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分析

2024-08-12

启示分析(精选12篇)

启示分析 篇1

德育, 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进行中外学校德育比较研究, 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 加深对德育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可以克服思想上的片面性, 加深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德育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认识;可以克服传统狭隘眼界的局限性, 从而发展和改进我国的德育。因此, 对中外学校德育进行比较研究, 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国外学校德育的成功经验, 对我国改进德育工作, 不断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施, 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外德育目标的差异

不同国家因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不同及历史背景的不同, 造成各国基本价值观或核心价值观的不同, 从而导致了不同国家在学校德育目标上的差异。

1.德育目标所体现的阶级性、政治性不同

由于文化传统和国家政体的不同而使各国德育目标存在着差异。发达国家的德育目标比较开放, 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如美国、西欧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校德育是以培养社会的“合格公民”为目标。他们的德育目标以隐蔽的形式体现其政治性要求, 与其他意识形态一样, 都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 实现其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目标服务的。相对来说, 发展中国家的德育目标具有较大的闭锁性、民族保守的倾向, 其政治化倾向也比较明显。我国学校把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德育的根本目标。这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反映出意识形态和价值导向上的社会主义性质。

2.德育目标设定的依据不同

西方的教育, 实质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在资产阶级学校中必须依据社会统治者和政府当局规定的政治目标来确定德育目标。比如, 美国的公民教育目的就是贯彻民主制度, 培养合乎美国社会政治制度的信念和忠于美国社会的公民。表面上, 资本主义社会倡导自由, 任由选择和信仰的自由, 但实际上在资本主义国家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仍占统治地位, 一个人选择和信仰的标准就是维护现行社会制度和经济秩序。因此, 德育的目标只有依据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才是允许和可能的。而当代中国, 学校德育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目标的设定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发展客观规律而建立的, 主要是培养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3.德育目标的内容结构不同

我国德育目标与资产阶级学校德育目标有着不同的内容结构。资产阶级学校德育目标基本上是从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两大层次上来建构其内容结构的。一是培养资本主义社会所需要的公民、社会成员和国民所应具备的品格和素质;二是人的自身发展和完善。我国学校德育是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不同进程和教育对象的不同层次而确立的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而且在内容结构上是从政治、思想、道德、能力和个性等多方面加以具体化的。

4.德育目标所反映的民族传统不同

一定社会的道德不仅具有阶级性, 而且有其深刻的历史性、民族性。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从本国、本民族的历史中挖掘德育资源。如中国有着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 在德育目标上很大程度地汲取并反映了这种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 尤其是其中所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 突出了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美国、西欧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高校德育目标也充分反映了其固有的民族道德文化传统。宗教教育始终是德国德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美国则把爱国主义精神视为公民最基本的素质, 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中外德育内容的差异

由于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形态的不同, 形成了各国学校德育内容上的差异。

1.社会形态差异决定德育的根本内容不同

社会主义国家是按照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价值导向来构建德育内容, 带有明显的政治性倾向。资本主义国家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基本道德观念来构建学校德育内容。我国德育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 倡导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德育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 倡导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人生观。

2.中国比较重视私德教育, 西方比较重视公德教育

由于我国有“家庭本位”和“国家本位”的传统, “家”“国”不分, 致使长期以来重视私德教育, 导致“家”和“国”的意识很鲜明, “社会”意识却很淡薄, 缺乏应有的公德意识和公益心。西方国家学校较为重视公德教育, 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公益观念和国家意识。私德教育由教会和家庭负责。中国重视培养学生的具体美德, 西方学校重视培养学生一般的道德精神。应该肯定, 中西方学校德育内容都是极为丰富的, 但其侧重点不同。相对来说, 中国重视家庭伦理教育, 而西方重视社会公德教育, 产生这种差别是因为双方的社会结构不同。

3.中国比较注重道德理想方面教育, 西方比较注重道德原则、道德规则方面教育

在我国, 学校比较重视对学生高尚的道德行为的激励作用, 经常给学生树立一个不断追求的终极目标, 体现至善至极的道德境界, 相对忽视道德原则、道德规则方面的教育;西方学校比较重视在最低限度的要求上对学生的约束作用, 因而在道德原则、道德规则上的教育比重较大。

4.德育涵盖的内容范围不同

我国现行德育的内容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 , 1998年3月又进一步规定“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 ;西方学校德育的内容更是复杂多样, 不仅允许不同宗教教义讲授, 也学习世俗道德内容, 进行有关伦理道德原则、规范的教育, 把道德推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中外德育方法的差异

由于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等因素, 不同国家在德育教育方法上存在差异。

1.中国侧重于正面的教育, 美国西欧侧重于潜在的影响

在中国, 德育教育方法呈现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特点。但是, 总的来讲, 侧重于正面的、直接的、正规的教育方法, 即灌输与认知的教育方法, 直接告诉教育客体什么是对的或是错的, 应该怎么做。国家设置专门的德育教育宣传机构, 通过专门的工作人员, 划出专门的教育时间, 对各类人员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在西方, 德育教育较多倾向于间接的、多渠道的、广泛的方法, 即渗透与规范的教育方法, 侧重于引导、启发。在学校, 更注重使用潜在的影响方式。

2.我国的德育主要通过理论知识传授, 而国外的德育则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我国学校德育主要通过课堂教育来实施, 如思想品德教育课程,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 均是书本知识教育, 以单向的传授为主, 实践教学较少。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教师讲, 学生听, 注重学生掌握理论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而国外的德育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注重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接受德育。如新加坡, 除了直接的课堂教学外, 还有很多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及全国性的社会活动, 如“礼貌运动”、“节俭比赛”等等, 均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我国青少年的德育主要依赖于各级各类学校, 而国外的德育强调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结合

我国对青少年的德育主要通过学校来开展。有些学校在开展各类活动中, 存在着简单化、教条化、命令化、形式化的倾向, 在评估检查中, 重形式, 轻效果, 导致活动中的形式主义, 使实践环节的德育功能大打折扣。而国外的德育除了通过学校, 还注重家庭、社会的影响作用。如新加坡十分注意营造具有儒家色彩的社会教育氛围。重视通过课外的各种校园活动、社会活动来加强道德教育, 寓道德教育于学校及社会活动之中。美国不仅重视德育的课堂教学, 还重视通过家庭、社会社团、传媒等无时无刻地影响学校道德教育, 形成各种道德教育网络纵横交错的道德教育模式。

4.国外推行学科道德渗透教育模式

国外许多国家正在尝试推行学科道德教育渗透, 这是改革单一教育模式、提高道德教育效果的又一途径。如美国学校注重通过现行的公民课、历史课、地理课、社会课等进行政治、法律、人权、社会生活、民主生活、价值观、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寓道德教育于教学过程中, 寓道德教育于管理、服务中, 不知不觉中, 影响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那种比较纯粹单一的以道德哲学、道德科学、思想品德内容的课程, 在当代西方各校很少见到。

