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扩大论文(通用12篇)
内需扩大论文 篇1
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 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一路蹿升, 2001年为44%、2002年为51%、2003年为60.2%、2004年为70%、2005年已达到惊人的80%。对外依存度的大幅提高加大了中国经济的系统性风险, 减弱了中国经济的独立性与抗风险能力。当世界经济发生剧烈波动时, 中国经济将会受到不可预计的打击,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让这一问题暴露无遗。面对经济硬着陆风险的加大, 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已经成为共识。然而, 启动国内消费, 需要居民收入增加作为前提和支撑。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或者收入预期下降, 百姓仍然不敢消费, 国内消费也就启动不起来。
十年前, 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中国政府启动了扩大内需的政策。为了借鉴历史的经验, 有必要回顾一下当年的政策的功过得失, 来作为现在的参考。
1998年, 中国采取了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的对策来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具体包括: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并配合以稳健的货币政策, 大规模发行国债, 促进基础设施、基础工业的发展, 以带动工业投资, 拉动经济增长等措施, 同时, 也采取了降低利率、征收利息税等做法。这些举措在当时无疑是成功的。利用国债资金进行重点建设, 不仅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 抑制了通货紧缩趋势, 而且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 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同时, 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消费、促进出口和支持改革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作用下, 2000年年中, 中国经济开始出现转机, 当年GDP增长率恢复到8%, 扭转了经济增长持续下滑的趋势。到2000年, 中国已经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国民经济出现了重大转机。此时, 扩大内需也不再只着眼于当前的困难, 而是逐渐被当作了一项长远的发展战略。
而此时在扩大内需名义下, 与普通民众生活休戚相关的教育、医疗和住房三项, 也开始了全面的市场化改革。由此演绎出的高昂的子女教育支出、虚高不止的医疗费用和快速上涨的房价, 成为压在中低收入阶层头上的“三座大山”。此可谓扩大内需难解的综合症, 也是大众无法承受之重。
一、分析当年的政策不难找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
1. 扩招及教育“市场化”
当时经济学者汤敏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想到了当时的经济环境和启动内需。他觉得, 扩大高校招生将是一个国家投资少、刺激内需力度大, 又能实现群众迫切愿望的有效措施。故他向有关部门建议, 在3年至4年内使高校的招生量扩大一倍, 新增学生实行全额自费, 同时国家建立助学贷款系统, 给部分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贷款。汤敏在信中强调了其扩大内需、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 这两点在当时的情况下很能打动人心。结果, 1999年有关部门拟定一个招生计划, 招生人数比前一年增加20%多, 后来觉得幅度还不够大, 几个月后增至47%。由此, 声势浩大的高校扩招拉开了序幕,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扩大内需的背景下, 以一个急转弯走上了大众化的道路。由于收费增加迅猛, 使许多家庭特别是来自农村的无力承担, 另外, 扩招速度过快, 而高等教育资源并没有提高, 这些引发了一系列矛盾。
2. 医疗改革
尽管医疗改革的起始时间可能更早, 但1998年却是我国城市医疗体制改革的一个分水岭。这一年底, 中央制定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问题在于, 医保的覆盖率在政府努力下固然呈现快速增长, 但是距离广覆盖的政策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截至现在, 我国目前尚有65%的人口没有医疗保险。医改的总体倾向, 也体现为政府逐渐减少自己对医疗福利保障的财政责任。一方面, 取消了部分人所享有的免费医疗待遇;另一方面, 对于公共医疗服务机构, 政府也减少了财政支持的力度。而在一些地方, 又试图以“市场化”为取向破解医改难题, 把“市场化”作为医改方向, 把产权制度改革当成“突破口”, 政府忙着“卖医院”、“甩包袱”。这种“市场化”, 导致医院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 处处在患者身上“打主意”。一些公立医院也表现出强烈的逐利冲动, 淡化了其公益性质。与此相对应的后果, 则是虚高的药价和医疗费用。被广受批评的, 正是所谓“看病贵”和“看病难”。“小病熬, 大病死”也成了许多贫困人口应付病患的无奈选择。
3. 住房
1998年, 中国也开始了住房改革, 引入市场机制, 停止福利分房。但事实上, 当时提出的启动国内住房消费, 却是为了拉动由于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乏力的国内消费。住房制度改革更多地考虑到经济增长问题, 而不是老百姓的安居问题。后来的各项政策, 又片面地强调了房地产市场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功能, 强调“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结果,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被很多地方政府发挥到了极至。他们协助开发商设法抬高房价、地价, 最大限度地利用房地产行业来刺激当地的经济增长。强大的利益驱动, 使得住房的功能由“居住”沦为各利益集团寻租的“工具”。高额的房价, 则成了每一个普通百姓都要面临的现实压力。
现在看来, 1998年的措施虽然在短期内使中国经济重新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但却没从根本上解决内需的不足, 反而留下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今天问题重新爆发。
扩大内需的根本在于富民, 重在民生无忧。虽然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可在短期内掩盖内需不足的问题, 但长期来看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虽然通过采取解决民生的措施来扩大内需将比较缓慢, 但这种内需的扩大将会是根本性的, 有实质性意义的。
二、应该采取的措施
1. 加强政府在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的作用, 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2. 增加居民收入, 并以增加中低收入居民收入为重点, 适当提高个人所得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3. 发挥税收对居民收入的调节作用, 加强对高收入的税收调
节, 减轻中低收入居民的税收负担, 防止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4. 稳定就业、扩大就业, 确保居民收入稳定。
5.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增强农民消费能力。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6. 加快推进金融部门改革, 降低居民消费的信贷约束。
7. 财税要瞄准消费倾向大的普通百姓采取让利政策, 涉农税收还有进一步减免的空间;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应该考虑进一步提高;涉及居民的财产性交易和收入要进一步降低税率;涉及消费领域的各种税收要想方设法调整。
面对扩大内需的要求, 我们应当在确保民生的前提下, 谨慎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 来从根本上解决内需不足的矛盾, 改变经济结构, 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构建和谐社会。
摘要:本文基于当前中国内需不足的现实与扩大内需的必要性, 对1998年以来中国为扩大内需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作了简单介绍与评析;对当前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来进一步扩大内需提出了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扩大内需,民生,政策
参考文献
[1]孙慧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外贸依存度与扩大内需[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 (8)
[2]蒙令华:回顾1998年“扩大内需”:不可忽视的综合症[J].财经文摘, 2006 (2)
内需扩大论文 篇2
扩大内需 [内涵阐释] 扩大内需的基本内容
内需,即内部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扩大内需,就是要通过发行国债等积极财政货币政策,启动投资市场,通过信贷等经济杠杆,启动消费市场,以拉动经济增长。
扩大内需的必要性
1.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国际市场风险加剧,外贸出口难度加大;
2.由我国国情决定,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过渡,无论是市场容量还是未来发展,潜力都十分巨大;
3.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国内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
所以,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仍然是国内需求,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扩大内需的难点
1.有效需求不足,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
2.农民购买力低。
3.传统的消费观念亟待更新。
4.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
影响内需扩大的主要障碍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市场启动乏力。1998年-2001年农村市场销售年平均增长8.3%,增速低于同期城市销售增长1个百分点,较多的农村人口与较低的农村市场销售份额极不相称。到2001年底,我国乡村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高达62.3%,而农村零售额仅占全部零售额的25。2%,即占全部人口近2/3的农村人口所购买的商品仅占全部商品零售额的1/4。
(二)城市下岗失业人数增多,困难群体范围扩大。困难群体已由传统的“三无人员”(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扩大到包括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困难企业职工等在内的一个比较大的群体。“三无人员”占低保对象总数的比例,1997年为56%,2001年仅为9%,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占低保对象总数的比例上升到91%。
(三)居民预期收入不理想,预期支出明显增大。近年来,随着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项改革的全面推进,居民对未来支出的预期明显增加。尽管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已形成基本框架,但还很不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保障水平偏低、覆盖范围有限、资金短缺等方面的问题。
(四)投资对国债的依赖性增强,民间投资增长比较缓慢。近几年来,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下,投资呈现加快增长趋势,总体上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有所增强,但投资的加快增长主要是增加国债及相关配套投资作用的结果。1998年—2001年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1.5%,比上世纪80年代高6.2个百分点。2001年城乡集体、个体投资同比增长10.4%,增幅低于同期国有及其他单位投资2.4个百分点。2002年上半年城乡集体、个体投资同比增长17.8%,呈现回升的势头,但仍比国有单位及其他投资增速低6.6个百分点。
(五)市场经济秩序比较混乱,交易成本明显加大。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是以上问题存在的根本症结。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民负担较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机制不畅,扩大了困难群体;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影响着居民消费的增长;投资领域的限制,融资渠道的不畅,限制了民间投资的增长;地方保护主义,惩罚监管不严,助长或加剧了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等。
[典型例题] 1.材料
一、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扩散和蔓延,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更趋复杂。在一个时期内,我们将突出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压力,突出面临外部需求显著减少、我国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的压力,突出面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的压力,突出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的压力。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只要我们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部署、扎实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解决突出问题,完全有条件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材料
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09年经济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纪律,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提出的发展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实际。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的经济知识,分析说明如何才能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条件下,继续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2分)
(2)材料一、二蕴涵的唯物论、辩证法道理有哪些?(10分)
(3)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党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才能经受住“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的考验?
