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炎

2024-10-11

上颌窦炎(精选8篇)

上颌窦炎 篇1

慢性上颌窦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耳鼻喉科疾病,该疾病通常发病较急,因此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得不到及时缓解,长期迁延发展导致病情逐渐加重[1]。建立上颌窦的通气引流及进行窦腔的抗生素冲洗对慢性上颌窦炎的治疗至关重要[2]。我们自制上颌窦冲洗器治疗上颌窦炎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慢性上颌窦炎患者40例,男27例,女13例,患者年龄12~46岁;病程6个月~6年。单侧28例,双侧12例。

1.2 纳入诊断标准

依据《鼻科学》与《耳鼻咽喉科诊断学》制定的CMS的诊断标准(1)患者症状表现为:鼻塞(交替性或间歇性),头痛或不痛,涕多或少,或白或黄,或稀或稠,嗅觉减退,病程半年以上。(2)患者出现如下体征:下鼻甲肥大,鼻黏膜苍白或充血,嗅沟或中鼻道有脓性分泌物,鼻中隔无息肉。(3)辅助检查:经CT检查诊断为上颌窦炎[3]。

1.3 上颌窦冲洗器制作方法与治疗方法

选用一次性输液器一副、0.9%生理盐水500 ml及甲硝唑注射液250 ml各一袋悬挂输液架上。将瓶塞穿刺针插入无菌生理盐水内,关闭调节器开关,并卸下静脉输液针座与过滤器的接头部分。患者取坐位,先用浸有1%麻黄素棉片收缩下鼻甲和中鼻道黏膜,再用浸有1%丁卡因棉片置入下鼻道外侧壁、距下鼻甲前端约1~1.5 cm的下鼻甲附着处稍下的部位。术者一手固定患者头部一手持穿刺针,针尖朝向下鼻道外侧壁,针之方向对向同侧耳廓上缘。获得“落空感”后固定穿刺针,拔出针芯,接上注射器,回抽检查有无空气或脓液。断定针尖在窦腔内后,卸下注射器,再将输液器的过滤器接头插入穿刺针针座内。打开调节器开关,手握生理盐袋,适量加压,使水和脓液从鼻腔流出。直至窦腔分泌物清洁干净,更换甲硝唑注射液,按以上方法继续冲洗。冲洗完毕拔出穿刺针,用1%麻黄素棉片,压迫穿刺部位[4]。每次穿刺冲洗时间间隔为6 d,4次为一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各鼻道无异常分泌物,鼻窦CT片显示上颌窦窦腔正常。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鼻腔黏膜轻度充血,鼻窦CT片显示上颌窦窦腔黏膜肥厚。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鼻腔黏膜明显充血,鼻窦CT片显示上颌窦窦腔积脓[5]。

2 结果

治疗后,患者治愈28例,好转9例,无效3例。无效患者经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治愈。有效率为92.5%。

3 讨论

慢性上颌窦炎是一种顽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进行上颌窦穿刺冲洗是治疗上颌窦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措施。通过采用改良一次性输液器为上颌窦穿刺冲洗器,避免了以往利用注射器重复抽液,反复注洗,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其原理是通过手握容器,适量加压,使冲洗液均匀、缓慢地流入窦腔。根据患者鼻腔流出情况,随时调节压力及流速。用生理盐水冲洗窦腔便于稀化粘液、改善恢复黏液纤毛功能、减少鼻黏膜水肿、机械冲洗侵袭性碎屑、变应原、白细胞和与之粘附在一起的纤维素性渗出物、鼻腔鼻窦的分泌物、脱落的上皮细胞、缓解鼻-鼻窦炎的症状减少其他药物的依赖[6]。Finegold SM等[7]报道慢性上颌窦炎患者中,厌氧菌占比例为47.8%。Brook等[8]从鼻窦抽吸物中检测到厌氧菌Ig G抗体水平的降低证明了厌氧菌在慢性鼻窦炎中的致病作用,所以在慢性鼻窦炎中应用甲硝唑治疗是有必要的。总之,本疗法操作简单,疗效显著,既经济,有实用,特别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齐鹤立.慢性上颌窦炎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吉林医学,2012,33(28):6090.

[2]朱蓉,熊国军.置管药物冲洗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窦腔黏膜纤毛超微结构观察.广州医药,2004,35(5):41-43.

[3]肖南昌.慢性上颌窦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5):556.

[4]田勇泉,主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3-94.

[5]刘领波,李红英.自制上颌窦置管器治疗慢性上颌窦炎.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0,17(8):435.

[6]李星玉,杨建,江华.慢性鼻窦炎内镜术后两种浓度盐水鼻腔冲洗的效果分析.重庆医学,2009,38(13):1604.

[7]Finegold SM,FlynnMJ,RoseFV,et al.Bacteriologic findings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bacterial maxillary sinusitis in adults.Clin Infect-Dis,2002,35(3):428-433.

[8]吕齐秀,岳芳.甲硝唑片3种给药方式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比较.中国药房,2010,21(4):369-370.

