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需求(精选12篇)
扩大需求 篇1
今年是改革开放的而立之年, 我主要从消费的角度来作一个简单的回顾和展望。30年来,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商品供应从供不应求逐步转向供求平衡、供大于求, 消费市场从“卖方市场”全面转向“买方市场”。到1993年4月份取消粮票、油票, 上海曾经有过的一百多种消费品票证全部取消, 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 0年来消费需求变化和特点
2007年上海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623元, 比1978年增长57倍, 平均年递增15%;2007年上海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7255元, 比1978年增长47倍, 平均年递增14%。市民生活从改革开放前的温饱向小康向富裕发展, 消费从以生存资料为主逐渐向以享受资料、发展资料为主变化。
1、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
上海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下降较快。由于生活水平提高, 耐用消费品、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等服务消费比重快速上升, 导致食品消费比重逐渐下降。2007年上海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5, 比1978年的87.9下降了52.4个百分点。
在吃的方面, 过去是解决“吃饱”, 后转为“吃好”, 现在已进一步转为“吃得科学”、“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在肉、禽、蛋、水产品、水果等消费上升的同时, 粮食消费下降。
2、穿着日趋个性化、多样化、品牌化
衣着消费改革开放前是“老三装”、颜色是“蓝灰黄”, 现在是个性化、多样化、时装化、品牌化的特征日趋明显, 讲究品牌的消费者日益增多。在服装消费量增长的同时, 购买面料自制服装的下降 (购买成衣上升) 。上海城市居民年人均购买服装从1980年的2.4件上升为2007年的10.2件, 购买面料从1980年的4.6米下降为2007年的0.8米。
3、家用电器已经不再是“大件消费品”
1 9 7 8年上海市民拥有的耐用消费品只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三大件”, 还有比较贵重的就是收音机。现在普通的家用电器已经算不上“大件”, 一般职工一、二个月的工资就可以买一件。
在家用电器拥有水平不断增长的同时, 需求档次在提升。我们以电视机为例 (因为电视机进入上海居民家庭正好也是30年时间) 。30年来, 电视机经历了从居民家庭的“高档奢侈品”到大众化普及消费品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前, 居民家里没有电视机, 看电视只能到单位, 或到里弄“向阳院”。七十年代末, 黑白彩电大多是有海外关系的家庭才拥有。
八十年代彩电供不应求, 要凭票供应。1989年“平价”和“议价”的差价高达1000元。
30年来, 电视机从从黑白到彩色, 从小屏幕到大屏幕, 从背投到液晶、等离子、高清、全高清, 升级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
我们调查, 目前在上海零售市场, 液晶、等离子彩电的零售量已经占到74%, 零售额已占到94%。
4、休闲消费迅速崛起
双休制的实行、节假日的增加、企业带薪休假等各种措施出台, 市民休闲时间增加, 使旅游消费不断升温。2007年上海城市居民人均旅游消费410元, 比1985年的6.84元增长59倍, 平均年递增20%。
2 0 0 7年上海城市居民人均在外饮食花费1 7 2 2元, 比1985年的41.52元增长40倍, 平均年递增18%。
5、服务消费比重上升
服务消费比重是衡量市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上海居民在物质消费达到一定水平后, 更加注重教育、通信等服务性消费。2007年上海城市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5595元, 比1980年的75元增长74倍, 平均年递增17%;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从14%上升至32%。
交通通信增长明显, 2007年上海城市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比1 9 7 8年增长2 4 0倍, 平均年递增21%。改革开放前一般居民家庭没有电话, 现在几乎人人都有手机, 年轻人还时常翻新。2007年末上海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移动电话217部。
互联网不仅在市区居民家庭普及, 而且正在走进上海郊区农民家庭。上海拥有电脑的农民家庭中, 超过半数已接入了互联网。
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增长迅速。2007年上海城市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比1978年增长88倍, 平均年递增17%。
扩大内需, 引导消费
(一) 上海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大
1、人口增长。
2007年底上海有1379万户籍人口, 近几年平均每年要增加8万多人, 有1858万常住人口, 有660万外来人口。今后仍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2、收入增加。
近五年上海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 2.3%。2008年1-9月, 上海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0257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13.6%。
3、旅游增多。
外省市来沪旅游人数达到7766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6%;国际旅游入境人数达到666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9.9%。
但近期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比较大, 国际金融海啸导致世界经济衰退:经济增长减缓将导致需求下降;一部分企业面临困境导致职工失业或收入下降, 影响消费购买力的形成;股市大幅度下跌严重影响消费信心;楼市不景气, 影响装潢建材、家具、家居、灯具等市场需求。
(二) 启动内需, 促进消费
我国经济增长将更多依赖消费, 所以目前更加需要不失时机地启动内需。
1、加快社保体制改革, 完善社会保障, 让消费者放开消费。
如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
2、加大消费品市场监管力度, 让消费者放心消费。
尤其是食品安全, 最近奶制品、鸡蛋事件影响很大, 吓得一些消费者不敢消费。不能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要从体制、机制上找原因。关键是预防, 重点抓源头。
3、完善社区和农村商业网点布局, 方便消费。
不仅是商业网点的数量, 还有业态、业种结构等应符合需求。如标准化菜场、物资回收等。
4、提升中心城区商业层次, 提高软实力, 吸引消费。
5、市场细分, 开发新产品, 创出新特色, 引导消费。
对于生产企业、商业投资企业和商业经营企业来说, 需要进一步对市场细分, 不断开发新产品、新门类, 创新业态、创新经营方式, 引导消费。
(三) 研究消费变化新趋势
1、消费将进一步趋向多样化, 需求的层次拉得更大。
上海的消费者不仅是本市居民, 还有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企业家、打工者、游客、商务客, 收入水平、消费观念、消费爱好差别很大。往往最高端和最低端的消费大都是“新上海人”。
“人有我也要有”的攀比消费、从众消费将减少, 人们也将不再被动地受企业广告、宣传诱导, 理性消费、自主消费、个性消费将增多, 在衣着、打扮、饰品、包袋, 在居室装潢等方面, 将充分体现自己独特的风格, 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2、服务需求的范围更广。
社区商业, 过去是“开门七件事”, 满足家庭生活基本需求, 有菜场、超市或大卖场就可以。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休闲时间增多, 社区居民对餐饮、休闲娱乐需求将上升。
进入老龄社会, 价廉物美的社区食堂会更受欢迎。
对社区服务也有新的需求。比如现在家用电器普及以后, 社区对家电维修需求就比较多。
随着高档服装、名牌服装消费的上升, 对服饰的洗涤、保养会有更高的要求, 洗衣店 (包括熨烫、皮衣保养等) 应进入社区。
又比如废旧物资回收, 随着家居消费日益丰富、更新加快及环保意识的增强, 还应回收处理各种旧家电、旧家具等。
展望未来, 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需求变化加快, 关键是我们如何引导、布局、定位、开发。
扩大需求 篇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位。伴随着社会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也大幅度提高。三十多年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年均增长超过了7%,居民可支配消费额也大幅度增加。,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口严重受阻,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党和政府将扩大内需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1]。扩大内需,是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长期性的战略措施。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把着力点放在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上,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拉动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消费
一、消费需求的内涵与类型
1.消费需求的内涵
一国的支出法GDP等于居民消费、政府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之和。最终消费是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的总和,因此,最终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这三部分是拉动国民经济的三个最重要因素。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居民的消费需求,居民的消费需求指的是城乡居民在一个时期的市场上,在特定价格下根据自我意愿能够购买的商品量数目。居民的消费需求是指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需求,必须是消费者有主观愿意购买,并且是有能力进行支付。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才能产生消费。
2.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
首先,是消费者的收入。在商品价格固定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收入和消费需求成正比,消费者支付能力越强,消费需求就会越大。其次,是商品本身的价格。在一定收入下,商品的价格与消费需求成反比,商品价格越高,消费需求就会越小。再次,相关商品的价格。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作为替换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再次,是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喜欢的商品消费,对其消费的需求就自然会多,对不喜欢的商品,消费需求就少。再次,是政府的消费政策。在不同时期,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商品的消费需求可以起到影响作用,宏观经济政策对消费需求具有一定影响。当人们预感物价会下降时,会等待观望,一般不会去消费。除此之外,消费需求还会受到政治、文化、气候、历史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3.消费需求的类型
首先,收入性消费需求。这种类型指的是建立在消费者收入的基础上,决定因素是收入,收入提高,消费需求就会增长。反之消费需求则降低。因此,要增强收入性消费需求,首要任务就是不断提高居民人均收入。其次,信贷性消费需求。这种类型指的是建立在信贷基础上的消费需求,消费者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借款消费。一种是信用性信贷,就是银行根据消费者信用来决定给消费者贷款。消费者的信用度越高,贷的款就越多,自然而然消费就多。一种形式是抵押性信贷,消费者通过把有价值的东西抵押在银行,获得贷款进行消费。还有一种形式是担保性信贷,就是由别人担保,银行借钱给消费者,然后消费者进行消费。再次,预期性消费需求消费者预期越好,就越敢消费。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医疗、教育、住房仍是居民最大消费领域,这些都极大地抵销了居民的消费热情。要扩大消费,就要扩大预期性消费,提高人们的预期[2]。
二、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1.经济社会平衡发展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消费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地位,有着精辟的论述。马克思认为,生产和消费辩证统一,它们相互依存。生产为消费提供物质对象,消费提出生产的对象。生产与消费具有同一性,相互创造对方。生产与消费的相互作用,在总量上要相互平衡,这是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根据马克思的理论,消费是生产的基本归宿,是最终的需求;投资是为了满足消费需求的。增加投资,必须要依靠消费来实现,仅仅投资增长,而消费持续低迷,必将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带来巨大负面影响。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
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有所下降,要想增强经济较快发展的可持续性,就需要把扩大内需作为一种长期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的同时,全面扩大内需,增强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立足扩大内需,增强居民消费需求,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国内消费需求有巨大的提升潜力
我国拥有13亿人口,经济持续增长,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商品消费市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在未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还将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居民储蓄余额突破39万亿元,每降低1%的储蓄率将直接增加消费3210亿元,也会带动GDP增长9441亿元[3],这是非常巨大的消费规模。
三、影响消费需求扩大的主要障碍
1.影响支付能力的主要障碍
首先,收入增长缓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但增长的速度却在不断下降。以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滞后于GDP增长率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滞后于GDP增长率1.8个百分点。新世纪新阶段,这种情况进一步拉大。由于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购买力严重不足,造成消费倾向走低。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倾向降至69.5%,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在74%左右。近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都在0.47以上,竟然达到了0.49,这表明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低收入群体严重抑制了消费增长[4]。其次,消费信贷发展滞后。居民消费信贷提升了居民的支付能力,帮助其实现了实际的购买力,促进了消费需求的增长。但是,我国居民保守的生产生活观念,对“借钱消费”难以完全接受。信贷市场的不发达,影响了消费信贷的营销积极性,制约了消费信贷服务的推进,导致我国消费信贷制度发展滞后。
2.影响消费预期的主要障碍
省会城市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 篇3
摘要:扩大消费需求是我国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必然选择。省会城市作为区域性消费中心,在扩大消费需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长沙市扩大消费需求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要大力发展文化娱乐、旅游休闲、信息、房地产等消费市场。
关键词:长沙市 消费需求 重点领域
扩大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也是经济活动的起点和前提。世界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消费需求将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目前,我国大多数省会城市已进入这一阶段,扩大消费必然是支撑未来经济中高速增长、引领产业升级的主导力量。
一、长沙市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意义
