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启示(精选12篇)
特征启示 篇1
摘要:目前,我国北京、上海等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但面临着如何深化建设、率先建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挑战,在此方面国际上成功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将会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本次研究对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特点进行研究,提出我国深化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议。
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德国,巴登-符腾堡州
随着世界全球化发展的加速,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已经成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高度重视。在“构建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背景下,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发展得到了宏观层面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但面临着如何深化建设、率先建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挑战,我国仍旧需要不停地努力和发展,从而在越发激烈化的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在此方面国外成功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将会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本次研究对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特点进行研究,提出我国深化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几点举措建议。
一、创新生态系统的含义
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于2004年提出来的。许多研究组织、学者从不同角度围绕创新生态系统展开讨论,试图为其加以明确的界定,但至今没能得出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定义。目前,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大多处于微观层面,以国外学者Ron Adner,国内学者张利飞、张运生等为代表。纵观已有文献可见,创新生态系统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创新生态系统隶属创新系统的研究范畴,虽基本含义相近,但对主体认知不同。Ron Adner(2006)融合了仿生学的理念,第一次明确提出创新生态系统是“一种协同整合机制,将系统中各个企业的创新成果整合成一套协调一致、面向客户的解决方案”,系统主体是企业。国内学者张运生(2008)、张利飞(2009)在Ron Adner(2006)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研究,认为“创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高科技企业,范围扩大至全球,认为其是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具有自然生态系统某些特性的基于专利许可、技术标准合作、协作研发的标准化战略的模块构件间协同配套、共同进化的面向客户需求的技术创新体系。而杜德斌(2012)提出创新生态系统的主体不仅是企业,一切相互作用的创新机构都可视为该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创新主体、中介服务机构、创新环境是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无论是被划分为核心层和影响层两个层面的创新生态系统(Judy Estrin,2008;Bloom&Dees,2008),还是核心层、中间层和外围层三个层面的创新生态系统(Smith,2011;杨荣,2014),创新主体、中介服务机构、创新环境是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依赖、相互交流,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但从各类行为主体重要性来看,大多数专家认为核心企业处于中心地位,但仍有学者认为中介服务机构是创新生态系统中重要行为主体(刘缉慈,2012)。
三是共生演化是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特征。创新系统理论强调的“主体之间相互依赖”和生态学强调的“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使得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之间共同演化。目前,学者更加关注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机制研究(Wessner,2012;李恒毅,宋娟,2014;赵放、曾国屏,2014;单蒙蒙、邵鲁宁、尤建新,2014)。
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提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创新主体与其所处的创新环境,通过物质循环、能量交换和信息流动等方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开放的动态平衡系统。
二、德国创新生态系统建设
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得益于一个精心打造的创新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的本质是追求卓越,主要是由科技人才、富有成效的研发中心、风险资本产业、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基础研究项目等构成。
(一)国家层面。德国为了应对越发激烈的全球竞争,巩固其在制造业的领先地位,从2013年开始实施“工业4.0”计划。这是德国《高科技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国家未来项目之一。以此来振兴德国制造,成为世界领先的制造供应商。德国创新生态系统也为这一目标提供了环境与保障。围绕着企业这个创新主体和创新生态中的主角,生态系统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形成长期伙伴关系。德国联邦政府将扶持组建创新联盟视作“高科技战略”下新型政策工具,由联邦教研部主持。政府在资金投入上要形成杠杆效应,设定杠杆效应目标为,1欧元联邦政府资金投入,带动5欧元产业界资金投入。联邦教研部和科技界、产业界共同工作,2007年启动组建6个创新联盟,2008年再组建3个。联邦政府总计向这9个创新联盟投入资金6亿欧元,产业界配套投入资金则超过30亿欧元。除战略联盟之外,联邦政府还促使政府、产业和科技界形成大量多种其他形式战略伙伴关系,这些伙伴关系广泛分布在高能效建筑、适用型汽车、地方公共交通等技术领域。
以“科研校园:公私创新伙伴联盟”为例,2011年8月德国联邦政府在高科技战略框架下发起该计划并设立行动基金。该计划致力于促进企业、大学和其他科研机构之间形成中长期伙伴关系,促使他们深化合作,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利用。一个入选“科研校园”平均预定资助时期为10年,总计获得约2,000万欧元资助。入选的“科研校园”必须已存在至少5年时间,并且必须具备以下3个条件:在同一地点实现公私部门科研能力联合;科研主题突出且中长期前景较好;公私部门以合约形式建立起伙伴关系。
2、推动产业集群计划,构建区域创新网络。德国联邦政府于1995年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集群策动———推行Bio Regio(生物区)计划,全面地促进了德国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这之后的10多年间,连续的集群策动在德国陆续进行,取得了有效成果。
以“尖端集群竞争行动(The Leading Edge Cluster Competition)”为例。该行动由联邦教研部于2007年作为高科技战略组成部分发起,旨在为区域经济界和科学界组建的最强大的研发与创新集群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专项经费资助。集群是科技型产业在地域上汇聚,是科技向产业转化的体现,尖端集群竞争行动则致力于通过尖端集群的遴选和资助,在集群建设上形成示范和促进效应。该行动拟定3轮工作计划,每轮工作计划控制在5年以内。在每轮计划期,从全德范围申报者中遴选5个优胜集群作为扶持对象,每期支持资金总计2亿欧元,每一集群受资助额4,000万欧元。政府资助额总计6亿欧元,加上参与企业提供的6亿欧元经费,致使德国对相关创新地区投入的专项经费达到了12亿欧元。同时,要求集群关联产业界和私人投资者配套投入相关资金。目前,总共15个集群在3轮竞争中胜出,成为所谓德国“尖端集群”。德国希望通过尖端集群,联合地区内科技、创新领域的一流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组织,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新产品,赢得并培养专业人才,利用区域创新持久地为德国创造价值。
3、搭建技术交易平台,盘活创新资源。德国有很多技术转移中心或平台,一部分是私人机构,企业化运作;另一部分为各大学下属技术转移中心或技术咨询中心。政府也通过各种行动参与甚至主导技术交易平台建设,例如联邦政府主导建设的SIGNO平台:
(1)发起和组织。德联邦教研部先后推出有关科研技术交易和转移的“INSTI计划”(1995)、“VWO计划”(2001)和“INSTI发明者俱乐部”(2003)。2008年4月联邦经济技术部将三者整合成技术交易平台“SINGO”。每年拨款1,500万元用于项目管理和资助。该平台结构松散,为非营利性机构。平台主要作用是在技术创新者、企业投资者、政府机构之间构建网络,沟通信息。
(2)信息网络。SIGNO优势之一是将网络化信息汇聚起来。信息来源渠道包括:SIGNO伙伴网络。SIGNO在德国各州都有一个“伙伴机构”,一般为各州经济促进机构,能为SIGNO开展信息咨询、提供、交换、交易项目受理、评估、专利保护咨询等服务。
(3)会员与市场。SIGNO会员包括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私人发明者、资本拥有者;他们可利用SIGNO平台进行技术交易、信息交流和咨询等活动。SIGNO将创新提供者、资本拥有者和企业三者组织起来,形成创新市场。在市场网站上,会员可按分类意图———“创新寻找资本”、“创新寻找企业”、“企业寻找创新”———进行合作者搜索和联络。
(4)业务范围。SIGNO首要功能是技术交易,SIGNO无偿为技术供需者提供中介服务。SIGNO要将企业和技术供需信息纳入技术数据网络,形成网上交易市场。除此之外,SIGNO还提供以下服务:咨询、专利信息检索、为企业发展提供前瞻性研究、学术报告会和展会、融资联络、科研资助等。
4、直接对话创新主体,提高政府服务效率。联邦政府以对话的方式把与电动汽车有关的企业、协会、科学界和社会团体召集在一起,共同探讨电动汽车的未来。通过对话,有关各方很容易对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达成共识。2010年,德国总理默克尔设立“国家电动汽车平台”,目的是扭转德国在电动汽车国际竞争中相对落后的局面。该平台的成员包括大型汽车公司、化工公司和能源集团的经理、行业协会代表、学者及政界代表,主要任务是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议。
2012年11月,科研界、企业和卫生领域的150多名专家共同提交了针对国家战略进程的“医疗技术创新”最终建议报告,报告指出了德国未来在医疗技术方面面临的重要挑战,并在三个主要方面提出了行动建议:第一,提高德国医疗技术行业的竞争力,加强其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导地位;第二,扩大卫生系统的生产能力;第三,加强德国医疗技术研究的创新力。
2013年3月20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联邦经济技术部部长R.sler、联邦教研部部长Wanka、总理府办公室主任Pofalla与经济界和科学界代表在总理府举行了第5次创新对话会议。此次会议的重点为基于数字化的商业模式创新与服务创新,以及如何为新商业模式和新型创新提供最好的环境。教育和技术设施建设被认为是首要工作。此外,还强调了需要有针对性地资助科研项目,以及推进对敏感话题“大数据”的深入对话。
5、巩固东部地区建设,形成创新吸引。2009年,为有针对性地提升德国东部研究基地的实力,联邦教研部专门推出了“新联邦州尖端研究与创新”资助计划,以强化东部大学和研究机构已经形成的特色,将东部建设或扩建为具有国际吸引力的研究地区。过去10年里,政府总计为“企业区”创新计划和“新联邦州尖端研究和创新”计划相关的合作项目提供了超过10亿欧元的资助经费。
2012年8月,政府推出“2020年创新伙伴关系”计划,以及坚持在东部实行以区域发展为导向的创新政策。在2013~2019年间将投入5亿欧元,通过支持东西部研发创新合作,推动德国东部地区科研能力特别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和技术与产品转型升级,创造更多面向未来的就业岗位。“2020计划”将把整个东部地区分散的科学、技术和企业能力聚集在一起。新的联合形式将打破组织、学科与行业的界限,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跨区域和有国际显示度的创新结构。
(二)地方层面:以巴登-符腾堡州为例。连续五年,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以下简称巴符州)在欧盟区域创新指数排行榜上位列第一。其产业成功的秘密就在内卡河谷。内卡河是莱茵河支流,流域面积1.4万平方公里,包括了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中部的大部分区域。这里集聚了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不仅有戴姆勒奔驰、保时捷、博世等知名企业总部,“隐形冠军”企业(在细节市场上占有大量份额,但社会知名度较低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也不断涌现。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有两座“桥”,将科研与产业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是巴符州创新联盟;二是史太白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其主要合作对象都是中小企业。
1、巴符州创新联盟:连接基础型研究与应用型研究的桥梁。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科研资源丰富,有9所研究型大学、23所应用型大学、13家马普协会研究院、17家弗劳恩霍夫协会研究所,以及由12家州立研究所组成的“巴符州创新联盟”。(图1)
马普协会研究院金和弗劳恩霍夫协会的研究所是国家级科研机构,分别从事基础研究和战略性应用科技研发,中小企业一般难有机会与其合作,导致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成果无法直接转化为企业产品。为了解决科研与产业脱节的难题,巴登-符腾堡州政府建立了一批覆盖生物医药、汽车制造、信息通讯、能源和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导向研究所———“巴符州创新联盟”。该联盟具有三大功能:一是应用型科研,所有研究都按照产品入市必须符合的标准、法规和药典进行;二是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包括低价或免费提供仪器设备;三是利用研究成果孵化衍生企业。位于德国最大的生物技术产业园区——图宾根—罗伊特林根技术园区的州立自然与医学科学研究所(NMI)是最早建立的一家巴符州创新联盟。该研究所孵化出18家高新技术衍生企业。这些企业规模虽不大,但平均年产值达上千万欧元,大多数是掌握独有技术的“隐形冠军”。NMI设有多个实验室和技术转移公司,实验室主任大多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兼职教授,许多科研人员也出自应用技术型大学。作为非营利机构,研究所每年经费中的10%来自州政府,40%来自德国联邦科技部的竞争性项目资金,50%来自企业客户。
2、史太白国际技术转移机构:通过服务和教育来“架桥”。面对科研与产业的脱节,史太白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就是通过服务和教育来“架桥”。1868年建立了第一代史太白基金会,发展针对年轻人的创新教育和职业教育。1983年,巴符州政府全额投资重建了史太白经济促进基金会,旨在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转移到产业中。2013年年报显示,史太白有978家转移、咨询和研究中心,有1,708名全职工作人员和3,544名签约专家,专家来自科研机构和企业,其中教授730人;机构的合作伙伴遍及50个国家,每年完成10,000多个技术转移项目,技术转移服务收入1.45亿欧元。史太白基金会还拥有史太白大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擅长技术研发与企业管理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在史太白,全职人员多为从事知识和技术转移的项目经理,很多人毕业于史太白大学,既懂技术,也懂企业管理。项目经理与有志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教授合作,寻找适合将某项技术产业化的企业,或根据企业需求寻找能解决问题的教授;找到后三方一起讨论、再创新,并开展新技术的小试和中试。试验中,如果因不可预知的技术风险造成设备损坏等损失,由史太白基金会出资补偿,巴符州政府为基金会提供财政担保。
三、对我国的启示
(一)通过服务和教育,连接科研与产业。在我国创新链条往往存在“埂塞”现象,中间环节非常薄弱,科研机构热衷于“申请课题、开展研究、通过评审、再申请课题”的循环,而产业部门则陷入“引进技术、生产产品、技术落后、再引进技术”的循环。如何打破循环,为科研与产业搭建一座桥,一直是国内外创新型国家/地区的发展难题。以德国巴符州为例,当地政府另辟蹊径,建立史太白国际技术转移机构,通过服务和教育来连接科研与产业。新的教育与服务评价机制,使得当地研究人员不再追求发论文、当教授,而是更多地专注于既有战略前瞻又与企业需求对接的技术,把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上海要建成具有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应建立从事技术转移服务人才的教育和评价体系,加强这一领域的公共财政投入,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此类人才既可成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项目经理,也可成为企业创新骨干或投身创业的科技企业家。
(二)建立应用型研究所,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中小企业的财力、人力都无法与大企业相提并论,但却是整个系统中最具活力的因子。在德、美两国的创新生态系统发展中,都建立起了以扶持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孵化机构。2014年巴符州创新联盟下的研究所致力于原创技术成果的转化,及其衍生企业的创新生长,使得一批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处于高位。这些企业规模虽不大,但平均年产值达上千万欧元,大多数是掌握独有技术的“隐形冠军”。下阶段,上海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程中,可围绕重点领域,推动建立一批应用型研究所,使之成为重大原创技术及其衍生企业的策源地。具体研发平台的功能定位、运营模式可参考巴符州创新联盟下的应用型研究所。
(三)发展技术交易平台,推动创新资源的利用。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需要关注、扶持创新主体,需要改善、维系良好的创新环境,还需要保护和推动创新资源的利用。只有当有用的创新资源被有能力的创新主体所运用,才能够创造出更高的价值。以德国的SIGNO平台为例,这是一个由联邦政府主导建设的技术交易平台,其在德国各州有“伙伴机构”进行相关工作的辅助帮助,而且这些都是非盈利性质的。它能在技术创新者、企业投资者、政府机构之间构建网络、沟通信息,让“创新寻找资本”、“创新寻找企业”、“企业寻找创新”。虽然我国在北京、上海等地也已经出现一些类似的交易平台,但真正被高效利用的还不多,需要不断完善,在此过程中可以以德国为借鉴,使技术交易平台更国际化、更市场化、更信息化。
(四)寻求多方合作,建立战略长期伙伴关系。想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些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国家政府层面的努力或者某些产业、企业自身的愿望,而是各个相关方面共同的努力和良好的合作,齐头并进共推创新。以“科研校园:公私创新伙伴联盟”为例,2011年8月德国联邦政府在高科技战略框架下发起该计划并设立行动基金,致力于促进企业、大学和其他科研机构之间形成中长期伙伴关系,促使他们深化合作,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利用。北京和上海作为优秀科研院校的聚集地也可以参考这个方法,寻找科技创新的长期伙伴。当然,此类战略性的长期伙伴关系的范围是很广泛的,例如分布在高能效建筑、适用型汽车、地方公共交通等技术领域。
参考文献
[1]Adner R..Match Your Innovation Strategy to Your Innovation Ecosystem[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84.
