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精选12篇)
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 篇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以2000年为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经历了从改革经济学向发展经济学的嬗变。本文着重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主题转变的背景、原因,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新主题的内涵和核心内容,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新主题的主要特征、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新主题,改革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经济学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和时代的烙印。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从凯恩斯主义到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制度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深切地反映了经济学的这一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从斯大林经济学到过渡经济学(转轨经济学或改革经济学)、从计划经济学到市场经济学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以2000年为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又经历了从改革经济学向发展经济学的嬗变,包括中国经济发展从总量到结构的目标转换、从物本到人本的资源转换、从投资到消费的动力转换、从二元到三元的道路转换以及从开放到全球化的条件转换。上述主题转换主要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新变化、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新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国际化的新要求决定的。
一、2000年以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主题
改革开放至2000年以前,针对建国以来理论准备的不足和照搬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危害,以及对中国经济理论造成的迷茫和混乱,中国经济学界经过多次的激烈争论,逐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商品经济理论、 所有制理论、分配理论中的原则立场和基本观点,汲取了西方经济学中关于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混合所有制、按生产要素分配等方面的合理成分,批判地继承了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有益探索,最终认清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形成了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一套完整的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体系。譬如,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体制转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及其改革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及其改革的理论、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等等。由此可见,2000年以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改革主题,主要是围绕着改革的目标模式、改革的内容、改革的方式、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改革的进程等主题展开的。因此,这一阶段的理论体系也可以称作改革经济学、过渡经济学或转轨经济学。改革经济学是20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过程中的精髓,也是中国整个经济思想史发展的高峰。
改革经济学的形成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色和深远的意义:第一,紧扣改革开放的中心和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难点。比如,改革开放市场导向的基本思路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这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的多次经济改革都没有解决而必须解决的理论难点,对这些理论难点进行研究,并取得共识,有助于推进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第二,解决的焦点既是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实际问题,又是社会主义在当代的难题。比如,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及其实现形式,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及其实现形式,这是社会主义几十年来所没有解决的经济体制难题,通过争论和研究,基本上解决这些难点,无疑有助于把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轨。第三,解决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难点,创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有助于实现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转换。
二、2000年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主题的转变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日益明显,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形势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强调,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这是对改革与发展关系的新的定位。之后的提法基本沿用了这一思想,只是具体提法随着理论认识的深化更加科学。如“十一五”规划进一步提出了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十二五”规划则进一步明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以上新的提法说明,在新时期,我国已经在理论认识和指导思想上,对改革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的定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主题已经由改革经济学转变为发展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主题之所以由改革经济学转变为发展经济学,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新变化、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新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国际化的新要求所决定的。
1、由改革经济学向发展经济学转变,是中国社会发展矛盾运动的内在要求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这一矛盾凸显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由于新中国建立以来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践证明这一体制是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只有破除这一体制障碍,生产力才能得到解放和发展。因此,在改革开放初期,矛盾凸显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关系,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就规定了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21世纪,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改革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发展的任务日益凸显,如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 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生产力布局不够合理,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还很严重;人民生活水平还较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我国面临的发展任务十分艰巨。虽然这些任务的完成也需要相关领域的改革,但是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所以剩下的任务主要是如何通过已经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来解决这些日益突出的发展问题。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之后,或者说后改革开放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对主要矛盾凸显的主要内容就不再是生产关系了,已经由生产关系转换为生产力, 即由改革转变为发展了。
2、由改革经济学向发展经济学转变,是中国改革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从改革方面看,在改革的初期,我国的主要任务不仅要确立新的、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基本经济制度,即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还要确立新的经济发展机制,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或过渡, 这是一个有破有立或边破边立的过程。这就需要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所有制结构、收入分配制度、企业制度,需要培育市场体系、建立市场机制、完善宏观调控、转变政府职能、健全经济法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所以,在改革的初期,改革是中心环节,不改革就没有发展,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2000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和完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改革深化所面临的许多难题和障碍,只有在提高效益的前提下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可以说,我国已从以往的“不改革就没有发展”转到了“不发展就难以深化改革”的新阶段。
从发展方面看,我国已经由短缺经济进入过剩经济的发展阶段。经济短缺就需要增加供给,而短缺经济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因此增加供给需要经济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而经济过剩, 则需要增加需求,过剩是一种结构性过剩,所以需求调整也是一种结构性的调整,结构调整是发展的主要表现。
3、由改革经济学向发展经济学转变,是中国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经济开始融入世界经济,但在国内企业尚未长大并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情况下,中国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就不仅仅是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还包括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竞争,特别是世界跨国公司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上的白热化竞争,而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将决定这场竞争的成败与否。因此,加快发展就成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首要选择。
4、由改革经济学向发展经济学转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自身内在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
“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主要包括需求拉动型经济发展和供给推动型经济发展两个方面。从需求拉动型经济发展来看,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拉动力,即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的拉动力。从供给推动型经济发展来看,也包括三个方面的推动力,即要素供给、结构供给、制度供给。要素供给是指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然秉赋及其投入,包括资本、土地、劳动、管理、 技术、知识等,但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各要素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同的。结构供给是指经济结构的调整,主要包括产业结构、 城乡结构、地区结构、收人分配结构等。结构调整的实质是通过对要素存量的重新配置,实现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的发展。制度供给包括正式制度供给和非正式制度供给,它主要是通过制度的演进推动经济发展。制度供给实质上就是改革,也就是说改革被纳入到了“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中。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那么“改革经济学”只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改革经济学”向“发展经济学”的转变,则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实现了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和跳跃。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新主题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
在中国几十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中,顺次形成了GDP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其中,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最新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和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关于发展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总量到结构: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转换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之后,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就国内而言,突出表现为:一是城乡之间和东、中、西不同区域之间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二是产业结构和产业技术水平低造成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甚至恶化。就国际而言,则是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基本格局和利益关系,由此导致的国际贸易磨擦和争端日益增多,使中国经济的增长处于一个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中。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总量问题转化为结构问题。 经济结构的优化随之上升到主导地位,从而使未来我国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将表现为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发展。因此,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需要实现五个方面的转换:一是从城市的孤立发展向城乡统筹发展转换;二是从东部优先发展向区域协调发展转换;三是从注重资源投入向可持续发展转换;四是从注重国外市场向国内外市场并重转换;五是从注重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统筹发展转换。
2、从物本到人本: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源转换
以往的经济发展理论长期以来强调:资本稀缺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因而加快发展的关键是资本积累,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心。我国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这一发展理论的具体实践。这种发展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快速的经济增长,但由于依赖大规模的资源投入而难以持续,特别是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知识越来越替代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以及我国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发展的资本瓶颈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就必须从以资本为中心向以人本为中心转变:一是通过技术创新的模式与机制设计,突出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知识对创造价值的巨大作用;二是通过制度创新设计,强调扩展每个人的自由,包括经济机会、政治自由、社会条件等促进经济发展,正如阿马蒂亚·森所说:扩展个人自由是发展的主要手段;三是通过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明确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全体人民大众的福祉,从而提升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拉动力。
3、从投资到消费: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转换
从我国经济运行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矛盾来看,无论是投资拉动还是出口拉动,都将在今后难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持续稳定的动力源。这就要求我国必须适时地转向投资、出口和消费协调拉动经济发展。由于投资和出口强劲,提升消费的拉动作用就成为关键环节。
4、从二元到三元: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转换
刘易斯等创立的二元经济理论一直被推崇为指导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经典模式,但知识经济在全球的崛起和发展,对发达国家而言,将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迈进,或者说向新现代化迈进;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则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并行发展。这意味着一场新的“产业革命”正在悄然爆发,它彻底否定了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也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长期以来指导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的以刘易斯为代表的“二元经济理论”。因此,探讨和构建三元经济的发展理论框架,探寻工业化和信息化并行下的经济发展规律,是摆在我国乃至所有发展中国家经济学人面前的一个尖端性课题。
