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上颌窦炎(精选7篇)
真菌性上颌窦炎 篇1
近些年, 由于抗生素和激素的不合理应用、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 CT等影像学检查的普及, 病人对健康观念的改变, 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病有上升趋势。我科自2001年9月-2008年9月共收治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22例, 分别行单纯Caldwell-Luc术式、鼻腔内窥镜下手术、或两者联合进路手术治疗, 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22例, 男13例, 女9例;年龄20~57岁;病程6个月~7年;18例为单侧发病, 4例为双侧发病;有糖尿病史3例, 伴过敏性鼻炎2例, 2例因慢性扁桃体炎反复间断应用抗生素, 无长期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病例。
1.2 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有涕血、回吸痰中带血、脓涕、鼻腔及鼻窦息肉、头痛、不同程度鼻堵等。术前鼻内镜下检查见:中鼻道脓性分泌物11例, 中鼻甲肥大或黏膜息肉样变5例, 中鼻道息肉4例, 中鼻道黑褐色或干酪样分泌物4例, 鼻中隔偏曲6例。所有病例手术前均行CT检查, 发现患侧鼻窦不均匀密度增高影, 部分可见点状或片状钙化影, 未见明显骨质破坏。
1.3 手术方法
所有病人均行手术治疗, 17例采用局麻+强化麻醉, 5例采用全麻。2003年9月以前部分不伴鼻息肉患者采取单纯Caldwell-Luc术式, 共6例;采取鼻腔内窥镜下手术、或两者联合进路手术方式16例。Caldwell-Luc手术, 凿开上颌窦前壁后清理窦腔内分泌物及去除病变严重窦内黏膜。鼻内镜下手术者, 术中矫正鼻中隔偏曲, 摘除中鼻道及鼻窦息肉, 去除息肉样变中鼻甲黏膜或部分肥大中鼻甲, 切除钩突, 开放筛泡, 扩大开放上颌窦自然口, 能在镜下完整窥及上颌窦全貌并完全清除窦内病变的单纯采用鼻内镜下手术, 不能窥清全貌或清除不彻底者, 采用联合手术。术中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窦腔, 尽量保留窦内正常黏膜。手术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
1.4 术后治疗
术后全身应用抗生素5~7d, 术后48~72h取出鼻腔填塞物, 术腔定期清理, 以1%H2O2及生理盐水或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每天1~2次, 局部及全身未应用抗真菌药物。伴过敏性鼻炎术后鼻腔黏膜水肿明显患者加用鼻腔用激素药物。
1.5 结果
治愈标准:症状消失, 鼻内镜检查见创面愈合, 窦口开放良好, 窦腔黏膜上皮化, 无脓性分泌物, 并可见血管纹分布, 上颌窦冲洗液清洁。本组病例均随访6个月~2年, 治愈20例, 2例采取单纯Caldwell-Luc术式患者复发, 治愈率90.9%。2例复发患者再次行内窥镜下手术后治愈。全部病例未见并发症。
2讨论
真菌性上颌窦炎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 非侵袭性鼻窦炎又包括真菌球性和变态反应性, 以真菌球性最常见。各个窦腔均可受累, 以单侧上颌窦发病最为常见, 这与该窦腔内常有分泌物潴留, 内壁及开口处具有黏膜皱褶隐窝, 有利于真菌生长、定居有关。
真菌感染最常见的为曲霉菌[1], 是一种条件致病菌, 在自然界大量存在。机体健康情况下不致发病, 常见的发病诱因有: (1) 长期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致机体抵抗力下降。 (2) 鼻腔、鼻窦解剖畸形、阻塞性息肉等[2]。 (3) 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致菌群失调。 (4) 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本病主要临床表现有涕血、回吸涕中带血 、脓涕、鼻腔及鼻窦息肉、头痛及不同程度鼻塞, 少数病人有牙痛、面部麻木及胀痛、眼眶胀痛及畏光流泪等表现。本病的常用检查方法有鼻窦CT、穿刺涂片或真菌培养、鼻内窥镜检查等。CT检查是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主要检查方法, 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主要CT特征: (1) 病变多发生于一侧上颌窦, 较少累及其他窦腔的不均匀密度增高影, 与窦壁无关。 (2) 窦腔内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团块影, 部分病人其中呈现不规则的高密度斑片状、点状或线样钙化斑。 (3) 部分上颌窦壁骨质增生硬化。霉菌团块标本对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3]。
本病主要是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变, 通畅引流, 最大限度保留正常黏膜。传统手术方式为柯-陆手术, 优点是窦腔内病变清除彻底, 其缺点是创伤大, 手术后易出现面部肿胀、麻木, 术后窦腔引流差。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鼻窦真菌病有明显的优势, 有良好的可视性、微创、能同期处理解剖异常、康复迅速、痛苦小, 并发症少。但由于上颌窦的解剖特点, 鼻内镜角度及手术器械的限制, 部分病人上颌窦内不能完全窥见, 尤其是前下角部分, 病变不能清理干净, 疾病易复发, 采用联合术式能大大降低复发率。目前该疾病术后是否应用抗真菌药治疗还没有统一的观点, 因抗真菌药物的全身应用副作用较大, 多不主张全身应用。但窦腔内是否局部应用, 各家说法不一。冯立人[4]等报道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上颌窦曲菌病, 术后用抗真菌药物冲洗对愈合期影响不大。由于曲霉菌属于厌氧菌, 手术后术腔应用1%H2O2冲洗能有效抑制真菌生长, 或应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改变术腔酸碱环境, 亦能抑制真菌生长避而提高疗效。
真菌性上颌窦炎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后要定期检查, 清理术腔痂块、肉芽, 避免术腔黏连、息肉复发及窦口闭锁, 避免疾病复发。
摘要:目的: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分析22例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 总结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 治愈20例, 2例采取单纯Caldwell-Luc术式患者复发, 治愈率90.9%。2例复发患者再次行内窥镜下手术后治愈。结论: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手术方式应根据病变情况而定, 以确保治疗效果。
关键词:非侵袭性,真菌,上颌窦炎,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郭洁波, 苏振忠.鼻窦真菌病10例临床分析 (J)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9, 6 (3) :135.
