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主义

2024-08-23

启示主义(精选12篇)

启示主义 篇1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交际是语言的本质功能。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教学往往走的是语法翻译法的老路子。传统语言课堂中通常由教师讲解、翻译,再到学生朗读、做题。同时,语法教学以词汇、语法和分析课文语言点为主,把语言作为一种理论进行教学,本末倒置,反而使语言学习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学生多空有语言知识而不会运用。如何扭转目前口语教学中出现的困境,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建构主义的理论背景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源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随后经过其他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逐渐完善而形成体系。

从认知发展角度来看,学习者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包含两个基本过程: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指学习者将外部环境中的相关信息吸收进来并整合到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中。顺应是指随着外部环境发生的改变,学习者因为无法同化信息而导致的自身的认知结构的重组与改造。学习者就是通过不断的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维持平衡,并且在打破平衡与寻找新的平衡的循环中不断发展和提高。

建构主义同时认为[1],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教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背景下,借助教师或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包含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情境是指学习环境中的场景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贯彻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它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是指学习者商讨完成规定学习计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的最终目标,即学习者建立起了关于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

二、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口语教学存在很多问题。

(一)传统的教学形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学习。

这种教学形式首先造成了学习者的口语输出严重不足。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习者无法进行充分的讨论,课后的练习也不能确保每个学习者都自觉实施;其次,现有课堂的口语练习中,学习气氛紧张,学生在分组练习时还比较放松,但在面对全班同学回答时容易焦虑,害怕出现错误,从而倾向于采取减少语句或者避重就轻等策略避免出错,这与口语练习的目的完全相悖。

(二)现有的课堂话题乏善可陈,缺乏新意。

一般口语话题的选择建立在所学课文之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后讨论。很多学习者对课堂教学内容缺乏兴趣,在练习口语时态度消极,往往敷衍了事。由于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学习者认为只要能通过英语考试,语言学习就算完成了任务,因此本身也忽视了口语练习。

(三)由于长期沉浸在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模式中,很多学

习者在使用英语时习惯于先用汉语的思维模式思考,再根据汉语意思翻译成英语,这常常导致中式英语的出现,一些词语的搭配不地道,句型不正确,严重影响了口语表达。

三、建构主义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基于建构主义的理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改进英语口语教学。

(一)

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者自身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以及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重心在“教”而忽视了“学”。把课堂的重心放在学生身上,能帮助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也是意义建构的主导者,是帮助学习者意义建构的人,要鼓励学生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引导他们主动搜集和分析有用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的内容和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帮助学生加以验证。

(二)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因此,在口语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相对自然的语言氛围相当重要。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应首先选择好上课教材,使用富有趣味性的,并且与他们原有认知结构有关的材料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接着围绕当前学习主题建立概念框架,将学生引入与他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情景问题,启发引导一番后,鼓励学生自己分析,帮助他们建构起所学知识的意义,最后进行反馈。如果知识不能被学习者同化,就要引导他们顺应。这点对于纠正中式英语的表达尤其重要。教师在非口语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输入,使学习者在输出的同时顺应英语思维模式。

(三)

由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包含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因此除了创设相应的情境以外,课堂教学上还要组织学生协作与会话。进行分组练习时要将不同水平的口语练习者随机混搭,让他们在对话中互相协作,互相帮助,交流思想,这样某个学习者的思维与智慧就能被整个群体共享,从而帮助他们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建构。对于课堂时间有限而课后不能确保练习的情况,也可采取分组的方式,让每个学生在口语交流前都根据个人情况准备好相关资料,在课堂练习中交流使用。同时,教师亦可强调课外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

摘要:口语是语言的灵魂, 文字是语言的标本, 目前的口语教学却存在诸多问题。建构主义作为认知发展的理论, 强调同化与顺化, 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知识的建构者, 对口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口语教学,建构主义,启示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J].教育传播与技术, 1996 (3) .

启示主义 篇2

解构主义对文化意象翻译的启示

解构主义将译文置于与原文平等互补的`地位,重视文化的差异性,强调译者的自主权和创造性.这些全新的理论对翻译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重点阐述解构主艾理论给文化意象翻译实践活动带来的启示.

作 者:周漩 作者单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外语系,安徽,合肥,230022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008“”(36)分类号:H0关键词:解构主义 文化意象 翻译

郎平的启示:用专业主义深化改革 篇3

“单靠精神赢不了球”

中国女排的辉煌时代始于1984年洛杉矶奥运,当她们拿到奥运冠军的那一刻,举国欢腾。紧接着,中国女排又以五连冠的佳绩宣告了新时代的到来。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屈辱历史,似乎终于在这时扬眉吐气。正值大学时期的我,也是亿万女排支持者中的一员,尤其对以“铁榔头”郎平为核心的女排精神記忆深刻,中国女排在当时几乎等同于拼搏的代名词。上世纪80年代初,这种精神激发了全国上下的改革热情、学习热情,也构成了我们这一代人最珍贵的回忆。

后来呢?不知不觉中,女排辉煌不再,就这样沉寂了20年,直到2004年雅典奥运时,才在传奇人物陈忠和的带领下重回世界之巅。可好景不长,2008年北京奥运,中国女排在家门口陨落。更让当时的观众难以理解的是,带领美国队打败中国队的,竟是消失了若干年的、1980年代的全民偶像郎平。

时间来到2016年里约奥运,带领女排创造新辉煌的还是郎平。在女排夺冠的这一刻,大部分人已经忘记了8年前对她的苛责,她又重新成为亿万国人的偶像,而对于这久违的女排精神,国人更是热血沸腾。

就在大家不遗余力地颂扬郎平的事迹时,郎平却说:“不要赢球就谈女排精神,单靠精神赢不了球。”一位在里约现场观看了女排比赛的体育高级官员如是评论:“女排赢球靠的是团队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郎平的用人。她真正做到了有勇有谋,将每一个队员的特点都发挥了出来。”她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其他教练为什么做不到?为何中国足球等体育项目花了如此巨大的代价,甚至请了那么多高水平的外国教练也做不到呢?

现在,我们终于知道郎平是如何做到的了。1985年,在成为全民偶像后,郎平急流勇退,远赴美国8年之久。她开始在墨西哥州立大学里学习体育管理,并在那里适应环境,重新开始。生活是最高的原则。为了生活,她做了大学的排球教练;为了生活,她成为意大利的教练;为了生活,她成为美国国家队教练。

2008年北京奥运,作为美国队教练的郎平正好遇到了自己的祖国队。当时郎平的内心一定是矛盾的,但她既然选择了这辈子只将排球事业作为人生唯一的追求,就只能按照公平的规则与中国队比赛。这也是她在竞技体育最为市场化的国家里学到的——成绩就是评估一切的准则,这是冷酷的、缺少人情味的市场原则,但为了生活,为了孩子,为了排球这个终身事业,她需要做得更专业、更敬业。

那些曾将她封为偶像的爱国者们,无从得知郎平是如何度过那些艰难日子的。或许正是有了这样的历练,才有了郎平的蜕变。在1981年中国女排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后的35年里,瞬息万变的世界和充满挑战的环境已将郎平塑造成一个坚守专业主义的教练。

