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研究

2024-10-11

启示研究(通用11篇)

启示研究 篇1

一、引言

实证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 使其被进入到了会计学的研究, 从而会计学的研究也被切割为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者对于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的性质不同, 其根本区别是:前者产生时间早于后者, 加入了价值的判断, 研究的是“应该怎样”的问题, 对会计研究有自己的主观观点, 并描述会计研究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后者研究的是“是什么”, 是对会计事实的客观反映, 不对其的价值判断。受经济学广泛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的影响,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 我国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研究开始应用实证研究方法, 通过对实证研究方法的模仿和吸收, 目前我国学者大量采用此方法进行会计研究。但对于会计研究应该采用哪种方法的争论愈演愈烈, 学者和理论界对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研究应采用的研究方法出现了以下两种观点:一种是过分重视规范会计理论的作用, 一些学者认为会计学科属于社会科学, 市场经济是一系列复杂经济现象的系统, 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会计理论和实务进行定量分析是不可能和不科学的;另一种则是片面强调实证会计理论的作用, 认为会计科学虽属于社会科学, 但它是发展十分成熟的理论体系, 尤其是会计实务必须进行量化才能客观反映客观情况, 必须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以体现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研究应该采用哪种方法的讨论和争议, 对我国的会计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是十分不利。因此, 对当前我国会计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严重失衡必须引起重视, 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亟需为其提供理论和政策指导。基于此, 本文通过对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的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 以期为会计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会计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文献述评

(一) 会计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关文献述评

对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的相关问题, 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与领域对其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 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和见解。就目前的国内文献的研究看, 对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实证会计学派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实证会计与规范会计两者之间存在辩证关系, 齐献忠 (2001) 分析认为实证会计理论不能代替和否定规范会计理论, 实证会计研究服务于规范会计研究, 规范会计研究的科学建立也要充分运用实证会计的研究成果。我国实证会计研究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会计理论研究注重规范而忽略实证。杜兴强 (2000) 通过对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比较分析后认为:第一, 会计理论研究之中, “是”与“应该是”, 或“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往往交织在一起, 并无明确界限可以判断或者有意识地去遵循。第二, 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之间并无人为的界限, 作为实证会计研究精神的对事实解释和预测应以规范会计研究的目的为归宿。第三, 在会计理论研究之中, 由于两者的互补性, 将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对立起来的态度固然不可取, 但是绝对否认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的做法也同样不可取。第四, 规范会计理论研究由于是从逻辑高度来把握整个会计理论研究过程, 因此其研究成果往往和会计实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而实证会计理论研究则立足于会计实务, 因此其研究成果往往与会计实务中的结果比较吻合或基本接近, 但是这并不能够说明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孰优孰劣———“存在的未必合理”。盖地、吕志明 (2007) 分析研究认为, 传统会计研究 (规范性研究) 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 到20世纪六十年代达到黄金时期;实证会计研究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并在八十年代成为主流。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的产生都有其必然性, 都适应了其当时的客观环境, 从方法论角度而言, 各有其优缺点。无论规范会计研究还是实证会计研究都不可能一统天下, 二者应该和谐共处。从哲学的角度, 张自巧 (2009) 对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进行了客观评价, 剖析了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与规范会计研究方法的辨证统一关系, 阐述了实证会计研究与规范会计研究相结合的理论基础, 探索了实证会计研究与规范会计研究有机结合具体途径, 认为在构建会计理论的过程中, 只有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 将两种研究方法进行有机地结合, 才能促进会计理论研究的健康发展。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是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一对范畴, 在研究方法上二者各有侧重, 各有所长, 曲京山、乔俊兴 (2010) 对会计理论研究的研究和实践证明, 尽管两种会计研究方法存在着诸多不同, 但两种会计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互补和联系性, 只有正确地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中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现两种研究方法的优势互补, 才能提高理论的研究效率, 最终促进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全面发展。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就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的的相关问题, 大多数学者解释角度的不同导致结论不尽相同。国外对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的研究理论和具体实践起步较早且趋于成熟, 而国内的起步相对较晚。因此, 必须对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以期为改善会计理论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 会计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发展历史轨迹

实证会计研究与规范会计研究的发展、创新和演化是伴随着对会计理论的不断创新而发展的。规范会计研究的研究方法大致分为演绎法和归纳法, 由此分别形成了指导性和描述性理论。从会计理论演化的历程来看, 对其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 但在当时并未形成严格意义的会计理论, 仅属于描述性的。描述性理论成熟的标志是复式簿记理论的提出, 它是由1494年帕乔利提出的。基于演绎法的指导性理论历程产生于上世纪的经济大萧条时期。1929年, 美国的整个股票市场出现了严重问题, 出现了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造假、会计信息披露失真、操纵利润等严重问题, 严重损害了相关投资者的利益。为使投资者的利益免受其害, 美国成立了SEC (证券交易委员会) , 它要求必须统一会计准则, 从而促进了会计理论的研究。W·A·Paton、J·B·Canning、H·W·Sweeney、K·Macneal等人吸收和借鉴了新古典经济理论, 并对会计实务进行深入了调查, 发表了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和著作, 提出应按照反映使用者决策所需的现行成本或价值信息为目标重构会计学。他们提出了收益决定模型, 认为利润表应当代替资产负债表, 该模型体现了会计所有权导向, 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多项原则在此时得到确立, 如权责发生制原则、持续经营原则等。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 对规范会计研究的研究达到了全盛时期。这个时期主张受托责任观, 并提出了阿罗可能性定理, 在此定理影响下产生了决策有用观, 并促进了会计实证研究的产生。最早对实证会计理论进行研究的是鲍尔和布朗, 他们在1968年发表了《会计数据的实证评估》一文, 拉开了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序幕。70年代, 罗切斯特学派等会计学者进一步对实证会计理论进行拓展和完善。80年代, 实证会计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系统化。1986年, 实证会计研究创立者中的两位美国著名学者瓦茨 (Watts) 和齐默尔曼 (Zimmerman) 发表了他们的代表作《实证会计理论》一书, 比较完整的介绍了实证会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把实证会计研究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成为当前西方财务会计理论中一个引人瞩目的新分支, 为后续会计理论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在书中确立了实证会计理论的著名的三大假设:债务契约假设、管理者薪酬假设和政治成本假设。90年代, 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者继续围绕三大假设展开, 研究发现支持这三大动机和最终会计选择之间的关系。从实证会计理论的发展时间顺序来看, 实证会计研究从“不成熟”的研究演化为“较成熟”的研究, 早期的研究存在着方法论上的弊病, 这些弊病被后续的研究所纠正, 随着研究的深入, 人们获得了新的研究思路, 并由此产生了更丰富的理论。

三、会计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辩证关系分析

(一) 会计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对比分析 (1) 规范会计研究。上世纪初叶, 很多企业的会计实务工作比较繁琐芜杂, 面对这些

会计工作时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较混乱, 缺乏基本的规范, 亟需进行规范, 会计规范研究在此情形下产生。会计规范研究研究的是“应该是什么”, 即从逻辑的高度概括或指明会计实务和会计原则应该是什么, 强调其规范性的要求, 从而促进会计实务的规范性。规范会计研究使用“前提—推论”的研究路径, 借助逻辑抽象推理进行会计研究, 其对会计研究的主要方法既又归纳法, 也又演绎法。归纳法就是通过对大量的会计现象和实务进行分类研究, 概括出其内在联系, 体现了从一般到具体、从具体到抽象的逻辑方法, 从而归纳概括出会计理论。归纳法的优点在于不受预定的模式限制。演绎法是从一般性原理如会计目标、假设到个别事实如会计实务的准则和方法的逻辑方法。演绎法的推导过程是前提命题到结论在进行验证, 最后指导具体会计问题。其优点在于使各项会计理论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导出的结论逻辑比较严密。但是, 规范会计研究也存在一些系统性弊端:第一, 会计理论的研究需要对演绎法的假设进行检验和判断, 而规范会计研究往往忽视了这一点;第二, 会计规范研究导致对会计主体的行为因素不重视;第三, 由于缺乏大量会计经验的支撑, 往往导致规范会计研究的会计研究出现“闭门造车”式的论断。 (2) 实证会计研究。实证会计研究的是会计学“是什么”的知识体系, 是对会计事实的客观反映, 不加入对其的价值判断, 目的是揭示会计的内在规律, 从而更好地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与理论。具体来说, 会计研究中应用实证分析, 主要是通过“成本一利益”的分析, 对管理当局和会计准则进行阐释和预测, 并对其进行有意识地选择。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进行实证分析的大致思路是:首先, 依据现实情况和基本原理、理论等, 对此研究进行假设;其次, 根据上面的假设, 采用科学方法对相关资料进行尽可能地收集;最后, 对收集到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分类、计算、处理, 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从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进行实证分析的过程来看, 实证会计研究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定量方法被广泛运用、偏重实务性等特征, 其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研究时运用统计学方法和概率论基本理论, 通过对会计实务进行预测和阐释, 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实证会计研究在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也同样存在一些局限。如其对政治成本、厌恶风险程度等无法明确定义和量化, 各项变量之间是否是线性关系无法明确, 而建立的模型大多数是线性模型。

(二) 会计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辩证统一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 会计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都具有各自不可替代的特定功能;在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进行研究时对两方法应该相互依赖、互相渗透;单纯依靠某个方法进行研究都不能完全避免和克服的各自的系统缺陷;两者都忽视了对会计研究应该是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过程, 应做到逻辑主义和非逻辑主义的统一;实证会计研究对某个具体会计问题进行证实或证伪有效, 但对会计理论框架却无能为力, 必须应用规范会计研究。所以, 片面强调某一方法是不对的, 在对会计研究时应做到把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 而不能偏颇。 (1) 会计研究应是一般到具体到一般的过程。规范会计研究是从会计假设或目标出发演绎出一系列的基本原则以指导会计工作;实证会计研究则是根据搜集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检验, 进而对研究结果证实或证伪。也就是说, 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的逻辑是不相同的, 前者是由一般到具体, 后者是由具体到一般。由此而言, 对会计理论的研究应该是一般到具体到一般的有机结合, 努力实现两者优势互补。 (2) 因两者会计研究的层面和视角不同, 更不能将两者割裂。为了挖掘会计理论框架的内在逻辑, 规范会计研究在较高的理论层面进行研究, 如研究财务会计的框架;而实证会计研究则对十分具体的会计理论和现象进行研究, 如存货发出的计价问题, 应采取先进先出法或者后进先出法等。实证会计研究的会计问题愈来愈细微, 规范会计研究者借此批评其对会计理论的贡献甚微, 会计研究的目标层次愈低, 就更多的要求进行实证分析, 反之, 更要求进行规范分析。因此, 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的层面和视角不同, 就必然要求组成一个整体, 而不能将两者割裂。 (3) 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密切关联性。规范会计研究的会计目标属于较高层面, 需要对其进行价值判断, 实证会计研究的会计目标属于较低层面, 则需要对其进行事实判断。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性, 所以, 规范会计研究不可能摒弃事实判断, 实证会计研究也不可能排除价值判断。在研究会计目标时, 应实现两者的和谐共处, 不能厚此薄彼。事实上, 两者之间并没有人为设置的鸿沟, 规范会计研究是实证会计研究的目的和归宿, 两者对于不同层面的研究, 互相结合、互相补充, 可以对会计目标进行更深入的解释。规范会计研究从逻辑高度的会计研究, 必然会与实际实务存在误差, 而实证会计研究则可以补充和修正, 在会计研究中必须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四、会计研究启示及我国会计研究范式的选择

