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的理论硕果

2024-09-05

绿色经济的理论硕果(精选6篇)

绿色经济的理论硕果 篇1

摘要:本文分别从哲学角度和经济学角度阐述了绿色经济的理论内涵。哲学上, 本文首先明确了绿色经济的价值观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在此基础上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 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是绿色经济的哲学内涵。经济学上, 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 提出在传统经济学框架下, 强调“外部性理论”, 即是绿色经济的经济学理论内涵。

关键词:绿色经济,理论内涵,外部性

一、引言

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 物质文明程度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当人们醉心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同时, 自然也在酝酿对人类的报复。20世纪60年代以来,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大气污染、自然资源枯竭、全球变暖、水资源危机、土壤流失和退化, 都迅速改变着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2013年初, 中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雾霾, 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

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迫使人们反思“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工业模式, 迫使人们用“绿色”的思维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绿色经济”一词应运而生。

二、绿色经济的哲学内涵

绿色经济价值观的核心问题是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问题, 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伦理价值观是人类中心主义, 即把人视为宇宙的中心, 按照人类价值观来考察宇宙中的所有事物。人类中心主义的鼻祖亚里士多德认为大自然就是为了人的缘故而创造了所有的动物:“植物就是为了动物的缘故而存在, 而其他动物又是为了人的缘故而存在。”

人类中心主义一直伴随着传统工业文明发展而发展, 当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后, 逐渐摆脱了原始文明与农业文明时代对大自然的依赖与敬畏, 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变得越来越强大, 人类中心主义也逐渐发展到了顶峰。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 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正是“人类中心主义”。该主义最大的问题就是将人与自然界对立起来, 割裂了人与自然的一致性、统一性和本质联系。其目光短浅, 只看到人类改造自然那短暂的、表面上的胜利, 未能认清那所谓“胜利”的实质。中国多个地区近期出现的雾霾天气就是环境污染的后果, PM2.5造成损失难以估计, 而且治理的花费更是天文数字。

在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 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指出, 人和人的关系同人与自然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进行物质生产的先决条件。恩格斯认为, “劳动其实和自然界一起, 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 劳动把材料变成财富。”这就是从人类通过劳动生产财富的角度, 强调了自然的重要性, 有力地驳斥了人类中心主义将自然看作人类附庸的思想。在对待自然的方式上, 恩格斯指出, “我们统治自然界, 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 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 相反地,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 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 在于我们比其他的一切动物都强, 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这句话有如下几层涵义, 第一, 人与自然有本质联系, 人类中心主义割裂了这种联系, 表面上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 实质上造成了人类与自身的对立;第二, 虽然人类与自然密不可分, 但是人与自然都由自然规律所支配, 而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人类若违背了自然规律, 必然遭到惩罚。所以, 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正是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因为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中只有人类, 所以其根本无法意识到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与之相适应的传统工业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环境问题的最终受害者正是人类中心主义伦理价值观的核心———人类。

综上所述,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态伦理观深刻地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 这正是绿色经济的哲学理论内涵。

三、绿色经济的经济学理论内涵

绿色经济的涵盖范围很广, 其理论来源主要有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理论。对绿色经济的研究现状可以归纳如下:

刘思华认为, 绿色经济就是“以生态经济为基础, 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形态和形象体现, 是环境保护盒社会全面进步的物质基础, 是可持续发展的代名词。”

张兵生认为“绿色经济学则是一门以天人合一、共生共享和系统哲学理念为基础, 在以人为本和生态伦理指导下, 从研究生态资本和物质资本、知识资本、社会资本优化配置与整体增值人手, 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

鲁明中、张象枢认为, “绿色经济是遵循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 以实现经济生态化为目标, 并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实体。”

以上对绿色经济不同的定义, 均强调了生态规律的重要性, 基本符合绿色经济的基本思想, 但仍有不足。

刘思华在定义中强调知识经济与生态经济, 但基本将其等同于绿色经济, 没有提出相对独立的理论。绿色经济不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代名词, 可持续发展理论简单讲包括三点, 分别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见, 其理论重点在于对发展目标的认识和确立, 即我们努力发展所要达到的效果。绿色经济的涵义不仅限于此, 它的理论重点应当是通过什么方法, 利用什么手段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张兵生的定义利用了“生态资本”这一创新概念, 初步解释了“绿色经济”。该理论是一种积极有益的探索, 但是仍有很大不足之处:首先, 生态环境的价值还在不断探索与研究中, 不同学者用不同方法测算出的结果也大相径庭, 所以我们无法将生态价值资本化并且合理定价。其次, 能否将生态价值资本化是一个生态伦理问题, 一旦将其资本化, 就相当程度上割裂了人类与大自然的联系, 很容易令我们重新陷入“人类中心主义”。最后, 假若我们将生态环境资本化并给予合理定价, 逐利者也很难保证自己的行为都是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因为在市场经济中, 如果逐利者破坏环境的成本小于这种行为带来的收益, 那么他也会为了短期利益做出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情。总之, “生态资本”理论有理想化、操作困难等缺陷。

鲁明中、张象枢的定义同时突出了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 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也有一定缺憾。首先, 其未明确主体, 没有指出谁来遵从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其次, 它未能说明当某行为无法同时满足两个规律时, 行为人该如何选择;最后, 定义中“一定水平的经济实体”所指不甚明确。

综上所述, 学者们对“绿色经济”的定义都不完善, 主要问题是我们对该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 各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在这里, 笔者尝试在改进传统经济学理论基础上来定义“绿色经济学”。

