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术后临床护理

2024-07-15|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鼻窦炎术后临床护理(精选9篇)

鼻窦炎术后临床护理 篇1

随着抗生素及激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诊断技术不断提高, 真菌性鼻窦炎逐年增多, 鼻腔鼻窦真菌病中以曲霉菌感染最为多见。鼻内镜手术视野清晰、创伤小, 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但对于上颌窦外侧和底壁的病变, 内镜下不易清除干净, 单纯的手术治疗术后有可能复发。术后多用抗真菌药上颌窦冲洗。回顾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科真菌性鼻窦炎病人鼻内镜术治疗,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0例, 男20例, 女20例;年龄24-50岁。单侧病变30例, 左侧20例, 右侧10例;双侧10例。CT检查拟诊为真菌性鼻窦炎。

1.2 治疗方法

行鼻内镜术, 术后第4天用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冲洗鼻窦, 每日2次, 持续冲洗2d后, 鼻内镜检查鼻腔鼻窦干净, 无异常分泌物, 向上颌窦腔内灌洗抗真菌药如氟康唑或达克宁霜l, 每天1次, 连续2d。

2 术前护理

2.1

了解患者病史, 协助医生完善术前各项相关检查。

2.2 心理护理

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介绍鼻内镜的优点, 讲述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 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 提高机体对手术的耐受性。

2.3 术前准备

术前1天剪鼻毛, 训练用嘴巴呼吸;预防感冒, 保持口腔和鼻腔清洁。

3 术后护理

3.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测量血压、脉搏、呼吸, 观察面部颜色及精神状态。定时巡视。

3.2 预防感染

加强消毒隔离, 防止交叉感染。换药敷料及时焚烧。保持病室通风, 干净。

3.3 心理护理

由于手术创伤、经口腔呼吸和鼻腔填塞的原因, 患者易出现头晕、头痛、口干、鼻塞、鼻额部胀痛及伤口疼痛等不适, 应给予心理疏导, 保持平和心态, 告诉病人这些不适多是鼻腔填塞引起的, 等抽取鼻腔填塞物后逐渐减轻至消失。可给予鼻部冷敷, 以减轻鼻部充血及肿胀。在口腔外盖一湿纱布, 随干随换, 以减轻因口腔黏膜干燥引起的咽痛。

3.4 观察伤口渗血情况

密切观察病人有无频繁吞咽动作, 前鼻孔及咽后有无渗血, 流血, 填塞物有无松脱。注意观察鼻腔流出分泌物的颜色、性质、量, 嘱其将分泌物轻轻吐出, 避免对胃部产生刺激, 引起恶心、呕吐。如有活动性出血, 及时汇报医生并配合医生做相应处理。

3.5 饮食护理

术后禁食6h。6h后鼓励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优质蛋白, 高维生素, 高热量的饮食为主, 食温不宜过高, 勿进食刺激性食物。

3.6 鼻部护理

嘱患者术后24h内禁止擤鼻, 勿用力咳嗽。预打喷嚏时, 应深呼吸或用舌尖抵住上腭, 以防止鼻腔内填塞物松动、脱落, 引起出血。鼻腔填塞物应在术后48-72h抽出, 取出后为减少术后鼻腔结痂、中鼻道粘连、上颌窦口封闭等情况, 指导病人每天用鼻腔冲洗液冲洗鼻腔, 每天一次或两次, 保持术道通畅。

3.7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由于鼻窦解剖部位毗邻关系复杂。因此, 术后特别是术后48h应严密观察病情, 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 如出血、眶周淤血、眶内血肿、视神经损伤、颅内感染、脑脊液鼻漏等。如有水样物从鼻腔流出, 即为脑脊液漏, 应立即汇报医生, 嘱其半坐卧, 不要用力擤鼻、剧烈咳嗽, 预防便秘。同时应注意体温变化, 术后1~2天部分患者有体温升高, 如不超过38.5oC以上并有剧烈疼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症等, 则提示有颅内感染, 应立即报告医生。

3.8 上颌窦腔灌洗抗真菌药物的护理

操作前与病人进行沟通, 解释操作的目的、方法和配合要领, 以取得病人的合作, 嘱病人端坐, 常规使用1%盐酸麻黄碱、1%盐酸地卡因溶液喷入鼻腔内约5 min, 以收缩和麻醉鼻腔黏膜。在光源的引导下, 经上颌窦口置管, 并固定好。放管时做到轻、稳、准, 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嘱病人身体前倾, 用生理盐水连续冲洗500ml后, 再向上颌窦腔内反复灌洗氟康唑或达克宁霜, 每天1次, 连续2 d。嘱1周后复查, 根据情况再行灌洗。

3.9 定期复查

指导病人定期复查, 向患者说明鼻内镜手术复查及定时清洗鼻腔的重要性。出院定期随访6个月, 前3个月每2周复诊1次, 后3个月每月复诊1次, 尤其术后1个月内应在鼻内镜下清楚鼻腔内痂皮、囊泡、小息肉, 保持鼻腔清洁, 促进黏膜生长, 恢复鼻窦功能。减少术后复发的机会。

4 结果

本组40例症状完全消失, 创口愈合, 窦口开放良好, 黏膜上皮化, 无异常分泌物。术后1个月鼻内镜复查上颌窦腔内干净, 窦口开放良好, 黏膜上皮化, 创口愈合, 无脓性分泌物。术后随访6个月~3年, 无复发。

参考文献

[1]邹利芳, 蔡克文, 朱惠玲, 等.儿童鼻内窥镜鼻手术的护理49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11) :40-41.

[2]陈清霞.真菌过敏与慢性鼻窦炎的关系[J].护理研究, 2008, 22 (1B) :147-148.

鼻窦炎术后临床护理 篇2

后患者中的效果

[摘要]目的 探?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所有患者采取TEP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及血清中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两组患者的血清中CRP水平有所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腹股沟疝TEP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血清CRP水平。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腹股沟疝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9(a)-0179-04

Efficacy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on inguinal hernia patients with laparoscopic total peritoneal hernia repair

FAN Yue-xiu LIAO Qiu-mei FAN Hui-qin HU Xian-yan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Foga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in Guangdong Province,Fogang 5116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icacy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on inguinal hernia patients with laparoscopic total 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EP),and the influence on serum level of C-reactive protein(CRP).Methods 82 patients with inguinal hernia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with 41 cases in each group,all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TE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with routine nursing care,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The postoperative exhaust time,off-bed activity time,length of hospital stays,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complication,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serum CRP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exhaust time,off-bed activity time,length of hospital stays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12,24 h after operation,the level of serum CRP in two groups were all increased,an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operation,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Clinical nursing pathway;Laparoscopic;Total peritoneal hernia repair;Inguinal hernia

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特定患群的一种住院护理模式,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接诊时诊断、检查、用药、护理、治疗、活动、饮食指导、教育以及出院指导等为纵轴,根据需要给予相应干预措施,为患者提供一套系统、标准、连续且针对性强的护理措施,增强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利于患者康复[1-2]。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疾病之一,调查显示其发病率约为3.6%[3]。Meta分析显示,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获得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4]。本组研究选取接受腹股沟疝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和常规护理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本院住院并拟行TEP的腹股沟疝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57~68岁,平均(60.62±8.85)岁;体重62~66 kg,平均(64.17±8.05)kg;类型:直疝11例,斜疝30例;位置:左侧疝17例,右侧疝15例,双侧疝9例。观察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58~69岁,平均(60.33±8.71)岁;体重:61~67 kg,平均(63.83±8.12)kg;类型:直疝10例,斜疝31例;位置:左侧疝16例,右侧疝16例,双侧疝9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得到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诊断标准

