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开放促改革

2024-06-02

扩大开放促改革(通用7篇)

扩大开放促改革 篇1

今年是中国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 也是加入世贸组织的第十个年头。借此机会, 我愿意与各位交流对中国“新时期对外开放战略”的一些看法。

中国忠实履行世贸成员承诺

十年前, 在面临诸多困难和严峻挑战的情况下, 中国政府在制造业、农业、服务业和知识产权等领域, 做出了广泛而深远的承诺, 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下这个决心, 实属不易。

十年来, 中国从一个世贸组织的新成员, 通过不断学习规则、熟悉规则、遵守规则, 逐渐成为规则制订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在这个过程中, 中国政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清理了三千多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 平均关税从15.3%降到9.8%, 开放了一百多个服务贸易部门。中国企业面对市场不断开放和关税大幅下调的压力, 经历了艰难甚至痛苦的调整,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成长。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 一些成员对中国是否能忠实履行承诺, 曾经抱有疑虑。我们用行动对此做出了回答。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曾对中国履行承诺作出“A+”的评价, 这是对中国的肯定和鼓励。这十年的实践也证明, 加入世贸组织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 也更加密切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 实现了互利共赢。今天与会的各位, 都是这一进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30年前, 中国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只占3%, 而在2009年和2010年则超过50%。世贸组织在第三次对华贸易政策审议时指出, 在应对金融危机期间, 中国在刺激全球需求方面“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 为世界经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近代以来, 中国曾经长期闭关锁国, 中国人民对封闭导致落后的教训有着切身体会。如今, 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对外开放带来的好处, 对通过开放实现现代化有着强烈的渴望。我们深刻地认识到, 开放有助于利用全球要素, 拓展发展空间和机遇;有助于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激发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有助于兼收并蓄世界各种文明成果, 增强本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

经过30多年对外开放的洗礼, 中国人的开放意识更加强烈, 产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扩大开放的社会条件更加成熟。我们对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满信心。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 温家宝总理表示,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可以说, 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已经在中国社会取得高度共识。我们将继续十年前那样的勇气和决心,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创新。

目前, 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持续, 世界经济受到欧债危机、中东局势动荡、日本大地震等突发因素影响, 不确定性增加。全球资金流动性过剩,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通胀预期的压力加大。中国国内也面临着环境资源约束增强、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 传统比较优势正在逐步削弱, 宏观调控政策更趋稳健。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 “十二五”期间, 中国将坚持进口和出口并重、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 把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动力。

中国对外贸易正朝着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

30年来, 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20%。目前, 外贸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过8 000万, 其中60%来自于农村。稳定出口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增长、劳动就业, 还关系到城乡协调发展、关系到国内消费可持续增长。我们将加快推进结构调整, 着力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新优势, 努力保持出口稳定增长。

近年来, 中国更加注重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我们通过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 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和管理水平。中国进口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为缓解世界发展不平衡做出了巨大贡献。2010年, 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幅是32.2%, 欧盟是30.2%, 日本是36.6%, 都远高于其自华进口增幅。目前, 中国是日本、韩国、东盟、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国和地区的第一大出口市场, 欧盟的第二大出口市场, 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今后, 我们还将继续增加从最不发达国家和主要贸易顺差来源国的进口, 也希望那些对华有较大贸易逆差的国家能够放宽出口管制措施, 为促进双边贸易平衡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事实上, 经过我们的努力, 中国的对外贸易正朝着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据中国海关统计, 2009年中国的贸易顺差比2008年减少了1000亿美元, 2010年又进一步减少了126亿美元, 今年前两个月还出现了逆差, 其中2月份当月逆差73.1亿美元。我们预计, 全年贸易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将在去年3.1%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

中国扩大内需不会排斥外资

我们还注意到, 一段时期以来, 部分外界人士对中国的投资环境提出质疑。有的朋友甚至问, 中国是不是不再欢迎外资了?我的回答是, 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 不仅不会排斥外资, 相反需要发挥外资更积极的作用。我们将与全球资本共同发展、分享繁荣。

近年来, 中国逐步取消了针对外资企业的一些税收优惠措施, 实现了内外资企业“两税合一”, 这是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必然要求。前不久, 我们公布了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 不设置新门槛或行政许可程序, 而是参照世界各国通行做法, 使政策更加透明、公正, 具有可操作性。我们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覆盖境内所有企业, 适用于依法在中国设立的外资企业。在政府采购领域, 我们将采取公开透明的办法, 让内外资企业和产品享受平等的待遇。我们继续欢迎外资企业参与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 所有内外资企业在中国都一视同仁。

我们还将更加重视“走出去”, 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平衡发展。2003年,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仅为28亿美元, 到2010年已经增加到590亿美元, 相当于当年吸收外资的六成左右。预计未来5~10年, 中国将逐步实现资本“进”和“出”的基本平衡。我们也希望一些国家改善投资环境, 给予中国企业平等准入待遇, 切实保护中国企业、机构和人员的合法权益。

发展中国家翘首以待的谈判已进行了整整十年, 谈判能否取得成功, 对巩固多边贸易体制, 对全球经济复苏, 都意义重大。当前, 我们面临稍纵即逝的“机会之窗”, 如果各方能真正表现灵活性, 在锁定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向前推进, 将为世界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增长提供一个切实的体制保障。中国愿意在多哈回合谈判中和各个成员一道, 为实现这一崇高的目标共同努力。

相关链接

何为“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China Development Forum) 于2000年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设立, 每年3月两会闭幕后的一周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年会。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参与者主要是各国企业首脑、国际组织高层官员及知名学者。国务院领导及国内政界、经济界高层会到会发表演讲, 并同中外代表直接沟通与交流。论坛的宗旨是听取世界的声音, 探索中国发展之路。通过对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热点问题的深入探讨, 介绍我国改革开放的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了解和研究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看法和建议。

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及与会者层次的不断提高,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已成为中国政府高层与国际商界、学术界相互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温家宝总理曾在接见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代表后表示:我希望这个论坛能继续办下去, 办到中国实现现代化, 办到整个世界经济都更加发达。

********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1年会”于2011年3月20~21日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中国”, 会议围绕“十二五”规划、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改革、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建设、新时期对外开放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议题展开多视角、深层次讨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商务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外交部等多位部长发表了演讲。

扩大开放促改革 篇2

重庆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 郝明

2009年1月26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不仅是中央赋予重庆直辖以来新的重大历史使命,更将重庆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意见明确要求:重庆要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建立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努力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坚持扩大开放,不仅是重庆外事侨务工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契机,更是新时期新形势下重庆统筹城乡改革的必经之路。

