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消费需求措施研究(共10篇)
扩大消费需求措施研究 篇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广大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有所提高, 价值观念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但是, 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仍然偏低。在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 进一步促进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在了解扩大农村消费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后, 运用定性的方法对现阶段农村消费结构和消费形式进行分析, 同时提出制约农村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 以便提出对于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消费需求,制约因素,政策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方向和速度逐渐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同时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是保证居民消费需求的关键。近几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人均消费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从总体来看全国的人均消费需求状况已经达到了有效的水平, 但是从农村消费需求状况来看, 中国农村目前仍处于消费需求不足阶段,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消费预期、消费信贷、消费环境等因素都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使之与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差距明显。为了扩大目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本文主要就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状况进行分析, 找出问题所在, 并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
一、中国目前的消费需求现状
(一) 消费结构变化缓慢
消费结构是指某项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随着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 农村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高, 消费结构逐步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向着逐渐降低生存消费比重、不断提高享受和发展性消费比重变化, 基本生存资料中的食品支出比重逐渐下降, 其他享受和发展性消费支出比重不断提高, 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 保险服务性支出到2009年达到283.5亿元, 另外, 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的支出比重稳步提高。2010年, 农村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23.18%。虽然农村居民消费逐渐升级, 但升级速度在逐年减缓, 且与城镇居民相比, 消费水平差异进一步扩大。
(二) 消费方式单一
在城乡流动过程中, 农村的消费方式虽然逐步贴近城市由过去的低生存消费转向享受性消费, 但是旧时期的消费方式依然大量存在, 由于大多农村地区距城市较远, 农民不会采取类似城市的购物方式, 同时大量的农民还是以种田饲养家畜为主要生活方式, 因此对于消费的需求较低, 所能使用的消费方式大多是在定期的“集市”中来获取自己生活的必需品。由于农村的生活条件差、硬件设施不齐全导致其消费方式单一, 这对农村消费需求造成了相对的影响。
资料来源:2011年国家统计数据库。
二、扩大农村消费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较快增长, 尤其是2003年以后GDP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10%以上, 但应该看到, 中国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 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拉动, 出口、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呈下降趋势。2000—2010年, 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由65.1%下降到36.8%, 拉动率由3.8个百分点下降到5.5个百分点。同时, 在最终消费中, 居民消费支出比重则趋于下降, 由77.2%下降到57.3%, 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作用渐弱。
目前, 这种主要由投资、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中国经济增长过热、经济结构失衡, 人民没有分享到经济增长应有的成果, 因此,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而目前中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作用渐弱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 而消费水平较为低下, 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严重抑制了消费总需求的扩张。因此, 研究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及政策选择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资料来源:2011年国家统计数据库。
三、制约农村消费需求的因素
(一) 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从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来看, 消费是由收入唯一决定的, 随着各种收入的增加, 消费也将增加, 但消费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 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是农产品的出售和劳务收入, 这些收入的增长速度并不快, 这是影响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原因。尽管全国加大了对农业的补贴力度, 但农民消费能力仍受到很大制约, 一方面, 农村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低, 产品附加值低, 农民从中获利较少;另一方面, 农民文化素质较低, 外出务工人员工资水平普遍较低;再次, 失地农民数量较多, 无社会保障,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由于中国农村居民受其收入水平并不高的影响, 与他们的物质消费饱和还存在一段距离, 这也意味着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从下页图1可以看出, 城镇居民收入从1978—2010年差距逐年增加。
(二) 农民收入预期和消费预期
持久收入的消费理论支出, 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是由持久收入决定的。由于农村市场风险性大, 农民生产的物品不是完全依据市场周期性的变换, 导致农民务工工资的收入来源相对不稳定, 所以农民只能将增长缓慢的家庭经营收入视为持久性收入, 而将务工工资收入暂时储存起来。因此储蓄倾向提高便会带来平均消费倾向的降低, 进而加剧了农村居民消费率的下降。
(三) 农村居民消费信贷
中国农村的的金融体系不健全, 消费信贷环境缺乏也造成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降低。首先, 农村银行机构数目少、贷款权利小、种类少、放贷额度也小, 因此不能满足农民的消费信贷需求。其次, 银行贷款条件高, 发放贷款时限制的条件苛刻、手续烦琐, 也难以使得农民选择消费信贷方式。最后, 在农村地区对于消费贷款宣传不够, 农民认知率低, 同时国家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 影响了农村消费贷款业务的拓展。因此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 客观上造成了农民消费的流动性约束, 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消费需求的扩大。
资料来源:2011年国家统计数据库。
(四) 农村居民消费环境
目前中国农村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 农民消费渠道问题严重, 造成农民买卖困难, 成为制约农民扩大消费的重要因素。一是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商品集散和辐射功能不强, 很难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二是流通方式落后, 集贸市场、露天交易的方式加之规则不完善同时造成消费需求的降低。三是缺乏符合农民消费特点的产品, 可以达到刺激农民扩大消费的商品较少。四是农村产品的服务体系不健全, 一般情况, 在地级市或县城才设立相应的产品售后服务机构, 因此给农村产品维修带来了不便, 制约了相关产品的消费增长。五是农村市场秩序混乱, 造成了大批量的假货涌入, 多数商品质量低下, 导致了农业生产减产。
四、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一) 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保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1. 发展现代农业, 优化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 稳步保持农业内部增收动力。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农产品品种技术更新, 延长农业产业链, 提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以及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大政府对三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相应地调整农、林、牧、渔业内部结构;促进农用土地的合理流转、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 提升农村土地收益, 切实保护好农民权益。
2.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增强农业外部增收动力。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扩展就业的增收空间。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适当的增加农民的收入。当前中国约有两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要提高务工人员的技能素质就要加强对其的职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同时还有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开辟“绿色通道”, 实现农民工“就地转移、异地输出、返乡创业”。
(二)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稳定农民消费预期
1. 逐步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三位一体”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支持解决农民“生有所靠、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社会保障问题, 稳定农民消费预期。加大政府对农民参保的补贴力度, 在开展养老保障的农村地区政府大力给予支持, 在没开展的地方加快建设, 支持解决60岁以下农民“生有所靠”的问题, 最终要建立起覆盖面广、标准较高、制度健全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
2.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筹措机制。
针对农村特殊的金融环境制定一套完整的法律, 使农村金融活动更为合理健康的运行, 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的方式来提高农村的金融供给能力。政府在充分考虑农户的收入来源、未来经济承受能力和信贷风险的同时, 根据相关政策采用贷款证、农户联保贷款等多种形式发展农民消费信贷。另外, 还要建立信用风险测评机制, 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事业, 使之稳定快速发展。
(三) 完善农村消费政策, 优化农村消费环境
1. 完善农村消费信贷政策。
目前中国消费信贷占整个信贷余额的比例相对于发达国家少之又少, 因此消费信贷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汽车消费来看, 发达国家汽车消费80%都是靠消费信贷, 中国现在只有12%, 消费信贷还会有一个较大增长的空间。当前, 应把发展消费信贷作为刺激农民消费的重要途径, 针对农村市场的消费热点, 积极引导农民的消费需求。在拓宽消费信贷领域的同时创新消费信贷品种, 进而不断扩大农村消费信贷规模。
2. 加强农村市场环境建设, 提高消费质量。
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规划建设一批农村商店与农村物流配送中心, 增加农村商品统一配送品种;通过引导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对接, 以及建立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来促进产销衔接;在农产品重点产销区建设和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 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冷链、质量安全可追溯、安全监控等实施建设。良好的秩序和服务质量是扩大消费的前提条件, 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强化对农村市场的监管, 健全农村维权监督网络, 加大维护农民消费权益的工作力度。
参考文献
[1]张皓.扩大内需应着力促进消费[J].发展研究, 2009, (2) .
[2]张玉霞.扩大中国农村消费的政策思考[J].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2) .
[3]刘以顺.扩大农民消费问题研究[J].理论建设, 2005, (4) .
[4]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扩大农村消费[EB/OL].人民网, 2009-06-16.
[5]周发明, 张潜.中国农村消费市场难以发展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7, (5) .
