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义与经济学

2024-10-25

自由主义与经济学(精选12篇)

自由主义与经济学 篇1

人本主义对西方文明的演进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但在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却基本排除或者说忽略了人本主义文化的影响。从约翰·穆勒开始, 功利主义的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商品的效用在我们理解经济究竟如何运行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正是这种认知使经济研究变得越来越数学化和经验化。但是, 奥地利学派始终对于数学的使用持有异议, 该学派的学者们希望在经济问题的研究中更多地加入关于人的本性的讨论, 他们所坚持的是带有强烈人本主义色彩的人类学研究方法。

一、当代经济学的自然主义方法论

在当代的经济学方法当中, 暗含着这样一种假设, 即:人, 从本质上来讲, 是一部刺激-反应机器。而这一假设又是建立在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效用函数这样一个基础假设之上的。从这个角度上讲, 人类不过是一台精于计算的机器, 我们所进行的选择行为仅仅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限制下进行数学计算的结果。一个人在一个市场上偶然发现一些目标价格, 之后他在这些价格的基础之上权衡着自己的选择。这种研究方法出自于自然主义。自然主义者认为, 在一个总体系统内, 一件特定的事情发生了, 是因为另外的某件事情发生了。从长期上看, 这一切都是因为“全事件” (Total Event) 正在发生。自然主义把人类包括在“全事件”当中, 这一观点被普遍应用于包括经济学在内的社会科学之中, 它假设人类行为产生于一种自然的因果关系。

自然主义研究方法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个体的意志处于自然主义者的研究范围之外。反过来讲, 作为道德的或者是不道德的行为的观念也已被抛弃, 最多可以说某个人的行为是在某种特定形式下经过好的或者是坏的计算, 而且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这里要指出的是, 人本主义同自然主义在某些方面是相对立的, 所以, 也是同现存于主流经济学中的行为主义相对立的。人本主义认为人类是在某些重要的方面超越自然法则的个体, 但行为主义不承认这种超越。因此, 主流经济学研究错失了很多人类的重要属性, 从而提供了一些对于人类研究来说并不充分的解释。人类个体构成的多样性导致了对于自然世界不同刺激的不同反应。然而, 把经济学的讨论限定在这样的刺激-反应中, 意味着人类本身更加有趣的方面被忽略了。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讲, 这种有趣的经济现象通常是由企业家行为造成的。而奥地利学派的学者在强调人类此种行为的重要性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奥地利学派的观点

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主要学者有门格尔、米塞斯、哈耶克、罗斯巴德柯兹纳等。门格尔为奥地利学派的研究方法奠定了基础。门格尔同杰文斯和瓦尔拉斯一起促成了所谓的边际革命。对于杰文斯和瓦尔拉斯而言, 商品的效用决定了商品的最终市场价格, 进而效用指挥着市场中的种种选择行为。效用同人类心理被商品激发出来的某种感觉一致, 这意味着市场过程需要个人偏好起作用, 但并不一定符合他个人的意愿。但是对于门格尔来讲, 他的独特研究方法就源自于他对经济财货构成的独到理解。在门格尔看来, 一种经济财货的存在价值取决于它具备的“财货特征”的多少, 但是这种财货特征并非与生俱来的, 它需要人类运用自身不断积累的知识在不断的实践行为中才能发现, 这种知识和行为的目的在于使用财货的某一有用特性从而达成一个具体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 行为个体和他的意愿就显得十分重要。

人类行为学 (Praxeology) 属于奥地利学派的独特的方法论, 最先把这个词应用于奥地利学派方法的是门格尔的学生米塞斯。他不仅是该方法论的主要创立者和详细阐述者, 同时也是将其最充分和最成功地应用于构筑经济学理论的经济学家。人类行为学是早期奥地利学派的基本方法, 也是早期古典学派的一个分支的基本方法。米塞斯对于人类行为的关注在其经济分析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 而这使他成为了一个彻底的主观主义经济学者, 同时米塞斯等人也不愿意把他们的研究方法同数学以及经验主义妥协。奥地利学派认为, 人类行为学的基础是:个人从事有特定目的的行为。此外, 人的行为还意味着, 有意地选择特定手段, 去达到其目标。正因为如此, 所以这些目标对他来说必定有价值, 这些价值支配他进行选择。正如柯兹纳在讨论市场过程以及企业家在其中的作用时谈到:对于奥地利学者来说, 人们相互之间的知识在某一给定时点上是充满差异性的, 市场过程可以提供一组系统的力量, 存在于企业家的警觉之中, 这组力量会减少相互之间的那种无知的程度。知识并非完美, 但是无知也并非不可征服。均衡从来不曾达到, 但市场确实显示出其趋向均衡的强大趋势。市场协调不应该通过假设来混入经济学, 但是它也不应该通过引入不确定性的概念而被简单地拒绝。

在柯兹纳的著作中, 他还提出一种对于具有自我决定能力的经济人的理解。经济人既不是全知全能的, 也不是完全无知的。他借助手边所掌握的知识和资源来达到他所期望的结果。成功企业家的努力与奋斗是不可被事先预料到的。因此, 如果目标是为了理解市场的属性以及市场如何变化的, 运用数学模型进行严格的均衡分析将会不可避免地引发误导。这样的观点符合奥地利学派一向反对数学及计量经济学的传统。奥地利学派认为计量经济学所做的事情就是试图盲目模仿自然科学, 从而把复杂和不同质的历史事实当作可重复的、同质的实验室资料。奥地利学派认为计量经济学是把每个事件的质的复杂性压缩成一个数字, 然后错上加错, 把这些数量关系看作人类历史中的不变关系。米塞斯一再强调, 自然科学的基础是不变的数量关系的经验发现。与自然科学明显不同, 计量经济学无法在人类历史中找出一个不变的关系。人的意志、知识和价值观总是在变化的, 且人与人不同。很难想象计量经济学能够在某一天找到一个不变关系。

三、经济学人本主义

尽管奥地利学派的分析方法看起来切实可行, 但它也并不是无懈可击, 任何一种经济理论或者理论派别都只是在某些方面具有侧重性, 相对的在其他的一些方面难免有一些疏漏。奥地利学派的分析虽然强调或者说完善了对个体行为的考察, 但仍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奥地利学派是在不对人们选择的结果进行评判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同时, 该学派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人们达到某种结果的更有效率的程度上。但从另一方面看, 经济学人本主义的出现是为了恢复一种旧有的、可称之为政治经济学的分析传统。这一学说产生并发展于经院学派的道德哲学观。

经济学人本主义希望把人类学研究并入到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当中。人类行为对于这种研究方法来说是起到基础性作用的, 对于人类行为的研究将会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视角, 从道德和经济两个方面来研究人类个体。行为人被视为有能力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自由个体。这种自主性表明行为个人最终要对自己做出的选择负责, 同时认识到与这种选择相关的内在的道德问题。经济学人本主义认为善良的行为反映的应该是一种依据可能是最高道德价值标准的选择。这样做的结果是经济学人本主义者关注制度结构, 从而最大可能地考虑到行为个体的整合, 这种整合最可能在行为人承担其行为造成后果的时候发生。

把经济学人本主义同其他研究方法区分开来的是它强调人类选择的复杂性。功利主义选择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它的决定论本质, 它提供一种关于选择的粗浅的描述, 但这几乎等于可供人们挑选的选择根本不存在。根据这种方法, 行为人或多或少的是一架根据环境条件机械地、被动地做出反应的机器。而奥地利学派始终坚持更为现实的人类行为假设, 他们倾向于从已经被接纳了的超然于人类行为的种种假设当中脱离出来。也就是说, 如果人类超出了与他们的决定相关的自然属性, 那么道德立即开始发挥作用。经济学人本主义承认这一现实, 并且针对什么是行为人以及行为人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这一更为复杂的问题, 进一步寻求理解人类行为和经济学。当理解了每个人是根据其自我意识做出行动的时候, 就可以理解人类行为的真正属性。

四、结论

在当今数学方法和经验分析方法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学研究中, 奥地利学派仍然坚持自身独特的分析方法, 在批判日益严重的数学化倾向的同时, 也应该更加关注经济活动中人的行为。经济学人本主义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补充, 呼吁关注人类行为中的道德因素。在大多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当中, 道德标准通常是一种隐含的假设, 而一旦功利主义思想占了上风, 它就被抛弃了。正因为如此, 人本主义方法将会进一步参与经济学的研究, 为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奥) 卡尔.门格尔.经济学方法论探究[M].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7.

[2] (美) 埃德温.多兰.现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基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

[3]Israel M Kirzner.The Meaning of the Market Process[M].London:Routledge, 1992.

[4]Ludwig von Mises.Human Action:A Treatise on Eco-nomics, 3d ed[M].Chicago:Contemporary Books, 1966.

[5]Samuel Gregg.“Preface”Beyond Self-Interest:A Per-sonalist Approach to Human Action.