根据《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2014年版)》[5]制定。

1.3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腹股沟疝及相关诊断标准者;②年龄20~70岁;③首次发生腹股沟疝者;④患者或患者家属知情,且签署同意协议者。排除标准:①伴心、肝、肾等严重功能不全者;②精神病者;③急诊手术者;④依从性差者。

1.4治疗方法

1.4.1 TEP 常规全身麻醉,脐下做―个长约1.5 cm的纵行切口,在腹直肌前鞘的中间位置纵行切开,逐步分离至腹直肌后鞘,再分离腹直肌后鞘间隙;建立人工气腹,置入Trocar和腹腔镜,推镜法游离腹膜外间隙直达耻骨联合,在脐与耻骨联合间处置入5 mm Trocar;分离髂窝间隙(Brogos间隙)和耻骨膀胱间隙(Retzius间隙),显露耻骨梳韧带、耻骨结节等,斜疝钝性将疝囊从精索分离,直疝将疝囊和腹壁剥离,用5 mm Hemlok夹闭后横断疝囊,自内环口及其后方的精索血管和输精管分离5~6 cm,使精索完全腹壁化;常规置入巴德3D补片,将内环口和直疝三角覆盖后逐层关闭腹腔。

1.4.2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术前嘱患者清淡饮食、禁食、禁饮,术前晚清理肠道。术前至少戒烟2周,对已出现者应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嘱患者清洁身体,尤其是脐部清洁,术前30 min 常规备皮。术后头偏向一侧,去枕平卧6 h,低流量持续吸氧,术后6 h内禁食,术后6 h后予流食,术后2 d后逐渐正常饮食。对术后出现便秘、疼痛等并发症者给予相应护理,并针对性处理。在整个围术期,护理人员需全程监测,做好记录,尤其对切口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等。

1.4.3观察组 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6]。①术前。对患者行入院评估,遵医嘱予以相应级别护理;发放疾病健康手册,使患者了解诊治和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建立良好医护患关系,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增强信心;按医嘱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和手术准备;术前1 d根据手术通知单行术前访视,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生理状态,讲述手术配合注意事项等;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或反馈给医生。②术中。调整手术室温度为22~25℃和湿度为50%~60%;安慰和鼓励患者,以缓解其不安、焦虑等不良心理;根据手术情况保持患者舒适体位,全麻后注意保护双眼。③术后。用温盐水擦拭皮肤、穿衣等,取低枕平卧位,术后6 h半坐卧位,适当进食、下床活动;密切观察切口症状如出血、感染等,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对症处理;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宣教,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鼓励其早期恢复锻炼、防止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④出院指导。嘱患者出院后注意切口护理,尽量减少出汗和避免沾水,出?F不适应立即就诊;嘱患者注意休息,保持大便通畅。

1.5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3周后进行检测指标和疗效分析。①观察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时间。②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③两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参照相关文献[7]自拟《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表》,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爱伤观念、护理操作水平、解释的合理性、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问题进行评分,每个问题按非常满意、满意、可以接受、不满意4级评分,满分100分。非常满意为100分,满意为≥80分,可以接受为50~79分,不满意为<5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④两组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样本采集:晨起抽取患者的外周血,室温内离心取血清,-20℃储存备测;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于术前及术后12 h、24 h测定。⑤疗效评判。根据《妇科疾病诊断与疗效标准》[6]制定。痊愈:阴道流血等症状完全消除,基础体温维持在黄体期水平,B超提示胚胎发育正常,妊娠达28周以上或已正常分娩。有效:阴道出血等症状明显好转,基础体温维持黄体期水平,B超提示胚胎发育正常。无效:阴道出血等症状无好转,甚或加重,基础体温波动较大,B超提示胚胎发育异常或停止发育。总有效率=(痊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3)。

2.4两组患者血清中CRP水平的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血清中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两组患者的血清中CRP水平有所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观察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4)。

表4 两组血清中CRP水平的比较(mg/L,x±s)

与同组术前比较,aP<0.01;与对照组术后同时点比较,bP<0.01

3讨论

腹股沟疝是临床普外科常见病,治疗不及时易导致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8]。目前,临床治疗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包括传统开放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以及腹腔镜疝修补术[9-10]。临床实践显示,腹腔镜疝修补术是腹股沟疝常用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及恢复快等优点,其中TEP的技术路线合理性更佳、疗效更好,已成为当前腹股沟疝的首选手术疗法[11]。然而,常规腹股沟疝TEP术后患者易合并多种并发症,如血肿、慢性疼痛不适及少数血管和内脏损伤等[12]。

临床护理路径是依据特定患者群体而设定的一种新的诊疗护理模式[13]。该护理模式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诊断、用药、日常护理、饮食指导以及出院计划等为纵轴,使各项护理工作有序进行,提高了护理的准确性,促进了患者术后的康复[14]。多项研究显示[15-16],在腹股沟疝围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用,提高健康教育效果,进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利于患者康复。

本组观察了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TEP中的应用,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合既往临床研究报道,提示在腹股沟疝TEP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通过预见性和计划性的护理工作,保证了各项护理措施连续性和完整性,利于腹股沟疝TEP患者的康复。

CRP是肝细胞合成的急性反应蛋白,体内CRP水平可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体的应激反应状况。文献报道人体血清中CRP水平与手术创伤程度呈正相关,手术过程中患者血清中CRP水平在手术早期即有显著变化,CRP伴损伤程度加重而释放增多,随损伤减弱而降低,可客观反映手术对机体的损伤程度,故检测血清中CRP水平可判定手术对组织损伤程度[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2 h和24 h,观察组血清中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点(P<0.01)。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可减少腹股沟疝TEP患者的损失,降低并发症,促进疾病康复,值得临床借鉴。由于本研究纳入的患者数量较少,观察时间较短,今后将进一步对上述疗效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慢性鼻窦炎48例临床护理体会 篇3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综合治疗手术治疗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痊愈45例,好转3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对患者鼻科手术常规护理,注意观察,手术前、后护理及心理护理,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手术治疗;护理

慢性鼻窦炎(CRS)是由多种因素单独或交叉长期作用下所引起的鼻窦和/或鼻腔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控制感染和变态反应因素导致的鼻腔鼻窦黏膜炎症。改善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通过解除鼻腔鼻窦解剖学异常造成的机械性阻塞、切除不可逆的病变、恢复鼻腔、鼻窦的通气和引流,尽可能保留可以恢复正常的黏膜和鼻腔、鼻窦正常结构为原则。选取临床2012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48例综合治疗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4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16~72岁,平均52岁。鼻塞地、流脓递、均行CT检查确诊,嗅觉减退或嗅觉缺失,多为暂时性,少数头痛。

1.2 方法 以改善鼻窦通气引流,促进鼻窦炎症消退为目的,如切除部分中鼻甲,清除鼻腔息肉,咬除膨大的筛泡,矫正鼻中隔偏曲等。鼻窦手术分为经典的鼻窦根治(或清理)术及新近的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在鼻内镜和电视监视下,纠正鼻腔解剖学异常、清除不可逆的病变,尽可能地保留鼻一鼻窦的黏膜,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尤其是窦口鼻道复合体区域的通畅与引流),为鼻腔鼻窦黏膜炎症的良性转归创造生理性局部环境,最终达到鼻一鼻窦黏膜形态与自身功能的恢复。FESS手术创伤小,视角开阔、术野清晰、操作精确。这种手术已经成为慢性鼻窦炎外科治疗的主体手术方式。所有患者经治疗痊愈45例,好转3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2 护理

