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辨

2024-08-14

哲学思辨(精选11篇)

哲学思辨 篇1

关于武术的概念的争辩一直不休,各持己见,百家争鸣;各种观点和视角层出不尽,这为学术研究和探讨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视野。武术概念以及武术本质属性是关于武术是什么的研究,也是在哲学层面关于武术的探讨,弄明白武术概念和本质属性,为武术的其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从逻辑学的角度出发,从武术本体上探讨武术的概念和本质。

1 关于武术本质的两种主要观点

在武术本质上,目前学术界也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多质论,认为武术的本质是多种的;一种是单质论,任务武术的本质只有一种。

多质论者认为技击是武术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技击通过套路和搏斗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这也决定了武术的多样性及武术本质的多样性。他们认为攻防是武术的初级表现形式,是武术一个方面的本质。对人身体健康的促进,对体格对抗能力的增强,对人的教育功能是武术本质的进一步表现,武术本质还表现在修身、医疗、观赏、经济等方面。为此,武术本质是以攻防为核心本质的,其次,武术本质特征还在于促进人的本质发展,促进人自身以及与环境的和谐,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多质论者通过不同侧面论述分析,并认为武术的本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单质论者则认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特征的运动技术体系,对武术多方面、多层次的本质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武术的本质就是攻防,并无所谓的其他武术本质存在,如果将其他所有的都看成是武术的本质,那么武术就不存在本质属性。为此单质论者认为武术的本质属性就只有技击,而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教育等等都是武术的衍生特征,而不属于武术的本质特征。

多质论和单质论各自从不同的视觉探析武术的本质,为进一步探讨武术的本质,提供了可贵的参考意见,同事多质论者和单质论者的争辩,观点的相互碰撞,为学术理论创新提供了智慧的思考。通过对两种观点进一步深入探讨,不难发现单质论和多质论多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就是双方都是侧重武术的功能,未曾探析武术的本体内涵,未能从武术的本体来分析武术的本质特征,只注重武术的功能性;其次就是多质论者和单质论者都没有区分本质和本质属性,在哲学视域中,本质和本质属性是截然不同的。为此多质论者和单质论者都不能对武术本质做出科学合理的回答。

2 武术概念回顾

明晰武术概念历史沿革,为更为准确地探讨武术的概念提供理论思路,同时借鉴现代武术争论的各种观点,分析历史,辨析现代武术概念的争辩,为探求武术概念提供更为理论思考和思路。

1932年《国民体育实施方案》将武术定义为:“武术是国术,是民族身体活动方法,主要具有自卫技能和锻炼体格的功能。”

1957年在北京举行了关于武术问题的研讨会,将武术定义为武术主要目的是防身,属于体育范畴,武术具有技击性质和特点。

1961年出版的《体育学院本科讲义·武术》则讲武术定义为民族形式的锻炼方式,主要包括拳术、器械、套路,属于体育范畴,主要的功能为强筋健骨,增进健康、锻炼意志等作用,也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项民族文化。

1978年出版的《体育系通用教材·武术》将武术定义为武术主要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格斗动作为内容,根据攻防、动静、刚柔等矛盾相互变化的规律编制各种投手讨论,主要具有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

1988年的武术学术研讨会将武术定义为是以技击动作所构成的套路和格斗的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属于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004年出版的体育院校教材,沿用了1988年武术学术研讨会关于武术的定义。

以上各种观点,是关于武术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观念,反映了武术概念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武术概念的发展变化,是武术概念本身丰富完善,是接近事物本质的过程。概念也在发展变化,更甚是曹·国正在《博弈经典》中认为概念是前卫的、新颖的、潮流的,有未来的趋势,有背景有画面。武术概念也在历史的车轮中,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丰富完善自我概念。近年来,对武术概念的探讨从未停过,主要的观点如下:

邱坯相认为:“武术是以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主要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他认为武术主要内容是技术,技术通过套路和搏斗表现出来,并在中国发展起来的传统体育项目。

谭炳春认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主动内外兼修,武德兼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他承认武术以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形式,注重内心平和武德的修养,同时还强调了武术的教育功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曾于红、肖红征认为:“武术是以攻防为主要内容,以体现人体格斗能力为核心,以套路演练、搏斗对抗、艺术反应为表现形式,注意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艺术项目。”他们将艺术作为武术一个特性,也是作为武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杨建营认为:“武术是源于中国的一种围绕技击而展开的投手和持械的运动技术体系。”他认为武术是一种运动技术体系,技击是武术的属性。

上述的各观念为准确地把握武术概念内涵提供了可贵的参考。同时历史沿革和各种观点也表明,武术概念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概念。

但是无论是历史上关于武术概念的论述,还是现代武术的争论,都存在一些有待于进一步商榷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武术概念外延过窄。武术博大精深,承载着民族文化并传承民族文化,不容质疑,在我国也是作为我国民族传统项目承载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传承的主要载体。但仅仅将武术归为中国或者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显然是不能概括武术概念的全部外延。如泰国的泰拳,如果按照武术拳种分类,它肯定属于拳术的一种,拳术属于武术。由此可知,泰拳也是武术的一种,但是泰拳却不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是泰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再如截拳道,则是李小龙根据中西方武术精粹自创的一门拳术,创立于美国,融有中西方武术精粹,显然截拳道属于武术。为此我们承认武术的民族性,但不能仅仅将武术的概念仅仅定义在中国,将其定义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第二,武术本质属性的认识存在滞后性。武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求生本能以及古代的军事,武术在冷兵器时代,对军事和人类生活,对军事攻防和人类自卫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武术在冷兵器时代,攻防性是武术最为本质的特征。而现在,先进的武器,法制的社会,使武术的攻防功能进一步弱化,显然已经不再是武术本质属性,核心的功能。武术本质属性随着历史的发展,发生了变化,概念是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攻防本质属性的退化,但武术其他本质属性在新时期得到发展。为此仍将攻防性作为武术本质属性或者武术的首要功能,显然滞后于历史的进程。

第三,对武术概念定义的功能性入手,而不是本体。通过以上概念可知,在对武术概念定义是攻防、自卫、锻炼体格等显然都是从武术的功能对武术进行定义的。功能是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而不是事物的本质。事物本质只有一个,而本质属性则有多个,本质属性决定事物外在表现得功能。从功能论述武术的概念显然存在本能反映武术的本质。为此只能通过武术本体,探求武术概念,才能透析武术的本质。

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并从以上各种武术概念萃取精华,为认识武术概念、本质属性和本质提供了参考。正是在对诸学说进行分析考察、吸取诸学说共同点的基础上,对武术概念定义如下:武术是以身体技击活动为手段的民族形式的体育。

3 武术本质与本质属性

关于武术本质和本质属性的问题,首先需要区分本质和本质属性的关系,何为本质,何为本质属性,在没有理清本质和本质属性的前提下,是无法辨清武术的本质和本质属性,也将会使武术的探讨浑浊不清。事物的本质,既指该事物是什么,决定事物是什么东西,事物的本质决定事物就是他自身,区别于其他事物。事物所具有必不可少的特征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

亚里斯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指出,在事物的说明方式中所包含的第一要素,也就是表现事物是什么的东西叫作属概念,而那一事物的诸属性质叫做种差。亚里斯多德的论述对全面把握区别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本文引用学者周爱光所列举的关于水的实例对本质和本质属性进行进一步的认识。第一,事物的属概念反映该事物的本质。例如,根据“水”的定义,“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这里的“液体”就是水这一物质的属概念,他反映了水的本质,即水是液体而不是固体或者气体。水只有具有“液体”这一形态才能存在,否则“水”就不能存在。第二,事物的种差反映了该事物即种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水的种差“无色、无味、透明”就反映了水这一概念的本质属性。“无色、无味、透明”决定了在同一概念中水这一种概念与其他种概念的区别。例如,“墨水”不同于“水”,“盐水”又不同于“墨水”。虽然“墨水”和“盐水”的属概念都是“液体”,但内涵和外延已经超出了“无色、无味、透明”的种概念,为此我们将“水”、“糖水”、“酒水”三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由此可见,事物的本质由本质所决定,既属概念所决定,只有一个,而本质属性取决于事物的种差,可以有多个。

通过分析明晰了本质和本质属性区别之后,运用逻辑学来分析武术本体,进而分析武术本质和本质属性。首先,武术是以身体技击活动为手段的民族形式的体育。根据属概念反映事物的本质,本质决定事物是什么,显而易见,武术的属概念是“体育”。因此武术的本质不是技击,也不是防身,更不是人的解放和增强体质,而是体育。这就从属概念上划清了武术与艺术、农业、军事、商业和宗教等的区别。

其次,由于武术是以身体技击活动为手段的民族形式的体育,显而易见,武术的种差是“身体技击活动”和“民族形式”。根据亚里斯多德《形而上学》中,种差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逻辑学原理,可以认为武术的本质属性是“身体技击活动”和“民族形式”。因为只有“身体技击活动”和“民族形式”武术可以区别于体育范畴中的其他概念,即田径、游泳、球类等项目相区别的本质属性。而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艺术熏陶、军事属性等都不是武术的本质属性,而是武术的偶发属性。

综上所述,武术的本质是体育,武术脱离了体育就不能成立,这反映了武术的“体育性”。武术的本质属性是身体技击活动和民族形式以区别与其他的体育项目,离开了身体技击活动和民族形式,武术也将不复存在。为此武术的本质属性为身体技击活动和民族形式的体育。

4 武术的本质属性与功能

在以往的研究中,未能区分武术的本质、本质属性和功能,将其混为一谈,通过逻辑学范畴的思辨,武术本质并不等于武术的功能。武术的本质是武术本体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项目、其他事物的诸属性,而武术的功能则是属性的外在表现,是武术本质通过现实而实际表现出来的外在表现,是武术的各种作用。

武术本质与武术功能并不是毫无关系,而是密切关联的。本质属性决定着功能,事物具有相应的本质属性,才能具有本质属性相对应的功能。例如,由于木材具有其特殊的“硬度”和“可燃性”的本质属性,木材可以用来造房子、木头可以造船,也可以用来燃烧等。但是水就不具备这种功能,因为水没有木头的所具有的本质属性。水是液体,具有溶解性等特性,固可以用来洗刷等,而木头不具备水的特性,因为也不能具有水的特性。通过以上论述可知,某事物功能主要取决于该事物的本质属性,即本质属性决定的功能,事物的功能正是该事物本质通过现实表现出来的该事物的外在反映。

殊归同路,正是因为武术本身具有“身体技击活动性”,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武术才具有“攻防功能”,具有“强身健体、促进健康”,具有“培养人的功能”等等。因此,武术的功能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从武术的本质属性来看,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是体育的“直接性功能”,而其他功能则是体育的“间接性功能”。

5 结语

本文以逻辑学的思辨,对武术本质进行了辨析,对武术本质的研究由原来的功能转向本体,并按照逻辑学观点严格区分“本质”、“本质属性”和“功能”。通过对武术本体分析出武术的本质是体育,武术的本质属性则是“身体技击性”、“体育性”,“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等功能是武术本质属性通过现实,实际的外在本质的反映。

摘要:文章通过逻辑学思辨分析,辨明武术逻辑概念,明确武术本质与本质属性区别的基础上,指出武术的本质是体育,武术的本质属性是身体技击活动和体育。

关键词:武术概念,本质属性,逻辑学思考

哲学思辨 篇2

发表于:2008年7月14日 9时42分9秒权限: 公开,点击更改权限阅读(39)评论(1)举报本文链接:http://user.qzone.qq.com/328814465/blog/1215999729

常识道德与思辨哲学黑格尔曾对中国第一“哲学家”孔子的学说进行了批判,他说孔子的学说不过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西塞罗留下给我们的‘政治义务论’,便是一本道德教训的书,比孔子所有的书内容丰富,而且更好。”这种批判很尖锐,但也一针见血刺中了孔子学说的弱点。

为什么我们会把伦理道德当作一种高水平的哲学?我们的社会那么需要道德来约束吗?

