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的价值观

2024-08-13

社会主义经济的价值观(精选12篇)

社会主义经济的价值观 篇1

一、什么是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根据文献研究可知国外对价值观较早定义的是在1951年, 学者Kluckhohn将对事物是否“值得的”看法, 能够影响人们的选择和行为, 称为“价值取向”;1973年学者Rokeach将价值观的概念深化为一种信念, 它使得主体会选择最可取的方式行动[1];1980年Hofstede认为价值观是对事物偏好的心理状态[2];1999年, 学者Schwartz认为价值观是心里倾向, 引导主体对事物进行评价和选择[3]。国内对价值观的定义是“价值观是个人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成了个人家园的核心部分, 是个人自我意识的核心内容。共同的价值观为共同体成员提供了价值目标、价值理想、价值信念, 为共同体成员间的复杂交往提供了调解手段, 从而使整个社会共同体处于一种和谐的秩序之中。”[4]综上所述, 价值观是能够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行为准则, 是人们行动的指南针。

核心价值观在各种价值观中处于核心地位, 不论哪个时代它都对国家和公民的意识形态起着领导与支配的作用。封建主义社会时期, “仁义礼智信”就是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早期资本主义时期, 核心价值观以“自由、平等、博爱”为主要内容;当今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其主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24个字不仅凝练的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公民的价值准则, 更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和理论指导。

二、经济发展速度决定价值观念的变迁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而价值目标的制定和引导又对经济发展起着推动或者阻碍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 纵观我国经济发展,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至1978年, 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初, 国内和国外都面临着不同方面的压力与考验, 为适应国情需要,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国营经济为主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 社会经济发展的方针是实施公私兼顾, 劳资两利, 城乡交流和内外交流。这使得建国初期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恢复与提高。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人民政权的不断巩固, 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逐步实现, 使得人们的奉献精神与研究热情从经济领域开始向价值观领域进行思考, 比如人们将个人价值和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多少相联系, 认同不计金钱和报酬只求为社会和国家多做贡献的思想, 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重新定位自己、反省自己、改造自己的观念等等。

第二阶段:1978年至2000年, 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使得经济体制由原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增长方式也由粗放转向集约。经济的多样化发展化导致了这一时期思想观念的交错混杂, 使得建国初期形成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与价值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首先是对金钱价值的认识。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宣扬“重义让利”, “文革”时期更有“富则修”的论调,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经济条件不富足的基础上, 形成了“吃大锅饭”的均衡主义思想, 因此, 无法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而改革开放以后, 先富带后富,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从此拉开了差距, 多劳多得, 不劳不得的发展现状迫使人们不在坐以待毙, 而是报以对工作和金钱的极大热忱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信念加以奋斗。

第三阶段:21世纪以来,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 建立可持续发展和“五位一体”和谐发展的观念成为新世纪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特别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再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无不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党的十八大进一步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次凝练的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而更加明确地凸显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方向, 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公民道德的基本准则。

三、价值观念的塑造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

经济发展速度决定价值观念的变迁, 价值观念的塑造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古国, 农业大国, 一个经济在农耕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国家, 其相应的价值观念也是重农轻商, 而经济的发展在这样固步自封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势必发展缓慢、甚至随着世界的发展, 时代的变迁, 出现凝固、僵化和停止不前的状态, 一个农业大国中形成的封闭、狭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想和价值观念历经几百甚至上千年的挣扎已经无法承受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 经济市场主体的创新和经济人的培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它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因此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倡导下, 首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既要兼顾与环境、资源开发的协调又要兼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其次, 市场经济主体在“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倡导下, 既要克服狭隘的民族心理, 在全球化趋势下, 兼顾国家经济安全, 保有自身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 又要克服盲目的从众心理, 在多样化的文化和复杂环境下不断地求创新、求发展, 在自由平等和公证法制的竞争环境中取胜;最后, 经济人要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倡导下, 将爱国理念和敬业实践潜移默化的融入到个体的生活工作当中, 诚实做人, 诚信做事, 注重对自身品格修养的培养, 树立“以人为本”, 重视诚信建设的价值观念。总之,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渗透在当代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中不仅对我国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更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Rokeach M.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M].New York:Free Press.1973.

[2]Hofstede.G.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software of the mind[M].New York Me Graw-Hill.1991.

[3]Schwartz.Shalom H.A Theory of Cultural Values and Some Implications for Work[J].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1999.

[4]吴向东.重构现代性——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5]陈春英, 王石宁, 李贵岭.市场经济发展与价值观念变化[J].社会科学论坛, 1997 (3) .

[6]张军.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价值观的影响[J].江苏社会科学, 2000 (1) .

[7]白涛.价值观与经济发展[J].专家论坛, 2013 (3) .

社会主义经济的价值观 篇2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经济价值

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解决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能够有力地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在新的形势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会产生经济效益,可运用经济学的成本、效益等来分析和研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经济效益和经济价值。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节约损耗效益     经济效益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创造,二是节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就其所达到的预期减少和预防犯罪的目标来看,其为国家节约损耗是极大的。犯罪分子之所以敛财或人身伤害,都是以获取最大利益为目的的。假如我们能预防某些犯罪,则国家和社会会减少损失。发生在安徽省的“同济大学研究生惨案”已告破,犯罪分子得到了法律的惩罚,但无法挽回一个将为社会贡献力量的研究生,国家、社会、家庭为培养一个研究生所付出的成本是很大的。这些人本来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创造价值,在某一领域做出贡献,这些预期的价值原本是可以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犯罪案件的发生不仅使他们个人失去了生命,国家和社会也牺牲了部分价值,像此类案件全国发生过不少起。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比较成本效益     经济学中的比较成本概念是指国家之间、行业之间、厂商之间的成本比较。把这一概念运用到社会治安领域来比较综合治理成本与刑事案件发生之后的打击成本比较,前者相对有利且带来的效益极大。     再来考察用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成本。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成本的概念是指综合治理必须的支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机构即成员单位由社会已有机构组成,只是将社会治安列入成员单位的工作范围中,充分发挥其原有的职能,为社会作贡献。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预期目标看,各种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减少,使侦查成本、审判成本、关押改造成本下降。这些节约的资源,或用来生产有价值的产品,或用增加警力改善干警待遇,提高政法部门打击犯罪的战斗力,使社会处于正常运转状态,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资源利用效益     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有关资料显示,失业率增长直接导致犯罪率的增长,失业率增长1%,犯罪率将增长5%。失业率高,社会问题包括刑事案件就会多,这是所有现代国家都面临的难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恰是解此难题的好方法。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快速发展,近年来下岗人员激增,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进入社会需要就业的人员,这三方面的人员加起来是个庞大的数字,这一部分人如不能得到很好的就业,就等于这部分资源处于闲置状态,这不仅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而且是不稳定的因素。社会治安的实施,可以为他们提供一部分就业岗位。这些人员加入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种基层组织,既维护社会治安,又减少相应的`财政负担,同时还将不稳定因素转化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力量。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也是一种需求,相对闲置人力资源是基于这种需求而配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佳利用。     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社会综合效益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的安全利益是一种公共利益,每个人都可以享受,但不能分割,是其他利益的依附,没有安全做保障,其他利益都很难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也是基于社会综合效益指定的。中央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接触劳教人员安置和帮教工作的意见》的实施使刑满释放、解除劳教的人员重新犯罪率有所降低,有的得到了政府安置,有的自谋出路,有的走向市场,竞争就业;其中大部分人给社会还作出了贡献。《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的制定,目的是减少青少年犯罪。青少年可塑性较强,对他们进行早期法制教育,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法制观念,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它的社会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社会主义经济的价值观 篇3

关键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马克斯·韦伯

一、前言

作为德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伦理学家,马克斯·韦伯一生致力于经济伦理价值的研究,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马克斯·韦伯深入分析了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兴起的动力,并介绍了其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联。在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建设中,必须在相应的伦理价值支撑下进行,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全面解决经济林伦理失范现象具有极其重要的现象,鉴于此,下面结合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深入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构建的影响。

二、马克思·韦伯的经济伦理观解读

(一)经济伦理观的精神实质。社会政治组织、宗教思想和经济基础为促使资本主义兴起的主要因素,这点在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得到明确的说明,且认为经济因素受非经济因素决定、理性经济活动被非理性因素决定以及新教伦理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因素等。除此之外,马克思韦伯认为经济模式背后包含一定的精神力量,这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也就是决定经济模式成败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同时,也就是这种无形力量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向前发展。资本主义精神对近代资本主义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属于理性的资本主义形式,受新教伦理影响。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资本主义精神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节制有度、勤奋节俭、精明强干、讲究信用,将全部身心投身到事业中去,并意犹未尽。第二,劳动为人们的天职,不管一个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负责一定的义务和职责;第三,获利为人们生活的最终目的,但不是人们幸福生活的手段。

(二)经济伦理观的现实意义。马克斯·韦伯从新教伦理方面解释了勤奋、俭省、守信和节欲等精神为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指引人们从道德和伦理两个方面很好的认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包含一般市场经济的属性,同时,还包含市场经济的特性。相比于新教伦理,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观念具有大量的封建意识,缺乏理性潜能,这种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社会生产能力,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上,伦理道德和法律这两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需的体系发展较慢,使得市场经济中的某些部分丧失道德规范,出现卖假、作假和失信等现象,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的发展,因此,价值体系建设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占据重要地位。

三、西方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构建的影响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态势,不管是国民经济水平,还是人民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更加明确。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拜金主义、道德沦丧、奢侈腐败等现象也越来越多,从而引起各种社会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资本主义市场进行分析,结合其成功经验,构建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出,资本主义的兴起在于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组织、宗教思想,西方资本主义是在三者的交互影响下出现的,马克思·韦伯认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新教伦理的作用,马克斯·韦伯提出不管是哪种经济模式,其背后都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在资本主义中,其发展的精神力量就是资本主义精神。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与传统的计划经济有很大的差别,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有极大的差别,它一方面具有市场经济的共同属性,另一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市场经济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经济类型,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时,必然会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初期,由于市场本身的不完善及弱点,使得各方面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政治主张、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影响,从而引起了一些见利忘义、国家意识减弱、道德失范的现象,西方资本主义精神对社会主义精神伦理价值体系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限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原则。在构建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时,需要遵守自由、平等的原则,所谓的自由是指人们的一种基本需求,同时,也是人们自我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在公有制基础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发展,这也是人们自由实现的经济基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精神因素。所谓的平等是指在商品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文价值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人们的自我意识。在给予人们经济领域自由和平等权力的同时,应遵循相应的伦理道德原则,为平等自愿感形成的社会条件。

(二)构建途径。在构建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坚持继承与创新,在构建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时,应该先对一般的市场经济伦理价值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借鉴一般市场经济伦理价值的养分,指导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的建设。此外,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开拓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评判经济行为的伦理标准,从而全面调动劳动者的了伦理道德观念。第二,注重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而这些伦理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体系的宝贵资源,如传统文化中的勤劳、敬业、节俭、诚信等优秀美德,对于经济伦理价值体系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时,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五、總结

在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对资本主义及其精神有深入的介绍,通过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能全面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构建的影响,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极大的帮助。(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璐璐.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体系的构建——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启示[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8):23-24.

