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的理论研究

2024-07-25

经济法的理论研究(通用12篇)

经济法的理论研究 篇1

一、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是发展的根源

在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中会产生形形色色的社会关系, 这些社会关系在不同程度上都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秩序与社会安全。作为具有最强强制力的法律来说, 它在调节经济关系方面的职责和作用是最大的, 是统治者在经济领域中实现意志和稳固地位的主要手段。因此, 在产生了国家和法律后, 无一例外, 所有的政权都会利用法律来调整经济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活动与国家、社会、组织、个人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 法律调整经济关系的深度与广度也逐渐扩大。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为实现经济计划的目标, 实现管理经济工作、调整经济关系, 我国制定颁布了多款法律和政策, 经济领域的法制处于不断健全发展的阶段。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伴随着经济活动中各种规章制度的建设, 经济立法工作成绩突出, 我国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域中的经济法制。详细的说, 法制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 具体有执法、立法、法律监督、司法、守法等内容, 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整个的法律制度就被称为法制, 而所谓的经济法制就可以理解为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经济领域中的所有法律制度的总和。经济法制不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来说, 还是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来讲都发挥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我国承认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尊重企业的独立地位, 不再大力干预企业的行为, 恢复与发展了经济领域的民主, 淘汰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 使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在放权让利、松绑搞活的大环境下, 为有效保护和巩固经济发展的成果, 使经济建设在经济规律的指引下稳步进行, 我国制定了大量的利于经济发展的制度, 出台了带有民主色彩的经济性法律文件, 社会主义的经济法治由此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具体的讲, 所谓的经济法治就是形成于经济领域中的法律统治, 是一种基于严格依法办事基础上的经济秩序[1], 与“法制”相比, “法治”的民主性更加突显。这一经济程序主要包括了制约国家权力、司法公正、尊重与保护各企业的权利、严格限制行政权的行使、遵守各项经济法律法规等内容。

二、经济法是经济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依靠法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保护、调整和引导、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法治的根本目的, 也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使命。上世纪七十年代末, 我国确定了经济司法和经济执法的有关制度,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与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市场运行有关的法律法规以调整经济关系[2], 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其中就包括“经济法”, 经济法集中反映了经济法治对民主的要求, 我国经济法与经济法治建设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许多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认为, 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法治经济,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法治会为市场经济提供维护与保障, 但是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单靠法律部门的维护又是很难实现的。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需要以宪法为支撑, 需要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知识产权法、民法、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行政法等多种法律的共同支持与维护。其中以经济法在调整经济关系过程中所起的作为最为重要。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就在于在保障经济集中的基础上上实现社会主义的经济民主, 而且经济集中和经济民主的有机统一也是市场实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法的灵魂与本质就在于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之间的辩证关系[3], 这也是经济法制定与完善的基础。

经济法的本位在于社会责任, 它是建设我国经济法治的关键所在, 能够在权利与责任相统一的前提下对权利进行维护与保障, 经济法通过协调均衡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可实现国家综合治理, 全面调控市场经济的目的。宪法所提出的加强经济立法、施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宏观调控等要求在经济法中均有所体现, 除此之外, 经济法还将民法与行政法紧密结合在一起, 具有社会主义法的调节功能, 经济法治的基本精神也由此反映出来。

民法的显达是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经济民主的主要表现, 民法以维护个体的权利为宗旨, 对于经济民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应该明确的是, 民法没有对具体的主体间所存在的绝对的差异投以足够的重视, 强调的只是个体权利的抽象意义上的平等, 也就是说, 民法只是一小部分人的法律, 那些经济实力消弱但在社会上占有很大比例的主体, 他们所享有的民法方面的权利是十分有限的, 民法所保护的只是市场优胜者的民主和自由。而市场优胜者从民法中获取的财富也只是他们个人的财富, 他们并没有对公共财富的增长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而民法的局限性也阻碍了经济实力落后主体加入到经济活动中去, 使得贫富差距被越拉越大, 社会的整体利益也由此受到损害。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多数人的利益, 在促进经济民主的过程中关注经济领域的实质民主, 使民法作用得到充分的彰显和发挥。而这些矛盾的解决都需要有从社会利益出发的经济法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经济法的本位就在于社会责任, 因此在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 利用经济法就可以弥补民法的缺陷, 在保证社会利益又不损害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化解矛盾, 既推动民法的发展, 又维护了市场的稳定和繁荣。

经济法不仅包含了经济民主的内容, 还能够对经济集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经济法实现了与行政法的有机结合, 行政法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经济关系, 维护市场秩序, 与行政法的有机结合能够充分发挥出二者管理经济事务的功能。但是我们不能将经济法和行政法简单的等同起来, 即便现代行政法较传统的行政法有了明显的改变, 但是经济行政法的职责依然是行政管理功能。就以行政指导为例, 如果出现了指导失误, 经济法就明确要求了国家机关在出现失误时要承担责任, 而行政机关无需承担责任。所以, 我们应该看到经济法与行政法之间的差异, 看到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以更好的从经济法治的要求出发充分发挥好管理经济事务的功能。

三、经济法治建设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经济法的完善

经济法治的建设要求各个要素与整体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要求呈现出明显的系统性, 换句话说就是在经济法治的建设中, 各要素的完善需要依托于经济法治工程的整体提高, 而经济法治工程的整体提高有赖于其内部各个要素的共同发展。经济法治水平的提高体现着经济执法、经济立法、经济司法等方面能力的提高, 同时, 经济法治水平的提高也促进者经济民主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这对于立法者制定出更高水平的经济法律法规, 对于司法公正、严格执法的实现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也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另外, 经济法治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们法制观念增强的体现, 利于经济法研究者树立信心, 利于规范人们的行为, 使人们将遵守经济法律内化为自己的信念, 更有利于完善和发展经济法理论, 使经济法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四、小结

社会主义经济法治的根本目标在于利用经济法规与法律手段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而经济法的不断完善也为经济法治水平的提高提供者源源不断的支持力, 只有在明晰二者关系的基础上, 加强法治建设, 才能真正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国民.民法现代化抑或经济法的兴起——民法与经济法分野之争[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3 (05) :17-18.

[2]李昌麒, 张波.论经济法的国家干预观与市场调节观——对国家与市场分析范式的一种解读[J].甘肃社会科学, 2011 (04) :23-24.

[3]蒋悟真, 李晟.社会整体利益的法律维度——经济法基石范畴解读[J].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15 (01) :43-44.

经济法的理论研究 篇2

社会化契约:经济法的理论进路

肖义方

法是通过对行为的作用来调整社会关系的,[1]在商品经济中,人们之间的关系体现在商品的交换行为中,这种交换行为在经济上体现的是交易,在法律上就体现为契约。在商品经济发展的长河中,民法的契约制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但是,经济发展进入二十世纪后,人们越来越多的谈论契约的衰落,美国权威的私法学者干脆宣告了“契约的死亡”,[2]主张由侵权法吸纳古典契约法。正当法学界宣告契约死亡时,经济学、社会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把“契约分析”开发为理论研究的基本工具,不得不令人愕然。契约真的死了吗?死亡的是什么契约?死亡的契约能由侵权法吸收吗?为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从分析个别性契约开始。

一、个别性契约的民法属性

在民法制度下,契约是完全独立对等的单个人之间通过自由谈判缔结的协议,与契约以外的其他的人、事不发生任何关系。我们把这种契约称为个别性契约,把这种契约理论称为原子化契约论,意即该理论将契约主体与契约本身都视为独立的原子。美国契约法学者麦克尼尔(I.R.Macneil)将这种契约称为单发契约(discretecontract),他分析了美国《第二次契约法重述》给出的经典定义:“所谓契约,是一个或一组承诺,法律对于契约的不履行给予救济或者在一定的意义上承认契约的履行为义务。”后认为,这个定义揭示了传统契约的本质特征,即是“一个或一组承诺”。所谓承诺是“以某种特定的方式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意思表示,通过这种表示,使受诺人相信已作出了一项允诺(commitment)”。麦克尼尔对承诺的要素作了归纳,他认为承诺意味着确信人类的意志力能影响未来,即确信一个人现在能够影响未来,应当具备五个因素(1)承诺人的意志;(2)受诺人的意志;(3)为限制未来的选择采取的现时行为;(4)交流;(5)可度量的互惠性。从这五个因素出发,麦克尼尔给出了自己对承诺的理解:“承诺就是在当前交流一个从事互惠性的可度量交换的允诺。”这种规划未来交换的强有力的机制,是个别性契约的本质。[3]

在麦克尼尔眼里,以承诺为基础的个别性契约具有如下特点:

1、交易当事人的数量有限,理想状态下只有两个当事人;

2、当事人交易的目的单一,只是为了双方都十分明确的某一具体经济交换,这个经济交换是可量度的、互惠性的、一次性的;

3、当事人意志是绝对自由的,除了追求最大的个人利益,不需考虑任何社会关系;

4、达成契约通过要约和承诺形式进行,当事人双方都可以理性预期,权利义务都能在契约中明确界定;

5、当事人之间的契约关系只对当事人双方有意义,不对其他任何社会关系产生影响;

6、对于将来情势的变化,当事人需要通过再谈判或购买保险合同来解决,如果出现违约,可以寻求与双方无关的第三方来解决。

这六个特征基本上概括了个别性契约的要点。总体上看,这种契约观把当事人看作是理性预期的,把交易和契约看作是连续可分的和一次性的,把未来的变化看作是可通过概率估计的及可保险的,把社会经济的发展看作是一系列连续的现货合同的延伸。显然,个别性契约是一种完全契约,它表现为契约条款在事前可明确地写出,在事后能完全执行;当事人能准确估计契约执行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并在签约前预先加以协调处理;一旦达成契约,必须自愿遵守其条款,若有纠纷、可自我协调,若协调不成,通过一个外在的第三方强制裁决和执行。[4]新古典经济学和近代民法学不约而同地对这种个别性契约现象进行了阐释,形成了近代自由主义的契约制度。

严格来讲,以承诺为基础的个别性交易仅仅是一种理论抽象,任何一个交易,在现实生活中,都不可能只与交易双方当事人相关,它还涉及到许多其他社会因素,至少,这个交易为什么值得信赖,是因为有一系列习惯、道德和法律等制度规范作后盾。这些制度规范的背后是一个有序的社会,因此,任何交易都脱离不了社会的影响,只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将社会秩序假设为既定的,将主体之间的交易用契约法规范起来。随着经济关系的高度社会化,传统的条件被打破,我们不可能仍然生活在过去那种变动缓慢甚至相对静止的世界,我们就应寻求新型的法律制度来规范,而不是固守陈规。比如,一个典型的买卖交易,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其契约关系可以认为是个别性契约,由传统契约法来调整。但是,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面对的更多的是买方市场或者是卖方市场,[5]如果还站在传统契约法的基础上,那会有损于法律的实质正义与公平。因此,在现代经济关系中,交易并不都是靠承诺性的契约来完成的,非承诺性契约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存在,企业的组织体系就是很好的证明,我们有必要对这种新型的现代契约关系作理论研究。