(一) 优势互补, 相得益彰

著名物理学家波尔说过, 站在一条深刻真理对面的往往是另外一条深刻的真理。鉴于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两者各具优势和弊端, 偏废任何一方都是错误的, 应避免两者的对立, 承认双方的价值, 积极促进其有机结合。经济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对会计目标的研究既要做到规范分析, 又要实证分析, 做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会计研究属于定量分析, 规范会计研究属于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和前导, 对进一步的研究起着预见和指导作用, 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进一步研究的深化, 对其进行纠正和检验。在研究中做到两者统一, 既保障了会计理论的缜密性, 又不失精确性。

(二) 区分侧重, 适度应用

目前我国对会计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规范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仅是为研究的需要服务, 处于从属地位。原因在于:我国目前没有完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 实证会计研究应建立在相对成熟的会计理论之上, 否则对其研究也会成为无本之木。我国很多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还很不完善, 熟练的职业经理人还很缺乏, 股权交易市场欠发达等问题。企业经济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不高, 存在数据的统计口径、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性、会计数据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实证研究型的会计人才严重匮乏, 要求具备扎实的财会、经济、数学和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对会计目标实证分析的预测效果不尽人意。鉴于此, 对会计理论的研究应该做到以规范研究为主, 加大实证研究力度。

(三) 量体裁衣, 确定方法

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都有优势和弊端, 在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研究过程中应该采取何种方式?选择以哪一种为主的研究方法应当根据会计研究的对象确定。一般来讲, 越是具体的问题, 应越偏重采用实证会计研究;而越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 应越偏重采用规范会计研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 相关政策的政策性效应明显, 会计数据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 对其研究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的研究意义不大, 应采用规范会计研究。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 法律法规的出台, 证券市场的成熟, 对会计理论研究的采用实证会计研究的环境和条件日渐成熟, 今后的实证研究的数量应逐渐增多。

平民化战争研究的启示 篇2

我的战争研究起初也是从民族主义或者说爱国主义出发的,因为我的外祖父和我的父亲都是因为日本入侵放弃学业投笔从戎,抗日战争于我自家的遭际和个人命运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关联。因此,当一九九四年我第一次访问日本,亲眼看到、亲耳听到许多日本人对抗日战争的无知和误解,十分错愕。认定了战争研究之必要,是因为半个多世纪以前的那场战争其实没有结束,危机因了仇恨和误解长久潜伏在我们心中,一触即发。我非常赞同长期从事抗战研究的民间学者王康先生的观点:“调查、追究日本的战争罪行,是一件尚未完成的事情,也是一件相对简单的工作。审视、批判日本的战争思想,也许是更为艰难、更加重要的历史责任。如果缺乏基本的洞察力,对日本战争思想采取漫画和孩童式的思维,我们就不能自称真正赢得了战争,更不能自称完全赢得了和平。”(《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断想》,二○○五)不被认识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同理,不被全面认识和清理过的战争也不算终结。

清理从哪里开始?谁来做这个清理?

在那场战争中,我们的作为是正义的,因此很少人认为在立场上有“跨越”或“置换”的必要,我们的战争研究因此主要就是“抗日战争”研究。它有一个基本模式数十年不变:不断出示证词和证据揭露日本的战争罪恶,同时不断展示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救国的英勇事迹以警示和教育国人,让世代铭记弱国之辱、亡国之耻、民族之恨——半个多世纪以来,这就是我们的(抗日)战争研究的基本面貌,它展示出的不仅是鲜明的(相对于日本的)民族立场,更是它的意识形态特色所导致的(国/共)政治立场。所谓“以史为鉴”,有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回避不了:什么“史”?谁的“史”?是公开、开放、全面因而可以赢得各方尊重的事实,还是片面宣传、任意切割因而闭关封锁起来的自己的说辞?这不仅针对日本方面,也是我们自己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二○○三年底,我再访日本,在“战争”这个题目下公开与那些曾经的敌国国民对话,发现了大量让人耳目一新的战争研究文献。近四十年来,日本民间和学界有一种“平民化”的战争研究持久而坚韧,一批有识之士站在民族反省的立场上,揭露日本政府发动战争以及检讨日本人民支持战争的事实。我没有料到,正是这个平凡的(个)“人”的视角,帮助我解开了激越的民族主义情结,在无情的杀戮背后读出了有情的人生故事,看到了寻常人性难以置信的“恶”以及人类自我救赎的巨大的道义力量。对比我自己的现场考察,相似的“事实”给人的心灵以巨大震撼,敦促甚至逼迫我在研究过程中不断置换立场,比如:

——关于战争中的“家破”。曾经,我的研究现场主要在中国大陆,收集到大量普通人(特别是女人)在战争期间的经历。比如朱天骏老人(《一个普通女人的历史记忆》,二○○六),日本入侵中国大陆腹地之后,她和她的家庭像当时无数中国平民一样,总在逃难——这里因此没有多少抗日激情,但见普通人对战争的恐惧和无奈——她如实地讲述了逃难的岁月,详尽展示了在逃避战乱中“家破”的过程。从日本入侵中国的那一天起,安详有序的家庭生活就结束了,从此再也没能整合起来。传统社会的解体,战争是帮了忙的,可见日本入侵对中国人的影响:他们丢失的不仅仅是国家政治层面上的“国土”,而实实在在就是他们自己得以安生的“家园”。而在日本方面,一九四五年八月战败以后的“大遣返”中,许多已经移民定居中国(主要是“满洲”和台湾地区)的日本人也有十分相似的经历,特别是那些从东北经朝鲜逃难回国的日本女人和战俘,正是在自己离“乡”的苦难中开始体会到中国人“家破”的痛苦。那么,所谓的“前车之鉴”,要通过怎样的渠道才能让双方都在那个曾经的教训中获得教益而成为我们共同的借鉴呢?

——关于战争中的“人亡”。战争中总是要死人的,死很多人,死讯因此成为正常的信息让人麻木,但其中还是会有一些超常事件让人难以承受,比如怀有身孕的女人在战争中死亡以及母亲亲手结束自己孩子的生命……这种故事在我们的“妇女口述史”中多有所闻。一九三八年春季之后,山西、河北一带“反扫荡”中,一些参加抗日队伍不久的年轻女性怀有身孕或正当临盆,她们在行军途中的担架上生育或因为身孕而离队死亡的事不在少数;而那些携幼子一起隐匿避难的母亲,的确有亲手掐死自己孩子的事情。无独有偶,日本方面,战败的消息传来后,身在“满蒙开拓团”的女人们也有相似的作为,加纳实纪代在《满洲与日本女性》一文中有这方面的详细记录。

还有,战争中的“性”以及“慰安妇”问题。

二○○一年夏天,我曾赴黑龙江东宁访问两位战后滞留在中国的原韩国“慰安妇”(现在都因婚嫁入籍中国),获得的是一些非常复杂的信息,不得不将现场资料封存起来以待明天。不期,在日本学者那里我看到了相似的研究成果,她们不避嫌疑不怕触及敏感问题,直接把难以启齿的“事实”摊在众人面前,告诉我们:

——甲午战争后,明治时期最著名的知识分子代表、被誉为“提倡女权论者”的福泽谕吉曾专门撰文支持“人民移居和娼妓外出赚钱”,认为随着日本向海外发展,为了给“单身赴任”的男子提供“快乐”,为了调节驻屯军的士气,娼妓是必要的;对于娼妓个人来说,到海外赚钱寄给家乡盖楼房也是很光彩的。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即一九四二年,仅日本国内就生产了三千二百一十万个避孕套,作为军需物资生产和发放,同时也产生了为“大作战”服务的种种机构,慰安所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有组织地建立起来的。在外作战的日本军队里,那些不去慰安所的士兵反而会被周围的人看作另类(吉见义明:《从军慰安妇》)。

——一九四五年八月苏联参战后,移民中国东北的日本人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把开拓团里的妇女作为“慰安妇”献给苏联军队。随军护士在军医的劝说下也被迫献出她们的“贞操”。有生还者回忆:“正因为这些女子帮助接待了进驻车站的苏联司令部的官兵们,才有了我们的今天。”(铃木裕子:《渡洋女、“从军慰安妇”、占领军“慰安妇”》)

——日本战败后不久,为了安抚已经进入本土的美国占领军,日本政府也做了如上同样的“献祭”策划,在政府的直接指导下建立了占领军专用的“性的慰安”设施,成立了“特殊慰安设施协会”到各地召集“慰安妇”。当时给“慰安妇”发放的肥皂、睡衣等物品,全由东京和陆海军提供(铃木裕子,同上)——可见,由军队有组织地进行的“性暴力”(如从占领地强征的“从军慰安妇”)和由政府出面的“性献祭”(如战败后主动奉送的“占领军慰安妇”)有一脉相承的关系,诚如铃木女士概括:牺牲妇女的“性”以换取国家和社会的“安全”、“安定”及“繁荣”这种思想和行为,贯穿了整个日本近代史。

那么,我们这里的情况怎样呢?我在“战争与女人”课题组采集到的口述资料中也看到了一些如上十分相似的情况,由于可以想象到的某些原因,这些材料没有被选入已经公开发表的《亲历战争》(二○○三)一书,是一个遗憾。在《日本视角:战争与性别》这本书中,日本女学者石田米子提供了这样的线索,她在山西盂县农村调查日本军队的性暴力时发现了那些曾经被自己的村子强行“交出去”的女性:

为了生存,这些村子被迫向日军提供“女人”……河东据点的日本军队通过维持会要求提供五个女人,与送水、送柴、交粮、劳役一样,这事被摊派到村子里……被交出来的女性被关在“杨家院子”里,虽没被严密“监禁”,但也逃不出去,经常遭受性暴力伤害。当被问到“为什么不逃”这个问题时,曾引得村里人发笑。村里的男人们说:“村里交上去的女人怎么能跑!”

这些故事从任何官方资料和地方志的记录中都难以查到,只有在重返“现场”与亲历者面对面的交谈中才有可能获得。“性”、“女性”这些曾经是很“私”、很“贱”的事项,在民族/国家以及“发展”、战争这些“大是大非”中找到了具有讽刺意味的重要位置,留下的复杂思绪,远不是一个“苦涩”可以了断。

接下来的是,平民和女性的战争责任问题。

作为日本国民的平民和女性,他(她)们在战争中有怎样的表现?面对被侵略的他国人民,他(她)们是否也应当承担必要的战争责任?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日本女学者加纳实纪代,她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顶着巨大的政治压力,持续不断地追究作为平民的日本女性的战争责任。在《满洲与日本女性》中,她清晰地描述了占领“满洲”与日本人的利益关系:

一九三二年三月,也即“满洲国”成立之时,日本有三百万失业者,潜在失业者的人数更是成倍增长。同时,农村也十分不景气,特别是在东北地区、长野县养蚕地区等,卖掉女儿、全家人一同自杀的现象时有发生,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缓解国内矛盾、解决平民生计问题而对外作战,在世界史上不乏先例。英国工业革命造成大批失去土地却没有事做的农民和市民,这种压力下,到海外去开发殖民地无论于个人还是于国家都有好处。国家不惜派出军队,炮舰开道对外侵略,适时地迎合了资本扩张和贫民就业的双向需求;广大民众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同时圆了自己的“富人”梦和统治者的“帝国”梦——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是“这一个”国家的“国民”在爱国主义旗帜下集体赋权于统治者,以便统治集团可以“合法地”使用国家机器(对外)公开抢劫。发动战争因此不仅是“这一个”民族可能不劳而获的有效手段,也是公开以集体屠杀的方式为“这一个”国家的广大民众谋取最大利益清扫道路。比如日本,动员了全民参与的“总体战”之所以可能,就是因为它关系到全民的利益,与民生即整个日本民族的发展和福利密切相关。

那么,那些一向是反对战争的女权主义者呢?面对战争她们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在所谓“民族利益”面前她们曾经如何作为?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始,日本的妇女运动高涨,妇女团体协力争取妇女参政权利。在日本入侵“满洲”的第二年即一九三二年,妇选大会一致通过了反对法西斯主义、拥护宪政的立场。但是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以后,“这种反战、反侵略、反法西斯的情况很快就在‘总体战’的动员中改变了。日本进入举国总动员时期,所有组织和运动的存在和延续都以支持战争为前提。市民的妇女团体不得不面临选择:是坚持反战而被解散或被关进监狱,还是支持战争而得以继续生存?很显然,曾经是支持左倾的妇运团体选择了后者,于一九三八年组成日本妇人联盟,共同发出了支持国民精神总动员的号召”(西川子:《总体战与女性》,二○○○)。曾提出“反战”、“反法西斯”的女性团体,对侵略“满洲”的行为也一致表示承认和接受。

女权运动在战争中偃旗息鼓这种情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参战各国都有表现,谈到原因,几乎都与各自的民族存亡和国家利益有关——但,仅仅如此吗?