四、中外学校德育比较的思考与启示

综上所述, 中外学校德育各有特点。我们进行中外学校德育的比较研究, 旨在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国外学校德育工作的成功经验, 促进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通过中外学校道德教育的比较分析, 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在学校道德教育改革中予以重视:

1.加强道德原则、道德规则的教育, 使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

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 道德理想必须通过道德原则和道德规则来落实, 如果较低层次的道德规则都不能很好地遵守, 那么崇高的道德理想则成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整个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也无法真正提高, 在极端的状态下, 甚至会出现“理想泛滥, 规则贫乏”的局面。因而, 我们只有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结合起来, 才能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

2.德育必须注重实践环节

只有通过实践, 德育才能收到实效, 实践是检验德育效果的根本标准。要努力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注重道德教育的实践环节。要通过各种途径去感染、陶冶教育对象, 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近年来, 在学生和青年中开展了一些社会调研、科技扶贫、社会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但由于组织管理、经费等问题的限制, 这类活动开展得还不够普遍深入, 参与的人数也有限。这就要求对这一问题引起进一步重视, 也需要政府在政策和财政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3.学校德育应与家庭、社会紧密相结合, 齐抓共管, 形成“教育合力”

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家庭和学校。德育社会化和社会德育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封闭的学校道德教育不符合现代道德教育的趋势。因此, 在教育方式上, 要注意校内外协调一致, 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建立学校、社会、家庭整合的道德教育系统。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 三者应加强联系, 达到过程的优化。

4.德育目标要体现开放性的特点

通过对中外德育目标的比较, 不难发现, 我国的德育目标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倾向, 而国外的德育目标具有轻松活泼、自由灵活的开放性特点。如德国主张培养具有向世界开放的人格的人;美国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推理能力、创造能力, 努力使个体成为有自立能力、有自信心和参与意识的自主公民。所以我们主张高校德育工作应在轻松愉快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增强其道德责任感、培养其道德情操, 以增强德育实效, 实现德育目标。

总之, 当今我国学校德育的重心应从单纯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和训练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转向注重培养适应当代价值多元特点的道德判断力、道德敏感性、道德行为能力, 从重视直接的道德教学转向强调间接的道德教育, 从封闭的学科性教材转向开放的情景性教材, 从以教师的教导、说服、劝诫为主转向以学生的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实践为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 我国只有把道德教育放在一个战略高度, 不断探索、借鉴有效的德育方法、模式, 才能培养出不负时代重托,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摘要:德育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国外在德育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本文采取专题比较的方法, 通过对中外德育的概念、目标、内容、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揭示国外学校德育对我国德育工作的启示。借鉴国外德育的成功经验, 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德育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德育,中外学校,比较,启示

参考文献

[1]王玄武.比较德育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2]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孙菲.国外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 2005, (01) .

启示分析 篇2

一.收购过程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收购IBM公司PC业务部门。此次联想收购IBM公司的PC业务部门的实际交易价格为17.5亿美元,其中含6.5亿美元现金、6亿美元股票以及5亿美元的债务。联想将通过公司内部现金和向银行贷款来筹集现金。在股份收购上,联想会以每股2.675港元,向IBM发行包括8.21亿股新股,及9.216亿股无投票权的股份。本次收购完成后,联想将成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年收入规模约120亿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新公司管理层的安排是IBM高管沃德出任联想集团CEO,杨元庆改任董事长,柳传志退居幕后。新联想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员工总数达19000人,(约9500来自IBM,约10000来自联想集团)。在北京和罗利(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设立主要运营中心。新公司的股权结构为中方股东、联想控股将拥有联想集团45%左右的股份,IBM公司将拥有18.5%左右的股份。联想与IBM2003年合并出货量总额约为1190万台,2003年合并年收入超过120亿美元。

联想与IBM公布了合作的消息后,双方在各方面工作都快速稳步地开展起来。2005年2月4日,联想公布了由联想和IBMPC业务现任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管理团队。2月23日对外宣布了联想中国2005财年的策略。2月28日在IBM一年一度的合作伙伴大会上,IBM隆重推出并介绍了联想,这是对两家公司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承诺的表现。联想的产品在本次合作伙伴大会上的亮相也吸引了来自全球IT产品销售商的眼球,并得到高度赞赏和评价。3月2日,新联想改革与转型委员会近30名成员在拉斯维加斯召开了为期两天的第一次会议,在了解彼此的业务、人员和文化的同时,为新公司战略和文化建设开始筹划。3月9日,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提前完成对联想收购IBM PC业务的审查,为交易的继续进行铺平了道路。显而易见,要完成如此大手笔的并购业务,资金的解决渠道是首要问题。联想的第一笔资金来源于一项6亿美元5年期的银行贷款,主要用作缴付收购IBM个人计算机业务的现金部分。该项贷款牵头银行为工银亚洲、法国巴黎银行、荷兰银行及渣打银行,其中还包括另外16家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及欧洲、亚洲和美国的银行。据报道,联想集团将支付的利率比3个月期伦敦银行同业往来贷款利率(3.09%)高0.825个百分点。

第二笔资金来自与全球三大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Texas Pacific Group)、泛大西洋集团(General Atlantic)及美国新桥投资集团(Newbridge

Capital LLC)达成投资协议,三家公司将向联想提供3.5亿美元的战略投资,以供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之用。其中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投资2亿美元、泛大西洋集团投资1亿美元,美国新桥投资集团投资5千万美元。股权图如下所示。

根据协议,联想集团将向这三家投资公司发行2730000股非上市A类累积可换股优先股(每股发行价为1000港元),以及可用作认购237417474股联想股份的非上市认股权证。而取得的这笔资金,联想则会将其中约1.5亿美元用作收购资金,余下约2亿美元用作运营资金。

三家投资公司的入股为联想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不仅如此,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泛大西洋、美国新桥投资集团在协助科技公司成功实现长期战略方面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对联想集团将有莫大裨益。

二.风险分析

一项合并对企业财务层面的影响主要看对股东价值的影响度以及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对股东价值的影响度则主要从合并对EPS或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影响程度来分析。根据杜邦体系原理我们知道,影响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主要因素有三个: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以及权益系数。

(一)合并对销售利润率的潜在影响 销售利润率由利润与销售收入之商构成,因此,影响企业销售利润率的潜在因素主要为销售收入、成本和费用等。

1(1)市场份额与业务收入。这里主要从价格与市场份额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价格竞争将使价格持续下降的趋势不变,则市场份额将是联想未来竞争的关键所在。合并后,联想能否保持或提高市场份额也就自然成为关键。对于现有的市场份额,随着

