可根据相邻椎间隙的高度取其均值。为防止植骨块脱出及提供椎间稳定, 予以前路钢板内固定。以往采用的双皮质螺钉钢板, 已由使用更为安全和方便的单皮质螺钉钢板代替, 它可以形成钉、板与椎骨间三角形的稳定结构, 降低了脱出的风险[6]。相对于后路手术, 前路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固定节段短、感染率低和融合率高的优点。

术前检查发现无椎间盘突出、未合并小关节或侧块骨折、而有后方骨折突入椎管以及明显骨质疏松的病例, 可选择后路手术。后路可直接到达发生病损的关节囊, 复位成功率更高, 因此也更多地被推荐于处理较难复位的单侧小关节脱位[22]。具体方法包括用巾钳夹住上下位棘突根部进行牵拉, 或是用小的剥离器伸入上下关节面间进行撬拨, 以及采用撑开器在上下椎板间撑开复位。必要时可将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部分切除, 解除绞锁达到复位。单纯后路复位时有可能导致继发性椎间盘突出, 术后需加以留意, 必要时再行前路手术处理[23]。

后路的固定方式包括了捆绑式和节段性钉 (钩) 板 (棒) 类, 捆绑式又包括了小关节间、棘突间及三重的捆绑法, 所用材料包括钢丝和新式的编织缆线;节段性钉 (钩) 板 (棒) 类则包括了侧块钉板、钩板以及新近的钉棒系统[2]。同样地, 植骨融合也常规应用于后路手术, 但常需要融合固定两个运动节段, 特别是在有广泛的小关节骨折病例当中[24]。

前后联合入路应用较少, 一般仅用在复杂骨折脱位、复位困难或合并脊髓损伤的病例当中[25]。如前路手术复位失败, 则需暂时关闭切口, 换体位行后路复位, 之后再行前路植骨内固定;若残留的半脱位不大, 也可在前方植骨后, 再行后路固定[2]。Allred等[26]采用的技术是将植骨块放在尚未复位的椎间隙, 取一块蝶形的钢板固定在前脱位的上位椎体, 使钢板下方刚好遮挡在植骨块之前, 然后关闭伤口, 再行后路复位, 在复位时钢板下端则将植骨块推送入椎间隙中, 最后行棘突间钢丝固定, 从而避免再次翻转患者体位。

陈旧性的小关节脱位有迟发脊髓损伤、神经根功能障碍及慢性颈痛的可能, 仍需手术治疗。由于发生了损伤组织间的瘢痕黏连及增生骨化, 手术复位困难, 常需采用联合入路, 才能达到广泛松解复位和固定的目的。Bartels等[27]的治疗方式是:a) 彻底地从后路松解小关节, 包括周围增生组织, 切除下位椎的部分上关节突;b) 前路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 然后前路复位;c) 后路固定 (侧块或经椎弓根固定) 。而Payer等[28]则采用经典的前-后-前的手术步骤, 同样也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4 总结

颈椎关节突关节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8 例, 男16 例, 女12 例;年龄35~61 岁, 平均48.6 岁。患者术前症状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腰部疼痛、单侧下肢放射性疼痛或伴有下肢感觉异常等。腰椎间盘突出部位为L4~5 25 例, L5~S1 3 例。腰椎MRI显示椎间盘明显低信号, 矢状位显示椎间盘向后突出或脱出, 轴位横断面显示椎间盘向中央或椎间孔突出, 动态腰椎X线片显示腰椎不稳18 例, 椎体后缘滑移大于等于3 mm。小切口髓核摘除术后复发5 例, MED术后复发2 例。手术节段L4~5 25 例, L5~S1 3 例。本组病例选择均符合以下标准:单纯腰椎间盘突出, 手术造成小关节突破坏引起脊柱不稳者;单节段MED术后复发需要行同侧翻修者;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者。此外, 本组所有病例有腰腿痛病史并经保守治疗大于等于3个月无效, 临床表现与影像学阳性征象相符合, 向患者说明传统和单侧固定手术的优缺点后患者要求单侧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下全麻, 患者俯卧于可透视的手术台上, 术前在X线机下定位相应病变节段, 并用龙胆紫标记。从症状侧中线处做长6~8 cm切口, 向手术侧剥离椎旁肌, 显露病变节段椎板及上下两关节突, 先行单侧椎弓根螺钉定位, 人字脊定位法定位螺钉位置, 透视位置无误后行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行椎板开窗椎间盘摘除, 保留上下关节突, 减压不超过关节突内侧1/3, 咬除下方的黄韧带, 暴露神经根管, 彻底减压, 暴露并摘除病变椎间盘髓核, 彻底止血。用磨钻将上下关节突软骨面稍磨去后将椎板开窗骨质修成细小骨粒植于关节突间融合, 明胶海棉覆盖。彻底止血并依次缝合深筋膜层和皮肤。