[2]吕洁,戴溥之.新教伦理、资本主义精神与我国市场经济伦理价值观——读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00-102.

[3]姜莉莉.反思与重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的思考——读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启示[J].学术交流,2011(6):82-84.

[4]郑祥福,徐正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重思——源自M·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启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56-62.

[5]王美玲.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兴衰的思考及启示——从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到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3(2):104-108.

社会主义经济的价值观 篇4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良好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维护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长期困扰我们的物质资料不足或短缺问题, 已被抛到我们的身后。但是, 物质资料的丰富, 并不必然地自动地带动道德生活的丰富和高尚。相反地, 如果我们不注意道德世界的新构造, 不去创造新的与市场经济相配合的道德信仰, 那么,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物质资料的丰富, 不但不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层次, 反而是一场劫难。“辣椒红”、“红心鸭蛋”、“多宝鱼”等食品安全事件的一再出现, 使市场经济下的道德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究其根源, 消费矛盾的始作俑者是经营者及其经营行为。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 不少经营者丢掉了“公平与诚信”的准则, 忘却了“和气生财”的古训, 实为道德缺失所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伦理准则和精神境界提升的综合, 如果能够内化为市场主体内在的价值观念, 将会有效地抑制人们的机会主义本性。首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营造出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氛围, 如果任何个人违反了市场规则, 都会受到周围人的排斥, 同时具有社会主义市场核心价值观念的市场主体在违反市场规则时也会产生自愧心理, 内在和外在的双重心理压力是任何单个市场主体都不能承受的, 它迫使市场主体按照市场规则的要求参与市场活动。其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通过提高和强化人们守法用法的自觉意识, “硬化”各项正式制度, 使制度能够发挥应有的约束作用。再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提升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 市场主体在维护公共设施、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负外部性弱化和补偿方面都会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机会主义被有效抑制, 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就容易建立和维护。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市场经济运行效率的提升

按照科斯的理论, 市场交易过程中存在着正的交易成本。这种正的交易成本越低, 市场经济运行就越有效率。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成长的时间比较短, 与之相适应的非正式制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也不可能建立起来。人们的思维模式依然滞留在关系经济的层次, 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在这一思维模式下遭到很大扭曲。在关系经济条件下, 市场主体间的重复博弈均衡被打破, 人与人之间信用缺失, 合作难以实现, 经济活动局限于熟人圈子, 这在无形中阻碍了信息在整个市场上的流动, 增加了信息搜寻成本以及其他各项交易成本。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 建立在关系经济网络上的交易成本越来越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伦理准则、价值取向的综合体系, 它的确立将有助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社会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条件下, 市场主体都遵循相同的道德规范、伦理准则, 并且具有较强的制度意识, 因而会严格按照市场法规行事。如此, 每一个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更能够被预见, 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就会因为可预见性的增强而减弱。在内在、外在制度的有效约束和激励下, 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不断得到正强化,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因此不断增强, 社会信用机制得以建立、扩大、强化, 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合作广化泛化。在这种情况下, 个人“有限理性”的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 个人更容易与复杂多变的市场打交道, 更易于避免“超负荷识别”, 从而有效地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同时, 由于人与人之间合作的增多, 交易过程中的谈判成本、监督成本、协调成本等成本也会随之降低。在较低的交易成本下, 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就能够得到不断提升。

此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还会使我国当前居高不的行政运行成本有所降低。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内化, 市场监管部门的道德水准、自律意识也会增强, 干扰经济运行、以权谋私等不合理行为的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的支撑下, 每一个市场主体都能够自觉地遵守市场规则, 自发维护市场经济运行秩序, 正式制度的运行会更富有效率, 制度绩效更为明显, 部分为正式制度实施而存在的职能部门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各种市场上众多的职能部门就能够通过合并、精简, 在节余出大量的社会资源同时, 能够极大地促进行政效率提高, 从而有助于市场监管职能的完善。而且把节约出的这些资源投入到相对薄弱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其他领域上去, 增加社会福利, 实现社会公平公正, 使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化解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指导下, 收入分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人们的收入普遍提高, 财富占有量普遍增多。但是必须看到, 在社会转型期, 由于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的愈益突出, 人与人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化趋势加重, 各种利益主体之间出现了复杂多样的矛盾, 有些矛盾甚至还很尖锐。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合理、合法、适度的收入差距,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能力的高低、投入的多少和贡献的大小。但是, 收入差距的形成有些是不合理因素造成的, 像有些不景气企业发不出工资, 有些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得不到该得的劳动报酬等等, 而由此所导致的收入差距就是不合理的。这些不合理、不合法的收入分配所导致的贫富差距, 特别是悬殊的差距, 其结果必然是严重打击了大量的靠诚实和勤恳劳动的普通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使一些人的心理严重失衡, 从而对政府产生不信任情绪。而那些因收入过低或失业下岗甚至生活难以为继的人, 也比较容易对社会产生不满和抵触情绪, 这些都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都会导致犯罪现象产生, 并可能出现更多的因“仇富”心理而引发的恶性案件。所以, 因市场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利益问题既是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 也是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从这一基础出发, 深入研究社会变革和利益关系调整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深入研究现阶段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的不同利益诉求, 将有助于各种利益矛盾问题的妥善解决, 有助于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通过宣传教育, 特别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作用, 让广大人民群众懂得, 在改革的过程中, 利益的差别是不可避免的, 而改革本身也正是一次利益调整、利益再分配的过程, 是一个促使利益关系逐渐趋向合理完善的过程, 使广大人民群众从长远利益出发, 真心拥护和支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哲学告诉我们, 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间接促进物质力量发展, 而且在一定条件下, 精神的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然而, 在市场经济运行的初期, 许多人有一种错觉, 即认为只要待遇好, 薪水高, 就能抓住人心, 自然就产生凝聚力。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内, 都比较注重通过物质利益的刺激来推动经济的增长, 但后来很快就发现, 这必然会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 造就一大批庸俗经济人, 造成市场经济的虚假繁荣。经济发展要有持久动力的支撑, 单有个人物质利益驱动是不够的, 还要有精神动力, 这主要指社会成员的理想追求、社会责任感、事业成就感以及尽职精神等。人们从集体和社会得到尊重和关爱, 也能激发他们对集体、社会事业的责任感。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统计表明, 人文资本因素在经济增长方式中已占50%的比重。其中诚实、信用、公平、敬业等道德规范是人文资本的重要内容, 被部分经济伦理学家认为已成为独立的资本形态即道德资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诺斯提出:财富的创造是一个道德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勤劳奋进、遵守秩序、自主创新、崇尚科学、爱国奉献等为基本的价值特征, 具有中国气质、时代精神和世界眼光, 它秉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精华, 并自觉的置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人们的共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 在微观思想层次上, 增强了人们对经济活动的预期, 激起了人们实现自身价值的欲望;在宏观思想层次上, 引导社会成员形成共同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宏观和微观的认同, 调动了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愿望, “如果由于不存在从事经济活动的愿望……而没有做出努力, 那么经济增长就不会发生”。“ (经济增长) 直接原因……是从事经济活动的努力。”不仅如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社会主导的价值观, 还会形成鼓励和促成创新的社会氛围, 通过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所以在当前阶段,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形成人们共同的价值目标取向, 以民族精神唤起和强化人们的爱国、强国热情, 以创新精神调动人们的创新欲望, 激发创新之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人们形成明确的荣誉观念, 规范言行, 就能够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人们为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和中国民族的复兴而各尽其能的热情, 在这一价值追求过程中所迸发出的巨大能量, 将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W阿瑟 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0年版, 第4页

[2]刘涧楠 张瑞芳:论民族精神的经济价值.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年第1期

[3]张丽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多维思考.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

社会主义经济的价值观 篇5

展社会治安综合办理工作,办理感化社会治安的凸起题目,能够有力地保护社会政治巩固,对增进经济成长和社会进步起到紧张效用。实践表明,在新的局势下,社会治安综合治明白产生经济效益,可应用经济学的本钱、效益等来分析和探讨社会治安综合办理中的经济效益和经济代价。

1、社会治安综合办理的节省消耗效益

经济效益紧张反应在两个方面,一是创设,二是节省。社会治安综合办理固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就其所到达的预期裁减和防备犯罪的目标来看,其为国度节省消耗是极大的。犯罪分子之所以敛财或人身迫害,都是以获得最大长处为目标的。倘若我们能防备某些犯罪,则国度和社会会裁减吃亏。产生在安徽省的“同济大学探讨生惨案”已告破,犯罪分子获得了法律的惩罚,但没法挽回一个将为社会贡献气力的探讨生,国度、社会、家庭为培养一个探讨生所付出的本钱是很大的。这些人本来可以在将来的工作中创设代价,在某一范畴做出贡献,这些预期的代价本来是可以计入百姓出产总值。犯罪案件的产生不但使他们个人落空了生命,国度和社会也捐躯结果部代价,像此类案件全国产生过很多起。

2、社会治安综合办理的比较本钱效益

经济学中的比较本钱见解是指国度之间、行业之间、厂商之间的本钱比较。把这一见解应用到社会治安范畴来比较综合办理本钱与刑事案件产生以后的进攻本钱比较,前者相对有益且带来的效益极大。