[2]杨秀敏, 王毓新, 刘铭.100例真菌性鼻窦炎的病原菌分析 (J)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99, 6 (3) :135-137.
[3]农辉图, 李菊裳, 黄光武, 等.鼻腔鼻窦真菌病的真菌学和临床诊疗研究 (J)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0, 7:3.
[4]冯立人, 谭长强, 郭庆明, 等.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上颌窦曲菌病 (J)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 12:554.
真菌性上颌窦炎手术径路的选择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 年1 月~2012 年3 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确诊的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64 例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De Shazo诊断标准, CT上见窦腔内密度增高影;内镜检查窦腔内有脓性、干酪样病变;术中可见灰绿色、黑褐色真菌团块粘附聚集;组织学检查无真菌浸润血管、骨质证据。 其中男26 例, 女38 例;年龄32~78 岁, 平均 (56.2±10.6) 岁;病程6 个月~3 年, 平均 (1.1±0.4) 年;术前CT确定均为单侧发病, 60 例均为典型真菌性鼻窦炎表现, 窦腔密度增高, 并可见钙化和斑点, 其中53 例可见上颌窦口扩大影响, 高密度阴影突向鼻腔, 8 例可见上颌窦壁骨质吸收, 并伴有头面部疼痛、流脓涕、涕中带血、鼻塞等临床症状;鼻内镜检查鼻腔黏膜充血、中下鼻道肿大52 例, 中鼻道息肉32 例, 中鼻道内黄色干酪样物质17 例;所有患者术后均经病理学证实可见真菌菌丝。 将观察对象按就诊顺序1∶1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32 例。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内镜下中鼻道开窗联合尖牙窝小视窗双径路手术, 对照组给予单纯鼻内镜下中鼻道开窗术治疗, 术后定期进行鼻内镜检查和鼻窦冲洗, 随访1~3 年, 平均随访时间 (1.5±0.3) 年。
对照组以动力切割系统切除病侧钩突, 扩大开放上颌窦窦口, 内镜下小弯头及大弯头切割器30°、70°彻底清洁窦腔内分泌物及息肉样变黏膜, 5%碳酸氢钠冲洗。
观察组采用双径路手术, 在唇龈沟尖牙窝处以直径4.5 mm套管针开窗, 穿透骨质及黏膜后, 0°、30°、70°内镜经小视窗窗口插入, 仔细探查后彻底清除真菌团块和病变黏膜, 以膨胀海绵填塞鼻腔, 静脉滴注抗生素7 d, 术后2 d抽取膨胀海绵, 5%碳酸氢钠冲洗。
1.3 疗效评价
术后1、3 个月行鼻内镜检查, 并在3 个月后参考内镜下鼻窦手术疗效标准 (1997 年, 海口) 进行疗效评价, 将其分为3 个等级。 痊愈:术腔上皮化完整, 鼻黏膜光滑, 无肿胀, 窦口开放良好, 鼻窦冲洗液清洁, 无脓性分泌物和真菌团块;好转:术腔上皮化, 窦口开放, 有脓性分泌物但无真菌团块;无效:术腔未上皮化, 鼻黏膜肿胀充血, 窦口闭塞未开放, 鼻窦冲洗液发现有脓性分泌物和真菌团块。 以 (痊愈+好转) /总例数×100%计算总有效率。
对患者参考Michael功能性鼻内镜术对慢性鼻窦炎主观症状进行量表评价[4]。 该量表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症状如头面部疼痛、鼻塞、涕中带血等以0 和1 进行打分, 求和作为总分, 得分越高、临床症状越严重、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并用Ridit分析进行比较, 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有效率为96.86%, 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 差异有统计意义 (P = 0.000) 。见表1。
2.2 两组患者鼻内镜检查结果
术后1 个月两组患者症状和鼻内镜检查结果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251、8.523, P < 0.05) , 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术后3 个月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χ2=5.842, P < 0.05) , 两组鼻内镜检查结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012, P > 0.05) 。 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主观症状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主观症状评分分别为 (5.12±1.21) 、 (5.31±1.03) 分, 两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术后两组症状评分分别为 (0.34±0.16) 、 (0.94±0.14) 分, 观察组得分低于对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两组手术前、后相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均P < 0.01) 。 见表3。
2.4 并发症及复发