(一)适应经济新常态的现实选择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依赖投资、出口的超常高速增长已经难以为继,扩大消费需求必将成为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2003—2014年,长沙市投资增速由36.3%下降到18.3%。国家产业政策对产业准入门槛的要求不断提高,土地、环境、资源约束越来越严,投资难度增大。2009—2014年,长沙市进出口增幅从47.9%下降到26%。随着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尤其是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长沙企业出口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二)优化产业结构的客观需要
长期以来,长沙投资高速增长带动了工业的蓬勃发展,而消费增长缓慢则制约着第三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严重失衡。2014年,三次产业之比分别为4.1︰54.2︰41.7,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二产比重高出11.8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低6.5个百分点。根据研究,提高1个百分点的消费率可以促使三产比重上升0.26个百分点。可见,要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就必须积极扩大消费。
(三)建设“两型”社会的实现路径
长沙市承担着为全国探索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发展路径的重要任务。扩大消费需求与建设“两型社会”并不矛盾,其契合点就在于转变消费模式,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发展绿色消费,可以促进生产经营者逐步转变经营方式,努力节约资源,推行清洁生产,形成可持续生产模式。同时,还可引导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培育人们亲近自然的绿色消费意识,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消费方式。
二、长沙市扩大消费需求的现状
(一)主要成效
一是消费规模不断扩大。2010—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812亿元增加到3162亿元,年均增幅达到14.9%。2014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26779元和13147元。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文化办公用品、通讯器材、报刊杂志、化妆品等商品零售额增速分别为23.5%、22.1%、16.9%和15.4%。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网上零售额增长72%。
二是消费品牌日益成熟。精心培育一批本地消费品牌。德茂隆、甘长顺、黄春和、玉楼东、火宫殿等18家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对潮宗街、连升街等传统商业街、传统风貌街等进行深度开发,消费品牌日益成熟。
三是市场体系日臻完善。不断加强商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市场体系。目前,基本形成1个市级商业中心、13个区域性商业中心、44个社区级商业中心和28条特色商业街在内的城市商业网点布局。万达、运达、世贸、九龙仓等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已经或即将建成。同时在农村新建和改造农家店1970家,引进大型连锁企业进社区,加快农村商品交易市场、商品配送中心建设。
四是重点领域发展迅速。积极扩大汽车、房地产、旅游、文化娱乐、信息等消费。2014年1—5月,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9%,有力支撑了消费保持高速增长。2014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10.50亿元,同比增长13.6%;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519.20万平方米,同比下跌17.5%,降幅呈现逐步收窄态势。接待国内旅游者10487.1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国内旅游收入1143.62亿元,增长19.4%。
(二)存在问题
一是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下降。近年来,长沙市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严控政府性消费、居民收入增幅出现回落等因素影响,扩大消费面临较大压力。2010—2013年,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由1980年的89.1%一路下滑到2013年的31.6%,其中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由77.1%下降到21.7%;而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则由18.3%上升到61.8%。
二是区域性消费中心地位不突出。长沙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远低于周边中心城市,2014年分别为武汉的72.4%、重庆的62.8%、广州的41.6%和上海的39.4%。主要辐射范围限于省内,对省外的辐射力明显较弱。知名度和辐射力较大的仅有娱乐休闲业,辐射强度不够。
三是消费结构不尽合理。长沙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超过30%,与发达国家平均15%的水平相比差距明显,反映居民消费结构仍处于以实物消费为主的较低层次。
三、长沙市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领域
(一)文化娱乐消费
一是壮大文化创意消费。围绕影视传媒、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数字资讯、新闻出版、演艺娱乐休闲、文化旅游、广告与会展、教育与咨询、工艺美术等十大产业,巩固和利用现有基础,努力形成新的特色优势领域,不断提高产业综合实力。坚持以“内容为王”,依托“文化湘军”的优势,注重挖掘红色文化、楚汉文化、湖湘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增强文化创意对建筑装饰、工程机械等领域的渗透与融合。
二是引导文化市场消费。充分发挥文化消费优势,加快发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开发中高端消费市场,培育特色文化消费,形成新的增长点。发挥好公益性文化场馆的功能,引导树立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费理念。努力降低成本,提供价格合理、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开发与文化创意结合的教育培训、健身、旅游、休闲等服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二)旅游休闲消费
一是打造旅游高端品牌。抓好岳麓山、橘子洲、花明楼等5A级景区的提质改造,建设灰汤温泉、大围山等省级旅游产业园区,创建大围山镇、板仓镇、铜官镇、莲花镇等特色旅游名镇,推出定王台、坡子街、太平街、渔人码头等一批特色旅游风情街区,关山村、板仓、彩陶源村等一批特色旅游村。积极推进铜官窑、大王山、沩山—炭河里等重点旅游项目。
二是推进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积极推进旅游与商业的融合,打造国际化的都市旅游商业目的地。促进工业、农业、林业、体育、科教等产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培育新型旅游热点。积极开展特色旅游示范点创建活动,努力把火宫殿、西湖楼美食城、田汉大剧院、琴岛歌厅、解放西路酒吧街、化龙池清吧街等打造成特色旅游示范点。
(三)信息消费
一是发展电子商务。鼓励电子商务企业与专业市场合作,建设特色电子商务平台,着力培育一批行业细分并辐射全国消费市场的网络零售企业,积极争取进入国家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大力发展零售业和专业市场的电子商务;支持农村和农产品电子商务、社区电子商务发展。打造国家级移动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市内企业广泛开展移动商务活动,加快建设移动电子商务产业基地。
二是加快培育新兴信息产品。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应用产业,建设移动互联网应用产业创新园,支持大学生和小微企业的创新和创业,重点鼓励和扶持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服务。通过数据开发共享和大数据挖掘应用,培育物联网软件和技术服务业,着力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业务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快发展面向居家、旅游、休闲、娱乐等生活类信息服务业。
三是推动网络零售多样化发展。鼓励大中型零售企业创新发展网络零售,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电子商务零售平台,鼓励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强化长沙市电视购物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推动电视购物平台依托传媒优势创新发展特色电子商务模式。支持淘宝网和湖南卫视合作的嗨淘网发展,推动电视购物和网络购物融合。提升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的网络销售比重。
(四)房地产消费
一是保持房地产市场产品结构均衡发展。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做到居民住宅、办公楼、厂房、商业用房、娱乐设施等各类商品房供给与需求结构相协调、相平衡,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化。同时,高中低档的住房产品之间的比例关系也要均衡。健康的住房产品结构形应与城市区域内居民收入结构相适应,同区域内居民的实际住房需求相吻合。
二是实现房地产市场错位发展。房地产一、二、三级市场要实现良性互动,均衡发展。一要落实对土地供应总量控制,从土地供应结构入手,合理制定多层次土地供应体系,加大土地多元化供应力度,促进楼市均衡发展。二要加强二三级市场联动性,加大对三级市场的扶持力度,消化存量房。通过税收等政策支持正常消费,抑制过度消费。■
扩大寿险需求的现实路径选择 篇4
关键词: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现实路径
一、我国寿险发展现状
我国寿险在近几年来得到快速增长, 寿险保费收入由2006年的3593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9425亿元, 以年均复合增长率14.77%的速度增长。然而在保费收入增长的同时, 寿险业在2013年的赔付总额为2253亿元, 同比增长49.7%, 退保金达到1907亿元, 同比增长59.1%, 这些增长影响了寿险业的资产的增速, 使得寿险业的经营承受了现金流方面的压力。在2011年由于银保新政导致保费收入下降后, 2012年开始又恢复了增长, 2014年上半年更是实现了同比20.35%的增长, 但这一增长与股市、房市投资环境的不佳有一定关系, 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向寿险带来的这一增长仍有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另外, 我国寿险发展有着显著的地区差异, 东部地区较为发达, 中西部和东北部发展较为落后。
另外, 与国际水平相比, 尽管我国寿险实现了较高速的增长, 但我国保险业占金融业的比重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较低, 且截至2012年底, 中国寿险业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为1.7%和102.9美元, 与世界平均水平的3.69%和372.6美元仍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但在城镇化水平提高和人口老龄化严峻的形势下, 我国目前寿险的保险深度低、保险密度低、投保率低这三低说明了中国寿险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
二、影响寿险需求的主要因素分析
要发展寿险业, 其核心便在于寿险需求的扩大。因此首先要讨论一下影响寿险需求的几个重要因素。
1.制度环境因素
(1) 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等构成。其中,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部分。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 当社会保障体系良好地运行且能将筹集来的收入有效率地转移给真正需要它的人之时, 寿险的需求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而另一方面,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居民的财富, 促进消费, 由于商业寿险具有收益增值的投资性, 所以可能会促进寿险需求。寿险需求究竟受到何种影响, 取决于这两种力量的大小关系。从我国的情况来看, 目前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够健全, 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域差异, 包括城乡差异和东西部差异两方面。因此, 在解决这方面问题上将有利于商业保险需求的扩大。
2.利率市场化
从传统寿险产品来看, 其合约承诺一定的收益率, 所以市场利率水平与寿险需求有着负相关的关系。当利率上调, 寿险承诺的收益不如其他金融产品, 因而导致寿险需求的下降。在利率市场化的推行下, 银行对居民储蓄将进行更为激烈的争夺, 推动存款利率上升, 使得资金从商业保险流出, 寿险需求受到抑制。面对市场公司, 寿险公司一方面可能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以刺激寿险需求, 另一方面可能通过提高经营杠杆来实现更高收益的承诺。
3.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2013年8月1日, 保监会发布的《关于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这一文件, 终于将2010年早已启动的改革工作一锤定音。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放开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 把定价权交给公司和市场;明确法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对国家鼓励的养老保险业务实行差别化的准备金评估利率。这一改革的推行给了寿险公司更高的自由度, 更高的定价利率意味着更大的保费下降幅度, 有利于更多符合投保人需求、质优价廉、性价比高的创新产品的推出, 从而刺激寿险需求、提高寿险规模, 需求规模扩大的收益可能超过价格下降带来的收益损失。
(二) 宏观经济变量因素
1.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都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寿险需求有着正相关的关系。经济发展提高了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 居民储蓄存款增多, 购买力增强, 居民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之余开始考虑防范风险、提高生活品质的问题, 从而将潜在寿险需求转化为直接需求。
2.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可能通过价格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影响寿险需求, 一般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 尤其是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 这样的负相关关系更是无法避免。由于保险合同的履行方式是先缴交保费后支付承诺收益, 价格效应使得投保人缴交的保费实际费率过高, 从而降低寿险需求;收入效应使得投保人实际收入增长率低于名义收入增长率, 从而降低了寿险需求;替代效应则是与金融产品间的替代问题有关, 消费者会倾向于购买相对收益率高的金融产品, 通货膨胀可能改变不同产品间的相对收益率关系, 从而改变寿险需求。
(三) 社会环境因素
1. 人口结构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现今的家庭当中独生子女家庭占了多数, 且出现了不少丁克家庭, 从而使得社会中老年人口比例增大, 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严峻。因此一方面, 退休金支出增多, 财政负担加重, 其他社会保障方式的补充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另一方面, 家庭中子女赡养义务的负担加重, 因此需要更为稳健的财务安排以解决面临不测疾病、意外风险时的困扰。这些都将增大全社会对寿险的需求。
2. 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与寿险需求的关系存在着两种观点。认为其之间呈正相关的观点认为, 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 一方面他可能拥有更高的收入, 承担寿险保费支出的能力越强, 另一方面他通过购买寿险防范风险、保障退休后生活的意识越强, 因而可能促进寿险需求。而另一种观点认为, 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 他在购买寿险时可能更加谨慎而不会遵从于从众心理, 甚至根据自己的理财能力选择其他投资渠道为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储蓄资金。
3. 城市化水平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关联较农村松散, 相比农村村民间的相互扶持, 将更依赖于社会的风险分散机制, 因而城市化进程将带来寿险的潜在需求。其次, 城市中寿险的消费者在地域上较为集中, 从而降低了保险公司销售和理赔的成本, 促进了寿险的供给进而促进寿险需求。此外, 城市化为农村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 也为寿险增添了这部分人口的需求。
(四) 寿险公司内部因素
