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术后康复临床护理

2024-08-08

骨折术后康复临床护理(共10篇)

骨折术后康复临床护理 篇1

下肢骨折在骨痂形成期以后都需要经历扶拐步行锻炼阶段,而拐杖的正确使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与顺利康复。经临床观察对比,经过宣教的骨折患者,无1例因用拐不当发生各种并发症,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笔者所在科自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收治骨科下肢骨折患者102例,由于用拐不当致骨折成角畸形5例,内固定器折断、螺丝滑脱3例,骨不愈合1例,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下肢骨折患者160例,其中男98例,女62例,年龄13~71岁,经注重拐杖应用的宣教,无1例因用拐不当造成并发症。

2 拐杖应用的宣教

2.1 拐杖的选择

拐杖是下肢骨折患者离床活动的支撑工具,嘱患者及亲友选择质量好、扶手牢固、高度可调减、拐头有防滑装置的轻便拐杖,通常铝合金制品最佳。在宣教的过程中,科室备用一副拐杖,用来讲解各部位的功能及意义和调试高低的方法,以保证患者应用拐杖的安全。

2.2 扶拐行走的原则与时机

扶拐行走是下肢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扶拐下地的时机很重要,下地过早过晚都会对骨折的愈合及康复造成不良影响。下地时机最好选择在骨痂形成期。此期局部疼痛消失,肿胀消退,软组织已修复,骨折断端已初步稳定,内外骨痂已开始形成,特别是患者经过几周的床上锻炼,肌肉收缩有力,当踝关节背伸、患肢抬高足不发颤时,即可以让患者开始离床扶拐练习步行。

2.3 扶拐的方法

扶拐的方法对骨折的愈合很重要,因此护理人员应现场示范扶拐的方法。拐杖的高度应根据患者的身高调适,一般高度是患者双手扶拐,拐顶距离腋窝5~10 cm,与肩同宽。因为扶拐的力在双手而不是靠腋窝支撑身体,否则容易造成臂丛神经麻痹,一旦发生,虽经休息可以恢复,但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及功能锻炼的进程。

2.4 扶拐的步法

扶拐的步法是宣教的重点,为达到安全自由步行锻炼的目的,单纯的讲解患者不能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有顾虑,为此护理人员应当示范扶拐步法的动作要领,直至患者掌握。对于儿童还应教会家长。扶拐行走时首先嘱患者站好姿势,使双足与双拐头呈等腰三角形,先迈患肢,足尖不可超越双拐头连线,站平稳后,双手撑拐同时健肢向前迈移30 cm左右,站稳后抬患肢,同时提拐向前移动同等距离,足与拐头同时落地,但足尖仍然落于双拐头连线内,如此逐步前移。患者初次下床扶拐走路时应有护士现场指导并保护,有的患者步幅过大,重心后移,易摔倒,及时调整使患者在锻炼过程中充满信心,对于儿童特殊的心理特点,在使用拐杖的过程中要有医护人员或亲属的监护,以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

2.5 拐杖的使用原则

2.5.1 双拐的使用原则

所有下肢骨折患者在骨痂形成期后开始床下锻炼均应扶双拐,不负重或轻负重行走。如果骨折部在股骨中上段,扶拐行走时患肢应保持外展30°,股骨下段及小腿骨折扶拐行走时,患肢应保持中立位。步幅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每分钟不超过25步,双下股骨骨折离床活动应在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期,一般在8周左右[1],而且下地活动最好有外固定保护。

2.5.2 单拐的使用原则

在下股骨折临床愈合期后,可由双拐改用单拐行走锻炼。其原则是:股骨干中上段,股骨下段或小腿骨折有轻度向外成角者,应先去患侧拐杖,以保持在行走时患肢外展。纠正和防止成角加大,这是因为股骨中上段骨折有一向外成角倾向,其他情况应先去健侧拐杖。

2.6 弃拐

下肢骨折患者用拐是暂时的,骨折愈合后应该及时弃拐。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患者弃拐过早,导致骨折畸形,甚至钢板弯曲或折断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需要再次手术。也有部分患者对骨折愈合存有顾虑,不敢弃拐,时间久了,可以造成双下肢力不平衡而不利于患肢的康复。弃拐的原则是骨折部达到骨性愈合。

摘要:为使下肢骨折患者在骨痂形成期后,离床步行锻炼时正确使用拐杖,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顺利康复,通过临床宣教,使患者掌握拐杖的选择,扶拐行走的原则与时机,正确扶拐方法 ,扶拐的步法,双单拐的使用原则及弃拐的注意点。160例患者接受宣教后,无1例因拐杖使用不当发生并发症。

关键词:教育,骨折,康复

参考文献

[1]陈增海,张凤山,朱振军.实用骨科手术彩色图谱——下肢骨折综述.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126—127.