二、社会化契约的经济法属性

麦克尼尔看来,民法把人们之间的交易关系看得过于表象化,以传统民法建立起来的契约制度与现代经济中交易的广泛联系是格格不入的,现代契约关系并不是“一锤子的买卖”,而是“安排交换于未来”的过程,他把这种契约称为关系契约,所谓关系契约就是“当事人之间在规划将来交换的过程之中产生的各种关系。”[6]麦克尼尔的契约定义摆脱了“承诺”的限制,把大量的非承诺性关系纳入了契约的范围,使契约与习惯、组织、社会性交换和人们对未来的期待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锁链,因此,我们可以把关系契约可以称作为社会化契约。社会化契约与个别契约相比,具有如下特征:

1、社会化契约并不象个别性契约那样具有明确的合同关系人,我们处在一个“没有委托人的世界”。现代契约关系不是当事人通过面对面的谈判而缔结的,更多的是在科层组织和官僚体系的结构中组织起来的,其背后是渗透到科层组织和官僚体系之中的众多的利益相关者。但是,组织听命于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并不听命于利益相关者个人,就每一个利益相关者来说,他既是制定契约的力量,又是契约的被迫接受者,正是这种共同参与和个别接受的矛盾关系,才使传统的民法制度无所适从,面对这种复杂的契约关系,传统民法建立起来的完善的契约规则失效了。

2、现代契约关系中存在契约性团结或共同意识,人们出于一定的目的会通过集体交换和再分配的程序组织起来,如现代社会大量出现的“第三部门”。由于现代交易错综复杂,当事人必须相互依赖和相互合作,就某些事件或交易本身达成共识,这种共识的达成具体表现为当事人之间相互的沟通,不仅是信息上的,还有情感和意识形态上的。在沟通的过程中,会产生习俗、文化等非正式的规则和正式的法律制度,用以规范交易过程中当事人的行为,从而节约交易成本。同时,这种沟通增进当事人的信任,从而增加了他们合作的可能。

3、社会化契约关注的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整体利益。整体利益与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强调的集体利益不同,集体利益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代价的,整体利益是利益相关者个体利益的融合,代表着大多数的个体利益。[7]利益相关者个体利益的保障是通过维护整体利益来实现的,但是整体利益不是个体利益简单的加和,维护整体利益并不等于每一个个体利益都可以得到全面的满足,就具体个体而言,社会化契约可能只能满足他的部分利益,也可能暂时不能满足他的利益。在社会化契约中,个体利益虽然不必绝对服从整体利益,但应当尊重整体利益。

4、在社会化契约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可度量和不可度量相互交织。例如在独立审计社会化关系中,审计技术本身就充满可度量性和精确性,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确定的资格考试和积累一定的经验才可以授予执业资格,这种执业标准是可度量的。同时,所有现代关系都涉及许许多多不可度量或不加度量的交换,如注册会计师的能力,执业资格只能量度达到从事审计职业所需的最低水平,对每一个够格从事审计事务的注册会计师,不能也不可能有一个标准,精确衡量他们的实际能力。现代契约关系不但涉及到上述的具体性交换,而且包含有社会性交换。在社会性交换中,许多方面全部或大部分是没有度量或不能度量的,如人的威望、个人权力等。正是这种可度量和不可度量相互交织的关系,才引发突破传统契约法的革命。

5、现代契约关系中出现了阻碍契约自由的权力、等级和命令。与古典契约中契约自由的精神相比,社会化契约逐渐加大了约束性力度,如企业组织内部的科层中上级对下级的约束,下级对上级的单方接受。这种约束不但体现在利益相关者个体对契约的单方接受上,而且还体现在“第三部门”组织的内部约束,如注册会计师协会对注册会计师的约束。在社会化契约中,某一当事人个体的行为不但影响到他个体的利益,而且影响到其他社会群体的利益。如一个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失败,不但自己须承担损害赔偿的不利后果,而且他的行为损害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声誉,现代契约关系授权行业组织对此进行事先的预防和事后的处理,通过行业组织的教育、惩戒达到维护行业群体利益进而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目的。

6、社会化契约关系中存在权利和责任不对称的问题。社会化契约产生的基础是通过付出较小的社会成本而获得巨大的社会利益,从而节约交易成本。社会化契约中具体当事人履约获得的个人收益往往是有限的,而履约产生的社会性收益却十分巨大,当然违约的社会损失亦十分巨大,即当事人承担巨大的社会责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社会化契约的当事人有可能造成“不对称损害”。[8]契约关系的当事人为了获得非常有限的利益,可能对社会化契约中的其他人施加巨大的损害。因为社会化契约中的契约关系人众多,个人的利益并不总能与整体的利益保持一致,随着现代社会中生产的专业化不断加剧,大大增加了施加不对称损害的可能性。例如,一个注册会计师为了相对很少的审计公费,而做出欺诈性的审计报告,结果使大量投资者遭受严重损失,证券市场受到严重冲击,安达信的财务造假案就是实证。这种权利和责任的不对称,或者说损害的不对称对民法的补偿性赔偿制度提出极大的难题。以独立审计为例,按民法的赔偿原则,注册会计师一旦造成损害,要承担经济赔偿将是天文数字,其直接后果是无人敢进入审计行业,行业逐渐萎缩,使旨在节约交易成本的独立审计制度不复存在,进而更加损害社会公众利益,大大妨碍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

可见,社会化契约从本质上突破了个别性契约的樊篱,它表现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和谐与统一,它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建立在个别性契约基础上的民法不可能通过所谓“私法公法化”的改良而适用之,它已经表现出一种质的不同,必须有新的法领域走向前台,这个法就是经济法。

三、经济法:调整社会化契约的法

证券市场独立审计是一种社会化契约,社会化契约关系既不同于传统的民事契约关系,也不同于行政管理关系,而是国家的经济职能与政治职能分离,借助社会中间体的力量,使传统的私人领域向公共领域扩展,构成公共的私人领域后形成的法律关系,我们认为这种关系才是经济法关系。

本文所称的社会化契约与自然法学派的“社会契约论”是不同的概念,虽然社会化契约与社会契约都起源于罗马法的契约理论,蕴涵着同质的契约思想,但是两者的法学意义根本不同。社会契约通过理论虚构上升到哲学高度,成为自16世纪以来在西方乃至全世界极有影响的一种国家学说,它虽然与自由资本主义的契约经济有密切的联系,但主要仍是解说国家政治权力的学说。不管是在霍布斯描述的原始混沌的恐怖状态下,还是在洛克描述的自由、平等的和平状态下,人们都是通过让渡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建立起国家,形成规范的制度,从而对人们个人的自然权利有所限制。[9]人们牺牲部分权利的目的是要求国家提供确保人们自由与安全的服务,这种服务通过由人们让渡的权利建立起来的国家政治权力而实现。洛克认为,在人们拥有的自然权利之中,并不是所有权利都可以让渡的,人们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利属于不可让渡的权利,这些权利不但不可让渡,而且国家必须尊重和保护,因此,国家的政治权力并不能干涉人们的财产与自由权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不但追求拥有财产,而且更渴望财产通过交换而增值。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社会化大生产处于初级阶段,社会分工并不复杂和精细,由交易引发的竞争完全而充分,交易过程相对简单。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交易,只需国家提供交易规则和通过强制力保护交易,制裁违约行为。于是,传统契约法发达,国家处于“守夜人”的角色。那个时代的国家只具有政治职能,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完全分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发达,社会分工精细而复杂,完全竞争由垄断竞争所取代,人们之间的交易过程不再单纯,参与同一交易的主体不再限于相对双方,而可能是庞大的群体。群体中必然存在复杂的关系,我们把群体中两两之间产生的传统契约关系称为个别性契约关系,群体中可能会产生许多个别性契约,而这些个别性契约之间又通过主体内部的相互关系结成契约链,我们把形成链的个别性契约的集合称为契约群,而将群体的整体或者群体的部分达成的契约称为群契约,群体内达成的群契约亦可能有许多。契约群和群契约的集合构成本文所称的社会化契约。

在社会化契约关系中,由于契约主体众多,契约关系复杂,契约主体为了实现契约目的,往往在自己精力和能力不济的情况下,需要寻求代理人,而且,庞大的交易群体内部如果通过两两谈判达成社会化契约的话,需要巨大的签约成本。于是,正如前所述,契约当事人通过约定,选择国家(政府)作为共同的代理人,赋予了国家新的经济职能,国家以经济职能的角色向公民社会渗透,成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可见,本文所称的社会化契约与社会契约至少有二点不同,一是社会化契约是现代经济关系的法律化,是产生国家经济职能的基础;而社会契约是国家理论的虚构,是国家政治权力的理论解。()二是在社会化契约中,公众的经济权利是完整的,人们的财产和自由依然没有让渡给了国家,也不是从国家那里把让渡的权利收回来交给社会中间层(第三部门),[10]而只是委托给国家代理;在社会契约中,公众的部分权利让渡给了国家,其权利受到限制。

社会化契约与社会契约这两点区别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社会契约授予国家以政治权力,这种政治权力是政府行政权力的基础,由于公众将形成政治权力的权利已经让渡给了国家,那么政府享有完全的支配权,公众只享有间接的监督权。规范政府行政权力的法是行政法,在行政法的范围内,政府部门及其人员可以直接通过国家强制力来行使。而社会化契约只授予国家的代理权,国家行使代理权利不能直接利用国家强制力,不能与政府行使行政权力混淆,如某行业达成同行之间公平竞争的社会化契约,而有人违约采取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同行和消费者的利益,国家(或通过行业组织)可以行使代理权要求违约方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并赔偿受害人损失。如果被代理人的权利得不到实现,国家不能直接使用强制力,只能寻求司法解决。如果国家不主动行使代理义务,公众或者同行的个体有权直接行使自己的权利,并要求国家赔偿违反代理契约造成的损失,或者通过司法起诉要求国家履行代理义务。以上这些法律关系既不可能是民事关系,也不可能是行政关系,只能是经济法关系。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国家行使代理权时不能直接利用国家强制力,但是可以间接利用国家强制力。所谓间接利用国家强制力是指国家根据行使代理权的需要,可以利用强制力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或者从事其他类似的抽象行为。

社会化契约与社会契约的区别从根本上把经济法与行政法区别开来,使经济法初步走出了“管理”、“干预”的理论误区,为经济法责任的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

燕子是否仍在检察机关的控制下。不料,他却遭到了情妇“温柔”的反戈一击:几天前,达州市检察院找陆某了解情况时,把肖洪波的所作所为都告诉了陆。她痛恨肖洪波。24日,接到肖洪波的电话,陆故意告诉肖洪波:“前几天检察院的人是找过燕子,但不知找去问了些什么又放了出来……”陆某的话使肖洪波基本上消除了对燕子的怀疑。

肖洪波买好7月27日到重庆的火车票,准备在车过达州时,冒险将燕子带走。但在开车前的一小时,肖洪波突然发现车站旁有一汽车配件门市出租的“启事”,他马上改变了主意:不去重庆了,就在此地做汽车配件生意!