寿险公司的经营和销售行为对寿险需求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一方面, 寿险产品的创新和营销手段是刺激消费者需求的直接因素, 直接影响了某一产品能否吸引人们的眼球;另一方面, 寿险公司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 可以增加寿险产品的内在价值, 同样的寿险产品其销售价格一样则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形象的产品更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从而其需求比其他同类产品多。
三、扩大寿险需求的几点建议
(一) 发展经济, 不断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寿险的需求需要居民的购买力支撑, 这与居民的收入水平直接相关, 而经济发展水平正是影响居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发展经济, 推进城市化进程, 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从而居民的储蓄增加, 也更有余力考虑防范未来风险的问题, 所以发展经济是扩大寿险需求的核心。东部地区寿险业较为发达与其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是分不开的。
因此, 一方面要缩小东西部差距, 政策向中、西部倾斜, 加大力度建设完善中、西部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另一方面, 要缩小城乡差距, 在城镇, 要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 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的机制, 进一步落实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政策;在农村, 加大“三农”投入, 推进发展现代农业和其他非农产业, 培养新型农民, 促进农民转移就业, 从各方面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发展经济, 释放社会潜在的寿险需求。
(二) 国家宏观调控
由于寿险需求受国家政策、制度和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 所以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 随市场变化调整战略措施以推动寿险市场健康发展。由于高通货膨胀对寿险需求的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影响很大, 投资者必然选择更能抵御通货膨胀、收益随通货膨胀调整的金融产品。因此, 通货膨胀应该得到一定的控制以使寿险投保人的利益得到保障。
此外, 面对大环境的经济波动和国家政策的调整, 寿险公司也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在控制经营风险的同时针对新形势开发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 寿险公司应该注意产品的多元性, 以更好地应对经济波动的风险, 扩大寿险需求。
(三) 监管机构对寿险市场的监管
面对大量存在的寿险市场违法违规现象, 监管部门要严格监管执法, 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 将责任落实到位。监管机构应改进监管的机制, 提高监管的信息化水平和监管人员的素质, 进一步提升科学监管、依法监管和有效监管水平。监管部门应妥善处理监管与发展的关系, 在监管过程中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 规范寿险市场。
(四) 寿险公司的销售行为
居民购买寿险规避风险的意识与购买行为直接相关。现在人口老龄化刺激了人们对寿险的需求, 但由于传统文化、受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原因, 部分消费者未能主动购买保险, 社会上仍存在着大量潜在需求有待挖掘。因此, 要挖掘这部分需求, 应当加强对居民的普及宣传, 让居民了解购买寿险的好处和必要性, 提高居民的寿险意识。其次, 要通过多种渠道、方式宣传、营销寿险产品, 拓展行销渠道, 突破目前大多依靠自销和个人代理销售的困局, 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 拓展银行代理、网上营销等新渠道。此外, 要培养专业的销售人员。销售人员与客户面对面交流, 由于客户的辐射作用使销售人员在寿险销售中的作用举足轻重。销售人员应在了解顾客需求的基础上推销与其相适应的产品, 重视保单质量, 建立良好的信誉和口碑。
(五) 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一方面, 我国寿险产品单一且险种同质现象非常普遍, 因此寿险公司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结合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针对不同目标群体的消费者进行产品的创新, 使得寿险产品具有多元化和有针对性的特点。针对创新点会很快被同业者所复制的现象, 国家应该建立更完善的机制来保护和鼓励创新。
另一方面, 寿险公司提供服务的内容和手段也应该进行创新, 如通过网络、讲座、趣味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居民普及寿险知识、提供新产品的信息等;在缴交保费、缴费通知、保单查询、保单变更、索赔、投资理财等环节的服务进行更人性化和个性化的设计;通过与医院、社区居委会合作, 提供定期免费体检、医疗健康讲座、疾病咨询、理赔等服务等等。通过创新服务形式, 使得寿险深入人心, 从而扩大寿险需求。
参考文献
[1]潘军昌.我国寿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管理, 2010, (02) .
[2]凌秀丽.对当前寿险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保险, 2014, (06) .
[3]刘俊青.我国寿险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 2014, (07) .
[4]张建鹏, 李冰.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及寿险业应对策略[J].新金融, 2014, (06) .
[5]钟春平.寿险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_中国寿险需求为何低[J].经济研究, 2012, (01) .
[6]匡娴.我国寿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湘潭大学, 2011.
[7]蔡攀攀.我国寿险需求区域差异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2.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1 篇5
2010年,家电以旧换新、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不仅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市场消费,让广大消费者得到了实惠,而且也大大促进了消费的升级,对我国经济实现增长起到了重要拉动作用。
在今年两会上,如何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话题之一。大家全面分析当前形势和任务认为,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扩大消费仍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工作重点要转变为常态化地促进消费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
代表委员们认为,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看,“十二五”时期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应把着力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着力拓展内需增长的新空间。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6.6%,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的近80%,也低于一些人均收入与我国接近的周边国家的60%。因此,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还有很大空间、很大潜力。而城镇化率的稳步提高,在带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时,随着农村转移人口的融入城市也将带动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其次,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这既是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和挖掘消费潜力的决定性因素,又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十二五”时期,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再次,要改善居民消费环境,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按照国际经验,未来我国居民消费将加速转型,这为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提供了良好契机。因此,“十二五”时期要抓住机遇,着力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以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城乡消费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建立健全现代消费品营销体系;要改善消费环境,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要合理引导消费行为,树立新型消费理念;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积极培育信息、旅游、文化、养老等消费热点。
与此同时,还要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积极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投资,努力实现投资与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
扩大需求 篇6
关键词:差别收费制;特色农产品;消费环境;谨慎动机;连锁超市
中图分类号:F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1003202
1当前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高且增长缓慢的原因分析
(1)当前农民收入水平不高且提高缓慢,从而农民的实际购买力有限。当前,我国农民收入还没有走出低速徘徊期。尽管有的年份有的地区农民收入增加的幅度比较高,但总体仍处于低速增长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2003年,农民收入始终处于低速增长。在1997年至2002年的6年中,农民收入增长幅度逐渐下降,农民人均纯收入6年只增加了549.5元,每年平均增长不到4%。
(2)农村消费环境较差,消费品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农民消费需求的增加。①农村中乡镇道路建设问题突出,这是制约农村消费市场启动的重要因素。农民有特产而运不出去,城市有工业品也难以上门提供服务,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②我国当前通讯设施虽然发展很快,但在农村的很多地区仍然是通讯盲区,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对手机等通讯产品的消费。③农村中消费品的质量问题也不容忽视。在农村中由于缺乏对消费品的质量监督,大量劣质产品拥入农村市场。农民在消费过程中,深受这些劣质消费品的危害,从而使农民的消费积极性严重受挫。
(3)农村的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健全,农民不愿也不敢增加自己的消费。根据凯恩斯的谨慎动机理论: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个人为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而持有的货币量大体上也和收入成正比。如果用L1表示谨慎动机所产生的全部实际货币需求量,用y表示实际收入,则这种货币需求量和收入的关系可表示为:L1=L1(y)或者L1=k*y 其中k为所需货币量同实际收入的比例关系。目前,由于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民要生病得长途跋涉到城市看病,且城市的大医院医疗费又十分昂贵。农村中“看病难”“养老难”仍是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不久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专家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显示,52%的人头痛感冒就自己买药吃,有近20%的人是自我治疗或者硬挺着等病好。农村中之所以出现“小病扛”“大病拖”以及“养儿防老”“养女送终”这一现象,还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社会保障体制还不健全。不解除农民的这些“后顾之忧”,农民即使有钱也不敢大胆地增加现期消费。
(4)农民的总支出中子女的教育支出占的比重过大,用于其他消费的可支配收入相对就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消费需求的增加。以高等教育为例,在教育改革之前,全国高校的年人均学费仅为200元,1997年全国高校实现“公费生”和“自费生”并轨收费,学费标准从1998年的1000余元开始节节攀升,目前已达5000元左右。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2004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8%,这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与此同时,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年增长率超过20%。
2扩大我国农村消费需求的几点政策建议
2.1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消费需求
(1)发挥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作用,增加对农民的信贷配给,鼓励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目前,金融机构从农村吸储多、放贷少,农村资金大量流向城市,农业和农民办的乡镇企业贷款十分困难。2003年,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近16亿元,而用于农业和乡镇企业的贷款余额仅占10%左右。当前,农村中农民的信贷需求很大,但农民没有一定的信贷担保,无法得到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贷款支持。因而,各地方政府应出面为农民提供信用担保;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作用,为农民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鼓励他们发展新的产业、发展自己办的乡镇企业。
(2)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扩大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在创汇的同时实现农民的增收。以云南省为例,前三季度,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中,咖啡出口增势强劲,出口量值分别为1.3万吨和2991万元,同比增幅分别达95.4%和102.9%;果仁出口增势喜人,出口量达2952吨,同比增长45.5%,实现创汇1737万美元,同比增长45%;鲜花出口大幅增长,出口创汇821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8.9%,创汇效益增长显著。这些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实现了国家的创汇;同时,也解决了云南省农村很大一部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进而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3)实行农产品的“产—供—销”一体化;同时,控制农业生产中生产要素价格的增长,保障农民在增产时也能增收。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农产品的品种、质量不能满足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因而农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不理想,使农民收入增加的难度加大。地方政府应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农民增收的过程中,引导农民从农作物的育种到生产、销售走向一体化。实现优良品种的培育、高质量要求的生产、顺畅的销售渠道,为农民增收创造一切条件;同时,防止农药、化肥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实施生产要素的最高限价,切实保障农民增产又增收。
(4)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中维护农民权益。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今后我国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政策理应更多地通过合作经济组织加以实施。此外,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也是政府与国外进行农产品贸易谈判时持有的一个极具分量的筹码。在国际农产品贸易纠纷中,代表农民进行谈判的,往往不是各国政府,而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因此,我国政府应积极发展并正确引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确保在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中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实现农民收入的增长。