2.1病情观察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急性鼻窦炎的病程、发作情况、相关的诱发因素及全身状况和表现;注意头痛的部位、程度及时间性,鼻腔分泌物的颜色、性质、气味及量;观察有无眼球移位、运动受限、复视、视力下降等眶内并发症的表现。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进行积极的处理,并做好记录[1]。

2.2心理护理 认真做好术前教育,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增强自信,促进组织修复,对身体恢复效果显著。应向患者解释手术方法及预后,使患者对手术治疗有更全面的理解,说明术手目的,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及术前实验室、CT检查等操作的配合。增加护患沟通,护理人员尽可能与患者接触,使患者了解病情,重视治疗,消除焦虑、恐惧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3术前护理 嘱患者适当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居室安静,空气清新、流通。给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避免辛辣和油腻的食物,戒烟,饮酒控制[2]。根据炎症的窦口的部位,指导病人选择合适的位置, 使患病窦口处于低位,促进分泌物的引流,以减轻症状。给予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以清除鼻腔内分泌物,改善窦口引流。上颌窦穿刺时,协助患者固定头,告知患者冲洗时,张口呼吸,不要紧张,注意病人的呼吸、脉搏、脸上的变化,如晕厥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冲洗,拔针,患者仰卧位,积极对症治疗[3]。观察记录脓液性质,颜色,气味,和数量。协助完成测试,检查(如胸透、心电图、鼻窦CT、血、尿液测试等),以明确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病人的一般情况、提供治疗的基础。术前1日剪鼻毛、剃胡须、洗澡、换衣服、剪短指(趾)甲、检查血液、血型测试对青霉素药物过敏和记录结果。女性避免经期手术,待月经后再操作。全身麻醉患者术6小时前禁食禁水。术前30分钟给予患者,如阿托品、鲁米那钠、止血药等。

2.4术后护理

2.4.1休息饮食护理 全身麻醉术后去枕平卧头侧位6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6小时后取半卧位,以减轻鼻部充血。24小时内卧床休息,少讲话,24小时后逐渐下床活动,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引起鼻出血。保持病房整洁,安静,空气清新,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清醒6小时后,根据给定的温度下液体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指令(如米汁,牛奶,水果汁)或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馄饨,蒸鸡蛋等);2周的吸烟,饮酒,忌辛辣,刺激和热的食物。

2.4.2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要求患者口腔分泌物吐在纸巾,观察出血。注意鼻腔出血,渗滤液量、性质和颜色,有无活动性出血。保持鼻敷料固定,嘱患者不用力咳嗽,打喷嚏,擤鼻、过分低头,以防鼻腔填塞物脱出,引起出血。

2.4.3保持口腔清洁 鼻腔填塞用口呼吸,容易引起口干,喉咙,嘴唇干,可以用湿纱布覆盖在嘴唇上涂润滑油,鼓励患者多饮水,饭后漱口。

2.4.4鼻腔冲洗法 鼻腔填塞物去除后,给予滴鼻剂及鼻腔冲洗。用于鼻腔鼻窦手术后清痂、引流、抗水肿、止血、收敛、防止术腔粘连。每次冲洗前先将鼻腔冲洗器用清水冲洗干净。病人擤鼻,取坐位或立位,头前倾,下接一脸盆。将鼻腔冲洗器橄榄头一端塞入一侧前鼻孔内,另一端放入鼻腔冲洗液中,挤压冲洗器的橡胶负压球,进行鼻腔清洗。冲洗时,头前倾30°,低头,张口,勿做吞咽动作,应低于入水端。冲洗完毕,用清水把鼻腔冲洗器冲洗干净,风干备用。鼻腔冲洗后需平卧数分钟以利于药物吸收。冬天应将药液瓶放在温水中加热至与体温接近,冲洗药液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冲洗时压力不要过大,否则会使液体冲入咽鼓管,导致中耳炎。冲洗时不宜做吞咽动作。为了防止细菌滋生,冲洗完毕,将冲洗器冲洗干净,风干备用。一般每2周更换1个冲洗器。一般术后鼻腔冲洗半个月至1个月或遵医嘱。

3健康指导

预防感冒,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戒烟酒,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掌握正确的擤鼻方法,压一侧鼻翼擤出或吸至咽部吐出。尽量避免接触过敏源,刺激性气体和粉尘环境。积极治疗急性鼻窦炎,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确保定期随访是防止鼻腔粘连和阻塞的关键,每周一次鼻内镜检查,1个月后,2 ~ 3周复查1次至痊愈。术后窦腔黏膜上皮化需要3~6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可能发生炎症,水肿,囊泡的形成,小息肉,通过鼻内镜随访,及时处理,术后粘连的预防。继续的类固醇激素和鼻分泌物稀释药物的应用,在医生的指导下,为了降低术腔水肿,促进分泌物排出[4]。如果有出血,疼痛,头痛,请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周文涛.五官科学及护理[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楊桂欢.慢性鼻窦炎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8,6(10B):2696.

[3]阎莉,药晋红,朱丽.鼻内窥镜手术的规范化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45.

鼻窦炎术后临床护理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科行鼻内镜手术的144例术后患者, 全部患者是符合1997年海口会议标准的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 研究组:78例, 男性36例, 女性24例, 年龄18~62岁, 平均年龄36岁;病程6个月~18年;对照组:66例, 男性33例, 女性27例, 年龄20~61岁, 平均年龄34岁, 病程1~16年。有肝肾功能不全、鼻中隔穿孔、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排除在外, 治疗取得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术后应小剂量口服大环内酯类药物抗炎治疗, 使用时间为12周, 每天1次, 每次1片, 另根据病情还可以酌情口服激素和黏液促排剂等一般常规治疗。在一般常规治疗基础上研究组选用广东汕头粤华医疗器械厂有限公司生产的WH-2000型便携式家用超声雾化器, 接专供导管伸进两侧前鼻孔或口部喷雾, 随呼吸吸入, 每次取生理盐水10 m L+地塞米松5 mg+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4000 u混合液使用, 每天1~2次, 每次喷雾吸入时间为20 min, 连续1周为1个疗程, 中间停5 d, 再继续第2个疗程, 以此类推断续吸入治疗, 在家里自行使用。对照组自行用生理盐水加温冲洗鼻腔, 每侧250 m L, 每次鼻腔反复清洗5~6次, 早晚各一次。两组每治疗1个月后回医院复查, 行鼻内镜检查和清理, 部分患者复查鼻窦CT, 总疗程3个月。

1.3 护理方法

1.3.1 心理护理:

慢性鼻窦炎患者因疾病迁延不愈, 对治疗缺乏信心, 产生焦虑、烦恼、情绪低落等心理反应。护理人员要耐心热情地与患者交谈, 讲解治疗的作用, 使他们树立信心, 主动配合术后治疗。

1.3.2 加强医学知识宣教:

正确认识雾化吸入治疗, 对医学知识缺乏的患者, 护理人员运用沟通技巧, 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雾化吸入的目的仪器运用的性能特点, 以及配合的注意事项。

1.3.3雾化器使用指导及注意事项:

熟悉操作流程, 检查超声雾化器是否处于备用状态, 各部件是否完好、有无松动、脱落等;将雾化混合液稀释后倒入雾化罐内, 检查无漏水后将雾化罐放入水槽, 盖紧水槽盖, 打开电源开关, 运行指示灯亮, 风机工作;调定时和雾量开关, 如水槽内水位过低或没加水, 此时水位指示灯黄灯不亮, 需关机加水;教会患者采用口、鼻深吸短呼方法, 先开小量雾化, 适应后根据患者情况雾化量适中, 经口腔或鼻腔进行雾化吸入, 最有效地吸入雾化药量;体位调节为舒适的坐位, 有利于患者有效呼吸, 一般口、鼻腔与出雾口应位于同一平面。