年中国的完全对外开放,联想将面对国内外厂商的直接竞争。就在联想收购BMPC 部门的消息公布没几天,惠普和戴尔公司就在个人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市场上对联想发起猛烈价格战,希望趁联想忙于合并的时候抢占联想的市场。所以联想要保住在中国市场29.9%的市场份额将非常困难。对于IBM PC原部门,其原有的客户将不可避免的出现大量的流失,尤其是像美国政府和通用电气等大客户(据新闻报道,美国政府和通用电气公司由于安全和服务质量的问题已经开始考虑是否转向其他的制造商)。而在市场的开拓上,联想的前景也不容乐观。虽然联想在亚太地区的市场份额为10.9%,高于戴尔电脑的7.3%。但销售增长率却大大落后于戴尔。联想同期的增长为19%,只达到行业的平均水平,而戴尔公司则高达52%,其发展态势惊人,这势必侵蚀新联想的市场占有率。

(2)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企业销售毛利的高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利润总额。通过阅读联想公司的财务报表,笔者计算出联想的主营业务成本率在85%~87%之间。原IBM PC部门由于存在巨大的品牌效用,其主营业务成本率在77% 左右。但如果 原IBM PC 部门并入联想,它能否继续维持其高定价的策略将很值得怀疑。毕竟以前消费者之所以购买这个品牌的产品很大原因是因为IBM 这个名字。所以在竞争持续加剧的环境下,新联想的高价格战略将很难持续下去,其主营业务成本率也将相应上升。而反观新联想的主要对手戴尔公司,其主营业务成本率非常稳定,一直持续在79%~82%

之间,高出联想公司几个百分点。在竞争加剧、毛利率持续下降的PC市场,几个百分点的差距是足以致命的。

(3)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供应链时代,构成产品实体的成本在电子行业的竞争对手之间差异不会太大。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讲将取决于企业的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管理水平。管理费用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而销售费用水平的高低将取决于企业的销售渠道和营销模式。通 过分析几个公司发布的财务报表可以发现,联想的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控制能力很强,几乎和戴尔公司不相上下,在10% 左右。但IBM IBM的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控制能力要差得多。公司的报表显示,其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平均接近20%,这可能就是 原IBM PC部门虽然拥有很高的毛利率但仍然亏损的最主要的原因。由于新联想IBM PC在合并的头三年不打算进行重大的重组,可以预测 原 部门的费用控制能力将很难有大的改善。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很容易可以得出合并后的前三年联想的销售利润率可能接近于零,甚至可能为负。

(二)举债规模和财务杠杆作用 联想此次收购承担了IBM—PC部门的5亿美元的负债。在收购的资金方面,6.5亿现金支出中有5亿美元是通过过渡融资解决的。这些将使得联想的资产负债率由以前的2.6%急遽上升到42.1%。资产负债率的急遽上升,首先会大大增加联想每年的财务费用,拉低公司的利润,并进一步稀释EPS。另一方面,42.1%的资产负债率将增加联想的财务风险,恶化其财务结构,进而提高联想未来的融资成本。在利润方面,IBM公布的消息显示,其PC业务在过去三年半共亏损近10亿美元,仅2004上半年的净亏损就达到1.39亿美元(联想公布与IBM交易细节,柳传志称2005年有望盈利)。假如收购在2004 年9月份完成,新联想的模拟利润表显示,新公司的合并净亏损为8.64亿港元。如果新联想在合并后不能够有效的扭转原IBMPC部门的亏损状态的话,联想的利润将会出现大幅度的下滑。所以,此次收购将大大提高联想的资产负债 率,使公司财务杠杆产生负面影响。

(三)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从财务的角度看,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将主要取决于公司未来的现金流水平。现金流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1)资产结构分析。合并后,由于公司投资扩张的需要,公司的固定资产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加上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水平的影响,公司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周转速度相对较慢的经常性流动资产的比例也将进一步增加。如果新联想不能够在未来几年中对资产进行合理的配置,将大大降低公司的资产周转率。

(2)资本结构分析。前面已经分析,公司的举债比例将进一步提

高,估计可以达到42.1%。从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来看,公司的总体融资模式应该是“ 短贷长投”,即短期性贷款用于相关长期的投资。公司实际上走 的是类似“ 击鼓传花”的融资模式。此时,公司现金流能否持续将取决于外部环境的持续稳定、银企关系的持续良好、完好的预算管理能力、较完善的造血功能机制四个因素。其关键在于公司拥有完善的造血功能机制。如果造血功能机制不能形成,则外部环境的风吹草动,有可能将使公司在一夜之间陷入现金流中断的财务困境。然而,仔细分析联想未来三年的情况,笔者发现其现金流存在巨大 PC的风险。首先,前面提到此次收购的内容不包括 业务所持有的IBM

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而从公告中披露的信息发现,个人电脑部门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接近3 亿美元。从报表可以知道,联想在收购后只剩2.5亿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如果一次投入,将会使得原联想部门陷入现金流断裂的危机。即使这笔资金可以像以往一样得到 公司的融资支持,新联想每年也必须付出大量的利息

费用。其次,本次收购需支付6.5 亿美元,其中1.5 亿美元来自联想集团自身,其余5亿美元来自高盛公司的过渡融资。但联想的公告中显示,这笔融资需要在两年内偿还。在如此短的时间要偿还如此巨大的资金,这对未来的联想集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再次,要对联想和IBM的PC部门进行彻底的重组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确定性,可以肯定整个重组过程将耗资不菲。还有,由于联想是2008年奥运的首席赞助商,估计需要投入6500 万美元,同时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也将对未来几年来新联想集团的现金流产生极大的压力。最后,资料显示合并后新联想集团的模拟经营净现金流量为负7100万美元(2004年)。也就是说IBM PC部门目前的经营现金净流量为负数。如果这种情况保持不变,就意味着这部分业务无法为新联想集团创造正的现金流。这将对新联想公司产生致命的打击。

三.联想并购IBM 6年之启示

并购IBM PC业务之后,联想先后导入了IBM、戴尔文化。文化的融通与对冲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不可避免地经历了阵痛和煎熬。

5年前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以30亿美元的营业规模来整合90亿美元的业务规模,被业界称为“蛇吞象”,迄今仍保持着这一中国制造业最大国际并购交易的纪录。那么联想的5年国际化之旅,能给我们浙商哪些启示?

虽然电脑行业领域并购成功的案例只有25%,联想在并购之前在中国的营业额只有29亿美元,到2007年是169亿美元。净利润从1.4亿美元增加到4.84亿美元,国际市场份额也从2.4%增加到7.7%。通过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在追求规模与效益方面,联想无疑是取得了一个阶段性的成绩。

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出现,联想似乎突然失去了方向与动力,大幅度的连续亏损使管理层不得不采取果断措施。2009年初,联想实行了并购后的第二次大重组,柳传志重新出山,改造组织架构以应对市场,利润随之持续升高。

金融危机后,基于对IT市场趋势的判断,柳传志迅速做出反应,回购互联网手机业务。在这场由于新技术变革引起的动荡中,联想的新业务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目前我们在全球市场占有份额已经增加到10.5%,前几天IDC公布的全球电脑销售增长平均速度是2.7%,而联想的增速是21%,远远地超过竞争对手。”那么成功有哪些原因呢?

