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与问题(精选12篇)
现状与问题 篇1
在职教育是一种针对在职人员的教育活动;是为了提升在职人员的综合职业素质而开展的教育与学习活动, 一般指在职人员以员工的身份在上班时间或个人业余时间、部分上班时间及脱产时间参加的单项或综合性教育学习。
在职工作人员在社会中的地位独特, 既是各种形式产品的生产者, 又是各类产品的消费者;既是用人单位的重要资本与力量, 又是社会细胞家庭等的支柱;既是科技进步的重要环节, 更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关键助推力。我国自古代以来就对此重要性有深刻认识, 有技与道两类内容。在职教育现代表述大体包括单项技能培训、在职学历教育、在职非学历教育、精神文明教育、在职单位与社会通识性教育等;也可用在职职业教育或在职人员教育来进一步明确其内涵。
在计划经济时代, 整个国家类似于一个超特大企业, 存在着社会由国家来办的情况。工作与保障覆盖到了每一个人, 在职教育也全覆盖到了每一个工作人员, 强调螺丝钉意识, 技与道并重, 将其分为职工教育与干部教育两部分, 对当时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的发展与稳定起到强大助力的作用。计划经济的优点在于能有效集中力量办大事, 缺点在于民用科技创新不如欧美日。
逐步转成市场经济的三十多年里, 公务员、国有事业及国有企业人员 (体制内人员) 沿用计划经济时代在职教育模式, 而民营中外合资营利与非营利人员 (体制外人员) 在职教育在相当长时间里国家未予足够关注与支持。
当前, 体制外经济与人员比例不断增加并早已过半。新单位在职教育工作分化很大。新经济单位大多只考虑眼前利益:有一些尤其是外资及大型民营中资企业出于提升其自身生产与科技含量和团队建设考虑及总部传统而设有专项在职教育细目, 大多也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而更多的尤其是中小微单位由于自身实力弱无力承担在职教育费用而不开展该工作, 进而无力开发新产品及开拓新市场, 只能提供些技术含量低的初级产品及通过更低的反复价格战模式勉强维持存活, 导致更无力培训员工的恶性循环出现。自由职业类群体内部重视差异也非常大, 其既有高端专业人士, 更有初级劳动力。我国当前遇到的大量环境污染、较高失业率与旧有粗放型增长水平低且无以为继等突出问题与在职人员教育未能高效开展和该教育、学习体系未能及时转型有很大关系。
而原体制内单位, 在职教育细目仍在, 工作也仍在开展;但由于社会发展迅猛, 原有课程明显滞后, 出现了课程跟不上需要的状况。各自对口培训单位虽也努力改变状况, 但毕竟每一方的能力都是有限的, 出现了原体制内的用人单位不满意现有在职教育体系与实际需要脱节却无可选择权、员工不满意培训内容、课程对自己工作帮助不大、指定的外部培训方虽有努力但单个单位无力完全满足新时代在职教育对提供方的高要求及需求本身不断快速改变的尴尬情况出现。
在职教育对经济与社会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力。19世纪60年代马克思指出人在各类生产过程中是“可变资本”、“活资本”,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新经济理论则称之为人力资本, 转入了可量化阶段, 并被用于对一些当时的经济现象谜团的解释与后续对单位与社会的总资本进行测算和探索指导在职教育培训投资。
在职教育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稳定、幸福感、满意度与社会成员综合素养等功能。十八大后, 政府职能调整速度明显提升, 强调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以突出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行政活动中的道德主线;强调提供公共类服务与产品的数量与质量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与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作用。
从外表上看目前在职教育领域存在着当前体系不再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变革;缺乏系统解决问题的思维;缺少工作抓手和具体办法。从深层次角度看实质是经济基础深刻改变而原在职教育体系未能及时转型所带来的种种不适与问题。当前的社会发展与转型急需在职教育解决如下几项问题:
一、推动经济增长
这包括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经济结构的调整两部分。当前, 以往的出口导向与投资驱动着增长两大引擎都到了调整期 (1) , 需要出现新的增长模式;而粗放式增长的经济模式与结构必须得到调整以达到民众日益增长的对更高生活水平的期待。
如何让在职人员跟上经济、产业的发展与转型, 为保增长调结构做好合格工作人员储备与调节以适应不断发展的需要, 无疑在职教育是一条无法替代的主要途径;同时在职教育外部提供方行业的崛起与成长也是经济增长及新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会稳定与发展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去落后产能的艰巨任务, 社会稳定首先体现在解决就业这一突出问题。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容纳的就业人口普遍在70-80%左右, 美国在2010年时就已达到了81.2% (2) 。我国最新数值在50%左右, 可见我国在第三产业中的就业还有巨大潜力, 推动在职教育与培育外部提供方行业成长无疑是这个潮流中重要组成部分。
在职人员在社会中承担多重角色, 若未能妥善安置从细微处影响家庭这些社会组成细胞, 宏观上则对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冲击。若能在平时就注重在职人员教育提升其综合能力, 帮助其及时适应新变化跟上新形势, 增强其学习能力与自我适应能力, 无疑对可能不幸出现的下岗情况有较强的自救能力与意识, 有利于单位内部安置, 也有利于再就业及自主创业。
三、提升人员工作技能与思想认识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可小视的, 通过在职教育提升员工的工作技能与思想认识可明显提升用人单位与社会的整体运转效率, 甚至会带来原有基础上的创新进而使效率更大幅度提高。
员工的工作技能与思想认识提升对员工自身所带有的价值及自身人力资本有大的促进作用, 在工资、福利商谈等领域具有了较强的议价能力, 一个员工人力资本与创造能力提升了意味着社会与其单位的总人力资本与创造能力也上升了, 这有利于我国在当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谋求在全球产业链中提升自己的位置、为所有国民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带来有力支撑。
四、提高人的综合素养
综合素养是一种个人综合性的表现, 是其在特定时期所具备的知识水平、道德素养与社会修为能力, 以及在对工作、学习、社会生活当中表现出的应变能力与所体现价值观念等。
经济与社会发展了, 人的综合素养也必须提高, 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并为社会后续的发展做好准备并起到一定推动作用。若综合素养未能及时提高, 后续社会发展就缺少基础与动力, 会固步自封。
另一方面在职教育是典型的准公共产品, 当前的外部提供方既有原体制内的、更有原体制外新生的, 组织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在职教育领域中参与方众多;具体内容与形式在员工与员工、用人单位与用人单位、提供方与提供方之间等各种需求与提供的服务差异性非常大;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等又从不同角度不断对其提出新的时代要求;受益方也是众多;显然是一个不断变化与不停发展的动态领域。如何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 最终形成解决问题与推动发展的不可低估的合力极为重要。在这类复杂领域中解决众多问题, 合作治理显然是较理想与合适的方法。
从合作治理及服务型政府视角看, 则需要较好地回答下述问题才能设法调动各方的积极性重塑在职教育体系:
1. 在职教育目的是什么?
2. 在职教育的资金由何处来?
3. 在职教育提供方是谁?
4. 在职教育产生的收益归哪方?
5. 谁来最终评价及评价标准?
6. 服务型政府在在职教育中的定位、原则和措施?
在此谨作为抛砖引玉, 期待有更多研究者共同参加研究与推动在职教育领域中诸多参与方工作的转型与升级。
注释
1 余永定.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J].金融与经济.2014. (7) :4-7.
2 袁淑芳.中国的就业结构现状[J].青年与社会.2015. (13) :248.