中国经济法立法的若干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中国;经济法立法;问题;研究

前言:法的三要素指的是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是指它可以作为众多法律规则之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的原理和准则。法律规则集中体现了法律精神与法律目的,它可以引导人们正确的使用法律。经济法是调整在现代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简单地说,经济法就是调整调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价值在于经济法对人所具有的意义,包括经济法对于人的需要的满足和人关于经济法的绝对超越指向。中国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建设稳健快速地发展。但从中国经济法立法的研究理论看,除了积极地肯定其研究价值,更重要的对于经济法立法特点、基本原则特征进行分析总结,针对问题找出相应的完善办法,这样才能使经济法立法对经济建设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一、中国经济法立法特点

(一)具有急迫性

这是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经济改革方向的确定是在70年代末,当时处于社会主义建立初期的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悬殊,在紧迫的革命性经济改革中,中国经济法应运而生,但是理论和物质准备上都不够充分。当时立法工作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人力不充足的局面,党中央就提出了“先制定,后完善”的工作指导方针,先制定出法律,在慢慢完善修改。

(二)具有国家干预性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经济法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显现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三)立法制度具有合理性

我国立法制度实行一元领导、多级分权,这一制度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现实,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具体表现在:第一,由于立法的急迫性导致必须分散立法权利,这样才能加快立法的步伐,使之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第二,我国经济体制尚未完善,但是法律是具有稳定性的,多级分权相对来说是与之相适应的;第四,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导致经济发展的地方性很强,所以,授予地方政府权利来完善法律是很有必要的[1]。

二、中国经济法基本原则特征

(一)具有法律性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具有法律效益的,不能超出法律范畴。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如果违反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第二,当法律判决没有可参照的法律条文或者法律条文不够完善时,可以运用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直接进行调节。

(二)具有基础性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需要体现在各项法律制度上,在立法、执法时有相应的法律可以遵守。目前,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些只被应用在经济法的一些部门,比如货币的发行原则,这种现象的出现使经济法失去了基础性意义。

(三)具有原则性

这一特征要求经济法要达到一定高度,既能体现法律宗旨又要高于经济法的各类具体规则。这就要求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要具有概括性、统帅性和普遍指导性。

(四)具有特色性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所反映的是经济法的本质属性,它所反映的是国家宏观调控与对经济主体的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不同于其它法律特征的集中表现,所以与经济法无关的法律法规就不应当被列入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中。

三、中国经济法立法存在的问题

(一)对经济法的定位不明确

这主要表现在:第一,调整对象界限不清晰。我国经济法学虽然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但是对于调整对象存在着相反地两种说法,一方认为经济有特定调整方向,另一方认为没有特定调整对象;第二,体系框架划分不明确。经济法学理论界对经济法体系构成的表述有“两分法”、“三分法”、“四分法”之说,但是这些表述存在着共识,就是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划法都属于经济法体系。但是由于经济学家对具体法律认识的不同,致使经济法在体系框架划分上不够明确;第三,经济法基本原则是经济法中的最高准则,所有的经济法律规范、经济法律行为和经济法律关系都是以它为基础活动的。目前学者研究观点是不一致的,有的学者将法的一般原则作为经济法基本原则,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公平原则、正义原则;还有学者将经济法特定部门的原则作为经济法基本原则,如计划原则、反垄断原则、维护公平竞争原则等。可见,经济法基本原则理论的研究还远未达到成熟的程度,仍然需要经济法学界的关注。

(二)经济法立法体制存在严重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在立法的实体权利上缺乏严格划分,分散了经济法立法的权力性,导致经济法缺乏统一性;第二,经济法立法上缺乏程序性建设,中国到目前为止,没有一部完整的关于立法程序的法律;第三,在司法解释上出现形成了“二级司法解释”,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我国经济法立法受到历史因素影响,导致司法解释权在具体解释上留下大量的空间。

(三)过于突出经济法的惩罚力度,忽视了经济法的促进功能

经济法的功能体现在限制与处罚、促进与发展两个方面。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每个时期制定的经济政策是不同的,根据经济政策的变化,经济法的功能所发挥的作用也是在变化的。但是我国所指定的经济法中,大部分都侧重强调经济法的惩罚力度,对经济法的促进与发展功能很少提及,无法发挥经济法的积极作用。

(四)经济法立法中缺少责任主体

经济法主体可分为监管主体与被监管主体,被监管主体的经济法责任容易落实,因为它是由政府机关强制执行进行制裁的,但是监管主体的经济法责任很难落实,不易追究。即使是被监管主体的经济责任,在经济法中也是不完善的,具体表现在:第一,义务条款多,但是责任条款少。这就降低了法律责任的强制性与威严性;第二,经济法立法上只是简单的陈述了对责任的追究,如“依法予以处罚”这类条文,并没有明确的指出执法主体、执法权限等,这样就无法真正的把责任和承担方式落实;第三,经济法立法过程中,并没有对不同性质的违法行为所导致的不同后果做出详细的规定,没有明确划分各种法律类型的界限。

nlc202309032126

(五)经济法现有的理论远远不能适应WTO时代的要求。

经济法立法只注重国内经济的要求,而忽视了中国加入WTO后面向全球市场所需要的立法保障。从研究方法上看,出现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理论来源于实践,经济法立法的理论应该按照社会市场的要求制定,但中国目前的研究被理论框架所束缚,内容保守;从目前我国经济法的现状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要求经济法制定合理的、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现有的经济法本身就存在各种限制性因素,加入世贸组织就更加重了经济法的负担;从经济法性质看,WTO的规则相对发达国家是合理适用的,但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市场经济因为加入世贸组织发展速度过快,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再加上WTO本身就存在缺陷,对发展中国家缺乏保护,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如何完善经济法立法制度,在WTO这个世界法律体系中更好的发展,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2]。

四、完善经济法立法的对策

(一)树立适应新时代的立法理念

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使经济法具有自身的理念如: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性、经济的安全性、社会的利益性、公平性等等。经济法立法理念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变化与完善的。21世纪,可持续发展观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经济法的立法就要更新理念以适应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原则与要求。科学发展观认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应当是可持续发展的。人民根本利益的可持续发展是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因此,必须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经济法发挥自身的民主性,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观创造有利的法律环境,同时,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应把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纳入法律中,经济法的性质决定了经济法的责任与义务[3]。

(二)完善经济法立法制度

经济法的立法权是具有法律效应和强制性的,经济法立法权的内容对经济法的立法内容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立法权利发生冲突,那么立法的内容必然会产生交叉的矛盾。建立经济法立法制度的基础是经济法立法权利,权力能否得到恰当的应用,直接关系到经济法体系的科学性,所以经济立法权利必须得到科学、准确的划分。经济法是随着市场经济及国家干预的变化而变化的,它的不断发展使立法机关的工作变得复杂,所以立法权的分权与授权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的国情复杂,地域经济发展呈现多样化,对当地经济发展更熟悉的机关享有立法权,就可以制定出适合自身的经济法制度,这样的制度才是可行的。在实现知识面前人人平等的条件下,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以上这些权利的实现与统一,要求最高立法机关完善宪法中对经济法立法权的明确规定、增加立法权的种类、对划分经济立法的权利要明确、经济法授权立法制度要建立并逐步完善。

(三)做到经济法立法在促进与奖励、限制于惩罚功能上并驾齐驱

经济法的这两种功能都应该得到重视。如果经济法立法只重视限制与惩罚这一功能,会导致经济法立法上存在逻辑结构不合理的情况。要想使经济法立法上的规定完整并且有逻辑性、使经济法立法的作用更好的实现,就必须使经济法在这两方面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经济法立法必须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调控政策的需要,做出相适应的改变,并且能够充分体现出促进与奖励、限制与处罚的方式,具体到奖励的方式、手段、实施奖励者以及奖励方式,这样才能使经济法中奖励与促进功能被重视,使经济法立法的功能得到全面的完善。

(四)明确经济法责任的具体对象

要想明确经济法的主体行为,就要做到:第一,全面的规定市场为主体的所有违反经济法的行为,使市场的责任行为与义务产生对照,并且对违法的性质及后果做出明文规定,做到违法必究,使一切市场经济行为法律化,使市场主体明确法律责任与要承担的法律后果;第二,明确以主管机关为主体的法律责任,我国的经济法立法中并没有对这一主体的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进行规定,即使有也只是遵循着传统的“宜粗不宜无”的规定,寥寥数笔的体现不符合经济法立法的逻辑。因此,经济法立法中必须明确管理机关这一主体在违反经济法时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具体方式;由于市场主体与管理机关主体二者之间所适用的法律形式是不同的,就应该做到区别对待,制定出相对应的经济法律条款。

(五)以中国经济法本土资源为主,西方经济法理论为辅

西方经济法的理论成熟、实践经验丰富,对中国经济法立法起到参照的作用,但是西方经济法的制定毕竟与中国的国情不相符,所以立足于本土资源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我国的社会状况、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政治制度等因素的特定性,决定了我国经济法的特殊性,它是根据这一系列的变化而发展完善的,来源于各个国家地区的不同发展实践,是不具有普遍性的。这就要求必须立足于本土的资源;其次,经济法是国家为了调控经济而制定的,中国的经济是变化发展的,经法的立法也是随之不断地变化的。这说明经济法的进步完善是与我国经济的发展相呼应的,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法立法理论是不切实际的[5]。因此,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制定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需求的经济法,是十分有必要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调控、监督、管理的作用,这是政府的职能所在。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经济法立法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所以,经济法的完善需要国家更多的关注,取西方经济法立法的精华,立足于本土资源,更好的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化建设服务。

结论: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只有不断的完善中国经济法立法的问题,才能保证经济法的价值更好的体现。经济法立法必须以本土资源为主,在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树立新的立法观念,使经济法立法具有科学性、民主性、时代性,适合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保持与时代共进。具有高瞻远瞩的理念是经济法立法的发展需求,这就要求国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城乡经济和谐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就业率水平等,这样才能使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文明持续进步,让经济法立法逐步随着经济的发展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朱大旗,何遐祥.中国经济法立法的突破与理论发展[J].法学家,2008,(1).

[2]冯叶.中国加入WTO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商业现代化,2008,(8).

[3]程信和,李挚萍.《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的理念可新与制度创新》[J].2011,(2):68-70.

[4]谭喜祥,杨佶.和谐社会与中国经济法的完善初探[J].沧桑,2007,(5).

[5]李建华.《略论经济法立法权》,《法制与社会发展》[J].1999,(2):21-22.

