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义理论的启示

2024-05-27

国家主义理论的启示(通用8篇)

国家主义理论的启示 篇1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及其启示论文摘要

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过程是知识的建构过程: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这些观点对我国当前教学改革有诸多启发,有利于发挥师生积极主动性,打破了平衡,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培养创新思维与原认知能力.

作 者: 靳露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刊 名: 安徽文学(下半月) 英文刊名: ANHUI LITERATURE 年,卷(期): “”(1) 分类号: G42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教学理论 启示

国家主义理论的启示 篇2

1 建构主义理论的知识观

建构主义知识观强调知识只是人们对客观现象的一种相对正确的解释或假设, 不是永久不变的真理;知识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 不是被动吸收的;知识是学习者经验的合理化或实用化, 并非单纯的记忆;知识是学习者与别人互动所形成的共识, 不是独立存在的。显然, 这种对知识的独特的见解与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是有很大不同的。由于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多年来在我国盛行, 许多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们想当然的把课本上的知识理解成定论、最终答案, 认为课本上的知识都是经过大量检验、一定正确的定论, 教师要做的只是把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理解、记忆下来以备以后使用, 而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

2 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 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 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在这种建构过程中, 一方面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需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 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 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也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 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 相反, 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 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3 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师观

建构主义认为,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将逐渐转变为中介作用。教师不会再是一个权威的知识传授者, 他的作用是多重的。他时而是一个协调者、促进者、资源顾问, 时而是一个指导教师或教练。帮助学生合理配置各种资源, 引导学生从大量的书籍中摄取所需的内容, 激发学生将兴趣投注到看似呆滞的资料中, 支持学生捍卫某种观点等等。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教师的中介作用关系到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且独立控制自己的学习等问题。

在教学设计上, 建构主义强调要以学习者为中心, 而不是教师为中心。教师的核心作用不在于给学生传递知识, 而在于如何引发和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 教师的每个教学决策都要以学生的理解、思考、感受和活动为基础, 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经验世界出发, 达到新经验的建构, 而不是从教师、从课本出发。但另一方面, 教师并不是跟在学习者的思路后面的追随者, 而是要基于学习者的反应采取具有引导和促进作用的、积极的教学策略。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与监控者, 教师需要设定教学目标, 需要把教学中各方面的因素协调起来, 如教学内容、学生的差异、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设计等, 教师是教学这部戏剧的导演 (或者说是这部交响乐的指挥) 。同时, 教师和学生又都是教学中的主角演员, 他们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教学的效果。

4 建构主义理论的学生观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他们的知识建构活动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效果, 因此他们是学习过程的主人。

在以往的学习中, 学习者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 他们对很多问题和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 有自己的理解。而且, 有些问题即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 没有现成的经验, 但当问题呈现在面前时, 他们也可以以相关的经验为基础, 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 (理智) , 形成他们对问题的解释, 这并不都是胡乱猜测, 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的具有一定逻辑性的假设。所以, 实际上在某一主题内容的教学之前, 学习者常常对这一主题本身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看法 (现实的或潜在的) , 教学不能不管不顾, 另起炉灶, 而是要把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而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为此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5 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强调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 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概括地说, 就是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情境, 使学习者在其中经历假设、尝试与探索, 并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协作与会话来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处理、共享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等, 最终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 即对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并建构起自己的意义。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学习者是认知主体, 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所以把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 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是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展开的。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服从这一中心, 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6 建构主义理论对高校教学的启示

从以上对建构主义理论主要观点的介绍中我们不难看出建构主义理论较好地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 知识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引导, 利用必要的媒介和学习资料, 以学习者为中心, 营造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在内的学习环境, 创建以学习者为中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 最终有效的使学生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理论作为教育理论的一种新的发展, 是认知学习理论和现代信息社会相结合的产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为建构主义理论在应用、验证和发展上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 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提供了理想的认知工具和获取信息的媒介。同时, 建构主义理论也为实现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时, 应充分考虑与之相互作用的教学实践背景, 正确认识建构主义理论自身存在的问题, 看到实施建构主义理论的现实阻力, 在尽可能的基础上创造实施建构主义理论的良好中介条件。我们还应认识到没有一种教学理论是完美的、无懈可击的, 虽然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理论, 但我们仍要关注以往的和新的教学理论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模式等。教学面对的是多重学习与发展任务, 唯有各种教学理论相互交融、和谐的发挥各自的作用, 才能更好地解决具体的教学任务。

摘要: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 又称为结构主义, 其作为一种认知方式或教育教学实践模式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在美国兴盛, 近20年来, 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建构主义,知识,学习,意义建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学科教育, 1998 (3) .

[2]陈琦, 刘儒德.建构主义对学习的理解[EB/OL].http://www.pep.com/person_zjw/index.html, 1998-07.

[3]张建伟, 孙燕青.建构性学习——学习科学的整合性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国家主义理论的启示 篇3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的联合(简称联结学说),桑代克是学习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通过对动物的研究,提出了学习的联结学说。通过动物和人的系列学习实验,桑代克提出了三条基本学习定律和五项学习原则,形成了一整套比较系统的学习理论。

一、“准备律”

准备律指的是S—R之间联结的加强和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当传导单位准备传导时,给予传导就引起满意,勉强要它传导就引起烦恼。换言之,准备律就是在做某个事情时使我们感受到“满足”或者“痛苦”的条件,比如学生有些时候很想玩游戏,他们为了这个冲动采取行动时,就获得了“满足”;相反,如果他们想玩游戏但是被教师抑制,或者不想做作业而被逼着去做,则会产生“痛苦”。自然带来满足的行为学生会继续重复,带来痛苦的行为就会尽量逃避。要很好地利用这个规律,需要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发现学习带来的快乐,而不要把学习比喻成痛苦的事情。我们经常告诫学生:学习一定要吃苦! 其实这会给他们带来负强化,让他们更远离学习。而当我们经常告诉学生:你做得真棒! 他们就逐渐会把这些受到表扬看作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做好了“享受幸福”的准备,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会提高。

二、“效果律”

