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问题研究现状综述

2024-07-25

焦虑问题研究现状综述(共3篇)

焦虑问题研究现状综述 篇1

2016年高校毕业生是765万人, 比去年又增加了16万人, 而且中职毕业生和初高中毕业以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大约也是这个数量。青年的就业群体加在一起大约有1500万左右, 这个压力是非常大的,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整个大环境下的“就业难”, 加重了学生在面临择业时所产生的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为过度焦虑:在生理上常常伴有胸口发闷, 注意力不集中, 吃不香睡不好的症状;在精神上紧张不安、忧心忡忡、烦躁不安;在行为上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在学习上的穷于对付、意志消沉;在择业上逃避甚至放弃。这会对毕业生身心健康造成破坏性影响, 影响其顺利就业及与社会接轨。因此, 专家和学者们针对择业焦虑问题的研究, 逐渐增加。本文根据择业焦虑问题研究视角的不同, 对目前国内研究现状进行梳理, 综述如下。

一、择业焦虑概念研究现状

对择业焦虑概念的界定有以下几个角度。

第一, 择业焦虑是一种认知评价。李桂芳将择业焦虑定义为:大学毕业生在面临择业的情景中, 对内部和外部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认知评价, 预想择业情景中存在的未知危险会对自我期望和自我发展产生威胁, 同时又感觉没有能力应对所产生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绪体验。

第二, 择业焦虑是一种精神紧张的状态。王本贤对择业焦虑定为: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期间, 情绪上所表现出来的焦躁不安, 它是由整个择业情境所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紧张状态。

第三, 着重择业焦虑是一种暂时性的, 状态性的情绪体验。张艺玲等人认为择业焦虑是大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 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无法实现最初就业目标, 求职不理想等情况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它是一种状态性焦虑。随着毕业日期临近, 择业问题凸现, 焦虑情绪会加重, 工作落实, 焦虑问题则有效缓解。

第四, 侧重择业焦虑由外因引起的, 认为外在情境导致了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张晓琴认为择业焦虑是由外部的就业环境引起的, 在择业的过程中, 表现出来的忧虑、不安、恐惧等消极情绪体验, 以及由此引起的相应的认知、生理和行为上的相应的变化。

二、择业焦虑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对择业焦虑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有不同的视角。

楼玲娣从状态焦虑的产生过程入手, 对择业焦虑的内部、外部刺激和认知评价等环节进行重点分析。从外部刺激源看, 择业焦虑的主要因素是家庭、学校和就业环境等社会因素, 从内部刺激源来看, 主要是心理感受和生理需要等生物因素。从认知评价因素来看, 包括经验图式、气质和能力。

张弛、刘鹂提出择业期间, 大学生焦虑水平受自身条件、个人理想、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期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其中自身条件、个人理想为首要因素。择业期间大学生产生焦虑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与现实情况的矛盾冲突。

薛云云、张立强、朱建征的从传统因素和新型因素出发, 指出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就业支持不到位、就业期望不理性等传统性择业焦虑成因在现实中仍然存在, 而就业市场公平欠缺、自信匮乏、“同伴压力”是产生择业焦虑的新因素。

宋长春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角度来分析, 指出社会原因 (供需矛盾、毕业生就业体制还不完善、公平竞争环境尚未形成等) 、学校原因 (相对封闭的教育体制和就业指导的缺乏) 、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对自己定位过高、对自己能力认识不足、对就业形势不了解等是导致择业焦虑的主要因素。

对于择业焦虑的产生, 多数学者比较认同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共同导致。而外因和内因的交互作用, 认知因素参与过程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

三、择业焦虑测量工具研究现状

对择业焦虑的测量工具的研究有国际通用的焦虑测量问卷和自编问卷。

国际通用的焦虑问卷方面, 闫珉和马恩祥采用SCL-90量表进行调查, 发现毕业班学生焦虑因子均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王红瑞等用SAS量表做调查, 结果表明:毕业班学生自评焦虑的分值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王浩等用状态特质量表对不同时期的毕业生分别进行了施测, 分析表明:在择业前、择业中与择业后, 毕业生的状态焦虑呈波动性变化, 择业之前状态焦虑比较严重。