道德是社会的产物,不同的社会需要不同的道德。没有一成不变的道德,也没有适合一切人的道德。老子说得好:大道废,有仁义。社会秩序混乱,自然呼吁道德约束。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乱四起,武力就是横扫一切的通行证,权力就是衡量人的社会价值的最高标准,利益就是指引人们行动的指挥棒,而仁义道德被打入社会的冷宫,根本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种情况下,有心(仁心、志向)无力(权力、武力)的孔子便提出了一套论证严密的道德伦理,上游说于诸侯霸主,下传教于平民百姓,希望将自己的道德伦理推行天下。但孔子失败了,诸侯霸主没有接受他的仁政学说,继续崇尚武力,他没有改变当时的社会

状况;同时孔子也成功了,他的伦理学说流传下来,成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最喜欢利用的一种流派,他本人也被尊为一代圣人、万世师表。但是,无论孔子失败还是成功,对于社会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首先,道德呼声高,要么反衬大道迷失社会混乱,如春秋战国;要么道德约束力膨胀成为杀人桎梏,如宋明时期。其次,伦理道德被过分尊崇,就压抑了其他理念的发展,如超道德价值、如法律,如思辨哲学„„

之所以强调道德是社会的产物,是因为在社会之外,还有其他的圈子、其他的领域。人们生活在社会中,时时刻刻处在社会关系的网络里,自然会放大社会的概念、遵守社会的道德、服从社会的规范。但是,人们往往忽视社会以外的领域,轻视其他领域的价值。实际上,在人之内,有精神和心灵,在社会之外,有大自然,在地球之外,还有宇宙„„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有着不同的价值颠峰。而能否认识到、觉解到这种不同,也造就了不同的人生境界。冯友兰在《人生的境界》一文中提到,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所达到的人生境界也完全不同。他认为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等级的人生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道德境界就是一个社会人所能达到的高境界,他知道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而天地境界是一个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他觉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宇宙,他觉解到自己不仅是社会组织的公民,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他带着这种觉解为宇宙的利益做各种事。因为觉解程度的不同,因为胸襟视野的不同,因为衡量标尺的不同,所以有了这人生境界的不同,有了道德境界以上的天地境界,有了道德价值之上的超道德价值。所以,与武力和权力相似,社会伦理道德也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的最高标准。一个会思考的人必须对社会伦理道德保持一种觉解、一种警惕,并有挑战不合乎心灵、不合乎自然、不合乎宇宙准则的伦理道德的勇气。

思辨哲学为什么要比常识道德层次更高、更值得推崇?

对话哲学:激活思辨课堂 篇3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而我们的教学也需要这样的追问与思考。因为这种追问是对原有认知的怀疑,如果我们的课堂能够让学生产生这样的惊讶:“怎么可能?!”“这是为什么呢?!”无疑这样的哲学课堂是成功的,也是充满哲学味的。本课尝试构建一种“在生活中发现,在探究中生成,在体验中感悟,在运用中深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秉承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宗旨开展教学活动。

二、教学流程

1.在矛盾冲突中识别观点。

【导入】穿越剧已成为当下电视剧的新宠,今天我们也来玩把穿越,一起坐上“时光穿梭机”来到18世纪的法国。先给大家讲述一个关于爱情苹果的浪漫故事(故事略)……然而爱情苹果还一度被人们称为“狼桃”,后来一位法国画家戏剧性地试吃了“狼桃”,从那以后,上亿人开始安心享受这位“敢为天下先”的勇士冒死体验而给人们带来的口福。

师引出课题: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设计意图】穿越,坐上时光穿梭机回到古代,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故事让学生感悟:实践出真知。

【观点碰撞】像哲学家一样思考。

学生辩论:正方——秀才不出门不知天下事,反方——秀才不出门也知天下事。

【设计意图】在观点的碰撞中确认、明晰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巧设陷阱,及时质疑,从问题中生成。

【对话片段1】学生甲:我方认为,秀才不出门也知天下事,现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不出门照样可以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我愿意宅在家做一个快乐的“宅男”。

学生乙:我方认为,对方辩友你的观点不就否认了老师刚刚讲的知识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吗?

……

教师引导:貌似都有理呢,其实这两个观点都具有其合理性,我们既可以通过实践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认识,这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不违背,学习而来的知识也是从实践中来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获得的是直接经验(认识),而通过学习我们能获得间接经验。从刚刚的辩论中,我已经看到未来哲学家的风范,很善于动脑,很有哲学的思辨味。

2.引导学生在情景再现中展示观点。

师:我们坐上时光机又来到了17世纪的英国某医院。(呈现材料)

(1)17世纪20年代英国一位医生给一个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竟然奇迹般地挽救了他的生命。其他医生仿效,结果造成病人大量死亡。此后便被禁用。

(2)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一位医生给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热潮,导致很多病人死亡。

(3)1901年维也纳医生发现了人血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21世纪人们拥有了更加先进的医学仪器,人类的输血历程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合作探究】1.第一次给病人输羊血成功,发现输血可以救人,说明什么哲学道理?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最终解决问题,说明是什么推动人们认识的发展?又是怎样推动的?

【对话片段2】生甲(第一小组展示观点):第一次输羊血成功,发现输血可以救人,说明在实践中人们获得输血可以救人的认识,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生乙(第二小组展示观点):在输血的实践中,人们不断发现问题、产生新要求,从而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推动了认识的发展。

生丙:“21世纪人们拥有了更加先进的医学仪器,人类的输血历程又向前迈了一大步。”说明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完备的工具,推动我们对输血的认识又向前跨了一大步。

师小结。

3.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

师:讲述故事巧设疑团,我们坐上“时光穿梭机”又来到清朝河北沧州的一座靠近河岸的寺庙。有一年运河发大水,寺庙的山门经不住洪水的冲刷倒塌了,一对石头雕刻的大狮子也跟着滚到河里去了。过了十几年,寺庙的主持想重修山门,要把那一对石狮子打捞上来。可隔了这么长时间,到哪里去找呢?和尚:“去下游打捞。”看河守堤的老河工:“去上游打捞。”诗人:“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应该在原地。”

【设计意图】通过举手表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到底在哪里?疑团谁来解决?真相谁来揭晓?

【对话片段3】师:我们现场表决一下,你同意以下哪种观点?(过程略)通过表决,我们统计5个同学认为在原地,41个同学认为在下游,没有同学认为在上游。那到底谁是正确的呢?我们先请各观点派一位代表来说明理由。

生甲:我们认为发洪水把石狮子冲往下游,当然应该在下游!

生乙: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你们真乃不明事理!石狮子非木头所刻,怎能被冲至下游?石狮坚固而且沉重,河沙疏松而且轻浮,石狮湮于泥沙之中,只会越沉越深,你们反而到下游去找,岂不枉费了功夫!

师:真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究竟谁的观点正确呢?认识本身不能判断,客观事物本身——石狮子也不会告诉我们在哪里,石狮子究竟在哪里?故事的结局究竟如何?

生:上游!原地!(大家争论不下)

师:谜底揭晓,当时人们对老河工的话也只觉得好笑,没有一个人理睬他。倔强的老河工,像是受了很大的屈辱,他只身一人,撑船下河。只用了吃顿饭的工夫,在石狮沉没的上游方向找到了。这可出乎大家的意料。水往下流,一个石狮有几千斤重,自己又没长腿,怎么会跑到上游去呢?

生(一阵躁动):怎么可能会在上游呢?不可能吧……

师:不用怀疑,老河工已用实践证明了自己的判断——在上游!这也充分说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正确与否只有依靠实践来检验,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有的同学还在摇头觉得不可思议,那老师今天就给你们布置一个课后作业,请大家回去查阅资料,下节课来分享石狮子为什么在上游。

4.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

师:庙里的和尚感叹,下次发洪水我们就有目标啦,直接去上游捞,不需要再寻寻觅觅啦。

引领学生在和尚的感叹中体会: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是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设计意图】自然过渡,谜底揭晓,最后回归生活、指导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拓展延伸】由陶行知改名引发的哲学思考:原名——陶文浚,大学求学时,受王守仁“知是行之始”的影响,改名为“陶知行”;后来他在实践中总结教学做合一,主张从实践中学习真知,在一位陌生人的建议后毅然改名“陶行知”。你从陶行知的改名过程中感受到了哪些哲学原理?

三、教后反思

《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帮助学生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作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尤其是辩证的思维方法。

“对话哲学”是营造思辨哲学课堂的极佳选择,对话哲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碰撞,不是讲述与接受,不是灌输与被灌输,而是相互生成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角”,在情景的创设中一起完成对问题的探究与思考,对话哲学不是一种观点对另一观点的否定,而是观点与观点的同频共振。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而我们的课堂也需要这样的追问与思考。因为这种追问是对原有认知的怀疑,如果我们的课堂能够让学生产生惊讶和追问,无疑这样的哲学课堂是成功的,也是充满哲学味的,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哲学课堂“思考宇宙,问辨人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高级中学)

中国城市发展观的哲学思辨 篇4

改革开放三十年多年来, 中国的城市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城市化奇迹。中国的城市发展现象究竟印证了什么?是欧美近现代城市发展理论的正确性, 抑或是中国本土城市化实践的特殊性?目前是否存在这样一种独特的理论体系, 可以最恰当地诠释独特的中国城市发展现象?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事物的变化是绝对的, 而静止却是相对的。世界上不存在一套唯一万能的理论, 可以解释变幻万千的世界现象。今天, 在新型城镇化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的时候, 中国的城市实践到了总结反思、正本清源的时候了。中国的城市需要自己的理论, 自己的声音, 去引导中国城市的未来。

2 世界需要多元的城市发展理论

从古希腊的雅典卫城和巴比伦文明的空中城堡起始, 世界的城市起源雏形就呈现出多元发展形态。尽管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使地球的空间和时间进一步扁平化, 城市化的传统内涵和其表现形式正在接受全面挑战, 世界各地城市依然由于其背后经济、宗教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呈现出多样化化的发展形态。尽管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宏观趋势, 城市化发展水平仍然是比较城市之间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是地域文明进化升华的结晶。不同类型的文明决定了不同的城市文化和城市形态, 以及城市的发展轨迹和历程。因此, 在世界城市呈现多元发展的客观背景下, 世界同样需要多元的城市发展理论体系来指导不同区域、不同政治和文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实践。多元的城市文化呼唤多元的城市发展理论。

(1) 西方经典城市化理论存在地域适应局限性

西方经典的城市化理论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人口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二是社会剩余产品的等级再分配对城市等级体系的影响;三是贸易、重商主义和资本主义对城市的发展的影响。渐变而平滑的“Davis经典城市化曲线”[1、2]可以表述欧美国家在的城市化进程中城乡人口转型和经济结构变化的对应关系 (图1) 。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征和动力机制明显迥异于西方发达国家过去和现在的城市化, 其表现为高人口自然增长率、过度城市化、工业化滞后、城市贫困和资源供给不足。近十年来, 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又使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具备新的发展路径和动力。但从目前已有的理论体系来看, 解释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理论长期受“欧洲中心论”1) 的影响, 成为“依附理论框架”2) 的衍生理论[3]。

(2) 东方文化和经济社会进程决定了东方的人居价值观和城市发展观

东方文化崇尚天人合一和统一价值观的社族模式, 逐渐形成完全不同于古希腊雅典卫城、古代罗马王城等西方古老城市原形的东方城市模式, 如唐长安、明清北京以及日本的京都、印度的新德里等具有独特城市文化内涵的城市形态。近现代的工业文明发展尽管冲淡了地域文化的差异程度, 但仔细考究, 工业化在欧美与亚太、南美以及非洲的城市化过程中留下的痕迹和印记还是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在相对彻底西化的日本明治维新和以宗教为主导的东南亚城市地域文化的融合和冲突之后, 在近代工商业渗透进中国大小城镇之后, 东方的城市依然表现出有别于欧美以及其他文化体的城市发展态势, 并始终具有独特的韵味。

在这种多样化城市发展推动下, 预测至2015年末, 全球超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将有358个, 超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将有27个, 亚洲将拥有其中的18个[4、5]。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生活和生产要素流动加速, 客观上消除或减弱了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 使不同背景的城市居民在城市化进程中广泛受益。

3 中国城市化的独特性

进入21世纪, 伴随着中国经济跨越式的发展,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量之一, 国内外理论研究的视野全面转向中国的城市化。但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和城乡管理机制, 中国的城乡问题及其表现形式全面差异于欧美国家城市化各个时期, 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状态和问题也大相径庭, 甚至更加错综复杂。在中国, 持续快速的宏观经济增长推动了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进行跨区域迁移流动, 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经济地理现象, 问题与成就并存。更重要的是, 全球化、信息化形成强大的外部要素环境, 已经并正在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结果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从各个方面的分析反馈, 西方经典的城市化理论框架难以全面解释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现实, 也不能有效指导未来中国的城市发展。借用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教授的一个论断3) , 即中国的经济学理论应该在中国经济的实际运行上来创建, 并且应该对世界的经济学说形成有贡献的补充和完善。我们是否也可以这么认为, 中国的城市发展理论, 也应该基于中国城市发展实践而创建呢?是否也应该对世界的城市发展学说形成有贡献的补充和完善呢?