5、从开放到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的条件转换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商品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因此,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将突破传统的一国范围而在全球范围内成为基础性的调节机制。这是新世纪发生的一场深刻的“制度革命”。 它意味着:一国的经济发展必须从站在一国的平台上转向站在全球的平台上整合全球的资源和市场,将全球资源和市场为我所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遇到了本国资源和市场瓶颈的严重制约,而且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崛起,这种制约会趋于不断强化,并引发中国与其他国家利益冲突的加剧。中国绝不会因为本国资源和市场的制约而放弃崛起的,但中国的崛起又必须是和平的崛起。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必须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探寻中国超越已有的开放格局, 跳出简单的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等开放理念的制约,站在全球资源和市场平台上寻求中国经济的发展,实现从国家战略向全球战略升级的路径和政策措施。
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 篇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它包括以下内容:
(1)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的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实际出发发展和创新了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从目的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又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是从制度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整体系,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三是从属性和要求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等重要论断。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同时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基本原则,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指明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3)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一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收入差距过大,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三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收人分配制度,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机制等。
(5)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关于发展的思想和理论非常丰富,主要有:关于科教兴国的理论,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关于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关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关于坚持“五个统筹”的理论,等等。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6)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实行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包括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引进来”和 “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二是强调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进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可促进世界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造福各国人民。另一方面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全球扩张,会进一步加剧世界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们应选择并推进前一种趋势,警惕并控制后一种趋势。三是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 篇3
摘要:经济危机不是资本主义的独有产物,而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正常现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样有可能发生经济危机。本文就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从产业结构调整、市场规范化、金融体制改革及避免两极分化等措施着手,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联系;启示
一、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独特产物,消灭经济危机的必然途径是消除资本主义,根据来说,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发生的诱因有几下三点:
(一)竞争盲目性。恩格斯认为,工业化发展必然会出现竞争的自由化,而竞争总是与供求联系在一起的,并且供求从来就不是完全吻合的,供应相对于需求或者过多,或者过多。这种竞争的自由化对于供求无法准确把握,造成一定的竞争盲目性。
(二)以生产社会化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这是导致资本得以不断扩张积累的根本内因。而资本的内部性质也决定市场经济无法在正确比例的基础上进行生产。当符合社会化生产的适当比例被打破,就很有可以引发经济危机。
(三)生产与消费二者的矛盾。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剥削使生产与消费二者的矛盾不断加剧,一是所有的资本家都把获得剩余价值当成最大追求,二是工人是消费品的最主要消费者。工人支付能力的有限性和生产的无限扩张同时存在就诱发了经济危机。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危机的内在联系
由于时代限制,马克思在论述中并没有涉及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如何进行管理的问题。当前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融合的现代社会,与马克思当初设想的社会状态已经完全不同,社會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很有可有诱发经济危机,因为,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危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就需要进行一些分析。
(一)从社会生产的无序性与单个企业生产的组织性之间的矛盾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一般市场经济存在共性,即企业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利润、追求财富,这样企业经营者在运营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个体,而不是市场整体,就有可能导致市场供求失去平衡。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来看,虽然不能说我国的市场管理是无政府状态,但在许多行业重复建设现象不断,行业产品供求失衡、生产力与实际要求不符等现象依然存在,这些现象的大量存在都是引发经济危机的直接因素。
(二)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二者的矛盾来看。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危机的发生是三方面因素导致的,分别是“劳动本身由于协作、分工以及劳动和自然科学的结合而组织成为社会的劳动”、 “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并“转化为社会的生产能力”及“世界市场的形成①”。然而,这三个因素是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而不是资本主义的独有的。在社会化大生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三个因素仍然存在,并仍有可能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
(三)从有限的支付能力与无限的生产力扩张之间的矛盾看。从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状况看,人民存款储蓄量不断提升、工业贷款需求量降低、生产力利用率低下、工人失业率攀升、就业率履创新高……虽然这一系列现象都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是买方市场,可是消费者力不足、消费力与生产力扩张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如何在马克思经济危机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危机理论为依据,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深入指导和规划。
(一)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在利用新科技开发新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带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同时,在市场经济提倡转型跨越发展的今天,不应将建设的重心停留在原有的、无意义的重复建设,而在重点关注人才引进、设备更新和技术创新。
(二)加强市场管理,促进市场规范化。社会主义市场也会失灵,政府应该发挥其引导、规划和管理作用,在市场管理中,加强市场规则的建立,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加强市场交易行为规范化,营造公平交易、合理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政府还应该对市场本身无法提供的商品进行调剂分配,以解决民众的需求,弥补市场的缺陷。
(三)促进市场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这几年,西方国家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我们发展市场经济予以警醒。西方金融危机爆发的本质仍然是生产资料相对过剩,只是由于实物经济的相对萎缩与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以金融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社会主义市场已经越来越趋于国际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更是不断加快,这种情况在引入国外金融资金的同时,不可避免会将国外的金融风险也同时引入。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发展还不完善,金融机构管理刚刚起步,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仍有待规范,银行与政企之间的关系还没完全理顺,金融业体制改革问题重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化大发展的背景下,加强金融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四)进行生产资料占有再分配调整,避免贫富分化严重。贫富分化加剧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严重问题,低收入者徘徊于低层次消费需求,高收入者消费需求极度饱和,这种情形使得社会消费格局进一步分化,使社会供求平衡被打破,两极矛盾不断激化。现在,基于市场内需不足的情况,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三农”问题,完善税收政策,进一步缩小两极分化现象,促进社会公平。这些举措不但对于巩固政权,提高政府公信力有着重要意义,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也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最后,我们需要指出一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可能发生的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危机是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危机是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导致的,不可因为经济危机的存在而完全忽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经济危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第3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注解
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 篇4
一、二元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元经济理论是由刘易斯率先创立, 是一种从经济结构上探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 后来经过耶鲁大学教授费景汉和拉尼斯等人的完善, 形成了理论界所称的“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 也称二元经济理论。
该理论认为, 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在这个二元经济结构中, 并存着两大经济部门:现代部门和传统维持生计的部门。现代部门采用现代生产方式, 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 生产规模一般较大, 以现代工业部门为代表;传统维持生计部门采用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技术落后, 生产规模较小, 且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
在传统部门中, 由于劳动力过剩, 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甚至是负数, 因此工资水平要低于现代部门。在现代部门中, 由于工资水平比传统部门高, 因此吸引传统部门的劳动力转移, 愿意就业的人数要大于需求的数量。而传统维持生计部门由于劳动力转移减少的数量为新增加的劳动力所填补, 因此, 在现行工资条件下, 劳动的供给超过了对其的需求, 劳动供给是无限的。
刘易斯认为, 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利用资本主义的剩余, 即通过利润的再投资来增加新的资本和吸收更多的非资本部门的劳动力, 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如此反复, 不但资本主义现代部门不断扩大, 而且利润、储蓄和资本积累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也逐渐增加, 直到多余劳动力被吸收完毕。
耶鲁大学教授费景汉和拉尼斯在刘易斯理论的基础上, 进一步指出, 农业在经济发展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如果没有农业的发展, 工业增长会受到限制。同时, 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 可能会造成失业、环境污染、治安混乱等问题。
二元经济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做出了深入的剖析,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运动规律。
二、中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二元经济理论作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理论, 对分析中国的经济问题也是适用的。从二元经济理论来看, 中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 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非常明显。
中国存在如刘易斯所说的两大部门, 城市现代部门和农村落后部门, 相当于二元经济理论中的现代部门和传统生计部门。城市工业现代化水平较高, 技术先进, 生产率较高, 能够生产计算机、飞机、火箭、人造卫星等技术复杂的产品。而农村农业部门, 还没有实现现代化, 技术水平低, 使用锄头、镰刀等比较落后的生产工具。同时, 农村劳动力过剩, 存在大量潜在的过剩人口, 农村居民比较贫困, 生活水平低。而城市现代部门收入水平较农村部门高, 城乡差距较大。
正如刘易斯分析的那样, 中国的传统部门由于劳动力过剩, 收入水平低于城市居民, 过剩人口正不断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规模庞大的农民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穿梭于中国各大城市, 不仅是中国奇特的风景线, 也是二元经济理论正确性的有力证明。
三、二元经济理论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当前, 中国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各项优惠政策都指向了广大农村,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也被放在重要位置, 但是, 在种种豪气冲天的口号下, 在一系列美好憧憬中,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我们不能忘记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做出的深刻剖析。
通过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二元经济理论实际上揭示出这样一个结论,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 其实就是二元经济转变为一元经济的过程, 也是现代部门不断扩大, 落后部门不断缩小的过程, 同时也是现代部门不断吸收过剩劳动力的过程。这一结论对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 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相结合
新农村建设提出的一个初衷, 就是提高农村农民的收入水平, 缩小城乡差距, 促进社会和谐。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 光靠目前的“多予, 少取”的手段是难以成功的。因为根据二元经济理论, 传统落后部门存在过剩的劳动力, 在过剩的劳动力被现代部门吸收完毕以前, 工资水平是不会上升的。而中国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显然是过剩的, 大约七八亿农民在农村经营农业, 所以农民收入水平较低。要增加农民收入, 该怎么办?众所周知,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多予少取”能“授人以鱼”, 但不能“授人以渔”。要授人以渔, “渔”从哪里来?由于反映人们消费需求变化的恩格尔系数不断变小, 人们对农产品的相对需求持续下降, 从而使人们在农产品支出上的比重也趋于下降, 农产品价格缺乏有力支撑, 所以农业部门普遍来说缺乏比较利益。这就使“渔”不可能来自于农业部门, 只能来自于其他部门。也就是说, 相当部分的农民只有放弃经营农业, 才有条件获得“渔”, 才能提高收入水平。
这就为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相结合, 而不是简单地帮农民建房子, 给予补贴, 也不是简单地培训农民生产技术, 告诉他们什么该种, 什么不该种。因为这样只会使贫穷得以暂时缓解, 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各种惠农政策,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有助于他们继续留在农村, 长期经营农业, 从而使劳动力转移速度下降, 最终导致的后果可能是扬汤止沸, 延长贫穷阵痛的时间。
(二) 与加快工业化进程相结合