张玉柱和陈中永编制了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及其原因调查问卷, 经因素分析得出构成问卷的四个维度:缺乏就业支持、担忧就业前景、就业竞争压力和缺乏自信。肖凌燕和邹泓根据已有的问卷, 自编大学生特质焦虑问卷, 提取5个因素, 分别命名为:人际焦虑、惧怕否定评价焦虑、学习焦虑、健康焦虑、就业焦虑。肖盈等编制了大学生择业焦虑问卷, 经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的4个因素为:缺乏自信、对工作条件的担忧、对求职过程的担忧和对工作任务的担忧。这些问卷都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 因此可以推广使用。

择业焦虑的自编问卷还比较稀缺。目前国内许多学者都对毕业生的择业焦虑情况进行了问卷、量表调查, 可是大多数的研究采用的都是已有的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 专门针对择业焦虑的问卷和量表则非常少。焦虑量表适用范围更广, 针对情境细化的择业焦虑, 只能作为一个大致性的、探测性的测量工具。择业焦虑作为焦虑的一种, 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有自身的反应和表现, 所以需要专门的测量工具才能够进行精细、准确的测查。

四、择业焦虑研究方法研究现状

康文艳在《大学毕业生择业焦虑研究》中使用的是问卷调查法、文献法和个案访谈法。李珊在《河南省高职学生就业焦虑及其对策研究》中使用的是文献研究法, 问卷调查法, 统计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韩飞在《他们为什么烦恼———上海市大学生就业焦虑现状与对策研究》中使用的是文献法, 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张晓琴在《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焦虑预测因素分析》中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肖盈在《福州市大学毕业生择业焦虑及其相关因素研究》中采用的是问卷调查与分析法。

对择业焦虑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国内学者对择业焦虑的研究绝大多数采用的是调查法, 以问卷调查为主。单一的研究方法将会导致研究结果的简单化, 表面化、肤浅化、同质化。我国现有的研究大多采用的是横向研究, 通过大面积的问卷施测, 得出择业焦虑的相关影响因素, 虽然能够了解大学生择业焦虑的整体情况, 但是基本没有采用纵向跟踪研究, 忽视了时间维度的变化对择业焦虑的影响。有些采用了纵向研究的思路, 也只是简单的再测, 不能直观比较毕业生在不同时期的择业焦虑情况。研究方法的运用直接影响着对结果的分析, 结果的碎片化, 分离化不利于整个研究的开展。

五、择业焦虑干预研究现状

国内目前仅有张玉柱进行了干预研究。

张玉柱和陈中永设计干预实验, 考察心理教育对缓解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是否有效果, 结果显示:他们所设计的小组心理辅导与行为治疗相结合的心理教育方案能够帮助毕业生减轻择业焦虑, 使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这个方案经过信度效度检验, 可以在高校毕业生择业心理教育过程中加以推广应用。

国内学者对择业焦虑的研究还有很多需完善的地方, 大多数研究比较重视现象描述和解释阶段, 干预研究还很稀缺, 目前有张玉柱对这个领域略有探索。干预研究将是未来的趋势。