一、扩大开放是重庆统筹城乡改革、打造内陆经济高地的必然要求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今天,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增强,使得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或地区,不论处在什么地理位置,不论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如果不融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之中,就会被摈弃于发展大潮之外,结果必然是永远的落后和停滞。

中国入世,尽管面临众多的困难和挑战,但从长远来说,就是将我国经济纳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之中,使我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从而找到更大的发展机遇。

历史证明:任何一个地区的飞速发展,都不可能在封闭的条件下实现。从浙江到上海,它们崛起的真正原因,无一不是对外开放。持续的开放,促成不断的发展,形成大开放促大发展的良性循环。因为,只有不断扩大开放,才能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才能吸引国内外的资金、项目、人才,才能让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先进的发展理念为我所用。

重庆地处西部,受区位条件及其它条件的限制,对外开放程度仍然较低,基本上还是内向型经济的格局。这说明西部地区的落后,首先是对外开放的落后,是由于环境的封闭而造成经济活力的低下。因此,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就是重庆以及整个西部发展的关键所在。从浙江、上海等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我们的开放程度虽然不够,但根本原因不是重庆地处内陆,开放的障碍多、难度大。相反,开放的空间可能更大。我们应当看到,全球化已经让世界变得更小更“平”,信息化让世界变成“地球村”,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参与全球性的竞争,重庆也不例外。

事实上,胡锦涛总书记的“314”总体部署,为重庆发展指明了方向;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立,给重庆开辟了一块“试验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重庆新一轮大发展提供了机遇。

目前,重庆对外开放的步子还不够快,领域不够广,层次不够高。虽然已有180个国家或地区与重庆建立经贸往来关系,但在区域合作中,还只局限于香港、澳门,以及东盟的次区域合作。虽然优势不及北京、上海,但外资已经开始将触角延伸到重庆,他们现在缺少的是对重庆的了解。

因此,重庆应当坚定扩大开放的信心,以浙江、上海等一批先行者为榜样,大胆突破“盆地意识”,勇于冲出思维的“峡谷”,推陈出新,加快开放发展步伐。

二、统筹城乡背景下,重庆扩大开放亟需解决的关键点

国务院3号文件等一系列中央的政策支持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重庆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但重庆的开放,必须要有新的思路,传统的资源导向战略已不适应今天的形势,过去那种封闭和割据的市场已不复存在。因此,扩大对内对外两个开放,充分利用外来的资金和技术,并面向全球化的国际市场,才能求得真正的发展。

2007年10月,商务部与重庆市签署了《共同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部市共同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创举,举世瞩目。备忘录将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描述为——“从内陆实际出发,吸引和聚集国内外生产要素,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培育先进生产力和体制机制,带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备忘录的签署,使重庆成为内陆首个部市共建开放型经济的“试验田”,具有了加快发展的基础。

重庆扩大开放、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扩大开放首先是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

重庆扩大开放,在其中发挥作用的是人,是广大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人的思想、观念影响着扩大开放的整个过程,思想观念的转变也是扩大开放的前提和必须。不仅仅局限于从经济的硬指标如GDP等数字来判断开放的程度,要破除因循守旧的老观念,让思想得到充分解放,重庆扩大开放便走好了第一步。

(二)重庆的对外开放,应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重庆正全面推进对外开放。一个地区的发达开放程度,经济是其衡量的重要标准。发展经济是我市对外开放的重点,但并不是唯一点。我们的对外开放,应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开放。例如在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方面,也需要我们解放思想,破除陈旧观念,积极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从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打造软环境来增强实力,扩大开放。

(三)登高望远,重庆开放要着眼于西部的开放

根据党中央对重庆统筹城乡试验区的总体部署和胡锦锦涛总书记“314”部署对重庆的定位,重庆的发展将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这些规划表明重庆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第二阶段的“试金石”,将发挥巨大作用。因此,重庆的开放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更要放眼西部,从战略的高度进行大局规划。例如,可以通过将重庆优势产业和西部地区产业实行对接,实现优势互补;还可以通过在重庆建立辐射整个西部地区的证券、期货以及实物交易中心等方式,让重庆在扩大开放的同时,引领整个西部共同发展。

(四)量化目标,落实行动

从重庆开展“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始,其间的一系列活动表明,重庆的扩大开放绝不是一句口号,关键是落实在广大党员干部的行动上。要仔细研究,根据自身情况量化目标,制定详细计划,认真贯彻落实。对于后发达地区的重庆,乃至整个西部,扩大开放的关键是机制、体制如何创新,重点是采取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和途径。例如重庆建立工业园区,没有必要每个区都有,选择邻近地区采取合股方式集中开发一个即可,不仅节约土地,减少浪费,更能聚合各方优势资源,形成产业合力。又如人才的引进,我们不仅要引进商务和高科技人才,也要注重政务人才的引进,通过挂职、交流干部等方式,为重庆扩大开放注入新鲜血液。

三、外事侨务工作的核心是为扩大开放服务、为重庆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在中央的政策支持和重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环境下,重庆要扩大开放,作为开放的先行军的地方外事侨务部门更是肩负着促进重庆经济建设发展的重任。以意见为指导,如何更好地在新时期利用外事侨务资源服务开放大局是每位外事侨务工作者都在仔细思考的问题。

(一)完善外事侨务管理体制,强化综合协调能力

完善外事侨务管理体制,健全归口管理职能,是整合利用好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和资源,形成健康有序的国际交流环境的基本条件。成立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是解决资源分散、协调管理无力的重要手段。完善和加强重庆外事侨务工作的管理体制,有利于根据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需要,制定领导出访计划,协调解决领导出访中的热点、敏感问题;有利于加强对涉外事件的处理和对非政府组织管理的力度;更有利于统筹协调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搞好民间外交和整体外交,共同参与和促进对外开放。

(二)整合外事侨务资源,共同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充分发挥地方外事侨务部门渠道多、信息灵的优势,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加强实质性、互惠互利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全社会进行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地方外事侨务部门要以外国领事馆、友好城市、华侨、侨企和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为基础,与各部门协作,发挥比较优势,做到资源共享,形成强强联合和多边合作

机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多边区域经济合作,实现外事侨务、外宣和外经贸的互动,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

(三)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外事侨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外事侨务工作要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就需要增强战略思维,在工作中体现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探索、开拓地方外事侨务工作的新思路和新办法,使对外交流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宽领域发展,以谋求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建立出入境绿色通道,在政策范围内,探索进一步简化手续、减少程序、缩短时间、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使对外交流与合作既能及时“走出去”,也能及时“引进来”。规范外事侨务接待服务,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重点抓好接待方案的总体安排、有关的礼宾程序以及领导会谈背景材料的准备,将一些事务性的工作放到有关的专业化公司或中介组织去办理,充分体现对外开放的新理念和现代文明。

