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的术后护理(共10篇)
胃癌患者的术后护理 篇1
胃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近些年因为生活压力和环境污染的加重,使该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危及生命,降低生活质量。在患者的康复中,不仅需要进行相关的切除手术,还要在术后采取相应的康复措施,因为癌症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创伤,还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有抑郁、焦虑、悲伤、绝望等不良情绪,影响患者放疗和化疗,有患者甚至因此而放弃治疗[1]。一般对患者采取胃大部的切除术进行治疗,围手术期对其进行全面的护理措施。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58例胃癌患者进行术后护理,采取不同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58例进行术后护理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23例)。实验组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28~73岁,平均年龄(49.31±5.17)岁。对照组中男14例,女9例,年龄29~75岁,平均年龄(49.95±5.3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
当患者得知自己患有癌症后,内心都会产生恐惧、悲观、紧张的负面情绪,为此护理人员要讲解相关疾病的知识以及治疗方法。使患者以正常的心态来接受手术治疗,并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解答患者内心的疑惑,使其保持放松的情绪,可以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2]。
1.2.2 术后护理
手术后对患者采用动态心电监护,对生命体征进行观察,一旦意识上有所变化,就要采取干预措施。针对患者的疼痛情况,对镇痛泵的使用剂量进行调整,保持身体舒适。
1.2.3 饮食、保温护理
将室内的温度设定为24~26℃,选择保温毯,避免体温的下降,尤其患者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要采取保温措施[3]。手术结束5 h内可以饮用少量的水,手术结束1 d后摄入少量的流质饮食,并叮嘱患者逐渐增加每天的饮水量,针对胃肠道的功能恢复,给予普通饮食。
1.2.4 康复护理
要求患者选择平卧的姿势,四指并拢后进行腹部按摩,将脐部作为中心,每天给予顺时针按摩,2次/d,坚持5 min/次,并要求患者在床上给予功能锻炼,采取抬臂和举哑铃的方法,使上肢和双腿的功能得到锻炼[4]。针对各方面恢复情况,尽早使其在床边和床下活动,不能一次性活动过度,要循序渐进,使活动频率和活动时间逐渐增加。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睡眠、饮食、心理、精神等情况,并给予评分,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褥疮、疼痛、下肢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睡眠评分为(4.75±0.34)分,饮食评分为(4.59±0.34)分,精神评分为(4.56±0.24)分,心理状况为(4.58±0.26)分。对照组患者睡眠评分为(3.10±0.32)分,饮食评分为(3.14±0.66)分,精神评分为(3.19±0.46)分,心理状况为(3.36±0.49)分。实验组患者睡眠、饮食、心理和精神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实验组中有1例出现术后褥疮,发生率为2.9%,对照组有2例为褥疮,1例术后疼痛,1例为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7.4%,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胃癌患者会有忧虑、紧张、心理状态较差的情况,同时在手术治疗后,身体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适,因此一定要为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关心、爱护患者,使其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的护理模式,首先进行心理护理和安慰,使其可以较好的接受自己患病的事实。术后要对患者身体指标进行监测,同时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对患者进行保暖护理,将室内温度调整好,避免着凉,同时针对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患者在手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休息,为避免出现深静脉血栓,要采取相应的康复锻炼及按摩,有助于血液流通,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出现。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患者的身体和负面情绪都得到较好的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实验组患者的睡眠、饮食、心理和精神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4%,高于实验组的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胃癌患者手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出血量,缩短治疗及住院时间,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能够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摘要:目的 探究胃癌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58例进行术后护理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23例)选择常规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睡眠、饮食、心理和精神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4%,高于实验组的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患者手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出血量,缩短治疗及住院时间,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关键词:胃癌患者,并发症,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秀云,郝俊秀,舒妍.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胃癌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5):966-967.
[2]王桂荣.胃癌术后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2011.
[3]孙秀娣,牧人,周有尚,等.中国胃癌死亡率20年变化情况分析及其发展趋势预测.中华肿瘤杂志,2004(26):4-9.
[4]吴艳凤.康复护理在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的应用价值.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0):3407-3408.
胃癌患者的术后护理 篇2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并发症;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24-02
胃癌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国际国内均采用手术切除的综合治疗方式对其进行治疗。胃癌根除术成功的主要因素除了手术时机和手术技术外,患者术后的并发症的治疗和护理液很关键,术后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还会造成患者的身心创伤[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选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胃癌根治术治疗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60例,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钡餐检查及纤维胃镜加上活组织检查,被确诊为胃癌。其中男性为38例,女性为22例;年龄为40-80岁,平均年龄为(58±2.45)岁。患者术后的并发症为:切口感染24例,肺部感染16例,肠麻痹10例,十二指肠端瘘6例,胃瘫4例。
1.2护理方法针对患者行胃癌根治术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
1.2.1切口感染护理胃癌患者由于其病理所致,患者的免疫功能都比较低下,身体的愈合能力也较迟缓,因此,患者术后的切口发生感染的机率很高。所以,在进行胃癌根治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并加强对会患者的皮肤护理,保持患者手术处的皮肤干燥整洁,同时,还应随时关注患者的体征变化,尽量避免切口感染的情况发生。对已经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采取热敷、理疗及使用抗生素等方式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还需随时更换患者的敷料,保持患者的切口清洁,促进患者伤口早日康复。
1.2.2肺部感染护理胃癌根治术会让患者的呼吸容量减少,呼吸力度减轻,患者因害怕切口痛而不敢大声咳嗽,从而会引起肺部感染。为了避免此种情况,护理人员应当教会患者进行呼吸练习,并在术后帮助患者翻身排痰。对于肺部已经感染了的患者,需要给予抗生素治疗。
1.2.3肠麻痹护理对于高龄、体质较差的患者,术后会发生肠麻痹的并发症,其病症是患者术后进食会出现腹部胀痛、呕吐,经过检查,发现全小肠及结肠有胀气。此时,护理人员应让患者禁食,并取半卧床位,帮助胃肠进行减压和补液,并给予其温盐水洗肠,待患者自肛门排除气体后即可。同时还需要给予患者胃动力的药物治疗,协助患者适当进行运动,从而恢复患者的肠道功能。
1.2.4十二指肠残端瘘护理十二指肠残端瘘属于比较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故护理人员应当时刻观察术中或者术后患者的腹部情况,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腹部剧痛、高热、白细胞升高等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对其进行处理。由于消化液发生外漏,极易导致患者的瘘口处皮肤被腐蚀,从而引起患者的伤口糜烂,发生剧烈疼痛或者感染,护理人员应当采取方法帮助患者减少肠液的流出现象,并对其周围皮肤用特殊的材料物进行保护,以防止其被感染。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营养供给,让患者能够早日恢复。