上颌窦炎 篇2

【中图分类号】R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19-01

慢性鼻窦炎是鼻科门诊常见病,占有门诊量的大量比例,近年来我院采用内窥镜检查下筛选慢性鼻竇炎病例106例行上颌窦穿刺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在我院就诊慢性鼻窦炎病例106例,男57例,女49例;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36.6岁,双侧发病者35例,病史1个月~4年。筛选标准:所有主诉长期鼻塞、脓涕的患者均经鼻窦X线或CT检查诊断。然后行以1%的卡因棉片行鼻粘膜表面麻醉10min,行鼻内窥镜检查筛选。筛选标准:中鼻道无明显狭窄,排除影响中鼻道引流的阻塞性病变,如筛泡肥大肥大、中鼻甲息肉样变、中鼻道多个小息肉。[1] 无以上情况者,纳入治疗。

1.2 治疗方法 患者端坐位,以1%的卡因 行下鼻道穿刺点麻醉,穿刺成功后,以生理盐水250ml~500ml/侧·次 冲洗窦腔至至清洁,注入庆大霉素4万U+地塞米松2mg/侧。术后结合曲安奈德鼻腔喷雾剂2掀/日。隔2日后重复治疗一次,冲洗无脓性物或冲洗液中仅有少量桔色粘液团块不再进行下次穿刺。第5次穿刺仍不愈不再采用此法。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穿刺治疗结束2周后,复查1.临床症状消失,鼻腔通畅。2.行X线拍片上颌窦通光性良好,无软组织密度影。3.内窥镜检查窦口开放良好,无脓性分泌物。[2]

2 结果

106例中2次穿刺即愈45例·侧 占总例/侧31.91% 3次穿刺即愈65例·侧 占总例/侧46.1% 4次穿刺即愈18例·侧 占总例/侧12.77% 第5次穿刺仍不愈者13例占总例/侧9.21%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发病率高,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占鼻科门诊很大比例,鼻内窥镜手术技术日趋成熟使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在县级等基层医院也得到广泛开展应用,然而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时机的的掌握仍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手术的风险以及较高的治疗费用使相当的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上颌窦穿刺术作为一种传统鼻窦炎治疗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治疗费有低廉,然而鼻内窥镜检查出现以前由于对鼻腔结构尤其鼻道复合体区阻塞情况不能完全窥及,以致反复穿刺次数较多治愈率低,患者产生厌恶恐惧情绪,不愿接受治疗。

结合鼻内窥镜检查筛选病例行上颌窦穿刺治疗,明显提高了治疗的针对性,治愈率大大提高,在纯药物保守治疗以及鼻内窥镜手术之外,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1998年版:237页.

上颌窦炎 篇3

上颌窦穿刺不仅可去除窦腔内炎性分泌物, 并能通过冲洗、局部用药, 开放窦口, 消除窦腔及窦口粘膜水肿, 恢复纤毛粘液的正常功能, 这已作为上颌窦炎治疗的有效措施在临床上广泛采用。但因麻醉不充分, 个别医师穿刺定位不准确而致进针困难以及粗暴穿刺等给患儿带来痛苦, 使患儿产生恐惧心理, 对治疗不合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门诊病历, 108例190侧, 男性55例102侧, 女性53例88侧, 年龄为8~1 4岁的儿童, 男女比率无明显差异。

1.2 试验方法

临床试验在随机双盲下进行,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上颌窦穿刺冲洗的方法, 试验组采用上颌窦穿刺置管联合鼻腔冲洗的方法, 所留置的管为普通麻醉用的硅胶管, 置管时间为1个月, 鼻腔冲洗采用常规的鼻腔冲洗方法进行, 2组均辅于常规的药物治疗, 每周均冲洗3次, 连续4周, 随访6个月。

1.3 疗效判定

采用1997年海口标准, 并与文献报道的儿童鼻内镜鼻窦手术疗效相比较。

2 结果 (表1)

文献报道的的儿童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有效率为7 5%~9 0%。

3结果分析

(1) 实验组无效为9例, 在随访中有1例没有坚持而自动放弃治疗, 视为无效;其他8例中随访CT检查发现有2例鼻中隔偏曲, 3例下鼻甲肥大, 3例钩突肥大, 存有明显的鼻腔-鼻窦解剖异常。

(2) 对照组中无效20例, 其中有13例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疼痛而无法坚持自动放弃治疗;另外7例随访中CT检查示有3例鼻中隔偏曲, 2例下鼻甲肥大, 2例钩突肥大, 存有明显的鼻腔-鼻窦解剖异常。

(3) 试验组有效率为85.0%,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8.3%, 与文献报道的鼻内镜鼻窦手术的75%~90%的疗效相当。

4讨论

(1) 慢性鼻窦炎是感染性疾病, 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儿童慢性鼻窦炎为一般可通过药物治疗的疾病, 并非必须手术。鼻窦炎治疗的主要目的:重建鼻窦的正常生理;快速消灭分泌物中的细菌;预防迁延成慢性鼻窦炎及发生并发症。基于儿童的生理特性和鼻窦炎发生的解剖基础考虑, 任何年龄的儿童鼻窦炎患者的首选治疗仍为保守治疗, 只有在保守治疗失败后才考虑手术。如果检查发现有鼻腔-鼻窦息肉, 以及C T检查提示有明显的鼻腔-鼻窦的解剖异常, 即窦口鼻道复合体异常时, 则必须手术治疗, 因为上颌窦穿刺冲洗是不能解决窦口阻塞的问题。