(1)答:①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增长;(3分)
②针对“我国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的压力”,要积极地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结构;(3分)③针对“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的压力”,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3分)
④针对“外部需求显著减少的压力”,要减税、降息,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3分)(2)①“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使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实际”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4分)
②“只要我们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部署、扎实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完全有条件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和坚持两分法。(3分)③还体现了内外因相互关系原理,要充分重视内因的作用。(3分)(其他观点,如引用材料恰当,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3)答①中国共产党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特别要提高驾御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等。(4分)②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2分)
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分)④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2分)
2..(18分)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G省近年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情况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投资率
42.9%
44.8%
46.9%
j0.4%
消费率
51.6%
50.2%
48.6%
45.7%
注:据有关资料洲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高于投资。(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可新增GDPl06.12亿元,而投资每增加100亿元只新增GDPl00.02亿元。)
材料2:近年G省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情况表
年份 生产总值
增幅%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实际增幅% 农村居民人均纯 收入实际增幅% 农村占全社会消费 品零售额的比重%
2004
11.8
7.7
5.O
38.1
2005
11.6
8.2
5.9
36.8
2006
13.4
10.4
8.3
35.4
2007
15.2
10.1
7.3
33.8
材料3:2008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当前,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明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最紧要的就是立足扩大内需,积极扩大内需,扎扎实实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
问题:
(1)材料l、材料2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5分)
(2)材料1和材料2有什么联系?(3分)
(3)结合上述材料,请谈谈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10分)
2.(1)表1反映了G省2004~2007年投资率逐年提高,消费率逐年下降,说明了G省消 费需求明显不足,对经济拉动作用有限。表2反映了G省2004~2007年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小于生产总值的增幅,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逐年下降.(6分)
(2)居民收人水平的提高赶不上经济增长率,影响了消费能力的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居民收人增长缓慢,农村消费市场份额不断萎缩,是导致G省消费率逐年下降的主要因素。(4分)
(3)①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增加中低收入户家庭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莲山课件
扩大内需的西方经验 篇3
提升购买力
为了刺激消费需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签署了一系列为工薪家庭减税的法律,包括所得税减税法、每个儿童500美元的减税法、“希望”奖学金减税法,以及终身培训减税法等等。
美国的减税法律实施后,日本政府也先后两次出台了削减个人所得税和居民税的措施,并通过税制改革新法案将这两项税收的最高税率从65%降到了50%。日本政府还制定了购买住宅减税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住宅。据有关方面预测,实施该政策后,日本每年可望增加10万套住宅的需求。
在提高低收入者购买力方面,美国采取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办法,约1000万名低收入工人受益。日本政府则发放商品券,其对象主要是未满15周岁青少年和领取福利养老金的老年人。
对于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法国政府主要采取了两大举措:一是制定“青年就业计划”,开辟新的就业渠道。通过国家支持的方式,法国鼓励公共部门、教育和治安等部门招收18-26岁的青年,这一计划创造了15.85万个新的就业岗位。二是大力推行每周35小时工作制,分部门、分企业地进行劳资谈判。这一制度在法国创造了新就业机会共18万个。
点燃投资热
鼓励企业投资的一种政策导向是削减税赋。日本曾在税制改革新法案中将企业法人税的最高实际税率下调,中小企业还享受另外的减税优惠。英国也采取类似的办法,以鼓励创办私人企业。此外英国政府还实施过一项支持中小企业研发新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这项政策将使信息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高科技公司受益。
美国由于刺激内需不再需要通过实施大规模的公共工程来实现,联邦政府向资本市场的举债大大减少,从而推动长期利率下调,这是次贷危机之前美国汽车和住房市场旺盛的主要原因之一。
扩大政府公共工程
日本小渊惠三政府曾针对国内需求不足,个人消费持续低迷,并导致经济衰退的情况,采取了通过大幅度增加公共投资来拉动内需增长的举措。1998年下半年,日本政府编制了一项总金额为8.1万亿日元,以扩大公共投资为主要内容的补充预算。当年11月,针对当时严峻经济形势,日本政府又通过了23.9万亿日元的综合经济对策,其中17.9万亿日元为公共投资计划。1999年度,日本财政预算增长5.4%,为20年来的最高增长率。在该预算中,用于公共事业建设的费用为9.43万亿日元。除此之外,还有特别会计项目中的公共投资以及大学求学、研究设施建设等国家建设开支。当年国家建设投资总额达20万亿日元。
与日本类似,英国政府也于同期制定了3492亿英镑的预算,它在此后的3年中增加了总额为60亿英镑的购买力。
开辟经济新热点
新经济理论认为,在技术层次不变的情况下,传统产业的生产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将受到边际报酬递减的限制。而高新技术产业一旦在技术或产品的研究上有了突破性创新,就会不断地衍生出新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在高技术产业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增长从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新的变化:信息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人们通过信息技术能更好地掌握和控制经济中出现的问题,使生产能够更好地适应需求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库存对销售的比率是17%,次贷危机之前不超过8%。同时信息技术也促进了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延长了产品的生命周期。这些变化都有力地刺激了美国投资和消费的增长。
扩大内需必须解放思想 篇4
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需要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形成了一种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 依靠不断扩大的出口规模来拉动我国经济的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 到2012年, 我国出口额已达到了20489亿美元, 成为世界上出口数额最大的国家。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虽在一定的时期内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也造成了经济发展对外依赖度较高的问题, 增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风险, 并诱发了国内的一些问题。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 已支撑不了我国经济在一个较长时期的持续稳定增长, 也支撑不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大国, 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并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走内需驱动的发展道路。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涉及很多具体复杂的问题, 需要解决我国经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 需要改变建立在外需拉动模式基础上的思维方式, 这些都需要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 才能跳出外需拉动发展模式的限制, 在创新驱动、市场培养、政策扶持、政绩考核等方面进行调整和转变, 才能在创新驱动、市场培养、政策扶持、政绩考核等方面把经济增长的立足点放在扩大内需上, 推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逐步实现;只有解放思想, 才能突破建立在外需拉动模式基础上的思维方式, 从国家宏观战略的高度, 进行扩大内需的顶层设计, 统筹规划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统筹解决扩大内需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系列的实际问题, 统筹安排扩大内需的投资和发展问题。这样, 才能把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到主要依靠内需拉动的模式上。只有解放思想, 才能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更灵活的政治智慧, 以更大的经济勇气和更务实的经济政策, 深入挖掘国内需求的潜力, 提升消费需求的质量和效益, 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培育新的国内需求增长点及增长机制需要解放思想
扩大内需, 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真正使内需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动力, 需要培育新的国内需求增长点, 需要培育国内需求的增长机制。要突破国内传统需求的限制, 不断培育出国内需求新的增长点, 并使国内需求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增长机制, 国内需求才能得到持续、稳定的扩大。也只有在国内需求持续、稳定扩大的基础上, 才能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提供良好的国内市场基础, 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真正使我国的经济走入内需驱动的发展道路。
培育新的国内需求增长点, 培育国内需求长期稳定的增长机制, 是一项十分复杂且艰巨的任务, 不仅需要对目前国内的消费政策作一系列的调整, 而且需要创新政策机制、营造新的消费环境、更新消费观念等, 这些都需要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 才能以全新的视野, 发现人民群众潜在的消费需求, 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 把人民群众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变为现实的消费需求, 促进国内需求的扩大;只有解放思想, 才能发现现有国内需求增长的趋势和方向, 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把握现有国内需求增长的趋势和方向。及时发现、正确把握了现有国内需求增长的趋势和方向, 才能采取经济、行政等多种政策, 对现有的国内需求进行培育, 使现有的国内需求能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得到长期稳定的增长, 促进国内需求的扩大;只有解放思想, 才能更新人们的消费观念, 激发人们消费的意愿, 引导人们消费的动机和方向。这样, 就能促进如旅游消费、文化消费、养生健体消费等健康、文明、绿色消费的形成和发展, 促进国内需求的扩大;只有解放思想, 才能在培育国内需求长期稳定的增长机制方面进行政策调整, 以新的思想和观念, 及时调整阻碍国内需求长期稳定增长的政策, 及时制定促进国内需求长期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 及时培育完善国内需求长期稳定增长的机制。这样, 才能使国内需求得到长期、持续、稳定的扩大, 才能充分发挥扩大内需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三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政策需要解放思想
扩大内需关键在于扩大居民的消费, 而扩大居民消费的重要前提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增加居民收入。居民收入, 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加了, 居民才有能力把更多的收入用在增加消费、改善生活上, 才能使国内需求得到有效的扩大。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 要把重点放在增加居民收入上, 采取多种政策措施, 切实增加居民收入, 为扩大内需奠定良好的基础。增加居民收入是一项比较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但从我国目前收入分配方面的实际看, 增加居民收入, 首先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政策。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政策, 不仅涉及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调整, 而且涉及社会不同阶层利益的调整, 不仅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 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要完成这一复杂艰巨的任务, 不仅需要务实的工作态度, 更需要解放思想的精神状态。只有解放思想, 才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1) 只有解放思想, 才能以新的视野、新的思维, 拓宽居民收入的渠道。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条件下, 居民收入的渠道也呈现出多样性, 除了劳动报酬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渠道外, 还有如财产性收入、技术或信息转让的收入、服务性收入等收入渠道。居民收入的渠道越多, 其总体收入水平也就越高。增加居民的收入, 除了提高劳动报酬外, 还需要拓宽居民收入的渠道。思想僵化, 观念落后, 是不可能有效拓宽居民收入渠道的。要有效地拓宽居民收入的渠道, 必须破除僵化思想的束缚, 解放思想, 大胆创新;只有解放思想, 才能解决好资本收益过高、劳动报酬过低的问题。当前, 影响我国居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资本收益过高的问题。由于资本收益过高, 影响了劳动者报酬的提高。要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解放思想, 真正认识劳工组织和劳资协商的重要性, 充分发挥工会在劳资协商中的作用, 通过劳资协商, 把劳动者的报酬提高到一个合理的水平上, 使劳动者的收入能得到增加。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解放思想
“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 (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是扩大居民消费的关键之一。在当前, 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绝大多数居民不仅要承担医疗、教育、生育方面的支出, 还要把收入的一部分积攒起来, 以应付在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支出, 以应对在失业、重大疾病、自然灾害等方面的风险。这样, 绝大多数居民在消费支出方面, 就显得比较谨慎, 能不用的就不用, 能不买的就不买, 这必然会影响到国内需求的扩大, 影响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 可以有效地减少居民在医疗、教育、生育方面的支出, 并为居民在养老、住房、失业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政策预期。这样, 就能起到鼓励、促进居民消费的作用, 使国内需求得到有效的扩大, 为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基本的动力支持。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 同样涉及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以及社会不同阶层利益的调整。要做好这一项涉及民生改善的系统工程, 不仅需要有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开拓进取的工作精神, 更需要有解放思想的工作态度。只有解放思想, 才能站在全局的高度, 从综合性的原则出发, 系统构建能够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 能够照顾社会不同阶层需求, 能协调各方面关系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只有解放思想, 才能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在住房方面的需求。解决人民群众的居住问题, 不仅是一项扩大内需的重要工程, 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是实现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的民心工程, 是目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住房保障体系, 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只有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以创造性的思维开展工作, 才能在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方面找到正确的结合点, 形成政府保障基本需求, 市场调节改善性需求, 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保障体系, 既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住房需求, 又满足一部分社会成员的改善性需求, 并在这一过程中带动国内需求的扩大。
五解决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需要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从温饱不足到小康有余, 正向全面小康迈进。但是,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大, 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复杂原因, 我国还有上亿的贫困人口。根据中国科学院最新完成的《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的数据, 按2010年标准, 我国贫困人口有2688万, 而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人民币/年) , 我国有1.28亿的贫困人口。如果我们能逐步解决这1.28亿的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 增加他们的收入, 提高他们的消费水平, 必然会大量增加国内的需求, 带动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所以, 解决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 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 也是扩大内需, 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工作。
解决上亿人口的贫困问题, 是一个长期、复杂的任务, 需要在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等相关政策方面的全方位推进, 需要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治手段的有机结合, 需要国家扶持、社会帮助、个人努力的结合。要做好这项利国利民的重要工作, 不仅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更需要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只有解放思想, 才能以新的思路选择新形势下解决贫困问题的新途径。在新形势下, 我国贫困问题发生的原因变得更为复杂, 不仅有自然方面的原因, 还有社会方面和人们观念方面的原因。传统的、主要依靠国家扶持的途径, 就显得比较单一, 很难解决新形势下的贫困问题。这就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寻找更多解决贫困问题的途径, 既有国家的扶持, 也有社会的帮助, 既有集体的奋斗, 也有个人的努力。多种途径同时并举, 形成一种相互补充的多路径的状态, 才能有效地推动贫困问题的解决;只有解放思想, 才能以新的思路和方法把贫困问题作为社会的一个系统工程来解决。我国的贫困问题比较复杂, 不仅贫困人口的数量较多, 而且贫困的种类也较多, 既有相对贫困, 又有绝对贫困, 既有大量的农村贫困人口, 又有相当数量的城市贫困人口。贫困问题的复杂性要求我们把解决贫困问题作为社会的系统工程, 采取不同的方法, 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注释
扩大内需的心得体会 篇5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以及各地方政府相继推出了各种扩大内需的政策和举措。在各项投入中,银行投入自然而然地就占了大头。特别是工商银行,元月份就几乎投入了年计划的二分之一。随着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拉动作用的显现以及金融投入的迅速增加,各大铁路工程、水电工程、灾民安居工程等纷纷启动。毫无疑问,随着就业率的回升,城乡居民的手持货币量也在不断地增多,购买力也将随之上升。在世界经济持续下滑的前景下,这种强劲的发展势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那么,扩大内需要扩大到一个什么程度才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呢?消费者要如何消费才算得上是理智消费呢?