1.2.5胃瘫护理术后患者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营养不良等胃瘫病症,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控制,并帮助患者进行胃肠排压。同时经胃管注入250ml的4%左右的高渗盐水到胃肠中,30min后抽出,每日2次,治疗约4d左右即可。另外,还需给予患者营养护理,让患者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并建议患者少食多餐,进行一些轻微的运动,促进肠胃消化[2]。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之后患者的恢复情况。
2结果
60例胃癌根治术治疗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经过护理人员密切观察,并给予相应的并发症治疗和精心护理之后,患者的并发症病症均已消失,并发症的治愈率达到100%,患者均康复出院。并在后面的3-8个月的随访中发现,所有患者均会定期复查,并且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好。
3讨论
胃癌根除术术后会发生的并发症有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胃瘫等。因此针对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是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早日恢复健康的首要条件。护理人员除了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其相应的护理外,还应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和卫生护理等其他护理。胃癌患者本身就承受着巨大的身心痛苦,加上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并经历了胃癌根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心理会比较压抑或者抑郁,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对其进行心理压力缓解和辅导,帮助其端正心态,接受并发症的治疗[3]。
本研究表明,对胃癌根治术治疗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和精心护理之后,患者的并发症病症均已消失,并发症的治愈率达到100%,患者均康复出院。并在后面的3-8个月的随访中发现,所有患者均会定期复查,并且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好。
综上所述,胃癌根治术是目前治疗胃癌的最有效的方法,但其术后极易发生并发症,从而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愈合情况。因此术后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能够大大减少或者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能对并发症的病症的消除起到很大的作用,从而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提高胃癌根治术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贝世娟.胃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11):244.
[2]郝会芬.胃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05(32):183.
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胃癌术后150例患者, 所有患者在术前均经过上消化道钡餐、腹部CT增强检查或电子胃镜检查, 明确患者具体的病变部位及病理类型, 最终确诊为胃癌。其中, 男89例, 女61例, 年龄42~78周岁, 平均年龄58.6岁。其中肿瘤位于胃窦部以及幽门的患者为52例, 胃体部的患者为35例, 贲门部的患者为30例, 残胃癌的患者为12例, 其他为21例。胃癌根治术的方式为: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30例, 近端胃大部切除术33例, 远端胃大部切除术87例。本组的全部患者均成功完成胃癌根治手术, 无一例患者死亡, 2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有2例术后并发胃出血, 有4例并发吻合口瘘, 有4例十二指肠残端破裂, 有3例肠梗阻以及胸腔积液5例, 其他并发症为7例。所有患者经过有效护理,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大部分患者生活可以自理。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在胃癌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 需贯穿整个康复治疗过程。医护人员应当多于患者和家属交流, 对患者和家属有疑问的时候, 要及时给予解答, 安抚患者的情绪, 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争取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 以利于病情尽快康复[4]。
2.2 并发症的护理
2.2.1 胃出血及其护理[5]
本组有2例胃癌术后并发胃出血, 占所有患者的8.0%。胃出血是造成胃癌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要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 想他们说明胃出血的机制, 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 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 术后发生胃出血, 严重的出现呕血和黑便, 医护人员应该及时与主治医师联系, 给予患者采取禁食、止血以及输血等非手术疗法。
2.2.2 吻合口瘘及其护理
本组有4例术后并发吻合口瘘, 占所有患者的16.0%。吻合口瘘是造成胃癌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在术后的第7~11d, 体温发生恢复性回升, 造成患者的高烧, 出现上腹部、切口疼痛以及压痛, 通过超声检查和CT检查可见患者左膈下积液, 医护人员应该立即给予禁食等有效处理[6,7]。
2.2.3 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及其护理
本组有4例术后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破裂, 占所有患者的16.0%。十二指肠残端破裂是胃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可导致身体的电解质失衡和酸碱失衡, 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身体特征, 维护好身体的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 同时给患者引流管护理, 可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2.2.4 肠梗阻及其护理[8]
本组有3例术后并发肠梗阻, 占所有患者的12.0%。肠梗阻也是胃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通过观察患者的呕吐物中胆汁来判断肠梗阻的发生, 医护人员应该及时协助医师, 给予患者采取胃肠减压以及支持疗法等处理。
2.2.5 胸腔积液及其护理
本组有5例术后并发胸腔积液, 占所有患者的20.0%。患者出现间断性高热、咳嗽、脉搏加快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及时配合医师给予气管切开护理。
3 讨论
本组150例均行胃癌根治术, 其中25例发生并发症。通过对本院所有胃癌患者行胃癌根治术治疗及有效的康复护理,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大部分患者生活可以自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度, 减轻了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 达到较好的康复状态, 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 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
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在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我院150例胃癌患者行胃癌根治术, 其中25例发生并发症。结果 通过对本院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精心治疗以及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度, 减轻了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 达到较好的康复状态, 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 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胃癌,术后,并发症,护理
参考文献
[1]Kakushima N, Fujishiro M.Endoscopicsubmucosal dissection for gastrointestinal Neoplasms.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8, 14 (19) :2962-2967.
[2]钟正明, 陈善英.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重庆医学, 2010, 39 (15) :2085-2086.
[3]印义琼, 刘春娟, 文曰, 等.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1, 24 (3) :201-203.
[4]李琴, 孙学珍, 张夏玲, 等.高龄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肿瘤防治研究, 2005, 32 (5) :323.
[5]唐金萍, 徐萍, 吴婷婷, 等.胃癌患者并发出血性休克1例围手术期护理[J].上海护理, 2009, 9 (1) :85-87.
[6]钱淑兰, 赵明芹, 孟芹, 等.高龄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 22 (10) :1263-1264.
[7]何敏英, 窦瑛, 周静, 等.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 2009.