2.2大力发展小城镇的连锁超市和连锁专业商店,加强消费品的质量监督,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
(1)我国农民的消费水平普遍偏低,可以在农村城镇发展以食品销售为主的连锁超市。连锁超市以价格低廉、经营品种多、选购方便、购物环境优雅等特点吸引农民的购买欲望。
(2)发展连锁专业商店。据统计农村农业生产资料,例如化肥、农药、地膜、农业机械、农用车等需求明显增长;家用电器,例如彩电、洗衣机、冰箱在农村开始进入消费高峰期;贫困地区的农民进入新房建造期,发达地区的农民进入住宅的翻建和装修期,农村建筑材料的销量正在猛增;另外,摩托车、电话、手机等交通、通讯工具正在成为农民的消费热点。针对以上状况,可以发展以经营某一大类商品为主的连锁专业商店,以满足农村消费者对某大类商品的选择性需要。同时,完善农村消费品的质量监督体系,防止由于产品的质量问题而影响农民的消费积极性。
(3)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扩大我国社会保障的范围。
我国相对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大中城市,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目前仍然是以国家救济和乡村集体办福利事业为重点、以家庭保障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其中,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障仍然是坚持和强调社会保障和家庭保障相结合;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与国家补助为辅、国家适当给予政策扶持相结合;而且,社会保障的范围很有限,以农村医疗为例:1989年实行合作医疗的行政村只占5%左右;2003年全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也仅有14.2%。因而,政府应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加大国家补助的比重;同时,加快农村的医疗和养老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以解决农村“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消除农民增加当前消费的顾虑,从而活跃农村的消费品市场。
(4)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实行差别收费制,降低教育支出占农民总支出的比重。
我国自从实施教育改革以来,子女的教育费用逐年增加。在农村,教育的费用支出特别是高等教育费用支出,已成为家庭的主要负担,占家庭总支出的1/3左右。零点公司前不久发布的《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也显示:城乡贫困人群中有40%-50%的人提道,“家里穷,是因为有孩子要读书”。这一支出占的比重过大,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就相对较少,严重制约着农民对其他消费品的需求。要解决这一问题,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应实施“三级价格歧视理论”,即对同一种产品针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具体分析如下:(如图1、2、3)。(其中P0=P1=P2, MR1=MR2=MC,P为教育费用、Q为子女对教育的需求量)
图(2)中,农村的穷人子女对教育的需求是富于弹性,当价格由P1上升到P2时,需求量由OQ1减少到OQ2, |P1P2|<|Q1Q2|,教育需求的变化量大于教育费用的变化量;图(3)中富人子女对教育的需求是缺乏弹性,当价格由P1上升到P2时,需求量由OQ1减少到OQ2, |P1P2|>|Q1Q2|,教育需求的变化量大于教育费用的变化量。因此,应减少甚至免除农村中贫困子女的教育费用;增加对城市中富人区的子女教育费用,特别是增加高等教育收费;增加的部分用来补足农村中贫困子女的教育费用的减少量。同时,界定富人与穷人的标准,我们以恩格尔系数为参照即恩格尔系数=用于食物的支出金额/总支出的金额,(系数为59%以上者为绝对贫困,50%-59%为勉强度日,40%-49%为小康,30%-39%为富裕,30%以上为最富裕),恩格尔系数能很好地反映富裕程度,从而可以据此来划分富人和穷人。通过这种措施,就可以减轻农民教育负担,相对地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推动农村消费市场的繁荣。
参考文献
[1]尹成杰.农民持续增收动力: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相结合[J]. 中国农村经济,2006,(1).
[2]李同彬.农村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2006,(7).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4]叶德磊等.中级微观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扩大需求 篇7
近多年来, 农村消费市场一直委靡不振的原因在于, 农民增收缓慢、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增收基础还比较脆弱, 增收门路和渠道还不多,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 收入增加了, 农民才有能力去消费。当前, 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增收难度大的原因主要在于:
1. 务工工资性收入较低而且不稳定。
据统计, 中国农民工总数已达2.1亿人, 2000年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28.3%, 2005年提高到38.2%, 提高了9.9个百分点;2007年农民工月人均工资性收入1 596元, 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6%。2008年, 中国农民平均收入达到历史最高的4 761元, 其中非农收入也就是就业工资性收入占到57%, 说明近两年农民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持续上升, 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是, 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很不稳定。一方面, 农民工就业的单位多属于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这些行业受国际、国内经济影响波动较大, 工资收入自然也随其发生变化。如受金融危机影响, 2008年下半年东南沿海大部分中小企业停工、停产导致一半以上农民工返乡。2008年上半年外出就业劳动力月平均工资为1 240元, 而下半年的月工资水平仅为1 064元, 比上半年减少14.2%。另一方面, 工资拖欠严重, 由于农民工就业的大多是一些民营的中小企业, 由于受业主的逐利行为加之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限制, 在企业经营困难, 订单减少、开工不足、资金周转难等原因的影响下, 一般会采取普遍减薪或拖欠工资等手段, 导致农民工收入无法保证。
2. 家庭经营性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但所占比例逐年下降。
2000年, 家庭经营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67.1%, 2005年下降为56.8%, 下降了10.3个百分点, 年均下降2.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中, 由于农业本身为弱质产业, 受自然风险影响较大, 加之基础设施落后, 种子、化肥、农药、柴油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农作物价格不稳定。另一方面, 土地流转推广难度大, 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受到约束, 使得农产品生产无法形成专业化、产业化经营, 形不成整体经济效益, 农产品质劣价廉, 难以走进大市场, 缺乏竞争力, 出现卖难情况, 农民种粮收益不断下降。养殖业也受市场价格、原料成本及疫病威胁, 收益面临较大的风险。第二、三产业的收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方面, 多数农户缺乏资金和技术, 无能力或条件进入第二、三产业。调查显示, 在当前发展第二、三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时, 77%的农户认为缺乏资金, 47%的农户认为项目选不准, 难决断, 32%的认为技术没保障, 28%的认为缺乏经营管理人才。当前, 农村餐饮业、服务业、旅游业也不断扩展和壮大, 但还是星星点点, 形不成线和面, 对农民的收入造成一定的影响。
3. 转移性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比例不断上升, 但不可能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增收难问题。上半年农村居民转移性现金收入大幅增加, 为人均189元, 增加45元, 增长31.4%。上半年农村居民获得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四项补贴”人均达到57元, 增加18元。但是在中央不断加大对农民种粮补贴的同时, 各地不同程度的仍存在占用、挪用支农资金等现象。2009年5月审计署发布的4号审计公告中, 公布了10省区市财政有关部门违规使用财政支农资金26.93亿元, 不规范管理资金45.75亿元。财政支农投入政策在一些地方未完全落实到位。中央对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加大补偿, 只是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负担, 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难问题的解决。
4. 在财产性收入中, 农民主要靠利息、租金和土地征用补偿, 一方面收入结构单一, 渠道不畅。
另一方面, 存在政策上的压制等因素的影响, 收入甚微。从2006年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构成看, 增加较多的是土地租金收入和土地补偿收入, 其中土地租金收入人均25元, 比上年增长22.6%, 土地征用补偿收入人均22元比上年增长21.7%。可以看出, 虽然农民土地财产收入增长速度较快, 但由于基数很小, 土地的财产性功能尚未显现, 土地作为农民的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财产, 但由于产权主体不清晰、产权内容不明确, 导致土地市场化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在土地征用和流转过程中, 相比土地增值总额, 得到的收入和补偿都是微不足道的。利息作为传统的理财方式虽安全、可靠, 但是存款利率低, 对农民来说增收效果甚微。
5.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导致农民有钱不敢花、不能花。
农村虽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 也给困难家庭子女教育补贴, 但在边远山区好多乡镇缩编、生源减少的情况下, 出现了合并、撤校现象, 导致生源向较大、较远的乡镇集中, 为此农民为了子女上学不得不花费更多的生活成本, 如交通费、生活费用等支出不断上升。另一方面,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实施虽缓解了农民看病压力。但农村仍存在看病贵、看病难现象, 看病扎堆集中向城里跑, 造成城里医疗资源的紧张和乡镇医疗资源的闲置。某些地方还存在侵占农民医药补贴和变相卖药现象。农村养老问题虽在不断的改革和推进之中, 但基础养老保险的55元难解农民饥渴。在各种保障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 农民存在不敢消费、不能消费之举动, 使得农村消费举步不前。
在目前农村消费持续低迷不前的情况下, 应抓主要矛盾, 解决农民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 在家庭经营收入仍占农民收入的主导地位下, 应优先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多下工夫, 保证农民最基本收入来源的稳定和持续扩张。首先, 加快土地流转的规模, 充分发挥规模化种植和集约化种植的优点和效益, 使中国农业种植向规模化、专业化、科技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其次, 加快农业龙头企业的组建。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必然产物, 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 是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带动力量。
第二, 在农民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不断持续提高、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的情况下, 继续大力支持农民工外出就业、创业, 保持农民工工资的持续性、稳定性的增长。一方面, 保持农民工就业岗位的增加, 降低城市就业准入门槛, 让农民工享有就业平等权, 必须实行市场化就业机制。在这一机制下, 农民与市民应一视同仁, 在就业领域、条件和机会面前一律平等。这是农民工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和权利, 也是实现农民市民化的核心问题。另一方面, 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 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首先要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岗位职业能力和经营能力, 提高就业能力。
第三, 财政应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从2008—2009年, 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农民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提高了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 又实施了“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的补贴。农村各种税费的减免、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农村新合作医疗的实施、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的逐步建立都为农民切实减轻了负担。今后, 国家财政还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倾斜力度, 一是继续加大对农业生产设施, 如农田水利、基本农田建设等投入力度;二是对农民生产生活设施, 如农村安全饮水、电力沼气、交通、垃圾处理设施等不断加强;三是对农村社会事业设施, 如文化、教育、卫生等不断提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物质基础, 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不但可以直接增加农村投资, 还可以带动农民投资, 而且通过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刺激农民扩大消费。
第四,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促进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一方面, 农村商业网点少, 布局分散且规模小, 再加上通讯设施落后, 农民消费余地不大。在农村许多地方至今仍延承过去的消费模式, 农民只能逢集赶会采集所需要的日用消费品, 消费环境脏、乱、差, 拥挤不堪, 物品、市场的排放无序、简单, 且农村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大力建设农村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 鼓励城市商业和产品下乡, 建设城乡一体化的销售网络, 创新市场流通形式, 开展农村连锁、代理、配送服务, 大力开发适应农村市场质优价廉的商品, 适应农村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
第五,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提升农民消费信心。农民消费水平低下、消费结构单一、消费观念滞后的主要原因除收入增长缓慢外,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导致农民有钱不敢花、不能花, 用于预期的看病、养老、子女教育、婚丧娶嫁、住房修建等费用的储存。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 形成城乡一体化格局, 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是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如果真正解决了农民的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 农民就会减轻基本的生活负担和压力, 增加消费支出比例, 提高生活标准。
摘要:当前, 扩大国内需求是中国保增长、保就业的关键。扩大国内需求从长远来看, 要从扩大人口基数较大、内在需求较旺的农村居民入手。但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不健全是阻碍农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原因, 当前应主要从农民务工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解农民增收难的原因, 从多方面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扩大农民消费需求, 保证国民经济的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民,消费需求,增收,扩大内需
参考文献
[1]李跃.中国农民市场消费分析[J].农村经济问题, 2009, (5) .
