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政策

2024-07-30

扩大内需政策(通用8篇)

扩大内需政策 篇1

扩大内需与调整消费政策

我国目前无论是最终消费率还是居民消费率,都明显低于国际上相同发展阶段国家的消费率水平。消费率过低而储蓄率过高将可能导致我国经济增长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受到国内市场需求的严重约束。因此,实行鼓励消费政策,经过经济运行中的政策效果磨损,达到适度消费的目标,应该是我国政府当前消费政策调整的基本取向。

一、消费需求对经济长期发展影响的国际比较

我国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严重偏低的判断,可以从历史纵向比较和国际横向比较两方面来认识。

纵向比较,从我国1981年至1997年16年三大需求结构变化趋势看,最终消费率(最终消费占支出法GDP比重)

基本上以平均每年0.6个百分点的幅度持续下降,由1981年的67.5%降至1997年的58.8%,居民消费率由53.1%降至

横向比较,最终消费率的国际平均水平在70%左右,素以高储蓄率闻名的东亚国家也在65%以上。居民消费率的国际平均水平为60%左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略有下降。著名发展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人进行的一项实证研究表明H·钱纳里等:《发展的型式,1950-1970》,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中文版。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左右时,世界各国居民消费率一般为61%.1997年我国人均GDP已接近1000美元,但我国的居民消费率却仅为47.5%,比国际平均水平低14个百分点。我国居民消费率如此之低极不正常,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从国际经验比较分析中可以得出三个推论:

1、不能绝对地看待储蓄率与经济

增长的关系,不存在储蓄率越高越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绝对关系。高储蓄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双刃剑”,高储蓄率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埋下消费不足的消极隐患。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国际环境中,高储蓄对经济发展的正负面作用影响大小不同。

2、高储蓄转化为高投资是有条件的。投资需求从社会再生产看并非是最终需求,它不是为出口服务就是为消费服务。在出口主导增长型国家,只有投资需求与出口需求形成良性循环,高储蓄才能转化为高投资。在内需主导增长型国家中,只有投资需求与居民消费需求形成良性循环,高储蓄率才能转化为高投资率,高投资率才会有高效率。如果居民消费不足或出口需求不足,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将发生困难,高储蓄将造成资金的闲置。

3、从长期看,经济大国发展只有走内需主导型增长道路,才能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通过出口主导增长型发

展起来的经济大国必须及时转换到内需主导增长型模式,转换能否成功的关键是能否振兴消费需求。

二、谨防中国落入消费内需不足的“日本式陷井

将中国目前的居民消费率、投资率、出口依存度等指标与日本由高速增长期(1965-1970年GNP实际增长10.3%)向平稳增长期(1970-1975年GNP实际增长5.6%)转换点1970年时有关数据作一一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目前存在落入消费内需不足的“日本式陷井”的危险。

1、出口依存度和进出口顺差占GDP比重。日本1970年的出口依存度为9.48%,我国1997年的出口依存度达到20.3%.有人认为中国的出口依存度因加工贸易比重大而高估,若将1997年GDP和出口总额同时扣除加工贸易额,出口依存度仍然高达9.8%,同样高于日本1970年的出口依存度(注意日本数据中未扣除加工贸易成份)。为了避免加工贸

易的不可比性,我们再比较两国进出口顺差占GDP比重,日本1970年进出口顺差占GDP比重为0.22%,而我国1997年进出口顺差占GDP比重为4.5%,这已经达到日本历史上出口主导型增长模式登峰造极时期的水平。事实上,我国自1994年以来,进出口顺差占GDP比重在不断提高,已在不知不觉中走上日本式道路。

2、储蓄率和投资率。日本1970年的国内储蓄率和固定资产投资率为40.3%和35.5%,而我国1997年的国内储蓄率和投资率为41.2%和38.2%.90年代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率平均超过35%,国内储蓄率高居世界首位。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内需不足并非在于投资内需不足。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也并非在于国内储蓄不足。1994年开始我国改变了投资率高于国内储蓄率的局面,国内资金出现剩余,银行存差不断扩大。

3、居民消费率。日本1970年的居

民消费率为52.3%,从历史数据比较看,这是70年代以来日本居民消费率的最低纪录。我国1997年居民消费率仅为47.5%,消费内需在总需求中的比重已经比日本近30年来历史最低点还要低近5个百分点,我国消费内需不足问题的严重性比日本有过之而无不及。

通过消费率的国际比较分析,我们认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均GDP仍处于低收入水平的国家来说,目前58.8%的最终消费率水平和47.5%的居民消费率水平明显偏低,不利于为我国工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内需条件。我国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不可能再有日、韩、东南亚国家当初的国际贸易条件,也不可能有支撑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庞大海外市场。中国决不可能走“低消费率、高外向度”的外需主导型发展之路,在长期经济发展中只能是以内需为主。因此,消费率偏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只有实行鼓励消费政策才能达

到适度消费目标

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坚持适度消费政策,即在宏观调控中努力保持消费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同步快速增长,消费增长率不超过经济增长率,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速度不超过人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从长期看,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仍然必须坚持适度消费政策。但是,“九五”后两年和“十五”时期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这一时期促使我国巨大的消费需求扩张潜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不利因素大于有利因素。通过数量模型测算,如果影响消费的各项政策不作重大调整,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的自发走势仍将继续下行。根据近10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目前已经达到严重低水平的客观现实,如果我们继续实行目前的适度消费政策,政策作用经过经济运行中各种不利因素的磨损,其实际效果将可能是消费不足。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继续下降,这将影响整个扩