浅谈胃癌患者的术后随访工作 篇4
以外科手术为中心,配合介入、放疗、化疗、生物治疗以及术后的随访等综合治疗手段,已经成为目前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案。然而,在众多治疗环节不断发展的同时,肿瘤患者术后随访工作则往往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部分医疗单位所忽略。为了更好的开展肿瘤患者术后随访工作,了解肿瘤患者术后整体健康状况和整体生活质量,达到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本文将我中心进行胃癌患者术后随访工作中的经验及体会进行总结及探讨如下:
1随访概念
开展肿瘤患者术后随访工作前,我们需要了解随访的概念。随访系指在医疗、科研工作中,为了定期或不定期了解某些门诊病人或出院病人在院期间医疗处理的预后情况、健康恢复情况、远期疗效及新技术临床应用效果,采取的家庭访视及预约到某医疗机构进行复诊检查或者用通讯方式了解病情的手段。
2随访方式
不同治疗单位或因条件及习惯不同,随访方式可能不尽相同。我中心对胃癌术后患者随访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术后化疗期间复查及随访。我中心在进行胃癌手术治疗的同时,也开展术后的化疗工作,根据患者肿瘤分期及类型的不同,一般化疗时间在3-8个月不等。开展该项工作的优势在于经治医生能更加全面了解患者情况,制定更为合理的化疗方案,同时增强患者认同感及依从性。更为重要的是,该项工作为术后随访工作创造了便利条件。在患者化疗期间,通过对患者术后情况的调查,经治医生以及中心专门配置的随访调查员能够全面、细致了解患者术后情况,并根据不同患者肿瘤特点,制定相应的复查方案,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随访过程中医患的沟通,培养了医患之间的感情,加强了患者对医疗人员的信任度,使随访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显著的降低了失访率;2)对于化疗完成后或因各种原因未能进行术后化疗的患者,患者出院前由主管医生对患者或家属进行出院指导,同时填写随访登记表,定期对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随访方式包括电话随访和信件随访。按肿瘤患者随访原则,一般术后2年内,每三个月需进行相关复查;术后2-5年内,至少每半年进行相关复查。而在此之间,我们会对出院患者进行不定期的电话或信件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整体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等问题。同时我们也会将我中心联系方式以出院指导以及信件形式给予患者,方便患者进行及时的问题咨询及病情汇报,降低失访率。
3随访对象
我中心的随访对象包括:患者本人、配偶、子女、其他亲属意见患者朋友等。在患者入院时,我们有专人对患者基本情况,尤其是联系方式进行登记,同时为了提高随访率,减少失访率,我们会要求患者尽可能多的登记亲属、朋友的联系电话及家庭住址,以便后期即使因为患者电话或住址变更,我们也仍然能有效的对患者进行联系及沟通。
4随访内容
病人出院后的整体健康状况、整体生活质量、恢复工作能力、继续治疗情况、复查依从性等。
5 影响随访的因素
在我中心日常开展的随访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及总结了如下影响随访工作的几个因素:
5.1电话随访。术后出院的患者,采取最多的方式便是电话随访。但在电话随访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患者入院所登记的电话号码不符、或为空号、或为电话无人接听,更有甚者,患者或家属会表示拒绝访视而直接挂断电话。对于电话号码不符、空号或无人接听的情况,我们有针对性的要求患者入院登记时进行多个电话号码的登记,包括座机、手机以及亲属、朋友的座机或手机,以求尽量详尽的登记患者的多个联系方式,确保随访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患者或其家属的拒绝,我们会要求随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同时对随访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宣教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随访工作的信任感。
5.2信件随访。对于偏远农村或者无法进行电话随访的患者,我们会选择进行信件随访。但信件随访也同样存在很多问题,如患者登记地址不详、迁址不明、查无此人等。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同样要求患者入院登记时尽量多详细的登记常住地址,必要时还会要求登记亲属或偏远的地址;同时,针对回信率低的问题,我们目前已参照国际通用做法,在寄去的信件中放入回信信封及邮票,同时随访内容也尽量采用表格形式,方便患者及其家属理解与填写。
5.3在我们进行随访过程中,常常发现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的问题。表现为患者或其家属对术后随访及复查的不重视或不理解,或因各种原因拒绝行必要的复查,认为成功的手术之后便没有随访及复查的必要等。针对这类问题,我中心在加强了在患者入院、出院以及术后的宣教工作,在患者一入院时,便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治疗方案,同时反复强调术后随访及复查的必要性,在出院时,还会再次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告知,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
5.4在随访工作中,我们认识到随访人员的信任度、沟通技巧和亲和力也是影响术后随访的重要因素。我们发现,在很多时候,因为随访人员的沟通技巧及亲和力不强,往往导致患者对医疗随访工作的信任度下降,从而导致随访成功率降低。在随访工作中,我们尤其加强了对相关随访人员的沟通技巧以及亲和力的培养。
6 讨论与建议
6.1收集完整的信息资料:患者出院前登记下能直接联系到病人及其亲属的正确的固定电话号码、患者本人手机号码及家属手机号码,详细填写患者的家庭通信地址、患者和家属及朋友工作单位的通信地址,同时做到地址细化到最小单元(具体到门牌号)。
6.2宣传随访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恶性肿瘤的防治是相当重要的,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84年就提出, 1/ 3的恶性肿瘤可预防,1/ 3的恶性肿瘤可早期诊治达到痊愈 ,另外 1/ 3可延长生命。
医护人员须反复教育,让胃癌病人建立这样的概念 :即胃癌手术后不等于彻底治愈 ,患者治疗出院后,决不是治疗的结束,后面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包括严密的随访、抗复发治疗和科学的康复。
胃癌的治疗为综合治疗,术后治疗与复查是很重要的,术后2年内每3个月需复查1次,术后2年至3年每半年需复查1次,术后3年至5年每1年需复查1次,直到终生。如自己感觉身体不适,随时到医院检查。全面复查的指标有胃镜、胸片、腹部B超或上腹部CT,血常规、肝功、CEA、大便常规+潜血等。
随访是综合治疗的继续,了解治疗后的全身情况,包括整体健康状况和整体生活质量。检测内容包括睡眠、食欲、食量、恢复工作能力、生活自理程度、心理、精神状态、继续治疗情况等。而定期通过随访复查能及早发现有无转移或复发,能积极争取再次手术的机会,对提高胃癌术后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6.3随访人员的管理:随访人员本身对随访工作的思想意识,重要程度认识以及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随访工作的质量。随访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人际交往、教育学等综合知识[1],将自身综合素质运用到随访工作中,与患者建立长期稳定地联系,并且认真、准确如实地记录随访结果,提高肿瘤患者的随访率。