提高农民的收入, 需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许多人都意识到这一点, 但如何转移却是一个难题。根据刘易斯等人的二元经济理论,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取决于现代部门的扩张, 只有现代工业部门的发展壮大, 才能不断吸收落后部门的劳动力。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现代工业部门有了很大的发展, 吸收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减少了农业人口,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要转移更多的劳动力, 必须进一步发展现代工业部门。
当前, 我国提出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给人一种错觉, 好像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大力发展农业部门, 要让广大农民通过更有效地经营农业提高生活水平, 而与工业发展没有关系。但是通过二元经济理论分析, 我们发现, 提高农民收入, 重点不仅仅是发展农业, 更主要是发展工业, 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促进工业发展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如果不紧密结合工业化进程, 则可能舍本逐末。
(三) 与加快城市化建设相结合
现代工业部门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以其巨大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 吸引各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城市聚集, 也为工业发展创造条件。这也就意味着有大量的农民工要进城。但是费景汉和拉尼斯认为, 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会带来污染、拥挤等“城市病”问题, 会使城市不堪重负。中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正好应证了这一点。中国城市的现代部门规模较小, 农村落后部门规模则较大。规模小、数量少的城市体系, 难以承载如此庞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从而降低了农民转移的速度。因此, 在加快现有城市发展的同时, 在有条件的地区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就成为重要选择。
这要求政府在农村的城市化建设方面要搞好规划和布局, 围绕城市化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运输方面的建设, 在加快农村工业的发展的同时, 引导相关工业产业聚集, 促使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向城市化方向发展, 以转移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总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有紧密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 紧密结合工业化进程, 紧密结合城市化建设, 才能最终解决“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新农村建设, 准确地说, 不应该是农业部门和农村部门的扩张, 而是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建设和城市化建设。
摘要:二元经济理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这一理论对我们的启示在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相结合。
关键词:二元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劳动力转移,工业化,城市化
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常识 篇5
1.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是()
A、计划经济 B、产品经济 C、市场经济 D、自然经济 2.市场经济是()
A、法制经济 B、产品经济 C、计划经济 D、自然经济 3.市场机制的核心是()
A、利率机制 B、价格机制 C、供求机制 D、竞争机制 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共同富裕
B、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C、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A、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自发调节作用 B、加强国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
C、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完全取消国家对经济运行的计划调节 6.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结构应该是()A、以个体经济为主,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 B、以私营经济为主,其他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C、以外资经济为主,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
D、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A、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B、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社会主义公有经济的补充
8.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A、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B、对整个经济的占有率上 C、吸收大部分劳动力就业上
D、为国家提供较多的财政收入上 9.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
A、合伙制 B、个人业主制 C、公司制 D、合作制 10.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国有企业改革 B、价格体制改革 C、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D、财税体制改革 11.公司制的核心是()
A、公司财产结构 B、公司人事结构
C、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D、公司生产运营结构 12.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A、政企职能分开 B、转变企业经营机制 C、实行股份制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3.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是()A、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B、统一开放、高效有序的市场体系 C、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D、统一规范、高效有序的市场体系
14.在市场体系中居于枢纽地位的市场是()
A、商品市场 B、金融市场 C、房地产市场 D、技术市场 15.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A、在全社会范围进行的
B、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领域中进行的 C、在部分创造国民收入的劳动者中进行的 D、在全社会劳动者中进行的
16.实现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
C、旧的社会分工仍然存在,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D、社会主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形式是()
A、按需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资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 1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经济中,()A、按劳分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
B、除按劳分配为主体外,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 C、按劳分配能按统一的标准实现
D、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只取决于自己的劳动贡献 19.购买债券得到的利息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的收入 B、按生产要素分配得到的收入 C、剥削收入 D、投机收入
20.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就必须()
A、不论物质耗费多少,只要能更多地生产社会需要的消费资料 B、不论物质耗费多少,只要能更多地生产社会需要的生产资料
C、用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和劳动占用,生产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 的产品
D、用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和劳动占用,尽可能多的生产各种产品 21.在下列状况中,经济效益最好的是()A、劳动消耗多,劳动占用少,劳动成果多 B、劳动消耗多,劳动占用多,劳动成果多 C、劳动消耗少,劳动占用多,劳动成果多 D、劳动消耗少,劳动占用少,劳动成果多 22.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主要是指由()A、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 B、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 C、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D、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3.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A、经济高速增长 B、国民经济比例协调 C、企业经济效益高 D、市场需求旺盛 24.金融保险业是()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都不是 25.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基础是()
A、农业 B、工业 C、第三产业 D、高科技产业
26.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确定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A、接近发达国家水平B、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C、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D、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7.经济总量平衡是指()
A、消费需求和消费品供给的平衡 B、投资需求和投资品供给的平衡 C、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平衡
D、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28.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是发展()A、对外贸易 B、对外技术交流 C、对外资金交流 D、对外承包工程 29.我国在对外开放中,逐步形成了()A、五个经济特区的对外开放格局
B、从经济特区扩大到沿海港口城市的对外开放格局 C、从经济特区扩大到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对外开放格局 D、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A、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D、使市场对社会经济起完全的调节作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具有以下特 点()
A、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长期共同发展 B、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 顾公平
C、在宏观调控上,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D、在管理方法上,有一套规范化的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律和法规 3.我国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因为()A、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B、是保证其他所有制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决定性条件 C、是贯彻按劳分配的根本保证 D、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4.公有制经济包括()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D、个体私营经济 5.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A、在各地区,各行业中,公有制企业的产值必须至少占51%以上 B、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D、国家对公有制企业采取保护性政策,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6.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C、国有独资公司 D、集体经济 7.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是()
A、生产资料归公民私人所有的一种经济类型 B、存在着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必须加以监督、限制的经济
8.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上,正确的观点是()A、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B、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 C、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D、股份制是公有制的唯一实现形式 9.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政企分开 B、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 C、有限责任制度 D、科学的组织制度
10.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三种基本企业制度,这就是()A、个人业主制企业 B、合作制企业 C、合伙制企业 D、公司制企业 11.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A、规模经济 B、产品差别 C、进入障碍 D、市场开放度 12.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包括()
A、商品市场 B、劳动力市场 C、金融市场 D、房地产市场 13.证券市场()
A、又称长期资金市场 B、又称短期资金市场
C、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D、包括资金市场和股票市场 14.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必要性是()A、发展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
B、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需要 C、建立社会保证基金和后备基金的需要 D、建立企业基金的需要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分配方式的原因是()A、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B、多种经营方式
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存在富裕程度的差别 1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有()A、按劳分配的收入 B、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 C、风险收入和机会收入 D、资金分配收入 17.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是()
A、低消耗 B、高产出 C、高效益 D、高速度 18.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是()
A、高消耗 B、低产出 C、低质量 D、低效益 19.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是()A、大力加强第一产业 B、调整提高第二产业 C、积极发展第二产业 D、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0.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A、人口的关系 B、市场的关系 C、资源的关系 D、环境的关系
2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具有的经济职能是()A、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所具有的职能 B、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所具有的职能 C、政府作为唯一经济分配者所具有的职能 D、政府作为宏观经济调控者所具有的职能
2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A、经济手段 B、市场调节手段 C、法律手段 D、必要的行政手段 23.用经济手段调节经济,主要运用的经济杠杆有()A、价格 B、税收 C、信贷 D、利率
24.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有()
A、产权清晰 B、权责明确 C、政企分开 D、管理科学
25.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包 括()等形式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安置
三、填空题
1._____________就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和____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3.______________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
4.在我国,公司制有两种基本类型: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是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6.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国民收入增长的根本途径。
7.国民收入经过分配和再分配,按最终用途划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部分。8.____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的结构以_______________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0._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安全阀。11.经济发展应以提高___________为中心。12._______________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13.______________是第一生产力,__________是科技发展的基础。
1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就是要使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协调发展。15.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______和国债。
四、判断题
1.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2.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的所有问题都能通过市场经济来解 决。()