[2]魏杰.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与投资拉动性增长方式都不可取[Z].中国经济之变局, 2009:4.
[3]陈锡文.千方百计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N].经济日报, 200-07.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政策研究 篇8
关键词:农村,消费需求,制约因素,政策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方向和速度逐渐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同时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是保证居民消费需求的关键。近几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人均消费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从总体来看全国的人均消费需求状况已经达到了有效的水平, 但是从农村消费需求状况来看, 中国农村目前仍处于消费需求不足阶段,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消费预期、消费信贷、消费环境等因素都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使之与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差距明显。为了扩大目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本文主要就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状况进行分析, 找出问题所在, 并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
一、中国目前的消费需求现状
(一) 消费结构变化缓慢
消费结构是指某项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随着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 农村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高, 消费结构逐步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向着逐渐降低生存消费比重、不断提高享受和发展性消费比重变化, 基本生存资料中的食品支出比重逐渐下降, 其他享受和发展性消费支出比重不断提高, 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 保险服务性支出到2009年达到283.5亿元, 另外, 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的支出比重稳步提高。2010年, 农村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23.18%。虽然农村居民消费逐渐升级, 但升级速度在逐年减缓, 且与城镇居民相比, 消费水平差异进一步扩大。
(二) 消费方式单一
在城乡流动过程中, 农村的消费方式虽然逐步贴近城市由过去的低生存消费转向享受性消费, 但是旧时期的消费方式依然大量存在, 由于大多农村地区距城市较远, 农民不会采取类似城市的购物方式, 同时大量的农民还是以种田饲养家畜为主要生活方式, 因此对于消费的需求较低, 所能使用的消费方式大多是在定期的“集市”中来获取自己生活的必需品。由于农村的生活条件差、硬件设施不齐全导致其消费方式单一, 这对农村消费需求造成了相对的影响。
资料来源:2011年国家统计数据库。
二、扩大农村消费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较快增长, 尤其是2003年以后GDP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10%以上, 但应该看到, 中国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 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拉动, 出口、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呈下降趋势。2000—2010年, 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由65.1%下降到36.8%, 拉动率由3.8个百分点下降到5.5个百分点。同时, 在最终消费中, 居民消费支出比重则趋于下降, 由77.2%下降到57.3%, 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作用渐弱。
目前, 这种主要由投资、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中国经济增长过热、经济结构失衡, 人民没有分享到经济增长应有的成果, 因此,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而目前中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作用渐弱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 而消费水平较为低下, 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严重抑制了消费总需求的扩张。因此, 研究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及政策选择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资料来源:2011年国家统计数据库。
三、制约农村消费需求的因素
(一) 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从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来看, 消费是由收入唯一决定的, 随着各种收入的增加, 消费也将增加, 但消费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 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是农产品的出售和劳务收入, 这些收入的增长速度并不快, 这是影响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原因。尽管全国加大了对农业的补贴力度, 但农民消费能力仍受到很大制约, 一方面, 农村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低, 产品附加值低, 农民从中获利较少;另一方面, 农民文化素质较低, 外出务工人员工资水平普遍较低;再次, 失地农民数量较多, 无社会保障,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由于中国农村居民受其收入水平并不高的影响, 与他们的物质消费饱和还存在一段距离, 这也意味着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从下页图1可以看出, 城镇居民收入从1978—2010年差距逐年增加。
(二) 农民收入预期和消费预期
持久收入的消费理论支出, 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是由持久收入决定的。由于农村市场风险性大, 农民生产的物品不是完全依据市场周期性的变换, 导致农民务工工资的收入来源相对不稳定, 所以农民只能将增长缓慢的家庭经营收入视为持久性收入, 而将务工工资收入暂时储存起来。因此储蓄倾向提高便会带来平均消费倾向的降低, 进而加剧了农村居民消费率的下降。
(三) 农村居民消费信贷
中国农村的的金融体系不健全, 消费信贷环境缺乏也造成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降低。首先, 农村银行机构数目少、贷款权利小、种类少、放贷额度也小, 因此不能满足农民的消费信贷需求。其次, 银行贷款条件高, 发放贷款时限制的条件苛刻、手续烦琐, 也难以使得农民选择消费信贷方式。最后, 在农村地区对于消费贷款宣传不够, 农民认知率低, 同时国家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 影响了农村消费贷款业务的拓展。因此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 客观上造成了农民消费的流动性约束, 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消费需求的扩大。
资料来源:2011年国家统计数据库。
(四) 农村居民消费环境
目前中国农村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 农民消费渠道问题严重, 造成农民买卖困难, 成为制约农民扩大消费的重要因素。一是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商品集散和辐射功能不强, 很难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二是流通方式落后, 集贸市场、露天交易的方式加之规则不完善同时造成消费需求的降低。三是缺乏符合农民消费特点的产品, 可以达到刺激农民扩大消费的商品较少。四是农村产品的服务体系不健全, 一般情况, 在地级市或县城才设立相应的产品售后服务机构, 因此给农村产品维修带来了不便, 制约了相关产品的消费增长。五是农村市场秩序混乱, 造成了大批量的假货涌入, 多数商品质量低下, 导致了农业生产减产。
四、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一) 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保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1. 发展现代农业, 优化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 稳步保持农业内部增收动力。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农产品品种技术更新, 延长农业产业链, 提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以及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大政府对三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相应地调整农、林、牧、渔业内部结构;促进农用土地的合理流转、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 提升农村土地收益, 切实保护好农民权益。
2.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增强农业外部增收动力。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扩展就业的增收空间。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适当的增加农民的收入。当前中国约有两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要提高务工人员的技能素质就要加强对其的职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同时还有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开辟“绿色通道”, 实现农民工“就地转移、异地输出、返乡创业”。
(二)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稳定农民消费预期
1. 逐步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三位一体”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支持解决农民“生有所靠、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社会保障问题, 稳定农民消费预期。加大政府对农民参保的补贴力度, 在开展养老保障的农村地区政府大力给予支持, 在没开展的地方加快建设, 支持解决60岁以下农民“生有所靠”的问题, 最终要建立起覆盖面广、标准较高、制度健全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
2.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筹措机制。
针对农村特殊的金融环境制定一套完整的法律, 使农村金融活动更为合理健康的运行, 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的方式来提高农村的金融供给能力。政府在充分考虑农户的收入来源、未来经济承受能力和信贷风险的同时, 根据相关政策采用贷款证、农户联保贷款等多种形式发展农民消费信贷。另外, 还要建立信用风险测评机制, 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事业, 使之稳定快速发展。
(三) 完善农村消费政策, 优化农村消费环境
1. 完善农村消费信贷政策。
目前中国消费信贷占整个信贷余额的比例相对于发达国家少之又少, 因此消费信贷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汽车消费来看, 发达国家汽车消费80%都是靠消费信贷, 中国现在只有12%, 消费信贷还会有一个较大增长的空间。当前, 应把发展消费信贷作为刺激农民消费的重要途径, 针对农村市场的消费热点, 积极引导农民的消费需求。在拓宽消费信贷领域的同时创新消费信贷品种, 进而不断扩大农村消费信贷规模。
2. 加强农村市场环境建设, 提高消费质量。
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规划建设一批农村商店与农村物流配送中心, 增加农村商品统一配送品种;通过引导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对接, 以及建立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来促进产销衔接;在农产品重点产销区建设和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 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冷链、质量安全可追溯、安全监控等实施建设。良好的秩序和服务质量是扩大消费的前提条件, 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强化对农村市场的监管, 健全农村维权监督网络, 加大维护农民消费权益的工作力度。
参考文献
[1]张皓.扩大内需应着力促进消费[J].发展研究, 2009, (2) .
