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扩大根治术(精选7篇)
胃癌扩大根治术 篇1
胃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 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外科手术治疗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之一, 胃癌扩大根治术包括脾、胰体、尾在内的全胃切除术或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 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及内镜下胃粘膜切除术在临床广泛使用[1], 逐渐取代胃癌扩大根治术的使用, 因此, 探讨胃癌扩大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该研究对2008年6月—2009年6月间该院收治的70例胃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取得显著成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7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男38例, 女32例, 年龄 (25~80) 岁, 平均年龄 (56.8±4.3) 岁, 患者入院后均经胃镜、颈部淋巴结活检、胃细胞学检查确诊, 病理学检查显示为腺癌, 经B超、CT提示未出现全身转移, 器官未受到侵及。患者多表现为消瘦、食欲下降、乏力、恶心、呕吐等上消化道症状, 绝大部分患者都没有出现较为显著体征, 其中上腹部轻微压痛患者21例, 胃体、幽门窦扪及肿块患者12例, 肿块质硬, 呈结节状。经胃细胞学检查颈部淋巴结活检为阳性, 癌细胞均呈阳性, X线钡餐有胃粘膜改变影。
1.2 纳入标准
X线胃钡餐造影显示胃粘膜改变, 出现软组织阴影、龛影, 胃壁僵硬、充盈缺损等临床表现;上腹部出现重压、不适感, 进食发堵、逐渐出现疼痛, 严重者出现便血、呕血、呕吐等临床症状;经活组织病理及胃镜检查证实存在癌变, 颈部淋巴结活检、癌细胞均为阳性[2]。
1.3 方法
该研究中患者全部应用胃癌扩大根治术进行临床治疗, 术前改善营养、纠正贫血等治疗, 增强患者体积免疫力, 并对患者肺、心、肾功能障碍及糖尿病患者等进行严密监测。术前3 d给予患者抗生素药物及止血药物, 术前1 d晚上常规灌肠清洁, 手术当天在体内留置导尿管及胃管。气管内采用全麻, 并按照常规进行铺巾和消毒处理。选择上腹部切口, 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确保腹白线完全裸露, 分离腹膜外脂肪显露腹膜, 使用甲状腺拉钩将腹壁由双侧牵拉, 保证手术视野的充分显露。探及十二指肠、胃部, 确定发生病变具体大小、部位、性质、范围和手术必要的切除范围, 并把胃部向下方做牵引处理, 将胃网膜左侧动脉和静脉做结扎处理, 并用粗线将幽门口和贲门口阻断, 防止癌细胞通过循环进一步扩散。把胃部做向上提拉并向下对横结肠做牵引处理, 保持胃横结常见系膜处于紧张状态, 采用电刀将横结肠缘上切开, 切开方位是从结肠中间至横结肠肝曲。将14~15组淋巴结、横结肠系膜前叶切除, 之后切除胃网膜动脉、右静, 将第6组、胰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彻底清除之后, 按照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肝总动脉干淋巴结、胃网膜左动脉淋巴结的顺序进行切割, 切断肝左叶三角韧带, 外翻肝左外叶到右下方, 贲门区完全暴露, 把食管裂口周围腹膜充分切开后, 分离食管下端, 把迷走神经前后干切断。胃部切除范围:上端到病灶6 cm, 下端至幽门下3 cm, 切除完成后重建消化道, 手术完毕。
1.4 疗效判定
近期疗效参考组世卫组织 (WHO) 对胃癌治疗效果进行评定, 分为完全、部分、无缓解3种情况, 其中无缓解包括无变化和病情恶化。该研究中根据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织制定的相关标准判定不良反应[3]。
2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 术中未出现死亡, 手术成功率为100%。患者术后出现5例腹胀、8例腹痛, 并发症发生率为18.6%, 对患者进行为期5年随访, 死亡16例, 其中1年死亡2例, 2年内死亡4例, 3年内死亡5例, 4年2例, 5年内死亡3例, 死亡率为21.9%, 患者存活54例, 存活率为77.1%。
3 讨论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多见腺癌, 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其中老年患者发病率最高, 目前关于胃癌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多认为与饮食生活因素、地域环境、癌前病变、精神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因素、基因与遗传等[4]。临床治疗主要通过手术、放疗、化疗等进行, 其中手术治疗为最为主要治疗手段, 胃癌扩大根治术是临床使用治疗时间较长手术方法, 然而手术切口大, 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因此逐渐被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及内镜下胃粘膜切除术等取代。然而胃癌扩大根治术在临床仍然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因此对胃癌扩大根治术进行临床分析有着重要作用。胃癌根治术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胃癌分期、淋巴结转移、病变部位、生物学特性等, 当病变位置只在粘膜层时 (早期胃癌) , 可采取胃癌根治术Ⅰ式进行治疗, 对胃部周围第1组淋巴结彻底清除即可治愈。治疗发展中胃癌, 可采取胃癌根治Ⅱ式进行治疗, 清理胃部周围存在的第2组淋巴结, 确保符合治疗要求。当胃癌处于合并3组淋巴结转移阶段, 利用根治Ⅲ式可将第3组淋巴结彻底清除, 从而获得相对性治愈切除[5]。
为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在手术进行中, 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进行探查过程中, 必须按照肿瘤处理原则, 从远处开始探查, 之才对原发部位做最后探查, 且探查过程中禁止挤压和乱摸肿块等一些容易导致肿块扩散的危险动作。当吻合食管和空肠过程中, 缝合系膜裂口要采用适当合理的方式进行, 严格控制导致内疝出现的几率到最低[6]。②术后清除淋巴区域较大, 患者出血量较大。胃癌患者体质较差, 机体免疫力较差, 而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均比较长, 因此术后常出现休克等危急现象, 治疗时要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术后感染是手术常见并发症, 因此术后3~5 d需采用链霉素、青霉素及其他光谱抗生素药物, 为了保证患者营养状况, 术后应静脉输液3 d, 保证患者足够的维生素C、维生素B及维生素K。