(四)抓好队伍建设,提高外事侨务工作者整体素质

采取一些政策和措施,培养和建立一支语种相对齐全、翻译水平高、综合素质好、面向全社会服务的翻译队伍。要在规范外事侨务接待服务的同时,善于从一些迎来送往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加强信息调研工作。注意搜集有关国家、地区尤其是友城的情况,以及区域经济组织和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与趋势。认真研究境外经营环境、政策环境、项目合作机会、合作伙伴等信息,以及国际资本和技术交流与合作的新动向。对信息的价值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供决策依据,使地方外事侨务部门成为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的“信息服务中心”。

(五)搭建对外宣传的平台,构建和谐友善的舆论环境

地方侨务外事部门要紧紧围绕国家总体外交和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充分发挥与国外主流媒体、友城、外国驻华使领馆、我国驻外机构、侨商会、国际组织建立的密切关系,以及本地区荣誉市民、市长顾问、外国专家、海外侨胞的优势,构建对外宣传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以热点新闻为结合点,通过“人文化”的方式,主动塑造、维护好地区形象,并引导好舆论导向,提高国际影响和世界认知度。

扩大开放促改革 篇3

国庆前夕,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被媒体称为“打造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再启中国改革开放征程”的里程碑。这一《方案》明确了试验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措施。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二是扩大投资领域开放。三是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四是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五是完善法制保障。业界专家把这一《方案》看作是“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试验区’”,并归纳为“诸多看点”:一是“负面清单”吸引眼球。“管理服从贸易便利”,“非禁即入”,弱化政府的事前审批权力,提高了管理效率。二是“服务业开放”与世界接轨。三是“惠及民生”扬眉吐气。境内关外,物尽其用,货畅其流。“鲶鱼效应”具有示范作用”。四是“金融创新”率先破茧。试行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助推人民币国际化。五是“监管模式”别开生面。允许企业“先入区,再申报”。凡符合国际惯例的货物一路放行,一扫昔日关税壁垒的阴霾。……当然,最为人们关注的“负面清单”,乃是上海自贸区内典型的制度创新,体现了投资领域“非禁即入”的原则,即除了清单上规定不能干的,其他都可以干,且不再需要政府事前审批。敞开大门后却加强了事中和事后的监管能力。

当人们络绎不绝地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字牌前摄影留念时,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发声:“我们必须牢牢立足国家战略,增强改革自觉,以敢担当的责任感、以改革的勇气和智慧,大胆探索、积极有序推进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各项工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改革难度大,考验多,许多内容涉及改革深水区。上海要主动放弃已经习惯的做法,要主动探索尚不熟悉、尚不习惯甚至有风险的举措。只要能够推进改革开放,这样的改革试验就有价值,值得探索。”已经开始运作的上海自贸区引来多家媒体的解读——探路中国开放型经济“第二季”,即新一轮的对外开放。其含义为:“试验田”,“载体”的现实需求,即全球经济化的重要载体;“突破口”,“倒逼”的深层力量,即用开放倒逼促进改革;“升级版”,“示范”的战略意义,即可复制和可推广性,生发“蝴蝶效应”。

上海自贸区的诞生,标志着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到崭新的水平,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新坐标”。这是“十八大”后新政高屋建瓴制定的一项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对于我国在新形势下参与国际竞争、参与世界经济规则制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深刻地领会到,“这是中央交给上海的重大任务,必须按照中央的部署,牢牢立足国家战略,加快以开放促改革,用高质量的试验成果为国家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媒体解读为,自贸区“彰显深度改革时不我待”、“凝聚深化改革的智慧勇气”、“奏响深化改革的前进鼓点”。八部委解读上海自贸区试点的热点则更具理性和现实性:“金融创新,放宽准入、扩大开放”首当其冲;“负面清单,超过80%的外商投资改为备案制”立竿见影;“税制环境,15%企业所得税率尚不成熟”有待改制。上海自贸区的国际战略要义更为引人关注。它的内涵在于:“应局,直面全球改革竞赛”,“破局,突围全球贸易谈判”;“布局,打造金融全球实力”。

上海自贸区工商联登记制度改革尝试“宽进严管”。“宽进”是加大开放广度,“严管”乃加强改制力度。媒体描绘出“三大”特点:“一元钱能办公司吗?——注册‘零门槛’卸企业包袱”。“没年检咋办?——企业自己‘拧紧’水龙头”。“会‘快进快出’吗?——强调信用价值,打造‘老字号’”。业界专家则客观分析了自贸区金融创新“礼包”的含金量。针对“人民币资本项下不可兑换、‘国际化’怎么开放”的难题,专家给出的招数是:人民币资本账户下可兑换未来将实现“分账管理”,进行账户隔离,即“一线放开、区内自由、二线安全高效管住。鉴于自贸账户(FTA)和离岸账户(FTN)存在一定程度的“渗透”缝隙,就像一个“水龙头”,当你开得足够大时,也就实现了资本项下完全开放。鼓励的是落实,防止的是虚脱。专家评价“利率市场化”,是撤掉“保护罩”,同时却也松开了银行的“捆绑索”,给银行插上了创新的“翅膀”。自贸区真正的让总部经济找到了“抓手”,一改上海400多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资金运作不在中国”和“最有价值的内容不在中国”的被动局面。

“第三只眼”看上海自贸区更乐观:邓小平改革开放蓝图的升级版

一张“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路线图问世,引起世界强烈反响。令人震惊的是“第三只眼”看上海自贸区更乐观,既是对“好的市场经济”的真谛了解得更透辟,也有旁观者清的意味。他们没有国人中某些既得利益者的纠结,也就不会有“口惠而实不至”的行为。