6.4提高随访人员的沟通能力:随访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直接关系到随访质量,因此,在随访中应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用真诚的服务态度、高度的责任心、文明的谈吐给病人以优质的服务,取得患者的信任和亲切感,在与病人沟通时,使用的语言要通俗易懂,善用大众化语言,少用病人听不懂的醫学术语,说话要口齿伶俐,吐字要清楚,语速要适中,特别要巧打比喻,使病人及家属一听就懂[2]。注意沟通的技巧和倾听的艺术,既尊重病人又了解情况,既给予温暖又获取信息,以增进沟通质量,构建和谐的的医患关系。
6.5拒访的原因分析:回访时要充分尊重家属和患者,对患者提供的信息,将绝对保密。虽然医学条件和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各类肿瘤经合理治疗后,5年生存率均有较大提高,但这并未改变老百姓“谈癌色变”的观念,因此有部分患者仍不清楚自己最后的诊断,家属隐瞒病情,不愿给病人增加心理负担,而不愿意接受随访[3]。因此,随访时,如果是病人,应试探性地询问他对自己病情的了解程度,不可贸然告知病情, 交流时要注意始终保持对病人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增加患者的亲切感和信任感,并耐心解答病人生活中的疑虑,以达到随访的目的。
另者就是病人死亡了,家属不愿再提及伤心的事。此时,随访人员应理解家属悲痛的心情,表示同情和遗憾[4]。并希望家属对其工作的支持,告知病人死亡的时间及死亡前症状及原因,随访完后,一定要向家属表示感谢,感谢其对医学事业的支持。
通过随访,积累了临床经验,提升了服务意识,融洽了医患关系,倡导了人文关怀,增强了医院和科室的知名度、信任度和满意度,树立了医院的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詹碧华,赵红梅,水梅.沟通是架起医者与患者之间的桥梁.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3): 58-59.
[2]刘占河,张庆华,薛华.医患沟通的重点环节与沟通技巧. 中国医院. 2008,12(4):61-62
[3]张丽彬,梁彬影.肿瘤医院随访工作的一点思考.中国病案,2007,8(3)13-14
胃癌患者的术后护理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4月收治的52例胃癌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2组, 其中对照组29例接受全肠外营养, 治疗组23例患者接受肠内营养。男28例, 女24例, 年龄37岁~57岁, 平均年龄 (47±1.1) 岁。手术方式: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18例, 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27例, 全胃切除术7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手术方式等无明显差异 (P>0.05) , 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全肠外营养方法:使用含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脂肪乳、复方氨基酸以及葡萄糖等多种成分混合而成的三升药液袋, 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
治疗组肠内营养方法:术后24 h先给予患者葡萄糖250~500 m L或温生理盐水实施静脉滴注, 如无明显的呕吐、腹胀等表现, 经鼻肠管对患者实施肠内营养输注, 以每小时30~50 m L速度滴注肠内营养剂, 其中的成分配比为每1 000 m L中含有微量元素4.24 g, 维生素0.26 g, 脂肪38.9 g, 碳水化合物123 g, 蛋白质40 g。患者无明显的呕吐、恶心、腹胀以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将营养剂量调整到每天1 500 m L, 滴注为每小时80 m L。在实施治疗3 d~5 d后完全过渡到肠内营养。
1.2.2 护理方法
心理护理:患者多对留置鼻肠管存在一定的抵触以及畏惧心理, 在实施肠内营养治疗时, 首先应先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讲解关于肠内营养的灌注方法以及优点, 增强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 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并发症护理:腹泻、腹痛、呕吐等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主要原因是营养液渗透压高, 胃排空延迟或过快输注。术后早期患者的肠道功能较虚弱未完全恢复, 在营养液输注后引发腹胀。且在肠内营养治疗中, 应该做好无菌措施, 防止患者出现感染。
营养管护理:肠内营养管应牢固固定, 选用防水胶布, 同时保证有足够长的输注管, 减少因长度不够而出现的牵拉。同时标记好输注管的长度以及名称, 避免出现混淆。在实施肠内营养过程中, 协助患者进行适当床上运动, 对输注管是否出现移位滑动情况进行检查。定期巡视防止出现阻塞, 定期对其进行冲洗, 如需要将药物注入营养管中, 需先将药物研成粉末状[2]。
早期给予肠内营养, 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快速恢复, 形成一定的屏障, 使胃肠道形成一定的保护功能;同时肠内营养可有效刺激胃肠激素分泌和消化液分泌, 可显著促进胃肠蠕动。肠内营养在术后营养情况改善、术后住院时间方面与肠外营养无明显差异, 但其治疗费用低廉, 并发症少, 在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后, 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3]。
1.3 指标观察
对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进行观察, 其中包括排便通气时间, 同时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及具体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组患者实施治疗后, 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8.7%,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7%, 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5.38, P<0.05) 。2组患者治疗后的排便通气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组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小结
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 2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排便通气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在对胃癌患者实施根治术后, 给予必要的肠内营养支持, 可有效改善预后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淑梅, 杨忍.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J].社区医学杂志, 2012, 10 (7) :14-15.
[2]韩秀艳.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9) :371-372.
