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再生产理论的错误(共12篇)
扩大再生产理论的错误 篇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了内需不足的问题, 其主要原因在于居民的消费需求不足。目前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 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加之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严重冲击, 外需减弱, 内需下滑。因此, 刺激消费, 扩大内需已成当务之急。
一、凯恩斯消费理论分析
凯恩斯在《就业、信息和货币通论》中认为, 有效需求不足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消费不足, 即消费资料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是投资不足, 即生产资料的有效需求不足。并且认为, 投资不足最终不过是消费不足的派生现象。因此, 他用增长投资去填补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差距, 以求得均衡。但又确认, 社会越富裕, 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差距就越大, 需要用投资去弥补的数额也就越大, 这又会使达到新的均衡更加困难。在寻求有效需求不足的病源时, 他用消费倾向基本心理规律去解释消费不足的病源, 用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去解释投资不足的病源,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他的消费理论———绝对收入假说。认为, 绝对收入水平是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 其消费函数为:C=a+b Y, 其中, C是消费, a>0, 代表收入Y为零时的消费, 即自发消费, 主要取决于价格水平、消费者的偏好及社会习俗, Y代表绝对收入, b是边际消费倾向, 取值在0与1之间。并确认“△Y>△C”, 即当国民收入增加时, 消费总量也增加, 但消费的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这一理论在一定前提下, 在一定程度上, 给我们分析市场经济的具体运行提供了值得加以肯定的参考和借鉴。但从另一方面来看, 凯恩斯的消费倾向这一基本心理规律, 是在完全抹煞了不同消费者消费习性和消费心理的差别基础之上的一般结论。事实上, 在贫富悬殊的不同阶层, 其收入水平和消费倾向有着很大的不同。
二、相对消费理论模型
(一) 相对消费理论模型构建
根据早期西方经济学消费理论, 结合不同消费者的消费特点以及贫富悬殊的现实, 构建相对消费理论模型, 从而得出一国国内消费需求在理论上的影响因素。
首先假设居民的当期实际消费由固有消费和引致消费两部分构成, 即:
其中C't为居民当期实际消费, C'0为固有消费, 由收入以外的外生因素决定, 主要与宏观经济政策有关, C1为引致消费, 由前期实际收入决定, 且C1=c·Yt-1, 其中c为居民平均消费倾向, Yt-1为前期实际收入, 由此得出:
根据不同消费者的消费特点将消费居民分为两个阶层: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 实际国民收入在两者之间进行分配, 即:
其中Yr为高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 Yp为低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
假设C'r和C'p分别表示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的引致消费:
另外, 根据凯恩斯消费倾向递减假设, 认为随着收入增加, 消费也会增加, 但消费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这表明收入越高, 消费占收入的比重就越小, 即高收入阶层的平均消费倾向低于低收入阶层平均消费倾向:
在此定义有关消费的两个概念。
相对消费:是指居民当期实际消费相对于前期实际收入的比率, 用ct表示, 则ct=C't/Yt-1
相对固有消费:是指居民固有消费相对于前期实际收入的比率, 用ct表示, 则c0=C'0/Yt-1
根据以上假设条件, 推导得出相对消费理论模型。
从而得出:
其中, ct:相对消费;c0:相对固有消费;cp:低收入阶层平均消费倾向;cr:高收入阶层平均消费倾向;Yr/Yt-1:贫富差距。可见, 缩小贫富差距, 提高低收入阶层平均消费倾向, 实行消费倾斜的经济政策, 有利于提高居民整体相对消费水平。
(二) 相对消费理论模型的经济含义
根据以上相对消费理论模型可知, 影响相对消费的主要因素有:
1.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因素c0。而c0=C'0/Yt-1, 其中固有消费C'0不同于凯恩斯消费函数中的自发消费, 自发消费是由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价格水平、社会习俗等因素决定, 而模型中的固有消费主要指宏观经济政策变化所引起的消费, 如果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有利于减少居民未来的预期支出, 就会增加居民的固有消费C'0, 从而提高相对固有消费c0, 进一步提高居民当期的相对消费ct;相反, 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不利于减少居民未来的预期支出, 就会减少居民的固有消费C'0, 从而减少相对固有消费c0, 进一步会减少居民当期的相对消费ct。
2.贫富差距的影响因素。贫富差距无论是私有制市场经济还是公有制市场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是不可回避的经济现象。不同点在于, 贫富差距是私有制经济制度本身所不可调整的, 这也正是凯恩斯消费理论中不得不回避的原因之所在。而在公有制市场经济条件下, 这种贫富差距是其发展过程中暂时性的, 应该而且能够通过体制的不断健全和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缩小其悬殊的差距达到共同富裕。模型中用Yr/Yt-1表示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 即高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占前期实际总收入的比重, Yr/Yt-1越大, 表明贫富差距就越大, 而cr﹤cp, 即 (cp-cr) Yr/Yt-1>0, 可见贫富差距的影响因素Yr/Yt-1与相对消费成负相关关系, 即贫富差距越大, 相对消费就越小;相反, 贫富差距越小, 相对消费就越大。
3.低收入阶层平均消费倾向影响因素cp。这不仅受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的影响, 还受居民所处消费环境以及个人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从上述相对消费理论模型来看, 平均消费倾向对相对消费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低收入阶层的平均消费倾向, 提高低收入阶层的平均消费倾向, 可以促进相对消费的提高;反之, 则会减少相对消费。
三、我国现阶段不同阶层居民消费特点分析
伴随各阶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 居民之间消费水平与层次的差异日趋明显, 高低收入者之间消费选择结构反差突出。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过小不仅从总量上影响着我国的消费需求, 而且从结构上也影响着我国的消费需求。近年来, 我国的消费结构正受到收入层次结构的严重影响。中等偏下及低收入者比重很大, 而中等收入者比重较小。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由于存在收入上的巨大差距, 消费水平也形成一道巨大的鸿沟。这种局面将导致社会主体消费不足引起的生产相对过剩与大量社会成员消费需求无力得到满足的矛盾。这种状况的累积性效应, 必将引致我国居民消费需求扩张受阻。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元)
※说明:项目中的收入是指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 消费是指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随着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 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呈进一步扩张的趋势, 从我国不同阶层消费群体的消费比较来看, 已经形成了高、中、低不同阶层的消费群体, 其收入水平和消费倾向有着很大的不同:
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者, 其收入水平不高, 以基本生活消费为主, 而且他们消费的绝大部分都是以食物支出为特征的生活必需品, 现期收入在满足基本消费以后已所剩无几。他们为了防范未来不确定性支出, 尽量克制当今的消费欲望。当实际收入有所提高时, 消费水平只能略微提高一点。这部分阶层的消费者虽有很强的消费需求欲望但无实际支付能力, 实际上还处于不足以温饱或仅能保持温饱的水平, 低收入阶层消费群体的生活方式受到收入水平的决定性制约, 因此该阶层的消费倾向较高。
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者, 收入基本稳定, 消费水平也很高, 这部分阶层的基本消费需求已经得到满足, 开始部分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 处于积累资金向更高一层的消费提升。但因受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未来预期支出的影响, 资产存量有限, 还不能如高收入阶层那样规避风险。这部分阶层的消费者有消费欲望但没有足够的购买力。当实际收入有所增加时, 消费会有所增加, 但没有收入增加之大。这个阶层的消费者既有消费欲望也有实际支付能力, 其消费倾向比较符合凯恩斯所谓的消费倾向这一基本心理规律。
高收入阶层, 由于其收入水平高得惊人, 这部分阶层的消费者在消费时已不在乎物质的消费, 更加注重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 追求时尚化和个性化消费, 有些甚至是一种挥霍浪费性支出, 拥有大量的财产收入。因此, 其近乎挥霍的生活水平和享乐境界已丝毫不受收入增减的影响。虽有实际支付能力但已无消费欲望, 其消费倾向很低。他们的消费特点与凯恩斯所谓的消费倾向这一基本心理规律毫不相干。
四、扩大我国目前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马克思认为, “社会的消费力, 既非由绝对的生产力, 也非由绝对的消费力决定, 而是由那种在对抗性的分配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消费力决定。这种对抗性的分配关系, 会使社会大多数人的消费, 缩减到一个只能在比较狭隘界限内变动的最低限度。”那么, 怎样解决我国目前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呢?