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4.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5.公有制经济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6.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表现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7.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8.股份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9.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都可上市交易。()10.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11.社会主义条件下实施按劳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12.社会保障制度是为保证全体社会成员的幸福生活而提供的社会安全制 度。()
13.经济增长不完全等同于经济发展。()
14.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15.按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顺序和对劳动对象的加工层次,可以划分第一、二、三产业。()16.农业是第三产业。()
17.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18.我国政府具有社会管理者、国有资产所有者和宏观经济调控者三个方面的经济职能。()19.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五、简答题
1.什么是价格机制? 2.什么是需求规律? 3.什么是供给规律?
4.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5.我国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有哪些经济成分构成? 6.简述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7.什么是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 8.什么是个体经济? 9.什么是私营经济?
10.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
11.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12.什么是公司制?
13.到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14.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5.简述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含义。16.什么是社会保障制度?
17.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是什么? 18.什么是产业结构?
19.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是什么? 20.简述实施科教兴国的含义。21.宏观经济调控的任务是什么?
《国税公务员必备知识》(参考答案)第二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常识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D 5.C 6.D 7.C 8.A 9.C 10.A 11.C 12.D 13.A 14.B 15.B 16.A 17.B 18.B 19.B 20.C 21.D 22.D 23.B 24.C 25.A 26.D 27.D 28.A 29.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 3.ABCD 4.ABC 5.BC 6.ABCD 7.ABC 8.ABC 9.BCD 10.ACD 11.ABC 12.ABCD 13.AC 14.ABC 15.ABC 16.ABCD 17.ABC 18.ABCD 19.ABD 20.ACD 21.ABD 22.ACD 23.ABCD 24.ABCD 25.ABCD
三、填空题 1.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3.公司制
4.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5.国有企业改革 6.提高劳动生产率 7.积累基金 消费基金 8.按劳分配 9.按劳分配
10.社会保障制度
11.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12.农业。
13.科学技术,教育
14.人口,环境,经济建设 15.税收
四、判断题 1.对 2.错 3.对 4.对 5.错 6.错 7.对 8.错 9.错 10.对 11.错 12.错 13.对 14.对 15.对 16.错 17.对 18.对 19.对
五、简答题
1.价格机制就是通过价格涨落来调节商品和其他要素的需求量和供给量,指导生产、经营和消费走向的经济运行机制,包括价格形成,价格运行和价格调控在内的一套完整体系。2.在一般情况下,价格越高,需求越少;价格越低,需求越多,这就是需求规律。
3.在一般情况下,供给价格越高,生产者或卖者提供的数量越多;价格越低,供给就越少,这就是供给规律。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因而它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是: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在宏观调控上,我们建立的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现代市场经济,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5.我国现阶段是多元化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其中,公有制经济是我国所有制结构的主体,国有经济处于主导地位,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6.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如股份公司、企业集团、股份合作制、中外合资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公有成分。7.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是指由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8.个体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人占有为基础,依靠自己或家庭成员劳动来进行生产或经营的一种私有制经济。
9.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谋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标的私有制经济。
10.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企业所建立起来的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一整套企业制度,主要是指现代公司制度。
11.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组织制度。12.公司制是以企业法人财产权为核心的、投资者只承担有限责任的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13.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14.1、发展生产要素市场:
2、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
3、规范市场行为;
4、反对不正当竞争;
15.收入分配的结构以按分配为主体,是由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决定的。按劳分配为主体是指:
1、在整个社会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为主体;
2、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是基本的收入分配方式;
3、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以按劳分配收入为主。
16.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安全阀。社会保障制度是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的救助和补贴的社会安全制度。它是由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方面组成的复杂体系。
17.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是: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18.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各个产业之间的组合和构成情况,以及它们各自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以及相互关系。
19.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是:大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实施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 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发展探索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经济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金砖国家开始崛起。面对剧烈变化的国内与国际环境,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经济理论也必然面临新的发展和突破。本文将从社会发展阶段、所有制理论、分配理论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一、我国即将进入社会主义中级阶段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小平同志基于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了战略三步走的经济建设总体部署,并希望到本世纪中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然而,由于过去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远远超出了当初的预期,各项经济指标纷纷提前实现,同时由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均出现了一系列的危机和发展障碍,实力此消彼长,如果不发生重大意外,中国将提前三十年实现小平同志的战略规划,在2020年前后正式成为中等发达国家。还有短短数年时间,作为指导经济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应该具有前瞻性,及早研究。
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必然有中级阶段、高级阶段,乃至共产主义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基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国际格局等多方面因素而提出的,本文“即将进入社会主义中级阶段”的论断,也是基于此三方面的原因。
经济基础。2020年前后,中国将会面临两个重大的质变,一是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二是中国的总人口将面临下行拐点。经济总量、贸易总量,对外投资、人民币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重要;根据正常的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以及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测算,届时我国人均GDP将超过一万五千美元;人口和劳动力的减少,就业压力将大大缓解,也是中国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科技实力与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我国将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生产力水平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正式加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生产关系。我国的农业劳动人口将在十年内迅速大幅度减少,工人在数量上成为绝对的劳动群体;全社会受教育人群的比例不断提高,中产阶级数量将快速上升;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劳资双方的矛盾日益突出;政府官僚阶层作为重要的第三方,对于平衡和调和两大阶级的矛盾发挥关键的作用。我国将进入全新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因此,如何充分调动各种力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又要阻止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维护社会稳定,处理好“做蛋糕”与“分蛋糕”的关系,将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国际格局。目前,中国正主动寻求与美国等国家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并积极推动金砖国家合作平台,实际上已结束了数十年的韬光养晦政策,随着中国全面深入的参与全球化进程,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影响,未来国际格局将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顺利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仅对中国有重大的意义,对整个世界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在苏联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全球经济体系的情况下,均曾盲目宣布苏联已进入“发达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也因此极大影响了苏联的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邓小平同志也曾反复讲过,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然而,我们不能因此陷入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而是应该认真研究快速发展的国内、国际形势,积极面对我国即将进入社会主义中级阶段的客观事实,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只有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保持生命力,更好的为新时代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二、社会主义中级阶段的阶级矛盾与所有制结构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不仅决定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而且决定着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
2012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税收贡献超过50%,GDP所占的比重超过60%,就业贡献超过80%。在各个方面均已超过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而且,在未来发展中,各项数据所占的比重仍将继续提高。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的资产阶级群体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就业、税收、对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作用,我们应该看到,这一阶级的成长壮大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飞速发展,农业劳动人口比重将迅速下降,大量的农民工将真正进入城镇,成为产业工人或服务业工人,中国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的阵营分化以及對立矛盾局面。
在社会主义中级阶段,应该客观认识阶级矛盾和所有制结构两大关键问题。富士康公司的“十三跳”无情地告诉我们:劳资两大阶级将继续长期存在,阶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激化,是一个客观现实。而阶级的概念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忽略,只有敢于面对现实,并积极探索理论创新,对阶级矛盾加以调和,才能在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维护社会稳定,顺利实现发展的战略目标。
对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首先要继续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虽然即将成为中等发达国家,但很多发展指标是体现在数量而非质量上,而质量上的全面超越和领先,正是社会主义中级阶段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其次,应该认识到,非公经济占GDP的比重、税收与就业贡献等指标,只是反应了所有制结构的表象,本质上,只要从宏观层面牢牢把握住国家对土地和金融资本的控制,并对关键性的行业实施垄断经营,就能保持本质上的公有制属性。
三、积极探索按要素分配理论的创新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对马克思提出的未来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按劳分配的原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
劳动创造价值,但劳动必须作用于生产资料而产生价值,因此在分配时,要受劳动力及生产资料稀缺性的影响。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资本、知本、土地等方面,各项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实际上取决于各种要素的稀缺程度对比,该项要素越稀缺,则获得的分配越多。另外,按要素分配,主要应体现在微观层面,企业利用边际效应更好的配置要素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生产效率;宏观层面,为了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利益,政府应积极采用二次分配、公共福利等手段,在社保、医疗、教育、住房、最低工资标准等领域,体现对劳动创造价值的尊重。
随着我国的资本积累能力、吸引外资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人民币升值,资本已不再是严重稀缺的资源,其在分配中所占的地位将逐步下降;2012年我国新增劳动力人口首次出现下滑,总人口和劳动力人口面临拐点,我国的劳动力将从结构型稀缺向全面稀缺逐步转变,劳动在分配中的地位将不断提高,资本和劳动要素在分配中地位的改变,也是社会主义进入中级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未来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土地、资本等要素的作用大大降低,分配体系将更加倾向于向劳动这一核心要素倾斜。
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 篇7
在经济思想的发展过程中, 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热点。“两种对立的社会组织形式———国家与市场———交织在一起, 贯穿数百年来的历史, 它们的相互作用日益增强”。经济学是在经济自由主义和政府干预主义交替兴衰演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相应地, 经济思想发展中政府行为理论也是在两种主义的争论中发展起来的。不管是经济自由主义者, 还是政府干预主张者, 都对政府行为作了各自的论述。与之相对应地有自由主义的政府行为理论和干预主义者的政府行为理论。
一、经济自由主义发展回顾:一个简单的分块划分
对经济自由主义的回顾, 使我们首先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从何处开始?“历史历来被认为是无法从头开始的研究领域。”因而, 为了简单起见, 这一部分我们就从对自由主义的分类开始, 进行经济自由主义发展的回顾。
本文部分地接受了斯皮格尔的观点, 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界来划分两种经济自由主义, 原因是:边际效用价值论之前的经济理论以劳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为主, 实质上是客观价值论。在这种价值理论下, 政府被视为是非生产性的, 因而, 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不创造价值的。所以, 虽然这时的经济自由主义者也意识到政府要在经济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如斯密曾提出政府的三个职责和功能) , 但他们不能从价值论的角度解释政府为什么要发挥作用。只有在边际效用价值论 (主观价值论) 出现之后, 由于政府行为也创造效用 (对公众来说是有效用的) , 因而是可以从价值论的角度解释政府行为的。特别是, 在主观价值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公共产品理论以及后来的公共选择理论更拓展了解释政府行为空间 (像斯皮格尔所说的, 可以依赖于公共政策等, 这也就具有了“现代”的痕迹) 。正是从这一角度考虑, 本文借用斯皮格尔的提法, 定义边际效用价值论之前的经济自由主义为“旧式”自由主义, 之后的为“现代意义”的自由主义 (与斯皮格尔的定义不同) 。