1.3.4 不适反应的处理:

在吸入治疗中, 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由于吸入治疗中雾气的刺激, 开始可能有部分患者会出现不适症状, 有时会发生呼吸困难、憋气、咳嗽呛咳等不良反应, 应及时暂停吸入, 并分析原因, 采取对症处理, 如适当调节雾量、氧气吸入、扣背等干预, 缓解后继续吸入治疗。吸入完毕后, 鼓励患者咳嗽吐痰, 擤鼻涕, 自主排痰, 改善鼻道的引流与通气。

1.4 疗效评定标准:

①采用患者的主观评价[2]。主观评价:按照视觉模拟量表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评分法, 对患者的鼻塞、流涕、喷嚏、嗅觉障碍、头痛等5个鼻部常见症状进行评价, 患者接受治疗前采用VAS进行鼻部症状评分和病情总体评分。每样症状分侧计分, 每侧0~10分, 总分20分。无症状:0分;轻度:1~3分;>3~7分;重度:>7~10分, 超过5分被认为对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治疗后再次进行VAS评分, 并与治疗前比较。②采用1997海口标准[3], 采用鼻内镜和鼻窦CT检查对鼻部情况进行评价。治愈:鼻塞、脓涕、头痛等症状消失, 鼻内镜检查窦口开放良好, 窦腔黏膜上皮化, 无脓性分泌物, 鼻窦CT扫描正常。好转:症状明显改善, 鼻内镜检查见窦腔黏膜部分区域水肿、肥厚或肉芽组织形成, 有少量脓性分泌物, 鼻窦CT扫描示窦腔积液基本吸收, 黏膜肥厚水肿减轻。无效:症状无改善, 鼻内镜检查术腔粘连, 窦口狭窄或闭锁, 有脓性分泌物。治愈和好转同属于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如符合正态分布, 以均值±标准差 (±s) 表示, 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资料用t检验, 计数资料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经过3个月的鼻部局部干预治疗和随访, 对患者的鼻部总体主观症状进行评分, 评分结果见表1。结果发现, 两组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术后鼻部辅助治疗, 鼻腔各项症状得到较好的改善。研究组患者治疗前鼻部总体症状评分VAS评分为 (8.26±0.67) 分, 经过超声雾化吸入治疗3个月后下降为 (2.87±0.43) 分, 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3.85, P<0.05)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鼻部总体症状评分VAS评分为 (8.23±0.54) 分, 经过鼻腔冲洗治疗3个月后下降为 (4.03±0.62) 分, 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4.05,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7, P<0.05) , 但总体主观症状改善不如研究组明显。

2.2 治疗前后鼻内镜和鼻窦CT检查疗效判定: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疗效结果见表2, 研究组总有效率92.3 (72/78) , 对照组总有效率77.2 (51/66) , 组间资料比较χ2值=9.26, P<0.05,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实验组低。

2.3 不良反应:研究组有12例患者在雾化吸入治疗时, 感到憋气、呼吸困难、胸闷等不适症状, 拒绝继续吸入, 通过加强对患者的指导, 让患者懂得仪器的性能和正规操作方法, 适当调整吸入方法、雾化量、雾化时间及间隔, 不适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对照组有9例治疗时出现鼻腔刺激、头晕头痛、憋气, 同样教导患者正规操作, 经调整冲洗方向及力度大小后缓解消失。两组治疗后复查未发现鼻部霉菌感染、鼻中隔穿孔、鼻出血等疾病发生。

3 讨论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是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上的里程碑, 它符合微创技术的理念和要求, 为术后鼻黏膜的良性转归创造有利的条件[4]。但是, 其疗效和预后是多因素相关。其中, 手术治疗与术后处理是不可分割和同等重要的步骤, 术后鼻部局部处理同样至关重要, 随着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成熟, 临床治疗逐渐向手术后术腔局部护理及综合治疗倾斜。在术后的综合治疗中, 寻求更为有效、更为理想的治疗措施以促进鼻黏膜的修复, 促进创面上皮化, 是当代鼻科医护人员所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本课题组利用家用超声雾化器的工作原理和优势引用于鼻窦炎术后的鼻部辅助治疗, 同样有效促进术腔创面修复及鼻黏膜上皮化、防止囊泡生成。取得比鼻腔冲洗更好的疗效, 开辟慢性鼻窦炎术后治疗的一种新途径。

鼻窦炎术后患者的鼻腔鼻窦黏膜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导致纤毛系统的运送功能、清除功能下降或丧失, 而且窦口周围组织的粘连和炎症肉芽组织的阻塞可使鼻窦炎长期不愈或复发。术后往往处理不当或不及时, 就会导致术后粘连、黏膜水肿、肉芽增生及息肉再生, 从而导致手术的失败。而保护鼻黏膜功能和引流通畅是鼻窦炎术后应该遵循的原则。为了解决以上问题, 笔者充分利用超声雾化器作用原理的特点和动力, 即利用雾化器将混合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 药物通过鼻口吸入的方式进入鼻部, 使药物能够更直接均匀全面到达鼻腔鼻窦表面黏膜, 提高局部有效药物的浓度, 延长药液作用时间, 更充分的发挥药物的抗炎消肿作用, 从而达到无痛, 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 其药物作用机制主要有:混合雾化液中的地塞米松作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具有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消肿作用, 可减轻充血水肿, 阻止缓解结缔组织的病理增生, 防止组织的粘连和瘢痕化;庆大霉素抗菌性强, 对多种革兰阴性菌及阳性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糜蛋白酶是从牛胰脏中提取的生化制剂, 具有分解肽链的作用, 能消化溶解变性的蛋白质, 可消化脓液、积血、坏死组织, 稀释黏稠分泌物, 改善黏膜纤毛的传输功能, 药物的联合应用更显著提高鼻腔消炎消肿效果。

超声雾化本身还具有湿润和保护净化黏膜的作用, 对鼻部创面能标本兼治[5], 另外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差异和治疗阶段, 应对灵活地调配不同的药液对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治疗, 同时还可以减轻术后长期口服激素的不良反应, 特别是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胃肠道疾病不能口服糖皮质激素患者效果尤为明显。

鼻腔冲洗或鼻腔盥洗近年已作为鼻部局部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其简便有效的优点日益受到重视,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提高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减轻鼻黏膜炎性反应及物理消除作用, 但由于慢性鼻窦炎术后鼻腔分泌物较多, 黏膜水肿、鼻腔粘连、痂皮覆盖, 囊泡形成, 加上患者喷鼻或鼻腔盥洗手法不规范的多种客观原因, 一般鼻用喷鼻剂和洗鼻液不能喷布全部术腔表面, 往往药物作用于中下鼻甲或鼻腔前部黏膜表面, , 进行鼻腔冲洗时冲洗液只能作用部分鼻腔黏膜或创面, 或接触时间过短和过长, 对鼻黏膜水肿消除不理想。术后单纯采用生理盐水冲洗不能彻底清除鼻腔鼻窦的分泌物和痂皮, 本研究中研究组采用鼻腔超声雾化吸入疗法, 与单纯应用生理盐水洗鼻的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两组患者鼻部总体各项鼻部症状都能得到较好的改善。研究组患者治疗前鼻部总体症状评分VAS评分为 (8.26±0.67) 分, 经过超声雾化吸入治疗3个月后下降为 (2.87±0.43) 分, 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3.85, P<0.05)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鼻部总体症状评分VAS评分为 (8.23±0.54) 分, 经过鼻腔冲洗治疗3个月后下降为 (4.03±0.62) 分, 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4.05,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7, P<0.05) , 但总体主观症状改善不如实验组明显;鼻内镜和鼻窦CT疗效判定:研究组总有效率92.3 (72/78) , 对照组总有效率77.2 (51/66) , 两组在总有效率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实验组低, 其进一步说明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在减轻慢性鼻窦炎术后的鼻黏膜反应及改善鼻部各项症状方面的确切作用, 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的生理盐水鼻腔冲洗。