肱骨髁间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 篇2

【关键词】骨折 肱骨髁间 内固定 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350-02

肱骨髁间骨折至今仍是比较常见的复杂骨折,其治疗具有很大的挑战性〔1〕。大量病人由于骨折不愈合、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等使病程变得更复杂而难以取得满意疗效〔2〕。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笔者对48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术后康复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男16例,女32例;年龄32—75岁,平均46岁;左侧20例,右侧28例;车祸伤22例,摔伤26例;均为新鲜骨折,都接受骨折切开复位双钛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

2 方法

2.1心理护理 骨折患者由于外伤、制动容易产生恐惧、悲观、焦虑等情绪。我们耐心、细致地向患者介绍各项治疗、护理措施的目的、作用机制及注意事项,解除患者的疑虑,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使他们保持愉悦的心情,信任医护人员,是患者处在积极配合治疗的良好状态。

2.2 术后一般护理 术后患者取仰卧位,患肢略外展置于抬高垫上,观察切口敷料、末梢血运、感觉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引流量的量、色、质。术后及功能锻炼后将冰袋置于肘关节两侧进行冷疗,每次15—20min,以减轻肘关节周围肿胀,缓解疼痛。对于术后切口疼痛采用多模式的镇痛方法,以有效控制疼痛。留置镇痛泵的患者应注意观察恶心、头痛、嗜睡等副作用的发生。为预防异位骨化的发生而口服吲哚美辛片时,交代患者应在饭后半小时口服,并注意是否有胃痛等情况发生。

2.3 术后康复护理

2.3.1 中药熏洗 患者仰卧或取坐位,患肘置于熏洗盆上,进行中药熏洗,每次30—45min,,温度控制在45°—50°c,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

2.3.2 康复锻炼 术后第2天开始指导患者行耸肩、握拳、伸指、上肢伸屈肌群等长收缩锻炼及肘关节主动或被动屈伸锻炼。握拳、伸指功能锻炼10次为1组,每日3—4组。上肢伸屈肌群等长收缩锻炼,肌肉收缩持续5s后放松,10次为1组,每日3—4组。肘关节主动或被动屈伸及前臂旋转锻炼,10次为1组,并逐渐增加。术后第7天开始进行CPM机辅助下肘关节被动功能锻炼,以患者感到微痛为原则,活动幅度从小幅度开始,每日增加5°—10°,每次1小时,每日2次,1周后肘关节活动范围应达到屈曲≧90°,伸直≦30°。

2.4 出院指导 为患者制定在出院后的康复锻炼计划与具体步骤,亲自示范功能锻炼的动作要领。要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适当使用患肢,不拘泥于康复锻炼,使康复过程生活化,比如日常功能活动:吃饭、梳头、系衣扣等,直至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为主。连续功能锻炼6个月以上,按时复诊。

3 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定〔3〕,即按痛疼45分、运动功能20分、稳定性10分、日常生活功能25分四大指标对关节功能进行评分。优90分以上,良75—89分,可60—74分,差小于60分。

3.2療效评定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0个月。均无肘关节感染、骨化性肌炎以及神经损伤。按照上述疗效评定标准,本组优28例,良12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达83%。

4 讨论

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目标是恢复肘关节稳定而又灵活、无痛且又有力的良好功能。对骨折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与前提,而早期、规范、系统、科学的康复锻炼也至关重要。

患者由于术后痛疼,担心骨折再移位,伤口裂开、出血、感染等原因,往往不愿意进行康复锻炼。心理护理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干预可提高痛疼阈值,缓解痛疼,有利于术后康复〔4〕。因此,对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术后进行心理护理是康复锻炼顺利进行的保障。

中药熏洗疗法是借助药力的渗透和熏洗的热疗作用,使疏通腠理,调和气血,筋脉畅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记载着较多骨伤疾病的熏洗疗法及方药,认为熏洗热敷疗法能够达到“消散虚凉肿痛,舒其筋骨”。从上可知中药熏洗治疗可使肘关节周围的疤痕软化,筋脉松弛,有利于肘关节的屈伸锻炼。

CPM机训练是恢复满意活动度的可靠方法,并且可预防肘部积液〔5〕。肌肉的收缩、关节的屈伸可促进肿胀的消退、淤血的消散,可有效预防肌肉的废用性萎缩。康复锻炼后立即进行局部冷疗有助于减少出血、减轻肿痛,缓解疲劳,预防组织再次粘连〔6〕。

总之,肱骨髁间骨折术后采用系统、科学的康复护理,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可有效预防肘关节僵硬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荣国威,王承武.骨折〔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60.

〔2〕崔国庆.肩肘外科学〔M〕.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447.

〔3〕Turch DC,Beaton DE,Richards RR.Validity of observer-based aggregate scoring systems as descriptors of elbow pain,function,and disability.J Bone Joint Surg(Am),1998,80:154-162.

〔4〕张庆玲,李会琴.心理护理在减轻耳鼻喉部手术术后痛疼程度的应用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6﹚:537—538.

〔5〕周智勇,陈旭,张树,.等.肘关节创伤治疗进展〔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公司,2012:54.