再来观察用于社会治安综合办理的本钱。社会治安综合办理的本钱的见解是指综合办理必须的付出。社会治安综合办理的带领机构即成员单位由社会已有机构构成,只是将社会治安参加成员单位的工作范畴中,富裕阐扬其原本的本能机能,为社会作贡献。从社会治安综合办理的预期目标看,各种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裁减,使侦察本钱、审讯本钱、关押改革本钱下降。这些节省的`资本,或用来出产有代价的产品,或用增加警力改进干警报酬,进步政法部分进攻犯罪的战役力,使社会处于平常运转状况,最终构成精良的社会秩序。

3、社会治安综合办理的资本利用效益

从社会进步和成长的有关资料呈现,赋闲率增加直接导致犯罪率的增加,赋闲率增加1%,犯罪率将增加5%。赋闲率高,社会题目包括刑事案件就会多,这是扫数当代国度都面对的坚苦。社会治安综合办理恰是解此坚苦的好方法。

跟着经济布局的调整和急剧成长,比年来下岗人员激增,大量农村充裕工作力和进入社会必要就业的人员,这三方面的人员加起来是个巨大的数字,这一部分人如不能获得很好的就业,就便是这部分资本处于闲置状况,这不但造成了大量资本的华侈,并且是不巩固的身分。社会治安的履行,可觉得他们供给一部分就业岗亭。这些人员参加到社会治安综合办理各种基层构造,既保护社会治安,又裁减响应的财务负担,同时还将不巩固身分转化为保护社会巩固的气力。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也是一种需求,相对闲置人力资本是基于这类需求而配置设备摆设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益于社会资本的公道配置设备摆设和最好利用。

4、社会治安综合办理的社会综合效益

社会主义经济的价值观 篇6

【关键词】价值观 以学生为本 教学环节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79-01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专一年级的新版德育教材,主要向学生介绍经济、政治方面的基本知识,宣传党的经济、政治方针、政策。价值观教育则注重从学生、社会的实际出发,真正贯彻“以人为本”,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教学中,我把价值观教育内容引入到教学实践中,在以下几个教学环节方面做了一些探讨工作。

一、认知层面,学习的目标是了解和知晓。

这一层面主要是了解当前的社会现实,现行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认知是理解和评价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现今中专的很多学生对学习是提不起兴趣的,同时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都要求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的时候要着眼于他们的“眼球”,要在上课后的最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对所要了解问题的关注。教学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但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如果用那些较为感性的材料,效果会更好。

二、概念层面,学习的目标是理解。

有了简单的了解,但如果没有理解,那么所收获的也将只是一些肤浅的知识,所以要想对事物有较为深刻的见解,必须要有理解这一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受知识面和知识层的限制,如今的大部分中专生对事物的理解往往还只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所以,在这一环节,无论是讨论还是联系过去所学内容,教师都要结合学生的基础,把握深度,否则学生的自信将受挫,讨论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模块教学中, 教师给同学们展示我国的国徽,让大家说说各个组成部分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讨论分析我国的国家性质。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从形象顺利过渡到抽象。在这一层次,我也喜歡用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大家在紧张得几乎透不过气的氛围中去调动自己的思想,这种情况下对事物的讨论、认识更有新意。再如,还是在这节内容中,我问同学们人们建立一个国家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个社会更好的运转,那么国家在统治和管理中有哪些职责呢?用头脑风暴的形式请同学们在黑板上列出你能想到的国家职能。实践证明教学效果很理想。

三、情感层面,学习的目标是评价。

长期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知晓和理解并不能保证价值观真的被吸收和内化,就像学生知道做事应该守时,可还是会迟到一样。所以,我们还应该努力使价值观教育在情感层面上得到肯定和吸收,这点我觉得非常关键。 只有如此,同学们才能做出正确评价,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四、行动层面,学习的目标是体验。

我认为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对实际行动产生有益的影响。所有的认识和情感都应该落实在行为上。以往德育课之所以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切身体验不明显。所以我们在这个环节将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强调活动的体验和行为的连贯性、一致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例如,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模块教学中,让同学们回去准备,以小组为单位,表演一段少数民族的舞蹈,或者唱一首少数民族的歌曲等节目。这样大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某个民族的文化、风俗,增进民族间的了解和团结。又如,在《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的模块教学中,让同学们做一次校内人大代表,以小组为单位,深入了解校情,了解当前同学们关注的学校热点、难点问题,提交议案,向学校有关部门反映学生的呼声,体会人大代表的职能和在国家民主建设方面的作用。经过实践,同学们感受很深,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深深地体会了什么是责任。能有这种体会实属不易。

当然以上这四个步骤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它们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前一步骤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一环节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在“知”的层面上我介绍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用直观、感性的方式让他们理解这些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观察、感知等能力;在“意”的层面上,配合概念,辅以情景、案例,使他们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知”和“意”内容不追求多,而是求精。在“情”的层面上,要让理解的内容得到升华,要配有相应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在“行”的层面上,课程内容的开展配合了很多相关的活动,这些活动一般会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这个过程会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人,不是只会做事的机器。我很欣赏安德鲁·哥瑞理的一句话“不能通过强迫(年轻)人背诵他们不理解、不喜欢的价值来发展价值,而是应该和他们去交谈,交换他们的问题,搜寻他们自己的价值,最后找到他们心中的上帝。”我想这应该是教育的目的吧!希望我们的努力和尝试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卢德斯·奎·苏姆宾,卓依·利澳,学会做事——在全球化中共同学习与工作的价值观.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7)

[2]W.James Popham,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0

社会主义经济的价值观 篇7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 电力行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电力投资的稳定增长和电力的供给的安全保障不仅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问题, 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多年的数据显示, 国民经济每增长1%, 电力产业发展增长约为1.13%时才能为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提供足够的动力, 这决定了我国的电力投资存在需求刚性。2010年, 我国用电量持续增长, 电力规模继续增大,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1923亿千瓦时, 基建新增装机容量9127万千瓦, 发电装机容量达到9.6亿千瓦, 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7051亿元, 全年电力消费同比增长9%, 达到3.97万亿千瓦时左右。2011年, 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平稳较快增长;发电装机容量继续增加,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6928亿千瓦时, 新增装机容量9041万千瓦, 年底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56亿千瓦。在“十二五”新的发展阶段, 电力需求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供需的结构性变化特征也将逐步显现。2015年, 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约6.27万亿千瓦时, 比2010年增加2.08万亿千瓦时。“十二五”期间, 中国电力需求将保持8.5%的年均增长速度, 每年要增加5000亿度电。“十二五”末, 我国人均发电装机容量可以达到主要西方国家完成工业阶段时期的人均装机1千瓦水平。有电力专家预测, “十三五”期间中国电力需求还将保持5.5%的增长速度, 也就是说, 未来十年全国电力需求将保持平均7%左右的增长速度。未来二十年乃至三十年, 中国都将保持较高的电力需求增长, 到2015年中国装机容量需要达到14.4亿千瓦左右, 2020年需要达到18.9亿千瓦。

电力是资本密集型的基础产业, 我国85%以上的电力用于生产, 电力的过剩与短缺都会给经济带来巨大成本。短缺的成本远大于过剩的成本, 同一百分比的电力短缺损失大大高于解决短缺所需投资。而且电力短缺成本还不包括对社会稳定和投资环境的不良影响, 如果将其也纳入到电力短缺损失中, 电力短缺成本更大。不论是历史数据还是预测指标, 都表明我国的电力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 电力消费增长是确保我国社会经济平稳增长的先决条件, 我国电力投资增长既有巨大的历史惯性, 又有未来经济增长目标的强力牵引。保证我国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 需要确立“电力先行”的电力投资发展战略。

二、我国电力投资增长的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 我国的经济增长成就举世瞩目, 但是, 反思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 却可以发现诸多弊端。其中, 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所占的比重高, 我国的经济增长付出了高昂的资源环境代价, 许多资源的国际市场依存度不断提高, 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所以, 过度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的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 电力投资与经济总量同步增长难以获得环境资源的支撑,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刻不容缓。

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 电力占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达15%,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电力投资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 同时对土地、煤炭以及水等资源的占用和消耗巨大, 这都构成了我国电力投资增长的制约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总量的稳定提高, 电力消费量增加、电力短缺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电力短缺、拉闸限电现象, 凸显了我国电力供需不平衡、电力消费不均衡的问题, 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正常用电。我国的资源分布区域不均衡, 有煤炭的地区往往缺水, 有水的地方往往又缺煤, 而且, 电力生产与电力需求逆向分布, 必须大容量远距离传输, 这对输电技术及系统运行控制提出了挑战。近几年来, 煤电价格矛盾日益激化, 电力企业的发电积极性降低, 甚至屡次出现短期电力短缺。此外, 火电投资积极性也相应减少。2005年以来, 火电投资连续6年同比减少, 2011年火电投资仅为2005年的46.4%, 火电投资占电源总投资的比重也下降至28.4%。2010年全国电厂发电、供热生产电煤消耗在16亿吨左右。煤炭需求总量增加和结构性、地区性矛盾将进一步推动煤价继续走高, 增加电厂煤炭采购难度和采购成本。应该说, 火电投资下降符合能源结构调整和低碳发展。但问题是, 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弥补火电投资下降带来的供电缺口, 保障充足的电力供应?。所以电力投资实际上是一个上游建电站发电、中游输变电、下游买电的产业链, “电力先行”来保障电力供应无法解决由于电力产业链矛盾导致的“软短缺” (即装机充足而发电积极性不足的短缺) 。

随着能源消费量的持续上升,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造成城市大气污染, 过度消耗生物质能引起生态破坏, 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世界银行认为, 中国空气和水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大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我国大江大河的生态环境本已经十分脆弱, 大规模的水电建设必然增加区域环境风险。中国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中国环境破坏经济损失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0%。