超声雾化吸入是稀释痰液, 改善通气的重要手段, 吸入时根据疾病特点采用相应的方法至关重要。通过加强对雾化吸入的护理, 以及根据患者病情不同确定吸入方法、雾化量、每次吸入量和吸入间隔时间减轻了不适症状的出现, 医护人员掌握雾化吸入治疗的知识程度, 及对患者的健康指导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及治疗效果。因此, 医护人员应重视学习和掌握雾化吸入治疗的知识与方法, 药物配置及了解仪器性能特点, 并加强健康指导与护理援助, 确保了其治疗效果。慢性鼻窦炎的鼻内镜微创术治疗属于一个综合性的医护过程, 单纯手术治疗无法达到良好的预期疗效, 术后的护理干预以及康复指导对于患者的康复及预防复发均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 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采取鼻腔超声雾化吸入方法进行治疗, 再配合相应的临床护理方法, 能有效改善术后鼻部症状与体征, 显著提高治疗的效果,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效果确切可靠, 在临床使用上很有实用性, 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Lim M, Lew-Gor S, Darby Y, 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jjective assessment instruments in chronic rhinosinusitis[J].Rhinology, 2007, 45 (2) :144-147.

[2]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学会分会, 中华耳鼻咽喉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镜手术疗效评定标准 (1997, 海口) [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8, 33 (3) :134.

[3]TAN BK.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in the management of nasal obstruction[J].Otolaryngol Clin North Am, 2009, 42 (4) :227-240.

[4]王翔.超声雾化在鼻内镜术后的应用观察[J].海南医学, 2009, 20 (12) :83-84.

鼻窦炎术后临床护理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1997年海口标准,选取临床诊断为慢性鼻窦炎后行ESS的患者86例。选择标准除参照安全性实验外,对伴有鼻息肉或息肉样变,鼻中隔偏曲,其他上呼吸道疾病者,因伴发病变可能影响实验结果,不予纳入。

分组: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将上述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14~66岁,平均37.2岁;治疗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16~70岁,平均年龄38.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参照Messerklinger鼻内镜术式进行手术。从术后第3日起,每日用鼻内镜行鼻腔检查及清理后,即开始鼻腔冲洗,每次冲洗不少于10min。出院后由患者自行冲洗,另外术后对于术腔肿胀明显并伴有变应性鼻炎的患者使用鼻内糖皮质激素喷剂。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6个月。第1个月内每周均来院进行复查,2~3个月内间隔2周复查1次,4~6个月可每月进行1次复查。复查时要注意清理术腔的血痂、分泌物、囊泡及肉芽,并使粘连组织分离,以促进术腔上皮化。

冲洗液配制:对照组:0.9%生理盐水250mL内加入10%浓氯化钠60mL、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10mg,配成3%高渗盐水冲洗液;治疗组:原基础上加入ATP针剂40mg。ATP由济南威尔康制药公司生产,庆大霉素由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选用北京金院谷科贸有限公产的鼻腔冲洗器。

1.3 疗效评定

随访6个月后,对冲洗液疗效进行评定。操作步骤:(1)分别于术后第6、12、18及24周,观察术腔状态,统计包括术腔黏膜水肿、囊泡、肉芽、息肉形成情况,粘连及上皮化情况在内的指标。(2)记录患者关于鼻腔通气、嗅觉情况等方面的主诉。(3)将记录结果,按1997年海口会议标准,分别统计出痊愈、好转和无效的例数,以及各组出现并发症(鼻干燥、鼻出血、头痛)的例数。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内窥镜检查窦口开放好,窦腔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好转:症状改善明显,内窥镜检查见窦腔黏膜部分区域水肿,肥厚或有肉芽组织形成,并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没有症状改善,并且内窥镜检查见术腔粘连,窦口狭窄或闭锁,息肉形成,有脓性分泌物形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疗效差异显著(u=2.927,P=0.009),详见表1。

2.2 两组术腔上皮化时间比较

治疗组术腔上皮化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显著(u=6.338,P=0.005),详见表2。

此外,治疗组术腔发生囊泡、肉芽、鼻腔粘连、窦口狭窄或闭锁4例,对照组术腔出现上述情况者有7例。

3 讨论

上呼吸道局部的防御功能依赖于黏液纤毛系统的清除功能,而维持后者的正常功能取决于纤毛活动,黏液的分泌和上皮电解质运转三者总体的结合和协调,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结构和功能的障碍,都将使粘液纤毛清除功能(mucociliary clearance,MCC)下降而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2]。慢性鼻窦炎患者手术前后会伴有呼吸道MCC的障碍,它是一些常见术后并发症如鼻腔干燥、鼻痛等的重要原因之一[3],因此,通过一定的措施,如高渗盐水冲洗鼻腔,可改善术后患者的MCC,从而加快术腔上皮化过程,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这一点已经为大多数临床医师所认知。

3%氯化钠溶液为晶体高渗液,可促使细胞内液向胞外转移,进而提高鼻腔鼻窦黏膜纤毛清除功能,有学者认为,这可能与高渗盐水对黏液的稀释功能和增加其液体层(sollayer)的厚度有关[4,5]。也有学者通过离体和动物实验证明高渗盐水是通过改变黏液痰的液体流变学特性,来有效地消除鼻腔黏膜水肿[6]。到目前为止,对高渗盐水作用及其机制的进一步研究仍在进行中。

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ATP)是重要的信号分子,早在50年代,有研究就发现,人和鼠的呼吸道上皮均可释放ATP[7]。除了对上呼吸道组织中的旁分泌功能起调节作用以外,ATP还可刺激人鼻腔黏膜上纤毛的运动。从目前的研究得出,外源性ATP在进入鼻部黏膜后,首先结合到上皮细胞膜上的特殊核苷酸受体(P-receptor),激活磷酸脂酶c从而引起细胞内储存的Ca2+大量释放,使细胞内游离Ca2+升高;Ca2+的升高除可促进杯状细胞分泌黏液外,还能较长时间的引起纤毛兴奋和黏液水化;黏液的适量增加可以扩大黏液与纤毛的接触面及粘附颗粒的面积,黏液的水化则使其黏性降低,利于排出,再加上纤毛的摆动频率增加,使得黏液纤毛系统的整体功能得以增强[8,9,10]。很多离体研究证明,外源性ATP对MCC的增强作用发生很快(<10min),持续时间10~30min。Saan等还发现浓度为1mg/mL的ATP就有明显的纤毛兴奋性,随着浓度增加,兴奋作用增强。Geary[11]的研究表明,ATP纤毛兴奋作用强度大约是β受体激动剂的2倍,一些学者认为ATP是对上呼吸道,包括鼻腔鼻窦在内的黏液纤毛系统作用最强的药物之一[12]。这些研究为临床治疗中ATP的使用提供了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ATP高渗盐水冲洗液冲洗术腔,患者术后鼻塞症状消失更快,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术腔上皮化时间也早于对照组,术腔发生囊泡、肉芽、鼻腔粘连及窦口狭窄或闭锁均少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鼻部干燥感,鼻痛及真菌感染等情况没有在患者身上发生;在冲洗过程中和冲洗后,大多数患者没有出现气短、鼻腔异味等明显不适感。总体来说鼻窦炎术后患者对这个浓度的ATP高渗盐水有较好的耐受性。