效果律是在情境与反应间建立可以改变的联结,当出现主客体满意的情况时,联结力量就增强,反之联结力量就削弱。也就是说,如果反应带来令人满意的结果,就会强化刺激与行为之间的联结;如果最后得到的是痛苦的效果,就会削弱两者之间的联结。这个定律让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奖惩:学生学习成绩好,我们就给予奖励;反之,就惩罚。这种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奖惩措施给教师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往往也会出现问题:第一,学生会认为自己获得奖惩是由于成绩的原因而非学习的原因,而增加成绩的方法并不仅仅只有更加认真学习一条途径,投机取巧、运气都会发挥作用,这样很可能给学生造成误导;第二,会强化一些错误的学习行为,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采取不同的方法,他并不明白是什么方法真正起了作用,在受到奖励之后,可能会强化某些并不利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这种情形往往会让学生形成错误的学习行为联结,影响以后的发展。因此,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奖惩实际上是很有学问的。首先要让学生有尝试错误的机会,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能够让学生体会不同学习方法给自己带来的效果,然后慢慢选择出适合自己、效果良好的学习行为;其次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奖励,每当学生出现正确的学习行为时就给予奖励,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符合自身特征的学习行为。

三、“练习律”

练习律是由使用律和失用律构成的,桑代克认为:一个已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若加以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增强(即使用率);如不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减弱(即失用率)。换言之,就是用训练和练习的方式来学习,如果学生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加以反复训练应用,就可以较好的掌握这个知识点;反之,就不能掌握甚至会完全遗忘。不管是根据我们自身的学习经验来看,还是根据“遗忘曲线”来看,“练习律”都是无可非议的,它与我国传统的“熟能生巧”的教育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例如:甲乙二人的智力及各方面能力相当,同时背诵一篇课文,若甲背诵次数较多,必定比乙熟练。另外,练习率的消极方面是失用率,即某一刺激和某一反应之间的联结,在一段时间内不加以练习,则联结的力量因此而减弱。

“熟能生巧”的教育观念在很多老师、家长的思想里已经根深蒂固,他们认为让学生将习题多做几遍,学生就会模仿着做类似的题目。于是机械性地反复讲解和训练,一个知识点学生需要做数十道练习题来熟悉、巩固,各种各样的变式训练一应俱全,“题海战术”也就产生了。但是,将训练强调到不适当的地步,一味采用灌输知识、加大训练量的教学方法,就有可能使学生生厌,产生“熟能生厌”的效果。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方式具有重要的影响,某些方法理论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没有理解的练习是机械的、盲目的,没有练习的理解也是不扎实的、不稳固的。因此我们应该尝试将两者结合的方式来教学和学习,实践“练习律”是无可厚非的,但练习应该练到什么程度,老师就应当根据实际状况来控制好这个度。学校教育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组织者、交流者、合作者、激发者、咨询者角色的作用,培养学生开拓创新、探索求真的精神。

国家主义理论的启示 篇4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过程;启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我们将从中获取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过程的历史回顾

(一)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首次命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从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许多方面的推进:一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首次正式使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1982年十二大再次重申了这一论断,并把物质文明不发达作为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第二次重申了这一论断,并分析了这一阶段的经济结构和精神文明的特点。在此基础上,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较为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二是重申了生产力的标准。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因而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或者是社会主义所允许的。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违反科学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所不允许的。”这就为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判断标准。三是破除了社会主义必须是单一公有制的观念。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现在的个体经济是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是从属于社会主义经济的。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不仅提出要继续鼓励发展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还提出要继续鼓励发展私营经济,并认为私营经

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四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这就实际上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国家调控的市场经济。

在上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党的十三大概括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并首次将其命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二)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89年的政治**,一些人对改革开放提出了姓“资”姓“社”的疑问。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问题。他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的谈话,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1992年2月28日,以中央文件的名义将谈话印发全党。6月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提出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邓小平重要谈话精神,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搞得更快更好。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大会做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写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以邓小平南方

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三)党的十五大:首次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7年5月2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不动摇,坚持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要树立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当代中国和世界实际问题的正确文风,摒弃单纯从马克思主义书本里的片言只语找答案的做法。他还指出,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一切反映社会主义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这一讲话,澄清了一些困惑人们思想的迷误。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大会首先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称谓,明确把这一理论当作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指出,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大会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大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会确定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认为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大会还明确了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任务。这样,党的十五大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提供了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保证。

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同时,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还以很大的精力关注和研究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问题。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1年7月,他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作了全面的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社会深刻变化的基础上,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做出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一系列战略部署

(四)党的十六大到十七大:全面拓展和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全面拓展和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可以看出,我们党之所以能领导人民开辟这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坚持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始终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自己的最高追求。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会不断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党才会始终得到人民的信赖与拥护。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过程带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之一: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创新是科学理论历久不衰、永葆活力的源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就在于他们分析了欧洲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并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两大发现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理论创造,从而成为指导欧洲和世界工人运动的真理。列宁之所以能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就在于列宁根据帝国主义时代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得出了俄国有可能一国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结论,使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而联系到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史,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特征就表现得更为明显了。首先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这一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有别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又分别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三大问题,实际上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个总问题,从而大大加深了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执政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当代中国的

马克思主义阶段。

毛泽东曾说过:“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于马克思,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理论创新,全面超越了马克思,从而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正如胡锦涛所指出的:“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启示之二:理论之树常青的秘诀在于不断回答实践问题

要使理论之树常青,唯一的方法或秘诀就是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理论深深扎根于最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并通过回答实践问题,使理论永远保持生机盎然,常绿常新,莲蓬勃勃。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发展的主要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邓小平同志讲,什么是理论研究?理论研究就是从问题堆里找长远的、根本解决问题的东西。实际上马克思和邓小平用不同的语言阐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满足理论需要的最好途径,就是研究和回答人们关心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如果我们党的理论能不断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党的理论就会蓬勃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如果理论工作者能从人们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切入,用通俗的语言阐述深刻的道理,用人们熟悉的事例论证人们不熟悉的规律,以短小的篇幅阐明一个深奥的理论问题,使人们在轻松愉快中得到理论的熏陶,那么,理论就不仅不是灰色的,而是多姿多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引起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共鸣,并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思想基础,就在于它深深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并通过不断回答长期困扰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和实践问题,使它始终处于一种常绿常新的状态,这也是理论创新的秘诀之所在,或者说理论创新的方法之所在。