有关研究发现,女性积极参战也与妇女自身的“解放”密切相关,战争为妇女走出家庭、实现社会价值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西川子在《总体战与女性》中给我们讲了三个案例,其中杰出女性吉冈弥生的历程格外耐人寻味。吉冈弥生漫长的一生(一八七一——一九五九)贯穿明治、大正、昭和年代,经历了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日中战争、太平洋战争这些日本近代史上所有的战争。她最早在东京设立女医学校,关注男性医生力量薄弱的预防医学,把目光投放到日本的新殖民地,从中国大陆和朝鲜接受了不少留学生,还在缅甸、泰国建立医院培养女医生和女助产士。日俄战争后,学生数量急增,使她的事业蓬勃发展。作为一名实业家和教育家,她很自觉地将自己的事业、学校的繁荣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因此在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中,她理解和支持政府占领“满洲”,认为“满洲事变是由于中国的抗日运动而不得已发生的,应举国一致予以应对”。随着战线扩大,男性医师开始出征,吉冈随即派遣自己的女毕业生去那些没有医生的村子工作。一九三七年她加入了日本妇人团体联盟,一九三八年担任时局妇人大会主席,“在国家非常时期预见到女性只要支持国策自然会得到具体回报”。一九三九年,将近七十岁的吉冈赴德国考察,观摩了纳粹青年团和妇人会严谨的组织构成,认为纳粹妇人会是日本妇女团体学习效仿的典范……当然,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在她个人身上直接追究其战争责任,她不过也就是那个民族/国家的一个“优秀”的女儿,敏锐地发见并迎合了那个时代和那个社会的需求——那么,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对女性有了什么“新”的需求?是什么力量让那个一向十分歧视女性、性别分工非常明确的社会在两性观念上迅速完成了向“现代”的转变?由此引发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妇女解放与战争的关系。

近代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在世界范围内,以“新国民”的名义动员妇女走上社会,在各国的发生几乎都与战争有关。战争需要妇女,导致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同程度超常攀升。早在“总体战”之前,日本妇女就意识到“战争对妇女参政有好处”,一些女权主义者也早有“利用战争”的想法。战时唯一的女性杂志《女性展望》曾以美国和英国为例,介绍那里的妇女实现了参政权,就是因为女人曾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走出家庭支持战争,到前线去做看护,到工厂和政府机关工作,因此明确提出了“趁此机会也要稍稍提高妇女地位”的想法。“政府像是要证实妇女们当时的期待似的呼吁她们支持体制,国民精神总动员中央联盟决定了其最下层组织——邻组——在集会时要‘户主及主妇’出席,妇女们也期望通过与丈夫同等参加集会提高主妇在家庭中的地位,通过加入地方组织来提前一步实现妇女的公民权。”(西川子,同上)紧接着,国家出面开始了对“新女性”的塑造,针对女性出现在公共领域和女性参加集体行动的现象,推出了代表“新的日本女性”的形象:

一九四一年六月发表了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晖峻义等人的建议:“现在日本妇女的代表形象,不是跪在榻榻米上穿着和服的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而是在城市、农村参加劳动的年轻妇女……这样,成为日本主要力量的职业妇女作为日本妇女的代表,率先穿上国民服装,然后全面普及。要把服装放到象征着新日本妇女的精神的重要地位上,使其具有指导性作用。”(若桑绿:《总体战体制下的私人生活统制》)

“总体战”体制下虽然没有直接征召女兵,但传统的性别分工界限已经模糊,女性的社会地位明显提升。当几乎所有的男性成年市民走上前线成为士兵,保卫后方的妇女就自然升格为市民——市民和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对待战争的态度,就是这样在“爱国”的全民战争中完成了从“平民/内人”向“军人/国民”的转变。

对于日本妇女积极支持侵略战争这一事实,日本学者有深刻反省:“战争中的女性不是士兵甚至连市民都不是,这一理由使得女性没有被问及战争责任。然而,历史告诉我们:以获得市民权为目标的女权主义积极支持了战争,母性主义同样也有着对死亡的劝诱。”(西川子,同上)上野千鹤子认为,这种反省更直接的是女性主义的结果:“历史中女性主体的恢复,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追究女性的历史责任。女性不仅仅是历史的被动受害者,也是能动地创造历史的主体这种观点,与要追究女性的历史加害责任是连在一起的。”(《“记忆”的政治学》,一九九八)

由此看战争与女性的关系,远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也绝不是一个“和平卫士”或“战争的受害者”这样想当然的定义所能概括。但凡是有过全民战争的地方,都会牵引出“妇女解放”这一甘苦参半的复杂现象。因为无论战争的哪一方,参战或间接参战的许多女人在战争中都有意外收获,不管参军入伍还是到工厂、机关去工作,都让她们有机会“成群结队”走出家庭,打破传统生活的沉闷和局限,就像是集体参加一场热闹的“盛宴”,在巨大的人类苦难面前,她们表现出了出人意料的承受力。

说到底,平民化的战争研究并不单纯隶属于战争研究,而是涉及人类的历史。未来的世界是否还需要把战争用做文明前行或推广文明(比如今天的美国)的必须手段?反省历史以及反省创造了历史的战争是否可能给和平(哪怕极小的)一点机会?在民族身份和国家利益这个现实范畴内,个人究竟有多少选择的可能和选择空间?不试图超越单一民族/国家的立场其实难有宽容、理解、信任和长久和平——但,在这个仍然充满了战乱、不公正和不平等的现实世界中,真正的超越是否可能?

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与启示研究 篇3

一、与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相关的概念

旅游目的地营销、反营销、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等都隶属于旅游目的地营销相关概念中。现进行详细的讨论。

1、旅游目的地营销

从不同的切入点分析旅游目的地营销, 可以发现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概念并不完全一致。从旅游目的地的市场角度分析, 旅游目的地营销主要包括了第一、第二市场营销, 机会市场营销以及建立与之关联的系统, 以实现增加目的地市场占有率, 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市场竞争力。从旅游目的地的内容分析,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内容又变成了提升旅游目的地的价值和形象, 以让消费者感受到目的地的不同之处, 进而提高目的地的市场占有率, 并在此基础上联合各部门协调开发, 设计出更具备优势、更吸引顾客的产品, 实现宣传整个旅游目的地, 推广旅游目的地良好形象, 并落实刺激消费者消费的终极目标。

2、旅游目的地反营销

现阶段, 旅游目的地反营销还未被提上议程, 在落实方面也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旅游目的地反营销是基于营销竞争而衍生出的一种新型的营销形式, 也是政府部门、相关企业的一种“潜规则”, 旅游目的地反营销的开展有两个原因:第一, 基于自身利益考虑, 客源地与目的地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我们可以认为目的地就是客源地, 而客源地却有可能不是目的地。第二, 基于其他目的地考虑, 资源同构和资源异构其实在某个层面上来讲都会对当地旅游带来影响, 因此, 想要保证相关者的利益, 就必须使之在竞争中具备一定的优势。再退一步讲, 有时候为了回收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的投资成本, 旅游目的地的反营销必须及时的开展。

3、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

需要注意的是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模式与我们常见的旅游信息化甚至是电子商务网站不同, 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具备非常强烈的地域综合性, 而这一特性可以认为是旅游的所有要素在网络空间内形成的“产业集群”。因此, 构建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全面的提升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水平, 促进旅游信息朝着规范、标准的方向不断的发展, 继而实现帮助政府部门合理管控当地企业, 扩大地域知名度, 吸引消费者, 全面提升当地的经济水平。

二、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的内容

1、影响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因素

通过现阶段的研究可知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影响因素应该包括如下四个:第一, 自然条件;第二, 基础设施条件;第三, 社会人文条件;第四, 营销环境条件。想要全面保证旅游目的地的营销质量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 搭配最佳的营销组合, 即旅游资源、设施、交通、服务等的最佳搭配模式;第二, 合理的营销氛围。

2、正确的定位市场

对旅游目的地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 对于发展旅游目的地的意义非常的巨大。想要落实旅游目的地的正确定位就必须在全面考虑自身特点的基础上考虑目标市场, 制定科学的战略计划并保证合理落实, 以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市场竞争力, 增强其市场份额, 并最终对目的地旅游业的绩效产生良好的影响。通过相关的实践, 我们可以得出目的地竞争最大的优势来源于恰当的定位, 足见正确定位市场的重要性。现阶段用于旅游目的地市场定位的方法非常的多样, 主要包括比附定位法、市场调查定位法、差异定位法等。

3、旅游目的地品牌

在旅游行业里, 品牌一直都是最佳的营销工具, 而品牌的缔造者是旅游目的地。但是此处需要注意的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并不是我们通常情况下了解的“名称”, 而应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 旅游目的地所特有的历史、文化、人文、宗教、文化等已经在社会上被广泛认可的、具备典型意义的称谓。当下, 想要发展旅游企业, 就必须在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 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品牌的力量。

4、树立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所谓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人们在自身内心深处对旅游目的地产生的感知。消费者在进行旅游计划决策的时候,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人们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 旅游目的地形象甚至在某些程度上直接对消费者的决策进行了圈定。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一直来都是旅游行业研究的热门话题, 至今已经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5、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模式和营销策略

旅游目的地决定了旅游的营销模式, 目的地竞争是旅游目的地竞争式营销模式的导向, 由政府部门及相关的机构共同制定营销的战略, 立足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导向的营销战略包括四种营销模式:都市旅游营销模式、风景名胜区营销模式、主题公园营销模式以及旅游度假区营销模式。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分别是:市场细分、事件采用、全民营销、系统营销和主题形象。

三、旅游目的地的启示研究

第一, 强化营销理论研究。现阶段我国在旅游目的地营销方面缺乏比较系统的理论, 在很多情况下都借鉴了国外的经验, 国外的经验虽然相对而言比较的系统、全面, 但是国内外毕竟存在差异, 很多理论在运用的时候也必然会遭遇困境, 因此需要有侧重点的吸收, 立足于国外的理论研究本国的问题。第二, 完善相关的研究方法。现阶段我国在进行旅游目的地研究的时候, 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定性描述方面, 定量方面的研究明显不够, 因此, 应该在定性描述的基础上发展定量研究, 充分发挥研究的综合优势, 实现提升旅游目的地营销影响力的根本目标。第三, 强化市场定位, 重点研究品牌化问题。立足于科学的市场定位, 深化研究旅游目的地的品牌, 扩大旅游目的地的品牌, 大力发展目的地旅游行业, 吸引游客注意力, 强化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第四, 强化营销组织的研究力度。充分考虑国内的实际情况, 研究出目的地营销组织在现行旅游行政管理体制中所扮演的角色, 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 拓展旅游目的地的领域。第五, 关注营销绩效评价。以营销绩效评价结果为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发展方向, 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考核办法, 严格执行相关的制度条款, 在保证政府部门考核落实的基础上强化企业旅游企业自身的营销绩效评价, 继而促进旅游企业全面的发展。

四、结束语

在新时代经济发展迅猛的现下,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这种新型的营销模式必然会带领地区内全部的旅游企业进入激烈的营销竞争之中。相关者一定要加大旅游目的地研究的力度, 全面的提升我国旅游目的地营销水平, 促进我国旅游行业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静.国内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现状及展望[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 (11) .

