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共12篇)
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 篇1
临床路径是一种新型、整体的护理模式。将患者入院到出院的每天成效护理做标准值, 使用图表向患者提供连续、主动的护理服务, 是中新型医疗质量管理方法, 能够规范诊疗的行为、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次研究将选取我院在2010年9月至2012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结肠癌化疗患者, 在对其进行临床护理路径以后, 取得了不错效果, 具体内容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次研究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有28例, 女性有22例, 年龄在35~75岁之间;观察组:男性有29例, 女性有21例, 年龄在34~76岁之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体质量指数、化疗方式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 具体方法如下。
制定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案:由责任护士、护理组长、护士长、主治医师、科主任组成CNP委员会, 在制定方案的时候, 根据护理标准以及患者特点来制定表格, 然后根据实际的需要来不断完善、修改、补充表格。在制定方案的时候, 要从患者利益的角度出发, 其内容要包括患者入院时接受的入院指导、医师对患者的检查检验、住院期间的饮食管理、健康教育、功能锻炼、化学治疗、出院指导等, 将这些内容以表格形式编辑成护理路径手册, 发放到每位患者手里, 由责任护士进行保管、记录。在方案制定完毕以后, 对全科护士、医师, 进行相关培训。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全科的每位工作人员要完全掌握好护理路径知识, 在患者入院以后要询问好患者的详细情况, 比如说病情、身体情况、家庭情况、经济情况等。化疗前期:疏导患者的不良心理, 向患者介绍检查的注意事项、相关知识、配合要求;同时告知患者充足睡眠、合理饮食对于治疗的重要性;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前, 向其介绍预防性用药的作用、名称;介绍静脉置管的优点、意义、目的、护理要点、注意事项等。化疗期间:向患者介绍化疗方案以及用药的效果、作用、名称, 告知患者药物所具有的毒副作用和处理对策, 对患者的休心理、息、饮食、康复训练进行指导, 让患者明白要想康复出院就一定要坚持治疗。化疗以后:此时患者肌体的抵抗力是很低的, 所以护理人员就要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 监测好患者的体温、血压情况, 定期的监测患者肝肾功能、血象情况;对于治疗以后外貌上的变化要让患者明白这是暂时的, 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工作, 对于出院患者则要做好出院指导[1]。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10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 当P>0.05时, 则没有统计学意义, 如果P<0.05, 那么就有统计学意义。使用均值±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 组间用t进行检验。
2 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分别护理以后发现,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要明显的少于对照组, 而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情见表1。
3 讨论
在我国的医疗改革中, 临床护理路径是有可行性、必须性的, 在国外的很多国家都应用了临床路径, 而且很多报道都证明了, 在临床科室护理路径是有很重要作用的。我国是个医疗大国, 所以制定出临床护理路径就是很重要的, 这不光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治疗, 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2]。有些时候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时候会遇到一些问题, 所以我院就针对某些问题采取了入院预约、电话回访等方法, 从而不断的完善临床护理路径, 这也使得我院的医疗纠纷事件得到了明显控制[3]。在本次研究中, 对结肠癌化疗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以后取得了不错效果, 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明显缩短, 而且健康知识评分、生活自理能力、满意度也有明显的提高, 因此这就说明了临床护理路径所具有的重要性, 所以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郭云珍, 张元秋, 王国英.临床护理路径在结肠癌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5, 5 (16) :3164-3165.
[2]耿红梅, 高天霞, 杨巍.临床路径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10) :212-213.
[3]陈小慧, 周作霞.临床护理路径的概念及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22) :123-125.
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 篇2
连云港市 qiaof [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微创技术日趋成熟,腹腔镜已广泛应用于妇科,因为腹腔镜手术中需灌入二氧化碳以造成气腹而方便操作,术后容易有残存的二氧化碳在腹腔内,引起腹胀并发症。因此术后腹胀的护理尤为重要。
[关键词]腹腔镜;腹胀;护理。
在外科手术向微创方向发展的今天,腹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在妇科的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展。其中有宫外孕、子宫肌瘤、畸胎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这种技术具有不开腹、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等优点,而且缩短了住院天数,腹部不留蚯蚓状瘢痕,有美容效果等。但是腹腔镜毕竟也是一种手术,也存在一些瑕疵,如术后普遍存的腹胀及肩背痛,这也是由于腹腔镜手术的特性决定的。因为腹腔镜手术中需灌入二氧化碳以造成气腹而方便操作,术后容易有残存的二氧化碳在腹腔内,引起腹胀,同时二氧化碳被腹膜吸收后在腹膜局部造成的酸性环境会对膈神经产生损伤,造成术后膈神经牵涉性疼痛,如肩膀及肋骨的疼痛,腹胀及疼痛的程度还与手术方式、手术体位及手术时间有关[1]。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9年07月至12月共开展腹腔镜手术48例,年龄最大47岁,最小20岁。2.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听从患者的倾诉,耐心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让患者了解引起腹胀、肩背痛的原因,消除患疑虑,使期以良好的心理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2.2鼓励患者尽早排小便,减少因尿潴留引起的腹胀。
2.3指导患者合理进食,术后6小时可少量饮水,术后省量多步,多吃高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增强肠蠕动,不吃产气食物,如豆制品、奶制品、含高淀粉的食物和甜品等
2.4鼓励患者早期活动,麻醉清醒后,生命体征平稳,可鼓励患者多翻身活动,也可让患者取半卧位,次日可协助患者下床活动,以促进肛门排气,减轻腹胀。2.5对肩背痛、腹胀明显的患者,可以协助进行按摩;腹部腹胀明显者可给予热敷,轻轻按摩。
2.6体位:可行排气位,如膝胸卧位或利用气体往高处走的原理,让患者采取俯卧位,头低脚高的姿势,臀部抬高超过胸部,让腹部的残留的二氧化碳往下半身,右以有效地缓和肩膀、后颈胀痛的现象。
2.7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腹胀的程度、腹部体征,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处理,减轻患者因腹胀引起的不造症状。2.8严重者遵医嘱予新斯的明肌注。2.9可使用开塞露等缓泻剂,肛管排气。3.讨论
通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与病人沟通交流,病人中有47位于术后1-2天排气,腹胀明显减轻,只有1位患者使用开塞露肛塞,于术后第3天排气后腹胀好转,康复出院。
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 篇3
【关键词】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焦虑;抑郁;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419-01