启示之三:解放思想是理论发展的一大法宝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的方法在于回答问题,那么理论如何才能不断回智问题呢?一句话,解放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实际上解放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既是理论发展的前提,又是理论继续发展的基础。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理论每前进一步,既是解放思

想的结果,同时思想解放又成为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模糊认识的产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这样那样的质疑,从某种意义上说,都与思想不够解放有关,都与思想没能与时俱进有关。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仍然面临着一个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么一个历史性任务。

启示之四:理论工作者应承担更多理论创新与理论传播的责任

释疑解惑、服务社会、传承文明是理论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同时,理论创造、创新也是理论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回顾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正是吸纳了已故经济学家孙冶方先生的研究成果,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正式写入了党的文件。而现今原创性的理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研究传统中,一种按部就班、循规蹈矩、顽固守旧的经验主义始终束缚着人们的思想,耗费着人的智慧,堵塞着人的思维,阻碍着重大理论的构成。特别是应试教育和强制性的意识形态培养的人才往往都缺乏驰骋天字、自由翱翔的想象,以及无拘无束的创新意识。因此,理论工作者要担起理论创新和理论传播的责任,首先就必须改变思维方式,树立创新意识,不要人云亦云。其次是理论形式上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展现理论的魅力。从目前来说,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的最大任务就是:注重运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来分析热点难点问题。比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世界等重大理论问题等。作为从事理论研究的理论工作者,一定要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发展创新承担更多的责任,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而真正成为党和政府的思想库。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出版社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010年修订版

2.学习出版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

国家主义理论的启示 篇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创新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学校作为传播知识和培养创新人才的主体机构,应加强实施与发展自身的创新教育。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即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育。

目前而言,高校的创新教育从整体上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严重滞后,抹杀了大学生独特个性的发展,使学生缺乏强烈的创新欲望和自我表现意识。因此,如何在高校的专业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摆在广大高校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该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一、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社会的意义建构,既有个体的成分,更是社会性因素的作用。社会与自身具有的各种观念、认知胡互作用,所以知识不断形成,又不断根据情境改变。

学习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但学习者并非是单独的个体在学习。社会建构主义突出了教师或更有经验者对学习者的指导作用,认知任务对学习者发展方式和速度的重要影响。

另外,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带有各自的经验和倾向。在正确认识自身的基础上,个体会选择学习适合自身发展水平的知识。而来自个体经验背景上的差异,使得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理解常常各不相同。所以学习者以原有知识经验为背景,用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

由上述可知,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突出了社会情境的重要性。不仅知识的建构裕要个体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发生相互作用,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同样受到社会情境的影响。所以社会情境是学习者认知发展的主要源泉,他们带着不同的先前经验,进人所处的文化与社会情境进行互动,建构对知识的独特理解。

从而,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确认了学生、教师、认知任务、环境四个方面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学生作为知识建构的主体处在书心位置,而教师、认知任务、环境则构成了学习的中介因素和外在环境。学生、教师、认知任务境在动态的过程中相互作用,共同成为学习的基础。

二、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建立高校创新教育体制的启示

(一)明确学生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发展学生的独特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杜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对我们的启示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进行必要的知识积累,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这一点与高校创新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创新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所以在高校的教学与生活中,注重大学生独特个性的培养,薄重并提倡大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必须的条件。

同时,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突出了学习者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在学习中的至关重要性。高校创新教育的宗旨就是帮助每一个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的自我概念,即认识自己的能力,相信自身的创造潜力。这一点对于大学生转变为一个真正完整的社会人而言有着重要作用。因为正确的自我概念可以帮助大学生积累特定的知识结构,确定能力的发展方向;积极的自我概念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启迪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一定条件下结成真正的创造性成果。

(二)增进教师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确立了教师或更有经验者对学习者的帮助指导作用。在此.教师不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递者,他是信息的交换者,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同伴。这一理论启示我们:高校教师必须突破传统的师生观念,认识到学生是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充分球重学生的个体性、独特性;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同伴,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增加知识应用性的学习,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一新型师生观正好适应高校创新教育的要求。

另外,高校创新教育的目的并不仅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更强调对其创新人格的塑造。教师作为创新教育的主导,其自身的人格魅力更是言传身教地影响着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发展。所以,教师本身就应具备创新人格,不皿守成规,勇于坚持真理。这样,大学生就可以在与教师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积极的作用力,从而主动、自觉地加强对自身的创新人格塑造。

(三)明确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用新型教学法促进高校创新教育的实施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了学习过程中认知任务的重要作用。在这一思想的启发下,社会建构主义形成了。抛锚式教学模式”、“认知学徒模式”“随机进人教学’,“支架式教学模式”“任务教学法”等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是注重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新型教学法,正适合高校创新教育的要求。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特别强调所学知识要与时代同步,及时更新最新科研成果和新的科学概念,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其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大学生在学习最新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及能力。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指导大学生主动地解决问题是新型教学法的关键之处。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用“问题”(锚、任务或课题)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根据“间题”(锚、任务或课题)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这一主动寻求知识的表现体现了创新教育的“主动学习”精神。

最后着重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培养。大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另辟蹊径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适当引导大学生讨论、交流,形成相互鼓励与促进的学习氛围。由此在创新精神的培养中养成团队合作意识。

在高校教学中运用新型教学法,最重要之处在于“问题,’(锚、任务或课题)的选择应根据大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发展方向。目前.新型教学法中的“任务教学法”广泛应用在英语、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四)重视对校园环境的建设,营造高校校园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突出了情境的重要性,这给予我们的启示是:环境才是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真正起作用的因素。所以在高校工作中要把创新环境的建设放在中心地位。一方面加大对创新教育硬环境建设的投人,提供学生实践创新的先进实验设备与最新的学术资料.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以课题资助形式帮助大学生开展创新研究活动。川另一方面营造一个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良好创新教育软环境,即规范高校的学术氛围与人文气息。