1.3 术后处理

术后给予脱水、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 对症处理。常规使用抗生素3~5 d;术后引流管留置24~48 h, 不超过术后72 h;术后第2~3天引流管及尿管拔除后即可在腰围保护下下床活动;腰围保护3个月, 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腰椎过度屈曲及负重, 术后3个月开始行腰部运动功能锻炼。

1.4 疗效评价

评价标准:依据日本骨科学会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 1984年制定的腰腿痛疗效标准 (29分法) 进行评价, 改善率= (术后评分-术前评分) / (29-术前评分) ×100%。改善率75%~100%为优, 50%~74%为良, 25%~49%为可, 0~24%为差, 以优+良计算优良率。融合率依据Suk[2]的融合判断方法, 融合:融合节段有连续骨小梁通过, 在动态位摄片上节段间相对活动小于4 mm;可能融合:融合节段间未见有连续骨小梁通过, 但在动态位摄片上节段间相对活动小于4 mm;不融合:融合节段间有明显的间隙, 动态位摄片上节段间的活动大于4 mm。

2 结 果

术中出血平均180 mL (110~370 mL) , 手术时间平均90 min (70~120 min) 。术后第2~3天即可下床活动。术后有1 例患者腰腿痛无好转, 经1个月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 复查CT和MRI均未见异常。术后28 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为1~2.5年。按日本JOA评分法评定标准, 术前JOA评分6~14 分, 平均12 分。术后1年时JOA评分19~26 分, 平均24 分。本组优25 例 (89.29%) , 良2 例 (7.14%) , 可1 例 (3.57%) , 优良率为96.43%。根据Suk的融合判断方法, 28 例患者中融合22 例, 可能融合6 例。融合时间为4.8~8.1个月, 平均5.6个月。本组未发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拔出、断钉。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是骨科常见的疾病,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的患者, 常规的手术方法为后路髓核摘除加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 在短期内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但随着脊柱外科的发展, 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意识到坚强内固定带来的坏处。1990年McAfee等[1]报道脊柱过度坚强内固定所造成植骨区的应力遮挡, 可导致骨质疏松和移植骨的吸收, 从而导致骨融合率下降, 适当的应力作用有益于植骨区的骨融合。近年来, 新的脊柱内固定技术不断出现, 包括脊柱的弹性固定即动态固定技术、单侧固定技术等。Suk等[2]对单侧和双侧腰椎弓根钉内固定进行了前瞻性临床比较, 发现融合率和并发症无差异, 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周跃等[3]采用单侧和双侧椎弓根及Cage内固定术治疗均获得同样100%的椎间融合率。对于伴有腰椎轻度不稳及髓核摘除术后复发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是否行彻底的融合手术, 临床上仍有争议, 治疗方法各异[4,5]。