对经济法主体理论的思考 篇4

关于经济法主体分类的研究始于1990年, 法律专家及学者尝试将经济法的主体抽象出来并加以概括, 这样的研究思路下自然而然地将经济法主体分为宏观调控法的主体和市场规制法的主体以便明晰经济法主体的本质。宏观调控法的主体分为代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调控主体和承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受调控主体。而市场规制法的主体同样分为规制主体和受制主体两个部分, 即以国家为代表对市场行为进行规范管理的规制主体和市场行为接受国家管理的受制主体。是以法定的方式还是以授权的方式取得经济法的主体资格成为唯一途径。

正是由于经济法主体理论在整个经济法基础理论中处于核心地位, 主体理论是否成熟完备直接关系到经济法所调节的对象以及其本质属性和理论原则。同时, 经济法主体是连接经济法理论和具体社会实践的桥梁。就经济法的制定过程而言, 经济法主体是完善经济法部门层级的基础。就经济法的实施过程而言, 经济法主体是使经济理念原则正确适用的根本动力。就经济法主体的特点而言, 经济法主体和民法以及行政法主体这二者在本质属性上有着显著的特性。首先, 经济法主体具有经济利益性。对经济法主体的调控是从经济主体行为的两个基本要素着手, 即对经济成本和经济收益的调控;其次, 经济法所调节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了经济法具有纵横且统一的性质;最后, 责任优先性始终贯穿着经济法主体, 其重要性体现在经济法主体以其社会责任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定位标准, 所以对经济法主体的法理关系中所处地位和作为法律行为的评价也应当以其社会责任为标准。

在学界, 关于对经济学主体构成的细分, 不同专家学者有各自不同的分类方式。漆多俊教授对经济法主体的分类有多种方式, 最具代表的是以二元论的方式将经济法主体分为经济管理主体和被管理主体。与漆多俊教授稍有不同的是, 史际春教授将被管理主体命名为经济活动主体。李昌麟教授依据经济活动有着先后不同的阶段, 将经济法主体对应分为经济决策、经济管理和经济实施三个主体。大多数学者则坚持相对的分为管理主体和实施主体。

二、经济法主体的基本含义

经济法的主体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社会实体。社会实体主要是指在特定社会关系中以实践活动为主的人以及阶级、阶层、民族、集团、国家等, 以上主体承载了一个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而经济法主体同样作为直接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存在。与此同时, 经济法主体作为社会中经济法律关系的承担者, 在一国经济运行中履行其自有的法律权利并承担起社会义务。因此, 经济法主体是社会实体的一部分。

经济法在一国法律体系当中占据重要位置, 经济法的主体也是所有法律主体当中的主要构成。经济法的主体是经济法律得以建立的基础, 在整个经济法律关系当中, 它既是法律关系的参与者, 也是法律权利享有者, 最后还承担了相应的经济义务。所以, 经济法毋庸置疑的是一种社会实体。

经济法的主体特指了一定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规范经济秩序, 厘清经济关系, 确保经济发展合理有序至关重要, 经济法作为参与者直接对经济的多个方面进行规范和调节。依照相关法律规定, 凡是参加经济活动并自行承担法律后果的社会实体都可以被纳入到经济法主体的组织框架以内。

三、对现有经济法主体学说的探讨

关于经济法主体的相关制度规定赋予了自然人和自然人所组成的社会经济团体可以参与调节社会经济或者被调节的权利的义务。由此得出经济法主体是整个经济法律体系中承担相应法律义务, 履行相应法律权利的当事人。

一个主体唯有进入到宏观调控或者市场规制等相关经济关系里, 并受到规制才能够被称作经济法主体。经济法主体制度的确立离不开所在国家的社会性质, 是相适应于一国社会经济环境的。经济法的主体制度赋予参与经济活动的各个经济部门在经济活动中拥有其特定权利义务的一系列制度规定。并有学者按西方经济学的组织构架将经济法主体分为了微观经济法主体和宏观经济法主体, 这样分类有其道理但过于牵强。王全兴教授提出的“政府—社会中间层—市场”的组织框架理论中, 市场又被具体细分为投资者、经营者、消费者、劳动者四种。单飞跃则以经济、社会自治和经济权利划分经济法的主体。

经济法可以叙述为政府、经营者、消费者三类。

学说本身是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的, 不存在完美抑或相对完美的学说可以一直被沿用。所以,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就当前经济法律环境而言, 依然采用二元论的方法将经济法的主体分为经济调节主体和被调节主体, 还是分为国家经济管理主体和被管理主体都显得过于简单、对立, 从而无法满足现在迅速发展以及日益改革的社会制度体制的需要。众所周知, 西方经济学的根源在于人类无限欲望和需求与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性, 在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市场为主导和以政府为主导的两种不同方式。单以市场运行机制作为资源配置方式是高效但低利用率的, 政府干预则正好相反, 正是由于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不可避免的有限性, 以公司企业为主体的社会经济团体作为第三种有别于市场调节机制和政府调节机制的资源配置手段出现在现代社会中并单独作为一种调节机制存在。社会经济团体在资源配置方面不仅是一定程度上应对了“市场失灵”, 而且弥补了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的短板。可以看到, 以往的二元论学说无法解决三种调节机制相互作用下哪一种才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调节的调节主体和克服“市场失灵”的主要力量。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那么关于如何克服双重失灵和社会经济活动调节方面的理论就无从谈起, 这也必将削弱经济法独立的立论基础。而其他的一些理论学说甚至无法解决自身所存在的逻辑问题。

政府为代表的行政力量只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并不能涵盖到所有的经济调节主体, 同样起到调节作用的还有司法公检等权力机关。在劳动法成为独立部门法的法律制度下, 劳动者也不能作为经济主体被包括在调节主体中。此外, 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经营者同时也是投资者, 没有重复列出分开考量的必要。在我国, 有一部分法律专家学者提出的非公共性的经济鉴证性中间层主体、经济调节性中间层主体中, 商业银行等非公共性的市场中介性中间层主体在实际经济生产活动中是以普通投资者身份出现的, 并不属于与经济调节主体、被调节主体并列的社会中间层主体范畴。

割裂式的以市场、社会和国家分类, 将市场主体中不同的经济功能的承担者分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两大部分, 但具体而言, 诸如个人合伙、个体工商户这些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 这样的分类法也就不能涵盖所有的被调节主体。以此类推, 政府、经营者和消费者或者消费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的分类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欠缺。同时, 经济法中的社会共同体如果仅限于同业公会之类的社会团体, 也是不够严谨的。综合上述分析, 明确了政府机构并不能代表整个经济调节的主体, 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又带着鲜明的行政法色彩。我们还发现, 传统的这两种分类不能将经济法主体地位赋予社会中间层主体, 而过于简单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分类方式同样无法囊括实际经济活动中的全部市场主体。最后得出, 以往所使用的这种分类方式欠缺科学的严谨性以及逻辑的周密性。

参考文献

[1]卢泽芳, 王安洁.论经济法的主体——对经济法主体研究的回顾和反思[J].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2.

中国经济体制对经济理论的挑战 篇5

中国市场经济对经济理论的挑战涉及到四个方面:资产的私有与公有,西方法律体制与东方不正规的法律体制,个人主义与集体利益以及多党制与***的政治体制。

1.私有制与公有制

中国对公有企业和私有企业都进行着有趣的试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私有企业并存。一些国有企业尤其是与外企合资的企业,显示出了效率,它们财务独立并正赚取大量利润。许多乡镇企业也成功地增产和赢利。中国乡镇企业成功的经验足以向那些认为只有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私有企业才可能有效率的的教条挑战。

中国绝大部分资产由中央政府、省及当地政府以及乡村集体公有。为了使这些资产的管理具有效率,激励机制得到了运用,最为普遍盛行的就是承包,即已为人们周知的`责任制。典型的例子是乡村把土地承包给农户和各级政府各种形式的企业租赁。承包的条款包括确定租金和利润分配形式。总之,企业的利润和管理者与工人的利益之间有一个明确的关系。对公有资产的管理者提供激励,是中国成功之关键。

一次私下的交流中,米尔顿.弗里德曼对上述说法质疑:中国绝大多数资产是公有的,但应区别--土地作为资产是公有的,使用土地的农户经营的企业却是私有的。的确,这家私有企业租借了一块公有的土地来生产和经营(如同资本主义社会一样),但是在中国社会体制下,政府和乡村政权才拥有这块土地的所有权。

除管理既有资产外,政府单位还在不同程度建立起新的企业。甚至作为社会公共机构的大学也建立自己的企业。有的出售研究成果和提供咨询服务,另一些出售由大学教员经营的工厂生产的产品。在中国,公共机构赋予给企业一些有利条件,包括企业可以分享的(公共机构)的声誉、人员和物质资产。公有制可能的好处也许是社会成本与垄断力量结合。不过,在中国公有制企业仍是其他公共企业和私人企业的竞争对象。

解释中国国有企业效率的理论可在西奥多.葛鲁夫以及其他人那儿找到,他们呼吁要对国有企业管理者和工人提供激励。国有企业经营亏损可能是资本老化、管理方式对新的市场环境之缓慢适应,或者政府为工人提供就业的责任所导致的结果,而不是国有企业所有制本身导致的结果。

解释乡镇企业效率的理论可在马丁.L.魏兹曼和许成刚,C.张和Y.王,车嘉华和李大卫等人那儿找到。他们分别将乡镇企业效率归结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作天性,政府的经济能力和政府的信用。马丁.L.魏兹曼、许成刚和李考虑了产权模糊因素。与此相联系的一个内容是腐败。罗格.H.戈登和李认为,对政府官员的回报不仅对促进改革提供激励,而且会对减少企业经营的困难提供激励。

2.现代法律体制

西方经济发展中实行的现代法律体制有时被认为是市场经济运行所必须的。中国非西方化法律体制被西方投资者和经济学家认为是残缺的。尽管它可以被称作半法律体制(semi-legal system) ,而法律也在中国有了几前年的实践,但它仍是一个不健全德法律体制。与西方不同,中国法律体制下,合同的履行部分地依赖于一种非正式德社会联系,即所谓的“关系”。“关系”在确保合同的履行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首先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是否所有的合同都将被严格履行?客观情况下应有一个履行合同的最优程度来平衡成本和收益。第二,假定履行一个合同是有利的,那么通过法律履行意味着与通过关系履行的对立。实际上司法体制没有必要放到这种合同的履行上来。美国法律体制下履行合同的高成本表明,部分地通过非正式网络履行合同也许会有一些好处。第三,并非所有的接触都可以清楚地记录下来,在合同不清楚之处,一些争论应由法律手段解决还是由非正式关系解决。

研究“关系经济学”是十分有趣的。“关系”是人力资本的一种形式。拥有“关系”就好比拥有“多个朋友多条路”的知识,拥有与授予大学学位类似的名声,拥有一个良好的信用。发展“关系”是积累人力资本,好比获得一个大学学位或创

经济法的社会整体利益观研究 篇6

关键词:社会整体经济;经济发展进程;反不正当竞争

一、社会整体利益的概念解析

(一)社会整体利益的概念解析

1.社会整体利益与社会利益

对于市场经济的相关法律的建立与完善是为了实现对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在这里,经济学家庞德对需要通过依靠法律来维护与保障的相关利益按照其性质进行了分类。其总体分类大致为三个方向,即为个人利益、公共利益以及社会利益。

2.社会整体利益与国家利益

对于社会整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同时,也需要对社会整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认识对于前者的区别。对于社会整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进行比较,得出后者的关系更为简单些。