[2]李紫娟.基于协同理论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研究——以“好客山东”为例[J]辽宁大学学报, 2012 (05) .

[3]张翠, 范淑青.国内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综述及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08) .

启示研究 篇4

作者:admin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760更新时间:2009-10-15征稿启事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杂志为月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学课程辅导》杂志社主办,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中心承办,由著名专家担任顾问的教育类期刊。国内统一刊号: CN14-1307/G4,国际标准刊号: ISSN1992-7711,邮发代号22-193。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杂志以“致力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为办刊方针,以“展示风采,探究规律,创新实践”为办刊宗旨;是唯一面向全国发行的综合实践活动专业性杂志,立足于全面、及时、准确宣传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新理论、新动态、新信息,追踪探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各级教育工作者提供广泛的交流平台。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杂志的主要栏目有“理论前沿”、“区域实践、“教学探索”、“综合学习”等。

本刊常年面向关注综合实践活动与素质教育的各级教学、管理、研究人员征稿,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北路76号书香门第607室

投稿信箱: zhsjbjb@sina.com

联系电话:027-87742166

邮编:430079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栏目介绍及来稿须知

栏目介绍

理论前沿:本栏目着重从理论层面反映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最新成果及进展。包括专家视点、理论探究、专题交流。每篇文章限6400字以内。

区域实践:本栏目主要包括各实验区、各学校在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与实验中遇到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突出其地方特色。包括课题研究动态、区域推进的经验介绍、区域性课程管理与评价制度(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管理策略)、区域性师资队伍建设途径、区域性课程资源开发。每篇文章限6400字以内。

教学探索:本栏目主要包括教学案例、教师指导策略、学生学习方式方法、教师教学感悟与学生学习感悟等方面的文章。每篇限4700字以内。

综合学习:本栏目主要涉及与学科结合的有关综合学习活动,如探究、发现、体验、实践、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经验等方面的文章。每篇文章限4700字以内。

来稿须知

1.来稿请用A4纸打印,同时发送电子稿件到编辑部邮箱:zhsjbjb@sina.com,全文字数不超过6400字。

2.学术稿必须完整,应包括20字以内的标题、200字以内的摘要、3-5个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标题下注明“署名、署名单位、邮编”,非学术稿不需要写摘要及关键词。

3.来稿注释、引用资料、编排体例等请参考权威学术刊物的编辑体例。凡不符合本刊要求的文章,原则上本刊不予处理。

4.本刊发表的署名文章,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文责自负,切勿一稿多投,严禁抄袭、剽窃。

5.编辑部对拟采用稿件有删改权(或退请作者按审稿意见作出修改),不同意者须在稿件上予以说明,不作说明的则视为同意。

6.文末请注明邮编、详细邮寄地址(包括街道、路名和门牌号码)、收件人姓名、联系电话(座机/手机)、邮箱,便于编辑与作者及时联系和邮寄刊物。本编辑部将对来稿进行电子邮件回执,请及时收取。限于人力、物力,来稿一概不退,请自留底稿。

编辑部联系方式:

“理论前沿”联系人:汪明春15940984@qq.com

“区域实践”联系人:蒋美玲315056415@qq.com

“教学探索”联系人:伍雪辉fennyxue@126.com

“综合学习”联系人:姚林群ylq1206@163.com

□联系电话:027-87742166(编辑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北路76号书香门第607室 □邮政编码:430079

□电子邮箱:zhsjbjb@sina.com

“蜗行牛步”研究的启示 篇5

人们常用“蜗行牛步”形容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研究蜗牛爬行速度:蜗牛的腹部生有一道宽而细的横褶。横褶后端较尖,这就是它的“足”。蜗牛爬行时,用它的“足”紧贴在别的物体上,由腹部肌肉做波状蠕动,它就能缓慢地向前爬行了。同时,它的“足”上能分泌一种粘液帮助它爬行。蜗牛爬行靠腹足,速度很慢,测试蜗牛在不同材料上爬行的速度,准备玻璃、瓷砖、纸板。首先把没喂食的蜗牛放在玻璃上,旁边摆一直尺,用细线系小块苹果去引诱它,食物放在蜗牛范围内5~6厘米左右,一会蜗牛出壳发现苹果朝它爬去,沿直尺边缘平行轻缓地拉动细线,使蜗牛只能看到、闻到就是吃不着苹果;饥饿的蜗牛要吃苹果,只得沿直尺往前爬。以蜗牛腹足尾部为起始点和终点,60秒后,从直尺读取爬行距离是12厘米,计算出爬行速度为0.2厘米/秒。同样在瓷砖、纸板上做測试,爬行速度分别为0.15厘米/秒和0.1厘米/秒。蜗牛在不同材料上的爬行速度不一样,玻璃比纸板爬得快,分析原因:玻璃光滑阻力小。观察结论:蜗牛的确爬得很慢。

有一则传说,意思是这样的“蜗牛是上帝抛弃的生物,它受到神的诅咒,同时,它也是不洁的象征,不详的代表,因此应该被吃掉,被遗弃,被厌恶。世上也有很多像蜗牛一样的人,他们同样被上帝抛弃了。

可是,我却不这么认为,也不这么想,我认为它是这个世界上最具有“坚毅”、“坚韧”和“恒心”的生物。所谓“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缕”。你见过蜗牛,你知道它是怎么行走的吗?

蜗牛驮着重重的壳,一步一挪的在地上爬行,每前进一步,后面就会留下白白生生的汗水。头上的触须都要触到地面上了,可它还是毫不放弃的努力向前,就像列宾画的那幅“伏尔加纤夫”的图画,给人非常深重的感慨。它即使已经累得已经喘不过气来了,它还是坚持不懈,即使脚下已被路上沙石磨破了细嫩的皮肤,也毫不在意,仍然努力向前,想着心中的圣地继续前进。就像是郑板桥笔下的竹,有着傲然不倒,坚定不移的作风。

蜗牛是个神奇的生物,它在懂它的人眼里是伟大的,同时又是渺小的。它的速度出奇的慢,不然怎么会有有人在说一个人的速度缓慢时会用到“你能不能快点,跟蜗牛似的”这样的话。但是它的精神卻是值得很多人效仿的。现在社会就是少了象蜗牛这样为了达成目标坚持不懈的人,即使努力并不能获得成功,但是没有努力又怎么会有机会呢?愚公移山的不屈不挠成就了他的传说,谈迁写书的坚定决心预见了他的成功,程门立雪的坚毅决定了他是个话题,贝多芬的音乐之路的漫长和坚持也注定了他将是个了不起的人。他们的成功无不在传达着一个信息,那就是只有努力坚持的人才能有自己的故事,半途而废没有恒心的人迎接他的只会是失败。

自然界中还有很多具有自己特色的生物,有着他们独特的品质,但是脆弱如蜗牛,这样的坚持深深的打动了我,我从它身上学到了很珍贵的东西,是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都会伴随着我一生的东西。蜗牛的速度孰慢则快,只有明白它的人,才能深深的体会个中含义。

动物、植物——人类的朋友

动物、植物是人类的朋友。人、动物、植物和其他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生存和犮展的四大基石,缺一不可。动物和植物作为人类的朋友主要是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养料,当然也给人类提供观赏、玩乐和服务等。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与动物和植物的关系。对野生动植物应区别对待。对濒危动植物和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动植物应立法保护,任何人和组织都不能捕杀和砍伐,否则应受到国际法和国家法的严惩不贷。对其他野生动植物应在政府管控下,在保证其种群和数量不減少的前提下,允许有序适量捕杀和砍伐,有序放养和栽种,形成良性循环。对人和生态环境有害的野生动植物应严格控制其生存地和生长环境及种群数量,对有害无益的野生动植物应鼓励人们捕杀和砍伐,对泛滥成灾的野生动植物应有组织地捕杀和砍伐。

人工饲养和种植的动植物,属私有财产,拥有者俱有完全的所有权、占有权和处置权,或作宠物,或作食材,戓作商品,或作礼品等,是所有者的自由,任何个人、组织、政府都无权干涉,否则就是侵犯私有财产,轻者违法,重者犯罪,当然所有者不得人为浪费和虐待,否则应受到社会的谴责、批评,因为人工饲养和种植的动植物都是劳动成果,对劳动成果的亵渎就是犯罪。

人类和动物的生存与植物有密切的关系。这其中到底有多大的科学道理呢?

首先人必须依靠植物提供氧气,只有植物才能制造氧气。如果说一个人几天不吃饭、几天不喝水且有一息尚存的话,几分钟就可能性命难保,氧气可是人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呀!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约2万多次,吸入氧气0.75千克,呼出二氧化碳0.9千克。

其次动物与植物的呼吸,物质的燃烧,也都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样一来,空气中的氧气不就一天天减少而二氧化碳增加么?不!天地间之所以没有产生过这种危机,就是因为植物既是天然氧气“生产者”,又是二氧化碳的“消费者”。

最后有人做过统计,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能制造氧气750千克,吃掉二氧化碳1000千克。所以算起来,只要有10万平方米的林木,就可以供给一个人氧气的需要量,并把呼出的二氧化碳吸收掉。因为有植物源源不断地补充氧气,空气中的氧气才能保持基本恒定。相反,如果没有植物,地球上的氧气只要500年左右的时间即可以用完。

人、动物、植物都是生物。人或动物与植物之间是相辅相存、相克相依的对立统一关系。一般来说,植物可以离开人或其它动物而独立生存。但动物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植物。如果没有植物,空气和水的净化、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平衡等等就会得不到保障,动物的生存将会面临危机,甚至于灭种。虽然植物可以在没有大、中型动物的介入下独立生存,但却离不开微生物的帮助。如果没有微生物,植物将不会腐烂,生物质能的再利用将无以继续,植物也将会灭绝。可见,世上万物,不管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都有其存在或生存的必然及必要,任何一个环节或者说一个品种、一个生物群的灭绝,都将影响整个生物体的生存。

我终于知道了人和动物都为什么离不开植物了!为了我们能生存下去,就让我们从现在起,一起保护植物吧!在此,我们呼吁全社会的人们不要再砍伐植物,让植物成为我们的好朋友。珍爱生命,包括身边的一草一木!