自由主义与经济学 篇2

民营经济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的和必要的补充,到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今天的大力发展,其地位不断上升,也成为人们研究和探讨的一个热点。从战略上来看,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的希望之所在。但要注意,我这里的提法是“民营经济”,而不是“非公有经济”,也不是“私营经济”。因为这三个概念的区分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目前人们的讨论中,人们常常不对上述三个概念作严格区分的,似乎是各凭个人喜好或迎合某种需要来随意选择使用。我认为,这种状况是理论混乱的反映,并影响到我们对民营经济性质的科学界定,也不利于我们明确和正确的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非常有害的。

一、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难题

无论是根据我国的宪法,还是从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来看,我们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从竞争性领域的退出和国有股权的转让出售,以及国有资产较低的积累率,必然是国有资产在整个社会中的比重迅速下降,最终是退居次要地位。这实际是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国有经济(更确切地说是公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如何体现?有一种说法是,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并不取决于数量上占优势,而是体现在质量上、控制力上或发挥的作用上,典型的如国家作为股份公司的大股东可以控制超过自身数倍甚至数十倍的资产。应该承认,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但问题是,国家作为大股东如果能够控制股份公司,则这样的股份公司与传统的国有企业就没有什么区别,过去的弊端照样存在,这样做,不符合改革的初衷和要求。

所以,我认为,公有制占主导地位最基本的条件还是要在数量上占优势、保持优势,有了数量优势,作用上的优势也就有了保障,但又必须符合产权改革的方向和要求。这就是一个难题,破解这一难题关键则是要将国有制与公有制区分开来,并且不要将国有制当作公有制的基本形式。这一点,笔者在多篇文章中都有详细论述,这里仅作一个简单的说明。即:国有制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中都存在,性质也大不相同,这说明,国有制本身并没有一个什么固有的内在性质,相反,它的性质是由它所服务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它是为作为社会基础的私有制服务的,它本身就是一种私有制,如资本主义国有制;相反,如果它是为作为社会基础的公有制服务的,它也就是、也才是一种公有制形式。实际上,作为社会主义基础的公有制基本形式就存在于民营经济之中。

二、社会经济形式结构图中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国有、公有、私有、民营等等概念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经济形式所作的分类,不同的分类是相互交叉的,许多人搞不清这一关系,这是造成有关概念混的原因。所以,下面我对有关的社会经济形式作一个系统的分类,见下表。

基本社会经济形式分类表

按经济性质

公 混合 私

按经济主体 国家(官)国家公有国营 国家混合国营 国家私有国营 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 按产权结构

国家公有民营 国家混合民营 国家私有民营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社会(民)社会公有民营 社会混合民营 社会私有民营 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

社会公有国营 社会混合国营 社会私有民营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上表作出的分类一目了然。经济性质维度:公—混合—私;经济主体维度:国家(官)—社会(民);产权结构的维度: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形态—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形态。三个维度两互交叉,构成12种基本类型(应该是8种,考虑公、私混合经济性质,为12种)。“国家公有国营”和“国家私有国营”就是我们常讲的“国有国营”,性质有公、私之分。同样,“国有民营”也有公、私之分。隶属不同部门或地区的国有资产股份结合以后,就成为“混合国有”,它有国营、民营及公、私之分。

类似地,民(社会)有也有公、私、混合及国营、民营之分。合作制就是一种典型的“社会公有民营”形式;而“股份合作制”则是一种“社会混合民营”形式;“社会私有民营”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非公有经济,有两种类型,即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明显分离的小私有制(包括个体经济)和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分离的大私有制。“社会公有国营”、“社会混合国营”就是过去存在过的集体经济和集体国有的混合经济,实际上是国营的,故被称之为“二国营”。从上表看,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基本公有制形式有哪些呢?它应该就是“社会混合民营”、“社会公有民营”,在此基础上可作一些扩展,如国家混合民营。国有国营只是少数。少数国有国营企业的目标主要不是盈利,而是社会目标、政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的。

至此,我们可以就标题中的“民营经营”作一说明了。最广义的“民营经济”与“国营经济”相对称,指“国营经济”之外的所有经济形式,既包括国有民营经济,也包括其他非国有(包括公有和私有)的民营经济形式。狭义的“民营经济”实际上是“民有民营经济”,既有私有性质的经济形式,也有公有性质的经济形式。而最狭义的“民营经济”则指私有制经济或非公有制经济。我们最好在第二种含义上使用“民营经济”这一概念,或者范围再小一点,仅指“民有民营经济”。

三、关于“中国经济”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等概念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它们最初确实包含“社会主义经济等同于中国经济的观念”——当时谁敢说中国经济还可以甚至应该包括非社会主义的成份呢!于是我们又用强调“中国特色”撇开了一些抽象的无意义理论之争,特别是批判了纠缠于理论是非忽视实践和阻碍实践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的不良风气。可以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促进了思想解放。但它的实际含义却是有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经济,它强调中国经济的主体是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但并不意味着因此就可以将非公有制或非社会主义的经济成份也归到社会主义的经济范畴之中。

所以,现在看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这一概念确实有它容易引起误解的地方,但它已约定俗成,我们不妨继续使用,只是要明确它的具体含义,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如果指中国经济,它所强调的是中国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本质上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这就是说,这一概念已内含着“非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的含义,如果再提出“非公有制经济”也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就是出尔反尔,并引起人们的误会了。

当然,从语法的角度来看,用“社会主义的中国经济”或“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中国经济”来指整个中国经济应该更好,而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特指 “中国经济”中的社会主义部分的主体地位,或者用于强调中国经济的本质上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相关的另一个整体概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概念是从调节经济的手段的角度来说明中国经济的,首先,它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这区别于传统的计

划经济;其次,它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所以本质上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十五大报告的提法是“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没有使用“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的提法,我认为是非常慎重的。

公有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非公有制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因而中国经济本质上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它也是中国特色的特色所在,这些本来是明明白白的事情,为什么人们仍然喜欢将非公有制经济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堆里归呢?我以为仍然是“恐私症或恐资症”在作怪,这又与社会实际经济生活中非公有制经济、非社会主义经济继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有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除了要下决心切实纠正实际生活中的偏差之外,理论上的问题也应该搞清楚。但决不能为了使非公有制名正言顺而采取将它硬塞进社会主义经济的框框的办法,因为这样做,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对理论的进步都毫无补益,反而混淆了问题,使人们重新陷入姓公姓私、姓资姓社的无谓之争。

道理其实很简单,制度是为人服务的,是为发展生产力服务的。具体来说,公有制也好,非公有制也好;社会主义经济成份也好,非社会主义经济成份也好,都是为发展中国经济服务的,为中国人民服务的,我们最终选择了公有制为主体,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将非公有制、将非社会主义的经济成份也作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因为这样做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的进步和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道理明白了,也就大可不必因为“恐私症”的阴影违背基本常识而牵强附会地将非公有制、非社会主义的经济成份归到社会主义的名下,大大方方宣称它们是发展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好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参考文献朱正国:产权结构重心转移和社会主义劳动股,学术研究,1996(6);朱正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新论,南方,1996(10);朱正国:广东财政,国有制与市场经济,2001(1);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与民生 篇3

滕泰:在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房地产金融刚刚起步、居民资产配置需求、住房供给结构性短缺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中国房价持续上涨,调控效果多年不达预期,其原因就在于政策着力在打压需求,而不是扩大房地产的有效供给。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认为,未来只有从供给侧着手,以“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效率”为核心,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增加房地产土地供给,改善房地产供给结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问题。

朱敏: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也是中国经济必须直面的一大困扰。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又如何应对物价问题呢?

滕泰:对物价的调控也一样。中国从1996年以后就告别了短缺经济,进入过剩经济阶段。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物价波动的根本原因并不在需求方面,而在供给方面,十多年来的每一轮通胀几乎都由原材料涨价、工资成本推动、食品供给冲击等供给方面原因造成,而政府却一次又一次地通过紧缩总需求去进行干预,结果难免误伤经济。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认为,增加有效供给,既能够挖掘增长潜力,也能够平抑物价,不存在所谓“稳增长与控通胀的矛盾”。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从供给面去管理物价的措施包括:降低税收成本,控制人工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的速度,稳定农产品生产和供给机制,控制流通环节费用,建立稳定的消费品物价形成机制。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短缺经济引论 篇4

1825年, 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并周期性复发, 1929年至1933年美国爆发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 对生产力和社会秩序造成极大破坏, 大量闲置商品被毁, 生产急剧萎缩, 企业纷纷破产, 工人失业激增, 信用关系毁损, 社会矛盾激化。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苦言道:“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 我们的经济制度都受到动荡的经济周期的折磨。”经济危机不是偶然的, 而是由资本主义内在固有的基本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经济危机的实质是资本运行非连续与总供求失衡的生产相对过剩。资本的本性在于无限增殖, 在内在利润动力和外在竞争压力的推动下, 资本家将作为资本初始形式的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准备剩余价值生产的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 利用劳动力商品的特殊使用价值创造剩余价值, 再通过销售收回预付资本和实现剩余价值, 赓续新一轮更大限度的资本增殖。用资本运行一般过程的一次货币资本循环为参照, 公式表示为G—W…P…W′—G′。

首先, 货币资本, G—W, 资本家把新资本投入或原有资本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及部门内的某种产品。从全社会来看, 社会资本亦步亦趋汇集成利润率高的部门及部门内某种产品的生产资本。由于技术革新和科学管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剥削率的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 剩余价值扩增, 商品产量大幅增加, 这也正是资本主义经济虚假繁荣的最高表现。然而, 对于劳动力价值不断下降的支付能力有限的劳动人民即一般消费者来说, 无力也无需消费如此庞大的商品量, 对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W′—G′形成阻滞。其次, G—W…P…W′仍在运行, 造成的直接后果, 就是社会资本中大部分都是商品资本 (包括其独立形式的商业资本) , 资本运行的三种职能形式和三个阶段在时间上不继起, 空间上不并存, 形成商品资本一元化, 大量商品积压, 无法实现商品包含的预付资本尤其是剩余价值。同时, 由于资本都往个别领域投入和转移, 造成资本主义两大部类的生产比例严重失衡以及同一部类内差别商品生产的比例失衡,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的Ⅰ4 000c+400Δc、750v+50Δv+600m/x、 (1 000v+100Δv+500m x) 与Ⅱ (1 500c+100Δc) 三方面交换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无以实现。最后, 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主义的经济运行处于商品资本绝对优势、社会总产品实现的三大交换形式脱节、劳动者购买力和需求有限并存的态势。最终只能听任市场自发地以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强制和破坏形式消除过剩的生产能力。