胃癌患者的术后护理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普外科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96例胃癌患者,均行胃癌手术,男44例,女52例,年龄32~81岁,平均52.8岁。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男22例,女26例,年龄34~81岁,平均53.6岁。对照组男22例,女26例,年龄32~80岁,平均52.6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种,手术方式及术前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术后常规抗感染5~7d。根据生化指标调整Ca2+和K+的补充量。 (1) 对照组为周围静脉营养支持组,术后1~7d给予10%GS1000mL, 5%GS 500mL, 5%GNS 1000mL为凡命250mL。热卡为脂肪乳剂250m L加电解质、维生素、适量维生素共3000m L以60~80滴/min静脉滴注。 (2) 观察组为中心静脉营养支持组,术后1~7d于中心静脉导管给予10%GS1000mL, 50%GS 100mL, 5%GNS 1000mL,为凡命250~300mL,脂肪乳剂250mL加电解质,维生素及适量胰岛素共2500mL,加入3L静脉营养袋内,混合成全营养混合液即TNA,以10滴/min缓慢滴入。开始在24h内均衡输入,以后逐日提前1h输完。
1.3 检测指标及方法
测定血清蛋白、转铁蛋白、24h尿素氮,并计算氮平衡,术前检测1次,术后每周测1次,连续3周,见表1和表2。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采用SAS统计软件分析,计算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性。
2 结果
2.1 对照组48例中,发生血栓性静脉炎6例,观察组患者中发生导致败血症1例;两组在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方面未见显性差异。
2.2 两组患者术前后生化指标及氮平衡的比较
见表1和表2。
3 讨论
3.1 胃癌患者往往合并营养不良或亚临床状态的营养不良,手术治疗又使患者的分解代谢加剧,更加促使营养不良的发生,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愈来愈被医生重视[2]。因此,营养支持在术后能保持肌体组织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维持细胞代谢,参与生物与功能调控与组织修复,加速伤口愈合与促进患者的康复。目前多采用外用静脉单瓶输液和中心静脉-TNA[3]。我们对此进行了护理观察和对照研究,由表1和表2显示,中心静脉TNA治疗优于外周静脉营养支持。可加速提高术后各种生化指标,改善氮平衡,有利于患者的营养给予。
3.2 中心静脉-TNA以较好的热氮比和多种营养素同时输入,可增加节氮效果。而外周静脉单瓶输入,由于各种营养非同步输入,可造成营养浪费。增加了医疗费用。
3.3 按外周输入法,约更换8瓶以上液体,加大了护理工作量,频繁更换液体也容易导致细菌污染,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使用中心静脉-TNA输入法,减少了频繁换瓶次数,避免了感染机会。但在静脉穿刺置管时,如局部护理和营养液配制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否则也会发生导管性感染,这点需引起高度重视[4]。
3.4 护理体会
3.4.1 严格无菌操作,静脉应用的各个环节都应严格无菌操作。特别是中心静脉输液,应每天消毒并更换贴膜。
3.4.2 防止代谢性并发症;外走静脉输入单瓶输注时氨基酸与非蛋白质能量液应注意合理间隔;中心静脉-TNA应注意控制滴速;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高热脱水、大汗等症状;2d每6~8h测血糖、尿糖各1次,以后改为每月2次,每2天测电解质及肝肾功能。保持静脉或导管,防止静脉炎的发生,我们观察到外周输液引起静脉炎发生。
总之,对胃癌患者术后早期给予中心静脉-TNA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污染机会,降低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可明显减少医疗费用。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国豪.全合一肠外营养液的配置[J].上海护理, 2004, 4 (4) :56.
[2]吴国豪.肠外营养并发症及监测[J].上海护理, 2003, 3 (4) :59.
[3]Beattie AH, Prach AT, Baxter.JP, et a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evaluating the use of ente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postoperatively in malnourished surgical supplements postoperatively in malnourished surgical patients[J].Gut, 2000, 46 (6) :813-818.
胃癌患者的术后护理 篇7
关键词:胃癌,手术,肠内营养,护理
胃癌胃切除术可以有效的治疗胃癌, 但是由于切除面积大、创伤严重且进食较晚, 患者术后营养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1]。营养治疗法是当前外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 主要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顾名思义, 肠内营养是通过口或营养管向人体提供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法。研究证明术后营养支持对患者术后极为重要, 而且肠内营养支持要好于肠外。其优点是小肠的吸收功能强大, 能够吸收大多数营养物质, 而且还能够维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2]。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对胃癌患者实施胃切除后提供肠内营养支持, 效果明显, 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共收治胃癌患者40例, 其中男性患者26例, 女性患者14例, 年龄区间为49~78岁。13例全胃切除、27例胃次全切除。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
①针对患者在术后容易出现的崩溃、放弃、厌食、失落的情绪, 有针对性的提供心理支持。再加之插管对患者造成不适感, 使得患者对治疗没有信心且不容易配合。护理时应明示插管的重要性, 耐心解释其工作原理和重要性, 增强患者的信心;②在肠内营养前, 告诉患者操作时可能会出现的不适, 重点应说明营养液的好处, 让患者了解此过程的重要性;③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 如正确体位的摆放、保持管道通畅的技巧。帮助患者调整到正常的心态。
1.2.2 观察病情
①患者在口服营养液时, 要注意到患者可能出现的常委倾倒综合征;②滴注过程中还应观察患者的生理体征、肠道反应。若有剧烈腹痛情况是, 应及时报告医生。若有轻微腹痛或腹泻时可以减慢滴注速度;③关注各项化验和检查, 了解患者的血糖、营养情况、电解质和肾功能等, 防止出现电解质紊乱或酸碱失衡。
1.2.3 场内营养护理
①术后为恢复肠蠕动, 首日可以进行肠内营养护理;②营养液用冰箱冷藏, 且不超过24 h, 或者立即配药;③营养液在滴注进人体前应当加热至38℃~40℃, 不易过冷:④滴注后为防止其反流, 可使患者呈半卧位;⑤通过调节滴注速度来防止患者出现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情况:⑥在肠内营养滴注中应同时注意胃肠减压, 等肠蠕动回复后方可拔出胃肠减压管。
1.2.4 营养液滴注速度
①滴注速度由于直接进入肠道, 所以速度快与慢都会刺激腹腔神经丛;②患者术后早期肠蠕动会进入麻痹状态, 会出现肠管蠕动不规则, 导致腹痛和腹胀;④控制温度的方法:使用电热恒温器将营养液温度控制在37℃;④为防止由腹泻出现的脱水, 浓度与量的增减也应由低到高, 患者的体位也应该采取半卧位30°~45°, 滴注速度也应当从20~50 ml/h, 增加至100~125 ml/h。
1.2.5 鼻、口腔的护理
①使用对胃酸不敏感且易弯曲的鼻肠管来缓解咽喉壁的肿痛, 超声雾化1次/d;②帮助患者缓解口唇干燥;③清洁鼻腔, 稀释痰液;④使用颈部冰袋或口含冰块缓解咽喉疼痛;⑤2次/d使用口腔分流呼吸法来避免炎症的出现。
1.2.6 护理营养管和营养液