观察组复发1 例, 复发率为3.13%, 对照组复发4 例, 复发率为12.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205, P = 0.000) 。 复发患者均再次行鼻内镜下手术后治愈,
两组均未发现并发症。
3 讨论
真菌性鼻窦炎常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鼻腔解剖异常或病变时出现, 机体存在全身性代谢疾病、或抗生素使用不当也可能导致本病发生。 以上颌窦发病率为最高, 临床表现可有鼻塞、痰中带血、鼻腔异味、头痛等。 其治疗为彻底清除真菌团块, 通畅上颌窦引流[5]。传统治疗方法为上颌窦根治术。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 功能性内镜下上颌窦手术也得到迅速发展, Chen等[6]研究发现, 内镜下鼻窦炎手术不改变窦腔内纤毛运动方向, 使纤毛仍向自然窦口方向摆动;Bazemore等[7]研究也认为, 通过鼻内镜手术切除钩突, 扩大上颌窦自然窦口引流通道, 能够显著改善上颌窦的引流, 并防止真菌性上颌窦炎复发。
虽然鼻内镜手术具有微创、灵便的优点, 但由于术中不同径路手术导致明视范围的限制, 易残留“死角”, 无法将真菌团块彻底清除, 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复发的隐患[9,10]。 本次研究中发现, 单纯中鼻道开窗可观察到上颌窦大部分区域, 但对于窦腔内壁、泪前隐窝等处视线难以到达。 因此本次研究中尝试利用4.5 mm上颌窦穿刺针于尖牙窝处开窗, 将其作为鼻内镜第二视窗, 使操作器械能够分两步进入, 从而不但扩大了视野, 而且增加了器械操作范围, 保证了真菌团块的彻底清除。 同时, 第二视窗无需缝合, 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研究结果显示, 与单纯鼻内镜手术相比, 双径路术后1 个月症状、鼻内镜检查改善情况明显改善, 术后3 个月症状改善明显, 手术有效率高达96.86%, 能够明显提高患者预后。
真菌性上颌窦炎 篇3
关键词:鼻内镜术,真菌性上颌窦炎,临床治疗
真菌性上颌窦炎属于鼻腔真菌感染性疾病, 在临床治疗中较少见, 糖皮质激素、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以及机体免疫力低下等因素都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真菌性上颌窦炎。近几年来, 此病的发生率正在不断上升, 因此必须对其治疗引起重视。本研究使用鼻内镜术对57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进行治疗, 现把相关情况作以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1年5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57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 其中男32例, 女25例, 年龄18~75岁, 平均 (42±6.4) 岁;病程在3个月~5年, 平均病程 (2±1.4) 年;全部患者均为单侧发病, 24例主诉流脓涕、鼻塞、头痛, 其中16例涕中带血且有异味;11例鼻内排出干酪样分泌物;6例单纯鼻阻不适者。6例鼻内镜检查病变侧中出现甲肥大息肉样变, 23例中鼻道内有灰白色或暗褐色渣样分泌物, 7例鼻中隔偏曲偏向患侧对上颌窦引流产生影响;16例息肉样变且筛泡肥大对颌窦自然窦口产生阻塞, 5例鼻腔检查没有出现阳性。使用CT对全部患者进行扫描, 发现全部患者窦壁增厚, 且病变窦腔中都出现不均匀、密度较高、混浊的软组织影, 其中16例窦腔内出现膨胀性骨质吸收及不规则扩大, 41例出现条索状钙化影。
1.2 治疗方法
通过表麻+局麻的方法对患者进行麻醉, 适量肾上腺素棉片+1%丁卡因给患者鼻腔表面进行麻醉, 使之麻醉至收缩总鼻道, 使用少许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对患者的筛前神经阻滞进行麻醉, 麻醉浸润至钩突, 然后使用Messerklinger术式在鼻内镜下把患者的息肉样组织进行清除, 再把钩突切掉, 为了使上颌窦自然口扩大到一定程度, 还需利用鼻窦电动切割吸引器把筛泡咬除, 尽可能保留鼻窦及鼻腔中的黏膜, 并避免对其产生损伤。对于上颌窦口出现外移、少量骨质较坚硬及开放不充分且无法对病变进行彻底清除的患者, 行下鼻道上颌窦开窗, 病变侧鼻中隔偏曲者先使用鼻中隔矫正术进行治疗, 术后再使用膨胀海绵进行填塞。对于通气、引流或因中甲肥大而对手术操作产生影响的患者, 行中鼻甲外侧部分切除, 把上颌窦口息肉样变黏膜切除后, 使用直钳或反咬钳把其前、后囟咬除, 以使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至1.2 cm×1.8 cm~1.6 cm×2.1 cm, 接着通过30°及70°内镜对窦腔出现病变的具体情况进行观察, 使用弯头吸引器和筛窦钳把窦腔中的分泌物除掉, 然后把窦腔内的真菌团块取出, 再使用生理盐水对鼻窦内的霉菌团块进行清除, 保留肿胀且出现充血现象的窦腔黏膜[1]。术后使用抗生素进行3~5 d的抗感染治疗, 48 h后把鼻腔填塞物取出, 然后每天使用生理盐水对鼻腔冲洗3次, 术后1周出院。出院1个月内后每周都在鼻内镜下对鼻窦进行1次清理, 然后根据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相应复查, 直至患者的窦腔黏膜完成恢复。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3.0软件对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处理。
2 结果
全部患者均在5个后痊愈, 3例鼻阻患者的通气情况出现明显好转, 涕中带血、流脓涕、鼻腔异味、鼻塞等症状逐渐消失, 54例痊愈, 治愈率100%, 使用CT对全部患者的鼻腔进行检查, 鼻窦、鼻腔黏膜恢复正常, 下鼻道造孔通畅, 上颌窦引流正常, 随访1年均没有出现复发现象。