在具体实施中,首先,改革高校对大学生的管理,提倡民主管理,鼓励自主管理。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间题和解决间题的能力,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其次,充分利用多种教育体式及考核方式,提倡学分制、选课制及多样化的考核方法,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环境.丰富大学生对信息的渴求,使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更深拓展。此外,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开放性的学术讲座与学术交流活动,扩展学术视野;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推进校园精神文化的内容创新,推进文化活动的形式创新,在各种活动的锻炼中,实现大学生学术性、创造性和娱乐性的统一发展。

三、结语

国家主义理论的启示 篇6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7年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约2650万网民中,18—24岁者占到36.8%,这正是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由此我们推断,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环境。网络媒体的虚拟性突破了文化和生活的界限,为受众营造出一个与生活交融乃至统一的大文化世界。网络文本的丰膏眭及其产生的巨大张力,建构了一种全新的表达和阅读模式,并由此带给读者极高的阅读满足感。网络上的语文资源非常丰富,可以提供语文学习的个性化服务,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因而,它极可能会带来现代大学语文教育的科技化变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始在网络与语文教学之间寻求一种契合,试图从媒体教育功能的维度去探索运用网络环境改良大学语文教学的方法。

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改革的关键在于能否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因为传统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率,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内外许多教育工作者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就是这种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教育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得到了最新的信息技术成果的有力支持,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中Et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

建构主义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二、网络环境下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语文教学研究

在笔者的教学研究过程中,网络环境包括构成教学环境有机因素的各种网络技术以及运用网络技术营造出来的教学环境或使教学得以开展的背景。从广义上来说,凡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网络技术的教学活动都可以被认定是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无论是通过网页发布教学内容,以电子邮件方式与学生交流,还是师生间传递网络视频信息,将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后再加以传播,抑或是以网络应用为目的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均属此列。在网络环境下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进行大学语文教学研究,实际上就是探索学习环境与资源对于以人为中心、以个性发展为目标的语文教学的作用和影响。

(一)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综合智能

大学语文自身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是一门内涵丰富、强调主体性的学科。它的教学目的着重于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渗透。目前我国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但其中选取的篇章大多以古典文学为主。不少文章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古人的意境和情感与当今青年学子的审美情趣有着不一样的定位。网络环境的应用,使教师的教学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沟通了过去、现在与未来,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有助于创设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审美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意义建构,教师应强调真实环境的创设和模拟,并把情境创设当做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图片、影像或声音资料,比如,学习《春江花月夜》这篇课文时,先来听一段古筝曲以扩展联想;讲解李清照的词的时候,插几幅优美的配图来渲染意境,这些做法在给学生以形象的启发的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的想象空间,其教学效果与过去的“填鸭式教学”并无多大区别。

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尽可能地具有较为广博的学识,高远的视野,仅有单学科的知识经验是不够的。每个学生在走出学校进入社会之后,都会跟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都要处理各种从未遇到的棘手问题。这就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综合智能才能胜任其社会角色。综合智能的形成通常是通过消化和融合各科类的文化与生活经验得来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由学生自主设定学习目标,参与创设真实教学情境的理论,对于学生来说其实已经是一个学习如何完成跨学科的整合性任务,提高综合智能的过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真实情境的创设和模拟应当由学生自主去完成,教师只是起从旁协助处理的作用。情境创设的实际意义在于情感的培养,其目的是引起学生积极的心理反应从而达到学习效果。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成功与进步的评价;善于抓住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在思维、语言、解题策略等方面的优点,并加以表扬;善于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某种情感氛围,不断调整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气氛中展开。

下面以节选自《红楼梦》的课文《宝玉挨打》的教学为例,说明教师如何利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综合智能。第一步:建议学生自由组合,以3~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从图书馆、电子图书馆或网络中寻找学习资源,通读《红楼梦》原著,了解作者曹雪芹生平;第二步:每个小组定出学习目标及重点:“宝玉挨打”是情感的聚集点,学生通过交流探讨出挨打的原因,同时关注宝、黛、钗三人的心灵世界,探究作者的写作倾向;第三步:每个小组根据读后感自行设计若干问题,并自行找出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可以是自行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也可以是情境模拟,或者是自导自演的小品表演,形式不限;第四步:课堂教学内容以学生课件展示、情境模拟、问答、商讨、表演等形式为主。以上教学过程主要在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展开。

(二)以学生为主体,凭借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支持,以师生协作互动的交流方式推进学习进程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通常采取板书的形式,耗时较多,而且这门课程通常是大班选修,人数众多,因此板书效果并不理想多媒体课件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醒目清晰、省时省力、信息量大,深受学生欢迎,也提高了教学效果。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多媒体课件是提前设计的,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预先已安排好。课堂上省去了板书时间,信息量固然增大了,但学生只忙于快速记笔记,根本无暇顾及思考、阅读与交流,这样的教学方式又回到了“填鸭”的旧巢。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合作掌握的,学习是学习者之间以及教师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所建构的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是不同的,也存在着局限性,只有通过意义的共享和协调,才能使理解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教师应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为中心的角色转变为学生的学习策划者、引导者帮助者和学习伙伴,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复杂的真实问题,并且激励学生对问题提出多重解决方案,同时为学生刨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里进行沟通与合作,通过合作拟定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游戏模拟等形式,从中学会聆听和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争辩、接纳与欣赏。教师应对协作学习的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在这个协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学校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网络系统和国际互联网等适合于共享的资源应该被充分利用。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被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多年的大学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如果把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交流变成纯粹的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古人夏茹冰根据泰戈尔的诗歌作了一副对联日:“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协作就应该达此种境界,教师应该依靠语言的魅力,引导学生沉潜于字里行间、书里书外,以获得心灵的启迪与精神的滋养,最终达到荡水成波、击石发光的效用。