(一) 建立灵活弹性的个税调节机制
目前的现实经济中, 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加之物价的上涨, 使居民的相对消费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的相对消费明显减弱。因此, 进一步提高个税起征点, 一方面有利于调节高收入阶层少缴税而中低收入阶层多缴税的不合理现状, 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相对收入, 从而带动整体居民的相对消费, 刺激内需扩大。对个人所得税进行调整, 实行有差别的累进所得税制, 这样既能较好地发挥个税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 又能保障不同阶层居民的经济利益。
从长期来看, 建立真正能与不同阶层多样化收入差距、地区差距以及物价水平相适应的灵活弹性的个税调节机制, 不仅有利于保障税收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也能使税收真正做到及时准确的调节作用。
(二) 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
面对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收入阶层之间悬殊差距的经济现实, 我国应加大对不发达地区、落后的农村地区以及低收入阶层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特别应加大对这些地区涉及居民民生的社会服务及公益项目的专项财政支持;积极引导和鼓励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城市对农村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同时为了使其资金真正发挥最大的效益, 应尽快制定政府转移支付法, 增加转移支付的透明度和监督力度。这不仅有利于缩小悬殊的现实经济差距, 更有利于促进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收入阶层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梯度消费结构。
(三) 建立与物价和通货膨胀治理相适应的补偿机制
为了应对因通货膨胀而使居民, 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家庭在物价上涨过程中的损失, 政府应在社会服务、公共福利、社会保障以及对低收入阶层居民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的直接财政补贴等方面建立长效的通货膨胀补偿机制。这不仅能够部分地减轻因通货膨胀带来的对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的生活压力, 稳定其相对消费需求;更有利于在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起到持续的“自动稳定器”的调节作用。
(四) 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推进涉及民生的改革措施,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应将住房制度住房保障方面, 应把住房保障和稳定房价列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管理, 全面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加快廉租房建设, 大力增加经济适用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 加大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 发展健全的住房租赁市场, 引导形成合理的具有一定梯度的多层次的住房消费模式。
医疗保障方面,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 加快建立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 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满足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 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教育方面, 应重视教育公平对调节收入分配具有长期的效应。因此, 应加强政府在教育投资上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稳定教育经费来源, 这样可以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服务水平的差距, 促进教育公平。重视发展职业教育, 积极推进以实用教育为主的职业技术教育, 这不仅能满足社会对不同知识技能层次人才的急切需求, 也能使不同阶层的受教育者凭借自己的知识、技能获得较高收入。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建立高等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 完善学生资助政策, 进一步推进免费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发展、推广网上免费共享的教育资源, 这不仅能减轻更多居民接受教育的成本, 更有利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术技能的广泛推广。
通过对住房、医疗、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 真正使不同阶层居民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上, 以减轻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的后顾之忧, 从而提升居民整体的相对消费力。
(五) 缩小城乡差距, 提升农村消费能力
目前我国薄弱的农村基础设施以及农村农民相对较低的实际收入, 抑制了农村市场的消费。因此, 。国家应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增加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尤其应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电视传播等基础设施的投入, 在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同时, 也为农民的消费提供便利条件, 以促进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 切实加大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消除制约农村资金短缺制度障碍, 通过农村金融创新, 允许农民抵押房屋和土地获得银行贷款。促进农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 从而最终实现刺激农村消费, 激活农村消费市场, 扩大国内城乡互动的整体消费需求, 拉动我国经济增长。
扩大再生产理论的错误 篇2
打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示范区
西部新城开发区管委会
(2010年5月25日)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其它区域来说,可能还需要有一个思想上和客观条件上的准备过程。而长春西部新城,从它成立之日起,就已经进入到这一转变的实践过程。区委区政府站在战略高度提出西部新城要“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将西部新城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和“七大平台”之一。这个定位注定了西部新城必将成为全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沿阵地,而且应该也必须起到引领全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示范作用。
一、加快转变的基础优势
首先,从西部新城的设立看,西部新城承载着城市化进程的重任,这本身就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西部新城所处的位置是城乡结合部,所辖13平方公里范围内涉及5村12屯5500户农民、36户工业企业。西部新城开发将使这些农户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成为现代服务业大军中的一员,原有的村、屯也将被居民社区所取代。
1其次,从西部新城的定位看,新城目标直指“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所在。综合高速铁路比较发达的日本、法国、德国情况看,高铁客运站周边现代服务业都比较发达,高铁客站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出行通道,而是商务活动的重要节点。长春西客站处于哈大高速铁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交集点。而且我省已经确立在2020年九市(州)全部通行高速铁路,基本上设计在西客站到发。其进出站客流每年将达到1700万至2000万,是长春空港的4倍至6倍,且以商务高端人群为主。这些高端人群,为现代服务业集聚提供了高端的消费群体。
第三,从西部新城的环境看,西部新城要建设生态集聚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主要的就是要摒弃以环境代价换取GDP的做法,倡导低碳经济。西部新城是上风上水,并拥有同心湖、兴隆湖水系优质生态资源的新城区。规划了功能布局完善的六大片区,实现交通枢纽、核心商务、生态居住的有机结合。为了让西部新城不成为传统意义上的站前地区,我们将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变“城市过道”为绿色的“城市客厅”。
二、加快转变的总体思路
为了切实加快西部新城开发建设步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西部新城对规划设计、产业定位进行了多轮调研及评估,同时,还赴天津、武汉、长沙、广州和深圳等地进行学习考察。在充分借鉴经验和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西部新城经济
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即以高铁客站为引擎,以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为突破口,着力打造最具潜力、最具活力、最具商机、最具特色的长春城市副中心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到2011年6月份高铁试运行,再到2013年,站前核心区全面启动,地产开发初具规模,部分商业综合体投入运营。到2015年,核心区建设基本完成,功能相对完善,现代服务业高度集聚,呈现出繁荣景象,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元。
三、加快转变的具体举措
一是打造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种类繁多,对于13平方公里区域而言,必须选择适合自身实际并具有后发优势的产业。我们聘请具有中国脑库之称的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制定了西部新城产业发展策略,即功能互动,协调发展;绿色生态,低碳发展;全局观念、错位发展;拓宽视野、借力发展;适度超前、跨越发展。根据这一产业发展原则,我们选择了高端城市综合体购物中心、文化主题体验世界、旅游集散中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基地、七彩景观游购廊、活力养生园、商务会议中心、高端办公楼群和高尚住宅及其配套等方向性项目。其中,主打项目是高端城市综合购物中心和文化主题体验中心。长春也好,东北也好,已经建成的城市综合体规模小,辐射能力差,而且经营理念落后,布局过于杂乱,品牌知名度也有限,非常需要有像深圳万象城、海岸城、香港海港城那样功能齐全的城市综合体。在规划这些项目时,必须依据西部新城的区位来进行,比如七彩游购廊,它的创意就来自“两湖一带”的有机结合。
二是提升产业标准。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要坚持高标准、高效益、高产出,绝不能粗放型发展。我们搞城市综合体,必须选择国内一流的、在市场影响力大的企业集团来投资建设;搞文化产业,必须是最先进的、能够像万达影城那样的项目;搞创意产业,必须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项目。就服务业的比重看,我们东北是落后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是64%,长春市是40.3%。香港的服务业很发达,占GDP的比重达92%。由于香港服务业坚持了高标准,它的投入产出比是很高的。2008年,香港每平方公里产出就达到了49亿元,如果我们用10年达到这个水平,那13平方公里可产出637亿元,即使一半的水平,也是300多亿,形势是非常喜人的。所以,我们必须坚持高标准,提高准入门槛。
三是完成身份转变。要由城市管理者向城市经营者转变,把这13平方公里土地作为一个经营平台,让它在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下,提高对社会的贡献率,特别是在新形势下,社会深层次矛盾凸显、利益阶层分配调和困难的情况下,转变身份,更有利于开展工作。我们在前段考察中发现,已经开通运营的武广高速铁路,武汉站、长沙南站、广州南站,规模都比长春西客站大,但它们没有依托客运站设立开发区,铁路与地方脱离,所有工作还都是局限于站前管理,是被动性地工作。而我们设立的开发区,可以说,就是经营城市思想的落实。我们要自觉转变观念,以经
营者的思维,来筹划现代服务业,来推进城市化进程,来理性的关注民生。
四、加快转变的进展情况
一是规划设计基本完成。为了做好控制性规划,将原有8个规划单位的规划成果统一交由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由其组织编制西部新城道路和市政基础设施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场地竖向设计。按照“高水平规划”的要求,我们将进一步提升控制性详规水平,保证西部新城未来每一座建筑都具有时代感、时尚感、创意感。现在,这个规划基本形成,水平很高,很震撼。
二是交通枢纽、路网、配套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交通枢纽工程是西部新城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平台。现在,由铁道部承建的铁路站房和润德集团承建的交通换乘中心都在加紧施工中。铁路方面表示,站房主体年底竣工;交通换乘中心工程量非常浩大,设计标准非常高,从外面看它是一个广场,主要工程在地下,地铁2号线和6号线站同时做完,做完后与西客站无缝对接,明年11月份将投入使用;路网、配套设施建设全面铺开,年底前架构基本搭建起来。
三是城镇化推进顺利。按照规划要求,拆迁任务共7项,涉及拆迁户1476户,现已完成1340户,完成91%,还剩余136户(其中站前广场剩3户,站前路剩16户);即将收储的一平方正在办理手续,涉及被拆迁户480户。对于农民被拆迁后的生活安排,一直是我们工作中的一项重点,要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促
进其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一是选择位置较好的地块建设回迁房,我们还要成立物业公司,高标准管理回迁小区,让回迁农民也就是新市民生活得更有尊严;二是采取补偿、办理失地保险等多种方式,保证今后的生活;三是正在筹办一些经济实体,力争最大程度地安置他们就业,使他们尽快融入到城市化生活中。四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目前,招商推介工作进展比较顺利。特别是书记亲自带队赴外招商,一些国内外有影响的实力型企业给予了极大关注。像宝龙集团、恒大集团、万达集团、华润集团、保利集团、雨润集团,以及吴中、中建等多家企业前来考察洽谈。他们对西部新城的城市综合体投资项目及地产项目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并表达了投资意向。有的企业投资心情很迫切。我们将坚持优中选优、强中选强,确保西部新城未来可持续发展。就目前的情况看,13平方公里的面积很小,将来西客站开通,人气形成,西部新城这个平台具有一定影响力后,要有很多投资商苦于无地可拿。
扩大再生产理论的错误 篇3
关键词: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基本建设;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内含扩大再生产;外延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
Abstract: The core issue of Marx theory of reproduction, is the social total product realization issue. Its spiritual essence is expounds in the social economic activities various main proportional relationships to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Key of balanced development is the science basic arrangement construction project, raises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capital construction. Therefore, want deal good basic Construction and the national economy of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relations of the various sectors, must be based on Marx's theory of reproduction as a guide.