(二)社会整体利益观在经济法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在经济法理论体系之中,社会整体利益的观念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于经济法的定义是为了实现对于社会整体利益的有效维护,这是已经形成共识的观点。虽然,不同国家,不同流派的经济法学家对于其的定义各不相同,但对其重要性的认可程度是一样的,都是将其作为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有效保障。

二、经济法社会整体利益观的独特性

(一)经济法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调整手段具有多样性

由于经济不断的发展也就使得所需解决的经济矛盾的多样化开始呈现,使得对于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难度进一步加剧。

在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公私化进行定义判断的过程中,需要对其的判断标准进行明确。对于公共法律的核心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对于私法的核心即为维护个人权利的观念进行认可。

(二)经济法整合功能的独特性

在本文对社会整体利益的观念进行阐述的过程中,注重于对整体的含义进行正确地理解。在这里,对整体性的含义进行理解的过程中,需要首先理解其哲学角度的含义,应将其对比面“部分”进行理解,通过辩证的分析来实全面的现理解范围。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能够发现对于整体的理解应该是对构成事物的众多不同要素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的分析,部分指的是这个整体中的某个或者某些部分。它们通过二者的联系来实现对调制关系的建立,它的地位区别于其它的法律类型,具有不可替代的主体稳定性,其复杂性也显得更为突出。

三、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和保障

(一)社会整体利益的享有者和维护者

社会整体利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对其的保护也是一项困难的任务。从角度的变化分析,也能看出,对于社会的整体利益来说是缺乏主动的去关心社会整体利益的人而存在的,但却存在着诸多的人企图去将其分配得到,对于保护与分配的态度截然不同。在这里,我们应当意识到对于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者的定义存在着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指的是社会全体公民与各级组织的整体利益,狭义指的是对于拥有者而言的利益确定。对于如何实现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划分,需要从其主体的不同进行明确判读,进而为不同的代表者实现其利益的保护。

(二)社会整体利益的保障

1.损害社会整体利益者应当承担的实体责任不易确定

当社会整体利益遭到破坏的时候,其具体所需解决的问题即为对经济责任的认定。对于这一问题,经济法的研究学者所提出的观点存在着诸多的差异。有些学者认为对于相关责任的认定具有如下的特征形态如下:政府经济失误赔偿、惩罚性赔偿、实际履行、改变或者撤销政府经济违法规定和行为等等。也有学者认为对于经济法的责任认定包括了从行政责任、民事责任以及刑事责任的不同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

2.缺乏追究损害社会整体利益者应承担经济法责任的程序

在对经济法的责任形态与采取方式的不确定也会导致对于已经造成的社会整体利益追回的困境,对其经济法程序的限制,导致了不同的经济责任承担。

四、结语

结合上述的情况,这些问题都将直接导致我国的经济法对于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与实现,倘若在对社会整体利益的保护与完善关系上,经济法不能够满足其需求的实现,保证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最终使得经济法失去对社会整体利益的价值所在,也就丧失了经济法固有的法律地位。在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过程中,个人认为对于明确如何解决经济法责任的具体形态问题是开展的前提,倘若对于实际责任不能够进行明确,对于其所需选定的程序来说,不管是采取非诉程序亦或者是采取诉讼程序均会失去采取的意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在对经济法进行制定的过程中,应当与我国经济法的发展現状进行结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一些经济法的责任与手段进行借鉴与运用,同时,应当严格地遵循相关的体现要求与规定,对其进行创新与完善,并且严厉追究对于破坏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对其伤害的判定应当与对其的责罚相结合,对其采取的措施进行明确与结合。使得创新的意义能够实现,使得社会更加的稳定,其发展环境更加良好。

参考文献:

[1]李松妍.浅谈社会经济法的整体利益观[J].河北大学,2014,6(12):367-367.

[2]马小洁.法社会学视角下的经济法——社会整体利益观的体现[J].兰州大学法学院,2014,3(7):93-94.

[3]易崇艳.能源利益公平分享法律机制研究——基于农村、农业和农民能源利益保障的视角[D].西南政法大学,2012.

[4]王海成.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1.

作者简介:

经济法的理论研究 篇7

自19世纪初叶以来, 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研究有很多, 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通过对比, 关于经济周期性波动原因的分析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观点。外因观点认为经济周期性波动主要因为政治制度、自然灾害等引起。如杰文斯的“太阳黑子说”认为经济周期取决于太阳周期。苏瓦雷兹和萨斯曼建立的动态理性预期模型认为公司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道德风险问题导致了经济周而复始的运动。但更多的观点偏重于内因, 其影响力也更广泛。研究内因对经济周期影响相关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马克思、熊彼特、凯恩斯、希克斯、米契尔等经济学家。

经济周期 (Business cycle) 是指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以经济扩张与和紧缩为特征周期性交替更迭的现象, 具体体现在国民经济总产出、总收入、总就业的周期性高低波动的商业周期、经济循环。一个企业经营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好坏, 除了受其内部各种条件的制约影响外, 外部宏观的经济大背景和市场环境有时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外部环境, 一个企业或许无力做什么, 但可以通过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内部条件进行调整、完善, 充分利用外部环境, 在小范围内增强企业内部活力, 提升自身竞争力在经济浪潮中生存。正因为如此,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家们越来越关心经济大环境和市场形势, 制定针对性的战略、政策以适应周期性波动。米契尔的“自然发生论”认为在经济周期内成本和价格发展不平衡, 造成经济的周期波动。奥地利学派的周期理论从某种均衡状态出发结合其生产结构的假说来分析经济周期, 重点研究生产结构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凯恩斯主要研究资本边际效率周期性及其他短期变量对造成经济周期性波动中各类复杂情况的作用和影响。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出发, 从制度本身出发去探究经济周期性的根源, 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爆发产能过剩危机的根本原因, 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爆发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周期性。关于内因说的经济周期理论各有侧重点, 也能解释现实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现象, 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周期理论更能说明一些问题。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周期理论认为, 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是对经济均衡的扰动, 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动力。1939年出版的《经济周期》集中体现了熊彼特对经济周期的研究, 是对《经济发展理论》的扩展。《经济发展理论》阐述了企业家及其创新是资本主义演化的动力。《经济周期》主要分析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如何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及其在周期波动中的演化。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周期理论包括4项重要定义:“创新”的定义, 其主要是建立新的生产函数, 是对生产过程中各生产要素进行组合。同时, 他严格界定了创新和发明, 创新是经济领域的概念, 而发明不是, 只有将发明应用到经济活动中才是创新;在排除影响经济活动的其他因素外, 经济周期由繁荣和衰退交替循环进行, 此类经济模式定义为“纯模式”;在纯模式的经济活动中, 创新浪潮 (第一次浪潮) 引导经济自动在衰退和繁荣之间交替更迭, 但由于物价普遍上涨后的投机现象 (第二次浪潮) , 在经济活动衰退后, 紧接着出现了另一个阶段萧条, 萧条过后, 第二次浪潮的影响逐步消减, 经济进入复苏, 为使经济由复苏步入繁荣, 必须再有创新浪潮的影响, 这就是四阶段循环的定义;按照熊彼特多个周期由来的理论, 因为有多种创新存在, 有的创新影响大, 有的影响小;造成了长短不一的经济周期, 即长周期、中周期、短周期, 这就是长短周期的定义。本文将以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为基础, 结合我国1978年至今的经济发展情况, 将经济活动轨迹按时间进行区域划分, 并对各阶段的循环特征进行分析。

二、对我国经济发展周期性波动特征的分析

根据20世纪末我国经济软着陆, 经济发展周期性模糊弱化的情况, 本文采用阶段性划分方法来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周期性波动的循环特征。以GPD增长率和经济增长动力为衡量标准,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间 (1978~2014年) , 经济波动按时间区域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供给单驱阶段, 供需双驱阶段, 需求单驱阶段。

(一) 供给单驱阶段。

1978年至1991年期间该阶段的周期性特征为:投资扩张———供给扩张———消费扩张, 类似于熊彼特周期理论中多个短周期模型的组合。该阶段波动的频繁是由于政策创新带来的不确定性。有的可能只是“纯模式”, 有的则迅速经历了熊彼特定义的四阶段循环。该阶段我国经济活动发展的波动性较明显, 主要原因是在这个发展阶段我国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确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方针政策等, 这些经济政策导致了显著的经济波动和完整的周期性。

(二) 供需双驱阶段。

1992年到1996年期间该阶段经济运行较第一阶段平稳性和持续性有所增强。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以及中共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针政策后, 掀起全国各界的创新浪潮, 各界的需求和投资潜力大大激发。在供给和需求双因素驱动下, 我国的经济增长特征是:消费扩张———供给扩张———投资扩张———供给扩张, 保持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因为没有实现新一轮需求扩张, 该阶段的经济周期性波动无法循环, 该阶段就是经济发展活动中的“软着陆”。

(三) 需求单驱阶段。

1.1997到2003年期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低迷期。该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特征是:投资扩张———供给扩张———消费扩张。该阶段我国经济在面临亚洲金融危机的外部环境和经济阶段性调整的内部要求双重考验下, 通过扩大内需, 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保证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该阶段总需求扩张的宏观政策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比较接近熊彼特的“第一次浪潮”。

2.2003~2008年间, 是我国经济的过热期。该阶段的经济周期波动特征是:高增长、低通胀———结构性过热———结构性过热收敛———经济结构性偏热有所校正。2003年的“非典”对我国经济增加带来巨大冲击, 为减轻影响实现经济平稳发展, 国家采取减税和扩大内需等一系列政策。2003年到2008年, 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处于上升阶段, 部分时间段甚至出现“经济过热”的特征, 主要表现在:过度投资现象严重, 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投资过度, 房地产行业泡沫势头猛烈;物价上涨明显, 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生产资料价格 (PPI) 持续大幅涨价;货币需求和供应快速增长。

3.2008年至今, 经济增长方式以政府主导、投资驱动为主, 形成过剩产能。外部与美国对接, 形成“恐怖平衡” (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 。2012年我国投资、消费、财政收入、债务均已达到临界点, 经济进入转折之年。2013~2015年, 各种问题交织在一起, 使中国政策处于前所未有的纠结状态。内部前期货币超发、房价泡沫和政府债务风险积聚, 外部美国逐步退出宽松货币政策, 外资撤离, 中国制造业优势越来越小, 实体经济下滑, 导致“中美恐怖平衡”存在基础发生动摇。2015年中国面临棘手的政策选择:保增长意味着继续超发货币, 风险进一步加大, 调结构意味着接受较低的增长率, 面临改革阵痛, 而中国缺乏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 改革阵痛有可能加剧社会稳定风险。

