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前方牵引

2024-09-06

上颌前方牵引(共3篇)

上颌前方牵引 篇1

骨性Ⅲ类错是临床常见的类型, 错畸形随生长发育而加重, 由于生长的不确定性使得治疗具有一定的难度, 主要分为下颌前突或上颌后缩, 人群患病率为5%~14%。其中, 伴上颌后缩者, 替牙期占13%, 恒牙期占34%。因此, 生长发育高峰期前对上颌后缩进行矫形治疗, 改善不协调的颌骨关系、避免成人后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为口腔医生治疗此类患者的主要方法[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6月-2012年5月本院正畸科收治的上颌发育不足引起的骨性Ⅲ类错患者18例, 其中男8例, 女10例;年龄8.5~13.5岁, 平均10.3岁。纳入标准:前牙反;双侧磨牙近中关系或完全近中关系;下颌不能后退至前牙对刃位;ANB角<-1°;Ⅲ类骨面型。根据矫治前头颅侧位片颈椎预测发育程度及第二性征等生长发育检查分析, 所有患者均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高峰前期;无任何正畸治疗史。

1.2 材料

铸造冠结合螺旋扩弓器 (沈阳奥新加工中心制作) 、可调式前方牵引面具 (杭州新亚自动化仪表成套厂) 、弹性橡皮圈 (3M公司生产, 美国) 。

1.3 方法

1.3.1 矫治方法

首先粘接上腭快速扩弓器进行扩弓, 每天加力1次, 每次90° (0.25 mm) , 根据牙弓宽度的情况加力14~28 d后, 结扎固定螺旋加力孔, 开始前方牵引, 每侧施力约6.8 N, 牵引力的方向为向前下与平面成15°~25°角, 要求患者每天戴至少10 h以上, 平均疗程为8个月。

1.3.2 X线头影测量分析

采用相同标准和同一X线机拍摄治疗前、后及保持后半年数字化头颅侧位X线片, 由同一位医师进行手工描记测量分析T1 (治疗前) 、T2 (治疗后) 、T3 (治疗后半年) , 每一测量项目隔月后进行第二次描记, 然后取平均值, 测量项目平面图见图1。对各个阶段测量值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评价矫治效果。

注:SN代表前颅底平面, OL代表平面, OLP代表经过S点做OL垂线, PP代表腭平面, MP代表下颌平面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软件SPSS 16.0分析所有数据, 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牵引结束A点平均前移2.03 mm, SNA平均前移0.92度, 两者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腭平面到SN以及SN-PNS和SN-ANS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上切牙向前移动平均2.75 mm, 上切牙至SN角平均改变5.01度, 两者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所有患者均由反覆盖变为正常覆盖, 由-1.83改变为1.91, 上下颌磨牙关系改变1.99 mm, ANS增长3.12mm,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磨牙咬合关系由安氏Ⅲ类转变为安氏Ⅰ类。牵引结束半年后A点前移0.73 mm,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上颌骨SNA角从80.43°减小到80.21°, 仅改变0.22°,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点前移0.73 mm,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上下前牙继续向前生长分别为3.46 mm和3.74 mm, 下颌磨牙增长2 mm, ANS继续增长3.12 mm,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ANB角平均减小0.72°, 接近复发到Ⅲ类骨骼关系, 虽然改变无统计学意义, 但也表明了牵引后复发的趋势。

*P<0.05, T2与T1比较;△P<0.05, T3与T2比较

3 讨论

Pangrazio-Kulbersh等[13]对稳定性做了回顾性研究, 其对比了前方牵引治疗后与未牵引治疗的稳定性, 早期前方牵引与生长发育结束后上颌做LeffortⅠ手术前移上颌的长期稳定性对比研究。作者选取了17例上颌前方牵引组病例和17例正颌手术病例, 前方牵引组同样对比没有做任何治疗的三类错合畸形患者。取所有患者的治疗前、牵引结束或手术结束后2周、前方牵引治疗结束后7年半和手术后一年半的头影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在前方牵引组, 上颌有一个有利的生长, 甚至牵引结束后在长期稳定性观察阶段, 而且上颌向前生长的趋势大于未作任何治疗组, 但随着时间增长上下颌骨间趋于减小趋势, 手术组在手术后及术后一年半所有测量项目均保持稳定。其最重要的发现随着治疗后时间的推移, 前方牵引组和手术组在长期稳定性期间的结果基本相似。Nevzatoğlu等[14]对快速扩弓和手术辅助扩弓结合前方牵引的5.6~6.1年追踪研究结果显示无论那一种方法矢状向的改变都是不稳定的。