大内需政策的效果,影响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后劲。

因此,我们认为,要扩大内需,将我国巨大的消费需求扩张潜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就必须实行鼓励消费政策,在宏观调控中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使居民消费增长率在这几年中略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使政策作用虽经过经济运行中各种不利因素的磨损,但最终将达到适度消费的目标。我们这里所说的“适度消费”目标是建立在对“适度消费”动态、辩证认识基础上的,“适度消费”的本质应当是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使消费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具体到“九五”后两年和“十五”时期,适度消费的目标是促使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回升到与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水平。第一步目标是使最终消费率由目前的59%逐步回升到接近东亚国家62%的较低水平,居民消费率由目前的47%逐步回升到接近东亚国家的50%的

较低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居民消费增长率在这几年中应当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出1-2个百分点。

四、当前可供选择的鼓励消费政策措施

1、通过理顺收入分配机制,努力提高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

2、加快建立社会保障新制度,树立消费者信心,引导消费者的支出预期。

3、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现金购买能力。

4、取消抑制消费的过时政策,拓展新的消费领域。

5、加大有利于促进消费的基础设施投资,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环境。

6、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加快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扩大内需政策 篇2

一、江苏经济发展中内需与消费的构成分析

一个地区, 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状况如何, 宏观上与收入结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 微观上与人们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相关。

1、劳动者收入增长相对较慢, 影响了消费需求。改革开放以来, 是劳动者收入增加最多的时期, 但是劳动者报酬与其它收入指标相比, 增长却比较缓慢, 反映了收入结构的不合理。有数据表明, 从2001年到2007年, 江苏劳动者报酬增长了1.02倍, GDP增长了1.71倍, 反映资本利润的营业盈余增长了2.96倍。劳动者是生产财富的主体, 也是消费财富的主体, 但劳动者报酬增长较慢的情形, 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内需和消费。

2、消费结构不够合理, 居民消费比重趋低。在最终消费中, 居民消费应该是主体性消费。但是改革开放以来, 却出现了居民消费比重走低、政府消费比重偏高的情况, 一方面反映了改革的矛盾,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从1978年到2007年, 居民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的比重由88.2%降低到67.7%, 下降了20.5个百分点, 按照这个趋势, 会严重影响到内部需求和消费的增加。

3、重工业比重偏高, 挤压了消费需求。江苏产业结构中, 存在着重工业趋重、轻工业趋轻的倾向, 反映了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从2005年开始, 轻工业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接近和低于1/3,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产业发展中为生产而生产的问题。诚然, 在一个地区, 轻重工业结构不能完全反映产业结构矛盾, 但是重工业比重过大, 不仅造成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 而且会影响到居民生活消费的增加。

4、出口增长过快, 没有及时转化为内需。江苏作为开放型经济发达的省份, 新世纪以来呈现了利用外资和出口高速增长的态势。问题是如果进口与出口不平衡, 贸易顺差过大, 又没有转化为实际的内需和消费, 就容易影响到内需和消费的增长, 这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目的。

5、消费率不断走低, 降低了全省的消费水平。从1978年到2007年, 全社会消费在GDP中的比重由52.4%降低到42.0%, 减少了10.4个百分点。其中, 居民消费减少了17.7个百分点, 农民消费减少了22.4个百分点。相比之下, 美国消费率超过2/3, 这充分反映了消费不足的情况。

6、收入差距带来明显的消费差距, 影响了实际的消费满足程度。2007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378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561元, 相差9817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0715元,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4792元, 相差5923元。在城镇, 最低收入户平均收入为4456.09元, 最高收入户平均收入为45532.64元, 相差41076.55元;最低收入户平均消费为3790.10元, 最高收入户平均消费为24790.75元, 相差21000.65元。在农村, 低收入户平均每人纯收入为2826.7元, 高收入户平均每人纯收入为13187.2元, 相差10360.5元;低收入户生活费支出为3414.0元, 高收入户生活费支出为7357.7元, 相差3943.7元。收入的差距, 很容易导致消费不平衡的问题, 即高收入者收入较少转化为消费, 低收入者明显的消费需求不足。

7、边际消费倾向偏低, 有效需求增加不快。在增加的收入中, 多少用于消费支出, 反映着人们边际消费倾向的高低, 也影响着实际的消费需求。从有关数据资料分析, 江苏不仅居民收入增长相对较慢, 而且在增加的收入中, 用于消费的比重减少, 这加剧了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从1995至2007年, 城镇居民收入增加了11744元, 消费支出只增加6943元, 边际消费倾向仅为59%;农村居民收入增加了4104元, 消费支出只增加2854元, 边际消费倾向为70%, 基本说明了农民收入较低和消费不足的情况。

二、江苏改革开放以来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政策的总结反思

1、经济增长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着重投资、轻内需和消费的问题。多年来, 在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上, 占主导地位的意识仍然是GDP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出口增长速度、利用外资增长速度, 地区之间攀比的、列入政绩考核的也强化了这些指标, 对内需和消费问题并没有放上重要的地位, 缺少有力度的利益激励机制。

2、富民优先的政策缺少具体的落实措施手段。从实践来看, 虽然我们也重视到居民收入的增长问题, 并且先后提出了“富民强省”和“富民优先”战略, 但缺少配套和有力的政策实施。相比之下, 政策与实施的力度都不及GDP、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指标的要求, 实际的居民收入增长明显低于GDP、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指标的增长。据统计, 2001至上007年,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为13.4, 农民人均收入为9.0, 而同期财政收入为25.8, 地区生产总值为13.5, 劳动者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

3、比较注重做大蛋糕, 对如何切好蛋糕重视不够。在收入分配问题上, 在相当长时期里实行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 重点放在扩大可供分配的收入总量即“做大蛋糕”上, 对如何“切好蛋糕”即实现公平关注不够, 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官民之间等拉大了不该扩大的差距, 人民群众没有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的成果。