(2) 传统的上颌窦穿刺冲因反复多次的穿刺, 不但破坏了鼻腔及鼻窦的正常粘膜, 从而影响粘膜的粘液毯功能;而且由于穿刺时的疼痛常可导致患儿不能坚持按时治疗, 造成治疗失败。而置管则不需反复多次的穿刺, 从而避免了反复穿刺造成的粘膜损伤与疼痛, 不但冲洗方面, 患儿容易接受并常能坚持按时治疗;而且门诊随访也可更好的进行。加上鼻腔冲洗, 可更好的达到清洁鼻腔, 改善粘膜环境并保持粘膜正常功能的目的。而减少粘膜的损伤并维持粘膜正常的粘液毯功能, 是鼻窦炎治疗的重要基础和治愈的可靠前提。

摘要:鼻窦炎是鼻科临床工作中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病因非常复杂, 由于儿童的生理特性和鼻腔-鼻窦的解剖因素, 近年来报道的儿童鼻窦炎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儿童鼻窦炎又以慢性上颌窦炎最为常见, 由于儿童的学生身份及治疗方法的不合理, 常导致多数患儿不能坚持按时治疗, 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作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 采用上颌窦穿刺置管联合鼻腔冲洗的方法治疗儿童慢性上颌窦炎, 在比较传统的单纯上颌窦穿刺冲洗及现代的鼻内镜鼻窦手术后, 结果表明: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上颌窦穿刺冲洗, 与文献报道的鼻内镜鼻窦手术疗效无显著差异,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上颌窦穿刺,置管,联合,鼻腔冲洗,慢性上颌窦炎

参考文献

[1]韩德民, 周兵.鼻内窥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87.

上颌窦炎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67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试验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21~74岁,平均42.58±6.44岁;病程1个月~8年,平均3.20±0.75年;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24~72岁,平均42.32±6.18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3.56±0.80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试验组采取鼻内镜上颌窦开放术治疗:全身麻醉后,鼻内镜直视下开放上颌窦,吸净窦内分泌性及干枯样物,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上颌窦、鼻腔彻底洁净,随后用凡士林纱条填塞上颌窦腔,于术后2天内取出;术后常规预防感染、止血治疗,并应用雷诺考特喷鼻、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及罗红霉素缓释胶囊口服,连用2个月。对照组则给予服用罗红霉素缓释胶囊300mg,每天1次,连用7天;0.2%氟康唑液鼻腔冲洗,每天3次,连用1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标准

于治疗后2个月行鼻内镜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结合相关文献[2]拟定疗效标准。痊愈:上颌窦窦口开放良好,鼻内镜下未见炎性渗出液、真菌性团块;有效:上颌窦窦口开放,可见少量炎性渗出液,但未见真菌性团块;无效:上颌窦窦口开放不良,甚至闭塞,可见大量炎性渗出液、真菌性团块。

1.3.2 症状改善情况

采用我院自拟的真菌性上颌窦炎症状评分评估患者头痛、鼻塞等症状的改善程度,总分为0~10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序分类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分析,由DPS 15.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1

2.2 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头痛、鼻塞评分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头痛、鼻塞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头痛、鼻塞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3讨论

真菌在人们的生活环境中无处不在,易经空气吸入鼻腔、鼻窦,当机体因长期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导致菌群失调,或合并糖尿病、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便易导致真菌感染,引起真菌性上颌窦炎[3]。真菌性上颌窦炎主要表现为鼻塞、流脓涕、流恶臭味涕、头痛等症状,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全身抗真菌治疗是真菌性上颌窦炎的常规治疗手段,但治疗效果欠佳,痊愈后易复发,故行外科手术彻底清除病灶是该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4]。

临床认为彻底清除上颌窦内病灶,扩大窦口重建鼻窦的通气和引流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关键[5,6]。因此,本研究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结果显示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头痛、鼻塞等症状改善程度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明显优于常规抗真菌药物口服辅以抗真菌药物鼻腔冲洗治疗,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原因,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中充分扩大了上颌窦口,鼻内镜直视下对鼻腔、鼻窦进行精细治疗,可彻底清除病灶,使鼻窦建立良好的通气引流路径,上颌窦得以充分引流;且该术式创伤小、视野好,术中易操作,可更好地修复损伤组织,还可有效保护鼻腔、上颌窦的正常黏膜及其毗邻结构,不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7,8,9]。

综上所述,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头痛、鼻塞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在真菌性上颌窦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7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5)和对照组(n=32),试验组行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对照组仅给予抗真菌药物口服治疗,辅以抗真菌药物鼻腔冲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3%(P<0.01);治疗后,试验组头痛、鼻塞等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头痛、鼻塞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真菌性上颌窦炎,鼻内镜,上颌窦开放术,疗效

参考文献

[1]王敏,吕丹,黄石,等.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诊断及治疗进展[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28(11):832-834.