所以, 考虑到环境资源的压力和电力产业链的共存共荣, 我国的电力投资需要适度增长, 但不是一定要与经济总量的同步增长, 更不是脱离实际地盲目扩张, 我国必须力争用较小的电力投资增量来确保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电力投资需求侧管理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需求侧管理”是英文“demand-side management”的翻译, 缩写为DSM, 根据这个意义,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对用电一方实施的管理。这种管理是国家通过政策措施引导用户高峰时少用电, 低谷时多用电, 提高供电效率、优化用电方式的办法。这样可以在完成同样用电功能的情况下减少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 从而缓解缺电压力, 降低供电成本和用电成本。使供电和用电双方得到实惠。电力需求侧管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传入我国。在政府的倡导下, 电力公司及电力用户做了大量工作。如采用拉大峰谷电价, 实行可中断负荷电价等措施, 引导用户调整生产运行方式, 采用冰蓄冷空调, 蓄热式电锅炉等。同时还采取一些激励政策及措施, 推广节能灯、变频调速电动机及水泵、高效变压器等节能设备。电力投资的需求侧管理, 不仅要考虑电力投资项目完成以后的节约用电和有序用电问题, 而且要求把电力需求侧管理作为电力投资的前置管理, 使电力需求侧管理贯穿电力投资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电力投资需求侧管理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利于我国电力投资的增量和总量控制, 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国现有的电力投资存量体量巨大, 为了维持现在的电力资产运行, 资源环境已经显得捉襟见肘。继续扩大电力投资, 不论是水电还是火电, 势必加大我国业已紧张的资源环境形势, 即使是发展核能、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由于资源分布与需求的逆向分布, 仍然会增加环境负荷。因此, 从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 做好全社会电力需求管理, 做好高耗能行业的转型升级, 迟滞我国电力需求高峰, 有利于我国电力投资的增量和增量控制, 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 有利于缓解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推动“两型社会”建设

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 煤炭一直是主力, 虽然煤在总能源中所占的比例会逐渐下降 (从75%下降到60%) , 但总量仍会不断增加。煤用于发电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从目前的50%增加到70%以上。煤的开采和直接燃烧已引起严重的生态和环境污染问题, 70%~80%以上的SO2、NOx、汞、颗粒物、CO2等都是由于煤炭直接燃烧所引起的。对我国来说, 由于人均能源资源短缺 (尤其是油、气、水) , 环境容量 (亦是资源) 有限, 西部生态脆弱, 这个问题尤为严重, 它将极大的制约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为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生生息息留有生存空间。近年来, 我国GDP每年以10%%的速度发展, 电力和其他能源消耗急剧增加, 环境、生态日益恶化。所以, 做好电力投资项目的需求侧管理, 要避免重蹈先建设后规划、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有利于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3. 有利于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化解电力供需矛盾, 减少社会冲突, 促进社会和谐

在控制电力投资规模的情况下, 通过需求侧管理, 可以提高电力企业的供电能力。过去, 解决电力供需平衡的主要手段是拉闸限电, 对国民经济和居民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这也成为电力企业长期被诟病的因素。在一定的电力资源环境下, 通过改进用电方式, 实现科学用电、节约用电和有序用电, 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供电能力, 化解电力供需矛盾, 减少社会冲突, 促进社会和谐。

4. 有利于电网企业和电力用户提高经济效益, 形成共赢和多赢的局面

从我国近年来的电力持续负荷统计来看, 全国95%以上的高峰负荷年累计持续时间只有几十个小时, 采用增加调峰发电装机的方法来满足这部分高峰负荷很不经济。如果采用需求侧管理的方法削减这部分高峰负荷, 则可以缓解电力供需紧张的压力。需求侧管理是指电力供需双方共同对用电市场进行管理, 以达到提高供电可靠性, 减少能源消耗及供需双方费用支出的目的;其内容包括负荷控制和管理与远方抄表和计费自动化两方面;负荷控制和管理是根据用户的用电量、分时电价、天气预报以及建筑物里的供暖特性等进行综合分析, 确定最优运行和负荷控制计划, 对集中负荷及部分工厂用电负荷进行监视、管理和控制, 并通过合理的电价结构引导用户转移负荷, 平坦负荷曲线;远方抄表和计费自动化是指通过各种通信手段读取远方用户电表数据, 并将其传至控制中心, 自动生成电费报表和曲线等。

四、完善电力投资需求侧管理的对策建议

我国一方面电力投资存量巨大, 另一方面对电力投资增量需求旺盛。所以, 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要从电力投资存量和增量两个方面入手, 综合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 力争使需求侧管理产生应有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为此, 笔者提出如下的对策建议:

1. 加大电力投资需求侧管理的宣传力度, 进一步促进观念转变

作为当今国际先进的资源规划方法和管理技术, 也是我国电力工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条重要途径。需要对实施的所有主体进行广泛的宣传, 利用各种媒体对节能政策、节能知识、负荷管理知识、科学用电方法和在我国节约能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广泛宣传, 并结合开展节能技术咨询和培训, 举办节能产品展示、节能竞赛等手段, 引导电力客户优化用电方式, 使其有助于合理消费和调整负荷, 达到让电力客户科学用电, 提高用电效率、节约能源和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是从发达国家传入我国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 它着重于电力投资存量的管理。我们要结合我国的国情, 将需求侧管理贯穿到电力投资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 特别是作为电力投资项目的前置管理手段, 在电力投资项目论证、建设过程中就贯彻需求侧管理的理念。

2. 做好电力投资增量的需求侧管理

(1) 在电力投资项目论证决策阶段, 要在需求侧管理的基础上确定电力投资项目投资时间和投资规模, 避免投产以后负荷不足, 造成电力资产的闲置浪费; (2) 在电力投资项目建设阶段, 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节能技术装备, 避免项目投产以后再行进行技术改造和节能设备安装; (3) 在电力投资项目运营管理阶段, 要设置需求侧管理专门机构, 做好项目本身以及产业链各环节的需求侧管理协调工作。

3. 做好电力投资存量的需求侧管理

我国终端节电潜力巨大, 需求侧管理大有可为。有预测表明, 如果实施有效的电力需求侧管理, 到2020年, 我国可减少电力装机1亿千瓦左右, 超过5个三峡工程的装机容量, 同时还可以节约8000亿~10000亿元的电力投资, 不仅能大大化解资源、环境和投资压力, 而且还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好电力投资存量的需求侧管理, 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制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制定电力需求侧管理目标, 确保行政措施实施到位, 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 建立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常态机制; (2) 改革和完善电价制度。价格手段是需求侧管理最主要的经济杠杆, 采取灵活的电价政策, 赋予电价必要的弹性, 积极推行上网分时电价、可中断电价的试点工作, 进一步扩大峰谷分时电价和季节性电价的应用范围, 拉大峰谷、季节电价差距, 提高电网负荷率;政府应当通过政策引导以及价格、经济等方面的手段来调动供电企业和用电客户参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积极性。建议在电价中计列电力需求侧管理基金, 为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提供补贴, 由电力监管委员会管理并使用。明确供电企业为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而支付的投资费用和造成的损失并给予补偿, 以消除供电企业的后顾之忧, 提高供电企业推行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积极性; (3) 加大力度培育DSM中介组织, 合同能源管理是国际上一种先进的能源管理模式和市场化节能运作机制。在西方发达国家, 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运作的节能服务公司 (ESCO) 已经发展成为市场机制下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力量。培养、扶持一批商业化运营的能源服务公司, 为用户提供能源效率分析、咨询、设计、培训、设备维护及节能效果监测服务, 并与用户分享节能收益。 (4) 进一步做好需求侧管理相关的技术开发和相关设备的研制工作, 提高电力输送效率, 减少线路损耗, 大力推广节能技术, 对节能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出台相应的税收鼓励政策。

摘要: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 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 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重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对电力的需求在不断扩大, 保持适度的电力投资增长是必要的。但是, 电力投资的绝对增长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因此, 把需求侧管理作为电力投资存量和增量管理的手段, 自觉调整电力投资与电力需求关系, 对促进电力投资增长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电力投资,需求侧管理,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节能减排

参考文献

[1]张晓毅, 王志强.基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节能项目投资评价, 中国电力教育, 2008.

社会主义经济的价值观 篇8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谈到人类有喜好交易与交换的天生禀赋, 这种天赋禀好的自然发挥, 会导致市场分工的自发演进和市场秩序的不断扩展。因此, 在人类大多数族群和社会中, 市场总会蕴生其自发成长和不断扩展的内在动力, 市场经济就来自这样一种自发秩序。

作为人类精神智力创造的物化形态, 在市场经济中, 顺应着市场秩序的需要, 文化艺术产品具有经济价值, 包括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一方面, 它满足了人们需要的有用性, 具有使用价值。同时又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领域, 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成为其区别于其他产品的本质特征。这样就使文化艺术产品具备现实和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 这是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但文化艺术产品价值内涵中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在西方由来已久的美学观念中, 文化艺术作品具有直接影响观者的特质,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就阐述了这种纯审美经验。艺术作品不单纯要给观赏者以欢愉或悲怆的审美感受, 更重要的是还能引发观者对自身生存状况的思考和情感共鸣。文化艺术对社会的作用, 主要是对人们思想意识的影响和渗透。它虽不能直接改造社会现实, 却可以通过对人们精神的熏陶和意识的改造, 进而再作用到改造社会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去。而文化艺术产品在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后就获得了市场交换价值的属性, 文化艺术产品的市场交换价值就是它与其它商品交换过程中所显示的经济价值, 表示着它和其它商品之间的经济关系, 表示着文化艺术商品的供给者和文化艺术商品需求者之间的经济交换关系。其中价值观是社会群体或组织的粘合剂, 也是文化艺术的核心, 是个体自我认同和群体自我认同的根本内容。但也正是文化艺术产品生产过程中劳动投入的特殊性, 给文化艺术产品在市场上同其他商品进行交换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交换过程中等价交换原则难以准确地体现。因此,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建立正确成熟的文化艺术价值观, 就成为当代文化艺术实践者和价值论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

探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文化艺术价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也应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价值自觉的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对几千年来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视和提升,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则是对近30年来改革开放与大胆创新实践的总结和升华, 作为文化价值的表征, 虽然前者重在传统而后者重在现实, 但两者的共同坐标都指向未来。所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文化艺术产品具有特殊的市场价值和使用价值, 要实现其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辩证统一, 就应以理论创新推进实践创新, 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艺术价值规律理论。探索文化艺术产品价值取向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发展先进文化艺术, 提高优秀作品数量, 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使之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民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同时, 实现文化艺术产品的文化价值, 也要以培养大众审美情趣与能力为基础和前提, 对文化艺术产品的价值评估亦不能简单地以其消费量作为质量标准。即并非简单地完全用市场经济价值代替文化艺术价值, 简单地仅用利润率作为文化产品的品质标准。如果文化产品的艺术价值没有得到合理的价值体现, 仅以收视率、上座率、畅销量作为标准, 会出现误导生产、消费与市场的现象。因此, 必须制定合理的价值评估标准。这就要建立起与文化艺术产品价值构成相匹配的科学评估标准体系。文化艺术产品价值评价的经济数字化, 是肤浅和片面的。应当建立起个性化的文化艺术产品对多样化的个性需求满足程度和满意度的测评体系, 从而彻底改变单纯用经济的物质形态的获利计量来评估具无限丰富性的文化内容消费对人们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不能仅为文化艺术产品有形有限的物质载体定价, 更应为文化艺术产品无形无限的价值定价。