六、缓解择业焦虑策略研究现状

王本贤指出, 要想缓解择业焦虑, 要从两个方面出发, 一是外界调适,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切实加强和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二是自我调适, 包括暗示疗法, 放松疗法, 分析疗法。薛云云, 张立强, 朱建征提出:早启动, 深入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早关注, 系统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早预防, 全面提升心理咨询干预水平。李珊提出, 在社会方面, 完善就业服务机制, 建立政策激励制度,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学校方面, 深化校企合作, 优化专业设置, 完善就业指导课程, 加强就业咨询工作, 提供个性化心理辅导, 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开发拓宽就业资源渠道。个人方面, 转变就业观念, 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掌握就业择业技巧, 积极寻求社会帮助。杜丹指出, 从个体层面来说, 要培养大学生智慧勇气人仁爱的健康品格。从群体层面来说, 政府应该积极地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学校要建立就业指导网络, 包括建立个性化就业指导体系,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家庭方面, 家长应该改变传统观念, 降低期望值, 发挥支持作用。陆欣指出, 合理情绪疗法可以用来缓解大学生择业焦虑。改变不合理的信念, 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择业认知, 从而缓解焦虑情绪。

随着大学生择业问题相关研究深入开展, 未来一段时期内大学生择业焦虑研究, 将更重视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相关理论结合对择业焦虑的结构进行分析。对择业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也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和实证化。

参考文献

[1]韩威, 祁金利.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就业心理, 2007.

[2]揭水平.大学生就业焦虑因素分析与调适方法略探[J].心理健康教育, 2007.

[3]王少梅.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4]吴秀明,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及调适[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9.

[5]任燕.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 2009.

[6]宋长春.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自我调适[J].中国青年研究, 2005.

[7]林瑞鑫.大学生择业焦虑研究现状[J].校园心理, 2013.

[8]郑颖.大学生择业焦虑研究综述[J].出国与就业, 2010.

[9]薛云云, 张立强, 朱建征.大学毕业生择业焦虑成因及其应对[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

焦虑问题研究现状综述 篇2

(一)通过问卷调查,掌握中学生考试焦虑(状态、特质焦虑)、心理健康的现状,剖析考试焦虑形成的原因,探讨考试焦虑特别是过度焦虑的心理辅导策略。

(二)探索焦虑状态形成的原因,并探讨激发学生适度焦虑的策略。

(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考试,以积极科学的态度应对各种考试。

(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将来步入社会参与更激烈的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

三、研究措施

(一)开展培训工作,为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从参研教师的实际出发,我们确立了“培训一调查一总结一研究一实施一再研究一推广”的总体研究思路。

对实验教师的培训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关于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培训;二是关于本课题的理论学习。

(二)认真扎实地开展研究工作。采取了“调查访谈一咨询一问卷一分析总结一寻找对策一辅导矫正”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

四、研究成果

(一)研究工具

我们聘请了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学博士生导师冯正直教授做我们的专家顾问,指导我们设计制作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包括三部分内容:1.症状自评量表(SCL-90);2.焦虑自评量表(SAS);3.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调查表的分析使用了spss 11.0软件。

(二)研究被试

调查对象为初一至高三全体学生,共计2365人。其中男生1321人,女生为1044人;初中为914人,高中1451人,年龄在12~18岁之间,平均年龄15.23岁。发放调查表100%,收回调查表95%,有效卷70%。我们借助三医大的资源(人力、仪器)对调查量表作了分析。

(三)测查时间

为了确保我们研究的是学生考试焦虑,一般测试是在考试前2~3天进行,考试为期末考试、中考和高考。

(四)形成分析结果

I.SCL-90结果

性别比较:比较因子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及其他,样本量为男生709人,女生707人。比较结果分析显示:

(1)我校男女生总的心理健康水平分别为:男生为1.6176±0.48369,女生为1.7569±0.51592,表现为阴性结果,说明我校男女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各因子,在性别上均存在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除其他外P<0.05),说明女生总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因子比男生要差。

(2)其中,男生在各因子上的得分均小于2,说明我校男生在心理健康各个因子上都处于正常水平。我校女生在强迫症状上存在问题,其他方面均处于正常水平。

城乡比较:比较因子同“性别比较”,样本量为城市1181人,农村235人。比较结果分析显示:

(1)我校城乡学生心理健康总体均分为:城市学生均分为1.6631±0.49823,农村学生均分为1.807±0.52053. (P<0.01),说明城乡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非常显著差于城市学生。