[2]张运生.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29.3.
[3]张利飞.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耦合理论综评[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21.3.
[4]杜德斌.破解创新密码[N].文汇报,2012.11.21.
[5]Bloom,P.,Dees,G..Cultivate your ecosystem[J].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2008.
[6]Estrin,J..Closing the Innovation Gap[M].New York:Mc Graw-Hill,2008.
[7]Smith,Kenneth R..Building an innovation ecosystem:Process,culture and competencies[J].Industry and Higher Education,2006.20.4.
[8]杨荣.床新生态系统的界定、特征及其构建[J].科学与管理,2014.9.
[9]王缉慈.创新生态系统关键是要推动行为主体合作[N].科技日报,2012.1.15.
[10]Wessner C W.An Overview of the United States Innovation System[EB/OL].http://siteresources.worldbank.org/EXTECAREGTOPKNOECO/Resources/CWessner.ppt,2012.11.25.
特征启示 篇2
[论文关键词]中国 传统社会福利制度 制度保障 民本性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社会福利体系具有自身的历史渊源、固有风险和运行机理,它具有局限性、民本性、剩余性、家族性和协同性的典型特征。在现代性的话语背景下,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必须做到:吸取有益精华,发扬传统优势;剔除历史糟粕,克服时代局限;倡导与时俱进,实现持续创新。
传统社会福利制度是在农业社会状态下孕育、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民众生活保障措施、规则和方案,是以政府、家庭、社区、宗族为主体的福利提供模式,也是建立在家庭保障基础上的制度体系。尽管传统社会福利制度有别于现代公共福利体系,但它却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历史基础,它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而且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影响。当前,以传统生活保护为基础的社会福利制度已成为世界各国社会政策和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继往开来和面向新时代的历史前提。而把传统问题纳人现代视野来研究,更成为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的重要取向之一。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历史不仅具有过去的精神,而且还指示着未来的命运。恩格斯也曾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a3“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
种历史的产物‟。}z}zsa可见,传统社会福利问题正是一个现代性的命题,理论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部门必须澄清思想理念中的模糊认识,白觉地走出一条通向未来的必由之路。有鉴于此,笔者拟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基础上,着重对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议题展开以下三个层次的分析、论述与阐释。
一、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实践运作的制度机理
中国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历史上积聚了十分丰富的社会福利实践经验。从制度、体制和机制的角度看,传统的社会福利体系具有自身的内在机理,社会福利规则、约束和期待的形成,是一个有机的建构过程。社会福利学家确信,“制度是非常稳定地组合在一起的一套规范、价值标准、地位和角色,它们都是围绕着某种社会需要建立起来的”;[3]453“制度是根据角色和情境之间的关系界定适当行为的相互联系的规则和常规的集合”。f4]160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落后的生产力使人们无法获取维持生存所必须的物质资料,成为传统社会中人类始终难于摆脱的生存风险。人们利用生产资料进行劳动生产,通过自助努力来满足生活的需求和安全的保障,并在生产活动中结成生活共同体互助共济,抵御生存风险带来的危机。只有少数丧失劳动能力而又没有抚养对象的孤寡残疾者,由民间或统治者以慈善、施舍的形式进行选择性和区别对待的救济,帮助他们抵御生存的风险。
(一)传统社会福利体系的历史渊源
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具有十分久远的历史源头,早在远古社会 的古人就曾提出过所谓的“大同之世”,社会生活共同体之间的共济互助和彼此相恤成为社会保障的实践内容。时至先秦时期,原来部落共同体的抚恤习俗逐渐被制度化、政策化和长期化,“保民”、“明德”和“仁爱”成为社会政策的基本前提。此后,越来越多的封建王朝通过设置专职机构来实施、推行和践行社会救助政策。“中国自古以来,评论统治者常以仁政政绩为标准,而白唐尧始的救济事业,也使救济贫民成为帝王的责任。封建帝王将相和统治阶级普遍把某种形式的生产救助和生活保障作为强化政治统治和提升社会控制能力的重要工具,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正是在社会成员之间彼此互助以及政府“敬德保民”实践基础上发展走来的。可见,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渊源与传统的社会结构、制度基础和文化体系密不可分,传统对现代的影响足以引起人们的重新思考和理论反思。
(二)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固有风险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否则人类就一天也无法生存。但自从人类出现以后,由于生产能力极其低下,社会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相当有限。传统社会以农业为中心,社会成员自我防备的能力十分脆弱,因此难以凭借个人的力量来谋求安全独立的生活。只有依靠共同体下集团的相互扶助,才可能有社会的存续和每个人的生存。由于当时人类认识和支配自然的能力极其低下,社会生产力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人们不得不面对由于食物匾乏带来的生存风险,以及严酷的自然界侵害生命生存的风险。社会成员如果遭遇不测事故、战争、自然灾害以及其他事故来袭,人们就需要最低限度的生存保护,但传
统社会的流离失所和生活失去保障却成为常在的现象。私有制的发展,逐渐剥夺了一部分人的保障后备手段,在社会财富高度集中的同时,不堪苛捐杂税重压的贫民为了争取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不断举起义旗进行抗争。周而复始的战争、起义和暴动毁灭着社会的财富和人口,自然灾害的侵袭又使人们赖以生存的、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粮食供给雪上加霜,社会底层贫民不能获取基本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成为生存风险的首要因素。
(三)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运行机理
面对基本生活所必须的物质资料的不足所带来的生存危机和风险,传统社会主要把对土地等生产资料的拥有作为手段,维持自我的生存。他们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通过形成生活共同体的方式同舟共济。同时,社会也通过相互扶助和提供慈善救济的形式,为少数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依靠的老弱病残人员提供最低的生活保护。任何个人对于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都非常有限,为了摆脱物质资料生产能力的严重不足而带来的生存风险,人们主要通过各种手段来维持彼此的最低生活需求,贫民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几乎在维持最低生活的过程当中被消耗殆尽。封建制度下的农奴以服劳役或把收获的一部分缴纳给地主和封建统治阶级作为代价,换取生产工具以及对土地的使用权来维持最低生活需要。在传统社会,一方面,人们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社会生活共同体而营生;另一方面,政府则企图引导和动员民间力量来建构政府主导下的生活保护体系。在传统社会,“社会保障成
为官方和民间共同关心、密切协作的领域,其具体实施呈现出官民结合的运作实态”。
二、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呈现的典型特征
基于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及文化方面的原因,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有着自身独特的性质。传统社会生活保护制度的运行机理说明了,人类的生存风险主要来自于维持基本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不足。为了获取 和掠夺社会财富,高居于社会上层的统治者对社会低层课以苛捐杂税或横征暴敛,并不断以战争的形式互相争夺。失去维持最低生活资料的低层贫民不断以起义和暴动等形式进行抗争,社会财富和人口在征战中消亡,迫使人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生存风险。尽管彰显于外的阶级统治职能很容易被人们察觉,但封建社会并非不存在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只不过是表现形式较为虚弱而已。在传统社会,人们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生活共同体的形成,以及相互扶助和慈善救济的实施,进行生活保障以抵御生存危机和风险,一定意义上官方的社会福利职能则起着巨大的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相对于现代社会保障,传统的社会福利体系在制度、体制和机制方面呈现出以下较为典型的特征。
(一)以低级福利为救助实态,呈现出制度保障的局限性
传统的慈善救济不仅在救助水平上呈现出低级性,而且同时还具有选择性和区别对待的特征。[B〕传统社会福利的低级性主要表现为救助力度往往不能满足被资助对象的生活需求,选择性则表现为救济的对象局限于生活共同体的内部,特别是没有劳动能力和抚养对象的老
弱病残者、孤儿,异乡人很难成为救济扶助的对象。社会在鼓励有劳动能力者进行生产自立、互助共济的基础上,选择性地把没有劳动能力且无依无靠者作为慈善救济的对象,统治阶级和上层贵族作为施善的主体,其目的在于共同体的维持和存续,通过施善活动彰显其仁德,以维持他们在地区社会中的声望地位。因此,这种慈善救济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选择性区别对待的慈善救济未能充分考虑被救济者的需求和感受,以施善者的一厢情愿为基础进行任意安排。作为受惠对象的被救济者只能感恩戴德被动地接受,甚至付出人格的代价,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救济者为了缩减被救济对象的规模时常对受惠者进行耻辱性的、居高临下的施舍。
(二)以传统文化为思想基础,呈现出制度文化的民本性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传统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而且以仁义、爱仁和民本为特征。孔孟之道对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统治阶级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政府试图从仁政的角度来实现惠及万民的福利事业,但在资源缺乏、机构不完善、人权观念尚未发育的情境下,政府却只能在发生天灾人祸的特殊场合为民众提供有限的救济。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民贵君轻和民本思想成为最为基本的伦理观念和价值原则,确信救灾济贫是仁道互助主义的实践和每一个人良知应尽的天职。“在社会治理理念上,历史救荒者都以„一民饥,日我饥之,一民寒,日我寒之‟为体恤民众的原则,将施粥、居养、给药、赎子视为治灾救荒的重要对策。在传统社会,儒家思想确立了一统天下的主导地位,以民为本成为治理国家和社会管理的基本要求,“人性本善”和“仁、义、礼、智、信”则成为处理社会关系的道德准则。儒家思想不仅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就已越出国界,传到了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成为东方社会福利思想的渊源之一。“重人”、“顺道”和“人和”成为民本思想的延伸,古为今用则使传统文化永葆美妙的青春。
(三)以问题解决为救助形式,呈现出制度结构的剩余性
剩余性的社会福利模式是相对于普惠性的社会福利模式而言的,它主要表现为出现天灾人祸后政府采取有选择性的临时救济措施来安抚灾民。北京大学的王思斌教授指出:“在旧中国,福利思想始终是„剩余型‟思想占主导地位。因为处在政府腐败、战争频仍、灾荒连年的历史环境下,即使是„剩余型‟福利也无法实现。;} u 73aa中国古代的仓凛制度和济贫、养老、育幼等慈善事业,基本实践就是以丰补歉和储粮备荒,常见的做法就是等到问题发生以后组织专门力量实施救济和帮助,其根本目标则是维持秩序、安抚人心和稳定天下。可见,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视为政府迫不得已的无奈选择,消极应付和善后处置使其呈现出剩余性的典型特征。从这种意义上说,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缺乏战略思想和管理主义的视角,政府的危机应对和突发事件处置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被动地解决问题,前瞻性、预测性和战略性则无从谈起,救济不力和缺乏应有的覆盖面也是临时应付和剩余性的典型表现形式。
(四)以宗族保障为社区单元,呈现出制度运作的家族性
传统的社会福利体系以血缘关系和家庭邻里为网络形成的社区福
利与救助单元,传统的福利观念与家庭、家族和宗族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社团、群体和邻里的互助网络中,福利观念强调以家庭为中心,先照顾自己的亲人尤其是父母、兄弟、姊妹,然后才是别人。所谓“推己及人”的思想,主张和体现的就是明显的亲疏和远近的差别化对待。中国是一个强关系的社会,大量重要的追求需要经由强关系的社会资本来实现。费孝通指出,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实际上存在着差序格局,人们对自家人、自己人和外人的认知总是径渭分明,“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样投人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越薄”。李培林也认为,“中国社会的信任关系大多建立在亲缘或类亲缘的私人关系基础上,所以中国人对圈内人有特殊的信任,对外人却非常不信任”。ysyoz0宗族在社区福利中将有血缘关系的家庭联系在一起,形成范围较小的社会福利网络,祠堂、宗庙和伦理把这种具有地域关系的人们集合成为一个体现亲情的福利系统。
(五)以官民结合为实践特色,呈现出制度运行的协同性
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很早就重视利用民间的力量来实施自救,为了抵御自然灾害,大型水利工程由政府负责修建,小型福利设施则由农户协作修建。传统社会福利体系的结构单元并不是绝对封闭、互不往来、彼此割绝的体系,而是存在着官方与民间以及民间与民间的多元互换、相互交往、彼此互助的社会福利系统。在自给自足的社会运行机制下,政府济贫制度的福利实践多以“储粮”和“义仓”为主要手
段,从汉朝的“常平仓”到隋朝的“义仓”,再到南宋社区福利性质的“社仓”,都成为具有传统生活保障色彩的福利措施。在官方财力有限的境况下,政府总是尽力引导、动员和协同社会力量,使其参与到制度化的福利体系中。同时,以绅士、社长和乡绅为民间发起者的基层自组织实体,为了获取地方事务的控制权,也主动请求政府授权来大行形式化的所谓“济贫”。在社会福利的空间格局上,政府和民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和共同协作,使传统社会福利的制度运行呈现出官民结合的协同性。
三、现代性语境下传统福利制度的启示意义
通过对传统社会生活保护制度运行机理和基本特征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生产能力的落后,导致了人类维持生存所必须的物质资料的不足,成了传统社会中人类遭遇生存危机的首要风险因素。但同时,传统的农业社会并不存在着社会福利制度的空白或缺失,而是表现为制度不力、范围有限和层次较小等问题。在传统社会,人们通过生活共同体的形成和慈善救济的展开来践行同舟共济和互通有无,特别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与生产资料进行有效的结合,来尽力实现在生产劳动中满足自己生活的需求和安全的保障。这种生活保护方式有效地把民众的生存风险控制在家庭和生活共同体的范围内,使民间的生存问题始终没有演变为普遍化的过于严重和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可见,传统的社会福利体系是人类的智慧在千百年来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结果,这种制度具有其历史合理性的一面。然而,这种生活保护方式的局限性却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无法从根本上使全民受惠。当前,中国正迎来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深人研究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功过得失和历史局限性,在认清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兴利除蔽和场长避短,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吸取传统精华,发扬有利优势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许多先进的社会福利思想与生存保障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宝贵精神财富。江泽民指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m [14]562胡锦涛指出:“中华民族具有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开发了祖国锦绣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n [IS]34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至今仍闪烁着巨大的智慧和光芒,留下了令人赞叹的历史和佳话,带给后人无尽的启发和勇气。但是,由于过去受到极“左”思想的影响,把过去的历史传统统统视为封、资、修的东 西扫进了垃圾堆,这不能不说是十分令人遗憾的事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社会福利体系仍可视为现代社会保障的有效补充,建立在血缘 和地缘基础上的生活保障方式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代功 能。特别是中国农业人口众多,传统的生活保障仍然具 有巨大的优势和生命力,对于解决政府资金不足问题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前,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解决城乡养老问题,家庭的作用仍功不可没。立足中国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现实,发展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事业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参
与,有效利用传统福利制度的优势来实现良好的社会动员,这已经成为时代的选择,并将使中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工程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二)}I}除历史糟粕,克服时代局限
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与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和“人治”传统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一些陈旧的、落后的和不合时宜的因素也包含于其中,如何剔除糟粕性和克服局限性的做法,已经成为具有时代性的新兴议题。与新制度主义相关的所谓“李约瑟之谜”的确发人深思,按照李约瑟博士的提问—“为什么中国在公元3一13世纪之间能保持西方世界望尘莫及的科学水平?而在16世纪以后为什么在欧洲产生了现代科学而却没能在中国产生?”李博士的答案是,中国传统制度中的消极成分压制了近代科学的兴起,财富不能给人带来智慧,商人之子的愿望是在官场中步步高升。事实上,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制度上的结构和陈旧糟粕促使新的公平、自治和进步理念受到了压抑。在总体的定位和评价上,传统社会福利体系的消极性、陈旧性和剩余性都应作为历史的陈迹而置于历史博物馆,新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建构应时刻不忘马克思主义的“扬弃”观和科学发展观。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全面推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建设,必须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转变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而不能照搬历史传统,忘却传统社会福利模式的历史局限、制度局限和时代局限。