通过对86例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治疗的临床经验总结,ATP高渗盐水鼻腔冲洗治疗确实起到了明显缓解不适症状和促进愈合的作用,并且鼻腔冲洗操作简便、安全、价廉,患者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为临床治疗又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

摘要:目的 为鼻窦炎术后患者使用冲洗液的治疗方法提供可行性资料和治疗依据。方法 将86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高渗盐水行鼻腔冲洗,治疗组在此治疗液内加入ATP原液。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术后术腔上皮化时间。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术腔上皮化时间早于对照组。结论 研究表明ATP高渗盐水冲洗液在慢性鼻窦炎术后的应用,具有减轻术腔水肿、缩短术腔上皮化时间的优点,而且安全性好、容易操作,有望成为临床上预防及治疗鼻窦炎术后并发症的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ATP,鼻腔冲洗,高渗盐水,粘液纤毛清除功能

参考文献

[1]许庚,李源,谢民强,等.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术腔黏膜转归阶段的划分及处理原则[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34(5):302-305.

[2]Tarran R,TroutL,Donaldson SH,et al.Soluble mediators,not cilia,determine airway surface liquid volumein normal and cystic fibrosis superficial airway epithelia[J].J Gen Physiol,2006,127:591~604.

[3]叶进,李源.综合治疗在慢性鼻及鼻窦炎黏膜炎症恢复中的作用[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6,13(1):25-28.

[4]Homer JJ,England RJ,Wilde AD,et al.The effect of pH of douching solutions on mucociliary clearance[J].Clin Otolaryng of Allied Sci,1999,24(4):312-315.

[5]王德辉,孙琼,王锋,等.高渗盐水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腔黏膜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7,21(2):111-11.

[6]Heatley DG,McConnell Ke,Kille Tl,et al.Efficacy of daily hypertonic saline nasal irrigation among patients with sinusitis[J].Journal of Family Practice,2002,52(12):1049-1055.

[7]Watt WC,Lazarowski ER,Boucher RC.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regulator independent release of ATP.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regulation ofP2Y2receptors in airway epithelia[J].J Biol Chem,1998,273:1405314058.

[8]AlfaheI E,KorngreenA,Parola AH,et al.Purinergically induced membrane fluicization in ciliary cells:characterization and control by calcium and membrane potential[J].Biophysical J,1996,70:1045.

[9]Tarasiuk A,Barshimon M,Gheber L,et al.Extracellular ATP induced hyperpolarlzation and motility stimulation of ciliary cells[J].Biophysical J,1995,68:1163.

[10]Cervln A,Lindgren S.The effect of selective phosphodiesterase Inhibitors on mucociliary activity in the upper and lower airways in vitro[J].Auris Nasua Larynx,l998,25(3):269.

鼻窦炎术后临床护理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于2014 年12 月—2015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54 例鼻窦炎合并糖尿病接受内镜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27 例与干预组27 例,其中常规组男19 例,女8 例,年龄为19-59 岁,平均年龄为(44.1±5.7)岁, 病程0.4~11 年, 平均病程为(6.1±2.3)年;干预组男17 例,女10 例,年龄为23-61 岁,平均年龄为(49.3±4.7) 岁, 病程0.3~13 年, 平均病程为(7.0±1.8)年。 所有患者均出现鼻通气不畅、流鼻涕、嗅觉不灵敏且伴有疼痛感,间歇性发作,经临床鼻内镜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出现鼻道中段出现肿块、有分泌物呈脓性,鼻窦黏膜出现病变及息肉,患者过去曾接受鼻内镜手术[4]。 并排除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实行一般护理,包括遵医嘱指导患者正确用药,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家属做好健康宣教,控制血糖。 干预组实施优质护理,包括针对患者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做好护理工作,包括: (1)患者出现低血糖导致晕厥,患者出现此种情况大多因为由于手术前对血糖控制工作不到位,术后没有及时补充食物,护理人员针对此种情况应该做到术后加强对患者血糖监测工作,注意观察患者在服用降糖药物后血糖值情况,遵医嘱及时调整患者药量,及时补充食物,饮食应遵循定时定量原则,摄入营养丰富的食物,做到科学饮食,多吃蔬菜及水果,预防便秘。 (2)患者术后可能由于手术过程中对鼻腔清洗工作不到位, 患者自身体质原因等造成血管收缩能力下降,术后护理鼻腔方法不正确等原因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出血;护理人员针对此情况,应在手术前仔细调查患者既往病史,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面色及血压情况,做好出血量统计工作,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嘱咐其不要惊慌,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对鼻腔出血部位做到加压止血。 使用药物控制病情,为患者进行额头部位冰敷,嘱咐家属应为患者准备质地较软的食物,尽量减少触碰手术部位,压制打喷嚏行为,遵医嘱为患者尽快进行补液,术后及时为患者进行加压止血。 (3)患者可能出现颅内并发症,如颅内血肿等,针对此种情况,护理人员在术后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相关指标,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现程度较为严重的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在为患者取出填塞纱布后如发现鼻腔处有透明液体外流,且于患者低头时流速加快,则应立即通知医生,怀疑为脑脊液漏,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协助其取半坐卧位,告知患者尽量避免打喷嚏、禁止鼻腔滴药,避免出现进一步感染情况。(4)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鼻腔粘连,此种并发症会影响手术效果,护理人员在术后1 周左右应及时清理患者鼻腔内结痂及分泌物等,每日遵医嘱为患者进行鼻腔冲洗一次,坚持为患者做好换药工作,指导患者正确进行鼻腔冲洗方法,在患者出院后做好健康指导,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及时了解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帮助患者更好恢复健康。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患者治疗有效率,如疗效较好: 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较强,病情恢复较好,精神状态较好,出现并发症情况经临床治疗及护理后治愈;疗效一般: 患者病情有一定恢复,精神状态有所改善并发症情况有一定进展;疗效无改善: 患者上述状态均无明显好转迹象。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所有手术患者进行调查,自制护理质量评分表,采用百分制,包括对护理服务态度、护患沟通、护理操作能力、健康宣教等方面,评分越高,护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常规组总有效率为74.07%,干预组为96.30%,干预组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 观察两组对护理服务满意评分

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护患沟通、护理操作能力、健康宣教等方面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机体对于某些应激情况发生导致其反应能力较低,对于手术耐受能力较差,在接受鼻窦炎手术时会加重糖尿病患者自身代谢紊乱,可能导致术后并发症产生[5]。 因此针对糖尿病合并鼻窦炎术后患者,应重点针对其并发症情况进行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做好伤口换药及护理工作,及时观察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并做好相应应激措施, 指导患者正确饮食,护理人员应及时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及护理操作能力,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6,7]。

有学者经研究发现[8,9], 针对糖尿病合并鼻窦炎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出现并发症情况,为其实施优质护理后,患者临床疗效较好且大多数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评分较高。 该经研究得出常规组总有效率为74.07%,干预组为96.30%,干预组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护患沟通、护理操作能力、健康宣教等方面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 常规组实行一般护理,患者临床疗效较差且患者满意评分不高;干预组针对并发症出现情况实施全方位优质护理服务,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遵医嘱为患者进行伤口换药及早期应用抗生素治疗,避免加重感染,预见性观察患者有无出现并发症加重情况指针,及时做好相关护理措施,大部分患者临床疗效较好且对护理服务满意评分较高,与上述学者研究相符。

综上所述,针对糖尿病合并鼻窦炎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早期发现并发症出现情况,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严格遵医嘱为患者用药及伤口护理,做好健康指导,安抚患者心理情绪,嘱咐其不要紧张,患者出院时做好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学会鼻腔冲洗方法,出院后应及时与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其术后恢复情况,提高患者遵医意识,帮助其更好的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吴春华,崔金娥,靳文娟,等.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5):516-518.