(2)城市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各个因子都<2,说明城市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各个指标都处于正常水平,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各个因子中,除了强迫症状大于2,其他各个因子也均处于正常水平。

(3)在心理健康水平的各个因子中,其心理健康严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城市学生: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其他>抑郁>焦虑>躯体化;农村学生: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其他>抑郁>焦虑>躯体化>恐怖。

年级比较:比较因子同“性别比较”,样本量为初- 167人,初二302人,初三249人,高- 467人,高二23人1。

比较结果分析显示:我校各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及其各个因子在年级上都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的(P<0.01)。

经过事后检验,得知:

总均分上:初->高一,初一>高二,初二>高一,初二>高二,初三>高一,初三>高二。

成绩比较:比较因子同“性别比较”,样本量为成绩优等的61人,成绩中等的1050人,成绩较差的305人。

比较结果分析显示:我校各等级成绩学生在总分及其中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其他四个因子中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其他因子则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

经事后检验,进一步得知:

总均分上:成绩好>成绩差,成绩中>成绩差。

2.特质焦虑状况(样本量同“SCL-90结果”)比较结果分析显示:

性别比较:我校学生的特质焦虑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o

城乡比较:我校学生的特质焦虑在城乡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城市学生的特质焦虑要显著地低于农村学生。

年级比较:我校学生的特质焦虑在年级间存在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表现为学生的特质焦虑随年级的上升而上升。进一步分析:初=<高二,初三<高二。

成绩比较:我校学生的特质焦虑在成绩等级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地差异(P<0.01),表现为学生的特质焦虑与学生成绩等级成正比。进一步分析得出:

成绩好<成绩中,成绩好<成绩差,成绩中<成绩差。

3.状态焦虑状况(样本量同“SCL-90结果”)比较结果分析显示:

性别比较:我校学生的状态焦虑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o

城乡比较:我校学生的状态焦虑在城乡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o

成绩比较:我校学生的状态焦虑在成绩等级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进一步分析得知:成绩好<成绩中,成绩好<成绩差,成绩中<成绩差。

年级比较:我校学生的状态焦虑在各个年级学生中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进一步得知:

初-<初二,初=<高二,初三<高二,高-<高二。

(五)探究原因,形成对策

1.探究原因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我校部分学生处于无焦虑状态。通过座谈、家访、查找文献资料等方法作了探究,从积极的方面分析,这是由于学校长期以来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调节考前焦虑,教给学生掌握正确的过度焦虑的调节方法,增强了心理素质而取得的效果。

而从消极方面分析,有以下原因:

(1)学生学习动机偏弱。 (2)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存在偏差。 (3)社会上“读书无用”“毕业即失业”等舆论的不良影响。

从实验教师的访谈以及以上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中有不少存在考试焦虑状况,且不同人群的考试焦虑状态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年级差异和成绩差异两方面:

(1)年级差异:学生的焦虑水平随年级升高而具有上升趋势。

(2)成绩差异:学生的焦虑水平随成绩的上升而具有上升趋势。

2.研究对策

心理学认为,适度的焦虑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如果无焦虑,对学习无推动作用。但是过度焦虑,则会对学习产生不利影响。据此,针对我校的调查结果,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教育对策,采取“两线并行,内外兼治,区别对待”的方法,“两线”即无焦虑和过度焦虑两条线,“内外”即内因(学生)和外因(学校、教师、家长),“区别”即针对不同情况的辅导方式。具体对策如下:

对策一:对学习焦虑水平偏低的学生,应适当“加压”。

(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整学生学习心态。通过谈话法、举例说明法、创设情景启发引导法等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这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的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他们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变被动、消极的学习态度为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

(2)调整家长的期望值。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考试焦虑程度。家长对孩子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评价;要变考前施压为平时关心;制定目标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不能由家长包办代替;家长需改变仅以学习成绩为惟一标准的观念,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对策二:对学习焦虑水平过高的学生,应适当“减压”。