日本《每日新闻》认为,在中国经济放缓的背景下,这一改革措施旨在促进金融和服务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变。这是新政推出的第一批改革措施,“不过,预计这些措施也会受到国营企业等传统势力抵抗,他将成为改革的试金石”。香港《南华早报》在看到光明前景的同时,也提出“政府到底能打算走多远,目前还是个未知数”的疑问。还进一步指出,“有些极为大胆的想法——如打破国家互联网、数据传输及存储行业的垄断——目前仍处于探讨阶段”。《彭博社网站》的报道认为,“邓小平在深圳所做的‘资本主义’尝试,令数百万人脱离贫困。30年后,他的继任者们正在实施同样的战略,以实现让中国富裕起来的艰巨任务”。《德国之声电台网站》用“再造一个香港”作比喻——“这预示着新贸易时代的到来,是深圳改革开放2.0版本”;却也不无疑惑地流露,“或是昙花一现只为增加经济界信心?”但也客观预言,“上海将成为可以与香港竞争的金融中心”。那是因为,“自贸区的变革举措将包括利率和汇率方面的多项改革,而且外国银行和保险公司在自贸区内开设分支机构的活动将驶入快车道”。因此,“香港焦虑被赶超”则成为热门话题。韩国《朝鲜日报》称,上海自贸区很有可能会在金融领域和香港一决高下。另外,上海开设高级免税店后,春节期间面向香港的游客将改变行程前往上海。

nlc202309040437

上海自贸区为中国“二次入世”趟路。台湾《中央社》消息如是说,“大陆于2001年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如今全球经济掀起区域整合和自由化浪潮,上海自贸区彰显了大陆积极主动“与国际接轨”的意志,犹如“二次入世”,这也更符合中国大陆国际战略大局,同时也显示了领导层的改革魄力。德国《南德意志报》网站称,“上海自贸区真正引人注目的是金融领域的开放。外国银行可以按照自己在法兰克福或伦敦的方式工作,因此首次能与中国的银行在公平竞争中一较高下。” “上海自贸区是对中国现有经济体制的一次冲击,特别是对中国银行业享有绝对权力的冲击。”“为保持竞争力,中国经济必须转型,企业必须提高创新能力,但国有银行的信贷政策阻碍了这一需求。”美国《纽约时报》把上海自贸区的设立视为“中国特色的改革”,“是最新版本的经济特区”。“最吸引全球金融业者注意的是简短的两句话: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试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以及利率市场化。”毫无疑问,中国改革进入了深水区,然而,“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蹚”!

花旗银行的专家直言不讳地讲:就金融领域而言,国内的一些专家没有提到的一个事实是,“对中国走出去战略也有很大影响”。无须讳言,上海自贸区会成为“资金洼地”,无论是国内抑或国外资金都会都会流向自贸区,这正是一个“资金蓄水池”。从商贸的视角看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离岸金融中心”。至于“中国的老百姓和企业可以直接在自贸区投资国际市场”,挂牌后已经有人冒雨来注册了。当然国内的有关部委纷纷捧出“金融礼单”——“央行”,四大改革招招碰硬;“银监会”,八大增效措施改善银行监管;“证监会”,单位和个人境内外双向投资开闸;“保监会”,出台八个支持政策。

自贸区是“十八大”题中之义:几届政府薪火相传修成正果

上海自贸区的面世是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题中之义和具体落实。“上海自贸区撬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并非今日始。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率先提出开发建设浦东的意见。他在《视察上海时的谈话》中高瞻远瞩地指出,“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只要守信用,按照国际惯例办事,人家首先会把资金投到上海,竞争就要靠这个竞争。”还特别强调,“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重读小平同志22年前的讲话,恍如昨日,于是我们就联想起那句最著名扭转乾坤的语录——“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任何思想迟疑都是对小平理论缺乏自信;任何行动阻滞都是对小平理论背道而驰。日前翻阅《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他为建设浦东开发区,多处布道“开发浦东是上海的希望”,并从“做好浦东新区的规划设计”到“关于浦东开发政策答记者问”,绞尽脑汁,呕心沥血,为今日上海自贸区的诞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过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中国勇于担当,与世界各国共度时艰,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但也深刻地认识到自由经济的重要,自由贸易区也就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2009年,中国生产力学会按照这一精神,完成了《上海浦东新区建设自由贸易区研究》的课题,并草拟了《关于在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呈报给国务院。当时的温家宝总理非常关心,并提笔批示将“自由贸易区”改为“自由贸易园区”,还责成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联合组织调研。几届政府,一脉相承,多任总理,薪火相传,终于修成正果。今年两会之后,新任总理李克强到上海浦东调研,终于把他长期关注“自贸区”建设的经济学思想付诸行动,“站在巨人肩膀上”代表国务院发出指令——“在现有综合保税区基础上,研究如何试点先行,在28平方公里内,建立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

据《人民日报》10月8日的消息:暴雨难挡投资热情,上海自贸区首个业务办理日“爆棚”,而咨询业务量出现“井喷”。《新华每日电讯》10月10日的报道:来自上海行政审批改革第一线的报告——“壮士断腕”般的“自我革命”,呈现出“三大特点”。过程之变“一天敲下15个章”,从来未有。角色之变“政府编织服务网”,气象一新。“理念之变”“换脑子换位置”,洗心革面。……充分体现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强大动力,“简政放权是一场效能革命”,政府办事明显提速。更令人惊喜的是“上海自贸区‘涌入热’凸显人才新热点”,势必带来外贸人才的“新竞争”。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发出中国改革最洪亮的“好声音”:世界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从何而来?“只能从改革中来,从调整中来,从创新中来。”“改革之路从无坦途,无论发达成员还是发展中成员,都要做好为改革付出必要的成本的准备。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习总书记还凝重地敲响“警钟”——“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涉及各方面体制机制完善。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这是因为,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

改革永远是我们高扬的旗帜。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已经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后面的故事会更精彩。“改革既蕴藏着巨大红利,也是触动利益的事情,因此也是挑战。中国政府将用壮士断腕的决心继续推进改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管好政府该管的事,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言必信,行必果’。让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激发更大的活力,让广大群众享受改革的成果”。

扩大开放促改革 篇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总体部署、重要举措和任务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纲领性文献,必将为国家治理领域带来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决定》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建党93周年和建国65周年的重要时刻,在我国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这个《决定》的颁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后国家,建设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二、外汇储备和进出口贸易总量第一的世界大国,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2013年,中国是世界外汇储备和进出口总量第一、经济总量第二的世界大国,已经走进了国际舞台的中心,正按照责权能统一的原则,积极发挥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国际影响力,并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与竞争,分享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红利。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办事”,这个“国际惯例”就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而市场经济又是建构在法治制度基础上的经济形态。全面推进法制建设,加快建设法治国家,是新阶段我国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维护好发展好国家核心利益的现实需要,也是重建开放新优势,实现从世界大国向世界强国跨越的唯一途径。与此同时,作为有着13亿多人口的国家,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无疑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经济总量虽大,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500美元左右,不仅排在世界第82位,而且正处于跨越“中低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经济社会矛盾集中凸显,社会的软转型比经济的硬转型显得更加迫切和困难。我们虽然基本完成了从农业经济社会向工业经济社会、从计划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变。但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经济社会比较发达、法律体系比较健全、政府行政比较规范、公民素质比较文明”基础上的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它是一匹“好马”,同时又是一匹“野马”。我们收获了市场经济带给经济社会发展的激情;也承受着它带给经济社会的各种深刻影响。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必须客观面对由此而来的一场新的深刻的社会变革来临的事实——从传统社会到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型已全面展开。但这种全面转型既有前两次转型不规范、不彻底带来的胶着,又未经过历史、文化、思想及制度设计的充分酝酿和足够准备,转型期各个领域出现的各种乱象,放大了人们对社会矛盾的认知和感受,加剧了人们对生存状况的不满,使社会矛盾集中凸显过程中的阵痛更加强烈。因此,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了决定性阶段,改革也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极其繁重、矛盾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全面推进法制建设,加快建设法治国家,是加快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必然选择,也是切实化解“成长期的烦恼”,实现经济社会平稳顺利转型的迫切要求。