第一点是并购之前一定要把问题想清楚,想清楚为什么要并购。就拿联想并购IBM而言,第一IBM为什么要卖这个业务?第二为什么IBM做这个业务会持续亏损,我们买了后就会赚钱吗?第三我们最根本的是想通过并购得到什么?对于联想而言,一个是品牌,一个是技术,一个是全球性的资源。

而所有的问题当中,最需要慎重考虑的是并购过程中以及并购后的风险问题,该如何去规避?这方面就需要详实的调查,制定应对方案以及反复的推演。第二点是要具备一个很好的并购基础,要对自己所处的行业有深刻的认识。1994年的时候,联想还是一个小企业,当时整个中国市场基本被国外大企业占据,通过不断学习和市场钻研,联想的中国市场份额从2.7%提高到27.5%。数据攀升的背后,其实是联想通过向国外企业不断学习,对本土市场不断理解的结果。这是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第三点是团队建设,这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基础管理问题。所有企业有三个共性的地方非常重要,即建班子、订战略和带队伍。在经历金融危机的时候,柳传志重新出任董事长,配合杨元庆一起调整领导班子,建立了一个以杨元庆为主的高效领导团队,制定了一个非常正确且可执行的战略。在这个中西合璧的团队中,中外高管各有4位,他们均掌握着联想各方面的权利,能够从务虚到务实,针对市场详细分析情况,并能够团结一致地执行战略。

当然团队建设过程中,建立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非常重要。联想并购整合过程中的经验是:高管的文化融合,这是一个企业并购之后的核心关键。并购之后,联想先后导入了IBM、戴尔文化,文化的融通与对冲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不可避免地经历了阵痛和煎熬。

在经历了一大堆中西方高管的文化冲突之后,柳传志亲自操刀,统一高层的价值观,确立了“说到做到、尽心尽力”的联想共同核心价值观。“现在联想的员工,包括国际员工都开始热爱这个公司了。”或许这才是柳传志谈及并购成功最满意的地方。

“次贷”危机的原因和启示分析 篇3

[关键词]“次贷”危机:形成原因: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283(2009)04-0039-01

如今,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成为了一个颇受关注的问题,它影响大、范围广,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除了雷曼兄弟、贝尔斯登等大投行损失惨重甚至倒闭。金融危机的蔓延甚至使冰岛等国家面临破产之境。而且,它除了在金融领域引起了震荡,美国乃至中国的实体经济也深受影响。美国的房地产和汽车行业首当其冲,随之也影响到了中国的出口。“多米诺骨牌”究竟从何而来,又将向何而去,笔者将在此简单分析归纳,以期提出政策建议。

1“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

关于此次危机的原因,首先还是应当从经济的基本面来考虑。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新经济增长点的缺乏和其经济内部结构的非均衡。从直接或表面原因来看,是金融问题。从实质或深层原因来看,是实体经济出了问题。此次危机的波及范围之广,表明它绝不只是某一公司经营不善所造成的,而应是属于系统性风险之列。

从运河、铁路的修建到网络经济、信息生化革命,华尔街的大牛市总是与技术革命息息相关。而华尔街巨大的资源配置和资金融通的能力又帮助了美国产业革命的不断升级。美国的经济在这个道路上不断腾飞。然而,自21世纪以来,美国的网络泡沫破裂后,其经济一度缺乏新的增长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周期已经进入IT长周期波段的末尾。

第二,全球经济结构的失衡和美国金融政策的失误都是重要原因。美国国内储蓄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低位,对外贸易逆差严重。而格林斯潘开始执行金融强国政策,企图通过美元政策来让全世界为其消费和逆差买单。在这个过程中,日本的经济复苏、中国的快速经济增长都使得我们吸收了大量的美元。这些美元储蓄需要寻找金融资产来投资,又为华尔街金融衍生品的创造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最终,全球流动性泛滥,美国的金融严重脱离了实体经济。可以说,这次危机是其制度和政策造成的结果,经济增长动力的缺乏则是危机蕴藏的根源所在。

此外,消费信贷的过度扩张,杠杆交易的高风险性,以及宏观监管跟不上微观主体的创新速度都是重要原因。自2001年开始,为刺激总需求,美联储屡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促进了房地产市场2001-2005的繁荣,这也为这次危机埋下了缘由。美国住房的自住比率事实上已经很高,泡沫逐渐膨胀,房价下跌可谓必然。但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使得风险无限分散、扩大,各金融保险机构深陷其中,贷款真实来源和资信情况变得难以追究,监管漏洞出现。

美国投资银行的杠杆比率本来的要求是在15倍以下,但从实际数据来看,几大投资银行的杠杆比率多在30倍以上,最低的摩根士丹利也有20多倍,大大突破了监管要求的范围限制。但是,由于在经济良性发展时期,高杠杆比率带来的是高收益,且能加强美国投资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监管部门并未予以深究。美国金融监管创新的速度慢于微观主体的创新速度并导致监管真空也是重要因素。这一切最终直接导致了危机的爆发。

2“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2.1稳步推进金融创新和金融改革的步伐

虽然此次危机反映出了金融衍生工具产品和市场存在的许多问题,但也引发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监管创新的潮流。我国并不能因此投鼠忌器,放慢金融创新的步伐。资产业务证券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流动性风险,与之相伴的杠杆操作和消费信贷的疯狂扩张是此次危机的原因之一,但其本身在使银行避免贷款风险、解决流动性问题、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结合的关键作用是不能被忽视和抹杀的。我们仍旧要坚持和鼓励创新,只是在掌握好节奏的同时要注意风险控制,考虑完善定价机制,避免创新过快。另外注意加强宏观上的创新,使监管部门紧跟微观主体的创新速度,在避免监管漏洞同时不抑制微观主体的创新,防范系统性风险,使我国的金融业持续、稳健发展。

而金融改革的推进更是有重要意义。每一次产业革命总是需要金融革命与之相适应,只有金融服务的完善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才能形成系统性的产业变革。我国要加快产业变革,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创新必须突破现有的金融瓶颈,不能因危机而放慢速度。如要发展高科技企业,我国必须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和三板市场,满足不同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毕竟银行主导型的金融机制不适合鼓励中小企业的创新,加快形成有效的资本市场才能全面提升我国的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2.2改善经济增长模式,扩大内需