内因方面:

(1)知识疏导法。让学生了解学习焦虑与学习效果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只有将学习焦虑控制在适中程度,才会对学习产生促进作用,使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的焦虑现状,主动积极地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

(2)认知矫正法。

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考试。

通过年级学生会、班会、学科教师的考前指导等途径,让学生认识到考试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终极目的,应通过考试检测阶段学习的情况,为下阶段的学习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而不要只盯着分数,将失误扩大成无可挽回或弥补的错误,因而增加无谓的焦虑。

②引导学生对自身应付考试的能力进行正确的估价,即正确认识自我。

首先引导学生检查并分析自己对考试的担忧,然后整理已写下的担忧,去掉重复的,合并相同的,按担忧程度的大小排序。其次,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担忧进行合理性分析。再次,引导学生参与担忧辩驳,得出合理反应,并用积极的话语反复进行自我鼓励,帮助自己树立信心,使自己卸掉包袱,轻装上阵。

③行为矫正法。指导学生掌握一点自我调节的方法,如松弛训练法、自我暗示法、合理宣泄法等。运用具体的心理调节方法,释放心理压力,减轻焦虑程度,这些方法简单易懂,容易操作,效果也比较明显。学生可以用这些方法自行调节自己的焦虑程度,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外因方面:

(1)学校方面。给学生营造宽松的环境,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一是改革评价标准,由单一的以学习成绩为标准向品德、学习、综合能力、科技创新、心理健康等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转化,形成了多元评价机制,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以及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所取得的各种进步,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评选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降低焦虑感,树立了正确的成才观。二是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增强学生对普通学校的信任,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

(2)教师方面。我校教师首先切实转变了教育观念,树立了新型的人才观:其次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让学生品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减轻了他们对学习和考试的恐惧;再次,教师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以优质的教育赢得学生的信赖;最后,针对部分学生的焦虑状况,开展了不同层面的辅导活动,如年级、班级的团体辅导、个别辅导等,教师还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减少“师源性”考试焦虑,从而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增强学生的自信,降低学生的焦虑感。

(3)家长方面。第一,希望家长换位思考,不要将自己的愿望强加于子女;第二,希望家长认清当前的形势,了解考大学并非惟一的出路,行行皆可出状元;第三,希望家长真正了解自己的子女,了解他们的特长兴趣,与子女一道制定未来的目标;第四,希望家长改变管理方法,不以成绩好坏作为“晴雨表”,变“奖励…‘惩罚”为“帮助”,和子女建立起“朋友”式的关系,帮助子女克服困难,战胜恐惧,健康成长。

对策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1)针对不同的焦虑状况采取不同的方法。(2)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相结合。 (3)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当然,以上所言对策,并非孤立的,分清具体原因,综合使用,对症下药,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五、研究效果

(一)引导学生战胜考试焦虑,积极投入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从问卷调查显示的结果可看出,长期以来我校坚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应试心理的辅导,使我校学生具有了良好的应试心理。

(二)形成了适合我校校情的矫正考试焦虑的对策,并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

(三)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课题组成员中涌现出重庆市骨干校长,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区心理中心教研组组长,重庆市优秀教科室主任、市、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重庆市语文教学先进工作者,区学科中心组成员等。

实验教师关于本课题的研究论文先后获得区、市、国家级奖励,而关于教育教学其他方面的论文有30余篇获奖,并有部分在刊物上发表。

(四)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及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和,我校学生勇夺沙区中考状元桂冠。我校学生在各种竞赛中获奖年均100余人次。20和我校两位同学分别获得“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和“区长奖提名奖”。

(五)学校的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学校的社会认可度逐年提高。

1.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近年来,我校连年获得中、高考的升学突出贡献奖;20我校是区高考升学比例增长最大的学校,获得初中、高中升学考试一等奖。