三、对我国经济发展问题进行分析

跟随美国次贷危机而来的全球金融海啸和经济低迷直接诱发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波动, 2008年大规模政府投资虽然阻止经济下滑趋势, 但加大产能过剩的风险。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上述问题, 本文基于经济周期的基本理论,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从自身经济周期性波动特征和外部影响因素两个角度出发分析研究诱发经济问题的原因, 并寻求解决经济问题的新思路。根据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各国经济发展周期性波动的实例研究结果, 我们可以看到, 当国家经济发展高速增长, 出现过高通膨现象后, 紧接着将迎来经济紧缩的阶段。各国政府通过自身的各项调控政策和措施调节本国经济过热来控制经济紧缩的程度。2008年上半年之前, 我国经济发展活动就遭遇类似情况, 经济的超高速增长带来各种结构性问题, 若不进行经济调整, 经济的高速增长将难以为继。政府可通过采取调控政策实现经济的软着陆或硬着陆, 也可利用经济发展中经济自身的调节来解决经济快速增长中的各种问题。分析我国本轮经济发展的特点, 在本轮经济出现发展过快、经济过热、高通膨之时, 恰逢全球金融海啸带来全球经济低迷。全球金融海啸引起我国经济出现产能过剩、市场供需失衡、经济高速增长难以为继。如果没有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 根据经济周期的基本理论, 我国经济体本身也会进行周期性的调节, 完成通膨、通缩的阶段性波动。从我国经济周期发展的实况来看, 全球金融海啸加速我国经济体本身的调整节奏, 我国经济出现的经济低迷等问题是全球金融海啸引起的经济体提前调整的表现。因此, 为应对全球金融海啸和经济高速增长引起的经济问题, 在制定调整经济体的政策和措施时, 一方面对于全球金融海啸引发需求下降等问题作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另一方面要利用经济体自身调整规律, 逐步改善经济发展过快引起的各项问题。如果只关注全球金融海啸带来的经济问题而忽略经济体自身发展的周期性规律, 当外部冲击引起的经济问题解决后, 经济增长过快带来的经济紧缩问题将会显现, 可能会延长我国经济紧缩的持续周期, 这对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无疑是有害的。

四、结语

通过研究经济周期的基本理论,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可以看到, 我国本轮经济受全球金融海啸影响, 加速由于经济过热经济体自身调整的步伐, 虽然引起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难以为继的危机, 但也提供经济体结构调整的机遇。我国应对本轮经济危机的思路应该是危机并重 (危, 经济高速增长难以为继;机, 经济体结构调整) , 两手抓:既要应对全球金融海啸引发的经济问题, 又要利用经济体自身周期性调整规律, 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制度政策、供需冲击、货币冲击、金融冲击等创新源泉影响经济的长、中、短周期性波动。以此, 我国经济发展将走出经济紧缩的阴霾, 进入平稳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本塞利格曼.现代经济学主要流派[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0

[2]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波士顿:哈佛大学出版社, 1934

[3]熊彼特.经济周期[M].波士顿:哈佛大学出版社, 1939

[4]熊彼特.经济变化分析[J].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 1986, 10

[5]张守一.现代经济对策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篇8

关键词: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教材建设,师资队伍

双语教学是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 为适应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 迫切需要一大批既精通法学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国际经济法教学内容的国际性和教学目的的涉外性, 决定了该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实行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是我国“入世”后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也是扩大对外开放、增强法律相关专业学生就业实力的需要,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含义

(一) “双语教学”的含义

1. 国外“双语教学”的界定

我国学者所称的“双语教学”在国外被称为双语教育。至今为止, 国外有关双语教育的界定不下几十种。综观林林总总的界定, 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广义的双语教育和狭义的双语教育:广义的双语教育指的是, 学校中使用两种语言的教育。狭义的双语教育指的是, 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传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内容的教育。

2. 我国“双语教学”的界定

在我国教育界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 源于2001年9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1]4号) 。根据该意见, 我们使用的“双语教学”一词的官方涵义是较清楚的, 即除外语课程外的外语授课课时占该课程课时50%以上 (含50%) 的公共或专业课程。因而, 相比较而言, 我国目前开展的双语教学比较贴近国外狭义的双语教育概念。即以母语与一门外语为交流工具, 通过教与学, 达到让学生能用两种语言学习专业知识、查阅外文文献、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二) 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含义

通过以上讨论, 结合我国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要求, 笔者认为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概念应为:以培养国际经济法与英语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培养目标, 以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为交流工具, 对国际经济法进行讲授、提问、作答、阅读、讨论和考试的一种系统教学法。

二、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 实施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是该学科的内在需要

国际经济法教学内容的国际性和教学目的的涉外性, 决定了该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国际经济法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在于国际条约和惯例, 具备扎实的国内法理论基础和外语基础是学习国际经济法的前提条件。所以, 掌握国际经济法专业术语和专业知识的英文表达, 为学生以后能顺利地从事经济贸易和国际法律交流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二) 实施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是经济和法律全球化的外在需要

张文显教授在其《入世与法学教育改革》一文中指出, 在经济入世和法律入世的背景下, 面对如此众多和严峻的挑战, 我们必须有一大批能参与国际司法事务的法律人才, 为此我们必须加快法学教育改革的步伐和力度, 以提高法律人才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实施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 培养了既熟悉法律知识又能以英语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力。

三、我国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现状

以笔者对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状况的调查以及笔者切身的教学体会, 我国大部分院校开设的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课程存在如下问题。

(一) 行政指导下的双语教学, 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为了顺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校教学水平评估, 各高校都开设了双语教学必修课。这种强制推行的指标性评审体系也使一些不具备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能力的法学院系不得已而为之, 设立了形式上符合教育部关于双语教学要求但质量上无法保证的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课程, 因而也就出现了各高校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课程授课效果不甚理想的现象。

(二) 缺乏合适教材是发展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课程的主要瓶颈

根据笔者的切身教学体会, 在国际经济法双语课程教学过程中,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遇到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没有一本编写体例适合、内容充实全面、资料客观详实、英语表述规范且适于作大学本科授课之用的国际经济法英文教材。

(三) 缺乏优秀的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师资

国际经济法双语课程因其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特殊性, 对授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其要求教师既是合格的法律专业课程的教师, 又有良好的英语基础, 同时应该具有专业英语教育背景。然而就我国当前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来看, 能够完全胜任双语教学要求的教师数量很少。

(四) 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低

国际经济法双语课程要求学生具有高于其他未接受双语训练的学生的英语水平。但是受我国传统外语教学方法和考试要求的影响, 我国学生的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普遍较低, 且所掌握的外语词汇也无法满足理解分析英文国际经济法材料的需求, 并且由于无合适教材可参考及教师授课水平不高的综合影响, 对于双语教学普遍难以适应。

四、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改革与完善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对该课题的调查研究, 对改革与完善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形成了如下几点看法。

(一) 尽快编写适合我国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教材

可以担当国际经济法双语教材的包括国外原版教材和国内自编教材, 但目前来说, 采用这两种教材都有现实困难。为了摆脱我国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无法可依”的局面, 必须尽快编写适合我国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教材, 应鼓励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全面的专家学者, 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教材的先进内容、手段和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实际, 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法双语教材。

(二) 培养和引进双语教学人才

1. 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

学校可举办一些双语教学培训班, 集中进行培训, 选择英语水平较高的国际经济法教师, 突出对其双语教学技能的培养;也可以选派教师出国进修, 建立国内外高校交流与合作关系, 多途径推进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

2. 聘请国外专家或归国专业人才任教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 开展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 学校应充分重视人才的引进, 引进国外归来的法学专业的专家学者和博士、硕士, 由他们带来国外原汁原味的专业外语、带来专业发展的最新动向和适用的先进教学手段, 为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良好有序发展提供条件。

(三) 探索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宜交替使用中、英两种语言, 按照学生专业水平、英文水平和接受能力决定教授内容、进度和使用中英文的比例;采用案例教学法,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课堂讨论法, 提高学生口语水平、锻炼学生沟通技能;借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利用优质课件进行教学。

(四) 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创造双语语言环境

要搞好双语教学, 必须强化对学生的英语教学。在低年级即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做好公共外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衔接工作。还应积极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英语竞赛活动, 营造浓厚的英语语言环境。

(五) 在师范院校设立双语教学课程

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双语教学师资问题, 就应该追本溯源, 在师范院校开设相关双语教学课程, 如给法学专业的学生开设法律双语教学课, 给学生们进行系统的相关专业双语教学法的传授。这些学生在毕业后走上教学岗位, 即可成为各专业双语教学的骨干教师。

国际经济法教学内容的国际性, 决定了该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实行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是我国加入WTO后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和扩大对外开放、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需要, 是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接轨的需要,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 我国现阶段的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存在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不是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就能解决的, 有些需要教育部和政府机关的系统工程解决, 有些则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解决。教育部推行的双语教学虽然有强烈的行政色彩, 但对于顺应法律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保护中国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权益、扩大对外开放有重要意义。为了中国的繁荣富强, 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发展和推广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莫世健.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模式思考[J].中国司法, 2006 (10) .

[2]费斐.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经济法的理论研究 篇9

对于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关系, 业内人士普遍赞同“理论经济学是基础, 应用经济学是具体运用与实践”的论断。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现阶段在我国这一问题又被重新提出来进行探讨。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关系又亟需进一步考量, 深入研究, 用来适应我国经济管理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指导解决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相关问题。

1 重应用、轻理论的现状

当前, 在我国的经济学术界, 重视应用经济学、忽视理论研究的情况普遍存在。这种现状在出版界、学术界、教育界都有体现。

1.1 出版界的片面倾向

当前, 在各类经济刊物和经济学论著的收编、刊印、发行工作过程中, 在目前来看, 应用经济学的成果比之于理论经济学更加受欢迎。其论文和刊物更易于发表和发行。但是相比较而言, 很多出版社对理论经济学研究成果并不是太“感冒”。一般来说, 其对投稿作者的态度也十分冷淡。甚至很多的出版社更是颁布了许多硬性的条例和规则, 一般要求理论性学术专著的作者在出版时提交相应的资助金。并且在很多时候, 资助金额的额度非常之高。这就导致理论经济学研究者花费巨大时间和精力得到的学术成果难以发表和公诸于世。即便发表出来也是困难重重, 销路不畅。这些高水平学术著作的流失, 对于经济学整体发展来讲极为不利。与理论研究的尴尬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应用经济学研究的成果则大受欢迎。很多表面上“求真务实”、“贴近实践”的“学术成果”, 其实是短时间内粗制滥造得来的, 毫无研究学习价值可言。但却受到了出版社、经济刊物编辑社的欢迎, 得以鱼目混珠、迅速发表, 极大地影响了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研究。

当前的理论经济学研究普遍缺少专门的经费来源或资助, 理论型学者除非有了重大研究成果, 否则, 一些比较小的研究成就发表的性价比就不高。有的发表后得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还不及赞助费来的多。所以, 很多毕生从事理论经济研究的老专家、老学者成就不高, 研究成果也很少为人知晓。相比较之下, 从事应用经济学的研究的年轻学者, 由于学科的影响, 往往硕果累累, 平步青云。这在当前的经济学术界中屡见不鲜。如此鲜明的反差, 让人们在感叹年轻一代思维活跃, 大胆创新的同时, 也不禁思考, 理论经济学难道真的没有成果可以发扬吗?答案必然是有, 只是当前的社会倾向性导致了这种畸形发展方式的产生。