萨缪尔森认为, 经济学就是一种“关于选择的科学, 它研究人们如何进行选择, 以便使用稀缺的或者有限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各种商品, 并把这些物品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消费。”显然, 传统经济学就是研究稀缺资源如何配置的, 它有最基本的“理性人”假设。虽然很多学者研究绿色经济时批判该假设, 并对此提出了“生态人”假设, 认为“生态人”就是在确保生态效益的前提下追求其他经济社会效益, 但是这种假设实际上没有多少现实性。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在实践中, 都是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来进行经济活动的。对于普通的市场经济参与者, 一般都缺乏足够的生态学理论知识, 他们在经济活动中首先承担了最为直接的市场风险, 在市场中生存是第一目的, 所以他们没有动力更无能力确保生态效益。

传统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在于劳动、技术、资本等要素, 通过市场调节这些要素的分配和利用, 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市场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但是不会使人主动重视生态环境效益, 所以生态环境在这种市场规律下很难不被损害。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认识逐步深入, 研究者在传统经济学的框架内提出“外部性理论”, 即单个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带来影响, 但他个人并没有因此得到补偿或者给与他人补偿。显然, 生态环境问题就是典型的外部不经济。英国福利经济学家庇古提出政府可以通过对污染者征收“环境税”来解决外部性问题。科斯指出政府只要选择最优的初始产权安排, 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外部性问题。这些学者的研究都说明, 政府才是唯一有能力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主题。可惜的是, 这些思想早期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笔者认为, 构建“绿色经济”理论, 可以在传统经济学的框架下保留“理性人”假设, 将“外部性理论”提升至同劳动、资本、技术同等重要的地位, 让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调节劳动、资本、技术等稀缺资源的配置, 让政府这一“看得见的手”来解决生态环境的外部问题。之所以强调政府的作用, 理由如下:

第一, 只有政府有能力对生态环境问题能有足够的认识。环境的破坏往往跟人们缺乏足够的环境知识。生态环境问题有一个显著特点, 其全面爆发前的潜伏期少则两三年, 多则三五十年, 然而一旦爆发, 带来的结果就是毁灭性的。也许我们现在的很多行为造成的环境问题正处于潜伏期, 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罢了。正因如此, 若想避免环境问题带来的损失, 必须长期不断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生态环境进行基础性研究, 以获取足够的认知。显然, 只有政府动用国家力量才能使这些研究长期进行下去。

第二, 只有政府有足够的能力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如前文所述, 单个行为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可能主动成为“生态人”。而政府如果采取适当的法律、制度、教育等各方面措施, 是有能力将普通的“理性人”规范成为“生态人”的。只要政府坚定不移地推动相关制度建设, 定会取得显著成效。

总之, 生态环境问题是社会问题, 需要整个社会的力量来解决, 而政府正是社会力量的代表。所以, 政府是生态问题的最终责任人, 构建“绿色经济”理论当然应强调政府发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人民出版社, 198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人民出版社, 1995.

[3].张兵生.绿色经济学探索[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

[4].鲁明中, 张象枢.中国绿色经济研究[M].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5.

[5].刘思华.绿色经济导论[M].同心出版社, 2004.

[6].蓝庆新, 韩晶.中国工业绿色转型战略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 2012 (1) .

绿色经济的理论硕果 篇2

人们普遍认为,20世纪是经济发展的狂飙时代。在21世纪的帷幕拉开的时候,有鉴于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其他要素的明显失衡,人们苦苦寻找承载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优方式。在我国,十八大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从而弘扬生态文明有了更加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生态文明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为宗旨,以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最终实现持续发展的高级文明形式。由此可见,生态文明不仅包含“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联,而且也内含“人与人”之间的生态关联,展示了自然、人类、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生态文明的立论基础

1866年,德国学者E.H.Haeckel提出“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纵观生态学200年的发展史,是人与自然关系趋向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并逐渐由此进入生态学时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生态学范式中出现了新的生态学理论,使人对这个发展相对失衡的世界有了不同的新看法,因之,大自然表象背后的有机性、联系性、整体性等本质属性开始深入人心。新的生态学理论可归结如下。

1. 盖娅假说理论。

“盖娅”是希腊大地女神的名字,古希腊人用来代表大地和大地上所有的生命。盖娅假说认为,所有生命构成的整体具有一个活人所具有的全部特征,即整个地球至少地表系统是一个有生命的、能够自我调节的活的系统,包括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在内,整体地发挥着作用。①该假说的核心想表达这样一个信仰——地球是一个整体的“生命有机体”,尽管自然界存在着“丛林法则”,但其最基本的规则是合作与共生。“盖娅”理论表明,有机物必须相互依赖以维持生存,人不再只是为资源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人们将自身视为在同一生物圈生活的地球公民,去共同保卫身处其中的地球生态系统,寻求共同发展的可持续性。

2. 混沌理论。

混沌研究始于“蝴蝶效应”理论,该理论可以比喻为:一只蝴蝶今天在中国扑打翅膀煽动了空气,可能会变成下个月在北美上空出现的风暴系统。其含义就是,投入中的细微差别可能很快就变成产出中的实质性巨大的差距。②由此说明,大自然从本质上讲,其运行过程是非线性的,传统工业的发展造成空气污染,导致全球变暖等一系列的全球气候灾难。对生态学领域来说,“蝴蝶效应”的含义是深刻的,现在发生着的改变世界自然结构的,有可能是不起眼的变化发生着微妙作用。严格说来,混沌原理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事务中,混沌理论所依靠的数学把秩序与混沌当作基本决定论的两个明显形式。自然界虽然存在多种状态,但加以归类,无非两种:有的井然有序,有的混乱无序。秩序和混沌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的、交织的自然系列。