(一) “旧式”经济自由主义概览。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在亚当·斯密以前已经出现并已有了一定的发展。比如, 配第在研究方法上已经部分地超出重商主义, 已经开始寻找经济现象的“自然基础”和“自然规律”;诺思在阐述其自由贸易主张时, 表明了其自由主义思想;法国的重农主义者们认为, 自由竞争是“自然规律”的基本要求, 因此, 应该停止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恢复“自然规律”的一切权力。并且进而认为, 经济科学的基本任务, 首要的是对“自然法则的认识”等。
斯密第一次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经济自由主义思想进行了系统化的总结与发展, 形成了“看不见的手”原理, 并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建立了一个桥梁:每个人都在努力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而在这一过程中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也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促进了社会利益。据此, 斯密指出, “一种事业若对社会有益, 就应当任其自由, 广其竞争。竞争愈自由、愈普遍, 那事业也就愈有利于社会。”这样, 斯密就以“一种极其成熟而敏锐的见解”分析了市场机制的作用, 并完成了经济自由主义的系统化。后来, 直到约翰·穆勒时期, 经济自由主义思想虽然各有不同的表述或看法, 但大体都是以斯密的自由主义思想为主线进行的。例如, 萨伊定理就认为, 自由放任可以自动消除过剩。而到穆勒时, 自由放任也一直还是“一般原则”, 穆勒曾指出“生活中的事务最好是由那些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自由地去做......个人也要比政府对结果更具有强烈的多、更直接的多的利害关系, 因而, 如果听从他们的选择, 而不加以控制的话, 则手段会更有可能得到改进和完善。”
由此可见, “旧式”的经济自由主义的原则就是自由放任。在这一原则之下, 即使要求政府发挥作用, 也只能是“小政府”, 即越小越好。
(二) “现代意义”的经济自由主义简述。古典经济学由于无法令人满意地解释现实问题 (如英国古典经济学对工资问题的解释) , 导致后来出现的边际主义最终取代之。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 理论之间的联系从来都是很紧密的。自由主义的发展本身也不可能因为新的价值理论出现而发生中断, 事实上, 边际主义本身的政策含义就已经包含了自由主义, 而经济学在边际革命出现后的相当一段时间也确实是在用新的价值理论论证“看不见的手”理论。例如, 杰文斯“无差别法则”就是在论证完全的自由竞争市场;门格尔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价格理论也是在论证市场机制的有效性;而瓦尔拉斯则从一般均衡论的角度论证了完全竞争的效率性;而到了马歇尔的大综合甚至到萨缪尔逊时, 这一对自由主义思想的论证依然贯穿之中。这就为自由企业制度“提供了一幅安慰人心的图像”, 在这种理论下, 自由放任、国家不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就依旧被解释为最好的政策。
“现代意义”的自由主义在论证市场机制效率的同时, 也发现了市场失灵的地方。为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就发展出了相应的理论, 比如公共产品理论, 这实际上是“现代意义”的经济自由主义为政府经济活动留下的空间。然而, 在偏好引入后, 就产生了政府如何提供的问题。于是, 经济自由主义进一步发展便出现了公共选择理论, 使得在“自由”的前提下依据公共政策让政府发挥作用, 成为经济自由主义者政府理论的重点。
二、“旧式”经济自由主义中的政府行为理论
自由主义者在论述或论证其自由主义思想的时候, 往往伴随着对政府行为的论述。早期的自由主义者虽然没有系统地论述政府的行为问题, 但这一问题往往零星地散布在其思想体系之中。这个“零星散布”应该说就是“旧式”经济自由主义者政府行为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我们这里就从这些“零星散布”中来探寻其对政府行为的看法。
最先注意到的是休谟的看法, 他在分析“草地排水”的例子时, 从人性的角度说明在完全自由的情况下, 自由人之间的公共领域将出现“每人都在寻找借口, 要想使自己省却麻烦和开支, 而把全部负担加在他人身上”的现象。进一步, 休谟提出“政治社会就容易弥补这些弊病”, 因为, 政府是“在某种程度上免去了人类所有这些缺点的一个组织”。
斯密在《国富论》第五篇讨论了国家政府的作用。斯密认为, 本性自由的市场制度需要政府去执行三个不言而喻的职责和功能, 即“保护本国社会的安全”、“保护人民不使社会中任何人受到他人的欺侮和压迫”、“建立并维持某些公共机关和公共工程”。斯密认为, “这类机关和工程, 对一个大社会当然是有很大利益的, 但究其性质来说, 设有个人或少数人办理, 那所得利润决不能偿其所费。所以, 这些事也不能期望个人或少数人来办理或维持。”
穆勒在论述其自由主义时认为, “个人要比政府更了解自己的事情和利益, 并且更好地照顾自己的事情和利益。这句话对于生活中的绝大部分事情来说都是正确的。”他同时认为, 某些能增进普遍便利的政府干预是必要的。在穆勒看来, 政府的行为应主要表现在保障人民生命、人身和财产安全, 制定规则, 铸造货币, 建设公共设施, 主办教育, 保护儿童、青年和没有劳动能力的人等。穆勒还最早分析了“灯塔问题”, 认为政府应该在这类事业上发挥积极作用。
正像前文提到的, 这个时期经济理论的核心价值是客观价值论, 没法解释政府行为的生产性, 进而也就没法完整地解释为什么政府要发挥作用。而且从这些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论述中似乎还透漏着这样一种信息, 即要政府在经济中发挥作用是无奈之举, 因而, 在政府有为和无为之间更偏向无为。“小政府”的理念就成为可以理解的了。
在休谟的理论中, 社会的有用性被看作一种标准, 他认为, 完全的平等是十分有用的, 但他马上意识到, 完全平等的政治后果也将是灾难性的, “如果政府强化这一过程, 就是暴政;如果财产的均分导致政治权力基础的毁损, 就形成无政府主义”。但是, 《人性论》中还说, 人们的自由、平等“是最适合人类的本性的”, 因而“强”政府似乎是不被看好的, 这一点在休谟论及公债理论时表现得比较突出。
就斯密的理论而言, 商业社会的合理性在其著作中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论证, 但同时也认为, 商业社会的成长最终会导致一种被许多污点所损害的社会, “商业社会充斥着分裂与冲突, 威胁着‘私有财产神圣的权利’”。这似乎意味着政府应在市场之外发挥一定的作用, 然而, 《国富论》中却有无数的场合把政府描述为“低效、腐败、轻浮、浪费以及受制于既得利益集团”的组织。斯密所坚信的是自由主义, 在他看来, 自由主义就是最大的利益所在, “这些就足以使他接受商业社会的缺点”。
古典经济学经过李嘉图、马尔萨斯等人的发展, 到穆勒时形成了一个大综合。穆勒对政府的考察也是建立在他的自由主义信念之上的。穆勒认为, 政府的合法性只有在能保护个人免遭他人损害的基础上才能存在。而政府权势的实施对于个人的最佳利益是危险的和有害的, 它对于经济问题只有遥远的和间接的关系, 从而表现出对“政府低效率、管闲事和搬弄是非的一般性的疑虑”。
由此可见, 在“旧式”自由主义者这里, 自由放任是一个绝对的原则, 虽然这时候已经形成了财政学的理论, 认为政府应该发挥一定的作用, 但对政府的作用和行为仍是心存疑虑, 也没有对政府行为理论的系统行总结。因而, 可以说, 经济自由主义在此时的政府行为理论知识处于萌芽状态。
三、“现代意义”的经济自由主义中的政府行为理论
边际革命的出现, 使一些以前客观价值论无法解释的问题得到解释。根据效用的含义, 任何能为消费者产生效用的都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这样, 相当长时间里没有得到合理解释得政府行为便有了价值, 有的经济学家还试图把政府作为一个生产部门引入经济分析, 政府行为在经济上的合理性便突显出来。
正像前文指出的那样, 边际革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经济学者的主要任务是在用新的价值理论论证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在这一过程中, 理论向前发展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歇过。就这一时期的政府行为理论而言, 也有很大的进步。
被誉为经济自由主义“骑士”的马歇尔在其经济理论分析中已经意识到政府行为的积极性方面。比如, 马歇尔认为, 自由竞争下的均衡并不意味着满足了最大化。他指出了两种原因:首先, 均衡并不会自然地导致收入的均等化, 因此, 均衡并不意味着交换各方的满足达到了最大化, 因为收入的再分配可以使个人的福利总和进一步增加。在这里, 他虽然没有明显指出政府的作用, 但在现实中, 政府作为收入再分配的主体是很明显的;其次, 由于边际报酬递增和递减两种情况的存在, 自由竞争条件下的均衡也不一定意味着最大化的满足。他认为, 在边际报酬递增的条件下, 通过政府补贴来降低生产成本, 将使消费者剩余的增加超过补贴额;在边际报酬递减的情况下, 通过政府税收提高生产成本, 将使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小于税收额。这样, 马歇尔在其自由主义理论中已经不再把政府行为看成是“洪水猛兽”, 而是认识到其行为“在某些条件下”的合理性, 尽管他的主体思想还是自由主义。
维克塞尔作为经济学第二次大综合在非英语世界的完成者, 其思想体系与马歇尔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威克塞尔的体系中, 其政策主张, 即政府发挥作用的场合可以概括为两点: (1) 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状态, 消除经济波动。 (2) 改进收入分配状况, 促进社会福利。与马歇尔有很大不同的是, 维克塞尔明确地赞成政府在许多情况下的干预, 也曾经暗示地指出, 边际成本而不是全部成本决定公益设施和公共运输的价格。他提出的思想支持了对某些行业进行有选择的国有化。他将边际原理引入了公共财政分析, 以许多新的见解补充了传统的税收转嫁和负担的理论。但应该看到, 维克塞尔的政府行为是有条件的, 比如, 他提出政府干预的前提条件是政府必须建立在民主主义的原则上, “只要一国的政府建立在民主主义的原则上, 那就存在着这种措施只在其有利于大多数人时才被采取的确实 (虽然不是常常可靠的) 保证”。这样, 与马歇尔的纯经济分析上的政府行为理论相比, 维克塞尔已经开始将政府行为理论向公共政策方向推进了一步。
经济自由主义的政府理论在凯恩斯革命之后, 开始由干预主义代替, 但之后的新自由主义针对当时出现的“滞胀”, 认为, 这种现象是由政府干预造成的, 于是又有了自由主义的“回归”。其中, 哈耶克是反对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的。而货币学派的弗里德曼则认为, 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并不是通过经济政策来干预经济活动和市场机制, 而是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弗里德曼那里, 这个良好的环境除了包括法制秩序、基础资源和社会保障以外, 还包括稳定的物价。而供给学派虽然承认国家干预政策, 但反对对企业进行不必要的干预和限制。他们认为, 国家调节和市场调节给经济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 应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反对大政府、大支出, 特别对政府机构臃肿、浪费严重等弊端作了深刻的批评。
值得关注的是, 在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公共经济学对政府行为理论的完善甚至完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主要表现在其对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上。公共产品理论在很早就已经萌芽, 例如前文中分析到休谟的“草地排水”和穆勒的“灯塔问题”等。但主观价值论产生之后的公共产品理论却是在奥意财政学派中最先出现的, 到后来经过维克塞尔、林达尔、萨缪尔森、蒂布等人的发展, 政府的公共经济活动理论基本形成。公共产品理论认为, 公共产品的存在是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 而由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可以解决“免费搭车”问题。于是, 税收就成为人们为公共产品的支付, 政府的收支活动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但是, 正如早期的维克塞尔指出的公共产品最佳供应的真正困难在于设立其切合实际的政治运作程序 (维克塞尔, 1896) 。萨缪尔森认为只要找到社会福利函数, 给定足够的知识, 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就可以解决。但是,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对社会福利函数的存在提出了质疑。就此问题进行争论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选择理论, 即公共政策产生机制如何运作的理论。它的中心要点在于将经济人动机作为最基本的假设贯穿到对政府机制活动的分析中来。公共选择理论认为, 政府是物而不是人, 是带有着不同的具体利益内容同时又抱着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进行经济活动的一个舞台。在政府机制的框架下, 与在市场机制的框架下一样, 人们遵循着经济人的动机规律, 在彼此的经济交往中, 既有矛盾又有合作, 而驱动机制运行的动力就来自于个人的逐利行为。如果架构的机制是合理的话, 那么通过这一适宜的机制架构会有助于将分散的个人逐利行为导向全民利益的最大化。
这样, 经济自由主义的政府行为理论发展到公共选择理论这里, 政府行为理论作为一个有自己的研究目的 (即政府行为如何将分散的个人偏好集中致使全民利益最大化) , 有科学的研究方法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即经济人的假设和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等) 的理论体系最终形成。
四、结语
经济自由主义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中是一个内容繁杂的体系。而从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各个经济学流派的哲学基础中, 可以看出整个西方经济思潮也是一部自由主义兴起、发展的历史。然而, 有意思的是, 在经济学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政府行为理论主要是由经济自由主义者发展起来的, 而且代表了主流经济学的观点。这是否又是一种折中?政府毕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公共利益, 因而经济学要改善公共福利就不能不考虑政府。这应该是政府行为理论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的、也是内在的原因。
从政府行为理论的发展来看, 由于政府本身既具有政治属性还具有经济属性, 使我们在考察政府行为时不能简单地从一方面来考察。经济自由主义的政府行为理论长期以来一直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 也就是说是考察它对经济的作用, 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对政府的经济行为做出具体的或者类似条条框框的陈列, 而上升不到理论层面 (最多也只是在政策层面, 成为经济理论的副产品) 。只有当考虑到其政治属性,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合理假设的前提下, 才能形成一种新的对政府行为理论化的解释。这也正是公共选择理论得以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也是我们考察政府行为理论发展得出的启示。
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 篇8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经济理论
所谓经济管理, 就是指企业制定提出一整套可行性的对策措施, 并规划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目标, 用正确的方法引导企业, 从而保证经济利益的获得。现如今, 我国的改革开放步伐逐步加大,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更是日益加剧, 想要保证企业的良好发展地位, 不被社会所淘汰, 就一定要对其加强经济管理。企业经济管理的好坏不仅关乎着企业的未来, 而且关系到我国的整体实力, 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 我国企业不断加大改进管理对策, 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 提高人员素质, 但是, 与国外发达企业相比, 我国企业在经济管理上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对此, 我国企业更是要加强完善, 改进措施, 树立明确的管理目标, 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建立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 实行的也是计划经济体制, 而且其集权化的程度, 比苏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体制尽管在新中国成立之初, 曾发挥过有益的作用,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体制僵化的弊端就越来越明显, 不仅使众多企业缺少活力, 甚至连宏观经济也不断出现紊乱状况, 总体上是从微观到宏观都缺少活力与效益。市场导向的改革, 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否定。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当我们刚刚举起市场导向的改革开放旗帜时, 学的还是苏联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经验, 因为他们比我们早感到计划经济体制僵化之痛, 但是由于政治与社会等原因, 这些国家都没有坚持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而是走向另一条道上去了。中国则始终高举社会主义市场导向的改革旗帜, 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否定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 不仅新旧体制转轨本身有一个过程, 而且人们的认识转变也有一个过程。价格是市场机制的灵魂, 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中, 长期凝固不变的价格, 只是一个计量的符号, 失去了价格调节的功能。恢复价格的固有功能, 发挥价值规律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在当年, 是一个相对艰巨的任务:这不仅涉及观念上的变革, 需要扭转“稳定物价”为社会主义一大优越性的传统思维, 而且关系到整个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因为价格改革与调整, 必然会引起不同产业的重构。我国的价格改革是从计划价格调整与局部开放少量的市场价格即双轨制价格开始的, 从调到放, 从双轨制价格逐步到并轨为单一的市场价格, 足足花了10多年的时间, 才基本上完成了价格改革的基本任务, 使价格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市场体制改革的渐进性与艰巨性, 还可从对改革模式的基本认识, 即从市场与计划关系的认识演变过程中得到反映:从改革初期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到20世纪80年代中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再到90年代初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应, 主流社会对商品、市场关系的认识, 也从承认社会主义社会有商品货币关系而不承认商品经济, 到承认有商品经济概念而不承认市场经济存在, 再到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也有市场经济的过程。
二、如何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加强我国企业经济管理
在市场导向的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建设过程中, 中国政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体制是由市场主体、市场体系与宏观调控三大构件所组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效率, 相对于资本主义市场体制来说, 主要通过宏观调控机制表现出来, 而这正是社会主义政府在市场经济中作用的主要方面。西方国家尽管有凯恩斯等宏观调控理论作指导, 但由于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以及政府的有限经济权力, 它们常常无力驾驭经济的失调特别是经济危机的影响。而社会主义中国的政府, 既从人民与社会利益出发合理地运用经济与行政杠杆, 更有强大的国有经济为调控基础, 从而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能中流砥柱, 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也能从容应对。当然, 对于我们来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既要熟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一般规范, 又要把握源于公有制基础上宏观调控的新特点, 这将会有一个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是一场前无古人的伟大探索, 从理论到实践必然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将这种理论引入到当前企业的经济管理中, 可以有效强化管理, 为企业增加利润。