[2]郑立新.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4059-4060.

[3]李海艳,袁弘,梁建平,等.真菌球性上颌窦炎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5,(11):2002-2004,2005.

[4]王正清,辛塞风,郭燕华.阿奇霉素灌注治疗慢性上颌窦炎31例报告[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14):664.

[5]闫娟.上颌窦炎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29(3):287-290.

[6]肖翔.鼻内镜术对真菌性上颌窦炎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8):123-124.

[7]董明,徐帅,何晓霞,等.鼻内镜手术联合下鼻道开窗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选择与疗效[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0,(2):102.

[8]梁江平,裴志滨,卢荣明.鼻内镜辅助下上颌窦根治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4,4(5):212-213.

上颌窦炎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1例患者中, 男20例, 女31例, 年龄24~74岁, 平均46岁, 病程2~30年, 平均16年;鼻内镜检查发现中鼻道息肉鼻腔分泌物较多多为乳白色;中鼻甲息肉样变10例, 中鼻道鼻息肉8例, 所有病例均行副鼻窦冠状位CT扫描, 发现上颌窦内密度普遍增高伴有钙化斑点形成, 伴有鼻息肉的病例上颌窦像呈云雾状。

1.2 手术方法

常规消毒麻醉, 在“30°”及“0°”镜下行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 于钩突下1/3处, 先将钩突下1/3处切除, 切除钩突过程中注意保护好上颌窦开口下缘及上颌窦开口弧形粘膜形态。此时清理中鼻道病变清除上颌窦内病灶, 保护好上颌窦内粘膜。将“8”号带气囊导尿管, 由上颌窦自然开口置入, 并充气打开气囊固定于上颌窦由2~3周术后每日1~2次, 用制霉菌素及生理盐水加地塞米松冲洗上颌窦腔。

2 结果

本组51例患者中均手术成功, 带气囊导尿管取出顺利, 鼻腔通气改善良好。霉菌性上颌窦炎行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术后随访6个月, 鼻内窥镜检查未发现复发, 上颌窦开口无粘连, 形态良好冲洗上颌窦, 窦口通畅, 中鼻道息肉无复发。

3 讨论

FS目前分为侵袭型和非侵袭型两大类, 本组收集病例归类于非侵袭型。目前对于慢性鼻窦炎的手术治疗方法, 目前仍首推下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术, 它是通过一系列纠正鼻腔鼻窦解剖学异常, 清除不可逆病变, 改善鼻腔鼻窦通气和引流的手术方式, 并创造一个能够促进炎性病变粘膜良性转归的局部环境, 并在规范药物治疗基础上达到恢复鼻腔鼻窦功能的目的的手术。

非侵袭型FS发病主要与鼻腔阻塞性病变有关[3], 各种因素所致的窦口鼻道复合体病变所致窦口阻塞引起的低氧环境, 促成霉菌呈团块生长为主要病理过程。在鼻腔阻塞性病变中比较常见于鼻中隔偏曲, 泡状中鼻甲和下鼻甲肥大。按照鼻腔解剖生理学观点鼻腔内的结构应该是独立的相互不接触的, 一旦接触后就会形成局部汗毛活动的紊乱和粘膜水肿, 此种原因是否是导致FS多发于鼻腔阻塞一侧的原因呢?

常规的FS的治疗[4~5]主要是消灭病灶及局部用药冲洗, 手术均采用鼻内窥镜手术彻底消除病灶。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 术后冲洗清理等。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术后鼻腔的水肿及粘连造成鼻道狭窄, 给术腔及上颌窦的冲洗带来困难, 冲洗不彻底是造成复发的原因之一。

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术钩突切除术后改善了通气和引流, 但也改变了鼻窦结构。术后鼻窦开口被扩大, 鼻窦失去某些结构的保护, 空气气流的变化对鼻窦的影响以及鼻窦汗毛输送动功能的影响有可能造成鼻窦炎的复发[6]。手术中我们切除钩窦下1/3, 尽可能用切钳保护好上颌窦开口下缘弧形粘膜形态, 保留部分上部钩突起到一部分阻挡气流直接冲击鼻窦的作用。

目前国外有采用导管引导下鼻窦自然开口气囊扩张技术治疗鼻窦炎症的方法, 我们在此组病例中与以往不同的是, 上颌窦自然开口置入“8”号小儿带气囊导尿管并充气打开气囊, 固定于上颌窦内2~3周后拔除气囊。术后每日通过带气囊导尿管用制霉菌素及生理盐水加地塞米松冲洗上颌窦腔, 这样避免了术后反复多次的操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并且冲洗彻底, 同时气囊对上颌窦开口的保护防止开口处粘连, 降低术后复发, 特别是对变态反应性FS疗效显著, 本组病例无一例复发。