中国城市发展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城市化带有明显的政府主导烙印;人口基数庞大伴随着整个城市化进程;城乡二元结构制度障碍根深蒂固;城市化与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并行发生;城市化进程中实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耕地保护与土地用途管制, 同时面临资源稀缺与人均占有量偏低的现实挑战。

(1) 城市化带有明显的政府主导烙印。过去30多年中国的城市化归根到底是政府推动、政府主导的城市化, 这几乎形成与所有其他国家城市化的根本差别。中国政府通过发改委制定全国范围的城市化 (城镇化) 规划或计划, 设定5年周期、10年周期以及20年周期的战略目标并自上而下强化执行实施, 取得了迄今为止令世界瞩目的城市发展成就, 但其发展的机制、轨迹, 与西方城市化的实际进程与理论模式相去甚远。中国的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倒挂现象正是这一动力机制差异形成的结果。

(2) 人口基数庞大伴随着整个城市化进程。庞大的人口基数是中国城市化有别于除印度以外的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重要特征和难点。从20%到80%, 中国的城市化相当于要在约50年的时间内完成地球七分之一总人口 (大约10~11亿人口) 的空间移动, 其难度和复杂性是早期的欧美城市化或目前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无法比拟的。实际上, 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内, 已经成功地以一国之力实现了从18%到52.7%的城市化率提升, 也即完成了约6.5亿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就业转移和生活安置, 未来30年, 中国还将面临约4亿农村人口的转移。巨大的人口基数引发的就业、生活保障、福利服务等一系列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也是无法从西方城市化学说中找到答案的。

(3) 城乡二元结构制度障碍根深蒂固。中国的户籍制度在中国的人口和土地属性上留下了深深的政策烙印, 并形成了至今难以逾越的城乡鸿沟和城乡二元结构。如果不能有效解决中国城乡的二元结构问题, 就不可能真正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 释放城市在中国宏观经济和社会中的潜藏的巨大生产力。中国当代的城市化留下了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深深烙印, 消除这一烙印不是简单地依靠现代城市经济和规划理论可以在技术层面上解决, 而是应该通过制订针对性的城乡公共政策引导中国式现代化和城乡社会进行有序转型。因此, 只有源于中国实践的理论, 才能面对和解决由于中国特有的政策造成的城市发展问题, 这就是所谓的解铃还需系铃人。

(4) 城市化与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并行发生。全球化影响中国城市化过程主要表现在全球产业的重新分工和区域转移, 由于货币超发和金融监管造成的金融危机全方位地影响了中国的外贸出口, 以及从内地到沿海城市的产业, 尤其是制造业。中国四个经济特区以及沿海的多个发达城市, 几乎都是由于积极和准确的参与到周边区域的跨境产业分工, 从而获得城市的超常规发展, 其中以东莞最为典型。在过去一轮的城市化发展中, 中国的城市化受惠于全球化并获得宝贵的发展机遇, 这是参照系地区中其他国家所不具有的过程和结果。目前, 具有全球意义的城市群和地区已经出现, 覆盖沪宁杭皖的长三角城市群已经进入世界十大都市区之列, 粤港澳泛珠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竞争力已经全面超越全球多个城市和区域, 北海、云南、银川等多个内陆地区的沿边贸易和出口基地建设和崛起全面带动中国的城市地区进入全球经济产业链条, 实现与世界城市体系的有效接轨。

(5) 城市化进程中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与土地用途管制。1986年颁布实施的《土地管理法》授予中国国土资源部门采取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措施。这使得中国除了土地实行国有和农村集体所有制度之外, 又拥有了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不同的土地管控手段, 这些制度深刻地了影响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速度、人民福祉和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由于国家安全战略的需要, 中国确立了18亿亩耕地红线的底线, 并动用卫星实时监控的红外遥感技术, 采用耕地占补平衡的动态管理方法, 对农村集体用地类型进行用途细分, 并对建设用地的转换申报进行了严格规定, 形成了《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两个主要的规划系统并行控制, 以及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征地拆迁流程制度。目前, 基于上述特殊的制度设计, 只有城市中的国有土地可以入市交易流通, 广大的农村集体用地作为中国极其宝贵的土地要素资源尚未能确权入市。

(6) 中国城市化面临资源稀缺与人均占有量偏低的现实挑战。中国城市化在过去30年取得成就的同时, 也付出巨大的代价。中国国土虽然辽阔, 但与人居相关的重要资源却位居世界排名末列, 尤其是人均拥有水平。在城市水资源方面, 全国658个城市中有约400个城市缺水, 110个城市严重缺水,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100m3,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4) ;城市建成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5842人, 人均城市用地面积2.65m2;燃气普及率约40.24%5) 。尽管污染较为严重的煤炭消费正在逐步减少, 二氧化硫、粉尘等城市污染物排放量将逐年削减, 但城市空气与水环境污染程度呈现上升趋势, 近年来北京、广州、成都等大城市的雾霭天气高踞世界城市排名前列。从长远发展来看, 百分之五十的城市化率以后的的城镇化进程仍然将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巨大负面影响, 压力和挑战是长期的 (表1) 。

5 关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理论的思考

长期以来, 中国城市发展的理论和科学研究相对而言受制于政治和政策变化, 概念模糊目标不清, 作为精确定量研究的基础统计数据缺乏, 未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而闭合的城市科学理论。总体而言, 学界对城市研究偏重现象研究, 轻理论归纳;重城市个体研究, 轻区域、国家和全球背景研究;重学术理论研究, 轻管理实证分析;重政策行政研究, 轻经济市场引导分析。未来中国的城市发展理论, 必须完全建立在中国城市实际运行的国情基础上, 具备针对性、前瞻性、系统性、完整性特点, 在宏观层面上能够结合国家战略需要指导中国城市化的总体布局, 在中观和微观层面上, 能够基于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的运作特点形成有操作价值的城市开发策略论和控制论。从目前的国情来看, 地市一级的政府和县级政府 (包括直辖市) 作为城市开发的实施主体, 亟待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理论指导。

透过纷繁扰扰的问题和表象, 回归到城市发展的哲学层面, 未来中国的城市发展理论体系和框架, 应该基于中国城市的实际运行, 处理好以下若干重要的辩证关系。

(1) 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

未来的中国城市化是依然依靠中央政府的推动主导, 还是交由市场导向发展, 是目前中国城市化方向备受关注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犹如近期正在广泛讨论的国家宏观经济转型中的投资拉动抑或需求拉动的问题一样, 在经济学界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中央政府制订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意味着中国未来三十年的城市化与过去三十年的城市化进程相似, 是国家推动型城市化。通过设定目标、周期和计划, 在特定的布局下分层级实施执行。如是, 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发展吻合林毅夫倡导的发展经济学的论述, 是国家实施投资拉动经济战略的一部分。那么, 市场位置何在?需求如何产生?笔者认为这是中国城市化有别于欧美城市化的最根本核心所在。早期英国城市化是工业革命造成产业需求急剧变化的结果, 而我国的城市化则反之, 是在设定城市化预期目标之后的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紧随其后, 产业后续招商哺育运营。在这种特殊背景下, 中国未来三十年的城市化, 既要汲取过去三十年的教训, 又不能脱离国家大的制度背景, 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更加重视市场对资源配置作用的声音, 那么, 未来中国城市化的路径是否可以朝着“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目标发展?

过去30年的城市化, 在政府推动、政府主导的基调下从18%的城市化率上升至2012年的52.7%, 呈现了粗放、高速的基本特征, 城市通过“开发”实现外延式增长。50%以后的城市化必然由粗放转为集约, 从外延式的开发转为内涵式的运营, 通过对城市土地、产业和资本等资源的深度整合, 从而实现城市价值的提升, 这种新的城市综合开发运营方式是在中国各级政府的推动下, 以市场为主导的城市管理创新模式, 标志着中国城市化在继开发城市、经营城市之后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但是, 这种崭新的城市运营机制的确立, 需要在中观层面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综合开发与运营理论以指导大量城市运营实践。

(2) 城市个体与城市群体的关系

从“十七大”开始, 城市群的构建开始受到重视, “十八大”确立新型城镇化战略, 释放了更加清晰的城市群发展信号, 这都是以前的城市化战略未曾明确的内容。欧美的大都市区的理论和管理实践具有实际的借鉴意义。目前, 我国经济地理学界的区域研究包含有城市群的内容, 但区域规划更多局限于省级或以下的特定行政区域, 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跨行政区域的城市群规划还极其鲜见, 具有内在协作关系的、以经济区域为基础的大都市区发展理论需要突破目前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束缚, 以更宽的视野涵括周边相关的县级城市和中小城镇, 形成大都市区城镇体系层级理论和规划。

近年来, 国内外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实施区域经济合作的愿望相当强烈,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协作已经成为了现在世界经济格局发展的主导潮流, 但目前我国跨区域城市间的协同联动主要受制于不同行政辖区带来的政令不一、利益相异, 从而无法寻求在同一经济区域当中的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实际上, 在同一经济区域内的城市结盟从而形成大都市区域时, 基本上从属“首位度”原则, 城市之间根据拥有资源程度和辐射能力按特定的秩序排列, 特大城市成为大都市圈的核心。当城市群之间的协同从属于上述原则, 而不是所谓的城市行政级别高低对等原则之后, 真正的中国大都市区可能形成, 区域内城市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和同质化竞争, 实现城市群叠加效应的最大化。

2007年,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以特大城市为依托, 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 培育新的增长极”;2008年, 国务院先后颁发了《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6、7];2009年, 国家发改委制定成渝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和促进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 推进实施《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8、9], 以及刚刚出炉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 》, 正在朝着培育中国城市群的正确方向引导推进。

(3) 小城镇与大都市的关系

从80年代中期国家的“八五”计划开始, 中国逐步形成了以小城镇为主导的城市化战略, 并开始使用“城镇化”一词来表达中国特色的城市化6) 。长期以来, 抑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发展, 鼓励小城镇的发展被广泛认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策略。但事实上, 在过去30多年对大城市的制约调控政策下, 中国的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数量和规模增长速度惊人。据有关报告统计7) , 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从1990年的72个, 增长至2012年的235个;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 从1990年的34个增长至2012年的127个。这些城市发展的结果与政策制订的初衷相违背, 但却符合城市与区域发展规模效应的科学规律。从市场角度, 资源及各种生产力要素必然更多更快流向效率更高的城市区域;从政策角度, 发展众多小城市、小城镇必然大致消耗更多数量的耕地和建设用地, 与我国集约用地以及保护耕地底线的国策不相符合, 这是由于我国的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体系中, 小城镇要高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研究显示8) , 建国以来, 我国城市人口从1981年的2.02亿增长至2011年的6.91亿, 同比增长242.07%, 但城市建设用地的总和从1981年的6720km2, 增长至2011年41860.6km2, 同比增长522.93%, 建设用地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人口的增长速度, 说明中国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极低, 与人口集聚速度、规模不相匹配。鉴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有限的土地及生活资源供给, 中国的城市化抑或城镇化必不可能全面克隆美国及欧洲的小镇城市化模式, 而应该更多地从日本、新加坡或纽约、香港等地区汲取集约用地经验, 形成以特大城市为核心、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层级分布有序的大都市区。事实证明, 缺乏特大城市或大城市网络依托的小城镇, 其人口和产业资源的集聚均缺少市场竞争力, 城镇发展呈衰败之象。

金融危机过后, 全球经济格局重新洗牌, 洲际区域产业分工布局已经发生变化, 中国应当也有可能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新一轮产业分工合作中获取先机, 依托内陆地区广阔的腹地, 借助沿海地区的茶叶升级以及边境地区的自由贸易区功能, 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特色产业城市群带, 进而成为全球经济网络中的重要节点, 占据未来国际竞争与产业分工的有利地位。目前中国沿海城市群正在进行的“退二进三”的产业转型中, 在金融业和城市服务业方面, 存在内陆中小城市所不能比拟的明显的提升空间, 有利于形成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高地。