车祸、高处坠落等事件是导致骨折的主要原因之一,事故的发生除了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外,其对患者心理所造成的伤害也不容忽视[1]。笔者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大多数骨折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情绪,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在此次调查中,我院将通过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并将其产生的效果与常规护理相比较。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15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75例,其中男52例、女23例,股骨骨折18例、胫腓骨骨折16例,内外踝骨折10例,锁骨骨折23例,尺桡骨骨折8例。对照组患者75例,其中男47例、女28例,股骨骨折17例、胫腓骨骨折15例,内外踝骨折10例,锁骨骨折25例,尺桡骨骨折8例。患者年龄为18--85岁,平均年龄为(52.3±2.3)岁。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53分,且在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情况如下:(1)健康教育。术后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手术机理,让患者对自身的手术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护理人员还需告知患者此次手术实施的效果,若手术良好,则以激动的语气告知患者此次手术非常成功,让患者安心休养;若此次手术效果欠佳,则以鼓励的语气告知患者后期的手术可能使患者恢复更佳,让患者为二期手术做准备。(2)心理干预。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内心的想法,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劝导。笔者了解到,患者术后产生焦虑、抑郁的原因主要为:①事故较为突然,内心无法接受;②害怕术后仍会对自身行动产生不良影响;③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影响正常的工作。对于第①种情况,护理人员可告知患者,既然事情发生了,再懊恼也无法改变,不如接受事实,且目前所需考虑的事情是如何促进自身康复,让患者不要为自身的事故感到愤愤不平。对于第②种情况,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以往的成功病例,告知患者只要认真的接受治疗,那么肯定可以获得明显的改善。对于第③种情况,护理人员告知患者,虽然事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但在此期间患者可以安心休养,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以便恢复后可以更好的投入至自己的工作中[2]。(3)疼痛护理。术后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疼痛感,且活动受限,导致患者产生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可通过音乐疗法、与患者交谈、鼓励患者阅读书籍的方式帮助患者充实自己的生活,转移注意力,以减少精神疼痛感。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进行观察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t检验作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时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我院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由结果可知,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下降,组间、组内均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中焦虑患者2例、抑郁患者3例,其焦虑率为2.6%;抑郁率为4%。对照组患者中焦虑患者9例、抑郁患者14例,其焦虑率为12%;抑郁率为18.6%。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率与抑郁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大多骨折患者术后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可降低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进而阻碍患者康复,影响患者手术效果。因此,通过良好的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是十分必要的。
在此次調查中,笔者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疼痛护理等护理服务。通过健康教育,可让患者知道自己的手术治疗效果,对自身的病症有更明确的了解;通过心理干预,可直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缓解患者的内心压力;通过疼痛护理,可减轻患者的不适感,进而减少不适症状带来的不良情绪[3]。由此次调查结果可知,在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况获得了明显的改善,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对骨折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改善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张二霞.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患者焦虑及抑郁影响的临床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11):11-12.
[2]商红,涂红梅,曾萍等.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患者焦虑及抑郁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z1):74.
肺癌患者术后的临床护理和体会 篇4
1 基础护理
1.1 监测生命体征
手术结束后, 进入病房时搬动时应动作轻稳, 注意保护头部、输液管道和各种引流管。术后2~3 h内, 监测生命体征的频次为15 min/次, 脉搏和血压稳定后改为30 min~1 h 1次。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呼吸窘迫之表现,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并协助医生处理。术后24~36 h因血压会有波动, 应严密观察。如果血压持续下降, 应考虑是否为心脏疾病、出血、疼痛、组织缺氧或循环血量不足所致。
1.2 体位护理
麻醉未清醒时, 为避免呕吐物和分泌物吸入而发生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患者应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血压稳定后, 采取半卧位;肺叶切除者, 应取平卧或左右侧卧位;肺段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者, 为促进患侧肺组织扩张, 应尽量取健侧卧位;全肺切除者, 为预防纵膈移位和健侧肺压迫所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应避免过度侧卧, 可取1/4侧卧位;血痰和支气管瘘存在者, 应取患侧卧位;为防止横膈上升而妨碍通气, 避免采取头低足高仰卧位;有休克现象者, 为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应抬高下肢。
1.3 活动与饮食护理
术后应保证患者身心休息, 做到合理营养和饮食。要根据患者病情和体力情况, 适当活动, 保证每天睡眠7~8 h, 促进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的提高。术后早期, 可指导患者床上活动, 做深呼吸、四肢主动活动、自行翻身和坐起、足趾和距小腿关节的伸屈运动等。要指导并帮助痰多者叩击拍背, 促进痰液排出。为预防术侧胸壁和肌肉粘连, 应促进手臂和肩关节运动。要向患者说明早日下床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 督促并指导其根据耐受能力的不同逐步增加活动量。
要根据患者术后恢复和具体情况进行饮食护理。患者可进食优质蛋白 (合并肝性脑病除外) 、高维生素、高热量和易消化的清淡饮食, 食欲差者应少量多餐, 保证每天充足的水分。患者不能进食或进食不足者, 应通过静脉补充水、电解质和营养素, 必要时提供肠内外营养支持, 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求。
2 心理和社会支持护理
当患者怀疑或已知自己患有癌症时, 身心应激较为强烈, 心理应对的结果对疾病本身可产生明显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 护士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特殊地位和角色, 通过各种途径给患者提供心理与社会支持和帮助。首先护士应主动接近患者, 深入了解其心理反应。护士的责任是要合理运用合理程序, 了解其负性反应的产生原因及其具体表现, 针对不同情况提供个体化的心理支持和帮助。重要的是通过换位思考, 充分理解患者的一言一行, 设身处地地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 尽量不加批评。其次要帮助患者面对现实,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根据患者的意愿, 决定是否将疾病告知本人。如需告知, 应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和时机, 之间告知患癌真相, 同时让患者正视现实, 积极调整情绪, 投入到抗癌的积极状态之中。最后要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应对抗癌挑战。 (1) 要保持积极心态, 与患者及其家属要论和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2) 要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 帮助其树立抗癌的勇气。 (3) 切实帮助患者安排好日常生活、休息、饮食和活动等。
3 疼痛、胸腔引流通畅和感染预防的护理
3.1 控制疼痛的护理措施
患者主诉疼痛时, 护士要耐心倾听其实际感受, 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全面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 促使疼痛加重或缓解的因素。影响患者表达疼痛的因素, 如性别、年龄、民族、文化背景等, 如实记录患者对疼痛的自我描述和行为表现。非肠道给药15~30 min、口服给药后1 h, 方可评估疼痛缓解的程度和镇痛的持续时间。