扩大山东居民消费需求研究 篇2
关键词:消费需求;消费结构;居民收入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山东省居民的消费需求在不断扩大,但是受到收入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山东省居民的消费需求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还有很大的消费潜力。因此,对扩大山东省居民消费需求的研究,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现实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山东省居民消费需求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社会经济实现了发展,居民消费需求得到了有效满足。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逐渐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居民收入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日益改善,居民消费需求水平快速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本文将选取2001年—2010年山东统计年鉴数据来分析山东省居民十年来消费需求变化情况和特点。
(一)山东省居民消费水平分析。2001年以来,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全年可支配收入得到了快速增长,从2001年的7101.08元扩大到2010年的19945.83元,2010年人均全年可支配收入为2001年的2.8倍,年均增长20.1%。随着收入的不断增长,居民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山东省农村居民平均每人全年纯收入2010年是2001年的1.5倍,年均增长16.6%;平均每人全年生活消费支出2010年比2001年增长2902.23元,年均增长16.9%。
(二)山东省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山东省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衣着、居住占据了较大的支出份额,将近60%。其中,城镇居民衣食住三项支出占比从2001年的57.58%上升到2010年的61.23%,处于增长趋势;农村居民衣食住三项支出占比从2001年的62.24%下降到2010年的58.3%,处于下降趋势。城镇居民三项支出增加的主要因素在于食品和居住项目,衣着占比在下降。
二、山东省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山东省经济十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各省份第三位。但是,经济发展并没有相应拉动居民消费的增加,居民消费意愿不强,消费倾向不高,都影响了居民总体消费需求的提高。影响山东省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村居民收入相对较低,阻碍了消费需求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严重阻碍了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提高,也制约了经济社会化的健康发展。其次,消费结构不均衡,限制了其对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总体来看,居民消费结构并不是十分优化,存在不均衡现象。然后,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较为落后,阻碍了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提高。消费的理念和习惯是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表现,消费理念和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到外部环境很大的影响。最后,收入分配不平衡,导致消费需求倾向下降。
三、扩大山东省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居民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国民经济健康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近十年来,山东省居民消费面临着消费倾向下降、消费水平层次底下、居民消费意愿不足、消费需求发展缓慢等现象,严重阻碍了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扩大,制约了山东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因此,要建立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增强居民持久消费能力。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关于扩大山东省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第一,建立居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建立居民增收长效机制重点在于农村。要积极扩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发挥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同时,要兼顾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第二,优化升级居民消费结构。需要优化升级居民消费结构,加大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支出份额,从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未来需要继续促进汽车产业发展,降低汽车销售价格,实施汽车下乡补贴政策,促进通讯设备产业发展,增大居民消费需求。改革教育体制,扩大免费义务教育范围,实施高水平大学教育,加大对学前教育和技术培训教育的投入力度;促进娱乐业发展,丰富居民业余生活,提高文化娱乐需求,从而扭转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下降局面。第三,培育良好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要培育居民良好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摒弃只重储蓄而忽视消费的理念,培养居民对高品质、高质量产品的消费需求,具备一定的品牌意识;改变攀比、烟酒、赌博、人情等不良消费习惯,培养健康、合理的消费需求。第四,调节收入差距,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要缩小行业间收入差距,要打破部分行业垄断体制,平衡行业发展,制定行业收入分配指导办法,完善行业间工资总额和标准调控政策。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居民收入分配,逐步提高农民工工资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制定扶持农民工资上涨政策,加大“三农”投入力度,保障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快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完善农村福利政策,改革农村产权制度。要规范收入分配制度,打击整治非法收入,遏制腐败蔓延,制止灰色收入,完善社会收入环境,建立合理收入分配制度。第五,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制。要完善公共服务制度,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比重,扩大公共服务范围,保障公共服务质量,推进均等化公共服务。要加快建立覆盖面广、层次多、投入大、可持续性强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水平。要重点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投入比例,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将农民纳入到城市保障体系中,统一社会保障标准,取消社会保障地域限制,缩小不同群体、不同地区社会保障差距,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贫困标准,加大对城乡低收入阶层保障力度。要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调整教育发展格局,鼓励民办教育和技术培训教育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建设一批高水平一流高校,扩大学前教育规模,完善教育配套设施,加大对农村教育倾斜力度,改善农村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培育高水平教育人才,促进城乡教育和谐发展。
四、结论
本文基于对山东省经济发展及经济结构的调研,搜集了山东省统计年鉴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十年来山东省居民消费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山东省居民消费现状,找到了影响山东省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扩大山东省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扩大消费需求措施研究 篇3
一、我国消费现状分析
(一) 居民消费整体状况
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动情况。
从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动情况来看, 我国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从1994年的121.7%到1999年的97.0%, 商品零售物价长期处于负增长状态。自2000年的98.5%后略有增长, 但增幅不大, 到2006年也只有101.0%的水平。虽已止住下滑态势, 但市场价格继续保持低位运行格局, 消费品市场仍处于低迷状, 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表现得更为明显。2009年2月我国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99.5%。由此可以看出, 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日趋凸显。
2、居民消费市场特点。
我国消费品市场总体呈现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 市场格局的不合理造成我国供求失衡。2002年资料表明, 其上半年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的商品比重达到86.3%, 比2001年上半年上升3.3个百分点。从2003年到2008年上半年, 在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 我国市场平衡性较之以前增强, 但进入2008年第4季度后,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多数商品的供求关系一夜巨变, 转变为供过于求状态。
3、居民收入增长放缓, 消费率偏低。
近年来,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放缓。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16元, 扣除价格因素, 比上年实际增长8.0%;从城镇居民来看, 200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年均增长率达到8.4%。而2007年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分别为9.5%和12.2%。伴随居民收入增长放慢的是我国的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 而我国消费率明显偏低。到2007年储蓄率超过50%, 消费率只占48%, 消费和储蓄结构的不平衡带来我国内需的相对疲软。
(二) 消费领域状况
2007年底以来, 中国房地产市场需求持续低迷。进入2008年下半年, 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中国房地产市场所依托的宏观经济增长急剧下挫, 企业盈利能力降低, 居民收入预期悲观, 消费趋于谨慎, 住房消费意愿创历史新低。全国商品房市场低迷, 观望气氛浓郁, 2008年1-11月全国累计销售商品房49148.38万平方米, 交易量同比下滑18.30%, 5年来首次出现大幅下滑。
大型批发零售企业销售额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2008年限额以上的批发零售企业实际增长17.2, 低于2007年4.4个百分点, 其中第4季度增长12.4, 低于2007年7.8个百分点。从总的来看, 2008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消费品增长速度比2007年下降了4.8个百分点, 并且增长速度自2000年以来首次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另外, 利润增长速度相比2007年下降5.5个百分点, 耐用消费品和奢侈品下滑速度较大。据统计, 2008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多数商品销售增幅也明显不及2007年。其中食品、服装、化妆品、洗涤用品、金银珠宝和家电等主要商品增速下滑速度均在4个百分点以上, 分别是4.6、4.96、5.12、5.22、7.41和4.7个百分点。
二、我国消费需求不足原因分析
(一) 投资对消费的影响
我国经济增长至今仍是以投资带动为主, 投资过高对消费率偏低有直接的影响, 如果投资率高了, 那么消费率自然偏低。由于生产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消费, 因此, 政府会通过调节投资来达到调节消费的目的。但是我国的消费品市场供过于求, 如果由于投资的不恰当, 很可能会出现投资扩大而增加的产品产量不能适时地通过消费实现最终使用, 这样就达不到扩大消费需求的目的。