当她被广州恒大邀请回来的时候,她是按照专业要求与他们谈判的。她用专业主义为恒大创造辉煌。当国家队邀请郎平回归的时候,她也是按照专业的要求提出组队条件的:赋予她完全的用人权,提供各种必要的支持,不要干预她的决策,当然也不能忘记她的个人价值。里约奥运让国人知道,在职业体育中历经磨炼的郎平,是靠着她的视野和专业主义取得成功。

中国改革呼唤专业主义

体育是一个载体,它让人强身健体,让人感受快乐,让人学会合作,学习面对失败和成功,当然,它还可以构筑国家形象。正因体育承载的功能太多,过去我们常常简化过程,只追求结果,认为冠军就是一切、奖牌就是所有。但如果没有对体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体育公平规则的认识和尊重,优异成绩显然不可持续,即使一时获得,也会迅速失去。女排35年的起落鲜活地告诉我们,依赖举国体制去达成一个目标的旧有模式应当被摒弃,我们必须创新发展理念、协调关系、厚植基础、广泛学习、学会共享,建立新的体制、机制。

今天的中国正面临各种发展中的问题的挑战,迎接转型期的这些挑战,需要全面深化包括体育运动体制等在内的各项改革。可以说,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专业主义的精神:请专业的人才做专业的事情。对于像女排这样的团队运动,如果没有专业化的团队支持,仅仅依靠郎平个人的力量是不能达成任何目标的。在郎平带领下的中国女排,人们既能看到对队员进行体能和康复训练的专业支持团队,也能看到有美国名医加盟的医疗保障团队。从这个意义上说,女排取得的第三次辉煌,与前两次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不是举国体制,更不是女排精神,而是专业主义。

在这个分工愈发明确的社会,只有尊重规律基础上的专业主义,只有政府更加明确自我定位,只有更加职业化的市场机制,只有更加尊重个人价值的制度,只有更加开放的全球化,才能协调好传统体制和专业主义的关系,也只有专业主义精神的学习和传承,才能使现代社会的各项事业走向成功。

这或许就是郎平和中国女排重获辉煌给我们的启示。

(作者系上海政法学院社会管理学院院长、城市安全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论人文主义思潮及其教育启示 篇4

一、人文主义思潮的主要观点

1.主张人性、人权,否定神性、神权

人文主义者肯定和重视人性、人权,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从人的立场出发,为了人本身而赞美和肯定人生。人自身就是目的,人是人类生活的中心;人是为人自身而生活着的,而不是以神为目的,仅是为神而服务的手段[1]。人文主义者要求将人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让一切服务于人。莎士比亚曾说:“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2]可见,人文主义者对人的赞美,突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

人文主义思潮主张的人性即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求真、向善、臻美。苏格拉底在重视人性的同时,提出了人本无知,而要不断追求真知,最终实现美德教化。彼特拉克主张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促使人们对人性的思索。康德的理性主义将人性与理性结合,突出了人性中的理性价值。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以人性作为理论基础,开展对人生命的哲学探究。由此可见,重视人性是人文主义思潮的基本主张。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是人性中对真善美的追求。求真以知识为基础,求善以发展人的道德,按照美的尺度创造世界是人的不懈追求。人文主义思潮重视人权,认为人们具有天赋的自然权利即“天赋人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正是由于肯定了人性、人权,才有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正是由于反对神学与封建统治,才出现了近代民主;正是在反对禁欲主义,才出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可以说,主张人性、人权,否定神性、神权作为人文主义思潮的基本主张,促进了对人的不断思索,更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

2.肯定人生价值,尊重人格尊严

人文主义思潮肯定人的价值。人们通常把文艺复兴看作弘扬人的价值的标志,将从注重神的价值、物的价值转向重视肯定人的价值。启蒙运动时期突出人的理性,使人的价值获得巨大发展,提升了人在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地位。16世纪,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莎士比亚对人类价值的赞美,都肯定了人生的价值。17世纪,人的理性、人的力量改变了自然界,社会获得空前的发展,人的价值进一步得到肯定。现代人文主义倡导人的非理性因素,扭转了人们过于强调人的理性而带来的众多社会问题,使人的价值在呼唤人的生存意志、情绪体验等非理性因素中获得新的发展。一般认为人的价值由三个要素构成:人的内在价值、人的外在价值、社会和他人对主体的人的尊重和满足[3]。人文主义思潮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实际上是肯定了人的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和社会对人的尊重,它突出人作为人自身的价值体系,以人的视角看待人的价值,以人为中心来凸显人生价值。

人文主义思潮肯定人生价值,需要尊重人的人格尊严。人的价值、意义、人性、生命等共同构成了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内涵。古希腊人文主义重视人的德性与教化,显示人性的高贵。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格尊严的尊重达到新的高度。启蒙运动确立了现代意义上的人的尊严。此外,现代观念赋予了尊重人的尊严的普遍性,每个人的尊严都应受到尊重。为了确保人的尊严得到尊重,需要通过法律提供一定的保障,从而使得尊重人的尊严从价值体系走向法律保障体系,进一步维护了人的尊严受到尊重的权利。总之,人文主义思潮肯定人生价值,尊重人格尊严,将人的价值与人的尊严协调统一,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发展。

3.追求自由平等,实现和谐共生

纵观人文主义的历史发展,无不体现人们对自由、平等的不懈追求。古希腊思想家认为人是独立的、自由的。柏拉图构建的理想国,培养的是自由的人。亚里士多德提出灵魂说,认为人的灵魂是自由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强调人的自由、平等、权利。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试图走出宗教的束缚,走向人的思想的自由解放。启蒙运动,强调人的理性,人的自由、平等在理性中获得巨大发展。康德提出“人是目的”,实质上是追求人权、平等、自由和民主。进入近现代社会,人的自由作为人的生命的本质特征,更是现代人的不懈追求。人类的发展史,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的发展史,是人类不断争取自由的发展史。在宗教神学的压迫中,人类失去了思想自由;在封建统治中,人失去了身体自由。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完善,人的身体自由和思想自由也在不断地发展,这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追求自由本身就是人的本质诉求。在人类发展史上,平等思想源远流长。纵观人文主义思潮的历史发展,无不在阐释着人的自由与平等,两者相伴相生,只有充分的自由,才意味着充分的平等。人文主义思潮追求人的自由、平等,才能实现人间的和谐共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人文主义思潮的教育启示

1.教育目的:重塑人的灵魂

每一项教育行动都是指向某个目的的一个过程的一部分[4]。教育亦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关于教育目的,学术界还存在诸多分歧。王道俊认为:“所谓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5]顾明远在其编著的《教育大辞典》中提到:“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6]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一书中指出:“教育目的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7]虽然不同的学者对教育目的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他们在培养人、尊重人、肯定人的价值等方面的认识却是统一的。然而,在知识化、信息化、技术化日趋膨胀的新时期,教育偏离了其赖以生长的人文轨道,逐步异化为一种以追求功利性和工具性为目的的教育。学校和家长对分数的追求使学生逐渐沦为一部部考试机器,导致对学生灵魂的遮蔽。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下,失去“灵魂”的学生犹如行尸走肉般“戴着镣铐在跳舞”,其生命意义与价值也悄然远逝。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8]因此,教育目的应倡导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重塑人的灵魂,重构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引导人们追寻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