骨折术后康复临床护理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骨折患者中随机选择200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经CT及X线片证实。本组200例患者中, 男性患者113例, 女性患者87例, 年龄19~79岁, 平均年龄 (52.54±1553) 岁, 从受伤到手术时间为10 h~6 d。骨折部位:胫腓骨骨折72例, 股骨颈骨折44例, 尺骨骨折26例, 肱骨骨折22例, 髌骨骨折14例, 上肢骨骨折合并全身软组织损伤12例, 腰椎骨折10例。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各100例, 其中对照组男性55例, 女性45例, 平均年龄 (51.75±4.23) 岁。其中观察组男性58例, 女性42例, 平均年龄 (52.32±5.33) 岁。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各方面比较均有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基础护理、康复指导以及术后生命体征观察等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无痛护理, 首先, 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以良好的安慰技巧和鼓励技巧鼓励患者, 减轻患者由于疾病带来的心理负担,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及时予以开解;其次, 要提高患者依从性。遵从医嘱, 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可以分为个体化镇痛、多模式镇痛, 对患者实行按需给药, 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可以通过, 按摩、热敷、冷敷等物理治疗、心理疏导、音乐疗法以及患者教育等方式实现。再次, 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要保持病房环境的安静和舒适, 加强开门、开窗的控制, 通过空气的流通保持屋内空气的新鲜;然后, 要避免疼痛因素。最后保证术后服务周到、细致。护士要在手术结束前的半个小时到达病房, 调整好病房检测仪器, 然后将调好室内温度, 铺好床单, 将升降床调整到合适的高度, 使患者以最舒适的状态转移到病床上。在护理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可引起患者疼痛加重的因素, 要使患者的体位保持在正确位置, 避免固定过紧和操作频繁等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受。在日常护理中通过非药物干预的方式帮助患者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 加强和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 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波动, 经常陪他们聊聊家长里短, 转移患者注意力, 从而减轻精神压力,

1.3 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 [2]对患者的疼痛状况进行评估, 共10分。轻度疼痛为1~3分, 中度疼痛为4~7分, 重度疼痛为8~10分。

1.4 统计学方法:

疼痛比例统计和术后康复调查用%表示, 采用χ2检验, 疼痛评分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 术后疼痛调查结果比较分析:

观察组100例患者中轻度疼痛50例, 中度疼痛43例, 中毒疼痛7例, 疼痛评分平均为 (4.28±1.34) 分, 而观察组100例患者中轻度疼痛33例, 中度疼痛37例, 中毒疼痛30例, 疼痛评分平均为 (5.30±1.61) 分,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以及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2.2 术后康复调查结果比较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康复优秀60例, 良好37例, 不佳3例, 总有效率为97.0%, 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康复优秀44例, 良好33例, 不佳23例, 总有效率为77.0%, 观察组康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3 讨论

疼痛是骨科手术后经常会面临的问题, 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就会给患者带来持续的疼痛刺激, 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医院医疗水平的同时, 也逐渐开始关注其护理方面的服务质量。在满足患者基本治疗的基础上, 医院还注重患者的舒适度。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是骨折手术后的重要工作。无痛护理是近年来新提出的一种护理理念, 其目的是为了给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 使患者早日康复。无痛护理主要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遵医嘱给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避免疼痛因素以及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3]。在本研究中,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明显较低, 且术后康复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P<0.05) 。提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 无痛护理理念应用于骨折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术后疼痛, 并且还能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1]加马文芳.速康复外科在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4, 20 (8) :67-68.

[2]江毓玲.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分析[J].现代养生, 2013, (20) :68.

骨折术后康复临床护理 篇4

【关键词】疼痛控制;护理;创伤性骨折;术后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136-02

创伤性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发生率高。创伤性骨折患者在术后会产生一定的疼痛感[1],需要采取护理措施去减轻患者的疼痛。我院将创伤性骨折80例作为研究对象,详细报告如下:

1创伤性骨折患者资料和护理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属于2014年7月~2015年10月期间)作为研究对象,一组有40例患者。

对照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范围16~70(41.25±10.58)岁。

观察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范围17~71(42.01±10.63)岁。

对照组和观察组创伤性骨折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值大于0.05。

1.2护理方法

创伤性骨折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体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

创伤性骨折患者采用疼痛控制护理(观察组),具体操作如下:

(1)健康教育:通过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来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向患者介绍创伤性骨折的相关知识和护理措施。

(2)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对病房进行消毒清洁,保持室内通风和安静。

(3)心理护理:通过音乐、交流等方式使患者精神放松,缓解紧张情绪,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

(4)镇痛护理:使用冰敷和按摩等措施缓解患者肢体血液循环不畅等情况,减轻患者的疼痛。

(5)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叮嘱患者家属多给患者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的易消化清淡饮食,多食用核桃、芝麻等促进肠胃蠕动的食物,禁刺激性食物。

(6)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帮助患者进行全身肌肉放松、收缩训练,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创伤性骨折患者的疼痛情况。

1.3.2判定标准

无痛:患者无痛感

轻度疼痛:疼痛感轻微,在可忍受的范围内。

中度疼痛:疼痛感明显,勉强可忍受。

重度疼痛:疼痛感剧烈,难以忍受。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创伤性骨折患者的疼痛情况数据录入到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用%表示疼痛情况,以(n)%形式表现,使用卡方进行数据检验。当P小于0.05时,表示两组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对比有明显的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实验结果

在经过护理后,观察组创伤性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所示:

3讨论

创伤性骨折在骨科中较为常见,一般是由交通意外、高处坠落等因素导致的{2]。近年来,随着汽车数量和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创伤性骨折的发生率也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健康[3]。创伤性骨折患者在术后进行护理有利于其康复。

常规的护理措施并不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在患者的术后康复上效果不佳。

疼痛控制护理从健康教育、环境护理、心理护理、镇痛护理、饮食护理和康复护理6个方面为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健康教育和环境护理能够使患者的心情平静,心理护理能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减轻其疼痛感,镇痛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饮食护理能补充机体营养,有助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康复护理以患者为中心,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康复训练,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术后康复速度[4]。为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疼痛控制护理在改善患者血液循环[5]和疼痛程度中作用极大,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本文旨在研究对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疼痛控制护理在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将我院收治8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疼痛控制护理。对照组创伤性骨折患者的疼痛情况不如观察组,观察组为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疼痛控制护理,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实施疼痛控制护理有利于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效果好。

参考文献:

[1]蒲小兰.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干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9):2-2.