Keywords: Marx reproduction theory;capital construction;Simple reproduction;Expanded reproduction;Content expanded reproduction;Extension of extended reproduction;Two big categories
基本假设是一项主要为发展生产建立物质基础的工作,它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基本建设的扩大,意味着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它同其他生产活动相比较具有明显的特点:一是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资。二是需要较长的时间。三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既不提供任何有效的产品,也不创造任何使用价值。四是建设项目建成后,还必须再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基本建设的这些特点充分说明,要处理好基本建设同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发展关系,必须以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作为指导。
一、处理好基本建设与国力的关系
1.基本建设首先要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基本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积累基金中为扩大再生产所追加的固定资产的投资部分和利用固定资产折旧基金以及外国资金用于追加固定资产的投资部分,还有为维持简单再生产重建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投资部分。其中社会积累基金是基本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每年整个国家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就是基本建设的总规模。同时,基本建设的规模还要取决于全社会所能提供的物资保证。
2.基本建设的总规模只能根据国力的情况来决定。
一是从价值形态来讲,国民收入是由V+M两部分构成。其中V的部分用于国民的个人消费;M部分中除一部分用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外,还要用于国家积累。在用于积累部分的当中,除了用于追加流动资金和扩大储备基金部分之后,其余部分才能用作追加固定资产的投资。二是从实物形态来讲,社会总产品中体现国民收入部分的社会产品,首先要保证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消费的需要,同时还要扣除增加国家储备和追加流动资金部分,其余部分才是保证基本建设的物质基础。因此,基本建设的总规模只能根据国民收入中能够形成基本建设的数量和相应的物资供给的国力情况来确定。
3.我国基本建设实践的严重教训。
新中国成立后,举国上下普遍存在着急于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情绪和愿望。“一五”时期由于比重合理,基本建设进行得比较顺利,经济效益也比较好。但是,1958年以后,人们头脑开始发热,急于求成的情绪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因而,对基本建设的要求和安排脱离了“国力”所能承担的程度。结果造成摊子越铺越大,周期越拉越长,经济效益越来越差。仅从固定资产积累占国家积累基金的比重来看,“一五”时期为62.3%,“四五”时期便上升为74.3%,比重是越来越大。这样搞的结果,不仅没有带来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反而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践证明,基本建设规模的确定,必须以“国力”为基础,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实行量力而行的原则。
二、处理好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
1.基本建设包含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基本建设既包含简单再生产范畴内的固定资产的更新和补偿,又包含扩大再生产范畴内的新增固定资产的形成。就其实质和内容来看,基本建设属于扩大再生产的范畴。马克思指出:“只要有积累,简单再生产总是积累的一部分,所以,可以就简单再生产本身进行考察,它是积累的一个现实因素。”[1] 马克思的论断说明,进行基本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增加新的社会生产能力和不断扩大现实的生产规模,但又不能忽视简单再生产。因为扩大再生产的物质条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由前一个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的。保持前一个生产过程的简单再生产,就会给后一个生产过程规模的扩大奠定物质基础。如果原有的生产规模不能保持,也就不会有规模扩大的再生产。
2.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
在安排基本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首先考虑原有生产规模固定资产的更新和补偿,保证原有生产能力和规模能够正常进行;然后,再根据原有生产规模中所提供的可以用于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剩余资金和物质条件,安排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建设规模。这样,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就能够保持原有的水平,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就有了保证。相反,如果忽视简单再生产的维护,把有限的资金和物资完全用于追加扩大再生产的投资,甚至靠牺牲简单再生产去进行扩大再生产,这样势必破坏原有的生产规模和能力。实践证明,要处理好这一关系,必须遵循陈云同志提出的“先生产,后基建”的基本原则。
三、处理好内含扩大再生产与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关系
1.扩大再生产的两种基本形态。
一种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即在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单纯依靠增加投资,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表现的扩大再生产。另一种是内含的扩大再生产。即依靠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而实现的扩大再生产。两种扩大再生产形态的区分,实际上只是理论上的一种抽象,在现实生活中,二者更多地表现为兼而有之的扩大再生产。但在生产技术落后的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类型主要是外延型;在生产技术进步的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类型主要是内含型。不管是外延型的扩大再生产,还是内含型的扩大再生产,都要通过基本建设来实现。因此,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处理好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含扩大再生产之间的关系。
2.内含型扩大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本特征。
建国初期,我国的现代化生产几乎是一张白纸。为了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我国的扩大再生产主要是通过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来实现。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和物质基础,现在完全有条件实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又提出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济工作方针。因此,内含型、创新型的发展道路将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主要途径选择。
3.选择符合国情的扩大再生产的方式。
我们主张和重视内含扩大再生产,但并不否定和轻视外延扩大再生产。在一般情况下,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不仅需要掌握新技术的劳动者,而且还需要集中更多的资金购买新的固定资产。但是,我国目前仍然存在着基本建设资金有限、劳动就业压力大、劳动者技能水平不高的现状。这种实际情况说明,除了主要采用资金和技术集约化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工艺外,还要采用适当的中间技术和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法。因此,在重视内含型扩大再生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必要的外延性扩大再生产。
四、处理好两大部类之间的发展关系
1.处理好农、轻、重之间的发展关系。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是按产业性质划分的三大产业部门。在现实生活中,农业、轻工业大体上相当于马克思讲的第Ⅱ部类;重工业大体上相当于马克思讲的第Ⅰ部类。所以,农、轻、重的发展关系,大致上反映了两大部类之间的发展关系。从基本建设的范围来说,对农、轻、重基本建设的投资也反映了两大部类在发展中的对比关系。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在处理农、轻、重三者之间的关系上是有沉痛教训的。当时虽然提出了“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的正确思想,但这种思想并未得到真正的贯彻和执行。一是从工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比重来看,农业投资的比重不仅偏低,而且呈下降趋势。二是从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投资比重来看,轻工业投资的比重不仅偏低,而且呈下降趋势。
马克思指出:“有些事业在较长时间内取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在这个时间内不提供任何有效用的产品;而另一些生产部门不仅在一年间不断地或者多次地取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且也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在社会公有的生产的基础上,必须确定前者按什么规模进行,才不致有损于后者。”[2] 一般情况下, 农业和轻工业具有投资少、资金周转快、为国家提供税利多等特点。重工业具有投资量大、建设周期长、资金周转慢等特点。因此,必须处理好三大产业之间的发展关系。
2.处理好生产性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他们(这里指第Ⅰ部类资本家)自己的直接活动,只是贮存为购买追加劳动力所必需的新的货币资本。一旦他们把这个劳动力并入他们的资本,货币对这种劳动力来说,就成为第Ⅱ部类商品的购买手段,因此这种劳动力必须找到现成的消费资料。”[3] 也就是说,任何社会生产过程都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的过程。任何一个企业的生产,不仅要购买到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一切物质要素,而且还要为企业所需要的劳动者准备必须的生活资料。因此,从整个社会生产而言,必须处理好生产性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的关系。
所谓生产性建设就是指厂房、机器、设备、工具等方面的建设,这是进行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物质条件。所谓非生产性建设,就是指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住宅和城市公共设施等方面的建设,这是提高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条件。从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这两种建设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的比例关系。
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过程充分证明,如果两种建设的投资比例安排合理,不仅生产建设发展快,而且人们的物质和文化水平也会得到极大地改善。否则,如果两种建设的投资比例不合理,不仅生产建设发展速度慢,而且人们的物质和文化水平也难以提高。因此,在基本建设中,必须处理好生产性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38.
[2]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96-397.
题元理论对语言错误的阐释 篇4
在管约论中, 动词的所有题元角色共同构成动词的题元栅 (theta grid) 。题元栅对句子结构的约束称为题元准则 (θ-Criterion) , 指每一个论元必须获得一个θ-角色, 而且只能获得一个θ-角色;每一个θ-角色必须被指派到同一个论元上, 而且只能是一个论元。根据题元理论, 本文从逻辑和语义两个方面对语言错误进行分析。
2 语言错误的逻辑阐释
2.1 逻辑阐释的基础
谓词逻辑研究简单命题的内部结构。谓词 (predicate) , 即动词, 是一个把一些性质或关系给予所指实体的项。论元是谓词所述事件参与者, 在生成语法中表示逻辑关系。根据向论元分派语义角色的数量, 谓词可以分为不能带宾语的一元谓词 (如cry) 、能带一个宾语的二元谓词 (如eat) 、能带三个宾语的三元谓词 (如pass) 。与谓词和论元相关的结构叫做论元结构, 其逻辑表达形式分别是P (x) 、P (x, y) 和P (x, y, z) , 如:
cry:<1>
eat:<1, 2>
pass:<1, 2, 3>
2.2 逻辑阐释的方法
根据谓词逻辑, want、send和love的论元结构分别为“want”<1, 2>, “send”<1, 2>, “love”<1, 2>。如果遵守题元准则, 可以避免类似以下错误句子产生。
(3) *a.He wants.
*b.Want a cup of tea.
*c.He want a cup of tea that green apple.
既然want<1, 2>是二元谓词, 而且根据每一个θ-角色必须被指派到同一个论元上的题元原则, (3) a和 (3) b都少了一个论元去接受谓词want指派的θ-角色。可以看到, (3) a只有一个论元“he”做主语, 做宾语的论元缺失, 其论元结构为want<1>, 所以该句子不符合逻辑。 (3) b只有一个做宾语的论元“a cup of tea”, 缺失做主语的论元, 其论元结构为want<2>, 也使该句子因不符合逻辑而错误。同理, (3) c违背了每一个论元必须获得一个θ-角色的原则, 因为它有3个论元“he”、“a cup of tea”、“that green apple”, 其论元结构为want<1, 2, 3>, 很明显, 句子均有错误。可见, 如果要句子正确, 就必须使句子遵守题元准则, 使句子谓词符合逻辑。我们可以把 (3) 生成为正确的句子:He wants a cup of tea./He wants that green apple.
(4) *a.He spends.
*b.Spends a lot of money.
*c.He sends a letter that run fastly.
(5) *a.The girl loves.
*b.The girl loves her doll her friend.
(4) a的论元结构为spend<1>、 (4) b的论元结构为spend<2>和 (5) a的论元结构为love<1>, 它们都少了一个论元去分配θ-角色, 其中 (4) a和 (5) 都缺少宾语位置的θ-角色, (4) b则缺少主语位置的θ-角色。而 (4) c的论元结构为send<1, 2, 3>和 (5) b的论元结构为love<1, 2, 3>, 都多了一个论元, 这个多出的论元无法获得谓词的赋值, 所以句子同样不正确。我们可以把 (4) (5) 生成为正确的句子: (4) He spends a lot of money. (5) The girl loves her doll./The girl loves her friend.
(6) *a.I gave Lily.
*b.I gave a book.
在 (6) 中, give的论元结构是<1, 2, 3>, 也就是它必须拥有三个论元才能符合它的逻辑结构, 但这里两个句子都只有两个论元。 (6) a为<I, Lily>& (6) b为<I, a book>, 都缺少一个论元, 所以从逻辑方面来讲, 两个句子都是错误的。我们可以把 (6) 生成为正确的句子:I gave lily a book.
综上所述, 以上错误句子的逻辑结构要么是P (x) , 要么是P (x, y, z) , 他们都违背了他们相应的谓词的逻辑表达式P (x, y) 。所以只有论元数目符合谓词才能构成正确句子。因此, 我们要遵守题元准则, 避免出现错误句子。因为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论元多余或者缺失, 都使谓词有效地不能赋予题元角色, 直接导致错误句子的产生。下面就是一个更加复杂的例子,
(7) a.It’s odd[e to hate Lily].
*b.It’s odd[Lily to hate t].
7 (a) 中Lily是受事, e为隐含论元, 是施事, 是hate这个动作的发出者, 其论元的逻辑结构为hate<e, Lily>, 完全符合题元准则的原理, 所以这个句子符合逻辑而且正确。如果将Lily移位到7 (a) 中的e位置, 就会产生句子7 (b) 。由于Lily的移位到e位置, Lily就获得了施事和受事两个θ-角色, e位置出现了两个论元, 违反了每一个论元只能获得一个θ-角色的题元准则。因此 (7) b是一个错误的句子。
3 语言错误的语义阐释
3.1 语义阐释的基础
θ-角色表示的是论元在谓词所表示的事件或行为中所担任的角色, 也可以把它说成是表示一种存在于论元与谓词之间的一种语义关系。θ-角色包括施动者 (agent) 、受动者 (patient/theme) 、体验者 (experiencer) 、受体 (recipient) 、目标 (goal) 等。谓词的论元数量决定了它的θ-角色的数量, 每一个论元都在该词项的语义结构中对应一个θ-角色。通过主语、宾语同述语的结构关系可以进一步了解谓词与论元角色之间的语义关系。例如, cry、eat、pass的语义结构的表达式分别为:
3.2 语义阐释的方法
根据θ-角色理论, 从语义结构来分析句子 (4) 、 (5) 、 (6) , 其谓词“want”、“send”、“love”都是二元谓词, 他们的语义结构分别为“want”<agent, goal>, “send”<agent, patient>, “love”<experiencer, patient>, 也就是他们都带一个宾语和一个主语, 其逻辑结构都只能是P (x, y) , 不能是P (x) , P (x, y, z) 。但是 (3) a只有一个施动者—“he”, 其语义结构为want<agent>, (3) b只有一个目标—“a cup of tea”, 其语义结构为want<goal>; (4) a只有一个施动者—“he”, 其语义结构为spend<agent>, (4) b只有一个受动者—“a lot of money”, 其语义结构为spend<patient>; (5) a只有一个体验者-“The girl”, 其语义结构为love<experiencer>。由于在论元结构中, 每一个论元都在该词项的语义结构中对应一个θ-角色, 而他们都缺少一个语义成分, 因此这些句子不正确。在 (6) 中, give的语义结构为<agent, theme, goal>, 但这里 (6) a只有agent—“I”, goal-“Lily”, 缺失theme, 其语义结构为give的语义结构为<agent, theme>, (6) b只有agent—“I”, theme—“a book”, 缺失goal, 语义结构为<agent, theme>。同样例 (6) 的两个句子也分别缺失语义成分, 所以从语义层面来讲, 这两个句子也是错误的。
(8) There believed that he escaped.