国家之所以推出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是因为受国际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的影响,出口产品大幅度的削减,使得国内的生产以及相关产业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按说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只要激活了国内市场,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由出口减缓带来的负面影响。那么,国内市场为什么难以激活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农村市场没有激活。中国不仅农村人口多,所占的比重大,而且其消费的缺口也大,需求欲望也在日益膨胀。而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农代写民手中没有钱。没有钱,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了。由于2008年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大幅上涨和粮食价格的不断回落,因而使得广大农民的收入比前几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农村购买力下降成为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扩大内需,最重要的还是要激活农村市场。
农村消费有几个高潮期,春节前置办年货,购买衣袜鞋帽以及电器产品等,是第一大高潮。在这个期间,由于农业收入不多,再加上外出打工者已经闻到了经济不景气的气味,因而,在年前,有好多人家都不敢放手购物,原来那些大手大脚花钱的农民在消费上也比较理智了。第二个高潮是春节前后的婚寿喜宴。有许多在外打工的人们,都趁着回家过年的机会把自己的喜事给办了,或者是趁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提前给老人过寿诞或者给小孩子举办生日大宴。如果手头比较宽松一些,他们会趁机多购买一些东西;如果手头吃紧,他们则会省着点,拣最要紧的东西购买,能省则尽量地省一点儿。第三个高潮便是购买生产资料,如果预计农业收成好,打算扩大种植面积,他们就会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反之,他们将会尽可能地压缩或者削减对农业的投入。要激活农村市场,就要下决心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下论文代写决心稳定粮价,让农民看到今年以及来年,种田还是大有希望的。把农村市场激活了,真正拉动了消费,最大限度地消化了由出口转内销的产品;或者通过农村市场的活跃,进而带动城乡市场,使国内的产需基本平衡。如此一来,也就基本上实现了扩大内需的目标了。
虽然说我们当前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扩大内需做文章,但也要提倡理性消费。对于那些可买可不买的商品,并不需要急着去买,有了钱也不可以乱花或者随意浪费。个人消费如此,公款消费亦是如此。有些单位错误地认为大手大脚乱花钱就是扩大内需,他们用公款大吃大喝毫不心疼,用公款个人消费还一郑千金;不仅一些高官腐化堕落,连一些村官也学着代写用公款到城里来唱歌、洗脚、泡妞。前几年我被抽往乡村参与化债减债和清理村级财务,发现村里的开支绝大多数是白条,只要书记或者村主任签字了就可以列支。如此看来,无论是公款还是个人消费必须理性,必须把握好这个度。
扩大内需的“需”在哪里? 篇6
应对金融危机,实行新积极财政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的启动,与过去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相比,其特点为:一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面广,经济形势比亚洲金融危机时要复杂、严峻,而且经济形势还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二是从2008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转换速度之快、之明显,是历年来我国宏观调控中少有的现象。三是为应对此次金融危机,我国不仅提出扩大支出,也以结构性减税相配合,如从2009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为此将减收1200亿元。而在亚洲金融危机时,我国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措施,但总的财政调控手段是增支不减税,因此,此次以增值税转型改革为代表的减税措施,让积极的财政政策成为名副其实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四是在扩大支出方面,除了以投资拉动来扩大内需的惯常做法外,也强调向民生领域倾斜。在提出的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中,至少五项措施都与民生有着密切关系。五是我国近些年经济保持了10%以上的持续增长,财政收入更是连年攀高,经济实力的增强为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提供了雄厚的基础。
上述五个特点,说明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不同于以往的积极财政政策,是一种新积极财政政策。
扩大内需,要找准定位
从宏观经济总需求构成看,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是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从国民经济核算构成看,这“三大需求”具体表现为最终消费需求、资本形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从对各具体需求的界定看,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内需是消费与投资,外需则表现为净出口。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近些年“三大需求”的比例关系有如下特点:一是消费率与投资率在“三大需求”中占主导。二是投资率呈上升趋势,消费率趋降;两者有一定的互补性,即投资率高时,消费率低,反之亦然。三是净出口率在经过几年的低位徘徊后近几年上升趋势明显。再从“三大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看,数据显示,自2001年以来,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及拉动基本上低于投资,消费与投资的贡献及拉动呈现此降彼升的趋势,净出口的贡献及拉动与前两者相比始终处于劣势,尽管近几年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增强。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我国“三大需求”中,投资与消费占主导,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及拉动作用明显,净出口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显然不及投资与消费的作用大。投资与消费构成了我国的内需,由此看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源动力是投资与消费,即内需,而投资的作用有大于消费的趋势。
当前各地出台的一些措施,投资占了相当的比重。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种方式虽然见效快,但也往往易于导致投资边际效率下降、投资过热、盲目建设与重复建设、对环境资源造成损害等消极后果,不仅延迟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也可能埋下下一阶段经济过热的隐患,造成经济运行出现很大的波动性。在过去“高投资、高增长”发展战略的惯性作用下,扭转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消费下滑的趋势,对于提高我国最终消费率、扩大内需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扩大内需,国民收入分配应向居民倾斜
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时,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我国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进行了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在短期内确实达到了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但从长期看,也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消费。消费不振,一方面是因为居民对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支出有后顾之忧,在社会保障不健全的情况下,人们不得不进行预防性储蓄,以应对在这些方面意想不到的大额支出,这也是我国为何近几年消费率下降、储蓄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由于是大额支出,造成广大消费者即使有消费需求,也没有消费能力;另一方面,由于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我国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有增无减;更为重要的是,从政府和居民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看,整体上呈现政府上升、居民下降的趋势,国家财政收入近些年的高速增长,造成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倾斜。
要想提高消费率、扩大内需,有必要通过财税政策从居民收入与支出两个方面入手,使国民收入分配向居民倾斜,可选择的主要政策措施有:一是进一步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此外,还应适当扩大税前扣除范围,应将纳税人的赡养老人、扶养子女、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考虑在内,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增加纳税人可支配收入的作用。二是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养老保障等方面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以免除居民在养老、医疗、就业等方面的后顾之忧;通过转移支付,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从而降低他们的预防性储蓄,增加即期消费。三是通过财税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增加失业培训,以扩大劳动就业,吸收下岗失业人员,增加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四是继续加大对“三农”的财税支持力度,农民增收对于提高居民消费率乃至最终消费率,进而扩大内需都有着积极的重大现实意义。
引导消费扩大内需的思考 篇7
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 对于如何引导消费的问题, 却是众说纷纭, 学界尚未取得共识。“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在这个特殊时点很有必要郑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引导消费。
二、提出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 当前经济态势的迫切要求
针对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中国政府提出了以发展内需为主, 辅以财政、金融政策的一揽子计划, [1]极大地缓解了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在全国人民的积极奋斗下, 我国的经济形势看好。但是也必须看到, 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和缓、复苏, 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在一段时期内, 它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绝不能低估。严峻的事实是, 我国内需缺乏强劲的后劲, 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尚需时日, 加上我们长期在消费问题上, 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 因而有关消费的政策、方针以及舆论宣传, 还不能到位, 制约着内需的发展, 同时也必须看到, 我国人民生活理念、生活方式、消费传统、购买习惯, 还存在与我们的愿望和要求上的差距。[2]所以, 在实际上, 发展以内需为基本驱动力的消费, 提出掌握引导消费的方针和艺术这个理论与实践问题, 正是当务之急, 顺乎潮流而动。