(科技小论文指导老师:李继雪,杨广作)

数学开放题研究及启示 篇6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但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们一直都希望自己的教学方法能最优化教学效果.“翻转课堂”“慕课”等大浪潮席卷了许多地区,但是真正运用于课堂的也为数不多. 传统的数学课堂是教师讲,学生听,通过大量的练习或模仿解题步骤等,完成知识点的记忆,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善于模仿,善于解常规问题和竞赛题,但往往也失去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机会. 所以,教学更应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帮助他们打开思维,鼓励他们大胆创新. 数学开放题作为一种新题型,应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

一、开放题定义

开放题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 条件完备,结论确定)而言的,由于问题的条件设置不完整或结论具有不确定性,需要学生发散思维,多方面思考的题型,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力,宗旨是培养学生在新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开放题的特点

数学开放题与传统的封闭题相比有以下这些特点: 非完备性与不确定性、发散性与探究性、层次性与发展性、创新性和应用性. 其中发散性要求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根据问题所需进行多方思考、或转换思维方式探究多种解题方案,得出结论.

三、开放题分类及设计

问题是开放式问题还是封闭式问题的属性主要取决于学生的知识水平. 如,有n个人进行两两之间的比赛,共需比赛多少次的问题,初中学生有很多种解法,高中学生利用排列组合的知识往往就只剩一种解法. 总的来说,开放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借助具体的题例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该类型特点.

( 一) 条件开放题

条件开放题为问题所需补充的条件不能由结论推出.在设计条件开放探究题时,可以把常规性题目中完整的条件、结论改编为已知题目的结论成立,求满足结论的条件.例如在学习幂的运算性质时,计算x3·x4就是一道简单的封闭题,若改变一下条件与结论,试求一个代数运算结果为x7的式子,这就把原题改为一道条件开放题. 教材与习题中常见的条件开放题还有补充条件,使某结论成立等. 如: 如图1,要得到AD/ /BC,只需满足条件______( 只填一个) .再如: 义乌市2012年数学中考卷第18题中,如图2,在△ABC中,点D是BC的中点,作射线AD,在线段AD及其延长线上分别取点E、F,连接CE、BF. 添加一个条件,使得△BDF≌△CDE,并加以证明. 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 不添加辅助线) .

( 二) 策略开放题

策略开放性问题指解题方法不唯一或解题途径不明确的问题,这类开放题一般都给出了条件和结论,而怎样由条件去推断结论,或怎样根据条件去判断结论是否成立的策略是未知的. 例如: 钟面数字问题. 钟面上有12个数字,在数字前添加正号或者负号使它们的和等于0. 再如: 在二次根式的学习中,计算以为直角边的三角形另一边长. 只询问结果的情况下,这是一道封闭题. 若改变设问方式,询问学生是釆用什么方式求出大小的,则其中学生的不同解题方法可以得出一道策略开放题. 一般学生由勾股定理都可以列式如下:有的学生会按运 算法则逐 步计算:而个别学生会灵活运用 提取公因 式得出:

( 三) 结论开放题

结论开放题的明确特征是缺少确定结果,且题目所给条件不是结论的充分条件. 一般来说,结论开放题的标准答案包括将所缺的结论补充完整,根据自己所给结果形成的封闭题并给出完整解答. 例如: 给定2根相等的长筷子,2根相等的短筷子,摆成一个四边形,能摆出几种? 再如,在一些结论开放设计题中,要求用圆和正方形两种图形( 圆和正方形的个数不限) ,将某矩形分成具体比例等.

( 四) 综合开放题

综合开放题,即条件、结论、策略中至少有两项是开放的. 此类开放题型经常采取建立新问题规则,要求学生运用新规则解答问题的形式解答,需要综合设立条件,通过观察、比较、联想、猜测、推理、判断等探索活动逐步得到结论,或分析运动变化过程,寻找变化中的特殊位置,利用多个数学思维方法,逐个击破. 这种由解答者给出形成封闭题所需要的条件和结论的题型,具有反映学生思维灵活性、试题情景公平等优点. 例如: 一个四边形,剪掉一个角,剩下部分还有几个角? 这种题目,学生可以通过画图解决,也可以通过想象图片来求解,当他们获取三个角、四个角、五个角答案时,必然会或恍然大悟或欢呼雀跃.

四、开放题研究启示

在研究数学开放题时不难发现,许多试题都是平时教学中的例题、习题或已考过的中考试题的直接引用或改编而成的. 这些试题的命制,无疑对日常的数学教学起着很好的导向作用.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要有意识地将例题、习题等进行拓展、引申,通过改变条件、结论、图形等,将开放题融入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使教学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

信息化研究征稿启示 篇7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

电子科技文献数据库及电子科技文摘用刊

来稿要求

1.来稿应无政治质量问题,不涉及国家秘密,无弄虚作假、剽窃、抄袭他人著作、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行为。

2.来稿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以及较高的学术技术水平和实用价值。

3.文稿应做到立论、设计正确,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表述清楚,逻辑严密,资料可靠,文字简练,可读性强。一般以不超过6000汉字(含图、表、公式)为宜。

4.文稿应依次包含以下信息和内容:题名(一般不超过20汉字)→作者姓名→作者所在单位(部门)及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3~8个)→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文题名→英文作者姓名及所在单位→英文摘要、关键词(应与中文相对应)。并请注明各作者的简介,课题资助基金名称、号码及课题得奖记录在首页页脚处标明。

5.文稿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一级标题形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如1.1,1.2,…;2.1,2.2,…排序,三级标题形如1.1.1,1.1.2,…;2.1.1,2.1.2,…排序。

6.摘要。摘要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应说明研究(设计)目的、研究(设计)方法、实验方法以及研究(设计)成果。中文摘要应有200~300个汉字。

7.非公知公用的名词术语和缩略语应列出中文全称,必要时列出外文全称。

8.物理量和单位符号的使用请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CB3100~3102-93量和单位》。

9.外文字母请注意区分大小写、正斜体、黑体、上下角标等,字母和符号的含义应明确,且在文中前后统一。

10.插图和表格应少而精,结构紧凑,具有自明性;插图字迹应清晰,符合制图规则;插图应有图号、图题,表格应用表号、表题,坐标图中的标目要用量和单位之比表示清楚(例如,温度T/℃,速度v/(m·s-1),压力p/Pa等)。图表应随文出现。表格尽量采用三线表。图、表注释务必详细,使人不读正文即基本了解图表的内涵。

11.参考文献应是文中直接引用的公开出版物,应在文中引用处以右上角标(“[文献序号]”)的形式顺序标注文献序号。

注意事项

◆本刊自收稿之日起3个月内,一般可完成审稿程序。若稿件未被录用,本刊不退稿,不反馈审稿意见,逾期作者可打电话(025)85842022查询。

◆本稿不得一稿多投。若发现一稿多投者,本刊将在若干年内不接收其稿件,并追加对本刊造成的损失。

◆搞件文责自负,编辑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实质性内容修改须征得作者同意。

◆本刊不发表有保密内容的文章,在投稿前作者应根据国家有关保密条例进行保密审查,投稿时应附有不涉密证明。

◆基金项目、专利项目、获奖项目等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

◆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凡向本刊投稿者,均视作接受上述各项约定,本刊在此特别声明。

国内统一刊号:CN32-1797/TP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4888

联系方式

地址:《信息化研究》编辑部

邮编:210023

电话:025-85842022

中日海运价格波动研究的启示 篇8

运价指数呈规律性波动

中日航线运价受海运市场运量和运力的双重作用。根据上海航运交易所编制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运价指数,2005年11月——2008年3月底,中日航线运价指数大部分在600到800之间往复波动,如图1所示。06年和07年的7、8月份价格指数普遍较低,2007年7月为最低点584.28。每年年初和年底又是价格指数普遍较高的时段,08年初中日运价指数超过830,明显高过于07年和06年初。

图2~图4是2004年至2006年中日航线运价指数与综合运价指数的增长比较,进一步说明每年中不同时间航运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严重不同以及淡旺季所在。

运价指数变动与中日贸易量变化起伏一致

中日海运价格指数的这些变化和中日贸易量变化起伏基本一致,贸易量大的月份基本价格指数就高;相反,贸易量小的月份价格指数也低。图5选取了从07年1月到08年1月的中日贸易额数据,在5至8月份之间,中日进出口贸易额偏低,此时的海运指数也处于低位;2007年年底中日贸易额虽然波动较大但是数额较高,此时的中日海运运价也呈现高位走向。

价格波动的根本原因

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是中日航线价格波动的根本原因。资料表明:从2000年至今,市场中一半的船公司规模增长了两倍,有的船公司甚至增长了五六倍,经营中日航线的船公司最多时数量达到了五、六十家,总体运力过剩。

利用运量和价格指数这两个数据,通过中点值公式£=[△Q/(Q1+Q2)]/[△P/(P1+P2)]计算,可以得出中日航线需求的点弹性。观察2005年12月至2006年5月之间的数据,见下表,除了06年3月其他月份的需求弹性均大于1,说明中日海运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化比较敏感。所以导致很多船公司以降价这种方式增加需求者的总支出,进而从中获得更大的利润。

在价格弹性原理中,除了有需求弹性还有供给弹性。对于一种产品而言,其供给价格弹性的大小取决于获得额外投入品的难度和成本,一种产品如果越容易获得额外的投入品,其供给价格弹性就越高。在海运市场中,中日航线与欧美远洋航线相比属于近洋航线,进入门槛低,投入少,买一条船,甚至租一条船即可从事中日航线运输。因而中日航线的供给更具有弹性,一旦航线价格上升,船公司就会大量注入新的运力,以求获得更多的利润,当供给大大超出需求的时候,航线价格自然会大幅下挫。

运力资源全球部署

英国个人碳交易研究及启示 篇9

根据2008年签署的《气候变化法》 (Climate Change Act) 的规定, 到2050年英国应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80%碳排放量的长期目标, 其中到2020年应当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6%。要完成长期目标意味着英国每年要减少大约4%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近年来英国采取了许多经济方面的手段来减少能源利用以努力减少碳排放, 包括采用欧盟能源标识 (EU energy labels) 、加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EU ETS) 等, 尽管如此, 根据英国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 (DEFRA, the 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and Rural Affairs) 2008年报告称, 从1990年到2007年英国净CO2排放量只减少了8.2%。由此, 英国许多专家学者以及政府机构开始探索新的政策领域, 以有效减少碳排放, 完成既定目标。2004年至2005年, 英国许多学者都致力于研究个人碳交易, 有些研究还取得了政府支持。2006年至2007年, 英国环境部国务大臣David Miliband对于在减少英国碳排放上引入个人碳交易表达了浓厚兴趣, 从而助推了更多学者和组织对个人碳交易的研究热情, 到2008年来自于英国更多大学的专家、智囊团以及政策制定机构广泛地对个人碳交易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英国下议院环境审计委员会 (EAC, The Environmental Audit Committee) 在2007年至2008年度报告中指出, 英国政府如果要完成至2050年的碳排放目标, 仅减少工商企业的碳排放量将毫无意义, 必须考虑减少来自于家庭和个人的减排问题。个人碳交易能促使人们在行为方式上变得更低碳化, 且其在促成更大幅度的减排上比征收碳税更有潜力。对于个人碳交易也有不同声音。作为专门负责环境保护的政府部门, 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发布的2008年中期研究报告, 在对个人碳交易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后, 认为目前个人碳交易缺乏社会认可而且实施起来成本远大于收益, 因此就当前而言, 个人碳交易只是一种超前的观点 (An idea currently ahead of its time) 。通过笔者查阅英国近年来关于个人碳交易的研究文献发现, 专家学者以及英国下议院环境审计委员会 (EAC, Environmental Audit Committee) 的研究结论与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截然不同。本文分别从个人碳交易的内涵及具体形式、来自政府的关注、引入方式、成本与收益、社会认可等方面来概述英国学者及政府方面的研究成果, 以期为我国寻求更多缓解减排压力措施提供有益的政策参考。