以李商隐的《无题》诗教学为例。《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这些无题诗大多隐约、朦胧,表现含蓄、委婉,因此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评论界对李商隐无题诗的评析也众说纷纭。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播放自己设计的配乐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课件,获取和谐的审美感知和情感上的宁静愉悦,并产生进一步探求作品内涵的欲望和激情。然后,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以小组的形式搜集与李商隐“无题诗”相关的材料,从中提取和处理信息,接下来再启发学生通过合作设定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等形式就“无题”的含义展开课堂讨论,各抒己见,最终帮助学生建构具有个性化色彩和独特性发现的知识结构。

(三)以多媒体为认知工具,教师根据学科性质,引导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当中,无论大学语文还是其他任何学科,意义建构都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是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在特定的情境下,对新知识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产生深刻理解,并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作为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学习大学语文,主要是一个文学欣赏的过程,经教师的引导、启发、协助和支持,力求深入地理解其中所蕴涵着的丰厚文化内蕴和人文精神实质。文学作品最具个性特质的就是它的人文性。因此,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进行一场思维、审美和鉴赏的系列心智活动,其终极目标是要达到精神超越。平常意义的教室、图书馆,传统教学板书、课堂讲授以及课后阅读都只能帮助学生进行一些字、词、句、篇等知识的表征,或是应付教材里面的习题,而无法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作品的文化内蕴和精神实质。换言之,旧有的学习环境与认知T具无法帮助学生建构出他们自己的、独特的知识结构。

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资源是帮助学生最终建构具有个性化、独特性和创造性知识的最好的认知工具。当前可供选择的主要有以下多个类别:适合于多媒体组合教学的多媒体综合教室;适合于个别化学习的、以CAI为基础的电子阅览室;适合于协作学习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适合于资源共享的学校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网络系统、内联网络系统和国际互联网络系统等。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其核心是意象的重建。意象的重建不是对作家创造意象的简单复制和记忆,而是一个能动的再创造过程。它需要借助联想与想象,通过自己的感知、情感和心智共同完成。学生充分而恰当地利用上述的认知工具,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纵、横双向的比较,激活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然后通过同化或顺应过程,重建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但是,这决不是知识的简单积累或叠加,而是对原有知识的深化、突破和超越。譬如,学习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哈姆雷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认知工具了解莎翁生平及创作经历,纵向浏览阅读莎翁的悲剧作品,了解其创作风格,然后,让学生以复仇为主题搜索中外相关的戏剧作品,如我国元代关汉卿的《赵氏孤儿》、法国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等作品,接着,再进行文学作品的比较。新旧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相互融合,彼此作用,这对于完善学生认知结构,使认知结构综合化、整体化、系统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建构主义理论对普通话教学的启示 篇7

长期以来,我国的普通话教学都是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为主,学生的记忆、练习为辅;以静态的语音形式操练为主,动态的语流内容运用为辅;以显性教育为主,以隐性教育为辅。教师按照传统教育思想理念,片面强调依纲扣本,严格围绕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学生学到的是一些僵死的语言符号,使用起来生硬、没有活力。事实上,普通话教学不像一般专业课那样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是以理论知识的掌握为前提,解决学习如何会说、怎样说好等语言技能的问题。因此,普通话培训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动态的语言学课程。而语言技能的形成不仅是知识性的,还是实践性的;不仅是机械操练式的,还是交际语用式的;不能光靠教师外在的输入,还需要学生内驱的学习等等。所以,普通话的教与学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递与接受的过程,更是一个知识主动获取与应用于实践的过程,而知识获得的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产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地位毋庸置疑,但学生更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不仅是单一的语音技能课,而是关系到学习主体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课程,其最终目的不是为了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或仅仅是提高学生普通话的标准程度,而是增强学生运用普通话进行表达的能力。下面就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总结建构主义理论对普通话教学的启示。

二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1966)。基本理论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基本观点是: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认知个体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在皮亚杰“认知结构说”的基础上,科恩伯格(O.Kernberg)对认知结构的性质与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R.J.sternberg)和卡茨(D.Katz)等人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Vogotsgy)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他认为,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社会可以为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总之,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普通话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为教学提供了一套原则或一些强有力的系列理论,它在很多方面不同于传统教学理论。下面从知识观、教学观、学习观、师生角色、教学方式的角度,探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普通话测试培训教学。

(一)知识观

在建构主义看来,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变,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张洪伟,2003)传统理论认为知识是静止的,而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动态的,甚至随个体的经验而变化。或许应该这样来理解知识:知识的最终意义是经过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并非全部由老师的认知系统的直接移植。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的教学以知识为切入点,以普通话语言能力的培养为最终目标,包括理论知识接受和技能掌握两个方面,教学培训中需要遵循知识性教学和技能性教学相结合、语言理论向语言能力转化的原则,反映出普通话教学的特点和规律,避免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特点和规律,或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轻理论知识的传授这两种不良倾向。培训中必须处理好理论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关系,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应贯彻“简明、形象、实用”的原则,紧密结合学生的语言实际,使理论起到指导、点拨训练的作用;技能训练在理论的指导下科学、有序地进行,切忌停留在“依葫芦画瓢”的简单模仿阶段,造成高耗低效的后果,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学观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学习新的知识经验。教师应该尊重学生本身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当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张洪伟,2003)

教育可分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显性教育是现今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即教师通过外显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获取显性知识的活动方式及过程。隐性教育即引导学生在教育性环境中,通过内隐学习获取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隐性知识的活动方式及过程。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具有不同特点和各自的优势,它们相互补充,共同对人的成长发生作用。我们现阶段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主要采用的是显性教育。虞旻泓和刘爱伦(2006)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内隐学习在第二语言语音学习中存在着优势效应。也就是隐性教育相对于显性教育体现出更大的优势。所以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中,教师必须转换角色,以学生为中心,增加隐性教育的范围,联系实际情境,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会话交流与协作,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氛围和宽松的思索环境,消除思想顾虑,既要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更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自主建构知识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对普通话学习的兴趣,改变学习态度。