现状与问题 篇2
为了对中泉电气集团的绩效管理现状和绩效管理的效果进行调研,我们对中泉电气集团的主要采取了多角度、多形式的调研方法:
1、访谈法
访谈法即面谈法,预先制作访谈提纲,就某一职位或职务面对面的询问任职者、主任等人对工作的意见和看法。包括工作目标、工作范围、工作性质、工作职责等等。
在访谈时以标准化访谈格式记录,便于控制访谈内容及对同一职务不同任职者的回答进行比较。
2、资料收集与分析
利用企业原有资料,如组织构架、任职资格书、考核制度、责任制文本等文件,对每项工作的任务、责任、权力、工作负荷、任职资格等进行大致了解,主要为进一步的调查和工作分析提供信息,奠定基础。
3、现场参观
现场参观是指直接到工作现场,例如生产车间、办公室等,针对特定对象的作业活动进行观察、收集、记录有关工作的内容、工作间相互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工作环境、条件等信息,并加以记录,最后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
4、对比标杆企业
此方法是指在相同行业领域内选择成功的标杆企业,参观了解标杆企业,比较本企业与标杆企业的差距。2.2 调研结果统计分析
通过四种方式对集团的绩效管理现状进行了解,这是对绩效管理现状作出初步判断所必须依据的基础。以下是调研分析进程:
对中泉电气集团的总体感受:
对中泉电气集团的绩效考核总体印象:
1、从员工访谈和资料调研来看,中泉电气集团已初步建立了绩效考核框架。
2、目前中泉电气集团的绩效管理体系、干部业绩理念、公司战略目标传递、考核指标细化、绩效考核方法、业绩反馈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3、目前中泉电气集团的考核体系还处于人事阶段的考核,未建立基于战略与文化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公司的目标只能分解到部分主要部门,也没有与部门的业务特点相结合。
2.3 公司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结合以上分析,我们总结出中泉电气集团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树立科学的绩效考核理念
企业要建立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首先必须树立科学的绩效考核理念。树立起以战略为指导、基于组织战略和组织文化的绩效管理理念,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人事阶段。
2、没有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
中泉电气集团的绩效管理体系、考核指标细化、绩效考核方法、业绩反
馈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绩效考核机制不够健全,有待于加强和完善。
3、绩效考核体系设计不够合理科学
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应以企业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为依据。建立利于企业经营发展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明确的考核维度。
4、绩效考核未能完全实施起来
青年安全工作问题与现状研究 篇3
关键词:青年;安全;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9-0103-02
青年安全工作是企业安全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共青团发挥自身优势,团结带领团员青年推进企业“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具体体现。青年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必须以企业安全工作为中心构架青年安全工作机制,必须以基层生产生活情况为根源探究矛盾与问题成因,必须以青年群体特点为根本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作为青年安全工作的管理部门,各级团组织必须树立大安全观,贴近青年,服务青年,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联合企业各部门,在党政的领导和支持下建功立业。尽管在我们的企业中青年安全工作的机制在发生着作用,并且在不断地完善,也在按部就班的实施,但是有些问题我们很多人却没有想明白,想透彻,而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着青年安全工作的活力和效果。为此,笔者围绕其中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问题一:企业有专门的安全部门,为什么我们共青团还要专门再搞青年安全工作?哪些工作对青年是有最直接帮助的?
这个问题可能有点明知故问。但是我们又有多少人认真地思考过呢?笔者以为,把这个问题弄清楚,更有助于我们把握青年安全工作的出发点,更加务实地开展这项工作。为什么这么说呢?
1.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人人参与。安全是我们煤炭企业管理的头等大事,“安全需要你我他,安全管理靠大家”。一方面,职工是企业的主人翁,企业的建设发展需要我们的关心、关注和关爱,需要我们的民主参与,每一名员工对企业都应该有归属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另一方面,近年来,矿难频发使我们更加关注安全问题,经我们的心带来很大触动,在安全管理工作上,大家更愿意主动参与进来,更愿意知道如何让自己避免伤筋动骨甚至生命受到威胁,主观和客观上都促进了更多的职工关注和参与安全管理。
2.引导青年积极参与企业管理。现如今,企业中年轻人的主力大都是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一批人,受大时代背景的影响,他们有跟父辈们不一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强,注重体现个人价值,掌握更为丰富的资讯,对时代热点也倡导个性的见解,对所处的社会和企业有更强的责任感,具有更强的可塑性。更重要的是,青年群体的活力和热情所产生的带动性是很重要的,我们不仅要掌握当今青年群体的这些个性特征和思维规律,更应该积极引导他们在企业建设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目标高度统一。
3.青年的参与更能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综合以上两点论述我们不难看出,作为企业的一分子,我们青年不仅有义务有责任在安全工作中拔头筹,做榜样,树标杆,立典型,成为遵章守纪的先锋力量,更应该发挥年轻人的冲劲、干劲和创造力,不断提升自身安全思想意识和安全操作水平。可想而知,青年群体成为了安全工作的积极因素,那么我们的大安全系统也就能更好地运转,所以,青年安全工作不仅是必须的,还是非常重要的。各级团组织作为青年安全工作的管理部门,必须明白企业赋予我们的这份光荣而艰巨的责任,坚持不懈地开展,并不断深化,千方百计地围绕“安全”二字做文章,为企业大安全系统竭尽全力。
问题二:我们了解职工的工作状态吗?大家需要青年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
曾经有两次入井经历对笔者触动很深。一次是去一个正在过岩层的综掘工作面,走进巷道,密集的防尘水雾伴随着综掘机的隆隆声扑面而来,我们到机头处时综掘机停了下来。之前笔者也能想到生产一线的条件艰苦,但是看到面前这位综掘机司机笔者无语了,从头到脚稠密的泥浆流淌下来,即使有劳动保护,他也被浇得跟水泥雕塑一般;还有一次是去一个大倾角综采工作面,从机头到机尾是一个下坡,地质条件复杂。笔者从来不会想到会有如此的工作面,但是看到的是大家各司其职,干得有条不紊。
青年安全工作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保护青年职工的生命在生产过程中不受伤害,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应该直指这个中心,而这两次不同的经历,也促使笔者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如何有效地开展我们的青年安全工作。
一方面,我们常说职工们安全意识薄弱,安全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不强,操作水平不高,但是我们也应该了解,当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时候,大家并不是不愿意去遵守安全规(下转111页)(上接103页)定,而是当“安全”只停留在学习、口号和硬规定,没有成为一种潜意识和应急本能的时候,“安全”的防护罩似乎就虚弱了很多。所以对于大多数青年职工,我们要把青年安全工作做到基层,做进队组,利用座谈、演讲、表演、放宣传片等丰富多彩的安全宣传教育形式,有针对性,有目标性,讲安全,解问题,发现基层职工的思想动态。改变高高在上的工作方法,将三违帮教做成“一人有问题大家来帮教”的人性化做法,不要让三违和不放心人员感觉自己与大家是对立关系,成为孤独者,而是积极引导大家面对面把问题化解开,通过工友们的言语,使他在大家的帮助下认识到错误,袒露心声。笔者认为对于我们的普通职工,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对自己是一个更好的教育方式,也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青监岗工作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岗员还是不会管。怎样是违章,哪些是隐患,出现什么情况该如何处置等等,必须要比其他职工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受到一定规格的专业培训后才能起到我们所预想的作用。而面对现实情况,我们就只有尽可能地通过岗员例会、零点小分队查岗和特色的激励机制不断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始终意识到自己比其他青年职工要做得更好,在安全上有一份自己的责任;同时通过安全知识培训、技能比武、安全文化活动参与等增强他们的岗位操作能力、危险辨识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调动岗员的积极性仅仅依靠奖励是不够的,激励机制还包括应有的处罚,这里的处罚不是经济上一味地罚款或是撤换履职不合格的岗员,而是借鉴企业管理学中的一些心理工作方法,从再培养、再学习的角度动脑筋,掌握度,激发他的责任感。
综上所述,在企业共青团工作蓬勃发展的当前,我们拥有企业党政的大力重视和支持,拥有丰富的信息和人力资源,我们应该脚踏实地,联系群众,经常深入基层,走访队组,发挥好青年安全工作体系的作用,服务大安全格局,团结和凝聚团员青年紧紧围绕企业安全生产这个中心,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我国智能家居现状与问题 篇4
1.1“低碳、绿色、舒适和智能化”是智能家居发展的重要方向
近期, 国内多个城市已经开展了“智慧城市”试点工程。智慧城市能够提供给人们舒适、绿色和高效的工作、生活以及娱乐的环境。然而据统计, 人的一生超过70%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 由此可见“智能家居”是智慧城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要加快开展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的集成技术及应用模式研究, 通过物联网技术让人与其生活、居住的家庭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完美融合, 实现家庭生活“低碳、绿色、舒适和智能化”的目标, 对于增强居民幸福感、构建和谐社会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 构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是智能家居产业快速发展的突破口
智能家居产业的快速发展, 必须构建内容较完善、完整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通过平台提供的丰富内容, 引导百姓更多的应用, 通过智能家居载体予以体现, 为我国智能家居及智慧社区的建设及相关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 我国智能家居技术与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十一五”期间智能小区和数字社区的普及与发展, 在全国范围建成了多个智能社区, 为智慧城市的发展、优化居住环境、推进数字化、信息化与智能化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基础。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目前智能家居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体现在:
(1) 标准缺失, 无法使智能家居产品系统之间互通和互操作
智能家居有大量的各种设备, 包括各种家电、传感器、控制器等, 这些设备组成了各种子系统, 如安防子系统、多媒体子系统、家居控制子系统等。这些设备/系统的软硬件平台、功能、协议、形态差异很大, 由于各个厂家在技术和知识产权方面均有各自的利益, 所以很难让所有的智能家居产品统一采用一个标准, 因此造成了这些产品/系统之间无法互通和互操作。
(2) 智能社区系统条块分割, 服务无法落实
目前智能社区服务系统大多采用从小到大、层层组网的方式, 在社区主要依靠物业管理公司提供服务, 然而由于能力、利益等原因, 信息服务不通畅, 社区运营管理“条块分割”严重, 缺乏跨区域、跨领域的统一平台为智能家居用户提供服务。
(3) 智能家居市场鱼龙混杂, 缺乏统一的验证平台
目前智能家居企业比较多, 不同厂商生产的同类设备在技术、功能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 相互之间不能随意替换, 而集成公司在采购设备以及该设备生产商持续提供后期维护的能力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这就给智能家居系统的运行和发展带来了巨大隐患, 使智能家居系统的生命周期大大短于建筑物的生命周期。因此, 缺乏一套基于物联网的、符合中国建筑与住宅特色的智能家居体系结构和实施规范验证平台, 对智能家居相关产品和技术进行测试和验证。
(4) 行业产品仍处于数字家居阶段, 智能化程度低