(二) 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长期以来, 我国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使产业间、地区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从而导致居民购买力的不断分化。特别是一些低收入群体, 虽然近年来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但仍属于较贫困阶层。其收入状况决定了其消费行为比较谨慎, 主要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另外居民的收入偏低, 收入增长缓慢, 导致居民的消费能力无法得到提升。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直接影响了城乡居民增收的稳定性, 一方面一些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进入停产半停产甚至倒闭的状态, 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农民工“返乡潮”, 这势必导致一部分城乡居民收入减少;另一方面, 受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影响出口减少, 一些企业出现收益下滑甚至是亏损的情况, 这也会使一部分城乡居民收入减少。
(三) 收入预期对消费的影响
除了收入水平不高, 收入增长放缓因素外, 收入预期也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金融危机导致了大量的农民工下岗, 城乡居民就业稳定性收到严重威胁, 由于还没有实现充分就业, 加上城乡部分居民收入不稳定性增加, 这些情况不能形成可靠的收入预期, 居民不敢大胆消费, 因此, 消费将会受到限制。
(四) 社会保障体系和历史文化的影响
我国80%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 85%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医疗保险, 而对于大多数城镇居民来说, 住房、子女教育、医疗是家庭负担中最主要的部分。在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基本上是空白, 生老病死等风险引起的损失基本上家庭自行承担。社会保障的不健全使得居民为了实现将来可能的支出, 不断提升储蓄率, 不敢放手去消费。
另外, 受我国历史文化的影响, 我国居民本身有着一种有收有支的习惯, 由于我国传统的节俭为本, “多储蓄、少消费”的消费意识深入人心, 从而使正常的消费需求被弱化。正是这种文化观念导致我国居民是不会“寅吃卯粮”的, 爱储蓄的文化习惯自然会导致消费水平会受到制约。
(五) 消费环境的影响
从消费政策上来看, 自改革开放以来, 那种“抑制性”的消费政策已有所调整, 但是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从当前居民的消费热点来看居民的消费方向的转变使得消费政策未能及时地得到调整, 致使消费政策欠完善。而我国当前的消费环境不完善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消费。购物环境不够理想, 例如, 农村销售网点的稀少, 城市地区的商店布局过于集中等。再就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也限制了居民的消费, 比如农村地区的交通不便, 城镇地区的车位缺乏, 收费过高等, 这些都限制了居民的消费。
(六) 金融危机和商品安全的影响
2008年, 受宏观调控政策变化以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 股市迅速下跌, 房地产市场中, 深圳、北京、广州等地出现了明显的下跌和成交量萎缩, 加之当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这些都将直接和间接影响到消费。
食品安全也严重影响着消费市场。2008年9月发生的河北三鹿奶粉事件乃至之后的一系列奶制品质量问题, 使消费者对国内奶制品行业产生信任危机, 甚至对其他食品行业、制造行业等相关领域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且影响仍在持续。该事件影响了人们的市场消费信心, 商品特别食品安全问题仍将制约居民的正常消费。
三、扩大消费需求政策建议
(一) 增加居民收入, 提高消费能力
1、继续增加中低收入户家庭收入。
增加就业机会, 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增加对中低收入者、困难群体的生活补贴, 确保中低收入者和生活质量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2、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中央扩大内需政策, 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当前农民就业困难, 不少农民重新返乡务农, 收入受到一定影响。为此, 要积极创造条件, 把农民增收放在重要位置。
(二)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激发预期消费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循序渐进地对以养老、医疗、失业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改革, 加大财政转移力度, 不断增加公共产品供给, 缓解居民消费后顾之忧, 降低居民过高的支出预期, 树立即时消费和信用消费的信心, 从而使居民高额储蓄转化为即期消费。切实解决居民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
(三) 健全城乡消费环境, 扩大消费
全面推广家电下乡, 促进农村消费结构升级。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扩大农家店的覆盖面, 提高同以前配送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加快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 新建和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 开展“农超对接”, 建设从产地到超市的冷链系统和快速检测系统。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
推进“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 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便民服务设施, 推进家政服务网络建设, 实施菜市场标准化改造, 加快大众化餐饮网点建设。财政要继续加大对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和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的投入, 支持农村流通体系和城市服务体系发展。
(四) 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培育和完善消费热点及方式
目前, 房价过高不仅远远超出居民承受能力, 并成为阻碍住房消费扩大的最主要因素。扩大居民住房消费的关键是在控制不合理的虚高房价的同时, 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或廉价房的开发力度。这样, 才能使居民在买得起住房的同时, 还有能力消费其他消费品。
开发适应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新产品, 促进节假日和会展消费, 旅游、文化、休闲、健身等服务性消费和个性化消费, 提高服务性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的比例, 引导流通企业加大促销力度、完善促销方式, 扩大持卡消费。
(五) 改善居民消费观念, 积极发展消费信贷
一方面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等宣传工具, 改变消费者传统消费观念, 更新消费意识, 掌握消费常识, 提高居民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扩大消费信贷业务规模, 改善消费信贷的金融服务, 鼓励居民进行“超前消费”。同时增大个人投资渠道, 让居民储蓄进行分流。进入股票、证券等新型投资领域, 有效利用闲置资金。
(六) 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提高消费者信心
狠抓流通企业食品安全, 重点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商业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 打破市场垄断, 同时要促进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从根本上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以提高人们的市场消费信心。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多变, 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 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断显现。面对如此复杂的经济环境, 我们必须针对我国消费现状, 及时调整消费政策, 使之能真正有效的扩大我国消费需求, 促进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王秋花.我国居民消费现状与发展[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11) .
扩大消费需求措施研究 篇4
1.整顿市场秩序,促进轿车市场整合,为消费者传递真实、合理的价格信号
轿车市场“井喷”式的增长、生产轿车的高利润率以及国家政策门槛的降低使轿车行业的投资激增,产能的迅猛扩大加剧了市场竞争,而目前厂家的竞争手段主要依靠价格竞争。频繁、大规模的价格战已经造成了供求关系的扭曲,市场信息失真,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应整顿轿车市场秩序,惩治厂家虚假降价以及操纵价格进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同时,引导生产和经销厂商以合法的价格竞争带动轿车市场的整合,逐步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为消费者传递真实的价格信号,重树消费者信心。
2.实行有效的细分市场策略,培养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从长远来看,中国轿车市场竞争必将由价格竞争转向品牌竞争,而品牌运作的基础则是实行差别化战略,确立合理、动态的细分市场,以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维护和扩大客户群体。随着轿车生产技术进步和营销模式的创新,柔性制造、模块化设计、网络等技术的普及应用为市场细分创造了便利条件。企业应在充分把握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偏好的基础上,将市场细分策略渗透到设计、定价、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培育出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和长销不衰的经典车型。这不仅可以使厂商在激烈竞争中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还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
3.加快营销模式创新,完善营销和服务网络,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
在轿车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轿车市场竞争将加快向营销环节推进,未来的营销战、渠道战将成为轿车市场竞争的重要内容。为此,企业应加紧营销模式的创新,积极开展特许经营、包销,并在法规允许的条件下推广轿车直销,以激活市场终端,建立与经销商“双赢”的合作机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完善的营销和服务网络,使消费者享受到及时便捷、质优价廉的售后服务。
4.降低汽车金融服务的进入门槛,大力发展专业汽车金融服务
汽车消费信贷对激发潜在的消费需求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汽车金融市场前景广阔,但目前业务开展的政策性障碍较多,市场竞争主体结构不合理。今后,国家应加快这一市场开放的步伐,进一步放松准入条件,鼓励外国汽车金融服务机构和民间资本参与行业发展和市场竞争,拓宽银行及汽车财务公司的经营范围,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汽车信贷产品。同时,尽快建立个人信用评估机构和登记制度,完善个人信用体系,改进现有汽车消费信贷的担保和风险机制,从而为汽车金融服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尽快出台“燃油税”或其他节能政策,缓解轿车市场扩张的能源压力
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轿车生产和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燃油税”政策以调节汽车使用。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和轿车大量进入家庭,迫切需要制定实施“燃油税”或其他节能政策,配合各种环保标准,引导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环保的轿车。同时,加大对新型汽车能源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发新型节能汽车,推动电动轿车、混合燃料轿车的产业化,以缓解能源瓶颈,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6.加强道路交通建设,改进交通管理体系