2.就读我校的学生数量逐年递增,充分说明了家长、社会对学校的认可。

3.上级主管部门充分认可。近几年来,我校获得了多项荣誉:沙坪坝区重点中学、沙坪坝区课改先进单位、沙坪坝区科技示范学校、沙坪坝区民主管理示范学校、沙坪坝区德育示范学校,重庆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重庆市科技教育先进单位、重庆市科技特色学校、全国学习科学示范学校等。

六、有待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课题已结题,如何将研究进一步深入并将研究成果推广,是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家长的素质以及对考试和学生前途的认识参差不齐,需要我们多渠道地疏导;目前的社会环境对学生和家长乃至学校都有着不可抗拒的影响,我们无力改变这一现状,这也制约着我们对课题的研究和成果的推广。但我们仍将继续开展研究工作,使相关工作更具有效性、延续性和长效性。

(稿件编号:100827008)

音乐雅俗问题的现状研究综述 篇3

一、雅俗的涵义

从我国古代音乐史上看,自西周时期礼乐制度建立后,音乐的雅与俗开始有了区分。刘文瑞在《华夏文化》中的《音乐史上的雅与俗》的文章中指出,所谓雅乐,专指祭祀、典礼等正规场合所用的音乐,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庙堂之上”所奏之乐,同我们今天来了外宾时军乐队所奏的音乐差不多。所谓俗乐,专指宴饮、休闲等生活场合所用的音乐,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说的通俗艺术表演。燕山大学的焉树芬于2004年3月发表在《艺术百家》期刊上的一篇《对音乐雅俗观的几点思考》中指出:到了近代,指雅乐渐渐由宫廷音乐转为指由专业音乐工作者创作和演出的高雅音乐。近代的俗乐往往与西方的摇滚乐、爵士乐和流行歌曲等联系在一起。戈丽珠在淮阴工学学报在2002年8月第十一卷第4期上的《论音乐中的雅与俗——历史上雅乐与俗乐之争所感》的文章中,作者从音乐风格方面来定义雅乐与俗乐的,她指出,雅乐与俗乐两种音乐的划分代表了人们对音乐风格的理解,历史上贵族化风格的雅乐与代表至性至情的民间音乐的俗乐到现今应该具有更宽泛的划分。如首都师范大学的何涛发表在西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七期上的《礼与雅俗观念的原始区分》的文章中是从礼与雅、俗的关系上定义雅乐与俗乐的,他认为雅是以礼为衡量标准的,没有用礼去规范和约束的为俗乐。天津师范大学的马萌发表在殷都学刊2007年第二期上的(《宋书·乐志》歌诗“援俗入雅”倾向及其原因),作者认为雅乐与俗乐没有明显的区分,只不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形式上有区别,而且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冯光钰的《音乐雅俗谈》,作者从雅俗共赏的角度来阐述雅俗音乐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燕山大学的焉树芬于2004年3月发表在《艺术百家》期刊上的一篇《对音乐雅俗观的几点思考》的文章中,作者引用的是儒家关于音乐雅俗的概念。张静轩发表在青海师专学报2005年(3-4)期上的《谈民族声乐的“雅”与“俗”》的文章中,作者分别引用《论语》以及《礼记·乐记》中对音乐雅、俗概念的界定来剖析民族声乐。

还有其他文章也从不同侧面涉及音乐的雅俗问题。上述这些研究,笔者认为对音乐雅俗涵义的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处。针对目前人们对音乐雅俗的纷争应改结合音乐的本质、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进行整体认知。