我国社保制度现状、问题与发展 篇5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前所未有,其成就为世界瞩目。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也获得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适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社会保障制度已基本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1949年新中国成立即着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以下简称《保险条例》),《保险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除失业保险外,包括养老、工伤、疾病、生育、遗嘱等的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已初步建立。该法规适用于国营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与此同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也以颁布单行法规的形式逐步建立起来。此后的三十多年,国家也颁布了许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起了适用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保障制度。
1.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199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规定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1997年不得低于本人缴费工资的4%,1998年起每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按本人缴费工资11%的数额为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其余部分从企业缴费中划入。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职工养老,不得提取支取。
2.医疗保险制度。1998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规定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该决定明确了建立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目标。
3.失业保险制度。1999年1月22日国务院在1986年和1993年待业保险规定的基础上,再次发布了《失业保险条例》,该条例进一步扩大了失业保险的范围,调整了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按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都要参加失业保险,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失业保险基金在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
4.社会救济方面。国家开始更多地关注社会弱者,为了解决社会低收入人群的生活,1999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根据规定,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象主要是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
另外,我国在对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进行改革的同时,也对工伤和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了适度调整,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对于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社会正义与公平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有:
1.社会保障的覆盖面问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直接影响到社会保障制度的适用范围,它关系到社会成员中有多少人能够直接享受到社会保障权利,关系到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比较低。例如,在社会保险五险中,养老保险是参保人数最多的,但也只有4.86亿人,而我国城乡就业人员为76977万人。从上述参加社会保障的人数与从业人员的人数相比看,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仍然很低。目前,乡镇企业职工、进城农民工、城镇私营企业就业人员以及许多灵活就业人员大多没有参加社会保险,而这部分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逐年增大。因此,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还比较低。
2.就业与失业保险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在今后的若干年内,就业将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发展最大的难点。目前我国就业主要面临着来自城乡的双重压力。据估计,现在我国每年最多能够创造的就业机会是900多万个,但竞岗的人数是2000多万。到2012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7%,但如果加上未登记的实际失业人员,失业率可能超过10%。此外,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就业矛盾的焦点。
3.城镇贫困人口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同时,社会贫富差距也在扩大。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6750.10美元,但收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而且还在快速扩大。衡量收入不平等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717左右,而且居高不下,10%富裕家庭拥有全社会总资产的63.9%,城乡实际收入和福利差距接近6比1,城乡平均有20年的收入增长距离。
4.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同样是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一个难点。农村养老问题如何解决,这是一个涉及面很大的问题。我国有8亿多农民,对农民的养老问题不解决,就难以实现建立社会保障的目的,也会对社会构成巨大的不安全隐患。上世纪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农民养老主要由农村集体组织承担了大部分的责任,后随着土地和收入分配旧体制的瓦解,赡养老人的责任又转由家庭来承担,但由于制度的变迁,传统的家庭赡养老人的功能正逐步弱化,建立适合当前农村特点的养老保障制度势在必行。
三、关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建议
1.以社会公平为基本原则,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只有实行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受益,才能真正发挥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因此,要将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作为社会保障改革的目标。在社会保险方面,应逐步将范围扩大到所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包括灵活就业的劳动者,并最终包括一些自我雇佣者和自我服务者。在社会救助方面,应当加大国家财政的开支,建立完善的对贫困居民的救助制度,应进一步放宽救助条件,提高生活困难补助标准,使社会贫困人口都因此而受益。在社会福利方面,要提升社会福利在整个社会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应改革现行的福利体制,重整福利资源,将社会福利制度化、法律化,让全体国民都能够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分享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2.以政府为主导,筹集社会保障基金。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运作中起主导作用。而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必须有资金的支持,必须在政府主导下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例如,通过依法划转部分国有资产做实个人账户,也就是说将部分国有资产从国家财政转为社会保障基金,以偿还老职工的历史欠债。此外,还可以考虑其他的方式来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如开征新的税种,除已经开征的利息税之外,还可以考虑开征消费税、遗产税等;还可以发行用于社会保障的专项国债等,通过多种开源方式来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才能使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
3.以均衡发展为基础,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应当根据农村人口多、农民收入普遍偏低,且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来推行。就目前而言,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可以通过引导、鼓励措施推行养老金计划,关键是要确定合理的缴费比例,提高养老基金投资回报率,放宽养老金资本市场运作的条件,以吸引更多的参加者,待条件成熟后,逐渐从自愿保险向强制保险过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是应当以传统的养老模式为主,继续实行农村五保户供应制度,同时强化家庭养老的功能,达到一定经济条件后再实行养老金计划。在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上,必须强调国家的责任,对实行强制养老金计划的,国家应当通过财政补贴的办法对农民发放养老补贴,以推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实施。对于不具备实行条件实行养老金计划的,国家应加大社会救济的力度,以保障农民基本生存权的实现。
西藏语文教学现状与问题 篇6
[关键词]西藏;语文教学;现状;问题
在西藏地区,人们在同外界交流和获取知识中都必须学习汉语,因而西藏语文教学在西藏地区的现代教育中也就有着更加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开展语文教学中,也应当看到,由于西藏地区的教学环境和语言环境有所不同,在西藏语教学现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不利于西藏语文教学的较好开展。
一、西藏语文教学现状
目前,西藏地区共有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学校1000余所,小学、初中的入学率都在90%以上,基本上以及普及了义务教育,并且高中入学率也到了50%以上。现代教育在西藏地区的快速发展极大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同时,越来越多的藏族人民开始有着更大的汉语学习需求。在西藏地区的藏语文教学中,学生所学习的内容是汉语,而在日常生活中所主要使用的是藏语。因而可以说,西藏语文教学是一种基于双语教学的课程,同时也正是基于这以特点,在西藏语文教学现状中还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例如教学思维僵化、教学有效性不高、教学组织形式陈旧等等。通过分析西藏语文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在西藏地区的语文教学中,正是受到这些问题的限制,使得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汉语和使用汉语。
二、西藏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思维僵化
在西藏地区语文教学中,学生本身对于汉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十分有限,很难较好的理解汉语知识,特别在些语法、语言逻辑方面。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就应当针对这以特点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变,适应西藏地区语文教学的具体情况。然而在西藏语文教学现状中,大多数教师还存在教学思维僵化的现象,只是依据普通的语文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没有充分考虑到西藏地区的环境影响因素。在教学中,虽然存在学生学习汉语知识吃力、语法使用不准确、语言逻辑混乱等问题,但是还没有在根本教学思维上进行转变来解决这一问题,既使采取了一些解决方法也是“治标不治本”。教学思维僵化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方面都没有进行较好的改变,也缺乏一些先进教学理论的应用。
2.教学有效性不高
教学有效性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西藏地区的语文教学中,教学有效性不高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主要的体现便是学生对于汉语知识的掌握程度不牢固、学习效率低下、汉语使用不标准等等。而从教学角度来分析,教学有效性不高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缺乏有针对性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措施,缺乏教的教学方法应用。另一方面,透过这一现象还反映出教师在教学经验方面的不足,例如对于课堂气氛的掌控、教学计划的制定等等,这些都是影响教学有效的重要因素。由于缺乏较高的教学有效性,就使得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学质量很难得以较好的提高,并且学生在学习效果方面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3.教学组织形式陈旧