随着轿车普及率提高,现有的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在一些大中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因此一些城市还提出了限制私家车发展的思路。实际上,我国目前的交通问题不仅仅是汽车保有量增加造成的,而是城市规划、道路建设、交通管理、用车模式及社会道德水准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交通问题不可能靠限制汽车发展得到解决,而是要在加强道路、立体交通网络等硬件条件建设的基础上,学习国外先进经验,转变城市规划与发展思路,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和公民交通法治意识,变“交通管制”为“交通管理”,从而改善交通秩序,方便消费者驾车出行。
7.完善汽车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
扩大消费需求措施研究 篇5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府必须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财政税收政策, 通过居民消费需求来刺激国民经济实现进一步提升。国内财政税收政策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造成一定阻碍, 尚未全面实现刺激居民消费的效果, 居民消费需求不高, 消费水平偏低, 财政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力度, 提出新型消费政策改善现状。众所周知, 我国人口基数大, 居民消费能力呈日益上升趋势, 财政政策的提出可有效实现刺激居民消费需求目标, 税收也因其强制性与覆盖范围广特点发挥特有效果。所以, 财政税收工作人员应结合我国实际发展国情, 研究与改进相应政策, 以便更好实现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财政税收政策与居民消费需求的关系
税收在政府总体收入中占有很大比例, 而消费是有效拉动国家经济的根本动力, 税收对居民消费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政府课税会使得居民自身可支配收入减少, 消费水平长期停留在原地, 未能实现长足发展, 居民消费类型的减少也从侧面导致商品销售持续性出现一系列问题。税收税率与居民消费总量呈反比。政府采用低税率模式, 则会发挥积极作用, 对促进局面消费水准有明显效果。总体而言, 政府税收政策变化对居民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向会产生重大影响力, 此类调节功能主要表现在:针对居民个人收入采用征收个人所得税方式调整征税起点, 可达到降低中低阶层个税征税率要求, 中低阶层劳动人民负担得到有效降低。居民自身可支配资金较为宽裕后, 就会进行不同程度消费。另外, 对消费征税税率做出调整也是刺激居民消费的有效手段, 居民如果采用资金银行存储方式, 政府可降低银行利率, 刺激居民大力进行消费与投资行为。除此之外, 政府应用国债发行方式, 以此拉动居民消费实现进一步提升带有强烈针对性色彩。因此, 税收政策改进会对居民消费产生直接影响, 对经济的影响也极具针对性。
众所周知, 利率问题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自一九九六年至今, 利率呈不断下降趋势, 但基于财政发展过程而言却是在不断上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基本形成, 但政府宏观调控在实际经济发展过程中依旧发挥导向作用, 我国名义利率呈下降趋势, 但因物价水平今非昔比, 利率下降本质也是一种财政扩张表现, 并无实质性作用, 总体而言依旧处于上涨趋势。此类理论与实际不一致的情况给商业银行与企业投资造成资金过剩, 政府结款需求开始面临更大压力。从实际政策引导与居民消费需求历史发展轨迹而言, 民间资本投资与管理可实现边际效益获取。财政支出在居民消费中发挥重要作用, 政府拉动作用明显, 其财政支出可当做私人消费替代品, 此类公众支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双重影响。可有效推动居民购买力上升, 对部分财政支出与公共支出进行替代, 互补形式相辅相成。政府投资与民资投资可实现有效协调, 信贷导致资金竞争日益加剧, 可减少民间投资部门对政府财政扩张造成的不利影响。
三、当下税收政策刺激居民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居民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税收政策在刺激居民消费水准等层面已获取一定成就, 但仍有进一步开发国民消费潜力的必要。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仍处于初级水平, 消费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我国国情重点表现在贫富差距大以及消费不均衡等层面, 政府税收政策在居民消费调节层面力度仍旧不足。最终使得很多居民有了把钱存进银行的想法, 其主要原因为:个人所得税未能发挥应用的效果, 居民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未能达到预期标准, 费用扣除范围与实际情况不符, 税率政策在设计上存在某些弊端等, 种种国内税收政策问题成为业内人士争相讨论的话题。由此可见, 我国当下对财政与税收政策优势发挥不足, 即使取得部分成绩, 但与预期消费需求效果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国民消费能力不强, 整体贫富差距拉大导致消费结构失衡, 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悖等方面。政府在税收政策力度上存在欠缺, 使得大部分民众认为把钱存入银行才是一种高尚的理财方式, 国内商品消费得到遏制。
2.造成问题的原因
此类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不能满足大众实际需求, 缺乏一定科学合理性, 可行性不高。再加上我国经济回升速度较快, 财政人员自身专业素质有限, 很难准确适应现代化经济增长要求, 不能很好抓住最佳发展机遇。不可否认,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 在经济体制层面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去不断完善, 特别是1978 年改革开放后, 国内经济虽然从根本上实现腾飞, 但经济体系在运行中也会掺杂新旧体制下的诸多问题, 容易引发一系列矛盾。由此可见, 我国现行税收政策背后的诸多问题需相关从业人士共同努力建设和完善。由此可见, 税收政策不合理是其主要原因。经济发展速度快, 与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回升阶段冲突, 财政人员对当下国民消费形式与需求认知不全面, 使得部分制度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出现困难, 新旧体制交替也是现阶段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
四、进一步刺激消费增长的税收政策
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历史经验可以看出, 不断刺激居民消费实现稳步式增长意义重大。针对当下我国税收政策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关工作人员要努力完善自身素质, 加大财政税收政策研究力度, 找到最佳方案实现居民消费水平增长效果, 增长趋势保持正确发展方向。为此,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整改当下消费税收政策
众所周知, 税收政策在居民实际消费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引导作用。政府可通过改革调整消费税的策略来指引国民消费走向正确方向, 促使居民消费结构实现根本性转变。政府可对减少消费税征收范围进行慎重考虑, 例如取消部分化妆品或烟酒, 汽车轮胎生产材料等生活必需品的税收, 并加大对高档家电或电子产品税收力度, 也可通过降低某些交通工具商品的消费税, 使得商品价格下滑后居民消费欲望增强, 例如降低摩托车, 电动车等商品的消费税。众所周知, 扩大内需是我国长期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 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发展令世人瞩目, 但也伴随着一些失衡现象出现。消费作用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下降、国民收入差距扩大、资源使用过量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并称为新时期中国三大失衡难题。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资本密集型与工业主导产业链的市场格局, 表现在一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 我国政府则会强调出口前景不佳状况下以经济平衡与内需增长为突破点, 国内短期危机政策主要采取投资策略, 以此保证消费持续增长。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消费者信心下滑趋势, 但要从根本上提升我国消费者消费欲望, 还需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当下我国经济逐渐复苏并得到很大程度巩固, 政策焦点应逐渐从短期刺激转移到结构调整上来, 只有增长格局实现平衡才能从内需中获得更大提升。
另外, 居民消费在整体格局中发挥的作用应得到充分重视, 使得政府不再片面倚重投资或工业, 服务业与消费应及时提上日程, 工资与居民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例提升, 可用一种可持续方式加强消费作用。企业产能与居民消费能力扩大, 外部不平衡现象减少, 劳动密集型经济发展模式可有效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户收入增长也是拉动内需, 扩大消费的重要举措。再平衡也可减少环境污染, 进一步深化政府对教育, 社保及卫生等方面的调控, 以保证我国未来经济增长逐步转向服务业为主, 工业为辅的社会结构形态, 新资源全面应用于增长突出的行业领域, 实现服务行业吸引力高于工业生产领域的效果。
2.完善个人得税
个人所得税调节对居民手中可支配资金造成直接影响, 再加上我国居民贫富差距拉大, 消费水平呈现参差不齐局面。政府可采用降低中下阶层居民收入税收的方法来缩减贫富差距, 从而提升居民整体消费水平。要对个税征收点进行适当改革, 不断创新税收模式, 应用综合与分类相辅相成的混合所得税模式, 划分不同消费层次对象, 并依照具体情况征收所得税。针对征税对象带有明显投资性特征的群体, 在没有消费费用扣掉项目的前提下可应用分类课征举措, 股息、利息、红利所得的收入等就是其中典型的表现。倘若属于劳动所得报酬则需应用综合课征, 比如项目承包过程中获取的劳务报酬, 薪水等, 并对费用扣除范围进行适当拓展。重点把个人财产作为主要扣除对象, 例如医疗费用, 教育费用或购房费用等。另外, 在税收政策制定工作中, 工作人员需要针对个人赡养老人及子女不同情况予以仔细考虑, 然后以不同税收扣除范围来实现公平公正效果。在执行过程中要对我国中低阶层居民生活状况予以充分考量。也可依据实际情况调节超额累积税率, 对征税对象要有足够的重视。
3.新增其他税收
当下我国税收政策对社会保障体系涉及程度不够, 社会保障机构在现代社会构成中占有重要位置。也要对其进行相应的税收工作, 政府要充分利用自身行政职能特色, 不断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人员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将集体企业、国有企业或私营企业、个体户或社会团体等考虑在社会保障税缴纳体系范畴内, 以此来实现刺激居民消费目的。不用参保对象需有不同税收计划以供选择, 常见税率征收标准为:养老保险征收税为单位缴纳20%, 事业保险由单位缴纳1%。医疗保险由单位与个人各自上交3%, 基于此方式的税收征收也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变动。
4.加大各项税收扶持力度
不断加大各项税收扶持力度主要针对人群为失业或待岗人员, 可有效提升社会困难群体收入与消费水准。因此, 深入完善扩大就业各项税收扶持政策是社会大势所趋, 部分安置就业企业限制得到适度放宽, 政府实行相应政策进行辅助, 税收缩减对企业发展负担减轻效果明显。我国就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居民收入增加会直接改变消费能力。不断鼓励企业广泛雇佣农民工劳动力进行作业, 并将其纳入特殊对象扶持群体中。再配合降低税收利率, 依据实际情况提供相应资金扶持等措施。对于自主创业、个体户及困难户群体可以考虑增设其它优惠税种, 贯彻执行优惠政策。并定期减免并监察营业税, 教育附加税及经营建设费用等, 以此来激励更多居民进行创业, 只有居民收入得到提升才能从根本上拉动消费增长, 最终促使居民消费水平与国家经济实现均衡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居民实际消费水平与政府财政税收政策紧密联系, 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能有效引导居民消费方向, 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政府应集思广益, 利用科学高效的税收手段, 实现我国国民经济与居民消费水准双向提升, 财政税收政策必须要具备高度可行性与可靠性, 基于当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与大众消费习惯来制定合理税收方案, 以保障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程度不断加深,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发展,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对国家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国家经济发展使国民消费与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基于此背景下, 要想进一步刺激社会经济发展, 加大对当下财政税收政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 本文首先通过对财政税收政策与居民消费需求关系的概述, 分析当下税收政策刺激居民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最后提出进一步刺激消费增长的税收政策, 以期能为业内人士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居民消费需求,财政,税收政策,国家经济
参考文献
[1]孙新宇.扩大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税收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 2014 (09) :23-45.