[2]高红.鼻腔湿化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疗效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3,5(3):232-233,253.

[3]黄丽鹏.舒适护理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恢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6):53-54.

[4]周淑芳.130例真菌球型鼻窦炎病人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12):1103-1104.

[5]刘雅泉,李亚兰.全程护理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0):2547-2549.

[6]巩新红,黄鹏,梁文飞,等.鼻内镜下鼻窦术后出院患者实施规范化延续护理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6):3339-3341.

[7]胡晔,何杏英,李艳,等.预防糖尿病患者鼻内镜术后并发症护理干预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21):3349-3351.

[8]王巧苏.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围手术期护理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7):236-237.

鼻窦炎术后临床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4例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经影像学技术和临床症状诊断确诊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已排除凝血机制障碍患者、精神障碍患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42.1±8.6)岁,临床分型分期Ⅱ型Ⅰ期14例,Ⅱ型Ⅱ期13例,Ⅱ型Ⅲ期10例,Ⅲ型5例。观察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3.1±8.4)岁,临床分型分期Ⅱ型Ⅰ期15例,Ⅱ型Ⅱ期12例,Ⅱ型Ⅲ期9例,Ⅲ型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均给予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术中将患者鼻腔和鼻窦内病变组织彻底清除,保证患者鼻腔和鼻窦结构的完整性,重建鼻腔和鼻窦通气、引流,促进患者鼻腔功能和结构的恢复。术后做止血处理,以填塞物填充。对照组患者术后48 h将鼻腔内填塞物取出。给予患者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复查,及时清除鼻腔内分泌物。观察组患者术后对鼻腔进行冲洗,术后48 h将鼻腔内填塞物取出,然后取500 ml的常温生理盐水冲洗鼻腔,1~2次/d。冲洗鼻腔时患者头部应低下,口微张,将冲洗器插入鼻孔内,另一端放入生理盐水瓶内,冲洗液自口中吐出。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治疗疗效分为:治愈: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完全消失,窦腔黏膜和鼻黏膜上皮化,脓性分泌物消失;显效: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显著改善,窦腔黏膜和鼻黏膜有部分水肿,脓性分泌物较少;有效:头痛、鼻塞等症状有所改善,肉芽和水肿形成,脓性分泌物减少;无效: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甚至有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症状改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13,P<0.05)。见表1。

2.2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观察组鼻塞消退时间、头痛消退时间、流脓涕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多是因为鼻腔黏膜长时间息肉增生、炎症水肿所导致,可导致患者呼吸道感染病症加重,也容易导致其他并发症发生。目前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多采取鼻内窥镜手术治疗。该手术主要通过鼻窦引流和鼻腔重建使鼻黏膜结构和功能得到恢复。鼻内窥镜术后,部分患者会因术腔粘连、窦口封闭等并发症导致术腔再次发生粘连,从而导致患者病情再次复发[2]。鼻内窥镜术后鼻腔内会有血痂、异常分泌物等,这些物质的存在容易导致疾病复发。术后对患者鼻腔和窦腔进行冲洗可有效去除其中所含的积血、血痂、异常分泌物等,可有效促进黏膜的愈合和生长。对鼻腔和窦腔进行冲洗,冲洗液可以对黏膜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够有效加快局部血液的循环,提高黏液纤毛清除能力,对提高患者抗感染能力也有显著作用[3]。此外,冲洗鼻腔可使术前异常粘连情况得到松解,方便引流。术后对患者鼻腔和窦腔行冲洗时需对冲洗液进行合理选择,冲洗液与黏膜的生长情况有密切联系,冲洗液选择不当会对患者造成再次伤害。如冲洗液选高渗盐水,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鼻流血和流涕等症状,也可加重黏膜水肿。冲洗液如果选择低渗盐水,则冲洗效果不显著。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总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窥镜术后冲洗可使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各种症状缓解时间得到有效缩短,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窥镜术后冲洗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鼻内窥镜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不行鼻腔冲洗,观察组术后用常温生理盐水行鼻腔冲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鼻塞消退时间、头痛消退时间、流脓涕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术后进行鼻腔冲洗可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有助于鼻内黏膜的修复,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术,冲洗

参考文献

[1]陈秋平.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术后冲洗的临床观察.河南医学研究,2014,23(8):60-62.

[2]武秀红.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术后冲洗的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2,7(5):79-80.

鼻窦炎术后临床护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08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6例, 按随机双盲法将其分成实验组36例, 对照组30例。全部病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鼻塞、流脓涕、头痛、头昏、嗅觉减退等多症状, 均经副鼻窦CT检查确诊。实验组:男16例, 女20例, 年龄25~56岁不等, 平均 (31.2±2.5) 岁, 病程5个月~5年, 平均 (9.2±2.5) 个月;其中15例患者病变累及双侧上颌窦及筛窦, 11例患者病变累及1侧或双侧蝶窦, 10例患者病变累及单侧或双侧额窦。对照组:男10例, 女20例, 年龄24~56岁不等, 平均 (31.4±2.5) 岁, 病程5个月~5年不等, 平均 (9.4±2.7) 个月;10例患者病变累及双侧上颌窦及筛窦, 10例患者病变累及单侧或双侧蝶窦, 10例患者病变累及单侧或双侧额窦。比较两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临床一般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①对照组:本组患者单纯行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及鼻窦开放术治疗, 术前3 d为本组患者静脉滴注抗生素, 手术方式选择表面麻醉加局部浸润麻醉或全身麻醉, 连接高清显像系统, 在鼻内镜下将鼻腔内鼻息肉吸割干净, 开放病变鼻窦口, 清理病变组织, 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开放双侧筛窦、上颌窦、额窦及蝶窦, 术腔填塞可吸收医用止血棉 (纳吸棉) , 术后3~5 d应用抗生素及止血药物, 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换药, 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内积血。②实验组:为本组患者行鼻内镜手术, 方法同对照组, 术后对患者加服1~2个月的中药鼻渊通窍颗粒, 并给予鼻腔应用布地奈德鼻喷剂, 鼻部红光照射及微波治疗, 中药制剂 (鼻腔冲洗液) 配合冲洗鼻腔鼻窦, 促进创面愈合。叮嘱本组患者坚持应用抗炎药物, 每日早晚冲洗鼻腔鼻窦, 将鼻腔内分泌物清除, 定期进行鼻内镜检查换药, 预防感冒, 加强营养。

1.3 疗效评定

观察两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并进行临床对比。显效[2]:头痛、头昏、嗅觉减退、鼻涕增多、持续性鼻塞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内镜复查显示窦腔黏膜上皮化, 鼻窦口开放良好, 无脓性分泌物;有效: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内镜复查显示窦腔黏膜区域性水肿且肥厚, 膜部分区域有肥厚、水肿或是肉芽组织形成, 存在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鼻腔依然有脓性分泌物, 头痛、头昏、嗅觉减退等临床症状未见改善。

1.4 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均借助SPSS12.0 (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 处理, 临床治疗有效率为计数依据, 借助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 以[n (%) ]表示。P<0.05, 提示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两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均顺利完成临床治疗, 经临床统计, 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0、16、0例, 对照组对应为15、10、5例, 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00%VS 83.3%, P<0.05) 。详见表1。