要合理控制疼痛并做好护理工作。 (1) 药物止痛的护理。要遵医嘱按时给药。在观察镇痛效果时, 要注意观察药物本身出现的毒副作用。如使用阿片类后出现便秘, 可采用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进行预防, 出现便秘后应按时服用缓泻剂, 必要时可口服和直肠给予番茄叶浓缩剂等刺激性药物或高渗性药物。 (2) 物理疗法。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选用按摩、针灸, 经皮肤点刺等方法。 (3) 心理治疗。要采用松弛术、引导想象分散注意力、音乐疗法、生物反馈等方法积极调整患者的情绪和行为, 必要时请心理科或精神科医务人员进行专科治疗和护理。 (4) 舒适护理。具体要做到帮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 提供舒适整洁的病床单位, 保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 调整适宜的病房温湿度等, 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 避免和减轻疼痛加重的因素[2]。
3.2 胸腔引流护理
按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常规开展护理工作。要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数量、颜色和性状, 当引流液中血液较多时 (100~200 ml/h) , 应考虑有活动出血, 需立即告知并协助医生进行处理。全肺切除后所置的胸腔引流管一般呈钳闭状态, 目的在于保证术后患者胸腔内有一定的渗液, 减轻或纠正明显的纵膈移位。气体或引流液应酌情放出, 以维持气管、纵膈在居中位置。每次放液量应在100 ml以内, 速度宜慢, 避免因多量快速放所致纵膈突然移位导致心脏骤停的发生。同时应采取积极的措施, 预防肺部感染、出血、肺水肿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
3.3 肺部感染的预防性护理
术前应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指导, 如练习床上排便、深呼吸、咳痰和肢体活动等。要保持呼吸道通畅, 注意观察痰液的数量、颜色、黏稠度和气味, 根据病情需要给予体位引流、吸痰、雾化吸入或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要观察切口的渗血、渗液情况, 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注意观察切口的温湿度, 同时要加强皮肤和口腔护理。
肺癌患者术后临床护理对患者预后和康复具有重要作用。护理人员要掌握并使患者和家属了解认识肺癌术后的护理要点,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采取个体化的护理措施,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促进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参考文献
[1]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 篇5
摘要:目的 研究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4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系统的临床护理和干预。结果 干预组患者48例中,伤口甲级愈合47例,占97.9%,明显高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为(28.18±7.79)h,明显早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且上述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所引发的并发症不容忽视,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提高伤口愈合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妇产科;腹部切口;护理目前,临床上已广泛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妇产科疾病,为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在围手术期给予妇产科疾病患者全面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院于2010年5月~2011年5月对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患者48例实施全面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患者96例,均为女性,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3.7岁;手术类型:剖宫产28例,子宫全切20例,子宫次全切18例,附件手术14例,宫颈癌切除术3例,卵巢癌切除术4例,异位妊娠8例;合并病症:肥胖24例,贫血19例,糖尿病7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48例,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合并病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系统的临床护理和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疤痕、伤口愈合等效果。
1.3护理体会手术治疗模式现在已经普遍应用在妇产科的疾病治愈当中。手术治疗势必会对作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创伤,出血,疼痛这都是正常的现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于大多数的患者来说,很多的疾病治愈过程更多的是一个心理治愈的过程。妇产科手术的心理护理就要求对于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找准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所在,通过心理安抚和心理治疗让患者更顺利的完成治疗任务。在文明不断进步的社会中,心理护理一直要求秉承“人、健康、环境、护理”治疗理念,把对患者的护理关爱融为一体,让护理工作闪出更多的亮点。
待手术患者是一类特殊患者群体,总体而言其心理活动都是大同小异的,但是也因人而异。在对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要深入患者家属和患者的内心世界,多于他们进行必要的交流,给与他们的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满足患者的在治疗过程中的各种需要,解决疾病给他们带来的痛苦,包括身体和心理上的,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治疗适应性,帮助他们树立好战胜疾病的的信心和决心。
1.3.1术前护理
1.3.1.1饮食调节术前患者饮食要本着少食多餐、低膳食纤维、低脂肪、热量适当的原则,同时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体质做出相应调整:消瘦、营养不良者,要相应多食用一些维生素含量丰富、高蛋白的食物,以改善机体组织自我修复功能及提高抵抗力;糖尿病患者,应在饮食方面加以控制,以降低血糖,必要时可给予药物调整;贫血患者,给予药物调节[2]。
1.3.1.2术前准备医护人员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检查所使用的器械是否正常,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判断出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3]。
1.3.2术中护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横切口,以降低缝合张力。要确保麻醉效果良好,关腹动作做到轻而稳,防止损伤腹壁组织。选用的缝合材料要适当,逐层缝合,缝合后对切口做好保护工作,并采取感染预防措施[4]。
1.3.3术后护理
1.3.3.1切口护理要观察切口张力是否增加、渗出液的颜色与量,特别加强对肥胖、营养不良的患者更要细致观察;平时卧位应该将床头抬高15°~30°,并双膝下垫小软枕以放松腹部肌肉;但咳嗽时应采用平卧,同时为减轻切口张力,双手应轻压腹部两侧;在营养调节方面应适当补充水、电解质、维生素,必要时补充血浆、蛋白进行胃肠外营养。对于肥胖患者,术后可采用红外线照射切口以促进切口的血液循环,红外线治疗仪距腹部切口20cm~40cm,要注意保持切口干燥;还要预防切口脂肪液化,一旦发现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微波治疗,以起消炎、止痛、促进切口愈合的作用。
1.3.3.2预防感染手术结束患者回到病房后,护理人员要给予充分的基础护理,包括[5]:给病房进行定时消毒,确保患者所使用衣物、床单干燥清洁等,以有效预防切口发生术后感染。要定时观察患者切口部位变化情况,观察切口处敷料是否清洁,敷料污染后要及时更换。进行药敏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广谱抗生素要遵医嘱慎用。
1.3.3.3康复教育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当知识健康教育,教会科学起坐、床上正确的大小便方法,并说明其重要性,以防止增加腹部切口张力,妨碍腹部切口愈合。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操作前,要向患者说明操作内容及配合方法,取得患者同意后方可操作,以防止患者体位不当增加腹压,造成切口开裂。护理人员还要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腹带的方法,帮助患者固定腹带,腹带松紧度要适当。科学的饮食有助于加快切口的愈合速度,因此患者应食用易消化、产气少及热量、高纤维素、高蛋白含量适当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
1.3.4心理护理的方法
1.3.4.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手术治疗或多或少的都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恐惧感。手术患者由于其自身疾病的特殊性,在情绪上往往都表现得十分激烈。作为手术治疗当中的一名护理人员,接触患者的时间相对较长,在这样的一个漫长的治疗时间当中建立起良好的护理医患关系需要掌握相当的技巧。在手术中,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焦躁情绪,主动对患者进行访视,说明手术治疗的过程和治疗的优越性,让患者的对整个手术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可以直接影响到患者救治过程的情绪,所以并需尊重患者,关爱患者。热情,耐心,周到的服务是比不少的,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取得患者家属的信任,配合我门后续的治疗工作。