①保持营养管的通畅, 在输入全能力之间用生理盐水间隔冲洗导管; (2) 由于营养液中含有糖类和蛋白质, 是细菌滋生的优良场所, 所以, 营养液即开即用, 若不适用则放入冰箱内保存, 保存温度4℃;营养液在滴注中应无菌操作, 滴注的营养液应在8~24 h之间完成。
1.2.7 防止出现并发症
①吸入性肺炎属于肠营养支持并发症, 若出现病情应立即停止滴注并通过细谈保持通畅的管道;预防方法是抬患者床头约45°, 使患者呈半卧位, 检查导管的位置并防止导管位移, 并鼓励患者主动咳痰;③长期禁食导致唾液分泌不足, 口腔异味易感染, 所以每日2至3次口腔护理, 或者咀嚼木糖醇15 min, 每次3次且定时刷牙;④雾化治疗防止口腔咽喉部由于管道刺激而充血水肿。1.2.8 胃肠道反应 ①营养液温度较低或滴注速度太快, 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此次研究发现, 温度在35~40℃, 滴注速度为20~40 ml/h;②滴注时将患者床头太高30°, 以减轻患者的胃肠道反应。
2结果
所有患者在72 h后恢复肠功能, 没有发生护理并发症, 也没有出现胃排空障碍、切口或肺部感染、切口瘘等。研究患者中2例腹泻、3例腹胀、腹痛, 经过针对性治疗完成肠营养支持。
3讨论
由于胃癌患者手术后造成消化道受损而出现营养物质摄入受限, 再加上肿瘤多养分的消耗, 导致患者多出现营养不良。手术后的应激和创伤提高了机体的分解代谢能力, 使得营养不良加速。科学的营养支持, 能够减少患者感染的几率, 能够修复受损的组织, 促进切口愈合, 提升患者康复的周期[3]。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刺激各脏器的功能趋于正常化。
总之, 肠内营养支持是廉价、有效、方便、并发症少的营养方案, 还有利于敢删肠薄膜屏障, 提升人体的免疫力。但是, 此方法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与不适, 客观上促使了对患者要做好良好的护理工作。临床表明护理人员的密切观察和精心照顾, 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健康知识, 再配以科学全套的营养护理方案可以大大提升胃癌切除患者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钟漓, 张广钰, 董陈诚, 等.液囊空肠管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华夏医学, 2009, 22 (5) :817-819.
[2]李国立, 李宁, 黎介寿.胃癌病人的临床营养支持.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6, 6:486-488.
胃癌患者的术后护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共56 例患者, 其中男31 例、女25 例, 年龄为45~76 岁, 平均 (59.8±6.5) 岁。 该组病例术前空腹血糖平均为 (10.8±3.5) mmol/L , 其中入院前已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者42 例 (29 例接受正规降糖治疗, 8 例未接受正规降糖治疗, 3 例未接受任何降糖治疗) ; 另外14 例于入院检查时才发现并且明确诊断为糖尿病。 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13 例, 冠心病15 例, 肺心病5 例, 肝功不全2例, 肾功不全3 例。 所有患者经控制饮食及正规胰岛素降糖治疗, 空腹血糖控制在7.0 mmol/L左右再行手术。禁食期间静滴胰岛素, 进食后改为皮下注射, 拆线后逐渐过渡到术前糖尿病的降糖方案。术后空腹血糖控制在 (7.8±1.2) mmol/L, 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 例 (5.4%) , 心律失常5 例 (8.9%) , 肺部感染2 例 (3.6%) , 低血糖1 例 (1.8%) , 吻合口出血1 例 (1.8%) 。 1 例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 余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后均痊愈出院, 平均住院为 (13.5±2.7) d, 患者满意度为98.2% (55/56) 。
2 术后护理
2.1 生命体征的观察
糖尿病患者由于多发生微血管病变, 易引发切口出血, 手术创伤引起疼痛刺激, 容易诱发或加重血压异常及心律失常。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 要立即给予低流量 (流量2~3L/分) 吸氧, 予以心电监护, 注意观察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及时发现心律失常, 注意是否合并头痛、胸闷、心悸、心绞痛等症状。 严控输液速度和数量, 同时给予镇痛泵镇痛, 以减轻对血压、心率的负性影响, 床旁备好吸引器随时吸出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4]。该组手术中发生的5 例心律失常和3 例高血压患者均在72 h内得到控制。
2.2 血糖监控
术后由于切口疼痛和麻醉等因素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 容易导致血糖更高。 术后应立即监测血糖, 坚持每60 min测1 次, 待血糖稳定后间隔时间延长为6 h, 如血糖异常变动要缩短监测间隔时间, 若血糖>12mmol/L或<4 mmol/L, 要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胰岛素量。 禁食期间葡萄糖:胰岛素输入时按5∶1, 要准确抽取胰岛素的剂量, 补液应该匀速、缓慢输入, 避免血糖波动。 注意观察低血糖反应, 低血糖好发生在凌晨2 时左右, 夜间低血糖多持续时间长, 由于患者夜间处于睡眠状态, 不容易觉察, 发生了低血糖亦不易被发现, 要多巡视病房, 如果患者突然出现心慌、出汗、面色苍白、心率快、手足颤抖或反应迟钝等, 应查快速血糖, 确诊后进食少量糖水或静推50%葡萄糖溶液。 该组发生1 例低血糖, 发生于夜间2 点半, 经及时补充葡萄糖后很快缓解。
2.3 引流管的护理
测量胃管外露的长度并作记录, 固定好防止滑脱, 规避过长造成管道扭曲。 使用胃肠减压期间, 保持引流管通畅和负压器负压, 并及时抽空胃内容物, 每天用温生理盐水洗胃, 来减轻胃黏膜和吻合口的水肿, 减少毒素吸收, 预防因胃液积聚、胃张力高而致吻合口破裂[5], 每天准确登记引流液的性状、 颜色及量, 给医嘱补充水、电解质提供依据。 术后24 h内可由胃管引出少量暗红色或者咖啡色胃液, 量逐渐减少, 颜色逐渐变淡, 每天更换负压吸引器, 术后3~5 d待肛门排气后即可拔除[6]。腹腔引流是避免手术严重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术后应妥善固定引流管, 并保持通畅, 仔细观察引流物的色、质、量,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提供诊断依据。 该组发生吻合口出血1 例, 经予输液、输血后出血停止。
2.4 饮食的护理
胃癌系消耗性疾病, 合并糖尿病者又经历了手术创伤, 更需要营养支持治疗, 术后的消化器官改变, 消化功能有所减退。 故在手术后不同的时间段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饮食护理干预。 术后前3 d属于手术创伤期, 胃肠功能尚未恢复, 此时要禁食, 应全静脉供给高能量营养、水电解质满足机体的生理需要;术中留置空肠营养管的患者, 可在术后第3 天即开始管饲营养液, 营养液应该富含高热量、优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 且易于消化, 营养液温度要适宜, 遵循的原则是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由稀到浓。 在术后10 d左右胃肠蠕动完全恢复, 留置的各种引流管也多撤掉, 若无腹痛、腹胀等明显不适, 应逐渐减少静脉输液量, 给予半流质饮食[7]。 该组56 例患者在肛门排气恢复后拔除胃管, 先给予少量饮水, 适应后逐渐过渡到术前糖尿病流质至半流质饮食。
3 结语
胃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的最大特点是合并糖尿病, 在整个病程中都离不开血糖和尿糖的检测, 指导饮食、降糖治疗的转换, 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低血糖的发生[8]。 由于术后的治疗和护理难度大, 因此临床护士要做好胃癌术后的常规护理, 加强胃肠减压管和引流管的护理, 保持胃肠减压管通畅, 观察引流液的变化, 合理输注肠内营养液, 注重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降低手术风险, 减少术后并发症, 促使术后机体康复,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赵艳芳, 雍春花, 丁瑞, 等.糖尿病患者胆道疾病围手术期的护理[J].当代护士, 2010 (4) :31.