3 讨论
根据相关研究及临床实践可知, 曲霉菌是导致患者出现真菌性鼻窦炎的主要致病菌, 其通常只对一个鼻窦进行侵犯, 目前, 上颌窦发病率较高。真菌属于条件致病菌, 当其进入人体后, 如何患者机体抵抗力较弱, 有慢性代谢性疾病, 长期滥用抗生素等都可能会发生真菌性鼻窦炎[2]。
真菌性鼻窦炎大多数都是单侧患病, 且上颌窦患病的概率较高, 使用CT对患者进行检查时, 可见其病变窦腔内出现密度较高的造影, 且有钙化斑散落在窦壁中, 在受压的作用下, 窦壁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膨胀性变化, 且可见鼻窦及鼻腔中的骨质异受到较严重的损害, 主要表现为局限性骨质出现消失或缺损现象, 此时还可能会出现骨质增生及膨胀性骨质改变等症状。药物或对上颌窦穿刺进行冲洗, 均无法对真菌性上颌窦炎进行彻底治疗, 因此, 临床上常以手术方式对其进行治疗, 根据临床研究可知, 鼻内镜手术在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中有着非常明显的疗效。通过手术, 患者鼻窦和鼻腔解剖的异常情况都能得到有效纠正, 且还能对窦口病变及霉菌团块进行彻底清除, 从而可通过建立良好的鼻窦、鼻腔引流来使患者鼻腔内的低氧环境得到改善。在手术过程中, 食欲吸切器对上颌窦中出现较严重息肉样变的黏膜进行切除时, 为了鼻腔和鼻窦的生理功能得到有效恢复, 应尽可能保留鼻窦中的正常黏膜, 并避免对其造成损伤。另一方面, 应使上颌窦口开放在1.5 cm×1.5 cm以上, 且对于已经扩大到一定程度的上颌窦口缘, 应把其前下部等部分原自然孔黏膜进行有效保留, 这样不仅能使创面瘢痕的闭锁程度得到有效减少, 而且还能使上颌窦的引流更加方便, 从而使窦腔内的充血黏膜得到有效恢复,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黏膜和骨组织真菌的侵入及窦内瘢痕组织的形成[3]。术后, 应定期在鼻内镜下对患者窦腔内的脓性分泌物、干痂以及血凝块进行清理, 为了使鼻腔、鼻窦保持清洁、通畅, 还应使用生理盐水对鼻腔进行冲洗。此外, 对于窦内囊泡、肉芽以及霉菌团块, 也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清理。如果患者的上颌窦自然孔再次出现狭窄现象, 应使用激素类药物对其进行喷鼻治疗, 以使创面尽快出现上皮化, 从而使术腔瘢痕的形成得到一定减少。根据本研究中的结果可知, 使用鼻内镜术对真菌性上颌窦炎进行治疗, 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可把此方法
参考文献
[1]张虹, 肖志勇, 陈瑜萍, 等.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30例鼻内镜治疗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2, 12 (6) :102-103.
[2]龙红兵, 覃继新, 刘津.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1, 18 (9) :123-124.
真菌性上颌窦炎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6例患者中, 男性14例, 女性22例;年龄24~73岁, 中位年龄49岁;病程1个月~3年;其中单侧发病34例, 双侧2例, 其中3例为中鼻道径路鼻内镜手术后复发病例。主要症状:鼻塞脓涕25例, 涕中带血或回缩涕中带血8例, 鼻腔异味15例, 头痛、面部胀痛7例, 牙痛2例, 涕中有豆渣样物3例, 无明显症状体检中发现2例。鼻内镜检查:大部分患者中鼻甲及中鼻道黏膜水肿, 中鼻甲息肉样变或者中鼻甲有息肉17例, 中鼻道可见脓性分泌物、灰褐色干酪样或泥沙样团块30例, 钩突肥大、息肉样变18例, 中鼻甲反张、鼻中隔偏曲12例。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窦CT检查 (水平位+冠状位) , 大部分患者上颌窦腔不均匀软组织影, 常有高密度不均匀的点状或斑片状钙化影, 部分有上颌窦内侧壁骨质吸收。
1.2 治疗方法
25例行鼻内镜下中鼻道径路手术, 11例行中、下鼻道双径路鼻内镜下手术。24例插管全麻, 12例行表面麻醉加局部麻醉。手术原则为彻底清除病灶, 纠正解剖变异, 扩大窦口, 恢复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在Stroz30鼻内镜下按照Messerklinger术式进行, 切除钩突, 开放中鼻道, 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 大小1.0~1.5 cm, 清除窦腔内分泌物及干酪样或泥沙样团块。术中根据情况去除息肉, 肥厚下鼻甲缩容, 纠正解剖变异, 如鼻中隔偏曲矫正, 气化中鼻甲、反张中鼻甲等手术。中下鼻道双径路手术者, 骨折内移下鼻甲, 充分暴露下鼻道, 下鼻道常规穿刺点做穿刺, 自穿刺口扩大开窗约1.0 cm×1.5 cm大小, 以向前向内扩大为主, 避免向后损伤鼻泪管。术中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上颌窦腔。中鼻道下鼻道填塞高膨胀海绵48 h。全部病例均送病理, 提示真菌性改变, 黏膜呈慢性炎症改变。术后均应用抗生素及鼻腔清理, 局部应用鼻喷激素, 未加用抗真菌药物。术后1周后开始鼻内镜换药, 生理盐水行上颌窦冲洗, 经中鼻道上颌窦开口及下鼻道开窗口观察术腔。出院后第1个月每周1次, 第2个月每2周1次, 第3个月后每月1次, 半年后视病情确定复诊周期。
2 结果
39例患者术后随访9~18个月, 平均12个月, 效果良好。患者术后无大出血、溢泪、面部肿胀、眶周血肿、视力下降等并发症, 术前鼻塞、脓涕、涕中带血、头痛等主诉症状消失。鼻内镜检查见上颌窦开口开放良好, 窦腔黏膜正常, 未见脓性分泌物及霉菌团块, 5例下鼻道开窗口闭锁。