想要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经济管理的顺利进行, 就要加强提高人员的管理创新意识, 面对日益更新的时代, 做到与时俱进, 创新发展。对此, 企业要逐步改善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 创新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 增强适应竞争的能力, 从而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首先, 想要做好任何事情都要有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作基础, 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也是如此。没有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 就会造成管理工作的混乱, 使得工作人员没有切实的依据做参考, 阻碍企业发展。针对这样的现象, 企业一定要完善经济管理制度, 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执行, 细化内部工作细则, 明确权责, 确保岗位的有效落实。在此基础上, 制度的建立还要保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完善内部的框架体系, 体现出企业的特点, 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保证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罗振良.小议我国现行经济形势下的运输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魅力中国, 2010, (31) :273-59
[2]白春林.解析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企业文化, 2013, (17)
[3]赵佳伟.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6) :86-31
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 篇9
中共在成立时就把消灭私有制, 实现共产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中共一大纲领写入了推翻资产阶级、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的内容[1]。次年召开的中共二大, 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区别开来, 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的开端, 也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打下了思想认识基础。
中国共产党人在30年代中后期至40年代初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的飞跃, 1940年1月,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一文的发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正式形成。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 要在中国建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其经济必然要是新民主主义的, 指出, “中国的经济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 “将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 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的土地, 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决不能建立欧美式的资本主义社会, 也决不能还是旧的半封建社会”[2]。
从中共七大到建国初, 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
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时, 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没有一个新民主主义的联合统一的国家, 没有新民主主义的国家经济的发展, 没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发展, ……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 那只是完全的空想”。中共对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认识甚为深刻, “不但不怕资本主义, 反而在一定的条件下提倡它的发展”, “要让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范围内获得发展的便利”[3]。
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 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十二月会议。毛泽东做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 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 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保护民族工商业”[4]。
报告分析未来新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有三种, 即“国营经济”、“由个体逐步地向着集体方向发展的农业经济”、“独立的小工商业者的经济和小的、中等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这里所说的独立的小工商业者的经济, 是指雇用工人或店员的小规模的工商业者或不雇用工人或店员的广大的独立的小工商业者。从阶级地位上说, 则是指上层小资产阶级。中等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指中等资产阶级。在这篇报告中, 毛泽东把上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统称为“真正的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中国经济的落后性, 广大的上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 即使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 在一个长时期内, 还是必须允许它们存在;并且按照国民经济的分工, 还需要它们中一切有益于国民经济的部分有一个发展;它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5]。
刘少奇、张闻天等中共党内的其他领导人在领导解放区发展经济的实践基础上, 从各自的角度对上述思想进行了阐发。1948年9月8日至13日, 中共中央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9月13日, 刘少奇就新民主主义经济问题作了发言。关于经济的构成, 刘少奇认为, 新民主主义经济包括国家经济、合作社经济、私营经济三种。国家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成份, 也是其中的社会主义成份, 它数量虽少但质量很高, 部分地掌握着社会的经济命脉。合作社经济主要是指商业性的, 以供给农民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为经营范围的贸易组织。私营经济, 则包括农民私有小生产者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新民主主义经济阶段, 有益于国民经济的私人资本主义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但共产党人要有清醒的认识, 要认清总有一天要消灭它。因此, 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又团结又斗争的原则。有了清醒的认识, 经过十几年的准备, 加上国家政权、国家经济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巩固的工农联盟、国际无产阶级的援助等等条件, 和平转变有极大可能性, 但过早地采取社会主义政策是要不得的。当刘谈到这一点时, 毛泽东插话:到底何时开始全线进攻, 也许全国胜利后还要十五年。
刘少奇发表上述谈话后两天, 即9月15日, 张闻天为东北局起草了一份重要文件, 即《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9月30日, 这份文件上报中共中央。《提纲》的思想, 多处与刘少奇的讲话不谋而合。由于东北地区是当时国内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张闻天直接从事东北地方工作, 对经济工作比较熟悉, 所以, 《提纲》也提出了新的理论论点。
关于社会经济成份。张闻天认为, 东北地区在民主革命胜利后, 社会经济包括五种成份, 即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这个概括更符合东北的实际情况, 就全国而言, 当然也更加全面科学一些。
关于计划经济。张闻天认为, 必须在发展国营经济的基础上, 使整个社会经济成为有计划的经济。要特别关心国营经济的发展, 把它放在国民经济建设的最主要的地位。为了使之能够有效地领导市场整个国民经济, 必须由国家统一集中管理一切国营经济, 一切国家的经济机关, 必须在统一的法律、制度和计划之下, 在一个统一的领导机关的指挥下, 去进行经营管理, 以便消灭各种无政府状态, 使全部产、供、销、劳动力、价格、金融等等都纳入统一的计划和秩序, 从而避免资本主义经济的无政府状态和恐慌。
“我们目前对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方针, 就是把必然要发展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引导到有利于无产阶级领导的国计民生的方向, 并限制在有利于无产阶级领导的国计民生的范围以内。除努力把私人资本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以外, 其他私人资本, 都应使之为革命战争与人民生活服务。我们的各种经济政策, 应该做到这种程度, 即是:凡属有利于无产阶级领导的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 都使其有利可图, 因而都能生存与发展;凡属无利或有害于无产阶级领导的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 都使其无利可图, 因而使其被迫转业, 特别是逼使过剩的商业资本向工业方面转移, 极为重要”[6]。提纲还明确提出“决不可采取过早地限制私人资本经济的办法”, 这份提纲是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产物, 受到毛泽东和刘少奇的高度重视。
1948年10月至12月, 刘少奇对《提纲》作了修改。毛泽东完全肯定刘少奇对张闻天《提纲》的修改, 对刘的修改稿只作了一句话的调整, 即把“决不可采取过早地限制私人资本经济的办法”, 改为“决不可以过早地采取限制现时还有益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经济的办法”。经过刘少奇修改的《提纲》, 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份比较完备的纲领性文件。
1949年1月8日, 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 毛泽东的讲话中进一步阐述了经济建设方针:“今后对经济构成是应有一个通盘的认识。国营经济是带社会主义性质, 合作经济也是带社会主义性质并向社会主义前进的,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 那个东西基本上 (是) 对的, 但要注意两条战线斗争。一方面不要以为新民主主义经济不是计划经济, 不是向社会主义发展, 而认为是自由贸易、自由竞争, 向资本主义发展, 那是极端错误的。……另一方面, 必须注意, 必须谨慎, 不要急于社会主义化”[7]。
以上毛泽东、刘少奇、张闻天等人关于未来社会经济的讨论, 表明在中共决策层面达成如下共识: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是走向社会主义经济的过渡阶段;关于民主革命胜利后社会经济的五种成份和必须区别对待, 执行不同政策;关于创造条件实现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平过渡及其时间预计;关于必须实行计划经济以及必须通过建立一整套相应的权力机构、法律、政策、规则、计划和指令才能加以实现等等。
这些共识的理论依据有三个方面。一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和实践。列宁对无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和小生产者的论述,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与集体农庄做法, 是极其重要的借鉴。二是对旧中国经济社会状况的宏观把握, 旧中国留给我们的经济基础是“现代性的工业占百分之十左右, 农业和手工业占百分之九十左右。这是帝国主义制度和封建制度压迫中国的结果, 这是旧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性质在经济上的表现, 这也是在中国革命的时期内和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8]。三是东北地区的工业经济, 尤其是国家资本主义方式。
1949年3月5日至13日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被公认为是中共在民主革命胜利前夜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毛泽东在全会的报告中进一步对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及各种经济成份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互关系进行了概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基本成份。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虽然只占10%左右, 却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成分;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是国家经济最可靠的和最有力的助手;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中最有利于新民主主义的一种经济形式;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要靠新民主主义国家引导到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发展轨道;小生产经济,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是最大量的, “站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十字路口的经济。它既可以发展到资本主义方向去……也可以发展到社会主义方向去”[9]。应当容许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城乡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 但是, 是在国家的经济政策和计划的轨道内的存在和发展, “中国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 不是如同资本主义国家那样不受限制任其泛滥的。它将从几个方面被限制———在活动范围方面, 在税收政策方面, 在市场价格方面, 在劳动条件方面。我们要从各方面, 按照各地、各业和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 对于资本主义采取恰如其分的有伸缩性的限制政策。……限制和反限制, 将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内部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10]。
1949年9月, 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通过《共同纲领》,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各种社会经济成份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 分工合作, 各得其所, 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共同纲领》是建国初期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 它把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用根本大法的形式固定下来, 使之成为新中国各阶层人民共同的指针。
1949—1952年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全面付诸实施的时期。新中国建立后, 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等运动,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建立起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没收官僚资本, 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对工商业进行调整, 建立起了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成份并存和公私兼顾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三反”、“五反”运动, 又打退了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 巩固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和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我国用三年的时间, 奇迹般地恢复了国民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力量已经取得了主导的地位, 新中国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从而为顺利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提供了保证。
摘要: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中国经济状况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提出的系统理论。1940年1月,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一文的发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正式形成。从中共七大到建国初, 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1949—1952年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全面付诸实施的时期, 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新中国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形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教研室, 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一大前后[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9
[2]毛泽东选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678
[3]毛泽东选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1059-1061
[4]毛泽东选集, 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1253.1254-1255.1430.1431-1432
[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54
[6]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上) [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24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理论创新 篇10
关键词:理论创新,市场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近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当代大学讲堂上陷入了“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尴尬境地, 被称之为“政治经济学疲劳症”。[1]究其原因, 这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容体系陈旧、长期缺乏理论创新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重视开创新理论、提出新思想、发表新观点, 才能重新焕发该学科的生命力。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基本方向和原则