[2]张玉霞.扩大中国农村消费的政策思考[J].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2) .
[3]刘以顺.扩大农民消费问题研究[J].理论建设, 2005, (4) .
[4]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扩大农村消费[EB/OL].人民网, 2009-06-16.
对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篇9
1、居民收入分配不合理
我国现阶段内需不足主要是指消费需求不足。然而收入是决定消费需求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提到, 总消费是总收入的函数。这一思想用线性函数形式表示为:Ct=a b Yt。式中C表示总消费, Y表示总收入, 下标t表示时期。由此可推知, 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着高度正相关的关系。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消费水平的高低。因此一般情况下, 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越多, 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越大, 而收入增长快慢则决定了消费需求增长的快慢。
2、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由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仍然不健全, 保障水平低以及保障面窄仍然是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人们仍然会因为住房、教育、医疗价格过高, 而背上沉重的债务, 从此过上节衣缩食的日子, 影响居民消费水平。同时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却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现阶段我国医疗、福利、住房、教育等制度仍然不完善, 使得居民的预期消费仍然较大, 挤出效应明显, 使得居民不得不减少即期消费, 增加储蓄, 以备不时之需。
3、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虽然近几年来, 我国经济保持着持续较高的增长速度, 但是仍然有很多因素制约其稳定发展, 从国内来看, 经济发展仍然停留在粗放式的, 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 技术水平较且对外依赖程度大, 资源的枯竭, 贫富差距拉大, 人力资本缺乏等。从国际来看, 全球经济失衡加剧, 增速放缓, 没过次贷危机影响蔓延, 美元贬值, 国际形势复杂且变幻莫测等。这一切都会使得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发展不乐观, 消费行为变得谨慎, 消费倾向降低。
二、解决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措施
1、运用多种手段解决收入分配
(1) 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居民收入。由以上的分析可知, 居民个人的可支配收入是决定消费水平的最关键的因素。各种消费只能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下进行。因此, 提高居民的人均收入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本前提。在这里, 提高居民收入主要是针对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而言的。可以通过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提高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支持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加大投入, 强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 做到应保尽保;建立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离退休人员收入与国民收入同步增长, 企业职工收入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机制等措施, 来切实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
(2) 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开拓农村消费市场。若想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增加农村居民消费, 政府就必须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力度, 发展农村生产力, 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进程,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居民的低收入问题。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 开辟农民增收渠道。
第二, 培训农村劳动力,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第三, 加大对农村的公共财政投入力度, 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农村消费环境。
第四, 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 使得既不损害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也不会影响市场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大幅度增加对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 及时制定并落实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 增加农民收入。
第五, 进一步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力度, 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的同时要提高农民工的个人收入。
(3) 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解决收入分配失衡。一方面由于劳动报酬是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因此必须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增加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近而增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另一方面要缩小贫富差距。对待低收入者, 国家应该加强对劳动收入的执法监督, 实行最低工资制度, 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对待中收入者, 应该加大其比重。正常的收入结构应该为低收入和高收入者的比重小, 而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大。因此为改变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的现状, 应该积极加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实施积极的政策保护中等收入的利益不受损害。对于高收入者, 要加强个人收入所得税征管工作。规范分配秩序, 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严厉打击违法和违规经营行为。
(4) 扩大就业。第一, 创造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宏观经济环境;深化改革, 健全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制定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各类政策, 并切实贯彻落实;对失业者提供救助和必须的社会保障。第二, 积极创造就业岗位。通过大力发展社区服务, 发展第三产业, 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发展市场建设, 开辟更多的就业岗位。第三, 完善和落实鼓励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第四, 加强再就业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不断提高下岗职工的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以满足市场需求, 顺利实现再就业。第五, 健全再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和社区建设, 发挥社区、职业中介、就业服务网络等渠道在再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涉及养老、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内容。在养老问题上, 我国应该继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使得居民“老有所养”, 即居民不再需要为自己晚年养老问题而担忧, 近而可以腾出大笔资金用于消费。在医疗方面,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加大国家的投入力度, 减少个人负担费用的比例, 切实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教育问题上, 进一步完善九年义务教育,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可以发展十二年义务教育, 缓解居民子女上学压力。同时加强对贫困学生的补助力度。严厉打击校园乱收费现象。在住房问题上, 应加快建立适应城镇居民需要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特别要解决面向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为重点的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政府应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 进一步扩大廉租房建设, 扩大廉租房制度覆盖面, 进一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的问题。综上所述,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会减少居民的预期消费, 增加居民的即期消费, 将少储蓄, 从整体上达到扩大居民消费水平的效果。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 进而提出解决内需不足的办法。通过分析可知, 制约我过内需不足的主要因素为居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不健全, 居民的预防动机加强, 居民消费预期不理想, 经济发展中不确定因素增多等。为改变现状, 提高消费水平, 取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重点应放在合理调整居民收入分配结构, 同时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深化住房、教育、医疗体系改革。
关键词:消费需求,收入分配,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金贤东, 张春.提高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J].宏观经济管理, 2008, (1) .
[2]杨永忠.消费不足与结构调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
[3]荣芳, 娄本平.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因子分析[J].德州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06, (6) .
[4]白津夫.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特点分析[J].学术交流, 2007, (1) .
[5]李予阳.扩内需, 立足扩大居民消费需求[N].经济日报, 2009-02-28.
扩大需求 篇10
一、消费长效机制的基本特征
消费长效机制是指保证消费需求长期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其基本特征如下。
1. 长期性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不应是政府逆经济周期调节的临时性举措,而是经济社会长期健康运行的一种常态要求。无论国内经济处于衰退期还是处于繁荣期,都要把扩大消费需求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长期推进。长期性是消费长效机制的动力源泉,只有长抓不懈,消费长效机制才能往前推进。
2. 有效性
表现为量的增加和结构的优化。一方面,消费总量要稳步增加,以实现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另一方面,消费结构要优化,包括消费主体的均衡、消费内容的升级、消费方式的健康等。有效性是消费长效机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将消费总量增加和消费结构优化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经济转型。
3. 规范性
消费长效机制要有公开、公平、公正和稳定的制度环境,要有保障消费者主权和生产者主权的制度基础,以使消费成为带增长、调结构的内生变量。规范性是消费长效机制的着力点,盲目扩大消费需求将事倍功半。
4. 兼容性
消费长效机制是政府的责任,同时也要与市场经济相兼容。例如,扩大消费需求需要增加职工工资,但工资上涨会带来企业成本的上升和企业裁员的增加,这样反而会降低职工消费能力。消费长效机制应当与提高企业竞争力相兼容,从而保证职工工资的增加和消费能力的上升。又如,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提高居民福利,但消费增长过快可能会增加居民的懒惰性,对居民就业形成负面激励,不利于形成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消费长效机制应当与竞争性劳动力市场机制相兼容,在提高居民福利的同时激励居民就业的积极性。总之,兼容性是消费长效机制的必要环节和有效保障,只有实现了与市场运行的兼容才能更好地体现消费长效机制的作用。
二、消费长效机制的重大意义
消费长效机制是拉动内需的战略重点,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
1. 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增大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难度
中国经济运行的突出特点是对投资和出口依赖过大。1978年~2009年,中国平均投资率和平均净出口率分别为37.9%和1.9%,而主要国家的投资率为16%~38%,净出口率为6%~14%;中国平均消费率为60.2%,而主要国家的消费率大约为66%~87%。尽管各国国情不同,不能通过对比简单下结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投资率和净出口率过高、消费率过低。
中国经济结构的这种特征有其合理性。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基础薄弱,居民购买力水平低,现实选择是推行赶超型发展战略,通过建立经济特区和实施优惠政策的方式吸引外资,带动投资和出口的增长。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对现行经济运行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当然,这种经济运行方式的弊端也十分明显,表现为:经济增长过度消耗资源能源,生态环境压力大,大量投资带来货币超量发行,巨额贸易盈余诱发人民币升值和流动性过剩的风险。此外,生产要素过度向资本和资源倾斜,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偏低,居民消费需求不足,进而导致经济增长进一步依赖投资和出口等。
中央对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性早有认识。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就提出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九五”时期,中国提出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十一五”时期,中国提出“实现增长方式从资源投入驱动到效率提高驱动转变”,或者是“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近年来,中国又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表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无论国家对经济转型的提法如何改变,有一个事实没有改变,那就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远未完成,经济转型任重道远。
不仅如此,经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格局在危机状态下日益得到强化,这点从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表现可以看出。为了应对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实施了以发行27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为基本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重点是扩大国内投资。在随后的几年,经济增长再次回到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状态。据测算,2001年~2007年中国投资和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度分别为65.29%和19.32%。为了应对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中国又推出了以4万亿元投资计划为基本特征的一揽子方案,政策重点依然是增加投资。尽管在本次危机中消费政策被提到重要地位,但相对于投资政策而言,消费政策支持力度仍然有限。总之,无论是经济运行还是政策运行,起点和终点的侧重点都是投资和出口,消费的作用远未发挥,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难度进一步增加。
2. 消费长效机制是破解经济发展方式怪圈的突破口
消费长效机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从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减少资源能源消耗
消费长效机制的建立过程就是消费服务业发展的过程,这自然有利于减少经济对自然资源和资本的过度依赖。同时,消费长效机制伴随着公众对社会福利和消费者权益的关注,低碳、节能、环保等新的消费理念将引导调整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减少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费,既抑制投资过度和工业产能过剩,又保护生态环境。
(2)促进技术进步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归宿,消费模式的变化将带动生产模式的改变。随着人们越来越偏好绿色、健康、环保为特征的消费模式,将促进传统加工工业加快技术改造,新兴产业和新兴技术也将应运而生,技术进步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3)优化收入分配结构
消费长效机制的建立过程,就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过程,资本所有者和资源所有者收入占比将会下降,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会提高,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结构将得以优化。
(4)防范经济增长风险