(二) 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呼唤
人类的生产总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统一, 人类的生活也总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 使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统一而日益完善的新时代, 出现了电力机械装备工业向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合成材料、新能源工业的转换, 不但涌现出一批崭新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新型工业, 而且使传统的工业和农业发生重大的变革;第一、第二产业向以精神享受为特征的服务业即第三产业转换, 引起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体力劳动为主向以脑力劳动为主、脑体结合的劳动生产方式转换, 引起社会劳动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电脑、信息技术、网络与现代高速运行的交通、通讯结合, 促使人们的距离趋零、地球变小的转换, 引起人们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3]一句话, 这种因科技革命推动的生产力及其结构的转换和变革, 迫使世界发生全球性的经济、社会调整变革。反映到人们对产品消费的要求, 就是产品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统一, 生产与持续发展、人的健康长寿并行, 以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和谐结合, 从而呼唤消费的理性引导。
(三) 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课题
应该说, 在我们中国, 提出掌握引导消费的方针和艺术, 绝不是一时应景的权宜之计, 而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方针和根本任务。因为作为社会主义的国家, 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根本动力和目标, 绝不是唯利是图, 而是不断地提高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质量和水平。毫无疑问, 中国共产党人, 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 也必须领导中国人民, 对旧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消费传统、购买习惯进行改革, 建立一种崭新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消费传统、购买习惯, 以创造巨大的消费拉力, [4]使社会主义的航船, 主要依靠自己的推动力破浪前进。
(四) 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规律性取向
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在于遵循经济的、社会的发展规律, 这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规律、市场发展规律、商品变动与运行规律、环境与生态变动规律, 等等, 而且还包括社会、经济生活变动规律、居民生活变动规律, 等等。社会、经济生活、居民生活, 不仅仅与其所需要的商品数量、结构变动密切相关, 而且还与其相应的质量变动息息联系, 它们影响并制约着人类的健康、疾病和寿命以及地球生态和环境的安全。如何消费, 不仅需要居民个体十分注意, 而且还要求社会、人类整体精心关切。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的历史阶段, 随着现代化、科技进步的快速推动, 参照恩格尔定律, 呼唤消费的理性研究。所以, 引导消费就是这样荣誉登场, 摆在我们的议事日程上, 岂能等闲视之。
(五) 国际经验和我们自己正反两方面实践的重要启示
由于经营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 缺乏宏观调节的市场经济, 对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 带有一定的滞后性、盲目性和破坏性。以生产过剩为主要标志引起的经济危机就是它的不可避免的产物。因此, 适应市场经济宏观管理的要求, 国家对于消费理所当然地也必须加以引导, 以防止错误的市场信号, 引导经营者的错误决策。同时, 国家也很有必要对于经营者滥用科技、离开人道、离开科学的营销行为加以监管。值得特别提出的是, 这种引导, 也只有社会主义国家能够真正以人民利益为重才能真正全面、科学地做到。
三、我国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消费引导方针
近三十年来, 关于消费引导的方针, 在国内有过几次不同的提法和争论。上个世纪80年代, 有人提出高消费。意见一出台, 很快被社会和学术界推倒。因为它严重脱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 无论经济发展的水平还是群众生活的实际状况, 提出高消费都是不切实际的, 也是违反经济发展常识的。根据这次出现的教训, 后来, 又提出适度消费的意见, 也很快遭到学术界的质疑。学者认为, 适度本身是个模糊概念。何为适, 何为不适?何为度, 何为过度?无法量化和测度。所谓适度消费, 本质上还是限制消费。而限制消费很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也是同我国经济发展的目的、动力、目标背道而驰的。反对适度消费的学者提出, 应以积极消费取代之。[5]所谓积极消费, 就是鼓励消费、科学消费、引导消费。
(一) 在现代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各国经济互为影响, 息息相通
一国的消费方针, 必须适应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现代人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追求, 对产品的实用审美需求, 已成为我国人民的普遍要求。积极消费符合世界潮流。
(二) 消费是由生产决定的, 但是消费并不是消极的
它既标志着一个生产周期的终结, 又引发一个新的生产周期, 推动再生产深入。用马克思的话说, “消费直接也是生产”。一是“因为只是在消费中产品才成为现实的产品”;二是“因为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 因而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力, 后者是生产的前提”。
(三) 提倡积极消费, 在本质上是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 是合理消费、讲究科学、鼓励创新
目前, 我国居民生活理念守旧, 要通过各种渠道引导和调整居民个人结余货币的投向:一是通过金融体制的改革, 积极引导居民投资产业建设;二是通过完善教育科技改革, 引导居民智力投资;三是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引导居民的货币收入参加劳动保险基金的建设;四是大力引导居民进行房产建设;五是积极引导居民参加公共文化体育建设;六是引导合理的生活方式的建立和健全, 纠正各种不合理的消费倾向, 推动消费结构的转变, 顺应现代化的历史发展。
(四) 积极消费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
诚如前述, 社会主义就是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 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成员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本身包含着积极消费, 用消费来为生产出题目、添动力的思想。因此, 积极消费的方针可以适用于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
(五) 中外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 用控制消费的办法来指导商品经济发展是不可取的
首先, 它不利于发展生产, 因为生产以满足消费需求为目的, 没有消费就没有动力;用抑制消费的办法, 只会抑制消费需求, 使生产失去动力。[6]其次, 它不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的素质。只有生产产品, 才能创造出懂得其性质、运用其功能的人。如果没有电子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也就不能有电子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和消费者, 也就没有这方面的专家。再次, 它不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生产发展, 没有高素质的人才需求, 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也就没有动力。因而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就得不到根本提高。
有的人担心采取积极消费的方针, 与艰苦奋斗的建国方针相悖。这是理解的偏颇, 把艰苦奋斗的建国方针与消费指导方针混为一谈。提倡艰苦奋斗建国, 是基于我国的发展基础落后, 要有苦拼苦斗的精神, 但这绝不是要求一般居民去节衣缩食, 真正需要注意节约或控制的, 一是物质资料生产的成本费用;二是国家的行政开支;三是国家官员行政的奢华作风;四是某些形式主义的铺张浪费。
四、引导消费的对策
提倡积极消费, 就要学习和研究消费理论, 注意在实际工作中讲究引导消费的艺术, 来实现引导消费的目的。
(一) 要在国内, 宣传建立正确的、科学的消费理念
消费理念就是消费的指导思想, 受人们生活理念的制约;在我国还特别受政治的制约。政府的号令对人们的生活理念影响至深。正确的、科学的消费理念来源于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 是一定的经济、社会基础造成的, 但又与一定的社会舆论与社会生活积习不无关系。建国六十年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有了很大的提高, 人们的整体生活上了一个台阶。但是, 我国人民的生活理念是保守的, 也是较为落后的。要改变这种情况, 需要学校教育、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社区街道等各方面进行工作。
(二) 要把握引导消费的社会舆论导向
一是要宣传生产、流通与消费三者的辩证关系, 叫响消费是生产、流通的动力、目的和目标, 努力提升消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例。二是大力宣传城乡一体化发展, 叫响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明确消费的主导在城市、基础在农村, 切实推动农业产业化, 推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发展各种就业形式,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是大力宣传科学的生活方式, 改革旧的不良风俗和落后的生活习惯, 提升物质生活, 丰富精神生活, 正确认识和把握产品使用寿命周期, 催新产品的设计和改造, 倡导产品更新的使用理念。四是科学宣传消费的多种形式, 积极稳步地发展信用消费。五是大力发展文化、艺术、体育、医疗、保健等公共消费事业, 促进环保和生态建设。六是推动消费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
(三) 要正确认识、区分和处理几个关系
一是国家艰苦奋斗的建国方针与社会、居民积极消费方针。二是行政办公消费与企业经营消费。三是领导干部公款消费与一般群众个人生活消费。四是居民积极消费与社保、医保改革。消除群众后顾之忧, 引导群众敢于消费、善于消费。五是推动创新产品、科技产品引领时尚与打击假冒伪劣。六是指导企业、行业促销广告宣传, 正确引导创新消费。七是道德、科学宣传与法制建设、质量监督。要放开手脚鼓励居民积极消费, 奋斗人生、享受人生;约束政府, 以民为本, 紧缩开支。
参考文献
[1]钱斌华.促进消费需求的积极财政政策思考[J].经济丛刊, 2010 (4) .
[2]李超, 杨松桥.启动居民消费需求对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6 (1) .
[3]郑泽华.对当前我国扩大内需的几点思考[J].中国商贸, 2010 (4) .
[4]路阳.关于我国扩大内需的思考[J].中国市场, 2010 (28) .
[5]孙永正.做实城镇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扩大内需的战略选择[J].天津社会科学, 2010 (4) .