中国的经济增长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的是“三驾马车”审的投资和出口,消费的带动作用相对有限,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更是形成鲜明对比。这次危机首先影响到的是我国的出口,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许多沿海中小企业濒临倒闭,反映出了出口分散化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它使我们看到了现阶段扩大内需的重要性和急迫性。然而,说到扩大内需,中国一个重要的瓶颈就是贫富不均。我国近年来农村居民收人所占比例甚至呈下降趋势。要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现有体制改革和释放农村购买力的问题是亟待解决的。

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土地流转、刺激农村需求都是重要问题,而从金融的角度提供启动资金则是可以考虑的一个方案。目前,我国小企业和农业贷款难的问题还很突出,2009年初信贷投放的大额增长仍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大额信贷投放中,票据融资占有重要比例。但是一方面票据融资存在空转,即缺乏真实贸易背景的情况;另一方面信贷投放仍存在结构上的不平衡,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贷款难易相差甚大。而这一切的解决有赖于金融机构的结构调整,避免与实体经济错配的情况。

1)宏观调控需考虑我国缺乏弹性的经济体的现状

与其说这次我国沿海中小企业大量倒闭是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我觉得前期中国政府宏观调控的失误所造成的影响更大。中国的经济体不同于美国,是—个缺乏弹性的经济体,并且还处于“婴幼儿”阶段。我国企业自身的“造血能力”普遍不足,民间的小额借贷又不够发达。政府一旦采取如此严厉的措施紧缩信贷,立刻导致许多中小企业的资金链断裂,濒临死亡。

东北高速问题分析及启示 篇4

关键词:东北高速,治理结构,启示

东北高速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东北高速”) 于1999年7月18日在我国吉林省长春市成立, 系由黑龙江省高速公路公司 (“黑龙江高速”) 、吉林省高速公路公司 (“吉高公司”) 、华建交通经济开发中心三家企业共同发起, 采用公开募集方式设立。公司主营公路的投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收费。

公司股票于1999年8月10日在上交所上市, 性质为公路类国企大盘股。上市之初, 公司三大股东黑龙江高速、吉高公司和华建交通经济开发中心分别拥有公司股权30.18%、25.00%、20.09%。其控股子公司主要有哈松公路大桥有限责任公司、长春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等。

1 公司治理结构特点及其引发的问题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国有股“一股独大”, 2005年开始实施的股权分置改革未能根本改变这一格局。因此人们普遍认为, 大股东相互权衡对东北高速有利无弊。东北高速也一向被认为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典范。

但是东北高速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虽然有效地克服了上市公司中普遍“一股独大”现象的弊端;但是也引发了公司内部的“股东战”及其他一系列问题、从而成为其被ST并最终分立的根源。因为股权分散在三大股东之间, 没有一个绝对控股股东, 募集资金投入和新建的道路也是跨省分布, 这对公司今后的经营可能带来不易协调的管理风险。

东北高速由黑、吉和辽三省共同创立, 原本具有牢固的发展根基和光明的发展前景。但是自东北高速成立以来, 大股东竞相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利益。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来自黑龙江高速和吉高公司方面, 表面上表现为管理层之间的矛盾。公司于1999年同时设立黑龙江分公司和吉林分公司, 不能排除是两大股东利益相争的表现。不久, 吉林方面委派的部分人员涉嫌在原单位挪用公款一事造成公司董事位置空缺, 给公司运行带来诸多不便;2000年, 东北高速总经理挪用公司800万元闲置资金, 中国证监会于当年5月派发整改通知书, 称东北高速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 存在政企不分, 经营班子不团结等。该公司的治理状况开始混乱。随后在6月29日, 东北高速公告称全体经理班子被就地免职, 开创了我国上市公司罢免全体高管人员的先河。这是黑龙江高速与吉高公司正面冲突的开端。吉高公司擅自将2000年全部收费自行扣留, 直接导致当年东北高速年报中长平高速公路的空账。虽然2000年东北高速的收入有所减少, 但长平路的收入下降额度最大。此次事件的发生成为两大股东利益冲突愈加严重的导火索。

伴随着2005年的中行巨额资金被骗案的出现, 东北高速再次暴露了公司内部股东不和的问题。当年7月18日就已到期的董事会也一直未能换届, 公司董事长一职空缺长达两年。2006年黑龙江高速提出董事长候选人, 但吉林和华建方面强烈反对。此次事件引起了中国证监会吉林监管局的重视, 监管层致函提醒东北高速尽快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2 东北高速的转变

2.1 首次转变——“ST东北高速”

2007年5月23日, 东北高速召开的2006年度股东大会上, 出席会议有表决权的股东一致否决了公司《2006年度报告及其摘要》、《2006年度财务决算报告》、《2007年度财务预算报告》三项方案; 6月21日召开的会议仍未形成明确决议。东北高速暴露其严重的治理结构问题。

7月2日东北高速发布临时公告对上述情况予以批露。按照上交所相关规定及要求, 公司股票将从2007年7月3日起开始实施其他特别处理, 公司股票简称更名为“ST东北高”。东北高速成为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因非业绩亏损而被“ST”的第一家。同时, 此次事件也揭露了ST东北高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矛盾。除上市公司的财务问题外, 根据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 董事会会议无法正常召开并形成决议的情形下, 公司股票也会被实施ST, 这样看来, 东北高速被ST很可能是依据这一条款。

东北高速被ST的公告称“根据上交所的相关规定及要求, 为充分揭示风险, 2007年7月2日停牌一天, 从7月3日开始实施其它特别处理, 股票简称‘ST东北高’”, 并没有说明原因。在2007年的年报中其业绩不仅没有亏损, 而且是有盈余的。但上交所对东北高速实行特别处理, 理由是公司治理存在问题, 使其成为我国首家盈利下被ST的公司。虽然公司因治理问题被ST的情况在国外已经存在, 但在我国还是首家, 因而ST东北高的案例震惊了沪深两个交易所、乃至全国。业绩固然是支撑上市公司正常运转的前提, 但公司治理情况出现问题, 同样会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进而给股民投资带来风险。此次东北高速的案例也向其他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

2.2 再次转变——分立重组

我国证券市场中为拯救陷入困境的上市公司或增强市场竞争力而进行合并的案例很多, 如第一百货吸收合并华联商厦、重庆长江水运吸收合并西南证券等。公司合并很大程度上符合韦斯顿提出的协同效应理论。因为公司合并之后可以在运行效率、资源配置等方面更好地促进公司的发展。上市公司一旦发生状况多数选择合并, 弥补自身劣势、增强竞争力。但是, ST东北高做出的决定再次震憾整个证券市场及至全国:公司“裂变”—分立重组上市。

公司分立有利于公司及其管理层聚集经营, 改善经营绩效, 也有利于投资者发扬公司不同业务的不同价值, 有利于提高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效率。即公司分立对经营多元化、业绩良好但股本不断增大的公司是有利的。目前在我国公司分立还是禁止的。ST东北高虽不同于上述公司类型, ST东北高的经营业务比较集中, 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但整个公司的决策制定出现了多元化, 并且很多时候决策者意见无法统一, 最后导致公司2009年3月13日的停牌。