1.3.4.2重视营造科室人文环境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将人放在首位,妇产科的护理需要一个干净温馨的护理氛围,这样也可以减少陌生人的治疗紧张程度,为每个患者扫清各种生活的障碍,尤其是那些行动不方便的患者。
1.3.4.3护理人员要树立高度责任感护理人员应态度和蔼可亲,用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知识引导患者,并对术前术后的系列相关知识进行宣教,增加护患之间的信任。
1.4统计学处理数据的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软件,检验采用t、χ2,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经科学、全面的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48例中,伤口甲级愈合47例,占9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肛门排气时间为(28.18±7.79)h,明显早于对照组,且上述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48例,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发热、咳嗽、便秘、腹胀、切口脂肪液化及切口感染等不良反应14例,干预组中出现不良反应8例,两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伤口感染是腹部切口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①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在手术过程中,常会因手术时间延长、出血量增加,导致伤口部位暴露在外的时间延长,接触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会随之增加,从而更容易引发伤口感染。术中牵扯触摸等同样会增加感染率;②手术手法:在手术过程中,若手术操作手法运用不当,会造成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感染。如:皮下组织缝合时,若线结打得太密或针距过小,则会使影响周围血运;切口非一次成功时,会严重损伤皮下脂肪;用于皮下组织止血的钳夹面积过大时,会因过度捻搓而严重损伤脂肪组织。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所引发的并发症不容忽视,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逐步提高,医学卫生知识不断普及,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日渐增强,患者看病、住院、手术都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解释指导及安慰。作为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心理问题逐一认真,从而获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解除或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情绪,这样也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提高了医院的信誉。
参考文献:
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 篇6
【关键词】妇产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护理方法;临床效果
妇产科术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并不常见,但如果发生了这种病症而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则会对患者产生严重的后果,很容易导致自发性穿孔,并具有很高的致死率。据有关临床统计资料表明,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的自发性穿孔发生率为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四十,致死率则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七十[1]。在妇产科术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的治疗过程中,护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分析妇产科术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2名妇产科术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2名妇产科术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本组患者均为女性,最大年龄为50岁,最小年龄为33岁,平均年龄(42.56±3.11)岁,患者的手术类型为:有1名患者经腹行子宫全切术加左侧输卵管切除术,2名患者静脉全麻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有3名患者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横切剖宫产术加子宫肌瘤切除术以及绝育术,3名患者由于胎儿宫内窘迫、妊高症接受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横切剖宫产术,另外3名患者则是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横切剖宫产术加子宫肌瘤切除术。本组12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患者在手术后四十八小时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2]。
1.2 护理方法
1.2.1 胃肠减压护理
患者确诊为急性假性结肠梗阻的时候立即禁食并实施胃肠减压护理,使体内胃肠道积气和积液减少,避免胃内容物漏入腹腔现象发生。具体步骤包括:首先对患者讲解胃肠减压的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到实施胃肠减压的必要性和意义,为患者讲解在胃肠减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指导患者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自我防护技巧等,避免在护理过程中患者因为受到胃管刺激而产生恐惧、紧张的心理;置管时让患者保持半卧位,缓慢、轻柔的将导管置入,避免对食管及胃肠粘膜造成损伤;在置管后每一至两个小时对负压瓶进行一次加压,将胃液引流出来。置管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胃管有无松动、滑脱的现象,胃管的位置是否出现了移动,固定性是否良好,长度是否合适,胃管是否通畅;同时要对引流液进行详细的观察,主要观察引流液的数量、颜色、性状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及时将胃肠减压器内的液体和气体清除干净,防止堵塞[3]。
1.2.2 灌肠护理
如果患者的结肠扩张达左侧结肠时,就需要通过放置肛管减压,目前主要使用的是温肥皂水进行低压灌肠,以此使患者的排便排气更加通畅。具体步骤包括:首先需要详细的观察患者的腹部体征有无异常,比如患者存在反跳痛则不适宜灌肠或者需要停止灌肠并及时的将情况汇报至医生;另外是患者如果有便秘史也不适宜灌肠,这主要是由于便秘患者的直肠曾长期处于高度膨隆状态,肠壁非常的薄,灌肠操作很容易导致穿孔。在灌肠插管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动作轻柔、缓慢,灌肠液的温度应保持在三十九度左右,滴入速度要慢,灌注时间一般为二十五分钟,不超过三十分钟,数量一般为两百毫升;在灌肠的过程中要严密监测患者腹部体征和面色有无异常,如果患者出现剧烈腹痛或者面色苍白则要立即停止灌肠并报告责任医师[4]。
1.2.3 生命体征护理
主要是对患者的水电解质和动脉血气进行观察和分析,因为患者接受了胃肠减压和禁食,从而使得身体的大量体液丢失,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紊乱,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状况进行补液,与此同时要为患者补充钾,避免因禁食而发生低血钾致肠麻痹。补充的数量则要根据患者的血清钾含量、尿量和液体丢失量而定。
2 结果
患者经胃肠减压护理、灌肠护理、病情观察等综合护理干预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肠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3 讨论
急性假性结肠梗阻主要是因为支配结肠的交感神经阻断,加上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最终导致了结肠产生痉挛或者发生局限性收缩从而引发了肠梗阻,它属于结肠功能紊乱引起的非器质性肠梗阻的类型。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对该病的研究也更加深入,临床认为,急性假性结肠梗阻主要是因为来自脊髓骶椎2、3、4段的副交感神经在盆底走行与宫颈、阴道及阔韧带非常临近,因此女性在接受剖宫产手术或者妇科手术的时候便容易对其造成损伤,从而使得副交感神经的传出受阻最终引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尤其是在剖宫产手术之后容易发生,在子宫切除术之后也可能发生该病。因此,如果妇产科术后出现了腹胀、腹痛,同时伴发有恶心、呕吐的患者尤其要注意急性假性结肠梗阻的发生。而对于已经发生了急性假性结肠梗阻的患者则需要积极的治疗和护理。
参考文献:
[1] 杨雪梅,孟叙民,赵芳.妇产科术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9,10:946-947.
[2] 吴英,段小兰,李利群.妇产科术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的护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3:580-581.