扩大内需:高等教育之困 篇8
一内需疲软症结:“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
我国内需疲软,不是因为居民有钱不消费,而是因为居民没钱,是因为失衡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诚如经济学家林毅夫所言,目前经济“最突出的结构问题是收入分配结构的不合理,两极分化有逐渐加大的趋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资本所得不断上升,劳动所得不断下降。”[1]21而导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则是“两高一低”的经济增长方式。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低起点起步,只能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吸引外资,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业推动经济增长。这符合比较优势原理,但也形成了对低成本扩张的依赖。在各类要素价格被压制的情况下,即使产能过剩和竞争过度,企业依然能够维持一定的利润空间,这是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屡压不下的重要原因,也是引发其他一系列问题的逻辑起点。2001年底入世后,长期延续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出口导向战略不谋而合。2003年起,一方面,因入世及国际经济繁荣,在外部市场强劲需求的带动下,制造业投资和出口快速提高;另一方面,受国际经济形势鼓励,地方政府积极从事开发区建设,政府投资也迅速上升。
在“投资驱动、出口拉动”下,我国经济增长率连续五年超过10%,但这种增长方式的最大缺陷,在于快速提高人均GDP的同时,难以相应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微观来看,压低工资降低成本,企业由此提高市场份额;但宏观来看,低工资使劳动收入增长缓慢,国内市场规模有限,导致宏观无效率。微观“效率”提高的过程,也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动力逐渐丧失的过程。由于这种“合成的谬误”,经济增长不能不寄希望于出口和投资,久之,形成“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的经济增长方式。[2]48金融危机导致外部需求骤降,出口锐减,由于无强大的国内市场依托,制造业投资放缓,失业增加,产能过剩,经济增长下滑。
实质上,中国危机并非国际金融危机的一部分,而是传统的生产过剩危机。即使没有美国金融危机的引发,中国的生产过剩危机迟早也会发生。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也需要一场经济危机,借助经济危机的压力和动力,把经济增长方式真正转变过来。
正如学者所指出[3]:内需和市场的问题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这个问题困扰我们的社会已经有超过至少10年的时间了。这表明,也许我们过去启动内需的思路有问题,真正阻碍内需形成的关键性因素没有解决。内需问题不是一个简单地让老百姓花钱的问题,要通过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通过社会结构的转型,通过相关社会制度的建设,这个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1998年扩大内需政策,尽管有效抑制了经济增长率下滑,但其实是以政府消费扩张代替居民消费扩张、以政府投资扩张代替私人企业投资扩张,而作为内需的最主要部分————居民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应有提升,“两高一低”的不平衡结构不仅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反而进一步突出。[2]47当前,为抑制增长下滑,宏观经济政策再次转为扩大内需。2008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经济目标。结合1998年扩大内需的政策实践,我们可以总结如下经验:“保增长”和“扩内需”只是“标”,“本”则是“调结构”。
二高等教育参与扩大内需的理论假设与中国特色
“调结构”,如前分析,最关键是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劳动所得;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出口依赖。从理论上来说,高等教育对此有较大的作为空间。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作为最重要的人力资本积累,是促使收入分配趋于平等的重要原因。[4]而当前内需不振的主要原因,在于国民收入分配向资本所有者倾斜,劳动者报酬所占份额却不断下降。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造成投资增长快、消费启动难的结果。收入较高的人群,基本需求已经满足,这部分人的消费倾向相对较低,增加的收入多转变为投资;而收入较低的人群,节衣缩食,还面临子女教育、医疗等一系列问题, 他们消费倾向相对较高, 但又缺乏消费能力。[1]21“出身贫穷的年轻人,可以因为接受教育,得到技术,而在未来出人头地。同时,上一代财富分配不均的现象延续到下一代的趋势,也会因为教育而减缓下来。”[5]作为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高等教育可以有效促进社会公平,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减少分配不均,由此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就产业结构优化而言[6]:
产业结构是由要素结构决定的,一个是资本积累,一个是人。有什么样的人,我们的70%的农民都能够上到大学教育,那我们的经济结构一定不是现在这个结构,我们的创新能力一定是跟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去改变效率,改变要素结构,才能改变生产结构,这是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的概念。
可见,从理论层面来说,对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高等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具体作用方式如下图所示。
高等教育可以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和促进社会流动,来调整产业结构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假设。但是一旦把调整产业结构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进行任务分解,会发现这两者都面临同一个掣肘: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转移的问题。这一点非常具有中国特色,是“调结构”无法绕开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廉价劳动力过剩状况依然存在,低成本竞争局面无法打破,自主创新动力无法激活,农民这个消费意愿最强的群体收入有限,内需终究难以扩大。在工业化过程中,整个社会要从一个以农村为主的社会转变为一个以城市为主的社会。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如果不能顺利地实现这种转变,也将不会继续保持一个以农村为主的社会,而会形成一个断裂的社会。当前,农民群体与整个社会结构是断裂的,其自身相对封闭,其贫困带有很强的群体性。农民和农民工都是一种固定的社会身份,在目前的户籍体制下,要改变这种身份几乎是不可能的。[7]惟一可以借助的途径是教育。
三高等教育促进社会流动:高中教育机会瓶颈和体制限制
中外历史经验表明,农民收入的持续提高,不仅要依靠农业生产的不断增长,而且更有赖于农业就业人口的减少。[8]事实证明,文化素质越高的人越希望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而且转移也相对容易些。但由于体制限制,尤其是高中教育机会瓶颈,高等教育转移农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非常有限。
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教育的现代化标志是:第一,12年制义务教育;第二,高中入学率为80%-90%;第三,大学入学率为40%-50%左右。从扩大内需的角度来看,我国教育的最大问题不在于高等教育没有普及化,而在于高中入学率低迷,高等教育对于落后地区的作用无法发挥。
2005年,我国初中升高中的毛入学率仅为52.7%。1999年至2005年高校入学率一直高于高中入学率,二者差距在高峰时几乎达到20%。[9]这一差距意味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受益者集中在城市居民中,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也是城乡受教育水平进一步拉大、城乡贫富鸿沟加深、二元经济结构固化的过程。
2005年全国就业人口的教育水平分布为:文盲占6.2%,小学占27.4%,初中占45.8%,而高中仅13.4%,高等教育水平仅7.23%(见图2)。[10]
以上是全国就业人口教育水平状况,如果单从亟需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第一产业人口来看,情况更不容乐观。全国从事农林渔牧及其服务业的人口中,文盲占10.1%,小学教育水平占39.7%,初中教育水平占45.3%,高中以上教育水平仅占4.9%。[10]4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内部资料《关于农民工流动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建设问题研究报告》显示:有52.16%的农民工只具备初中文化程度,还有12.12%的农民工是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11]汤灿晴基于广东省的实证研究,也证实落后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遭遇高中教育机会瓶颈,其成因,可能与近年来积极扩大高校招生但是却对高中教育发展不足有关。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广东尚且如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推断,全国普遍情况更是如此。[12]
除了高中教育机会瓶颈,贫寒子弟还受到城乡二元教育体制的限制:在重点学校录取分数上,属地学生比异地学生低100多分,在同一所高校内,农村学生的平均分要比城镇学生高出20左右。[13]45同样的分数,在农村连专科都不能录取,在城市却可以进重点大学。招生名额的城乡差别更明显,高等学校在属地招生比例平均远远超过30%以上。2005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仅有八九万名考生的北京市投放的招生计划名额分别为346人和368人,而在有73万名考生的河南省投放的招生计划名额分别为74人和67人。[14]
教育承担社会资源再分配的职能,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及其子女来说,教育是改变其命运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但是,体制的限制,尤其是高中教育的断层,使贫寒子弟难以企及高等教育,所谓高等教育促进社会流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产业结构,至少对于落后地区来说作用不大。
四高等教育提升人力资本:大学生失业之困
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掣肘,但是高等教育对此作用甚微。不仅如此,高等教育自身面临大学生失业之困。
据新华社报道,2007年中国失业率大约4.1%,农民工和大学生是中国近五年内的两大就业团体。[15]劳动力市场的信息表明,2007年,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54.3%,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0.5%,而在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40%,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5个百分点。[16]但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面临人才紧缺的问题,无论是技工还是工程师,其人才紧缺程度超过服务业,某种程度上已经开始影响中国制造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17]
要对上述数据做一分析,有必要考察一下我国当前经济要素禀赋。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是3~4万美元,90%的人口在城市,70%~80%的国民总产值来自服务业。但对我国来说:目前城市化率还不到50%,70%的人属于低收入阶层,只能自己洗衣做饭;还处在制造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对物流、贸易、财会、法律、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相对较少;人均收入只有2000多美元,居民人均金融资产仅1万多元人民币,金融、投资服务市场难以扩大。因此,对我国来说,一个合理的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一定是一个以制造业和一般服务业为主,逐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的产业结构。[18]所谓一般服务业,是指以制造业服务的生产型服务业以及为初始化服务的一般性服务业。[19]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与其说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不如说是一个打工大国。真正的制造业是一条产业链,包括7个环节:制造、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定单处理、批发经营和零售,目前我国所做的,基本就是第一个环节订单式制造,而从产品设计到零售的6个环节则掌握在发达国家,这6个软环节,所创造的价值是制造的9倍。因此看似我们在工业化,但实际上是替他国打工。从就业角度来看,真正需要大学生的是后6个环节,而我国制造业处于产业链的最底端,这是大学生失业的真正原因。[20]
对于大学生失业现象,学界最常用的解释是专业不对口。事实上,本科教育本来就应该是通才教育,专科才是专才教育,美国的本科教育以通识教育为主,却没有严重的失业问题,原因在于,美国的服务业高达国民总产值的76%。所以问题的症结不在于专业是否对口,而在于以订单式制造为主的产业结构,不需要太多的大学生,它本身有庞大的农村打工人口支撑。经济学家郎咸平指出,“今天我们看这个国家大学生就业率是多少,不用看统计数字,看看它的‘6’与‘1’是怎么搭配的就行。只有‘1’没有‘6’的,大学生就业就不好。”[20]“只要稍微学过一点经济学的人都应该知道,只有服务业才需要更多的大学生。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大学怎么能施行扩招合并和产业化的政策呢?其结果就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20]