(三)倡导与时俱进,实现持续创新
美国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及其启示 篇3
【关键词】美国优秀教师;人格特征;启示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merican excellent teachers and the enlightenment
(Tong Cheng College, Tong Cheng:231413, China)
Abstract: Excellent teacher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With good personality charm America's excellent teacher won more respect in the teaching. Understanding the American public schools excellent teacher's personality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cultivate more and more excellent teachers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American excellent teachers;Personality traits;enlightenment
一、美国优秀教师的基本概况
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培养优秀的教师是关键。各种研究也一再表明,没有优秀的教师,就很难有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就很难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美国联邦教育部秘书长理查德·雷利在1999年演讲中指出,“美国必须使每个教室拥有最优秀的教师,以迎接世界教育面临的挑战。”[1]早在1987年,全美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就制定了详细的评选优秀教师的标准,明确了优秀教师应该知道的和必须要做的,为教师行为规范的确立提供了明确的评价指标,并实施国家高级教师资格证书制度(National Board Certification),获得全美专业标准委员会颁发的国家高级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教师被称为优秀的教师NBCTS(National Board Certification Teachers)。
全美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实施自愿认证计划,申请者必须具备学士学位,并且至少有三年的教学经验并持有所在州所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它以五项核心原则(Five Core Propositions)作为认证的基础:了解学生及其学生的能力;熟悉所教的学科,并懂得如何傳授给学生;具备组织和监控学生学习的能力;善于反思教学实践并及时的总结经验;同时教师也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到2001年3月,NBPTS已制定出27门学科的教师资格标准,共有53个州16034人通过他们组织的考试并获得高级教师资格证书,计划到2006年,将使认证过的教师数目达到10.5万名,目前认证的领域已涉及到基础教育的所有学科,认证的人数也进一步增加,很多人都把是否获得认证当作是否优秀的标志【2】。大量的研究数据显示,由优秀的教师所教授的学生的学业成绩可以得到极大的提高。研究人员通过对北卡罗来纳州三至五年级的学生在1996-1997、1997-1998、1998-1999连续三年的考试分数的研究表明:受教于NBCTS的学生在学年末的数学和阅读成绩比其他的教师要高出7%。【3】目前,美国教育部仍将投入大量的资金跟踪研究这一结论。
二、美国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
美国优秀教师的评选标准是在美国教育质量低下,并力图改变教育质量状况,提高综合国力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意味着美国优秀教师的评价标准旨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也改变国家的师资水平,从优秀教师的评选标准以及后来的跟踪调查可以看出,优秀教师的评价标准不仅为美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后备军,同时也有力的促进了美国教育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在追求认证以及评选的过程中,优秀教师也体现出高尚的人格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
优秀的教师既要精通所教的学科,同时还要不断的了解学生,研究教材、教法以便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教师在参加认证的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也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而且经由全美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认证的优秀教师虽然可以全国通用,但不是终身优秀的标志,在有效期满之前必须要更新,否则就会失去效用。全美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规定:优秀教师资格证书的有效期为10年,但是在有效期满之前的第8年,申请者就需要申请参加有关评估的申请,以便及时的更新证书。这种政策的实行不仅促使教师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思考,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避免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二) 稳定而持久的工作动力
优秀教师资格的认证之所以引起了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原因就在于申请该认证的教师不仅愿意获得优秀的荣誉称号,同时他们也愿意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专业的发展过程中,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一般来讲,要想获得全美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所颁发的优秀教师资格证书,申请者至少需要准备三年的时间,认证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水平的过程。在整个认证程序中,申请者需要参加一下环节:评估中心测试;录音资料以及评分等。评估中心的测试包括五项核心原则的基本内容,它以书面的形式检查申请者是否具备了提交申请的条件,是否符合认证的基本要求;所提交的录音资料包括课堂中的教学环节,学生的学业成绩,所布置的作业是否反映了课堂内容的要求,以及同行对本节课的评价等。对这些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不仅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耐心,同时也需要教师和同事合作,更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学生,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 对工作的事业心与上进心
全美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制定的优秀教师评选标准的主要使命在于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并为优秀教师提供严格的、高质量的标准以明确教师应该做的和有能力做的,从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为了获得优秀教师资格的认证,参与申请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事业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以便顺利的通过认证。在美国,根据联邦教育部《全国教育中心统计》(NCES) 1999年1月的报告,全美仅有20%的教师“能够胜任”现代化教室的工作。在《教师质量:公立学校教师准备和资格》的报告中,全国教育中心统计调查的4049名教师中仅仅有20%能够确信无疑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及运用英语交流和进行特殊教育。[4]因此,美国急需提高师资水平,提升教师的教学胜任力。优秀教师资格认证也是在此背景下,提高师资水平的一项举措。绝大多数获得优秀教师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帮助学校和学区为提高教育质量发挥自己的力量,愿意帮助同事通过优秀教师资格的认证,愿意为学校的发展做出努力。
(四) 获取成就的动机与欲望
为了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优秀教师资格的认证,全美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从物质和精神上对教师进行奖励。全美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和联邦政府以及教师做在的州和学区合作,在完善现有激励标准的同时,也把教师的工作表现与教师的工资相联系,以此来改善和提高优秀教师的工资水平和待遇,以达到激励优秀教师的目的。在认证的过程中,申请者需要收集有关教学的证明材料,通过对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不仅解决了教师教学中所出现的困惑,同时也使教师深入体会到创造性的快乐,为申请者成为优秀的教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NBPTS以绩效为本的教师评价方法,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校方可以清楚地了解教师的期望和要求,激励和促进教师的满意行为,帮助教师认识自我,发现不足,并加以改进,提高工作业绩。【5】2001年4月,NBPTS的调查结果显示,经过NBPTS认证的教师在公立学校里不管是指导和训练其他教师,还是参与提高学生业绩为目的的培训计划方面,都呈现出重要的领导角色。绝大数获得全美专业教学标准认证的教师表示愿意帮助学校和学区为提高教师质量做更多的工作,94%的人认为领导角色可以提高他们的事业心和成就感, 85%的人认为领导行为增强了他们继续从教的信心。[6]
(五) 对教学具有高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能力
全美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要求参与申请认证的教师必须具备管理课堂以及监控学生的能力,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的转变教学观念,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优秀教师的认证的过程中,教学反思和教学完善能力贯穿于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在评估中心所进行的测试就需要不断的反思教师所具有的学科知识是否反映了五项核心原则的要求,是否熟悉所教的学科;在准备录音资料时,教师也需要思考所准备的教学材料是否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所布置的作业是否有助于学生水平的提高,所选择的学生是否能有效的反映学生的整体水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意识到不同背景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接受能力,如何采用有效的方法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教师改善教学方法,也有助于不断的总结经验,同时也有助于教师不断的解决问题,从而不断的调整教学策略,完善教学方法。
三、对我国的启示
(一)增强教师的使命感
教师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因素,学校教育离不开大量的教师的参与。唐代的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7]前苏联的加里宁认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有学者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文明的培育者,是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总之,教师通过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同时教师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拥有强烈的使命感。只有立足于本职工作,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才能把教师的使命落实在行动上。当前,我国正在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作为担当重要使命的人民教师只有坚持无私奉献、奋发进取的精神,才能更好的立足于本职工作,才能坚持自己的工作岗位,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工作。只有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提高学生的成绩以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进步,才能不断的钻研教材,不断的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的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的提高现有的水平。
(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教师质量是提升教学水平的关键,尤其是进入21世紀以来,各国都把教师教育的重心由提高教师数量转移到提高教师的素质上来。因此,加强教师的整体素质建设,发挥教师的核心竞争力对我国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优质的教学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能够为学生有效的学习提供合适的帮助,也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教师的角度出发,高质量的教学不仅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有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水平的增长,更易于引起教师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从而为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自全美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实施优秀教师资格认证以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有效的激发,截止到2009年,全美参与认证的教师已达到10万人,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的增加,同时美国也允许其他国家的教师积极的申请认证,这一计划的实施不仅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教师现有的水平,为美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
(三)提高教师的待遇水平
待遇和职业是密切相关的,期望价值理论认为:人所从事的职业和教师预期的收益是成正比的。因此,为了促进教育的发展,有必要提高教师的待遇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师从事教育的信心。早在1983年,英国教科部就发表了《教学质量》白皮书,提出教师的评价与教师的工资、提升之间的关系,这份报告认为教师评价与晋级、加薪、解聘是联系在一起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8】全美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在制定严格的评选标准的同时,也积极的与政府合作,把教师的工作表现与教师的待遇紧密的结合起来,以达到激励优秀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而且,政府也和其他社会团体合作制定许多优惠的措施来激励更多的教师通过优秀教师资格认证,并和教师工会合作共同商讨如何制定更加完善的标准以便更好的为优秀的教师服务。很多州也参照全美专业教学的教师评价标准:一方面承认国家优秀认证的标准,鼓励本地区的教师参与优秀教师资格认证;另一方面,也结合本地的实际,制定合理的优秀教师评价,对获得国家优秀教师资格认证的教师实施补偿的激励制度措施,有效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如福罗里达州不仅为通过的优秀教师提高10%的工资,还授予指导新聘教师的优秀教师以10%的额外奖金作为激励。[9]
(四)鼓励教师不断反思
反思是教师借助自身的行为研究不断钻研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把教和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现有的水平,使自己不断成长与发展的过程。目前,已有50个州对全美专业教学标准证书持认可态度,打破了教师是非专业人员的传统。在全美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的努力下,教师的专业性、技能性、艺术性在不断的提高和发展,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认证的过程中,申请者需要收集有关教学的证明材料:包括学生的成绩,课堂教学,有关学生成绩提高的证明;反思教学实践,他们必须要深入课堂的内部,洞察教学事件的成因,系统地分析学生的成绩,对教学实践中发生的事件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反思。【10】这种发展性的评价理念有利于教师专业技能和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师专业生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经过NBPTS认证的大多数教师都认为该证书对他们自身的教学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能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领域方面,经过NBPTS认证的教师的教学成绩有明显的提高,并显示出卓越的领导才能。经过全美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认证的教师善于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提高自身的各种教学能力,并根据实际状况的改变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
注:本文系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优秀教师成长个案及其成长机制》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编号为JG10068.
参考文献:
[1][4]谌启标《美国教师质量问题及其政策取向》[J]. 外国教育研究,2002, (3):52-54.
[2]http://www.nbpts.org。
[3]何逢春 《美国最卓越教师评析》[J].世界教育信息,2005(7):26-28.
[5]王斌华. 教师评价:绩效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p101.
[6]Measuring What Matters: The Effects of National Board Certification on Advancing 21st Century Teaching and Teaching and Learning[EB/OL].http://www.teacherleaders.org,2006.
[7]韩愈·师说集部集成·四部丛刊集部·初编集部·唐文粹·卷第四十七·[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
[8]张祥明 《一种新的教师评价观:发展性教师评价》[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1,(1):22-26.
[9]NBCTS/NBCTS by State[EB/OL]. http://www.nbpts.org/where,2003,(8).