该研究结果显示, 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 手术成功率为100%。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6%, 患者5年内死亡率为21.9%, 由此可见, 掌握胃癌扩大根治术适应症, 严格规范扩大根治术治疗手术流程能够保证良好的手术效果, 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 患者5年内存活率较高, 值得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扩大根治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自收治胃癌患者70例进行临床研究, 研究中患者都应用胃癌扩大根治术进行临床治疗, 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5年内存活率。结果 患者手术均成功进行, 治疗成功率为100%, 患者术后出现5例腹胀、8例腹痛, 并发症发生率为18.6%, 5年内随访期内患者死亡16例, 存活54例, 存活率为77.1%。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胃癌扩大根治术适应证, 规范手术操作就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手术不良反应较少, 可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胃癌,扩大根治术,并发症,复发率
参考文献
[1]朱正纲.扩大根治术在胃癌外科治疗中的临床意义[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6, 9 (1) :11-12.
[2]郑民华, 胡伟国, 陆爱国, 等.腹腔镜根治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中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7, 27 (11) :876-878.
[3]陈峻青.胃癌缩小手术与扩大手术的选择与评价[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6, 9 (1) :8-10.
[4]胡克强.胃癌扩大根治术治疗胃癌62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 2012, 14 (5) :769-771.
[5]吴小剑.詹文华, 兰平, 等.应用联合脏器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3, 21 (18) :342-344.
[6]詹文华, 何裕隆, 郑章清, 等.进展期胃癌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疗效观察[J].中华外科杂志, 2003, 5 (41) :375-378.
胃癌扩大根治术 篇2
关键词:胃癌,胃癌扩大根治术,疗效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可发生在任意年龄段, 而且中老人发病率比其他年龄段都要高。导致胃癌发生的原因虽然还不明确, 但多与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免疫功能、癌前病变、遗传和基因等原因有关, 该病具有非常高的死亡率, 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危害[1]。目前, 手术方法是治疗胃癌唯一可能治愈的疗法, 而且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并辅以适当的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 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胃癌扩大根治术广泛应用于治疗胃癌, 该根治性疗法主要包括胰体及脾在内的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术。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3月到我院治疗的35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21例, 女14例, 年龄39~76岁, 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胃癌并采用胃癌扩大根治术进行治疗。选取的35例胃癌患者中有2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乏力、消瘦等不良症状, 而且有些患者入院后经身体检查有程度不一的上腹部压痛和反跳痛。患者术前全部进行病理、X线钡餐、纤维胃镜、淋巴结活检、CT、B超等检查, 这些检查均有利于确诊和治疗疾病。
1.2 胃癌诊断标准
胃癌的诊断标准主要参考张化武主编的《临床外科学》相关准则, 此外稍微加以改动而形成。这些标准主要包括: (1) 患者存在上腹部不适、重压感或逐渐出现疼痛等现象, 有些患者甚至在进食时会出现发堵、呕吐、呕血、便血等不良症状。 (2) 患者入院后采用X线钡餐造影检查发现胃黏膜有所改变, 而且胃部黏膜出现紊乱情况, 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胃体外有龛影或软组织影, 以及胃壁僵硬、充盈缺损等情况。 (3) 患者进行纤维胃镜检查或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 而且经过胃细胞学检查癌细胞呈现阳性现象, 通过淋巴结活检乃至其他实验室检查均表明患者出现癌变情况。
1.3 方法
1.3.1 术前常规准备。
选取的35例胃癌患者采用胃癌扩大根治术进行治疗, 术前应对入院治疗的患者行综合评估, 并给予适当措施改善贫血、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不良情况, 应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心肺功能。术前必须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血生化、血常规等进行检查, 并且必须与患者进行常规谈话以及签署与手术相关的同意书。手术前3d给予患者止血药以及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术前1夜应进行灌肠清洁, 而手术当天清晨则应常规放置胃管和导尿管。
1.3.2 手术方法。