作为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和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最基本方式与最鲜明特征,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我们党要紧紧按照五个“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更好地运用法治这个重要工具,维护和发挥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2013年,广东人均GDP达到58540元(按当年汇价6.1:1折算,约为9597美元),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7%;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4.9∶47.3∶47.8,城市化率67.8%,人均预期寿命达76.6岁。总体上判断,广东已经完成了从小康型社会到“宽裕型小康(中等收入国家)”的过渡,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跨越的阶段,并开始进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国际化促进市场化,以城镇化为载体,加快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期,经济社会转型的要求更加迫切,任务更加繁重。

广东必须切实改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发展方式依然粗放的短板,破解好地区之间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解决好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等社会矛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公平正义等关系切身利益的迫切需要,才能率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要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提出的“努力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试验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任务,广东必须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总体部署,积极推进“法治广东”建设,努力营造国际化法制化的发展环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要在宪法的规范下,加快地方法律法规体系的制定和完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依法行政、公开透明、大幅度实质性减少审批为重点,坚决取消一批、下放一批、向社会转移一批行政审批事项。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切实改变政府权力“越位、缺位、错位”问题,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杜绝行政权力对微观行为的干预,减少并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根治重审批轻监管的痼疾,努力实现以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为导向,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协同性。营造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统一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加快建设法治社会。

要以建立规范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为重点,全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根本方向,加快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代财政制度,切实协调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做大民生蛋糕,确保财政资源更多用于提高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水平。贯彻“底线思维”,坚决兜住民生底线,当好老百姓的“守夜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加快建设公平社会。

要以明确权力边界为重点,按照“放得开、用得好、管得住”“适度自由、不踩底线”的原则,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赋予社会组织相应的政治经济地位和协调权力,充分发挥其在完善社会服务,优化创新社会管理,增加公共产品,促进社会自治,激发社会活力,维护社会公平,建设社会诚信,实现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努力建立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参与力量互动的多元化社会治理机制,加快建设和谐社会。

要以服务业开放为重点,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改革现行外资进入和民资出境的行政审批制度,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建立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的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统一,打造率先接轨国际惯例的投资贸易便利化先行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重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优势。

扩大开放促改革 篇5

地点: 三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市局(公司)书记、局长、经理杨轩、副调研员肖平、市局办公室主任陈风、专卖部长李景峰、烟叶质量管理站长张如阳、机关党委副主任瞿勇及县局(分公司)全体干部职工。

会议内容:县局党支部开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动员会。

由市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经理杨轩作动员讲话

一、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是市委按照省委的安排部署,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立足当前形势,着眼长远发展,经过充分酝酿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思想解放的程度,直接决定着改革创新的力度,决定着孟连县烟草产业发展的速度。能否准确地判断形势,清醒地面对挑战,敏锐地抓住机遇,及时地推动发展,关键取决于我们是否有先进的思想,开放的观念,创新的思维,在解放思想中破解发展难题,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创建“规范、效率、活力”上见到新成就,实现孟连县烟草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二、孟连县局(分公司)全体干部职工,要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大讨论活动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士气大、十七届二中全会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省委八届四次全会以及市第二次党代会、市委二届五次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抓紧抓好。通过深入开展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重点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自觉破除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不适应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思想观念,在孟连鲜橘(分公司)上下形成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生动局面。

大讨论活动要紧紧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一是如何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要求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转变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破解发展难题,积极探索加快孟连县烟草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提高整体发展水平,推动孟连县烟草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二是如何按照市场化取向改革的要求,找准制约解放思想的突破口,找准制约孟连县烟草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思想观念障碍。进一步强化用改革办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的意识;巩固“树新风、强作风、兴思茅”教育活动成果,转变职能,加快改革,以更大的决心和魄力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正确处理依法行政和解放思想的关系,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三是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科学发展观化为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人生信仰和管理理念;进一步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云岭先锋”工程成果,牢固树立党员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如何从解决零售户最关心、最直接、最实现的利益问题入手,坚持维护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之上,加强为零售户服务的意识和质量,使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提高卷烟零售户效益上。

扩大开放促改革 篇6

质量提高

呼和浩特市利用外资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 经过15年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由形式单一、规模偏小利用外资走向形式多样、规模化经营和产业联动的格局。

外资总量:从1992年到2007年, 呼市新签外商协议合同671项, 年平均签约42项, 合同外资额267269万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168854万美元, 平均年递增速度为29.1%和47.3%。注册资本326440万美元, 年平均递增速度29.6%。外商企业数与资产总量均居自治区各盟市首位。

外资结构:改革开放初期, 外资投资领域仅限于工业和建筑业, 经过多年发展, 在继续保持以制造业为主的前提下, 外资覆盖着农业、电力、电子、食品、商贸、餐饮、金融、服务、勘探、房地产等多个国民经济主要行业和部门, 一批世界知名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落户我市。统计表明, 外商投资项目的平均投资规模为398万美元, 其中超过亿元的投资项目有20余项, 投资规模及投资水平逐步提升。

外资方式:“十五”以来, 利用外资方式趋于多元化, 企业增资、“三来一补”、外资参股并购和境外借款、境外上市成为利用外资重要方式。

外资来源:截至2007年底, 来我市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有20多个, 投资前3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香港、美国和日本, 其中香港和美国投资额达到119886.34万美元, 占全部外商投资的71%左右。

贡献突出

(一) 实际利用外资成为呼和浩特市经济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

中国加入WTO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量外商进入国内寻求投资机会。呼和浩特市积极抓住机遇, 依靠投资环境和资源条件的改善, 多渠道的吸引外资进入, 有效缓解了呼和浩特建设资金的不足, 带动了配套资金的运转, 活跃了整个国民经济链条, 外资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看, 直接利用外资额不断上升, 由2000年的3485万美元提高到2007年的6亿美元, 年均增速达42.7%。外商直接投资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有效弥补了呼和浩特市建设资金缺口, 成为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