国际文凭中学项目的特征与启示 篇4
国际文凭组织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 是1968年在瑞士注册的非营利性质的国际教育基金会。目前, 该组织提供连续统一的三个教育项目: (1) 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是一套己经在国际上得到广泛承认的大学预科课程, 适用于16~19岁的学生; (2) 国际文凭中学项目:为期5年, 适用于11~16岁的学生; (3) 国际文凭小学项目:是为3~12岁的儿童开设的教育项目。
国际文凭中学项目 (简称中学项目)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Middle Years Programme) 是国际文凭组织于1994年推行的项目, 目前 (2010年) 给全世界78个国家、789所学校提供。[1]
作为非政府机构, 国际文凭组织是如何进行课程的构建、实施、管理和评估的, 这值得我们研究。
一、中学项目原则及课程体系框架
《中学项目:从原则到实践》是中学项目中最重要的文件之一, 要求所有中学项目教师都必须了解。
图1呈现出中学项目的重要原则和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以及它们在中学项目课程体系框架中的作用。[2]
(一) 中学项目的使命
国际文凭组织的教育宗旨是终身教育, 它倡导国际主义和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致力于培养酷爱探究、知识渊博、有人道主义精神的青年, 使他们成为积极主动的终身学习者、全面发展的人和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这一理念首先反映在国际文凭组织的使命宣言当中, 宣言表示:[3]
●国际文凭组织的目标是培养勤学好问、知识渊博、富有爱心的年轻人, 他们通过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为开创更美好、更和平的世界贡献力量。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国际文凭组织与学校、政府以及其它国际组织进行合作, 开发出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国际教育项目和严格的评估制度。
●这些项目鼓励世界各地的学生成长为既积极进取又富有同情心的学习者, 他们理解尽管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 但他人的意见也可能是正确的。
(二) 中学项目的培养目标及基本概念
1. 中学项目的培养目标
《国际文凭学习者培养目标》并非试图将学生培养成为完美无缺的人, 但把达到目标的过程视为追求国际情怀的人生历程。国际文凭项目要求学习者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十种品性的人, 即:探究者、知识渊博的人、思考者、交流者、有原则的人、胸襟开阔的人、富有同情心的人、敢于冒风险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反思者。[4]
2. 中学项目的基本概念
中学项目的课程设计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并且提供机会培养他们健全的判断力。从推出中学项目之初, 它就受到国际文凭组织使命宣言的三个基本概念 (Fundamental concepts) 的指导。这些基本概念是: (1) 整体化学习:一切知识都是相互有联系的, 课程应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2) 多元文化意识:学校社区 (Communities) 应当通过参与和探索其它文化来鼓励和促进国际情怀的养成。 (3) 交流:学校应鼓励开放和有效的交流, 交流是促进国际理解的重要技能。[5]
国际文凭学习者培养目标和中学项目的基本概念为学校实施和发展中学项目提供了学校政策和实践方面的指导。
(三) 中学项目课程体系框架
中学项目作为小学项目的自然延续、大学预科项目的前期准备, 其模式如图2所示, 由五个相互作用领域 (Areas of interaction) 和八个学科组组成。
“学习方法 (Approaches to learning) ”、“人类发明创造 (Human ingenuity) ”、“社区与服务 (Community and service) ”、“健康与社会教育 (Health and social education) ”、“环境 (Environments) ”这五个相互作用领域并没有明显的分界, 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了体验课程学习的环境。相互作用领域超越传统的学科界限并聚焦于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是中学项目独具特色的核心成分。这些领域对所有学科来说都是共同的, 而且体现在整个中学项目之中, 使学生逐渐理解学科内容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 而不会把各学科看成是互不关联、与世界没有联系的孤立领域。[6]如, “学习方法”重在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 以批判的眼光来质疑和评价信息, 并找出和探索学科之间的联系。在中学项目的五年期间, 所有学生都要学习“语言A”、“语言B”、“人文”、“技术”、“数学”、“艺术”、“科学”、“体育”等八个学科组。为了确保每个学科组的有效学习, 并为了贯彻落实项目平衡的理念, 国际文凭组织规定中学项目每年分配给每一个学科组的最低教学时间为50课时 (每课时为60分钟, 共3000分钟) 。[8]
另外, 中学项目要求每个学生在最后一年中完成“个人设计 (Personal project) ”。“个人设计”对主题有明确的要求, 必须是受到与相互作用领域有关系的主题和问题的启发, 并注重探究这些主题和问题, 从而展示学生对所选择的相互作用领域的理解。学校必须确保学生们得到了正确的指导和鼓励。[9]个人设计的绝大部分工作会在课外时间完成。
(四) 学科指南和个人设计指南
中学项目为所有学科组以及“个人”制订“学科指南”来提供一个课程体系框架, 以便在保持国际文凭组织的使命和理念的同时, 满足具体学校 (国家、州、省及其它方面) 具体学科的课程要求。
以科学学科为例, “学科指南”一般由“中学项目中的学科本身”、“评估”和“附件”三大方面内容组成。以科学学科为例, “中学项目中的学科本身”, 包含了“怎样使用这部指南”、“中学项目科学学科简介”、“目的和目标”、“要求”、“开发课程”和“科学学科的体系框架”等内容。[10]
1. 目标
各学科目标明确了通过本学科的学习, 学生将能够做到什么。学科指南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参照这些目标, 还要求在评估中严格执行。
科学学科目标由“统一性”、“科学中的交流”、“科学知识与理解”、“科学探究”、“数据处理”、“科学态度”等六方面组成。以下是“科学态度”目标的阐述:
这项目标旨在鼓励学生在科学实验中养成注意安全、负责任以及开展合作的实验习惯。在课程中, 学生应能够:
●安全地开展工作, 并有能力使用材料和设备;
●在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环境中负责地开展工作。[11]
2. 要求
“学科指南”, 对课时、教学语言、“学术诚实”、资源、实验课的安全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值得关注的是, 中学项目非常强调“学术诚实”, 要求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学术诚实”负责, 在各年级普遍实行。
3. 科学学科的体系框架
科学学科的体系框架被分成3个主要领域:
●技能和程序;
●科学概念;
●个人、社会和全球意识 (态度和信念) 。
中学项目并不要求学校必须使用该框架, 但它能帮助教师开发本校独特的科学课程, 为他们科学设计教学单元提供探索和开拓的思路。
(1) 技能和程序
科学学科强调以下“技能和程序”的发展:分析、分类、交流、控制变量、定义说明、评价、实验、假说、推断、探究、解读数据、测量、建立模式、考察、预测、识别模式、记录、综合、使用数字、运用时空关系。要求这些“技能和程序”必须成为学生课堂学习和参加科学调研体验的组成部分。[12]
(2) 科学概念
科学学科强调学生获得:变化的概念, 能量的概念, 结构、模式和系统的概念。如“能量的概念”内容所示, “科学概念”由要求和建议两部分组成。学生应该认识到能量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现, 比如热能、化学能、势能、动能、电能、核能、光和声。[13]
建议将下列内容作为探索能量转换概念的案例:
●细胞内的能量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化学反应;
●势能、动能、热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能量转换;
●电路中的能量转换。 (后略)
(3) 个人、社会和全球意识
这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质疑和讨论伦理问题的机会, 这样学生在对科学问题进行诠释、交流和选择时就可以更具批判性。“环境”、“健康与社会教育”、“社区与服务”等相互作用领域都为学生养成这些态度提供了学习情境。建议将下列内容作为案例进行教学:[14]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以及人类社会在维持人和自然环境之间微妙平衡方面的能力;
●对自然资源 (空气、水、土壤和太阳能) 的使用和管理, 以及它们向人类资产、货物、工具和机械的转化。
二、中学项目实施及保障
(一) 中学项目实施
中学项目没有提供教材, 也不推荐教材, 但为学校提供了一个允许他们自行制定本校书面课程的体系框架。
在中学项目的五年期间学校必须集体制定纵向和横向计划, 探索在一个年级中教授的和跨年级教授的、基于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教学单元之间的联系。对具体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由学校自主安排, 以保持灵活性。
●学校确保教师将课程当作一个连贯统一的学习经历加以考虑, 在项目的每一个年级中都通过相互作用领域形成整体化的教育。
●在各学科内部或以跨学科的方式发展相互作用领域, 使学生获得对每个领域的理解。
●每一个相互作用领域都贯穿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当中, 以提高学生对相互作用领域的认识, 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经历。
●对每一个相互作用领域均制定出明确的目标和学习策略。
●课程能够实现每一个学科组的目的和目标。[15]
制定横向计划时要求同一个年级的教师跨学科开展合作, 共同制定教学计划。
中学项目还要求教师通过教学单元制定出所有教学和学习计划。如图3所示, 通过中学项目教学单元, 学科内容与现实情境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成为一种有凝聚力的教学与学习方法。[16]
教师设计制定一个教学单元计划的步骤。
步骤1:该步骤可以总结为对教学单元关键性因素的整合, 确保教学单元符合中学项目的理念和要求:
●教学单元的重要概念;
●相互作用领域焦点;
●中学项目教学单元问题;
●总结性评估。
步骤2:作为步骤1的支持性细节, 其目的是收集有用的背景信息, 包括学生以前的学习情况、可能的学习体验以及各种教学策略、工具和资源的可用性和适用性。[17]
(二) 中学项目评估
1. 中学项目评估原则
中学项目坚持的重要评估原则是:评估是计划、教学与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把评估体制和评估措施明白地告诉学生和家长;要保持形成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的平衡。[18]
2. 中学项目内部评估
中学项目学校有责任根据项目的目标组织开展相关的评估并提供成绩报告。国际文凭组织不为中学项目提供外部考试。
中学项目的评估模式是标准参照性的, 由学校的教师依据各学科指南中确定的评估标准, 依据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做出评判。
如表1所示, 对于不同的学科组来说目标的内涵和数量 (以及与其相对应的评估标准的数量) 是不同的。同时, 各学科中不同目标的最高分值也未必一样, 说明各项目标强调程度不同。[19]
值得注意的是, 各个学科总分不一样, 并不代表中学项目中各个学科的权重就不同。恰恰相反中学项目中每个学科的权重完全一样, 体现了平衡的观点。各个学科, 都要按照一定的换算方式把总分转化为一至七级的成绩等级。
评估体制允许学校采用多种多样的评估形式, 包括在适当的情况下开展基础广泛的考试, 以及本国所要求的评估。
为达到最终评估目的, 教师们必须确保对每一位学生都依据每一项评估标准做出若干次评判。
3. 中学项目外部评估及评审
要获取国际文凭组织的毕业证书和认定成绩等级, 需要接受外部评审, 从而保证评估工作的标准化。中学项目对所有学科和个人设计进行外部评审, 目的是为了确保不同学校、不同国家的学生在表现相同的情况下能够得到相同的成绩等级。
教师提供评审样本的同时, 还要提供背景信息, 它告诉评审员作业的详细情况、作业的要求是什么、以及作业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完成的。
在完成了评审程序之后国际文凭组织加的夫 (Cardiff) 办公处将计算出每位学生的最终成绩等级。方法是将经过评审的学生成绩水平总和对照等级界限 (等级转换表) 从而确定每位学生的最终成绩等级。[21]
学校提交的内部评估内容有中学项目所规定的八个学科组及“个人设计”, 这些成绩等级分为一至七级的成绩等级 (或1~7分) , 公布在正式的中学项目成绩单上。[22]
(三) 中学项目实施保障
为了中学项目的有效实施, 国际文凭组织提供了培训、督导等方面的保障。
1. 中学项目申报及培训
国际文凭组织, 授权给国际文凭学校开设中学项目的一个条件是:除了学校的中学项目协调员之外, 每个学科组中至少有一名教师必须要接受过由国际文凭组织核准的本学科的面授培训, 各学校的领导必须要接受过“引介性”培训。开展项目督导时, 学校须要证明自己不断地致力于中学项目的教师培训工作, 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和专用资金。[23]
同时, 地区办事处会尽可能选派经过培训的国际文凭组织教师培训员前往学校, 满足那些学校明确提出来的培训需要。
2. 项目督导
项目督导既是国际文凭组织对所有国际文凭学校的一项要求, 也是国际文凭组织为学校提供的一项服务。项目督导的主要目的在于:对每一所学校实施项目的情况做出评估;协助学校发展和保持项目的活力, 使其反映国际文凭组织的教育理念以及项目的标准和实施要求。
首次项目督导在学校获得实施项目的正式授权之后的3至5年内进行, 以后每5年进行一次。项目督导包括3个重要的步骤:自我调查;到校访问;督导报告。督导后, 地区办事处将会为学校提供一份正式的项目督导报告-指出值得赞赏之处、提出有关建议、在适当时还会指出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24]
结语
首先, 国际文凭组织非常重视国际理解、多元文化等理念, 注重国际文凭项目与其它教育体系的兼容性, 给国际文凭学校提供了创造性地实施的空间。因此, 中学项目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很多国家的国际文凭学校当中, 尽管这些学校有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课程需要。
其次, 中学项目始终贯彻学生为学习的中心, 根据项目的定位和学生发展阶段特点, 构建了基于平衡这一概念的中学项目模式。这种平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五个相互作用领域为核心的跨学科综合主题与八个学科之间的平衡;以最低限度课时为表征的八个学科之间的平衡;学科组的目标在理解概念、技能、态度和知识等方面的平衡;学生培养目标在情感、认知、创造力和身体等方面的平衡。
再次, 中学项目注重基于理念、基于目标、基于标准的文本设计、教学实施和效果评估的一致性。国际文凭组织通过文本引领、项目督导、外部评估评审等, 来促进学校达到统一标准。
参考文献
[1]IB World School statistics[EB/OL]. (2010-07-20) http://www.ibo.org/facts/schoolstats/progsbycountry.cfm.
[2][3][4][5][16][17][19][21]国际文凭组织.中学项目:从原则到实践[S/OL] (.2008-08-01/2010-07-20) http://occ.ibo.org/ibis/occ/guest/home.cfm:20, 8, 9, 11, 75, 75~78, 46, 53.
[6][7]维婼尼卡·博伊克斯-曼塞拉.中学项目跨学科教学与学习指南[S/OL] (.2010-05-01/2010-07-20) http://occ.ibo.org/ibis/occ/guest/home.cfm:5, 5.
[8][23]国际文凭组织.中学项目协调员手册2009-2010[S/OL]. (20090801/2010-07-20) http://occ.ibo.org/ibis/occ/guest/home.cfm:25, 41.
[9]国际文凭组织.个人设计指南[S/OL] (.2009-01-01/2010-07-20) http://occ.ibo.org/ibis/occ/guest/home.cfm:5.
[10][11][12][13][14]国际文凭组织.中学项目科学学科指南[S/OL]. (2010-02-01/2010-07-20) http://occ.ibo.org/ibis/occ/guest/home.cfm:目录, 4~6, 18~20, 20~21, 23.
[15]国际文凭组织.项目的标准与实施要求[S/OL]. (2005-09-01/2010-07-20) http://occ.ibo.org/ibis/occ/guest/home.cfm:8-9.
[18][22][24]国际文凭组织.大学预科项目、中学项目、小学项目朝向连续统一的国际教育[S/OL] (.2008-09-01/2010-07-20) http://occ.ibo.org/ibis/occ/guest/home.cfm:19, 20, 41~42.
特征启示 篇5
词汇的语块性特征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词汇(预制)语块是一种兼具词汇与语法特点、出现频率较高、形式和意义较固定的大于单词的语言结构,它具有特定的话语功能,是词汇教学的最小单位.运用语块结构教学法,再结合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来开展双语教学不仅可行而且有效,这也为大量的.教学实践所证实.