3. 生态价值理论。

“生态价值”理论认为,地球上任何生物个体,在生存竞争中不仅实现着自身的利益,而且也创造着其他物种和生命个体的生存条件。在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一个生物物种和个体,对其他物种和个体的生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价值);同时,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物种及其个体的存在,对于地球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都发挥着作用。由此延伸,自然系统的整体稳定和平衡是人类存在(生存)的必要条件,因而这一必要条件对人类生存具有“环境价值”。

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消费应该限制在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所能容忍的限度内,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减少人类对自然的消费,以维护自然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关于这一点,十八大报告讲得已够清楚:“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方针”,为的是“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以推进绿色发展。

4. 责任与公平理论。

在环境伦理学看来,生态系统是所有地球人的生存环境,而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的生存环境,这就是环境价值的“公共性”。由环境价值的“公共性”所引出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公平原则。从反面说,任何企业、个人为了经济私利对环境的破坏,都是侵犯了他人享有环境价值的权力,这就是不公平。要解决这种不公平,就必须追问“不公平”责任问题:谁为了经济私利破坏了公共环境,谁就应该为此承担责任。解决公平问题,必须通过追问责任来实现。谁破坏了自然环境,谁就应该为他的行为承担经济责任,这才是公平的。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必须坚持补偿与惩罚统一的原则,为了保护公共环境而牺牲了自己的经济利益的国家、地区、企业和个人,应该得到经济上的补偿,因为他们为了保护全人类的公共环境牺牲了自己的经济利益。

二、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的云南省绿色经济实践

云南省在绿色发展的基调下,把生态立省思想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生态是云南最大的省情,是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希望之所在,为此,我们要在理论上强调生态功能是有价值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生产力。绿色经济也是辩证的,既要保护好环境,又要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生态环境。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判断,云南省多次提出,“良好的生态就是生产力”,“建设生态就是建设生产力”。多年来,云南省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积极的无私贡献。在中国今天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盘大棋中,云南省要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唯有如此,云南省建设生态文明的步伐才能越走越宽。为此,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的云南绿色经济实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1. 依托生态文明理论支持的绿色新政实施。

所谓绿色新政,就是体现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情,把建设资源型和环境友好型作为重要的着力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①绿色新政是2008年联合国提出的口号,这个口号提出来以后,英国、美国等几十个国家都在做绿色新政,为的是抢占绿色产业的先机。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绿色新政对我们制度性的改造非常重要。因此,从绿色发展入手,从阻力比较小,到条件成熟,大规模的绿色新政改革就成熟了。

具体在云南省,绿色新政要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通过加快编制环境功能区划,制定不同区域的环境目标、政策和标准来实施绿色新政。又如,昆明市是云南的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心。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实施绿色生态工程,强化节能减排,推行经济增长,为积极创建国家绿色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做出了重要贡献。在2010年度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奖、绿色责任贡献奖、绿色贡献终身成就奖的评比中,云南昆明市、普洱市、江川县均上榜“2010年度中国十佳绿色城市”。②可以说,中国十佳绿色城市是对昆明市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发展绿色,实行绿色发展的一个肯定,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继续沿着绿色发展的道路向前奋进。昆明市将以这次获奖为契机,更加扎实地推进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下一步将在继续打造绿色交通、绿色城市、绿色生活、绿色出行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继续发挥昆明市的气候优势、自然优势和生态优势,进一步把昆明市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高原绿色生态湖滨城市。与此同时,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建议,对禁止开发区地区领导不考核GDP,因为为了保护环境导致GDP下滑从绿色新政及未来考虑是值得的。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的江川县看到两年前抚仙湖水质突然降到了二类,为了保证抚仙湖一类水质,他们铁下心肠关闭污染行业,虽然导致了GDP下滑、经济下降,但是环保上升了,所以这么做值得。在江川县,保持抚仙湖一类水质一代又一代传下去,使抚仙湖周围空气更清新、环境更美,让到抚仙湖来的人喝上一类的干净水,这就是绿色新政的一份担当。

2. 云南省绿色贡献的理论与实践伸张。

“绿色贡献”概念,或者叫绿色的外部贡献,它是指某一地区当年的GDP占全国同期GDP的比例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占全国同期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比例的比值。这一概念通过计算水资源消耗、能源消耗、SO2和COD排放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提出了以绿色贡献系数作为判断不公平因子的依据。绿色贡献又叫绿色的外部贡献。③2005年,国家环境规划院以万元GDP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SO2排放、COD排放等4个指标为基础,提出了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的绿色距离和绿色贡献概念。

应该说,云南省在保护环境、建设绿色生态屏障方面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它的绿色发展程度较高,根据2012年云南省林业厅发布的首个《云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报告,云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每年14 838.91亿元,约相当于全省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GDP)的2倍。其中,年涵养水量518.17亿立方米,年涵养水源价值合计为4 494.12亿元,年保育土壤价值合计为3 361.33亿元,年积累营养物质价值合计为111.40亿元,年净化大气环境价值合计为1 143.70亿元,年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为4 689.06亿元,①在我们看来,对森林价值的定量评估只是一个开始,更全面、科学、准确和系统的绿色贡献评估,仍有待相关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但是,这方面的绿色贡献在云南省的学术界还没有将其有效地转化为“理论主张”,由此,我们仅仅停留在“权利主张”的呼声应该改变。现在,中央和地方已经开始专门讲绿色财政、绿色金融,这些概念会发展起来的。因此,云南省希望从绿色贡献出发,在下一步的深化探讨中,拿出有实证研究的理论成果;更希望国家在云南省森林建设、江河湖泊保护与治理、节能减排、产业生态化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3. 打造云南特色的生态补偿理论体系和补偿机制体系。