(4) 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中国过去30年的城市化发展一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 但另外一方面, 也付出巨大的代价, 尤其是生态和资源的代价。有研究指出, 中国过去30年中, 当城市化率每提高1%, 碳排放量以1.61%的比率增加[10]。城市水体污染、城市大气污染、PM2.5严重超标等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9) , 中国500个大型城市中, 只有不到1%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未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不能再沿用过去的高能耗模式, 而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走低碳、环保、绿色的智慧型城市或城镇发展模式, 从速度型城市化转向质量型城市化, 把国家的能源战略、土地战略、环保战略和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型战略结合到这一轮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中来, 从而推动更可持续的中国未来城市化。

欧美的低密度城市化应该成为中国城市化引以为戒的方向。格莱泽教授的研究表明[11], 一个住在人口密度低于1千人每平方英里的中等家庭, 其能耗是住在人口密度超过1万人每平方英里地区的约1.7倍;高密度的城市化区域确实可以比低密度的人居小镇消耗更少的能源总量, 侵占更少的环境资源。以中国和印度目前的人口基数, 如果人均碳排放也达到美国的标准, 则全球的碳排放总量将增长139%。在以绿色低碳为大旗的中国新型城镇化中, 我们是否有必要从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角度去更正全社会对高密度城市化发展的错误认识呢?在更高更深的层面上, 如果要达到发展和保护平衡发展的目标, 就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一个以绿色GDP为目标导向的社会环境, 尽快去除以数量GDP为主导的城市排序和城市发展业绩考评晋升机制, 代替以绿色、智慧、的城市综合发展目标体系和可计量的城市管理考评体制, 在产业规划和招商运营中, 在规划城市外延拓展的方向、规模和界面中, 更多地考虑到付出的代价, 对未来的影响。

(5) 封闭与开放的关系

在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 中国的城市化取得了规模、速度和形态上的巨大变化, 城市要素的流动表面上看是自由流动的, 但隐性的城市结构是封闭的, 城市户口制度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 阻碍了人和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土地国有与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双轨制, 不仅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城中村”形态, 更加阻碍了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以及土地产权与资本市场的融合互动。这无形之中造成了中国城市化和国际城市化主流最大的差异和差距。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 其最大的特征是城市新型的、开放的生产关系有效地释放了人类以特定形式聚居之后的生产力, 这也是中国城乡二元体制需要改革和突破的方向。只有打破目前存在的隐形的城市封闭结构, 才有可能推动更多的城市资源要素自由流动, 才有可能确立城市户口以外的“准市民”的合法地位, 从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确保他们具有享受城市公共服务资源的地位和资格, 从而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的城市向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由此, 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城市规划的原则、编制标准均需作根本性的调整, 实现规划的民主化, 实现城市公共资源服务的均等化。

2009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 城市实体产业经济发展已经呈现萎缩、减弱势头, 过去三十年发展中遗留的历史问题在经济调整时期纷纷凸显。只有在政策上正视城乡各阶层的利益诉求, 加强民生保障, 才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发挥城市化在扩内需保增长中的作用。但这些问题的有效化解都必须从根本上建立城市资源公平配置制度入手, 以城市规划为基本的利益分配工具去逐步实现。

从多维视角深入研究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和城乡构成逻辑,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 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都市区, 使中国的城市既可以深深扎根于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土壤, 又能够以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化的网络, 如斯, 我们有理由相信, 中国未来的城市将成为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成为中国最美好的希望。

图表来源

图1:作者绘制;

表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摘要:本文从哲学的层面反思世界城市发展的经典理论与中国城市近30年来的发展事实之间的关系, 认为世界城市发展存在多元的格局, 因而也同样需要多元的城市化发展理论, 西方经典城市化理论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城市发展实际。中国30年的城市发展成就证明, 中国需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理论以指导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

试论希腊哲学的理性思辨精神 篇5

作为西方文化滥觞的古代希腊,其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可以视为蔚为大观的西方哲学史上极其辉煌和灿烂的篇章之一。而在这一过程中,理性思辨精神贯穿其始终,并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和重大的影响。

总的来说,希腊哲学尚思辨,探讨phusis(自然、本性),具有普遍直观的辨证性,哲学与“神学”关系密切。“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哲学家们心目中的神,大多是思辨神,理性神”【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20页】。所以,从总体特征来看,希腊哲学具有理性思辨精神。下面,我将从希腊哲学理性思辨精神的产生、发展、和衰落这一发展脉络具体谈一谈希腊哲学的理性思辨精神。

一、希腊哲学理性思辨精神的产生

早起希腊自然哲学或者说是智者学派以前的希腊自然哲学,探讨的主要内容是宇宙和自然。当希腊人开始思考他们生活的世界时,这一过程虽然具有感觉上的直观性,但却不能说没有孕育着理性思辨精神的萌芽。当你开始惊讶于宇宙自然,你会开始你的思考,这种思考会产生一种原始的对自然朴素的看法,继而你会为完善你的看法孜孜不倦。这一过程本身已包含理性,当然也需要思辨。所以智者学派以前的时期可以视为希腊哲学理性思辨精神的萌芽和诞生期。

“伊奥尼亚的物理学家真正表现出了理性思辨的冲动,他们企图用自然的原因来说明现象,而不是求助于神话中的事物”【梯利《西方哲学史》10页】。“七贤”之一的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这一对本 1

原问题的初步探讨,就是以自然原因来解释自然万物,这一方式本身蕴含着理性。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的“无定”,使万物本源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性和运动性,他们以批判性继承的方式继承了泰勒斯的理性自然观。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运动的活火,指明事物运动变化的尺度为logos(逻各斯),这个运动变化的尺度我们姑且可以把它理解为理性和规则。赫拉克利特“火本原”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是思辨性的一个极好例证。

南意大利的毕达哥拉斯提出“数就是神”,使对事物本原的研究由具体有形到抽象无形,已经超越了感官知觉的实体,上升到一个更加理性和更具思辨性的层次。毕达哥拉斯注重宇宙万物间的关系,秩序一致或和谐,而“数”更能实现如此种种,所以黑格尔认为这个“数”不是感性的,所以至少可以说,这个数是具有一定理性的。理性之“数”的产生,不只是反映毕达哥拉斯在数学上的造诣,更要明证的是,早期哲学家的科学背景,他们的哲学,是有着深厚的科学渊源的。这也为后来希腊哲学中的理性思辨精神进入到科学研究领域,促进科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巴门尼德的“两条道路”,其中“真理之路”的理性思辨不言而喻。而其“意见之路”,对自然哲学进行了理性的批判,提出了常驻单一的本质“存在”,开始使用具有理性思辨精神的逻辑论证,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个进步,不仅是体现在哲学论证方法上,更加重要的是,其对希腊哲学的理性思辨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而巴门尼德的学生芝诺在捍卫老师的学说的过程中,运用了逻辑上的归谬法,将思辨发挥到极致。

多元论哲学家们如恩培多克勒,阿拉克萨戈拉,以及德谟克利特对变化进行解说,对事物的研究逐渐深入到其内部,对事物本原的认识由宏观抽象到微观抽象,具有更高的理性思辨层面上意义。尽管他们试图将感觉和理性统一,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明显更加偏向于理性。“显然,德谟克利特的基本倾向是轻视感觉,重视理性”【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46页】。

综上所述,希腊哲学的理性思辨精神产生于智者学派以前的时期,并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希腊哲学的理性思辨精神的发展

进入古典时期,较为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希腊哲学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出现了许多集大成的著名哲学家,当然也推动了希腊哲学理性思辨精神的发展。所以,古典时期可以看做希腊哲学理性思辨精神的大发展大繁荣时期。

智者学派的兴起促进了哲学研究从自然现象到人类社会的转变,推动了伦理或道德哲学的产生。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一切存在事物的尺度,也是一切不存在事物的尺度。尽管他们的观点具有极其强烈的感觉主义色彩,也时常表现为思想和行为上的主观主义,但智者学派却从反面上极大促进了后来者对理性的思考。其利用逻辑谬误来辩论的诡辩术本身也是一种思辨。尽管有人会说他们求胜不求真,但真知不是说摆在那等着你去拿,它应该是在思维的交流和碰撞中激发出来的。诡辩术促进了促进正确思维规律即真正意义上逻辑的产生,这也从反面促进了后来认识论中理性色彩的增强。

苏格拉底提出德性论,主张认识你自己和德性即知识,这是对智者学派毫无原则的主观主义的批判和修正。他并不否定研究人和人类社会,但不能容忍没有原则,并认识到缺乏理性的以人为一切的尺度有巨大的害处,因而提出“善”的原则,因而苏格拉底更加偏向于理性的“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开创了伦理学,但这是一种理性的伦理。正如他经常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我将这句话理解为非理性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除此之外,苏格拉底进一步促进了逻辑的产生和发展,其“助产术”在一种极其思辨性的问答之中使人求真求善,极大促进了理性主义的发展。逻辑在哲学研究上的深刻应用,也在另一个反面为理性思辨精神的发展提供的较强的推动力。“正是在批判自然哲学家和智者的基础上,苏格拉底开始正本清源,摒弃感觉高扬理性,使哲学从求胜求智转向求真求善,以追求知识为人之本性,从而树立起了理性主义大旗”【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56页】。

柏拉图为其老师代言,建构理念论,倡导一种理想主义,重视人的理性的作用。柏拉图认为,理念是非感性的,独立于感性之外,是超越于感性的实在。这就在根本上表明,他继续擎着的,是其老师高扬起来的理性主义大旗,倡导理性之理念。在其“分有”和“摹仿”中,其追求普遍性进一步提出包含“可感世界”和“可知世界”的理念世界,表现了其高超的理性思辨水平。在柏拉图的灵魂学说中,其将理性视作是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至于极高的地位,认为高贵的灵魂是具有理性的灵魂,他的学说既承其师,理性淡然是不可确实的极重要部分。可以看出,他也在推崇一种原则,这种原则就是理性,而不

是感觉和主观主义。柏拉图的至伟之处在于其晚年对理念论的反思与修正,践行了苏格拉底的“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之主张。正是在这种反思修正和批判之中,柏拉图也在践行着理性思辨精神,像他的老师一样,身体力行其学说和主张,表现出一种伟大的理性的人格,而绝非主观主义的感觉人格。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历史上一位大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创立了实体论。“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柏拉图对齐老师的批判,本身就是一种理性,这种理性就是非盲从的理性。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著作极具思辨性,他所建构的哲学上的庞大体系,本身就是一个理性的思辨的宏伟体系。他的《形而上学》,本身就是一部艰深的体现理性思辨的巨著。所以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个绝对的理性主义者。亚里士多德创立的以三段论为基础的逻辑学以及一整套的方法论,使哲学研究向着更加严谨的方向迈进,一条迸发着理性主义光辉的康庄大道。“亚里士多德用他的三本原说和四因论,把他以前的希腊哲学史批判的统一起来了”【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88页】。而希腊哲学的理性思辨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就表现为希腊哲学具有批判性和继承性。《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将“善”作为第一动者,而这个善,在他看来是nous(理性)的对象。即使是他的神学中的神,也是一种哲学神或者说是理性神,而不是宗教神或者人格神,更加体现了亚里士多德是一个绝对的理性主义者。【参见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295页】。

在古典时期,苏格拉底重新使理性回到哲学研究的轨道上来,柏

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建立起唯理的庞大体系,以理性解释宇宙。这一时期是希腊哲学理性思辨精神的辉煌发展时期,梯利对此有一个很好的概括。“这种哲学是批判的,因为它探索了知识原理;是唯理主义的,因为它肯定理性有追求真理的能力”【梯利《西方哲学史》

8、9页】

三、希腊哲学理性思辨精神的衰落

晚期希腊哲学或者是后亚里士多德时期,希腊哲学具有非理性的显著特征。这一时期,可以看做是希腊哲学理性思辨精神的衰落时期。这一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政治、学术、自然科学等。晚期希腊哲学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大行其道,追求快乐幸福及实用,主观性逐渐增强,这亦导致理性思辨的衰落。

哲学思辨 篇6

一、 冬眠的小镇:冷漠凄清肃杀的格调

正如片名“冬眠”一样,整个故事都发生在萧条死寂的冬天,在土耳其安纳托利亚的一个小镇上,男主角艾登经营着一家小旅馆。艾登曾是一位演员,由于年事已高而退休,年轻时的拼搏让他的生活非常优渥,不仅手头充裕,而且十分清闲,每天都在与旅客聊天、看报纸、浏览邮箱、喝茶中度过。但是艾登并不满足于做一个退休的闲人,他正在创作《土耳其戏剧史》一书,每周为当地报纸写专栏,并且在各大网站上发表时事评论,进行慈善捐助活动。从表面上看来,艾登的生活富裕而充实,令人羡慕,实际上,表面平静的海水下却是暗礁林立,受到穷人的憎恶、家庭出现危机,许多问题威胁着艾登的生活。导演在外景部分使用大量远景镜头,搭配精致的内景特写,并且统一整体色调,通过这种方式,渲染一种肃穆的氛围,暗示角色的心境,应和剧情的推进。