(8) 中的there位置是一个θ-角色位置, 因为谓词believe要赋值它做施事者做主语, 但there是一个虚词, 不能充当语义角色, 虽然在逻辑上没有违反论元结构数目, 但是由于没有θ-角色, 违反了θ-准则的每一个论元必须获得一个θ-角色。
此外, 一个谓词的语义结构决定谓词的论元的分配:只有某些论元才能承受特定论元角色 (θ-roles) 。譬如, 只有带有情感的生物才能作为施动者。
* (9) The letter received Kate.
* (10) The classroom entered Kate.
* (11) The apple ate John.
* (12) The book sold the author.
所以, 上面句子 (9) 、 (10) 都不正确, 因为他们的施动者-“the letter”、“the classroom”、“the apple”、“the book”都不带有情感因素, 而不带情感因素的事物去做施动者是不合逻辑的。如果把这几个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兑换位置, 施动者都就变成有情感的生物-“Kate”、“John”、“the author”, 那么句子就会符合语义和逻辑, 形成正确的句子。
4 结语
由于题元理论把语义角色引入了生成语法, 这样题元理论就把语义关系和逻辑关系紧密结合起来。本文通过介绍语言错误以及题元理论的概念, 列举一些有错误的语言, 然后运用题元理论原理, 从逻辑和语义两个方面对语言错误进行了阐释。论文对于深入理解题元理论, 以及怎样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处理语言错误问题, 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Cook, V.&Newson, M.Chomsky’s Universal Grammar:An Introduc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付有龙, 庄会宾.转换生成语法诠释[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9.
[3]管小繁.论旨理论及其应用[J].贵州:贵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胡壮麟, 姜望琪.语言学高级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5]刘宇红.生成语法中题元理论的批评性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 (季刊) , 2010 (2) .
[6]伍雅清.疑问词的句法和语义[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
错误理论著作权论文 篇5
“功能主义”公共领域理论观是19世纪泛大西洋地区的人们在对待外国人尤其是欧洲人的作品时所采用的理论。即,对于当时的大西洋国家来说,包括美国在内,所有的作品尤其是从欧洲输入到这些国家的作品,不论其是否在输出国受到保护,都被认为是处于“公共领域”,不受到保护。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就曾经在19世纪40年代,多次前往美国,为的是呼吁美国人不要再盗版他的小说了。另外,美国还曾是世界上主要国家中唯一一个长期抵制《伯尔尼公约》的国家,美国游离于《伯尔尼公约》长达102年之久,其理由竟然是公约的要求太高了。不加入公约就意味着外国人的作品在美国得不到任何保护。总之,19世纪的美国人实际上是将“公共领域”界定为任何人基于任何原因都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物质、信息和他人独创性作品的权利。而且,在他们看来,只要作品在物理上是可以获得的,它们就处于公共领域。因此,这种理论实际上是将“公共领域”当作完全“市场失灵”的现象来看待。即“公共领域”属于知识产权人在物理世界中没有能力控制的财产。任何一个国家基于文化和经济上的需求,都可以通过“功能意义上”的公共领域,将以前受保护的知识财产权独立出来,划入人们共享的范围。这种理论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也并非不存在。
当今,很多人还认为“互联网”就是一个公有领域世界,作品一旦上网就成为人们垂手可得的事物,它不应受到任何保护,成为公有领域的对象,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这显然是对“公共领域”的极大误解。因为,根据著作权法的理论,一件作品进入“公共领域”,不是说它在物理上为人们垂手可得,而在于依据法律的规定,不再受版权法的保护。公共领域作为一种法律设定,它是知识产权人与公众交换的结果,它是一份社会契约,而非私人意定的产物。公共领域在著作权法上的存在不是假想的产物。著作权强调权利法定,公共领域同样要求权利的限制法定。因此,该种著作权法规范意义之外的“公共领域”理论,实际上是对“公共领域”的肤浅理解,是需要高度警惕的一种错误论调。因为,该种“公共领域”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用来作为“盗用”他人版权或“窃取”他人知识财产的一种言说工具,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层面上看,这种理论都是极端有害的。它完全悖离了公共领域与版权的辩证关系,没有认识到著作权法上的公共领域是由私有版权“重构”而来,并据此做出的一个极端错误的推断。本文认为,这种所谓的理论只能说是一种“片面的深刻”、“肤浅的生动”。因为,在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所有权取得问题上,正如奥古斯丁所说的,“一个失去正义的国家,必将沦落为一个巨大的匪帮”。“鼓励夺走别人已经占有了的东西,就是伤害别人,就是违背自然法。占有事物唯一正确的办法,就是直接从自然、从万物之母而不是他人获得它们。”否则,“整个社会很可能将再次陷入平均主义的可怕深渊,从而成为懒汉和不劳而获者的天堂,积极努力者和能人的人间地狱。”
具言之,“法律规则的正确与否,取决于背后的伦理共识。”“法律反映但不决定社会的道德价值。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价值,将在公正合理的法律中得到反映。”但该种为“盗取”他人知识财产所虚构出来的“公共领域”理论,既非公共领域理论的本貌,更非实践所需。因此,对于该种理论,自然应当唾而弃之。否则,“公共领域”概念工具将完全走向另一端。它不是用来遏制版权的扩张,而是严重地妨碍版权作品的创造。这种公共领域理论对文化生产的不是正向激励,而恰是一种负面激励。当然,现实生活中还有另一种将“互联网”当做公共领域来看待的做法。不过这种公共领域是政治哲学意义上的。就像有学者所说的,信息技术的进步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刺激,它促进了公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形成。互联网帮助强化了公共精神,提高了公共参与,也为参与者集体表达公共精神提供了平台。这里所谓的“互联网公共领域”与“著作权法上的公共领域”不可替代,前者属于私法范畴,后者属于公法领域,二者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二者也并非完全没有交集,著作权法上思想表达二分法机制所促成的思想公共领域,借助于互联网这种公共平台和公共载体,显然有利于进一步促成公共话语和公民意见的形成,并最终达成“数字民主”和“网络民主”,为市民社会对政治国家施压,以改善后者的治理能力提供空间。所以,政治哲学上的公共领域与著作权法上的公共领域也并非井水不犯河水,而恰是相伴相随,互补互动的关系。
二、“浪漫主义”公共领域观及其批判
“浪漫主义”公共领域观是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刻意制造出来的一种公共领域理论。这种理论主要是为西方发达国家将人类知识产权创造的原始资源,如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民间文化等传统知识以及传统遗传资源等,放置在“公共领域”来制造根据的。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认为,由于传统知识和传统遗传资源等,不像现代知识产权如版权、专利那样属于个体创造的产物,从而不具有确定的主体归属。因此,将这类资源放置在“公共领域”,使其对所有人开放,就能满足所有国家:普遍地从富足的“公共领域”受益的状况,以充分地释放这些共有物的潜能j。实际上,“浪漫公共领域”的看法,也完全是功利主义的。它不过是想为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攫取这些原始的人类创造资源提供貌似合理的依据罢了。因为,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国际上,要想平等地开发那些属于“公共领域”的财富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同的国家基于不同的条件,包括知识、财富、能力的不同,将会导致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有能力去开发公共领域。这也许就是大量知识“产品”的“所有权”正在从发展中世界转向发达世界的真正原因。对此,就像有学者反思洛克劳动理论时所说的那样,“洛克把改变自然状态的行动称为劳动,又把劳动施加的对象视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这样定义私有财产权利是帝国主义的,它默许了‘掠夺霸占’行为。例如欧洲殖民主义者对非洲、美洲、亚洲和澳洲以及各大洋中各岛屿的名为拓荒,实为霸占的掠夺行为就会被说成合法的,据说都是‘改变自然状态’,因而算作是劳动。”但显然,这种劳动及其成果并没有建立在同意的基础上。
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利用了《TRIPS协定》对知识产权严格保护的做法,将自己大量的知识产品和知识创造化为私人财产,另一方面却主张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优势的传统知识和传统遗传资源等应搁置在“公共领域”,就像博伊尔(JamesBoyle)写道:“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蜡染、神话和兰巴达舞蹈……可以不受知识产权的保护,但基于此而改造过来的电影、戏剧、漫画等则可以得到严格的保护”。来源于发展中国家的人体绘画、岩画不能享有著作权,但被复制在地毯、印染制品、女装或被拍成照片后,却被投入市场销售。来源于发展中国家的种子和少数民族群体的基因不能获得专利权,但基于此开发出来的动植物新品种和新的基因用途却可以获得专利权。也就是说,“在多数情况下,各种产业利用原著民知识和资源时,并没有经过原著民的同意,也没有与原著民分享利用所得的利益。时至今日,这种行为绝大部分都符合现行知识产权法,因为根据现行知识产权法,绝大部分原著知识都处于由知识产权法界定的‘公共领域’。毫无疑问,原著民会主张这些行为是不公平的,并且缺乏应有的尊重——毕竟根据其习惯法,这些行为通常会构成侵权。观点分歧的原因,就在于对‘公共领域’的不同理解和对传统知识遗产重要性的不同认识。”总之,正是基于此,国际知识产权体制正导致了知识财富从发展中国家转移到发达国家。也就是说,“浪漫公共领域”是彻底的知识产权“政治经济学”的产物,它是为发达国家服务的公共话语工具。
实际上,作为全球应遵守的《TRIPS协定》,完全颠覆了全球“公共领域”的平衡。因为《TRIPS协定》之前,东西方互相从对方的发明和表达所形成的“公共领域”中受益——西方因为东方通常不保护其知识而受益,而东方则因为包括版权在内的国际知识产权法的薄弱和跨边境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无效率而受益。但《TRIPS协定》之后,情形则完全改变。当今,发达国家尽量地使大量的现代版权创造的知识资源放置在一个可以让他们垂手可得的“公共领域”,而将自己的优势知识产权资源——如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计算机软件、半导体技术、基因技术、驰名品牌等,放置在公众不能触碰的“私人”空间,这无疑会加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因此,“浪漫公共领域”的功利主义倾向,同样是值得我们警惕和关注。就像有学者所说的:“就法律断然创造或保留一个公共领域来说,纠问该公共领域究竟是为谁服务的也许是必要的。而当‘公共领域’的旗帜被以所有人的名义举起来时,这无疑是浪漫而又危险的。”因此,在研究版权法上的公共领域时,本文认为,“功利性”公共领域的理论,是另一种我们需要注意和警惕的立场,也是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和遏制的一种错误理论倾向。否则,“公共领域”理论难免蜕变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资源强取豪夺的工具。