[2]曹光岩.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5,15(36):250-250.

[3]杨艳莉.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0):152-153.

[4]赵艳梅.分析探讨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5,0(6):237-238.

骨折术后康复临床护理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60例, 男48例, 女12例, 患者年龄61~78岁, 平均年龄为 (68.0+1.5) 岁。60例老年患者的致伤原因为, 14例由于滑跌致伤, 34例由于交通事故致伤, 12重物砸伤致伤。60例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为:22例患者合并高血压, 15例患者合并冠心病, 13例患者合并糖尿病, 10例患者合并慢性支气管肺炎。将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30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情方面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临床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临床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康复指导、饮食指导、预防并发症、出院指导等临床护理康复干预[2]。①术后心理护理, 术后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 指导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 配合临床治疗。组织患者进行术后康复锻炼经验交流, 提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效果, 确保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康复训练[3]。②术后康复指导, 术后送患者回病房, 指导患肢抬高、呈外展位。术后前3 d, 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期, 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精神状况。术后1 d, 帮助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张舒缩和距小腿关节屈伸练习;术后2~3 d, 有CPM关节康复肌, 可用其辅助被活动关节, 进行肌力训练;术后4~5 d, 在患者的身体状况恢复较为平稳的情况下, 可以指导患者进行离床活动。术后3个月~1年时间内, 可以指导患者扶单拐轻度负重行走锻炼。术后1年时间, 如果患者的恢复状况良好, 可以弃拐行走, 但是不能够过度负重[4]。③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含量的食物, 增强患者抵抗力, 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进食。④预防并发症, 加强切口引流护理, 防治逆行感染, 保持创口干燥清洁, 换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防治交叉感染, 必要时给予抗生素。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患肢肿胀、发绀、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现象, 防止患者形成静脉血栓。帮助患者翻身, 给予压迫部位进行局部按摩, 预防患者发生压疮。保持患者口腔清洁, 帮助患者排痰, 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5]。⑤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保持愉悦心情。出院后3个月时间内避免侧卧, 6个月时间内避免盘腿, 下蹲。术后要进行X线检查, 证实骨折愈合后才可以弃拐行走[6]。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7]。

1.4 统计学方法:

观察得到的数据用SPSS 17.0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结果:9例为优, 18例为良, 1例为可, 2例为差, 优良率为93.33%, 对照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结果:6例为优, 16例为良, 2例为可, 6例为差, 优良率为80.00%,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有3例发生并发症, 其中1例为肺炎, 1例为褥疮, 1例为便秘, 并发症发生率为10.0%, 照组患者术后有8例发生并发症, 其中2例为肺炎, 1例为褥疮, 2例为便秘, 2例为切口感染, 1例为静脉血栓, 并发症发生率为26.7%,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非常满意的为21例, 较满意的为8例, 不满意的为1例, 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6.7%, 对照组患者的对临床护理非常满意的为15例, 较满意的为10例, 不满意的为5例, 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2.4%,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0.097, P<0.05) 。

3 讨论

股骨骨折是临床较难治疗的骨科疾病, 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 由于其年龄原因, 导致机体的抵抗力降低, 手术耐受力下降, 使得患者术后恢复较慢, 且容易引发多种病种并发症。因此, 制定合理的术后护理和康复方案是保证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障[8]。本次研究中, 对于股骨骨折术后老年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 给予了心理护理、康复指导、饮食指导、预防并发症、出院指导等临床护理康复干预措施, 显著地提高了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 显著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从而显著地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非常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亚辉, 齐伟正.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17) :43.

[2]林少莉, 刘洁杏, 陈柳娟, 等.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 3 (11) :l17.

[3]王保灿, 祁嘉武, 徐江勇.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6例临床分析[J].中国骨伤, 2007, 20 (27) :125.

[4]钱姣姣, 周丽琴, 王琳.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PFNA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医药前沿, 2011, 23 (5) :341-342.

[5]杨家华.老年人股骨粗隆问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康复护理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询, 2011, 3 (18) :167-168.

[6]邓小龙, 孙洪伟.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1, 4 (2) :164.

[7]赵剑萍.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医学, 2010, 13 (7) :83-84.