1.2 理论学术研究不受重视

在当前经济研究学术界, 应用经济学倍受重视。这与当前社会飞速发展, 经济进步而精神文化相对不健全有关。众多学者急功近利, 追求经济效益和名誉, 热衷于从事应用经济学研究。尤其是在各种经济实务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上, 往往人才济济。很多学者挤破头皮也要加入到应用经济学研究的队伍中。这一风气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学界日益严重, 甚至已经影响了一大批有志于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的年轻人的专业选择。相反, 相关的理论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冷门,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年轻学者渐渐向应用经济学或经济实务问题方向上集中, 导致了理论经济学基础研究人才短缺。更有甚者, 原来从事理论经济学的研究, 已经对研究方向轻车熟路的学者、专家纷纷改行。进入到应用经济学的研究中来。尽管他们并不擅长这一方面的研究, 但仍然硬着头皮赶上来, 以期获得学术成就和认同。这样一来, 理论经济学的研究更加停滞不前。从长远上也影响了应用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水平。

1.3 教育界重视应用经济学教育

在目前的高等院校的经济学教育工作中, 应用经济学普遍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们的青睐, 而理论经济学无人问津。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 从报考专业人数和志愿填报上看, 应用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二者差异悬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的财经院校迎来招生火热季。金融、会计、证券期货、对外贸易等专业行情火爆, 分数线年年创新高。这些专业实际上都是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注重实务性。其就业前景、薪酬水平也高于理论经济学研究。相比之下, 金融分析、经济学基础等相对偏向于理论经济学的专业则无人问津。这在研究生招生中体现得更为突出。很多报考研究生的同学, 宁愿选择应用研究中的一个差专业、水平一般的导师, 也不愿意选择理论经济学中的好专业或者“大老板”。

另一方面, 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在两门学科中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中多数学生对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持厌烦的情绪, 相比对应用经济学或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反而有着更强的兴趣。所以, 对理论经济学课程, 大多学生通常只是消极地应付考勤或者考试。很少有同学去认真学习、钻研和探究其根本。在学生兴趣的导向下, 很多院校为谋求学生的满意, 调整了课程的设置。将理论经济学课程时间减少, 补充应用经济学课程的时间。企图以此满足学生的要求,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显然这种方式是错误的。没有了理论经济学知识的辅佐, 学生们难以在应用经济学上深入研究探讨, 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 片面倾向的原因

对于应用经济学一边倒的倾向性必然造成经济学的畸形发展。不仅严重阻碍理论经济学的正常发展, 也会导致应用经济学的长远发展受到限制。其重要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2.1 市场经济的冲击

客观上讲, 市场对人们追求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行为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当前, 理论基础研究收益少, 见效慢, 而应用经济学却恰恰相反。无论是研究人员、学校, 还是学生, 都意识到应用经济学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的巨大潜力。因而对应用经济学的偏好体现在从学校到个人的各个层面上。甚至学校的研究基金的分配上也向应用经济学研究倾斜。在出版社和经济刊物编辑社方面, 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和市场效应, 忽视其在经济学学术研究中应当承担的责任。种种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才、资源向应用经济学方向倾斜, 必然导致理论经济学发展缓慢、缺乏动力。这也是应用经济学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2.2 观念、认识落后

对于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关系, 当前的学者、专家、管理者、企业家普遍缺乏全面认识。这是当前两大学科之间不平衡问题的主观原因。这一点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决定作用。片面的认识直接导致人们在思想观念上重视应用经济学而轻视理论经济学。这一点与我国的经济学研究和教育体系的完善有着很大关系。因此, 全面认识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关系, 革新理念上的不足, 是克服当前经济学发展片面倾向的重中之重。这一点内容, 在目前的学术界和教育界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3 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相辅相成

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指出, 理论来源于实践, 理论指导实践。但是很多人认为, 理论经济学只有学术价值。应用经济学才具有实际价值, 才是解决各种经济问题的重要武器。有应用经济学为指导, 不需要理论经济学也能够很好地实现企业管理、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但实际上, 马克思主义明确表示事物的发生发展具有其必然规律, 有其内在的客观意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也都能够找到基础理论上的依据。只有对这一理论有了充分认识, 才能够从根本上发现经济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防止问题的出现。所以, 理论经济学的发展能够为应用经济学提供前进的动力, 为经济现象和变化找寻理论价值和依据。

举个例子来说, “管理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门类的新兴学科, 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典型的一门应用经济学, 它是微观经济学在企业管理和经济运行中的重要理论指导。而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经济学, 其产生和发展已经有了近三百年的历史。这段历史为管理经济学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参考和理论指导。

综上所述, 应用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完善, 必须以理论经济学为指导。经济实务的产生和发展更是与理论经济学的进步和发展密切相关。所以, 当前我国在经济学研究中现存的重实务、轻理论的片面化思想, 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本末倒置的落后观念, 这个问题值得重视。另一方面, 从社会的根源上来讲, 这也体现出了急功近利思想在经济学学术研究、发展中的蔓延甚至是泛滥。

4 解决经济学畸形发展问题的策略

4.1 改变学术界观念和现状

当前学术界对应用经济学研究倾向性严重。要想基础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平衡发展, 必须要从观念上改变、扭转当前重应用、轻理论的研究形势。通过研究基金、政策上的鼓励和支持, 为理论经济学研究注入更多的动力, 为理论研究者提供更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促使学术工作者更多地投入到理论经济学的研究上来。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学术研究上的片面思想, 为两大学科平衡发展提供保证。

4.2 革新经济学教育观念

从学校到教师, 再到学生, 都必须在观念上明确地认识到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密切不可分的关系。深刻体会应用经济学根植于理论、理论经济学体现于应用经济学运用的本质特征。坚定学习基础经济学理论的思想观念。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自觉地学习基础经济学, 加强对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实践, 积极主动地钻研以提高理论水平, 彻底改变其消极对待、应付考试的态度。

4.3 创新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

采用传统的满堂灌输的教学手段, 理论经济学的课堂难免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理论教学不能指望通过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理论经济教学过程中, 应当让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交流。通过相互交流、讨论, 达到启发思路、拓宽视野的作用。同时, 应当鼓励学生写作, 不管是学习心得、感悟, 还是评论甚至文章, 都应当鼓励学生多创作。教师应当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起到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平衡理论经济学学习和应用经济学学习之间的精力和时间, 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创新的学习方法既能够促进学生理论经济学的学习, 又能够为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锻炼的机会。

4.4 理论联系实际

强调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并不是要将基础理论教育与应用经济学实践教育分割开来。所谓的基础理论决不是完全脱离实际的纯理论, 而是与经济社会实际密切结合、密不可分的理论。做到所学有所用, 不能学而无用。那样的培养方式也是不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理论必须能够服务于经济实践才有存在的价值。所以, 基础理论的学习与经济学实践紧密结合。通过结合实际学习理论, 联系理论进行实践, 才能对理论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对实践有更高层次的认识。这正是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式。

5 结语

理论经济学是各种应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为应用经济学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持。没有扎实的理论经济学的基础, 对应用经济学的研究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了基础经济学的指导和基础, 应用经济学的发展无法实现。在当前重应用、轻理论的形势下, 必须大力加强对理论经济学的发展力度, 保持经济学平衡发展, 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继祥.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辨析[J].江汉论坛, 2000 (05) .

[2]余斌.“第二届全国现代政治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创新研讨会”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 (08) .

[3]程恩富, 王朝科.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引领应用经济学创新[J].教学与研究, 2010 (02) .

[4]刘汉林.从经济学的分类看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的关系[J].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04) .

[5]于立.现行经济学学科设置问题与法律经济学的兴起[J].改革, 2011 (04) .

经济法的理论研究 篇10

关键词:云南省,农村循环经济,研究

本文将循环经济理论引入到云南省农村经济中来, 对研究其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促进党中央倡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农村循环经济内涵

农村循环经济可以定义为:在农业生产经营、农村工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 在资源开发、生产活动、产品消费和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 通过相关技术推广、财税政策鼓励、市场机制推动、优化产业组织, 使资源得到节约使用和循环利用、生态建设得以持续推进、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改善、农村自然景观得到保护、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村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得到协调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农村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一) 系统论

循环是指在一定系统内的运动过程, 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 其中生态环境是基础, 经济发展是条件, 社会进步是目的。

(二) 协同论

从循环经济协同论来看, 一个具有内在发展机制的经济系统必须是一个有差异、非均匀、非平衡态的经济系统, 它要求改革僵化的经济体制, 扩大系统内的势能差, 加强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补, 从而使系统具有自组织作用和内在动力。

(三) 生态经济学理论

循环经济最主要的指导原理就是生态系统原理。生态系统就是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 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动态系统。

三、农村循环经济的层次与结构

农村循环经济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即农业循环经济、农村生活循环经济和农村工业循环经济。农村循环经济三个组成部分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各自独立运行, 相互之间又紧密联系, 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农村循环经济的层次与结构如图1。

四、云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及现状分析

云南省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 是一个以“边疆、民族、山区、农业”为基本特征的省份云南是资源大省, 长期以来, 实施的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经济发展模式, 云南农业是全省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一) 云南省农村基本资源利用现状

耕地资源:云南农业人口多而耕地资源相对不足, 国土面积中的94%是山区, 基本农田面积较少。全省总耕地面积为9632.36万亩 (详查数) , 人均2.33亩。高度适宜耕地、中度适宜耕地分别为892.05万亩、1625.31万亩, 占9.2%, 占16.87%;勉强适宜耕地3969.08万亩, 占41.21%;不适宜耕作的3145.91万亩, 占32.66%。另外地块分散, 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耕地后备资源少。

农用水资源:云南省水资源净流量位居全国第三, 云南省雨量充沛。但云南省地处世界屋脊喜马拉雅上东南面的云贵高原上, 有效水资源相对短缺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大气资源:云南省地处高原, 空气稀薄、清新, 大气层密度小, 阳光透过率高, 经年太阳高角度大, 日照时数长, 太阳能资源仅次于西藏、内蒙、青海等省区, 为中国最丰富省份之一。

森林资源:云南是全国四大林区省份之一, 森林资源丰富。据云南森林资源第三次复查结果:全省林业用地面积2380.79万公顷, 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2.2%。

生物资源:云南省是我国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 享有“生物资源王国”和“生物基因宝库”之称。

(二) 农业环境状况分析

农业生态环境较差:云南省是一个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的农业大省, 长期实行资源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 生态环境还是比较脆弱。近年来, 云南省各种自然灾害频发, 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损失, 造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污染。

环境污染严重:云南省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化学工业的发展, 加之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低, 造成废弃物排放量大幅增加;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增加, 使得全省的大气环境面临环境容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巨大压力;云南省农业生产中, 滥用农药、化肥、农膜, 农产品质量堪忧。

生态环境的退化和污染, 不仅导致了耕地资源严重污染和破坏、地下和地表水资源严重污染和大量减少、滇池等众多湖泊的严重污染和鱼类资源锐减、草场退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使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而且还在不断强夺着宝贵的生存资源, 导致农产品的不安全隐患日益突出。

五、云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 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推广工程