教学组织形式陈旧这一问题也是西藏地区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在当前西藏地区的语文教学组织形式中,还是较为传统的模式,缺乏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的较好创新。有些教师认为,西藏地区的教育水平同内陆地区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不适宜应用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事实上这种观念并不正确,西藏地区的语文教学有着其自身特点,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取得较好效果。特别是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师讲授为主,但是学生对于教师讲授的一些语文知识内容很难理解,在课堂上缺乏足够的问题解答,而在课下又缺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较好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很难提升,并且学生会在汉语学习中,受到母语环境的影响,在语言逻辑、发音、语法使用方面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形成不标准的汉语语言。
三、针对西藏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
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也就是指应当在教学活动中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应用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针对西藏地区语文教学的具体特点,做出相应的改变。教师行为在当前的西藏地区语文教学中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因而作为教师应当具备较好的教学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在打破传统教学思维的过程中,也需要制定出完善的教学方案,针对班级学生的汉语基础和学习能力等具体情况,制定出科学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學计划、教学方法,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等等。另一方面,学校和相关的教育部门也应当积极引导教师去打破传统教学思维,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和培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经验等等。通过这种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和综合素质,这对于更好的在西藏地区开展语文教学有着重要作用。
2.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西藏地区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汉语基础较差,受到母语环境的影响较深,因而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就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缩小西藏地区学生汉语基础同内陆地区学生的差距。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可以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分别是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三个方面又是紧密关联并且相互作用的。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有效的一种途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在西藏地区的语文教学中也是如此,通过适宜的方法激发出学生对于语文这门课程以及对汉语学习的兴趣。那么就能够促进学生去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和寻求问题的解决。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较好的促进学生充分利用课下时间来学校语文知识,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3.丰富教学组织形式
丰富教学组织形式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仅仅依靠一个班级或者教师是很难实现的,往往需要学校的支持。通过对比国外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发现,我国当前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存在单一化的问题,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依然广泛的存在各个地区,包括西藏地区。那么在丰富教学组织形式上,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充分的创新和探索,小组学习形式、问题导向的学习形式等等,对于这些国外应用较为成熟的经验都可以较好的解决。由于西藏地区的语文教学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学生汉语基础较差,因而在教学组织形式选择上应当充分考虑这一特点,在此基础上应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在丰富教学组织形式的过程中,学校也应当做好相关的保障工作,如教学计划保障、教学资源保障等等。通过这种丰富教学组织形式的方式,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适应汉语学习环境,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近年来通过我国加大对西藏地地区的教育支持力度,西藏语文教学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基本上实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并且也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也应当看到,在西藏语文教学现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思维僵化、教学有效性不高、教学组织形式陈旧等等。随着西藏地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也必将受到更大的重视,并且逐步得以解决。作为西藏地区一线的语文教师,也应当积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应用新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语文这门课程,并且提高汉语使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夏桂云. 创新语文教学设计增强语文教学有效性[J]. 语文建设,2013,33:9-10.
[2]周炜. 1987-1989西藏中小学藏语文教学相关政策的出台[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13-22.
[3]周炜. 西藏自治区小学藏语文教育调查报告——以拉萨市6所小学为例[J]. 中国藏学,2011,02:140-148.
高校创业教育现状与问题 篇7
1高校创业教育
1.1高校创业教育情况
1.1.1现阶段高校创业教育基本方式
现阶段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有一些具体的做法,比如不禁止大学生从事经营性行为。教育部2005年9月1日起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四章《校园秩序与课外活动》第四十六条规定:学校应当鼓励、支持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帮助。基于西南林业大学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中在校期间曾打工或者摆摊的学生占学校总人数的15%,其他西部高校的数据应当大体相当,而东部高校此项数据则比例更高。对大学生在校期间从事经营性行为,学校保持不作为的态度体现出不反对也不鼓励的态度,并且大学生在校园内进行经营性行为会受到学校一定程度的限制,如学生公寓内不允许有牟利性质的经营性行为,如果大学生想在学校的公共区域进行经营性行为,需要得到学校的批准,等等。
其二是课堂教育,通过选修课的方式教授一些与创于与经营有关的课程,如开设网店经营、公司法和合同法、创业管理学入门、创业实务等课程。同时配合报告会和讲座形式通过请成功创业的学生回校作报告,或者请校外企业家到学校以创业为主题做讲座等等。
其三是激励在校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创业规划,往往是依托团学工作的平台,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创业规划大赛的形式,鼓励在校大学生思考未来职业和提出可行的优秀创业项目。
其四是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对有创业意向的同学进行创业相关指导。
1.1.2现阶段高校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
现阶段高校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分为创业所需政策法规类知识、创业经验类知识、创业专业类知识三方面。创业所需政策法规类知识往往依托于全校范围的思政课如“大学生思想道德及法律基础”等普法类课程进行培训,以及配合开设与创业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选修课来进行。而创业经验类知识则多以成功创业学生回校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加之聘请校外企业家到学校进行创业讲座等。而创业专业类知识,则是依托于相关专业学院,利用学院和学科的专业教学资源以专业课和选修课的方式进行。
1.1.3个别特色创业教育方式
在全社会探讨创业教育方式方法的大环境下,许多高校、职业学校、民办高校进行了不少的创业教育方式革新的尝试,其中出现了一些有特色的创业教育和激励的方式,也引起了社会和教育界的激烈争论。不论如何,在推进创业教育工作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和尝试是值得肯定的,具体做法也许不够科学或者不够合理,但是这些尝试的经验教训能够给人以启发,对高校创业教育的不断系统化、科学化、完善化是非常有好处的。如义乌工商职业学院开设的创业班,鼓励在校生在网上开店进行创业,以网络销售成绩来置换学分,起到了一定的创业激励作用,虽然此举饱受争议,并不科学,但置换学分的做法给了我们激励创业的另一种思路,有助于我们拓宽视野、解放思想来重新审视高校激励创业以及进行创业教育。
1.2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校现有的创业激励覆盖面窄。
从各高校现有的创业教育方式方法上来看只是针对学校小范围的学生,这种覆盖面不广对创业激励是不利的,激励是产生动机之前的行为,于是创业激励理论上来讲不应当只针对已经有创业动机的学生,应该包括了暂时还没有创业动机的所有学生,如果初期的创业激励覆盖不了大部分学生那么,就会流失一大批潜在的大学生创业者。如针对大学生新生开设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及法律基础课程,虽然能够覆盖到每一个大学生,但是其内容缺乏创业的针对性,其中极少有创业所需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内容。又如法学院开设的经济法、民法、商法、税法等创业者所需的法律知识课程又只针对法学相关专业学生,对其他专业学生选择学习有专业限制。而与创业相关的选修课,选修课程资源缺乏,能够选修的学生只能有几百人,创业经验类讲座则更是一座难求,加上专业学业的压力、课外活动的分散学习时间、各种社团组织眼花缭乱,使得大部分同学很难接受到创业的激励,也使得创业教育很难普及到大部分学生当中去。
(2)高校现有的创业教育内容不系统。
高校现有的创业教育并不系统,创业激励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可以这样说,高校现阶段的创业教育或者创业激励只是存在一些零散的有益的做法,并不科学和系统。大学生所接受到的创业激励和创业教育应该包括专业性知识、政策法规类知识、经营管理类知识、社会经验类知识,四类知识缺一不可,而高校现有的涉及四类知识的教育教学和实践资源零散地体现在讲座、专业课、选修课上,并不能保证潜在创业大学生能够完整地接受创业激励和创业教育的全部内容,这样自然削弱了创业激励和创业教育的效果。
(3)高校创业教育范围不好界定。
基于不同高校的创业教育资源具体差异,不可能要求每一所高校提供的创业教育教学和创业激励措施让全体学生均完整地享受到,这种情况下,需要科学分析学生创业欲望中缺失或者需要加强的部分,如目标性不明、创业理性不足、创业行为能力不足等问题,根据分析分类来合理安排教育教学资源对其进行补足。另外,可以根据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创业实践情况,给予优先提供创业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待,以及区分大学生在校创业或者经营性行为所属阶段和类别对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或创业激励,做出合理的分流,以解决教学资源少又要提高创业教育和创业激励覆盖面的问题。
(4)高校创业管理有待加强。
各地高校均设有就业指导中心加强对大学生毕业就业的服务和培训指导工作,从现在政府激励创业的政策性质上来看,激励创业的工作是定位在提高大学生就业水平的基础上的,往往创业管理和培训指导工作仍是由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来负责。创业激励和创业教育工作是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这一基本思想首先存在格局层次低这种特点,导致忽视了大学生创业不同于其他社会人创业的创新性和科技含量,再则,把激励创业工作看成是就业工作的附带工作也降低了对激励创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于是,各高校忽视激励创业工作的特殊性,和对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的管理服务。现目前,各个高校中的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打工、兼职、摆摊等经营性行为,但是各个高校对于此类有经营性行为的学生、正在积累创业经验的学生并没有进行系统的管理和帮扶,这种情况应该引起重视,希望可以在高校激励大学生创业工作的过程中予以改变。
参考文献
[1]陈木河.新时期大学生创业刍议[J].社科纵横,2006(9).