另外,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中,教师应注重静态训练与动态评价的结合。黄翊(2003)指出“加强字音准确度的训练”和“建立句本位观念,加强会话训练”是普通话培训测试的两个重点,他还指出“字音是培训的起点,会话是培训的终点”。但我们的普通话培训教学却往往更加侧重字音的训练。事实上,我们不能把静态的发音直接运用到语流中,把局部的准确当作整体的准确,所以,我们在训练音素、音节的发音标准时,要树立交际观、整体观、动态观和实践观。语言既然是用于交际的,我们的目的是要服务于交际,提升交际效果,那么我们就要看交际状态中的语音是否标准、流畅,示意表情是否准确。语言存在于运用中,本身就是处于整体动态中。

(三)学习观

在建构主义看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建构自己的理解,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总之,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张洪伟,2003)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中,学习者应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要根据各自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来掌握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出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作用是在于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策略。

(四)师生角色

1.教师的角色

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真实的问题,激励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多重观点;教师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展开他们的学习。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其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张洪伟,2003)

2.普通话教学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1)分辨判断能力

教师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培训中,首先,应能辨别出学生错误或缺陷发音的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是声母、韵母、声调还是语流音变;具体是什么问题,是个别问题还是系统问题,是方言的影响还是自身的语音系统偏差。其次,面对局部听起来都还比较标准,但整体的自然流畅度不够的现象,要善于分辨出是语音的熟练程度不够还是表达内容不充实,是表达技巧欠缺还是观念认识有所偏差,是客观能力的缺失还是主观能力的松懈。分辨判断力要求教师理论实践技术全面的同时,听力要灵敏。这样才能够既有整体认识,又能听出细微的问题存在,才可能“抓大补小”,也就是既不放过局部问题,也不纠缠于细节而忽略了整体。

(2)解决问题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最期待的是教师解决问题能力的发挥,告诉他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怎样解决尖音问题、前后鼻音不分的问题,怎样做到表达流畅等等。这需要教师能较好地掌握普通话语音及有声表达的理论知识,教学中注意实践和积累经验,随时关注学生纠正的效果并及时做出调整,发现失误应当及时补救。另外,教师要让学生重视老师提出的对策,更要引导他们在理论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自己寻找对策,关注效果,再调整对策。提高了自我指导的能力,会有更好更全面的提高。

(3)示范能力

示范能力是语言教师,尤其是语音教师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示范包括发音示范,声、韵、调、语流音变的标准发音,还包括进入语流状态的语句、语段、语篇的流畅表达,其中包括一定的朗读能力和即兴口语表达的能力。因此,语言教师必须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多投入这方面的实践。增强示范能力才会在实践中更多地理解学生,才能体会什么方法最有效。总的说来,教师的理论功底要扎实,这样才不限于口口相传,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普通话发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新知识的构建。教师要投入大量的语言实践,关注语言实际生活,使教学效果作用于生活,利用好生活这个最大的练声场。

3.学生的角色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建构主义要求学生面对认知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情境,并在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建构主义教学比传统教学要求学生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教师只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辅导。学生要用探索法和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善于把当前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进行认真思考。联系和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张洪伟,2003)

4.普通话学习中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1)语音听辨能力、模仿能力

学习主体要想提高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和熟练程度,首先必须对语音比较敏感。这个敏感体现在听和说两个环节。听的时候要有较好的听辨能力,要听得出音色、音高、音长、音强的细微差别,还要能听出并熟悉整体的语调走势;说的时候要有较高的模仿能力,除了音素、音节的跟读之外,要注意多听标准流畅的普通话,增强语感,逐步内化,继而可以整体模仿。因此,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标准普通话的学成。

(2)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在语言交际中,对于我们接收到的信息,都要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包括听解、观解和思辨。对语言背后的意义要理解分析,并且在进行思考之后做出自己的反应,然后用得体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不仅要熟悉该语言的基本表述习惯,还要用一颗敏感而理智的心去体味。之后,究竟以怎样的语言形式表述出来,选择怎样的色彩和分寸,就要有一定的交际能力和语言驾驭能力。表述出来的语言形式,应该是切合语境、符合自己、适合对象,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表达效果。普通话学习中,不光要注意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还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模拟交际状态,也要重视生活中的真实交际状态。在不同的语境中,通过听说、看说、想说以及文字表达练习,来培养锤炼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表达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对表达内容和对象的理解感受能力。无论是面对文字语言,还是面对有声语言,都要用自己的脑力理解,用自己的心力感受。由于各自的性格特征的差别,生活体验不同,思想认知的差异,对事物的理解、感受各有不同。有视角的差异,也有层次的高低。表达能力,是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用一定的声音形式表现出来。那么,对声音的各类表现形式与感情之间关系的熟悉,要靠相关理论的指导,也要靠自己在实践中的磨合。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是心声的流露,也是对语言声音的驾驭。

二是及时调节能力。在具体运用有声语言进行表达时,要表现出其中的辗转变化,必须要有及时的调节力。在表达之前和表达过程中间,运用好整体设计语言可以帮助提高及时调节能力。当然,调节还要落实到声音形式上。声音的塑形表义传情的能力不可缺。在及时调节之中,保证整体的流畅感、和谐感。

三是声音的适应能力。声音的训练不是为了找到某一种脱离表达的固定形态,而是为了拓展发声能力,获得声音弹性,从而为表达提供最充分的准备。声音的控制和运用要适应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空需求。声音的变化包括音高、音色、音强、音长的变化,包括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变化。语气的变化是表达的核心手段,而这主要依赖于气息状态的变化,辅之以口腔等共鸣器官的变化。

(3)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者能参与和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参与设计评价指标,积极发展各种学习思考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学习。学习者将情感投入学习过程中,就有了内在动力的支持,从而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对认知活动也就能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学习者学习普通话的过程,是寻找方言母语和普通话异同的过程,也是普通话语音系统进行重新构建的过程。学习者进行普通话发音与方言发音比照的同时,找出自己学习普通话时语音音色方面的难点,比如说声母平翘舌的区分、前后鼻韵母的区分、方言调值和普通话调值的细微差别等等,然后对这些难点逐个击破,重新构建自己新的普通话语音系统。