三、结语
扩大再生产理论的错误 篇6
关键词:错误分析理论;写作教学;教学启示
正如许多英语教学者认为,写作能够直接反映出学生英语书面交际能力。而在汉语语境下的英语学习中,写作是令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棘手的问题。因此,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是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错误是学习者语言发展的基本部分,也是一种新语言系统构建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20世纪70年代错误分析理论的提出,为我们研究错误本身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错误分析理论帮助教师和学生观察和探索学习的思维过程,为二语习得与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视野。学习者和教师都能受益于这个理论。学习者出现的错误反映了他们正在学习的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同样,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所出现的错误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错误分析理论及步骤
语言学家Corder 是第一个研究错误的人。1967年,Corder的《学习者错误的意义》一书的发表象征着错误分析理论的提出。该理论流行于20世纪70年代,并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其理论基础是语言学及心理学。该理论力图证明学习者错误不是由于学习者母语影响而造成,而是反映了普遍的学习策略。错误分析因而被作为对比分析的替代方法。错误分析应该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收集学习者语言作为样本。它旨在确定研究范围、分析规模、了解学生的年龄、背景及母语等。第二步,识别错误。这应该在语法和交际方面进行。第三步,描述错误。第一,对学生产生的问题做系列地预测,确立错误的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材料中错误的意义进行分类;第二,收集错误,并按语法和语义范围进行错误分类,使用这个步骤几次,让错误本身决定其分类。第四步,解释错误。它有助于找到学习者犯错的原因。这对纠正错误和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的意义。第五步,评价错误。它旨在检测错误的影响,为有效的教学计划提供决策,这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写作错误存在的原因及教学启示
关于错误存在有两种原因,即语际干扰和语内干扰。语际干扰是一种母语的干扰,即“母语迁移的规则”。一些单词的误用是由已经形成习惯的母语造成的。在语音、形态、句法、词汇和意义方面都可以找到例证。语际干扰又可以分词汇错误、句法错误、语法错误和母语思维产生的错误。而语内干扰通常是由忽略目的语规则的限制引起的。语内干扰是指“目的语本身的干扰”。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目的语指的是学习者学习的外语。由于目的语本身复杂的结构,错误如“过度类推”“冗余减少”就自然产生了。除了这两种主要的潜在原因,其他学者也有自己的看法。有学者认为产生错误的原因可以分为五种,即语际迁移、语内迁移、训练迁移、交际策略、认知和情感因素。当学习者学会了某种语言规则,他可能过度类推目的语的规则,于是产生了错误。在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基础上,张海燕将潜在原因详细归类,列出了八种可导致学习者语言错误的因素,即母语干扰、过度类推、过简概括、省略简化、交际策略、语用错误、矫枉过正、语言行为差错和互相关联。
由于写作错误是二语教学的常见问题,所以,寻找解决方案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不同的学者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水平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在写作教学中,首先,认清错误性质,正确对待不同错误,采取不同的纠错策略;其次,搞好语言基础知识学习与写作训练;最后,加大语言输入,鼓励扩大阅读量,增强文字语感。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听说读写活动,创造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语言的自信心。为了避免语内迁移,教师应帮助学生巩固语言基础,指导学生熟悉并掌握英语语法规则体系。为了加强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调整教学手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习策略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有学者提出,在写作教学中,首先,学生应正确认识母语干扰;其次,应鼓励学生用目的语思维;最后,帮助学生建立外语学习和交际中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
三、结论
错误是学习者语言发展过程的基本部分。很多学者对错误分析理论对写作教学的指导做了不同的研究。错误分析对写作有很强的教学和实际意义。它对二语习得与教学有很大的影响,提供了探索学习者语言学习过程的方法。写作错误及解决办法值得深入研究,这个领域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何华清.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写作中的词汇错误分析—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外语界,2009(3):2-9.
[2]田颖.错误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研究,2013(368):217-218.
[3]张媛媛.从错误分析理论看英语写作教学[J].外语论坛,2011(9):559-560.
扩大再生产理论的错误 篇7
1 模板支架计算公式的潜在含义
现在,让我们关注模板支架计算公式:
式(1)有下列5点潜在含义:
(1)导致支架破坏的力是支架中的竖向内力。式(1)中的N是立杆的内力,此力沿立杆杆轴传递,是竖向的。
(2)支架的底部是支架中最危险的部位。用式(1)计算立杆稳定性时,计算截面是N为最大值的截面,此截面在立杆的底部。
(3)否认支架中存在水平内力。用式(1)计算支架的稳定性,实质是计算竖向内力N对支架的影响,无法计算水平内力也不考虑水平内力对支架的破坏作用。
(4)支架中的立杆与水平杆相互独立无联系,立杆是在脱离水平杆的力学状态下工作的。用式(1)对立杆进行计算时,节点的水平力为零,弯矩为零,表明立杆与水平杆脱离。
(5)支架破坏是立杆失稳(压弯)引发的,不是节点破坏引发的。用式(1)计算,仅关注立杆的压弯问题,不关注也无法关注节点的破坏问题,所以当N过大不符合式(1)的稳定条件时,就认定立杆失稳(压弯),从而引发支架破坏,此破坏与节点无关。
2 分析式(1)的潜在含义
2.1 式(1)的力学模型
使用式(1)时,涉及到立杆计算长度取值的问题。现行国家行业标准给出两种计算长度取值可用于计算:
一种取值是《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给出的l0=h+2a;另一种取值是《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给出的l0=h。其中,l0是立杆的计算长度,h是水平杆的步高,a是立杆可调顶托的伸出长度(见图1)。
式(1)是对独立杆件做压弯实验得到的公式。实验结果表明,立杆计算长度的取值与其两端的支承状态有关:底端固定上端自由的压杆,当其实际杆长为a时,计算长度取值为l0=2a;上下两端均为铰支的压杆,当其实际杆长为h时,计算长度取值为l0=h。实验杆件计算长度取值如图2所示。
根据上述压杆计算长度的取值规则,以及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对立杆计算长度取值的规定,我们可得到图1中AG立杆用式(1)计算时的力学模型(见图3)。
正是图3的力学模型,形象地向我们显现出本文第一节所列出的5点潜在含义。
2.2 图3所示力学模型的疑点
疑点之一:图1中的AG立杆节点处的水平内力及弯矩在图3中被强令为零,这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疑点之二:图1中的AG立杆原本是整条不间断的连续杆件,但在图3中被描述为节点全部变成铰的不连续杆件。在连续杆件中出现铰,这些铰只能是塑性铰。图1所示模板支架,在施工中有可能出现图3所示的塑性铰吗?
2.3 用连续梁力学模型作对比分析
既然图3的力学模型有疑点,不妨换一个力学模型来作对比分析,以便揭露支架破坏的真相。
在模板支架中,立杆在水平杆的支持下工作,所以取图1中的AG立杆来研究时,AG立杆是一条竖直放置的连续梁,水平杆便是其支座,这些支座是弹性的(见图4a)。因弹性支座刚度系数难以确定,又因我们仅仅是对支座进行定性的受力分析,不是精确计算,所以将弹性支座换成刚性支座来分析(见图4b)并不丧失其合理性。
注:1——模板;2——封顶杆;3——扫地杆;4——立杆;5——水平杆;6——竖直剪刀撑
图4立杆顶端受一偏心竖向荷载P和一水平荷载Q的作用。其中,P是施工荷载,对立杆的偏心距为e(此偏心是不可消除的,每一条立杆均经历过一侧捣混凝土另一侧空载的过程,偏心是在此过程中产生的);Q是风力、泵送混凝土、推车所引发的荷载,Q的特点是时有时无、时大时小,方向随时在变化。将P和Q分别加到杆端上,可求得AG立杆的弯矩图和支座反力图,如图5所示。
分析图5,可作出如下判断:
(1)无论有无水平荷载作用,支架中均存在水平内力(支座反力即水平杆的内力),水平内力的大小、方向均随时间而改变,是动内力;
(2)有P无Q或Q很小时,次顶层水平杆的内力最大。P与Q所引起的弯矩在同一平面内且Q很大时,顶层水平杆(图1中的封顶杆)内力最大;
(3)节点是有弯矩的,而且节点是各杆段弯矩的极值点。
2.3.1对2.2所提疑点的释疑
(1)节点处的水平内力不为零,架顶的水平内力使架顶产生侧移引发支架破坏。
图3所示力学模型强令节点处的水平内力为零,其实它们并不为零。支架中的水平内力对支架有何影响?试看一案例(见图6,其中,图a是支架平面示意图,图b是现场照片)。
从图6可见,架顶南北方向有一条水平杆已被顶弯。可知在水平内力作用下,南北向的水平杆受弯,东西向的水平杆受拉,支架顶部已发生侧移。如果不加装架顶水平钢丝绳保险装置限制支架变形,此支架很可能因架顶侧移过大而破坏。
(2)节点处的弯矩值是各杆段弯矩的极值,节点不可能成为塑性铰。
图3所示力学模型强令节点的弯矩值为零,其实它们不但不为零,而且还是各杆段的极值。所以此处绝对不是铰,也不可能成为塑性铰。请看节点详图(见图7)。
从图7可看到,节点承受荷载的能力无论如何也比不上整条的杆件,在支架中,薄弱部位在节点而不在杆件。当架顶处发生大弯矩和大的水平动内力时,节点的约束力(图7中扣件的约束力)不可能使得立杆在节点的部位变成塑性铰,根据薄弱部位率先破坏的自然法则,节点破坏应先于立杆破坏。笔者在支架破坏现场,发现大量脱落的扣件,这就是明证。
由此可见,图3所示的力学模型是错误的。
3 解读式(1)潜在含义的错误
(1)不是立杆中的竖向内力导致支架破坏,而是水平内力引发架顶侧移,是侧移(变形)过大造成支架破坏。
(2)支架中最危险的部位不在架底,而在架顶,最危险处在顶层水平杆和次顶层水平杆位置。此处的节点一旦破坏,支架顷刻之间就会解体。
(3)支架中存在水平内力,此内力是动内力,最大值在支架顶部,水平内力是支架破坏的元凶。
(4)水平杆与立杆是有力学联系的,节点是其联系媒介。水平杆与立杆共同工作,它们之间有传力关系。受顶端的P和Q作用,立杆有绕杆底转动倒下的倾向,所以立杆通过节点向水平杆施力,使得一向水平杆受拉压,另一向水平杆受弯曲。
(5)支架破坏的顺序是:节点最先破坏,其后是支架发生大变形(侧移),最后才是杆件被压弯。杆件破坏是支架解体以后才发生的,杆件破坏不是支架破坏的原因,而是支架破坏的结果。所以支架的破坏形式是变形破坏。
4 结论
将式(1)用于模板支架计算是错误的,其根源是力学模型的错误。此错误使得我们只关注立杆的压弯破坏,不关注支架的变形破坏,从而将支架结构理论引入歧途。保障模板支架稳固的出路在于建立几何不变的支架体系。
5 结语
广西地方标准《建筑施工模板及作业平台钢管支架构造安全技术规范》(DB45/T 618—2009)摒弃N/φA≤f的错误力学模型,建立了几何不变的支架体系。执行广西地方标准,可确保支架安全。
摘要:通过分析施工模板支架计算公式N/φA≤f潜在的含义,探寻模板支架计算理论的潜在错误,以供借鉴。
关键词:模板支架,力学模型,水平内力
参考文献
[1]DB45/T618—2009,建筑施工模板及作业平台钢管支架构造安全技术规范[S].