Riolo等[15]的纵向头影测量研究比较结果提示:哪一些可以归纳于生长的结果, 哪一些可以归纳于同一周期的治疗结果, 这种类型的比较可以辨别出治疗过程中哪些是生长因素造成的。然而, 这个结论必须谨慎的解释, 因为呈现的ClassⅢ只是样本之一, 而Riolo等[15]的平均值则来源于ClassⅠ样本。本研究显示, 大约2.03 mm的A点前移和SNA 0.92度的角度增长均大于Riolo等[15]的同一年龄和周期内的病例样本。该研究还提示在未治疗组上颌切牙前移, 但对照组是自然生长的样本。在上前牵组中, 上切牙比单纯生长有更多的前移1.52 mm和7.1度。在ClassⅢ治疗组和ClassⅠ未治疗组中, 下SNB角没有明显改变, 所有垂直向的改变也同ClassⅠ未治疗组相似。

ClassⅢ错合接近于4~5 mm的反覆盖或者更小比较接近成功矫治的范围。本研究结果表明, 牙齿和骨骼的改变是均等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反覆盖大于5 mm就成为禁忌证。上颌骨前移的效果基本稳定, ClassⅢ的复发趋势主要是由于下颌骨进一步生长的结果。

上颌前方牵引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6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替牙期上颌骨发育不足所致反患者60例, 其中男37例, 女23例, 年龄6~12岁, 平均 (8.98±2.25) 岁, 纳入标准:凹面型;颅部侧位片显示上颌骨发育不足, 骨性Ⅲ类错颌;均在替牙期, 前牙反;X线对左手腕摄片, 结果显示患者正处于发育生长高峰期或者即将至发育生长高峰期;均未接受过任何正畸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为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在治疗前1~2周均接受上颌快速扩弓, 解除存在后牙反者反, 之后进行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不接受上颌快速扩弓, 直接接受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在患者口腔内放置后牙平面垫式矫治器, 观察良好固位后, 将牵引钩放置在尖牙近中龈方。牵引装置为面具式, 力值每侧设置为500~1000 g, 方向与颌平面保持平行或者略向前下方偏移, 保证口唇能够自由活动, 叮嘱患者每天至少要牵引14 h, 口内矫治器全天佩戴。

1.3 观察指标

磨牙关系为中性或者中性偏近中;前牙反完全解除, 表现为浅覆盖、覆颌;后牙上覆盖正常覆颌。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均接受头颅侧位摄片。采用传统测量分析方法及部分Mc Namara头影测量分析方法, 软、硬组织共19项接受检查[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为4~12个月, 平均治疗时间为 (8.41±3.22) 个月, 两组患者上牙弓前移、上颌骨、前牙反均得到明显纠正,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纠正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C0-A均出现显著增加, 由此可知上颌骨向前生长;Co-Gn显著增加, 同时下颌Y轴增加, 上颌前方牵引不会对下颌骨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两组患者UL-EP均出现显著增加, 由此可知, 随着上中切牙唇倾及上颌骨的前移, 上唇前移, 详见表1。

mm

3 讨论

已有的文献[4]在对固定矫治器、活动矫治器、FrakelⅢ矫治前牙反三种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在限制下颌、促进上颌骨的生长发育均有显著作用。矫治前牙颌的机制主要通过改变下颌骨旋转及切牙轴倾度, 从而促进SNB角的减小。近年来研究发现在替牙期采用前牙牵引治疗, 牙齿、骨骼及软组织均出现显著变化, 其中上颌骨向前上移动时即出现逆时针旋转, 下颌骨后下旋转, 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向移动, 上磨牙近中移动, 下磨牙远中移动, 替牙期上颌骨发育不足所导致的反患者采用前方牵引器治疗效果显著[5]。

在对替牙期上颌骨发育不足导致的反治疗时, 一方面受到临床医生经验的影响, 另一方面受到投影测量分析的影响。上颌前方牵引器首次使用是在1944年, 是用于位置后缩或者上颌发育不足导致的前牙反畸形, 前方牵引矫治器主要有口内部分及口外部分。口内部位又可分为固定矫治器及活动矫治器, 其中活动矫治器为牙平面垫式, 对反进行解除, 在制作时需要良好固定, 同时口外矫形力需要>400 g从而不会导致脱位的发生, 牵引钩在尖牙近中龈方[6]。口外部位主要分为前方牵引联合头帽颏兜及颏兜前牵引装置, 在治疗中可采用双杆可调式前方牵引器。