[3] 王丽,王敏.口服肠道清洁剂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2:1525-1526.
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 篇7
1 手术前准备
1.1 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 解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 说明
人工肛门手术的必要性, 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与医护人员配合治疗接受一切检查。
1.2 饮食
给以高热量、高蛋白质、少渣饮食, 术前2~3 d进流质, 酌情补液, 有肠梗阻症状的应禁食。
1.3 肠道准备
术前3 d给以抗生素如甲硝唑。手术前一天晚清洁洗肠, 术日晨保留导尿管, 有助于预防术中误伤膀胱和尿道。
1.4 皮肤准备术前备皮。
2 术后护理
2.1 术后监护
患者回病房后取平卧位, 测T、P、R、BP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渗液及引流情况。
2.2 饮食护理
术后禁食2~3 d, 给以胃肠减压, 静脉输液, 应用抗生素。待肠蠕动功能恢复, 肛门排气后, 停止胃肠减压, 进少量流质, 如无腹胀可进半流质, 1周左右可进软食, 2周后可进普食。
2.3 早期活动术后平卧6 h后如无禁忌改半卧位, 争取早离床活动, 可促进肠蠕动恢复, 防止肠粘连, 促进伤口愈合。
2.4 引流管的护理
保持骶前引流管的通畅, 观察引流液质量, 颜色及性质。每日更换引流瓶, 保持会阴部敷料清洁、干燥, 如被污染或血液渗透应及时更换。2~3 d后如引流液每日少于10 mL, 为非血性液体, 可考虑拔管。
2.5 导尿管的护理
保持尿管通畅, 每日更换尿袋, 观察尿量及性质, 留置时间为1~2周, 预防泌尿系感染。拔除尿管前须夹闭尿管, 锻炼膀胱收缩功能, 7~10 d内不可灌肠。
2.6 皮肤的护理
保持床铺平整, 清洁, 避免呕吐物、排泄物的污染, 每2 h翻身一次, 预防褥疮的发生。
2.7 口腔的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 每日温盐水漱口2~3次, 预防口腔炎。
2.8 术后切口疼痛的护理必要时按医嘱给以止痛剂。
2.9 人工肛门的护理
造瘘口一般术后2~3 d开放, 起初粪便稀薄, 次数较多, 应取左侧卧位, 用塑料薄膜或其他物品将腹部切口与造瘘口隔开, 以防粪便污染, 稀便对皮肤有刺激, 应及时更换敷料, 并用凡士林纱条覆盖, 造瘘口周围皮肤为减少肠液刺激, 用氧化锌软膏加以保护。术后3 d内注意观察造口处血运情况, 造口部位黏膜颜色红润, 富有光泽, 表示血供良好, 若黏膜呈暗紫色或黑色则说明造口肠管血供有障碍, 应立即通知医生。使用造口袋后, 应观察造口袋内液体的颜色、性质和量, 如造口袋内有气体及排泄物, 说明肠蠕动恢复, 可开始进流质。人工肛门开放1周后, 应开始扩肛, 以松弛肛周肌肉, 保持人工肛门通畅, 避免因腹肌收缩及肠管回缩引起肛门狭窄, 致排便困难。其方法为:戴手套用食指伸入肛门内约4 cm, 每次1~2 min, 每日1次, 插入手指时, 切勿粗暴过深, 防止肠穿孔。扩肛时, 可张口呵气, 防止增加腹压。
3 健康指导
3.1 注意个人卫生, 防止腹泻, 避免食过多的粗纤维食物, 如
笋、芹菜等, 忌洋葱、大蒜、豆类、山芋等刺激性气味或胀气的食物, 以免造成肠管和造口的梗阻以及频繁使用造口袋引起生活工作的不便。调节饮食使大便成形, 必要时口服收敛药。
3.2 教会患者进行自我护理, 如肛门袋的使用、局部皮肤的护理, 训练良好的排便习惯。
3.3 适当掌握活动强度, 避免过度增加腹压, 导致人工肛门结肠粘膜脱出。
3.4 会阴部切口用1:5 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 配制浓度以杨梅红色为标准, 应教会消毒切口及更换敷料。
4例直肠癌患者, 2例行Miles手术的患者已治愈 (女性) , 2例保留肛门的患者后又复发 (男性) , 结果表明直肠癌早期行Miles手术是非常重要的。
摘要:直肠癌癌肿距肛门缘5~6cm以上者, 行保留肛门根治术;距肛门5~6cm以内的切除癌肿后需做人工肛门, 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性切除及左下腹壁乙状结肠造瘘 (人工肛门) 是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人工肛门手术往往不易被患者接受, 普遍存在着一些不良心理。护理要点是: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癌肿的信心, 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观察术后伤口愈合情况, 作好人工肛门及会阴部护理, 防止并发症。
关键词:直肠癌,手术,造瘘口,护理,健康指导
参考文献
[1]郭桂芳, 姚兰, 主编。外科护理学。第1版。2000, 2。
[2]盖风春。直肠癌术后的心理护理。长春中医学报, 2006, (04) 。
截肢患者术后临床护理体会 篇8
1 临床资料
2006年8月~2008年8月, 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创伤并行截肢术的患者80例。男68例, 女12例。年龄在5岁~60岁。其中机器绞轧伤45例, 重物砸伤20例, 车祸伤10例, 高处坠落伤3例, 爆炸伤2例。经足踝部截肢30例, 小腿截肢28例, 大腿截肢22例。截肢术后有1例伤口感染, 此患者为截瘫患者, 经换药和再次清创后愈合, 其余未出现并发症, 术后愈合良好, 按期出院。
2 术后护理措施
2.1 密切观察患者全身情况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尿量以及全身皮肤粘膜色泽
术后生命体征每15~30min测一次, 持续进行心电监护, 病情平稳后生命体征改为每2~4h测一次。
2.2 观察患肢残端情况
术后48h内, 每班实行床旁交接, 24h内应注意观察局部有无出血, 随时准备处理出血情况:在病人床旁准备止血带。上止血带时, 切忌在双骨肢体 (如前臂、小腿) 上扎, 因为压不住血管, 起不到止血作用;如系髋关节离断术后, 为防止股动脉出血, 可在床上备大量沙袋, 以利压迫止血用;截肢术后肢体残端可用软枕适当抬高, 以防局部出血或肿胀;残端周围用冰袋冰敷, 可减少伤口渗血, 同时减少疼痛。将残端用橡皮枕头支撑, 抬高15度~30度, 以促进血液回流。
2.3 观察患肢渗血情况
术后如有石膏外固定时, 注意观察石膏渗血, 用铅笔画出出血范围, 每10min至少观察一次, 查看血迹是否增大, 如增大迅速, 应立即解开石膏, 察看敷料, 并检查残端有无肿胀, 积液、积血, 有无波动感, 压迫残端可有大量积血从引流条流出, 出血较多时应立即报告医生, 重新更换敷料及床单, 换药包扎, 查看出血情况。
2.4 术后体位要求
截肢后因为肌肉力量的不平衡, 下肢截肢部位以上的关节, 常易发生屈曲外展畸形, 可严重影响以后安装假肢, 因此术后固定或包扎患肢时, 应维持截肢残端于伸展位, 保持残端固定于功能位, 即使为了防止出血或肿胀而垫高残端, 48h后天要尽快放平;如截肢后残端发生屈曲孪缩畸形, 可用皮牵引给予纠正。
2.5 术后疼痛护理
主要有残肢痛和幻肢痛:幻肢痛以夜间多见, 可指导患者耳塞听音乐, 深呼吸, 必要时给少量的镇静剂帮助入睡, 也可以在伤口无渗血, 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 指导患者健手有节奏的轻拍扣击残端, 逐渐增加时间, 轻重程度患者自己掌握, 使患者从触觉的感觉中体会肢体已缺省的事实, 消除幻肢痛[1];患肢痛保守治疗无效者可采用神经残端结扎, 可结合用针灸止痛法;对术后正常出现的伤口疼痛应及时应用镇静药和镇静剂, 解除病人痛苦;对于一些顽固性疼痛瘢痕可予以手术切除;对于残端血循环和组织营养较差, 慢性炎症较重而疼痛明显者, 主要采用磁场治疗;对于幻肢痛还有一种说法是尽可能减少对残端的各类刺激, 因为残肢局部伤害性传入以及非伤害性刺激可诱发幻肢痛。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 患者用局部抚摸和按摩、热疗等方法来暂时缓解幻肢痛的程度, 实际上收效甚微。减少残端局部各类刺激传入 (特别术后早期) , 更有利于控制幻肢痛的程度。同时对患者指出, 常用的镇痛剂并不能减少伤害性刺激从外周传入中枢, 要提醒患者减少局部按摩是可行途径之一, 这一措施本身就是帮助患者分散注意力的一个有效方法。
2.6 预防感染
由于肢体严重毁损性创伤, 伤口感染严重, 有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 伤口周围的皮肤和软组织坏死, 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感染不仅造成伤口难以愈合, 严重者可导致全身中毒, 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 除使用大量抗生素外要做到勤查伤口、勤换药。老年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或害怕伤口疼痛, 不敢咳嗽或手术后着凉感冒, 痰液无法有效排出, 阻塞支气管, 易引起肺不张等呼吸感染性疾病。术后应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多做深呼吸, 病情允许还可采取半卧位或坐位。鼓励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同时进行排尿, 排便的功能训练, 以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2.7 功能锻炼