对此, 首先需要充分运用合理的价格杠杆, 将文化艺术产品的价值合理评估, 纳入定价标准, 运用价值机制调节供求矛盾。那些满足公众直接的、现实文化需求的文化艺术产品, 价格可以成为文化艺术需求的真实反映, 它的生产者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及时作出相应调整, 消费者面对市场供给可以个性化地进行选择。

其次, 可以制定相应的文化艺术产品税收信贷政策, 充分体现对文化艺术产品生产的正确导向。比如, 对文化积累性和高艺术价值并健康向上的产品, 实行减免税、贴息低息贷款政策;以减免税方式鼓励有实力、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资金, 投入高文化值的文化艺术产品生产;建立文化基金、文化风险基金, 广泛征集社会意见并通过专家评审, 确定一批项目, 以扶持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产品。同时, 对格调不高需要控制的文化艺术产品、不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艺术产品, 以高税率或重罚没加以控制与抑制;对于违法从事有害社会的文化艺术产品, 配合依法查办没收全部非法所得, 取消并且严禁其从事文化艺术产品生产营销的资格, 运用好市场准入制的手段。

同时, 也要坚持以人为本, 把文化艺术的普及和大众审美情趣、能力的培养提高, 置于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位置。需要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和精神满足, 而理解与享受高品质文化成果的情趣与能力, 这是后天习得的。马克思认为, 享受精神产品、欣赏艺术, 你必须是有相应艺术修养的人, “对于一个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 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 第126页) 。由此, 文化审美价值的实现与增值, 有赖于消费者的文化素养;提高消费者的文化艺术修养是产生和拉动需求的前提。从市场经济下消费需求的角度看, 文化艺术产品的消费决定其生产, 人们的文化情趣素养加购买力决定文化艺术产品的消费, 因此必须把培养受众、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作为刚性投入。再从科学发展、全面小康、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看, 以人为本, 不仅要维护和实现人们的物质利益, 使物质生活更加富裕, 同时要维护实现人们的文化利益, 使精神生活更加富足, 从而使文化更加繁荣。

在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针对人们只习惯于行政计划体制下, 从事文化事业的传统观念和文化发展模式, 需要强调文化事业的发展要面对市场经济的新形势, 并强调市场机制对文化发展的某种调节作用是必要的, 但这种强调必须适当。我们应该看到, 市场交换价值的调节并不是文化发展的唯一途径, 甚至不是主要的途径;文化发展虽然不可避免地要算经济账, 但文化发展主要遵循着文化价值的发展规律和人们文化需求的发展规律, 人们文化需求的开发虽然离不开经济条件, 但主要还得通过文化艺术发展的途径。

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同志在美国作题为《当代中国文化的追求与梦想》的演讲中提出:“目前, 中国公民的文化需求呈现五个明显的变化, 一是文化需求总量呈现较大幅度增长, 二是社会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文化消费更加多样化和市场化, 四是文化产品的制作、传播、消费手段和方式更加科技化和现代化, 五是不同文化相互交往的要求和程度日益加深。为此, 我们把繁荣发展作为中心, 以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和发展能力, 用文化陶冶人、激励人、慰藉人, 增强人们内心世界的丰富感, 营造他们精神上的安宁感和幸福感, 从而激发人们的创造力。我们坚持重在建设, 着力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构建比较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文化法规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 建构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 有利于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我们将更加积极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加强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灵沟通。文化产品的生产和贸易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文化市场潜力巨大, 竞争也日益激烈。有益受众, 特别是青少年身心健康, 有益社会和谐和世界和平的文化产品正越来越受到欢迎, 而宣扬色情、暴力之类的文化产品, 受到越来越多的反感和抵制……不能仅仅把文化看作赚钱的工具, 而要用文化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人的发展不是光靠物质就能解决的, 从事文化的事业家和企业家都应该倾听并回应大众对于人文关怀的呼唤。”

社会主义经济的价值观 篇9

马克思在社会发展的研究上, 始终是以生产力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度量衡。在他的著作中已经用生产力发展来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的必然性:“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1]在今天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仍然并存的时期, 社会主义要想证明比资本主义更加优越, 势必要做到自己本身能够比资本主义创造出更多的生产力, “如果没有这种发展, 那就只会又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 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 也就是说, 全部陈腐的东西都要死灰复燃。”[2]在这一点上,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都已经认识到这一事实, 并且根据自身建设的需要, 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体制, 在短短三十年里取得巨大成就。

但我们在对生产力重视的同时, 不能以单纯地以发展生产力为一切指标, 不能把手段当作目的, 如果是这样, 我们很有可能陷入如同马克思所说的“物的依赖性社会”, 变的和资本主义社会一样, 对自然的盲从和敬畏, 变成了人对自然的普遍征服和占有, 并且这种矛盾势必产生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势必会形成新的剥削阶级。“它 (资产阶级) 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 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 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3]所以当前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正是将对物质生产的重视转换为对人的关怀, 是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人的全面解放上综合阐述, 是符合马克思在对社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基本指导思想。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勤劳努力奋斗的结果, 他们既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又理当是在此建设中消极后果的承受者和积极成果的受益者。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到“发展为了什么, 发展依靠谁, 发展的成果怎么分配”这一根本问题, 在此基础上落实“发展是为了广大的人民群众, 过去现在和将来也一直依靠他们, 发展的成果也应当由他们来充分享有”的目标。而在此过程中, 我们要做到:

一、正确认识当今中国社会经济体制发展下的矛盾, 理性地解决问题

在对矛盾的认知上我们总是将矛盾单一化, 并且用单一的手段解决。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们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之间的矛盾。”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步, 社会建设者们对此认识的不足和缺失, 曾经使得一段时期内把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理解为单一的经济增长, 出现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怪现象。新的矛盾产生了, 经济高增长与社会低发展的矛盾, 社会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经济和社会秩序缺乏规范的矛盾使得现有的社会矛盾变得复杂化和多样化, 这种对立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当然, 马克思主义也充分认识到,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 又斗争, 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毛泽东在《矛盾论》中也强调:“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自然界的变化, 主要地是由于自然界内部矛盾的发展。社会的变化, 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 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阶级之间的矛盾, 新旧之间的矛盾, 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 推动了社会的前进, 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

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正是从考虑矛盾的片面化发展到全面化, 不再单一追求经济增长的超越, 亦立足于人民的需求, 从民生、民权等多个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健康运行。首先, 必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 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其次, 必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武装广大人民群众, 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再次, 必须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 尤其要关心人民群众对科学、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安全等方面的迫切需要, 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实现社会效益的优化性、社会效率的增长性、社会地位的平等性和社会分配的公平性高度统一。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追求的目标“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 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 都将同等地、愈加充分地交归社会全体成员支配。”[4]因为只有考虑到全面的社会发展, 一个健康稳定的社会才能形成。

二、协调处理各个阶级和阶层的利益, 实现和谐双赢理念

我党自成立初期, 一直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方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是我党执政之基。但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 生产方式不断革新, 传统意义上的工人、农民阶级在西方发达国家几近消失, 与之取代的是中产阶级。在发达国家里他们所占的比例基本上超过50%。而且事实证明, 社会结构中中产阶级比例较高对于社会稳定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 在短暂的改革过程中, 由于先天的原因, 并不是像西方经济发展那样循序渐进, 在朝新型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中没有充分的准备, 中国各个阶级和阶层在此过程中出现分化和组合。表现在:第一, 工人阶级内部脑体分工差距加大, 机械化和智能化的工业要求现代工人们需要更高的科学文化和技术。同时, 由于行业上和职能上的差异, 蓝领、白领、金领阶层之间的划分, 使得工人阶级内部对于整体的阶级归属感不够强烈。第二, 广大的农民阶级仍然是我国人口结构比例最大的阶级和群体,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的思维解放, 一部分农民进城务工, 成为半工半农。或者有一部分放弃了传统意义的生产方式, 采用新型的耕作方式和机器, 或者从事农副业脱贫致富, 已率先进入富裕阶层。农民内部的成员也因为财富的多少而产生分化。第三, 知识分子的定义, 从传统的阶级观念来看, 知识分子曾经是被划分为小资产阶级, 自改革开放以来, 虽然已划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但仍然作为一个较为独立的团体而存在。但在未来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 知识分子将逐步融入各个阶级, 更多的是体现在各行各业中掌握专业理论和高深技术的佼佼者。第四, 可以预见,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社会各个阶级的划分不是以社会成员的职业为基础, 各个阶级之间界限很模糊, 正如马克思所描述的“在共产主义社会里, 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 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 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 因而使我们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 明天干那事, 上午打猎, 下午捕鱼, 傍晚从事寻牧, 晚饭后从事批判, 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5]

无论是对于未来经济的发展模式, 还是共产主义的目标, 对于我党来说都是艰巨的任务。一方面,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我们需要的是比例占据主体的中产阶级, 其包含类似今天我国政府大力提倡的新型农民、新型工人;另一方面, 要考虑到我们需要的中产阶级从何而来, 占中国人口70%的工农阶级当中有较大的一部分是其基础, 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和有限的人均资源, 使得传统工农阶级的发展遭受限制, 只能分工成为固定的阶级而缺少应有的发展空间。所以仍需要立足于现有的阶级基础, 协调各个阶级和阶层的利益分配和关系, 努力扶持工农, 从物质和精神双向发展解放广大的人民群众, 成为新的稳定的执政基石。