矫形力的方向、大小及力的作用点均可对矫形治疗的效果产生影响, 当每侧力>400 g前方牵引力对上颌产生作用时, 颅骨、上颌骨经颧颌缝、鼻颌缝、鼻颌缝及、翼腭缝骨缝等被牵张, 新骨沉积, 导致使上颌骨超前方生长移位[7]。而每侧<350 g的矫治力, 则难以促使上颌骨移位, 只能使上牙列被拉向前[8]。一般认为, 牵引上颌骨最佳年龄为7岁左右, 在牵引过程中, 托上颌骨前移量明显大于上前牙前移量;而替牙中晚期则为上颌骨后缩伴下颌前突的前牙反, 通过上颌快速扩弓促进上颌前移, 对下颌生长产生抑制作用[9]。大多数临床研究者认为, 上颌前牵引在促进上颌骨向前、向下移动时, 腭平面亦会出现逆时针旋转, 因此在对前下面高过大的垂直生长型患者进行治疗时, 尽量通过鼻上颌复合体阻力中心牵引牵引离线, 进而减少上颌骨逆时针旋转的发生。

上颌前方牵引 篇3

错牙合患者的面部呈现中部凹陷, 颏部前突, 极其影响面部容貌, 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1]。研究发现[2], 如在7岁左右进行正畸矫治, 一般能改善牙颌面矢状关系不调和面部侧貌美观。现将我科采取快速扩弓式上颌前方牵引口内装置, 对错牙合患者牙颌面及软组织侧貌影响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接受正畸的18例错牙合患者, 所有入选患者均通过CR拍摄X线片显示安氏III类骨面型特征。其中男性8例, 女性10例;年龄为6~9岁, 平均年龄7.1岁。身体均健康, 无唇腭裂及其他颌骨组织疾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快速扩弓式口内装置为西湖巴尔公司供应, 于两侧上颌处的第一磨牙和第一前磨牙装牙环, 于腭侧处将4个牙环与螺旋扩弓器用粗钢丝连接为一体, 后在上颌尖牙区的颊侧连接牵引钩, 同时采取粘结剂加固。快速扩弓为每天2次, 每次扩弓时旋转90°, 加力治疗1周后终止, 同时采用杭州亚新产前方牵引器牵引。

1.2.2 观察指标:

正畸前、后分别采用CR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 拍摄及阅读为放射科同一位资深医生。正畸前、后硬组织测量项目及软组织测量项目参照陈远萍等[3]学者设计。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记录,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头影硬组织各测量值对照情况

18例入选患者, 治疗前SNA角平均值为 (77.9±2.0) °, 治疗后平均值为 (82.3±2.1) °;治疗前SNB角平均值为 (80.2±1.7) °, 治疗后平均值为 (80.4±1.8) °;治疗前ANB角平均值为 (-2.3±1.5) °, 治疗后平均值为 (1.4±2.1) °;治疗前下颌平面角平均值为 (35.4±2.3) °, 治疗后平均值为 (37.4±4.1) °;治疗前上中切牙对前颅底相对倾斜角平均值为 (108.1±5.4) °, 治疗后平均值为 (113.4±5.5) °;治疗前上中切牙相对上面部的倾斜角平均值为 (27.3±6.2) °, 治疗后平均值为 (30.2±5.5) °;治疗前腭平面相对FH平面倾斜角平均值为 (176.4±1.8) °, 治疗后平均值为 (178.40±2.6) °;治疗前腭平面相对SN平面倾斜角平均值为 (8.4±2.1) °, 治疗后平均值为 (6.8±2.6) °;治疗前下中切牙相对下颌平面倾斜角平均值为 (85.9±5.8) °, 治疗后平均值为 (82.7±5.5) °;治疗前上下中切牙角平均值为 (129.5±8.6) °, 治疗后平均值为 (126.3±9.3) °;治疗前上中切牙切缘到NA连线的垂直距离平均值为 (4.7±2.6) mm, 治疗后平均值为 (5.9±1.8) mm;治疗前上前牙-齿槽高平均值为 (27.1±2.3) mm, 治疗后平均值为 (27.8±2.3) mm;治疗前A、N在FH平面投影间距平均值为 (-4.3±2.9) mm, 治疗后平均值为 (2.9±3.8) mm;治疗前S、A在FH平面投影间距平均值为 (81.6±4.3) mm, 治疗后平均值为 (84.1±3.7) mm;治疗前A在FH平面的投影水平距离平均值为 (44.9±3.3) mm, 治疗后平均值为 (48.8±4.1) mm。治疗前、后头影硬组织各测量值对照显示, SNB角、上中切牙相对上面部的倾斜角、上下中切牙角及上中切牙切缘到NA连线的垂直距离无明显差异性 (P>0.05) , 余各项目差异性显著 (P<0.05) , 详见表1。