以旱作农业示范项目为窗口, 以农技推广站为媒体, 以经营网点为农业推广载体, 积极构建节水、节肥、节种、节能灯综合循环农业经济, 推动旱作农业技术创新。同时改革耕作制度, 推广抗旱耕作。

(二)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工程

云南省气候条件和沼气资源十分丰富, 农村沼气工程是云南省一项很有基础的工作, 要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工程建设, 稳步推进工业化气化站建设。

(三) 促进秸秆综合利用

充分开发秸秆的用途, 提升秸秆的利用价值, 对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四) 建设示范园区

云南省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必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当地具体情况, 引进或创新适合自己的具体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通过建立农村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来促进农村广大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

(五)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

一是在现有人事政策许可范围内争取出台一系列倾斜政策为辖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二是加大循环经济类人才本土培养的力度, 引进培训机构, 增强循环经济领域的师资力量, 探索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办学的模式。

(六) 建设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云南省要促进农村循环经济建设就必须尽快研究和制定一系列云南省地方性的扶植循环型产业、鼓励生态工业、开展环境管理、清洁生产以及有利于废旧物质回收利用和资源化等的经济政策和法规, 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和制度, 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凯.循环经济的理论思考[J].《世界环境》, 2003;4:10-11

[2]黄建军, 刘建新等.循环经济产业化的实现形式及其发展途径[J].科学进步与对策, 2005;5:20-23

[3]熊肖雷, 孙鹤.云南省农林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 2006;10-11

[4]李兆前.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12 (4) :51-56

经济法的理论研究 篇11

关键词:中国经济法;实施问题;理论;检视;思考

一、对经济法实施问题进行研究和评述

观察我国经济法的发展和变迁,我们很容易发现经济法实施问题在曲折中不断发展进步。我们可以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评述:

1.有关经济法实施的定义和特点

(1)定义:我国的经济法实施其实就是经济法的主体对经济法规范的贯彻执行,就是把经济法规定的权力和义务变为现实的权力和义务,从而实现了经济法价值。其中主要有对经济法的遵守、执行与适用等环节。

(2)特点:第一,经济法具有显著的综合性。第二,经济法具有非常独特的行政性。第三,经济法具有高度的专业性。第三,经济法具有非常严格的程序性。

2.影响经济法实施的主要因素或者障碍

在经济法的实施过程中有很多因素都起到了阻碍的作用。由于经济法实施的机构不独立,而且没有科学的机构分工,在实施程序上也不完善,人员的素质比较低,监督不到位,因而就对经济法实施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3.经济法遵守环节

在经济法实施系统中,经济法的遵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只有遵守经济法规范,才能使经济法的目的得以实现。遵守环节是其他环节的基础,只有这一环节做好了,才能够保证经济法实施顺利进行。

4.经济法执行环节

因为经济法具有国家干预性和行政主导性,这就决定了行政执法对经济法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有关经济法的司法适用机制

司法中的裁撤问题、可诉性问题和诉讼机制对经济法都适用,这说明司法中的一些规定对经济法同样适用。

二、完善中国经济法实施机制的若干思考

经济法实施机制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我们需要客观的看待现在已有的发展成果,并对有争议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和探索,从而有效的推动经济法的实施,为促进经济法的发展而不断努力。羡慕就如何完善中国经济法实施机制做如下思考和探索。

1.对经济法的社会认同和遵守的思考

法的遵守指的是法的主体按照法律规范自觉的进行活动,依据法的客观要求来指引自己的行为,从而形成一种法律的现实社会关系。法的内在要求就是要求自觉遵守,也是法实施的正常程序。具体到我国的经济法的实施来说,最为根本性的一个问题就是经济法所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整体利益关系及其实现的特色方式,还没有完全被广大的社会公众和组织认同和遵守。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广大民众理想化的经济法和严格意义上的经济法有很大的区别。广大的公众理想中的经济法大都停滞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认为经济法就是与经济有关的法律,把经济法和法律混同。这种观点并没有因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有实质性的改变,或者说这种改变是极其漫长的。而严格意义上的经济法,则是在曲折中不断发展为成熟和科学,社会公众利益或者是整体利用发展趋于清晰化。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经济法所承担的利益关系和实现的方式还没有和社会公众的利益目标所衔接,还有很大的脱轨。要想改变社会公众对经济法的误解,需要各界的人士继续努力。

第二,经济法在立法上和司法上还没有很好的衔接,甚至是严重的脱轨。经济法在我国自产生之日,到不断的发展都掺杂着立法机关,都受到立法机关的影响。经济法现在已经法律体系的一个分支,成为法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是,经济法的立法确认和发展并不能与司法认同同步发展。而且,经济审判庭在中国存在了二十年之久,一下子从民众中淡化,这就使得根基不牢固的经济司法支撑面临艰难险阻。这就告诉我们经济法还没有获得司法机关的广泛认可,广大的民众对经济法不情绪的认识变得更加的模糊。因此,司法机关一定要打破法律部分和诉讼体系的划分,要让司法对经济法认同,这个艰巨的任务必须尽快完成。

2.对经济法的作用边界与行政执法方面的思考

行政执法就是国家行政机关已经受法律委托的组织和公职人员,按照法定的权力和程序,对法律贯彻实施的一系列活动。最为普遍最为广泛的法律实施活动就是行政执法,法律的实现也是主要靠行政执法来实现的。作为经济法,最为主要的执法主体是那些有宏观调控职能和市场规划职能的行政机关。所以,这些行政机关的执法能力和水平对经济法的实施状况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这些行政机关的状况是不尽人意的。

第一,这些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没有力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行政执法的及时性,另一个方面是对违法者追究程度。及时性就是对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及时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责任追究程度就是对违法者的处理,是严惩还是纵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违法者对直接利益相关者是一种侵害,还对整个的市场秩序也是一种侵害。因此,就必须使违法者付出代价。可是,我国经济法治的一个顽症和痼疾就是执法力度不够,违法者的违法成本低,不足以给违法者以警示。违法者通过违法得到的利益远远高于违法遭受的损失,这个问题在我国一直存在,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第二,经济行政执法不恰当。主要体现在执法消极、执法越权和执法滥用。依照现代法治的精神和理念,行政执法从开始到结束必须在正常的法治轨道上行进。如果偏离法治的轨道,就代表着对法治原则和规范的破坏和背离。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国的经济行政执法机关总是对有利于自己部门利益的事情管的多,而对对自己部门没有利益或者很少利益的事情管的少,甚至不去理会,从而就会使得政府和市场失灵。因而,必须使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这是历史任务,也是时代的要求。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经济法实施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和公民共同努力,探索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法实施体系,促进我国社会和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早日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孟庆瑜.中国经济法实施问题的理论检视与思考[J].法学杂志,2010,第10期:29-33.

[2]应飞虎.中国经济法实施若干问题[J].现代法学,2013,05期:61-67.

[3]鲁篱.中国经济法的发展进路:检视与前瞻[J].现代法学,2013,第4期:32-38.

经济法的理论研究 篇12

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 城市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 因为城市的出现, 人类的社会属性才有了一定的沉淀。而这种大势是随着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而来的。智慧城市的概念最早是由IBM公司提出来的, 这种观念的横空出世并不是凭空捏造的, 而是顺应时代和现代科学技术融合的产物。总而言之, 智慧城市的出现需要满足几个客观条件: 物联网、“云应用计算”技术的改革升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

二、建设智慧城市中的经济法问题

( 一) 信息产业相关的技术法律不完善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法律实践中, 其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综合如下:

第一, 没有符合中国智慧城市实际建设需要的技术标准。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等几步法律, 这些法律在过去或许还适应中国城市的发展需求, 但是随着智慧城市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物联网产业经济在我国开始逐渐崭露头角, 现有的一些信息技术标准显然不符合物联网各个节点相关产品的实质性需求, 最后导致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并没有核心技术标准, 颇为尴尬。

第二, 国家法律层面对信息安全保护的范围较小。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几方面: 首先是我国国内并没有相关的信息核心技术, 相关信息技术产品虽然能够应用, 但是往往会受制于外国企业, 这给我国国内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其次, 信息技术服务在《中国人民共和国采购法》中并没有一个良好的规范体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采购法》第二条的相关规定, 其与智慧城市的发展需求显然不适应。

( 二) 智慧城市市场规划不达标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 市场规划如果不达标, 那么其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 我国目前尚没有一部专门针对物联网产品的技术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相关规定, 其中虽然针对企业产品质量进行了相关的规定和限制, 但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所应用到的物联网产品却和其他产品不同, 这一部分产品会随着不同的应用环境而需要不一样的标准, 如果仅仅以一种计量标准来衡量的话, 那么最终产品投入市场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以失败而告终。

第二, 电信业改革条例需要进一步拓展。2015年以来, 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对我国电信业的改革作出了一系列的部署, 与电信业相关的法律条例也是不断进行完善, 但是其中, 针对电信普遍服务的范围如今还是偏小了一些。伴随着电信普遍服务慢慢延伸至互联网和宽带业务产业中, 我国“数字鸿沟”问题所引起的一系列矛盾越来越突出。

第三, 市场消费者信息保护措施不达标。在2013年, 我国颁布了《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 其中相关标准促进了我国市场消费者信息权益得到了相关的保护, 但是就实践应用而言, 这种标准的出台在社会范围内并没有足够的法律约束力, 很难对违法行为造成威慑作用。

三、建设智慧城市中出现的经济法问题解决对策

( 一) 制定计划法, 明确权责

制定相关的计划法, 充分保障政府“宏观调控”服务的实践, 从整体的角度上, 让政府有法可依, 从实际出发, 切实深入智慧城市的建设关键点中区, 保障每一点问题都能够得到相关的注意并且及时作出决策和部署对其进行调整, 合理分配市场资源, 保障市场结构的平衡, 促进社会公平的发展。

( 二) 加强信息产业技术标准制度的建设

尽快根据信息产业的发展实际情况制定一部信息产业技术标准法。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发展的对智慧城市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政府相关机构应该从法律层面上, 保障财政和金融等等产业都能够积极和物联网技术研发充分联系在一起, 充分发挥信息经济时代的能动作用, 切实从实际出发, 让产业技术标准有一个合理统一的编制。

( 三) 加强政府采购信息技术服务

根据《政府采购法》中的第十条规定: 政府在采购的过程中, 应当优先考虑本国企业的货物和相关服务。对于这条规定, 笔者建议可以适当加上一些补充条款, 例如加强和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合作, 鼓励中小企业拓展和研发新型技术, 从实际上提升中小企业在智慧城市经济竞争中的实力。

四、结论

在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 智慧城市经济的出现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而出现的。其中, 一系列的经济法问题如果得不到相关机构的重视的话, 那么智慧城市的建设就无法得到合适的保障, 对此, 国内相关部门应该加深对这方面的认识和研究, 促进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范鹏飞, 张学礼, 张敏.政策如何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服务[J].中国电信业, 2013 (02) .

[2]赵玉, 江游.产业政策法基础理论问题探析[J].天府新论, 2012 (06) .

上一篇:盐酸西替利嗪片下一篇:焦虑问题研究现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