因此,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资本运行非连续与总供求失衡的生产相对过剩。

二、生产过剩与短缺经济

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运行的研究中提出短缺经济理论, 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运行实行强有力的中央计划控制, 分配制度上的平均主义, 致使生产动力和经营效率不足, 形成绝对的卖方市场, 全社会有效需求受到压制, 民众生活水平低下。从而鼓吹自由市场经济,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使市场主体和生产要素依照价格信号自由流动和配置。短缺经济理论一方面事实上反映出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体制运行的局限性, 当然这种局限是对经济危机可能性的过度反制。另一方面却没有充分研究作为周期性生产过剩的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短缺经济问题。可以说, 短缺经济恰恰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另一种有力解释。

资本主义短缺经济的各环节包括需求短缺、资本短缺、生产短缺和生存短缺。第一, 需求短缺是工人有支付能力需求有限而造成的消费抑制。第二, 由于社会总资本都变成商品资本, 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严重短缺;第三, 由于生产资本短缺, 连基本需求消费品的生产也无以进行;第四, 生存短缺是短缺经济最大风险所在, 经济危机对社会秩序的极大破坏, 失业、贫困、犯罪致使工人连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也无法保障。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过剩与短缺的矛盾统一。

三、风险分配与新秩序

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将资本主义绘制成一种过剩与短缺畸形共生的风险社会。所谓风险, 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所产生的一种可能的、潜在的危害。这意味着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财富创造与财富分配的过程同时也是风险制造与风险分配的过程。由于风险对运营经济成本与资本增殖的压力, 资本家必须进行风险分配, 方式有三, 其一, 资本家自包风险成本, 缩减资本投入, 但这也会减少资本增殖程度;其二, 若将过剩产品低价甚至以福利形式返还社会, 资本增殖的本性就会殆灭, 资本家就变成慈善家;其三, 将风险成本以压缩工资与工人“分担”, 尽管符合资本家意愿, 但这一选择不仅不能有效解决经济危机, 反而会愈加削弱工人支付能力甚至演化为政治危机, 迫使生存底线边缘化的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

要根本克服经济危机, 只有彻底切除资本主义的内在痼疾即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的矛盾, 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把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手段的优点相结合,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方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新秩序的历史必然选择。

摘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资本运行非连续与总供求失衡的生产相对过剩。生产相对过剩的又一实质是短缺经济, 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经济危机形成风险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根除经济危机的新秩序。

关键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短缺经济,风险分配

参考文献

[1][美]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 (10版)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2]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5

经济随笔:孤立主义缘由与未来 篇5

从经济学分工的角度来看,冷战后的全球化实实在在实现了全球产业链分工,并极大提高了企业效率。跨国公司在全球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将每个产业链环节配置在全球成本最低的国家或区域。显然,美国在很多产业链环节(尤其是制造环节)都逐渐丧失了比较优势,也基于此,分工理论也指导了跨国公司将这些环节搬迁至中国这样更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这一分工效率提升的最主要受益者主要有两块:从美国国内来看,是以华尔街为代表的世俗化资本主义(班农标签);从外部看,是产业外迁的投资目的国(比如中国)。

然而美国国内劳动力结构并没有伴随美国产业结构的演化而同步改变。美国国内保留的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对于技术的复杂性和创新性要求更高,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训练无法驾驭。同时,美国国内普通生活性服务业的就业岗位容量有限,因此美国国内便出现了伴随低技术含量环节外迁后蓝领岗位减少而产生的结构性失业。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中下阶层失业率持续升高,与白领、上层的家庭财富差距越拉越大。

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在美国也不例外。美国中下阶层虽然没有技术、没有理想,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对生活条件恶化或者相对落后不会产生心理落差和不满情绪。当这些群体的力量积累到临界值时,代表他们利益诉求的民粹主义和孤立主义便脱颖而出。班农将一味追求利益最大的行为称之为“世俗化资本主义”,并认为是美国当下社会的巨大挑战。从理论层次来看,他们认为要践行新教伦理完全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贪图短期利益最大化的产业外迁,一方面不顾本国兄弟姐妹的福祉(新教伦理中上帝交代的任务),另一方面也给国家产业技术安全带来隐患。

二、未来演进方向

商人出生的川普深知要阻止产业外迁甚至吸引产业回流,必须依靠制度优化,而不能粗暴借助产业管制,川普政府成立以来系统地打出了组合拳。

第一,成功实施减税政策,企业所得税降至21%,通过减税留住企业。第二,加大财政支出,通过加强基础设施投资来拉动内需(这一措施尚未启动)。第三,对外贸易战,提高外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壁垒,保护美国本土企业,进而保护美国本土的就业岗位。反世俗化资本主义的角度看,即便贸易战中,苹果之类的跨国公司利益受损,这也是世俗化资本主义应该付出的代价。当然,拥有超高谈判技巧的商人,川普也不会鲁莽行事。第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限制外国资本投资美国高科技企业,维护美国国家技术安全(中国企业走出去要如何应对)。

三、总结

从诸多方面传来的信息显示,民粹主义与孤立主义在美国社会大众的市场不断扩大。甚至寻求所谓的公平贸易已经成为了两党间的共识(从处理中兴的态度便可知)。中美关系是否会转为全面对抗?是否有必要转为全面对抗?这是中美都需要深思并且好好谋划的未来工作重点。

自由主义与经济学 篇6

关键词:商务经济学 教学改革 经济学自然主义者

中图分类号:F0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140-01

商务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入门课程,也是上海水产大学爱恩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必修课,其中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里面的内容各占一半。在中国的高校中对如何教授经济学入门课程争议很大,但总的来说教学效果不佳.很多学过经济学原理课程的学生甚至都不能回答简单的经济问题.原因出在哪里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们老想着多教点东西给学生,其实在短短的一个学期里学生们能学到多少呢?经济学这门学科有一个重要特征:“四两能拨动千斤”——就是说少量核心原理可以解决经济学里的大部分问题。所以如果我们把重点放在这些核心原理上,反复强调它们,学生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学通经济学的。

鼓励学生成为经济学自然主义者(economic naturalist)。商务经济学中的核心原理是稀缺(scarcity)原理,成本收益(cost-benefit)原理,激励(incentive)原理,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原理,均衡(equilibrium)原理和效率(efficiency)原理。让学生融会贯通这六大原理就要鼓励学生应用这些原理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要培养学生成为经济学自然主义者(economic naturalist).什么叫经济学自然主义者?比如说一个法学院的学生和一个学生物学的学生一起去森林里散步,法学院的学生可能看见了很多树,而学生物的学生看见的却是不同物种的树,并且明白为什么有些已经长出了叶子,有些却仍在休眠期。法学院的学生还注意到有些动物的雄性,体格要比雌性大很多。生物学的学生知道这种现象只有在一夫多妻制的物种里面才会出现,因为一夫多妻制使的雄性动物之间为获得更多伴侣往往要进行残酷的撕杀,物竞天择,大自然选择了块头大的雄性。而一夫一妻制的动物物种,雄性与雌性的体格却相差不大。同样,生活当中很多细节往往容易被忽略,但如果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就可以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生活当中的这些细节。关注细节,成就人生。经济学自然主义者不仅是观察这些细节,更要积极地去理解它们。什么是经济学自然主义者?经济学自然主义者就是每天运用经济学原理去观察和理解世界的人。

要培养经济学自然主义者,教学当中就不能太多依赖数学公式,而是要贴近生活 世界上为什么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什么我们要保护大象和鲸鱼而不是母鸡?是因为稀缺原理。为什么超市里各个收银台前排的队都差不多长?人们的这种自发行为源于激励原理。学习经济学的好处之一就是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做出决定,提高决策质量。比如说如何运用成本收益原理去安排每一天的生活呢?一个理性的人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付出的成本时才会去做某件事。对于玩电脑游戏,收益和成本又如何?人们每天面对的可能不是去决定是否该从事某项活动,而是如何把握它的度的问题。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告诉我们如果最后一分钟玩游戏获得收益小于这一分钟付出的成本,游戏就应该马上终止。学生们都面临着大学毕业后选择方向的问题,如何在出国、国内读研和就业之间做出选择呢?先计算一下出国留学的显性成本是多少,隐性成本又包括哪些?如何确定出国留学的机会成本?出国留学的收益又是多少?一个简单的成本收益原理却可以解决这么重大的问题。大家每天都要上网,经济学又如何解读因特网呢?为什么因特网的出现加剧了市场竞争?因为因特网改变了市场结构的四大特征(比如说获取信息变得容易等)。因特网还可能改变企业定价方式,因为它提供了点对点销售的平台,使针对性定价(personalised pricing)成为可能,针对性定价是利润最大化的定价。

经济学的发展在历史上往往伴随着国家的兴衰,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为了又好又快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商务经济学教学必须要跟上中国外贸出口连续多年两位数增长。国外对中国商品需求如此旺盛,按照总需求和总供给原理,出口商品价格应该上升,但是事实上却没有。为什么?因为中国每年新增的就业人数很大,中国远远没有达到自然就业率的水平。中国的公司不需要增加工人工资就可以扩大生产。为什么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如果一个货币的价格是由市场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的,根据均衡原理,均衡价格就是人民币汇率。那么汇率问题应该是一个纯经济问题,但为什么欧美国家的首脑却频频关注这一问题?经济问题变成了政治问题?以前我国采取的不是由市场决定的自由浮动制汇率,而是固定汇率机制,所以当时的汇率并不是人民币的均衡价格。学生还可根据效率原理进一步思考中国现行的汇率体制利弊在哪里?今后应该怎样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