教育的真谛在于唤醒和重塑人的灵魂。实现教育对人的灵魂的塑造,首先要以人为本,将人自身作为教育的目的,摆脱功利主义的羁绊,为人立魂;其次,追寻教育智慧,铸造对人的终极关怀,教育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要引导学生向着更高层次的境界探寻;最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人的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新精神的培养,实现人的灵魂的塑造。

2.教育过程: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公平与正义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将一定的教育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促使其身心向教育所预期的目标转变的复杂系统过程。公平与正义作为一种永恒的价值理念,是人类社会长期追寻的伟大理想和终极目标,是衡量一个社会和谐与否的甄别标准。教育作为一个过程性存在与展开的集合体,其终极指向是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公平与正义,指引人们在是非、善恶之间作出正确抉择,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教育过程是一个目的性的过程,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而进行的,是以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公平与正义而存在的动态过程。教育过程以公平与正义为依托,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让接受教育的人体会到公正、信任等价值的普遍存在,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公平与正义。教育制度、政策和实践等是教育过程的具体体现,其应根据并指向公平与正义。任何教育制度的安排、任何教育政策的提出,如果缺乏对教育正义追求的意愿,如果寻求推诿教育正义的理由,都会造成对教育价值的损毁,都会使教育不成教育[9]。因此,以公平与正义为基本理念,通过具体的教育制度、政策、实践等形式来追求教育公平,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公平与正义。

3.教育内容:凸显人文知识的价值

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习惯等的总和[10]。知识是教育内容的基本构成元素,一般包括人文知识、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三种类型。19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指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为教育在其内容方面关注科学知识奠定了基础。然而,随着社会变迁,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知识在得到极大丰富的同时,却逐渐忽视了人文知识的重要性,尤其表现在教育领域。教育中注重人文知识的培养,能够赋予学生一种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能够美化其心灵、完善其心智,真正把学生视为人而不是“工具”来培养,促使“教育让人成为人”这一目标的真正实现。因此,教育内容应当关注人文知识,凸显人文知识的价值,追求教育育人价值的实现。

教育内容凸显人文知识的价值,首先应确立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所谓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是指以人文精神作为教育的思想和理想,强调教育对人的精神的提升和对人的灵魂的塑造以及引导人们对智慧的追求”[11]。其次,提高人文知识在教育内容中的比例构成。只有在教育内容中有大量的人文知识,才能实现人文知识的价值,才能扭转教育内容过于重视科技的现状,才能实现教育由关注“物”向关注“人”的转变。最后,改善教育育人环境,让教育环境充满文化气息,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体验人文精神,寻回“失去”的自我。

4.教育方法:遵循人的规律与天性

教育方法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指导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而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手段的总称。天性是指人“先天”具有的,或“自然”所赋予的品质或性情[12]。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特定的发展规律,人也不例外。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顺应人的天性和人的发展规律来施行。法国思想家卢梭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应以人的天性为前提,尊重儿童的天性,采取符合儿童天性的教育方法。然而,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在对物欲的追逐过程中逐渐迷失了自我,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也日趋突出,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在教育方法上遵循人的规律与天性,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受到遗传、环境、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让教育发挥对人发展的积极影响,就应该在教育方法上按照人的规律来教,满足人学习的天性需要和兴趣爱好,最终实现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启示 篇5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科学的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之所以是 科学的唯物论,就是因为它是建立在近代科学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彻底的唯物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唯物论之前的唯物主义的观点大都是朴素唯物论、机械唯物论、形而上学唯物论和庸俗的唯物论,不是彻底的唯物论。

个人观点:唯物论就是一种以物为本的观点,以人的思维的前提与唯心论相对立的认识论。既然唯物论成立,那么唯心论也成立。两者并无什么对错的差别。为什么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都是感官与思维的统一体。物质是唯物论的基本前提,而物质是抽象的,它只存在于人的思维之中。真实存在和运动的都是人的认识对象,而不是物质概念可以完全解释的。

比如一场活动。如果仅仅从唯物论的角度看,就只是一些具体的人体和三维的道具;如果仅仅从唯心论的角度,就只是一些人的思维的痕迹和时间的影子。两者都不能单独构成一个真实完整的认识对象,并加以真实的说明。这个两种认识论的结合就是辩证法了。从网上看到一种说法,辩证法讲究三段论。“正、反、合”是辩证法的基本过程。辩证法也是一种认识论。正和反,是相对的。如果我们从事物的一个方面去认识它,得到的结果叫正的话。那么,我们从事物的另一个相反方面去认识它,得到的结果就叫做反。而辩证法的要求,就是将这正反两个方面的认识结合起来,“合”成一个完整的认识。打个比方说,一般说来,人要进食才能维持生命,但食物不等于人本身。因此,辩证法真正的特征,不是三个环节的全部,而是第三个环节“合”。辩证法相当于是一个全面的思维合成器。当然,离开了前两个环节,辩证法也“合”不起来,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合”。唯物论与唯心论都是片面的,不全面的认识,必须通过辩证法的思维合成,人们才能得到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认识。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了。

启示主义 篇6

【关键词】行为主义 习惯 学习理论 外语教学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行为主义理论是一种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理论。最初来源于俄罗斯科学家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 概念,它指的是行为能够在特定的条件下,通过重复性的反射作用使动物的某种习惯得到了强化,并逐步地固定下来的过程。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行为,语言习得与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是一个“ 习惯形成” 的过程,是人类所有行为的基本部分,是在外界条件下逐步形成的。因此根据行为主义的观点,如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成功地利用“ 刺激-反应-强化” 技巧,就能防止犯语言错误,从而培养他们的良好外语习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有着独特的理解,为当前我国的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故本文将结合华生《行为主义》中习惯的养成分析行为主义观点下的语言习得,并进一步探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二、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作为一种人类的行为同样遵循着行为主义所揭示的行为规律性。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其特殊的规律,任何持某种语言的人,在使用该语言时都遵循着同样的语言规律。这些语言规律随着人的成长,经过大量的刺激一反应过程得以强化并固化在人的大脑中成为人的第一语言,母语。因此,语言习得的过程从其本质上说,就是在学习得的大脑中建立起与本族语者大脑中完全相同的语言习惯体系,而建立这一体系所依靠的有效手段就是刺激一反应。

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的第九章“习惯的养成”中明确提出两个决定语言学习的关键因素:年龄和外部环境。前者决定着大脑的发育程度,进而决定着语言学习的进度,后者则决定着刺激一反应的强弱,从而决定着语言习得的效果。根据行为主义的发现,刺激一反应强度越大、越频繁,行为习得的效果越强烈。

在中国我们虽然不具有英语语言的外部环境刺激,但我们可以首先总结归纳英语语言中的习惯规律,然后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通过反复的刺激`反应机制对其加以强化,从而建立与操母语者大脑中相同的语言习惯体系。这是唯一有效的外语学习理念,根据这一理念建立相应的教学方法,才是最为迅捷有效、事半功倍的外语学习之路。具体而言可以分为如下四个方面:

1.重视语言学习外部因素。教育者应为学习者尽可能地提供或接触到适宜的、足够的语言刺激因素,具体包括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环境以及他们所能够接触到的各种语言素材,如阅读、听力等。同时,学习者以及教师能够充分地利用外部的学习资源,如英语讲座、原版电影、英文报纸、教材和听力材料等。故在实施时一方面应该为学习者营建良好的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的氛围;另一方面,需要学习者更加主动地、经常性地接触目的语。这样才能够形成较好的外部因素,为学习者的内在变化提供相应的条件。