南京大学逄锦聚教授指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的基本方向是:坚持实践第一,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坚持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2]中国社科院程恩富教授指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化应有四个方向:国际化、应用化、数学化、学派化。美国经济学家大卫·科茨则认为, 政治经济学主要是一种分析社会问题的方法, 而不是永恒的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不断向前发展, 必须不断地为人们理解当代的社会经济问题提供深刻而透彻的分析。[3]上述观点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认同。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发展呈现新的格局。两极化解体, 多极化催生, 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趋势凸显。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各国经济严重衰退,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 越来越呈现出来。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点必然有了新的取向。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发展
(一) 国外的理论新发展
国外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如大卫·科茨、莱伯曼、柯瑞文、迪劳内、伊藤诚等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世界经济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提出了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系列新的理论和政策思路。
1. 关于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 马克思最先提出了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理论。第一个阶段是发展的低级阶段, 受生产力的限制, 实行按劳分配, 保留货币、价格和工资的形式;第二个阶段是发展的高级阶段, 生产力不再受限制, 社会产品实行按需分配, 商品经济自然消亡。这两个阶段通常被分别称作“社会主义阶段”和“ (完全的) 共产主义阶段”。这一理论在多数后继研究中被学者们所弱化甚至否定。在纪念马克思逝世130周年之际, 美国经济学家莱伯曼在肯定马克思两阶段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论的模式, 即前导社会主义、成熟的社会主义以及完全的共产主义。莱伯曼认为苏联时期的传统的中央计划和中国最近的“市场社会主义”是前导社会主义的两种形式。而成熟社会主义的核心是多级民主迭代协调 (MDIC) 经济模式。MDIC模式的关键一点是, “集权化”和“非集权化”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原则, 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莱伯曼还构想了一种从前导社会主义向成熟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组织结构。
2. 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列宁在20世纪初期将帝国主义简称为“垄断资本主义”, 并总结了包括资本集中、金融寡头、资本输出等在内的垄断资本主义的五个基本特征。一个世纪过去了, 垄断资本主义必然发生了一些变化。法国经济学家迪劳内将当代资本主义与列宁的分析作了比较, 总结了新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其一, 列宁所描述的是“莱茵河式的资本主义”, 生产性工厂和银行紧密结合。如今, 银行仍在发展壮大, 但生产资本和货币资本之间的联系与列宁所描述的特征略有不同, 当今盛行的是“美国式的资本主义”, 主要特征是证券市场股份和股权交易频繁, 非银行金融公司广泛参与, 虚拟经济大行其道。其二, 与列宁时代不同, 现在的资本输出并非脱离生产过程, 而是与生产型阶段相关的。生产资本以跨国公司的形式将其生产过程定位于全球范围, 借助金融市场来融资或扩张。其三, 资本主义经济或美国经济已经完全失去了工业血液, 金融寡头控制着经济和政治命脉, 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正面临着货币贬值、美元国际地位岌岌可危、赤字规模庞大、政府债务升级从而政府信用丧失的尴尬境地。
3. 关于当代经济危机
在《资本论》中, 马克思通过分析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生产总过程及其内在矛盾, 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成因作了系统全面地分析, 将经济危机的本质界定为根源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的生产相对过剩。2008年至今的经济危机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经济危机理论的新的研究热情。美国的科瑞文教授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与作为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及其政策建议是分不开的, 当前全球经济危机不仅是经济衰退或商业周期的又一次重现, 而且标志着作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及其政策基础的新古典经济学正走向衰落, 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正在重新获得认可、声誉以及更大的发展。当前的经济危机不仅仅是一场经济危机, 更是一场文化危机、教育危机、政治制度危机以及阶级制度危机, 新古典经济学忽视这个政治、文化等因素, 只对经济进行孤立地分析, 这是该理论致命的错误。日本学者伊藤诚基于与日本经验的比较, 分析了2008金融危机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成本。他认为, 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性低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 但仍然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长期的经济萧条。
(二) 国内的理论新发展
在国内, 学者们应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精神, 对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研讨, 先后提出了“先控后减的新人口策论”、“机关、事业和企业联动的新养老策论”、“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开放策论”和“城市以公租房为主的新住房策论”、“新集体经济策论”等新理论。
1. 关于人口政策的调整方向
在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实行三十年的今天, 老龄化问题和资源环境问题对中国的人口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 以著名人口学家田雪原为代表的众多经济学家主张放开计划生育政策, 以缓解劳动力短缺引起的人工成本上涨问题;另一方面, 也有不少学者主张坚持从紧的生育政策。社科院程恩富教授提出了“先控后减的新人口策论”, 认为基于我国人口总量与资源承载能力的矛盾, 应严格推行“城乡一胎, 特殊二胎, 严禁三胎, 奖励无胎”的“一胎化”新政, 将总人口先控制在十五亿左右, 后逐渐减至5亿左右的适度规模。社科院李小平等也从长期的角度分析了放开二胎的理由的不严谨性, 坚持从紧的生育政策, 以加速实现人口零增长。[4]
2. 关于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上, 究竟是采取和企业联动的模式, 还是独立模式?研究发现, 国际趋势是由分立的制度向统一的制度转变。针对2008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推行困难和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现状, 社科院程恩富教授提出目前我国城镇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宜采取“机关、事业和企业三单位联动的方案”, 作为最终建立非缴费型城乡统一养老保险制度的过渡形式。其基本内涵是参照双层养老保险制度:第一层是建立统一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按照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原则缴费, 保证机关、事业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所占工资的比例相同;第二层是建立机关、事业单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补充养老保险部分可随着基本养老金的逐步提高而相应地减少, 直至最终取消。[5]
3. 关于金融危机下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 我国在外资、外贸、外汇等外部资源方面积累的矛盾开始凸显, 根据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需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成思危等指出, 金融危机的起源是金融资本和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 但对我国冲击最大的还是低端产业和实体经济。未来, 我国应健全自己的金融市场、期货市场、衍生品市场, 完善金融体系和国际资本流动监管, 推进金融和实体经济相结合, 提高金融的竞争力, 使虚拟经济服从实体经济的需要。卫兴华指出, 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要立足于调整我们经济中的需求失衡, 包括内需和外需的失衡, 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失衡, 对外贸易应从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拉动型。[6]
4. 关于商品房市场的调控
恩格斯早在1872-1873年, 就写下了著名的《论住宅问题》一书, 提出了资产阶级无法解决住房问题、住房问题要用公有制解决的基本观点。恩格斯所分析的当时奥地利住房短缺的情况与我国今天出现的情况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近年来我国房价畸高、而且上涨过快, 原因复杂, 最主要的原因是住房过度市场化、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趋使, 也与住房改革政策反复、管理乏力有关。学者们一致认为, 住房问题单靠市场是难以解决的, 必须有政府的介入。林岗认为, 政府的介入主要不是控制价格, 而是要建公租房。程恩富认为, 商品房预售制度应予取消, 未来我国应建立“以公租房为主体、以商品房和私租房为辅”的住房新模式。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何干强主任则提出了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住房租赁制”取代“住房私有体制”的观点。[7]
5.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指出:股份公司和合作工厂是发展新生产方式下企业组织的两个过渡形式。中国社科院王中先研究员提出要用上述两个过渡形式理论来指导当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 构建出资产公有基础上劳动者集体享有主权的现代公有企业制度。衍林研究员从唯物史观审视了当前的国企改革, 认为未来国企改革面临三大难题:国企集团的垄断和反垄断问题、行政化与去行政化问题、薪酬激励机制问题,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依赖于生产关系层面的制度创新和制度设计。朱妙宽研究员提出全民所有制经济实行列宁所说的“全民计算和监督”的制度框架设计;程言君教授提出公有制企业应建立人力产权型而非资本产权型的现代企业制度。[8]
6. 关于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资本论》科学阐明了农业 (土地) 的“粗放式经营”和“集约化经营”的概念, 我国目前正面临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具体实现形式应如何调整的问题, 其核心是如何实现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的“第二个飞跃”———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程恩富认为,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分为四类:完全的集体经济、完全的合作经济、过渡形态 (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的不同的组合形态) 、典型的私人股份制。对于过渡形态是否属于集体所有制性质, 主要看集体持股比例和经营决策权是否归属于大多数人。西班牙蒙德拉贡联合公司和日本山岸会都是国外发展集体经济的成功案例。许惠源教授认为, 在改革的新形势下, 实行“两个联合相结合”是对集体经济的正名, 即集体经济是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相结合的经济。刘国光科学批判了当前普遍存在的贬损集体经济的错误思潮, 论证了集体经济的合理性。[9]学者们主张发展中国特色的多样化的合作经济, 杨承训教授将其概括为“一个制度基础, 三种基本形式”, 即在土地集体所有制前提下发展区域性合作组织、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组织。程恩富和陆夏介绍了上海松江地区的“合作农场”模式, 其特点是农户将自己的土地经营权再出让给集体, 是合作经济的一种创新。[11]
7. 关于收入分配问题
卫兴华指出, 中国已出现贫富分化现象, 突出表现为劳动收入占比不断下降, 但我国目前的贫富分化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从所有制角度看, 形成穷困群体的主要方面是由于80%的城镇职工在非公经济中就业。高粱指出, 我国偏向出口加工的产业结构, 有转向为压低工资的利益格局。我国的工资水平是“职工工资向农民工看齐, 高管工资向跨国公司看齐”, 内外差距、城乡差距的双重二元结构, 形成了资本与劳动地位极不对等的“要素市场”。江时学指出,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 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在加大。卫兴华认为, 市场化改革不可能实现分配公平。在资源配置的微观层次, 市场价值规律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在资源配置的宏观层次, 需要政府和国家计划起导向性作用, 这样, 市场与政府、市场与计划的双重调节作用思想就凸现出来了。程恩富、胡乐明等则认为, 为抑制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 在微观领域和初次分配环节, 政府也必须介入。[11]
三、创新性理论融入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上述最新研究成果, 应当有效地融入政治经济学的课程教学中去, 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创新性理论要以经典理论为基础, 强调理论创新不意味着淘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和思想。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应首先将经典作家阐述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阐释清楚, 例如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剩余价值规律和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构想等经典理论, 为学生奠定这一学科基本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论基础。创新性理论需要在此基础上介绍讲解, 主要目的是开拓学生视野, 调动学习积极性。
第二, 创新性理论应以“市场社会主义”为主线, 有机地融合于经典理论的讲授中, 而不是散乱无逻辑地简单堆砌。虽然我们强调政治经济学要与时俱进、要注重理论创新, 但绝不能为了理论创新而理论创新, 不能将学者们的新提法、新主张生搬硬套进课堂, 不能停留于肤浅地介绍新理论, 而要对新理论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统筹性地安排, 让新理论能够逻辑性地有效融合在整个课程理论体系内。
第三, 创新性理论进课堂应有所取舍,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选择性地导入学生视野。教师需要利用自身的专业素养, 对新理论进行选择性地筛选, 将前沿性的、权威性的、成熟的、能够反映社会热点和重大社会问题的新理论融进教学, 而不是一股脑地将所有杂七杂八的新理论都不加区分地灌输给学生。由于政治经济学通常的授课对象是大学一年级新生, 这些学生尚缺乏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分辨能力, 而且新理论的科学性通常是需要实践验证的, 所以将新理论导入课程时尤其要慎重。
第四, 创新性理论进课堂的方式应区别于经典理论, 可以采取专题讲座、课堂讨论、学生自学、演讲辩论等方式。一般来说, 创新性理论都与社会实践和社会动态紧密相连, 有其时效性和观点上的争议性, 因此不适宜采取传统的被动的、以“教”为主的课堂讲授方式, 而适宜采取以“学”为主的主动性探索研究方式。教师只要抛砖引玉, 提出一个相关问题,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在演讲辩论、文献阅读、互动讨论中自己去寻找答案, 钻研新理论, 关注新发展。
参考文献
[1]乔榛.政治经济学教学的问题与出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11) .
[2]逄锦聚.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兼论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发展方向[J].经济学家, 2007 (1) .
[3]大卫, 科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及未来展望[J].学术月刊, 2011 (7) .
[4]王中保.倡导先控后减的“新人口策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智库首届论坛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 (7) .
[5]黄娟, 胡乐明.新养老保障理论与政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智库第2届高层论坛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 (2) .
[6]侯为民, 胡乐明.新开放策论:西方金融危机与中国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中国经济发展智库第三届高层论坛”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 (8) .
[7]钟卫华.构建以公租房为主的“新住房策论”——“中国经济发展智库第4届高层论坛”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1 (4) .
[8]鄢杰.关于做强作优国有企业的若干重大问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智库第5届高层论坛”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1 (11) .
[9]龚云.新集体经济策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智库第6届高层论坛”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2 (9) .
[10]徐惠平.社会主义新农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模式——海派经济论坛第21次研讨会述要[J].海派经济学, 2006 (13) .
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 篇11
关键词 技术经济学 建构主义 教学模式
一、概述技术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型科学,采用的是應用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学说,解释了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之间的等量变化关系。技术经济学目的在于寻找技术和经济的最大融合以达到研究技术方向的资源最优组合,是一门可持续发展型的学科。技术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型科学的优点在于其具有可预测性、定量性、实用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技术经济学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技术创新、生产率分析,经济整合、环境经济规划到知识经济、循环经济的统筹应用,都要应用技术经济学中的知识去解决相关问题。