如何解读货币政策呢?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发达国家,改变实际利率就在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居民的储蓄,但在中国却效果甚微?因为中国人储蓄不仅仅有经济因素也有心理上的因素。如果政府想降低高储蓄率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从经济因素入手,根据激励原理降低储蓄的回报,并采取措施鼓励消费。同时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解除储蓄的心理因素。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国的央行,是依据什么来制定货币政策的呢?2006年中国股市上涨了1.5倍,中国人民银行将如何应对呢?中国人民银行虽然会密切关注股票市场的走势但却不会因为股票价格上涨而改变货币政策,因为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时重点考虑的是通货膨胀、消费和产出,而不是股票的价格。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里,技术的进步拉近了时间和空间,贸易的发展使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商务经济学教学必须要放眼世界。如何理解比较优势原理呢?经济学家主张国家之间应该自由贸易,因为专业化和贸易可以使国家互惠,但是在现实当中为什么这么多贸易壁垒呢?为什么每次世贸组织自由贸易谈判都会遭遇到那么多人抗议呢?因为自由贸易虽然总体上可以使一个国家受惠,但并非每个人都能从中收益。比如说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实行自由贸易,发达国家低技能工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为什么日本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衰退对东亚其他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东亚很多国家的经济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很多商品出口到日本。由于经济衰退,日本对进口产品的需求下降,这对很多东亚国家的出口工业是个极大的打击,不仅使这些出口企业的老板和员工受到了冲击,国内的消费需求也下降了,因此它们的经济也受到了不利影响。

激励原理是如何应用在财政政策上的呢?为什么美国人比欧洲人工作的时间更长?因为欧洲国家的收入边际税率远远高于美国,所以欧洲人长时间工作的积极性不高。那为什么欧洲国家要采取这种高边际税率的财政政策呢?高边际税率可以促进就业,另外也可以减少贫富差距。反对恐怖主义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美国是如何应对“9.11”后的经济衰退的呢?“9.11”后,布什政府采取了降税,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经济。它们是如何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的呢?这些都是商务经济学教师要和学生共同探讨的问题。

让教学贴近生活,关注中国,放眼世界,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热情,是为了让他们充分感受经济学的魅力,是鼓励学生们自己把经济学讲给他们的家人和朋友听。学习经济学就像学习语言,没有什么比开口说更重要。培养学生成为经济学自然主义者就是鼓励他们像经济学家那样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 篇7

关键词:全球化,爱国主义,新含义,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国际交往将不断增多, 国界将越来越模糊, 越来越多的人服务于外资企业, 越来越多的人出国。要使人们的行为不损害国家利益, 有利于国家建设, 知道什么是爱国主义, 怎样爱国, 这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爱国主义的含义与实质

列宁说,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是对爱国主义的一个概括性的表达。对爱国主义的传统表达是,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挚爱之情, 是调整个人与国家民族关系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爱国主义是一种民族感情。国家是具体的, 因而, 爱国主义也是具体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更多的人为了一定的目的, 穿梭于世界各国之间, 频繁地与其他国家打交道, 不可避免地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与世界各国进行一定程度的交流, 在这种情况下, 爱国主义对人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 爱国主义必须被赋予新的含义:第一, 爱国必须接受祖国的社会制度, 接受祖国执政党的领导。第二, 爱国必须树立强烈的国家安全意识, 维护国家安全。第三, 爱国必须正确对待国货, 维护民族品牌。第四, 爱国必须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 维护民族形象。爱国主义是人的一种感情, 而人的本质属性在于人的社会性, 这种社会性是在一定的社会集体中表现出来的。在氏族时期人们以氏族为集体, 捍卫氏族的共同利益;在部落及部落联盟时期人们处于一种比较复杂的二元集体中, 既要捍卫氏族或部落的利益, 又要捍卫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利益;在民族国家时期, 人们既要照顾本地区、本单位的利益, 又要维护国家的利益。随着时代的发展, 出现了国家集团, 人们既要考虑国家利益, 又要考虑国家集团的利益。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国家集团都只不过是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存在的一种足以保护或扩大一部分人的共同利益的集体。国家正是现阶段足以保护和扩大本国人民共同利益的一种利益共同体。

二、我们为什么要爱国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商品在全球销售、资本在全球流动、信息为全球共享、人权为全球共谋——这的确是一幅美好的景象。事实上, 的确有不少人离开自己的祖国, 在其他国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工作, 会习惯这个国家的生活, 甚至会对这个国家产生一定的感情。在这种情况下, 不少人对爱国主义产生了怀疑, 认为现在全世界都成了地球村了, 还谈什么爱国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我们为什么要爱国呢?因为,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我们的个人利益与国家更是息息相关,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国家更是本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具权威的代表。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民族和国家的界限不但没有消亡,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更加凸显出来, 国家仍然是本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具权威的代表者。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今天, 国家不仅能够凝聚本民族的意志、动员本民族的力量, 而且是本民族利益的集中代表者。尽管经济全球化对国家某些方面的职能产生了挑战, 但是, 从总体上看, 国家作为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未变, 国家是民族整体利益的集中代表者的地位和功能未变。其次,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的最强大的独立主体。今天的国际社会架构仍然是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 以民族国家为国际社会的互动主体。无论是区域经济联盟, 还是跨国公司, 都不具有民族国家的国际主体地位。再次,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正常发展的最具实力的保障力量。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事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大国的影响和控制, 损害别国利益, 特别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经济全球化引起更加激烈的竞争, 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对于整合民族资源, 在一定的框架下保护民族经济利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仍然是抗衡大国控制、维护本民族利益的无可替代的权威力量。最后,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西方国家更是肆无忌惮地向发展中国家推销他们的民主、人权, 有时甚至不惜使用武力。西方某些大国更是把中国看作潜在的竞争对手, 妄图西化和分化中国, 不论他们对中国采取何种斗争策略, 西化和分化 (实质上是弱化) 中国的战略始终未变。

2.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个人利益与国家更是息息相关。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国家依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越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国家在争取本国公民的就业机会及其他权益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就越大。国家越强大, 为本国公民争取的权益也就越大, 本国公民的权益也就越有保障。2009年5月, 在墨西哥大规模发生H1N1型流感期间, 中国派包机接回滞留在墨西哥的中国公民, 就是在这样的时候, 人们更容易体会国家对个人的关照是多么重要。到墨西哥工作的南京姑娘冉向书说:“我觉得祖国就在身边!”一位从利比亚归来的荆州老乡在讲述从利比亚归国的经历时说:“当我们畅通无阻地上车、上船、上飞机时, 我们看到一些东南亚国家的侨民用羡慕的目光看着我们, 我为是中国人感到自豪。”正因为此, 越是远离祖国, “祖国——父母之邦”的感受愈深, 人们就越是想念祖国, 人们的爱国热情也就越高。

3. 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无处不在。

在现代国家, “以民为本”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潮流, 当公民遇到困难时, 就感觉到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温暖。在平时, 国家通过法律, 维持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 人们在一个安定团结的环境下幸福生活——这就是国家的责任。如果国家面临分裂、战争等不幸, 国家或许没有能力尽到自己的责任。但当公民遇到困难时, 政府发放了最低生活保障, 或者通过其他多种途径帮助公民解决困难, 这一点已成为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的共识和责任。当公民遇到灾难时, 国家倾注全力投入抗灾, 挽救灾区人民的生命, 帮助受灾人民重建家园。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 国家领导人都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之中, 倾注全国的人力物力, 挽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通过组织灾区重建、对灾区民众进行心理辅导等一系列有力措施, 抚慰着灾区人民的心灵, 使灾区人民重拾信心, 建设自己的家园。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作为坚强有力的后盾, 人们难以想象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4.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冷战思维、种族歧视阴魂未散。

自由主义与经济学 篇8

一、财产权与经济自由的概念和含义

(一) 财产权的宪法概念

其财产权, 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 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是可以以金钱计算价值的, 一般具有可让与性, 受到侵害时需以财产方式予以救济。财产权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 也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实质是基于财产而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1) 。财产权既具有自由权的性质, 也属于经济权利之最重要内容:一方面, 财产权是确保相当的生活水准的权利的基础, 另一方面, 财产又是独立和自由的基础。

根据相关的规定, 一切具有财产价值的权利, 不管是物权、债权、还是著作权, 都将受到法律的保障:

第一, 人民有权力自由使用、收益或处分其有财产, 并排除他人的干涉。

第二, 国家征收或征用公民私人财产需为了公益利益, 并且给予合理补偿。

第三, 如果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违法侵犯公民财产权的, 应负赔偿责任。

第四, 私人在没有取得法律授权的情况下, 不得侵犯他人财产权, 否则应负相应的民事或刑事责任。

(二) 经济活动自由的含义与保障

作为自由权之一的经济自由通常包括居住和迁移的自由、移居国外和选择国籍的自由、职业选择的自由以及财产等内容。不仅意味着经济人的偏好自由、价值自由、使用自已的资源自由, 而且包括自由交易自由定价等。较广义的经济自由权包括职业选择自由、契约自由、经济体结成协会的自由、竞争自由及兼职自由等。宪法确认的经济活动自由产生两种效果:

A、要求政府控制自己的行为, 不能对生产者 (包括劳动者) 、消费者以及他们间的交易实施任何强制或变相的强制。

B、政府必须保护公民的经济自由免受社会势力的强制。

二、保障财产权与经济自由的重要性

A、保障财产权与发展市场经济的目标是一致的。在中国既存的话语里, 把私有制经济理解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表述, 意味着承认其合法性与持久性 (2) 。在市场商品经济的条件下, 如果不保障私人财产权, 经济就不可能出现繁荣。财产权没有保障, 就等于不承认个人利益, 那么对个人追求个人自身利益最大化所获得的利益因为没有保障也就等于没有利益。这样, 个人就不愿意辛苦地利用自己的有限资源去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没有了求富的欲望, 社会经济也就不可能出现繁荣。