用弹性绷带每天包扎数次, 对残端给予经常的和均匀的压迫, 促进残端软组织收缩;还可以对残端进行按摩, 拍打, 用残端瞪踩, 先瞪踩在柔软物品上, 逐渐由软到硬, 不可过急, 截肢术后患者有幻肢痛, 应耐心向病人解释, 大约术后1~3个月可消失;根据患者病情可从截肢后次日开始, 每天坚持数次俯卧, 避免各种不良姿势, 如大腿截肢后防止残端翘起和外展位;小腿截肢防止膝关节屈曲挛缩, 身体向一侧倾斜;安装假肢一般须在手术后6个月, 残端软组织收缩已定型时, 在等待安装义肢期间, 要认真进行残端肌肉的锻炼。而现代康复的观点认为, 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即装配临时性假肢[2]。
参考文献
[1]范凌.截肢术后残端综合征患者残肢功能的康复治疗[J].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 (1) :10-12.
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本研究的对象共计120例,全部为我院接诊的疝气手术患者,入选时间2010年1月一2015年12月。入选患者均有完整临床资料,确诊符合疝气诊断标准,自愿接受手术治疗,且配合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男48例、女12例;年龄40-77岁,均值58.6±5.6岁;病程2个月-5年,均值1.2±0.6年。观察组:男50例、女10例;年龄40-79岁,均值58.9±5.3岁;病程1个月-5年,均值1.5±0.3年。在前述一般资料上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术后按照常规护理处理,术中多为全麻处理,为此术后清醒前采用去枕平卧位,头稍微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当患者清醒后,协助他们取头部高位,便于呼吸功能恢复;术后合理吸氧,避免循环衰竭或呼吸衰竭发生[2];仔细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看有无出血、阴囊血肿等,若出现异常及时上报并协助处理;指导患者用健侧位排尿,避免切口感染。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术后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改良护理干预,改良护理干预要求术前与术后都要对患者情况进行准确评估,根据年龄与性别安置病房,其中伴有其他慢性病与年龄较大者则采取安排单间处理,这样可减少交叉感染或相互影响。对于年龄较大的换应采取加压腹带对手术切口进行加压包扎,并在老年病房内设置防滑措施等。为了便于老年患者活动及促使其尽快适应环境,可加强健康教育,解释病房环境、医院情况及主治医师与护士等情况,打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信任度,更好地配合护理。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合理身心需求,及时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促使他们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与护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依从性。此外,术后要加强饮食干预,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一般以易于消化的粗纤维食物为主,这样可避免便秘,也可减少疝气复发。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疼痛情况,并对比分析。其中术后疼痛评分采取VAS评分处理,总分0-10分,得分越高则疼痛越严重[3]。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相关数据全部录入EXCEL表格中,便于回顾性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均数表示,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将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组间住院时间与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疝气手术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上比较,观察组疝气手术术后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较,*P<0.05
2.2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发生1例尿潴留、1例牵拉痛及2例伤口感染,而对照组则发生3例尿潴留、5例牵拉痛及5例伤口感染,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疝气是男性常见疾病,在小儿或中老年人群中好发,前者主要是身体器官与机能发育不完全,尤其是腹壁发育异常使得腹压过高所致,而后者则主要是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改变、腹部肥胖及用力排便等所致。疝气好发于下腹部,以腹股沟疝气最多,可能会引发阴囊肿痛、小腹肿痛等,若放射腰部与背部等,甚至还会有剧烈疼痛与四肢厥冷等症状。手术治疗疝气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方案,但术后康复是探讨的热点课题。
本研究针对接诊的120例疝气手术患者进行对照,对照组以常规术后护理处理,而观察组加用改良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更短,疼痛评分更低,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更优。改良护理干预是在常规护理上的进一步延伸,更重视细节处理,通过这种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同时加强积极的沟通交流,及时解决患者的身心问题[4]。此外,术后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根据恢复情况对制定的护理措施进行调整,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主要是切口感染、疼痛等。术后咳嗽剧烈或者排便用力都可能造成腹内压升高,对患者康复有不利影响,为此要告知患者术后排便与咳嗽切勿大力,若无法正常排便,可协助其处理。
综上所述,疝气术后患者采取改良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效果,值得借鉴。
摘要:目的:讨论护理干颈在疝气术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疝气手术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疝气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疝气术后改良护理。采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程度为观察指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疝气手术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上比较,观察组疝气手术术后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疝气手术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气术后改良护理对于疝气术后患者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护理干预,疝气术后,改良护理
参考文献
[1]郝悦琪.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疝气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8(12):2204—2204,2206.