[2]王蕾.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税收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015 (07) :33-36.
[3]蒋媛.促进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税收政策研究[D].广西大学, 2012 (05) :23-27.
扩大消费需求措施研究 篇6
1. 城乡文化消费发展不平衡
2010年, 黑龙江人均GDP已经达到27 076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 857元, 人均消费性支出是10 683.9元。恩格尔系数城镇为35.4%, 农村33.8%。其中列入文化相关的娱乐、教育和文化服务计1 001.5元, 占到可支配收入的7.2%和消费性支出的9.4%。进一步细化, 与文化相关的娱乐和服务 (剔除教育) 人均消费性支出473元。按照黑龙江城镇人口2 133.7万人计算, 2010年黑龙江城镇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大约有100.9亿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6 211元, 由于统计数据口径的原因, 对农村居民文化娱乐、教育和文化服务的支出, 没有剔除教育一项的统计,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560.7元, 参照城镇居民分类数据, 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消费占教育文化娱乐消费47.2%的比重, 估计农村居民文化娱乐消费占该项支出的45%, 即252.3元, 按照农村人口1 699.7万人,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大约42.9亿元。这样算下来, 黑龙江与文化相关的娱乐和服务消费需求应该在150亿元左右。城镇居民在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方面的消费需求是农村居民的2倍之多。
2. 城镇居民文化娱乐占全年消费比重严重偏低
2010年, 全国31个省区中, 除山西、甘肃、青海、西藏四个省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全年消费性支出没有过万元, 最低青海为9 613.8元, 余下27个省区均消费过万元, 最高为上海23 200.4元, 黑龙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 787.5元。从文化娱乐用品与服务占消费性支出比重看, 前三位突破9个百分点的分别是上海 (9.46%) 、北京 (9.40%) 和江苏 (9.07%) 。多数省区支出比重在6%~8%之间, 最低为西藏2.89%。黑龙江 (4.43%) 仅次于西藏, 全国排名第30位,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 更是比上海低了5个百分点之多。从文化娱乐占文娱和教育消费支出比重看, 黑龙江 (47.23%) 在31个省区中又是排名30位, 仅高于吉林 (46.63%) 。其余29个省份均超过50%, 上海更是高达65.27%。
3. 农村文化娱乐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高于城镇
2010年, 黑龙江城镇居民全年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性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低收入阶层为3.19%, 中等收入阶层高出近1.5个百分点, 占比为4.66%, 最高收入阶层占比5.45%;与城镇情况有所不同, 按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等级分组, 随着收入的增加, 用于文化娱乐、教育及服务的支出也在不断增加, 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中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均高于城镇水平。在中等偏下收入阶层, 农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比城镇高出2.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中等收入阶层文娱消费占比最大为6.18%, 高出城镇水平1.52个百分点。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 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不高, 导致文化娱乐消费对支出影响较大, 这又说明农民文化娱乐消费潜力较大。
二、抑制文化消费需求的两大瓶颈:收入与价格
1. 经济实力是文化消费有效需求偏低或被抑制的主要原因
需求必须是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从购买能力上看, 可支配收入有很大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 所以可支配收入水平是影响文化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2010年, 黑龙江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排名第28位, 收入水平的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居民文化消费需求。从购买欲望上看, 人均GDP低于3 000美元时, 居民消费是物质文化消费阶段, 3 000美元至5 000美元是居民消费进入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并重时期;超过5 000美元, 居民消费将进入精神文化需求的旺盛时期。2010年黑龙江人均GDP达到4 200美元, 国际经验表明居民消费正由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另据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年鉴显示, 在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左右的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文化消费比重占居民消费总量的7.6%, 而黑龙江仅为4.43%。以上分析表明, 黑龙江居民对文化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 消费需求还远未启动。
2. 文化产品和服务价格“虚高”是抑制消费需求的另一瓶颈
2012年我国公休假期共116天, 3 800万龙江人民, 闲暇时间去干什么?去消费, 而假期消费的主要形态都与文化相关。作为“80后”, 看电影是首选, 那电影的票价如何呢?如哈尔滨万达影城, 普通票价为70元, 大片动则上百元, 如果观看I-MAX 3D电影甚至要130元, 票贩手中普通票价也要50元左右, 这样算下来, 一个三口之家看场电影再买些吃食至少要200元。反观东北地区比较发达市区, 沈阳和大连票价仅为哈尔滨的50%, 如此虚高的电影票价相对于可支配收入而言, 绝对是奢侈的消费行为。再举一个人人所熟知文化商品价格, 书价。现在, 随便拿出一本书, 动不动就要二十几元、三十几元, 精装本要卖到五十元、六十元甚至上百元, 看书也成了件奢侈的事情。大力繁荣文化产业, 普及文化艺术, 就要将文化变为普通市民都可以消费得起的东西, 目前文化市场“虚高”的价格是抑制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又一大瓶颈。
三、提高文化消费路径选择
1. 扩大有效购买能力:变高消费为普及消费
提升文化消费关键性的着力点在于增加城乡广大人民群众收入, 提高人均收入与人均产值的比例值, 健全社会保障减缓“积蓄需求”, 提高人均文化消费与人均非文化消费的比例值。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是提升文化消费的保障, 但是, 收入水平的提高并不意味着文化产品消费需求的提高, 这里还受商品价格因素的制约。以有效的供给提供适销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当然适销还涵盖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发挥行业监管和物价监管的职能, 探寻文化商品定价机制改革, 协调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增长, 变文化消费为普及性的消费, 让龙江百姓都能享受到文化娱乐与服务盛宴。
2. 创新文化补贴方式:变“供给制”、“配给制”为“直补制”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能力的释放可推动文化消费的持续增长, 专家提出不妨采用类似“家电下乡”的“消费直补”方式, 针对不同文化产品和服务类别, 居民集体自行计划、自主消费和自我管理的方式, 变“国家计划配给”为“群众自为消费”。这种面向终端消费者文化消费补贴制度和政策, 从需求角度, 消费者有了自主消费意识, 又有政府补贴买单, 扩大文化消费只是时间问题;从供给角度, 在利益的驱使下, 民间文化活动组织如民间剧团在文化产品的风格和形式上会更加贴近需求动向, 迎合消费者的“胃口”。农民成为乡土文化产品的缔造者、参与者和消费者, 利于激发农村文化消费内生动力, 有利于挖掘农村经营性文化活动的潜力, 有利于推动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向开放、互动方向演变。
3. 创新文化服务内容:凸出“卖点”、“看点”打造精细化文化产品
文化消费是通过文化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来实现的, 打造产品“卖点”, 赢取消费者青睐, 做精做细文化产品, 体现文化消费多元化和消费个性化尤为重要。西方发达国家以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为基础所打造的文化旅游商品收入占旅游收入三分之二, 黑龙江也应将传统风俗文化和现代元素相结合, 深度打造包括娱乐文化、体育文化、旅游文化、饮食文化等在内的精品文化。对于一些公益性文化服务内容, 区别受众主体, 将舆论的引导和兴趣培养植入到文化产品中, 如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 如何在服务内容上创新, 打造“看点”提供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产品。
摘要:对接文化消费需求, 引导和扩大文化消费, 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 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基于现有研究, 提出扩大文化消费的路径:扩大有效购买能力, 推进定价机制改革, 变高消费为普及消费;创新文化补贴方式, 变“供给制”、“配给制”为“直补制”;创新文化服务内容, 凸出“卖点”、“看点”打造精细化文化产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关注特殊群体, 增强群体文化参与度。
关键词:消费需求,定价机制,消费直补,群体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亚南.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291-300.
[2]胡昱.想消费, 有消费, 能消费[N].光明日报, 2012-02-09.
[3]王亚南.面向协调增长, 立足消费需求[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2-07-07.