B、财产权是公民生命权、自由权的基础和保障 (3) , 保障公民财产权也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从财产权与其他基本权利的关系来看, 财产权是保障生命权、自由权的基础权利。财产权与生命权、自由权一同, 构成公民最基本的三项权利。私人财产权意味着私人在社会合法范围内自治的正当性, 也意味着私人有权控制在私人领域内属于个人的物品, 意味着个人能够通过自身的劳动成果来维持个人的生存, 意味着个人不必强迫于为他人提供生活必需品。没有财产权的生存权, 只意味着做奴隶的权利, 因为人对物的依赖必然转化为对控制该物的人的依赖。没有财产权作为保障基础的其他权利和自由, 只是空泛的权利和自由, 个人的生存将失去动力和条件。所以, 在宪法里明确个人财产权是对我国公民生存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

C、财产权有助于实现个人人格的自我发展和进步, 是促使个人进取和实现社会公益的巨大力量, 财产权是一种正当的权利。财产权受平等保护是近代现代制度文明的重要标志。财产权是道德与善行的催化剂, 是野蛮与文明的分水岭, 是人类文明的推进器和标志。如果财产权没有保障, 那么人民的生产创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极大的打击, 不愿意努力勤奋进取, 有钱人也会因为朝不保夕的财产而肆意挥霍, 人民也不愿意通过正当手段来获得财富, 社会就会陷入盗窃、抢劫、强权、人治的斗争中, 文明将不复存在。哪里没有财产权, 哪里强权就压倒正义, 哪里野蛮就压倒文明。

既然财产权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价值, 财产权自然应当由宪法加以确认并宪法的保障。

三、西方大陆法系国家保障财产权和经济自由的有关规定

(一) 法国《人权与民权宣言》第17条规定:

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示必须时, 且在公平而预先补偿的条件下, 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4)

(二) 1946年《日本国宪法》第22条规定:

在不违反公共福利的范围内, 任何人有居住、迁移以及选择职业的自由。不得限制任何人移居国外或脱离国籍的自由。第29条规定不得侵犯财产权。财产权的内容应适应于公共福利, 由法律规定之。私有财产在正当补偿下方可。 (5)

(三) 1947年《意大利共和国宪法》第16条规定:

除非根据保健和安全方面的理由法律可按一般程序某些限制外, 公民均可在国内任何地区自由迁移和居住。不得以政治理由规定任何限制。每个公民, 除非附有法律义务, 均可自由离开与返回共和国土。第23条规定:不根据法律, 不得征收任何个人税和财产税。第42条规定:财产为公有或私有。经济财产属国家、团体、个人。私有财产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 但为了保证私人财产能履行其社会职能并使其能人人均能享有, 法律规定获得和享有私有财产的办法和范围。为了公共利益, 私有财产可以在法定场合被有偿征收。依法继承和依遗嘱继承的规则和范围以及国家在遗产方面的权利, 皆由法律规定之。 (6)

(四) 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第11条规定:

所有德国人在联邦领土内均享有迁移之自由。第14条:一、财产权及继承权应予以保障, 其内容与限制由法律限定之。二、财产权负有义务。财产权之行使应同时有益于公共福利。三、财产之征收, 必须为公共福利始得为之。其执行, 必须根据法律始得为之, 此项法律应规定补偿之性质与范围。补偿之决定应公平衡量公共利益与关系人利益。补偿金额如有争执, 得向普通法院提起诉讼。 (7)

(五) 1987年《大韩民国宪法》第14条规定:

全体国民有居住、迁移自由。第15条规定:全体国民有选择职业的自由。第23条规定:a、全体国民财产权应予以保障。其财产内容范围由法律规定。b、行使财产权时应尽力照顾公共福利。c、因公需要, 对财产权需征收、使用或限制及由此付的补偿, 均由法律规定, 并应支付正当的补偿。 (8)

(六) 《世界人权宣言》第13条规定:人人在各国境内有权自由迁移和居住。

四、我国现行宪法的不完善方面

A、宪法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第33条虽然笼统地提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但没有任何其他关于经济自由的规定。

B、宪法第13条中, 规定了“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不过, 没有关于财产权的补充条款的详细规定, 且我国的司法审查制度还不够完善, 征用补偿在没有详细的规定下的实际运用中有许多困难。根据《国家赔偿法》, 国家只赔偿直接损失, 不赔偿间接损失, 且有关征收补偿的标准很低, 因此, 包括《国家赔偿法》在内的保障公民财产权的法律还有待完善。

C、我国现行宪法没有居住与迁移自由、移居国外和选择国籍的自由以及职业选择自由等相关规定, 然而, 香港和澳门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确明确规定了迁移自由, 这是对大陆公民的不公正。

D、在宪法中没有明确财产权与所有制的关系。

E、宪法在“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部分没有“财产权”的相关规定。

F、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相比, 在司法程序上可能出现错误。在确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的国家, 不论财产是否是非法的, 个人、组织、国家都不得侵犯, 一切非法财产的处罚都要在司法判决后才能够执行。而如果只保护合法财产, 但没有对非法财产的限时保护, 就会出现以非法财产为名的肆意侵犯, 结果在之后经过司法检查发现此“非法财产”为合法财产, 这样就会造成公民合法财产的无辜侵犯现象。可见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财产保护的司法程序上更加成熟, 不会出现错误侵犯行为。

五、具体条款的修改意见

A、在宪法第13条后作为第14条, 规定:a、凡是以公共权益为目的的财富都属于公共财产, 其具体范围另行明确规定:此外的权益, 皆可成为私有财产的保障对象。 (人民财产所有权之行使, 在不妨碍公共利益植范围内, 受法律保障 (9) ) 。b、政府对公有财产需严格依法进行保护, 并不得违反, 这样就可以保障公民的财产不会被未经过司法程序而以非法财产为由而侵犯。

B、在宪法13条中增加内容, 规定:国家可以依照法律对私有财产予以征用或征收, 但是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a、国家征用或征收私有财产时, 需依照征收或征用实施前已有法律确定的标准进行适当补偿:如果之前没有相关法律补偿标准, 需要按照同期市场价格进行完全补偿。 (人民之财产所有权不受侵犯, 但因公益上之必要, 得以相当价格征收之 (10) ) 。b、国家征用或征收的私有财产如果是生活必需品, 应当给予被征收者能继续保持其原有正常生活水平的完全的补偿。其具体标准法律另行规定。c、如果被征用或征收的私有财产在完成其特殊目的后能够恢复原状, 可以由该财产所有者依照物的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选择是否收回, 但收回行为不影响其获得相应补偿的权利。

这是对目前宪法中欠缺的补偿条款的修补, 并且能够做到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相同情况相同处理, 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最终能够比较充分地实现人类利益最大化。

六、结语

完善社会主义宪法的财产权保障是一个复杂的工程, 但这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历史经验表明先进的社会要有先进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 而只有建立完善的私人财产的保障, 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所追求的“人权法治”。宪政事业, 宪法的修正不会停止。

摘要:对个人财产权的保障促进了西方国家宪法体系和宪政制度的完善。在当代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完善过程中, 对个人财产权的保障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自由与财产权的保障二者密不可分, 共同推动中国现有经济体制的发展。但是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如今, 宪法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部分则没有“财产权”和“经济自由”的相关规定, 这是极不利于现行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 所以修宪是必要的。

关键词:财产权,经济自由,保障,修改宪法

注释

11郑贤君主编.宪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198.

22 季卫东.宪政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230.

33 夏泽祥主编.宪法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1:121.

44 法国<人权与民权宣言>.

551946年<日本国宪法>.

661947年<意大利共和国宪法>.

77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

881987年<大韩民国宪法>.

99 张知本.宪法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4:120.

自由主义与经济学 篇9

随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经济学家越来越关注复杂的经济指数计算和完美的经济模型构建, 这使得经济学背离了它的原初动机——面向人类的生活和现实。阿马蒂亚·森认为, 现代经济学的伦理不涉现象已经成为主流, 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学与伦理学的疏远;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分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隔离。

其实, 经济学有两个根源——一个是与纷繁复杂的计算和模型相关联的“工程学”方面的内容, 另一个则是与人类现实生活和幸福相关联的“伦理学”方面的内容, 而当今, 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表现出了倾向于第一个方面内容的研究, 而忽略了经济学诞生之初就肩负的“经世济民”使命。“现代经济学的不自然的‘无伦理’特征与现代经济学是作为伦理学的一个分支而发展起来的事实之间存在着矛盾”。从传统的伦理学家和经济学家那儿, 我们看到了经济学与伦理学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姻联, 而如今, 随着实证主义主导地位的确立和巩固, 现代经济学与伦理学走的越来越远, 森叹息到:“随着现代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隔阂不断加深, 现代经济学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贫困化现象。”这的确是经济学的困顿, 也是伦理学的悲哀。