随着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两驾马车”为主,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协调发展,经济运行抗风险能力增强,有利于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消费长效机制的制约因素
中国32年的改革开放成果为消费长效机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3年)、《农村土地承包法》(2002年)、《宪法》(2004年修正)、《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正)、《物权法》(2007年)等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了法律基础。国家近年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政策意图也很明确,这为消费长效机制的建立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要清晰看到,消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系统本身存在着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消费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除此之外,消费长效机制面临着如下制约因素。
1.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财产权利基础不牢
消费的基础是收入,收入的基础是财产存量。财产是消费的前提,保护财产及财产权比增加收入或者补贴重要得多。在国外,法律明确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中国也有类似的保护消费者财产权利的法律规定,但无论是从制度设计层面还是从制度执行层面来看,中国消费者财产权利保护存在较多缺陷。
下面以中国最广大的消费群体一农民一的土地财产权保障缺失为例加以说明。按照用途分类,中国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对农民而言,农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特别是宅基地)是最重要的财产。当前,农民土地财产权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对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侵害已成为最突出的社会焦点问题。大致说来,农村土地财产权利保障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集体所有权主体的模糊性
首先,“集体”概念的模糊性。《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正)第十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而在《民法通则》中,又将“集体”定位为村委会和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法律本身对集体的规定存在冲突,“集体”概念模糊不清。其次,集体所有者代表的模糊性。《土地管理法》指出了三种集体所有制形式,但具体在何种情况下由哪一级组织作为集体所有者代表,法律只是给了一个笼统的规定。结果是,当出现土地产权纠纷时,农村集体组织因其是缺乏人格化的独立实体而难以发挥所有者的功效,农民的权益得不到集体组织的有效保护。分散的农民在利益竞争面前常常处于弱势地位,难以抗拒权力、资本以及权力资本的结合对农民权益的侵害。有时,一些农村集体组织的领导甚至以此来侵犯农民合法权益。
(2)集体所有权流转的不平等性
全民所有(即国有)和集体所有是公有制的两种表现形式,二者的法律地位在形式上平等,但在实际执行中却相差甚远。对于国有土地而言,国家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对于农村集体所有土地而言,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这说明,城市祖传的房子、自己新买的房子都有房产证,而农民祖传的房子或自己新盖的房子没有房产证,没有房产证就不能抵押、不能转让,甚至连出租都困难。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特别是建设用地,不能自由流转,农民房产权缺乏,农民财产权利缺少法律保障。
(3)土地征收条款的歧视性
国家为了保障被征用土地农民的利益,要求政府征收土地时,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与此同时,国家对土地征用补偿给予了最高限定。但至少从数据上直观看出,中国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明显偏低。由于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过低,被征收的土地级差收益相当部分被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所获取。同时,地方政府也常常以公共利益为名,行土地经营和土地财政之实,随意扩大土地征用的范围。
总之,由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产权主体的模糊性、集体所有权流动的不平等性以及土地征收补偿费用偏低,农民处于弱势地位。分散的农民的权益又不能得到相对集中的集体组织的有效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利屡屡受到侵犯。而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一些地方对新农村建设的不正确理解,农民土地财产权受到侵犯的事件愈演愈烈,农村因土地征用造成的纠纷不断,既影响社会稳定,又极大地阻碍消费长效机制建立的进程。
2.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意愿和激励不足
消费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各方面共同推动。从根本上讲,消费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市场机制发挥基础作用,要让消费者有钱消费、有信用消费、有意愿消费。从近期来看,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在扩大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方面的作用十分关键。地方政府的主观意愿和努力程度将直接决定消费长效机制能否实现。当前,扩大消费需求的意愿和激励不足,其主要影响因素在于以下两方面。
一是地方政府扩大消费需求的意愿不足。
投资和出口的建设周期短,见效快,而消费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制约,乘数效益不明显,地方政府更愿意扩大投资和出口以促进当地GDP的快速增长,而对扩大消费需求的积极性不高。
二是对地方政府扩大消费需求的激励不足。
当前,GDP、财税收入等是考核地方政府的硬指标,并且税收体系又以间接税为主体。扩大投资和增加出口能满足政府绩效考核要求,又有利于地方增收。而扩大消费需求除了有利于增加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外,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的贡献有限。2009年,营业税收入和企业所得税收入累计占地方税收收入的48.80%,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39.15%。扩大消费给地方政府创造的财政收入有限,消费政策长期难以得到地方政府充分重视。
3.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政策环境有待完善
首先,收入分配政策和财政政策有待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消费长效机制的作用表现为:增加中低收入阶层收入,提升消费能力;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提升消费预期;改善消费结构,促进消费升级;优化消费环境,保障消费公平。但如前所述,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政府更倾向于运用投资和出口政策,而对消费政策重视度相对不够,消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这表现为:转移支付制度不够完善,低收入阶层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助,税收调节政策力度有限,阻碍了全社会消费需求的扩大。此外,由于公共服务投入(如交通、教育、医疗、卫生等)不均衡,影响一些地区消费能力的提升。
其次,消费金融政策有待完善。消费金融是指在消费者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或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对申请购买个人消费产品和服务(如轿车、住房、信用卡等)的借款人发放担保贷款的行为。消费金融的作用是刺激民间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中国的消费金融起步很晚,个人信用不完备,缺乏信用评级机构,消费贷款难的现象仍很普遍,不利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四、建立消费长效机制的具体建议
消费长效机制要建立和完善还权于民的法制框架,从制度上保护公民的财产权,特别是农民的土地财产权。消费长效机制要建立和完善以民生为导向的管理体制,在政府考核评价体系中增加民生和消费的权重。消费长效机制还需要近期和中期的政策保障,为此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消费长效机制的财政政策体系和消费金融体系。
1. 建立和完善还权于民的法制框架
消费和民生的前提是民权,特别是公民的财产权。只有尊重并保护公民特别是农民的财产权,市场机制才能发挥基础性作用,消费长效机制才不是无源之水。什么时候真正保护和扩大了公民特别是农民的财产权利,什么时候社会就会前进一步。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关键在于国家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框架内保障了农民承包土地的部分收益权和处置权。当前,农村群体事件增多,国内消费需求难以扩大,与农民的财产权利受到侵犯有密切关系。保护公民特别是农民的财产权利,建立消费长效机制,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修改土地征用的有关条款
界定公共利益以及公益性和、非公益性,缩小土地征收范围,并将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区分公益。陆用地和经营性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的战略目标纳入法制框架。此外,还要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并增大农民在征地过程中的话语权和谈判权,扩大农民在土地级差地租中的分配比重。
(2)稳步推进土地要素的流转
在农村集体所有制保留的前提下,扩大农民对土地财产的收益权和处置权的范围,稳步促进集体土地所有制的流转,具体包括:
一是推进农村建设用地的流转。
中国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确权任务已基本完成,剩下的是农村建设用地特别是宅基地的确权工作。在此基础上,可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特别是宅基地的流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好处在于,增加土地供给,改变当前地方政府土地垄断供应的格局,降低房价,增加消费者购买能力,从制度上推动消费长效机制的建立。从实践来看,广东省较早推行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近年来,北京、上海、成都等地也在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建议在缩小农村土地征用范围、坚持城乡统一规划、严保耕地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为农村建设用地入市提供创新的合法通道,如先对农村宅基地确权,再为集体建设用地公开、合法、有序地入市创造更完备的法制配套条件。
二是推进农用地的流转。
当前,农村农用地流转的最大障碍是土地不能抵押,无法吸引资本和农业大户,无法完成农业现代化所需的原始积累,造成土地的闲置和浪费。建议借鉴法国等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赋予农村承包土地贷款抵押的功能,将土地抵押给具有国家背景的农村土地银行,并在政策上保障农民和农业大户等的权益。
三是变“集体所有”为“农民所有”。
建国初期,中国农村土地并不归集体所有,而归农民所有。1950年,《土地改革法》明确规定实行农民所有的土地所有制。到1953年,全国约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不少农民还获得了地契。在随后的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时期,土地产权形式变为“农民私有、集体统一经营使用”和“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使用”,农民地契损坏和遗失严重。改革后期至今,中国一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应该说是一种相互妥协的产物,它既可进,又可退;既保留公有制的意识形态,加快国家现代化建设,又尊重农村生产实际,在生产要素流动不充分的情况下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因而能够延续至今。但如前所述,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制度缺陷越来越明显。从发展方向来看,应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变为“农民所有”。当然,农村土地由集体所有变为农民所有,是土地制度的根本性调整,需要妥善推进,防止一些地:h-政府和特定利益集团加快圈地步伐、加紧掠夺农民土地合法权益。同时,相关的制度建设也应跟上,如农村土地的确权、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平台的建设等。此外,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与法制制度也是推进农村土地所有制变革的重要因素。
2. 建立和完善注重民生的管理体制
(1)完善政府绩效考核管理体制
建立扩大消费机制的长效机制,就必须更加注重民生,为此要增加反映消费本身的考核指标(如城乡居民人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率等),增加反映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指标(如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指标等),并相应减少传统经济指标(如GDP.,财税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等)的考核权重。通过加大对民生和消费的考核力度,促使各级政府将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在依靠民生、服务民生和发展民生上来,从而加快建立消费长效机制的进程。
(2)完善政府财政和收入分配管理体制
在完善政府绩效考核管理体制的同时,要注意完善政府财政和收入分配管理体制。具体做法有:一是加大收入分配改革力度,以增加消费能力和提升社会消费预期;二是在统一税政的前提下,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税政管理权限,在培育地方支柱税源的同时,鼓励地方政府根据经济周期和本地实际,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三是从更长时期来看,逐步降低生产型税收格局,增大直接税收入在税收收入中的比重,如推进房地产税改革,完善财产税制度,开设社会保障税等,以增加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
3. 建立和完善财政金融政策体系
(1)建立和完善消费长效机制的财政政策体系
财政政策支持消费长效机制的途径主要体现在:一是一般预算支出更多地向民生倾斜。当前流动性充足,物价处于较高水平的情况下,政府不可能大规模增加投资,主要是调整投资结构。与此同时,要积极增大用于医疗、卫生、教育、社会福利等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扩大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并提升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二是调整国有资本预算支出结构。适当增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提升社会消费预期;三是实施结构性税收政策。减少居民和新兴产业的税收负担,提高居民国内消费能力,倡导低碳、生态、节约、环保的消费新模式;四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转移支付力度,促进消费需求均衡发展。
(2)建立和完善消费长效机制的消费金融体系
在“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80后、90后群体逐步成为消费主体,这一群体不同于以往的消费群体,在自身积蓄有限的情况下,他们通常敢于借贷消费,敢于超前消费。如果金融监管部门对消费信贷、银行卡等消费金融业务进行适度管理和引导,消费金融业务有望加快发展,这对消费长效机制是十分有益的。当然,中国在发展消费金融的过程中,要借鉴国外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防范金融风险,持续稳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扩大需求 篇11
关键词:新常态;居民消费需求;供给
一、扩大居民消费成经济转型的重点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本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先后超过法国、德国、日本等经济强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确立了“经济大国”、“制造大国”、“出口大国”、“外汇储备大国”以及“投资大国”的地位,但与这些显赫地位不相称的是我国还不是消费大国。过去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主要靠出口带动和投资驱动。但我们清楚地知道,由于不重视消费而投资和出口过旺导致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环境破坏等负面效应早就显露出来。种种迹象表明长期坚持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难以在我国持续推行,必须走扩大内需之路。只有扩大消費需求才能确保经济持续增长。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消费市场之大无与伦比。1978年我国消费率(消费占GDP的比重)为62.1%,2013年则下降到49.8%。相比发展中国家消费率平均为62%,我国消费率明显偏低。就国家而言,消费可以分为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1978年我国政府消费占GDP比重为13.3%,2000年为15.9%,2010年为13.3%,2013年为13.6%。从数据中可以观察到,30多年来政府消费占GDP比重基本持平,就比例而言,当前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基本上也是合适的。这也就是说,我国当前消费率的下降主要是指居民消费比重的下降。
现实中,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一直低迷,总消费占GDP之比从2000年的62%持续下降到2012年的35%,十二年间下降了27个百分点,虽然近两年下降之势得到了遏制,2013年回升到36.2%,但目前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支出总额与GDP之比)不仅低于印度、巴西等中等收入国家,而且不到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一半,近十多年来,居民消费率在世界各经济体排名中一直靠后,这与我国世界经济大国地位是极不相称的。
在新的发展台阶上,扩大居民消费是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客观要求,是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居民消费潜力巨大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一直低迷,真的是因为消费需求不够吗?中国人真的消费不起吗?