生态补偿是眼下的一个热门词汇,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生态补偿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补偿既包括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保护所获得效益的奖励或破坏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所造成损失的赔偿,也包括对造成环境污染者的收费;狭义的生态补偿则主要是指前者。

生态补偿理论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一是对生态系统本身保护(恢复)或破坏的成本进行补偿;二是通过经济手段将经济效益的外部性内部化;三是对个人或区域保护生态系统和环境的投入或放弃发展机会的损失的经济补偿;四是对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区域或对象进行保护性投入。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是以内化外部成本为原则,对保护行为的外部经济性的补偿,依据是保护者为改善生态服务功能所付出的额外的保护与相关建设成本和为此而牺牲的发展机会成本;对破坏行为的外部不经济性的补偿依据是恢复生态服务功能的成本和因破坏行为造成的被补偿者发展机会成本的损失。

云南特色的生态补偿理论体系和补偿机制构想。就中国而言,国家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就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专节论述,强调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近年来,云南省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环境保护等领域探索实施了生态补偿机制,但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凸显的当下,建立完善、公平公正、积极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迫在眉睫。我们在调研走访中看到,云南省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地方经济做出了巨大牺牲,却没有得到相应补偿或补偿很少,致使有些地方的生态保护工作很难开展。以德宏为例,我们曾经调查过若干个生态区,都涉及到有没有生态补偿的问题,目前德宏的森林覆盖面积达到了67%,但是国家给予的政策是每亩森林补5块钱,省里给予的政策是每亩补10块钱,这点补助还是太少,因此这些区域在发展经济和保护流域生态环境中矛盾十分突出,不少当地百姓说“现在是生态越好补得越少”。因为保护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保护的内在驱动力不强。怎样让生态好的地方人民富裕起来、搞生态建设的人富裕起来,使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更好,已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所以,无论是就全国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还是就云南省绿色经济发展的持久性而言,都应将“生态补偿”纳入经济运行的要素中,以求得经济学上的必要补偿。作为绿色资源大省云南来说,更应保护好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源”,并将之转变为发展优势。如前所述,为云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的评估,对于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推进绿色GDP核算,理论意义重大。

我们认为,云南省生态补偿理论体系的框架应是:第一,把生态补偿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内容,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快形成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将符合条件的生态补偿区域都纳入补偿范围,通过征收环境税、争取中央加大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力度、试行征收排污费等方式,提高生态补偿资金来源。第二,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吸引和鼓励企业、国际组织、民间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形成补偿主体多元化、补偿方式多样化的资金筹集和投入体系。第三,探索资源环境评价方法,确定区域、流域环境容量和污染控制总量。第四,制定区域环境保护标准,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科技研发、引进、推广应用,最终形成云南特色的生态补偿理论体系。

在云南省生态补偿理论体系基本形成的基础上,我们还需加快推动云南省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一是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优先领域开展生态补偿试点示范,以建立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小流域治理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为突破口,取得经验后,逐步拓展到矿产资源开发、自然保护区、江河流域和旅游开发等领域。二是在滇西北这一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在全省生态补偿的5个重点领域,逐步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走出一条保护与开发良性互动的新道路。三是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建立覆盖面广、行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基本实现全省环境无净损失,因保护而利益受损人群得到合理补偿,全面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立足于生态文明理论支持的云南省绿色新政的实施、云南省绿色贡献的理论与实践伸张、云南省特色的生态补偿理论体系和补偿机制建立及发展,既能行之有效地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又能全面提升云南省生态文明的建设水平,为全国生态文明的理论及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1转引自比尔-麦克基本:《自然的终结》,孙晓春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54页。

2李浙生:《倏忽之间:混沌与认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2页。

3绿色新政是由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提出的概念,呼吁全球领导人在投资方面,转向能够创造更多工作机会的环境项目,以修复支撑全球经济的自然生态系统。编者注。

4第三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在昆明举行。论坛公布了2010年度中国十佳绿色城市,昆明市荣获2010年度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奖。编者注。

5绿色指标包括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减少量,以及增加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新增森林面积等直接增强固碳能力的量化指标。

绿色经济的理论硕果 篇3

一、理论分析: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公共预算

循环经济属于生态经济,它主要是根据生态学的理论形成的,而不是根据机械理论形成的,因此其在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循环经济有利于环境的和谐发展,其发展模式为“资源 - 产品 - 再生资源”的模式,并且具有低排放、高利用、低开采的特点,图1为循环经济的模型示意图。

将循环经济理论作为基本理论并且将公共预算与节能减排相结合。具体来说,我国政府部门可以选择财政补贴措施或者税收等措施来进行宏观调控,主要是为了对我国市场现有资源进行有效配置,这样就可以实现资源保护、节约能源的目的,从而减少经济过度增长引起环境被过度破坏等问题。除此之外,应该将政府部门在进行环境保护时投入的资金项目加入到经常支出项目中,并且要使这一项目保持一定的增长。此外,还要对预算支出的结构进行相应调整,合理分配环境保护资金与其他支出的比例,将预算支出中环境保护支出的比例逐步提高。而对于某些非常重要的环境保护项目,可以向国家财政部门申请直接投资。

政府的公共预算中关于推动循环经济建设的资金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用途:一是技术研发,主要是用于支付循环经济相关技术研发产生的费用;二是激励手段,这主要是为了推广相关科研成果,通过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实现科学技术由理论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三是资金扶持,主要是用于跨地区的循环经济项目,由于跨地区的技术研发项目资金需求较多,政府部门通过提供资金扶持,可以降低项目的开展难度,促进跨地区合作项目的成功。