经济学与伦理学的疏远使这两门学科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对“人”的界定也出现了分裂, 由此, “经济人”和“道德人”成为了毫不相容甚至对立的两种人性。在经济学的假设前提中, 人被定义为永远只做理性选择的“经济人”, 他的最重要特征就是自利, 经济学理论在这个“经济人”的假设前提下进行各种经济模型的构建和研究。在森看来, 对“经济人”的理性假设有它的合理之处, 因为“其他任何非理性的特殊类型的假设可能会导致更多的错误”但问题在于, 这种遵循“选择的内在一致性”、“自利最大化”和“一般最大化”的理性人, 并不是经济学本来意义上所要表达的经济人, 森说, 经济学上对人的理性的狭隘规定其实是对斯密理论的曲解所造成的。许多经济学家都喜欢引用斯密关于肉商、酿酒商和面包商的论述来说明人类行为的“自利”本质。其实, 当我们重新审视斯密关于理性人的思想时就会发现, 斯密要说的恰恰是不能满足于把经济拯救建立在某一种单一的动机上。渗透在他文字里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人, 他的同情心和慷慨心的融合, 主体情感与旁观者情感的统一。“斯密的理性人概念把一个人牢固地放在周边人群之中——放在他所属的社会之中。一个人的价值判断和行动都顾及别人的存在, 个人并不是与‘公众’隔离的”。一个真正的理性人是既能考虑自身利益, 又能站在“上帝”位置考虑整个社会正义的道德人。在这样的意义上, “经济人”与“道德人”本质上应该是统一的, 然而, 现代经济学则完全撇开了“道德人”这一方面, 对“经济人”给予了狭隘的理性定义, 这使得人类从此患上了滑稽可笑的“精神分裂症”并过着在经济领域和道德领域分裂式的生活。

现代经济学对单纯的工具性价值的追求, 而忘记了追求财富与利益的最终目的, 使得经济学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严重分离。经济学只做着研究怎样获取理论上的最大利益的工作, 只做着指数计算精确的技术性工作, 只做着让模型的变量越来越多而其本身越来越完满的工作。数字和模型摆在人们面前, 但却很难改善人们现实的生活。其实, 人的生活不仅仅是追求物质财富和自身利益, 从某种意义上说, 人们似乎更关心“一个人应该怎样生活”这个广泛的价值问题。森把它称为“伦理相关的动机观”。森认为, 现代经济学直接假设了人类的目标, “人类的行为动机总是被看作是简单的和易于描述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离让经济学的研究变成了单向的坐标, 也使许多经济理论失去了应有的效力。其实, 经济学“可以通过更多、更明确地关注影响人类行为的伦理学思考而变的更有说服力”

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不仅对经济学, 也对伦理学来说, 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我们不禁要问, 为什么现代经济学会出现伦理不涉, 远离原点的“贫困”现象?为什么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经济现象只引起了经济学家们从收入、财富和单纯的数字方面去研究它们?为什么哲学家、伦理学家进入不了主流经济学领域, 获得一席之地, 拥有发言权?种种疑问揭示出一个重要的问题——视角。正是由于经济学分析视角的单一, 才使得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 得出结论的偏狭。面对这个问题, 阿马蒂亚·森提出了一个宽泛的评价标准视角。

2自由视角下的发展

2.1自由、可行能力、发展

在森的经济学理论框架内, 自由是个很重要的概念, 森所界定的自由概念, 和亚里士多德对生活质量的论述以及亚当·斯密关于生活必需品的论述有异曲同工之处。而森在论述他的自由观时, 又强调了“可行能力”这一概念。在森看来, 自由是一种实质意义上的自由, 即享受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这里, 一个人的可行能力指的是“此人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而所谓“功能性活动”则来源于亚里士多德, 它“反映了一个人认为值得去做或达到的多种多样的事情或状态。”更具体地说, 实质自由包括免受困苦——诸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之类——基本的可行能力, 以及能够识字算术、享受政治参与等等的自由。这样看来, 可行能力是一种自由, 过有价值的生活的自由。

一般来说, 经济学家都比较侧重于使用自由机会方面的概念, 而政治哲学中, 则侧重于研究自由实现的过程和程序。森用了很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自由的这两个方面, “很多时候, 我们会看重获取某一事物的实际机会, 而不论我们达到目标的过程是什么 (‘不必让我选择好了, 你完全清楚这家餐馆和我的口味, 你只管点我喜欢的那些菜’) 很多时候, 我们又可能更强调选择过程 (‘我知道你能够比我自己更好地表达我的观点, 但我宁愿自己表达’) 。”森认为, 自由的机会和过程方面都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对过程的考虑不能割裂对机会的评价, 而对机会的注重往往包含对过程自由的选择。比如希望公平地赢得选举等等。

而“发展可以看做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在《以自由看待发展》的开篇, 森就这样指出。通常意义上的发展观认为, 发展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或个人收入提高、或工业化、或技术化、或技术进步、或社会现代化等等。但森跳出了传统对发展的认识, 把发展提升到扩展人们自由的高度, 从扩展自由的角度看待发展, 是森经济伦理思想的独到之处。森认为, 我们“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那些目标……而不仅仅是某些在发展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的手段。”发展要求消除限制人们自由的诸多因素, 包括贫困、暴政、经济机会的缺乏、社会剥夺、压迫性的政策和过度干预等等。这些因素都是经济指标以外的因素。森反复提醒我们不能将发展仅仅理解为经济增长。因为, 经济增长是一个内涵较窄、偏重于数量的概念;而发展的内涵较宽, 它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变革等广泛领域, 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涉及质量的概念, 绝非单一的经济增长所能涵盖, 甚至在某些情况下, 经济增长却不能促进发展。森强调, 发展的目标必须远远超越财富的积累和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其他与收入、福利有关的变量的增长, 这并非忽视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而是社会发展必须更加关注使我们生活得更充实和拥有更全面的自由。可见, 森对发展的理解是超越狭隘的发展观而更关注伦理层面的。

2.2自由作为发展的目的——经济的价值理性复归

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根据这一视角, 森对市场、效率、平等、民主、正义、失业、贫困等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作出了与现代经济学大相径庭的解说, 从而在重大经济问题的讨论中重塑起伦理层面, 这也是其在研究方法上的重大创新。以市场为例, 森认为市场体系的优点绝非仅仅在于它拥有更高的效率, 能够产生更多的收入、消费品和其他最终成果。在市场经济类型中, “用自由的劳动契约和不受限制的人身迁移制度, 来取代人身依附性劳工和强制性劳工制度”即实现人身自由和就业自由, 本身就是对发展的显著贡献, 而不管它们是否有利于经济增长。森批评现代经济学家注重效率而忽略了平等和公平, 强调收入贫困和收入不平等而忽略了与平等有关的其他因素!如失业、缺乏教育、遭受社会排斥, 其结果导致了把自由只局限于效用、福利、实际收入等非常狭窄的经济领域, 遗落了政治自由、公民自由等作为发展重要目的的其他自由形式。森告诫我们:“自由是一个具有内在多样性的概念……自由有千种风采可以展示。”发展乃是一种全面自由的扩展。这是森论述的自由的建构性作用。它揭示了实质自由对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把问题的最终归宿落实到提升人们生活质量, 使人生活的更加幸福这一哲学开端上来, 这有别于一般的“工具论”思想, 而更体现为一种价值理性的复归, 即向着开端的返回。

2.3自由作为发展的手段——伦理的工具理性展现

森指出, 自由除了作为发展的首要目的外, 还具有促进发展的工具性作用。“自由的工具性作用, 是关于各种权利、机会和权益是如何为扩展人类一般自由”, 从而为发展做出贡献的, 其有效性的根据主要来自“各种类型自由的相互关联性, 而且一种自由可以大大促进另一自由”森列举了五种类型的工具性自由: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防护性保障, 这些工具性自由不仅能直接扩展人们的可行能力, 帮助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过有价值的生活, 而且它们之间也能互相补充, 互相强化, 如政治自由对保障经济自由、防止社会饥荒等的作用。他驳斥了广为人知的“李光耀命题”, 即提倡严厉的政治体制——否定基本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据说那样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森指出, 全面的国际比较从来没有证明这一命题, 大量的实证经验反倒确证, 经济增长更多地与友善的民主制度而不是与严厉的政治体制相容。进一步, 森再次引用了关于饥荒的研究结果, 指出饥荒在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在有效运行的民主体制中, 它通常发生在殖民地、权威主义社会以及官僚专制体制当中。这是因为“权威主义统治者, 他们自己是绝不会受到饥荒的影响的, 因而他们通常缺少采取及时的防范措施的动力。与此相反, 民主政府需要赢得选举并面对公共批评, 从而有较强的积极性来采取措施, 防止饥荒或其他类似的灾难。”森还分别论证了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和防护性保障对市场机制、政治民主、公共教育、医疗保健、社会福利等人类发展方方面面的手段性作用, 说明人类的各种自由是相辅相成, 同促同进的, 而发展就是这各种自由的合力产物。既是合力的结果, 那么为了更好发挥协同作用, 更快推进发展, 在确定发展首要目的时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某种单一自由, 如经济增长, 发展要着眼于一种全面自由的扩展。

参考文献

[1]阿马蒂亚.森.经济学与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自由主义与经济学 篇10

1 偏远山区当前仍处于亚自然经济状态

亚自然经济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一方面带有浓厚的自然经济色彩, 另一方面, 又渗入了部分市场因素, 但总体而言, 自然经济的成分相对比较多。

在偏远山区, 仍然沿袭着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形式。农户作为一个经济主体, 它生产的产品, 一部分用于直接的生活消费, 如生产的粮食、蔬菜、瓜果等一般是用于自己的家庭消费。另一部分用于第二年再生产的生产性消费, 包括预留来年所需的种子和用于牲畜饲料的谷草、秸秆等。偶尔也将一些家畜家禽拿到市场上出售, 换取农具、食盐等无法自产的物品, 这些拿出去交换的产品是满足自给性需求之外的剩余产品, 其品种和数量取决于市场供求和价格, 如果某种产品价格高, 农民就会有意识地压缩自己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量, 想方设法挤出尽可能多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出售;反之, 农民就扩大自己的消费量, 不再去市场上出售。这样的经济虽然与市场有一定的联系, 但从总体上来说不是为了交换, 而是为了自己的消费, 因而是自给、半自给经济。