骨折术后康复临床护理 篇6

资料与方法

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行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98例, 根据患者的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49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6:23, 年龄23~70岁, 平均 (42.6±4.5) 岁;研究组男女比例29:20, 年龄23~68岁, 平均 (41.8±6.3)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健康宣教、术后观察及常规换药等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术前根据患者的具体心理状态, 予以疏导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术后对患者予以体位指导, 避免患者出现脊椎过度压伤影响手术效果;针对患者的具体损伤情况设定术后康复锻炼内容 (术后1周进行5点支撑法训练, 2~3周进行3点支撑法, 5~6周四点支撑法) 。

观察指标:通过临床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价患者护理前后胸腰椎损伤评分 (TLICS) 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价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情况[2]。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组间比较用t检验, 当P<0.05时, 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胸腰椎损伤情况:研究组护理后TLI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研究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讨论

胸腰椎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 其中以内固定术应用较为广泛, 但是患者术后可能因长期卧床或生活习惯的改变引起各种不良后果, 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及康复情况[3]。本研究中针对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案予以分析, 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 具体表现为研究组患者护理后胸腰椎损伤评分 (0.55±0.28) 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 (1.23±0.36) 分, 说明研究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根据其具体情况设计康复训练方案, 患者在护理人员及家属的辅助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 对患者的胸腰椎损伤情况具有积极影响作用。同时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 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及对病情的影响作用, 通过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完成相关护理方案。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常规护理, 未予以康复训练相关, 长期卧床休养过程中可能会造成胃肠道动力不足等情况, 不仅对胸腰椎的恢复影响较小, 而且可能引起患者出现便秘情况, 严重影响治疗及康复情况。

本研究中针对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情况予以分析, 胸腰椎骨折患者在治疗前因担心手术效果及康复情况多表现出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情况, 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而且会耽误患者术后的康复训练情况。其中研究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心理状态予以相关临床治疗及护理健康知识讲解, 患者在了解病情的前提下增强治疗信心, 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 促进康复速度。本研究中未针对患者术后便秘及并发症情况予以分析, 需经过临床相关研究予以证实。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综上所述, 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有效改善患者的胸腰椎损伤及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张丽, 裴剑烁.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 2014, 7 (2A) :166.

[2]彭山领, 李道明.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功能锻炼疗效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 2014, 23 (3) :79-80.

骨折术后康复临床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 我院共收治12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 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为60例。对照组中, 男34例, 女26例, 患者的年龄为43~87岁, 平均年龄为 (64.7±3.5) 岁, 病程为3~16 d, 平均病程为 (8.3±2.4) d;观察组中, 男37例, 女23例, 患者的年龄为45~89岁, 平均年龄为 (65.1±3.7) 岁, 病程为5~19 d, 平均病程为 (8.5±2.5) d。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平均年龄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因此能够实施组间对比研究。

1.2 方法:两组均行常规护理, 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指导等, 在此基础上, 观察组应用疼痛控制护理, 其内容包括:

1.2.1 环境护理: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 室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要维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 可将一些绿色植物置于室内;护理人员要主动为患者讲解医院环境, 为其介绍主治医师以及责任护士的临床经验和技能水平, 以帮助患者尽快地适应医院环境, 消除其陌生感和恐惧感。

1.2.2 心理护理:创伤性骨折患者大都存在活动受限情况, 所以很容易伴有紧张、焦躁等心理障碍。要注意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全面地掌握其心理状况, 要善于鼓励、安慰患者, 完善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 嘱咐家属要加强对患者的陪伴, 帮助患者一起战胜病痛。

1.2.3体位护理:在临床上, 创伤性骨折患者往往需要接受夹板固定或者石膏固定治疗, 会对其舒服度产生影响, 所以要帮助患者选取舒服的体位, 要及时地将软垫垫于患者的受力点部位, 也要注意定时对其进行局部按摩。

1.2.4疼痛护理:可使用物理镇痛方法, 主要是定时协助家属为患者翻身及扣背;可借助于冰袋对患者的局部手术切口进行冷敷, 以改善其疼痛现象;患者的患侧肢体需要适当抬高, 以使其患肢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此外, 也可引导患者进行松弛训练, 方法为取患者的卧位, 然后引导其闭眼静待, 时长一般为3 min左右, 指导其充分吸气后需要缓缓地发力, 同时需要紧握双拳, 这一动作维持10 s之后缓缓地吐气, 然后放松, 以减轻其对疼痛的应激反应。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评分和住院时间。使用VAS量表[2]评估患者的疼痛, 满分为10分, 得分越低, 情况越好;使用Harris量表[3]评估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满分为100分, 得分越高, 情况越好。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应用SPSS 19.0软件,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 两组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评分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创伤性骨折患者多伴有疼痛, 会影响其机体的整体功能, 导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降低, 使其难以树立康复的信心。因此, 在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护理中, 要及时地对其进行疼痛控制护理, 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 使其情绪保持相对稳定, 从而逐步引导其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和勇气。本研究中, 观察组60例患者应用疼痛控制护理, 其内容主要包括环境护理、心理护理、体位护理以及疼痛护理, 通过上述护理内容的应用, 能够有效地减少疼痛的刺激源, 缓解其疼痛表现和不良情绪, 有助于减轻其应激反应, 提高其预后生活质量。

本研究中, 观察组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评分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 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应用疼痛控制护理的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参考文献

[1]赵艳梅.分析探讨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25 (6) :237-238.

[2]王红先.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J].现代养生B, 2015, 13 (4) :166.