作 者:张荣丽 ZHANG Rong-li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成都,610031刊 名: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816(1)分类号:H314关键词:预制语块 话语功能 外语教学
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及启示 篇6
[关键词] 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特征;启示
[中图分类号] G53/5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4-0032-03
近代日本高等教育自明治维新开始,并于战后获得快速发展。日本之所以能在20世纪60年代末一跃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高素质劳动人口的增加。到了80年代,日本在许多尖端技术领域超过美国,“经济大国”的国际地位奠定之后,开始追寻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份量”,并把教育改革视作与行政、财政改革同等重要的地位。包括新世纪的“新成长战略方针”“人财立国”等国策在内,都体现了日本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大批国际化日本人的目的。2007年,日本高等教育中全日制在校生的毛入学率达到54.6%,如果将非全日制大学生入学人数也算进去,大学入学率则达到77.6%。日本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达,为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了各种高层次管理和技术人才。可以说,日本能够在国际舞台中扮演“强国”的角色,与其高等教育的强大有着直接的关系。分析其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凸显特征,将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历程提出有益启示。
一 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
1 国家意志始终是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无形指挥棒,政府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最大推动力量
日本国家、政府层面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将高等教育强国作为一种国家战略。明治初期就制定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强国战略。战后,日本政府所倡导的经济增长主义(如《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强调将教育计划纳入经济计划,促使日本高等教育规模在20世纪60年代获得了快速扩充。到70年代后半期,日本将高等教育政策由“扩大数量”调整为“提高质量”。作为战后一直是靠技术、靠教育立国的日本,进入80年代后开始推行“科技立国”战略,掀起了新的技术革命,并将教育改革与行政、财政改革共同视为日本未来的三大改革。
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最大推动力量来自政府。它总是以法律的形式“自上而下”地贯彻国家意志,在它背后有许多教育咨询机构为其提供各项专业服务。例如,“临时教育审议会”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专门对于教育各项改革方针开展咨询的机构。该机构陆续发表的四次咨询报告基本上揭示了日本未来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日本政府则是本着“最大限度地尊重咨询报告的精神,尽快将其付诸实施”的方针,随后就颁布了“四六答申”、《私立学校振兴助成法》等法规。1987年日本又成立了大学审议会,它和临时教育审议会一起成为影响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政府咨询机构。大学审议会在成立后的10余年中向文部省提出了22份高等教育改革的咨询报告。日本90年代修订的《大学设置基准》《学位规则》等以及制定的《国立大学法人法》《研究生教育振兴施政纲要》等,都是在此咨询报告的基础上进行的。
2 多种角色的高等教育机构“各司其职”,分别承担精英、大众人才的培养任务
日本与美国通过新成立“赠地学院”实现大众化的方式不同,它是依赖于战前就存在的“专门学校”实现其规模扩充的目标。日本战前就形成了“二元二层”(二元指官、私立;二层指帝国大学、专门学校)的高等教育体制。帝国大学是日本政府所建立的、能够真正适应国家需要的一种精英教育机构,它一直扮演着培养高级精英人才的角色。专门学校在日本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几乎二战前的所有大学都是以“专门学校”的形式建立,它为日本培养了大批适应时代所需的劳动力。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机构除原有的四年制大学、短期大学外,又建立了专门进行短期职业训练的专修学校以及许多新型的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大学、图书馆情报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等,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日本高等教育发展路径基本上是依靠帝国大学为其培养“向上”的高级人才,专门学校为其培养“向下”的各类人才的方式。
此外,日本高等教育规模在短期内迅速扩充还得益于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日本私立大学几乎与国立大学并肩产生,而且只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其学校数量和在校生数就远远超过国立大学。1952年时,日本私立大学就已经有116所,占全部大学的53%,学生数为22.5万人,占大学生总数的56%。到60年代,日本大学数量增加1倍而学生数增加3倍的原因也在于私立大学的发展。1979年时,四年制大学的入学新生中79%都上了私立大学。这些私立大学适应社会需要,为日本培养了大批工商法等各类企业职员。
3 激活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不断推进,以扭转大学变革的力量源于外部的局面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日本高等教育改革完全处于一种外力促进的“被动”状态中。各高校开展的许多改革都是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进行的。70年代以后,大学开始主动参与改革,开展了更多倾向于来自大学内部的、围绕大学课程、内部管理等微观层面的一系列改革。此时大学的改革相比之前来讲表现出很高的活跃性,包括各老牌大学在内都纷纷独立研究生院、设立“综合科学部”、并进行系列课程改革等。但这种内部改革的动力最终还是源于外部力量的刺激,并没有从内部体制、机制上发生根本变化。日本各大学,尤其是官立大学,仍然保持着依靠文部省“保驾护航”的传统。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文部省修订了以《大学设置基准》为首的一系列法规。此次修改采取了粗线条式勾勒的方式,只就一些主要、重要问题作“大钢化、简要化”的规定,这也就给予大学相对自由的空间。进入新世纪,伴随着要求增强大学教学研究活力和适应性的强烈呼声,日本政府对国立大学进行了法人化改革,将其纳入以“市场与竞争”为基础的、新型的“开放体系”社会秩序中。这次改革与以往的历次改革不同,它要改变包括私立大学、公立大学在内的整个大学体系,实现政府、市场、大学之间的资源重新配置。这项改革不仅为日本公共财政减负,而且从体制上扭转了大学长期的“惰性”,实现了组织机构的自律。
4 从模仿、依附到独立、创新——基于本土和院校内部的发展是根本路径
战前日本模仿德国,形成了“国家主义”教育体制。此时帝国大学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都在积极学习西方。战后,日本教育在美国占领军指导下开展了一次全面改革,使战前只培养少数精英人才的大学转变为向广大民众开放的新制大学体系。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经济实力的提高以及规模扩充所产生的系列问题,日本开始探索独立发展之路。尤其是在90年代以后,为了将日本大学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构,日本出台了一系列诸如21世纪“COE”计划、国立大学法人化等强化质量发展的改革措施。纵观近代日本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国家,模仿、依附是存在的事实,但不断寻求本土化和院校内部的改革、创新也是其发展的特点。单从高等教育机构上看:专门学校是最具日本特色的、也是仅存在于战前的一种“日本式”高等教育机构;短期大学则是日本战后初期对于一些不符合升格为大学的专门学校实施的一种“暂行措施”;70年代后建立的专修学校又是进行短期职业训练的学校,等等。可见,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基于本土策略的、寻求院校内部动力的改革。
二 对我国建设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如果说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是“赶超”式的,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0.3%提高到38.9%仅用了15年时间(1960~1975年)。那么,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化”的跨越更是快得惊人,我们仅在几年内就跨过了西方国家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走过的路。两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相似性,决定了吸取日本高等教育强国过程之“精华”为我所用有着积极的意义。
1 高等教育强国的实现至少在起步时需要经历“自上而下”的路径,需要依靠政府的强力推动
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只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甚至需要采取不均衡策略,将有限的资源放到最有益的项目上。尤其对于这样一个有着“自上而下”传统的国家,往往是政府牵头的改革才能发挥资源的集中优势。比照日本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至少在改革之初需要这样。另外,就我国高校目前的融资能力看,暂时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财政支持。因此,将“高等教育强国”作为一种国家战略,通过政府的外力推行改革,对于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充分体现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性价值,保障自上而下地贯彻一种“把高等教育做强”的理念,促进各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改革高等教育发展的具体行动。
2 提高高等教育政策出台的适恰性,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是有效改革高等教育的保障
日本高等教育每一项改革的背后都有着某一重大政策或法律的支持。它们给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创设了有效的外部环境。在我国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同样离不开政策或法律的支持。尤其是对于一贯以来存在的某些偏见,比如对民办院校的偏见等,更需要从政策、法律的视角给予“纠偏”。但实际情况是,政策、法律在发挥“纠偏”作用的同时往往也冒着“跑偏”的风险,因此,最大程度地防范政策出台的非理性和法律制定的民主参与性,加强实践环节的监督都显得非常重要。日本在减少政策、法律风险方面的一个有效策略是开展各种专业机构的咨询、审议、评价活动,而各咨询会、审议会等也“不负众望”地影响到了日本文部省的决策。结合我国实际,我们既可以鼓励各种第三方部门开展政策咨询、评估等活动,也可以考虑在政府部门内部设立专门进行高等教育发展的专业研究、咨询、评估机构。
3 倡导“包容性发展”的理念,推进建设开放、多样的高等教育体系
2007年亚洲发展银行的经济学家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概念,并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新理念。其核心要义是消除弱势群体的权利贫困和所面临的社会排斥,实现机会平等和公平参与,使所有群体均能为经济发展做贡献并合理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在高等教育面临着各种复杂形势和重大历史使命的背景下,将“包容性发展”(高等教育规模增长的有限性决定了只能谈“发展”)作为指导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理念,无论从解决教育公平的视角还是从激活教育机制的视角,都将是一种新的思路。其实,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同样是“多样化”高等教育机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国际化、开放化也一直在作为它的一个改革方向。包容性发展理念本身要求开展兼顾教育公平的、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变革,它的实践落脚点也就体现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建设开放多样的高等教育体系上。
4 加快进行本土化改革和基于院校内部的变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
我国高等教育经历“大发展”的同时,也凸显出了“各种矛盾和问题”。民众把人才质量下降、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都直接归咎于扩招。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唯有靠基于自身实际的独立、创新之路。日本高等教育追寻质量提升的过程展现的是一幅充满“荆棘”的图景,尤其是最近开展的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更是一项不断经历“阵痛”的变革。其总体趋势是:文部省对大学的控制逐渐由微观控制变为宏观调控;大学的发展逐渐由外部动力刺激下的变革转变为源于内部动力的自主发展。可见,政府发挥作用的方式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越来越表现的宏观、模糊,而高等教育变强的“期望”则越来越寄托在院校层面的改革上。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基于质量提升的改革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而加快进行本土化和院校内部的变革,努力盘活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也是一个重要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建华.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9(10).
[2]史朝.现代日本高等教育发展机制研究[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3]蔡荣鑫.“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及其政策内涵[J].经济学家,2009(1).
[4]胡建华.战后日本大学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朱永新,王智新.当代日本高等教育(当代日本教育丛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6]天野郁夫.高等教育的日本模式[M].陈武元,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7]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8]天野郁夫.日本国立大学的法人化:现状与课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
[9]周远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强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中国高等教育,2008(3).
[10]邬大光.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与基本特征[J].中国高教研究,2010(1).
[11]Kazuyuki Kitamura. Policy issue in Japanese higher education[J]. Higher Education 34: 141–150, 1997. 1997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Printed in the Netherlands.
美国私立中小学发展特征及启示 篇7
一、美国私立学校的发展概况
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显示, 近几年美国共有私立中小学校3万余所, 南部地区数量最多, 西部和东北部地区数量最少。
1. 学生的入学情况
私立学校从小学到初中的入学人数由1995年的590万人增长至2001年的630万人, 增加了40万人, 私立学校的中小学生数量约占全美中小学生数量的10%;但到了2007年又减少至590万人, 此时全美大约有11%的学生就读于私立学校。2007年, 东北部地区入学人数高于中西部地区, 分别是15%和11%;南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入学人数分别是10%和9%。与十年前相比, 2007年美国中西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私立学校入学人数开始下降。
2. 教师的分布情况
截止到2001年秋季学期的统计数字显示, 全美私立学校中有教师425 406人, 比1999年同期的395 317人增加了30 089人。其中, 南部地区的私立学校拥有数量最多的教师, 共142 650人;西部地区教师数最少, 只有76 128人。其中48%的教师任职于私立小学, 16%的教师任职于私立中学, 37%的教师任职于既办小学又办中学的混合学校。
二、美国私立学校的发展特征
美国私立中小学分布在各个州的中心城市、城郊或大的市镇以及农村地区, 长期的历史演变使其管理方式、师生构成、教学成绩、办学效益、纪律建设等方面积淀出一些稳定特征。
1. 学校拥有极大的办学自主权
私立学校较少受政府干预, 有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 有鲜明的教育思想和独特的办学模式, 在招生、招聘教职员工以及课程设置上有广泛的自由度, 联邦政府只是设置法律法规对学校的税收、学生及教职员工的健康和安全等方面进行约束。在管理上, 坚持小班制教学, 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 可以自由设置教学标准, 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较多使用课堂专题讨论等方法。
2. 教师的两个特点
(1) 任职资格低, 缺乏职业发展空间。美国没有法律明文规定私立学校的教师必须具备资格证书, 而公立学校的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资格证书, 公立学校的教师接受过更长时期的教育和具备更丰富的教学经验, 而私立学校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机会不多, 较少从事本专业领域方面的深入研究, 无法进行更多的合作学习方面的锻炼。
(2) 教学自主性强, 工作满意度高。私立学校的教师可以摆脱各种政治的、市场的、甚至行政的约束而依靠自己的判断力工作, 在教学上表现得积极主动。由于私立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 可以交流办学理念, 共同为办好学校出谋划策, 在规划学校发展、确定教学大纲、评估教学效果等重要决策上, 私立学校教师认为自己的意见能够得到足够重视, 所以, 工作满意度高。
3. 学生的构成情况复杂
(1) 学生种族呈多样化特征。私立学校的白人学生数量明显多于公立学校:在私立学校中, 白人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76%, 而在公立学校中, 白人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61%。公立学校中更多的学生是黑人或西班牙裔, 分别占所有公立学校学生总数的17%和15%, 而私立学校的黑人或西班牙裔学生数量较少, 各占所有私立学校学生总数的9%。
(2) 学生家长的学历构成和家庭收入较高。据统计, 在公立学校中, 学生家长至少一方是本科学历的和家长至少有一方是高中以下学历的分别占学生总数的46%和7%, 而在私立学校中相应的比例分别是72%和1%。从家庭收入看, 分别有超过43%的私立小学生和超过49%的私立中学生来自高收人家庭, 只有4.7%的私立小学生和4.3%的私立中学生是来自于低收入家庭。
(3) 残疾学生和母语非英语学生的构成比例较低。在私立学校中, 只有不足3%的八年级学生属于残疾学生, 几乎没有母语非英语的学生。而在公立学校的八年级学生中, 大约有10%属于残疾学生, 5%属于母语非英语的学生。
4. 学生的学业成绩好、升学率高
私立学校总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 追求学业成绩, 因而开设大量的写作课, 教师乐于对学生进行单独教学辅导, 学生用于完成作业和复习课本的时间也较长, 学生也多选择学术性和专业性课程。私立中学与名牌私立大学的招生办公室有更为密切的联系, 可以了解更多的招生信息以改进培养目标, 提高学生升入名校的比率。
5. 重纪律建设和道德培养
私立学校由于规模较小, 学生数量少,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严格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严惩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规范, 重视学校的纪律建设和秩序培养, 旨在将学生培养成良好的社会公民, 塑造了学校良好的校风。校园治安良好, 问题学生相对较少。
6. 学校的运营追求收益最大化
私立学校是一个非官僚化的学校组织, 更是一个自负盈亏的教育企业, 有充分的自主权和较为宽松的教育体制与政策环境。私立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学生的学费、公债 (用于资本支出) 、捐款以及基金会、大型公司、宗教团体、慈善机构和校友的捐赠等多种非公共渠道。有限的教育经费被合理地使用到三个方面:首先是用于发展学校现有办学规模, 扩建校舍, 购置先进仪器设备等;其次是用于提高教师的待遇, 稳定教师队伍;最后是提供奖学金以吸引优秀生源, 鼓励学生提高学业成绩, 用最小的教育投入获得最大的教育产出。
三、美国私立学校未来面临的挑战
近些年来, 美国私立学校内部情况和外部生存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自由择校运动使私立学校充分发展, 但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私立学校只有不断革新才能更好发展。
1. 小规模限制了大发展
私立学校的规模较小, 所以, 为学生提供的教育服务和培养项目相对较少。例如, 因为班级规模小, 缺乏能胜任的教师, 不太可能提供最先进的课程;因为较少招收英语不流利的学生, 所以无法获得联邦政府相关的资助, 无法实行一些特殊的教育计划和课程。由于学生少, 私立学校缺乏大规模的图书馆和媒体设备, 只有三分之一的学校提供医疗服务。
2. 特许学校和家庭学校争夺生源
生源数量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 随着教育选择机会的增多, 中小学校的生源大战颇为激烈。私立学校除与公立学校争抢生源之外, 还面临着迅猛发展的特许学校和家庭学校的冲击。特许学校被视为“独立的公立学校”, 较强的办学自主性, 较小的学校规模, 更加明确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吸引了大批学生;家庭学校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50个州都取得合法化地位, 发展势头更为迅猛, 同样吸引了大批学生在家上学。
3. 间接加剧社会分化受到强烈抨击
美国的私立学校进一步加剧社会分化, 一度成为被取消、限制的强有力理由。表现为其按照家庭收入水平选择学生的做法排斥了低薪阶层的子女而将高收入阶层的子女隔离进所谓的“贵族学校”, 扩大了社会的不平等。有些私立学校通过只容纳少量的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的办法, 将白人与其他有色人种隔裂开来, 从而形成种族分裂。私立学校大多是从教会学校发展而来, 所以天主教等教会学校和其他独立学校的办学理念差异悬殊。
四、启示与借鉴
美国私立中小学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 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优势, 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例如, 有自己独立的入学考试标准, 名望高的学校入学录取率仅有百分之几;学校管理严格, 重视德育, 校园安全情况良好, 严重违反学校规定的学生将会被严肃处理。我国有些私立学校则截然不同, 只要支付得起高昂学费, 任何人都能进入名牌私立学校;学生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普遍, 学校的处理方式较轻, 达不到惩戒的目的, 导致校园安全堪忧。所以, 我国私立学校今后的发展应从以下方面努力:在学业上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待遇, 留住名师;加强学校管理, 严格按规章制度奖惩学生, 抓好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重视学生良好思想道德规范的培养;限制招生人数, 提高入学门槛, 吸引优秀生源;办出自身特色, 引入先进教育理念, 不要盲目跟风, 追求大而全的课程设置, 根据教育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安排。
参考文献
[1]Student Achievement in Private Schools Results From NAEP2000-2005.[EB/OL].http://www.nces.ed.gov/.2006—2—25.