[2]陈俊红.48例食管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术后护理[J].当代护士, 2010 (10) :80-81.
[3]王红艳, 杜少萍, 鲍莉, 等.外科肿瘤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J].淮海医药, 2013, 31 (5) :459-360.
[4]马秋萍, 张利.老年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14 (3) :401-402.
[5]孙琦.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 2012, 21 (12) :2057-2058.
[6]石青.胃癌根治术90例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3 (14) :280.
[7]丁晖.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饮食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 20 (4) :142.
胃癌患者的术后护理 篇9
【关键词】胃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临床效果;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108-02
临床治疗胃癌患者普遍采用手术治疗,手术促进机体分解代谢,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为并发症提供了机会,术后及时给予患者营养支持,能够缩短患者痊愈时间[1]。本次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56例胃癌患者,作为探讨胃癌患者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的研究对象,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56例研究资料均为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16例,女性患者有12例,患者年龄为34-67岁,平均年龄(48.6±12.5)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18例、10例,患者年龄27-63岁,平均年龄(48.8±12.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可进行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医护人员在术后向患者静脉滴注葡萄糖、复方氨基酸、脂肪酸及多种微量元素的混合液3L,同时给予患者常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
观察组:医护人员在术后一天内,向患者静脉滴注0.4L葡萄糖,如果患者出现呕吐、腹胀等不良症状。医护人员需要借助鼻肠管向患者肠内输入1L营养液,滴速为一小时0.05L;如果患者没有出现不良反应,那么医护人员可以向患者输入1.5L营养剂量,滴速为一小时0.08L,3天后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给予患者肠内营养[2]。在给予患者营养支持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还需要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①管饲营养输注护理措施:医护人员协助患者采用半卧位,完成输注后,可以下床适当活动,如果患者出现误吸营养液的情况,医护人员要立刻停止输注,将患者胃内的容物吸净,若有必要可以采用静脉营养支持的方法。在输注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要合理控制滴注速度,保证滴速在患者的耐受范围内。此外,医护人员还可以给予患者雾化吸入,缓解患者咽喉部水肿症状。②营养管护理:医护人员需要用胶布固定肠内营养管,输注管长度适宜,对营养管的名称、长度及位置等进行标记,以免将其与其他管道混淆,便于观察营养管的移位情况。③并发症护理措施:患者术后输入营养液后可能出现腹胀症状,医护人员要及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营养液配制必须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现配现用,每隔一天更换一次肠内营养输液器。
1.3 统计学的方法
汇总处理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后,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P>0.05,则差异不具备可比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所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要显著短于对照组,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可以参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由表2可以知道,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
3 讨论
胃癌患者在实施手术前,大都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手术加快了分解代谢速度,加之患者术后需要在一定时间内禁食,进一步加重了营养不良症状。患者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机体免疫能力大幅度下降,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病程。有学者指出[3],术后及时给予患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证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胃肠功能。
在本院此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全肠胃营养支持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肠内营养支持的基础上实施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为(27.2±7.3)小时,肛门排气时间为(49.6±9.4)小时,均要短于对照组(30.7±5.7)小时、(70.1±12.2)小时,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这提示肠内营养支持结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观察组中,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肠内营养支持联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综上所述,给予胃癌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庄曼贤,余淑贤,庄蝉姿,等.胃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研究,2014,27(4):496-497.
[2]史雪梅.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与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10):1965-1966.