骨折术后康复临床护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0年4月至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32例骨折手术后肘关节僵硬患者, 手术均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男21例, 女11例, 年龄17~73岁, 平均47岁。所有患者术后经X线复查, 均已达到临床愈合。骨折类型:桡骨近端骨折3例 (9.4%) , 肱骨踝上骨折12例 (37.5%) , 尺骨鹰嘴骨折8例 (25.0%) , 肱骨踝间粉碎性骨折9例 (28.1%) 。肘关节僵硬至康复治疗时间3~8d, 平均4.6 d。

1.2 方法

1.2.1 中药熏洗

每天熏洗一次, 均在早晨进行, 参考华益雄[1]的熏洗药方:乳香10g, 木瓜20g, 独活15g, 三棱15g, 莪术15g, 地龙9g, 苏木20g, 没药10g, 鸡血藤20g, 威灵仙20g, 刘寄奴9g, 透骨草15g, 伸筋草20g, 川牛膝20g。上述药物混合加水煮沸, 嘱患者勿空腹熏洗, 取平卧位, 检查患者肘关节皮肤有无破损, 并严格消毒, 先用喷汽头利用热蒸气熏蒸患肢, 若温度较高可在患肘处盖一块干毛巾, 注意询问患者感受, 避免烫伤。待水温降至45℃后, 用药水浸洗患肘处, 并给予揉搓, 力度以皮肤发红、发热为宜。

1.2.2 关节手法推拿

在熏洗结束后立即进行关节松动, 主要包括: (1) 桡尺关节松动。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前臂旋后, 肘关节屈曲。护士一手内侧环绕患者前臂固定尺骨, 另一手环绕桡骨头部, 手掌在背侧, 手指在掌侧, 将桡骨头向背侧拉或向掌侧推。然后以相同手法握住桡骨远端, 将远端桡骨平行尺骨向掌侧或背侧滑动, 每次3~5min。 (2) 肱桡关节松动。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手臂放于治疗床上, 护士一手固定肱骨, 另一手握住桡骨远端并向远端牵拉。患者尽量伸直肘关节并旋后, 护士握住其桡骨背侧, 用手指向掌侧推, 或用手掌将桡骨头向背侧推。然后护士一手大鱼际部扣合患手大鱼际部, 另一手固定患者的尺骨和肱骨近端, 施力于大鱼际部, 推向桡骨长轴, 每次3~5min。 (3) 肱尺关节松动。患者取仰卧位, 尽量放松肘关节, 伸出肘关节并将手腕搭于护士肩部。护士双手交叉环抱尺骨近端掌面, 与骨干呈45°, 施力于尺骨近端, 然后双手环抱牵引关节, 再沿着尺骨长轴牵引, 每次3~5min。

1.2.3 功能锻炼

主要包括患者的肘关节前臂旋前、旋后及屈伸运动等方面的训练, 如从地上捡东西、从高处取物和系鞋带等, 训练伸直功能;刷牙、穿衣和拧毛巾等, 训练屈曲和旋转能力。训练内容和强度根据患者体质、病情和康复进度等予以调整, 保证训练的持续性和规范性。患者进行上述训练时, 护士在旁给予监护和指导。训练难度以患者疼痛可忍受, 能完成动作为宜。

1.2.4 心理支持

康复过程中最常见的影响因素是疼痛和单调。我们指导患者正确认识疼痛, 可采取深呼吸、转移注意力、大声呼喊等方式减轻疼痛, 不主张采用镇痛药。对于因畏惧疼痛或感觉单调而不愿意配合锻炼者, 我们一方面向患者讲述康复锻炼的必要性, 鼓励其克服负面情绪, 努力跟上训练节奏;另一方面, 若患者确实跟不上训练节奏, 适当调整训练进度和内容, 让其感受到变化和进步, 并给予及时鼓励和肯定。

1.3 统计指标

统计治疗前后患者肘关节屈伸角度。患者上肢紧靠躯干, 测角器轴心放置在肱骨外上髁, 最大程度伸肘和屈肘, 记录其角度。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 1 2.0软件处理相关数据,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个月后统计康复效果。所有患者均坚持完成全程锻炼, 未出现训练不当导致的机体伤害, 肘关节屈伸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康复护理前屈肘角度和伸肘角度分别为 (8 7.3±2 4.6) °和 (7 8.6±1 3.9) °, 康复护理后屈肘角度和伸肘角度分别为 (131.7±16.8) °和 (126.1±21.5)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8.43、10.50, P<0.01) 。

3 讨论

上肢骨折手术包括内固定、外固定及石膏或夹板等较大范围的制动等, 固定及制动时间较长可能会导致关节周围纤维粘连、软组织挛缩和弹性降低等, 引起术后关节僵硬[2]。而患者对术后并发症危害认识不足及缺乏持续、科学的锻炼, 也是关节僵硬的重要原因。本次收治的32例肘关节僵硬患者, 手术均为切开复位内固定, 固定和制动时间较长 (一般2周以上) 。我们考虑给予患者多方面康复干预, 主要包括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