3 讨论
真菌为条件性致病菌, 以曲霉素多见。真菌性鼻窦炎分为非侵袭性 (真菌球、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和侵袭性 (急性、慢性) 两大类[1], 临床上以非侵袭性多见, 以单侧上颌窦发病多见。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发病率逐年上升, 与以下因素有关:免疫功能异常:长期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放射治疗、慢性代谢性、消耗性疾病等致机体免疫力下降[2,3];鼻腔鼻窦的解剖存在异常和病变 (如钩突肥大、中鼻甲反向、肥大或泡状中甲、中鼻道息肉、鼻中隔弯曲、下鼻甲肥大等) 阻碍了鼻腔鼻窦通气引流, 为真菌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鼻窦CT检查对于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具有明显优势, 能清楚显示上颌窦内软组织的形态及窦壁骨质结构, 可以了解有无解剖异常, 能确定炎症累及的范围, 对鼻窦炎性病变、内翻性乳头状瘤、恶性肿瘤等具有鉴别诊断价值。真菌性上颌窦炎在鼻窦CT上的影像学表现典型, 鼻窦内大多可见不均匀软组织致密团块中有不规则的斑片状或点状钙化影。术前鼻窦CT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范围以及避免手术并发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 全身抗真菌药物对疗效影响不大。治疗原则是术中彻底清理窦腔内全部真菌团块等内容物, 并同时矫正异常解剖结构及去除病变组织 (如术中矫正鼻中隔偏曲、切除鼻息肉、肥大的钩突、肥大的部分中鼻甲、下鼻甲等) , 改善和恢复鼻腔鼻窦的正常通气引流, 削除真菌赖以生存的低氧环境[4]。本病的传统经典术式为上颌窦根治术, 但该术式损伤大, 对鼻窦引流口的处理不够满意, 患者术后痛苦大, 面部肿痛、上唇麻木等不良反应明显, 术后易复发[5]。自20世纪90年代始, 随着鼻内镜的广泛临床应用, 目前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治疗以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为主[6]。鼻内镜手术术中可以清楚观察窦腔内情况, 以利于彻底清除病灶及开放鼻窦, 能尽量保留正常组织和黏膜纤毛功能, 有利于术后鼻腔鼻窦通气引流, 且手术创伤较小、并发症较少、恢复较快。随着鼻内镜手术方法和技能的不断改善, 出现了不同的方法治疗真菌性鼻窦炎, 如:鼻内镜下单纯经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口开放术;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双径路手术;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口开放联合改良柯-陆氏切口双径路手术。本组36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 其中25例行鼻内镜下中鼻道径路单纯上颌窦自然口开放术, 11例行中、下鼻道双径路鼻内镜下手术。术中先行鼻内镜下单纯上颌窦口开放, 如能否完整暴露上颌窦腔并将真菌清理干净, 可不行下鼻道开窗术。但是由于上颌窦本身的解剖特点, 单纯上颌窦开口径路时存在视野死角, 上颌窦底内角常残留病灶, 导致术后复发。本组3例复发性病例既为此类。因此, 对于开放上颌窦自然口后如不能充分暴露上颌窦腔者, 或者术前鼻窦CT提示上颌窦底内角有高密度钙化灶以及单纯中鼻道径路术后复发者, 应采用中、下鼻道双径路手术, 开放上颌窦自然口同时联合下鼻道开窗, 通过中下鼻道2个窗口, 鼻内镜下可充分暴露整个上颌窦腔, 彻底清理上颌窦病灶, 同时方便术中、术后冲洗, 有利于冲出细小残留真菌病灶, 有利于术后上颌窦腔分泌物引流及术后观察术腔情况。
总之, 鼻内镜下行单纯中鼻道径路手术, 并根据具体情况行联合下鼻道开窗的双径路手术对于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 手术彻底, 疗效确切, 手术创伤小, 恢复快, 不易复发, 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中鼻道径路及中、下鼻道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治疗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的病例资料, 25例行鼻内镜下中鼻道径路手术, 11例行中、下鼻道双径路鼻内镜下手术, 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术后随访9~18个月, 平均12个月, 疗效满意, 无复发, 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中鼻道径路及中、下鼻道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确切, 创伤小。
关键词:上颌窦炎,真菌病,鼻内镜手术,双径路
参考文献
[1]Morpeth JF, Rupp NT, Dolen WK, et al.Fungal sinusitis:anupdate[J].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 1996, 76 (2) :128-139.
[2]Anselmo-Lima WT, Lopes RP, Valera FC, et al.Invasive fungal rhinosinusitis in inmmunoeompromised patients[J].Rhinology, 2004, 42 (3) :141-144.