4、对外开放优于对内开放。与对内开放相比, 我们对外开放基本上是“超国民待遇”的政策, 出口有补贴, 利用外资有政策奖励和税收优惠, 内资企业与内部贸易处于不平等的状态。这在事实上影响到内需的扩大。同时, 外贸形成的顺差是否和有多少转化为内需和消费的满足, 这方面缺少足够的数据支撑, 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内需和消费, 做大外需与扩大内需之间缺少有机的结合。

5、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完善, 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有很大的关系。据有关资料反映, 我国2008年末的养老参保人数只有2.1亿多人, 尚不及劳动力人口的20%, 占60%的农村人口没有社会养老体系 (1) 。江苏的情况比全国要好, 但农村养老仍然是薄弱环节。如果人们在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缺少必要的安全, 这方面的后顾之忧成为沉重的包袱, 就不可能形成足够的扩大内需的购买力, 也不会放开手脚消费。

三、江苏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建议

1、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积极推进江苏经济由生产型向贸易型、服务型方面的转变。长期以来, 江苏经济以加工制造业为主, “生产型”的特征比较显著, 与“贸易立省”的浙江“市场型”经济有很大区别。江苏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要走以市场为中心, 依靠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制造业水平的道路。现代服务业具有创造需求、引领消费、需求弹性波动相对稳定不易大起大落的特点, 还具有以人的智力、体力等非物质投入为主, 能源原材料等物质投入较低、污染排放较少的优点。江苏适应消费需求变化的新形势, 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努力形成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人民群众消费水平提高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 可以成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举措。

2、充分挖掘需求潜力, 扩大有效供给。围绕市场需求组织经济活动, 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点。面对生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形势, 必须把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创造和增加有效需求方面。尤其需要搞清楚, 基本上没有多少支付能力的困难群体、支付能力不足的低收入群体基本需求有否满足, 缺口有多大?中等以上收入群体的发展性需求、享受性需求、侈奢性需求空间有多少, 满足的程度有多大?还有即期需求在多大程度上没有得到满足?可以提前的未来需求尚有多大空间?应该有比较准确的测算。我们分析, 如果区别不同情况, 分类满足不同层面的有效需求, 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会产生非常可观的效果。

3、创新就业制度, 增加灵活而有弹性的就业模式。稳定和增加就业, 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基础。当前, 我们面临着原有就业者因困难企业减员、裁员而失业和新增劳动力找不到工作而待业的双重压力。如何最大限度的增加就业, 并拉动内需、促进消费?除了在政策上鼓励现有企业尽量不减员、少减员、减薪不减员外, 还要鼓励创业和就业模式的创新, 包括采取灵活有弹性的就业模式。比如, 发展家庭经济, 办家庭作坊、家庭工厂, 在家中从事手工工艺等, 还可以发展网上办公、网上交易、网上服务 (教学、看病、娱乐……) 等。这类创业和就业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 避免交通拥堵。可以通过政策扶持先试点, 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4、坚持内外贸一起上, 将发展外贸的成功经验引入到内贸中来。江苏外贸依存度大, 外贸、内贸都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点。在外贸面临国际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 可以借鉴发展外贸的经验, 用发展外贸出口的办法发展国内贸易。比如, 对内部贸易也给予一定的补贴, 完善内部贸易的信贷服务, 甚至增加分期付款服务等。同时, 努力提高外贸水平, 积极发展进口替代。随着形势的变化, 外贸必须服从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提高水平, 一方面保持进出口之间的总体平衡, 另一方面确立外需服务于内需、出口服务于进口的理念, 积极发展进口替代, 加快技术创新, 减少外部依赖, 同时通过进口改善生活消费。

5、正确引导未来预期, 增强发展和消费信心。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特征, 是消费者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 影响了消费需求的扩张。特别是过于悲观的看待未来, 产生可怕的后果。这方面, 迫切需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其实, 现代经济危机基本上是生产过剩、消费不足的危机, 不是生产不足、消费过度的危机。今天的经济, 生产能力和供给基本上没有问题, 问题是消费不足, 是从增加消费入手解决危机。加之随着技术的创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人们的收入和消费都是增加的趋势, 未来肯定比今天更美好。人们要改变传统的消费理念、消费习惯, 适当增加消费。这方面, 教育和引导的工作应加强。

6、加快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扫除后顾之忧。社会保障的功能, 对少数低收入者而言, 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条件 (养老、医疗、失业、住房等) , 可以吃上定心丸;对大多数人而言, 则减少了人们消费与参与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在较少后顾之忧情况下, 正常消费和创业、就业。在消费和市场竞争问题上, 社会保障将直接决定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底线”。在目前危机形势下, 由于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益较低, 社会难以明显增加社会保障对象的收入标准。工作的重点, 一是更应关注的是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尤其是农民和农民工, 以及城市的低收入困难群体, 做到应保必保。二是提高社会保障的统筹范围即社会化程度。社会保障局限于县或省辖市, 级别过低, 范围太窄, 应逐步上升到省级和国家层面, 并解决保障对象异地保障的问题。三是克服社会保障的商业化倾向。