众多周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一直在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农村收入增长势头一直良好。从数据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元增长到2012年的24565元,2013年又增长到26955元,名义增长率为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增长到2012年的7917元,2013年又增长到8896元,名义增长率为12.4%。同时,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已由1978年的57.5%下降到2013年的3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已由1978年的67.7%下降到2013年的37.7%。
这充分说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在显著提高,已经摆脱了原来以吃、喝、穿这种生存意义的消费结构,正在进入以住和行消费为引导的消费升级的新的阶段。这也间接说明,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不是真的消费不起,而是消费结构在发生很大转变。
从现象来看,无论是被李克强总理点赞的“双十一”消费时点,还是刚刚结束的“双十二”抢购潮,都显示出中国居民消费能力的强大。即便有人认为这些是电商共同缔造的网络营销神话,但一次次刷新的全球最大单日交易额,足以说明国人的消费潜力。所以,目前来说,采取措施激发、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才是关键。换言之,与其追问为什么不消费,不如研究消费者需要什么。
在结束基本生活品的蜂拥追逐式消费后,消费者所追求的是更个性化的消费方式和更好的消费品质。不单纯追求消费增长的速度,而是提升消费增长的质量,这也正是经济“新常态”下应有的消费含义。由此可以看出,靠大规模的财政补贴拉动传统消费品放量的做法将不复存在。在消费增速放缓的前提下,在新常态的经济背景下,拉动居民消费意愿应主要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
三、通过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在“旧常态”下,关于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学者们大致归纳为消费观念滞后、收入分配不合理、消费环境差以及供给结构不合理等,实践中也采取过一些想对应措施,但并没有达到期待中的效果。因为这些研究大多只〖JP3〗关注我国居民为什么不消费,却忽视了居民需要的消费到底是什么。所以,在“新常态”下,与其说如何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不如说是怎么样最大化地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激发居民消费意愿应更注重〖JP〗提高有效供给以及创新供给。
第一,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消费体制改革,为市场创新供给提供制度保障。首先,政府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趋势,把走向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上升为基本战略。其次,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各种消费关系,改进消费权力在不同层次的配置,建立健全各种类型的消费者组织,充分发挥市场〖JP3〗机制、财政机制、法律机制在生活消费中的调控作用。最后,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使政府权力得到有效的约束,同时,给予企业更多自由,调动他们的〖JP〗积极性,充分激发他们的创新性。
第二,推动全面创新,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当前,我国消费市场存在严重的产品开发与创新步伐不快、服务产品稀缺等问题。产品创新成为我国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另外,消费方式的创新同样值得我们关注。消费者现在追求的更多的是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例如,在现有的创新方式中,网上营销、针对中秋月饼市场推出个性化的定制月饼等都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所以,创新供给要求企业全面考察消费者的需求,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
第三,重点抓住中等收入人群,为其提供有效供给。中等收入人群是我国主要的消费大军,充分释放这部分人群的消费潜力,对于我国转向消费型经济至关主要。在我国严厉反腐的现阶段,高档消费品的销售额大幅下降,其中不少企业竞相启动转型,例如高端白酒、高端餐饮等,他们在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上下功夫,以适应大众消费的需求,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所以,要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来提供相应规格的产品与服务,提升市场供给的有效性。
第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充分挖掘农村消费市场。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均收入增幅明显大于城镇居民,农村恩格尔系数下降也较城镇地区大,但由于农村地区受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限制,消费率并没有显著上升,所以,农村地区存在着很大的消费潜力。要想充分释放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首要的就得改善农村地区的消费环境。例如,可以适当选择在镇中心村建立一些大型超市,来集聚周围村民的消费力。
第五,制定和执行有关消费方面的法规,为消费者放心消费提供心理保障。现在关于消费方面的法规,都是隐含在工商管理、药品管理、交通安全管理等内。没有专门针对消费的法规,问题根本解决不了。比如物业和业主打架,比如存车的问题,比如住的楼房上层漏水的问题。这方面问题的解决,还是要进行法治管理,要建立法治国家。(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丁丽琼.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体制性障碍及改革的路径选择[J].湖南社会科学.2014(5):150-152.
[2]付小为.理解新常态下的新消费[N].长江日报.2014.12(5).
[3]张庆霖.消费主导应成为稳增长基本战略[N].南方日报.2014.6(5).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税收对策建议 篇12
关键词:扩大内需,消费需求,经济增长
1 我国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原因分析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 使世界经济增长放慢, 而我国自然也不能摆脱这一影响。这些年我国经济的增长有将近20%是由出口拉动的, 而这次经济危机使美国及我国主要出口国的经济严重受损, 直接导致我国外部需求的减弱, 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降低。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 使我国不得不加快调整我国的经济结构。
2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可行性分析
2.1 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众所周知, 中国长期以来采取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模式,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 消费相对于出口和投资而言“跑得最慢”。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的贡献率逐年下降, 自2003以来一直低于40%, 大大低于70%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自1999年以来, 我国经济中的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持续下降, 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1999年的74.4%降至2007年的40%。这一方面说明, 自1999年以来,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我国经济内部国民的实际消费能力和消费福利在持续下降。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消费需求存在进一步的提升空间。
2.2 居民财富的不断增加为扩大消费需求提供了先决条件
2007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2456美元, 2008年8月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已超过20万亿元。按国际通行说法, 这正是消费水平快速成长的黄金时期。这次世界经济大萧条对我国经济来说既是一次危机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由外向型经济模式向以内需拉动为主转变的大好机遇。
2.3 农场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 我国应把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摆在突出的位置。我国有13亿人口, 有8亿多农民, 但是长期以来, 我国城乡“二元格局”拉大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尽管近些年来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 消除城乡“二元格局”的战略方针并组织实施, 但是农村发展还远远滞后于城市, 农民收入也远远低于城市居民。据有关调查显示: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已扩大到3.33∶1, 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在这种情形下, 农民的消费需求是很难得以提高和满足的, 导致我国农民的消费意愿很强但是消费能力严重不足。农村巨大的消费市场可能成为我国拉动内需避免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我国经济下滑的支撑因素之一。
3 扩大消费需求的税收对策建议
我们知道我国居民的储蓄存款突破20万亿, 居世界首位, 但贫富差距也是位于世界前列, 从而使我国低收入人群消费能力不足, 而高收入群消费意愿不足, 是导致我国居民消费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还有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也是导致我国居民消费意愿不足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因此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首先要提高农民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其次要刺激高收入群体的消费意愿, 还有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使居民消费以后有保障。下面就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刺激居民消费意愿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几点税收建议:
3.1 增加农民收入, 加大开拓农村市场的力度
“农民不富, 中国不富”, 因此首先要增加农民的收入, 加大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的收入, 提高农民消费在居民总消费中的比重。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边际消费倾向远远高于城镇, 因此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支撑点。要增加农民收入可以通过增加对农民的直接补贴, 通过税收改革减轻农民的负担, 我国农民购进的农业生产资料目前还不能抵扣增值税, 根据税赋转嫁的原理, 农民的税收分担很重, 不利于农民增加收入, 我们应该将农民纳入增值税增收范围, 允许抵扣进项税额, 对农民的增值税免征。还有为减轻农民的贷款困难, 可以考虑对向其提供的贷款的金融机构免征营业税。
3.2 改革个人所得税,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个人所得税对所得课税, 能够对居民收入差距进行直接调节, 从而调节消费和储蓄行为。我国目前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很不完善, 需要进行改革。首先我国应该实行综合所得税课税和分类所得税课税相结合的混合所得税模式;要合理确定个人收入课税费用扣除额;其次减少工薪收入税率级次, 调整税率结构。同时在合理划分收入差距的前提下, 缩减累进税率的级次, 对诚实劳动的综合类收入实行低税率, 使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级次起到“调高、扩中、提低”的作用, 真正发挥其调控收入的职能作用。第三, 对居民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实施全方位的监控管理, 重点加大对高收入阶层的监控。
3.3运用税收政策扶持企业开发新产品, 提高居民消费意愿
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高收入者消费意愿不强, 而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与我国目前消费品的种类不多, 消费服务还处于较低水平, 难以满足收入水平较高的消费者对于消费品升级换代和消费服务高水平、消费多样性的需求。因此我们应该在企业开放新产品方面提供税收优惠, 促使企业开发新产品, 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
3.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转变居民消费观念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我国居民不敢拿出储蓄来消费, 从而形成我国的居民储蓄存款很高而但消费却不足的矛盾。要使居民转变消费观念, 将储蓄拿出来消费, 刺激国内消费需求, 首先就必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在在城镇地区已经建立起了初具雏形的社会保障体系, 但是社会保障基金面临巨大缺口。2005年5月, 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指出, 在一定假设条件下, 按照目前的制度模式, 2001年—2005年间,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缺口将高达9.15万亿元。社会保障资金支付的巨大压力是我国未来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中面临的难题, 因此将社会保障费改为社会保障税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怡建, 朱为群.税收学[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2.
[2]许生.扩大内需的财税政策研究[J].税务研究, 2009, (1) .
[3]辛小莉.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税收对策选择[J].税务与经济, 2009, (2) .
[4]温家宝.内需为主并积极利用外需拉动经济[N].人民日报,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