[3]Lanza DC, Dhong HJ, Tantilipikon P, et al.Fungus and chronicrhinosinusitis:from bench to clinical understanding[J].Annotol Rhinol Laryngol Suppl, 2006, 196 (1) :27-34.
[4]张艳红, 杨新明.鼻腔鼻窦真菌感染46例报道.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00, 6 (1) :48-49.
[5]Pagella F, Matti E, Giourgos G, et al.Is canine fossa access necessary for successful maxillary fungus ball treatment?[J].Rhinology, 2009, 47 (4) :385-388.
真菌性上颌窦炎 篇5
上颌窦穿刺不仅可去除窦腔内炎性分泌物, 并能通过冲洗、局部用药, 开放窦口, 消除窦腔及窦口粘膜水肿, 恢复纤毛粘液的正常功能, 这已作为上颌窦炎治疗的有效措施在临床上广泛采用。但因麻醉不充分, 个别医师穿刺定位不准确而致进针困难以及粗暴穿刺等给患儿带来痛苦, 使患儿产生恐惧心理, 对治疗不合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门诊病历, 108例190侧, 男性55例102侧, 女性53例88侧, 年龄为8~1 4岁的儿童, 男女比率无明显差异。
1.2 试验方法
临床试验在随机双盲下进行,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上颌窦穿刺冲洗的方法, 试验组采用上颌窦穿刺置管联合鼻腔冲洗的方法, 所留置的管为普通麻醉用的硅胶管, 置管时间为1个月, 鼻腔冲洗采用常规的鼻腔冲洗方法进行, 2组均辅于常规的药物治疗, 每周均冲洗3次, 连续4周, 随访6个月。
1.3 疗效判定
采用1997年海口标准, 并与文献报道的儿童鼻内镜鼻窦手术疗效相比较。
2 结果 (表1)
文献报道的的儿童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有效率为7 5%~9 0%。
3结果分析
(1) 实验组无效为9例, 在随访中有1例没有坚持而自动放弃治疗, 视为无效;其他8例中随访CT检查发现有2例鼻中隔偏曲, 3例下鼻甲肥大, 3例钩突肥大, 存有明显的鼻腔-鼻窦解剖异常。
(2) 对照组中无效20例, 其中有13例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疼痛而无法坚持自动放弃治疗;另外7例随访中CT检查示有3例鼻中隔偏曲, 2例下鼻甲肥大, 2例钩突肥大, 存有明显的鼻腔-鼻窦解剖异常。
(3) 试验组有效率为85.0%,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8.3%, 与文献报道的鼻内镜鼻窦手术的75%~90%的疗效相当。
4讨论
(1) 慢性鼻窦炎是感染性疾病, 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儿童慢性鼻窦炎为一般可通过药物治疗的疾病, 并非必须手术。鼻窦炎治疗的主要目的:重建鼻窦的正常生理;快速消灭分泌物中的细菌;预防迁延成慢性鼻窦炎及发生并发症。基于儿童的生理特性和鼻窦炎发生的解剖基础考虑, 任何年龄的儿童鼻窦炎患者的首选治疗仍为保守治疗, 只有在保守治疗失败后才考虑手术。如果检查发现有鼻腔-鼻窦息肉, 以及C T检查提示有明显的鼻腔-鼻窦的解剖异常, 即窦口鼻道复合体异常时, 则必须手术治疗, 因为上颌窦穿刺冲洗是不能解决窦口阻塞的问题。
(2) 传统的上颌窦穿刺冲因反复多次的穿刺, 不但破坏了鼻腔及鼻窦的正常粘膜, 从而影响粘膜的粘液毯功能;而且由于穿刺时的疼痛常可导致患儿不能坚持按时治疗, 造成治疗失败。而置管则不需反复多次的穿刺, 从而避免了反复穿刺造成的粘膜损伤与疼痛, 不但冲洗方面, 患儿容易接受并常能坚持按时治疗;而且门诊随访也可更好的进行。加上鼻腔冲洗, 可更好的达到清洁鼻腔, 改善粘膜环境并保持粘膜正常功能的目的。而减少粘膜的损伤并维持粘膜正常的粘液毯功能, 是鼻窦炎治疗的重要基础和治愈的可靠前提。
摘要:鼻窦炎是鼻科临床工作中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病因非常复杂, 由于儿童的生理特性和鼻腔-鼻窦的解剖因素, 近年来报道的儿童鼻窦炎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儿童鼻窦炎又以慢性上颌窦炎最为常见, 由于儿童的学生身份及治疗方法的不合理, 常导致多数患儿不能坚持按时治疗, 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作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 采用上颌窦穿刺置管联合鼻腔冲洗的方法治疗儿童慢性上颌窦炎, 在比较传统的单纯上颌窦穿刺冲洗及现代的鼻内镜鼻窦手术后, 结果表明: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上颌窦穿刺冲洗, 与文献报道的鼻内镜鼻窦手术疗效无显著差异,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上颌窦穿刺,置管,联合,鼻腔冲洗,慢性上颌窦炎
参考文献
[1]韩德民, 周兵.鼻内窥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87.