7、积极引导新型消费方式, 不断培育消费热点和亮点。除了满足低收入群体基本的生活消费需求以外, 还要结合收入多层次的特点, 引导居民不断拓宽消费领域, 从传统的、有型的物质消费向现代的、无型的精神文化消费转变, 积极发展文化教育体育消费、假日休闲旅游消费、通讯信息网络消费、住房汽车高档消费等形式, 为提高消费层次和消费等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形式。要培育一批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型消费产业, 加强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休闲娱乐等产业, 满足居民的精神消费需求。研究出台政策, 规范和鼓励持卡消费、网上购物、电话购物等新型消费方式。大力发展Bto B、Bto C交易模式, 发展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积极组织举办各种博览会、消费推广会、贸易洽谈会、节日庆典、国际论坛等各类大型活动, 打造新型的消费交易平台。

8、切实满足农民需求,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增加农村道路、自来水、电、医疗、教育、文化等公用实施的供给, 让农民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二是进一步做好“家电下乡”工作, 保证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 获得物美价廉的服务。三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尤其是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 提供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水平。

摘要:在金融危机全球蔓延的大背景下, 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缓解危机影响和走出危机的重要之举。对于外贸依存度较高的江苏而言, 在内需与消费的构成方面还存在很多矛盾与问题, 需要认真反思改革开放以来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 明确扩大内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针对性地采取有力的对策措施, 化解矛盾, 确保内需成为拉动江苏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关键词: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政策,江苏

注释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锁定扩大内需 篇3

灵活的汇率制度等安排“缓冲”美国消费增长减缓影响

传统上,亚洲经济被认为与经合组织(OECD)息息相关,与美国的关系更是如此。换个说法,美国如果打了个喷嚏,亚洲就会感冒。当越来越多的关注集中在负债的美国消费者和过热的房地产市场时,投资者不断问我们一个问题:如果2006年美国消费减缓,那么亚洲经济会如何?

在2005年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调整了对2006年亚洲地区的经济预测。尽管考虑到美国消费者支出减缓的影响,我们预计,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GDP增长速度仍将达到7.6%,与我们对该地区2005年的预测(7.7%)基本一致。

我们预计2006年美国消费增长幅度为2.2%,而这一数字在2005年是3.5%、2004年为3.9%。虽然这一减缓不容忽视,但起码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说美国即将迎接消费不景气的到来。如果美国的消费支出比预计幅度出现更大的下滑,我们就有机会质疑那个传统的观点——亚洲经济发展的循环是完全依赖美国进行的。我们看到,亚洲经济已出现些许“缓冲”,这些“缓冲”将一定程度上减弱美国对亚洲经济的影响,足以让亚洲经济取得阶段性的扩张。

越发灵活的汇率制度是亚洲拥有的“减震器”之一,除了足以应对区域外的众多变化,灵活的汇率政策也促使亚洲地区实行更为独立的货币政策来刺激内需的扩大。亚洲最大的三个经济体——日本、中国和韩国,他们各自的货币政策在浮动的资产价格中依然保持稳定,而稳定的金融环境更有利于内需的增长。日本、中国和韩国三国的GDP之和占了亚太地区GDP总量的80%。倘若亚洲各国的贸联系更加紧密,这三个国家内需的大将对亚洲其它国家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亚洲各国内需的扩大将逐步实现全球经济的“再平衡”,同时它也能减缓美国消费不景气带来的冲击。

与1990-1991年美国消费不景气时相比,如今的亚洲经济已发展得更为成熟。亚洲各国的内需旺盛,因此有足够的空间通过拉动投资和消费来缩小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差额。而且,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亚洲地区各国间的贸易联系就越发紧密。外商直接投资和商品供应链的增加,以及日益以中国为圆心的发展趋势使得地区贸易活动不断增加。在中国,3-4年前,以加工和装配为主的出口和以内需为主的进口之间的比例为2:1,如今这个比例几乎为1:1。中国内需的扩大使得日本和韩国的出口都受益匪浅。

中国放宽货币政策扩大内需以拉动经济持续增长

一些人始终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必将在短期内放慢速度。而我们依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表示乐观。中国的经济增长动力依然十足,而且内需的扩大会持续拉动经济增长。

高盛“中国活力指数(GSCA)”仍然是我们首选的用于预测中国经济增长的工具,由于政策原因,200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突然放缓,但自2004年第三季度以来,高盛“中国活力指数”已由之前的10.9%上扬并稳定在12.5%。

更为重要的是,高盛“中国经济景气先行指数(CEMAC-GS)”从2004年中开始又重新加速。这次反弹恰巧与中国央行放宽货币政策相符。从2004年第三季度起,也就是美联储开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后,中国的基础货币供应量增长从零上涨到了14%。同时由于货币政策的放宽,短期利率下跌了200个基点,而M2的增长则提高了4.5个百分点,达到了18%的水平。

在我们看来,中国放宽货币政策既有战术上的也有战略上的考虑。从战术角度讲,低利率为人民币的再次升值减少了压力。从策略上而言,货币政策的放宽是为了弥补人民币再次升值可能对贸易领域带来的影响。尽管自今年7月22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仅仅上升了0.33个百分点,但不能忽视的是美元本身也依据有利于贸易的原则而升值了。因此,人民币实质上的升值幅度要更大一些,超过了4%。所以,用放宽货币政策来扩大内需的做法不无道理,我们的理解就是中国的政策制定者把放宽货币政策的目标锁定在了扩大内需上。

基于出口增长速度大幅下降的预测,我们将中国出口增长从2005年的25%下调到了2006年的15%。尽管出口放缓的幅度较大,我们仍预计中国2006年的GDP增速将达到9%,略低于2005年9.4%的水平。这样的调整也是由于内需的上扬而作出的——预计中国消费支出增长将从2005年的6.9%升至2006年的8.3%。

扩大内需政策 篇4

【摘要】: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扩大,我国政府迅速出台了扩大内需政策。本文对所颁布相应政策的经济背景、此政策的关注重点以及此政策背后的宏观经济学原理进行了浅层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分析。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拉动消费 IS—LM模型