(二) 外商投资工业的迅速扩张促进了呼和浩特市的工业化进程

“十五”以来, 呼和浩特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 积极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 发展出口加工业, 使外商投资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地位不断上升。2007年, 呼和浩特规模以上外资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56.35亿元, 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的31%, 比2000年上升近26个百分点, 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比重也由2000年的6.6%提高到2007年的26.3%, 有效带动了全市工业化进程, 为首府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 外资推动了呼和浩特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十五”以来, 呼和浩特积极实施外向型带动战略, 充分发挥紧靠京津、横跨“三北”、毗邻外蒙和俄罗斯的区位优势和日益完善的投资软硬环境, 吸引了一大批外资企业和项目落户呼和浩特, 努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外资投向也逐步拓展到农业、制造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以及其他第三产业领域, 在总量不断扩张的同时, 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 呼和浩特市外商直接投资用于第一产业的66.8万美元, 占投资总额的0.42%;用于第二产业10451.27万美元, 占65.34%;第三产业5475.93万美元, 占34.24%。由此可见, 长期以来进入呼和浩特市的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此外, 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对全市进出口贸易和高技术引进的促进作用也很明显。

(四) 间接利用外资促进了全市综合效益的提高

间接利用外资也是呼和浩特市利用外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它贷款利息低、还款期限长, 极大缓解了全市地方财政的压力, 是促进呼和浩特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金渠道。呼和浩特市从1992年争取到世界银行第二期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项目开始, 到2007年初全市以财政直接借贷或提供担保的国外贷款项目共计14个, 贷款项目总投资46.1亿元, 协议额约合人民币19.1亿元 (按签约时人民币与外币汇率计算) 。项目涉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卫生保健、贫困地区扶贫、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对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首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十五”以来, 呼和浩特市已启动的利用国外贷款项目累计签约额达到19.14亿元人民币, 其中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累计签约额达到1986.78万美元, 占累计签约额的8.4%。日元贷款累计签约额达到227.8亿日元, 占累计签约额的90.6%。国外政府贷款250万美元, 占累计签约额的1.0%。截至2007年底, 全市14个国外贷款项目实际已完成投资25.67亿元, 其中使用国外贷款约合人民币10亿元, 国内配套资金15.67亿元。

措施得当

(一) 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 加大包装策划力度

“招商”是一项系统性的、战略性的工程, 它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需要我们有一套全盘计划和战略部署。呼和浩特市招商部门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结合国内外经济资源配置和产业二次转移的新特点与新趋势, 围绕乳业、电力、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冶金化工等优势特色产业, 做好项目特别是构成产业链的项目的筹划、储备和筛选, 建立起富有吸引力、可操作性强的招商引资项目库。努力提高项目深度和科技含量, 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二) 多种招商方式孕商机, 拓展引资新空间

招商要有“商”源, 否则是无米之炊;寻找商源需要合适的方法, 否则是缘木求鱼;故招商引资要利用科学的方法。为提高利用外资的效率和规模, 鼓励国际资本进入呼和浩特市引资重点领域, 我们采取了多种招商方式, 积极寻求合资合作伙伴。一是建立专门的招商引资网站, 通过网上招商和经贸洽谈, 积极实施市政府提出的工业化战略, 进行项目推介, 拓展引资空间, 降低引资成本, 做到国际国内信息资源共享, 使招商引资工作科技化、规模化、现代化。二是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团, “走出去”招商, 通过各种境内外招商引资活动, 使呼和浩特市在较短的时间内, 在较大的范围扩大了影响, 增强了投资吸引力, 提高了引资成功率。三是与沿海三个地区 (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 的市、区驻外机构及当地经协部门等组织建立密切关系, 充分利用各种招商资源, 借势借力, 依托他们介绍国外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 并组织多种活动,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是组织参加各类展会, 进行招商引资活动。历年来, 我们都要组织参加诸如“西洽会”“兰洽会”“科博会”“国际商务节”“厦洽会”“北京高技会”“深圳高技会”等国内有影响的招商会, 加强呼市及项目的宣传推介力度;同时, 积极办好自己的招商会, 如昭君文化节、药交会等, 利用地主优势, 充分展示青城风采, 吸引外商来呼投资创业。2007年, 在第八届昭君文化节上, 我们邀请了俄罗斯、蒙古国、日本、韩国、英国、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和香港、澳门等地区的近百个代表团、1500多家企业、近万名客商参会, 在其中的投资机会论坛和投资贸易洽谈会上, 共签约项目16个, 协议引资163亿元, 其中, 外资项目2个, 协议引资17250万美元。通过这些招商活动的开展, 呼和浩特在推介首府经济、广交朋友、广开引资之路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三) 产业链招商是重点, 集聚优势特色产业效应

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业强市”方针目标, 按照产业延伸、产业升级和产业多元的思路, 全市各招商部门围绕呼和浩特市支柱产业开展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活动, 促进了支柱产业链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产业集群效应正在形成和发展。如围绕伊利、蒙牛为龙头的乳品加工业, 引进了阿拉蒙牛有限公司的奶粉生产、蒙牛高科乳业有限公司液体奶扩建、年产80亿包利乐液体复合软包装等项目, 使呼和浩特市的乳制品行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 乳都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吸引了晟纳吉光伏材料公司的单晶硅项目、旭冠科技 (内蒙古) 有限公司液晶电视生产项目等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和国外知名大企业集团, 为把首府建成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打下良好基础。引进了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氨基酸项目、康莱纳 (内蒙古) 食品公司生产变性淀粉、调味品建设项目等, 为呼和浩特市打造国内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夯实了基础。蒙哥马利电梯、德泰电气设备生产基地等项目陆续上马也使机械制造产业的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四) 园区招商载体作用突现, 打造招商引资“洼地”

为提高引资成效, 呼和浩特大力实施“园区”带动战略, 按照“园区工业化、工业园区化”的方针引导相关产业适当聚集, 发挥“洼地效应”, 利用区位、政策等优势吸引外商投资, 并主动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中一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且适合全市发展与需求的项目。短短几年就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产业培育不断壮大、园区建设日新月异、招商引资硕果喜人, 经济发展后劲强盛。

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以兴办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的经济区域, 是中国中西部吸引外资和发展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成绩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2005年, 在西部1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外资企业数量的排名中呼和浩特名列第3;在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和产品销售收入的排名中呼和浩特名列第2。实际利用外资从2000年的655万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5528.4万美元, 年均增长57%。目前, 开发区累计注册外商投资企业90多家, 实际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发展活力越发强劲。

(五) 环境招商做铺垫, 营造吸引外资的“强磁场”