手术时, 患者以仰卧位姿势采用硬膜外麻醉或气管内全麻, 并进行常规消毒及铺无菌巾。麻醉成功后, 在患者的上腹部正中做切口, 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以进入腹腔, 之后对胃和十二指肠进行探查, 有效查看患者的病变部位、大小、范围、性质等, 以此确定切除范围。手术的常规顺序主要是:将胃向下牵引, 并对胃网膜左动、静脉进行结扎, 为预防癌细胞通过血液进行扩散, 应采用粗线将贲门口与幽门口阻断。将胃向上提, 为使胃横结肠间系膜变得紧, 应将横结肠向下牵引, 之后采用电刀从横结肠缘上切开, 将横结肠系膜前叶和14、15组淋巴结切除, 之后逐渐将胃网膜右动、静脉切断, 并且对第6组淋巴结、胰后淋巴结、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等进行有效清除, 此外应将十二指肠切断。手术的最后是将胃网膜左动脉淋巴结清除, 切断肝左叶三角韧带以及切开食管裂口周围腹膜, 可从病灶上端6cm和幽门下端3cm处对胃进行切除, 切除后采用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术对消化道进行重建, 最后完成整个胃癌扩大根治术。
1.3.3 术后常规检查与护理。
患者术后当天应在ICU病房进行观察, 术后第2天如果没有出现特殊情况即可转入普通病房, 转入后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术后情况实施一级护理, 医护人员应嘱咐可出院的患者定时到指定的门诊进行相应的随访和检查。
1.4 疗效评定标准
胃癌扩大根治术疗效评定标准以王克山的相关标准作为参考, 但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的改动。患者进行治疗后的近期疗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疗效标准, 可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变化等, 并以此作为这些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评定指标。完全缓解:患者上腹部不适、呕吐、呕血等临床不良症状明显消失, 胃部黏膜紊乱及胃体外龛影情况均消除, 且无胃壁僵硬、充盈缺损等情况。部分缓解:上腹部不适、呕吐、呕血等临床不良症状稍有缓解, 胃部黏膜紊乱及胃体外龛影情况部分消除, 尚存在胃壁僵硬、充盈缺损等情况。无变化:经过治疗后, 患者临床不良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将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作为患者总有效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t检验, P<0.05说明有统计学差异意义[2]。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情况
选取的35例胃癌患者均对胃癌扩大根治术具有良好的依从性, 住院期间无1例死亡, 所有患者均在术后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并相继出院。对出院的患者进行1~4年随访, 随访期间, 患者生存30例, 生存率为85.71%, 其中1年内生存34例, 2年内生存33例, 3年内生存31例, 4年内生存30例。
2.2 不良反应情况
患者采用胃癌扩大根治术治疗后出现7例不良反应, 主要为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等情况, 有些患者伴随着营养不良综合征, 如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经过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相应处理后均好转出院。
3 讨论
对于进展期胃癌, 手术方式是其首选治疗, 患者的胃癌分期、病变部位、淋巴结转移情况、生物学特性等直接影响胃癌扩大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该方式相比于常规手术最大的特点在于可对所有的D2淋巴结进行清除, 尤其是腹主动脉旁的淋巴结。近年的研究表明, 由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在胃癌进展期早已有肿瘤细胞浸润, 所以必须对其进行清除。胃癌扩大根治术主要有三式, 为达到治疗要求, 应根据患者病情实施相应的手术术式, 即对于早期胃癌可进行胃癌根治术Ⅰ式, 该术式可对胃周第1组淋巴结进行有效清除;对于进行期胃癌可采用胃癌根治术Ⅱ式, 可有效清除第2组淋巴结;对于合并第3组淋巴结转移的胃癌, 应采取胃癌根治术Ⅲ式, 该术式可有效清除第3组淋巴结, 以取得相应的治愈效果。
胃癌扩大根治术的要点主要包括: (1) 进行全胃或次全胃切除, 同时切除部分胃周脏器。 (2) 在上述条件下进行第一和第二站淋巴结常规清除。 (3) 扩大清除范围, 即对第三站淋巴结进行清除, 同时清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4) 对胃肠道进行重建。扩大胃癌根治术主要是对淋巴结进行清除, 为确保手术的彻底性与有效性, 手术过程中应遵循相应的顺序进行清除, 该顺序为横结肠上区-右上腹区-小网膜囊区-贲门胃底区-左上腹区, 以此为序并顺时针方向进行, 但是具体的术中操作还应以手术执行者的经验为准[3]。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主要注意事项包括: (1) 必须严格依照肿瘤的处理原则对胃癌进行探查, 探查时应从远处开始, 最后对原发部位进行相应的探查, 探查过程中为防止肿块扩散, 应尽可能避免挤压或乱摸肿块。进行切除时, 应在距离肿瘤5cm以上的正常胃壁处将其切除。 (2) 如果空肠和食管吻合时, 为避免发生内疝情况, 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将系膜裂口缝闭。 (3) 胃癌患者的体质通常比较弱, 手术后由于患者淋巴区域的清创面积大, 会导致出血量过多, 而且手术过程中因进行麻醉及长时间手术, 必须预防和及时采取措施治疗患者出现的休克情况。 (4) 手术后应给予患者3~5d的青霉素、链霉素或其他广谱抗生素以抗感染, 术后3d内应持续进行静脉输液, 对于营养状况不良的患者应进行维生素B、维生素C等肌肉注射或适当输血。
综上所述, 在掌握胃癌扩大根治术适应证的情况下, 采用该根治术治疗胃癌可取得显著疗效, 而且该方式具有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等特点, 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 值得在临床治疗胃癌中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波.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合理方案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29) :24.