真菌性上颌窦炎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07年7月至2012年9月经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的霉菌性上颌窦炎患者资料26例。男性8例,女性18例。年龄22~62岁,平均(43±6)岁。主要临床症状:发热、鼻塞、涕血,部分见痂皮,鼻面部疼痛等。伴糖尿病4例,慢性肾功能减退1例,风湿性关节炎1例,结核3例。术前CT误诊为一般上颌窦炎5例。
1.2 CT扫描方法:
26例均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128层及GE CT/e CT扫描机。层厚和层距为2和5 mm。分别摄骨窗及软组织窗片,所有病例均未做增强扫描。
2结果
2.1病变分布
病变仅累计一侧上颌窦21例,右侧10例,左侧11例,累计双侧上颌窦3例。单侧上颌窦及筛窦同时累计2例。上颌窦内显示钙化灶的21例(见图1a)。上颌窦壁增厚7例(见图1b)。内侧壁吸收破坏4例(见图1c)。
2.2 CT诊断:
26例中21例病灶内出现钙化的CT全部诊断为霉菌性上颌窦炎,5例病灶中未见钙化的,均误诊为一般上颌窦炎,右侧4例,左侧1例。CT表现为上颌窦内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4例,CT值32~40 Hu,伴部分积液1例。表现为中等高密度影1例,CT值48~65 Hu。5例病灶内均无明显钙化,窦壁无增生硬化、破坏,窦腔大小无改变,临床鼻塞并血涕1例,糖尿病2例,慢性肾功能减退1例。
3讨论
3.1霉菌性上颌窦炎的病理基础及CT影像特征
霉菌为条件致病菌,存在于鼻腔及鼻窦内致病的多为曲霉菌。当各种原因致机体抵抗力减退,或鼻窦引流口狭窄或闭锁时,霉菌在乏氧环境下大量滋生,引发霉菌性鼻窦炎,多发病于上颌窦[1]。其病理组织学一半以上属于增殖型,由炎性细胞浸润、炎性肉芽组织及大量菌丝增殖而成。故CT影像主要表现为软组织密度阴影或肿物,少部分为渗出型,影像上呈液性阴影。窦腔内软组织中斑点状高密度影,与病理染色对照提示为钙盐类物质。CT特征表现:(1)多单侧或单个上颌窦腔受累,较少双侧发病,可能与病因及该鼻窦生理解剖结构有关,表现为窦腔内片状、块状或充满整个窦腔的软组织影。(2)窦腔中斑点、团块、条样等多形态的钙化。李蕾等[2]报道其发生率为92.86%,而一般上颌窦炎症发生率仅为3%,本组为81%(21/26)。统计显示中央分布的71.4%,散在分布的19.1%,边缘分布的9.5%。此点是与细菌性上颌窦炎的重要鉴别点,最具特异性。(3)窦壁骨质局限性破坏或较均匀增生硬化。相对肿瘤表现较轻微的窦腔扩大或缩小。
3.2 鉴别诊断:
霉菌性上颌窦炎窦腔软组织内的钙化具有特异性。高志友[3]报道据此特点影像诊断准确率高达96.4%,本组为100%。未出现钙化灶时与一般上颌窦炎、鼻窦炎性息肉CT表现相似,无明显差别,不易区分。此时其鉴别要结合临床表现,有无基础病,霉菌培养及必要时病理检查。鼻窦炎性息肉CT表现为边缘相对光滑、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密度肿块,无钙化及窦壁破坏。一般细菌性上颌窦炎病程多较长,临床症状多复杂,全身症状重。窦腔常多个受侵犯,腔内积液多见,少钙化。收集本组资料时,发现1例窦腔内显示块状高密度影,CT值约为75 Hu,CT考虑为霉菌性上颌窦炎,手术时却为黏稠的脓性物。少数侵袭性霉菌性上颌窦炎与肿瘤较易混淆,后者侵袭力更强,破坏范围更为广泛,可出现瘤组织坏死液化,钙化少见,侵入鼻腔时可见不规则肿物。本组未发现侵袭性霉菌性上颌窦炎病例。
3.3 CT误诊分析:
究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对霉菌性上颌窦炎思想上认识不充分,忽略了其常伴有鼻腔鼻窦结构的畸形等细节,思维仅停留在明显征象上,惯性思维见不到钙化即认为是一般上颌窦炎。无钙化或钙化不典型的病例亦应考虑霉菌性上颌窦炎的可能。(2)影像表现与临床不能充分结合是发生误诊的另一主要原因。CT诊断中过分依赖影像表现,忽视临床基础病。影像表现不典型的病例,尤其要关注临床资料。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和化疗药物史,糖尿病、恶性肿瘤或机械性鼻腔鼻窦阻塞的慢性副鼻窦炎治疗效果不佳且有进行性加重趋势者,均应高度怀疑本病。(3)随着健康意识增强,就医时间较早,致典型钙化的显示率受到影响的现状,医生没有给予充分认识。
霉菌性上颌窦炎在CT上具有特征性表现,尤其是多层螺旋CT,几种征象的显示更为清晰,诊断不难。但对表现不典型的霉菌性上颌窦炎,应注意鉴别诊断,在CT影像基础上,要充分考虑临床表现和基础病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1]李明红,李红,文利,等.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24(3):309-310.
[2]李蕾,苗重昌,周胜利.霉菌性鼻窦炎的CT和MRI表现.放射学实践,2011,26(1):22-24.