[2]高晔,王东.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4):136—137.
[3]袁丽丽.108例疝气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0):167—168.
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4年6月~2009年6月60例行耳鼻喉手术病人, 其中慢性鼻炎、鼻窦炎14例, 鼻中隔偏曲13例, 鼻息肉7例, 腭咽成形术12例, 内耳手术14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30例, 男13例, 女17例, 年龄15~65 (32.5±5.2) 岁。治疗组30例, 男20例, 女10例, 年龄16~67 (35.5±4.2) 岁。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治疗组采取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 心理疏导。术前为患者讲解手术步骤、手术风险以及术后的注意事项, 告知患者术后存在疼痛的客观性, 安抚患者紧张的情绪, 消除恐惧心理。 (2) 加强卫生管理。病房要经常开窗, 让空气对流,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保持病房干净整洁, 每天清扫。 (3) 合理饮食、注意营养。建议患者应该多吃清谈的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 不要吃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 少吃多餐。 (4) 适当使用镇痛药。以往医务人员大多有镇痛药具有成瘾性的误区,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目前主张预防性用药, 对小手术引起的疼痛用去痛片类就可以达到止痛目的, 对中大手术引起的疼痛可用杜冷丁、吗啡、罗痛定等肌肉注射, 从而起到镇痛抗痉挛的作用, 预防性用药用量小, 镇痛效果好, 副作用小。 (4) 利用其它方法镇痛。术后可用放松疗法来减轻病人手术后的疼痛, 在病人疼痛时根据病人的兴趣爱好选择一种或多种护理干预。 (1) 让病人通过看书、听音乐、听故事、按摩等方法把注意力从疼痛中抽离。 (2) 通过幽默诙谐的笑话或者电视节目, 来引患者大笑, 减轻患者的疼痛。 (3) 通过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或者慢节奏呼吸进行放松, 减轻疼痛。 (4) 通过冷敷、热敷、局部上药等缓解疼痛。
1.3 疗效观察
用米吉尔疼痛问答法[3]:无痛为O;有疼痛感, 但不严重为l;患者不舒服, 轻微疼痛为2;患者疼痛, 痛苦为3;疼痛较剧烈, 患者有恐惧感为4;剧痛为5。分别于术后48h, 48~96h, 术后7d行测量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比较
治疗组的疼痛指数低于对照组, 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两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比较
对照组满意度73.3%远低于治疗组96.7%, 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两组比较, P<0.05
3 讨论
不同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度是不一样的, 一般而言, 儿童对疼痛的耐受度低于成年人, 女性对疼痛的耐受度低于男性, 不同的疼痛指数具有主观性, 都是由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的观察、了解、分析得到的一个主观判断[4,5], 本报告中利用米吉尔疼痛问答法, 由患者针对疼痛程度自行填写, 对疼痛的评估较准确, 为护理人员在护理中采取的措施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护理干预最重要的就是健康宣教, 让病人获得更多相关的健康知识, 了解术后疼痛存在的普遍性, 消除内心对疼痛的恐惧, 合理饮食, 规律作息,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是护理干预的保障, 护理人员要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的医疗护理技能和语言沟通技巧, 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运用病人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交流, 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文通过研究得出:治疗组的疼痛指数低于对照组, 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满意度73.3%远低于治疗组96.7%, 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可见, 有针对性的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疼痛, 提高患者满意度, 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摘要:选择我院2004年6月2009年6月60例行耳鼻喉手术患者, 其中30例进行常规护理, 标记为对照组, 另外30例进行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 标记为治疗组。结果治疗组的疼痛指数低于对照组, 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满意度73.3%远低于治疗组96.7%, 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有针对性的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可以使耳鼻喉手术患者对病情有更多的了解, 最大程度的降低疼痛, 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关键词:常规护理,护理干预,耳鼻喉
参考文献
[1]卢艳梅.耳鼻喉科手术后疼痛分析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 (综合版) , 2009, (20) :411.
[2]马晓文.外科手术后疼痛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 2010, 16 (2) :17.
[3]陈显玲, 余瑞乐, 陈连瑞.个性化护理在围手术期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 2009, 25 (21) :3708.
[4]林玉者.耳鼻喉科手术后疼痛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3) :135.