[2]杨逵.胃癌扩大根治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9 (36) :60.
胃癌扩大根治术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2013年在本院确诊胃癌并行腹腔镜及同期行开腹术式者40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中男9例,女11例,年龄35~67岁。对照组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35~68岁。两组患者均无术前化疗及术后残留。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批准,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手术方法两组患者均通过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成功后进行手术。
1.2.1对照组实施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取平卧位,腹正中切开腹腔,严格依据胃癌根治术要求,手术步骤主要集中在大网膜分离、淋巴结清扫和消化道重建。据患者癌灶大小、部位情况选择相应的切除方式。
1.2.2试验组实施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取平卧体位,使患者两腿分开,手术者站于患者的左边,嘱手术助手站于患者的右侧,施术持镜手站于患者的两腿之间。选择脐上或者肚脐下位置穿刺点,建立人工气腹,保持给予压力在12~13 mm Hg(1 mm Hg=0.133 k Pa),置10 mm套管针,然后确认无误后下置腹腔镜。在左侧腋前线部位近肋缘下安置10 mm套管针一套,设为主要操作孔,然后在左锁骨中线脐水平上约5 cm部位安置5 mm套管针,并在其右侧相对称位置分别安置2个5 mm套管针,腹腔手术过程中应用超声刀技术处置胃部及胃部周围血管,淋巴结和脂肪组织的清扫方式同开腹术式。
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入选患者均选电话或门诊随访,记录患者1、3年的生存率。
2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手术时间及1、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胃癌根治术作为胃癌最有效的疗法之一,目前运用最广泛的是开腹术式[3],是在切除肿瘤部位的同时对其周围淋巴结进行清扫,随着内镜技术快速发展,腹腔镜在外科领域广泛应用,腹腔镜技术从最初应用于良性疾病已经发展到用于恶性肿瘤的根治术中,20世纪90年代由日本学者Kitano首次使用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胃癌根治手术,相对于胃癌开腹根治术,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具有术后疼痛感小、排气早、肠道功能快速恢复、患者下床活动较早、患者在院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术后瘢痕小、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生活质量好以及对机体各器官功能影响小等微创优势,因此人们对此技术重视度日益增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越来越受到重视[4,5]。虽然腹腔镜技术有其优势,但是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腹腔镜手术医师学习曲线较长,手术操作难度很大,需要建立一个腹腔镜手术培训基地,才能建立标准的手术规范和保证腹腔镜手术的安全;尚需要大宗病例的多基地临床试验随机对照实验来进一步验证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有文献报道[2]对于进展期胃癌的患者在实施腹腔镜手术后仍有较高的腹腔转移以及肝转移发生率,虽然在采取保护措施后,腹腔种植率下降至接近开腹手术水平,但是文献报道不尽相同,因此仍需要广大外科医师的进一步临床观察讨论。本次研究表明手术时间越短创伤相对越少,术后恢复快,随着术者对腹腔镜运用灵活度增加,两种术式时间基本接近;且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手术对消化道干扰小,术后排气对消化功能恢复起到良好作用;腹腔镜术式对组织的创伤小于开腹;总体说明了其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与其他多项研究结果类似[6,7]。两组患者1、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二者一致,并且通过近10余年的大宗病例的前瞻性对比临床实验研究显示,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与胃癌开腹手术进行比较,其复发率及生存率无显著差异,同时腹腔镜术式与开腹术式在胃癌治疗中,术后多项常规检查无差异,与本研究结果相符,进一步证实了腹腔镜用于胃癌根治手术是安全高效的[8,9,10]。
总之,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后远期疗效不存在明显差异,但腹腔镜相比于开腹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的优势。此次研究存在的最大缺点是入选样本数量较小,可能对数据的准确性有影响,需要扩大样本含量作进一步的研究,以获得更可靠证据。
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明确腹腔镜运用于胃癌根治术的优势。方法 40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实施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照组实施开腹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远期生存率情况。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157.9±13.9)ml、术后排气时间(4.2±1.1)d优于对照组(178.2±15.8)ml、(6.3±1.4)d(P<0.01),两组手术时间及1、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后远期疗效不存在明显差异,但腹腔镜相比于开腹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的优势。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生存率
参考文献
[1]田磊,肖秀英,叶明.胃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6):773-781.