始于次贷危机的美国金融危机像恶性传染病一般,从2008年9月开始向外传播.并迅速蔓延至日本及欧盟各国家。演变成世界金融危机。在此背景下,中国也并没有幸免于难。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实体经济表现出经济衰退的一些典型症状,如投资率下降、消费不足、失业率上升等。尤其进入2008年第四季度以后,工业生产、出口、财政收入、CPI和PPI等经济指标显著下滑,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显现。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中国政府根据市场情况于2008年11月5日,果断出台了符合时局的经济刺激的方案——《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十项措施》

该项经济刺激方案一经出台便吸引了多方的广泛关注。经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需向此经济刺激方案投资约4万亿元。多方将此项政策亲切的简称为4万亿救市,面对如此大额的经济刺激方案,它是在何具体的经济大背景下被推向市场的?为何此项经济刺激方案以拉动消费取代了之前的鼓励投资?隐藏在它背后的宏观经济学原理又是什么?

一、政策颁布的相关内容

面对之前的经济时局,我国政府经过一系列的数据调查研究,于2008年11月10日果断出台了适应时局的经济刺激方案即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该项政策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包括各方各面的十项具体措施:

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1】

从这具体的十项政府政策中可以看出此次的经济刺激方案的重点在于民生工程,涉及到 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医疗卫生、文化等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同时也将部分重心放在了大力发展居民消费,激发居民消费热情,从而达到扩大我国内需的最终目的。

内需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面对此项救市的经济刺激方案,如何利用二者来扩大内需,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陈南岳、安树伟(2003)认为:消费需求决定着投资需求,投资难以扩大内需,投资需求引发的消费需求比例低,从而消费需求应是扩大内需的政策着力点【2】。裴春霞(2000)分析得出:投资增长与经济波动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而消费与经济波动之间的正相关不仅不明显,有时甚至还表现出反方向,主张扩大内需应放在投资【3】需求上。任巍、陈安国(1999)认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都十分重要,扩大内需应同时【4】注重。

我国首次提出“扩大内需”是在1998年,是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但与98年的通过刺激投资扩大内需不同,此次的经济刺激方案重点在于通过拉动消费从而达到扩大内需的终极目标。我认为此次之所以改变10年前刺激投资来达到扩大内需的原因有以下几条。

首先,拉动消费可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优化。所谓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即出口贸易、消费和投资。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贸易,这二者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较为明显,而消费这一较为稳定的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在促使经济增长方面贡献甚微。我国的投资率自1978年以来都保持在30%以上,1980

【5】年为34.9%,1995年为40.8%此后几年也一直呈上升趋势。大大高于美国、德国、法国、印度等20%左右。同时,我国的对外贸易从规模到水平也不断的提高,据统计表明,从1980-2001,美国、日本、印度、德国的外贸依存度大体稳定在14%-20%的范围内,但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15%迅速扩大到2006年的65%,已远远高于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大国的水平。但我国的消费率特别是私人消费率却逐年呈下降趋势。2007年,我国最终的居民消费率仅为35.4%。因此,通过政府的政策调节,拉动消费,特别是拉动居民的消费,不仅仅可以达到扩大我国内需使经济得以发展的最终目标。与此同时,也可以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从不太稳定的“两轮”带动完善到相对稳定的“三轮”均衡带动的模式,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更加趋于稳定。

其次,之所以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放在消费上,是因为从长期来看消费不会增加新的过剩,比投资更具优势。投资虽然可以减少当期过剩,但日后将形成更大的供给,对原来过剩的经济会雪上加霜。因此通过拉动消费便可以很好的避免由刺激投资所带来的这一系列问题。

二、此项经济刺激政策中的宏观经济学原理 首先,此项经济刺激政策的核心以及最终目标是扩大我国的内需。但我国政府为什么要果断且迅速的出台这一以扩大内需为根本目标的稳定政策呢?其必要性又在哪里?

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从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入手分析,便可了解到政府对经济下滑迅速实行调控是有其必要性的。因处于世界金融危机的阴影中,中国实体经济出现衰退,使得我国的总需求曲线较原有水平发生了下降,产出与就业均下降到原有水平之下。若政府并不对该一经济现象进行调控,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对低需求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会导致工资与物价水平的下降。虽然随着时间的进一步推进,经济仍会在一个新的水平达到再次的均衡,但此水平相对于之前的水平出现了很大程度的下降。且在此段时间较长且经济一直处于衰退的期间之中,会使得百姓对未来的预期不理想,导致生活水平受到影响。由此看来,我国政府果断且迅速的出台这一以扩大内需为根本目标的稳定政策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与此同时,在如此经济大背景之下,我国政府颁布的4万亿救市计划又是根据何宏观经济学原理使得需求曲线提高到与原有水平相差无几的水平上呢?