[2]任国友.大学生创业素质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5).
[3]陈艳,雷育胜,曹然然.大学生创业素质调查与思考[J].高教探索,2006(4).
[4]钟玉泉,彭健伯.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5).
中国人力资本现状与问题分析 篇8
1、人力资本投资规模扩大, 劳动收益率有待提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较大程度发展, 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中、高等教育也发展迅速, 每万人口中的大学生数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7%上升到21.2%;社会办学力量迅速崛起, 民办学校、私立学校以及以各种形式存在的研讨班、技术培训班为公民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同时, 与社会智力投资有关的图书、杂志、报纸的印刷数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较之改革开放前, 中国教育支出在绝对数量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在教育方面也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 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教育投入、产出能力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虽然中国的人力资本在绝对数量上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 但相对数值却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甚至不及世界平均水平。据相关资料显示, 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支出一般占GDP总量的6%~7%, 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为4%, 而2004年中国财政性教育支出仅占GDP总量的2.8%, 并呈现出下滑趋势。近年来, 以政府为主的人力资本投资总额明显增加, 但人均占有经费仍处于较低水平。到目前为止, 中国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 增长潜力十分有限。大量投入低素质劳动力所带来的产出收益率是相当低的, 考虑到中国现阶段的劳动力素质, 资本收益率的极低水平是由于人力资本及其投资结构的不合理所导致的。
2、人力资本存在地区差异
(1) 人力资本的质量存在地区差异。人力资本的质量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中国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美国和日本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均高出中国五年左右。除西藏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较低外, 其他省份平均受教育年限基本都在八年左右。北京、天津、上海地区已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平均受教育年限较高的省份大专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高于其他省份。北京、天津、上海的大专以上人口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左右, 高于其他比重较低的省份15%左右。三是高中 (含中专) 人口所占比重地区差异较大。中国平均比重约为6.7%, 其中北京高中 (含中专) 人口比重最高, 高出云贵地区大约25%。中国的人力资本质量存在明显的东西部差异。而就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而言,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离不开教育的支持。教育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经济发展较快, 而教育发展水平低的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因此, 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 不仅仅要在物质资本上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 也要在人力资本投入上对中西部地区进行倾斜。
(2) 人力资本积累能力存在地区差异。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质量的地区差异共同形成了人力资本积累能力的地区差异, 其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投入、医疗卫生设施等的差异。现阶段, 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中部次之, 西部最低, 其中, 西部人均收入水平不及北京、天津地区的三分之一。从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来讲, 东部地区投入的人均教育经费高于西部地区。其中, 北京地区是西藏地区的数倍。因此, 东部地区人力资本的积累能力远胜于西部地区, 且中国人力资本积累的区域差距仍在持续拉大, 呈现出一定的“强者恒强, 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特征。
(3) 人力资本城乡差异。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机制的发展, 市场机制逐渐在劳动力的流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现阶段的人力资本流动主要是农村向城市间的流动, 一般而言是从农村出来的农民子弟通过在校教育, 从而具有了较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而出于一种“鲤鱼跳龙门”的思想, 想脱离农村这块贫穷落后的土地走向城市, 以取得更高的层次或地位。这种流动虽然是出于对自身利益和发展的追求, 但当这种行为演化成一种社会潮流时, 必然形成一股强大的改革力量, 对中国城市和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由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城市体制改革滞后, 农民进城阻碍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流向了城市, 而一般农民则延续了世世代代的耕作方式, 意识不到采用先进方式的巨大作用, 从而限制了农业的发展。而农村人力资本的进城也给城市人口就业带来了压力, 使中国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剧, 城市也由此对农村人口的进入设置了种种障碍。
二、中国人力资本存在的问题
1、基础性人力资本培养不足, 低素质人口比重过大
基础性人力资本是指通过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普及以及向民众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和基本的技能培训等形式的投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形态。所谓低素质人口, 主要是指没有受到良好教育以致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口。
中国人口数量虽然多, 但真正高质量的人口却严重不足, 人口众多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育水平低下, 低素质人口占有相当的比重。据衡量现代化水平的相关指标显示, 中国的同类指标明显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经济的落后。虽然当前中国中小学教育在逐步的普及, 国民文化水平与历年相比上升了许多, 中国也拥有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等, 但从总体人口的素质而言, 国民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低。而且,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相当一部分的人口特别是就业人口将会沦为新的“科盲”、“电脑盲”、“功能性文盲”等。因此人力资本存量依旧不足, 特别是中国农村 (尤其是中西部) 的人力资本严重匮乏, 而且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低的问题依旧很严重。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国民的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缺乏。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最终分析数据表明:与历年相比, 虽然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稳步提高, 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距离, 处于落后地位。这也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粗放性。教育投入的不足以及思想观念的落后, 最终导致人力资本培养不足, 这必将制约经济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
2、对人力资本的认识不够
人力资本的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被提出, 但如今中国许多人和企业都还没有完全认识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其主要表现在:首先, 人力资本的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这必定要花费一定的成本才能取得最终的效益。而国内许多企业鼠目寸光, 不能从长期上认识到人力资本的高回报率。相对于长期的、无形的人力资本投资, 中国企业更偏好于短期效益的有形投资。人力资本无法成为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对人力资本的认识不足最终导致了当前中国人力资本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 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其次, 中国的传统观念把升职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第一位。晋升、高职称成为了大多数人工作的主要目的。因此当自己在某些方面得到发展并取得一些成就时, 只会向更高的领导地位前进。这种官位心里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很多有能力人才的进一步发展。最后, 中国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培育的重任几乎是由国家独揽的, 因此, 学校固守传统的思维模式育人, 大批从各类院校的毕业生都不能成为有效的人力资本, 使得拥有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人才均不尽人意。由于对人力资本的认识不足, 一方面中国对教育投资严重不足, 另一方面因人才配置不合理而存在着浪费和失衡现象。对教育投资的不足以及人才配置的不合理必定会影响到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数量和质量。
3、人力资本短缺和人力资本闲置并存
人口众多, 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一定是坏事, 如果国民普遍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 则众多的人口就可以成为丰富的人口资源, 从而也可以形成潜在的人力资源优势。近年来, 我国虽然加快了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但由于多年积累下来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导致教育等人力资本投入历来不足, 使得中国教育一直滞后, 潜在的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一直难以迅速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本。现有的人力资本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大国而言仍显薄弱, 而且与欧美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有相当差距。按现代化标准, 大学生占20—24岁年龄人口的比重为12.5%, 而中国只有4%, 相差很远。中国平均每万人口的科技人员数仅为200人左右, 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4000人的水平。
4、大量人力资本的流失
人力资本的流失是指在人力资本的跨国流动中一国人力资本的流出量大于流入量。一方面既包括高级人才的跨国流动, 又包括一般技术人员的跨国流动;另一方面既包括人才移居国外或人在国内头脑在国外, 又可指人才流向本国外企的现象。目前世界各地对高科技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人才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竞争力。多数发达国家由于人力供给严重不足, 纷纷采取了各种措施, 为招纳外国留学生和人才提供了多种优厚条件。而中国的人力资本流失现象较发达国家更为严重。
三、政策建议
1、健全人力资本市场机制
人力资本市场是直接进行人力资本配置的首要途径, 它通过人力资本的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工资机制等的相互作用, 促进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 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的动态平衡。
2、提高人力资本市场的信息化程度, 积极发展网上人力资本市场
创造条件开展网上招聘、远程面试等活动;鼓励和促进人力资本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制定统一的人力资本市场信息指数体系, 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预测;定期发布人力资本市场供求等方面的信息, 发挥信息在人力资本供求机制中的导向性作用, 为社会提供人力资本信息服务。
3、完善人力资本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
有效的人力资本市场必须有一整套有关人力资本投资、开发、使用、流动等方面的组织规范和管理体制, 市场运作设计必须能保证资本的投资者、所有者、需求者迅速公平地参与交易, 他们的正当权益受到法律保护, 并且保障人力资本的供应者和需求者两方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同时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实现人力资本市场的规范有序运作。
参考文献
[1]边雅静:人力资本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12) .
[2]陈钊等:中国人力资本和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对于面板数据的估算[J].世界经济, 2004 (12) .