[2]贺赛奇,谭曙光.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分析.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5,43(2):175-178.
[3]Yamashita K,Sakuramoto S,Shibata T,et al.Survival outcome of laparoscopic gastrectomy for clinical early(c T1)gastric cancer.Surg Today,2013,43(9):1013-1018.
[4]陆日克,李国星,韦宝甘.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远期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4):553-555.
[5]杜建军,双剑博,郑建勇,等.完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全胃切除食管空肠经典Roux-en-Y吻合42例.中华外科杂志,2012,50(2):190-191.
[6]余佩武.腹腔镜胃癌手术的进展与展望.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18(2):105.
[7]赵永亮,余佩武,钱锋,等.远端进展期胃癌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根治术的远期疗效比较.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1,26(9):713-716.
[8]陈建安,王晓华,张金成,等.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对照研究.中国内镜杂志,2013,19(9):923-926.
[9]王自强,余佩武,钱锋,等.腹腔镜下胃癌全胃切除79例的体会.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08,2(1):31-33.
胃癌扩大根治术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8月-2007年8月本院共收治114例胃癌患者,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4例,男36例,女28例;年龄43~75岁,平均(61.7±2.3)岁。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42~73岁,平均(61.2±2.6)岁。所有患者肿瘤部位:6例位于胃窦幽门部位,53例位于胃体中下部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程度、肿瘤位置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观察组采用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治疗。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开腹后严格辨认迷走神经的肝支和前干以及胃部前分支,并彻底清除第1组淋巴结,后将胰腺被膜横切开,辨清腹腔支及迷走神经的后干,并使用超声刀将第7、8、9、11组淋巴结切断并清除,分别将胃后支和胃左动脉结扎,游离并保留迷走神经的腹腔支[3]。术后重建消化道,并常规使用抗生素防感染。对照组采用传统胃癌根治术治疗,迷走神经以及胃前后支、肝支等均予以切断,术后重建消化道[4],并使用抗生素防感染。
1.3 评价指标
(1)对两组手术基本情况予以统计比较:(1)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2)术中淋巴结扫描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患者随访,对5年生存率统计。(2)对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吞咽困难情况进行统计比较,采用Stooler予以分级:0级,吞咽所有食物均无困难;1级,吞咽软食无困难;2级,吞咽半流质食物无困难;3级,吞咽流质食物无困难;4级,无法吞咽所有食物[5]。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基本情况
在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上,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气和排便时间观察组相对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手术淋巴结扫描比相对更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更低,且5年生存率明显更高。整体比较,观察组手术效果更为显著。见表1、表2。
2.2 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吞咽困难情况比较见表3。
3 讨论
胃癌是临床发病率很高的一种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临床基本的治疗方式,但手术术式的选择不同,对手术效果的影响差异性较大。传统手术方式常采用全胃切除根治术进行治疗,但对患者身体的损伤相对较大,对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鉴于胃癌治疗的目的之一是在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同时,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尽量减少手术的损伤程度,为患者保留部分胃部相关功能,以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逐步成为临床胃癌手术追求的效果[6]。
随着临床胃癌手术经验的丰富及临床医学技术的发展,胃癌手术技术取得了新的进步,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已得到当前临床的认可。传统胃根治术易造成腹腔神经的较大损伤,由于腹腔神经丛是内脏最大的神经丛,其受损后很容易造成患者内脏神经功能出现异常,发生吸收以及消化功能等方面的障碍,肠部的分泌功能易出现紊乱,导致术后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7,8]。保留迷走神经可有效减少患者腹腔的受损程度,术后重建消化道后,患者的消化以及吸收功能所受影响明显降低,利于术后并发症的降低以及或者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
另外,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一般适用于对手术耐受性强,肿瘤未发生远处器官扩散以及淋巴结清扫不受影响的患者;且手术医师需要具备熟练的临床手术经验,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应在术前对患者病情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患者具备手术适应证,并保证手术过程的严格,以利于手术实现预期效果[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较之传统胃癌根治手术,整体效果更为理想,在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不会明显增加的前提下,能加快患者术后排气和排便的时间,同时,手术对淋巴结的扫描比更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5年生存率相对更高;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进食困难情况比较显示,观察组进食情况明显更佳,总体比较效果更为显著,充分表明,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在胃癌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延学军.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治疗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8):3889-3890.