2.重视内在反应对语言学习的积极作用,即重视学习者对外部的某种动机需求或求知愿望。最初,学习者内在因素反应的体现形式是“模仿”,之后才是习惯性的语言表达。在此过程中,“模仿”可看作是适宜性反应的基础,也是形成语言习惯的重要阶段。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的内在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他们需要不断地进行模仿,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习惯逐步固定下来。

3.强调学习行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在华生的观点中,我们认识到“刺激”和“反应”是一种互动的实践关系和过程,因而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学习者互动形式的语言交流活动,要求学习者像儿童学习母语一样,在一系列可操作的练习中实践、实践、再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所学语言习惯的形成。

4.强调阶段性重复和正向鼓励,使学习者语言习惯固定下来。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模仿、重复、实践等通常被看作是强化语言习惯的重要环节。然而,掌握语言现象不是一次性模仿能够完成的,这需要阶段性的重复以及正向鼓励。因此,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采取适当的、有意义的重复性操练和复习方式有利于语言习惯的形成和巩固。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在学习的过程中,“正向鼓励”是语言习惯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应该不断地鼓励学习者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向既定目标努力。

三、结语

在过去的50 余年时间里,尽管“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以及行为主义和结构主义语言学先后受到了其他新兴的语言学派和有关语言学家的挑战和质疑,但是总体来说,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建立为人们深入了解和客观地解释语言学习现象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使人们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学习过程,并将其建立在一个比较科学的基础之上。因此纵观整个评述,不管是对行为主义本身,还是对于行为主义于外语教学的影响来看,都应带着批判、客观的眼光去更好地认识它。

参考文献:

[1]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5.

[2]刘延.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外语学习的指导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9).

卡尔沃主义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篇7

卡尔沃主义是南美著名国际法学家卡尔沃 (曾任阿根廷外长) 在19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一种学说。当时, 欧洲列强介入拉美国家同欧洲的公司或个人间有关契约等方面的争端, 借口护侨, 滥用外交保护权, 甚至动用武力向拉美国家索债, 激起拉美各国的愤慨。卡尔沃主义就是为了反对欧洲列强的粗暴干涉, 维护属地主权的完整性而提出的。其基本原则主要有三个: (1) 本国人与外国人应该享有平等的待遇, 外国人在拉美不应该要求得到比侨居国公民更多的保护; (2) 外国人对于投资或其他商事争端, 只能在当地法院寻求救济; (3) 各主权国家是平等和独立的, 都享有不受其他国家通过武力和外交进行干涉的自由。由此可见, 卡尔沃主义出台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排斥外交保护、国际仲裁和国际司法解决, 将因契约引起的纠纷交由本国法院依其国内法加以解决, 进而维护属地主权的完整性, 维护本国在国际社会上平等的主体地位。

卡尔沃主义提出后, 得到了广大拉美国家的支持, 1889~1890年召开的第一届拉美国家国际会议将它接受为美洲国际法原则之一, 有的国家如墨西哥甚至将其写入本国宪法之中, 许多拉美国家都开始在法律、条约和契约中订入含有卡尔沃主义精神的卡尔沃条款, 从而使卡尔沃主义具有法律效力。当然, 卡尔沃主义早期的影响绝不仅限于拉美地区, 在发展中国家, 尤其是在那些反殖民运动中新独立的亚洲和非洲国家中间拥有大批的拥护者。当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运动达到顶峰时, 卡尔沃主义的一系列原则甚至一度被写入一系列联合国大会的重要决议之中。

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 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开始空前扩大, 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大量接受国际直接投资, 而这些投资也极大地改善了输入国的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工业结构甚至国际收支, 使输入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拉美国家由于长期坚持卡尔沃主义, 排斥一切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 特别是其排斥当时国际社会上流行的ICSID-MIGA体制的态度, 严重影响到了其吸收国际直接投资。外国资本都对拉美市场持怀疑态度, 1996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对拉美的投资增长仍起伏不定, 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行业 (墨西哥汽车工业和智利自然资源开发) 和与私营化相关的项目 (阿根廷和秘鲁) , 在国家层次上, 年度之间投资流量的变化波动极大。此外, 许多外国投资商认为卡尔沃条款会增加契约风险, 从而要求提高契约价格以作为保险费用, 这便大大增加了拉美国家利用外资的成本, 经济发展难度可想而知。面对困境, 拉美国家从20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纷纷签署BIT (双边投资协定) , 作为南椎体共同市场两大条约之一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议定书中规定了“岔路口”条款, 即投资者既可以将争端提交东道国法院审理, 也可以提交国际常设仲裁机构或特设仲裁机构仲裁, 这显然已经背离了卡尔沃主义。而大多数拉美国家开始接受了ICSID-MI-GA机制以及为在世界范围内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提供便利的《纽约公约》。同时, 这些拉美国家还修改了自己的国内法律, 接受了国际待遇标准和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基于上述种种变化, 许多人认为, 卡尔沃主义已经寿终正寝。

二、卡尔沃主义的复生

令拉美国家意想不到的是, 随着对投资政策的放开, 投资者依据各种争议解决机制提出的仲裁案件如潮水般袭来。根据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统计:截至2006年底, 已有至少259个依据投资条约提起的仲裁案件, 绝大多数被告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 而拉美国家更是出庭大户:仅阿根廷一国便被起诉42次, 墨西哥也有17次之多。另据ICSID数据表明, 截止到2008年4月10日, ICSID未审结的案件为128个, 其中有61个针对拉美国家。

面对种种不利情况, 拉美国家开始对争端解决方式做出限制。阿根廷采取了从程序到实体的全面尝试:程序上, 阿根廷几乎对每起仲裁案件都提出了管辖权异议, 但到目前这些异议几乎被如数驳回。此外, 阿根廷提出对投资条约进行违宪审查, 然而除非投资条约明显违反其国内的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 一国是不能够用国内法来对抗其已经同意接受的国际条约的, 这是《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重要规定。实体上, 阿根廷开始进行新的立法尝试, 典型的实例便是2003年颁布新法令来取代1996年梅内姆政府的一项命令, 这项命令主要规定的是阿根廷政府与保格罗尼石油集团之间的投资争端一律交由国际仲裁庭来解决。对此, 新法令认为将争端提交国际仲裁“无论从法律上、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存在一系列困难”, 政府还指派专人对原属保格罗尼公司控制的两家公司向国内法院重新起诉。许多人认为, 这项新法令的颁布意义深远, 它标志着卡尔沃主义在它的诞生地开始复苏。

拉美的另一个大国巴西在1996年以前一直对国际仲裁进行抵制, 如其规定外国仲裁裁决要得到认可和执行就必须先得到仲裁地法院和巴西联邦最高法院的许可。1996年巴西通过仲裁法案, 2002年批准《纽约公约》, 外国仲裁裁决的认可和执行似乎已畅通无阻。然而, 巴西并没有彻底抛弃卡尔沃主义, 随着投资争端的增多, 巴西对国际仲裁的态度更加谨慎。2004年12月30日, 巴西通过第11079号法案, 该法案允许公私合伙合同双方就合同所产生的任何争端选择仲裁作为解决方式, 但仲裁必须在巴西境内进行, 而且仲裁程序必须使用葡萄牙语。此外, 巴西尽管签署了一系列BIT, 但到目前为止, 没有一个能够获得批准。