扩大消费需求措施研究 篇7
一、娄底市必须扩大消费需求
扩大消费是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扩大消费需求是特定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消费既是一次循环的终点,又是下一次循环的起点。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消费,消费可以加快商品的流通,减少商品的积压,避免浪费,从而刺激更多的生产。生产出来的商品消费不出去,生产就难以为继。因此,只有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协调增长,经济才能持续稳定发展。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在总需求中排在首位,即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净出口。
还应当看到,扩大消费是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力。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消费、出口的动力明显不足。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 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到了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已是刻不容缓。地方政府必须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逐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迅速转变。只有扩大消费需求,才可以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但是,娄底市的区域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不合理。根据调查分析认为,娄底市在经济的大环境条件下,长期将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在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中仍然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在经济保持较高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消费需求明显不足,经济结构性失衡的矛盾加剧。根据统计数据表明,投资对娄底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6年的18.53%上升到2013年的72.11%。但值得警惕的是,地方投资冲动,尽管能对娄底拉动GDP增长产生短期影响,但也给可持续发展埋下危险的种子。现行消费状况的特点明显:消费需求规模的增速缓慢,最终消费率处于较低水平,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稳定;消费结构、增速以及水平等均没有达到湖南省平均数;娄底市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 成为制约消费增长的重要原因;政府在公共产品领域投入不足,消费政策涉及面窄;消费环境不尽如人意,降低了消费者的信心;消费环境不尽如人意,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居民的消费需求,使部分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
在娄底市经济的发展中,重视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大力提升居民消费,才能有效缓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只有努力扩大居民消费,使生产的产品更多地进入消费领域,打造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版, 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真正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影响娄底市扩大消费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娄底市因受到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和民间融资风险爆发期“四期叠加”的深度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是,娄底在全国经济发展形势的带动下,迎来了扩大消费需求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去认真把握。
(一)娄底扩大消费面临的机遇
1.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稳定
要扩大消费,不仅要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消费环境,最重要的还是消费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购买能力。娄底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5年的7998元逐年稳步提升增至2014年的12736元,居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消费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4年的127.7亿元增至2014年的381.35亿元。而且,居民储蓄余额较大。2014年年末娄底市个人存款余额770.73亿元,比年初增加131.65亿元。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健全,居民自然而然就会减少储蓄,从而提升居民现期消费信心。
2.物流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
娄底物流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国家和地区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娄底市位于湖南省域中心,有涟水与资水的水路运输,有三条高速公路以及沪昆高铁经过,形成了全新的交通新格局。另外,娄底市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有“湖南的鲁尔区”和“世界锑都”、 “十里钢城”、“百里煤海”、“热电明珠”、“有色金属之乡”、“建材之乡”、“农机之乡”的美誉。娄底是湖南省的能源原材料制造业基地,物流量十分巨大。
3.丰富的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资源
娄底拥有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龙山、九峰山、 洪家山省级森林公园、紫鹊界梯田、湖南水府庙旅游区娄底景区等一批生态旅游区;曾国藩故居、蔡和森纪念馆、陈天华故居、罗盛教故居等人文景观。目前湖南省政府以“梅山文化”为切入点,将娄底、益阳、邵阳等旅游资源组织起来,整体包装,着重打造“大梅山文化旅游协作区”,实现旅游经济区域一体化。随着娄底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享受型消费支出的增加,娄底周边良好旅游资源必然会成为未来的消费热点。
4.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
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而娄底市的城镇化水平则更低,2013年娄底城镇化率首次突破40%,达到40.96%,2014年42.26%。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会使更多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通过转为市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也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
(二)娄底扩大消费面临的挑战
1.市场秩序不规范而不利消费
娄底市的市场秩序较为混乱,主要表现在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商业欺诈现象屡见不鲜,企业财务失真、做假账现象严重等方面。这主要是由于娄底市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市场经济监管不到位,信用机制的缺失造成的。没有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必然使得整个消费环境不尽如人意。
2.实体经济不强而阻碍消费
2005年以来,娄底市房价年年攀升,在楼市上升期,房地产业是名副其实的“短、平、快”项目,投资回报率高、投资见效快,且准入门槛低,任何企业和个人只要具备一定经济实力,都可以进行房产投资。众多企业、个体户纷纷将资金投入房地产,以期在房地产黄金年代能分一杯羹。与房地产持续火爆相比,娄底的实体经济空心化也逐年加剧。在楼市旺季时,所有的问题都被掩盖,而随着楼市泡沫的破灭,对娄底市的实体经济也造成了巨大打击。一些企业在实体经济中积累的资本向房地产开发输血,最后受房价遇冷影响,反而拖垮了实体经济。
3.民间融资规模较大
众多民营企业因对经济形势过于乐观的错误判断,使得企业盲目扩张,在银行难以取得贷款的情况下,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实行民间融资,大举借债。民间融资规模巨大,全市各个县都受到波及。 在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遇冷、高额利息等多重因素下,众多民营企业在2014年上半年纷纷出现危机,甚至出现企业负责人避债出逃、跳楼等惨剧。 不仅娄底市参与了民间融资的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受到很大影响,严重打击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以及消费信心。
4.城乡消费差距过大
娄底市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目前仍然较低,农村居民2013年消费额为127.2亿元,仅为城镇居民消费的60.3%。农村居民消费有巨大潜力,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通过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村居民市民化,而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过程必将是缓慢的,一方面要考虑城市的容纳程度,另一方面要考虑农村居民市民化以后的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能否得到相应的扩张。
三、明确娄底市扩大消费的原则和任务
根椐消费拉动增长的意义以及娄底市消费现状特征,研究解决娄底市扩大消费的对策。总的来说,要更新发展观念,确立以消费为主导的发展理念,促进消费与投资合理增长、良性循环;从娄底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进一步深化消费体制改革;继续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消费环境,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健全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及消费对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的导向作用,为娄底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一)坚持扩大消费的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改善和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清除制约扩大消费需求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需求引导。引导企业以需求为出发点,强化创新基础,提高创新层次, 鼓励多元化发展,加快产品的研发与升级,改善服务质量,提高产品、服务的有效供给水平,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
提高消费质量。扩大消费要数量,更要质量。 我们在扩大消费规模的同时更要提高消费质量, 且在消费质量提升的同时要顾及环境保护。提高消费质量就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各方力量,积极构建行政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公众参与、司法保障等多元共治的消费维权体系,以此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调整消费结构。从消费结构来看,“衣食住行” 类是生存型消费,满足自身生存需求,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属于低层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与娱乐服务”类,属于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才能称得上质量型消费。在我国,生存型消费支出所占比重偏高,且呈现上升趋势,娄底市也是如此。未来五年或更长的时间,消费结构的调整:一是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增大社会保障范畴的生存型消费;鼓励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投入, 让居民有更多的钱花在改善生活质量上。
转变消费观念。由于目前我们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因此居民会更多地选择储蓄用于生活的各项保障。今后要引导居民转变消费观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所谓正确的消费观念是与自身收入相适应并立足于社会物质文化供给基础上的一种适度消费观念。倡导娄底市城乡居民建立立足于娄底市市情和自身收入的理性消费观念。
(二)规划扩大消费的主要任务
在保证娄底市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根椐既定的原则和思路,可以明确和规划娄底扩大消费需求的主要任务:
1.调动居民消费升级的积极性
当前,娄底市居民消费正在从传统的生存型即吃、穿、住等基本生活品的消费逐步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升级转变。为了切实推动居民消费升级, 政府要转变职能,促进消费需求及热点的引导和培育:扩大信息消费,尤其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信息消费,加快促进信息消费,能够有效拉动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绿色消费,使居民建立合理健康的消费理念,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消费行为和过程;稳定住房消费,支持居住和改善住房需求;培育和扩大服务型消费,包括旅游、交通通讯、休闲、健身、社区服务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 尤其要重点升级旅游休闲消费、提升教育文体消费、鼓励养老健康家政消费,以满足居民费群体个性化和多样化消费需求的需要。
2.增加居民的即期消费