政府部门通过公共预算对整体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保证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将我国经济环境转变为循环经济环境。要想实现这一转变首先要改变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性增长转变为以效率、质量为主的增长方式。因此,政府部门通过实施有效的公共预算,可以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根据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构建绿色公共预算制度非常必要,并且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下文将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二、环境问题现实要求:构建绿色公共预算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分析

(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必然选择。如果我国想要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可持续性发展,就需要对目前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改革,主要途径是利用公共预算的功能。而绿色公共预算这一功能对于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重要,尤其是在节能减排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主要体现在通过绿色公共预算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从而实现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节约型社会的终极目标。

(2)节能减排的必然要求。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加剧,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问题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无法保证能源的供需平衡,就会增加多方面的矛盾,并且目前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少,相对于GDP的快速增长具有很大差距。因此,绿色公共预算制度对于改善我国目前能源紧张、结构性通货膨胀具有重要意义。

(3)完善公共财政制度的主要途径。由于我国国情具有特殊性,并且我国体制较为传统,因此在这种环境下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进行公共预算时缺少一定的标准,因此容易收到公共预算制定者个人因素的影响,另外,由于没有具体的法制法规,就会造成大量资源被浪费的现象。因此,我国需要通过绿色公共预算这一手段来完善我国的公共财政制度。

(4)环境污染的紧迫性。随着生态环境破坏愈加严重,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在逐渐重视环境保护的同时也意识到了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只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督保护,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环境污染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还危害了群众健康,影响了环境安全以及社会稳定,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体现出了我国进行公共预算制度绿色化的紧迫性。

(二)可行性分析

(1)现行税费制度为预算制度绿色化奠定了基础。税收在我国公共预算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节能减排中,预算税收收入的功能更加需要充分利用。不论是税收减免还是税收优惠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对相关主体进行行为和结果上的引导、刺激从而实现环境保护以及节能减排的目的。由此可见,公共预算制度的核心是税费制度,税收收入已经成为公共预算收入的主要来源,而环境保护需要大量资金,因此,税收收入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国外绿色预算制度为我国提供宝贵经验。目前很多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绿色预算制度,比如日本政府为了克服环境污染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提高以环境保护技术和节能减排为核心的产业竞争力,制订了相关的公共预算制度;英国政府针对气候变化制订了《气候变化法案》;英国、芬兰等发达国家为了降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对企业以及个人征收环境税等。而绿色税收是绿色预算的基础,因此为了更好地将公共预算制度绿色化,绿色税收至关重要。国外发达国家的这些已经成熟的绿色预算制度为我国进行公共预算绿色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3)具备一定法律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在我国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第28次会议上获得通过,这就预示着我国节能方针的转变,我国逐渐进入利用法律法规调整能源环境的阶段,即能源保护逐渐步入法制轨道,这一现象对于我国进行公共预算制度绿色化有重要意义。同时,我国的法制环境日渐完善,法律制度越来越健全,这对于加强我国能源保护、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4)公共财政提供了必要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公共财政制度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基于多年经验的累积,目前我国公共财政改革制度表现为四个重点,分别为政府采购、税费制度、预算编制以及综合预算。在公共财政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政府部门的财政收入也明显提高了,社会各界对于我国政府部门的管理也逐渐认可,这一环境就为我国实行公共预算绿色化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制度性障碍:公共预算制度非绿色化原因分析

(一)公共预算收入制度方面前文已经提到目前税收收入在我国公共预算收入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并且税收的职能之一为资源配置,因此其可以对节能减排进行有效控制。在1994年进行的税制改革中,共有23个税种被设立,其中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消费税以及增值税均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有关。因此,我国在环境污染控制、资源合理配置等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我国现行的公共预算制度与我国现在的经济体制存在不适应性,无法满足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下引起的环境破坏所需求的大量资金。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的环境税收体系课税范围较小,而且我国环境税费制度存在先天性缺陷,无法达到保护环境以及节约资源的目的。

(二)公共预算支出制度方面目前我国在节能环保方面的公共预算支出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税收支出、财政补贴以及直接投资支出三个方面。首先,现有税收支出不利于环境保护,我国现有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税收支出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实施手段过于简单;优惠项目过多、过泛;区域性税式支出政策分布不均等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经济呈现出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特点,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经济水平远远落后于南方发达城市,另外大部分地区的政府领导为了自身利益过分追求GDP的增长,因此,很多经济发展快的城市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西部地区。目前的税收政策无法促进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变以及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的施行。其次,现行公共预算补贴支出不利于节能环保,这主要是因为对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效益很难通过货币来进行量化,因此也就不利于对公共预算的效率进行衡量。最后,现有的直接投资支出不利于节能环保,近几年我国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投资资金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这些资金额相对于我国高额的税收收入以及国民生产总值来说,资金额是非常小的。

(三)政府采购制度方面政府采购制度方面主要存在以下缺陷:首先,政府绿色采购的法律框架不够完善。目前我国没有一项具体的法律法规要求我国政府部门在进行采购时要选取符合国家环保节能标准的产品或者服务,也没用具体的法律法规要求政府在进行采购过程中需要以促进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为目标。其次,绿色产品的认证制度不规范。我国现有的相关标准都是由国家承认并且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由于这些法律法规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具有不同的设定标准,因此很难实现标准的统一。在这种背景下,就会使得绿色产品认证制度不标准,从而影响绿色采购的水平,进而影响我国绿色公共预算体系的建立。最后,政府采购过程中绿色理念缺失。我国目前的《政府采购法》以节约资金与能源为主要目的,但是其缺少对政府绿色采购的全局性定位,其中节能减排方面更是只简要提到了要加强环境保护,因此这也引起了我国政府绿色采购理念缺失。