二、英国个人碳交易研究概述

(一) 个人碳交易的内涵及具体形式

2006年, Simon Roberts和Joshua Thumim在向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提交的名为《个人碳交易概要——思想、问题与接下来的步骤》研究报告认为, 个人碳交易是一个有吸引力而又简单的概念, 包括个人碳排放津贴 (Personal carbon allowances) 、个人碳排放配给 (Personal carbon rations) 、碳排放信用额度 (Carbon credits) 等。Tina Fawcett (2010) 认为, 个人碳交易是一个包含了大量特殊政策建议的概念集合, 旨在以更有效、更公平方式来改变人们行动以减少碳排放。尽管个人碳交易有不同的版本, 而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给予每个人免费的可交易碳津贴, 涵盖了直接源于其家庭能源利用以及个人交通排放的碳, 而不包括体现在购买的商品或服务中的碳排放;且这种津贴将逐年减少以与国家长期的碳减排目标相一致。在个人碳交易的整体概念框架下, 有多种不同的具体政策建议。其中两个经常被学者们提及的是个人碳排放津贴 (PCA, personalcarbon allowances) 和可交易能源配额 (TEQs, Tradable energy quotas)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分别由两位独立研究人首先提出 (Hillman, 1998;Fleming, 1997) , 后来学者们对其进行了完善 (Hillman and Fawcett, 2004;Fawcett, 2005;Starkey and Anderson, 2005) 。个人碳排放津贴的主要内容:每个成年人都分得数量一致的可交易碳津贴, 这包括来自于他们家庭能源利用以及个人交通 (含飞机旅行) 所排放的碳量;家庭中的未成年人的津贴较成年人少, 且由其家长负责管理。个人碳交易的另一种实施形式是, 由Fleming1997年首先提出的可交易能源配额, 其所涵盖的范围比个人碳排放津贴更广, 包括了整个经济社会的碳排放量。对于个人部分, 除了不包括飞机旅行的碳排放外, 其他与个人碳排放津贴完全一致。可交易能源配额由许多碳单位 (Carbon units) 组成, 每个碳单位代表了排放一吨CO2的权利。在这种体系下, 任何组织必须通过全国性的拍卖来购买碳排放许可, 这种形式将取代当前实施的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EU ETS) 。Fleming认为可交易能源配额为人们对气候的担忧和飞涨的油价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

(二) 个人碳交易的政府关注

英国政府对个人碳交易系统的关注始于2004年, 国会议员Anon在提交的个人提案中建议, 引进家庭碳排放交易机制, 设置国家碳排放最高限额。尽管经过讨论该提议没有被作为法规, 而从此掀起了政府关注个人碳交易的序幕。英国环境部国务大臣David Miliband在2006年至2007年报告中呼吁, 需要全社会为减少碳排放作出贡献, 因为和工商企业一样, 个人在减少碳排放中也能起到重要作用。而且, 个人碳交易能帮助人们认识到他们是如何通过自身行为的变化来对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的。Miliband对个人碳交易系统的关注, 直接导致DEFRA授权对个人碳交易问题进行研究的计划。2008年DEFRA和EAC分别发布了它们关于个人碳交易的研究报告。DEFRA主要担心的是个人碳交易的社会认可与成本问题, 怀疑这两个问题是否能被满意解决, 故得出结论, 认为个人碳交易就目前而言有些超前。政府部门应当继续参与到个人碳交易问题的讨论, 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应当由学术、研究机构而不是由政府来进行。与DEFRA得出的结论不同, EAC在一个月后发布其研究报告, 对实施个人碳交易给予了更大支持, 并对DEFRA搁置对个人碳交易的进一步研究表示深切遗憾。其研究结论认为, 个人碳交易在帮助减少国家碳足迹上必不可少。尽管尚有进一步工作要做, 而个人碳交易一定是一个可行的政策选择, 应当立即、认真地施行。

(三) 个人碳交易的引入方式

和诸多新政策的实施方法一样, Sanderson (2002) 建议先在一定地区范围进行个人碳交易试点, 而后再推广到更大范围。而Fawcett等 (2007) 研究认为, 对个人碳交易先行试点的做法将非常困难, 主要是因为仅在一个地区实施碳排放的限制措施会招致该地区政府和社会的反对, 而且他们也可能从试点地区外购买油料来弥补所分配的碳排放份额的不足, 而不是通过区域内碳交易方式来取得。Prescott (2008) 通过对个人碳交易系统长达三年的研究, 在其提交的最终研究报告中提出, “社区碳交易 (community carbon trading) ”可以成为引入实施个人碳交易系统的第一步工作, 它将是一种基于自愿的, 以社区为范围的创新。Howell (2009) 通过网络模拟实验研究也进一步证实, 如果存在有效的激励措施, 可以促使一定区域内的人们大大减少其碳排放量。

(四) 个人碳交易应用的成本与收益问题

关于个人碳交易成本问题最有价值的当属由DEFRA授权Lane等学者于2008年进行的研究, 得出结论, 成本远大于引入一般的社会交易系统的支出。但也提出, 由于研究处于初始阶段, 成本具有高度不确定性。Bird and Lockwood (2009) 对个人碳交易的成本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提出了一个较低的成本预期。尽管如此, 建立以及运行个人碳交易系统的成本都显得较高, 如果不能获得更多收益, 引入个人碳交易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值得关注的是, 上述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的研究只是把个人碳交易作为一种纯经济手段 (由于碳排放的多少和经济成本或收益相关, 从而促使人们减少了碳的排放) 。与此不同的是, 个人碳交易实质可被视为一种主要通过心理和社会机制来运作的政策, 该政策的引入除了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外, 更具有巨大的非经济潜在收益。Bristow et al. (2008) 研究的结论是, 在个人碳交易和碳税对于被调查的人们有同样的经济影响下, 人们的反应不同, 这种差异归结于人们对两政策的认知不同, 而非价格差异。Harwatt (2008) 的研究认为, 个人碳交易系统的引入将赋予人们新的权利和义务, 这会影响到他们每天的生活, 促使人们在做出与碳相关的购买决策时深思熟虑, 人们会不断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从而造就一个低碳的社会。Capstick and Lewis (2009) 在模拟个人碳交易机制下, 用实验来研究人们有碳消费预算情况下在作出与能源相关的决策时的影响。研究表明, 人们的确理解个人碳津贴的概念并在他们已分配的既定份额内作出了选择。Tina Fawcett (2010) 的研究详尽分析了个人碳交易系统对个人行为的影响。每当个人支付电费、水费等能耗单据, 以及给汽车加油、购买飞机票时, 将不得不从其所分得的碳排放津贴中交换出相应单位的碳排放, 或者要另外掏钱去市场上购买相应的碳单位。通过这种交易方式, 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低碳, 在家庭投资上会更倾向于高效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减少旅行, 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直接导致较低的能源投入, 而且产生的能源排放的剩余可以通过对外出售而获利。而对于哪些能耗较高的家庭则需要购买其他家庭的能源剩余, 以继续维持他们这种传统的高能耗生活方式。如此, 一个碳排放交易的市场机制得以形成, 更高的碳消费的生活方式导致其生活成本将更高, 人们通过碳排放交易机制最终改变了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 变得更低碳化。类似的认为个人碳交易存在非经济影响的还有Bird and Lockwood (2009) 、Parag and Strickland (2009) 等, 所有这些研究都证实, 个人碳交易系统除对经济产生影响外, 还有望对个人行为产生影响 (从而减少碳排放) , 尽管对其如何起作用的理解还只是处于假设阶段。

(五) 个人碳交易的社会认可问题

DEFRA (2008) 认为个人碳交易系统“有些超前 (ahead of time) ”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其缺乏社会认可, 而通过检索相关研究文献, 学者们采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了与之竭然相反的结论。Low (2005) 开创了采用固定样本量对个人碳交易的社会认可进行研究的先河, 她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一个个体在何种情形下认为个人碳交易可以接受。她通过对30-40个受访者采用将个人碳交易与征收碳排放税相比较的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表明, 人们能迅速理解个人碳交易的政策建议并深入探讨其相关细节问题, 提出他们自己的看法。Howell (2007) 采用了与Low相类似的固定样本量比较研究方法, 不同在于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学生, 研究显示, 大多数人优先选择个人碳交易, 主要是因为其更公平和更有效。von Knobelsdorff (2008) 通过邮寄和发电子邮件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邮寄对象是剑桥市内随机选择的居民, 发电子邮件的对象是剑桥大学的在校生, 每种形式都收到了多于150份受访者的有效回复。研究并没有采用常用的比较法, 而是让受访者谈对个人碳交易的看法。来自不同地区的受访者的答案统计, 44%的受访者支持采用个人碳交易, 远高于对其持反对态度的13%.Harwatt (2008) 主要研究了个人碳交易与不断攀升的油价问题。她首先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低碳生活, 让受访者了解到2030年个人碳交易与不断攀升的油价是如何影响他们将来的生活的。而后, 以访谈形式要求受访者阐述他们对政策建议的反应, 以及关于生活成本、生活方式、公平性、效率性、认可程度的各方面问题。结论显示, 当小样本 (60个受访者) 时, 人们对个人碳交易持明显积极态度, 被认为更公平、有效, 且能够接受, 更能有效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Bristow等 (2008) 采用了更大样本来研究个人碳交易的社会认可问题。他们通过向300人发放问卷调查表, 来了解人们对个人碳交易与不断提高的碳税的看法。研究表明, 征收碳税将比引入个人碳交易更能迅速促使人们改变行为方式, 但是, 尽管个人碳交易的收益没有具体数据支持, 对个人碳交易的认可要明显高于税收。英国公共政策研究院 (IPPR) 2008年通过网络对超过1000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 有31%的受访者支持或强烈支持个人碳交易系统的引入, 19%的受访者对征收碳税持支持态度。最后, 由DEFRA授权Owen等2008年进行的对个人碳交易的研究, 他们把研究对象分为12个组, 每组内分别讨论个人碳交易、碳税, 讨论结束后通过填写问卷以总结他们对每一种政策的态度。统计结果表明, 对个人碳交易、碳税持肯定态度的比例分别为26%、13%, 对它们持否定的比例分别为41%、57%.讨论中, 个人碳交易被认为是最复杂的政策选择, 其具体实施的细节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总而言之, 专家学者对于个人碳交易社会认可问题的研究采用了不同方法和样本量, 而得出了较一致的结论, 即当个人碳交易与其他政策 (如碳税) 进行比较时, 人们总是优先选择前者, 关键原因在于个人碳交易更加公平与有效。