手术后霉菌性上颌窦炎行鼻内窥镜检查, 术后随访6个月, 患者鼻腔通畅, 上颌窦开口无粘连, 形态良好, 霉菌性上颌窦炎无复发, 通过此组病例的临床观察, 提示鼻内窥镜鼻窦术气囊扩张法对霉菌性上颌窦炎治疗效果明显, 减少术后复发和粘连, 值得引起重视。

摘要:目的 探讨鼻内镜鼻窦术后气囊扩张法对霉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经鼻内窥镜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术后气囊扩张法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后鼻内窥镜检查鼻甲与鼻中隔无粘连, 上颌窦开口顺畅。病变无复发。结论 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气囊扩张法能有效改善, 防止气流对上颌窦直接冲击, 防止术后粘连与复发, 对霉菌性上颌窦炎治疗效果明显。有利于上颌窦腔冲洗。

关键词:霉菌性上颌窦炎,功能性鼻内窥镜术,气囊扩张

参考文献

[1]李德炳, 马志跃.影响霉菌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疗效的原因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 (17) :16~17, 20.

[2]米尔班.祖农, 玛依拉.吐迪, 石磊.霉菌性鼻窦炎的研究现状[J].临床医药实践, 2010, 19 (10) :766~768.

[3]李蓓, 彭娟.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1, 6 (1) :29~30.

[4]姝姝.真菌性鼻窦炎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分析[J].华西医学, 2008, 23 (4) :699.

[5]曾莉, 韩军, 李荣飞.鼻内镜下治疗霉菌性鼻窦炎2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 (27) :6740~6741.

真菌性上颌窦炎手术径路的选择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 年1 月~2012 年3 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确诊的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64 例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De Shazo诊断标准, CT上见窦腔内密度增高影;内镜检查窦腔内有脓性、干酪样病变;术中可见灰绿色、黑褐色真菌团块粘附聚集;组织学检查无真菌浸润血管、骨质证据。 其中男26 例, 女38 例;年龄32~78 岁, 平均 (56.2±10.6) 岁;病程6 个月~3 年, 平均 (1.1±0.4) 年;术前CT确定均为单侧发病, 60 例均为典型真菌性鼻窦炎表现, 窦腔密度增高, 并可见钙化和斑点, 其中53 例可见上颌窦口扩大影响, 高密度阴影突向鼻腔, 8 例可见上颌窦壁骨质吸收, 并伴有头面部疼痛、流脓涕、涕中带血、鼻塞等临床症状;鼻内镜检查鼻腔黏膜充血、中下鼻道肿大52 例, 中鼻道息肉32 例, 中鼻道内黄色干酪样物质17 例;所有患者术后均经病理学证实可见真菌菌丝。 将观察对象按就诊顺序1∶1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32 例。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内镜下中鼻道开窗联合尖牙窝小视窗双径路手术, 对照组给予单纯鼻内镜下中鼻道开窗术治疗, 术后定期进行鼻内镜检查和鼻窦冲洗, 随访1~3 年, 平均随访时间 (1.5±0.3) 年。

对照组以动力切割系统切除病侧钩突, 扩大开放上颌窦窦口, 内镜下小弯头及大弯头切割器30°、70°彻底清洁窦腔内分泌物及息肉样变黏膜, 5%碳酸氢钠冲洗。

观察组采用双径路手术, 在唇龈沟尖牙窝处以直径4.5 mm套管针开窗, 穿透骨质及黏膜后, 0°、30°、70°内镜经小视窗窗口插入, 仔细探查后彻底清除真菌团块和病变黏膜, 以膨胀海绵填塞鼻腔, 静脉滴注抗生素7 d, 术后2 d抽取膨胀海绵, 5%碳酸氢钠冲洗。

1.3 疗效评价

术后1、3 个月行鼻内镜检查, 并在3 个月后参考内镜下鼻窦手术疗效标准 (1997 年, 海口) 进行疗效评价, 将其分为3 个等级。 痊愈:术腔上皮化完整, 鼻黏膜光滑, 无肿胀, 窦口开放良好, 鼻窦冲洗液清洁, 无脓性分泌物和真菌团块;好转:术腔上皮化, 窦口开放, 有脓性分泌物但无真菌团块;无效:术腔未上皮化, 鼻黏膜肿胀充血, 窦口闭塞未开放, 鼻窦冲洗液发现有脓性分泌物和真菌团块。 以 (痊愈+好转) /总例数×100%计算总有效率。

对患者参考Michael功能性鼻内镜术对慢性鼻窦炎主观症状进行量表评价[4]。 该量表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症状如头面部疼痛、鼻塞、涕中带血等以0 和1 进行打分, 求和作为总分, 得分越高、临床症状越严重、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并用Ridit分析进行比较, 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有效率为96.86%, 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 差异有统计意义 (P = 0.000) 。见表1。

2.2 两组患者鼻内镜检查结果

术后1 个月两组患者症状和鼻内镜检查结果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251、8.523, P < 0.05) , 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术后3 个月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χ2=5.842, P < 0.05) , 两组鼻内镜检查结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012, P > 0.05) 。 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主观症状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主观症状评分分别为 (5.12±1.21) 、 (5.31±1.03) 分, 两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术后两组症状评分分别为 (0.34±0.16) 、 (0.94±0.14) 分, 观察组得分低于对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两组手术前、后相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均P < 0.01) 。 见表3。