二、雅俗的斗争与融合

回顾漫长的中国古代音乐史,雅俗这对矛盾从西周礼乐制度建立以来,一直处于斗争与融合的发展过程之中。例如,“冯光钰的《音乐雅俗谈》中从审美主体与创作主体的角度指出,在雅俗互化的经历中,永远在探索和追求着的人们并不满足,他们力图是使自己的音乐作品既是阳春白雪又能和知者之众,于是,追求着一种新的目标——雅俗共赏。”燕山大学的焉树芬于2004年3月发表在《艺术百家》期刊上的一篇《对音乐雅俗观的几点思考》中指出:一对儿雅俗音乐矛盾经过相争达到相融就解决了,然后,产生新的雅俗矛盾。再通过相争相融去解决。相争是过程,相融是结果,这一过程不断重复,从而不断推动着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进程。另外,她指出,“雅俗音乐斗争的结果并不是一方消灭另一方,而是各自把自身的精华部分保留下来,使前人千锤百炼打造出来的美的形式与鲜活的生命、时代特征融合成新的合金,这是一个像爬楼梯一样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我国的民族音乐就在这一过程中丰富和发展着。”另外,从历史文献的角度出发来论证俗乐对雅乐的更迭发展,这一论证也直接说明雅俗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在斗争、融合过程中,最终走向雅俗共赏。如张静轩的《谈民族声乐的“雅”与“俗”》(青海师专学报2005年3-4期),作者从《论语》、《史记》等历史文献以及历史上的音乐文人的审美思想中对音乐雅俗的观点,来说明音乐雅俗之间的斗争是无为的,雅与俗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言外之意雅俗共赏才是正道。刘顺的《民间俗乐的发展对雅乐更迭的影响》(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学术经纬2007年第2期)苏丽敏的《音乐的雅俗共赏》(梨园杂谈)等。其中,苏丽敏在文章中指出,“只有很好的将雅俗有机融为一体,从俗中求雅,在雅中求俗,才能达到高超的音乐意境和艺术效果。”刘顺立足音乐史中的文献,如《乐记·魏文候篇》、《汉书·礼乐志》等史实资料的基础上,证明俗乐对雅乐的发展的重要性。雅乐与民间俗乐相互影响、双向交流,共通繁荣。其次,秦序发表秦在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一期上的《崇雅与爱俗的矛盾组合——多层面的白居易美学观及其变化发展》的文章引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个人美学观,来说明雅乐与俗乐是不是绝对对立的,二者的斗争与融合是与审美主体的美学理念、阶层以及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的。林超的《论音乐“雅”与“俗”的互动性》的文章中从中国古代音乐史中的雅俗斗争与西方音乐史中的雅俗斗争,来说明现今如何消除二者之间的对立,真正做到雅中有俗、俗中有雅,保持雅与俗之间互动性才是发展音乐艺术的根本。

从上述的研究来看,每位作者都在从不同角度来阐述音乐雅与俗的斗争融合过程的基础上追求一种消除二者之间的对立,最终达到雅俗共赏的审美理念。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现阶段对音乐雅俗的研究,虽然有其共性的认知,但究竟什么是雅什么是俗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概念认知,以及如何真正才能消除“重雅轻俗”或“重俗轻雅”的偏激观念,可谓是纷而杂乱。因此,笔者认为,结合音乐学、音乐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来重新定义雅、俗是真正实现雅俗共赏、实现音乐艺术的繁荣的关键所在。

摘要:回顾漫长的中国古代音乐史,雅俗这对矛盾从西周礼乐制度建立以来,一直处于斗争与融合的发展过程之中。现阶段对音乐雅俗的研究,虽然有其共性的认知,但究竟什么是雅什么是俗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概念认知,以及如何真正才能消除“重雅轻俗”或“重俗轻雅”的偏激观念,可谓说是纷而杂乱。因此,笔者认为,结合音乐学、音乐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来重新定义雅、俗是真正实现雅俗共赏、实现音乐艺术的繁荣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音乐,雅俗问题,问题现状

参考文献

[1]刘文瑞.音乐史上的雅与俗.华夏文化,2002,4.

[2]焉树芬.对音乐雅俗观的几点思考.艺术百家,2004,3.

[3]何涛.礼与雅俗观念的原始区分.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4.

[4]冯光钰箸.音乐雅俗谈.大众文艺出版社,1995,10.

上一篇:经济法的理论研究下一篇:门诊诊疗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