本组28 例均采用单侧显露单侧椎弓根钉固定及关节突间植骨融合, 发现手术优良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融合率方面与双侧内固定无明显差异, 但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治疗费用方面明显低于双侧内固定。单侧固定的优势在于:手术方法相对简单, 与双侧固定相比单侧固定只显露脊柱后方一侧结构, 暴露时间减少一半, 出血量少, 手术时间短, 对棘突、棘间韧带、健侧关节突椎板等正常结构完整保留, 最大限度的保护了脊柱原有的稳定结构。我们通过术后患者的观察发现, 仅暴露一侧椎旁肌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 患者术后腰部疼痛及不适感明显减轻, 如何最小限度避免对椎旁肌的牵拉及损伤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有限内固定不仅能保持脊柱的相对稳定, 而且能降低固定相邻节段的退变。符合现代脊柱外科微创的治疗理念, 患者住院时间缩短, 下床时间提前, 恢复工作能力更快。单侧固定技术与其他脊柱微创手术一样有其严格的手术适应证, 对于严重的脊柱退变、不稳, 椎管狭窄, Ⅱ度以上滑脱、峡部裂, 双侧症状等患者均不建议行单侧固定。本组病例只对年龄相对年轻, 单侧椎间盘突出伴轻度椎间不稳且仅一侧下肢症状患者行单侧固定减压手术, 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McAfee PC, Farey ID, Sutterlin CE, et al.The effectsof spinal implant rigidity on vertebral bonedensitometry[J].Spine, 1991, 16 (6) :190-197.

[2]Suk KS, Lee HM, Kim NH, et al.Unilateral versusbilateral pediele screw fixation in lumbar spinalfusion[J].Spine, 2000, 25 (14) :1843-1847.

[3]周跃, 王健, 初同伟, 等.内窥镜下经X-Tube单侧和双侧腰椎椎弓根固定的疗效评价[J].中华创伤杂志, 2007, 23 (9) :654-658.

[4]尹志平, 郑明锋, 刘建卫, 等.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伴失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J].实用骨科杂志, 2011, 17 (8) :734-737.

颈椎关节突关节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于2014年1月—12月期间选取接诊的90例颈椎病患者,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 (45例) 与对照组 (45例) 。观察组中男18例, 女27例;平均年龄 (43.1±2.8) 岁;平均病程 (13.4±5.8) 个月。对照组男20例, 女25例;平均年龄 (43.8±3.0) 岁;平均病程 (13.7±5.7) 个月。2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 (P>0.05) , 可进行比较。

1.2治疗方法①理筋手法:患者保持正坐姿势, 操作者位于患者身后, 使用一指禅推法、接法、揉法、拿法等, 于患者颈部反复进行。并在其风池穴、百会穴、肩井穴、太阳穴、神门穴、天宗穴及大椎穴等实施点揉治疗, 力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宜。②颈椎关节调整手法。患者取侧卧位, 放松颈部肌肉, 操作者使用一侧拇指对患者颈椎凸起的横突前结节进行顶推 (从前往后) , 并用另一拇指下一椎侧横突后结节进行顶推 (从后向前) , 操作者两拇指呈前后交错状态。随后患者改为仰卧位, 操作者将掌心朝上, 用拇指 (与患者同侧拇指) 顶住患者病变颈椎凸起横突外侧, 并使用示指顶住患椎棘突部位。对侧手掌托扶其对侧颈椎部, 患椎棘突处使用示指顶托。每次治疗20 min, 隔天治疗1次, 每周治疗3次。对照组给予牵引治疗, 每次接受20 min治疗, 每天1次, 每周接受5次治疗。

1.3疗效判断[1]采用Tele Myo 2400 T表面肌电图仪对患者颈部后伸肌群进行测量, 主要包括积分肌电 (IEMG) 、平均功率频率 (MPF) 、中位频率 (MF) 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颈部左侧、右侧肌群IEMG、MPF以及M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表2。

3讨论

颈椎病属于临床多发疾病, 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随着社会压力不断增大, 颈椎病的发生也逐渐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成为现阶段新型职业病之一。中医学认为颈椎病的发生与“骨错缝”有密切关系, 因此临床常采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 在调节患者关节状态中具有重要作用[2]。

颈部经筋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就是颈伸肌群, 其在寒、热、风、创伤等因素作用下, 可使经筋出现疲劳状态, 从而对维持关节稳定作用造成不利影响, 诱发患者出现颈椎病变。其中理筋手法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的效果理想;而中医关节调整手法提高颈椎关节功能效果理想, 且还可有效调节患者关节周围深部经筋。因此, 采用理筋手法联合颈椎关节调整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颈部经筋及肌群疲劳情况,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波.牵引联合理筋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 26 (9) :2181-2182.

上一篇:享受快乐下一篇: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