在影片的开头,便出现了土耳其小镇特有的风光,初冬的小镇上,第一场雪还没有到来,白茫茫的天空映衬着光秃秃的远山,随处可见的灰白石头,重叠高耸的暗黄砖块,枯瘦干瘪的乌黑树木,三者纵横交错,形成一幅萧条的图景。艾登的橙色汽车驶过蜿蜒的公路,成为冷寂画面中凸显的亮色,追逐着这一点温暖的亮光,故事就此展开。随着剧情的深入,艾登一家的矛盾逐渐被暴露出来,经过两次针锋相对的激烈争吵,妻子发现艾登并不了解她,产生了离婚的想法,艾登索性直接躲在朋友家,避免与妻子见面,二人从最亲密的枕边人变成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仇敌。直到片尾,初冬的萧瑟已经被皑皑白雪所替代,隆冬的寂静陡然降临,伴随着漫天飞舞的雪片,艾登重返自己的旅馆,这个曾经为家庭带来欢乐与温馨的港湾,第一次显得如此陌生。镜头采用俯拍的形式,突出了大雪降落的动态,艾登和妻子隔着玻璃窗对视着,在无声的静默中,他们心中的隔阂悄然瓦解。大量的远景镜头被应用到外景的表现中,暗合了“冬眠”这一主题,景色的渐变衬托出角色内心的变化,显得恰到好处。

艾登是镇上富裕阶层的代表,却为富不仁,对待周围的穷人十分麻木冷漠,为了表现贫富差距这一重要内容,导演大量运用了内景镜头。艾登的旅馆和房间是影片最主要的场景之一,这座石屋如此华丽雅致,墙上是民族特色十足的挂饰,桌上是厚重的书籍和原木摆件,圆窗用绿叶与珠帘装饰,连盘子都镶着充满艺术感的花纹。相比之下,导演也为观众展示了当地贫穷阶层的家,伊斯梅尔,这个镇上有名的流浪汉,曾与艾登结仇,艾登的妻子尼哈尔拜访伊斯梅尔的家,发现自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相连的三间小屋,要住下一家五口人,灯光昏暗,四壁空空,墙上唯一的装饰就是一张挂历纸,狭小的餐桌上摆满了一家人的碗筷和杂物,伊斯梅尔自己的房间甚至没有暖气,在土耳其大雪纷飞的冬天,仅能靠偶尔生火来取暖。尼哈尔非常震撼,原来同住一个小镇,贫富差距竟然如此夸张,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细致的内景镜头,一方面增强了全片的艺术性和精致程度,另一方面,作为一部主旨在于探讨邪恶本源的影片,贫穷与邪恶是否有直接联系是《冬眠》的重要辩题,直接将贫穷赤裸裸地展现在眼前,有利于观众加深代入感,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

二、 冬眠的人物:逃避自我内心世界

影片《冬眠》的中心角色共有三个,分别是退休演员艾登、艾登的妻子尼哈尔、姐姐妮可拉。他们都生活在深深的矛盾中,通过多次唇枪舌剑的交锋,指责对方的生活状态,抨击对方的价值观,却从来没有意识到、也不肯承认自己的问题。正是这种回避与自我催眠的态度,让艾登家庭矛盾愈演愈烈,最终走上不可挽回的极端。

艾登代表着中产阶级精英的一种普遍心理,他们不满于生活的清闲,努力让自己忙起来,却眼高手低,总是放眼于千里之外,却忽视了眼前的种种问题。艾登一直想写《土耳其戏剧史》,但因为没有构思好,迟迟无法下笔,在报纸上发表的只言片语是他自己引以为傲的资本,却被姐姐当作笑柄。当艾登收到热心读者的来信,希望他能够为一个贫苦的小镇捐款,艾登不顾家人的反对便慷慨解囊。但是,对于身边的穷人,艾登总是表现出漠视与轻蔑,即使是一个孩子打破了车窗,也要不依不饶地向家长要维修费。这样的反差,足以证明他缺乏真实的同情心与责任感,艾登想证明自己慷慨,却只是在逢场作戏,从没有发自内心地真实感悟。此外,艾登性格中最致命的缺点在于,总想在别人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他习惯于做一个主宰者和决定者,甚至决定的是与己无关的问题。妻子在家里召开募捐会的年度活动,艾登表现得极其不满和反感,他并非厌倦这类社交场合,而是无法忍受妻子将他排除在外。他是一个占有欲极强的人,喜欢用“人生的目标”“哲学”等大道理,将每一个人置于自己的操控中,这也是导致他家庭悲剧的根源。

妻子与姐姐同样也是两个冬眠者,她们都对艾登的为人处世和性格表现出极度的不满,但从未同样深刻的反省自己,或许她们对自身的不足之处有着清醒的认识,却在极力逃避,不愿意在众人面前承认。妻子尼哈尔年轻貌美,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自己成立的基金会,醉心于慈善事业。但实际上,她的慈善十分虚伪,越是想在人前表现出慷慨大方的样子,内心越是局促狭隘。作为一家颇具规模的基金会负责人,尼哈尔并没有成熟的事业规划,竟然将基金会的钱款直接放在抽屉中,甚至连一个具体的账目都没有,她辛辛苦苦为之忙碌的捐款项目并没有法律效力。当艾登从柜子中拿出钱和发票,嘲笑妻子根本不会做慈善时,尼哈尔留下了绝望的泪水,艾登一针见血地揭穿了她最想隐藏的东西,将她的精神支柱击得粉碎。在艾登眼中,尼哈尔扮演的角色并不是妻子,更像是女儿,两人巨大的年龄差距让艾登觉得尼哈尔只是个尚未成熟的孩子,尼哈尔则认为艾登缺乏丈夫的体贴和理解,双方互相的不认同导致了婚姻的悲剧。姐姐妮可拉刚从外国离婚归来,她时而抱怨前夫的种种缺点,时而怀念过去的婚姻生活,认为自己如果没离婚,会生活得更好,这两者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悖论。生活中没有任何的“如果”,一旦决定,便只有义无反顾。妮可拉一天无所事事,唯一的乐趣就是在餐桌或者沙发上与艾登抬杠,以贬低他人为乐,她擅长用刻薄的语言揭人短处,却不肯静下心来反省自己失败的婚姻。

“冬眠”是影片中主要角色的普遍状态,在大雪纷飞的冬日,他们下意识地选择深度睡眠,拒绝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将视线转向批判他人。片中出现了多次三人之间的针锋相对,伴随着矛盾的累积,虚伪和冷漠也一点点加剧,最后覆水难收。

三、 击醒沉睡的湖水:对善恶的深刻探讨

《冬眠》篇幅长达190分钟,在3个多小时的故事中,出现过多次长对白,这些对话的中心都是围绕着“善恶”展开的,在餐桌、卧室、书房的一次次言语交锋中,艾登和姐姐、妻子明显意见相左。邪恶的本源究竟来自哪里?应该用何种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恶?这两个问题是《冬眠》所要探讨的重点。

尽管影片的重心在于展现艾登的家庭矛盾,但导火索却是来自一个孩子的恶意。流浪汉伊斯梅尔的侄子伊利亚斯对艾登心怀怨恨,作为贫苦人家的孩子,他憎恶艾登的为富不仁,用石头砸碎了艾登的车窗,并险些酿成车祸。艾登派仆人去和伊斯梅尔理论,要求他赔偿玻璃的费用并道歉。但伊斯梅尔宁可撞伤自己的手,也坚决不肯道歉。尽管伊斯梅尔对艾登抱有敌意,艾登仍然是他的债主和房东,面对拖欠多时的房租,伊斯梅尔的兄弟汉迪带小侄子登门道歉,当汉迪要求男孩亲吻艾登的手背表示忏悔时,伊利亚斯竟然直接昏倒在地,让艾登颜面尽失。最后,尼哈尔在一个深夜独自拜访了伊斯梅尔的家,当她看到伊斯梅尔家徒四壁的情况后,尼哈尔向他捐助了一笔钱,这笔巨款足以再盖一间房子。出人意料的是,伊斯梅尔不但没有接受,反而将这笔钱丢进了火炉,这让尼哈尔备受打击。她所不知道的是,穷人有时会把富人的慷慨当作一种羞辱,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他们宁可拒绝捐款。

男孩倒地的刹那,镜头猛地切换到草原上,艾登正在试图套住一匹野马,野马冲进河里,满身都是泥水,也不肯屈服。这个场景看似突兀,实际上却在暗示着那个勇敢反抗的孩子。伊斯梅尔、伊利亚斯都拒绝了艾登一家,他们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帮助,而不是虚伪的假仁假义,艾登的以德报怨,实际上是在装模作样,希望将对手至于不道德的境地,从而彰显自己的品德高尚。尽管贫穷,伊斯梅尔一家却颇具反抗精神,他们不屑于牺牲自己的人格换取经济上的帮助。正如艾登一家在餐桌上的讨论,妮可拉认为对待邪恶的最好态度就是拥抱邪恶,她还为自己的说法举了很多形象的例子:当你发现贼惦记你的桌子,那就把桌子送给他好了。艾登却认为邪恶应当予以惩治,姐姐的说法纯属谬论。在激烈的争吵中,艾登最后选择了妥协,他表示将用“拥抱邪恶”的态度对待即将见面的汉迪和伊利亚斯,接受他们提出的一切要求,可他没有想到的是,掌握主动权的实际上是对方。尼哈尔同样赞成“拥抱邪恶”这一观点,但伊斯梅尔的拒绝,直接将她粉饰善良的形象暴露出来,将尼哈尔推到了邪恶的领地内。观众这时才体会到,善与恶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经过伪装的善意,其本质上便是邪恶。

在影片《冬眠》中,导演否认了贫穷与邪恶的直接关系,肯定了尊严与反抗精神,引发观众思考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思考自己所做过的决定。只有在适当的场合,给予弱势群体发自内心的同情和怜悯,才算是真正的善良。如果只是将自己置于道德的制高点,打击他人的生活境况,无异于与邪恶并肩同行。

结语

哲学思辨 篇7

我校一二年级周一到周四,下午只有两节课,比其它年级少一节。考虑到孩子较小、放学又早,家校双方都想让孩子早点打扫完卫生回家,我们就依值日表,安排对应孩子的家长,到校带领孩子一起打扫卫生,认为这样做一来可以加快洒扫速度,孩子能早回家;二来可以对孩子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给孩子“爱劳动、会劳动”的积极示范和启示。但家长认为,卫生应该由班主任带着学生一起打扫,不应该麻烦家长。并因此投诉。

学校对投诉进行了及时回应,并沟通解决了有关问题,这一事件带给教育者三点启示:(1)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必须是全员的,不论职位;(2)劳动教育的家校合作是必须的,不论途径;(3)家长对学校劳动教育是有期待的,不论形式。

从学校层面来说,要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落实素质教育政策,深入开展、实施好“劳动教育”。

由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等多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到今时已落地一年。这是一份很有分量的文件。但从基层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实际观察来看,劳动教育蓬勃发展的局面却并未出现。虽有《意见》“落地”,但“劳动教育”在很多学校并没有“动”起来,颇有些“雷声大雨点小”的意味。究其原因,除了《意见》本身的宣传、执行力度存在不足外,还有可操作性方面的问题。

一、现时困难:“动”与“不动”,这是个问题

客观来讲,国家非常重视面向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并且有相当长的一段时,各种劳动教育实践,如学工学农、校外实践、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开展是丰富而有效的。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劳动教育在学校被弱化、在家庭被软化、在社会被淡化、在实践中被虚化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并成为今日常态。如何更好地推进劳动教育,变成了“动”还是“不动”的问题。推进劳动教育的主要困难体现在:

(一)学校方面

1.“课”动难。课时紧张,劳动与技术课程推进随意性强,“被调课”现象比较普遍,“开齐上足”成奢侈品;课程形式比较单一,学科整合力度不够,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2.“师”动难。师资保障能力有限,缺少专职老师,兼职老师不能科学、系统地推进学科建设,专业水平亟待提升。