[2]Characteristics of Private Schools in the United States:Results From the2001-2002Private School Universe Survey.[EB/OL].http://www.nces.ed.gov/.2006—2—26.
特征启示 篇8
在征信机构的模式选择上, 欧盟成员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葡萄牙和比利时等国家采用以中央银行建立的中央信贷登记系统为主体的社会信用管理模式, 该模式由中央银行建立中央信贷登记系统, 主要由政府出资, 建立全国数据库, 组成全国性的调查网络。如法国实施的是最严格的公共征信系统, 唯一的征信机构是信用服务调查中心, 该机构是1946年法兰西国家银行的组织下, 建立的含企业信贷登记系统和个人信贷登记系统两个子系统的公共信用登记系统。欧洲的中央银行管理公共征信系统, 只有被授权的中央银行工作人员才被允许进入公共征信系统。整个流程为:信息首先从参加机构流向公共征信系统;每家机构必须定期提供有关自己发放的每笔贷款的数据;公共征信系统汇总各家银行给同一借款人的贷款数据, 得到该借款人的资产负债情况。返回的信息流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为其报送贷款数据的借款人的总体负债情况;在提前申请的情况下也可获得新的信贷申请人的同类信息。
表1列出了欧洲公共征信系统的主要特点, 包括强制参与、保密、隐私保护、报告贷款信息的最低贷款规模要求以及计算机密集型技术。以下七个欧洲国家具有典型的公共征信系统, 捷克、保加利亚、斯洛伐克等国家也设立了公共征信体系。
处于中央银行监管之下的所有金融机构参加公共征信系统是强制性的。在奥地利、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 财务公司也可加入公共征信体系;在葡萄牙扩展到信用卡公司;在德国扩展到保险公司。与美国私营征信局的通过合同来管理的方式不同是, 公共征信体系是通过法规严格的执行管理。强制性和全体参加, 是公共征信系统与私营征信体系的关键差别。
公共征信系统始终根据为参加机构保密以及保护单个借款人隐私的原则运行。参加机构得到保证, 他们提供的数据仅以加总的形式公布, 只提供给其他信贷机构, 而且只为批准信贷的目的而提供。隐私保护法使单个借款人有权检查并更正在公共征信系统的档案。
公共征信系统还便于中央银行的监管, 这是其非常重要的功能。监管当局可以得到公共征信系统数据的全部细节。这些基础统计数据可以向监管当局提供有关借款人或银行风险暴露最新概览, 通过这些可以察觉出借款人是否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这不仅能得到银行对一特定借款人的总风险暴露的信息, 也能够监测单个银行对特定放款机构的风险暴露。在一些没有公共征信系统的国家, 收集关于银行贷款的数据是仅用于监管当局的。公共征信系统的这种监督作用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一些国家报告的信息不仅限于信用数据。
二、公共征信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一) 以互利原则为基础, 寻求征信机构与主要客户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
征信行业在发展初期主要的难题是信息的全面采集, 我国目前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从欧洲国家的经验得出:形成征信机构和银行、保险公司、租赁公司、电信公司等主要信息提供者合作的氛围至关重要, 也可以互利原则为基础,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共同确定信息共享的方式与范围。目前想获得所有信息提供者的支持有一定难度, 但可率先和最重要的信息提供者合作, 通过征信市场规模的较快扩张吸引更多的信息提供者的加入。同时通过公共征信体系的建立反补信息使用者。
(二) 应允许采集正面信息, 但要对正面信息的采集和使用做出明确限定
法国的公共征信系统只收集和共享个人的负面信息, 包括个人信贷中的分期付款中的拖欠、信用卡的逾期和透支等信息。该系统也会收集合法的公告栏、法院和金融新闻等公布的个人信用负面信息作为参考。这种只收集负面信息而忽视正面信息不够科学和客观, 个人信用的真实状况很难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反应。因此, 应允许采集正面信息, 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地防范风险, 消费者利益也会得到有利的保护, 降低消费者因过度负债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 客观上也会推动征信市场的健康发展。当然必须对正面信息的使用做出明确规定。比如德国的经验, 采取互利和共享的原则, 即只有提供正面信息的机构才能从征信机构获取征信信息, 并且只能获得与其向征信机构提供的信息类型相同的信息。这样规定可确保正面信息在合适的范围内使用, 有效保护消费者的隐私。
(三) 在法律和程序方面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
国际经验显示, 从法律上对信息采集和使用等做出明确规定, 是保护消费者利益和规范征信机构运营的基础。我国的征信行业尚处在起步阶段, 及早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明确信息采集和使用的方式以及范围是关键。同时也要构筑严格的失信机制来提高失信成本。在正式法律出台之前, 征信机构应注重对消费者的保护, 如可先自行制订隐私保护政策, 在采集一些敏感信息时事先征得消费者的同意。从欧洲国家的经验看, 加强对征信机构的日常监督也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重要方式。我国在对征信机构的管理方面可以借鉴这种做法, 但应明确这种监督主要是依据相关法律对征信机构业务程序的审查, 而不是对征信机构的随意干涉。
三、结论
在政府组织下的由中央银行或金融监管当局设立的公共征信体系可以有效发挥国家各有关部门的合力。我国的个人征信系统需要为金融监管服务, 也要为信贷决策服务, 所以建立中国人民银行主导的公共征信体系符合我国国情。我们需要在借鉴国外先进的征信经验基础上, 从个人征信机构组织模式、市场及监管、立法建设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确定我国个人征信体系。
参考文献
[1]唐明琴.征信机构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重庆社会科学, 2012 (10) .
[2]耿德科.征信体制建设及其对金融的影响[D].杭州:浙江大学, 2012.
[3]姚存祥.简析世界各国征信体系[J].中国信用卡, 2010 (08) .
特征启示 篇9
一、生态群落的“开敞先锋”对产业集群创建核心企业的启示
众所周知生态群落的形成是自然界优胜劣汰进程的必然。生态群落形成的初始阶段也是一些生态幅度较大的物种侵入定居并获得成功, 刚开始时这些物种中也仅有少数个体或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能存活进而繁殖后代。这些存活下来的物种往往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特征, 他们在与自然的抗争过程中不断地“繁殖”、“裂变”, 衍生发展, 从而呈现出群体蔓延从生的势头, 以势不可挡的蔓延状态在一定地域占据主要地位, 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所处地区的环境, 为以后相继侵入定居的同种或异种个体起了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
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最新状态, 由于历史、文化或环境的变迁, 一些地区原先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后来也许就不再是优势, 原来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可能获得比较优势。“适者生存”的理念也督促着企业不断地进行调整或变革。在调整变革、变化替代的过程中企业也必然经历种种地阵痛, 在经历颠覆之后而生存下来的企业找到了适应自己发展的土壤, 并根植于某一区域而不断发展壮大。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与收益的增加, 就不断有新的企业的加盟。在核心企业的带动下, 在其周围形成了许多与之相关配套、相互合作的产业或企业, 和核心产业共同发展, 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生态群落形成的初始阶段存活下来的“开敞先锋”对产业集群核心企业创建具有积极的意义, 所谓核心企业就的结构而言, 一般认为是由一个 (可以是、或企业) 充当的“”, 称为核心企业, 把其他“卫星”企业称为。在核心企业的引领下集群内的企业经过近距离的竞争和兼并, 只有那些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具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企业在竞争中才能生存下来核心企业在这新成立的群体中处于盟主的地位。产业集群主要就是围绕着核心产业和核心产品发展起来的。核心企业作为群体主导产业, 群体的“开敞先锋”, 牵引着集群中的信息、通讯、资讯。集群企业模仿能力较强, 好的技术、产品和企业制度得到尽快的传播与扩散。
二、生态群落的“食物链”对产业集群构建产业链的启示
食物链描述了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传输网络, 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1927年英国动物学家埃尔顿 (Charles Sutherland Elton) 首次提出食物链, 他指出食物链是一种有机体一般要依赖其他有机体作为它的食物和能量的来源, 各个物种被分为不同的营养层次, 最低层是“生产者”, 是通过阳光光合作用, 将自行用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绿色植物;再上层是各级“消费者”, 要依赖生产者供应物质和能量;当消费者死亡以后, “分解者”会以他们的尸体为食物。可以看出食物键是能量传输的键条。任何一个中间链条的断裂都会影响到紧密相联的上、下游物种的生产不平衡态势, 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产业生态系统也存在类似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传输的链条———产业链。从价值创造的角度看, 产业链是指在同一产业内所具有的边续追加价值关系的活动所构成的价值链关系。从产品结构的角度看, 产业链是指以某项核心技术或工艺为基础, 以市场前景较好、科技含量较高、产品关联度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 以资本为纽带, 上下连结、向下延伸、向后向密切联系而形成的产品链。从产业间结构链的角度看, 产业链是指组成产业结构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为的细分部门间的前后向产业联系。产业结构链关注的是一个产业的前向和后向关联, 上游和下游产业匹配, 即产业关联和配套。产业结构链之间存在着相当复杂的供需关系。相关产业结构内部存在的机理决定着某一产业结构链优化升级的实现。产业链强调的是产业内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配套关系。如果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配套比较完善, 那么我们说这些企业构成了完整的产为链, 所有的企业在这条产业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只是它们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 有的企业起着核心和主导作用, 有的企业则扮演着为核心和龙头企业配套的角色。而一旦处于产业链链条上的某一链条断裂, 则其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将处于减速甚至停滞状态。
食物链上物种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也可映射到产业集群中产业间链条上。产业集群是在地理位置上靠近的同类企业或相关产业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虽然这种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并不一定要求企业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但这种集中也给产业键的构建创造了有利的空间条件, 通过空间上和集中优势, 核心企业保留企业自身价值链上最具核心竞争力的部分, 分割、转出将对竞争力影响不大的部分, 吸收、合并对企业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部分, 形成以核心企业为主而辐射开来的前瞻联系、旁侧联系、后顾联系, 产业集群中各企业因分工协作而衍生的“小而专”的企业, 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通常则会形成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产业群。通过对企业现有产品和业务的相关性进行评估。对与现有产品和业务纵向具有很强相关性的多元化生产的产品, 实施纵向一体化。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 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实现内部的范围经济,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三、生态群落的“最适密度”对产业集群内企业实现规模效应的启示
美国动物生态学家阿利 (Warder ClydeAllee, 1885-1955) 。通过研究发现集群能提高动物的存活能力, 同时也提出了生态学中的“阿利规律”, 说明的是生态群落中物种过疏和过密对种群都是不利的。生态群落中的最适密度optimum density指种群中每个个体的生存生态群落中种群个体, 除了相互协作以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外, 当种群密度过高, 个体之间也会因为争夺有限的共同资源而发生竞争, 加之排泄物产生的毒害和生理反应, 都会对群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导致死亡率上升, 抑制种群增长, 产生“拥挤效应”。因此, 集群中存在一个“最适密度”, 密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对种群增长起限制作用。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是源于企业规模扩张的有界性。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利润的追逐引发了人们对规模经济的追求。规模经济又称“规模利益” (scale merit) , 按照权威性的包括拉夫辞典的解释, 规模经济指的是:给定技术的条件下 (指没有技术变化) , 对于某一产品 (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产品) , 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 就存在着规模经济 (或不经济) 。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 从这种意义上说,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便是规模曲线,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小最佳规模 (minimum optimal scale, mos) ”。在实践中, 任意企业成本的降低都不是无界的。由此任意企业或任意地区同类工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大都存在着一个客观的经济界限。
如果把某个集群看作自然界中的一个种群。那么“阿利规律”同样适用于产业集群, 即在一定条件下, 当集群内企业密度处于适度大小时, 集群增长最快, 密度太低或太高, 都会对集群起到抑制作用。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样也受制于集群内企业数量和规模, 如果企业太少, 尤其是核心企业的数量和规模达不到产业链生成的基本门槛, 那么这类企业就不能有效吸引更多的同类企业。配套企业和相关支持机构进驻。产业链发展迟缓、集群发展缓慢的园区, 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但集群内企业过多, 会使土地、市场、人才、技术、信息、供应链等有限资源的稀缺性加剧, 企业间的竞争激烈, 利润下降。这时一些有能力的企业始迁出集群所在地, 集群竞争力下降, 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减弱。因而产业集群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能一味地“求大”、“求多”, 而应该“重度”“重质”。
参考文献
[1]、潘慧明, 李必强.基于行态学理论的产业集群理论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07 (6) .
[2]、王悦.生态学集群理论对产业集群理论和实践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 2005 (10) .
[3]、李渝萍.基于生物群落视角的中小企业衍生演化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 2006 (3) .
[4]、文风.基于竞争优势的供应链核心企业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9) .