三、从注重眼前利益到追求长远发展利益

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30年里, 曾经因为盲目追求经济数据的增长和部分地区领导建设的“政绩工程”, 大搞重复建设, 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而我国又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 人均占有资源量基本上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这种资源总量有限、人均占有量低下和浪费资源的因素综合在一起, 最后的结果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对立, 而且因为资源分配问题而导致当代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对立。恩格斯曾经警告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在科学发展观当中, 提出的可持续发展, 就是为了实现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 保护好生态基础,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 我国在此方面的任务就是:

(一) 坚持市场经济的同时, 优化产业结构和人员。优化产业结构, 本质上是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以是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否保证生态环境所提供的后援发展资源、是否能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充分享用资源为标准的。尽管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始终以初级的发展手段和模式过渡到高级阶段, 发展生态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循环经济正是我们寻求的手段。但是对于能否掌握这种高级手段, 则是对我们的党和人民的最大考验。良好的、合理的产业结构, 需要有良好的优秀人员来完善。“在一切生产工具中, 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6]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正是为现有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也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持续发展。

(二) 节约型社会经济意识的树立和利益的保证。从政府机构到普通民众, 必须加大对节约意识的培养。由于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 出于“面子”对资源的浪费特别是生活资料的浪费, 形成对自然再次缺乏限制的索取更多的生产资料, 最终造成恶性循环。这就需要让环境开发和使用者尤其是污染者承担环境和生态破坏的损失以及资源耗竭的成本, 从而促使市场主体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另外, 保证和发挥其节约型经济的功效, 实现产业的最优生产、最好消费和最小废弃。减少成本, 增加利润, 又反馈以良好的社会环境, 谋求长远发展。对于社会个体家庭, 政府应当实行消费观念的正确引导、消费教育的理性培养、消费政策的科学执行, 这些都是推动可持续发展能够获得人民支持的重要途径。

四、确立政府职能的体现和制度的完善

现代对政府职能的定义基本上是管理和服务。在马克思所构想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这就说明政府职能的性质一方面是由政府的组织者政党进行构建, 另一方面它还要求充分的人民群众力量的成长。我国正处于初级阶段, 而我们的人民自身的发展也是处于初级阶段。在此期间, 政府承担何种职能以及对此职能的把握显得尤其重要。管理职能是政府体现其主导地位,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 人民自身力量还没有充分成长起来, 党和政府做为宏观调控者和人民利益守护者的身份显得尤为重要, 需要其运用管理职能做出重大决策维护人民利益和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转。而当政府考虑到人民民生建设特别是福利方面的问题时, 政府所体现的则是一种服务者的身份, 以人民需求为主导目标, 在执行过程中给予人民策划权和决策权, 对于政府自身来说其执行意义大于决策意义。而无论是政府的管理职能还是服务职能, 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民生、民权和人民幸福。而人民的利益和幸福只有上升到政治制度和法律层面的界定清晰才能获得真正的保障和实现。

对于当前的局势来说, 正规的法制建设还是比较短暂, 以法治国的理念虽然提出, 但并没有真正地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思维习惯。法制建设不仅是条文式的制定, 还有其内在的契约精神的接受。如果仅仅拥有健全的法制, 但是没有对法律应有的敬畏和尊重, 那么法制真正的贯彻执行将是一场巨大的挑战。法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去接受它, 我们不仅需要对制度条文的制定和修改加大努力, 同时对民众的法制意识也要支付同等的汗水。还有针对法制制定的对象, 要考虑到全面性和重点性。法制建设的责任主要是维权,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 市场主体成分构成复杂, 但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所以在对各自权益的处理上维护各个阶层应有所得, 不能以歧视或偏颇某一群体, 确保法制公正的基本属性和公信度。此外, 在不触犯法律的基本法规和道义的前提下, 有责任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支援和扶助, 维系市场主体平衡体系。而政府本身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也理当是遵守法制的对象, 所以在法制建设当中防止政府行政效率低下、运行成本高昂的相关法规制定更是要符合严于律己的要求, 也只有这样, 政府才能以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形象展现在民众面前, 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不断进步。

摘要: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强调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内容, 以实现人类自由解放为根本目的。自改革开放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 已经使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成为普遍意识。现在我们要求进一步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趋于完善, 就要对人的解放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科学发展观正是顺应时代的要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对人的全面发展做出新的部署,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延伸和扩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公平正义

参考文献

[1].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4年9月第6版第28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年5月第1版第1卷第39页

[3].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4年9月第6版第26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年5月第1版第1卷第349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年5月第1版第1卷第38页

社会主义经济的价值观 篇10

一、传统诚信思想的内涵

在中国传统诚信思想中, 诚信是具有基础性地位的重要道德范畴, 也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美德之一。中国传统诚信思想的内涵非常丰富,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一) “诚”的意蕴

在中国传统诚信思想中, “诚”即真实无妄, 既是一种“天道”, 又是一种“人道”。南宋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庸》中对“诚”的释意是:“诚者, 真实无妄之谓, 天理之本然也。”孟子也说:“诚者, 天之道也;思诚者, 人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同时, “诚”又是一种真实不欺的道德品性, 是社会主体进行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朱熹说:“诚其意者, 自修之首也 (《四书章句集注·大学》) 。”意为“诚”是社会主体进行道德修养的基础, 只有做到真实不欺, 才能达到修身的目的。此外, “诚”还是一种“圣人”的道德境界。《中庸》说:“诚者, 不勉而中, 不思而得, 从容中道, 圣人也。”周敦颐说:“诚者, 圣人之本。”在这里, “诚”是作为道德至尊的“圣人”达到的一种境界, 即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 乐莫大焉” (《孟子尽心上》) 的道德境界。

(二) “信”的涵义

信在字形结构上从人从言, 是指诚实不欺、遵守诺言、言行相符。孔子曰:“言必行, 行必果” (《论语·子路》) 。讲的是说话算数, 言行一致, 说到做到。《释名》中指出:“信, 申也, 相申述使不相违也。”即人们的行为应该是其言语的相应延伸。“信”在孔子那里是“四教” (文、行、忠、信) 之一, 在孟子那里是处理五种人伦关系的规范之一 (朋友有信) , 在董仲舒那里则是“五常” (仁、义、礼、智、信) 之一。, 因此, “信”德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

(三) “诚信”的内涵

通过对“诚”的意蕴和“信”的涵义的分析, 我们可以总结出传统诚信思想的基本内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诚信是天道之源, 人性之本。在古代思想家看来, 诚信既是天道, 又是人道, 天道之诚信是人道之诚信的根据, 人道之诚信是天道之诚信的体现, 天与人在诚信上是统一的。诚者“五常之本, 百行之原”, 诚是天理的根本道德属性, 因而也是人伦道德的来源。《中庸》说“唯天下至诚, 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 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 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 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就是说, 诚信乃自然、社会和谐之道, 天人和谐之道。

第二, 诚信是尽已守信, 人已无欺。古代先哲们认为, 人必须尽已守信, 先做到信于已, 不自欺, 再做到不欺人, 信于人。葛洪说:“守一言而久要, 历岁衰而不渝, 信人也” (《抱朴子·外篇·行品》) 。说的是与人交往需诚实无欺, 严守信用。杨泉说:“以信接人, 天下信之。” (《物理论》) 这里“以信接人”的信, 是守信的意思, “天下信之”的信, 是信任的意思。这些都说明了只有言而有信, 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实际上, 对他人守信就是对自已的忠诚, 是不欺己的一种表现

第三, 诚信是忠诚信义, 真诚负责。诚然, 在传统诚信思想中, 诚实不欺、重诺守信是人立身处世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但是, 古代思想家并不以此作为绝对的道德信条, 他们注重的不是信的形式, 而是信的精神实质。《管子》中说:“圣人之诺已也, 先论其理义, 计其可否。义则诺, 不义则已;可则诺, 不可则已;故其诺未尝不信也。”信是否为信, 要由其是否合乎义来决定。只有当“信”合乎“义”时才予以遵守, 不“义”就不必遵守。这并非倡导人们言行不一, 而是坚持信的道德标准, 即人的一切言行都必须信于义理, 也即古人所谓的“信义”。

二、传统诚信思想的功能

中国传统诚信思想在古代道德伦理中占很重要的地位, 而且成为几千年来人们“立身处世”的根本, 并在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规范经济活动和整合社会秩序方面发挥过重要的功能。

(一) 传统诚信思想是人们“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

首先, 中国古代先哲认为, 诚信是人们“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 并把诚信看作是人的三大德性 (信、智、勇) 之首。例如, 朱熹说:“人道惟在忠信……人若不忠信, 如木之无本, 水之无源, 更有甚的一身都空了。”其次, 古代思想家还把“信”看做人与人交往应该遵循的一条基本准则, “言之所以为言者, 信也。言而无信, 何以为言 (《春秋榖梁传》)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显然, 诚信之德是人与人交往中必须遵循的当然之则。相反“交而不信, 则离散忧愁, 不能相亲 (《吕氏春秋·贵因》) 。”由此, 诚信作为一种立身之德和交往准则, 其核心就是要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品质, 引导人们和谐、融洽的处理人际关系。

(二) 传统诚信思想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保证和商业道德之灵魂

诚信历来是中国“良贾”的传统美德, 也是儒家普遍奉行的商业伦理。在我国古代的商业活动中, 诚信经商一直占主导地位。管子说“非诚贾不得食于贾 (《管子·乘子》) 。”意指不讲诚信的商人不能从事商业。荀子看到了诚信可促使商业兴旺, 他说:“商贾敦悫无诈, 则商旅安, 货财通, 而国求给矣 (《荀子·强国》) 。”由此可看出传统诚信思想在经济活动和商业经营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 中华传统商业一直坚持把“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诚信美德作为商业宗旨, 把信用视为商业的生命, “可终身而守约, 不可斯须而失信” (张弧《素履子·履信》) , “有所许诺, 纤毫必偿, 有所期约, 时刻不易” (袁采《袁氏世范》卷二) 。