[2]范恩学,孙海侠,房学东,等.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临床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12):1182-1183.
[3]桑温昌,李兆德,宫东尧,等.保留迷走神经的全胃切除术疗效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8):2232-2235.
[4]胡英斌,江勃年,唐自元,等.保留迷走神经腹腔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1,15(2):98-100.
[5]张洪军,王戈,张兆伟,等.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16例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0,13(5):399-400.
[6]房学东,王旭东,刘卓.保留迷走神经的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J].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2009,1(1):24-28.
[7]胡祥,田大宇,宝全.早期胃癌行保留迷走神经及幽门的胃切除术[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08,12(1):35-41.
[8]翟秀朋,施宝民,吴泰璜.迷走神经切除与保留在普通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7,10(6):527-529.
[9]张明基,周东.449例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及临床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0,4(6):224-226.
胃癌扩大根治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96例胃癌患者, 所有患者术前均经门诊确诊, 排除周围脏器大面积浸润和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以及处于病危期或妊娠期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男32例, 女16例, 年龄35~81岁, 平均 (62.65±10.21) 岁, 胃体部12例, 胃窦部20例, 胃体与胃窦交界处6例, 胃切迹部4例, 贲门胃底部6例。实验组者男30例, 女18例, 年龄41~79岁, 平均 (65.64±10.91) 岁, 胃体部14例, 胃窦部16例, 胃体与胃窦交界处8例, 胃切迹部6例, 贲门胃底部4例。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进行常规胸部CT检查, 以判断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淋巴结位置及大小等。96例患者行全身麻醉并插管, 取平卧位。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实验组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脐孔穿刺后建立CO2气腹, 维持腹内压13~14 mmHg, 将套针管置入, 放置腹腔镜头, 左侧腋前线肋缘下12 mm处, 脐左5 cm处, 右侧腋前线肋缘下5 mm处, 右锁骨中线平脐偏上12 mm处分别戳孔, 探查病变器官和周围脏器有无肿瘤转移, 再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或根治性远端切除。术后进行常规消毒和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淋巴结清扫枚数、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不大,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实验组术后并发症4例 (8.3%) ,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例 (33.3%)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胃癌患者常见症状为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 腹部疼痛, 食欲下降、乏力, 晚期患者甚至出现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等表现[3]。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有关。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胃癌因创面大、出血多、恢复缓慢, 疗效难以满足患者及家属的要求, 而腹腔镜手术有效的弥补了这些缺点。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出血量小、恢复快等优势得到广泛的发展[4,5]。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也将成为胃肠道外科的发展趋势。
自1994年首次报道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应用于早起胃癌以来, 其微创优点使手术逐步扩展到进展期胃癌。腹腔镜胃癌胃根除术必须遵循传统胃癌根除手术的肿瘤根治原则, 包括肿瘤操作的非接触原则、强调肿瘤及周围组织的整块切除、足够的切缘以及彻底的淋巴清扫[6,7]。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关键是合理的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清扫是否彻底是判定手术能否满足根治肿瘤的要求的重要指标[8]。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可有效地将胃癌淋巴结清除, 同时较传统开腹手术切口小, 出血少, 手术时间短, 患者术后恢复快, 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该研究结果表明,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提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具有创口小, 出血少, 恢复快的优点, 比传统手术方法疗效好。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淋巴结清扫数目相差不大, 分别为 (45.5±8.3) 、 (44.1±8.9) , 说明腹腔镜手术虽然创口小, 但是淋巴结清扫程度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当, 能够满足胃癌肿瘤根治的要求。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8.3%) 显著低于对照组 (33.3%)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比传统手术更安全。
综上所述,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安全有效, 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12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96例胃癌患者, 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 实验组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淋巴结清扫枚数、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不大,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出血少、切口小、恢复快等优点, 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胃癌,疗效
参考文献
[1]石国豪, 陈平.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癌的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0, 13 (9) :716-718.
[2]余佩武, 钱锋, 郝迎学.腹腔镜胃癌根治术726例的疗效分析[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1, 10 (1) :44-47.
[3]刘海涛.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31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 2013 (1) :39.
[4]李佑, 臧潞, 胡伟国, 等.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0, 13 (12) :899-902.