特征启示 篇10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所应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 即会计信息为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而必须具备的特征和特性要求, 它是会计系统为达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信息的约束。我国没有单独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 也就是没有单独的逻辑概念框架体系, 而是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加以说明。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2000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其中涉及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主要包括:真实性或如实反映、相关性、一致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谨慎性、完整性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财政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明确提出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包括:可靠性原则 (如实反映、真实可靠和内容完整) 、相关性原则、可理解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
我国这种简单的规定与国际先进做法差距很大, 以下列举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 (ASB) 的规定进行对比与分析。
二、国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比较
(一) 国外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概述
国外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起步较早, 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 (ASB) 。
1、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在总结了美国会计学会 (AAA) 、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 (APB) 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 等会计职业团体, 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的前期文献的基础上, 于1980年12月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二辑《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阐述了会计信息必须符合的一系列质量要求。这些要求包括“可理解性、相关性、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及时性、可靠性、可检验性、中立性、如实反映、可比性 (包括一致性) 、重要性、效益大于成本”等十二个方面。同时指出:会计信息的最高质量是决策有用性;对用户的质量是可理解性;首要质量是相关性和可靠性;在合乎“效益成本”和“重要性”两个普遍约束条件的前提下, 两者缺一不可。次要的和交互作用的质量是可比性, 包括一致性。它以财务会计目标为基础, 形成一套紧密结合、相互关联, 能够指导首尾一贯的美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其层次结构见图表1。
2、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于1989年7月发布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认为,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必须符合四个方面的质量特征, 即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并认为相关性包括预测作用证实作用和重要性, 可靠性包括如实表述、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谨慎性和完整性等, 在这四项主要质量之外, 将及时性、效益和成本、公允表述等作为限制因素。
3、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 (ASB)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 (ASB) 于20世纪90年代在其公布的《原则公告》中提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分为三大部分:一是与会计信息内容有关的质量。主要有“相关性、预测价值、证实价值、可靠性、如实反映、中立性、谨慎性、完整性”;二是与报表表述有关的质量, 包括“可比性、一致性、会计政策的充分披露、可理解性”, 三是对会计质量的约束, 包括“在质量标准间均衡、及时性、效益大于成本”。此外, 还有作为先决质量的“重要性”, 以及英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传统要求:“真实性”和“公允性”。表2列举了FASB、IASC、ASB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描述。
(二) 国内外比较与分析
FASB、IASB、ASB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大同小异, 但中国与它们相比差异较为明显,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质量特征的构成来看, FASB、IASB、ASB除了少数几项 (如可核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 不一致外, 大多数质量特征是一致的, 其中, 可理解性 (或明晰性) 、相关性可靠性 (或真实性) 、可比性 (包括一致性) 是衡量会计信息是否有用的4项主要质量特征。而中国的质量特征则没有反馈值、预测值、可核性、中立性、成本与效益等。
2、从各质量特征的相互关系看, 美国、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联合国的质量特征, 是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分层次的体系。而中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间, 是一种彼此孤立的平行、并列关系。没有形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
3、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归属上, 中国与其他三方的差异较大。FASB、IASB、ASB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一部分。FASB从会计目标出发, 分别就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会计确认标准、会计计量、财务报告建立了美国财务会计概念的理论结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评价与指导会计准则的理论体系, 对会计实务不具有约束作用。而中国则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以一般原则的形式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加以说明。
4、在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上, FASB认为会计信息首要的质量是相关性和可靠性, 次要的质量是可比性, 针对用户的质量是可理解性;IASB将可理解性置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首, 然后依次为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我国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规定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只是将其列入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之中。与FASB和IASB比较, 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是将可靠性表述为客观性, 并将其置于相关性之前, 将可比性分为一贯性和可比性两项列示, 将可理解性表述为明晰性, 增加了及时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
5、在会计目标的定位上, 现代会计至少可以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众所周知, 财务会计的目标与管理会计的目标并不完全相同。财务会计旨在向投资人或潜在的投资人披露企业的财务状况, 以证明企业的经营绩效和财务成果;管理会计旨在向企业管理当局提供其经营决策和经营控制的依据。目标的差异表明, 财务会计主要是面向过去, 它要以事实为依据, 强调的是信息的真实可靠与可追溯, 以“受托责任论”为理论基础;管理会计主要是面向未来, 它要以事态发展趋势为依据, 来决定企业未来的行为, 强调的是信息的相关性和及时性, 以“决策有用论”为基础。因此, 当人们在争论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特征与可靠性特征孰轻孰重的时候, 实际上出发点是不一致的。FASB对会计目标的定位是采纳决策有用观的观点, 认为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保证决策有用的最重要的质量特征, 并且将相关性置于可靠性之前更注重与决策相关的信息。IASC制定会计目标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时, 沿用了FASB的基本思路, 也将会计的目标定位在决策有用观上, 所确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也是以相关性和可靠性为主要标准。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课题组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区别开来, 分别构建两者的质量特征体系。
三、对我国的启示
现今, 一系列会计造假案件发生后,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逐渐增强, 建立了具有层次性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逻辑框架。基于以上的比较与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其对于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以下几点启示
(一) 建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纳入概念框架体系中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是为会计目标服务的, 它必须符合会计目标的要求才能为消息使用者采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已经出现在很多国家所制定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中, 可见其重要性。而我国至今还没有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随着有关具体准则的陆续颁布,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已显得与具体准则不匹配, 不协调。因此, 需要修订基本准则, 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并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明确其在概念框架中的地位, 与财务报告目标和财务报表要素之间的关系, 使其重要性得以合理的体现, 有利于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理论研究深入发展。
(二) 建立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多层次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必须具有逻辑关系、对质量特征的约束因素等内容。这样才能成为有序体系, 达到逻辑上的完整性和实践中的可操作性。我们可以借鉴FASB和IASC的模式, 同时, 结合我国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方面的规定, 建立多层次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在完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时, 应解决两个重要问题:第一, 要规定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逻辑关系, 尤其要规定在某些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在某种情况下发生冲突时的优选顺序。当前较为突出的是, 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关系。在目前情况下, 考虑到会计人员素质、会计工作水平等因素。在两者发生冲突时, 应优先考虑可靠性;第二, 要规定约束因素, 明确提出各种约束因素用以衡量质量特征的实现, 把成本和效益的平衡、谨慎性、重要性等列为普遍性的限制因素 (或约束条件) , 同时对它们进行重新定义, 并明确它们之间的层次性和内在的联系。
(三) 应以会计“双重目标”为导向来构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主要取决于会计目标, 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不同, 各国的会计目标也不相同。FASB在其第一号概念公告中指出:“财务报告应当提供有助于信息使用者评估报告主体预期现金收入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的信息”, 国际会计准则也将会计目标规定为“决策有用观”, 受会计目标的影响, 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偏向于相关性, 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目前并不十分明晰, 但主要体现的是“受托责任观”, 这基本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 但所有者缺位现象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实现。“决策有用观”是指对信息使用者有用, 信息使用者包括投资人、债权人以及委托人等相关各方, 因此“决策有用观”实际涵盖了“受托责任观”。根据新经济时代的特点, 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遇大大增加, “决策有用观”将有利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因此我国会计目标应定位为“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二者的结合, 这样才能与会计信息使用者扩大到全球范围的变化相适应。
摘要: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就是使会计信息对其使用者有用的特征。建立一个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对解决我国目前较为突出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 具有基础性作用。本文对中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做一些比较, 结合我国实际, 提出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参考文献
[1]葛家澍, 张金若.FASB与IASB联合趋同框架 (初步意见) 的评介[J].会计研究, 2007, (02) .
[2]黄世忠.金融危机触发的公允价值论战[J].中国金融, 2009, (15) .
[3]刘仲文.美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的思想发展演进过程[J].商业会计, 2005, (04) .
发达国家物流管理体制特征及启示 篇11
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物流产业是一个关联度高的复合型产业,它几乎涉及到物质资料生产和流通的所有部门,成为联系各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各国经济的主要纽带。国际上,通常将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值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物流发展水平的标志。目前,发达国家的物流费用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左右。美国、日本、欧洲是全球现代物流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物流产业发展各具千秋。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物流产业的国家之一,2004年物流产业总成本为10150亿美元,占GDP的8.6%,美国物流企业在世界10强中有4家,占据主导地位,包括两家最大的公司UPS和FedEx。
日本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后起之秀,据统计,目前日本的物流产值是42万亿日元,其中企业自营物流21万亿日元,第三方物流21万亿日元,各占50%。
德国是欧洲物流业发展最好的国家,德国邮政集团已攀升到欧洲最大的物流服务供应商的宝座。2004年,物流产业规模达1500亿欧元,相当于德国GDP的7.2%,并占据欧洲物流市场25%的份额。
从全球经济发展看,这些国家的贸易物流的国际竞争力也处于领先地位。2007年欧洲主要国家的物流绩效指数最高,如荷兰为4.18、德国为4.10、英国为3.99;日本为4.02;美国为3.99。而同期高收入国家的平均物流绩效指数为3.67,中高收入国家为2.85,中低收入国家为2.47,低收入国家为2.29,中国的物流绩效指数为3.32。
美国、日本、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这些国家高效的物流管理体制和制度创新。借鉴其经验,将给我国物流产业管理带来有益的启示。
二、发达国家物流管理体制的特征与制度创新
1、美国的物流管理体制与制度创新
美国是物流概念和物流技术的起始国。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为了卓有成效地调运军用物资,运用运筹学的理论方法,统筹安排人力运力,高效地完成了物资的调运和支援任务,被概括为“后勤供应”(Logistics),后演变为现在的物流概念。战后,这种组织管理手段被应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物流在“放松管制”经济管理政策的影响下,得到了迅速发展。1977-1978年《航空管制缓和法》的实施,拉开了物流管制放松的序幕,加速了航空产业的竞争。1982年通过了《汽车运输法案》和《铁路法案》,根据这两项法案,运输公司可以灵活地决定运费和服务。1984年《海运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运输市场的全面自由化。80年代后期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物流软件的发展推动了美国物流的现代化。
美国的物流管理体制健全,联邦设有多种管制委员会。例如海运委员会负责国内沿海和海洋运输,联邦能源委员会负责州际石油和天然气管道运输,联邦法院宪法及运输管制法律的解释、执行、判决和复查。联邦交通、商务、能源、国防等行政部门负责运输管理的有关行政事物。联邦物流机构与州际物流机构一起构成美国的物流管理体系。美国物流产业发展一般来说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信息技术革命、质量创新理念和企业联盟竞争战略,但最主要的是得益于制度创新与制度环境的优化。1980年通过的《汽车承运人规章制度改革和现代化法案》,即通常所说的《MC-80法》和《斯塔克司铁路法》大大减少了联邦法规对运输业的管制,使作为物流服务重要手段之一的运输业更为接近自由竞争的市场体系,进而导致运输费率总体的下降。有资料表明,从1981年到1986年,美国的物流费用占当年GDP的总水平,从16.2%下降到了11.6%。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物流费用总支出基本上稳定在当年的11%左右。与此同时,物流服务市场的容量则从1981年的约5060亿美元增长1997年的8500亿美元。考虑到这一时期正好是美国新经济的成长期,从里根政府开始的刺激供给、放松管制、减轻税负、降低利率、鼓励创新等,使市场更接近于充分竞争,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2、西欧发达国家的物流管理体制与制度创新
在西欧,由于欧盟在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作用,物流管理政策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欧盟在促进欧洲统一市场形成的过程中,制定并大力推行的统一贸易政策、运输政策、关税政策、货币政策等。这些政策构成了欧洲物流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制度基础,进而有力地促进了货物在全欧洲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二是西欧各国政府积极为本国物流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英国的物流管理体制与美国有相似性,但集中管理的程度要比美国高。60年代后期,由经济发展部和管理协会共同创建了物流管理中心。该中心最初以工业企业高级管理顾问委员会的形式出现,积极协助制定物流人才培训计划,组织地区性、全国性物流专业会议。在此基础上,于70年代后期正式成立了物流协会。英国物流协会的会员主要是从事进出口业务和货物流通、运输、装卸等部门和企业的管理人员。协会的工作包括举办年度巡回讲座、设置物流管理奖、出版发行物流管理通信刊物等,以提高物流管理的专业化程度。