三、英国个人碳交易研究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目前经济发展仍是严重依赖导致大量碳排放的化石燃料, 单位产出的能耗过高, 能源消耗量大。2009年, 根据英国风险评估公司Maplecroft公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数据:中国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超过60亿吨, 位居世界各国之首。据《京都议定书》第一期承诺要求, 2012年之前发展中国家无需承担全球碳减排, 而在2012年之后中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中国在1990年至2005年单位GDP的能耗下降了47%, 基本实现了既定目标。2009年中国政府公开承诺到2020年比2005年单位GDP碳排放下降40%-45%, 显示了我国政府在节能减排、推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决心。而需要关注的是, “提高能效、节能, 越往后越难。”为实现“十一五”目标, 中国已经关闭了很多钢铁、焦炭、火电、水泥、造纸等高污染企业, 把容易减排的、容易提高能效的都减排了, 以后提高能效、减少排放困难程度会更大。同时, 我国政府下了很大功夫完成了“十一五”的节能减排目标, 主要是行政强制措施, 而行政强制手段存在违背市场规律、社会接受难、政企不分、易产生社会矛盾等缺点。所以必须需要寻求新的碳减排领域。据Maplecroft公司在2009年公布的涵盖185个国家和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指数报告, 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人均碳排放排在前两位, 分别为20.58吨和19.58吨。中国排在第44位, 人均碳排放为4.6吨。而不容忽视的是,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大, 中国公民个人碳排放量正在迅速增加。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数据, 2010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4.19万亿千瓦时, 经计算较上年增长14.56%, 保持较快增长。其中, 城乡居民生活5125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2.02%, 增幅与上年基本持平。另外, 据统计, 2009年全国车市销量增长最快的是豪华车, 其中高档大排量的宝马进口车同比增长82%以上, 大排量的多功能运动车SUV同比增长48.8%。与此相对照, 不少发达国家都愿意使用小型汽车、小排量汽车。提倡低碳生活方式, 并不一概反对小汽车进入家庭, 而是提倡有节制地使用私家车。日本私家车普及率达80%, 但出行并不完全依赖私家车。在东京地区私家车一般年行使3000至5000公里, 而上海私家车一般年行使1.8万公里。长期以来, 大多数人已经形成了高碳排放的消费习惯及从众消费心理, 要想改变现状, 而仅仅依靠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宣传和教育, 通过不断提升公民职业道德素质来减少个人碳排放将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想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各级政府必须采取干预措施, 积极寻求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碳排放问题。同时, 各级政府部门应深刻认识到, 要实现节能降耗目标, 不只是依靠制造业、建筑业等工商企业的节能减排, 也应当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能细节。对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 每个人生活习惯中浪费能源和碳排放的数量看似微小, 一旦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 就是巨大的数量。据中国科技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计算, 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 可节省生产塑料袋的能耗约1.2万吨标煤, 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

效仿英国在个人碳交易方面的研究及尝试,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限制个人碳排放中的作用, 实施个人碳排放交易, 完全大有作为, 况且个人碳排放量已具备测定及实施条件。现时主要任务应当是积极进行个人碳排放交易的前期研究工作, 积极探索节能减排的新领域, 为政府相关决策部门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当然, 在个人碳减排方面不能盲目照搬国外个人碳交易的成果, 中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 应探讨适合中国自身情况的减少个人碳排放的办法, 尤其是政府职能部门在加大政策宣传之余, 充分认识到碳交易对个人自觉形成低碳、绿色环保意识, 低碳行为养成的重要意义, 采取有效的财政激励措施, 如对那些低排放者给予补贴等, 引导低碳生活。学术界必须着手去探讨引入市场机制解决个人碳排放问题, 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Tina Fawcett, Personal carbontrading:Apolicya head of its time?www.elsevier.com/locate/enpol, 2010.

[2]Bird, J., Lockwood, M.Plan B The Prospects for Personal Carbon Trading,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London.2009.

[3]DEFRA, A Framework for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s, 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and Rural Affairs, London.2008d.

[4]DTI, Meetingthe Energy Challenge:A White Paperon Energy.The Stationery Office, Norwich.2007.

[5]Fleming, D..Tradable Quotas:Setting Limits to Carbon Emissions.Elm Farm Research Centre, Newbury, 1997.

[6]Miliband, D.Environment, food and rural affairs:House of Commons Debate14 December 2006.Hansard, London., 2006.

[7]Prescott, M.A Persuasive Climate:Personal Trading and Changing Lifestyles.RSA, London., 2008.

[8]Simon Roberts and Joshua Thumim, A Rough Guide to Individual Carbon Trading:The ideas, the issues and the next steps, Report to DEFRA。www.DEFRA.gov.uk, 2006.

[9]Tina Fawcett, Personal carbon trading in differentnational contexts, Environmental Change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Oxford, UK, 2010.

国外企业文化研究成果的启示 篇10

国外企业文化研究成果简析

企业文化概念 ①五因素说。1982年,特雷斯·迪尔和艾兰·肯尼迪出版了《企业文化》一书,他们提出,企业文化的要素有五项:a、企业环境;b、价值观;c、英雄;d、习俗仪式;e、文化网络。其中,价值观是核心要素。②七因素说。同一时期,《走向成功》的作者汤姆·皮特斯和沃特曼认为企业文化有七种要素:a、经营战略;b、组织结构;c、管理风格;d、工作程序;e、工作人员;f、技术性能;g、共同价值观。这七种要素称之为“麦金瑟7S结构”,其中共同价值观仍是核心要素。③三层次说。198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爱德加·沙因在其专著《企业文化与领导》中系统论述了企业文化的概念,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他把企业文化划分成三个层次:a、表面层,指组织的明显品质和物理特征;b、应然层,为中间层,主要指价值观体系;c、突然层,位于最内部,是指组织用以对付环境变化的方式。另外,还有其它一些观点如精神现象说、群体意识说等。以上观点分别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企业文化的内涵,都有其适用性和可解释性。现在比较认同的是沙因所下的定义,它比较全面的涵盖了企业文化的要素,并以层次结构解析企业文化,显得清晰、形象和易于接受。

企业文化内在作用机制

八十年代初,企业文化自从在实践中发现并被提升为理论后,又被迅速用来指导企业管理实践。这就需要研究企业文化的内在作用机制。西方管理界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企业文化与企业气氛;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与企业创新;企业文化与企业环境等。一般认为,Schneider在其专著《Organizational Climate & Culture》提出的模型,较为准确地说明了企业文化的内在作用机制。该模型包含社会文化、企业文化、企业气氛与管理过程、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之间的关系,指出企业文化通过影响人力资源的管理实践、影响企业气氛,进而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以及对企业的奉献精神,最终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企业文化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也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和调整,甚至是完全彻底的变革。虽然有些观点认为稳定的企业文化很重要,但人们更倾向于企业文化必须进行有规律、不间断的发展和变革。1997年,爱德加·沙因在《企业文化与领导》(第二版)中,阐述了在企业发展各个阶段如何培育和塑造企业文化,在之后出版的另一本书《企业文化生存指南》中又指出:大量案例证明,在企业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原动力。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是流变的。企业文化在短期内保持相对的稳定,有利于企业建立和谐的运营机制,降低员工流动率,但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它的老化和滞后会成为巨大的障碍,会严重削弱企业竞争力,最终会导致企业走向消亡。

企业文化的测量、诊断与评估

对企业文化的测量、诊断与评估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国外已有很多的理论成果与实证研究。科罗拉多大学工商研究生院的Rayamond F·Zammuto和华盛顿美国医学院学会的Jack·Y·Krakower在《企业文化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一文中,应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企业文化的测量;1997年,Pierre DuBios & Associates Inc出版了一套用于组织文化测量和优化的量表;1992年,Roger Harrison & Herb Stroke通过实证研究得出《诊断企业文化——量化和训练者手册》确定了大部分组织共有的四种文化,经变化后可适用于不同企业,这种诊断可用于企业发展、团队建设、提高产量等。1998年,Kim S·Cameraon & Robert E·Quinn出版了《诊断和改变企业文化:基于竞争价值理论模型》,它为诊断企业文化与管理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测量工具,为企业文化提供了理论框架,也为改变企业文化和员工行为提供了系统策略。关于企业文化的评估还处于讨论阶段,焦点在企业文化评估的维度和方法上。

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

国外多年研究表明,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绩效有密切的正相关作用。近15年来,《财富》杂志每年都邀请8000余名高级管理者、非执行董事及金融分析家对年销售额在5亿美元以上的300家企业做企业信用和企业业绩相关度的评估和研究。评估的内容涉及企业文化的很多方面,如管理质量、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吸引开发人才、对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道德、企业信誉、企业形象等。从调查结果来看,“对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道德和企业信誉所带来的企业形象状况”已成为评价企业的首要指标,而且与企业经营业绩成正比例函数关系。1992年,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John Kotter & James Heskitt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提出一个著名论断: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重要的影响,在未来的十年内,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国外研究成果对我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启示

由于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因此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不仅要充分吸收国外企业文化研究及实践的精华,还应考虑不同的社会制度、社会文化和民族传统所带来的差异。结合国情,分析企业文化发展现状,借鉴国外经验,解决现存企业文化内涵不突出、作用机制不明确、定位不准确及测评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走一条有我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发展之路。

研究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的内涵实质就是企业价值观。而企业价值观的提取又与社会制度、社会文化及民族传统紧密相关。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内涵应体现“为人民服务”的企业价值观取向上。这里所讲的“人民”不仅包括消费者,还包括企业员工。为消费者服务可获得企业效益,为员工服务则提供了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世纪之交,美国管理学家曾提出,管理问题是价值观的贯彻问题。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内涵,抓好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其导向、凝聚、约束、融合等作用。

加强对企业文化内在作用机制的研究

企业文化是人本文化,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其必须遵循的规则。为此,首先,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要摒弃落后的用人观念和制度,尊重人才,发展人才,吸纳人才,用文化力来塑造良好的企业氛围,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其次,承认代表员工个性的亚文化的存在并鼓励其发展。“个性”亚文化是企业文化有机构成的微观元素。在企业中,虽然要求员工要认同共同价值观,但也不能完全抹煞员工的个人价值观。“个性”亚文化服从于企业文化,又影响企业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转化。

定位及构建个性企业文化

定位本企业的企业文化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以偏概全。鉴于企业价值观的核心地位,定位企业文化主要任务就是要提炼本企业的价值观。影响企业文化定位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这几种:①企业外部环境特点,②企业特征,③企业家品质,④企业传统,⑤企业战略。我国企业类型复杂,有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及三资企业等。不同类型的企业文化适用于不同的企业;当然,根据企业文化的流变性质,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可实现企业文化的转型。

建立企业文化价值测评体系

英语字母拼读研究述评及启示 篇11

一、字母拼读与英语单词认读

英语是拼音文字,字母可以用来代表英语语音。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单词存在于儿童的口语词汇中,字母拼读可以帮助他们拼出单词的读音,进而从心理词汇中提取单词的意义;如果单词不属于儿童的口语词汇,字母拼读则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单词形音义的联结,经过多次拼读之后,单词形音义的关联在儿童的心理词汇中得以巩固,进而扩充视觉词汇量,同时也有助于儿童更有效地记忆单词和分辨字形相近的单词[1]。当然,必须指出的是,鉴于英语拼音文字系统中字母和语音的对应关系并非完全一一对应,儿童依靠字母拼读未必能直接拼出单词的准确读音,但是他们可以多次尝试拼出可能的读音,逐个和心理词汇中的口语单词匹配,进而提取语义。

也许有人会认为字母拼读对学习英语单词认读成效并不大,因为英语拼音文字系统中字母和语音的对应关系并非完全一一对应。但必须指出的是,84%的英语高频词包含了规则的字母和语音对应关系。而且,即使是不规则的英语单词,它们的拼读还是要借助字母发音对应关系知识的。例如,不规则单词listen中大部分的字母发音是对应的,除了字母t。另外,相对元音而言,辅音的字母发音还是具有较高的一一对应性的。而且在尾音韵脚中,元音的字母发音对应关系则变得较为规则[2]。例如,虽然元音字母a有多种发音,但在尾音韵脚-at,- ake ,- ast中,发音较为规则,通常为/ aet / ,/ eik/,/a:st/。因此,儿童可以运用尾音韵脚来帮助确定元音的字母发音。