2.2 两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比较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P>0.05) 。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为鼻腔鼻窦黏膜的非特异行炎症或变态反应所致, 病变常累及一侧或双侧上颌窦、蝶窦、筛窦及额窦[3]。鼻内镜手术是近几年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具有革命性、创新性、微创性的有效方法, 我们在本组研究中, 两组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进行手术治疗。

有学者[4]观察了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 其将6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平均分成两组, 综合治疗组应用综合疗法治疗, 对照组应用Wigand术式治疗, 结果显示, 综合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6%,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 经统计学处理, 认为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 (P<0.05) , 此外, 综合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0%, 充分证明综合疗法可提高鼻内镜手术疗效,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应用。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为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0例, 总有效率100%, 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 总有效率83.3%, 实验组临床治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00%VS 83.3%, P<0.05) 。近似于相关文献[5], 进一步提示鼻内镜术后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疗效确切, 可显著提高疾病治愈率, 改善患者鼻塞、流脓涕、头痛、头昏、嗅觉减退等临床症状。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 术前应用抗生素治疗, 可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 减轻鼻腔鼻窦炎症浸润、抑制鼻面部鼻腔鼻窦血管扩张, 进而减少术中、术后出血;术后给予中药鼻渊通窍颗粒具有抗菌抗病毒、改善鼻腔鼻窦黏膜纤毛运动功能及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鼻内镜术后, 在给予抗炎止血药物及中药治疗、鼻腔鼻窦冲洗、布地奈德鼻喷剂应用的基础上配合鼻腔鼻窦红光照射及微波综合治疗, 可促进鼻腔鼻窦创面愈合, 加快鼻窦术腔黏膜上皮化, 此外, 加强术后护理、定期复查, 可避免术后感染, 降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复发率。

为保证手术效果, 术前应为患者进行充分术前准备, 完善相关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排除血液病、心脏病、高血压、脑梗死等全身性疾病, 常规进行副鼻窦CT检查确定病变范围及性质, 在鼻内镜手术时精细进行各项操作, 避免眶内及颅底并发症发生, 术后加强鼻腔护理[6]。

综上所述, 鼻内镜术后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临床疗效确切, 效果显著, 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采取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探讨综合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6例, 按随机双盲法将其分成两组, 采取单纯使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30例为对照组, 采取鼻内镜手术配合综合疗法治疗患者36例为实验组, 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过程中,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为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0例, 总有效率100%, 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 总有效率83.3%, 实验组临床治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00%VS 83.3%, P<0.05) 。结论 鼻内镜术后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临床疗效确切, 效果显著, 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综合疗法,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黄佳行.探讨综合疗法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5 (1) :27-28.

[2]孙军, 朱兴中.鼻内镜手术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 2013, 2 (1) :232-233.

[3]杨田福, 周昌胤, 林浩然, 等.综合疗法治疗168例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8 (10) :116-117.

[4]芮永伟.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250例探讨[J].吉林医学, 2011, 25 (12) :5294-5295.

[5]郭子恒, 张旭文, 杨睿.综合疗法治疗鼻窦炎鼻息肉60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 2011, 12 (6) :1653-1654.

鼻窦炎术后临床护理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3-9月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 其中男49例, 女31例, 最大年龄为54岁, 最小年龄为19岁, 平均年龄31岁, 所选患者中鼻息肉25例, 鼻窦炎21例, 鼻息肉合并鼻窦炎34例, 病程1~7年。现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 对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配合中药熏蒸,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在两组患者完成鼻内窥镜手术后, 要同时进行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包括: (1) 药物护理:根据术后用药规范, 给患者使用抗生素及其他所需药品, 并叮嘱患者按照医生的说明服药。 (2) 饮食护理:改正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 术后康复期间以流质食物为主, 切忌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 (3) 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缓解康复阶段的焦虑或无聊等低落情绪, 让患者保持较好的精神状态。对于观察组患者, 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干预配合中药熏蒸, 具体方法如下:

1.2.1术前护理干预。患者入院治疗后, 护理人员先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向患者介绍住院管理制度以及主治医生和相关护理人员, 减少患者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另外, 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病症容易使其产生焦躁、忧虑等负面情绪, 护理人员必须调整好患者的心态, 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 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2]。

1.2.2术中护理干预。进入手术室后, 护理人员要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让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防止因患者的过激反应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在医生进行手术前, 护理人员还要帮助患者清洁鼻腔, 避免出现术后感染[3]。

1.2.3术后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配合中药熏蒸在术后护理当中要进行更为细致的护理服务。首先, 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变换体位, 减少患者身体不适的情况, 同时要保证患者的创口不受外力影响, 缓解术后的疼痛感。其次, 患者的创口在麻醉失效后会有长时间的疼痛感, 帮助伤口愈合的鼻腔填充物使患者只能用口呼吸, 容易引发呼吸困难或头晕、头痛等状况[4]。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 通过心理辅导来减轻患者的疼痛。再次,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的监控, 观察患者的身体变化情况, 避免出现并发症。最后, 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进食, 让患者缓慢食用流质食物, 防止因吞咽困难引起的伤口疼痛。在取出鼻腔填充物后, 护理人员要用生理盐水对患者鼻腔进行冲洗, 清除积血或血痂[5]。中药白芷、川芎、黄芩、苍耳子等水煎后过滤进行鼻腔熏蒸, 1次/d, 20min/次, 中药温度为50~60℃为宜, 连续熏蒸3~5d。薰药期间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胸闷、气促、心跳加速等不适症状, 严防出汗虚脱或头晕, 若有不适立即停止熏蒸。中药熏蒸能达到开窍通鼻、化浊除涕、疏散风寒、活血化淤、行气止痛的功效。护理人员还要指导患者出院后的鼻腔日常护理, 减少复发的可能。

1.3 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的统计数据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康复情况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 观察组康复率为9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405 3, P<0.05) , 详见表1。

注:康复率= (治愈+有效) /总例数×100%,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并发症出现情况

经过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 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165, P<0.05) , 详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患者满意度情况

经过护理,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 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3.982, P<0.05) , 详见表3。

注:满意度= (非常满意+满意) /总例数×100%,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是临床常见病症, 不仅发病率高, 病情还很难根治且容易复发, 这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6]。目前, 慢性鼻窦炎的常用治疗方法是鼻内窥镜切除手术, 但术后效果以及复发几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另外, 鼻内窥镜手术如果出现误差, 可能会对脑部神经造成损伤, 影响患者的视力或嗅觉[7]。

相关研究指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 并能有效分散患者注意力, 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感[8]。本文通过综合护理干预配合中药熏蒸与常规护理对比, 体现出了综合护理干预配合中药熏蒸在帮助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以及提升患者满意度方面的效果。经过综合护理干预配合中药熏蒸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更好, 并且不容易复发, 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比较高。

综上所述, 综合护理干预配合中药熏蒸用于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术后的护理效果显著, 既改善了患者的病情, 又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 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丁丽英.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康复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 6 (2) :89-90.

[2]赵丽红.护理干预对于慢性鼻窦炎患者手术后生存质量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 2012, 13 (19) :112-113.

[3]郭元晖.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术后实施护理干预对治愈率影响[J].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 21 (4) :103.

[4]陈映, 陈芬.护理干预对鼻内窥镜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 2012, 10 (8) :53-54.

[5]季艳.综合护理在鼻内窥镜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 19 (15) :155-156.

[6]张玉凤.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与慢性鼻窦炎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7 (3) :16-17.

[7]陈芬.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术后患者的影响[J].海南医学, 2011, 16 (20) :135-136.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卡列尼娜下一篇:科技创新与档案管理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