此次的经济刺激政策中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IS-LM模型便可以很好地解释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

IS-LM模型是描述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所表示的是能使计划 2 支出等于收入的利率与产出水平的各个不同组合情况。

对于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十项措施》中所涉及的各种措施包括了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减税等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为例分析其对需求增加的影响。

在未进行政策调整之前,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在E点均达到均衡。此时的均衡利率为i0,收入为Y0。根据IS曲线表达式

YA1c(1t)b1c(1t)i,由于政府购买性支出(G)

增加,使得表达式中的A增加,使得原有水平的商品市场均衡曲线(IS曲线)向右发生移动,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IS1曲线)。此时的利率水平和收入水平分别为i1和Y1。从图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利率水平和收入水平都发生了增加,此时收入水平增加了Y1-Y0。但若利率水平不发生改变,则对应的收入增加量则应该为Y2-Y0。因此利率的上升导致了一部分收入的减少,即发生了挤出效应。也就是由于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增加使得利率上涨,增加了企业投资的成本,使得企业减少投资,从而使得投资的这种减少抵消了一部分的政府购买。最后,由于IS曲线的移动是针对给定的物价水平而言的。这说明在任意一种既定的物价水平下,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Y1-Y0,即总需求增加。

现实中,政府在出台财政政策的同时也出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此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为例来讨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效果。

在未进行任何调整时,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均在A点达到均衡。此时的利率水平为i0,收入为Y0。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相当于增加了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于是货币的供给M增加。因为在短期物价水平P是固定的,M的增加使实际货币余额M/P增加。导致货币市场均衡曲线(LM曲线)向右移动到达新的水平LM1上。此时的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均衡点为B,对应的利率水平为i1,收入水平为Y1。与E点相比,收入Y增加了Y1-Y0。因此货币供给的增加同样也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虽然,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可以是总需求扩大,但二者的效果却并不相同。这与我国特殊的市场环境所造就的特有的IS、LM曲线斜率有关。任太增(2000年)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但我国投资对利率的反应没有一般市场经济敏感等原因,使得中国的IS曲线虽然已经具备了市场经济条件下IS曲线的一般特征,即向右下方倾斜。但在目前,它比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IS曲线更陡。在经济萧条时期,由于预防性货币需求的无限膨胀,投机性货币需求在整个货币需求中所占的比例下降。这时LM曲线的斜率主要由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函数决定是一条相当平坦的曲线【6】。

因此,在相同的政策力度的条件下,我国采用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要更有效。

三、非理论分析

从以上涉及到相关理论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此项以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经济刺激政策有其自身的正确性。但从实施情况来看,与最初的设想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也就是说光有理论上的正确性对于达到政策的现实目标还是远远不够的。

我认为,在理论上得到了正确的肯定,在现实实践中还需要有其他的一些关键性因素的辅佐。例如,要大力保证转向资金的使用时合理的、专门的。要尽量杜绝或减少滥用、挪用专项资金的事情的发生,确保相应的民生政策或与经济刺激政策相关的项目的到充足的资金支持。政府的廉洁自律问题也是关系到经济刺激计划能否顺利达到预定目标的关键因素。同时,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也可以使得我国的经济情况有所改善。

总而言之,一项政府政策,在理论上具有其争取性,在实行中可以得到正确的贯彻执行,那么我国的经济平稳持续发展就是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http:///ztzl/kdnx/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陈南岳,安树伟.消费需求:扩大内需的政策着力点[J].山西师大学报,2003(4). 【3】裴春霞.投资、消费与经济增长[J].学习与探索,2000(6).

扩大内需政策 篇5

姓名 专业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我国经济也受到严重冲击。为此政府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 扩大内需 内需 消费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

我国政府提出和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背景和政策涵义的。

其一,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就政策作用大小的比较意义而言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以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出现了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趋于弱化,“吃饭财政”难以为继的窘境。面对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出现的需求不足、投资和经济增长乏力的新形势及新问题,特别是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必须使我国财政政策尽快从调控功能弱化的困境中走出来,对经济增长发挥更加直接、更为积极的促进和拉动作用。这就是“更加积极”或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涵义。

其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就我国结构调整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而言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结构性矛盾也日渐突出,成了新形势下扩大内需、开拓市场、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而作为结构调整最重要手段的财政政策,显然应在我国的结构优化和结构调整中,发挥比以往更加积极的作用。此外,由于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国有企业改革中下岗、失业人数增加,城市贫困问题的日渐显现等原因,作为社会再分配唯一手段的财政政策,也必须在促进社会公平、保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至为关键的调节功能。这是市场机制和其它政策手段所无法替代的。形势的变化,紧迫的客观需要,使中国的财政政策不能不走上前台,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其三,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一种政策类型,而是一种政策措施选择。中外的经济理论表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大体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三种类型。如本世纪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及其与之配套、至少实行了10年之久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日本自60年代以来所奉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等,都具有这种政策特征和政策取向。而我国当前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只是在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大方向下,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始料不及的某些外部因素而采取的一种应对性财政政策举措,并非是一种政策类型。

二、扩大内需

1、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国际市场风险加剧,外贸出口难度加大;

2、由我国国情决定,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过渡,无论是市场容量还是未来发展,潜力都十分巨大;

3、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国内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

4、有力贯彻实施中央关于“扩大内需”的英明决策需要遵循的五大原则,即慎选项目、注重平衡、加强监督、关注民生。

三、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当前扩大内需最直接的手段

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近几年来,面对内需不足、出口竞争加剧、就业压力增大、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突出问题和亚洲金融危机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税收、价格和收入分配等经济杠杆,促进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带动了投资和消费,扩大了内需,推动了出口,促进了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为财政收入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引导我国经济向着快速稳定健康方向发展。

四、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

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在两大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在财政支出方面,适当提高财政占GDP的比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公共财政职能。科学合理的调整财政支出范围,适当压缩一般性和“越位”性支出,投入缺位领域,加大有利于扩大消费的支出

1,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大支持“三农”的力度,促进农民增收,减轻农民负担。

要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多予、少取、防活”,加强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加快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2)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水利电网、自来水等方面的建设最能生产力赶紧影的效果。因其规模小,物资投入以国内产品为主,可以直接刺激国内需求。而且劳动密集程度高,使用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能够创造较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农民生活产品的消费需求。(3)稳定农资和粮食市场价格,确保农民持续增收。(4)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全民推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努力解决农民基本医疗问题,推进科技技术进步与成果的转化。使农民对未来预期不断看好,不断释放消费需求。