正是在这里,展露了一处悖论:从理论上说,有什么人,就有什么产业结构,高等教育可以通过提升人力资本,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在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如果你不满意现在的产业结构,那么你要做的就不是人为地现在硬去改变产业结构,而是努力积累资本,发展教育,去改变你的‘落后’的要素结构。”[18]但是,由于高等教育先行的步子太大,脱离产业结构现状,不仅无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反而产生大量失业问题。在大学生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高等教育之于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有限。
五扩大内需:高等教育有待激活
高等教育参与扩大内需,如果采取直接刺激消费的方式(扩大招生规模和提高学费),会产生较强的反作用。人们不敢消费,就在于社会保障没有跟上,逼得人们不得不储蓄。近十余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以及住房改革、医疗改革,增加了人们对未来的支出预期,实际上使人们进一步失去消费信心,整个社会的消费意愿因此下降,反而使内需进一步紧缩。此次扩大内需,政府希望对教育、医疗、安居工程加大财政投入,减少这类支出对居民支出的挤出效应,由此刺激消费。这是对1999年高教扩招刺激消费政策的某种纠偏。这也意味着,高等教育直接拉动内需的做法需要纠正。
高等教育参与扩大内需,更稳健可行的办法,是通过提升人力资本,促进社会流动,以优化产业结构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从而间接参与扩大内需。这在理论上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如前所述,从现实来看,阻碍重重。
首先,通过促进落后地区的社会流动,打破低收入———低教育水平———低收入的锁定循环,由此调整收入分配结构,这个理论上可行的做法,在现实中却受体制限制,尤其是遭遇高中入学机会瓶颈的限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行12年义务教育比扩张高等教育更加紧迫,也更加务实。
其次,高等教育提升人力资本不能脱离现有产业基础。中国今后的10~20年甚至20~30年的经济发展,恐怕仍然会是一个二元经济的结构,或者是一个多元经济的结构:一方面我们有了高端的产业,另一方面低端的产业还要在中国长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样如此。我们只能通过逐步提升受高等教育人数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并经过几代人的发展,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如果急于求成,就一定会是一场灾难,结构没上去、失业却大增。[13]45当前的问题在于,高等教育先行的步子太大,过早地培养了过多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的就业期待值,已经大大超出现有产业结构的容纳能力。
综上,高等教育参与扩大内需,就目前来看作为空间不大。要激活高等教育参与扩大内需的作用,需要相应配套措施,具体而言:
第一,在落后地区推行12年义务教育,使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对贫困人群免费。没有中等教育的铺垫,扩大高等教育不过是加剧教育两极分化,加大人力资本结构性比例失调,因此也拉大了贫富差距。解救之途和当务之急,是在“普九”的基础上,将义务教育范围上延到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在十大扩大内需政策中,特别强调了对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的改造,为此,中央财政“十一五”期间计划投入专项资金100亿元。本文建议在此基础上,进行落后地区12年义务教育的试点,并形成相关立法。
第二,出台国家战略计划,国家和企业联手进行产业升级,使过剩的大学生有用武之地。目前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科研和技术人员的绝对数早已超过美国,占世界第一位。[21]高等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前于产业结构。可以说现在缺的主要不是人才,而是使人尽其才的产业升级。而产业升级不能依靠企业的个别行为,需要国家牵头,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在现有基础上要有效参与扩大内需,必须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自我调整。
其一,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国的就业市场是一个分割的市场,包括农民工竞争的就业市场、大学生竞争的就业市场,以及介于这二者之间的技工就业市场。技工就业市场提供的往往是大学生不愿意做而农民工还做不了的工作,目前这一就业市场面临严峻的人才紧缺问题。我国高职教育每年招生近300万,在校学生接近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半,但是高职普高化现象依然十分严重,技工和工程师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
其二,加大产学研合作教育力度。2009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国家工商总局、全国工商联和共青团中央等七部门下发通知,联手启动“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该计划主要针对离校没有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要求各地抓紧确定见习单位、加强对就业见习的管理和服务。这其实是以行政力量推行的产学合作项目,具有事后补救的特点。最好的做法是从源头做起,强化产学研合作教育,借此有效调整师资力量结构、课程设置结构和教材内容,做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衔接。
六结语:视教育为软基础建设
由于人才培养往往有较长的周期,高等教育参与扩大内需,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性,无法立竿见影,因此,我们更需要有基础建设的心态,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当前高等教育参与扩大内需的两大困境,一是高中教育的缺口,二是高等教育自身的过快膨胀。两者都是对于教育本身的漠视:前者忽视中等教育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意义,高中教育欠账太多,致使我国产业至少在未来的10~20年内,不得不锁定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以解决农民转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后者把高等教育简单视为拉动内需的经济工具,无视教育和产业链的基本状况,仓促扩大规模,不仅无助于社会流动,反而加大了贫富差距,不仅无助于产业结构优化,反而产生巨大的失业问题。
江苏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政策研究 篇9
一、江苏经济发展中内需与消费的构成分析
一个地区, 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状况如何, 宏观上与收入结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 微观上与人们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相关。
1、劳动者收入增长相对较慢, 影响了消费需求。改革开放以来, 是劳动者收入增加最多的时期, 但是劳动者报酬与其它收入指标相比, 增长却比较缓慢, 反映了收入结构的不合理。有数据表明, 从2001年到2007年, 江苏劳动者报酬增长了1.02倍, GDP增长了1.71倍, 反映资本利润的营业盈余增长了2.96倍。劳动者是生产财富的主体, 也是消费财富的主体, 但劳动者报酬增长较慢的情形, 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内需和消费。
2、消费结构不够合理, 居民消费比重趋低。在最终消费中, 居民消费应该是主体性消费。但是改革开放以来, 却出现了居民消费比重走低、政府消费比重偏高的情况, 一方面反映了改革的矛盾,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从1978年到2007年, 居民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的比重由88.2%降低到67.7%, 下降了20.5个百分点, 按照这个趋势, 会严重影响到内部需求和消费的增加。
3、重工业比重偏高, 挤压了消费需求。江苏产业结构中, 存在着重工业趋重、轻工业趋轻的倾向, 反映了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从2005年开始, 轻工业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接近和低于1/3,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产业发展中为生产而生产的问题。诚然, 在一个地区, 轻重工业结构不能完全反映产业结构矛盾, 但是重工业比重过大, 不仅造成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 而且会影响到居民生活消费的增加。
4、出口增长过快, 没有及时转化为内需。江苏作为开放型经济发达的省份, 新世纪以来呈现了利用外资和出口高速增长的态势。问题是如果进口与出口不平衡, 贸易顺差过大, 又没有转化为实际的内需和消费, 就容易影响到内需和消费的增长, 这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目的。
5、消费率不断走低, 降低了全省的消费水平。从1978年到2007年, 全社会消费在GDP中的比重由52.4%降低到42.0%, 减少了10.4个百分点。其中, 居民消费减少了17.7个百分点, 农民消费减少了22.4个百分点。相比之下, 美国消费率超过2/3, 这充分反映了消费不足的情况。
6、收入差距带来明显的消费差距, 影响了实际的消费满足程度。2007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378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561元, 相差9817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0715元,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4792元, 相差5923元。在城镇, 最低收入户平均收入为4456.09元, 最高收入户平均收入为45532.64元, 相差41076.55元;最低收入户平均消费为3790.10元, 最高收入户平均消费为24790.75元, 相差21000.65元。在农村, 低收入户平均每人纯收入为2826.7元, 高收入户平均每人纯收入为13187.2元, 相差10360.5元;低收入户生活费支出为3414.0元, 高收入户生活费支出为7357.7元, 相差3943.7元。收入的差距, 很容易导致消费不平衡的问题, 即高收入者收入较少转化为消费, 低收入者明显的消费需求不足。
7、边际消费倾向偏低, 有效需求增加不快。在增加的收入中, 多少用于消费支出, 反映着人们边际消费倾向的高低, 也影响着实际的消费需求。从有关数据资料分析, 江苏不仅居民收入增长相对较慢, 而且在增加的收入中, 用于消费的比重减少, 这加剧了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从1995至2007年, 城镇居民收入增加了11744元, 消费支出只增加6943元, 边际消费倾向仅为59%;农村居民收入增加了4104元, 消费支出只增加2854元, 边际消费倾向为70%, 基本说明了农民收入较低和消费不足的情况。
二、江苏改革开放以来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政策的总结反思
1、经济增长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着重投资、轻内需和消费的问题。多年来, 在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上, 占主导地位的意识仍然是GDP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出口增长速度、利用外资增长速度, 地区之间攀比的、列入政绩考核的也强化了这些指标, 对内需和消费问题并没有放上重要的地位, 缺少有力度的利益激励机制。
2、富民优先的政策缺少具体的落实措施手段。从实践来看, 虽然我们也重视到居民收入的增长问题, 并且先后提出了“富民强省”和“富民优先”战略, 但缺少配套和有力的政策实施。相比之下, 政策与实施的力度都不及GDP、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指标的要求, 实际的居民收入增长明显低于GDP、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指标的增长。据统计, 2001至上007年,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为13.4, 农民人均收入为9.0, 而同期财政收入为25.8, 地区生产总值为13.5, 劳动者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
3、比较注重做大蛋糕, 对如何切好蛋糕重视不够。在收入分配问题上, 在相当长时期里实行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 重点放在扩大可供分配的收入总量即“做大蛋糕”上, 对如何“切好蛋糕”即实现公平关注不够, 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官民之间等拉大了不该扩大的差距, 人民群众没有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的成果。
4、对外开放优于对内开放。与对内开放相比, 我们对外开放基本上是“超国民待遇”的政策, 出口有补贴, 利用外资有政策奖励和税收优惠, 内资企业与内部贸易处于不平等的状态。这在事实上影响到内需的扩大。同时, 外贸形成的顺差是否和有多少转化为内需和消费的满足, 这方面缺少足够的数据支撑, 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内需和消费, 做大外需与扩大内需之间缺少有机的结合。
5、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完善, 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有很大的关系。据有关资料反映, 我国2008年末的养老参保人数只有2.1亿多人, 尚不及劳动力人口的20%, 占60%的农村人口没有社会养老体系 (1) 。江苏的情况比全国要好, 但农村养老仍然是薄弱环节。如果人们在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缺少必要的安全, 这方面的后顾之忧成为沉重的包袱, 就不可能形成足够的扩大内需的购买力, 也不会放开手脚消费。
三、江苏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建议
1、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积极推进江苏经济由生产型向贸易型、服务型方面的转变。长期以来, 江苏经济以加工制造业为主, “生产型”的特征比较显著, 与“贸易立省”的浙江“市场型”经济有很大区别。江苏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要走以市场为中心, 依靠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制造业水平的道路。现代服务业具有创造需求、引领消费、需求弹性波动相对稳定不易大起大落的特点, 还具有以人的智力、体力等非物质投入为主, 能源原材料等物质投入较低、污染排放较少的优点。江苏适应消费需求变化的新形势, 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努力形成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人民群众消费水平提高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 可以成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举措。