[5]罗国德, 曹永宽, 张林, 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J].华西医学, 2011, 26 (9) :1323-1326.
[6]曹永宽, 刘立业, 罗国德, 等.手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三例报告[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1, 5 (4) :411-415.
[7]黄昌明, 陈建新, 郑朝辉, 等.肥胖胃癌病人行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性手术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1, 31 (8) :681-683.
胃癌扩大根治术 篇6
1.1 一般资料
统计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 在我院相关科室就诊的早期胃癌患者68例资料, 在68例患者中, 男性38例, 女性30例;年龄在34~67岁, 平均年龄为 (51.2±12.1) 岁。在68例早期胃癌患者中, 49例的肿瘤在黏膜层, 19例的肿瘤在黏膜下。以肿瘤的位置进行分类, 23例在上部, 19例在中部, 26例在下部。以Borrmann进行分型, 13例为Ⅰ型, 12例为Ⅱ型, 24例为Ⅲ型, 19例为Ⅳ型。两组患者无论是年龄、性别和病情轻重, 还是文化程度和家庭背景等方面都不存在较大差异, 具有可比性,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34例患者采取传统的开腹手术, 实验组34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对两组患者实施胃癌根治手术, 并进行淋巴清扫[1]。
对照组:在患者上腹部开口, 使切口上至剑突, 下到脐部2cm处, 将术野充分暴露, 将大网膜与肠系膜游离以后, 对胃网膜血管进行结扎切断, 将尾部的癌变组织切断, 并进行淋巴清扫, 再进行十二指肠的吻合。
实验组:使患者取头高脚低的仰卧体位, 选择二氧化碳气体来建立气腹, 分别在脐孔的下部位置、左右腋的前线肋缘的下部、左右侧锁骨连线的中点平脐向上2cm处进行开孔, 应用超声刀对大网膜进行剥离, 其他操作同对照组无异。取出两组术后所切除的肿瘤, 送往病理科进行检查化验[2]。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 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卡方检验, 而剂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 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对比详见表1。
注: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出血量情况, 差异较大,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对比详见表2。
注: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对比详见表3。
注:P>0.05
2.4 两组患者远期疗效对比详见表4。
注:P>0.05
3 讨论
胃癌是由于消化道恶化产生肿瘤所致, 其发病率与病死率都很高, 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采取手术切除是目前行之有效的主要措施。目前在临床应用较广的胃癌切除术主要有传统的开腹术与腹腔镜下的胃癌根治手术[3]。开腹手术的优点是肿瘤的切除效果较好, 淋巴清扫较为彻底, 缺点是创伤较大, 不利于术后的恢复。腹腔镜下的胃癌根治手术的主要优点是创伤很小, 切口较小, 有利于术后的恢复, 但无法从根本上扫清淋巴, 手术切缘无法充分保留[4]。本文通过研究发现, 腹腔镜下对患者进行胃癌根治手术对减少早期胃癌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具有很好的效果, 还能将手术损伤有效降低, 其远期效果与传统的开腹手术无异, 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徐俊.腹腔镜下实施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近远期疗效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 (自科版) 医学卷, 2012, 9 (7) :7-9.
[2]赵耀, 陶国全, 周光荣, 等.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48例效果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4月第11卷第10期临床研究563[J].山东医药, 2008, 48 (48) :49-50.
[3]杜建军, 双剑博, 郑建勇, 等.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比较[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1, 26 (1) :1-4.