康复治疗包括中药熏洗、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等。本组病例利用中药熏蒸的吸收与渗透, 达到通经活络、活血化瘀、利湿消肿和行气止痛的效果。如熏洗药方中的乳香性辛、苦、温, 有活血、行气、止痛之效;独活性辛、苦、微温, 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的作用;透骨草性甘、苦、温, 有祛风、活血、舒筋、止痛之效;伸筋草性辛、苦、温, 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之效;川牛膝性甘、微苦, 有逐瘀通经、通利关节之效。同时, 利用熏洗的热作用, 缓解韧带、肌腱、关节囊的紧张与强直, 促进局部血液与淋巴循环, 为手法关节松解创造有利条件。中药熏蒸具体操作过程主要由护士来完成[3], 所以我们将其纳入护理内容。此外, 有文献报道[4], 中药熏洗后进行关节手法推拿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节手法推拿属于被动训练,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对肘关节进行牵伸、牵引、滑动、摆动等, 松解关节内粘连, 牵伸肌肉、关节韧带和皮下组织, 促进滑液在关节腔内扩散和浸透, 促进静脉及淋巴回流, 改善血液循环, 防止组织粘连及挛缩, 改善关节活动范围。但由于手法推拿时间相对有限, 而且也不易单次长时间进行, 所以需加强患者的主动训练。主动训练自主性较大, 患者出于疼痛、单调因素, 若不能加以督导可能会造成康复效果的下降, 所以我们加强心理支持, 通过健康教育、鼓励引导、调整训练计划等方式, 帮助患者调整情绪, 树立信心, 保证主动训练的持续性, 并在旁给予指导和纠正, 保证主动训练的科学性。

从临床统计来看, 经过康复护理干预, 患者的肘关节屈伸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提示将多方面的康复干预有机结合为系统的护理体系, 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从我们的临床体会来看, 对于术后肘关节僵硬的患者, 应把握好不同护理措施的区别与联系,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情绪, 给予适时的心理支持, 以提高康复计划的持续性和科学性。

摘要:目的 探讨骨折术后肘关节僵硬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32例骨折术后肘关节僵硬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给予中药熏洗、关节手法推拿、主动训练和心理支持等多方面的康复护理干预, 统计干预前后患者肘关节屈伸角度。结果 所有患者均坚持完成全程锻炼, 未出现康复不当导致的机体伤害, 屈肘角度和伸肘角度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对于骨折术后肘关节僵硬的患者, 应把握好不同护理措施的区别与联系,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情绪, 给予适时的心理支持, 以提高康复计划的持续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骨折,术后肘关节僵硬,康复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华益雄.药熏与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折后期粘连僵硬[J].江西中医药, 2005, 36 (7) :36.

[2]方秀桂, 孙肖姬, 任莲崔, 等.骨折后肘关节僵硬的康复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8) :735-736.

[3]童凯.综合措施防治骨折后期肘关节功能障碍[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7, 24 (2) :32-39.

骨折术后康复临床护理 篇9

【关键词】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焦虑;抑郁;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419-01

车祸、高处坠落等事件是导致骨折的主要原因之一,事故的发生除了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外,其对患者心理所造成的伤害也不容忽视[1]。笔者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大多数骨折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情绪,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在此次调查中,我院将通过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并将其产生的效果与常规护理相比较。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15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75例,其中男52例、女23例,股骨骨折18例、胫腓骨骨折16例,内外踝骨折10例,锁骨骨折23例,尺桡骨骨折8例。对照组患者75例,其中男47例、女28例,股骨骨折17例、胫腓骨骨折15例,内外踝骨折10例,锁骨骨折25例,尺桡骨骨折8例。患者年龄为18--85岁,平均年龄为(52.3±2.3)岁。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53分,且在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情况如下:(1)健康教育。术后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手术机理,让患者对自身的手术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护理人员还需告知患者此次手术实施的效果,若手术良好,则以激动的语气告知患者此次手术非常成功,让患者安心休养;若此次手术效果欠佳,则以鼓励的语气告知患者后期的手术可能使患者恢复更佳,让患者为二期手术做准备。(2)心理干预。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内心的想法,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劝导。笔者了解到,患者术后产生焦虑、抑郁的原因主要为:①事故较为突然,内心无法接受;②害怕术后仍会对自身行动产生不良影响;③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影响正常的工作。对于第①种情况,护理人员可告知患者,既然事情发生了,再懊恼也无法改变,不如接受事实,且目前所需考虑的事情是如何促进自身康复,让患者不要为自身的事故感到愤愤不平。对于第②种情况,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以往的成功病例,告知患者只要认真的接受治疗,那么肯定可以获得明显的改善。对于第③种情况,护理人员告知患者,虽然事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但在此期间患者可以安心休养,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以便恢复后可以更好的投入至自己的工作中[2]。(3)疼痛护理。术后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疼痛感,且活动受限,导致患者产生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可通过音乐疗法、与患者交谈、鼓励患者阅读书籍的方式帮助患者充实自己的生活,转移注意力,以减少精神疼痛感。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进行观察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t检验作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时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我院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由结果可知,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下降,组间、组内均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中焦虑患者2例、抑郁患者3例,其焦虑率为2.6%;抑郁率为4%。对照组患者中焦虑患者9例、抑郁患者14例,其焦虑率为12%;抑郁率为18.6%。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率与抑郁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大多骨折患者术后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可降低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进而阻碍患者康复,影响患者手术效果。因此,通过良好的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是十分必要的。

在此次調查中,笔者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疼痛护理等护理服务。通过健康教育,可让患者知道自己的手术治疗效果,对自身的病症有更明确的了解;通过心理干预,可直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缓解患者的内心压力;通过疼痛护理,可减轻患者的不适感,进而减少不适症状带来的不良情绪[3]。由此次调查结果可知,在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况获得了明显的改善,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对骨折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改善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张二霞.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患者焦虑及抑郁影响的临床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11):11-12.