2、充分挖掘需求潜力, 扩大有效供给。围绕市场需求组织经济活动, 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点。面对生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形势, 必须把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创造和增加有效需求方面。尤其需要搞清楚, 基本上没有多少支付能力的困难群体、支付能力不足的低收入群体基本需求有否满足, 缺口有多大?中等以上收入群体的发展性需求、享受性需求、侈奢性需求空间有多少, 满足的程度有多大?还有即期需求在多大程度上没有得到满足?可以提前的未来需求尚有多大空间?应该有比较准确的测算。我们分析, 如果区别不同情况, 分类满足不同层面的有效需求, 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会产生非常可观的效果。
3、创新就业制度, 增加灵活而有弹性的就业模式。稳定和增加就业, 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基础。当前, 我们面临着原有就业者因困难企业减员、裁员而失业和新增劳动力找不到工作而待业的双重压力。如何最大限度的增加就业, 并拉动内需、促进消费?除了在政策上鼓励现有企业尽量不减员、少减员、减薪不减员外, 还要鼓励创业和就业模式的创新, 包括采取灵活有弹性的就业模式。比如, 发展家庭经济, 办家庭作坊、家庭工厂, 在家中从事手工工艺等, 还可以发展网上办公、网上交易、网上服务 (教学、看病、娱乐……) 等。这类创业和就业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 避免交通拥堵。可以通过政策扶持先试点, 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4、坚持内外贸一起上, 将发展外贸的成功经验引入到内贸中来。江苏外贸依存度大, 外贸、内贸都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点。在外贸面临国际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 可以借鉴发展外贸的经验, 用发展外贸出口的办法发展国内贸易。比如, 对内部贸易也给予一定的补贴, 完善内部贸易的信贷服务, 甚至增加分期付款服务等。同时, 努力提高外贸水平, 积极发展进口替代。随着形势的变化, 外贸必须服从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提高水平, 一方面保持进出口之间的总体平衡, 另一方面确立外需服务于内需、出口服务于进口的理念, 积极发展进口替代, 加快技术创新, 减少外部依赖, 同时通过进口改善生活消费。
5、正确引导未来预期, 增强发展和消费信心。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特征, 是消费者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 影响了消费需求的扩张。特别是过于悲观的看待未来, 产生可怕的后果。这方面, 迫切需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其实, 现代经济危机基本上是生产过剩、消费不足的危机, 不是生产不足、消费过度的危机。今天的经济, 生产能力和供给基本上没有问题, 问题是消费不足, 是从增加消费入手解决危机。加之随着技术的创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人们的收入和消费都是增加的趋势, 未来肯定比今天更美好。人们要改变传统的消费理念、消费习惯, 适当增加消费。这方面, 教育和引导的工作应加强。
6、加快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扫除后顾之忧。社会保障的功能, 对少数低收入者而言, 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条件 (养老、医疗、失业、住房等) , 可以吃上定心丸;对大多数人而言, 则减少了人们消费与参与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在较少后顾之忧情况下, 正常消费和创业、就业。在消费和市场竞争问题上, 社会保障将直接决定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底线”。在目前危机形势下, 由于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益较低, 社会难以明显增加社会保障对象的收入标准。工作的重点, 一是更应关注的是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尤其是农民和农民工, 以及城市的低收入困难群体, 做到应保必保。二是提高社会保障的统筹范围即社会化程度。社会保障局限于县或省辖市, 级别过低, 范围太窄, 应逐步上升到省级和国家层面, 并解决保障对象异地保障的问题。三是克服社会保障的商业化倾向。
7、积极引导新型消费方式, 不断培育消费热点和亮点。除了满足低收入群体基本的生活消费需求以外, 还要结合收入多层次的特点, 引导居民不断拓宽消费领域, 从传统的、有型的物质消费向现代的、无型的精神文化消费转变, 积极发展文化教育体育消费、假日休闲旅游消费、通讯信息网络消费、住房汽车高档消费等形式, 为提高消费层次和消费等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形式。要培育一批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型消费产业, 加强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休闲娱乐等产业, 满足居民的精神消费需求。研究出台政策, 规范和鼓励持卡消费、网上购物、电话购物等新型消费方式。大力发展Bto B、Bto C交易模式, 发展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积极组织举办各种博览会、消费推广会、贸易洽谈会、节日庆典、国际论坛等各类大型活动, 打造新型的消费交易平台。
8、切实满足农民需求,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增加农村道路、自来水、电、医疗、教育、文化等公用实施的供给, 让农民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二是进一步做好“家电下乡”工作, 保证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 获得物美价廉的服务。三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尤其是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 提供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水平。
摘要:在金融危机全球蔓延的大背景下, 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缓解危机影响和走出危机的重要之举。对于外贸依存度较高的江苏而言, 在内需与消费的构成方面还存在很多矛盾与问题, 需要认真反思改革开放以来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 明确扩大内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针对性地采取有力的对策措施, 化解矛盾, 确保内需成为拉动江苏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关键词: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政策,江苏
注释
浅析金融危机下扩大内需战略 篇10
1 浅析金融危机
美国次贷市场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升温而繁荣,也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下挫而衰退。2006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住房市场大幅降温,随着住房价格的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很多次贷市场的借款人无法按期还款,由此次贷市场危机开始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次贷危机影响下的金融市场,大量商业银行倒闭。9月15日,以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为标点,表明次贷危机已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199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是一次很典型的系统性金融危机。系统性危机可以被称为“全面性金融危机”,主要发生在金融领域,如严重的混乱、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同时或连续的债务危机发生问题。系统性的金融危机蔓延了全球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
此次危机爆发的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金融市场无节制的金融创新。但是,美国的过度消费也是这次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金融危机表面看上去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则可认为是由于美国金融秩序和发展的失衡。但美国的过度消费也是导致这场危机的隐藏原因。过度的消费从另外一方面反映出美国贸易的巨大逆差。长期以来美国国内储蓄一直处于低位,对外经济表现为长期贸易逆差,平均每年逆差占GDP总额达到6%的水平。一般来说8-10%的贸易逆差比重极其容易引发金融危机,好比泰国金融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都是由于贸易逆差过大而导致。我们可以想象,当人们减少赊销,生产力出现过剩,则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实体经济的投资减少。实体投资的缩水和有效需求不足相互制约,则影响着金融业银行资金链,引发了一连串的塔罗牌效应。
2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
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衰退,这将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预期,给我国外贸行业带来重创。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将会降低欧美发达国家的进口需求,这无疑将使中国的出口大幅度减少,极大打击我国出口外贸企业的发展。另外,相对于出口贸易的减少,金融危机削弱了企业的投资动力,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直接导致了境外投资能力大幅度减弱。
在经济衰退的过程中,美元有可能继续贬值,这就直接导致人民币过快升值。间接地,过快升值则会对我国的实体经济造成冲击。金融危机导致金融体系的瓦解,带来信贷紧缩,损害企业正常的信用需求,影响企业正常的贷款需求,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业生产下降,制造业等出现萎缩。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工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导致了失业率的上升。
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国正在对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但低附加值的产业结构加以调整,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最终实现我国企业的结构性升级。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的局面即将得以缓解,由内需主导的消费市场将焕发出更多的生命力,然而此次危机的到来使得这场结构性调整有所中断。
3 扩大内需的必要性
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等。
所以,以我国的经济的基本情况来看,拉动内需是极其必要的。其中的必要性从三个方面来论证:首先,我国是出口依赖型的国家。但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对外贸易市场风险增大,出口难度加大,出口必然减少。只有扩大内需,我国对出口的依赖减小,自然地,我国受制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削弱了,经济的自主性增强了。其次,拉动内需可以减少就业压力,增加就业岗位,使原有的企业得以生存。最后,我国地大物博,拥有大批的矿产财富和人力资源,这些为发展内部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现今我国城市发展不平衡,东西经济发展差异比较大。如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无论是市场容量还是未来发展,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拉动内需是极其必要的。
总而言之,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方针。当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实施政府补贴,鼓励家电三下乡。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缩小东西差距,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内需,加快国内建设步伐,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国家抵抗风险的能力。
面对今天的金融危机,我国依然需要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不管从长远还是近期来看,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都有着关键的作用,有助于我国经济独立、平稳的增长,减小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冲击。扩大内需就是要认清现今世界的环境变化,尽管外部环境不断严峻,我国也应该把经济增长的重心放到拉动内需上来,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Krugman,P.A model of balance of payrmmts crises[J].Journal of Money,Credit,and Banking,1979,(11):311-325.
[2]陈云.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J].经营管理者,2009,(23).
[3]李丹,李琳.试论中国扩大内需以应对金融危机[J].消费导刊(理论版),2009,(14).
[4]宋清华.论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J].江汉论坛,2000,(3).
[5]钟玉梅.浅析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消费导刊,2009,(11).
[6]徐明棋.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我们的对策[J].新金融,2008,(11).