[3]李玲:人力资本运动与中国经济增长[M].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
我国电话营销现状问题与对策 篇9
关键词:电话营销,咨询业,营销策略
一、电话营销的产生
真正的电话营销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 由当时开通的免费电话而产生, 当时消费者只是通过电话询问相关产品的信息并决定是否购买。随后逐渐发展到台湾、新加坡、日本等地, 90年代在中国大陆得以发展。早在70年代, 电话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且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 随后的20年, 电话营销在美国得到长期发展, 并逐渐发展成一个产业。电话营销是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 来实现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客户数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实现利润最大化等目的的方式。成功的电话营销能够使双方都体会到营销的价值。
二、我国电话营销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 在我国尤其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 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 生活节奏加快, 这使得人们也更愿意接受一切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 而电话营销正好契合了人们的这种心理, 在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 也加快了信息的交流和互动。和传统的面对面的营销方式相比, 电话营销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保障, 也正在以速度快、能够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特点, 逐渐成为一项强有力的营销模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咨询企业竞争的焦点正在从对争夺新客户和扩大市场占有量, 向对老客户的维护转变, 呼叫中心作为电话营销的工具, 其规模和交互能力都决定了其在市场中竞争能力的大小。虽然电话营销的市场潜力非常大, 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 其中也存在的很多问题。比如, 在客户休息的时候打来电话营销, 这只能使客户感到厌烦, 使用电话营销的企业不注意客户的感受, 在不了解客户需求的情况下, 单纯的进行电话销售, 这只会使得电话营销行业的道路越来越窄。
三、破解我国电话营销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 正确认识电话营销。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 电话营销给企业提供了一个和客户接触的方便快捷的渠道, 帮助企业在较短时间内维护好客户关系, 而且能够对销售过程进行监控, 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优先采取的最便捷、最直接的营销方式。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 电话营销已经成为客户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 不论是稳定客户, 树立企业形象, 还是提高企业竞争力,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 目前大多数国内企业对电话营销的认识存在误区, 对营销人员的管理松懈, 电话销售人员靠着打出大量电话, 碰运气来获得订单的现象普遍存在。电话营销也是需要讲究方式的, 决不能靠随机性来提高业绩, 这样不仅会引起消费者的厌烦, 还会使企业的实力和发展受到影响。
(二) 科学管理电话营销。
首先, 电话营销前要有充分的准备, 完成后要对客户信息进行整理, 并做好后期回访工作。电话销售人员给客户打电话前, 一定要确定好自己要达到的目标, 如果没有提前定好目标的话, 可能会偏离主题, 偏离方向, 浪费大量时间。其次, 要注意数据库变化。数据库中企业或个人的信息很全面, 一般包括单位名称、客户姓名、部门、联系电话、地址、邮箱等, 这些信息为电话营销提供了信息支撑, 使电话营销成为可能, 同时, 数据库中客户信息的准确度越高, 电话销售的成功率就越高。否则, 即使业务员的沟通能力很强, 但是无效电话很多, 同样也会造成业绩不理想。可以说数据库信息的准确与否决定了电话销售的效果。再次, 要从开发新客户向稳定老客户转变。电话销售中新客户的开发固然重要, 但是对老客户关系的稳定和维护更重要, 因为, 新客户会变成老客户, 如果只是开发新客户, 不懂得关系的维护的话, 无异于狗熊掰棒子, 没有发展前途, 有时候, 老客户带来的经济效益要远远大于新客户。
(三) 遵守国家法律规定, 推动电话营销行业的发展。
在进行电话营销时, 企业应该得到客户的许可, 随着电话营销行业的发展, 有的企业在不恰当的时机提供了无效的信息, 自然会引起客户的反感。因此, 该行业急需法律约束和行为规范。信息产业部颁布的《电信服务规范》中明确规定, 企业向客户传递信息时必须使用客户接受的方式。但是对于电话营销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
对于我国的电话营销, 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监管机构, 一是因为电话营销在我国刚刚起步, 还不成熟, 没有达到需要监管的程度;二是因为法律跟进缓慢, 由于我国法律制度的欠缺, 对用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有很大难度, 需要尽快弥补这方面的空白。
参考文献
[1].彭芳.打造电话营销市场[N].中国计算机报, 2003
农村档案建设现状与问题解析 篇10
2009年, 国家档案局启动“农村档案资源共享工程”, 推动各省市农村档案建设工作。2010年, 国家档案局同民政部、农业部联合制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实施办法》, 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村级档案建设的步伐。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 我国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 国家把更多的目光注视到了“三农”问题上, 在逐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国家近几年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中不难看出, 农村档案工作的建设正逐步被提上日程。国家对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视, 让农村档案建设看到了新的希望和契机。然而, 由于我国农村档案建设起步晚, 缺少可借鉴的经验, 所以农村档案还存在一些问题与难题。
一、农村档案建设的现状
1.缺少完整性、准确性。 (1) 数量不完整。从目前村里所积存的档案资料数量来看, 多的有几百卷, 少的有几十卷, 有一些村几乎没有档案。由于档案意识缺乏, 致使许多重要的文件材料, 如本村的党支部、村委会等会议记录、本村历史沿革、承包合同及婚姻登记、党团干部名册、村规民约、计划生育等材料没有及时加以统一收集保存, 时间一久便渐渐失落了。有一些村召开会议缺少必要的程序, 口头办事, 没有文字记录, 或是随记随丢, 造成无档可查, 无据可寻。 (2) 种类不完整。大多数村级档案室收集的只是文书档案和会计档案, 而真正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档案, 却收集得不齐全。如土地确权、集体资产处置、农龄确认、农民转居转工、社员宅基地审批、经济合同、土地管理与开发、劳动力就业、大病统筹、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 这些材料在农村档案室中保存得很少。 (3) 由于档案意识淡薄, 农村档案中存在很多差错和疏漏。比如农民的户口档案, 在出生日期、年龄上经常出现与实际状况不符的现象, 对新生儿填报户口时也缺少谨慎态度, 存在瞎填乱写的情况, 从农民甚至到村委会成员并没有意识到此举动的危害。如果这种情况不加以改善, 档案内容的准确性得不到保证, 档案的凭证参考作用将会没有意义。
2.档案保管缺少专业化。很少做到"三专", 大多数村没有专门的档案室, 档案也无专柜存放, 没有专人保管。这导致档案损毁、遗失现象严重。一方面, 这是由于农村经济欠发达, 农村档案工作缺少必要的资金造成的。另一方面, 农村文化发展程度低, 农民乃至村干部的文化意识淡薄, 档案意识薄弱是主要原因。
3.档案整理缺少规范性。目前, 农村中大多数村干部文化程度较低, 缺少相关的档案管理知识, 许多村的档案整理不符合规范。档案管理分散, 有的甚至是干部个人保管。不分年限, 不能根据档案的重要程度划分保管期限, 从而也就不分档案的价值, 造成重要档案得不到很好的保护, 不重要的甚至应当销毁的档案占用大量空间。档案管理混乱, 以至于档案利用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4.档案工作出现不平衡。由于各乡镇、各村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造成档案工作的发展不平衡, 经济基础较好且档案意识较强的村, 档案存放条件好, 村级建档工作搞得好一些, 反之, 经济基础薄弱的村, 推动这项工作的难度也就相对大一些。
二、农村档案建设现状的成因
1.档案意识不够。一方面由于档案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 《档案法》在农村宣传力度相对较小, 广大农民的档案意识非常薄弱。许多村干部认为档案工作无用, 文件看过, 事情办过, 之间所形成的各种文件、资料就可以丢弃, 这种对档案“多余无用”的错误认识和思想, 造成了今天村级档案的匮乏现象。
2.领导干部重视不够。一些农村干部为了提高政绩, 着重发展经济, 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建设, 尤其是起步晚、发展慢的档案工作。村级建档工作是一项面广量大, 涉及千家万户的工作, 细而烦, 再加上档案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村干部认为村级建档是一件费时费力费钱的事, 这种不重视的态度, 使得村级建档工作难以进一步发展。
3.档案专业人员缺乏。档案工作是专业性、知识性较强的工作, 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才能做好。然而村级干部中, 很少有专门的档案人员出身, 大多是身兼数职或者半路出家, 缺少专门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 因此档案工作一直处于多头绪的混乱状态。
4.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村档案的建设与发展, 归根结底取决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档案建设工作不仅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 还需要相当多的物力和财力。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 建设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以及承担档案管理成本。在我国, 农村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土地, 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缺少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 个体经济较多, 农村档案建设工作资本不足。这种情况下, 当地村干部只能集中资本发展经济, 而不会花费在档案建设工作上, 因此导致了档案资料收集不全, 档案门类收集不全, 缺少专门档案室, 缺少专门档案柜, 缺少专门档案人员的情况。
三、改善农村档案建设现状的几点建议
1.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快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对农村的投资, 为农村档案建设提供经济基础。 (1) 以农为本, 发展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农业是国家的根本, 不可动摇, 但要想发展农村经济, 必须扩宽农民增收渠道。随着机械化水平提高, 发展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 有利于合理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 维护农村经济发展和秩序稳定。 (2) 在农村引入市场经济体制, 鼓励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 引导农民进行资本投资。同时, 将农产品推入市场经济大潮, 规范农产品加工、销售渠道, 使农民成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2.加大《档案法》的宣传力度, 普及基础的档案知识, 提高农民的档案意识, 为农村档案工作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1) 通过宣传单、广播、公告栏等途径, 宣传《档案法》以及其他档案法律法规, 并积极引导农民主动去收听和观看。 (2) 提高农民对档案的重视, 使其认识到档案与其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同时扩大档案开放力度, 增加档案利用途径, 降低农民利用档案的门槛, 简化档案利用手续。