扩大再生产理论的错误 篇8
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以及基础知识应用主要综合体现在英语写作能力方面上, 而高职学生由于语言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 导致写出的文章水平较低, 例如文章没有主题, 段落之间也没有连贯性, 词汇使用以及语法错误率较高, 内容方面也比较单一。因此, 为了让高职学生在书面交流上得心应手, 需要不断培养并提高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能力。
2. 错误分析理论的介绍
世界上最早根据提出错误分析理论的是Pit Coder, 他将错误也认作学习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 他指出, 对自己所学语言的检验可以通过错误来实现, 并介绍了错误分析的主要步骤:样本的收集、错误的确认、错误的描述、错误的解释以及错误的评价。这对学生的英语写作研究与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错误在英语的写作过程中是必然发生的, 因此英语教学界对造成错误的各种因素展开了更深入的研究。
3. 高职学生的英语写作现状及分析
3.1 英语写作现状
高职学校的教育理念主要是实用为主, 因而在英语教学方面, 注重英语的听、说、读、写技能的提升。而“写”主要体现在英语写作方面, 例如个人简历、邮件、书信等事件均会需要较好的英语写作能力。高职学生由于个人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 英语基础较差, 经常出现汉式英语的错误。另外, 学生的词汇量学法, 词汇的用法、含义, 以及与其他词汇的搭配、词性间的相互转换均遇到了较大的困难。课堂上, 学生对语法知识的吸收, 通常是被动的, 复杂的句子, 往往存在连贯性方面的错误, 这些原因均会导致写出的文章水平较差, 进而也导致学生对写作缺乏信心。由于写作是一项综合技能的体现, 因此高职学生的英语写作需要通过错误分析理论进行探究, 得到相关启示。
3.2 写作错误分析
通过对高职学生写作的调查发现, 写作错误主要集中在词汇和语法量方面。
3.2.1 词汇错误
学生词汇知识的运用能力几乎决定了学生的英语写作方面的水平, 而词汇知识的运用能力又是由学生对词汇量的掌握水平所决定的, 虽然部分学生认识的词汇量较多, 但是并没有良好的掌握词汇的运用, 因此学生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仍然出现很多错误, 这些错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 1 词汇含义原因。
出现这方面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词汇量的盲目扩大。部分学生在单词的使用过程中, 核心词汇总是被过度的使用, 而边缘词汇却得不到良好的运用, 例如reflec和give an expression.
3.2.1. 2
词汇的其他含义以及一些修饰意义的含义不能得到良好的运用, 很多词汇被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滥用。
3.2.1. 3 词汇的错误搭配。
由于英语写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词组以及词汇之间的搭配问题。例如单词go的用法, go abroad是出国的意思, go for a walk是去散步的含义, go by train[car, air, water]是乘火车[汽车, 飞机, 轮船]去的含义, go on foot走路去的意思, go on a journey是去旅行的意思。单词go分别与介词for, by, on相互搭配, 如果学生混淆用法, 那么写作也就会出现问题。
3.2.1. 4 词性的错误使用。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出现混淆单词的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 对单词的词性忽略, 只注重自己意思的表达, 也使得作文水平降低。例如:I am hunger (hungry) .将名词误用为形容词。
3.2.1. 5 名词的单复数。
因为在英语中, 名词有不可数名词和可数名词之分, 而可数名词又有单复数之分, 因此很多学生在英语写作中, 会出现单复数使用方面的问题。例如:A people is playing football.A是应该去掉的, 因为people是不可数名词。Keep off the grasses.grass是不可数名词, 因此正确的写法是Keep off the grass.
3.2.2 语法的错误
3.2.2. 1 时态与语态的错误。
在外语的学习过程中, 一个重要的阶段性的语言表现是时态的错误。时态主要表示状态、行为以及动作在时间的前提下的动词表现方式。而语态主要表示句中主语与动词之间的关系。高职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 经常出现时态和语态的错误。例如:Yesterday, I go to my hometown.此处, 应将go更换为went.
3.2.2. 2 连贯性问题。
在写作过程中, 很多学生缺少逻辑词的应用, 从而使得文章调理不够清楚, 例如学生可以在写作中加入Firstly, Secondly, Thirdly使得文章更为连贯。
4. 写作策略和方法
由于高职学生在英语基础方面表现不够良好, 因此一个迫切需要被解决的重大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对错误分析理论的应用, 能够迅速纠正老师学生写作方面的错误理念, 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4.1 英语基础知识需要加强。
不仅学生应训练好自己的英语基本功, 而且教师也应对学生词汇的掌握以及量的积累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帮助并促进学生将语言基本功打好。
4.2 良好地运用错误分析理论。
定好目标, 将自己现有的英语水平与目标进行比较, 找到自己的错误, 找到自己的差距。这种理论的指导不仅能够帮助自主意识不强的学生减轻被动的感觉, 最重要的是也能够增强他们写作的能力以及热情。
结语
由于错误在写作过程中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并且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提高, 因而我们需要重视错误, 并进行总结, 及时进行反馈。当然, 纠正错误只是目的, 并不是手段方法, 因而教师也应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引导, 及时帮助学生改正英语写作错误, 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摘要:错误分析理论对语言的应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高职学生在英语方面基础较差, 写作能力也亟需提高。因此本文对高职英语的写作主要在错误分析理论的前提下, 从三方面来进行探究, 即高职学生的英语写作现状, 进而对学生写作中的常见错误进行分析, 最后针对错误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方法。
关键词:错误分析,高职英语写作,方法
参考文献
扩大再生产理论的错误 篇9
随着乔姆斯基的转化生成语言学、普通语法和习得机制等理论的提出,心灵主义学派迅速崛起,提出了以分析描述学习者真实错误为主的错误分析理论,逐渐代替了行为主义学派所主张的对比分析理论。在对二语习得错误分析的研究中,语言学家们提出学习者在学习另外语言时,都会处于一种中间状态,他们使用的语言既不像其母语(NL)也不像其目标语(TL),即中介语。
二、错误分析理论
随着对二语习得不断研究,心灵主义学派提出二语习得是一种心理和认知过程,而不是一种行为习惯,对比分析理论越来越不适应二语的研究趋势。20世纪60年代Pit Corder最早提出的错误分析理论逐渐代替了对比分析理论。 错误分析理论以分析学习者在二语学习的过程中实际产生的错误为分析对象,从心理机制和认知方面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
1、错误分类标准
错误分析理论区分了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错误(error) 和失误(mistake)。Pit Corder认为错误是指学习者目标语语言知识的缺失,因而不能产生标准的目标语。而失误是学习者在使用目标语时,没有能够正确地运用其所掌握的目标语知识,由于疏忽或失误造成的,因此mistake经常与失误(lapse)相互换用。
2、错误的类型
学习者在学习目标语时,在外部环境和内部心理的影响下,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在错误分析中,最常见的两类错误是语内错误和语际错误,另外还有一些不能归到这两类的错误,如由于老师过分的强调现在完成时,英语学习者就会出现“I’m letting him go”的错误。以下重点分析下两个错误类型。
(1) 语际错误。学习者由于误用与母语具有共同特征的语言项目产生的错误,称为语际错误。语际错误主要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而产生的。常见的错误类型主要有:添加、双重标记、顺序错误和迁移错误。
(2)语内错误。语内错误主要是受到目标语语言规则等, 产生在目标语中的错误。最常见的是过渡概括。如,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学习到的第三人称单数一般要加s,因而会出现“He haves a good rest”,没有注意到动词have的特殊变化,一律加了s。
三、中介语
Selinker早在1960s提出了学习者在学习二语时都会处于一种过渡状态,即其在完全掌握目标语之前,会一直处于一种既不像其母语也不像目标语的过渡语阶段。应用语言学家Nemser描述为“近似语言系统”,Corder称为“习得者独有语言”和“过渡能力”。对于这一现象,虽定义不一样, 但学者们都认为学习者在二语语言时会处于一种语言阶段, 即学习者在学习语言时会处于一种语言既不同于其母语,也不同于目标语,这就是Selinker称的中介语。中介语作为中间的语言有以下几个特点(1)系统性、(2)个体差异性、 (3)石化性、(4)渗透性和(5) 动态性
四、用错误分析理论分析中介语
错位分析理论区分了错误和失误,中介语是由于学习者的错误而产生的,而不是由于失误。中介语的产生是学习者缺乏目标语的知识,是目标语言能力的缺失,而不是学习者具备了目标语言能力、而不是由于口误或者疏忽而产生的。如:学习者在写作文的时候,会出现“I very like watching TV”. 学习者掌握了副词修饰动词,但没有掌握very修饰动词的规则出现了错误,这种句子可以看作为中介语,而如果由于疏忽,学习者在口语时说到”He play football”,随后马上改正,这不能算为中介语。
学习者的中介语是在语际错误影响下造成的。在二语的学习中,由于目标语和母语的相似性或差异性,会产生母语的迁移。母语的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中介语的形成是受负迁移影响。母语的负迁移是指母语的中语法和规则在目标语中式不正确的和不完整的。母语的负迁移是造成学习者语际错误的重要原因。是阻碍学习者中介语进步的过程。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语内错误主要有添加,顺序错误等。
(1) 添加。添加是指在母语的影响下,学习者在目标语中添加了使目标句子不符合语法的词。如:汉语中,在修饰形容词时都要要用副词来加以强调,但英语主要是强调简洁,英语中busy一词就表示很忙,但中国英语学习者都是“I am very busy”,这样多添加了very词。
(2) 顺序错误。顺序错误是指受母语影响,使学习者在目标语中出现句式顺序错误。如,汉语中会用非常来修饰动词,所以当英语中出现非常怎么样时,中国学习者会说成“I very much like reading。”
学习者的语内错误也影响着中介语的产生。最常见的语内错误就是过渡概括,是指学习者过渡扩大了目标语的某一规则使用范围,而犯得错误。例如:名词的复数一般直接加s, 学习者在学习时会将这一规则运用到很多不规则的名词上, 如tomato,和potato,这两个名词需要加es,而学习者将其过渡化,出现potatos和tomatos的错误,构成自己中介语的词汇系统。
五、结论
中介语是学习者在学习二语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过渡性的语言。中介语的产生受很多方面的影响,错误也是中介语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习者要注意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出现错误要及时分析原因,从而更快地促进中介语的发展过程,最终完全掌握目标语。
摘要:错误分析理论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心灵主义学派基于行为主义学派的对比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第一个关注二语学习者具有构建语言的创造能力的研究方法。在二语习得中,中介语的研究受到很多学者的追捧。本文意在用错误分析理论在分析中介语的产生。
扩大再生产理论的错误 篇10
第二篇主要论述的是资本的周转, 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不断反复循环运动的周转方式和周转速度及其影响周转速度的因素等, 以生产资本的循环形式为重点, 阐述了缩短周转时间, 加快周转速度的重要意义。资本周转一次就带来一次剩余价值 (形式上表现为利润) , 周转次数越多, 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
第三篇主要论述的是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通过分析个别资本和社会总资本的联系和区别, 把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区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 从简单再生产入手, 论述了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 提出了生产资料的生产要优先增长的思想。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实现问题,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生产和消费需求的问题, 没有生产提供的产品, 消费就没有对象, 同样只有通过消费, 产品才能得到最后变成资本。反映出社会总产品的生产是一个全社会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的问题, 揭示了资本运动的客观规律。