2008年6月30日, ST东北高股东大会上选出了新一届的董事及独立董事人员, 但均未达到我国《公司法》的规定。随后, 三大股东围绕这一问题再次爆发冲突。至此, ST东北高的股权分化已经很明显。大股东之间的矛盾、冲突已难以调和, 合并只会让ST东北高的治理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公司问题要根本解决, 只有将两大股东隔离, 拆分是一种方式。公司分立后公司分别在两大股东所在地, 更易获得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可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时, 使东北高速大股东及中小股东的利益获得了最大保障。为最大限度地保障公司大股东及中小股东的利益, 公司决定分立重组上市。

2010年2月24日实施分拆上市议案, 即ST东北高分立为龙江发展和吉林高速, 每股原股价转换为一股龙江发展股价和一股吉林高速股价, 在此基础上, 黑龙江高速与吉高公司相互持有的分立公司的股价无偿划转, 分拆后, 原ST东北高的股东华建交通经济开发中心分别为两分立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同时, ST东北高速注销法人资格, 其股票于2月26日起终止上市。至此东北高速不复存在。

3 ST东北高速案例启示

东北高速由黑龙江高速、吉高公司和华建交通经济开发中心共同出资成立。公司运营过程中, 股东相互制衡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上市公司中常见的“一股独大”问题, 同时又使东北高速进入了另一个误区。东北高速的案例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国证监会及其他监管部门应严格规范上市公司的申请程序, 加强上市公司的管理, 正确对申请公司做出全面评估。如东北高速在申请上市时, 各监管部门曾将其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典范, 却忽略了东北高速特殊的治理结构可能导致的其他问题。

(2) 中国证监会及其他监管部门应对上市公司实施严密监督并对问题企业及时跟踪处理, 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若问题公司不依照批示改善其状况, 则相应的监管部门要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和股东的利益。

(3) 上市公司出现问题时, 内部高管人员应寻找问题的根源, 对症下药。公司找到问题后及时处理, 防止东北高速治理问题形成的恶性循环再次发生。东北高速在2000年已经出现了治理问题, 随后几年多次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致函, 但其不仅没有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反而使问题进一步恶化。

考研政治真题:命题分析与启示 篇5

一、题型与分值分布

今年的考研政治题型设置与往年相同。客观题(选择题)与主观题(分析题)依然延续往年的分值比例分布,分别为单选题16分,每题1分;多选题34分,每题2分;分析题50分,共5道题目,每题10分。

从各科目分值上来看也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题1分,共16分。

“马原”4分,(第1-4题),“毛中特”4分,(第5-8题);史纲4分,(第9-12题);“思修”2分,(第13、14题);“世经”2分(15、16题)

多项选择题:17-33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马原”10分,(第17-21题),“毛中特”10分,(第22-26题);史纲6分,(第27-29题);“思修”4分,(第30、31题);“世经”4分(32、33题)

分析题:34-38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马原”10分(第34题);“毛中特”10分(第35题);“史纲”10分(第36题);“思修”10分(第37题);“世经”10分(第38题)。

二、2016年度政治命题分析

总体来说,今年的考研政治难度不大,相比较15年的考题难度略有下降。客观题(选择题)的难度依然保持着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多项选择题,是拉开考生分数的利器。这需要考生准确掌握了有关的理论范畴、规律和论断或是否对相关内容有较深层次的理解辨别能力。如果大家没有真正理解有关的范畴、规律和论断,就不能准确把正确项与干扰项区别开来。在各种题型中,该题型的得分率是最低的。该题型的答题情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家的总分值。

分析题依然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来考查考生运用知识综合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来考查考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把握。今年政治大题中出现的关键词诸如“四个全面”、“铁腕治污”、“进京赶考”、“家风”、“人类命运共同体”涉及到了今年发生的时事热点问题各个方面。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复习中不仅要对知识点牢牢把握,还要多关注时事热点,并且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对于社会问题的分析中。

马原部分的主观题,今年结合了“四个全面”来考查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相关知识点。

毛中特的分析题,紧密结合了一直以来非常热门的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热点,第一问考查经济发展与环境的联系,也即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第二问考查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有何启示。体现出了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的“绿色发展”理念。

史纲部分与毛中特紧密联系,考查了七届二中全会和党的建设的相关考点,这部分也是和本年度的“四个全面”中的从严治党有所关联的。

思修部分结合“家风”考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美德。

世经部分结合今年的今年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这个社会热点问题,结合“命运共同体”来考查当今世界的主题。

三、对于2017年考研政治复习的启示

第一,要重视考试大纲解析这本官方教材,不能因为使用了其他非官方的的教辅材料而忽视了官方教材的研读。可以看到的是,每年的政治试卷都是紧贴大纲知识点来进行命题的。尤其是新增和变化的知识点,这些新增和变化的知识点都是根据每年的新政策、新形势、新思想等进行修订的,考生们要多加注意。

第二,在紧贴大纲知识点的时候要有侧重重点难点的掌握。政治考查的重点难点比较集中和稳定,把握了这些重难点可以在复习的时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重视真题。很多考生忽视真题,认为真题不重要,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事实上真题是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来为你展示考研政治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结合近五年以来的真题,不仅可以熟悉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还可以自行预测本年度可能会考到的地方。做真题的过程中也能检测自己对知识点的把握程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标准。

第四,从每年的政治试题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不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都与社会热点,时事政策联系紧密。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把知识点把握全面和牢靠,另一方面也要多关注时事政策变化,多思考将知识点的掌握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宜家的经营策略分析及启示 篇6

关键词:宜家;经营策略

一、宜家的发展历史

在上个世纪40年代,Ingvar Kamprad(英格瓦坎普拉德)在其17岁时注册了IKEA公司。公司发展初期,IKEA通过目录营销来销售低价家具,引起了市场轰动。随后,宜家开始自主设计家具,并且于1958年在瑞典建立了IKEA第一家家具商店。随后IKEA开始了快速的国际化发展,IKEA商场在很多国家开店,IKEA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家居用品企业,其销售的家居用品包括座椅/沙发系列、办公用品系列、卧室系列、厨房系列、照明系列、纺织品系列、炊具系列,以及房屋储藏系列和儿童产品系列等约1万多种产品,企业年利润超过50亿美元。在1998年IKEA在中国开了第一家店,并且在中国的一线城市引发了IKEA消费热潮。IKEA用不到80年的时间,成为了全球家具行业的领导品牌,这与IKEA独特的经营策略是分不开的。