也有学者认为, 我国偏远山区目前处于商品经济的萌生时期, 商品交易的规模小、数量少、不正规。总之, 山区人民离市场经济还有一段遥远的距离。

2 亚自然经济严重阻碍着山区经济的发展

2.1 封闭式的生活方式易形成“惰性经济”

自然经济所具有的封闭性内部生产和生活方式注定了人们惰性的消费需求。偏远山区的农民习惯了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 不再有新的消费渴望和刺激, 以及对新的生产要素投入的渴望与激励。他们一直生活在自我封闭的循环圈内, 只是把尽可能地增加劳动作为自然经济条件最基本的配置方式手段, 重复着贫困的生活。

2.2 缺乏“市场”观念, 无法扬长避短发挥山区资源优势

山区的自然条件特征一般表现为:地势垂直分布明显, 地形复杂多变, 地块零星分散, 气候独特, 昼夜温差大;山区的山场面积是耕地面积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在这种自然条件下, 同一块地如果像平原地区一样种植普通农作物可能连种子都收不回来, 但若经营某些特色农作物、禽畜产品, 则可能收获经济价值高的上等农产品。然而由于山区人民与外界缺乏交流, 在封闭生活圈中, 很难产生“买”、“卖”意识, 他们认识不到宝贵的资源优势, 而是世世代代从事着处于劣势的粮食业的生产。以山峡腹地山区为例, 该区土地面积中, 林地占21.74%, 草山草坡占22.33%, 水域河滩占3.23%, 这些非耕地合计占土地总面积的47.41%, 而耕地只占24.59%。但从农业结构来看, 种植业占60.99%, 种植业中粮食占73.3%。因此, 该区农业产值的绝大部分是由占山地总面积24.59%的耕地创造出来的, 而占土地总面积47.41%的林地、草地和水域共创造的产值只占农业产值14.7%。这说明非耕地利用率很差, 没能发挥出山区的优势。

2.3 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使农民不能享受分工带来的好处

亚当·斯密认为, 劳动分工是国民财富增进的根本原因。分工制度在经济领域中能引入迂回止步方式, 农民进行专业化生产可能带来收益递增、技术进步和知识信息存量的扩大。分工的好处是动态的, 一方面促进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加速积累, 另一方面通过生产中工人的集中减少信息, 强化社会分工, 进而为市场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在偏远山区, 农户往往是自己生产点什么就消费点什么, 需要从外部购买的商品支出多半是靠打工的收入支付, 自己不利用资源进行专业化的生产, 没有什么产品与外界进行交换, 被远远的排斥在大市场外面, 不能享受市场分工带来的好处。

2.4 因循守旧的意识形态使农户缺乏风险意识和冒险精神

自然经济下的小农受自然经济本身所固有的各种内在惰性的影响, 在意识形态和个人行为方面成呈现出较强的保守性, 主要表现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思想僵化、谨小慎微等, 在生产活动中缺乏风险意识和冒险精神。他们很难改变以农为主, 特别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发展思路。在他们看来以其冒“亏本”的风险, 不如保全现有的生活状态。据调查, 一个养几百只鸡的农户在“非典”期间遭遇市场阻隔和鸡瘟, 结果欠了3000元债务, 据说“几年都翻不了身”, 其他农户也都不敢“轻易投资”了。

3 偏远山区开发需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由于亚自然经济存在致命弱点, 生存在这种生活方式下的农民, 无法享受参与市场分工带来的好处, 很容易陷入世世代代贫困的怪圈。而自1992年国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已有16年的历史, 有很多地区已充分体验到了市场经济的高效率, 享受到了市场经济带来的高收益。而广大偏远山区的农民, 他们却离市场经济还很遥远, 这种差异只会使其生产和生活水平与外界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克服这种差距的办法有几种:一是提倡山区人民忍受贫穷落后, 继续苦难的生活, 这显然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 以及“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的目标;二是尽可能地救济山区, 而这种方法只会进一步强化山区的“惰性经济”, 只是治标不能治本;三是鼓励山区人民打破传统的生活方式, 利用山区的特有优势参与市场分工, 融入到市场经济大潮中去, 毋庸置疑, 这将是最可行最有效的办法。

从自然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是历史性的变化。太行山区是我国山区开发的排头兵, 因其成果显著, 1986年国务院把开发太行山的做法誉为“太行山道路”, 太行山区的开发成为全国山区开发的一面旗帜。我们且来看太行山区从自然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历程。

在太行山, 这一变化是通过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转变来实现的。过去农民只是在占山区面积比重很小的耕地上生产粮食, 把占地比重极大的坡地荒废掉。现在, 太行山人在小流域治理的广大隔坡梯田上种植了柿子、板栗、苹果、山楂等, 还发展了一定规模的牛业、养兔业、毛皮兽养殖业等;农业内部的产品结构调整引发了整个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在农村生产率提高后, 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寻找出路, 他们选择了具备资源优势, 对资金、技术要求低的农副产品加工业、采掘业、电力工业, 在有旅游资源的地方还发展了旅游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还带来了流通领域的变革。太行山区产业结构调整所引发的大规模的农产品以及相应的商品性生产资料的涌现, 呼唤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流通组织和流通渠道, 以及为流通服务的信息、运输、储存、加工等产前和产后行业, 社会分工在太行山区悄悄的深化。最初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只是分散和无组织的, 但是随着生产领域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各种蔬菜、苹果、板栗、养牛、兔的生产基地的建立, 流通也相应地走向专业化、组织化和规模化, 他们能够提供现代专业技术、现代专业生产资料, 产品收购、运输、储存、销售、加工以及信息、资金服务;而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户往往在一些交通比较方便的山口镇集聚起来, 使这些镇成为山区农户提供各种服务的基地以及连通山外与山内经济的交流点。这些山口镇随着服务量的增加而迅速扩大, 繁荣起来, 推动了山区经济开发。太行山区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山区开发的历程就是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变化的过程。

4 偏远山区构建市场经济的切入点

4.1 通过宣传教育, 强化山区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

应通过向山区农民宣传农村专业户、重点户发展商品生产的事迹, 增强他们的致富信心和进取精神;同时应增加教育方面的投资, 提高农民的素质, 便于其掌握先进的生产技能, 以及树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时间、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另外向外地转移剩余劳动力, 开阔眼界, 也能使他们学到一定的生产技术和操作技能, 增强市场经济意识。

4.2 围绕农业产业化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

(1) 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 建立科学的土地 (特别是山地) 流转制度, 坚持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 使其能有偿转让、互换、入股、租赁, 并使之法制化, 推动土地流转, 便于实现规模经营。 (2) 完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政府要完善财政支农政策, 加大农业投入;在税收方面, 应实行低税率, 在一定时期内, 对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可以减征或免征;在金融方面, 要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 农业银行的作用, 保证农业获得金融支持。 (3) 制定培育中介组织的政策, 帮助农户走向市场。 (4) 促进农业服务组织的发展, 以便为农产品的生产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 (5) 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以示范区向周围辐射, 并提供成功的经验。

4.3 增加基础设施投入

被大山分割包围的山区, 如果不能解决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本问题, 仍然摆脱不了贫困。应加大对山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便利的交通、信息、以及有保证的水利和能源产业的发展, 有利于打破山区的自然经济和闭锁的环境, 开阔人们的视野, 促进人流、物流、服务及资金的畅通。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农业、农村与农民[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2]瑞珍, 王征国, 罗丹.山区的综合发展———理论分析和太行山区经验证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论自由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篇11

关键词:自由;经济自由;计划体制;市场体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5-021-2

一、自由概念简述

自由是一个看似准确,但实际上却是模糊至极的概念。正如林肯所言,全部的美国人都声称为自由而奋斗,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自由的指称显然不尽相同。原因就在于,自由作为一个概念,它是思辨的产物,形式上是单一的。但是,将其放诸于现实的生产生活的话,每一个人的自由都是具体的,因而势必形式不一。也正是这个原因造成了自由的“歧义”。

在不同人文社会学科视域下,自由有着不同表述。笔者以具有代表性的人文社会学科为例,将其粗分为哲学自由、政治自由、伦理自由、社会自由以及经济自由。但以上四种自由仅仅是微观视域下的自由,要想对“自由”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必须诉诸于宏观。

洛克说:“离了思想,离了意欲,离了意志就无所谓自由。”因而,宏观上的自由这一概念,与人的“思想”、“意欲”以及“意志”有着密切关系。黑格尔对这一关系作出了明确的解释:“自由的真正意义在于没有绝对的外物与我对立,而依赖一种‘内容,这内容就是我自己。”可见,自由是指个体可以在自身“思想”、“意欲”以及“意志”的支配下独立选择行为的一种“行为状态”。这一行为状态的达成,意味着对以“物”、“我”为代表的必然性的克服。“物”,即一种外部障碍,它可能有国家机器、社会坏境等因素造成;而“我”则是内在于个体的一种障碍,很多情况下它是由个体的生理、心理等因素造成的。根据这两种外部障碍的划分,柏林又进一步将自由分为“积极自由”(对外在障碍的克服)和“消极自由”(对内在障碍的克服)。据此,我们可以大体从宏观的角度对自由这一概念做出界定:自由,是指行为主体不受任何障碍约束的一种行为状态。

二、经济自由及其基础性地位

经济自由这一概念有着多重实践指向,笔者以为,它涵盖了个体、社会以及国家三个层面。就个体经济自由而言,它首先指的是私人财产占有的自由。洛克认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其合法性来源于“人类劳动”——使“自然物”脱离了“天然状态”,从而使其具有了依附的属性;其次,“交换自由”也是个体经济自由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不仅仅是因为互通有无是人类的本性之一,更因为“交换自由”是“社会分工”逻辑链条下的必然产物,舍此,“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生产过程便不复完整。社会层面上的经济自由首先是个体经济自由的延伸,是社会全体成员经济自由程度的总体反映,其内容构成主体是个体具体的“经济自由”。其次,它也是“政府——市场”关系的反映,体现了政府对市场定位以及规律认识和把握程度。最后,国家层面的经济自由,主要指贸易自由,它涉及的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毋庸置疑,在个体、社会以及国家三个层面的经济自由中,个体经济自由占有基础性地位。