资本循环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形成的完整的循环过程, 资本每循环一周是要带来剩余价值的, 如果资本家把这些剩余价值用来在投入到货币资本中, 就形成了扩大再生产。马克思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中资本循环的客观规律, 资本运动的规律适合于所有形式的社会形态, 社会主义社会资本运动也是遵循这个规律的, 所以, 如果撇开它的资本主义性质, 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规律对现代企业运营管控的指导性, 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把现代企业的运营管控与资本循环理论相结合。
第一, 加强资本循环的可靠性管理, 形成稳定的资本循环路径, 为企业带来资本价值的增殖, 取得更多的周转资本用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 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第二, 控制资本的使用成本, 不管是在购买还是生产、销售阶段, 控制资本成本是企业的根本所在, 现代企业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企业成本的竞争。
第三, 加快资本循环的速度, 缩短资本循环时间, 是企业增加效益的有效途径, 只有完成了循环, 企业利润才得以实现, 循环次数越多, 企业效益越显著。
第四, 流通是资本循环中最不可忽视的。用现代企业管理概念讲就是加快物流的速度。企业往往容易重视生产环节, 重视商品形成的各个环节, 包括销售环节, 但容易忽视物流的速度。
因此, 要搞好现代企业管理,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建立完整的现代企业管理架构
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员工激励机制和薪酬体系, 做好企业发展目标的长远规划, 把广大员工的思想和积极性都统一到企业的发展上来, 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 懂得资本循环理论,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有效的完成资本循环, 形成资本的循环增殖, 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
2. 资本成本的控制
资本成本是马克思提出的, 社会生产中资本能够在循环中带领利润, 但取得资本是需要成本的, 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 资本使用成本越低, 总生产循环过程中的成本就越低。目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中普遍存在负债率过高的问题, 国务院国资委在国有企业管理考核中利用EVA (资本增加值) 考核管理者, 充分体现了资本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资本成本越低总生产循环过程中的成本就越低。在目前企业管理中企业借贷过多、负债率过高, 资本循环速度较慢, 闲置厂房、设备过多, 采购成本高是形成资本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所以, 要想降低资本使用成本, 必须想方设法利用引进投资合作、股改上市等方式融资, 降低资产负债率;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控制投资规模, 盘活闲置厂房和设备;采用大宗原材料集中采购的方式降低采购成本。
3. 控制生产环节成本
生产环节成本过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工艺不合理造成的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增加和能源场地的浪费等;上下工序之间的配套不匹配造成的生产环节瓶颈;形成了企业运行中看不见的冰山。要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科学的设计工艺流程, 再造工艺流程, 提高产成品合格率, 向国际上先进的同行管理者学习对标, 引进全球最佳实践, 使之更科学、更合理。
4. 重视流通环节
资本流通是企业最根本的核心, 购买资本转换为生产资本再由生产资本转换为商品资本, 只有通过销售和物流环节才能实现商品价值的转换完成循环变成下一个循环的购买资本, 因此加强销售环节控制和加快流通速度是关键。一是要有与时俱进、科学合理、充分激励的销售政策, 要向重视科研人员一样重视销售人才, 培养一支能打硬仗的销售队伍;二是要研究制定合理的物流方式选择利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运输成本、最安全的方式将产品送到用户手里;三是降低库存, 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和生产资本的沉淀;四是要加大应收账款的清收力度, 减少用户对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 加快资金的回收和周转, 降低资金流通成本;五是加强风险的评估与控制, 防止呆坏账产生造成直接损失。
5. 缩短企业管理链条
企业管理链条过长, 直接的表现就是非生产环节人员较多, 增加了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环节较多, 审批链条太长, 增加生产管理环节的运转速度, 从而增加资本循环速度, 影响最终的资本收益。
6. 加快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目前企业获取信息, 选择全球最佳实践的重要方式, 只有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 才能保证企业能以最快的速度获取外部信息、迅速传达内部指令、规范各个运转环节, 才能保证企业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准确把握市场信息, 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资本的有效循环, 获取最大的利润。
7.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专利技术的研究
调整产品结构, 开发出高附加值和具有市场竞争力产品, 扩大本企业优势范围内的工业消费, 刺激总需求的增加, 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增加边际收益, 获取更多的利润, 使资本总额不断增长, 企业实力不断提升。
扩大再生产理论的错误 篇11
【关键词】大学公共英语 错误分析理论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145-03
语言教育学理论认为,外语教学的改进与提升在于对学习过程的了解和解析,对学习语言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从而找到错误产生的原因和错误的性质,使学习者在后期的外语学习中减少甚至避免类似错误的再生,这是外语学习中错误分析理论的本质内涵。错误分析理论旨在揭示学习者在学习外语过程中的规律和习惯,使错误能够让学习者在外语习得过程中发挥作用。错误分析理论应用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和突出的作用,一方面其对学生的英语习得过程和规律能够实现全面的掌握,另一方面能够从英语教学的本质上提升教学水平。本文试结合实例分析,对错误分析理论在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一、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应用错误分析的理论依据
(一)中介语理论
中介语理论是错误分析的理论基础,具有可渗透性、系统性、动态变化性、不完备性、反复性等特点,是介于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相对独立的语言系统,是学习者从母语向目标语逐步过渡的过程。在学习目标语时,学习者从母语的视角出发,容易出现主管假设和理解,这会导致中间环节出现各种语言错误。中介语理论认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对语言体系的认知、理解与掌握是渐进性的,是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判断、纠正中介语语言规则体系,使中介语最大限度地接近目标语。通俗来见,学习者是在不断纠正语言错误的过程中完成英语学习的。
(二)错误分析理论
英语学习并非简单的接受与模仿,而是对另一种语言进行创造和使用,这个过程需要对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和改正。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错误分析可被理解为是对英语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展开分析和描述,分析错误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找到他们为学习这门语言所采用的措施,进而推断二语习得的心理过程与规律。错误分析理论的研究方法是对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例句,从语法和句法等文本层面进行分析归纳,得出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而强化训练,以减少甚至避免出错。通常错误分析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步骤为:采集样本→识别错误→描述错误→解释错误→评价错误。
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错误类型分析
在研究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错误分析理论时,布朗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可根据英语习得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即无规律的错误阶段、突生阶段、系统形成阶段、稳定阶段。而在科德看来,英语语言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习得者的中介语错误分类也应以这个渐进的过程来划分,即前系统阶段错误、系统阶段错误和后系统阶段错误。无论是科德的三分法还是布朗的四分法,学习者在不同阶段所犯的错误类型是不同的。随着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不断成熟,其模糊性错误越来越少。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阶段,学生基本已经对英语语言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在学习中的错误多为不完整性错误,且在得到反馈时能够理解并改正错误。比如:
Learner:I lost myself,well,I lost my road…
Policeman:You lost your way.
Learner:Oh,yes,I lost my way.
科德在尝试对外语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类时,采取了能力错误与行为错误的分类方法。他认为能力错误是由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没有掌握好英语这门语言的规律而产生的,行为错误是因为学生使用失误而产生的。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环境,科德与布朗的错误分类方法既具指导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忽略了大学生在学习英语中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错误,以及由于教师的作用而导致的错误。
三、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研究中出现的错误分析
为了验证错误分析理论在大学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本文以我校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教学实践研究,时间为一学年。依照错误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步骤,首先搜集学生在大学公共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信息,并将这些错误信息按照错误分析理论的分类方法进行归类,然后结合错误类型,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教学和训练。
(一)公共英语教学研究中出现的错误分类
从实践分析来看,学生在公共基础英语习得过程中的常见错误可分为:拼写错误、词型错误、句法错误、词汇错误以及其他类型的错误,其中句法错误与词汇错误居多。在英语的语句构成中,虽然虚词的数量不多,而且词汇意义较小,但它们在实际语句运用中出现的频率却很高。通常在一篇英文文章或段落中,诸如the、be、in等会大量出现,因此在错误分析时,由虚词引起的错误应充分注意。比如:(1)All the students are reading English in classroom.省略定冠词错误。(2)My classmates and I like to play the soccer. 添加定冠词的错误。(3)My mother is reading news on the newspaper.“on”与“in”的误用。(4)We must look the blackboard in class.省略介词错误。(5)We needs to water the flowers and trees.一致性错误。(6)We will usually sleep after lunch.词序错误。(7)Because my hard work,I get high marks.词汇错误。由于母语影响,很多学习者在学习中会用母语的思维按照字面的意思进行翻译,出现了很多中式英语句子,比如:We are Number Two Middle school. 结构性错误。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而造成的错误,比如:I and my friends like sing and dance together.Driver Wang is a good driver.(类似Teacher Li is a good teacher.)