西欧的其它一些国家,如德国、意大利、荷兰,物流管理体制也各有特色。在荷兰,政府运输部门对分散的、按不同运输方式管理的政府职能进行调整,按照货运和客运的要求分别组建了货运管理司和客运管理司,并把由不同运输方式管理的基础设施投资职能全部集中在基础设施投资与管理司,便于政府按照物流产业发展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运输管理和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形成了高效的物流管理体制,而荷兰的物流绩效指数在欧洲国家是也是最高的。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欧各国政府也实施了一些打破垄断、放松管制的政策措施,对促进各国物流产业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在运输领域,英国铁路方面的私有化改革是相当有影响力的。随后,意大利等国放松了对运输价格的管制,荷兰、德国等国家也减少了承运人资格的管制,这些放松管制措施直接推动了欧洲运输业自由市场体系的形成。同时,各类运输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也获得了竞争发展的宽松环境,不断延伸与扩展物流服务,促进了整个欧洲物流绩效指数的提高,大大提高了物流产业的竞争力。
3、日本的现代物流管理体制与制度创新
现代物流的理念虽然发起源
于美国,最近几十年来却在日本获得了飞速发展。总的来看,在现代物流方面,日本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国情又能与欧美等先进国家并驾齐驱的发展道路。日本现代物流的发展是其特定的经济社会状况、产业格局和具体国情的综合反映,它不仅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开辟新的利润源,更是出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考虑:日本是一个资源和产品“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型国家,发展现代物流有助于“贸易立国”和“海运立国”思想的确立。与此同时,日本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格局也需要高度发达的物流产业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需要运输方式和仓储业的革命性变化来提高经济效率,形成了政府主导的物流管理体制。
日本政府非常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拟定了《仓库业法》,在《商法》、《民法》中也有关于仓库的消防法及一系列的法规和法令。1997年,日本政府提出了“综合物流对策”,目标是在亚洲建立最先进的物流体系。2002年,日本政府又出台了一个5年计划,通过利用数字化来推动物流产业的发展。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日本政府制定了《综合物流实施大纲》作为改革国家经济进程的重要一环,并提出了“综合物流管理”的观点,即把生产以及生产以前的过程,物理性的流通过程、售后服务、销毁回收等全过程,设定为一个系统过程进行综合管理,使日本物流产业的现代化进程更进一步。大纲对主要的物流基础设施,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港口、中心基地建设,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如日本最大最新的综合物流中心——和平岛货物中心建设总投资572亿日元,其中70%由中央财政出资,20%由东京地方财政出资,10%由企业投资。三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在完善道路设施,改善城市内河运输条件,缓解城市道路阻塞、发展货物联运等方面,日本政府出台了许多放松政府管制、建立政府部门协调促进机构、提供政府援助等可行的鼓励政策。
三、发达国家物流管理体制带来的启示
对于现代物流的管理,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方面。在宏观方面,政府对现代物流的管理强调计划性、整体性与协调性;在中观产业层面发挥以行业自律为宗旨的物流管理中介组织的作用;在微观方面,企业需要现代管理理念的支撑,尤其是供应链管理理念,要应用现代的物流管理方法与技术。比较分析发达国家之间物流管理的差别,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物流管理体系有很强借鉴意义。
1、在宏观层面构建和形成具有协调功能的物流产业管理机构与管理机制
现代物流涉及的领域和范围较广,很难想象有一个部门能进行各个环节的管理,经济发达国家物流发展的实践也充分说明,现代物流发展产业的统一性虽高。但主要是通过国家的发展战略和相关各部门的管理活动协调性实现的。因此,从国外物流产业的管理体制现状分析,主要具有宏观调控、管理分散、组织科学、协调统一等方面的特点,并且,管理体制在分散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较高的效率。从发展现状看,经济发达国家物流发展达到了较高水平,但这种高水平的物流产业是经济发展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国对物流产业未进行集中管理,而是根据其经营的具体内容,通过物流各个环节的不同政府部门管理协调配合,形成全国、地方通畅的物流管理系统,共同管理物流活动。如美国,物流涉及的安全、航空、公路、铁路、水运、工农业产业、商业贸易、海关等多个部门,从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通关、运输组织、仓储管理、安全管理等,均由相关的部门统辖管理,各司其责,表现出了很高的效率。总之,迄今为止,国外物流管理部门的管理活动,除部分国家如日本等是在国家制定的宏观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行,并在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方面给以政府扶持外,各相关部门并未有特别管理方法,而且政府干预不很明显,美国更是因在80年代中期放松运输管制,促进了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2、在产业层面建立以行业自律为宗旨的物流管理中介组织
大量物流管理中介组织的存在是物流产业迅猛发展的产物,在现代物流管理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发展、创新和传播物流知识为物流行业服务:举行年会、研讨会则是其传播和创新物流理论的主要途径。通过这种方式,该协会将遍布于国内外各大物流公司中的美国物流协会成员组织起来,讨论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交流物流的新理念,促进物流理论的新发展。日本物流协会(JILS)与美国CLM相比,在政府与企业间的行业管理功能更趋明显。日本物流协会是经通产省和运输省认可,由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三方共同组成的专门从事物流发展研究的全国性行业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学术研究、在政府引导和授权下参与物流管理工作,并由此成为政府对物流管理的有力助手。例如,它可以对有关组织创立的物流系统进行调查,可配合政府拟订有关日本物流产业系统标准的草案,可以对物流设备的生产和配送活动进行数据统计,还可以向政府提出制定有利于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建议,并通过这类建议的形式在实质上参与国家对物流的管理。可见日本政府参与和组织物流行业协会,并通过这一中介渠道对物流产业进行较为集中的管理,效果非常明显。
3、在企业层面加强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和企业外部的供应链管理
企业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主体。对于企业而言,现代物流管理观念要求对企业供需物流所涉及的原材料与配件采购环节的采购、储运与保管,生产环节中的半成品/产成品入库与储存、出库,批发与销售环节的货物配送,售后技术服务环节的配件及备件储运管理,以及物流废弃物的回收及退货处理等进行全过程的系统管理。它要求企业建立专门的物流管理体系并实现面对物流流程对象的管理。在这个过程中,现代物流管理方法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意识流电影的叙事特征及创作启示 篇12
一、意识流电影的叙事特征
意识流电影的叙事很有特色, 笔者通过观摩大量文本作品总结出意识流电影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一) 淡化情节、消解传统戏剧性和非线性结构叙事。
以传统的戏剧模式来演绎故事的经典之作所具备的特点是:在结构上形成一条由冲突动作所引起的, 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结构要素在内的情节线索, 往往按照情节发展的逻辑, 有序地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使剧情能够按照一定的因果关系向前发展, 奔赴高潮。 意识流电影则完全颠覆这种法则, 破坏了古典电影的文法, 在叙事上淡化情节, 采取非线性的时间持续模式, 用以消解传统的戏剧性。
美国导演大卫·林奇的《穆赫兰道》描述一个明星梦失落后雇凶手杀人的女演员在极度恐惧中做的一个梦, 以及梦醒后开枪自杀的事。 该影片把人的意识作非线性、非逻辑化的碎片式的拼接, 完全不遵守传统电影的叙事结构和内在逻辑, 用许多混淆视听的手法与隐喻来阻挠观众辨别真幻, 极力抹去虚幻与现实之间的分界线, 使得整部电影如同一场醒不来的噩梦。 其独特的影像语汇与世界观堪称意识流电影的典范。
(二) 独特的时空展现方式。
意识流电影在时间和空间的展现上, 始终遵循一个规则就是致力于实践内心现实主义。 在人物纷乱交替出现的意识中, 时空不再从人们一般常识所理解的物理学中获得意义, 而成为心理镜面上跳跃闪耀的“存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些时间及相应的地点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了, 在意识的流淌中随意地连接在一起, 时空呈现出极大的跳跃性和自由度。 这种特殊的时空观使影片有着强烈的表现力和巨大的价值。 无论从剧中人还是受众的意识来看, 一切都是现在, 即处于意识的现在。
在《广岛之恋》完全摒弃了传统的故事情节和线性叙事结构, 通过大量的“闪回”和“倒叙”, 把过去与现在、现实与想象、纪实与虚构以一种跳跃性结构自如地连接起来, 在时空转换方面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现在与过去两个时间是两个平行的连续的过程, 它们巧妙地交织在女主人公的思绪起伏的情感中。 正在广岛拍摄的反战游行的场面激起女演员对纳韦尔地窖中听到的游行脚步声的痛苦记忆;日本建筑师在女演员新的爱情里幻化为德国恋人的声音, 不时触发起女演员对纳韦尔的回忆———地窖的阴冷潮湿、游行队伍高唱马赛曲的喧闹刺耳、时间的停止感、洛瓦河边恋人惨死的模样……广岛的夜晚与纳韦尔的白昼在影片的结尾部分交替切换, 强烈地表现了女演员意识中过去与现在并存、广岛与纳韦尔并存的时空感受, 表现了女演员如梦似幻的分不清真假现实的独特感受, 从而准确地把握住“记忆与遗忘”的主题。 这种驱使人物同时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 梦境和现实之间毫不费力游走的手法突出了意识流非理性的特点。
(三) 内心独白的大量使用。
持续性的内心独白可以被视作意识流影片的标志之一, 一般以画外音的方式出现。 这种第一人称外加主观视角的叙事方式, 让观众听到的声音是实实在在剧中人的声音。这也表示意识流电影的焦点或兴趣并不在行动上, 而在于人物身上;人物以外的世界在客观上静态和动态的演变, 都不是关注的对象。 在有限的故事所讲述的时空里, 引入了人物心中所拥有的时空, 这不仅丰富了剧情, 而且增强了生活的厚重感和历史感。
在影片《野草莓》中, 人物一天的行动方向和意识流动的大致框架的构建就由内心独白来完成。 电影开篇就是主角伊萨克通过画外音的方式交代自己的家庭情况、 生活观念、即将出门的打算、以及夜间做噩梦的感受。 随着人物无目的的串联式的动作的步步展开, 回忆、幻觉、梦境的依次出场, 内心独白也紧紧跟上, 起着解说和串联段落的作用。
(四) 淡化人物性格塑造, 重在诉求感受和体验。
表现人物性格或是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可以说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追求。 意识流电影做不到这一点, 因为它关注的不是人的行为, 而是人的心理。 人物的行为尽管也有涉及, 但往往缺少明确的动机, 仅仅作为维持影片的完整和连贯而存在。 这样, 人的性格就失去了维持其稳固性和习惯性所必须的依托。
《广岛之恋》 的法国女演员几乎没展开什么新恋情, 不过是在广岛重新经历一次十四年前在纳韦尔的痛苦体验罢了;《野草莓》中伊萨克医生一天内的行动, 不过是开车到另一个城市去领奖;《八部半》 中的基多导演在两个星期内苦苦思索剧本的主题, 但失败了;《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简直就取消了人物的一切行动;《穆赫兰道》 中的女演员戴安娜的行动稍稍复杂些, 但也不过是在一场占据影片五分之四的噩梦醒来后, 对自己执行了枪杀的任务。
二、意识流电影对中国艺术电影创作的启示
对“意识流”的表现手法, 应一分为二地对待, 既不能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 也不能形式主义的生搬硬套, 应根据我国民族的欣赏习惯, 实事求是地有分析地加以扬弃, 吸收其有用的东西, 加以改革, 发展创新地运用于电影创作之中, 使之能更好地丰富我国的电影艺术宝库, 为繁荣我国社会主义电影事业, 发展我国电影流派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 学习先进经验, 更新创作思路, 游刃有余的运用意识流电影手法。
对于意识流电影的发展,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中国的电影发展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只要我们及时更新观念, 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更新创作思路, 游刃有余的运用意识流电影手法。 对于意识流电影叙事的创作手法, 我们有以下几点可以借鉴。
(1) 通过意识流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力图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2) 利用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 丰富扩展影片容量, 深化作品主题。
(3) 打破传统的戏剧化结构, 以一种非线性的叙事来结构影片。
(4) 反对通过电影传达一般的伦理, 而是主张体现一种更为深奥的哲理。
(二) 倡导创新精神, 利用高科技手段, 提高中国电影的艺术质量。
艺术影片是一个国家电影的精髓所在。 从全球电影的发展眼光看, 各国的艺术电影目前最大的困难在于解决生存问题。 中国艺术电影的制作技术比不上国外, 中国在很多方面还不成熟。 运用高科技手段打造中国意识流电影便成了中国艺术电影发展的唯一出路。 意识流结构影片《盗梦空间》 就是运用了意识流电影的创作手法加上炫目的好莱坞电影特技在全球狂揽票房的同时亦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为中国意识流电影走高科技道路提供了极好的范本。
因此, 中国电影唯有努力创新, 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 努力向外国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 才能真正提高整体中国电影的艺术质量, 才能使中国艺术电影屹立于世界优秀电影之林。
(三) 走电影产业化道路, 提高市场运作能力, 繁荣中国艺术电影产业。
中国意识流电影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仅只是一种艺术现象, 它更是一种文化、经济现象。 所以走产业化发展战略并加大国家对于艺术电影市场的培植力度在当前看来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艺术电影的市场运作有问题, 市场导向判断有误, 导致中国艺术电影的持续低迷。
欧洲有不少的国家, 对艺术电影所采取的态度是政府扶持。 比如希腊的国宝级导演安哲罗浦洛斯就从来不会为自己的拍摄资金而发愁, 这也才有了能充分代表希腊文化水准的电影《尤利西斯生命之旅》和《永恒的一天》的出现, 希腊的形象通过电影而让全世界所熟悉, 世界各地的观众也为能看到这样的电影而感到庆幸。 目前中国, 政府每年也有大量的资金扶持中国电影, 得到扶持的电影全部都是“主旋律电影”, 因而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对艺术电影的产业化发展中可谓举足轻重。 在艺术电影之都巴黎, 艺术电影是通过艺术实验电影院得到催生与保存的。 巴黎的48家艺术实验电影院, 每一家都拥有非凡的历史、不同的经营理念与独特的观影气氛。 有的专门放映世界级导演的经典作品, 有的执着挖掘各国的新兴导演, 有的聚焦于亚洲电影作品, 还有的对另类影片情有独钟, 几乎包罗万象。
近年来韩国电影的异军突起, 也彰显了产业化发展对电影的重要意义。 因此, 只有走产业化发展、规模化发展, 规范化发展之路, 才是当下整个民族艺术电影发展的出路和前途。
因此: (1) 国家应完善相关的影片检查制度, 对影片级别制定分类评判的标准, 是中国目前不少艺术电影在国内解禁的重要途径。
(2) 政府应该投入部分的资金, 支持这一类型电影的规模化发展。
(3) 媒体要加强宣传力度, 扩大影响范围, 努力提高票房收入。
(4) 文化传媒企业要注重衍生品的开发, 走意识流电影产业化道路, 提高市场运作能力拓宽放映渠道, 繁荣中国艺术电影产业。
(四) 以互联网传媒为支撑, 以高等院校为阵地, 努力加强意识流电影宣传和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涌动和媒介传播技术手段的进步, 人类经历了精英传媒、大众传媒, 如今全面迎来互联网传播时代, 各路信息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四面八方扑面而来占据人们的大脑空间, 极大的影响了现代人对终极意义和价值追求的思考。 各种现代的传播和接受媒介不仅影响了人们信息获取能力, 而且还深刻的影响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因此, 我们要互联网传播媒介为主要支撑, 努力加强意识流电影宣传, 通过互联网开辟一些意识流电影宣传专栏, 定期举办一些活动或者播放意识流电影, 努力吸引不同年龄的受众群, 激发他们对意识流电影叙事艺术的深度思考, 从而最大限度的扩大意识流电影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力。
对意识流电影的研究, 似乎尚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对于意识流电影的研究相对零星片段式的, 还没有形成体系, 缺乏系统性。 因此, 我们也要加强意识流电影的研究, 意识流电影的理论研究应以高等院校为阵地, 充分发挥高校的学术资源优势, 努力完善和系统意识流叙事电影的研究。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电影学的课程, 如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 上海大学等高校都具有戏剧与影视学的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 科研实力较为雄厚。 例如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每年一届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就在努力加强中国电影评奖的学术品味, 并且兴办一系列的活动让更多的人喜欢和了解到世界上多姿的艺术电影, 这无疑为中国的意识流电影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高等院校是整个社会的智囊和“资源宝库”, 所以高等院校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中国电影的发展与勃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 立足中国实际, 整合中国优秀意识流电影, 探寻适合自己的创作模式。
“意识流”这个名词传到我国是近十几年的事, 但其表现手法, 在我国早期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马路天使》中已不自觉地有所运用。 不过那时叫它“心理描绘”或“内心描写”, 画面还要“淡入淡出”、“切入切出”。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 中国才出了具有较大影响的意识流电影的探索之作:杨延晋导演的《苦恼人的笑》和张铮导演的《小花》, 后来又有谢晋导演的《天云山传奇》, 张弦导演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 对意识流技巧和手法的运用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在国产影片《今夜星光灿烂》、《生活的颤音》、《樱》、《海外赤子》中也开始自觉地运用意识流这种表现手法。
在当代中国大陆, 随着年轻一代导演对于意识流电影的拍摄手法的不断完善、改进以及研究, 逐步拍摄出了一些如《冬春的日子》、《窒息》等较为好的意识流影片。 2007年中国“第五代”导演姜文拍摄出了颇具“意识流”色彩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 “第六代”导演中的旗帜性人物娄烨也运用意识流手法拍摄出了一系列的影片。 2012年去年上映的电影《二次曝光》融合了奇案、梦境、幻觉等多重元素, 借助多种电影手法表现意识流, 将幻觉和真实混合成戏, 不断制造悬疑效果。2014年1月1日全网上线的微电影《爱如初见》作为中国首部“意识流纯爱”作品孕育了让人心驰神往的仙境之地。
中国香港导演王家卫的电影可以算是中国意识流电影的顶尖之作。 《阿飞正传》, 亦是王家卫最具代表的意识流电影。 他的影片《东邪西毒》、《春光乍泄》、《花样年华》、《重庆森林》亦运用了大量的意识流手法。
意识流电影叙事的一些技巧, 已经为中国一些导演所吸收, 在中国找到了它的生长之地。 意识流电影在中国的命运与归宿, 向人们显示了一个规律:意识流表现模式只有扎根于社会生活之中, 才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任何想要为意识流电影增添技巧的尝试, 都要融合于当地的风土人情之中, 说句通俗易懂的话来概括就是, 意识流电影的叙事手法在实际运用中一定要“接地气”才能真正的把意识流电影发扬光大, 从而获得更多的受众群。 因此, 我们要立足中国实际, 不仅要对国外的意识流电影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还要整合国内的意识流电影的创作经验, 努力探寻适合自己的创作模式。 认真借鉴欧美意识流经典电影的宝贵经验, 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中国意识流电影创作定能引起世界的瞩目和敬佩。
摘要:意识流电影是百年电影史上的一朵奇葩、一种创新、一股潮流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奇迹。意识流电影有着辉煌的过去, 它诞生于20世纪科学文艺高度发达和繁荣的欧洲, 当时的欧洲酝酿出了一大批文学巨匠, 而借由整个文学的推动力使得整个电影艺术在当时蓬勃发展, 被艺术大师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峰, 出现了许多堪称伟大的意识流作品。意识流电影不安于陈规旧俗, 不止于起承转合, 以惊人的力量开启了视听综合艺术的第四维空间——人的潜意识, 表现幻觉、梦境及心灵现实, 由此开辟了现实主义电影的崭新境界。分析意识流电影的代表作品并总结出其叙事特征会对中国艺术电影的创作产生巨大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特征启示】推荐阅读:
关于启示的作文:一句话的启示08-26
写启示作文:蟑螂给我的启示07-16
关于生活启示的作文:生活中的启示07-28
推进启示10-14
重要启示10-16
对比启示05-11
国际启示05-14
回顾启示05-27
人生启示06-01
思维启示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