3.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制定相关的政策, 让农村档案工作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为农村档案建设工作提供制度保障。2007年, 国家档案局与民政部、农业部联合印发关于《关于加强社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的通知2009年, 国家档案局启动“农村档案资源共享工程”, 推动各省市农村档案建设工作。2010年2月24日至26日, 国家档案局在芜湖市召开了《农村档案人员工作手册》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审定会。2010年, 农业部、国家档案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 (农经发[2010]12号) 。近些年, 国家档案局以及相关部门连续下发文件, 对农村档案工作作出指示和引导, 为农村档案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和支撑。
4.全国范围内重视档案人才的培养, 分别培养初级、中级、高级档案管理人员, 制定档案人员的资格审核程序和制度, 为农村档案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1) 档案专业知识是从事档案工作的基础, 因此档案人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包括各种门类档案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加强档案专业与其他相邻专业的渗透与联合, 使自己成为能够胜任“办公文秘———文档管理———信息开发一体化管理多面手”。因此, 档案人员要通晓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现代技术在档案中应用的知识, 做到全面发展。 (2) 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 主要侧重于提高履行岗位职责能力和过硬的技能等方面。只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的档案人员是不合格的。档案管理最终要的还是在实际操作上。因此, 档案人员要熟练掌握档案管理各个流程, 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3) 国家应当鼓励档案专业人才到农村基层锻炼, 从政策上和待遇上引导年轻档案人员充实到农村档案建设中去。这样, 一方面有利于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另一方面, 将人才引入农村, 不仅可以促进农村领导干部的结构优化, 而且对于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更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 “三农”建设呈现日新月异的面貌, 村级档案建设工作也逐渐被提上日程。加快农村档案建设工作的发展, 为农村的物质文明、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支撑, 是摆在我们档案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朱兰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J].档案学通讯, 2011 (3) .
[2]王新才.东莞市农村档案管理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J].档案学通讯, 2011 (4)
[3]刘来山.村级档案收集的难点及对策[J].北京档案, 2005 (11) .
语文课堂问题设计的现状与对策 篇11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现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方式。在传统教学中,提问就是教师这个施动者向作为受动者的学生发出指令或动作的过程,是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方式。所以,提问策略并没有受到充分重视。在传统教学思想与方法的影响下,教师对提问及策略的研究较少,造成人们对提问策略有许多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问题设计年段目标不清晰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基于学生年龄段的特点对每年段的教学任务进行了划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依照目标,结合学生年龄段特点设计适度的问题。但是,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教师不顾学生年龄段的特点,设计问题难度过大,学生无从回答,消散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能使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
(二) 问题设计缺乏思维含量
要想提升学生能力,课堂教学就要有高质量的问题撬动学生的思维。笔者曾进行调研,对50位教师的80节语文课进行分析。在提问数量与内容两项的统计中显示:教师每节课平均提问38次。在这些提问中,有60.3%的问题属于信息直接提取的问题,学生可以直接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答案;有32.5%的问题学生只需跟着“大部队”一哄而起回答“是”或“不是”即可,无需思考。有思维含量、需要学生进行归纳、提炼、形成个性理解的问题仅占问题总数的5%左右。还有一些问题与语文教学目标相去甚远。从以上数据看,课堂提问的质量是很低的,学生在这样问题的引导下思考的机会很少,无法达到发展思维、提升能力的目的。特别是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思维含量少的提问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老师的问题呈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
(三) 课堂提问数量过多,随意性强
新课程提倡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以求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满堂问”的课。在对课堂提问数量的统计中显示:50位教师的80节语文课的课堂提问数量最多的是78次,最少的是20次,平均课堂提问为38次。一堂课40分钟,平均提38次问题,除去教师的衔接语和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给予学生对每个问题思考的时间仅有几秒。在所提的问题中,有近20%的问题是教师在毫无预设情况下的随意提问。这些问题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没有清楚的答案。
(四)课堂提问缺乏追问策略
有些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后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急于要最终答案,导致课堂上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回答,大部分学生只是“听客”,得不到训练的机会。在调研中,笔者对参与课堂提问学生的数量做了统计:以一所同年级5个平行教学班的学校为例,每个班平均40个学生,40分钟内独立思考、参与课堂提问的学生不足20%,也就是说80%左右的学生不能在课堂进行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回答问题。换句话说,是教师没有给这80%的学生学习的机会。有的教师课上与学生的对话就是从问题直奔结果,中间没有思维碰撞、思想交锋的过程,学生回答不对就坐下,让其他学生回答,一直到正确答案出炉为止。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课堂。
二、建构优质提问的教学模式
(一)课前基于课标、教材的优质提问设计
1. 把准课标,分清学段,依据框架提问题。语文新课标对各年段语文知识、能力目标做了划分,大致来说第一学段语文教学以识字写字为重点,中年级以词、句、段教学为重点,高年级侧重句段篇的训练。因此,我们在问题设计过程中首先就要有所侧重。要把握住年段特点,把问题的数量减下来,不必在每个内容、每个知识点上都进行提问,以避免课堂教学的问题繁多杂乱、缺乏重点、偏离年段目标。
教师在问题设计中往往会遇到难以抉择的情况。在《通过设计获得理解》一书中,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塔介绍一种模式来思考“什么是值得教给学生的”。他们提倡用一种叫做“逆向设计过程”的方法,主要由三个阶段组成:确定期望的结果——你希望学生知道、理解和能够做什么;确定哪些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素材;据此计划学习内容和教学。如下图所示:
每一个圆圈都代表了一种不同种类的知识。最外面的圆圈表示“需要熟悉的知识”——也就是教师可以涉及和了解的信息。中间的圆圈代表课程内容——对学生来说是重要的,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内容,包括“确保学生成功实现目标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最里面的圆圈,位于该框架的中心位置,表示“持久的理解”,即浓缩某个课程或学习单元的核心内容。这些都是我们希望学生们在遗忘了大量细节后还能保留的重要观点等。当学生将个人经验和兴趣与课程内容和知识相联系的时候,这种知识最为持久。
根据此图,教师可以形成与课程内容目标相联系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帮助学生在给定的学习领域内建立重要的联系。换句话说,在考虑应当选用的课程内容时应当考虑三点:一是选择一个值得讨论的核心观点;二是保证该内容与学习要求和测试相关联;三是检测其是否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相吻合。
2.把握训练, 关注能力, 设计有层次的问题。布鲁姆将提问水平分为六个层次: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教师应该以此为依据在不同层面设计问题,并分配于教学合适的时间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基本思路为整体——局部——整体。要引领学生阅读文本时就需要学生对文本有整体的、初步的了解,我们的问题设计也应该引领学生从一个整体性问题入手;在对文章局部进行教学时,我们问题设计应该在大问题情境下引领学生进行阅读“爬坡”,引导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跨越。
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笔者总结出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基本思路:
(二)课中基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追问与反馈
设计好的问题只完成了一半的任务,另一半需要在课堂实践中进一步落实。“追问”作为关注过程的一种具体的手段,有着其他技巧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好的问题抛出去,能很好地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往往是通过追问来落实的,在追问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
1. 把握好发问的节奏。爱因斯坦说过:世界上最有力量的就是节奏。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一定注意控制好自己的节奏,应当遵循“提问—等待—回答—等待—评价”这样一种快慢相间的节奏。经过对比实验,心理学家得出的结论是,稍长的等待时间对学生的语言行为有如下效果:第一,学生回答的时间长度和语句数量都有所增加;第二,“我不知道”和回答不出的现象减少了;第三,思辨性的思维事例增加了;第四,提出了更多证据,在提出证据之后或之前都有推理性的叙述;第五,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和学生计划收集资料活动的次数都增加了;第六,成绩差的学生的回答量也增加了。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必须设置必要的停顿时间,以有利于学生思维高峰的出现。
2.评价学生的答问。评价学生的答问可以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与综合,进一步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教师对学生答问评价一般从六个方面进行:掌握知识的广度、理解知识的深度、知识的巩固程度、错误的数量与性质、口头表达能力、是否有创见。教师评价的态度要严肃认真,客观公正。对学生不正确甚至有些幼稚的回答要抱谅解的态度,决不能嘲笑和讽刺;对一些具有创见的问题要抱有欣赏的态度,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学生不同于教师意见的发言,不论其对与错,教师都应该冷静对待,正确的应该采纳并表扬,错误的要及时纠正,不能说服的则可以保留意见。