除了这两个拉美大国, 其他拉美国家也采取了相应措施来应对这场危机。如玻利维亚于2005年5月向世界银行提出撤销《ICSID》公约的申请并获得通过;厄瓜多尔政府宣布不再将有关石油和采矿部门的投资争议交ICSID仲裁, 政府还陆续终止了其与美国及其他九个国家所签订的BIT, 等等。对上述种种现象, 美国华盛顿律师协会称之为“卡尔沃主义的重生”。

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卡尔沃主义的重生并不仅仅局限在拉美地区, 其影响已经扩展至全球。2002年一项有关政府在贸易和投资条约方面谈判的法案在美国国会通过, 法案规定:“……美国就外国投资方面谈判的基本目标是减少或消除对外国投资所设置的人为的或者有贸易歪曲效果的法律障碍, 同时确保在投资方面外国投资者所享受的实体权利不应高于本国投资者, 并且保护投资者享有可与依据美国法的原则与实践所享有的权利相比拟的一些重要的权利。”这条法案的表述与卡尔沃主义如出一辙, 它也标志着一向标榜投资与贸易自由主义的美国开始接受了卡尔沃主义的某些原则, 而这项法案也被人称之为“国会中的卡尔沃”法案。不仅美国, 加拿大、日本等国也开始采取相应措施, 这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BIT新范本, 而这些BIT都呈现出限制国家与投资者争端解决机制的特点。不仅如此,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统计数字显示:近年来, 世界各国限制投资自由的国内立法逐年增加, 从2000年到2004年的短短5年内, 这种国内立法从150个上升至271个, 而限制性措施在法律变化中的比重也由2%上升到13%。种种迹象表明, 卡尔沃主义的影响正在悄然归来。

三、卡尔沃主义发展历程的启示

卡尔沃主义从提出到现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 在这漫长的发展历程中, 这项主义的内涵及其代表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其发展的早期, 卡尔沃主义并不是一个能够追求利益平衡的工具, 可以说早期的卡尔沃主义是投资争端解决方式的一个极端, 带有浓厚的地区保护主义色彩, 从它的身上体现出的是当时南美乃至整个发展中国家对资金输入的排斥, 刻满了南北矛盾的时代印记, 这种完全的排斥国际司法和国际仲裁的行为与世界经济的发展背道而驰, 它也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招商引资和经济的长远发展, 拉美国家在20世纪的后半叶经济发展的滞后便是有力的证明。

随着世界经济的融合和南北差距的减小, 卡尔沃主义的性质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20世纪反映卡尔沃主义的卡尔沃条款曾一直被认为是“设计来作为抵制强大的发达国家经济帝国主义的一种手段。”然而,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 作为新自由投资制度最狂热的支持者的美国竟被16次推上国际仲裁庭, 而加拿大也有13起之多, 这些案件都使它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世界上主要的资本输出国, 同时也是主要的资本输入国, 要改变自己面临的不利局面就必须尝试站在资本输入国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于是便有了发达国家纷纷修正它们的BIT项目的举措, 正是这种转变使得发达国家更好地理解了发展中国家当初执行卡尔沃主义的苦衷。由此可见, 卡尔沃主义的复苏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 它是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国际投资自由化制度, 特别是对国际投资条约全面接受国际仲裁的缔约实践所进行的深刻反思, 而复苏的卡尔沃主义已不再带有南北矛盾的色彩, 它更像是世界各国限制投资自由措施的总称。

可以肯定的是, 卡尔沃主义的复苏是有限度的, 它不会回到最初的那种极端状态, 新形势下的卡尔沃主义是对新自由主义投资制度弊端的一种非常有效的修复和补充。美国和加拿大BIT新范本可以看作是这种融合趋势的体现, 这些BIT范本主要倾向于缩减实体义务范围以及对诉诸国家与投资者之间的争端的解决机制进行更加严格的控制。美加两国的努力为我们指明了未来投资争议解决方法的发展方向, 而这也是卡尔沃主义新的生命力所在。

对我国而言, 早期的卡尔沃主义并没有打下多么深刻的烙印, 国内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个来自另一个半球的理论。但是, 1998年以来, 为鼓励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我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BIT允许将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投资争端提交国际仲裁。不少甚至规定所有的投资争端都可以自动提交包括ICSID在内的国际仲裁。迄今为止, 4个含有此类条款的BIT已经生效, 另外有16个有待批准。如何避免重蹈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覆辙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认为, 有保留地接受ICSID仲裁条款会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而复兴后的卡尔沃主义无疑在这方面有着很强的借鉴价值。

摘要:从19世纪六十年代至今, 卡尔沃主义已经过了一个半世纪, 从被提出到发展繁荣, 从濒临消亡到现在的复苏, 它的这段发展历程耐人寻味。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全面开放, 是否应该接受新自由主义投资制度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 而作为其对立面的卡尔沃主义便不可避免的被人们提及。本文旨在通过对卡尔沃主义发展历程的系统描述, 以达到对这一主义较为全面的认识, 并从这一历程背后总结出些许经验为我所用。

关键词:卡尔沃主义,新自由主义投资制度,国际仲裁

参考文献

[1]余劲松.国际投资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2]王迁.卡尔沃主义论[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1.

启示主义 篇8

一、了解小学生的认知结构

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已有观念在引导他们理解教师或教材所呈现的信息时候的作用。

小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及其潜在学习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起点, 因此, 确定教学目标时, 既要体现阅读教学的三维目标体系, 又要按照小学生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有所侧重, 遵循整体推进、螺旋上升的设计原则。如低年级着重小学生词语的积累和阅读兴趣的培养, 学会朗读或借助图画阅读, 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中年级则可加强朗读、默读和略读等方法的训练, 引导小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体会思想感情, 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高年级可进一步要求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 学习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 体会词句含义和蕴涵的感情色彩,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

同时, 由于学生的知识和认识能力有限, 对一些有关历史、地理、自然现象等知识的理解存在困难, 因此, 教师还要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材料, 搭建理解的桥梁。如在《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中的“外国租借地”, 就需要教师作简明的介绍。再如小学一年级《火车的故事》中, 有学生不能理解的“夕发朝至”的含义, 教师就引导学生回忆《识字3》中学习过的“和风对细雨, 朝霞对夕阳”, 学生很快就领悟了“夕”指的是傍晚, “朝”是指早上。这时, 还可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 为什么文章不用“早上”“傍晚”, 而要采用“朝”“夕”, 通过思考、讨论和讲解, 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表达要精炼、形象、准确。

二、创设阅读教学的情境

在这个阶段, 教师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 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 帮助小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合理创设和运用教学情境, 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 将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有机结合, 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地和老师、文本展开对话。教师可采用图片展示、故事引导、资料补充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对阅读内容进行“再设计”, 还可通过展开想象的说话、写话练习, 或是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从描述情境到进入情境, 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如《乌鸦喝水》一文中, 教师可在该文思路“乌鸦到处找水喝→发现瓶子, 但无法喝到水→想出了好办法→喝到水了”的基础上进行延伸设计, 如:瓶子旁边没有石子该怎么办?瓶子很高, 乌鸦的嘴伸不到瓶口怎么办?你能帮助乌鸦想出更好的办法吗?等等。在思考与交流中, 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其发散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三、重视阅读中的协作与交流