2.4 并发症及复发

观察组复发1 例, 复发率为3.13%, 对照组复发4 例, 复发率为12.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205, P = 0.000) 。 复发患者均再次行鼻内镜下手术后治愈,

两组均未发现并发症。

3 讨论

真菌性鼻窦炎常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鼻腔解剖异常或病变时出现, 机体存在全身性代谢疾病、或抗生素使用不当也可能导致本病发生。 以上颌窦发病率为最高, 临床表现可有鼻塞、痰中带血、鼻腔异味、头痛等。 其治疗为彻底清除真菌团块, 通畅上颌窦引流[5]。传统治疗方法为上颌窦根治术。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 功能性内镜下上颌窦手术也得到迅速发展, Chen等[6]研究发现, 内镜下鼻窦炎手术不改变窦腔内纤毛运动方向, 使纤毛仍向自然窦口方向摆动;Bazemore等[7]研究也认为, 通过鼻内镜手术切除钩突, 扩大上颌窦自然窦口引流通道, 能够显著改善上颌窦的引流, 并防止真菌性上颌窦炎复发。

虽然鼻内镜手术具有微创、灵便的优点, 但由于术中不同径路手术导致明视范围的限制, 易残留“死角”, 无法将真菌团块彻底清除, 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复发的隐患[9,10]。 本次研究中发现, 单纯中鼻道开窗可观察到上颌窦大部分区域, 但对于窦腔内壁、泪前隐窝等处视线难以到达。 因此本次研究中尝试利用4.5 mm上颌窦穿刺针于尖牙窝处开窗, 将其作为鼻内镜第二视窗, 使操作器械能够分两步进入, 从而不但扩大了视野, 而且增加了器械操作范围, 保证了真菌团块的彻底清除。 同时, 第二视窗无需缝合, 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研究结果显示, 与单纯鼻内镜手术相比, 双径路术后1 个月症状、鼻内镜检查改善情况明显改善, 术后3 个月症状改善明显, 手术有效率高达96.86%, 能够明显提高患者预后。

上颌窦炎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模型

选择制备成功的CMS动物模型 (雄性绵羊) 18只作为实验对象[2], 平均重量 (30±5.5) kg, 饲养方式按二级动物标准实行圈内混合饲养。CMS动物模型18只随机分为A、B、C 3组, 每组6只 (12个窦腔) 。先期进行羊尸头解剖, 测得上颌窦容积为 (13.0±2.2) m3。

1.2

32磷-胶体颗粒0.6μm~1.3μm, 放化纯度≥98%, pH 6.0~8.0, 由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3 病理检查及观察设备

采用石蜡包埋切片,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HE染色法) ;Olympus BX40光学显微镜;BDJ-22鼻窦内窥镜。

1.4 方法

无菌操作下将CMS动物模型在上颌窦前外侧壁“U”形切开皮瓣, 钻骨开窗, 暴露上颌窦腔, 观察窦腔内黏膜情况, 取黏膜活检和分泌物细菌培养。生理盐水冲净窦腔内分泌物后, 多角度注入32磷-胶体, 皮瓣复位、缝合、包扎进入观察阶段。注入核素后1, 3, 6个月分别打开窦腔, 鼻窦内窥镜下观察窦内黏膜的大体病理及窦腔内分泌物的变化, 并取活检做病理检查。A、B、C 3组给予不同治疗活度 (见表1) , 体积均≤1 ml。

2 结果

各组CMS动物模型32磷-胶体灌注后的病理变化详见表2~4。

3 讨论

正常上颌窦黏膜的组织学特征为被覆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 间质为纤维结缔组织、血管及腺体。在上颌窦慢性感染和炎症刺激中, 窦内黏膜上皮可发生明显的组织学变化, 主要为上皮黏膜水肿、增厚、血管增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上皮纤毛脱落以及息肉样变[3]。本实验CMS模型具有以上慢性上颌窦炎的病理特点。采用放射性核素32磷-胶体进行上颌窦腔内灌注治疗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的持久辐射作用和低吸收剂量率, 其电离辐射作用可使上颌窦炎症组织免疫活性和组织代谢过程增强, 使32磷-胶体在炎症灶内的浓聚量多于正常黏膜, 且炎症细胞对射线较为敏感, 进入炎症病灶的32磷-胶体放射出微量β射线, 使局部微小血管和微淋巴管闭塞, 渗出减少, 水肿消失, 使炎症组织逐渐萎缩, 促进正常组织的生长, 对慢性炎症有促进愈合的作用[4]。