2,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重点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要从过分强调重工业化的投资,转向以最终消费作为支持的投资。(1)直接投资和参与投资水利、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2)加大对城镇廉租方的投入力度,推进经济适用住房进行货币化改革,努力支持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问题。(3)重点转向直接投资和参与投资高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和运用,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工程产业、信息技术产业、旅游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加速实现国民经济结构的高级化、合理化、信息化、环保化。在产业结构的升级中优化供给和创造需求,有效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

3,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免除居民的“后顾之忧”

社会保障的“雪中送炭”必须要有公共财政政策来调节,建设将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到15-20%左右,在中央财政适当加大对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力度的基础上,监督地方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地方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做实个人帐户;要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要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切实做到应保尽保。要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起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切实提高农村的医疗保障水平,建设起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基础框架。

4,增加财政在促进就业方面的投入,扩大就业

对于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来说,真正想要的是就业岗位而不是保障资金。因此财政因改变过去单纯依靠现金补助失业者的做法,而是采取促进就业的积极就业政策,加大促进就业的资金投入,相应建立促进就业基金专项培训基金,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向劳动者提供专门的就业培训、指导和介绍、给予创业融资、开业注册等方面的优惠,开发就业岗位。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中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大的“4050”群体,政府和社会应负起责任,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同时,要通过改革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制度,调整产业结构iu,增大服务比重,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5,增加对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减轻具名负担

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其中基础教育基本上属于“纯”公共产品,真个社会成员都可以从中受益,具有正外部效应,其经费应全部或绝大部分由财政供给。因此财政应为义务教育提供资金保证,尤其是要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教育是立国之本。加大政府的教育投入和教育资源的供给,既能减轻居民教育经费的负担,拉动消费需求,又能从根本上提高劳动力素质。同时,要加快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解决医疗卫生服务缺乏和城乡医疗水平失衡问题。各级政府应增加在医疗卫生服务中的财政出资比例,加强中央财政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倾斜。合理确定中央财政在东、中、西部医疗卫生制度的补贴额,形成东、中、西部不同意医疗卫生转移支付制度。

(二)在财政收入政策方面,完善税制,撬动税收杠杆,调节收入,启动消费 1,改革消费税。对部分资源性产品和高档消费品征收消费税,适当调减现行消费税的部分税率,以正确领导消费,调节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富悬殊和社会分配不公。

2,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并加强征管,增强其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功能。将分类课税模式改为综合分类课税模式;降低最高边际税率和减少差距;完善税前扣除范围;加大对偷快速能够个人所得税的惩处力度。

3,对营业税进行改革。适当降低第三产业营业税税率,以降低成本价格,进一步刺激消费,体现对社会消费热点的支持。

4,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允许企业敌寇当年新增固定资产中机器设备投资部分所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金。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重复征税,使增值税务链条环节的税负的公平,还可以刺激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有利于激发企业开发新技术、升级产品结构的积极性,提升居民收入增长预期,促进消费和投资协调。

总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必须以科学的发展为指导观,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财税政策工具,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税制结构,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与消费政策;为社会提供公平的公共产品,满足广大居民的基本需要。同时要注重给低收入群体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缓解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居民负担,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并稳定居民消费预期。此外,还应通过各种手段刺激居民消费升级,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充分发挥城乡消费增长潜能,以此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扩大内需政策 篇6

背景:

1997年,刚刚成功实现了“软着陆”的中国经济,却遭遇了至今仍令许多人记忆犹新的亚洲金融危机。这一发端于东南亚并迅速波及刚刚回归中国的香港的金融**,使中国经济很快又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作为一项紧急应对之策,中国政府做出了人民币不贬值的决策,同时采取包括增发国债、降低存贷款利率、提高出口退税率等在内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

定义:

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消费量,投资量,储蓄率,货币存量,政府预算,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

IS-LM模型:

IS—LM模型是反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国民收入和利率关系的模型。分析:

从IS-LM图形上看,降低存款利率导致LM曲线下移,表明银行存款减少,市场上用于投资的货币增多;同时,随着出口退税率的提高,人民币不贬值等措施的进行,对外出口的必然加大,进口必然减少。通过发行国债,减少市场的货币流通,降低物价,导致商品的需求加大。因此IS曲线向右边移动,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于另外一个点。在新的平衡点上,产出(Y)加大,利率降低,货币需求减少。

1、消费量(C)

由于利率的下降,通货膨胀的控制,居民用于储蓄的货币减少,用于购买物品的货币增多,消费量加大。

2、投资量(I)

由于政府增发了债券,导致市场上大量的闲散资金用于购买债券,市场上的流通资金减少。政府将募集到的资金的资金用于重点行业的投资,实现了经济平衡发展。同时,由于利率的下降,消费的增长,出口的加大,必然导致投资的加大。

3、居民储蓄和货币存量

由于利率下降,居民用于储蓄的货币必然增多,导致居民储蓄下降。同时,由于银行储蓄的减少,货币存量必然增加(货币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一国银行体系之外由政府机构、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