3.“生”动难。各种文化课学习(补习)、特长(兴趣)培训占用了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时间;学生劳动热情持续时间短,“表象性”劳动占据主导地位,劳动实践的观念亟待转变,劳动的习惯和能力亟待培养。

(二)家庭方面

1.思想变动难。一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仍大行其道;二是大多孩子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宠溺过度,总认为孩子还小,劳动太苦太累,老是借着“等孩子大一些再说”来包办代替。

2.家校齐动难。家长都有自己多种多样的家教理念,要使他们集体认同一个教育理念并实际行动,需要做大量细致而有说服工作。各位家长的教育理念有先进、落后之分,水平高低有别,难以均衡。

(三)学生方面

1.劳动学习不足,家长示范太少,学生整体缺少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家长因为客观上没有时间或是主观上轻视劳动,和孩子一起劳动的机会少,对孩子的主动示范也很少。

2.劳动时间不足,劳动实践太少。据一份调查显示:仅以学生每天从事家务劳动平均时间为例,美国为1.2小时,韩国为0.7小时,法国为0.6小时,英国为0.5小时,日本为0.4小时,而中国仅为0.2小时,也就是12分钟。时间的绝对不足必然约束、限制孩子的劳动实践,使其在劳动形式上趋于简单重复,缺少多样性。

(四)社会方面

1.寻找基地难。一是区域内的校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数量严重不足且建设质量总体不高,二是无偿或低价面向学生的劳动教育基地须依靠学校自身去寻找、协调,制约因素太多,学校往往勉力为之或选择知难而退。

2.整合评价难。及时、有效的评价对激发、保持学生的劳动热情,并逐渐内化为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当下学生社会层面的劳动,除及学校有组织地进行并实时纳入学生的德行评价之外,其他形式和途径的劳动均处于自发、自觉、自主的状态,没有评价标准,更未与学校现有的评价激励机制形成对接或整合。但由于其自由的活动形式,纳入评价又出现无法掌控过程和效果、无法确立评价主体和标准等实际困难。

3.制度支撑难。劳动教育在实际运行中还遇到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没有相关的制度来保障、约束或是激励相关部门和单位来支持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活动支持不支持、配合不配合完全凭着个人好恶、社会责任等情绪性因素来支撑,弹性太大,缺乏稳定性、规范性和约束力。

二、对症有方:“动”与“不动”,这不是问题

思想决定行动。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项目的推进都必须先解决“为什么做、做什么、怎样做”三个问题。其中“为什么做”属于思想认识的范畴,必须有坚定而一致的认识和态度。《意见》的出台充分阐释了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即“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兴趣、磨炼学生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对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将推动《意见》的落实作为加强劳动教育的“指南针”和检验实施劳动教育决心和力度的“试剑石”。

事物在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困难在寻求智源和资源的过程中得到解决。寻求智源和资源的过程就是寻求办法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获得经验的过程。当前,学生缺少劳动、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尊重劳动的现象普遍存在;学校推进劳动教育力度不一、迟疑观望;家长重智轻劳,参与学校劳动教育热情不高……推进劳动教育困难重重。如何解决?当然是面对具体的问题和困难,有的放矢,统筹推进。具体办法有:

(一)整合三门课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坚持课堂是劳动综合素养培养的主阵地和重要窗口。我们实现劳动教育的课程是劳动与技术,该课程倡导“做中学”和“学中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突出强调“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的统一”“以生活为基本逻辑,组织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内容”。与此同时,学校开设的科学课程、少先队活动课程都有与“劳动与技术”课程内容交叉甚至重叠的部分,我们要通过校本化的二次课程开发,实现三门课程的有效整合,从而集聚优质资源,更好地达到课程目标。

(二)确立三个主体。现时的劳动教育在主体认定上隐约是“双主体”,但同时又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在学科推进上,“劳动与技术”课程的老师是当然的落实主体,但缺少主体责任、评价要约和具体标准。班主任是潜在的落实主体,因为很多的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技能习得和劳动教育实践等工作需要通过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来组织实施,但同样没有主体责任。而从劳动教育的内容设置来看,家务劳动是关键的环节之一,也是劳动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家长也是落实“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而这以往是被漏掉的一环。所以我们在加强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明确确立学科教师、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和家长等三方位落实主体,并设定相关责任。

(三)形成三方评价。以往的评价多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且参与主体多是班主任,而标准则是凭着学生参与班级值日是否热情、是否认真、是否主动等定性标准(主观印象)来制定,评价具有很强的随意性。而同为落实主体的学科教师和家长,失去了评价的参与权和话语权,评价具有明显的片面性。在这一点上,学校要用规范的形式与班主任、学科教师和家长等三方评价主体衔接好并将评价要素、评价标准等形成可操作性量表提前告知,以形成有三方参与的、既重视结果也看中过程、兼具指导性和约束力的成长性评价指南。

(四)培养三种意识。即,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一定的基本劳动技能,更要从培养劳动素养的角度,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情感,牢固树立“劳动光荣,人人参与”的躬行意识、“珍惜劳动成果,勤俭光荣,浪费可耻”的节约意识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奉献意识,努力营造“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集体的事情争着干、家里的事情帮着干、公益的事情抢着干”的氛围,形成风尚。

(五)建好三个基地。基地是夯实常态培养和实现整体提升的有效载体。班级和家庭要基于学生个体在班级(孩子个体在家庭)的义务,分给劳动“责任田”,建好“责任基地”。职能处室基于学生个体价值实现和道德成长的需要,要划出“爱心社区”,建好“小雷锋基地”。学校基于学生劳动实践和整体展示的需要,在校外寻找“试验田”,建成“校外成长基地”。通过上级指导、学校定制、意向调研、签订协议、认可挂牌等程序,将校外基地建设高标纳入学校管理视野并在此基础上引入课程建设理念,实现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效能化。

三、务实推动:“动”与“不动”,都不是问题

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重视和加强学校劳动教育,既是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的“固本强基”工程,是“大国工匠”的召唤,也是党和人民的热切期盼。加强劳动教育,“动”的是从培育劳动素养的角度务实行动,下力气解决“如何尽早动起来”和“如何动得更好”的问题。“不动”的是始终坚持“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抓好“落实相关课程、开展校内劳动、组织校外劳动和鼓励家务劳动”四环节。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推进校本实施,相关课程“真落实”。课程实施是“本”,要做好四个“一”:做好一个整合,即在有职能处室代表、班主任代表、劳动与技术(综合实践课)学科老师代表、家长和学生代表参与的环境下,把劳动与技术课程、少先队活动课程与科学课程中相似或相同主题的内容进行校本整合,使课程实施处在学校视野下,增强执行的力度。

开发一本教材,即开发《我爱劳动》校本教材,将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知识学习、劳动技能掌握、劳动成果评价等内容涵盖其中,并根据低、中、高年龄特点使教材体现阶梯式成长的特征,使学生“学有所依”“行有所获”,教师“教有所倚”“行有所成”。

制订一份意见,即制定基于学校的《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的意见》,将学校劳动教育从整体上进行目标和原则定位,在实施中明确工作细节,突出机制保障。

申报一个课题,即通过省级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少先队劳动教育实践路径研究》来推动和保障课程实施,使课程的实施全程都在科学、明晰又正确的路上。

(二)设计劳动岗位,校内劳动“真丰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际体验是习得劳动技能、形成劳动素养的重要渠道。我们设计了三种类型共8个岗位来满足学生需求:

1.责任型岗位。是属于义务性质(任务性)的,人人都要参与。包括:

(1)卫生保洁,主要劳动形式包括扫地、拖地、擦黑板、擦玻璃、清洁区打扫、蛛网清洁、污渍清除等。

(2)班务保持,主要劳动形式有图书整理、讲台整理、桌凳整理、洒扫工具整理、生物角管理等。

2.奉献型岗位。是属于志愿性质,个人有强烈意愿并获得班主任支持即可参与。主要服务岗位包括:

(1)美德美行示范岗,隶属“五小”团队,主要职责是做好学生车辆停放区域的车辆排放、班级饮用水保障、学校平地的卫生保持、卫生环保宣传等。

(2)小雷锋社区,主要职责是做好学校公共区域的卫生保洁、开放书吧的管理、低年级班务劳动支持、校前区左右30米卫生维护等。

(3)红领巾绿地,主要职责是学校绿地的杂草拔除、树木花草浇水、为花草树木做名片等。

3.技能展示型岗位。遵循自愿原则,但带有集体组织性质,有一定的约束力。包括:

(1)成果展示性的,主要有“我有一块田”种植(园艺)展示(结合科技节)、生活自理能力展示(穿衣、洗红领巾、刷鞋、叠被子、整理图书等)等。

(2)劳动竞赛性的,主要有清洁区打扫(团体)、植树(团队)、水果采摘(团队)、摘菜、手工(擦皮鞋、洗碗、做沙包、钉纽扣、做香包、包粽子、包饺子等)等。

(3)特长展示性的,如编织、缝纫、木工、陶艺等。

(三)聚合区域资源,校外劳动“真常态”。校外劳动有广阔的智源和资源,对加强劳动教育起着“加速度”的作用。我们与素质教育基地合作,组建校外成长基地,通过“学校定制”将劳动教育渗透在素质体验项目中;我们将全国、省、市劳模和校前区的保洁责任人请进校园给学生做国旗下讲话和共上少先队活动课,增强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结合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和劳动与技术课的实践需要,我们春、秋季各开展一次全员性外出的劳动体验活动,并形成体验报告;结合少先队寻访活动,我们走进家乡创造创新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通过区域优质教育和实践体验资源的聚合,校外劳动体验正为劳动教育深入推进提供成功样本,为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插上翅膀。

(四)鼓励家庭参与,家务劳动“真融入”。一个巴掌拍不响,众人划桨开大船。家庭参与是劳动教育是否得到真正重视的“测谎仪”。一方面,我们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家长会和校信通等形式和渠道广泛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争取和尽量多的家长达成共识,为全面推进劳动教育提供思想保障;另一方面,我们借助家长委员会,首先获得他们对学校有关劳动教育家庭实践活动的支持,进而把声音传播向更多的家长;再者,我们明确并公示学校劳动教育安排中有关家庭、家长参与的内容、形式、方法和要求,使家庭真心支持劳动教育,家务劳动真正融入劳动教育。

(五)重视欣赏激励,评价手段“真创新”。及时、恰当的鼓励和欣赏对于激发兴趣、保持热情有着积极而持久的支持作用。而创新评价手段、丰富评价形式更能放大这种效应。一方面,我们继续用好雏鹰奖章、“好少年”评比、“好队员”评比等传统有效评价手段;一方面,我们通过“劳动小能手”“最美小雷锋”“小小劳模”等表彰和给家庭发喜报、家长给孩子发奖状(奖励)等形式,及时发现、欣赏和肯定爱劳动、会劳动、尊重劳动和善于劳动创造的榜样和先进典型,积极营造人人重视劳动、人人参与劳动、人人赞美劳动的积极氛围。

以上为加强劳动教育具体实践中的一些实际探索并施行有效的做法,希望能引发大家讨论和思考。

就在不久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其中,关于劳动意识的培养被作为六大素养之一,在“实践创新”层面的第一条予以凸显,其重点是: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这为务实推动劳动教育在学校层面落地生根再次提供了方向指导和生长沃土。

当然,无论是在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在学校教育行政层面,我们都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运用行政力加强资源开发,推动一批校外公共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如何制定督导评价标准,引领区域内的劳动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如何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学科教师推动劳动教育课程专业化实施水平?如何用“规矩”的形式来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施问题?等等。我们相信,伴随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必将为更好推动劳动教育的实施起到助推作用,这都是我们共同关注、期盼和乐见的。

参考文献

[1]刘宇.学生课程参与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2]高振宇.儿童哲学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3]陶行知.教育的真谛[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4]陈瑾.“更儿童”的课程:阶梯式课程的深度实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冀晓萍.加强中学生劳动教育,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途径: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就《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答本刊记者问[J].人民教育,2015(17).

[6]瞿德良.用劳动铺就孩子美好的未来:基于儿童终身幸福的“三xin”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5(5).

[7]吴晓威,邹天鸿,唐泽静.加拿大安大略省“创建成功之路”项目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5(9).