二、宜家的经营策略分析

首先,宜家一直奉行全球化的经营策略。宜家在发展的历程中,遇到国内很激烈的竞争,但是宜家通过全球化的发展,化解了竞争压力,既获得了国际化带来的优质供应商,同时也获得了比瑞典国内大得多的国际市场。中国也在宜家全球化的架构之中,2004年,中国取代波兰成为宜家最大的成品供应国。在宜家内部,1979到1994年被称为“发现时代”,而1995年到2008年成为“扩张时代”。尤其是2000年之后,宜家扩大了在中国的采购比例,2001年宜家有14%的产品采购来源于中国。而到了2007年,宜家已经在中国有了300多家供应商,3家自由工厂,宜家体系中超过22%的产品来自中国。宜家将采购核心区域从东欧转移至中国,显示了其全球化经营策略的成功,因为宜家不是从单一国家的市场来选择经营策略,而是从全球资源利用和创新的角度来进行管理,从而打造了一流的全球化的供应链。

与供应链管理的全球化同步的是营销的全球化。宜家在旗下的产品系列都有自己的品牌,这些品牌名称会用各种文字印在宜家著名的产品目录之上,然后在全世界各地的宜家商场里出售。宜家通过特色的会员管理和会员服务在全球市场上建立了品牌影响力。宜家的全球化对整个公司的运营起到了关键作用,竞争对手如果缺乏这种全球化架构,就会缺乏在全球市场向宜家发起挑战的能力。

其次,宜家能够将创新和低成本战略结合起来,为顾客创造价值。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一个企业要同时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两种竞争优势的时候,很容易造成夹在中间的尴尬情况。但是宜家跳过了这个战略陷阱,为企业赢得了极大的竞争优势。宜家的产品不是简单的工业制品,而是宜家体系打造出来为顾客创造幸福生活的产品。为了给顾客带来更大便利,创造更大价值,宜家极度重视产品的创新。宜家的产品简洁实用,具有新意。在宜家初期,宜家产品的设计具有典型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随着宜家的全球化,宜家为设计师提供了独特的设计理念,既让灵感在多文化的交流中产生,同时又保证了不同国家设计的产品具有宜家独特的气质。宜家通过创新,将家具平板化,同时将卖场变成家居生活体验馆,顾客能够在IKEA门店中寻找生活的灵感,而且宜家将每种产品都进行了编号,顾客可以根据这个编号在网上订货,到门店货架自提,这些全新的经营方式创新,既为顾客带来了很好的顾客体验,又优化了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流程,降低了成本,使得宜家家具既廉价又时尚,成为各国年轻人钟爱的品牌。

第三,宜家有着独特的企业文化。

宜家能有现在的成功,与宜家独特的企业文化是分不开的。宜家出自北欧,深受北欧文化影响。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比较研究,北欧文化是一种低权力距离、女性阴柔气质主导的文化。宜家文化的核心是热爱生活、平民化、追求有品质的幸福生活。而宜家设计很好体现了宜家的文化,具有斯堪地纳维亚设计风格。斯堪地纳维亚设计是指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北欧国家以富有民主思想的大众化设计,以人文功能主义为先导,结合地域和民族特色,综合各种现实条件,为大众的日常生活提供的合理化设计。因此,宜家的产品一直强调实用性,不会有太多炫耀的成份。

宜家的创始人英格瓦先生也是宜家文化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英格瓦先生童年受到其祖母影响,热爱经商。17岁创立宜家,随着宜家的快速发展,英格瓦先生的财富不断增加。甚至在宜家成为全球最大的家居企业,英格瓦先生成为欧洲首富之后,他的出差旅行仍然是坐经济舱,提着宜家黄色购物袋,住招待所而不是五星级宾馆。他一直在努力工作,为宜家的理想作出了重大贡献,即“为大众创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宜家的文化构建在人道主义精神的美德之上,而英格瓦本人则是这种精神最好的代表,他缔造了宜家谦虚、崇尚创新、勇于承担责任、对大众的幸福生活有着强烈使命感的企业文化。1986年,他辞去集团总裁的职务,但继续作为高级顾问不知疲倦地为公司工作。没一个宜家员工都知道英格瓦先生的一句战斗口号一“我们想要做的,我们可以并且必将能够做到。齐心协力,共同创造灿烂辉煌的未来!”(选自1976年著述的《一位家具商的宣言》)。正是因为具有独特的企业精神,宜家的员工会竭尽心力为顾客服务,愿意为了节约一颗螺丝钉而反复修改产品的设计方案,可以为来到宜家商场的顾客提供丰盛美味的饭菜和优质的购物体验。显然,宜家独特的企业文化为宜家的成功作出了极大贡献。

三、宜家经营策略的启示

宜家的成功,给我们带来很大启示。在全球化时代,企业要发展,需要象宜家一样,能够构建全球价值链,具有全球思维。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能够为顾客创造价值。如果能够将创新和低成本战略结合,就会象宜家一样获得极大竞争优势。最后,企业的经营策略还需要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支撑,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像宜家一样的优秀企业。

参考文献:

[1](美)乔尼.约翰逊.全球化市场[M].麦格劳希尔出版社,2009.

[2]卢小兰.宜家成功之道:遵循国际化战略规律.中国服装时尚网,2008-02-18.

[3]刘艳.宜家家居品牌经营策略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

国外创新科研模式分析与启示 篇7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 指导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提出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我国科研机构如何在新形式下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值得我们深思。而国外一些创新型科研机构和民间资本资助科学研究等的创新运行模式、经费管理和改革举措等, 可以作为“他山之石”给予一些借鉴和启示。

1 国外新型研究机构

1.1 德国弗朗霍夫协会

德国弗朗霍夫协会 (Fraunhofer) 成立于1949年, 总部位于慕尼黑, 下属66个研究机构, 是欧洲最著名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弗朗霍夫协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通过“合同式科研”, 为德国各领域的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服务内容覆盖了企业从研发到生产的“全过程”。

弗朗霍夫协会以政府为主导, 引入社会资金, 其年收入70%从企业和政府项目中获得, 30%来自德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资助。其中, 产业化方面 (主要是与企业合作) 占30%, 与政府签订的项目合同占28%~30%。同时, 采用理事会、会员大会、执行委员会等机构设置, 形成了独特企业化运行的“弗朗霍夫模式”[1,2,3]。

1.2 芬兰国立技术研究中心

芬兰国立技术研究中心 (VTT) 总部位于赫尔辛基, 是北欧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公共研究机构。VTT的研究以应用技术为主, 范围涵盖生物、电子、信息、制造业、建筑等多个领域。通过为企业提供各类服务, 提升了企业的研发活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主要服务包括技术预见、开展战略研究、推进商业化进程、进行风险投资及提供专业化服务等5类。与弗朗霍夫一样, VTT的资金来源也包括政府部门提供的固定资助和经营性活动收入。

除了提供具体的项目研究成果, VTT还为企业提供风险投资、企业决策方案咨询等其他各类服务。VTT通过其创新运行模式, 为推动芬兰科学研究的发展, 提升芬兰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从而提高芬兰整体的创新能力做出了巨大贡献[1,4]。