(三) 传统诚信思想是为政之本和强国之基

国无信不立。古代先哲们认为, 取信于民, 是当政者从政的基本条件。孔子曾深刻论述了取信于民对国家政权稳定的重要性:“子贡问政。子曰:‘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在孔子看来取信于民是为政的首要条件, 建立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对国家之“立”, 比强大的军备、充足的粮食都重要, 一个失信于民的政府是无法维持下去的。对此, 荀子也有同感, 他说:“政令信者强, 政令不信者弱 (《荀子·议兵》) 。”管子更是把诚信看作治理天下的关键, 为政的根本, 他说:“诚信者, 天下结也 (《管子·枢言》) 。”上述言论都说明一个道理:治国为政必须强调守信、立信、取信。那么, 当政者怎样才能取信于民呢?孔子说:“上好礼, 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 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 (《论语·子路》) 。”当政者只有带头讲诚信, 以身示范, 才能引导臣民效法, 使臣民谦让有礼, 竭尽忠信, 让整个社会生成一股诚信之风。商鞅立木取信, 秦国由此强大;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从而招致国破家亡, 就是很好的证明。

三、传统诚信思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价值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范畴,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道德。传统诚信思想的基本精神对于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价值。

(一) 有助于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诚信观

人类的思想是一个不断形成、累积和发展的过程, 所以传统思想和现代思想之间是一种传承、发扬和创新的关系。中国优良传统道德几千年的发展证明, 诚信美德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 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必然引起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 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发挥传统诚信思想优势, 挖掘、疏理传统诚信思想中有价值的道德因素, 为当今社会服务。为此, 我们应对传统诚信思想做辩证分析, 对之进行现代诠释和整合, 把传统社会中个人之信与现代社会群体之信统一起来, 把传统诚信美德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 赋予传统诚信道德以现代思想, 使其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为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制相协调的现代诚信观提供文化渊源和方法指导。

(二) 有助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道德规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诚信既是一种道德原则, 也是一种道德建设要求。如今, 我们要建设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道德规范, 就要汲取传统诚信思想的精华, 结合“以德治国”, 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在全社会进行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市场主体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和理性情感, 并不是完全自发形成的, 它必须通过教育的手段有意识的培养而逐步形成。在这方面, 我们可以继承和利用传统诚信的美德, 让“诚实守信”的理念深入人心。我们要围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诚信教育, 尤其要加强信用道德教育, 要求每个公民诚信为人, 诚信处事, 增强全民的信用观念, 使人们明了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本准则, 是成熟的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懂得没有信用, 就没有秩序, 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的道理, 使诚实守信真正成为当代公民认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自觉行为。人们有了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诚信意识, 就能自觉的以守信为荣、失信为耻, 就能从根本上铲除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的不诚信行为的发生。

(三) 有助于规范经济活动, 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健康有序地运行

诚信是中国商业伦理的重要规范, 在中国古代的商业活动中非常强调“市不二价”、“信义不欺”的诚信伦理。《孔子家语·鲁相》载有“贾羊豚者不饰”的话, 说的是那些经商的人在买卖过程中不造假, 讲求买卖公平, 诚实无欺。千百年来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观念、道德范畴、道德标准, 在规范经济活动, 维护经济秩序, 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市场经济是竞争激烈的经济, 同时, 也是最讲信用的经济, 市场经济愈发展, 愈要求市场主体诚信, 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客观需要, 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和标志。因此, 可以说, 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灵魂和黄金规则, 无论对法人, 对企业还是自然人, 诚信都是立身之本。然而, 自经济体制转轨以来, 由于利益驱动和体制、法制尚未健全等诸多原因, 中华大地刮起了一股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弄虚作假的歪风邪气。不少人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市场经济就是不讲信用为了利润无所不用其极的经济制度。故有些人把讲诚信与赚钱对立起来, 不择手段地敛财致富。更加严重的是, 不诚之风蔓延至其它领域, 导致整个社会出现诚信危机, 严重地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人民的正常生活。为此, 中共中央发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将“明礼诚信”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此后, 十六大报告和十七报告等重要会议和文件中多次强调诚信的重要性。然而, 要摈除经济领域的失信现象, 营造一个公平、正义、诚信的市场环境, 除了必要的法律规范和制度的统一调节外, 还必须有一种“自觉的伦理精神”的引导。因此, 我们要大力提倡和弘扬诚信思想, 合理挖掘和充分利用传统诚信思想的道义性、人格性和情感性特质中所蕴含的伦理智慧, 发挥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导向作用。这对于规范经济活动, 形成公平交易的社会环境, 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宋) 周敦颐.周子通书[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2]、朱熹.朱子全书[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社会主义经济的价值观 篇11

关键词:价值起源;重商主义;要素禀赋;功利主义;古典经济学

1776年,随着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出版,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蓬勃发展起来。西方经济学历经200余年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古典经济学阶段、新古典经济学阶段、现代经济学阶段。期间,也产生了以亚当·斯密、马歇尔、凯恩斯、萨缪尔森等经济学家为代表的诸多经济学流派。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研究范畴一般包括应用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理论与政策主张,并为200年来西方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提供了理论及政策支持。近年来,经济学数理化倾向日益突出,试图运用严格的数学推导与计算精确描述经济运行的规律,从而解释经济现象、预测经济发展方向并提出应对经济问题的方针政策。但是,我们还应意识到经济学研究的范畴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范畴,同样包含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具有更强的社会科学价值。经济学中所蕴藏的其他社会科学知识涉及到政治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等多种学科。因此,笔者认为研究西方经济学以及总结资本主义的发展脉络应充分挖掘其内在的人文价值及精神动力,从而进一步探究经济规律产生的源动力、修正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传递更具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经济学伦理体系。

一、古希腊罗马及重商主义阶段

古希腊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及哲学理念的思想家,他们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之一“财富积累”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给把财富分为精神财富、身体财富、物质财富三个层次,身体财富和物质财富的获取都是为了最终获得精神财富,而精神财富主要包含对知识的获取与道德力量的提升。反对不择手段、采取卑劣行径获取物质或身体财富,并强调获取物质或身体财富不是终极目标,而是获取节制、勤劳、公平、正义等精神财富的手段,因此获取物质及身体财富的手段必须是符合社会正义并且不侵犯他人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追求生活资料的满足及货值增加是发展经济的两种动力,并提出在满足生活资料的基础上而过于追求货值增加是违背自然规律的非道德行为。由此可见,古希腊时期的经济发展动因主要可以归结为满足生活必须及追求终极精神价值,强调了精神价值及道德因素的重要性。重商主义时期则彻底颠覆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价值观,追求货币财富的增加则成为当时社会发展的唯一宗旨,强调只有通过积累以贵金属计价的货币财富才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完全放弃了精神道德财富的追求。因此对金银货币的狂热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并产生了强大的对外扩张倾向。

二、古典经济学阶段

古典经济学阶段经济发展的价值起源主要以亚当·斯密及大卫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衍生出来。亚当·斯密认为商品是财富的重要表征、而商品又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因此亚当·斯密认为劳动是获得财富及价值的唯一源泉。而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及价值两种属性,使用价值凝结了获取生活必需品的劳动,价值则体现了购买他人劳动的能力。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对财富和价值进行区分,认为一种商品的价值取决于所凝结的劳动的难易程度,随着技术水平、生产力的发展,相同财富的增加往往远大于相同价值的增加。古典经济学后期的经济学家把财富及价值的增加看成了动态发展的过程,认为财富增加需要经历生产、分配、消费等各个阶段才能达到;同时,除劳动之外的其他要素诸如资本、土地等要素也被认为是价值增加的源动力。

三、新古典经济学阶段

新古典经济学阶段从19世纪的边际革命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为止。庞巴维克的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提出直接改变了传统经济学中对价值本质的理解和判断。边际效用价值论者认为,价值与财富的本质已经不再是基于客观物质基础的一切表征,例如劳动、资本,土地等各个要素,而是基于人类主观感受的效用,而效用又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类欲望的能力,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人类欲望及商品满足人类欲望能力之间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大小取决于商品满足人类某种主观感受与评价的能力的大小。而这种效用具有非常强的主观色彩及个人色彩,并且是产生价值的源泉和必要条件。在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始出现更加多元化及功利化的特性,边际效用价值论一定意义上肯定了人类主观欲望的合理性,并认为是商品价值的重要源泉,从而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类获取物质财富和物质满足的欲望,使人类社会商品种类和数量都出现了狂飙式增长,并基本摆脱了道德精神力量对欲望无限膨胀的束缚。

四、现代经济学阶段

现代经济学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空前提升。凝结在商品上的知识、科技含量不断增加。西方经济学中的价值判断逐渐从商品本身的价值转移到商品增值的源动力上面。现代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促使商品价值增长的根本动力已经从劳动、资本、土地等基本要素转移到知识及科技进步上。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和知识获取能力的提升成为价值增加的源泉,不仅如此,知识传播途径的更新与发展也成为社会财富增加的巨大动力。互联网经济条件下,知识传播速度已出现了几何级数的增长,人类社会逐步过渡到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这导致社会财富在急剧增加的基础上,人类享有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而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则投入到对自身技能和知识水平的更新上。

通过梳理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价值理论的发展脉络,资本主义的发展可以总结出很强的功利主义、物质至上主义色彩。因此,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学界应深刻分析西方经济学中资本主义发展的源动力,充分挖掘我国经济发展的精神价值、人文追求,避免我国经济学界出现过度功利化的态势。(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陶一桃《经济文化论》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3]哈耶克,《個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贾湛、文跃然等译,施炜校,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7

社会主义经济的价值观 篇12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创新路径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校人数达5044人, 其中女生3316人, 占学院总人数的65.74%, 从其他学院转入我院达192人, 占学院总人数的3.8%, 农村户籍学生约3400人, 占学院总人数的67.4%, 独生子女学生约3800人, 约占学院总人数的75.33%。而学院仅有6名辅导员, 加之所在校区处于城乡结合带, 周围外来人员流动大、社会闲杂人员多。因此, 在学生人数庞大、办学条件紧张、办学环境复杂的条件下, 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 已成为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也是实现思政教育内涵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意义

(一) 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确保学生满意。

教育以生为本,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更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根本目标。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思想道德品质和形成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学院抓住这一最佳时机, 在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 通过开展一系列充满趣味性、人文性、互动性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活动, 切实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基本道德价值准则, 转化为学生的内在价值理念和外在自觉行动, 坚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帮助大学生保持清醒政治头脑、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紧紧围绕学生全面发展这个核心, 把学生的问题和诉求作为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依据, 切实营造人人认知核心价值观、事事践行核心价值观、时时信仰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二) 有利于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确保社会满意。