(四)公共预算过程制度方面绿色公共预算制度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决算三个主要过程,这三个过程形成了绿色公共预算制度的基础。目前我国在公共预算方面存在不利于节能环保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关于节能环保预算原则的缺失;预算主体责任不明确;预算收支不规范和预算严重脱离现实。另外,我国目前在决算制度以及预算执行制度两方面也存在不利于节能环保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预算执行制度以及决算制度不规范,缺少具体的法律法规;预算执行制度以及决算制度的随意性很大,缺少严肃性。

四、重构安排:公共预算制度绿色化

(一)完善公共预算税费收入制度由于税收费用在公共预算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为了完善绿色公共预算收入制度,就需要对有关节能减排的税收制度进行完善。结合我国现有国情以及目前公共预算制度,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征收独立的环境税。征收独立的环境税是我国实现公共预算绿色化的重要手段,本文认为应该在相关配套改革完成以及完善现有环境政策的背景下选择合适的时间推出,环境税主要包括综合环境税、污染产品税以及环境污染税等。二是改革资源税。资源税对于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应该将其征收对象扩大,比如将非矿产资源以及矿产资源、水资源、草场资源以及森林资源等纳入其中。具体措施可以包括调整资源税税率、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三是改革关税和消费税。关税方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与WTO的原则相适应,通过进口与出口两个方面来完善现有的规定。消费税方面可以扩大消费税的征收范围,比如将污染性较强的产品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也可以实行差别税率,比如根据产品污染程度的不同按照不同的税率来进行征税。四是将排污收费制度纳入公共预算管理体系。目前在公共预算管理中加入排污收费制度是构建节能减排制度的首要任务,这需要将收入与支出这两条线严格分开。因此,在公共预算中,应该对付费主题进行全面规定将收费项目进行完善。

(二)优化公共预算支出制度为了加快环保事业的步伐以及促进节能减排的发展,应该对公共预算支出的优势功能进行充分利用,因此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应该对各个项目的支出体系进行合理化,将公共预算支出制度实现最优,针对这一点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构建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绿色公共预算支出体系。在各项政策资金来源中,政府投资占主要部分,同时,预算支出具有乘数作用,可以对节能减排事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业,因此,应该将节能减排资金纳入政府的公共预算体系。政府进行节能减排管理的主要资金来源为绿色公共预算,应该将节能减排支出项目纳入到经常预算项目中,并且要包含对应的节能减排支出项目,尤其是符合国家节能减排要求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进行建设性的预算时,公共预算对节能减排的投资力度加大。二是健全和完善绿色预算转移支付制度。目前,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或地区利用财政转移支付这一政策手段来缩小地区间的多项差异。本文认为,我国应该采取纵向转移支付模式,通过这一模式来提高上级预算对于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利用转移支付这一优势加快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

(三)健全绿色公共预算采购制度由于我国目前公共预算制度绿色化体系还不完善,因此应该结合我国基本情况,借鉴国外成熟经验来进行完善,具体做法有: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政府绿色采购方面,从长远来看,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该结合我国情况制定并出台《政府绿色采购法》,将绿色采购的采购清单、采购标准以及采购主体通过该法律予以明确规定。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权威性并体现出强制性,从而使得我国政府部门的绿色采购有序化。二是完善绿色采购标准。绿色采购的核心是采购清单,并且制定绿色采购制度相关法律标准也是依据采购清单来完成的。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对绿色采购制度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比如在采购结构等方面要将节能减排效益充分考虑进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绿色采购的效率。除了上述内容,我国还需要根据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对采购清单进行修订,通过修订可以增加产品种类、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三是加快绿色采购相关机制的推广。关于相关机制的推广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有一个完善的外部环境,比如说制度环境或者法律环境,政府部门可以提供价格补贴、税收优惠等,这样可以提高社会群体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有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比如需要建设一个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地将政府的采购情况通过这一平台发布出去。

(四)完善公共预算监督机制根据前文对于我国环境保护现状的分析以及公共预算体系绿色化的建设,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我国绿色公共预算制度进行监管:一是立法监督。我国法律具有稳定性、公平性以及严肃性等特点,因此企业应该立法监督放在首位。我国政府部门形式立法监督权主要是在绿色公共预算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以及决算四个过程的监督上。二是行政监督。绿色公共预算行政监督主要是由财政部门来执行,并且他们职能的实现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方面为直接监督,通过行政职能部门实现,通过其专门的监督机构来实现节能减排资金的预算调整、预算执行以及预算编制等;另一方面为间接监督,间接监督主要是通过对税费征收进行监督管理,权力行使部门也是政府的行政职能部门。三是社会监督。进行社会监督主要是为了保证预算的公平性以及透明性,因此,社会监督在政府公共预算制度绿色化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进行社会监督的部门或者个人有很多,比如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等。

绿色经济的理论硕果 篇4

1.1 循环经济的内涵和本质。

“循环经济” (Cyclic Economy) 的概念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1962年受宇宙飞船的启发提出, 但其诞生后并未引起广泛重视, 近年来才逐步成为一些国家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的首选模式。

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 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或闭环流动的经济形式, 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经济活动的基本操作原则。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物流的良性循环和资源的减量化, 减少环境污染, 在降低废弃物流比例的同时, 尽量提高逆向物流的比例。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 而绿色物流则充当了这一主角, 伴随循环经济的整个过程, 绿色物流过程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循环经济的有效运行。绿色物流的发展是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