(五)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理论影响下的教学技巧主要是背诵、听写。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科学的学习需通过会话、沟通、协作的方式,大家提出不同看法以促进个体反省思考,在相互质疑辩证的过程中,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逐渐完成知识的建构,形成科学知识。

在普通话培训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传统式接受学习的现状,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即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以及师生与教学材料等因素的多边互动,因此课堂上提倡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通过这些措施促使学生以主人公的身份积极参与意义建构的过程,导致学生原认知结构的转变。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普通话教学培训课程的教学理论是:

①通过教师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和生成学习,进行普通话语音知识的训练,达到学习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的目的。②教师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普通话学习环境和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持学习者进行探索、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普通话实践活动;提供机会并支持学习者对学习的普通话课程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控。③普通话教育最终一定要回归生活,学习者走向生活、融入生活,将普通话看作是一种基本生活手段和生活能力,利用生活中的一切教育资源进行普通话的实践学习。

摘要:建构主义是西方国家的最新教学理论,本文通过对该理论的阐述及它和传统教学理念区别的分析,提出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教学的现实指导意义,旨在更加有效地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普通话教学

参考文献

[1]Ausbubel,D.A.Adults vs childre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psychological considerations[J].ModernLanguage Journal,1964,(48):420~424.

[2]Piaglet,J.&Inhelder,B.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M].NewYork:Basic Books,1969.

[3]Wolff,D.Lernstrategien[M].Ein Weg zu mehr Lemerau-tonomie,1997.

[4]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8,(1):61—68.

[5]黄翊.从字音走向会话[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6]田皓.高校学生普通话培训模式构建[J].丽水学院学报.2006,(2).

[7]王珍.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传统教学理论的对比分析[J].文教资料,2006,(12).

[8]吴十日.回归生活:实施普通话隐性教育的一种思路[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5).

[9]虞旻泓,刘爱伦.内隐学习在第二语言语音学习中的作用[J].心理科学,2006,29(3).

[10]张海榕.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大学外语教学[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54~57.

国家主义理论的启示 篇8

【关键词】行为主义理论 英语教学 启示

一、行为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兴起

在20世纪初,俄罗斯科学家巴普洛夫率先提出了”条件反射”理论,通过著名的“狗分泌唾液”实验,他指出“动物的习惯可以通过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的重复操作的条件反射实验得到加强,并逐渐形成这个习惯。而这一思想也随后被用于解释儿童是怎样被外界环境影响从而导致他们行为发生变化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观点为更科学的解释儿童的第一语言习得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同时也为之后行为主义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他的这一思想也被视作是行为主义理论发展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

华生,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第一位举起行为主义大旗的人。他相信学习行为是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去建立条件反应的过程,他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建立坚固的“刺激—反应”联结来形成一个新的行为习惯。他之后做了著名的“恐惧形成实验”来证明他的理论,但这个实验却最终因为对儿童的伤害太大而饱受社会批判。

斯金纳,同样是美国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同时也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不同于华生,他用小白鼠来作为实验对象,他的实验设备被称之为“斯金纳箱”,后来被各国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广泛采用。他通过实验认定结果是导致行为产生变化的原因,并因此提出了著名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他的理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强化理论,惩罚和强化模式。斯金纳的理论对于我们初中英语教学有着非常重大的启示作用,因此我们将会在之后的章节中详细的讨论。

班杜拉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一个心理学家。他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学习理论”,并把学习活动划分为经验学习和观察学习两种类型,并认为人们的行为形成主要是来自于观察习得,并给出了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他同时还提出了“交互决定论”,认为个人,环境和行为可以彼此影响,这对于孩童好习惯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他还有一项贡献就是把强化分为了三种类型,从而发展了斯金纳的理论,这一观点对于提高教育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会详细讨论。

二、初中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1.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初中阶段会得到显著增长,清楚的了解到这一增长规律会对我们日常的英语教学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而认知能力的发展又分为具体的三个方面,下面我们将逐一进行论述。

(1)初中生的注意力发展特征。第一个特征是他们的注意目的性会逐渐的提高最终到达成熟阶段。在初中之前,他们的注意力大多是无意识的,很容易就被窗外的一只小鸟或其它更有意思的事所吸引,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小学生很容易在课堂上分心。而当他们上了初中之后,他们在课堂上的有效注意时间会提高到大约40分钟,并开始意识到认真听讲的必要性。

而也正是因为他们注意力目的性的提高,他们注意力的稳定性也逐渐增强,这就是注意力发展的第二个特征。当他们还是孩童的时候,他们很容易课上被其他事物分神。但当他们进入初中之后,便可以逐渐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同学生会展现出对注意力的不同掌控程度,好的学生通常有着较强的掌控力。

第三个特征是他们注意力的转移性得到强化,这对于学生认知的发展过程有着重要意义。到了初中之后,即使前后是两门完全不同的学科,我们也可以很快的转换我们的思维去继续课程的学习。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前一门课会对后一门课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避免消极影响的能力也会相应增强。

(2)初中生的记忆力发展特征。第一个特征就是学生在这一阶段主要是靠理解记忆而不再是死记硬背,这一特征也是学生认知能力得到发展的最明显表现,因为它预示着学生开始寻找材料之间内在深层的逻辑联系。

第二个特点就是抽象记忆开始在各种记忆形式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是认知能力高度发展的结果。当学习数学公式或几何原理时,学生通常会依靠抽象记忆力来记住它们,所以那些有着更好的抽象记忆力的学生会在科学学科上取得更加优秀的成绩。

最后一个特点是我们的视听记忆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并且我们记忆的80%都来自于视觉记忆,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能更好的记住所看见的而不是所听见的。