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首要位置, 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充分体现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1]。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学院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作为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 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核心价值理念贯彻在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中,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正义感,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同时, 积极引导学生坚持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专业学习与社会服务相统一, 鼓励学生在服务“三农”、志愿活动、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中, 充分了解社会现实情况, 准确把握社会发展方向, 清晰定位自身发展目标, 从而健康成长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人才。

(三) 有利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确保人民满意。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互动化的时代背景下, 特别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面临转型的攻坚期, 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文化霸权主义的侵袭, 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带来巨大挑战[2]。因此, 学院切实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价值观贯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的全过程之中, 渗透于学生课堂、实践、活动的各方面, 并通过形象化、具体化、生活化的教育引导, 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目标的理解与认同, 激发学生将个人梦与中国梦、个人价值追求与国家发展目标相结合, 增强学生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同时, 通过著名校友、模范人物、老一辈革命家等典型事例, 教育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提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全面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面临的困境

从整体上说, 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稳步推进, 大多数学生能够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明确价值选择、规范行为的重要依据。但是, 由于受复杂外部环境和紧张办学条件的影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 价值认知基础不够牢固。

目前, “95后”大学生已成为学院学生群体的主力军, 其思维活跃、个性突出、善于学习, 但由于受家长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 部分学生只关心专业课程的学习, 忽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 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基本内容, 导致部分学生价值信仰迷糊、价值鉴别能力不够突出、价值理性不够坚定。部分学生只注重毕业后能否找个好工作、有个好前程, 不重视爱国精神、集体主义及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极少数人甚至为了个人私利进行考试作弊、论文抄袭、诈骗、犯罪等违法违纪行为。被调查学生中, 89%的学生说不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二) 价值实践渠道不够丰富。

学院由于经费、实践条件、师资不足等原因, 致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实践途径仅限于课外劳动、图书馆义工、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形式, 而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深入西部贫困地区、深入农村基层的途径不够丰富, 不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深层次、多样化的培育和践行。同时, 部分大学生仅限于知道或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不会、不想甚至不愿意在社会实践中全面掌握和深度理解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 致使本应“两条腿走路”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出现“跛足”现象。调查表明, 70%的学生核心价值观实践途径不够丰富, 65%的学生一个月内参加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次数少于2次。

(三) 价值信仰铸就不够坚定。

学院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存在一定误区, 简单地认为只要大学生熟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并积极主动地进行价值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就算完成, 由此导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仅满足于知道了、实践了, 致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缺乏系统化的提升和信仰性的转化。由于价值信仰培育缺失, 大学生在多元化的文化与价值交流和冲突中、虚拟性与开放性的网络环境中, 容易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侵蚀, 导致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偏离主流价值轨道。调查表明, 43%的学生忽视核心价值观信仰的塑造。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创新路径建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是增强大学生精神上的“钙”, 提高大学生政治涵养、坚定理想信念、健康成长的“灵魂工程”[3]。学院坚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 以网络平台和社会服务为基地, 以传统文化、大学精神、校园文化为灵魂, 以“四大工程”为载体, 以“五大力量”为保障, 抓细、抓实、抓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各项工作。

(一) 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 突显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主体地位。

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 以学生个性发展、特色发展和全面发展为目标,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工作思路, 发展并不断完善“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学生为主角”的工作运行机制, 强化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4]。一方面, 坚持以学生的需求为出点, 通过鼓励辅导员、专业教师深入学生课堂、宿舍、活动场所等, 主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了解学生的具体诉求, 掌握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 准确捕捉学生的教育接受点, 从而明确培育和践行的方法和途径, 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另一方面, 建立年级、专业、班级、宿舍“四位一体”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运行检测机制, 实现层次化和多样化发展, 针对学生党员、优秀学生、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学生等学生群体的不同特点, 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数据库, 并根据学生实际表现情况, 适时更新数据库, 确保学生准确了解自身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进程和问题, 从而不断调整完善, 提高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反向评价机制, 由学生对学院在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宏观顶层设计、微观具体操作进行客观评价, 学院根据评价效果及时调整完善, 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健康良性发展。

(二) 以网络平台和社会服务为基地, 建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实践体系。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是一项系统工程, 更是一项落地工程。为此, 学院逐步探索建立了网络平台和社会服务双管齐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实践体系, 做到以实践检验、提升和优化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效果。建立学院飞信群、微信群、人人网等平台, 托微媒体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组建数字化学习交流平台, 成立核心价值观网络讨论小组, 组织学生围绕“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精神”、社会舆论关注点等热点议题和焦点问题展开价值讨论, 促进学生在思想交流中明确价值判断, 在价值实践中坚定价值选择。建立健全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社会服务体系, 在校内, 开展书香型宿舍评选、学习型宿舍建设等, 激发大学生的竞争、自律和团结意识, 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在社团举办的各项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团实践活动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内化为基本要求, 外化为价值实践[5];鼓励学生参加勤工俭学、三夏劳动、农场实践等, 促进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与认同, 培养吃苦、敬业、奉献精神, 激发学习动力。在校外, 定期组织学生到革命教育基地和烈士纪念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组织学生干部到泰安市泰山区街道和乡镇挂职锻炼, 鼓励学生进行调研山东、科技扶贫, 号召学生主动加入志愿服务西部活动, 安排学生到用人单位、杰出校友所在企业实习实践, 等等, 促进学生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中, 进一步了解自己、认识社会、锤炼品质, 切实提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自觉。

(三) 以传统文化、大学精神、校园文化为灵魂, 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信仰塑造。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 解决的是最深层次的问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 必须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 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6]。为此, 学院不断加强实验室、考研自习室、宿舍、辅导员工作室等文化建设, 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作用, 促进学生在审美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物质文化中逐步内化为价值信仰。抓住学生干部培训、新生入学、毕业季、五四青年节等关键节点, 组织学生学习齐鲁文化、泰山文化、五四精神等优秀传统文化, 切实以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价值自信, 实现精神文化引领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 铸就学生核心价值观践行的精神高地。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校史知识竞赛、校庆等活动, 对学生进行文化软约束和素质硬提升, 引导学生传承“登高必自”校训, 弘扬“爱国爱校、质朴厚德、求真创新、实干奋进”农大精神, 实现个体思想与核心价值观相统一, 逐步形成核心价值观信仰的升华和自觉。制定《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党员理论学习的意见》等制度, 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长效机制, 切实以制度文化的具体性和根本性促进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生活化和长效化, 促进学生在规范化和制度化的价值认知和价值实践中培养坚实的价值信仰。

(四) 以“四大工程”为载体, 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宣传教育。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是细化学生工作影响因子的一个重要层面, 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工程。学院根据年级、专业、班级实际, 遵循教育规律, 一是坚持以学风建设精品工程引领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在新生中开展学风养成教育、学风精品活动, 激发学生将无形素质提升与有形知识积累相结合, 实现外在教育要求与内在价值认知相统一。二是以班级建设磐石工程助力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在大二学年着力强化班级建设, 鼓励学生“自己学、互相学、帮助学”, 发挥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实现在共同学习中增进价值认知, 在思想交锋中坚定价值选择。三是以学业规划工程支撑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在大三学年突出学业规划建设, 通过建立分层次、差异化、具体化的学业规划体系, 实现在尊重差异中扩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知, 在包容多样中增进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进而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认知[7]。四是以优秀学子领航工程提升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在大四学年加强优秀学子宣传教育, 通过考取研究生、国家公务员、银行、著名企业等优秀学子的示范表率和引领导航, 激励低年级和落后学生在榜样引领下树立远大志向、坚定核心价值观自信。

(五) 以“五大力量”为保障, 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提供智力支撑。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既是一项系统工程, 更是一项社会合力工程。为此, 学院积极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力量, 共同为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想招、发力[8]。一是辅导员严格贯彻落实“六进六同”一线工作法, 加强人文关怀, 通过年级例会、主题班会、思想座谈会等载体, 坚持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与安全法制素养培育、健全人格与健康心理品质塑造相融合, 通过生活化的互动、具体化的分析、形象化的教育, 实现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全覆盖、全过程。二是建立健全业务教师兼任学生班主任机制, 鼓励业务教师在具体专业知识讲授、专业技能塑造、职业素养培育等方面, 穿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 引导学生理性认识多元文化冲击、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 坚定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信心和决心。三是引导学生干部、学生党员通过公告栏、党支部大会、学生干部例会等形式, 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院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意见等, 营造良好氛围。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预警机制, 通过班主任助理、朋辈辅导员、班干部等学生群体与其他学生间的交流互动, 针对核心价值观不明确、价值观偏离等问题, 及时进行预警与应对, 从而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四是不断完善家校沟通交流机制, 通过电话访问、调查问卷、致家长一封信、家访等形式, 将学院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基本要求告知家长, 并期望家长教育引导学生杜绝诈骗、犯罪等违法行为, 坚决抵制邪教、民族和国家分裂主义、极端势力等。五是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社会支持系统, 定期邀请属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用人单位等来校, 在共同开展理论研究、联动做好宣传与教育等方面建立定期合作机制, 共同探讨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长效机制, 汇聚各方正能量, 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健康发展[9]。

四、结语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是一个复杂的、潜移默化的过程。目前, 山东农业经济管理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中。下一步, 学院将继续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素养培育, 拓宽价值实践渠道, 夯实核心价值观信仰基础, 引领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 从一言一行做起, 帮助学生扣好青年时代的第一粒扣子, 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吴衍涛, 许盈, 祖文成.大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与方法[J].高等农业教育, 2012 (9) :92-95.

[2]祖文成, 贾元义, 苏郡, 许盈.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 2014 (7) :125-127.

[3]陈汇.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以底线伦理到终极价值的转换为视角[J].教育探索, 2011 (6) :109-113.

[4]吴衍涛, 许盈, 祖文成.“五位一体”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体系的构建——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高等农业教育, 2013 (3) :105-108.

[5]李娟.高等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问题研究[J].青春岁月, 2013 (12) :56-58.

[6]苏国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3 (1) :90-93.

[7]徐继华, 冯启娜, 陈贞汝.智慧政府———大数据治国时代的来临[M].中信出版社, 2014年2月.

[8]蒋云云.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路径研究综述[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 2013 (1) :32-34.

上一篇:触点管理下一篇:种类与特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