胃癌扩大根治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胃肠外科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91例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 (采用腹腔镜辅助手术, 46例) , 平均年龄为 (59.62±10.83) 岁, 开腹组 (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45例) , 平均年龄为 (58.75±13.02) 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详见表1。
纳入标准: (1) 均为术前经胃镜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确诊的胃癌患者; (2) 年龄均≤80岁; (3)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 分级Ⅰ~Ⅱ级; (4) 术前均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已经出现肝、肺部肿瘤转移的患者;手术记录及病历资料不全的患者。
1.2 手术方法
1.2.1 腹腔镜辅助组
将Trocars安置于患者的左上腹部, 建立CO2气腹, 设置12~14 mm Hg的腹腔内压, 进行腹腔探查, 决定手术方式。采用超声刀游离脾侧的大网膜和胃结肠韧带, 切断胰腺尾部被摸和胃网膜的左血管。切除胃短血管, 沿着一定的顺序探查胃部相关的引流淋巴结, 清扫No.1、No.2、No.5、No.6、No.7、No.8a、No.9、No.10、No.11和No.12a的淋巴结, 切断相关动静脉。重建消化道。
1.2.2 开腹手术组
沿腹部正中线在剑突下作一8 cm左右的切口, 将手助器安置于合适位置。主刀医生站于患者右侧, 打开腹腔, 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浸润范围, 综合判断患者可否进行手术治疗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掀开大网膜暴露出其下结构, 将大网膜、胃结肠韧带和结肠系膜前叶分离。进行全胃切除术, 并清除胃周围相关的引流淋巴结。采用常规方法重建消化道, 放置引流管, 关闭腹腔。
1.3 观察指标
查阅两组患者的手术记录及病历资料, 统计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在SPSS 17.0统计软件中进行。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3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指标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术后并发症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情况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 (192.4±16.6) min显著长于开腹组 (P<0.05) ;腹腔镜组的切口长度显著的小于开腹组 (P<0.05) ;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 (279.4±46.3) m L显著小于开腹组 (P<0.05) ;腹腔镜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的短于开腹组患者 (P<0.05) ;开腹组术中共清扫淋巴结 (18.1±2.2) 枚, 与腹腔镜组的 (17.2±2.5) 枚相当 (P>0.05) 。见表2。
2.2 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
两组患者9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全部手术过程, 腹腔镜组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的患者;腹腔镜组有1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瘘、1例患者出现术后出血, 其他并发症未出现;开腹组有3例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 4例发生术后出血,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117, P<0.05) 。
注:*与开腹组比较P<0.05。
3 讨论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在我国不同地方其发病率明显不同,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胃癌发病初期, 对机体不造成明显的不适, 病情进展到中晚期, 可引起患者纳差、乏力、食欲下降及体重减轻等症状。病灶位置的不同可使胃癌患者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 肿瘤位于贲门可有渐进性吞咽困难和胸骨后持续性疼痛;幽门临近部位的癌症, 可引起呕吐、胃胀等幽门梗阻的症状。消化道钡餐造影和纤维胃镜是胃癌临床诊断的常见手段[3]。根治性手术切除是胃癌唯一的治疗手段, 患者的预后与肿瘤的大小、累及范围、组织类型有关。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是指大部分手术操作在电视腹腔镜监视下完成, 然后通过腹壁一个小的辅助切口, 将胃、肠管脱出腹腔进行切除吻合[4]。外科开腹根治性手术的要求有: (1) 尽量切除原发病灶及可能累及的周围组织器官, 保证足够的切缘; (2) 彻底清除胃周淋巴结; (3) 完全消灭腹腔内脱落的癌细胞[5]。其中胃周淋巴结的清扫是整个胃癌根治性手术过程中耗时最长和难度最大的环节, 且需要很高的技术, 特别是腹主动脉的腹腔干周边及其分支临近的No.7、No.8a、No.9和No.11淋巴结[6,7]。
有研究报道[8],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可明显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 而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率并不增加。腹腔镜的放大作用可清楚显示胃部及其周边组织器官的脉管、神经及筋膜等结构, 便于主刀医生寻找特定的静默间隙和血管鞘内淋巴结的清除[9];超声刀在切除组织的同时具有很好的止血效应, 对周围组织损伤小, 完全暴露血管[10]。因此, 腹腔镜辅助性手术可完成血管根部结扎和彻底清除淋巴结。开腹根治性手术过程中因为借助手的灵活性, 便于牵拉组织和控制出血, 更重要的是主刀医师可手眼协调, 用手背撑起胃和网膜组织, 手指钝性分离胃裸区的网膜, 清扫胰腺上方的No.11和No.9处淋巴结, 在肝左叶的邻近处游离肝胃韧带, 清除No.1的淋巴结[11,12,13]。正如该研究所示, 开腹组术中共清扫淋巴结 (18.1±2.2) 枚, 与腹腔镜组的 (17.2±2.5) 枚相当 (P>0.05) , 提示该2种术式均可彻底清除淋巴结。
腹腔镜辅助性胃癌根治术中较为困难的环节即是横结肠系膜前叶的切除。有研究报道[14], III期胃癌患者约有12.2%的患者发生胰腺被摸和横结肠系膜前叶转移, IV期约有23.5%的患者发生这两处转移。在研究中发现, 开腹胃癌根治性手术较腹腔镜辅助性手术更容易切除横结肠系膜前叶。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属于微创外科范畴, 具有微创手术的所有的优点, 如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下床活动时间早、术后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间短、术后切口愈合快等优点, 正如该研究所示, 腹腔镜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的短于开腹组患者 (P<0.05) , 与相关研究结果类似[15]。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中清除淋巴结的数量与开腹根治术相当, 说明二者疗效相当, 但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开腹手术患者。
【胃癌扩大根治术】推荐阅读:
胃癌根治术06-10
胃癌根治术后护理观察07-24
胃癌根治术的配合体会08-17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05-19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07-03
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08-29
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08-21
根治性胃癌切除术08-10
胃癌化疗07-19
老年胃癌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