阅读虽然是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 但绝不是个体封闭式的学习, 而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群体互动的开放式的合作学习, 主要体现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小学生由于知识经验、认知能力等的局限, 对语文阅读材料中涉及的各方面的知识是有限的。同时, 在阅读中他们也有自己的见解, 需要与他人交流、分享。因此, 协作和交流可以启发小学生修正、补充和强化各自的观点, 而每个同学的思维成果又可以为学习群体所共享, 能有效促进小学生的认识在不同层面得到提高。

为此, 有研究者提出了“个人学习—小组交流—共同协作—分享成功”的模式。首先是个体自主阅读, 搜集、整理出自己的发现、问题, 然后到小组分别进行交流、汇报各自在阅读中得到的信息, 小组对共同的、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 达成基本的共识。然后以小组为单位, 协作发布成果。教师则组织全体学生通过信息发布、欣赏评价、张贴展示来让彼此分享成功。如在《捞铁牛》一课中, 教师通过课件演示了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沉在黄河中铁牛的全过程, 使学生感受到怀丙和尚不愧是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 也激起了学生的探索欲望。有同学就指出, 怀丙和尚的方法好是好, 但是既费事, 又可能会将河道阻塞。教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展开自由讨论, 并最终找到了既省时、又不造成河道阻塞的捞铁牛的方法。接着, 教师鼓励学生把想出的好办法用文字、图画、电脑演示等方式展示出来, 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更激发了自主探究的欲望。

四、帮助小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 教师要运用一系列的方法引导小学生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主要有: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小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一步地引向深入以加深小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小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等。

在这里, 阅读中的问题设计是一个中心环节。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 精心设计问题 (如果问题由学生提出更好) , 让学生带着问题“潜心会本文”, 能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问题设计可围绕文章的标题、学生的兴趣、文章的主题、文章关键词或者关键句等方面进行。如学习《赤壁之战》时, 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周瑜为什么说火攻是个好主意?又是怎样打胜这一仗的?请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点, 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 谈谈感受。”这个问题直指课文的要旨, 既有较明确的探究指向, 也对探究性阅读的过程、方法以及交流的要求作了提示, 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定向阅读。

启示主义 篇9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形成过程

20世纪中期, 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绿色社会运动, 倡导通过限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途径解决生态危机, 提出“技术的资本主义滥用”这一概念。70年代,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介入了这场关乎社会发展和人类未来的重大运动, 从政治学角度分析了生态危机形成的根源, 提出要“把矛盾置于资本主义生产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这一高度加以认识”, 建立了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评析

(一) 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

生态社会主义者则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各种手段调控社会消费, 由产能过剩引发的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威胁已经减弱, 并提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并存的“双重危机”理论 (美国, 詹姆斯·奥康纳, 《自然的理由》, 1997年) , 把生态危机出现的原因归纳为两个方面:1科技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增强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加重了自然环境的承受压力。2资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 决定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遵循生态理性发展道理。

(二) 资本主义国际扩张加剧全球生态危机。

追寻全球生态问题的根源, 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的有资本主义国家影子存在。美国学者维克托·沃尔斯认为“当前全球严重的生态问题完全是资本主义国家, 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节制的生产和无节制的消费造成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维持“畸形”消费模式和经济规模, 在全球范围进行不负责任的资本扩张, 利用其资本和科技优势, 对发展中国家进行“隐形”的剥削, 迫使发展中国家以牺牲自身生态环境为代价为其发展买单。

(三) 解决生态危机必须建立生态理性模式。

资本主义社会奉行经济理性观念, 追求利润最大化和资本的私人积累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资本家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 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7卷) 。“经济理性只会使劳动者失去人性变成机器, 只会使人与人的关系变成金钱关系, 只会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工具关系”。生态理性则力图适度动用劳动、资本、资源多生产耐用高质量的产品满足人们适可而止的需求, 主张“生态重建”即按照生态环境标准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改造, 从根源上解决生态危机。

(四) 生态社会主义制度的实现依赖“生态觉醒”。

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主张进行国际革命, 解放全人类。生态社会主义认为生态环境恶化是全球性危机, 必须在世界广泛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变革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与马克思主义观念相吻合。区别在于, 马克思主义认为“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侯必然爆发社会革命”, 而生态社会主义认为社会变革的动力来源于人类思想上的“生态觉醒”, 即认清资本主义制度导致的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威胁。

三、研究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 丰富社会主义理论, 扩大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影响。

社会主义理

论自诞生至今经历了无数曲折, 却一直在不断向前发展, 一个重要原因具有理论开发性特征。生态社会主义沿着马克思主义相关论述和基本原理两条线索出发, 对资本主义制度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进行批判, 论证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趋势, 丰富了社会主义理论。西方社会绿色运动的持续发展以及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 有助于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

(二) 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生态社会主义学者主要致力于社会制度与生态危机关系的研究, 其理论和实践对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首先, 研究如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在解决生态危机方面的优越性, 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和制度体系。其次, 加强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工作, 确保我国生态环境安全。再次, 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 增强民众环境保护意识,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 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人文主义面临的挑战及当代启示 篇10

阿伦·布洛克对人文主义有非常独到的理解:从历史上看, 它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被重新发现的希腊思想传统;从逻辑上看, 它指的是珍视人的价值的态度, 以及一种对人类创造力的信任。他指出人文主义是由某些共同的假设以及某种共同的关切点维系在一起的思想家所进行的一场没有答案的持续性的辩论。

布洛克提出来一个尖锐但又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问题:人文主义有前途么?“布罗代尔说得好:‘人文主义是朝向逐步解放人的斗争的征程, 同时对人类来说, 不断关心着它可以变更和改变人类命运的可能性。’”[1]

第一, 人文主义从道德上肯定人类的价值与力量, 关注人类解放的社会基础与现实意义。个人的命运、前途是人文主义者关心的基本问题。“按照人文主义的观点, 社交的诉求、发展人际关系的愿望、关爱与合作的需求……所有这些都是人类生活的组织部分, 也是个体人格完整的重要条件。”[2]布洛克指出亚洲、非洲、南美洲等拥有大量贫困人口的地区, 绝大部分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的窘境当中, 对于他们来说, 如何填饱肚子生存下去才是最迫切的问题, 与他们谈论人文主义、自由主义所向往的价值关怀无异于一种奢望。所以, 人文主义者不仅需要关心人的精神世界与精神文化, 也需要关切人的现实生活。

第二, 人文主义与科学的关系。二者对人类利益的帮助, 是十分清楚的, “但人们在应用技术手段时大都没有充分考虑到它对环境和人类的潜在后果”[2]对于科学知识的认识, 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尽管科技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使人类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它并不能使人们真正的信服这一观点。萨顿对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是很清楚的, “他说:‘对于人类文明来说, 没有宽容和慈善的精神, 我们的文明, 无论它现在是怎样的, 都是非常稳固的, 对于人类文明来说, 科学是必需的, 但只有它确实不够的。’”[1]就像布洛克所认为的那样, 只有将科学方法从自然领域延伸至人的领域, 才能实现人的解放, 也就是说要使科学技术与人文主义思想共同作用于我们的社会。“科学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在精神领域所取得的最为辉煌的成就, 它所依靠的不仅是个人天赋与科学训练, 而且以合作的精神克服了国籍、语言和文化的障碍, 从而使得其他的人类事业相形见绌———这其中自然少不了人文主义所起到的作用。”[2]