[2]商红,涂红梅,曾萍等.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患者焦虑及抑郁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z1):74.

骨折术后康复临床护理 篇10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较严重损伤, 骨折后的高龄患者由于长期卧床, 容易出现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多种并发症。因此有效的护理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十分重要。我科自2006-2008年应用钛合金空心螺钉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44例, 经精心护理,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4例, 男20例, 女24例;年龄70~92岁, 平均78.3岁, 均为新鲜骨折;经颈型26例, 基底型18例;按Garden分类:Ⅰ型4例, Ⅱ型20例, Ⅲ型16例, Ⅳ型4例;术前合并症:高血压病15例, 冠心病14例, 脑血管病7例, 糖尿病5例, 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3例, 急诊24h手术24例, 其余患者术前行患肢皮牵引3~6d后手术。

1.2 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为12~35个月, 平均17个月;38例骨折愈合, 愈合时间为3~8个月, 平均4个月, 6例发生股骨头坏死;所有病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髋关节功能良好40例, 差4例 (此4例系脑血管意外有智力障碍, 不能配合进行功能锻炼) 。

2 护理

2.1 术前心理护理

股骨颈骨折绝大多数为老年患者, 突然骨折后由行走自由到卧床不起, 心理压力大, 情绪低落, 严重影响饮食和睡眠。护士应针对患者的心理变化, 尊重老人的人格, 关心、体贴、指导、鼓励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勇气, 和他们亲切交谈, 帮助他们解除痛苦和不便, 向患者宣传骨折后的康复知识,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2.2 术前准备

首先要详细询问患者有无合并高血压、肺部感染等其它疾病, 一是在术前积极治疗感染性疾病如肺部感染, 确定感染完全治愈后方能手术;二是控制易导致感染的全身性疾病, 如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在术前控制血糖在6~7mmol/L左右;三是在术前1d即开始应用广谱高效抗生素。

2.3 牵引护理

老年骨折患者多采用皮牵引, 牵引时患肢放置的位置要符合要求, 患肢应保持外展中立位, 牵引的重量要根据患者的体重、骨折的情况而定。随时调整牵引, 以保持牵引有效。

2.4 术后护理

2.4.1 生命体征的观察:

因老年人多合并心血管疾病, 经历手术易诱发病变, 应密切观察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 并做好记录,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2.4.2 正确的体位:

将患肢平放在床上, 两腿之间夹一“T”型枕, 保持外展开30°中立位, 严禁侧卧、患肢内收、外旋、盘腿坐, 以免发生关节脱出, 翻身及搬动病人时, 应将髋关节连同患肢整体托起, 还可穿防外旋鞋。

2.4.3 饮食指导:

由于长期卧床, 胃肠蠕动减弱, 易发生便秘, 鼓励患者多饮水, 多吃水果蔬菜, 根据不同的饮食习惯多吃高蛋白、高热量及维生素多、含钙丰富的食物, 以利骨折愈合。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应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少食多餐, 保证热量供应;对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应根据生理需要, 确立饮食总热量和营养成分。

2.4.4 预防并发症:

(1) 防止褥疮:保持床铺清洁干燥, 每2h翻身或抬臀1次, 并协助按摩骶尾部、内外踝等骨突出部, 避免局部皮肤潮湿、摩擦等物理刺激。 (2) 防止坠积性肺炎:老年人呼吸机能低下, 肺顺应性降低, 气管分泌物不易排出, 因此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咳嗽动作, 协助翻身、拍背, 促进痰液排出, 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 (3) 保持大便通畅:既往有便秘者, 应尽早给予排便药物。 (4) 防止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尿管的患者, 鼓励每天多饮水, 以达到间接冲洗尿路的作用,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尿道口每日用碘伏消毒2次, 尿管每周更换1次。

2.4.5 功能锻炼:

术后病人体力虚弱, 功能锻炼的运动量不宜过大。具体方法如下: (1) 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 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减少深部静脉血栓发生机会; (2) 股四头肌, 腘绳肌和臀大肌的等长收缩练习, 保持肌肉张力; (3) 指导病人在活动的同时进行深呼吸, 自我调整呼吸运动, 预防肺部并发症 ; (4) 待引流管拔除后, 可进行髋、膝关节屈伸练习, 并逐渐由被动向主动加辅助, 到完全主动练习过渡; (5) 髋关节伸直练习, 屈曲对侧髋、膝关节, 做术侧髋关节主动伸直动作, 充分伸展屈髋肌及关节囊前部; (6) 协助病人站立时, 嘱病人患肢向前伸直, 只用健肢着地, 双手用力撑住助行器挺髋站起。询问病人有无不适感,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7) 根据病人情况制定步行计划, 逐步增加步行距离。病人双手撑住助行器, 先迈健肢, 用健侧下肢负重, 身体稍向前倾, 将助行器推向前方, 用手撑住助行器, 将患肢移至健肢旁, 练习过程中, 注意病人的安全, 嘱双手扶好助行器, 勿使摔倒。

2.5 出院指导

出院前由责任护士进行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继续进行功能锻炼, 同时告知患者股骨颈骨折愈合需要4~8个月, 嘱患者不能过早负重, 4个月后经X线确定骨折愈合后, 才可逐渐负重, 定期复查, 不适随诊。

3 讨论

上一篇:异性交往下一篇:都市报发展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