放射性核素治疗投药量的原则是最大限度地破坏病变组织或改变组织的代谢, 同时尽可能地保护正常组织功能, 使其少受辐射伤害, 提高治愈率, 寻求一个能产生特定疗效的最小投入活度或最适宜活度。在本项研究中, 通过分组实验给予不同活度剂量的32磷-胶体, 定期观察上颌窦黏膜的病理生理变化, 确定临床治疗的最适宜活度。通过观察CMS动物模型上颌窦窦内黏膜灌注前后的病理变化, 发现治疗后窦腔内分泌物的量不同程度减少, 由黏脓性转为稀薄液性, 窦腔黏膜水肿减轻或消失, 炎性细胞浸润不同程度减少, 纤维细胞轻度增多, 间质内血管部分减少, 腺体部分减少, 纤毛上皮结构基本完好。证明了32磷-胶体的抑菌作用和促进慢性炎症消退的作用。

通过实验观察, 32磷-胶体不同活度对上颌窦腔黏膜纤毛上皮的影响也不同, A组与B组对纤毛上皮结构无或少有破坏, 病理结果显示纤毛上皮大多存在, 排列有序, 部分出现上皮纤维化, 血管腺体轻微减少。通过病理观察, B组较A组治疗效果更好, 可作为临床治疗CMS的参考活度, 而C组则对窦腔组织结构的破坏性较A、B组增高, 出现较明显的纤毛排列紊乱缺失、纤维化, 血管腺体数量明显减少。说明较大剂量核素对纤毛上皮结构与功能破坏有一定影响, 严格掌握核素注入剂量是治疗中的关键。

摘要:目的探讨32磷-胶体灌注CMS窦内黏膜的病理变化, 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CMS动物模型 (18只) 分3组进行实验, 将32磷-胶体注入炎症窦腔进行治疗, 分别于注药后1, 3, 6个月打开上颌窦腔, 取病理活检进行动态观察。结果A、B组剂量对纤毛上皮结构无或少有破坏, B组病例中纤毛上皮大多存在或恢复, 排列有序, 部分出现上皮纤维化、血管腺体轻微减少。C组剂量对纤毛上皮结构的破坏性较A、B组增高。结论通过病理观察, 充分证明32磷-胶体的抑菌作用和促进慢性炎症消退的作用。同时证实了32磷-胶体活度大小对上颌窦腔黏膜纤毛上皮的改变具有一定影响, 严格掌握核素注入剂量是治疗CMS的关键。

关键词:32磷-胶体,慢性上颌窦炎,病理

参考文献

[1]王胜利, 计学理, 肖来华, 等.核素32P胶体灌注治疗慢性上颌窦炎22例报告[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1, 15 (11) :494~495

[2]肖来华, 王胜利, 计学理, 等.绵羊上颌窦解剖及上颌窦慢性炎症模型制作的实验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4, 18 (11) :685~687

[3]高荫藻.临床耳鼻咽喉组织病理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95~116

上颌窦炎 篇8

关键词:鼻内镜,泪前隐窝,霉菌性上颌窦炎

霉菌性鼻窦炎的特点是术后易复发, 复发率5%~17%不等, 而复发最重要的因素是手术中清除的彻底性。现将我科采用鼻内镜下钩突切除中鼻道入路手术和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进行分析, 为临床治疗霉菌性鼻窦炎提供实践依据, 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7月霉菌性上颌窦炎20例, 随访12个月以上并有完整资料, 其中男18例, 女2例, 年龄20~60岁, 平均年龄40岁。临床症状为单侧进行性鼻塞 (20例) , 脓涕 (15例) , 涕中带血 (13例) , 面部胀痛伴头痛 (16例) 。所有患者均行鼻窦CT冠状位扫描及鼻内镜检查, 其中CT显示病变部位:1例是上颌窦泪前隐窝, 1例是内下角, 1例是外下角, 其余病例上颌窦内均有病变。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霉菌性上颌窦炎。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 以行鼻内镜下钩突切除中鼻道入路手术治疗的10例为A组, 行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的10例为B组。

1.2 方法

手术采用局麻加强化麻醉, A组采用鼻内镜下钩突切除中鼻道入路手术, B组采用周兵等[1]于2007年提出的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行上颌窦手术的新方法, 即经鼻完成鼻腔外侧壁切开, 开放泪前隐窝后进入上颌窦, 完整保留鼻泪管和下鼻甲。手术步骤具体为: (1) 切开:沿下鼻甲前缘 (鼻内孔后端) 上方鼻腔外侧壁, 自上而下至鼻底做弧形切开, 黏骨膜下剥离至下鼻甲骨鼻腔外侧壁附着最前端, 将下鼻甲附着根部剪断后, 下鼻甲根部以上向后剥离至上颌窦自然口或开窗口前缘, 下鼻甲根部以下向后剥离至鼻泪管开口处周围。 (2) 平凿:沿下鼻甲头端骨质根部与鼻腔外侧壁附着缘向后凿除下鼻甲骨质, 至显露膜性鼻泪管, 其中膜性鼻泪管与下鼻甲黏膜是相延续的, 近上颌窦内侧壁凿除此处骨壁, 进入上颌窦, 暴露泪前隐窝, 应用电钻磨除鼻腔外侧壁的骨质至上颌窦顶壁达眶底水平, 充分暴露上颌窦前壁、下壁、外侧壁、顶壁及泪前隐窝。 (3) 切除病灶:通常在0°镜观察直视下切除上颌窦腔内病灶, 上颌窦前壁或前内下壁可借助带角度镜, 并视鼻窦发育大小和病灶位置确定是否扩大去除上颌窦前壁或前内下骨壁。 (4) 复位鼻泪管—下鼻甲瓣:清理术腔并复位膜性鼻泪管—下鼻甲瓣, 黏膜切口对位缝合固定后, 切开下鼻道外侧壁黏膜做下鼻道上颌窦开窗, 便于术后观察和引流。术后2天抽出鼻腔填塞物, 术后第3天停用止血剂并给予生理盐水100 ml冲洗鼻腔, 术后A组给氟康唑冲洗鼻腔, B组用生理盐水冲洗, 两组均于术后0.5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36个月局部麻醉行鼻内镜下复查, 根据鼻黏膜恢复情况可适当增减换药次数和间隔时间。