哲学思辨 篇8

一、存在与思维间具有同一性

1、绝对观存在的自我同一

以绝对思维中的自我发展为着眼点,了解精神与自然不同形态的统一性,是黑格尔提出的哲学必须完成的任务。此意义上,其撰写的《精神现象学》中阐述:所有问题的重点在于,既要将真理或真实事物认识和叙述成实体,其认识与叙述本身也是主体。黑格尔在《小逻辑》一书中细致分析此思想:就哲学意义而言,真理是思想与自身的结合。思想的客观性表现为:既是人类思想,也是事物自身以及对象性事物呈现出的本质。黑格尔的理念中,绝对观念借助自然属性体现自己,而后又体现出精神形式,进而实现自我同一、自我认识。其并非是单纯的自我等同,而是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属于矛盾的同一。

2、存在与思维间能够转化

黑格尔指出,存在与思维不是相同事物,而是同一事物的正反两方面。它们彼此依存、彼此独立,当满足某种条件时,两者可以实现相互转换。此思想是基于唯心主义前提下进行分析的,其蕴含着辩证法因素,且体现在其哲学体系的各个环节中。黑格尔的精神哲学、自然哲学、逻辑学,对“绝对观念”发展的逻辑、自然以及精神等三个阶段进行分析。此三阶段深刻的阐述了思想与存在间的相互转换过程。关于客观和主观(存在与自然)思想的彼此转化,黑格尔指出“人们思想中认为客观与主观是相对且始终不变的,事实上并非如此,两者可以实现相互转变。”

3、思维可以印证存在

黑格尔认为,思想可以阐述事物的本质。由于思维是体现在所有记忆、表象中。通常而言,思想是存在于所有精神活动、欲望、意志中的事物。当思想认识成为所有精神与自然事物的共性时,它就成为控制一切的前提性条件。以此为基础,黑格尔认为事物与思想间并非是绝对矛盾的,思想既是人类思想,也是对象本质或事物本身。

4、存在与思维有差异的同一

黑格尔不赞同形而上学的思想理念。在分析存在与思维同一性的相关问题时,他阐述两种性质各异事物的同一性,既形而上学的同一性、辩证与抽象的同一性以及具体的同一性。他重点提出“正确认识同一的真正内涵,是特别重要的事。为实现此目标,不能将抽象同一与同一单纯的理念相混淆,当作是排斥所有差异性质的同一。导致所有坏的哲学明显区别于真正哲学重点所在。”黑格尔提出的同一性,并非是无差别、抽象、形而上学的、非此即彼的同一,而中矛盾复杂的、有差异性的、具体的、辩证的同一。

二、认识论与本体论间具有同一性

黑格尔提出的存在与思想具有同一性,其基础是“绝对精神”。而绝对精神既是存在主体,同时也是思维主体,因此存在与思维间具有同一性。“绝对精神”不但是主体了解世界而进行的思维运动,也是本体建立并发展世界的过程。所以存在与思维具有的同一性,是同时在本体论领域与认识论领域中实现同一。

黑格尔提出的“绝对精神”,并非人类精神或个人精神,而是世界与人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根据黑格尔的理论,“绝对精神”体现出绝对性,其原因在于它不但高于存在、客体、思维、主体,也涵盖上述因素,是全面涉及客体与主体、存在与思维的更高层次的存在,其是所有认识与创造活动的主体。因此绝对精神是存在与思维间同一性、认识论与本体论间同一性的前提与基础。

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逻辑学、认识论、本体论三者间存在的同一性,其既体现在内容与对象上,也出现在结构上,进而在哲学方面也要实现三者之间的同一,让西方哲学体系与西方哲学内容在存在与思维上实现同一。为实现此点,黑格尔指出一定在研究与探讨西方哲学时运用逻辑与历史同一的方法。

三、逻辑与历史间具有同一性

逻辑与历史具有同一性,包括两方面意义。其一是逻辑的内容与历史的内容存在同一性;其二是研究逻辑与研究历史的方式具有一致性。黑格尔在哲学史、逻辑学、认识论、本体论等著作中对其运用的方法论原则进行分析。

1、逻辑与认识方法体现出逻辑与历史的同一性

黑格尔指出,按照逻辑发展的阶段,认识方法的发展阶段也相同,即正题阶段、反题阶段、合题阶段。以此方法分析逻辑与历史之间的同一原则,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理念的历史格局就此建立起来。在其哲学体系中,“绝对精神”是根据正、反、合的运动节奏与固定格式进行发展:正、反、合的三个阶段分别对应逻辑、自然、精神三个阶段。按照逻辑与历史之间同一性原则将三个阶段进行分析,进而建立起黑格尔哲学最著名的三部曲:逻辑学、自然哲学与精神哲学。

2、哲学结构上彰显出逻辑与历史间具有的同一性

黑格尔既根据正、反、合等不同阶段建立起哲学体系,在结构上彰显出逻辑与历史间的同一性,在各个部分的内容分析上也体现出三段式的分析方式,让精神本身、历史范畴、自然范畴和逻辑发展保持一致。在自然哲学领域中,黑格尔指出自然发展同样遵循“正-反-合”的过程,即先机械性而后物理性、再后有机性的发展过程。在最后的有机性阶段的论述中,分析自然领域中地质、植物、动物等三种有机体的发展过程,而后分析人类的发展,彰显出人的精神意识,黑格尔的哲学也从自然哲学逐步发展到精神哲学层面。在精神哲学理念中,包括主观精神(个人意识)、客观精神(社会意识)与绝对精神(绝对意识)三个阶段和过程。因此关于西方哲学意识形态及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各种问题,黑格尔认为精神哲学可以分为不同的历史阶段,如美学、哲学史、宗教哲学、法哲学、历史哲学等。

四、结束语

黑格尔提出的思辨同一性哲学理论,其为分析西方哲学体系中“形而上学”思想提供视角。此理论既是黑格尔构建哲学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对哲学体系具有支撑作用的骨架,也是西方哲学体系历经发展后的目标和归宿。黑格尔指出在理论形态中构建起认识论与本体论之间的辩证统一,在途径上研究逻辑与历史间具有的统一,进而建立起精神、历史、自然间的统一。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存在与思维、认识论与本体论、逻辑与历史的相关理论,在西方哲学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平.矛盾学说:对立、同一性、非同一性——以亚里士多德、黑格尔、阿多尔诺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

[2]吴晓明.黑格尔法哲学与马克思社会政治理论的哲学奠基[J].天津社会科学,2014(01).

哲学思辨 篇9

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跟你们年龄相仿,叫马小明。

(投影显示烦恼的马小明,并播放声音:大家好!我是六年级学生马小明,最近遇到点烦恼事:学校组建各种各样的兴趣培训班,我起初选的是钢琴,希望自己成为像郎朗一样的钢琴王子。学了两年,我觉得长进不大,怀疑自己不是学钢琴的料。这学期,我倒是对跆拳道渐渐产生了兴趣。到底要不要更换兴趣小组呢?为此,我白天茶饭无心,晚上辗转反侧。)

师:前天中午吃饭的时候,马小明把这事儿跟爸爸妈妈说了。妈妈第一个有反应。她从案头拿了一篇文章,说:“小明啊,你去看一看。”小明看完以后,妈妈给他上了一堂“思想政治课”。那么,马小明的妈妈拿给他看的是什么文章呢?(投影出示《达芬奇画蛋》)

师:请同学们阅读这篇文章,想象一下马小明的妈妈会怎么教育他。为了做好准备,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画出重要的词语,有的地方还可以作一些简明的批注。(生读文章)

师:读好的可以思考一下:妈妈可能怎么样结合这个例子来劝说小明呢?

生:妈妈可能会说:“达芬奇是欧洲杰出的画家,他开始学画的时候画了六年的蛋,这是在打基础。几年后,老师让他画一个天使,他三两下就画好了。这是功到自然成。可你才学了两年钢琴,怎能放弃呢?”

师:他在劝说的时候结合了具体的例子,不光摆事实,而且讲道理。妈妈认为,练任何技能都要持之以恒。因此,妈妈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哪两个字?

生:坚守、坚持。

师:事情还没完。第二天,爸爸也搭腔了。他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推荐了一篇文章,然后发表了一通自己的观点。爸爸跟妈妈的观点截然不同。古人说得好:“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那么爸爸推荐的是什么文章呢?(投影出示《鲁迅弃医从文》。生读文章)

师:爸爸会怎么劝说?

生:孩子他妈,你看鲁迅原来是学医的,但是看到中国人麻木地看着自己的同胞被砍头,于是他改用文字来唤醒人们的心灵,立志成为一个作家。我们家小明如果对跆拳道有兴趣,那就让他改学跆拳道,我相信他一定会学有所成的。

师:爸爸的观点很明确:变通是人生智慧,学会随机应变能使事情发生转机,获得成功,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么爸爸的观点怎样概括?

生:变通、调整。

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幸好他们家是一个民主的家庭,爸爸妈妈商量了一下,说:“孩子,这是你自己的事儿,最终还是你自己拿主意吧。”今天,马小明也来到了我们班,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大家畅所欲言,好不好?(投影呈现A、B两组文章题目)

师:为了做好劝说的准备工作,请同学们默读“阅读链接”部分的内容。同意“坚守”观点的同学选择A组的“阅读链接”,同意“变通”观点的同学选择B组的“阅读链接”。当然,阅读速度快、效果好的同学可以阅读两组资料。同学们依然要注意圈画、批注。(学生阅读)

师:请坐正!同学们想怎么劝说马小明呢?

生:小明,我认为你应该坚守下去。因为德国医生欧利希失败了605次,才成功了一次,最终发明了“606”化学药物。如果你变通了去学跆拳道,万一也没有学好的话,到时候半途而废,岂不是一事无成吗?

师:他列举了德国医生欧利希的例子。“606”是怎么发明出来的?是失败了605次之后才获得成功的。

生:小明呀,俗话说得好,“变则通,通则达”。如果你对这件事情没有兴趣的话,那就不要做了。你看看东汉时期的班超,起初因为家境不富裕,便找了个替官家抄书的差事挣钱养家。但是他胸怀大志,后来参军入伍,英勇杀敌,立下了赫赫战功。如果你现在不想学钢琴,可以去学习跆拳道。

师:班超是谁的弟弟啊?史学家班固的弟弟。他投笔从戎,做了外交家,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也成就了辉煌的人生吗?他讲得很有道理。

生:小明,我认为你还是继续学习钢琴好。古人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习钢琴就像织布一样,要一丝一丝、一寸一寸地积累。你现在才学了两年,看不到什么成果是很正常的。难道你能保证转学跆拳道就能坚持到底吗?

师:她引用了乐羊子妻子的话,强调“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道理。

生:我觉得马小明应该变通。达尔文的家人一开始希望他学医,但是他的兴趣不是医学,而是生物学,于是他毅然自备轮船,开始了漫长的环球调查,最后成为一个著名的生物学家。

师:达尔文起初继承祖业,学的是医学;后来在父亲的一怒之下,又转学神学;最后,他违背了父亲的意志,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生物学。这位同学的观点是“变通”。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觉得达尔文的例子应该是“坚守”。因为达尔文一直保持着对大自然的热爱、痴迷,坚持不懈地探索大自然,并没有听从父亲的意见。

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她认为达尔文的例子恰恰说明达尔文持之以恒,自始至终地关注生物,观察小昆虫、打猎、采集矿物、制标本,最后写出不朽的著作《物种起源》。

生:达尔文小的时候,他的祖父是当地的名医,于是他的父亲让他继承祖业,送他到爱丁堡大学学医,但是他心里依然喜欢生物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他继续学习生物学。

师:她刚才有一个观点很重要———“兴趣 是最好的 老师”。所以她认为马小明既然对跆拳道有兴趣,那就应该变通,是吧?

生:我觉得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假如你觉得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看。既然对弹钢琴不感兴趣,就应该换一个。范蠡的例子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师:范蠡原来是想,帮助越王勾践打败了吴国,就可以安享晚年了。但他后来做出一个重大的抉择,变通了。怎么变通了?

生:他到了齐国的定陶,自称朱公,后来成为一个大富翁。这恰恰说明了变通有变通的好处,如果继续跟着越王,就有可能遭到谋杀。

师:有两个成语———“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他知道越王这个人容不下他,所以就作了变通。

……

师:刚才,同学们站在各自的立场,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讲得都有道理。两种观点是不是非此即彼、水火不相容呢?

生:其实不是水火不相容的。比如夏洛蒂·勃朗特,她一直坚持写作,即使受到权威的嘲讽,还是坚韧不拔,只不过从写诗歌转向写小说而已。

师:夏洛蒂有坚守,坚守的是文学创作;坚守中有变通,由诗歌创作改为小说创作。我突然想起鲁迅的例子。他有变通也有坚守吗?