内需扩大论文 篇11
内蒙古的城市现在大多都实行早8∶00(或8∶30)—12∶00,下午2∶30—5∶30(或6∶00)的作息制度,中午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午休。
首先,这种午间较长休息时间的作息制度在中小城市具有可行性。因为城市规模小,从城东到城西、城南到城北路途较近,骑自行车往返不足半个小时,中午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除赶路和做家务外,还有剩余的时间可以休息一会儿。不象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特大城市,城市规模大,居住地到工作单位的距离较远,即使中午休息3个小时,也难以在居住地与工作单位之间往返。其次,这种午间较长休息时间的作息制度在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因为居民收入水平低,要求尽可能在家里自己动手做饭,这样,在花同样钱的情况下,可以吃得更好,或者在吃得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节省一些开支。因此,在我区许多城镇大都采取了中午较长时间的作息制度。
二、作息制度改革的建议
把传统的较长时间的午间作息制度,改为较短时间的午间作息制度,即把目前的中午2个小时到2.5个小时的休息时间,缩短为1个小时,如同发达省份的大中城市午休时间一样。建议至少应在呼和浩特和包头市实行。
三、作息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沿海和内地许多大中城市都进行了缩短午休时间的作息制度改革,这些城市的实践已经证明,这种改革不仅仅是应势之举,而且它反过来推动了这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1.目前我区下岗就业形势严峻,作息制度改革有利于促进饮食服务业特别是快餐业的发展,从而扩大就业
2001年我区需要安置就业的人数为274460人,当年就业人数为116527人,年末失业人数为144689人,其中失业青年66892人,而女青年为35535人,失业青年占失业人数的46.23%。2001年我区登记失业率为3.7%,高于2000年0.36个百分点,高于1999年0.6个百分点。
施行1小时午休制度后,必然使许多家庭改变中午在家里做饭的习惯,而改为家庭以外的消费,这必然会大大促进饮食服务业的发展,从而解决部分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
以包头为例,2001年年底登记注册的职工总数为38万人,如果实行作息制度改革后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外就餐,就有12万人之多,如果每人每工作日午间消费5元,则达62.85万元,一年(全年按250个工作日计)就是1.57亿元。2001年包头市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为81.50亿元,从业人数44.6万人,说明每18273元的第三产业国民生产总值就可以解决一个人就业,那么作息制度改革后,就可解决8599人就业。如果改革后有二分之一的人在外就餐,就有19万人之多,如果每人每工作日午间消费5元,则达95万元,一年就是2.37亿元,那么可以解决12997人就业。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作息制度改革后,饮食服务业的发展将可以提供8599至12997人就业。这里且不论包头中小学31万名在校学生的午餐消费问题。而2001年底包头市登记的失业人数为26812人,这将大大降低失业率。
快餐业的发展不仅能解决就业问题,而且能够克服普通饮食业可能造成的浪费现象。
我区大中城市均实行午间作息制度改革,则会大大缓解下岗失业的压力。2001年我区登记注册的城镇在职人员434万人,如果有三分之一的人员因为作息时间的改革,而在家庭外就餐,则有143万人在家庭外就餐,如果第人每个工作日花消3元,则每天有430万元的第三产业营业额,也就是说每年有10.75亿元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据统计2001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60.43亿元,从业人员337.2万人,则16600元就可以提供一个就业机会,所以改革后将可以提供64782个就业岗位。如果有二分之一的人每人每个工作日消费5元,则可以提供的就业岗位各16.35万个。(上述计算没有包含在校中小学生在作息制度改革后,对第三产业的发展的推动作用)
2.作息制度改革有利于促进内需,从而拉动经济的增长
中午休息时间的缩短,相应地提前了下班时间,在夏季,下午下班时间正是气温凉爽舒适的时间,人们可以尽情地溜公园、逛商店,进行夏日消费,这种消费包括饮食、服务、购物等等,这如同假日经济一样,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作用。与呼和浩特城市规模相近的大连市,在改革开放中适应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实行了午间较短的作息制度后,不仅缓解了交通,而且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其快餐业、服装业和其他服务业在全国范围都名列前茅,这与午间较短作息制度的实行不无关系。
3.作息制度改革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紧张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区人民的收入水平也有较大提高,城区机动车辆大幅增加,交通紧张状况已经突现出来,特别是中午和晚上的上下班时间,交通堵塞情况十分明显,而且日趋严重。这种交通紧张的情况将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人车辆的增加而更加严重。作息制度的改革将会使传统的每日四次上下班,改变为两次上下班,这将大大缓解中午时间的交通紧张状况。不仅如此,它对下午下班时的交通高峰也会起到缓解的作用,因为下午下班时间较早,离晚饭时间有较长的距离,所以人们没必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往家里赶,这样晚上的交通也会得到缓解。而在冬季,提前1小时或1个半小时下班,不仅可以节约电力资源,而且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使绝大多数职工可以在天黑之前安全到家,从而减少因天黑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和不应有的损失。
4.减轻职业女性家庭劳动负担,促进妇女的解放
做饭洗碗是家庭劳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家庭劳务在我国历来主要是由女性来承担的。作息时间改革后,将会大大减轻职业女性做饭洗碗的家务劳动负担,使她们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和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服务社会,多为社会做贡献。
四、作息制度改革的可能性
首先,已具备在家庭外进行部分消费的能力。2001年呼和浩特市人均工资8717元,这说明从经济收入上已能够保障这种作息制度改革的推行。
其次,为满足人们需要有必要对作息时间进行改革。我们知道人的需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存的需要;二是发展的需要;三是享受的需要。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必要在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之外,更多地满足人们享受生活的需要。这不仅包括减少家务劳动,增加家庭外就餐的机会和次数,而且还包括溜公园、逛商场和购物、旅游等等。
五、作息制度改革必需具备的一些条件
首先,要有观念的转变。我们已经习惯于较长时间的午休生活,作息时间的改革,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们业已形成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适应新的作息时间,必须有观念的相应转变;
其次,改革作息时间,必然使快餐服务、家庭小饭卓等饮食服务业增加,需要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其行为,同时加大工商行政、防疫、环保等部门的执法力度,确保饮食卫生和餐饮市场秩序的有效运行。
内需扩大论文 篇12
在世界性金融危机冲击下, 我国经济运行困难还没有根本好转, 扩大国内需求成为确保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现实有效选择。强化国内需求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拉动作用, 不仅具有现实迫切性, 而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 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过程中各种现实矛盾的关键, 也是深化改革、促进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扩大西部农村地区的内需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二、扩大农村内需的必然性
内需不足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各种矛盾累积的经济表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必然要扩大我国的国内需求;而我国农村人口有7亿多, 如何扩大农村地区的内需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对于扩大农村内需, 有的学者比较乐观地认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农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程国强认为, 农村这一“黄金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消费空间。目前, 农村消费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2004—2007年, 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率达13%, 明显高于1994—2004年8%的水平。也有人认为, 农村内需扩大前景并不乐观, 赵霞等通过分析得出四点结论:1.当前城市消费大于农村;2.进入21世纪以来城乡消费差距在不断扩大;3.城市的当前消费潜力大于农村;4.未来一段时期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城市而不在农村, 并进一步做出一个总的判断, 认为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城市而不在农村。
其实这两种观点从根本上并不对立, 因为学者们对当前农村内需较低这一事实的认知都是一致的, 只是看待这个问题的视角不同。扩大农村内需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这既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又能够提升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 不能因为扩大农村内需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 仅仅为了刺激经济转而把重点放在鼓励城镇内需的扩大上来, 这样不仅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而且会进一步扩大城乡差距, 甚至会引发一定的社会问题。
三、西部农村扩大内需面临的困难
不少学者都分析了我国农村地区内需不足的原因。作为西部农村地区来说, 除了这些共性的因素之外, 也有其特殊之处,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收入水平低下
斯绝对收入理论, 居民消费的增长从根本上取决于收入的增长。当前我国农村消费的支付能力制约问题集中体现在预期收入不确定, 农业基础薄弱,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产品价格受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各种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三是农资价格不稳定, 上涨速度过快。四是农产品科技含量低, 附加值不高。此外, 由于我国劳动力供给丰富, 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 所以价格较低。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大多依靠出卖劳动力从事技术水平不高的职业, 工资性收入同样存在不稳定因素。
(二)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由于现有社会保障制度尚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养老、医疗和基本生活等问题, 所以, 农民只有将有限的收入分出一部分预防医疗和养老支出。这样农民仅靠农产品收入和外出打工收入来支付子女的教育、赡养老人、买药看病, 还要为生产经营做一定的投资。在缺乏社会保障制度和相关金融机构帮助的条件下, 农民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大大增加, 自我保障意识强, 储蓄用于防老养病、子女教育仍是首选, 这无疑减弱了农民的消费倾向, 影响了即期消费。
(三) 消费观念有待更新
勤俭持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 在西部农村地区这种观念依然有很大影响。农村攒钱留待以后消费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种消费观念降低了国家刺激消费政策的执行效果, 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消费对生产的刺激和导向作用, 不利于农村消费热点的形成和消费需求的扩大。即便是一些先富起来的群体, 消费观念也未能与时代同步, 在养生、保健、旅游等上面舍不得花钱, 生活质量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而同步提高。
四、西部农村扩大内需的对策分析
扩大西部农村内需, 有许多现实的困难, 不能一蹴而就, 必须结合国家现有的政策措施, 系统谋划, 稳步推进, 并进一步对西部农村地区实行有效的政策倾斜, 实现西部农村内需的稳步快速增长。
(一) 与西部大开发相结合, 改善消费环境, 提高收入水平
在规划下一个十年发展的时候, 需要有机地将区域发展和促进西部农村地区内需结合起来。我国的农村市场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与城镇相比呈现相对倒退态势, 广大农村消费市场还远未启动起来, 市场经济的机制与活力在我国的农村地区还十分缺乏。建立完善的商品销售网络, 不仅可以保证质量, 还可扩大一部分就业。
增加农民收入是增加农民消费的首要条件, 要打开农村消费市场, 有效刺激农民消费, 拉动内需, 就要考虑从长期增加农民收入。要增加农民收入, 路径之一是给予农民成本支持。提高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 既可以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 降低生产成本, 增加农民收入, 有利于刺激农民的消费需求, 又能构成社会即期投资, 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促进经济的即期增长和社会稳定。实现和保障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会福利发展, 加强公共财政对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是发达国家的基本经验。因此, 构建农村生产性福利供给体制, 让各种公共服务更多地惠及农民, 是给予农民成本支持的有效手段, 是解决农民持续增收、拉动内需的长效机制。
(二) 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完善保障体系, 激发消费热情
制约农村消费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农村保障性福利水平过低, 未来不确定性增大。对于我国西部农民来说, 由于缺乏现代意义的社会保障的保护, 他们要考虑将来的养老、看病等问题。没有可靠的医疗、养老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 农民自然不敢增加即期消费, 从而使农村消费率不高甚至下降。因此, 要启动农村消费, 必须通过建立健全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家庭子女教育制度、农业保险制度等多层次的农村保障性福利体系, 才能改变农民对未来的预期, 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增强农民的消费信心。这需要相当的资金, 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在财力有限时, 需要国家对西部农村地区的保障有更为优惠的政策和扶持措施。
(三) 逐步引导广大农民的消费观念, 提升消费品位
【内需扩大论文】推荐阅读:
扩大内需政策07-30
关于广东扩大内需战略问题 90分08-29
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05-27
国家发改委关于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09-27
扩内需06-03
怎样拉动内需08-25
消费回馈拉动内需06-29
血肿扩大论文10-01
拉动内需,让思想品德课没有危机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