1.2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现状。

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 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物流活动。绿色物流是建立在现代物流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 是物流操作和管理全程的绿色化。实质是物流管理与环境科学交叉的一门分支。绿色物流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 它既包括企业的绿色物流活动, 又包括社会对绿色物流活动的管理、规范和控制。从绿色物流活动的范围来看, 它既包括各个单项的绿色物流作业 (如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等) , 还包括为实现资源再利用而进行的废弃物循环物流。绿色物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集约资源。这是绿色物流最本质的内容, 也是发展物流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通过整合现有资源, 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

绿色物流能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贡献, 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达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 物流业对于降低商品价值中的物流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 并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发挥支持和带动作用。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 以物流业营业收入计算, 物流业增长2.6个百分点会使日本国民经济总量增长1个百分点;我国的深圳在1990年物流业营业收入每增长1.02个百分点会使深圳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个百分点。但是,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提供的研究数据显示, 2003年, 在一般的社会产品中, 我国的人力资源成本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 而生产成本中含的物流成本高于他们3倍 (我国的物流成本占生产成本的40%左右, 而发达国家仅占10%) ;在社会流通领域, 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接近20%, 美国不到10%, 也比发达国家高出近一倍。实施绿色物流战略, 则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3 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结合产物———循环物流。

二者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循环经济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支撑, 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其资源流动方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表现为经济增长、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污染物排放减少、经济发展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而绿色物流将“绿色”和“环境意识”理念融入物流, 使企业乃至整个供应链实现节能高效少污染, 是现代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绿色化转向, 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绿色物流涉及了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 以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 以生态学为基础, 谋求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生态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及协调发展。

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绿色物流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供应链成本。从产品的开发设计和整个生产流程, 到其最终消费都对是否有利于节约利用资源、是否有利于废旧产品的回收、是否有利于环保等作了完善的处理, 这样供应链成本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绿色物流可以大量节约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 缓减地球资源紧张压力;有效防治环境污染, 保护环境。

2 对影响我国绿色物流发展阻力的分析

绿色物流在我国刚刚兴起, 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 在政策、观念、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发展障碍。

2.1 观念上的差距阻碍绿色物流的发展。

全社会绿色物流理念淡薄, 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各级政府对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企业片面追求局部效应和短期经济效益, 忽视物流活动对环境的负面效应。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废物资源化, 社会的广泛参与是必要条件之一。社会消费资源减量化的难度很大, 造成企业资源再利用的社会环节不健全, 提高了“循环”的财务成本。比如垃圾分类设施在一些大城市早已出现, 但是仍然有很多人随意乱扔垃圾, 人为地增加了资源回收环节和资源再生企业的生产成本。

2.2 政策上的不足影响绿色物流的发展。

我国物流业传统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多头管理、分段管理体制, 造成物流各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协调, 物流体系内在联系被人为分割, 严重制约物流体系的整体统筹与规划, 影响各种物流服务的协调发展, 妨碍物流社会化、集约化进程, 导致物流资源的严重浪费。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 目前我国在绿色物流产业政策方面还缺少相应的扶持政策, 各种法律法规也有待完善。

在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下, 资源循环利用未得到足够重视, 有些污染和废弃物排放不计成本, 由于回收废旧资源再生利用比使用现成的资源成本高, 导致了相当多的地区、部门和企业只顾眼前利益, 不顾长远利益的短期行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假如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制约和规范, 那么, 发展循环经济只能是一句空话。

各级领导和政府的观念有待转变, 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部分政府领导对传统物流的推进尚且放任自流, 更何况面向的是更先进的绿色物流, 仅有物流的思想而没有绿色化的概念, 还缺乏发展的前瞻性, 与时代的步伐存在差距。

2.3技术上的落后延缓了绿色物流的发展。

企业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是我国经济增长缓慢、效益不高、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要害技术设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5%, 三分之二的设备属于国内一般水平;2000年我国科技竞争力仅列世界第28位, 科技整体水平落后发达国家15~20年。我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比较落后, 环保产业的总体水平只相当于国际上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 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我国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 先进物流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滞后, 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功能较弱, 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不同物流部门之间技术、设备、信息标准不统一, 非标准化行为相当普遍, 尤其在包装、运输、装卸等一些流通环节缺乏统一的标准, 造成物流成本上升, 资源浪费, 不利于参与国际竞争。随着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 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 物流人才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绿色物流业发展的瓶颈, 物流专业人才也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当前我国现有的物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比较低, 缺乏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物流学历教育与培训认证工作滞后;物流师资力量薄, 教育手段落后, 严重制约绿色物流的快速发展。

3 在循环物流的三个基本原则下解决绿色物流遇到的阻力

3.1 减量化原则。

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的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针对的是输入端, 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 对废弃物的产生, 是通过预防的方式而不是末端治理的方式来避免,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和利用, 并应用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 尽可能地减少进入生产、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 对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在生产中, 生产者可以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原料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对消费群体而言, 应通过优先选购包装简易、循环耐用的产品, 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3.2 再利用原则。

以废弃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的再循环原则。该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 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使用物品, 避免其过早的成为垃圾。针对产业链的中间环节, 对制造商和生产者而言, 应采取产业群体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 加大“产品→废弃物”的转化周期, 实现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对消费而言, 应采取过程延续方法, 最大可能地增加产品使用方式和次数, 有效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

3.3 再循环原则。

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的资源化原则。针对产业链的输出端———废弃物, 提高绿色工业技术水平, 通过对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利用和资源闭合式良性循环, 实现废弃物的最小排放。资源化原则是输出端方法, 能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品的回收和综合利用。与资源化过程相适应, 消费者应增强购买再生产品的意识, 促进整个循环经济的实现。