2 人文主义面临的挑战

(1) 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挑战。人口过度增长对整个人类社会发起了严峻的挑战。工业革命以后, 在世界经济不断进步的情况下, 人口指数不断上升。像非洲和拉美的大量新增人口中的绝大部分, 生活在贫困的窘境当中, 对于他们来说, 如何使自己及其子女能够生存下去, 才是最迫切的问题, 与他们谈论人文主义所崇尚的个人尊严, 个人自由与发展无异于一种奢望。在解决贫困、疾病、食物和种族冲突这些迫切问题的情况下, 还有谁会去, 谁又能够去关心个人的命运呢?所以,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必须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原则。

(2) 环境破坏带来的挑战。为了满足迅速增长的人口对于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 人类对于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 并且对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发的不合理和无节制, 对自然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极其严重的破坏, 在布洛克看来“人们在应用技术手段时大多都没有充分考虑到它对环境和人类的潜在后果。”[1]《增长的极限》一书中说到人类发展与生态平衡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文主义对于自然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进行着批判与抗争。其中最典型的当属生态人文主义, 生态人文主义是一种以环境资源为核心的新型人文主义。它的“绿色思想, 将点燃人类未来的希望之火, 燃尽手工文明和机器文明时代遗留下来的诸多缺憾, 创造和谐的道德文明和幸福时代。”[2]

(3) 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科学技术高度发达, 人文主义是否具有存在的必要与空间?这个问题越发值得人们关注。科技的发展靠着人类创造性的精神动力, 就是说没有人类的智力、语言、思想作为基础, 科技是无法发展的。“仅仅为技术问题寻找技术性的解决办法, 不论多么有吸引力, 到头来都是幻想。”[1]只有物质世界与内心世界, 人文主义与科学技术共同发挥作用, 人类才会进入美好幸福的自由王国。

3 人文主义的当代启示

“人文主义如同经历过数以百计的政治变革, 依然不失为人类政治文明精粹的共和主义一样, 是开启并协调人类现代化进程的钥匙。”[2]

第一, 在中国现代化实践中, 当经济增长与人的欲望结合在一起, 可能就会产生一种极端并且暴力的方式, 只有当对人类的加之关怀在现代化进程中与经济增长均衡与整合, 人文主义才能在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其效用。

第二, “马克思主义者把世界总体需求的社会创造以及个人的和谐发展, 看成是共产主义的目标。他们既看到人文主义的理念是人类的爱, 个人最高价值的自由和信仰。”[2]马克思非常重视实际生活中的人, 但是我们所面对的现代化, 较多的重视经济技术, 较少关注人类自身素质与品质的进步, 人的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之间应该寻找一种平衡与和谐的发展。

总之, “人文主义传统的现实意义, 并不仅仅在赋予社会以持续性的价值……还在于为那些困扰着我们社会的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1]在充满坎坷而又起承转合的历史进程中, 通过人文主义的途径为世界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寻求一条通往幸福的希望之路。

摘要:人文主义产生以来, 就对西方思想领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从道德上肯定人类的价值与力量, 是以人为中心, 关注人类解放的社会基础与现实意义的概念。个人的命运、性质、前途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关心的基本问题。本文通过对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内容的理解, 提出了现代人文主义所面临的挑战, 比如, 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挑战、环境破坏带来的挑战、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 并阐述人文主义赋予当代的启示。

关键词:人文主义,挑战,启示

参考文献

[1][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北京:群言出版社, 2012.

[2]于文杰.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文主义[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6.

启示主义 篇11

摘 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观点,它将认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调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将其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结合在一起,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021-0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重要内容,它将认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调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从而进一步指出了实践基础上的再认识才更能使我们的事业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相结合,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理论指导,更重要的是可以从现实的实践方面为和谐文化的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指导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继续发扬光大,有助于推动我国和谐社会方方面面的建设,对加速形成繁荣、稳定、和谐的社会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始终处于基础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一切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相互区别的根本所在。马克思的实践观构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它不仅打破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局限性,而且又进一步指出了实践活动是全部人的社会活动的基础和动力。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1]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本质

创造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本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把实践的基本作用概括为两点:一是作为客观标准的实践,二是作为社会活动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将实践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解释了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人们判断自己认识的真理性成分、检验各种各样理论体系的科学与否提供了标准和钥匙。只有人们的思想认识与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相一致,做到主观符合客观,才能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达到预期目的,从而证明人们的思想认识是正确的;反之,如果不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那么在改造客观世界时就达不到预期的结果,这样的思想认识就是错误的。

人们的认识,无论正确与否,都是自然界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都来源于客观自然。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观是带有实践色彩的,人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实践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实践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正确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在正确的认识指导下,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二、社會主义和谐文化概述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

1.和谐文化以和谐理念贯穿始终,引导社会的和谐价值取向,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灵魂;和谐文化是先进文化的根本。

2.和谐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崇尚和谐理念,提倡和谐文化精神,营造有序和谐的文化氛围,鼓励和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意识,善于运用和谐的态度看问题,办事情。

3.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应是坚持“以人为本”,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以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为导向,并将其与中华民族和谐传统文化相结合,努力构建与和谐社会相一致的思想文化体系。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作用

1.奠定深厚的思想基础。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论是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都需要和谐文化作为智力支持。如果失去和谐文化的存在,不仅社会和谐思想的基础会动摇,而且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也就不复存在了。

2.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谐文化以和谐作为文化的核心,是促进社会进步、政治经济协调发展的精神动力,在化解人们在经济政治中的矛盾冲突、协调社会关系、推动整个社会有序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平衡作用。

3.提供坚实的道德支撑。我国目前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高社会文明道德水平,营造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社会风尚,对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意义重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是一脉相承的,和谐文化的建设,一方面不仅可以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全社会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形成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有利于形成全民族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使全社会树立和谐的道德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坚定自身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

文化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保证,通过和谐文化的建设,可以促使各种社会矛盾能够更公平更合理的解决,加快社会各项文化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努力实现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使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实现全社会健康昂扬的社会风尚,为和谐文化的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创新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首先要注重文化体制改革,改变文化建设中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将文化创新建设放在首位,这是时代发展和人民文化需求的关键所在。在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对外来文化进行借鉴,对本民族文化要进行创新,使一切文化创造能够充分地为我所用,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不断充实和更新。

在和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要时刻保证和谐思想贯穿始终,改革文化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注重文化的迁移与重塑,在吸收借鉴以及融合的基础上,使和谐文化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谐文化的创新使得社会文化更具感染力,逐步实现和谐文化建设的大发展。

3.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马克思曾经指出,想要改变一个人,就要先改变他的性格;想要改变一个国家,就要首先改变它的文化。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与文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文化的发展更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和谐文化,不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对我国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和谐文化建设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是激发全社会建设热情的原动力,是保证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路径

(一)建设和谐文化要遵循发展规律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遵循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科学的理论,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所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遵循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相辅相成的。

首先要遵循文化传承性的规律,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既要充分继承又要体现时代的要求,这才是优秀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其次要遵循文化发展的时代性的规律,坚持以文化创新。和谐文化创新最重要的是理论创新,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以及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敏锐把握文化这个风向标,坚持多元文化理论和文化观念的与时俱进。