生:鲁迅开始是学医的,就是帮助人们治病,这是肉体上的治疗;之后弃医从文,通过写作来改变人们的心灵。

师:这是变通。他不变的是什么呢?

生:不变的是为了让人们活得更好。

师:“救助民众,报效国家”———这是他不变的坚守。

生:有时候变通是为了更好地坚守,选择适合的就会长久地坚持下去。

生:无论是变通还是坚守,只是道路不同,目的都是要实现理想。

师:异曲同工,殊途同归。是的,世间有好多事情的内部因素看似对立矛盾,其实又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促进,我们要有辩证的思维。(板书:辩证思维)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模拟劝说马小明,不仅接触了很多名人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让这些故事为我们所用。今后,我们要善于通过读书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读书方法。(板书:在运用中读书)

师:关于这一点,陶行知先生特别强调(投影出示):“我们应当明白,书只是一种工具,和锯子、锄头是一样的性质,都是给人用的。我们与其说‘读书’,不如说‘用书’。”

【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

一、课外读物———扩大容量,反三归一

本节课,我提供了12篇短文,数量是不少的。曾有人建议我去掉一些内容,但是我考虑再三没有割舍。原因有三:其一,“质从量出,反三归一”是语文学习之道。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同志长期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发现语文学习不同于数理科的学习,应通过“鲸吞式”的阅读不断蓄积,从中慢慢“悟”出语文学习的门道,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其二,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阅读。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提倡个性化阅读,但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真正空间到底有多少?选择阅读到底有多大的可能性?我们应尊重阅读主体,逐步把阅读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有选择才有可能形成差异,有差异才有可能孕育个性。其三,我们主张课外阅读应趋向“本真”,归于常态化。东晋诗人陶渊明说得好:“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强调读书不应拘泥于文字的考证、词语的解释和语法的分析,要从烦琐的字句分析中走出来,重视领会要旨、得其精要。这样省出时间来,可以阅读更多的书籍。当一个人的阅读积累到一定的量、有较宽的面之后,就会站在新的高度认识、判断面临的问题。眼界宽了,拿捏自然更加得当。

二、教学策略———以“用”促“学”,在“行”中“学”

近年来,我们学校积极开展“学科之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努力构建“以‘行’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截至目前,各学科均已制订了《以“行”为中心的学科教学研究方案》以及《“学科之行”实施意见》,为学科教学推进“学科之行”提供了依据。本节课正是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教为导用”的教学思想。新课伊始,我为学生创设了准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陷入问题冲突、两难境地,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我以“大家给遇到烦恼的马小明提供建议”这个假想的事情为主线,引导学生为马小明出谋划策,在言语实践的过程中吸收信息、内化知识、表达思想。学生在“劝说马小明”的任务驱动下,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这是一种真枪实弹式的阅读,更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调遣自己的认知、情感、人生积累、生命感悟等多种因素参与阅读活动,真正做到了“为行而学,在行中学,以行检学”。关于这一点,叶老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修养的发端在于‘知’;如果不‘知’,种种关系就不会明瞭,怎样才是合理也无从懂得。修养的完成在于‘行’;如果‘知’而不‘行’,所知就毫无价值。……‘知’了又能化为‘行’,那就一辈子受用不尽了。”(摘自叶圣陶《读些什么书》)

三、阅读方式———“大而化之”,重在“会意”

哲学思辨 篇10

一、思辨审视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存在的革新之处

1. 音乐技能课程开展过于单一化。

哲学思辨要求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全面地看待事物现状以及发展前景。综合性地对音乐技能课程进行深刻地剖析会发现,当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的开展过于单一化,比如:音乐课程设置过于追求现代化和中国化,而忽略了对于中国优秀传统多样音乐文化和技能的传承。同时缺失一种音乐教育学习的包容性,没有认识到音乐之所以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就在于其内涵和外延的多样性,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过于强调了中国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没有对于国外一些精进的音乐技能表现形式给予研究和专业性的传授,致使中国音乐技能发展没有开拓的思路和视域,也便导致了当下音乐技能没有创新性。显然,高校音乐技能课程的单一化开展,是一种对中国音乐发展的阻碍,在僵化的理论和狭隘的视域下,这种高校音乐技能课程并不能够精进学生的音乐技能,也便使中国音乐产业发展缺失核心竞争力。

2. 音乐技能课程开展过于理论化。

从哲学视野来看,一切课程理论学习都是源于社会实践活动而后又服务于实践活动。由于高校音乐技能课程教育工作者缺少哲学思维认知,导致音乐技能课程过于注重理论性认识的讲授,而没有认识到音乐技能理论知识讲授的最终性目的就是为了推进音乐技能方面的发展和培养大量音乐技能专业化和高超化的音乐技能人才。比如:音乐教育工作者注重讲授音乐技能的音律、曲谱、指法理论和演奏技法等,而没有着重从音乐实践性需求方面来对音乐理论进行应证和引导。

二、从哲学实践视域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进行改新的举措

1. 音乐技能课程开展要多元化。

首先,音乐技能课程设置上要具有包容性,要囊括包含传统中国音乐技能形式、当代中国音乐技能形式和外国音乐技能形式在内的课程,并合理安排课程所占比重,不能够设置过于多或者少,使各种音乐技能形式都能够得到发展,从而使音乐技能课程古典与现代、通俗与流行、婉约和豪放并存;其次,音乐技能课程讲授过程中要合作探究化,音乐教师借助于现代多媒体音乐教学辅助工具,利用视频、音频和图片等形式进一步拓展音乐技能课程内容的范畴,同时引导和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创造性去技能课程内容进行探究和讨论,以便于学生从多视域多角度多层面对音乐技能认知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纵横比较延伸和倾听,比如竹笛与横笛、小提琴与胡琴、钢琴与电子琴等技法相互融合交织,这样的多技法性重叠和优化组合开拓了学生音乐技能的思维,从而促使学生以哲学思辨来看待和理解音乐技能形式,也潜在地使各种音乐技能形式得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最后,高校音乐教师要转变讲授内容单一化,改变技能课程的片面性认知,否定唯技能中心课程论,在课程内容讲授过程中兼具理论和技能并存,以达到理论深化技能,技能深厚理论的教学目的。

2. 音乐技能课程开展要实践化。

首先,要从音乐技能实践角度来讲授音乐技能课程,促使学生以音乐技能发展的现状和现实需求方面来规划自我音乐发展之路,并对自我的音乐技能进行一个反思和弥补不足,也便于学生职业规划紧密地实践结合以达到就业的目的;其次,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强化学生技能实践对比,减少理论知识的讲授,要加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讲授环节,以最新和最为前沿性的音乐技能给予学生展示,并让学生及时把技能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演示,从而使学生在实践的操作和发展中去进一步挖掘音乐技能发展的空间和余地,并从现代音乐技能发展的趋势方面来强化音乐技能的多样性形式;最后,要与社会音乐产业基地以及创造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社会音乐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来对学生的音乐技能进行验证和剖析其薄弱之处,最终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的音乐技能。

结语

哲学是一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智慧之学,那么,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改革进程中引入哲学思辨思维,并以实践理论对改革举措进行系统性地谋划,无疑不是一种科学的和有效的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只有用思辨思维和实践理论深思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的现状,才能够对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进行全局性地把握和理性地革新,也才能够促使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紧密地与社会经济实践活动相契机。

摘要:从哲学实践论来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进行深思,会发现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还存在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状态、人才个体性价值不相符合的方面,这就需要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思辨地剖析当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站在哲学实践的视域来对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发展道路进行综合性地规划,以便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真正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也便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真正地凸显自我个人价值。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技能课程,实践,举措

参考文献

[1]毛亚雄.关于改进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几点探讨[J].音乐时空,2014,(2):175-175.

哲学思辨 篇11

摘 要 利用文献资料法,在对三角进攻战术的思想、方法、原则及应用的一般规律进行重新研究、梳理、提炼后,厘清了三角进攻战术的内部机理和规律,以期对中国篮球技战术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 三角进攻战术 规律 思想

一、篮球三角进攻战术平衡与非衡的哲学思想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体育大学著名学者田麦久老先生,在对提高竞技能力方面研究上,提出了“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的理论,该理论是“依据运动员竞技能力各子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方式的具体特性与功能建立,完成竞技能力构成共性的模型,从而形成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概括、归纳和抽象。”此后,又概括了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两大特征:即整体竞技能力全面均衡发展和局部竞技能力超前发展。

简言概之,就是全面平衡发展与特长共同提高。在此基础上,刘大庆学者将竞技能力理论研究的触角集中于对运动员竞技能力个体表现特征的研究,提出了“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理论”。认为“一般模型的均衡性和个体模型的非衡性特征是竞技能力在不同客体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 即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性及补偿现象具有普遍性、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与稳定性是竞技能力个体模型的非衡结构表现”。之后,后续的理论研究扩展到集体球类项目的个体和整体之间的研究,这些研究都一致认为球类(足、篮、排)等集体专项项目,都存在个体和整体竞技能力的平衡发展和非衡发展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结论和建议,并试图在理论上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达到非衡的补偿,从而达到全面提升研究主体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篮球三角进攻中平衡和非衡的思想

各个专项的个体和整体在通过长期系统训练的后天改造上,都呈现平衡和非衡的发展。在现代篮球发展中,攻守关系的辩证存在与创新发展一直是篮球理论研究中,普遍探讨的学术课题。然而经过多年、诸多专家、学者、教练员的不断研究与实践,攻守两大要素之间的相互包含,相互渗透,攻中有守,守中有攻的关系依然存在于现代篮球运动发展中,而且随着队员身体素质的普遍提高,比赛的对抗性逐渐加剧,技战术打法的与日俱增,比赛的胜负局面更是瞬息万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能够在错综复杂、变幻莫测的对决中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把握不变应万变的规律,是当今篮球领域普遍研究的现实课题。我们获知三角战术移动进攻思想是一种主动求“变”,看似无形实则有形、看似平衡实则非衡的战略理念,具体表现为“3”和“2”人两侧的不断移动穿插与各个位置之间的迁移补充,维持攻方自身进攻系统一种平衡,而我们如果以动态的角度去分析战术内部各位置之间的跑动路线,实际战术中静止的位置间关系又存在着动态的非衡状态关系。

这样,平衡与非衡的战术思想就引导场上强侧和弱侧、内线和外线、有球与无球、移动与静止之间的状态,不断转换变化、循环复始。而现代篮球的技战术演变具体表现为进攻和防守总是处在不断发展的静态和动态平衡之中,如果在一定时期攻方强于守方抑或守方强于攻方,这种平衡就在相对时间被打破,处于弱势的一方就会采用技战术的变革和创新来制约另一方,从而达到维持平衡并在现有基础上超越平衡。这些技战术的创新与发展同时也就使得篮球比赛更加精彩、激烈,正是攻防这一对内部中的动态、静态平衡一次次被打破,再一次次达到更高层次的平衡,从而不断推动了篮球竞技运动的不断发展。而三角进攻战术的“3”和“2”的推动规律就决定了三角内部之间三者的关系在平衡和非衡中两种状态中不断的运动与生长,循环与往复,绝对中存在着不平衡,相对中又存在着平衡,万变不离其阴阳消长、互依互存的辩证客观规律。这也正与马克思辩证唯物法相依相同,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永恒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联系的基本内容和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事物运动总是处于从不平衡状态到平衡状态,又从平衡状态到不平衡状态的不间断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而在三角进攻中,正是通过进攻方不断空切零度角位置与其他两个位置构成三人之间配合的完成,迫使防守方的内部体系始终处于不平衡状态,使得进攻方始终占据场上的主动优势,从而此消彼长,在战略上做到未战而先发制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军事思想,充分体现了篮球战术思想中的致胜规律及特点,即抑制对手发挥,促进自身发展。

三、结语

通过对篮球三角进攻战术的思辨,促进中国篮球技战术的发展能够真正达到“融合兼并”的哲学境界,以实现我国自身篮球文化的独立和超越,从而真正迈入世界篮坛的强者之列。

参考文献:

[1] Articles on Basketball Strategy. Including: Four Corners Offense, Triangle Offense, Princeton Offense, Pick and Roll, Hack-A-Shaq, Zone Defense, Man-T[M]. Hephaestus Books.2011.

[2] Kenneth Atkins. Basketball Offenses and Plays[M].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2004.

[3] 马文卿.普通高校开设中华传统体育养生学的价值与意义[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6):7,13.

上一篇:抑郁症患者临床分析下一篇:扩大再生产理论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