手外伤患者的术后护理 篇11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485-01
手外伤大多数为机械性损伤,开放性伤口,往往损伤严重,且常伴皮肤及肌肉组织的缺损,多需紧急手术治疗。手术精细复杂,术后护理须细致周到,以便确保手术成功、术后功能恢复。笔者现将术后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手外科共收治手术病人327例,其中女83例,男244例,平均年龄36岁。住院期间,均予外科清创及血管、神经肌腱或关节囊的探查修复,行骨折内固定术者113例,皮瓣修复82例,取皮植皮70例,腹部带蒂皮瓣及皮瓣断蒂术20例,石膏外固定28例,甲床修复46例。术后予以伤口换药、抗感染、改善微循环治疗。治疗结果327例均痊愈出院,术后跟踪随访患指功能恢复良好,日常正常操作不受影响。
2.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由于人体末梢神经分布广泛,感觉敏锐。手外伤术后都是仍疼痛剧烈。因此,术后应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提高对疼痛以及病情的认知,增强对疼痛的耐受;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必要时应用止痛药。
术后患者平卧位,患肢抬高略高于心脏水平,有利于静脉、淋巴回流,防止或减輕肿胀。手部应尽快消肿,减少新生纤维组织形成,防止关节加重水肿,坐位,立位时患手用前壁吊带悬吊于胸前,勿下垂或者随步行而甩动。饮食宜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铁、粗纤维食品并注意多饮水,禁食辛辣刺激食品,禁吸烟及饮酒,避免探视者在病房吸烟,以免皮瓣坏死及影响骨愈合。同时增加营养吸收,提高组织的康复能力,促进皮瓣生长、创口愈合。
2.2 手部护理
手部血运丰富,损伤后出血较多,需认真观察。手术后抬高患肢,注意患肢保暖,促进静脉回流,减少出血。需及时更换被渗血污染的敷料,保持敷料清洁干燥,以防细菌滋生引起切口感染。皮瓣修复者的渗血往往较多,通常也是皮瓣成活的指标之一。密切观察患指的皮肤及皮瓣的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反应、指动脉搏动情况及指腹张力。如出现皮肤苍白或青紫、指端寒冷、指腹塌陷或肿胀、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或缩短、指动脉搏动减弱等,提示血供不足或消失、或静脉回流受阻,为发生血管危象的表现,应及时汇报医生,及时处理。禁食辛辣刺激食品,禁止吸烟及饮酒,避免探视者在病房吸烟,以免皮瓣坏死及影响骨愈合。同时增进营养,提高组织的康复能力,促进皮瓣生长、创口愈合。
2.3 用药护理
手外科大多数为污染伤口,以抗生素预防感染,注意有无过敏反应。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改善微循环。但是要防止输入过快过多,引起急性扩容。肝素抗凝,以微泵控制滴速,以防输入过快过多,导致伤口自发性出血。每次用药前均应该检测凝血时间。肌肉注射罂粟碱可致注射部位发红,肿胀疼痛,应予热敷,更换注射部位。快速给药可使呼吸加深,面色潮红,心跳加速,低血压伴眩晕,过量会导致视力模糊,复视,嗜睡或软弱,故应严格掌握剂量、缓慢注射。若患者出现眼及皮肤黄染,则提示肝功能受损,应立即停药,用药过程中监测肝功能。
2.4 生活护理
患者突然从双手的协调运作变为单手操作,特别是右利手者右手损伤、左利手者左手损伤,单手操作就更加不习惯、不灵便,给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即便是日常的刷牙、洗脸、梳头、吃饭、如厕等都受到影响。刚开始给以患者必要的帮助。在消除患者思想顾虑的基础上,鼓励并协助其自理,学会使用不利手操作。
2.5 心理支持
手术对患者而言是迫不得已的选择,患者普遍存在疑虑、紧张害怕等心态。手外科患者因突遭伤祸,心理较脆弱,病人角色缺如;急诊手术,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伤口出血多,疼痛难忍,备感恐惧焦躁,甚至出现胸闷心慌等不适;损伤后的自理能力下降,经济损失等使其压抑、失落;担心日后会有功能受损或残疾、疤痕等,影响美感及工作,更加忧愁苦恼,护士应针对各种情况与患者亲切沟通,倾听其倾诉,及时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增强自信心,放下思想包袱,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2.6 患肢功能锻炼
患肢功能锻炼是手外伤治疗的重要阶段,也是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应遵循循序渐进、主动锻炼为主的原则。术后3周内为软组织愈合期,以患肢肌肉的舒缩活动为主。可行按摩理疗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无骨折者可作患肢屈伸、握拳运动,有骨折者术后4--6 周开始。以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和粘连。术后6--8周,骨折已愈合。无论有无骨折均应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主,加强患肢活动和感觉训练,同时可配合理疗及药物。
3.小结
腰间盘脱出症患者的术后临床护理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我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腰间盘突出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 经过临床诊断, 所选患者均符合腰间盘诊断标准,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即观察组和对照组, 患者各40例,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0例, 女性患者20例, 患者年龄20~62岁, 平均年龄 (37.9±15.9) 岁;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 女性患者22例, 患者年龄21~63岁, 平均年龄 (38.2±16.2) 岁, 两组患者在临床表现、性别、年龄一般资料上对比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术后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 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护理观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观察详细记录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等.每隔30分钟对其进行一次测量, 最少连续测量三次, 待患者各项指标稳定后, 则可减少测量的次数, 每天连续进行3次.若患者有突发情况出现, 如脉搏速度加快, 贫血, 此时应考虑是否有大出血的损伤, 应及时通知医生., , 、,
一般护理术后指导平卧硬板床上保持床平整干燥并能给予抗生素静脉注射一周, 同时给予镇静剂及止痛剂.除此之外, 还要进行饮食护理, 术后6小时给予患者流食物, 并逐渐过渡于半流食、普食;对患者大小便进行护理, 无括约肌功能患者一般能自行排尿, 而术后尿潴留患者, 应给予持续导尿, 并利用生理盐水和呋喃西林帮助患者冲洗膀胱.对于有便秘的患者, 应调节患者的饮食, 必要时给予缓泻剂.另外还要对患者进行皮肤护理, 帮助患者擦洗身体, 并保持正确的卧床姿势, 在进行护理时, 动作要轻柔, 避免给患者皮肤造成伤害.
1.3 疗效判断标准[1]
显效:经护理后, 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好转:经上述护理之后, 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无效:护理后, 患者病情无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 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总有效率= (显效+好转) ×10%.
1.4 统计学方法[2]
将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汇总的数据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取率 (%) 表示, 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 当P<0.05时,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上述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其中护理为显效的23例、好转14例、无效3例, 护理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2.50%, 其中护理效果为显效的17例、好转12例、无效11例,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t=9.034, P<0.05) .详细见表1.
3 讨论
腰腿疼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的为腰间盘脱出症, 此病严重影响着患者日常正常活动和生活质量, 不仅需要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最关键的还要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因此, 在术后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相当重要.首先要对患者进行一般常规护理, 在进行护理工作时要全面细致, 要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病痛.另外患者对进行心理护理, 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以便更快恢复.除此之外, 还要对患者机体功能进行护理, 制定详细护理计划, 让患者在早期进行锻炼, 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本组实验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了综合性护理, 其护理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2.50%, 而进行一般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护理效果仅为72.50%, 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t=9.034, P<0.05) .由此可见对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 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以及有效消除术后并发症,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效果,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胡晓琳, 胡晓华.腰间盘脱出症80例术后护理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 2012, 41 (3) :383-384.
【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推荐阅读:
胃癌患者的术后护理05-11
肛瘘患者术后的护理12-04
剖宫术后患者的护理11-30
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护理07-03
老年患者的术后护理论文11-02
外科患者术后护理12-03
全麻患者术后恢复护理06-26
气管切开患者术后护理12-24
剖宫产患者术后护理08-09
剖腹产术后患者护理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