3.适度追问与助答。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准确、完整、流畅,甚至全“卡壳”时,教师应采取一定的措施。主要的措有五种:重复发问,申明题意;分解难点,化难为易;转换角度,另辟蹊径;适当提示,巧用点拨;补充修正,以求完善。
下图表明在学生对一个问题做出反应后,教师可能会提供的不同类型的评价和跟进方式,其中包括反馈方式可能的影响和适用的不同情境。
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篇12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 语文阅读教材的多样化
2001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 2003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颁布。随后, 根据课程标准编辑的语文课本相继问世。课本中的阅读教材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题材多样, 反映了古今中外尤其是当代社会的多彩现实。体裁多样, 除了一般的实用文体而外, 更多的是大量的文学作品和文化作品。风格多样, 除了传统的风格以外, 对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和作家的作品都有涉猎。要求多样, 除了必读课文之外, 还有大量的自读课文。总之, 语文阅读教材的多样化为阅读教学开创了可以尽情驰骋的广阔天地。
2. 语文教师的课程改革意识越来越浓厚
语文教师是实施阅读教学的主力军, 他们的课程改革意识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2001年以来, 经过国家教育部门的培训和广大语文教师的自修, 语文教师的课程改革意识越来越浓厚。他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深刻理解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也熟悉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而且, 能在阅读教学中尽力体现课程理念, 为实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最终目标不断努力, 也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3. 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空前活跃
语文课程改革以来, 由于教育部门的强力推进和广大语文教师的积极努力, 阅读教学课堂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跃态势。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多元化, 教学方法灵活化, 教学媒体现代化, 教学气氛白热化。在这种态势下, 语文教师充分发挥了教学的自主性, 尽情施展自己的教学技艺;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课堂上,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 师生与文本展开了积极的对话。这样的课堂, 教师感到了自由, 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学生感到了愉快和轻松, 在如沐春风中, 提高了语文素养。
二、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 过分注重人文因素, 忽视基础训练
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 但在阅读教学中不能进行单一的人文教育, 更不能强行灌输政治伦理道德等观念。然而, 现实中在一些教师的课堂上, 在带领学生研究文章的思想内容时, 不是结合文本特色让学生筛选信息和了解思想内容, 而是过分注重人文因素。比如, 教学《祝福》等课文, 用大量的时间探讨封建礼教的源流和危害;教学《行道树》一类课文, 不断教训学生要有奉献精神;教学《老王》一类作品, 时时提醒学生要同情和关爱弱者等等。这种教学模式仅仅重视了课文的人文因素, 而忽视了阅读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进行扎实的基础训练。
2. 过分突出学生主体, 教师指导缺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体性, 而不是单方面的一味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有些教师的阅读课堂教学中, 就有这种现象。按理, 我们应当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 但是, 面对学生的种种说法, 不能听之任之, 一味赞扬。比如, 在教学《背影》时, 有学生对父亲买橘过铁道一事揪住不放, 认为其违反交通规则。有教师不顾原来的教学程序而专门讨论当时的交通状况。又如《木兰诗》一课的教学, 有学生对木兰征战多年而未暴露女儿身份一事关注过多, 教师未能妥善引导而大加赞扬。还有, 在一些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抛出一个问题, 让学生讨论, 对学生的种种说法只是说好, 最终没有教师的引导和意见参与。这些种种做法很难使阅读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3. 延伸拓展超出领域, 语文特色丧失
在阅读教学中, 适当的延伸是必要的, 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有利于举一反三, 有利于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然而, 一旦超出语文领域, 就会丧失语文特色。比如, 在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类科技说明文时, 离开语文教学而去搞什么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在教学《阿Q正传》时, 离开对作品的研究而去进行辛亥革命的历史研究。在教学《石壕吏》等课文时过多地进行唐代社会和安史之乱的研究。这些做法都偏离了语文课程的方向, 丢掉了语文课应有的任务, 所谓“种了别人的田, 荒了自己的园”。
4. 部分精英大展才华, 未能顾及全体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阅读教学应指向所有学生, 而不是仅仅指向部分“精英”。但是一些教师为了使课堂按照自己提前设计的程序顺利进行下去, 也为了使课堂不断出彩, 在课堂上过多地让那些优秀生、尖子生发言, 而忽视了中等生, 尤其忽视了那些差等生, 造成了课堂上的“马太效应”, 从整体上来说, 阅读教学的效果是不好的。这显然不符合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宗旨。
三、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
1.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 切实提高素养
在教学中, 既要进行扎扎实实的语文训练, 并在这种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精神培养。因此, 面对一篇课文, 不要在学生草草读过就大讲特讲其微言大义;而应当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辨别文体、欣赏风格的过程中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调和思想内涵。长此以往, 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提高了, 人文素养也会跟着提高, 自然就达到了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2. 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 主导主体兼顾
关于在教学中到底谁是主体的讨论一直未曾停歇。从目前专家们的共识看来, 在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特别有利于发挥师生双方的主体性。一篇文章摆在师生面前, 每个人都有发言权。每个人的看法都有其合理性。我们不能让教师一个人讲到底, 教师一个人说了算;也不能整个课堂全是学生在说, 教师一言不发。当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出来之后, 教师的主体性也应在多方面体现。比如, 对教学的预设, 对教学时间的把握, 对教学程序的控制, 对教学气氛的调节;同时, 教师还应把自己的角色相机转换成一个和学生一样的读者身份, 参与课堂讨论。这样, 在师生共同参与下, 就完成了对课文意义的建构和创造, 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
3. 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 适当向外延伸
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是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同时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学生在课内学习之后, 还需在课外进一步学习和实践。这就是“得法于课内, 受益于课外”。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根据课文的特点进行适当而有效的延伸是十分必要的。延伸的基本原则是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具体到一篇课文的阅读, 就要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和课文特点去延伸, 而不是漫无边际地拓展。比如, 教学鲁迅的一些作品之后, 就可以顺便介绍他的其他同类作品, 学生就可以在课外继续阅读, 以扩大知识面, 进一步感受鲁迅作品的魅力。比如阅读《诗经》的一些篇章之后, 可以介绍《诗经》中其他优秀篇章, 学生课后就可以阅读全本《诗经》。总之, 课内阅读与课外延伸应有紧密的联系, 这个联系的纽带就是语文课程的特点。
4. 面向全体学生, 落实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概念至今也未能真正搞清楚。但这样的理念大家都能认可, 即实施“两全”:面向全体, 全面发展。在阅读教学中, 语文教师要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要投入到学习中去。阅读教学中有许多事情可以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去做。熟悉课文时, 可齐读、可分组读、可轮读, 可以让朗诵能力强的同学读, 也可已让阅读能力差的同学尝试。课堂讨论时, 可分组讨论, 可单独回答。可让优秀生回答, 也可激励差生发言, 即使说得不好也可能有意外的教学效果。现在教育资源短缺, 班大人多, 是客观现实。但我们可以采取措施, 在漫长的教学中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较多的展示机会, 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感到自己的真正存在和价值。为了进一步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不要光站在讲台上, 应当多一点走下讲台, 多和学生近距离接触, 多巡回检查和督促, 时刻关注每个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习积极性差的学生。总之, 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胸中有每一个学生, “一个也不能少”, 千万不能把目光仅仅投注到那些尖子生身上。
参考文献
[1]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2]何更生.语文学习和教学设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3]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王文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现状与问题】推荐阅读:
发展现状与问题08-15
民间借贷的现状与问题06-03
文艺批评的现状与问题05-26
论中国腐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对策05-08
党国英: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05-30
羊册镇信息化教育现状与问题07-15
我国城市环保设施运营管理的现状与问题08-23
农村工作及劳务输出问题现状的思考与对策10-22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面临问题的思考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