(二)教学研究中出现的错误来源分析
通过对公共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类,对错误的来源进行探索,从而结合错误来源进行教学纠正和强化训练。从研究的实际情况来看,错误来源主要集中于母语干扰、语内干扰和其他错误来源三个方面。
母语干扰对于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但从错误分析的视角,本文选择母语干扰的副作用进行分析。从对学生英语习得过程中的错误进行归纳的结果可知,母语干扰的副作用主要包括句法错误与词型错误两个方面,其中句法错误的类型有结构错误、语序错误、连词误用、介词误用、冠词误用等等,词型错误主要表现在名词的复数词尾错误、第三人称单数词尾错误、一致性错误等。
在实践教学中发现,虽然母语干扰是英语错误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与学习中,学生错误与母语干扰的相关性往往不高,反而语内干扰与目标语负迁移现象较为突出。由此可见,在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以后,母语干扰的影响在下降,而语内干扰的影响则在上升,成为大学公共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从错误归纳分类结果可知,语内干扰主要分为词行错误、词汇错误、句法错误以及其他错误类型,词性错误、词汇误用、助动词误用、动词误用较为常见。
四、错误分析理论在公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对待错误的态度与纠错的原则
在无数的教学实践与英语学习实践中,研究者发现错误是二语习得过程中必然发生的语言现象,并伴随着二语习得的始终。所以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首先要端正态度,对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错误要进行正确的对待和仔细的分析,引导学生对错误有正确的心态。此外,教师在公共英语教学中要对学生不同学习阶段产生的错误有清晰的了解和归纳分类,包括错误的类型、错误的程度、错误的范围、错误的原因等。如此教师可根据错误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纠正和强化训练,进而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教师大可不必“逢错必纠”,也不可“过度纵容”,应以正面的、积极的态度去引导学生。在纠正错误时,教师应遵循注重情感的原则、讲求效率的原则、运用层次归类的原则。
(二)纠正错误的策略
纠正错误的方式有多种,但在具体实施中要结合学生自身情况、错误类型与原因等因素针对性的实施。首先,直接纠正错误,这种方式较常用于心理素质较强的学生,直接纠正错误具有省时便捷的优点,同时也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
T:Which ball game does your brother like playing?
S:My brother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T:Oh,please say “He likes playing basketball”.
其次,间接纠正错误,这种方式往往是通过引导和暗示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且表达方式较为委婉。比如:
T:Where did you go last night?
S:I go to the cinema.
T:Go to the cinema?Last night? Oh sorry!Where did you go?
S:I went to the cinema.
再次,自我纠正,这种方式通常用于学生英语习得过程中的口语方面错误或行为方面的错误,一般在教师的暗示下会自己意识到错误,或者自己意识到错误并及时纠正自己所犯的语言错误。
(三)错误分析理论在教学中运用后的建议
错误分析理论是二语习得理论的一个分支,属教学法范畴。该理论指出,英语学习过程中进行错误分析,其根本目的是发现错误、研究错误、纠正错误,最终达到减少甚至避免再犯类似的语言错误的目的。因此,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英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英语学习环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和提高英语学习水平。
师生应正确对待英汉思维,从相关错误原因的角度来解决母语负迁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的扩大外语的输入量,解决文化负迁移问题,在实践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和优势,建立基于校内网的教学平台,对错误进行归纳,并做出演示视频或语音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英语;教师应注重英语语法基础教学,解决语内迁移问题,鼓励学生利用智能手机等引动终端设备加强英语语法学习和联系,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敢于英语表达,并善于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做到减少出错。尤其在英语的实际应用中,错误分析理论应对学生的错误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需要灵活地指导学生的错误。比如在英语写作中:
The archaeologists found that covered the first unearthing mausoleum of king①,but many ancient bombs had been destroied②.
在这个句子中,错误①是典型的句子结构性错误,而错误②则是动词过去式形式错误,其中①是全局性错误,②是局部性错误,二者在教学中应区别对待。
英语学习的目的在于在实际生活中使用它,因此基于错误分析的大学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实际英语运用能力培养为目标,要使学生能够在错误分析教学中“习得”语言知识。比如在教学从句用法时,可将课堂教学设计为以下形式,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Warming-up and leading-in(热身练习与课堂导入)
1.Present several photos of the campus on the multimedia to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2.Ask some students to describe the photos in their own words;
3.Lead in the idea of attributive clause when they find something beyond their understanding.
第二阶段:Picture presentation(图片介绍)
Show those photos once again and teach them how to change two sentences into an attributive clause;
Show more pictures and key words and then ask them to create some sentences following the given examples;
3.Making summary.
第三阶段:Model practice(模仿练习)
Think about your daily life and study and then try to create more sentences with attributive clause;
2.Presentation.
第四阶段Middle school campus or college campus description(实际运用)
这种方式能避免枯燥的讲解教学,把学生引入情境中,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错误分析,使学生在错误分析中巩固知识,进而避免重复犯错。
【参考文献】
[1]陈春华.错误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2]张雅娜,欧阳美.错误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和应用[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11)
[3]毛云萍.错误分析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0(3)
[4]周明媚.刍议错误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融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6)
扩大再生产理论的错误 篇12
一、错误分析理论概述
1. 错误分析理论的基本观点
1967年, 科德 (S.P Corder) 受母语习得中错误分析的启发, 撰写并发表了论文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 (Corder, 1973) , 形成了错误分析理论。他指出, 语言错误是指语言学习者用外语说话、写作时出现的偏离目的语表达法的现象。这些错误反映了学习者对目的语某方面的知识还未掌握或掌握得不全面。错误分析理论对语言学习者的语言错误中的一些规律性的问题进行理论上的阐述。因此, 错误分析理论是外语教学的一大发展与贡献。
2. 错误分析的基本步骤
根据科德 (Corder) 的错误分析理论, 错误分析主要包括下面五个步骤:
第一步:收集资料。用来进行错误分析的语言材料主要是外语学习者口头或书面的表达材料。
第二步:识别错误。识别或判断错误的标准主要有两条:一是根据目的语的语法规则, 二是目的语的使用规则。
第三步:错误分类。将收集到的错误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确定错误类别。
第四步:分析原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改正, 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
第五步:评价错误。分析评价错误的严重程度, 为制订有效的外语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错误分析理论在汉英翻译教学中的运用
在错误分析理论的指导下, 笔者主要从语际干扰、语内干扰、其他干扰三方面分析语言错误的原因。如:
(1) 对不起, 我们不招聘学生。
Sorry, we are not open to students.
(2) 看完书后, 请放回原处。
While you have finished reading the book, please place it in the originalplace.
(3) 科学家认为火星上没有生命。
Scientist assumed that there was no life on Mars.
(4) 这两家公司虽然名称相同, 但实际上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The two companys have same name, but in fact they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each other.
(5) 据说, 这次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it is said there were no people died in the fire.
(6) 他突然意识到搭错了车。
He occurred to that he took a wrong bus.
(7) 一条小河从我们校园穿过, 河的两岸长满了柳树。
A small river flows through our campus。Many willow trees stand along the banks of the river.
1. 语际干扰
语际干扰是指语言学习者的母语对正在进行的外语学习所产生的影响。母语的某些形式和规则系统同目标语的不同会导致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 对外语学习产生干扰作用。这种干扰会导致错误的出现, 延长学习者掌握外语的时间。如 (1) 句中“我们不招聘学生”, 学生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为:Sorry, we are not open to students.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opent to sb有两层意思:1. (if a competition, building, etc, ) is open to particular people, those people can enter it, 即“ (比赛、建筑物) 对特定群体开放”;2.to be available orready to use, 即“可得到, 可使用”的意思, 根据原句意思, 这里的open to sb的解释是第二种, 其逻辑主语应该是工作或职位等, 而不是“人”, 而学生翻译时使用了we (我们) 作主语, 学生这样的翻译会使英语为母语的人感到莫名其妙。原句的正确译文是:I am afraid that the position is not open to students.相同的错误还有 (6) 句, “他突然意识到搭错了车”, 学生翻译成:He occurred to that he took a wrong bus.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occur to的解释为 (of an idea or a thought) to come to your mind, 即“被想到, 出现在头脑中”, 据此推断occur to前面的主语应该是主意或想法等, 所以原文的正确翻译应该是:It occurred to him tha the had taken the wrong bus.属于语际干扰的错误还有 (2) 句, “放回原处”地道的英语是:where is was, or where you found it, 而不是the original place; (3) 句中scientist前面没有冠词, 这是因为汉语中没有冠词的原因, 这个错误是学生常犯错误之一; (4) 句的错误在于学习者没有分析透彻原句中逗号前后两个分句的关系——主从关系, 将这个句子翻译成并列句, 显然与原句意思不符。正确的译文是:Although the two companies have the same name, in fact they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each other. (8) 句的错误在于句子结构, 学生按照中文的结构进行翻译, 没有考虑到英语常常用倒装结构来表达原句所表达的内容, 正确的翻译为:Through our campus flows a small river, along the banks of which stand many willow trees.
2. 语内干扰
语内干扰是外语学习者根据已获得的、有限的目的语的知识类推出的错误结构。上面的例 (4) 、 (5) 句属于此类, 学习者在学习过英语名词单数变复数的语法规则后, 想当然地把company的复数形式写成companys, 正确的拼写形式是companies; (5) 句的错误在于学生学会了there be句型, 把“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翻译成there were no people died in the fire, 这样主语people后面就跟了两个谓语, 即were和died, 并且两个谓语之间没有任何连词, 这不符合语法规则, 因而该句错误, 正确的译句是on one died in the fireo.
3. 其他干扰
其他干扰指非语言因素如智力水平、学习目的、学习兴趣、记忆力的好坏、精神状态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对语言学习者的影响, 进而影响语言输出的质量。如上面的 (4) 句, 学生在two companies前面加了the, 后面same name却没有, 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心理紧张或注意力不集中所致。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语际干扰对外语学习者的干扰很大, 所占比例高达71%。学习者经常出现词语搭配错误、主谓逻辑关系错误等问题, 这类错误学习者通常不容易自己发现, 需要教师逐步引导。通过汉英翻译练习, 学习者应该意识到英语是一种逻辑性非常强的语言, 句子中的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十分明确。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翻译时多考虑汉英语言之间的差异, 减少出此类错误的频率。
语内干扰产生的错误较少, 所占比例为29%。学习者经过认真考虑后, 一般能自行改正。其他干扰导致的错误有赖于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 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让学习者以最自然的状态投入语言学习。
三、错误分析理论对汉英翻译教学的意义
1. 该理论的运用能进一步澄清学生对“错误”的认识
虽然笔者在教学中不断强调“错误”的重要性, 然而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对错误的看法使他们无法摆脱对错误的恐惧。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经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即许多外语学习者都会犯某一种错误, 它必须被体现出来才能更好地改正, 在这个意义上, 错误不仅不可避免而且还是必要的。
2. 该理论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
笔者认为,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而不是仅仅教给他们某个语法规则, 学生在错误分析理论的指导下, 积极主动地按照错误分析的五步骤去识别自己译文的正误, 有了错误, 学生在理论指导下对错误进行分类、分析原因并作出评价, 学生会有巨大的成就感。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3. 该理论的运用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重心
【扩大再生产理论的错误】推荐阅读:
扩大农业科技的需求10-16
对收入差距扩大的思考07-14
如何扩大学生的识字量10-27
扩大英语词汇量的途径07-22
在党委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08-10
在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08-10
在镇党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0-12
扩大投资07-14
扩大需求07-21
扩大宣传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