经济自由是其他自由的先决条件,这是赋予经济自由以基础性地位的根本原因。人之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是“会思想的芦苇”,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因此,人类的全部生活是由“目的”和“需要”构成的,而在众多“目的”和“需要”之中,“经济目的”或者说“经济需要”始终是最基础和最根本的。但是基础性的“经济目的”并非人类生活的“最终目的”或“唯一目的”,因为实际上并不存在纯粹的经济目的。换言之,“经济目的”仅仅只是人类达成其他一般性目的工具,而非目的本身,但这并不影响其基础性地位。然而,位于人类生活“目的链”底端的“经济目的”的达成,绝非“无中生有”,它依赖于特定的条件——经济自由,亦即依赖于“私人财产占有的自由”和“交换的自由”。前者的实现程度决定了人们有无权利通过自身有意识的努力来积累财富,而后者则在前者的基础上又决定了人们有无权利支配自己的私有财产,这两者的共同作用就间接决定了个体有无绝对的权力控制自身的全部生活。正是在此意义上,笔者认为经济自由是其他自由的先决条件。

三、经济自由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经济体制”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分为以计划为主导的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和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所谓计划经济体制,是指政府按照统一的计划,通过行政指导,按照行政指标来分配资源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所谓市场经济体制,则是指通过价格、供求关系来分配资源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在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下,个体经济自由程度可谓天上地下。

上文已经说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资源配置是通过国家行政权力实现的。这意味着国家所有的资源配置都服从于特定的“计划”,而“计划”的逻辑一旦落地生根,势必要求更多的与“原初计划”相配套的“子计划”。因此,国家在经济层面所作的各项“经济计划”,最终会通过事无巨细的“子计划”影响个体的“经济自由”,其中就包括了对职业的选择(创造财富)以及自身对财富的支配(交换自由)等方面。它实际上意味着,我们作为个人将不再允许去决定什么是我们所认为的边际需要。”哈耶克所说的“我们所认为的边际需要”,亦即经济生活以外的政治、文化等生活。可见,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经济计划”拒斥任何“波动因素”,因而它最终会导致人们的全部经济生活受控于“经济计划”、经济自由受到限制,而基础性的“经济自由”一旦受到限制,其他层面的“自由”也就就陷入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境地。综上,通过国家的行政权力来分配资源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结果是:个体经济自由严重受限,用于制定计划的“公”权力对人们生活介入过多,个体“私人空间”被挤压。

市场作为一种通过价格、供求关系来分配资源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用竞争原则代替了过去的“计划原则”,从而使人们错综复杂的需求以及满足需求的方式得到了最合适的安排。之所以说它是最合适的,原因就在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自身既有的需求面前,没有一个更合适的人,能够代替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优劣排序。此外,在竞争的原则之下,个体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因而依靠有意识的努力去积累财富的行为也成为可能。与此同时,“个人财富的积累”为“交换自由”创造了前提条件。在此意义上,我们说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而言,市场经济体制直接赋予了个体“经济自由”。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推论:在“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体制中,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自由”具有逻辑必然性,而“计划经济体制”拒斥“经济自由”。

四、自由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从狭义上来看,“自由”可以分为“经济自由”、“哲学自由”、“伦理自由”、“社会自由”以及“政治自由”多个层面,其中“经济自由”占有基础性、根本性地位,它是其他自由的先决条件,这一点在前文已经有所论述。因而,将对“自由”的分析等同于对“经济自由”的分析,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此意义上,“自由”的问题也就成了“经济自由”的问题。“经济自由”在不同经济体制视域下的实现程度有所不同,“计划经济体制”拒斥“经济自由”,原因在于“经济自由”携带的“不稳定”基因有可能会干扰“计划”的实施,关键环节的差错甚至会否定计划本身。“市场经济体制”则是“经济自由”的代名词,竞争原则孕育的“选择自由”赋予了个体创造财富以及交换商品的自由(经济自由)。因而,经济自由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应有之义。至此,我们已经大体可以理清“自由”、“经济自由”、“经济体制”之间的逻辑关系。“自由”的本质在于“经济自由”,“经济自由”是其他自由的先决条件;在“经济自由”与“经济体制”的关系方面,“经济自由”为计划的体制所不容,而只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得到肯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计划”与“自由”之间存在着绝对矛盾——有“计划”就无“自由”,有“自由”就无“计划”,只要“计划”不成主要矛盾,“自由”就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事实上,绝对的“市场经济体制”只有在理论上才有存在的可能。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推论:只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自由”才能成为一项现实的权利,抛开经济自由谈政治自由、伦理自由等其他自由是不切实际的,对其他自由的追求要以“经济自由”的实现为前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洛克.人类理解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5]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6]哈耶克.自由宪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7]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8]谭培文.社会主义自由的张力与限制[J].中国社会科学,2014(06).

自由主义与经济学 篇1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以“解释现代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规律, 在这个过程中,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在《资本论》中得到了完整而系统地显现。

第一, 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恩格斯指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个自然史的过程”, 他认为, “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么超脱各种关系, 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在《资本论》中, 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机制, 揭示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规律。

第二, 抽象分析的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分析经济形式, 既不能用显微镜, 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经济学不同于自然科学, 不可以用化学或物理实验去研究, 不能靠单纯地感性直观, 只能借助思维的抽象力去分析。马克思的抽象分析方法不是一种先验的或纯粹思辨的, 而是历史的, 他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性、历史性和暂时性, 深入分析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一般规律。

第三, 研究与叙述相统一的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到:“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 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 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 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种研究与叙述相统一的方法和抽象与具体相统一的方法又是统一的, 研究的方法就是从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叙述就是从思维抽象到思维的具体, 这两种方法在形式上有差异, 但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第四, 逻辑的与历史的相统一的方法。逻辑的方法是从最简单和最抽象的概念范畴出发, 在思维中具体化, 即就是从抽象到具体;历史的方法是从事物的实际发展顺序去研究, 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 逻辑与历史是相统一的。

二、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 研究个人、厂商、政府或其他组织如何进行现实生产的选择, 使得资源高效利用, 以较少的投入获取最大化的回报。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是科学主义, 在实际的经济学研究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分析方法。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法是西方经济学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规范经济学是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 在具体的经济活动行为过程中会依据价值判断来做出理性的经济行为选择。实证经济学是采用像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把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具有一定数量关系的函数关系, 构建一定的经济模型, 通过这种模型进行一定分析来证明经济活动选择的可行性。

第二, 均衡分析法。在西方经济学中, 均衡分析法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分析是假设其他条件不变, 去分析某一时间点、某一特定市场中的某一商品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一般均衡分析是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同时达到均衡时的所有商品的价格决定。考虑到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在现实经济活动分析中常采用局部均衡分析法。

第三,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 完全抽调时间及其相关的变动因素, 静态地进行经济现象的分析;动态分析法与静态分析法相反, 是对经济活动变动的过程进行分析, 比如分析某一时间内有关经济总量的变动以及相关经济总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第四, 经济模型分析和边际分析法。经济模型分析法就是运用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来建立一定的经济模型, 然后去分析经济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边际分析法就是运用微积分方法去分析经济活动中的某一经济增量的变化, 用以说明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变化过程, 其结果可以用因变量的变化率与自变量的变化量的比率来表示, 可以分析出不同经济变量之间的依赖程度。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差异比较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学研究范式, 它们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都各不相同, 也是两种不同阶级的经济学说, 本质上是为不同的阶级服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无产阶级在经济领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为无产阶级服务;西方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的学说, 为资产阶级服务, 使得资本家利润最大化。

第一, 本质研究与现象描述的差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个重大的不同点, 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善于通过对经济现象的分析, 深入到经济现象背后去探索事物的内在本质, 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象背后本质的分析, 最终得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和必然灭亡性, 并且通过对资本家的具体的生产过程的分析, 最终发现资本家所获得利润本质上是对劳动者的剩余劳动的榨取;然而, 西方经济专注于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和描述, 而不探究其生产过程的内在本质, 不考虑为谁生产, 只考虑怎么生产和利润最大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着重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维度去考察资本主义经济活动, 去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是一种本质意义上的研究;而西方经济学企图通过对资源配置、需求满足或效用性的分析来掩盖资本主义的本质, 这就是两种研究范式最大的不同。

第二,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注重对经济现象的性质分析, 用科学的抽象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抽象, 抽象出一般的概念范畴, 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说明整个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和活动性质。例如, 马克思发现了抽象劳动, 用以说明劳动的二重性质, 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当然, 西方经济学也进行了一些定性分析, 比如投资、消费、供给、需求等概念, 用以说明经济活动主体在具体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选择或经济现象中数量关联。西方经济学注重实证分析和定量分析, 运用经济模型、边际分析和量化分析等方法去研究经济活动过程中不同数量之间的关系, 为如何做出经济选择提供参考。当然,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采用了一定的定量分析, 例如在对剩余价值、平均利润和社会再生产等环节的分析就广泛地运用了定量分析。但是, 从总体上看,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要采用的是定性分析法, 而西方经济学主要采用的是定量分析法。

摘要:经济学研究范式作为研究经济学领域的一种独特概念范畴和分析方法,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特别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种不同的范式。对于具体经济现象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采用的研究方法各有不同。

上一篇:学生心理健康体育下一篇:贴近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