4 结束语

循环经济的流程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流程中增添了回收、回收物处理、可再利用资源再投入到生产的逆向物流, 使得在正向物流中产生的边角料、废旧物品和生活垃圾等经过逆向物流, 对其进行回收和处理, 变废为宝, 形成可再利用资源, 部分完全失去使用价值的废物经过焚烧或填埋等处理后再回到自然生态系统, 最终实现资源的多次循环利用, 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并减轻对生态环境的负担, 实现可持续发展。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使资源在不断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利用, 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 缓解资源约束矛盾, 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摘要:作为一种新的物流模式, 绿色物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利益, 代表了未来物流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中国实施绿色物流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但中国在快速发展绿色物流中还面临一些问题, 如何在循环经济指导下发展绿色物流成为物流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绿色物流,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春玉.绿色物流——现代物流系列教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5.

绿色经济的理论硕果 篇5

关键词: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基础,创新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是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框架和方法学为基础, 借鉴经济学特别是其分支学科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科学、系统、全面反映资源环境与经济体系之间的联系, 来实现对真实经济成就的客观评价的一种新的制度安排。

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根基是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经济活动的增长及其结果是经济学的经典命题, 国民经济核算在创立之初就以正确反映经济增长的过程和结果为目的, 由此形成了相互联系的存量核算和流量核算。经济学理论在不断发展, 核算理论和方法也在不断进步, 但显然, 以经济学理论为根基的核算理论的发展必然要滞后于前者。尤其是在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得到普遍肯定和应用之后, 在新的经济思想尚未得到验证和公认时, 一般不会轻易对制度进行迅速的调整。这样, 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相对成熟之后, 其演进的速度反而慢了下来, 并且, 对国民经济核算的改进, 特别是较重大的改进也会采取试验性的、局部的方式,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就是这样的一种演进。因此,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实际上都是以经济学基础理论为理论背景, 但对新的经济学理论的接受和采纳程度不一样, 导致二者理论基础上的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更多地吸纳了经济学理论的较新进展, 体现了相对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算理论基础创新。

一、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流量核算上的创新

经济流量反映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活动的变化的价值数量。从诞生之初, 国民经济核算就对流量分析非常重视, 并逐渐形成了以GDP为中心的流量核算。正确反映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增长的过程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永恒的主题。对所有国家, 特别是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来讲, 经济增长也都是发展的第一要务, 这是毋庸置疑的。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积累, 并认为经济增长是一种暂时现象, 二战之后, 经济学家构建了包括资本、劳动和技术三个要素的国民生产函数, 并有效地证明了增长过程并非必然是不稳定的, 技术会提升生产函数的水平, 从而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规模效益递减的情况下实现持续的增长, 导致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技术创新的备受关注;对技术的探索进一步推动了对承载着较好的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本的关注, 使教育和技能培训成为新的核心增长要素。60年代之后, 世界范围的环境保护运动开始兴起, 自然资源耗减与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提醒经济增长面临资源环境的硬约束, 自然资本或环境资本从此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之一。在增长理论的演进过程中, 至少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 并确实促成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创新。

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存量核算上的创新

经济存量反映某一时点的资产和负债状况。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受到不同时代的经济价值观和财富观的影响, 在存量核算上的体现尤为突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始终是一个以物质资本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始终关注物质财富。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凸现, 各国开始不仅关注对经济过程对环境资产的利用, 也关注环境资产本身的消耗和积累情况, 体现了对环境资产作为国家财富组成部分的思想。但是真正把资源环境存量核算作为存量核算的主体, 至少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则还是通过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现来实现的。换句话说,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已经意识到新的财富观对自身制度基础颠覆性的意义, 并且承认这是制度改进的方向, 但是尚未有足够的能力和把握来完成根本意义上的制度变迁, 目前是在通过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来实现这一制度创新的。

三、环境经济学对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制度创新的理论支撑

绿色经济的理论硕果 篇6

1999年, 该厂找准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子, 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了1座年发电量2×6000kW·h的煤矸石发电厂, 将选煤厂的煤矸石、煤泥用作发电燃料。不仅消耗了该厂积存多年的煤矸石和煤泥, 而且满足了本厂及周边金刚、斌郎、小河嘴等煤矿安全用电的需求, 余电上国网, 保护了环境, 实现了节能降耗、变废为宝, 每年为企业增收100余万元, 目前, 已累计发电达6亿多kW·h。

随着煤矸石发电厂的投产运行, 每年燃烧后产生近10万t的粉煤灰和炉渣。2003年,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该厂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先后投资9000多万元建成了粉煤灰砖生产线和盲孔砖生产线, 以电厂排放的灰渣和粉煤灰为源料, 利用电厂余汽蒸压, 生产粉煤灰砖, 年生产能力折合粉煤灰标砖达5000万匹, 一举解决了电厂灰渣的污染问题, 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该厂在洗煤生产线先后投资800余万元对重点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 实现了煤泥水闭路循环, 对外“零”排放, 不仅消除了污染, 而且每年少流失煤泥1000余吨, 少耗清水10万m 3, 节省资金达20余万元;发电系统在排放指标满足国家标准的条件下, 又投资600多万元对电厂除尘器进行改造, 采用高压静电除尘取代原陶瓷多管旋风除尘器, 烟尘排放浓度下降到50mg/m 3以下, 大大优于国家标准。至此, 该厂固、液、气三废全部得到了治理。

上一篇:档案馆信息化下一篇:医学美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