(3)初中生的逻辑思维发展。首先是他们的归纳能力得到了提高,因此他们可以写出一篇很长文章的梗概。其次是他们开始运用假设验证和更一般的逻辑规则去思考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数学课上会开始学习假设思维。所以,在这一时期,学生一定要在课上紧跟老师的步伐。第三个方面是他们在思想活动上自我认知逐渐增强,逻辑思维的反映和动机功能显著提高。这一特征经常表现在解决数学问题方面。小学生很少在做完作业后检查,而初中生已经会在做作业的时候就在考虑这样的回答是不是正确的了。第四个方面是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步的非常快。我们都知道最有价值的思维品质就是创造性,我们的教育系统也经常由于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而饱受批判。创造性应该从小培养的观点早已形成了共识,但初中阶段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好好利用。

2.初中生的情感特征。初中生的情感表达充满了矛盾性,具有半成熟半幼稚共存的特征。随着学生心理能力得到发展和生活经验得到丰富,情绪的感知和表达方法再也不是之前那么简单的呈现形式了。对于初中生的情感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情绪表达的两极化。情绪两极化的第一个表现是暴力愤怒与温和体贴共存。有的时候初中生的情绪会表现的暴力愤怒,那是因为他们还无法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有些时候他们又会表现的非常温和与善解人意。第二个特征是情绪的多变性和顽固性共存。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情绪都不是那么稳定,他们经常从一种情绪转换到另一种情绪,但是他们的情绪中又带有顽固性,开始坚持他们自己的观点。最后一个特点是害羞和善于表达的共存。大多数的时候,他们都会选择隐藏自己真正的情绪,显得十分害羞,比如害怕在公共场合中演讲。但当他们在表达自己情感的时候,他们又会在表达中自觉或不自觉的带有表演的痕迹。

(2)情绪的变化。情绪变化的第一个特征是失落感的增加。比如他们不知道以什么样的姿势站在公众面前,不知道该怎样处理与父母关系中出现的裂缝和分歧,也不知道该在朋友中建立一个怎样的地位和形象以及要如何保持住这种地位。第二个特征同时也是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孤独感的出现。初中阶段的孩子开始想要独立,他们想自己拿主意并认为自己的想法都是对的,但同时,他们又很容易在现实生活中受挫,这使得他们难以去适应独自生活但却又拒绝向父母求助,从而会经常产生孤独感。最后一个情绪特征是挫败感的增加。他们大多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但同时,他们又具有高度的自尊心和强烈的希望成功的意愿,这种现实与理想的反差会让他们产生挫败感。

三、行为主义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1.对学生好习惯行为的养成。根据斯金纳的理论,我们知道了适当强化的重要性,从而可以利用这一知识去帮助学生形成好的行为习惯。根据他的强化理论,我们可以运用积极与消极强化两种方式来达到我们的目的。举个例子,一些学生经常懒于去记忆英语单词,特别是长单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给班里那些在单词测验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们一些礼物上的奖励,而这个礼物一定要是对班上所有同学都有吸引力的,这种行为叫做积极强化。我们也可以采取另一種方式,老师可以制定一项规则,凡是在单词测验中失败的学生,要做比别人多一倍的家庭作业,这叫做消极强化。采用这些方法,我们可以让学生形成积极记忆英语单词的良好习惯。

而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他认为个人,环境和行为是可以相互影响的,所以“ 榜样人物”在学生行为的养成中会占据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意识到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地方不止学校,更重要的是家庭的影响作用。如果父母想让孩子养成好的英语学习习惯,那么他们就应该先要做出好的表率作用,可以每天在家里放点英语的英语歌曲或者英文电影,给孩子们买一些简单有趣的英语读物或者小说同样也是一个好的选择。当孩子处在一个英语学习氛围浓厚的家庭里,他们自然会有学习英语的热情。

同样的,学校也是孩子行为养成的主阵地。当他们去到学校学习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物,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强烈的模仿别人行为的渴望,却没有足够的甄别好坏的能力,所以说,此时老师的教导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班杜拉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观察榜样人物的行为来形成自己的新行为。因此,老师可以对那些喜欢读英语小说,对英语学习报以热情的孩子给予一定奖励从而激励其他同学向他看齐。

2.学习能力的提升。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巨大的学习潜能,老师应该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接下来,我们将从学习动机和学习迁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指的是可以引发和保持个人学习行为的机械动力,并且可以引导他们达到一个特定的学习目标。所以,初中老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在动机,一类是社会动机。前者指的是诸如由兴趣,好奇,竞争和欲望引发的学习动机。因此,在讲课正式开始前,我们可以通过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或者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大力提倡“课前导入”的原因。而后者指的是由于对食物,水,安全感,金钱和社会接纳感等的渴望所引发的学习动机。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另一个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是设立学习目标。老师可以让学生设立一个长期目标和一个近期目标。但老师应该注意的是,短期目标不宜实现起来过于困难,应该努努力就可以达到,以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学习动机跟学习效果不成正比,事实上,中等程度的学习动机才会达成最佳的学习效果。

(2)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行为对另一种学习行为的影响。这种迁移广泛的存在与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正向迁移和逆向迁移,积极迁移和消极迁移等,可依不同的分类方法划分为多种类型。这提示我们要想建立学生好的认知结构,必须在教授知识的时候稳扎稳打,一步步的来,避免知识的乱串。

而具体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遵循英语学习的规律,先教授单词知识,再教他们“主语”,“宾语”,“谓语”,“代词”,“状语”等的概念,然后再教授句子分析。只有先了解了这些,他们才能顺利的学习语法知识,从而进行顺畅的学习迁移。

四、结论

在所有的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是最重要的一个,对初中英语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从以上讨论我们可以看出,熟练掌握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情绪特点,可以帮助老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永远不能用一套方法来应对所有的学生,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调整教学方式,正所谓“法无定法”,老师们应该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他们自身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Bandura,A.1998.Social foundation of thought and action:A social cognition theory[M].Englewood Cliffs,Nj:pretice-Hall.

[2]Ellis,R.2000.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London:Longman Inc.

[3]Skinner,B.F.1953.Science and Human Behavior[M].New York:Macmillian.

[4]Skinner,B.F.1971.Beyond Freedom and Dignity[M].New York:Alfred A.Knopf.Inc.

[5]车博文主编.高申春著.人性光辉之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6]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上一篇:人才梯队建设实施方案下一篇:写加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