胃癌患者的术后护理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对2013 年2 月至2014 年2 月收治的40 例胃癌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设为对照组; 其中男22例,女18 例; 年龄36 ~ 83 岁,平均( 62. 21 ± 9. 52) 岁;住院天数13 ~ 20 d,平均( 14. 85 ± 2. 74) d; 胃小弯癌8 例,胃窦癌26 例,贲门癌4 例; 未分化癌1 例,高分化腺癌20 例,中分化腺癌10 例,低分化腺癌10 例; 行胃大部分切除术25 例,行胃全切除术13 例。对2014年2 月至2015 年2 月收治的40 例胃癌患者采用Neuman护理模式,设为研究组; 其中男21 例,女19例; 年龄36 ~ 83 岁,平均( 62. 21 ± 9. 52) 岁; 住院12 ~18 d,平均( 13. 56 ± 2. 51) d; 胃小弯癌10 例,胃窦癌27例,贲门癌5 例; 肉瘤1 例,未分化癌1 例,高分化腺癌18 例,中分化腺癌11 例,低分化腺癌8 例; 行胃大部分切除术27 例,行胃全切除术15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
1. 2 护理方法
1.2.1常规护理模式
采取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营养支持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等常规护理措施。
1.2.2 Neuman护理模式[7]
包括一级评估、二级评估、诊疗、设定目标、方法和结果评价。( 1) 一级评估: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文化、发展的情况进行收集了解,将患者的行为分为无效性及适应性反应。( 2) 二级评估: 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刺激反应情况进行收集了解,将刺激源分为主要、固有及相关刺激。主要刺激是胃癌为恶性肿瘤,危害患者生命健康; 固有刺激是手术及化放疗对患者造成的痛苦; 相关刺激是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 3) 诊疗: 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生理、心理、精神、文化、发展的分析评估,提出合适的护理诊断。( 4) 设定目标: 护理目标是将无效性反应转变为适应性反应。( 5) 护理方法: 医护人员根据诊疗结果,通过Neuman护理模式对主要及相关刺激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解答患者的疑惑,使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主要内容包括: 患者确诊为胃癌,面对手术及化疗等压力,医护人员缓解患者的抑郁、紧张等负面情绪。真诚解答手术流程问题,指导亲属给予关怀,帮助患者树立乐观的治疗态度。举办健康知识宣讲,使患者正确认识病情,减轻患者疼痛感。使用止痛剂控制疼痛,并辅助热敷等方法减轻患者疼痛。医护人员提供微笑服务,采用抚摸头部等方式,消除或减弱患者的恐惧、抑郁、紧张等心理。并且与患者亲切交谈,询问房间温度、湿度是否适宜,鼓励患者说出不适,减轻心理压力。医护人员播放舒缓音乐,亲切与患者交谈,舒缓患者的心情,转移患者注意力。护理方法:医护人员与患者深入沟通,并邀请术后康复病友现身说法,给予患者鼓励,减少患者痛苦,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鼓励家属、病友的陪伴,给予支持,减少患者的孤独感。制定合理的食谱,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保证机体需要,在正规餐外,可适量在上下午及睡前加餐。进行死亡教育,使患者正确面对死亡,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鼓励亲友同患者多交流,尽力满足患者的要求。鼓励患者早期在床上进行翻身、抬腿等活动,加强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疏导其不良心理,并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维护患者身心健康。( 6) 结果评价: 根据上述护理步骤,评价本次护理结果,针对设定目标的完成情况,评价术后患者的疼痛、生存质量以及心理状态。
1. 3 评价标准
1.3.1疼痛评价标准
在护理前( 术前1 d) 及护理后( 出院前1 d)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8],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价。该方法是使用一条长约10 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 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将有刻度的一面背向患者,让患者在直尺上标出能代表白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0 分表示无痛,10 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0 ~ 2 分为优,3 ~5 分为良,6 ~8 分为可,8 分以上为差。
1.3.2生存质量评价标准
在护理前( 术前1 d) 及护理后( 出院前1 d) ,采用生命质量核心量表( EORTC QL Q-C 30)[9],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共30 个项目,每个项目均划分成不同等级,不同等级分值不同。其次,计算领域得分,该量表的30 个项目分为15 个领域,将各个领域所包含得项目得分相加除以所包含的项目数。再次,计算标化分,利用极差化线性公式,将领域得分换算成0 ~100 的标化分数。
1.3.3心理状态评价标准
在护理前( 术前1 d) 及护理后( 出院前1 d)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10]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11],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焦虑自评量表共30 个项目,将30 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 25 以后取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50 分以下为无焦虑,50 ~ 59 分为轻度焦虑,60 ~ 69 分为中度焦虑,70 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共20 个项目,将20 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 25 以后取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抑郁严重度= 各条目累计分/80,0. 5以下为无抑郁,0. 5 ~ 0. 59 为轻度抑郁,0. 6 ~ 0. 69为中度抑郁,0. 7 以上为重度抑郁。
1. 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Epi Data软件进行双人输入及核实,并采用SPSS 20. 0 统计软件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多分类有序变量之间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计量资料则以 ± s表示,采用t检验。两组间多时间点计量资料对比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 < 0. 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 0. 10,P = 0. 460) ;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t = 2. 45,P =0. 018) ,表明Neuman护理模式护理较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疼痛,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整体生存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整体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Neuman护理模式护理较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P < 0. 05) ,见表2。
2. 3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Neuman理论护理模式较常规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P < 0. 05) ,见表3。
3 讨论
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胃癌可能发生于胃任何部位,大多数患者于中晚期才被发现[12]。疼痛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主观感受,胃癌患者由于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容易产生疼痛感,且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生存质量较差[13]。护理干预的目的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复[14]。基于Neuman理论的护理模式主要是评估患者的情况及压力源,制定针对性的护理预防措施,促使患者恢复平衡稳定的状态。
本研究结果显示,Neuman护理模式的疗效显著强于常规护理模式,与文献[15]报道Neuman系统模式能够促进患者康复相一致。护理人员依据Neuman理论,针对本研究患者病情,总结患者的压力源,制定患者心理干预的具体措施,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治疗效果满意。文献[16]报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且对治疗信心不足; 而本研究结果表明Neuman护理模式较常规护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Neuman护理模式能够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减少对癌症的恐惧心理,从而减轻疼痛、焦虑及抑郁情绪,克服绝望感,并且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更配合治疗,而且乐观的情绪状态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减少患者受到不良刺激,维持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应该给予患者有力的情感支持,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基于Neuman理论的护理模式护理程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减轻胃癌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Neuman护理模式对胃癌术后患者疼痛、生存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0例胃癌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设为对照组;对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0例胃癌患者采用Neuman护理模式护理,设为研究组。评定和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生存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结果:Neuman护理模式较常规护理模式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疼痛(t=2.45,P=0.018),提高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整体生存质量(P<0.05),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心理状态(P<0.05)。结论:基于Neuman理论的护理措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减轻胃癌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胃癌患者的术后护理】推荐阅读:
胃癌术后患者11-14
胃癌术后化疗的护理11-14
胃癌手术患者09-12
早期胃癌患者11-04
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10-05
胃癌术后的肠内营养10-06
胃癌术后09-03
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护理07-03
老年患者的术后护理论文11-02
全麻患者术后恢复护理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