即期消费是指为满足消费者某一方面的生活需求,根据自身消费能力对商品的当前消费行为。 一个人为维持日常生活,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即期消费。即期消费根据收入的差距而不同,收入多的居民,即期消费可能会增加;收入少的居民,即期消费可能会减少。即期消费可以实现消费者收入效用的最大化,使经济发展在正常轨道上保持前进,即期消费不足不仅会使消费者的利益受损,更会导致经济发展的“下行”。一方面是消费需求的不足;另一方面是大量存款闲置在银行,不得不想方设法促使居民消费。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必须加大力度改善非收入性因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消费市场,以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和消费意愿,稳定或减少储蓄,增加即期消费。
3.着力扩大农村消费市场
娄底市内需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村居民的内需不足,娄底市总人口有440.02万,其中农村人口有347.2万,占总人口的3/4,但只消费了全市1/3的商品。2004-2013年,娄底市农村居民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率逐年降低,只有个别年份有所上升。2013年农村居民消费127.2亿元,仅占居民消费的38%,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大。因此,娄底市扩大消费需求的着力点在于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只有广大农民的潜在消费需求能够得到激活与满足,娄底市的消费需求才能真正地、持久地得以扩大。
4.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收入是决定消费水平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 需要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努力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努力提高就业水平,通过鼓励创新与创业等政策措施来扩大就业容量,同时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提高劳动者职业专项技能水平,增加就业者参与市场就业的竞争能力;调整收入分配制度,要保证社会财富在分配过程中更多的倾向于居民,让劳动者切实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形成经济发展、收入提高、促进消费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提高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增强居民理财意识, 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切实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落实优农惠农政策,要把中央的各项优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摘要:扩大消费是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不断提高消费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满足人们多样性、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区域内人们。文章根据娄底市消费特点和条件,提出区域性扩大消费的基本对策。
扩大消费需求措施研究 篇8
一、农民消费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消费环境不尽人意
对于农民消费长期低迷的原因, 理论界作了深入的探讨, 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农民收入过低、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民消费观念保守等几种观点。我认为, 农村消费环境差是农村消费市场“启而不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而且是一个常常被人们忽视的原因。
(一) 农民居住环境不利于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可以说, 中国农村消费环境先天不足。农民聚居以村落为单位, 而村落又以田地为中心而形成, 在中国农村田地并非都像平原地区那样集中, 尤其是在山区, 不仅分散而且面积狭小, 这就导致农民分散而居的局面。农民居住过于分散使得农村商品供应难以形成规模经营, 商品零售价格偏高, 甚至有些在需求较小的农村, 没有商品供给点。由于农村居住分散, 小村落人口少, 无法发展第三产业, 如餐饮、洗浴等服务业, 农民的消费水平难以提高。
(二) 农村基础设施环境薄弱严重制约农民消费需求
在中国农村很多地区, 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薄弱, 无论在布局、规模上, 还是在档次、质量、科技上与城市相比差距悬殊, 或是农村对这些基础设施的使用费用较高, 远不能满足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电力供应不足, 缺乏电力传输及相关设施, 所有家用电器无法使用;自来水供应系统还不到位, 无法使用依靠自来水的商品, 如热水器等;道路状况不佳, 运输不便, 农村与外界农产品交易和其他的经济交易无法正常进行, 而且, 农民无法购买车辆和其他农用机械设备, 也极大地限制了农民对先进农用机械工具的需求;手机和电脑网络网络覆盖率还不够, 网络建设成本较高, 网络信号不稳定, 这些无疑都极大地抑制了农民对先进通讯商品的消费热情[2]。
(三) 农村消费品市场不完善挫伤农民消费热情
在中国, 绝大部分消费品生产和服务网络都集中在城市, 农村的消费品市场却异常冷清。第一, 市场总体规模小, 商品流通体系不健全。在农村商业网点大多以农家超市、代销点或乡村集市为主, 由于农村居民居住分散, 这些商业网点也呈高度分散状, 而且规模总体偏小, 分散经营且实力不强, 尚未形成系统的服务网络, 不仅服务质量差, 而且农民购买的不少大型机械、电器的维修成本也比较高。第二, 市场秩序混乱。一些不法商贩在利益的驱使下, 把大量劣质、假冒的商品在农村消费品市场上公然销售, 使农民生命和财产受到损害。由于市场监管不力, 一些经营者欺行霸市, 哄抬物价, 市场秩序得不到保证。第三, 供求结构失衡。由于农村商业网点进货渠道狭窄, 进的货样式少, 不能及时把新产品带到农村消费品市场上;由于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在于城市, 而缺乏对农民消费问题研究, 与农民收入、农村消费环境及农民消费心理相适应的产品不多, 缺乏适销对路的产品, 使农民遭遇“买难”的尴尬。
(四) 农村治安环境不佳限制农民消费意愿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社会上各种矛盾也凸显出来, 一些农民价值观念扭曲, 加之当地执法队伍力量不足, 农村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 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特别是在农民外出务工的时间里, 农村自我防备能力薄弱, 一些不法分子的犯罪异常猖獗, 特别是偷盗、拦路抢劫、甚至是杀人等恶性犯罪。农民出于自我保护, 很少购买大宗、贵重商品。在这样的治安环境下, 农民培养出了谨慎的消费心理, 他们的消费仅限于生存和基本生活消费, 严重抑制了农民消费意愿。
二、中国农村消费环境失谐的原因分析
(一) 优化发展城市的战略是农村消费环境失谐的历史原因
中国农村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由来以久, 新中国成立后, 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目标, 选择了“城市偏向、工业先行”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忽视农村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后, 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方针, 先发展经济基础较好的城市, 先富带动后富, 以农哺工, 农民消费发展受到极大限制。政府优先发展城市的战略不仅没有在财政政策上倾斜农村, 还剥夺了农村自我发展的空间, 给农民造成大量损失。没有政策支持, 农村消费环境才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境地。
(二) 城乡二元结构和中央转移支付不力是农村消费环境的失谐的制度原因
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 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这些“二元结构”把城市和农村严格地分开, 严重束缚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使农村的消费环境与城市相差越来越远[3]。农村消费环境不佳的另一个制度原因是政府对农村的转移支付作用有限。现行的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制度, 不管是在支付规模上, 还是在支付形式上都没有刚性规定, 对农村的转移支付缺乏透明性。于是就出现了挪用专项款、搞政绩工程、领导项目和感情项目等一系列问题, 而很少真正用到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上, 起不到均衡地区间差异的作用。
(三) 相应法律不完善, 执法力度不强是农村消费环境差的社会原因
目前, 中国规范农村消费的相应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地方政府很难依据宪法精神制定具体法规来保护农民利益。加之农民法律意识不强, 自身权益受到侵害也只能自认倒霉。由于农村执法队伍力量不强, 在保障农村治安稳定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甚至有的公安机关在接到农民报案后, 只接受不处理。使农民对地方执法队伍信心不足, 无法安心进行农业生产, 更不敢进行贵重物品的消费。
三、改善中国农村消费环境, 扩大农民消费的对策
(一)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促进分散农民集中定居也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在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后, 应积极推动农村土地规模经营, 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在此基础上, 建集中生活小区或是实行村庄合并, 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把分散的农民集中起来, 建成新村。当地农民应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尤其是服务业, 提高农民收入, 从而启动农村市场, 提高农民消费水平。
(二) 提高对农村的财政投入的效果,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为提高中央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能力, 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是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建立严格的专项拨款项目准入机制。把好专项拨款立项关, 清理和压缩现有的专项支付项目, 取消当前一些名不副实的项目、重复交叉项目、过时项目, 把这些款项归入一般性转移支付。二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和监督制度, 提高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效果。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建立监督评价体系[4]。在此基础上, 政府加大向农村薄弱的基础设施方面倾斜, 为农民消费提供条件。对农村的转移支付也具有层次性, 只有了解农民对不同层次的基础设施的需求愿望, 政府才能因农民不同需求从而给予满足, 农村具备了各种消费条件, 农民才能够积极消费。
(三) 规范农村消费品市场秩序, 完善市场机制建设
首先,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确保工商部门严格执法。地方政府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精神, 出台一些具体性的政策, 对侵犯农民消费权益行为作出明确的、严格的处理。地方政府还须建立一套长效监管考核机制, 对工商部门的执法力度实行考核, 对那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勾结不法商贩的执法者予以严惩, 切实保护农民消费权益, 提高农民消费信心。其次, 健全商品流通体系, 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地方政府还须鼓励企业投资, 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 解决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同时, 地方政府应该配合企业做好对农村市场的调研, 认真分析农村市场的特点和农民的消费心理, 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 有针对性地开发和生产满足不同层次农民需求的产品, 提高对农村市场的有效供给, 充分挖掘农民的消费潜力。
(四) 强化农村执法力度, 保证农村社会稳定
国家应加大对农村治安管理的投入, 加大农村的执法队伍力量, 加强农村执法力度, 违法必究, 从严从重, 给农民创造安全放心的生产生活环境。对那些消极懈怠、甚至是勾结不法分子侵犯农民权益的执法者予以严惩, 维护法律权威。同时, 还要加强对农民的法制宣传, 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用积极健康的思想引导农民树立正确价值观。
摘要: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党和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 连续几年中央一号文件将目标锁定于此。拉动农民消费对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对于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着重大意义。然而, 扩大农民消费有很多制约因素, 如农民收入水平过低、农民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 农村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其中, 农村消费环境是扩大农民消费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希望通过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启动农村市场, 从而扩大农民消费,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关键词:农民消费,优化,消费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课题.扩大农民消费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 2009, (8) :20-39.
[2]胡雪萍.优化农村消费环境与扩大农民消费需求[J].农业经济问题, 2003, (7) :24-27.