2.2 治疗前、后头影软组织各测量值对照情况

18例入选患者, 治疗面凸角平均值为 (5.6±3.1) °, 治疗后平均值为 (11.1±3.7) °;治疗前H角平均值为 (12.1±4.4) °, 治疗后平均值为 (15.7±5.8) °;治疗前鼻突度平均值为 (11.6±1.9) mm, 治疗后平均值为 (10.5±1.3) mm;治疗前上唇软组织厚平均值为 (14.7±2.5) mm, 治疗后平均值为 (14.82±2.2) mm;治疗前下唇软组织厚平均值为 (13.8±2.3) mm, 治疗后平均值为 (15.8±1.6) mm;治疗前上唇到审美平面的距离平均值为 (-2.3±3.1) mm, 治疗后平均值为 (-0.1±3.0) mm;治疗前下唇到审美平面的距离平均值为 (0.8±3.7) mm, 治疗后平均值为 (1.3±3.4) mm;治疗前鼻下点至H线距离平均值为 (15.7±5.8) mm, 治疗后平均值为 (10.9±3.6) mm。治疗前下唇凸点至H线距离平均值为 (2.1±1.8) mm, 治疗后平均值为 (1.3±1.2) mm;治疗前A点至NPg的垂直距离平均值为 (1.7±1.4) mm, 治疗后平均值为 (1.2±0.8) mm。治疗前、后头影硬组织各测量值对照显示, 面凸角、H角、鼻突度、鼻下点至H线距离、下唇软组织厚及上唇到审美平面的距离差异性明显 (P<0.05) , 余各项目无显著差异性 (P>0.05) , 见表2。

3 讨论

有学者研究发现[4], 前牙反牙合的患者, 如选择良好的适应症, 排除患者自身发育或性别等因素, 快速扩弓的同时, 加用前方牵引进行治疗, 治疗后软组织侧貌能得以显著改善, 牙颌面及软组织侧貌改善至正常或接近正常, 唇肌收缩状态及位置也得以明显改观。这提示正常的切牙位置, 对软组织侧貌有显著的影响。模型分析[5], 上颌前移距离与软组织上唇突点及面突角呈现一定的相关性。随着社会的发展, 患者就诊进行矫正的目的已不再单纯为纠正骨骼畸形, 有效改善面部美观逐渐成为正畸就诊的主要目的。为满足患者的需要, 刘伟涛等[6]学者提出, 应把软组织正畸作为今后前牙反牙合患者治疗方案探索的重点方向之一。本研究着重对照分析治疗前、后头影硬组织各测量值及治疗前、后头影软组织各测量值, 了解快速扩弓式上颌前方牵引口内装置对牙颌面及软组织侧貌的影响。

本研究资料显示, SNA角、A和N在FH平面投影间距、S和A在FH平面投影间距、A在FH平面的投影水平距离等说明A点位置的角度和间距都明显增加, 其中S和A在FH平面投影间距平均增加1.96 mm, A和N在FH平面投影间距前移平均为1.51 mm, A在FH平面的投影水平距离前移平均为1.82 mm。经快速扩弓式上颌前方牵引口内装置治疗后, 18例患者牙颌面矢状关系不调均有显著改善。

本研究资料中, 头影软组织各测量值通过Holdaway分析法, 结果显示H角增大, 鼻突度减小, 鼻下点至H线距离增加。提示上唇在前牵引治疗后位置前移明显, 随着骨组织前移而发生改变。在下唇软组织厚度及上唇到审美平面的距离增加的同时, 而上唇软组织厚度无显著变化。经快速扩弓式上颌前方牵引口内装置治疗后, 18例患者上唇软组织相应改观, 较之前变得丰满, 面部侧貌变得美观。

参考文献

[1]孔凡芝, 经海, 耿丽, 等.不同年龄骨性III类错牙合粘结式快速扩弓并上颌前方牵引后的颌面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 12 (30) :5824-5828.

[2]张琨, 王春玲, 朱秀娟, 等.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对牙颌作用的三维测量研究[J].口腔医学, 2009, 29 (10) :528-530.

[3]陈远萍, 李霞, 韩光红.上颌前方牵引联合上腭快速扩大对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颅面结构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6, 32 (1) :133-136.

[4]孔凡芝, 佘鹏, 王玉玲, 等.黏结式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大龄骨性Ⅲ类错牙合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 2007, 47 (36) :30-32.

[5]浦路明, 陈斯军, 袁静.上颌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J].口腔医学, 2009, 29 (12) :639-640.

上一篇:科技论文英译下一篇:劳动法中劳动者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