另外,还有些质疑的声音源于母语非英语(英语L2)儿童口语词汇有限,即使通过字母拼读拼出书面单词读音,也未必能提取语义。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至少通过字母拼读,英语L2 儿童可以将单词的形和音关联起来,这对单词的记忆至关重要。而且,儿童如果缺乏字母拼读能力的话,在学习认读陌生英语单词时,他们将不得不依赖外界的帮助,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儿童学习认读新单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长期无法准确流利读出单词,会使二语学习者认为自己的英语能力一直处于初级水平,不利于培养其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因此,对于英语L2 儿童来说,培养字母拼读能力对于学习认读英语单词也很必要。

二、我国小学英语字母拼读教学

英语系国家已经就如何有效开展字母拼读教学开展了大量广泛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英语L2儿童单词认读能力的发展和英语L1 儿童类似[4];英语L2 儿童的字母拼读能力也和其英语单词认读能力高度相关[5]。我国开展字母拼读教学可以借鉴英语系国家的字母拼读教学内容和方法。但必须指出的是,由于我国儿童在学习字母拼读前英语输入量远不及英语L1 儿童,在我国开展字母拼读教学,不可照搬英语系国家字母拼读教学内容和方法。因此,在结合我国儿童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和英语系国家字母拼读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拟提出我国小学有效开展英语字母拼读教学须要涵盖的五个方面。

1.在低年级着重培养英语语音能力,为进行有效字母拼读教学打好基础

在教授我国儿童字母拼读时,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字母拼读涉及英语语音,如英语发音、音素识别、英语语音结构。瑞克森指出,英语L2 儿童学习字母拼读的有效性建立在其是否掌握了一定的英语语音知识的基础之上。而且,英语L2 儿童的字母拼读能力还与他们准确区分英语最小对立音素的能力高度相关[6]。英语L1 儿童在学习字母拼读前,通常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英语语音知识和技能,如读出及识别英语的44 个音素。因此,老师可以直接借助L1 儿童已有的英语语音知识,教授字母拼读和早期阅读。但是,对于英语L2 儿童来说,在学习字母拼读前,他们也许并没有掌握好英语语音知识。我国部分儿童在进入小学开始学习英语之前,英语口语输入量相当有限,甚至没有接触过英语,英语语音能力极为薄弱。而且,英语的语音系统和汉语语音系统有着很大的区别。例如,英语的一些元音和辅音并不存在于汉语语音中,如/蘧/、/θ/等。汉语语音系统中也不存在如/蘧/和/i:/这样对立的长短音区别。另外,英语语音系统中辅音群这一常见的语音结构在汉语语音系统中也是不存在的。对于中国儿童来说,如果不先掌握一定的英语语音知识,老师直接教授字母拼读技能的话,恐怕容易造成学生的困惑,教学效果甚微。因此,在正式学习字母拼读前,我国儿童须要接触大量英语口语材料,培养英语语音能力,为进行有效字母拼读教学打好基础。教师可以运用以下教学活动帮助我国儿童掌握一定的英语语音知识。

(1)挑选富有韵律的儿歌或者简短的对话,让学生感知英语并且模仿英语发音。

(2)尽量以学生能意会的方式,解释与说明某个音素的发音。教师可将某些发音方式与某些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或表情相比拟。例如,发/i:/的音时,嘴型与微笑时相似。

(3)通过视觉辅助,利用图示、教具等帮助学生体会如何发音。例如,学生常发不准/i/、/e/等音,老师除了在示范时要学生注意老师的嘴型外,还可以用橡皮圈辅助,将橡皮圈拉紧来显示发这两个音时嘴唇的形状,将发音的说明尽量视觉化,帮助学生具体掌握发音诀窍。

(4)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发音,老师还可以利用含有该音的易念的单词为桥梁,帮助学生掌握该发音的要点。

(5)对学生容易混淆的音,老师可以设计听音练习,让学生能听出差异所在,以便能发出正确的音。

2.完善字母拼读教学内容

英语系国家字母拼读教学最主要的教学内容自然是字母与发音的对应关系。字母与发音的对应关系除了包含单个字母、字母组合的发音,还包括常见拼字模式,如尾音韵脚。Wylie和Durell从英语L1 儿童的常见单词中提取了37 个常用的尾音韵脚(见表1),运用这些尾音韵脚可以衍生出500 个英文单词[7]。另外,英语系国家字母拼读教学还涵盖字母知识(字母形状和字母名称)的教授以及语音意识(如音素识别、合并、分割等)的训练。

3.系统化字母拼读教学

字母拼读在英语系国家有许多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合成式字母拼读教学、分析性字母拼读教学、以拼字为基础的字母拼读教学、类比式字母拼读教学[8]。

无论哪种字母拼读教学方法,只要是系统化地教授字母发音关系,都是有效的[9]。系统化的字母发音教学关键在于有计划性地教授字母发音关系,由简入繁。英语系国家的字母拼读课程种类繁多,但字母发音教学顺序大多大同小异。首先,单辅音字母先于复合辅音以及辅音群教授,单元音短音先于长元音、复合元音、双元音,以及元音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其他发音。另外,单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母发音比单词中出现频率较低的字母发音普遍较早教授。

和英语系国家的字母拼读教学法研究结果一样,针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儿童来说,合成式字母拼读法和分析性字母拼读法也都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字母拼读能力,但两者的教学成效并没有显著区别[10]。然而,考虑到英语L2 儿童的口语和听力词汇都相对有限,合成式字母拼读在帮助他们提取单词语义上效果有限,分析性字母拼读法或许更适合他们,因为在分析性字母拼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运用学生熟悉的口语和听力词汇为基础,鼓励学生去观察和比较这些词汇,找出其中共有的字母发音对应关系,加以学习和操练[6]。其实,正如英语系国家字母拼读教学研究者指出的,无论哪种字母拼读教学方法,只要是系统化地教授字母发音关系,由简入繁,都是有效的。

如今,我国的小学英语教科书中大多都涵盖了字母拼读教学,每一篇课文后面介绍一对或数对字母及其发音,并配以少量练习,如单词、句子或韵律诗。而字母发音的教学顺序,有些课程以字母或字母组合的类别分开来教学,例如,先教辅音字母,再教元音字母,再教复合辅音,再教辅音群,再教复合元音及双元音等。总体来讲,该教学顺序遵循了由简入繁的原则。然而,这样分类固然逻辑性很强,但在学习字母拼读初期,由于缺乏元音字母的发音知识,学生无法仅凭所学的辅音字母的发音拼读出CVC结构的单词读音。考虑到字母拼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他们的拼读意识,提高学生运用已学的字母发音对应规则尝试拼读单词的积极性,因此,将辅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穿插在一起教授,让学生运用刚学到的辅音和元音字母发音来尝试拼读单词,或许更能培养学生字母拼读单词的意识以及提高他们学习字母拼读的成就感和积极性。

4.经常复现字母发音关系,并配以字母拼读练习

英国小学教学策略的字母拼读教学课程《字母和发音》指出,字母拼读课程应当遵循以下教学顺序:复习之前教授的字母发音知识→教授新的字母发音知识→练习拼读含有该新教授的字母发音的单词→运用新学的字母发音知识读短句或短文。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也强调,系统化的字母发音教学,如果不配以适量的拼读练习,是无法达到预期成效的。

我国儿童接触英语的机会毕竟不像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么多。为了保证字母拼读教学的效果,字母发音关系应做到经常复现,并且配以一定量的拼读练习。每次练习时间不宜过长,但可以较为频繁,形式应做到多样化,教师可以运用以下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练习字母拼读。

(1)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写有已学过的并且可通过已学的字母发音知识拼读的单词。在每张卡片背后附上回形针,将所有卡片放入袋中,并且制作一根一端附有磁铁的钓鱼竿。将班级分为数队,各队的成员都要钓取单词卡片,并将单词拼写读出,随后将每个字母或字母组合依次拼读出来,最后将所有字母发音组合起来,读出单词读音。班级其他同学判断该同学拼读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该同学代表的队伍获得一分。最先获得10 分的队伍获胜。

(2)让学生熟悉常见的拼字模式(如-an,-at,-ing,-est,-ell等)。将辅音字母卡归在一叠(如b,c,d,f,h等),将拼字模式归在一叠。将全班分为A,B两组。A组派一代表上前抽辅音字母卡,B组派代表抽拼字模式卡,然后两人将各自的卡片贴在黑板上组成一个新词(如b和at放在一起)。能最先正确念出该词的代表为该组得分。

(3)通过朗读或阅读童谣、短诗、绕口令、简易故事等有意义且趣味化的材料,让学生有机会并懂得运用字母与发音的对应知识来认字。值得一提的是,认读单词只是阅读的一个过程,最终目的在于理解阅读内容。所以这类材料作为字母拼读文本时,首先应让儿童念出兴味,领略文字的乐趣和意义,然后再针对单词,做字母拼读方面的练习。

5.将字母拼读教学融入日常词汇教学活动中

字母拼读其实是单词认读教学的一个环节,教师在词汇教学的时候,就可以有意识地将字母拼读和平时的词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让学生尝试运用学过的字母发音知识拼读单词,培养学生的拼读意识。例如,在教授clock时,老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将单词分割为较小的单位,如首音cl、尾韵ock,或者首音cl、元音o、尾音ck。然后,针对以上所分割的小单位,引导学生将个别字母与其发音相对应,拼读出单词发音。之后,老师或学生可以将单词的发音念出来,引导学生边念单词发音,边尝试拼写出单词。老师也可以配合所教单词,补充一些延伸练习,尤其是元音的长短音以及常见的尾韵拼字模式。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儿童来说,字母拼读能力的培养是学习英语单词认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我国字母拼读教学应借鉴英语系国家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儿童英语学习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把重点放在提高字母拼读教学质量上来,并且进行大量针对我国儿童的字母拼读教学实证研究,找到适合我国儿童的字母拼读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Ehri,L.C.Reconceptualizing thedevelopment of sight word reading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recoding[A].In P.Gough,L.Ehri&R.Treiman(eds.),Reading Acquisition[C].Hillsdale,NJ Erlbaum,1992.

[2]Cain,K.Reading development and difficulties[M].Chichester:J.Wiley&Sons,2010.

[3]Woore,R.‘Weisse Maus in meinem Haus’:using poems and learner strategies to help learners decode the sounds of the L2[J].The Language Learning Journal,2007(35).

[4]Chiappe,P.,&Siegel,L.S.Phonological awareness and reading acquisition in English-and Punjabi-speaking Canadian children[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9(91).

[5]王燕,林崇德,俞国良.英语学习不良儿童语音能力与阅读理解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2(34).[6]

[6][10]Rixon,S.Beyong ABC:investigating current rationales and systems for the teaching of early reading to young learners of English[D].University of Warwick,2011.

[7]Wylie,R.E.,&Durrell,D.D.Teaching Vowels through Phonograms[J].Elementary English,1970(47).

[8]Stahl,S.A.(2002).Teaching phonics and phonological awareness.In S.B.Neuman,Dickinson,D.K.(Ed.),Handbook of early literacy research(Vol.1,pp.333-347).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

[9]Ehri,L.C.,Nunes,S.,Stahl,S.A.,&Willows,D.Systematic phonics instruction helps students learn to read:Evidence from the National Reading Panel's meta-analysi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1(71).

上一篇:当前的宏观经济态势下一篇:《山园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