[3]张飞.后危机时代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 2010, (9) :52-56.
老百姓放心消费才能扩大消费 篇9
第一,健全的社保体系才能让老百姓放心消费。老百姓把钱存起来,不敢用,其原因是为了养老、为了治病、为了孩子的教育,等等。只有建立起让老百姓放心的社保体系,老百姓才敢花钱。当然,完备的社保体系不可能一天建立起来,但可以通过政府强有力的推动、法律制度的保障,让老百姓感到有指望,有信心。
第二,产品质量有保证才能让老百姓放心消费。老百姓不可能花钱买假冒伪劣产品,现在吃的、穿的、用的,老百姓不太放心,不敢买。加大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打击力度,与“扩大老百姓消费”有着直接关系,与保增长有着直接关系。
第三,保护好品牌才能让老百姓放心消费。老百姓不愿买冒牌货,冒牌货会极大冲击正牌货,“劣币驱逐良币”,就形成恶性循环。保护品牌产品,保护知识产权非常重要。品牌产品市场销售得越好,仿冒的也就越快。政府主管部门对仿冒的打击力度不大,那谁敢去创新?谁敢去搞新的产品开发?没有新的好的产品,哪有老百姓的消费热点?
第四,保护消费者权益才能让老百姓放心消费。消费者协会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事实上现在在接受咨询以及投诉各个方面,消协还是起到很大作用的。但是不能仅仅依靠消费者协会这么一个群众性的组织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应该依靠更多的行政管理力量,依靠法律制度,依靠消费者自己来保护消费者利益,这才是最根本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键在于执行力度和实施细则。商家和企业执行的力度和态度非常关键,而实际的情况是很多的商家、企业能回避就回避,能躲就躲。有的产品有明显的缺陷就是不主动召回,有的销售产品有质量问题就是不主动退货。而中国消费者遇到自己权益被侵害情况下不愿或不敢维护,美国消费者则会非常较真,请律师打官司,甚至会打到店家倾家荡产。中国需要多几个“王海”式的人物,多一些较真的人,而不是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因此,消费者要较真,商家和企业要认真,就会有更多的放心产品和商品。
扩大消费需求措施研究 篇10
一、消费需求与税制结构的关系
消费需求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国际和国内的数据都表明, 居民消费占消费需求的比重大致在80%左右, 是消费需求的主体, 因此, 扩大消费需求应当从促进居民消费入手。居民消费水平受消费能力、消费意愿等影响, 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能够通过改变消费能力、消费意愿等因素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显著影响。税收对消费的这种影响取决于税制结构, 税制结构是指由若干不同性质和作用的税种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税收体系, 包括主体税的选择和各税种的搭配问题, 其中主体税的选择是确立税制结构模式的关键所在。
目前, 世界各国的税制结构模式根据主体税种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 二是以商品税 (流转税) 为主体的税制结构, 三是商品税和所得税并重的“双主体”税制结构。一般情况下, 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侧重于收入分配功能的发挥, 而合理的收入分配可以避免由于财富过于集中造成的两极分化, 出现高收入者有消费能力无消费愿望, 低收入者有消费愿望而无消费能力的现象。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有利于实现效率目标和促进经济的增长, 但流转税由于与价格有关, 多具有转嫁性, 税收最终会落到消费者身上, 不利于消费规模的扩大, 可见, 不同的税制模式对消费的影响是不同的。除此之外, 不同税种的选择对消费也有不同的影响。如社会保障税的开征, 有利于社会保障资金的稳定增长, 可以解除老百姓的后顾之忧, 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扩大消费。
二、现行税制结构对消费的不利影响
1、流转税比重大, 不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我国自1994年确立了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的双主体税制模式, 但从我国税收实践来看, 目前仍以流转税为主 (2007年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三大流转税占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为61.79%) 。这种税制模式在保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促进宏观经济结构调整上有重要的作用, 但对消费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流转税具有税负转嫁性, 税负转嫁主要是通过价格的变动来完成的, 又与商品的需求弹性直接相关。一般来说,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 较易转嫁, 而作为流转税主要税种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的征收范围涉及生产、流通领域和第三产业, 这就决定了生活必需品的购买者——广大消费者要承担大部分的税负。据统计, 企业交纳的税款占总税额的84.3%, 居民占15.7%。但是企业纳税中, 的87.3%是可以转嫁的间接税, 可以到消费者身上, 使消费者负担加重, 从而抑制消费。
2、个人所得税设置不合理, 不利于消费的扩大。
目前, 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以分类课征和代扣代缴为主的制度, 由于制度本身缺陷加之征管水平所限, 高收入者没有承担起纳税主体的任务, 相反, 作为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一直是纳税“主力军” (占个人所得税的50%以上) 。而从作为消费影响因素之一的消费意愿角度分析来看, 由于作为中等收入者的工薪阶层收入基本稳定, 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 同时其边际消费倾向也大于高收入阶层, 因此, 中等收入人群一直是社会消费的主体, 他们的消费行为对我国整体消费状况的影响是最大的。现行个人所得税以工薪阶层为主, 实际上是抑制了消费。
3、财产存量环节调节不力, 影响房地产的正常消费。
我国房地产开发行业在销售环节需要缴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印花税等。而在财产存量保有环节目前仅对生产经营用房、用地征收1.2%的房产税和一定的土地使用税, 对大量的富人财产 (20%的富人掌握60%的财产) 税收调节有限, 炒房现象严重, 造成房价居高不下, 不利于促进房地产的正常消费。
三、基于扩大消费需求视角的税制结构优化思路
根据现行税制结构存在的上述问题, “十二五”时期税制结构的优化, 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改善居民消费条件, 培育新的消费热点。要进一步明确主体税, 改革和完善现行税收体系 (包括流转税体系、所得税体系和地方税体系) , 使税制设计更科学更合理。
1、明确双主体税制模式, 充分发挥税收调节作用。
从目前我国实际情况来看, 双主体税制模式应是理想的选择。首先,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效率优先是必然选择, 而流转税由于在生产、流通环节及第三产业征收, 大多采用具有累退性质的比例税率, 因此, 其对生产、流通进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所以流转税在税制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不能改变。其次,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 基尼系数接近0.5, 所得税本身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 其在公平分配方面的作用是其他税种不可比拟的, 提高所得税比重, 加大对收入的调节力度, 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又有利于社会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 鉴于此, 双主体税制模式应是首要选择。因此, 优化税制结构应从双主体税的建立开始。即降低流转税比重, 适当提高所得税比重, 真正做到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 充分发挥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2、完善个人所得税,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在当前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下, 居民生活成本增加, 再加上住房、医疗、教育等大额支出, 居民负担较重, 消费水平下降。因此, 从减税负的角度出发, 首先需将个人纳税改为家庭纳税, 并按物价水平予以相应调整。其次, 为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公平分配的作用, 保证应收尽收, 应将现行的分类所得税改为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税制模式, 并进一步完善征管制度。除此之外, 降低最高边际税率, 简并税率级次, 有利于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提高消费能力。
3、开征社会保障税, 解除居民后顾之忧。
目前, 国际上已经有170多个国家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其中, 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征社会保障税或类似税种, 并将其作为主体税种。在我国,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采取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形式, 与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国家相比, 存在征收职能软化、监督管理无力、效率低下等问题, 使得社会保障资金缺口一直居高不下。因此, 应借鉴国际经验, 尽快开征社会保障税, 并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预算, 稳定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 扩大社会保障的受益范围, 从制度上解除居民的后顾之忧, 使其能够放心大胆地进行即期消费和计划远期消费。具体可采取逐步推进的做法:先将在城镇范围内征收的社会保险费改为社会保障税, 以雇员的工资总额为计税依据, 由单位和单位雇员按同一比例税率共同承担, 个体经营者以其收入总额计税, 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推广到广大农村。
4、开征环境保护税, 倡导绿色消费。
扩大消费并不是为消费而消费, 更不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 应大力倡导绿色消费, 促进理性消费, 为此, 应建立完善的绿色税制。我国现行税制中, 与环境资源有关的税种主要包括消费税、资源税、车船税等, 这些绿色税收收入占国家总税收收入的8%左右, 虽然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但力度远远不够。据世界银行、中科院和环保总局的综合测算, 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10%左右, 因此, 开征环境保护税迫在眉睫, 要通过对废水、废气、废物排放征税, 让排污者对其污染行为付出较大代价, 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相结合, 加大治理力度, 早日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让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摘要:“十二五”时期我国将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 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 在促进居民消费需求增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 积极构建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的税制结构尤为重要。
关键词:“十二五”时期,消费需求,税制结构
参考文献
[1]万莎.“双主体”税制结构模式优势[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