4、失业率 由于消费增加、出口增大导致产出加大,在短期无法改善技术条件的情况下,劳动人数必然提升,导致失业率下降。

5、通货膨胀率

由于市场的流通资金减少,产出加大,必然导致物价下降,从而通货膨胀减少。

6、汇率

由于外汇的流入增多,国内对货币的需求因为投资的增加而加大,导致出口企业将外汇兑换成本国货币的需求加大,从而导致汇率加大。

7、对GDP的影响

从GDP=C+I+G+X-IM公式来看,C、I、G、X加大,IM减少,故GDP增大。这和99年、01年、02年GDP实际数值比较吻合。

题目2:结合自己的行业谈谈98年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

本人目前就职的中国银联为银行卡联合组织,本企业的主要职责为促进银行卡的消费,减少现金在市场上的流通。银行信用卡就是其中的重要工具。

扩大内需政策 篇7

《意见》要求, 各地各部门要准确把握中央和自治区扩大内需政策措施,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 统一到中央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统一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 全面把握当前经济形势和发展机遇, 把紧急落实新增中央投资等扩大内需措施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做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各项工作, 进一步推动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要科学规划, 尽快落实投资项目。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总体要求, 全力做好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要合理安排, 规范管理和使用投资项目资金。严格执行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关于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相关规定, 尽快使中央和自治区安排的项目资金发挥作用。要明确责任, 建立完善投资项目实施工作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完善扩大内需项目建设领导协调机构, 建立健全投资项目实施工作责任制, 分级管理、分工负责。要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 投资项目的申报、审批、启动、落实、实施等各个环节都要全过程公开, 加强投资项目和资金的监督管理, 提高工作透明度。要强化监督, 保证扩大内需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重大项目稽查、财政监管、审计监督的专业优势, 形成监督合力。在着力加强对重大项目监督检查的同时, 高度重视对民心工程的监督检查, 对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进行专项检查、专项治理, 坚决纠正和刹住在政策措施落实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行为。

《意见》要求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严格执行纪律, 推动全区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扩大内需政策措施, 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 确保政令畅通。要快查严办重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 重点查处在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和灾后重建等方面建设中贪污、挪用、挤占、私分资金的行为, 以及在项目投资和工程建设中索贿受贿、弄虚作假、铺张浪费等行为, 构成犯罪的, 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凡是在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扩大内需政策措施、实施项目建设过程中有违纪违法行为的, 要严格责任追究。对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扩大内需政策措施不力的地方、部门和单位, 特别是因失职渎职致使中央和自治区扩大内需政策措施得不到落实、造成严重后果的, 要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等有关规定, 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或领导干部的责任。

扩大内需政策 篇8

【关键词】扩大内需;利率;农业税;家电下乡

一、扩大内需的原因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外汇储备和引进外资数目不断增加,出口和投资占GDP的比重一直居于高位。而与投资、出口相比,消费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短板”。为保持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趋势,迫切需要扩大国内需求。

二、扩大内需的主要政策及其效果

(1)1998~2003年阶段。第一,重新开征利息税。1999年国家迫于通货紧缩的经济形势,为鼓励个人消费和投资,决定恢复征收利息税。第二,利率调整。为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中央银行于1998年三次下调半年以上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第三,加大投资。自亚洲金融危机后,国家持续加大投资。1998年到2003年,国家财政支出增长率均保持在15%以上,并且大部分年份都超过了财政收入的增长率。1998年到2003年,国家为扩大内需,稳定经济增长,出台了以上三种措施为代表的宏观经济政策。这些政策使我国GDP增长率由1998年的7.8%逐步增加到2003年的10%,而通胀率都维持在一个很低的甚至是负通胀率的水平,短期内国家这一时期的扩大内需政策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是不能健康地持续地扩大居民消费的,只是一时的激励,不能持续有效。首先,重新开征利息税是在1998年和1999年通货膨胀分别为-0.8%和-1.4%的背景下提出来的。这一政策在通胀率为负或是很低的水平下是有效的,即可以鼓励居民消费而非储蓄,甚至可以降低贫富分化。其次,利率调整。利率主要通过投资的方式来影响经济的增长,低利率会鼓励投资,产出增加,经济增长。长期来看,利率的调整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力是较低的。最后,政府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加大投资以促进经济增长,这在长期来看是低效率的。(2)2003~2011年。第一,取消农业税。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高票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全部免征牧业税。第二,4万亿政府投资。继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后,为稳定经济增长,2008年11月,国家宣布我国将在未来两年内投资4万亿元以刺激经济。第三,家电下乡。金融危机后,国家的财政补贴“家电下乡”计划最先于2007年底在四川、河南及山东省和青岛市试点,产品亦只包括冰箱、彩电及手机。2003年到2011年,这一阶段我国虽然受到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波及,出口企业受到很大影响,农民工纷纷反乡,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凸显,但总体经济保持着高速增长。从长期来看,这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的效果有限。首先,取消农业税。我国在2006年起全面取消了农业税,这本身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通过减少农民负担来促进消费的政策,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低收入以下群体的消费支出增长率并不显著。其次,4万亿政府投资。据2009年统计,4万亿政府投资的地方配套资金的到位率只有75%,且大部分资金进入高回报项目领域,公益性的项目投资资金匮乏。从这些财政投资的去向可见,4万亿的投资计划是不可持续的且还会引发很多问题,比如铁路投资项目的后续资金来源问题,房地产过热问题等。最后,家电下乡。该策略只有短期效应,因为所推广的家电下乡产品多是冰箱、彩电等耐用消费品,不能产生持续的经济效应。

三、政策建议

(1)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消除公众消费的后顾之忧,让大家敢消费。(2)降低税收,让利于民,提高公众的可支配收入。(3)不断深化结构调整,增大市场需求与财政投资项目的匹配度。通过以上努力,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加大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让更多居民“敢消费、能消费”。从而实现我国内需健康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贺雪峰.取消农业税后农村的阶层及其分析[J].社会科学.2011(3)

[2]王文娟,李京文.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及其完善[J].经济管理.2011(6)

上一篇:厦大团委团支部工作总结下一篇:铁路大反思党委书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