投资环境的优略对吸引投资商有重要的影响, 是招商引资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多年来, 在硬环境上, 呼市坚持保证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的建设。目前, 全市规划的“44331”工程 (重点打造“四区”、全面建设“四个中心”、大力实施“三带”、突出抓好“三园”、“一批”住宅小区和酒店宾馆) 建设已初露端倪。城市环境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在软环境上, 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呼和浩特西部大开发战略优惠政策》、《关于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的实施意见》、《呼和浩特市鼓励引进国内外资金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保证政策“优”到明处, “奖”到实处。呼市对即将进入的企业, 实行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流程;对投资重点项目, 发放“绿卡”, 即时即办。对已经入驻的企业, 实行市领导联系重点外来投资企业责任制, 帮助他们落实政策, 协调解决劳资及中方与外方的纠纷, 疏通银企关系等, 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在呼和浩特市增资扩建的信心, 让更多的投资者看到这个地方“有利可图”, 实现真正的政企“双赢”。

困难问题

回顾呼和浩特利用外资的历程, 不可否认我们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对国家政策研究不够及时。一些部门敏感性不强, 不善于捕捉机遇, 致使我们丧失了许多良机;而国家限制性宏观政策的出台, 又没有及时规避, 导致许多项目的停滞不前, 甚至流失。二是项目准备不充分。随着对外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 国际投资商、知名企业投资西部的热情很高, 但由于我们的项目准备不足, 项目策划等基础工作不够扎实, 跟不上投资形势, 致使一些大项目与我们擦肩而过。三是跟踪落实力度不够。一些已经引进的项目, 由于后续服务跟不上, 影响了客商继续增资扩股的信心;还有一些有意向的项目, 由于缺少一种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 稍一松劲就被别人挖走了。四是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今后要注重现代服务业项目的投入和引进;工业项目规模、数量和质量还有待提高;新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需进一步加大;高科技产业和机械制造业等领域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引进需要更大的突破。

未来展望

扩大开放促改革 篇7

一、财源建设在改革中不断壮大,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财政保障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国家把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兰州市财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 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强市富民”第一要务, 不断深化改革, 扩大对外开放, 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协调推进的同时, 使财政收入突破长期低水平徘徊的发展局面, 步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轨道。

(一) 财源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注重政策导向, 强化信息调度, 不断加大争取外来财源力度, 财政保障能力切实增强。多年来, 市财政不断加大向上争取资金的力度, 仅2007年共争取中央、省各类补助资金30.9亿元, 其中各类转移支付补助14.43亿元, 专项补助16.47亿元, 并合理安排、及时拨付, 有力地支持了城乡发展、生态环境、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积极转变发展方式, 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工业财源不断发展壮大。积极筹措资金,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步伐, 重点支持兰州铝业26万吨电解铝、金川工业科技园二期等中央省属在兰企业加快发展, 极大地涵养和巩固了全市的主体税源。三是加强项目建设, 新的经济和财源增长点在重点培育中发展壮大。通过深入实施市委、市政府“发展抓项目”的战略, 全力推进“3997”项目攻坚计划, 市财政在支出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 每年坚持安排项目前期费用1500万元, 强有力地支持了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的项目引进工作, 三年累计实施各类重大项目320项, 规模建设产业基地10个, 完成总投资910多亿元。四是全力支持商贸服务业、特色旅游业和非公经济发展, 财源结构不断优化。

(二)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 兰州市的国民经济逐渐步入协调均衡发展, 财政收入呈现出稳定有序、逐步增长的良好势头。197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43324万元, 1983年为43015万元, 1988年达到72020万元, 到1993年上升为147321万元, 较1978年增长2.4倍, 年均增长48%。199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为9.21亿元, 1995年增加到18.68亿元, 五年翻了一番。在“九五”期间, 兰州市大力推行了“三保一挂”的预算管理责任制, 现行分税制体制更加完善, 到2000年全市财政收入达到27.34亿元, 较1995年增长46%, 五年期间财政总收入累计达到122.92亿元, 较“八五”时期增加51.43亿元, 增长71.95%, 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92%。2002年全市财政收入达到21.06亿元, 较1978年增长3.86倍。2003年, 兰州市实行新的财政管理体制, 调整和完善了市对县区规定收入、共享收入划分比例, 进一步规范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理顺了市、县区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 充分调动了各级财政的积极性。2007年全市财政收入达到46.33亿元, 是1978年的10.76倍, 是1994年的5.25倍, 是2003年的2.27倍。这些变化充分说明改革开放30年来, 兰州市的经济运行质量大幅度提升, 财政收入已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新阶段。

二、支出结构在改革中不断优化, 公共财政建设步伐加快, 财政保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水平快速提升

(一) 优先保证人员和公用经费。

一是保证工资正常发放。1999年以来, 为了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的工资水平, 中央几次出台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资政策。兰州市千方百计筹措资金, 积极推行工资统发制度, 努力确保了干部职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同时随着中央转移支付支持力度的加大以及全市财力情况的好转, 基层工资欠发的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二是保证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2007年全市人均公用经费为25269元, 保证了政府部门各项职能的正常履行。三是基层财政对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明显提高。截至2007年底, 全市所有县区均摘掉了财政赤字的帽子, 全市财政已由保工资、保运转的“吃饭”财政正逐步向普惠民众的公共财政转变。

(二) 加大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

兰州市财政每年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超过60亿元, 启动实施了一大批关系城市长远发展、提升城市形象与改善市民生活状况的大项目, 城市开发建设和环境治理取得重大突破, 城市发展水平和综合服务功能大大提升。一是按照“东扩西展、南伸北拓”的城市发展战略, 2001年到2006年, 共投入城市建设和维护资金27亿多元, 加快安宁新城区、榆中东城区和西固石化城骨架道路建设, 城市路网结构全面优化, 对外交通更加便捷通畅。二是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 建成40公里黄河风情线等城市景观, 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得到明显提升。三是对市政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建设。近年来主要实施了投资近10亿元的兰州煤气厂及其配套管网等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工程, 增强了城市服务功能, 解决了事关市民切身利益的供水、供气、供暖等突出问题。

(三) 加大对农村建设投入。

一是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全面落实了粮食直补、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和退耕还林等补贴资金, 2003年到2007年共拨付到位补贴资金25269万元,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全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0年以来, 兰州市财政进一步调整农业支出结构, 到2005年全市已投入资金将近5000万元, 实施了农业产业化工程和“放心食品行动”工程。三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 重点启动实施了人畜饮水、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六小工程”等建设工程, 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四) 加大社会保障投入。