1.3 疗效评定标准

A、B两组行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检查了解术腔有无复发, 疑复发者进行活检以进一步证实。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A、B两组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10例, 记录其症状改善情况和鼻内镜、鼻窦CT检查情况。对症状好转者3个月、6个月、12个月、36个月各随访1次, 结果治愈6例, 复发4例。B组10例, 记录其症状改善情况和鼻内镜、鼻窦CT检查情况。对症状好转者3个月、6个月、12个月、36个月各随访1次, 结果治愈10例, 无复发。两组疗效比较, χ2=4.17,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霉菌性鼻窦炎是霉菌在鼻窦内产生一团团的孢子, 也就是霉菌球, 这类霉菌感染不会有明显的发炎反应, 但是多伴面部、额部胀痛或偏头痛, 治疗时只要将受感染的鼻窦刮除干净即可, 并不需要长期使用抗霉菌药物。霉菌性鼻窦炎临床上分3型:非侵袭型:类似于细菌感染;局限侵袭型:有骨质破坏;鼻脑型:可沿血管侵入颅内或引起败血症, 预后较差。本组患者13例为局限侵袭型, 7例为非侵袭型。霉菌性鼻窦炎多见于上颌窦, 本组患者20例均发生于上颌窦, 可能因为上颌窦窦口小、开口高, 在所有鼻窦开口中位置最低, 易受其他鼻窦炎性分泌物刺激致黏膜肿胀, 或因鼻息肉、中鼻甲肥大等致窦口阻塞, 使窦腔形成一个厌氧环境, 给霉菌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且霉菌性鼻窦炎很可能为细菌性鼻窦炎的伴行感染, 若不引起足够重视, 易发生误诊且术后易复发。以往为避免复发, 需要患者进行2~4个月抗真菌治疗, 复发的可能原因是术野暴露不充分、病变切除不彻底或未完全清除病变侵犯部位的黏膜, 故手术方式选择至关重要。开展鼻内镜鼻窦手术之前, 上颌窦炎性或肿瘤病变主要依靠经典上颌窦根治手术, 即Caldwell-Luc术式, 通过唇龈切开入路进入上颌窦。鼻内镜开展后, 由于上颌窦解剖和原发上颌窦病变的特点, 可运用多角度内镜, 包括30°和70°硬性鼻内镜, 同时借助各种角度弯曲器械, 但上颌窦内仍有无法窥及和处理的区域, 这些区域主要包括泪前隐窝、颧隐窝、前齿槽隐窝和上颌窦前内下壁等。其中泪前隐窝通常难以观察到, 尤其是在上颌窦气化比较好的情况下。所以针对上颌窦需要广泛切除的病灶, 许多术者选择Caldwell-Luc术式、鼻侧切开术式等。虽然上述术式有很好的视野并便于上颌窦复杂病变的彻底切除, 但是由于创伤大, 术后易出现牙齿麻木、面部肿痛等不适, 一旦复发需再次手术, 因此, 从微创原则看, 上述术式有需要改进的必要。

周兵等经过大量临床实践, 于2009年在福建武夷山全国鼻科学术会议上再次强调了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的新方法, 即经鼻完成鼻腔外侧壁切开, 开放泪前隐窝后进入上颌窦, 完整保留鼻泪管和下鼻甲, 恢复后的术腔更符合鼻腔结构和功能的需要。其优点是视野清晰, 可充分暴露整个上颌窦腔, 包括泪前隐窝和齿槽隐窝, 便于窦内病灶的观察和处理, 无死角;提供进入翼腭窝、颞下窝和眶底壁的手术入路;保留鼻泪管和下鼻甲, 维护鼻腔和泪道结构与功能。

本文中鼻内镜下钩突切除经中鼻道入路与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治愈率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05)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克服了中鼻道入路的缺点且视野清晰, 既彻底切除了病变又能保留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 一旦复发只需通过鼻内镜复查就能解决, 不需重复手术, 而且可避免术后长期应用抗真菌药物的副作用。通过不同角度内镜清晰地观察到上颌窦各个部位及病变范围, 做出准确判断, 能彻底切除病变, 减少复发, 术中出血减少, 术后随访直观, 能早期发现病变复发, 并对术腔进行及时有效的清理。因此,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可作为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首选的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上一篇:家庭状态下一篇:货运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