真菌性上颌窦炎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模型
选择制备成功的CMS动物模型 (雄性绵羊) 18只作为实验对象[2], 平均重量 (30±5.5) kg, 饲养方式按二级动物标准实行圈内混合饲养。CMS动物模型18只随机分为A、B、C 3组, 每组6只 (12个窦腔) 。先期进行羊尸头解剖, 测得上颌窦容积为 (13.0±2.2) m3。
1.2
32磷-胶体颗粒0.6μm~1.3μm, 放化纯度≥98%, pH 6.0~8.0, 由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3 病理检查及观察设备
采用石蜡包埋切片,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HE染色法) ;Olympus BX40光学显微镜;BDJ-22鼻窦内窥镜。
1.4 方法
无菌操作下将CMS动物模型在上颌窦前外侧壁“U”形切开皮瓣, 钻骨开窗, 暴露上颌窦腔, 观察窦腔内黏膜情况, 取黏膜活检和分泌物细菌培养。生理盐水冲净窦腔内分泌物后, 多角度注入32磷-胶体, 皮瓣复位、缝合、包扎进入观察阶段。注入核素后1, 3, 6个月分别打开窦腔, 鼻窦内窥镜下观察窦内黏膜的大体病理及窦腔内分泌物的变化, 并取活检做病理检查。A、B、C 3组给予不同治疗活度 (见表1) , 体积均≤1 ml。
2 结果
各组CMS动物模型32磷-胶体灌注后的病理变化详见表2~4。
3 讨论
正常上颌窦黏膜的组织学特征为被覆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 间质为纤维结缔组织、血管及腺体。在上颌窦慢性感染和炎症刺激中, 窦内黏膜上皮可发生明显的组织学变化, 主要为上皮黏膜水肿、增厚、血管增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上皮纤毛脱落以及息肉样变[3]。本实验CMS模型具有以上慢性上颌窦炎的病理特点。采用放射性核素32磷-胶体进行上颌窦腔内灌注治疗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的持久辐射作用和低吸收剂量率, 其电离辐射作用可使上颌窦炎症组织免疫活性和组织代谢过程增强, 使32磷-胶体在炎症灶内的浓聚量多于正常黏膜, 且炎症细胞对射线较为敏感, 进入炎症病灶的32磷-胶体放射出微量β射线, 使局部微小血管和微淋巴管闭塞, 渗出减少, 水肿消失, 使炎症组织逐渐萎缩, 促进正常组织的生长, 对慢性炎症有促进愈合的作用[4]。
放射性核素治疗投药量的原则是最大限度地破坏病变组织或改变组织的代谢, 同时尽可能地保护正常组织功能, 使其少受辐射伤害, 提高治愈率, 寻求一个能产生特定疗效的最小投入活度或最适宜活度。在本项研究中, 通过分组实验给予不同活度剂量的32磷-胶体, 定期观察上颌窦黏膜的病理生理变化, 确定临床治疗的最适宜活度。通过观察CMS动物模型上颌窦窦内黏膜灌注前后的病理变化, 发现治疗后窦腔内分泌物的量不同程度减少, 由黏脓性转为稀薄液性, 窦腔黏膜水肿减轻或消失, 炎性细胞浸润不同程度减少, 纤维细胞轻度增多, 间质内血管部分减少, 腺体部分减少, 纤毛上皮结构基本完好。证明了32磷-胶体的抑菌作用和促进慢性炎症消退的作用。
通过实验观察, 32磷-胶体不同活度对上颌窦腔黏膜纤毛上皮的影响也不同, A组与B组对纤毛上皮结构无或少有破坏, 病理结果显示纤毛上皮大多存在, 排列有序, 部分出现上皮纤维化, 血管腺体轻微减少。通过病理观察, B组较A组治疗效果更好, 可作为临床治疗CMS的参考活度, 而C组则对窦腔组织结构的破坏性较A、B组增高, 出现较明显的纤毛排列紊乱缺失、纤维化, 血管腺体数量明显减少。说明较大剂量核素对纤毛上皮结构与功能破坏有一定影响, 严格掌握核素注入剂量是治疗中的关键。
摘要:目的探讨32磷-胶体灌注CMS窦内黏膜的病理变化, 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CMS动物模型 (18只) 分3组进行实验, 将32磷-胶体注入炎症窦腔进行治疗, 分别于注药后1, 3, 6个月打开上颌窦腔, 取病理活检进行动态观察。结果A、B组剂量对纤毛上皮结构无或少有破坏, B组病例中纤毛上皮大多存在或恢复, 排列有序, 部分出现上皮纤维化、血管腺体轻微减少。C组剂量对纤毛上皮结构的破坏性较A、B组增高。结论通过病理观察, 充分证明32磷-胶体的抑菌作用和促进慢性炎症消退的作用。同时证实了32磷-胶体活度大小对上颌窦腔黏膜纤毛上皮的改变具有一定影响, 严格掌握核素注入剂量是治疗CMS的关键。
关键词:32磷-胶体,慢性上颌窦炎,病理
参考文献
[1]王胜利, 计学理, 肖来华, 等.核素32P胶体灌注治疗慢性上颌窦炎22例报告[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1, 15 (11) :494~495
[2]肖来华, 王胜利, 计学理, 等.绵羊上颌窦解剖及上颌窦慢性炎症模型制作的实验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4, 18 (11) :685~687
[3]高荫藻.临床耳鼻咽喉组织病理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95~116
【真菌性上颌窦炎】推荐阅读:
上颌窦真菌球型鼻窦炎01-07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06-11
小儿真菌性肺炎09-14
真菌性医院感染10-03
真菌性脑膜炎08-16
芹菜真菌性病害防治08-24
非侵袭性真菌性08-27
真菌性角膜溃疡论文09-19
复发性真菌性阴道炎08-17
肉牛真菌性皮肤病诊治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