一是逐步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实现了应保尽保。“十五”时期,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支出4.23亿元, 较“九五”时期增加支出3.91亿元, 增长12.35倍。从2006年1月起, 又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了10%。2007年落实资金535万元, 将47.2万城镇非职工人员和学生纳入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 参保率达到71.55%, 并将我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低保人员医疗保险并轨, 实行“两保”合一, 提高了保障效果。二是不断提高基本养老金补助, 确保老有所养。“十五”时期, 财政对基本养老等社会保险基金补助5.92亿元, 较“九五”时期增加支出5.13亿元, 增长6.53倍。三是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从2006年启动实施农村低保制度, 到2007年, 财政安排低保补助资金达到15879万元, 全市39434人农村低保对象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四是全面落实各项就业政策, 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十五”期间, 城镇居民再就业补助支出8174万元, 较“九五”时期增加支出7991万元, 加大了就业安置力度, 拓宽了就业渠道。五是关心和改善弱势群体生活。积极筹措各种救灾救济资金, 及时拨付城市低保人员各种政策性补助, 并及时拨付、加强管理、专款专用, 想方设法解决了企业下岗职工、城市非职工居民、贫困家庭学生、农村五保户和受灾群众等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

(五) 加大各项社会事业投入。

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 认真落实农村以及城市困难家庭学生“两免一补”资金, 进行百所标准化初中建设和城乡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 全市特别是农村地区办学条件大大改善。2006年以来, 兰州共投入约2.42亿元建立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累计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1451559人次学生实行免学杂费提供教科书、对149709人次家庭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大力支持科技事业发展, 特别是2000年以来, 市级共投入科技三项经费1.2亿元, 重点支持了科研课题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成果应用, 实施“五大科技行动计划”和“六大国家专项”计划,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兰州市2005年成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促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2000年到2007年全市财政累计投入63441万元, 先后建设了“文化兰州”十大工程, 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得到加强, 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开展, 竞技体育成绩突出, 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有力地保障了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从2003年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 到2007年全市基本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全覆盖, 参合农民达到109万人, 参合率达到88%。从大的时间段来看, 全市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费支出快速增长, 占全市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断提高。“八五”期间, 该类支出达到10.47亿元, 占全市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23.49%, 较“七五”时期比重提高2.5个百分点, 比“七五”时期增加支出5.33亿元, 增长一倍多, 五年年均增长速度为15.89%。“九五”时期, 该类支出达到22.22亿元, 占全市财政总支出的四分之一, 比“八五”时期所占比重提高1.51个百分点, 较“八五”增加支出11.75亿元, 增长1.12倍, 五年年均增长14.61%。

三、财政体制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公共财政框架初步建立, 推动了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

(一) 不断完善收入管理体制,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兰州市对财政、税收制度进行了多次重大变革。1978年至1979年, 省对兰州市实行“增收分成、收支挂钩”的财政体制, 总的收支指标、增收分成比例和收支挂钩由省核定, 市对县区也实行同样的增收分成体制。1980年兰州市实行“划分收支, 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1982年至1984年, 改为“总额分成”体制。历经1983年、1984年两步利改税后, 1985年起实行了“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1988年省对兰州市实行上解额递增包干的新体制。1994年, 根据国家分税财政体制改革精神和省政府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 兰州市对县区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 并实施了税收体制配套改革。到1995年底, 各县区也分别制定了对乡镇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和税收管理体制。通过多次大的调整和完善, 兰州市已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分税制财政体制, 市和县区级都有稳定的税收收入来源, 建立了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体制, 实现了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二) 扎实推进农村税费改革, 农民负担大大减轻。

2000年, 红古区作为全省5个试点县区之一开始农村税费改革试点, 农业税税率降低到5%征收, 全区农民因此减负55万元。2002年起, 兰州市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 除红古区外, 其他县区农业税税率一律降为7%, 全市农民减负2140万元。2004年, 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近郊四区全部免征农业税, 红古区农业税率降为4%, 其他县区降为6%, 全部取消了牧业税, 全市农民减负876万元。

(三) 逐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财政资金管理进一步加强。

2004年, 市级部门预算改革在完善试点办法的基础上稳步推进, 试点部门、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同时, 部分县区也积极推进这项改革, 实现了县区部门预算改革的重大突破。2005年, 部门预算试点扩大到42个市级预算单位, 占市级一级预算单位总数的41.7%。2007年, 全市所有市级预算单位全面推行了部门预算, 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细化部门预算编制改革, 进一步硬化了预算约束, 优化了支出结构, 整合了内外财力, 强化了监督管理, 从制度层面上解决了财政支出供给范围“缺位”和“越位”的问题。

(四) 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预算执行管理更加严格。

按照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规范支出拨付程序的目标, 积极稳妥地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2000年实行工资统一发放制度, 对职工工资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从制度上保障了职工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将政府采购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范围, 制定并实施了《兰州市政府采购资金财政直接拨付管理办法》, 减少了采购资金中转环节。

(五) 大力推行政府采购制度, 采购规模、范围不断扩大。

认真贯彻实施《政府采购法》, 不断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制定并实施了《兰州市市级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 出台了《兰州市政府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 研究制定了供应商准入标准和政府采购公开制度, 规范了政府采购工作机制和程序。全市政府采购的总规模从2002年的5851.76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36520.98万元, 五年增长了5.24倍, 资金节约率达到11.35%。

(六) 扎实推进“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 财政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从1996年开始, 兰州市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落实“收支两条线”的规定, 先后制定出台了《兰州市预算外资金管理暂行规定》、《兰州市票款分离暂行办法》管理办法, 规范了票据使用, 取得了明显成效。认真清理整顿行政事业性收费, 取消了24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1项政府性基金, 对预算外收入实行了专户管理。2005年以来, 积极探索非税收入管理模式, 先后制定出台了《兰州市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和《兰州市市级非税收入激励机制实施办法》, 建立了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和“以票控收、网络监管、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新模式, 加强各类非税收入项目和票据检查、清理及监管工作, 促使各项非税收入及时足额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 加速了政府非税收入征管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进程。

(七) 积极支持省直管县改革, 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大大增强。

2007年, 省政府将我市永登和榆中两县纳入全省首批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根据要求, 省对市的财政管理体制直接实行到试点县, 市按原体制参与分成的试点县收入全部下划为县级收入;取消市对试点县行政性收费、专项收入、其他收入等非税收入的分成办法, 对各项非税收入按照中央和省上相关规定, 分别缴入中央、省级和县级国库或财政专户;取消市对试点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分成办法, 各项政府性基金收入依据中央和省上相关规定, 分别就地缴入中央、省级和县级国库;试点县按原规定应上解市级财政的各项政府性基金收入留归本级。

(八) 始终加强财政监督, 财经秩序不断规范。

上一篇:双代号网络下一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