二、现有教学方式存在问题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实践过程中,通过对多名担任该课程教师的调查以及学生课堂与作业的反馈,目前技术经济学课程在教学环节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具体如下:1.常见的传统教学方法强调“教学为主”。这种“教学为主”造成的结果就是乐学者成绩优良,效果尚佳,而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学生学习较为被动,热情不高,不能达到教师对教学活动提出的要求,导致此类学生成绩较差。2.整体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和实践。在教学组织方面,“整体教学”方式要求围绕教材展开教学活动,而理论知识是教材的根本,理论知识作为教材的构架能够体现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的必要练习,由此造成学生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降低。
三、建构主义的教学目标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帮助及学习资料通过自身感悟而构建相关知识的过程”,其学习的质量取决于学习者构建知识的能力。可以说这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这种思想在技术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有着明显的体现。在技术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对本课程基础知识深刻的理解基础上,积极地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活动,做到活学活用,而不应该受限于课本知识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教师在授课过程应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专业观,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因此,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技术经济学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重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融入到教学环境中来,避免教师的“一言堂”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2.激励学生进行自主的知识学习。教师在课堂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引导者和辅助者,而不应是班级的管理者。教师价值的体现不应是教授了学生多少知识,而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能主动地去进行探究、争辩和合作,通过自主的学习来掌握课程的知识。3.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源于课本并高于课本。技术经济学这门课程,一般课本中所介绍的知识内容理论化的部分偏多,实践性内容较少,教师要积极采取相关手段,使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通过调查、分析、总结、评论等手段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四、基于建构主义的技术经济学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的技术经济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一般采用四阶段教学模式,即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问题是关键,以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完善为目标,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的学习积极性,全面完成教学目标。技术经济学的教学内应用性较强,非常适合采用基于构建主义理论的教学方式。具体的方式有:1.案例式教学在对实际中具体的问题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及提出解决对策的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基础数据,在讲授完基本的知识理论体系后由学生依据数据自主完成研究报告的撰写,并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介绍自己的方案,将不同的方案进行对比,组织学生讨论和研究,最终生成一份较为科学的研究报告。在该环节的实践过程中可是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情境中来,并投入到课堂讨论中,锻炼其讨论、合作的能力。2.课程内容的安排注重实用性在课程体系的安排中应有时间环节,具体可采用课程设计或实习的方式开展。在实践环节过程中,要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数据调查、数据分析及计算,最后提出针对该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该环节能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由于技术经济学课程中的数据采集的环节要求学生深入到社会上的职能部门,还能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对其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具有很大帮助。3.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技术经济学课程由于要把研究的技术问题置于经济建设的大系统之中,多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式,所以要用道大量的模型和公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要求学生将公式强行记忆,并以习题的方式加强学生对公示的理解能力。建构主义的理论体系则强调运用多种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具体实践中,教师可采用图形演示,动画仿真以及实例分析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4.以科研促进教学高等教育的教学除了进行理论传授之外,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研究是人们探究新事物、获取新规律以及提出新办法的重要手段。高校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以科研项目为支持的,教师不从事科学研究,就无法掌握本学科前沿的动态,跟不上学科发展的步伐。目前国家的各级科研主管单位均以立项的方式鼓励高校教师投入到科学研究之中。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全程参与到项目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结束语 随着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教学手段的不断丰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该课程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重视。建构主义理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能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丽华.管理案例教学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 篇12
一、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理论
古典学派的共同观点是:可以找到一个永恒、不变的标准作为价值的尺度, 而这样的尺度只能蕴含在商品本身当中才会具有确实性, 而商品又是被生产出来的, 所以它的价值必定是在其生产过程中被人为的注入的。那么这个被注入的东西是什么呢?他们相信是劳动。
1、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
作为古典学派的开山人物, 亚当·斯密在探讨价值问题的时候却得出了一个“价值悖论”。他按照下面的矛盾条件提出了价值的问题:价值一词, ……有两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 有时又表示用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叫作“使用价值”, 后者叫作“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 往往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 甚或没有;反之, 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 甚或没有。例如, 水的用途最大, 但我们不能以水购买任何物品, 也不会拿任何物品与水交换。反之, 金刚钻虽几乎无使用价值可言, 但须有大量其他货物才能与之交换。 (1)
而我们将看到, 古典经济学事实上无力解决这个“价值悖论”的问题, 当然, 也无力解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不协调问题, 作为一个学派, 古典经济学家没有像后来的奥地利学派那样试图解释市场上边际 (即增加量) 评价的存在和意义。至于亚当·斯密, 他仅仅要解释交换价值, 或相对价格, 及其在整个时间的变化。
亚当·斯密试图通过劳动来解决价值的问题。因此, 在国富论中, 他开宗明义的指出“劳动是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2) 这个观点, 即以货币或以商品购买的东西是以劳动购买的观点, 似乎是亚当·斯密从他的朋友大卫·休谟那里获得的, 虽然同一看法也由斯密的另一个先驱威廉·配第表达过。但是, 他没有明确说明何以劳动赋予了商品价值, 或许他认为这一点是自明的, 因为根据经验似乎的确如此, 人们付出了“辛苦和烦恼”, 于是就有了商品。
在此, 如何比较不同商品中投入的劳动呢?亚当·斯密以及所有的劳动价值论者都遇到了一个几乎不可克服的困难, 面对这一困难, 亚当·斯密有着清醒的认识:“虽然劳动是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但是商品的价值通常却不是用劳动来衡量的。确定两种不同劳动数量之间的比例常常是很困难的。” (3) 因为不同的劳动, 消耗的时间、艰难程度和需要的技巧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抽象的劳动无法得到具体的量度。但是, 亚当·斯密经过思考后认为, 没有什么比劳动更适合作价值的尺度, 因为: (1) 自身价值不断变化的一种商品 (比如金银) , 决不能成为其他商品价值的精确尺度; (2) 同等数量的劳动, 在所有的时间和地点, 可以说和劳动者具有同等的价值。按他各方面的普通状态, 他必然总是牺牲相同份额的安逸、自由和幸福。 (4) 这里, 斯密相信存在某种普遍的人性或是自然的齐一性, 即作为人类必然具有某些共性, 而这些就保证了劳动之间一定程度的同质性, 也就是说劳动之间当然存在着性质上的差异, 但只要是人类的劳动它们就有着高度的同质性, 相对于其他价值不断变化的商品, 它们是最稳定的, 因而最适合成为商品价值的尺度。
这里,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事实。许多早期的经济学家都坚持一种劳动成本价值理论, 而且许多后来的经济学家都把这同一理论归因于亚当·斯密。但他的解释实际上是另一回事。他所确定的是, 价值的真实尺度, 按照实际条件, 是劳动时间, 而所坦然承认的另一件事则是, 价值来源是生产每个商品所必需的成本。简言之, 亚当·斯密感到劳动价值学说只对原始社会有效, 在那里劳动代表生产的主要的 (如果不是唯一的) 要素。 (5)
2、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李嘉图之于斯密可以说是“在一个严密的分析体系里使斯密的广阔思想规范化并得到了发展”。 (6) 他注意到了斯密理论中的含糊不清之处, 因而力图澄清并使之规范。李嘉图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的中心问题是, 土地、劳动和资本的相对收入份额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这些变化对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有什么影响。当然, 地租的决定是问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是, 每个收入分配理论都必须依赖于一个价值理论, 而且李嘉图为了他自己的应用而开始修改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
亚当·斯密非常恰当的指出金银这类可变媒介不足以用来决定他物的不同价值之后, 自己又选定了谷物或劳动作为媒介, 而李嘉图则正确的认为这两种媒介同样是可变的。他首先分析了谷物的可变性, 随后又区分了劳动在何种意义上同样是可变的。“亚当·斯密曾说, 价值一词有两种不同的含义:有时表示某种特定商品的效用;有时则指占有此种物品所表示的对其他商品的购买力。” (7) 后一种含义即指一种商品价值在于它可以支配或购买得起他人多少劳动的数量。而李嘉图认为, 这就是斯密含糊的地方。“……他有时又把劳动作为衡量标准, 这里所说的劳动, 不是指投放在商品生产上的劳动量, 而是指商品在市场上能得到的劳动量。好像这两种说法等同……但是两者并不相等, 前者在许多情况下是正确表明他物价值变化的不变标准, 而后者会受与之相比较的商品的波动的影响”。 (8) 因此, 李嘉图明确指出决定商品价值的是投入到商品中的“相对劳动量”, 而不是劳动的购买力。
那么李嘉图如何解决劳动的量度问题呢?他认为, (1) 商品的价值取决于投入其中的“相对劳动量”, 只要这种劳动要与现有生产效率标准相一致。他以工作小时作为劳动量的度量标准; (2) 他没有忽视劳动的不同性质, 但是他相信, 在很久以前, 各种劳动的价值在市场就已经大致确定了, 而且此后很少发生变化 (这一点亚当·斯密也提到了) 。但我认为这两点都没有什么说服力, 而第二点简直有些荒谬了。 (9)
3、古典学派劳动价值理论的缺陷。
自洛克以降到19世纪初, 大部分政治经济学家都视劳动价值理论为自明之理。可是随着经济学知识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因为它越来越明显的缺陷而抛弃了它。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所谓“价值悖论”外, 古典经济学关于价值理论还有很多的困难。约瑟夫·熊彼特在评述作为经济学分析工具的古典劳动价值理论“工作得非常之坏”, 原因是: (1) 在完全竞争以外的情况下, 它完全不起作用; (2) 即使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 除非劳动是生产的唯一要素和所有劳动都是同一性质的, 否则它决不会顺利地起作用。 (10)
正是因为劳动价值理论有着这样的致命伤, 再加上整个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环境的变化, 一种新的价值理论登上了经济理论的舞台。
二、卡尔·门格尔的主观价值理论
哈耶克认为, 近代以来科学和知识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以更热烈的拥抱主观主义为前提的。这一点在经济学领域也不例外, 面对古典经济学因坚持客观价值而产生的困难, 另一批学者开始从新的主观主义角度考虑价值问题, 卡尔·门格尔是其中的先驱者, 他的主要理论如下。
1、物品与有用的东西。
门格尔思考经济学问题的一个方法便是他的“主观主义”。“主观主义”一词有多种含义 (Boehm 1982年) 。11就这里的背景而言, 它是指个人对于他认为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事物做出的主观评价, 这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门格尔对主观主义的信奉, 体现他对商品的定义中。他将商品与其所称的“有用的东西”相区别。一种东西要具备商品的性质, 必须同时满足4个条件: (1) 它必须能够满足人的需要; (2) 它必须具有使它有能力引起与欲望满足间的因果联系的各种特性; (3) 人们必须认识到这种因果联系; (4) 必须支配足够的这种商品来使它满足需要。12如果这些条件中有一条得不到满足, 那么某人拥有的只是一种有用的东西。
2、经济物品及其价值。
在对物品进行了非常详尽的分析之后, 门格尔在可利用的供给和需求的知识的基础上, 开始说明人们如何将可利用的商品数量导向最大可能的满足。在门格尔看来, 人类经济的起源与经济物品的起源是一致的。经济物品被定义为那些对其需要大于可利用的供给的物品, 与此相反, 非经济物品被定义为供给超过需要的物品, 比如空气和水。而且, 门格尔此处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论点, 即财产的基础是对经济物品的所有权的保护。当然, 在物品本身中并不存在必然使之成为经济或非经济物品的属性, 其性质可随供给或需要的变化而变化。门格尔同时认为, 如果经济人认识到某种物品具有效用, 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那么就能说该物品具有价值。效用的某种满足人类需要的能力, 是物品属性的先决条件。门格尔谨慎的指出, 非经济物品也可能具有效用, 因为关于使用与需要 (例如, 人对空气或水的需要) 间的主观定价是与特定的数量有关;使用价值只是经济物品的一个特性, 因为他预先假定了稀缺性。简言之, 即商品的价值来自于它的效用对人们需要的满足量, 而这种满足量则来自人们的主观评价。
3、门格尔主观主义的一贯性。
主观主义显然是门格尔的主要观点, 但他并没有贯彻始终。他的著作中的矛盾最先出现在《国民经济学原理》第一章, 这里他介绍了“想象中的商品的可能性”。前面我们已经知道, 门格尔对物品的区分:“无用之物”, 即不能满足人类需要的东西。“有用之物”, 是指能够满足需要的东西。一件有用的东西想变成商品, 必须具备门格尔所谓的“因果关系” (即物品满足需求的能力) , 并且必须能够从物质上获得这种商品。门格尔的体系论证出色, 逻辑上无懈可击。美中不足的是, 他要求人们正确认识因果关系。
三、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理论从人的客观劳动出发, 将人的劳动作为衡量物品价值的基础, 从而为后来的劳动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包括马克思在内的一批后来的政治经济学家都将它纳入自己的理论体系。而纯粹主观主义者的思路则是, 他们认为物品的价值不取决于实际特点或需求, 而是取决于主观感受, 从而干脆排除了存在着想象中的商品这种可能性。其理由是, 主观感受足以解释一种商品价格的出现, 而这正是经济学家所要解释的事情。门格尔在坚持这种主观主义的同时, 还认为存在着想象的商品, 并希望“文明的进步”将会逐渐减少它的数量。对于他这种有关文明进步的乐观主义可以提出质疑, 但是只有那些信奉最纯粹的主观主义形式的人才会断定, 想象的商品暴露了他的体系中存在着不一致。
摘要: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学派秉持劳动价值理论, 认为生产过程中劳动的投入赋予了商品价值, 因而商品的价值内在于商品之中。而卡尔·门格尔则提出了主观主义价值理论, 指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它同人类的某种需求发生了特定的关系, 从而较为成功地埋葬了劳动价值理论。但是主观主义理论本身也面临着“主观主义”所带来的问题。
关键词:客观价值理论,卡尔·门格尔,主观价值理论
参考文献
①转引自, [美]小罗伯特.B.埃克伦德、罗伯特.F.赫伯特:《经济理论和方法史》, 杨玉生、张凤林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第89页。
②[英]亚当.斯密:《国富论》, 唐日松等译, 华夏出版社, 2007年版, 第24页。
③[英]亚当.斯密:《国富论》, 唐日松等译, 华夏出版社, 2007年版, 第25页。
④[英]亚当.斯密:《国富论》, 唐日松等译, 华夏出版社, 2007年版, 第26页。
⑤[美]小罗伯特.B.埃克伦德、罗伯特.F.赫伯特:《经济理论和方法史》, 杨玉生、张凤林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第91页。
⑥[英]琼.罗宾逊、约翰.伊特韦尔:《现代经济学导论》, 陈彪如译, 商务印书馆, 2005年版, 第14页。
⑦[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周洁译, 华夏出版社, 2005年版, 第1页。
⑧[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周洁译, 华夏出版社, 2005年版, 第3页。
⑨约瑟夫.熊彼特认为李嘉图是马克思的老师, 见[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 吴良健译, 商务印书馆, 2007年版, 第67-9页。
⑩[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 吴良健译, 商务印书馆, 2007年版, 第70页。
[11]转引自[美]布鲁斯.考德威尔:《哈耶克评传》, 冯克利译, 商务印书馆, 2007年版, 第29页。
【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推荐阅读:
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论文07-30
自由主义与经济学10-25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现实与理论的差距06-19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08-23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09-13
俄国的自由主义反对派07-23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09-11
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08-10
自由意志主义07-02
自由主义文学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