再次要遵循文化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规律,经受住各种艰难险阻的严峻考验。和谐文化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期间必然会出现进步与后退、优秀与糟粕、高尚与腐朽的长期共存,这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进程,在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要不断运用实践的原理,运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等判断方法将阻碍和谐文化发展的因素剔除,努力建设安定和谐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建设和谐文化要加强文化创新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本质是创造与发展,这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一脉相承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创造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需要不断去开拓新的领域,在发展中努力创造新的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关键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以新知识的学习为基础,以价值获取和开创为目标的非物质领域的创造活动,是推动我国社会进步、实现和谐文化大发展大繁榮的重要实践形式和不断取得重大成绩的过程。

加强文化创新,首先要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可以从我国传统文化入手,对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含义和特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精神内涵。注重文化创新的养成教育,努力形成人人懂创新、会创新的良好社会局面,为和谐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建设和谐文化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科学的实践观,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在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磨炼,不断发扬光大,才能形成全社会的社会道德标准。

首先要抓住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在和谐文化的建设中,只有抓住这个根本,才能形成适应整个社会的和谐精神和良好道德风尚,并且有助于形成稳定健康的人际关系,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引领社会主流意识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其次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和谐观念,拥护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坚决拒绝“唱反调”和“墙头草”等不良现象。因此发展和谐文化必须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形成道德规范。

最后要坚持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必须始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充分发挥各种社会优势,各展所长,形成合力,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运用各种手段,才能使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思想和精神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G]//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2]邴正.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2-5.

[3]李小云,赵旭东,叶敬忠.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2.

[4]刘克利,栾永玉.中国文化体制改革与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62-166.

[5]张玉国.文化产业与政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6]鄢本凤.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人本主义对美术教育的启示 篇12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概况

人本主义心理学 (humanistic psychology)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当代西方心理学中的一种革新运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成立后, 这一运动有较大发展, 1971年它在荷兰举行过国际会议, 影响扩及欧洲和亚洲。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的发展, 他们既反对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把意识经验还原为基本驱力或防御机制, 又反对行为主义把意识看作是行为的副现象。关于人的价值问题,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都同意柏拉图和卢梭的理想主义观点, 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恶是环境影响下的派生现象, 因而人是可以通过教育提高的, 理想社会是可能的。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方面, 他们继承了19世纪末W.狄尔泰和M.韦特海默的传统, 主张正确对待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反对用原子物理学和动物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类心理, 主张以整体论取代还原论。

二、人本主义对美术教育的启示

人本主义心理学冲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和美国现存教育制度的束缚, 把看重人、理解人、相信人提到了教育的首位, 也突破了长期以来西方两大心理学派对动物学习进行实验研究的偏向, 直接开拓了人的学习理论的建构。在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与作用的同时, 提倡学生学会适应变化和学会学习的思想, 倡导内在学习与应用的理论, 弘扬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功能, 注重创造力的培养,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创造最佳的教育心理氛围。

1. 丰富教学环境

人本主义者认为教育活动中应该有情感因素的参与, 保证思维、情感与行动的整合, 结合兴趣的学习才是最为有效的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是激发兴趣的有效途径, 我们可以将音乐引入课堂, 为美术作品配上乐曲或歌曲, 增强艺术感染力, 借用学生脑中储存的音乐信息, 在品味这些作品时产生丰富的想象力, 在充满新鲜、愉悦的气氛中认识美。如在美术鉴赏课中, 欣赏《蓝色狂想曲》该幅作品时完全可以伴随着音乐, 与作品本身音乐效果相配合的音乐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从而使学生对该幅作品有自己的认识与理解。

2. 丰富创作工具

美术课堂是丰富多彩的, 而生活中更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常见的旧自行车车座和车把在毕加索的手中就成为别出心裁的雕塑《公牛》。因此,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都可以成为我们美术创作的工具。我们可以通过拓展美术创作工具和材料来提高学生的创作激情, 教学中引导学生善于运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和地方特有资源, 变废为宝。

3. 丰富教学内容

美术作品不仅仅是作者技巧的体现, 更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令人费解, 如果我们让学生了解牛头是残忍与黑暗的象征, 马是民众的象征, 孩子哭嚎挣扎的形象以及立体主义造型方法与法则, 那我们就会知道毕加索在画中表现了人民因受到种种苦难而造成的恐怖气氛, 表达了对法西斯的仇恨。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欣赏作品, 还要了解艺术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学习他们追求艺术真谛的情操, 体会大师把握整体与局部关系的技巧,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4. 培养创新意识

富有创造性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 因此, 创新的培养也在教育界得到普遍的重视, 艺术教育更是如此。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多方面、多维度、多层次地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创新意识, 保护学生独特的个性, 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

三、人本主义对美术教育者的启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指出, 人的潜能的实现绝不是一种势在必行的规定性, 而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后天的社会环境决定着人的潜能的实现或压抑, 所以, 我们必须保护好这种潜能, 创造一种和睦的气氛和真诚、信任、理解的人际关系, 从而使人的潜能的开发成为可能。教师要改变过去错误的思想观念, 充分认识并尊重学生的价值和权利, 破除偏见, 杜绝嘲讽和辱骂, 使学生在平等、宽容的环境中成长, 美术是“无错误的学科”, 是最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学科, 所以, 美术教师在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时应具有开放、民主和宽容的态度, 在学生美术作品中显示出的独特想象力和个性特征应得到尊重、受到赞赏, 肯定学生在自己的潜质和已有基础上取得的发展。

四、小结

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真诚、悦纳、理解为核心, 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由和自我实现, 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 在一定范围内给予学生选择的自由和权利, 让学生学会自由, 在自由选择中培养责任感, 促成健康人格的形成。人本主义心理学把人的成长过程看成是一个不断实现潜能的过程, 也是一个在和谐氛围中不断发挥潜能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不断变化和提高的。说明教育不仅要考查学生现已具备并表现出来的能力, 更要注重通过教育过程中的各种活动培养、开发处于萌芽状态的能力。

教师应以宽容的心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人格和个性, 应看到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 也要看到师生关系、集体成员之间的关系等对学习的影响, 提倡师生建立良好的、真正友善的人际关系。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教师就不应该从自己当时的感受开始, 而应该从学生当时的感受开始, 帮助学生学会自己做出选择和制订决策。

虽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也存在某些局限性, 比如过分的强调自我实现和自我选择, 但是其中的精华部分对我们在新世纪新课改下更好地展开教育活动还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的。

摘要:本文在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的基础上, 结合作者自身所从事的教育工作, 提出了提高美术教育质量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美术教育,自我实现

参考文献

[1]鲁红.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看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内江科技.2009.08.

[2]张洪剑.人本主义视野下的高校学生管理.中国校外教育.2009.07.

[3]马杰夫.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心理素质教育中的思考.中国科技信息.2009.13.

[4]胡琨.浅论阿莫纳什维利的人本教育.科教文汇.2009.05.

[5]张军, 雷娜.浅谈人本主义原则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科技信息.2009.12.

[6]徐琴.CALL环境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论渊源.新西部.2009.12.

[7]华幸.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及评价.科教文汇.2009.01.

[8]郭永玉等.人格心理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上一篇:贸易互补下一篇:中越贸易失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