2 民间资本资助科学研究

2.1 美国私人基金会

美国私人基金会资助内容灵活多样, 包括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和传播等方面。根据科学研究, 特别是前瞻性研究, 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 像私人基金会这种具有灵活开放性质的资助形式, 可以弥补政府资助项目的一些限制和不足[5]。

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32-1959年斥资2500万美元支持美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将生物学研究从传统的学科领域拓展到分子水平上的研究。

W.M.Kech基金会主要资助前沿交叉领域的研究, 在1999年资助的科学、工程学和医学项目涉及了从纳米尺度的技术和量子计算到虚拟工厂模型及理论天体物理学, 从神经科学、分子遗传学、结构与计算生物学到蛋白质组学等诸学科的前沿领域。

David and Lucile Parkard基金会投入1.14亿美元资助232个项目, 支持的领域是儿童健康、医疗保险、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等。

Whitaker基金会投入5000多万美元资助了126个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与教育项目。

Bill&Melinda Gates基金会投入4800万美元资助全球健康计划中的24个项目, 包括发展中国家通过接种疫苗可预防的疾病、生殖与儿童健康、与贫困有关的疾病研究等。

2.2 公司及个人赞助

Google公司为施密特海洋研究所 (Schmidt Ocean Institute) 投资1亿多美元。该研究所可以让科学家无偿使用其科考船“法尔克号 (Falkor) ”, 在全球探索深海奥秘, 比如海底火山和陌生生命形态。英特尔公司的捐助主要给了物理学、生物学、植物学、地质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林学和森林保护。所投资2亿美元的30米望远镜 (Thirty Meter Telescope) (右) 将建在夏威夷的一座山顶上。

詹姆斯·西蒙斯 (James Simons) 在数学和科学领域投入了11亿美元, 其中3.75亿美元用于自闭症研究。他还筹措了1300万美元来拯救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 (Relativistic Heavy Ion Collider) 。劳伦斯·J·艾里森 (Lawrence J.Ellison, 甲骨文) 投入480亿美元用于衰老、大脑科学、干细胞方面的研究;大卫·H·科赫 (David H.Koch, 科氏工业集团) 投入400亿美元用于食物过敏、医疗研究和前列腺癌等研究;杰夫·贝佐斯 (Jeff Bezos, 亚马逊) 投入320亿美元用于大脑科学和儿童发育和海洋探索;谢尔盖·布林 (Sergey Brin, Google) 投入318亿美元研究老年痴呆症;马克·扎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 Facebook) 投入285亿美元用于健康、物理、生命科学、数学等领域的研究等等。

3 国外创新科研模式的启示

3.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包括弗朗霍夫、VTT、私人基金会等等都是瞄准科技前沿, 将基础科研与产业化紧密结合, 注重基础研究和技术的推广应用, 致力于将研究成果向产业化推广。只有这样才能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 破除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创业者创新的障碍, 让创新真正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 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3.2 企业化运作带来活力

以弗朗霍夫为例, 无论从管理体制还是从运行机制上, 都很好地借鉴了现代公司的组织模式。在运行机制上, 形成了包括“合同科研”的合作机制、“民办公助”的多元化科研投入机制、开放完善的专利保护使用机制等在内的弗朗霍夫模式, 蕴含着现代企业的运作理念。VTT为了具体实现与产业客户的对接, 形成了专门针对客户的组织机制, 包括一个虚拟的知识群网络结构, 为客户个性化的专业服务以及市场部门, 主要包括开拓团队和市场操作团队, 使VTT能够迅速挖掘客户需求, 为客户提供“全过程”技术服务。

3.3 构建多元化合作方式

我国的科研力量分散在各高校、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 没有统一有效的管理机制, 很难形成有效合力。可以借鉴弗朗霍夫和TVV的经验, 加强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联系, 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打破现有机构之间的僵化格局, 整合研究机构的资源, 建立行业共同的研发平台, 进行机构改革和改制。同时, 以政府为主导, 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激发了科研机构面向市场开拓资源的能力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卢长利.国际产业技术的发展模式分析及借鉴[J].生产力研究, 2013 (12) :117-119.

[2]李建强, 赵加强, 陈鹏.德国弗朗霍夫学会的发展经验及启示[J].中国高校科技, 2013 (8) :54-58.

[3]刘强.德国弗朗霍夫协会企业化运作模式[J].德国研究, 2002 (1) :62-80.

[4]郝莹莹, 陈沽.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的发展与运行机制[J].中国科技论坛, 2009 (2) :140-144.

服务外包的动因分析及启示 篇8

服务外包作为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其他一般产业相比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能耗低、环境污染少、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 被称为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服务外包是外包的一种类型, 因而理解服务外包先知道什么是外包。Corbett (2004) 认为:“外包指大企业或其他机构将过去自我从事 (或预期自我从事) 的工作转移给外部供应商。”Bosanko等 (1996) 把外包定义为:“很多传统 (内部) 功能由外部承包商来完成。组织不仅要进行企业内部协调, 而且要进行与企业维持长久联系的外部供应商和销售商的协调。所谓外包是指企业将那些原本自主经营的非核心业务或生产环节外包出去, 通过利用外部专业资源降低自己的经营成本。这利于企业将有限资源集中于核心业务的拓展, 提高生产效率, 增强对外部环境的应变力, 来实现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高。”简单的说, 企业做自己做的最好的, 把其余外包出去。

根据毕博咨询公司对服务外包所下的定义, “服务外包就是指企业为了将有限的资源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借助先进的信息通讯技术, 并利用外部服务提供商的专业化资源, 将那些原本在企业内部自主完成的工作交给接包方去完成, 以此实现降低生产成本、增强资金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并进而增强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性经营模式”。

服务外包的分类, 以服务对象为划分依据, 可分为I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 信息技术外包) 、BPO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业务流程外包) 和KPO (Knowledge Process Outsourcing, 知识流程外包) 。ITO强调技术或者说更注重成本和服务。BPO则强调业务流程, 主要目的处理有关业务效果和运营的效益问题。KPO, 严格来说, 它是业务流程外包的最高级别, 这是其智能化的延伸。知识流程外包的优势是凭借业务专长而非流程专长来为客户创造价值, 凭借全球范围内的数据库以及监管机构信息资源, 在进行综合分析后最后给客户提供一份可供借鉴的决策分析报告。从服务外包供应商在地理位置的分布情况看, 服务外包又分为在岸外包和离岸外包。由于外包所涉及的具体业务较多, 从提高服务的具体业务类型来看, 服务外包又分为计算机互联网服务外包、金融服务外包、影视文化服务外包、医疗教育服务外包、教育与培训服务外包、商务服务外包及各类专业性质的服务外包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的推动下, 服务外包迅速发展, 全球市场容量快速扩张。目前外包正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 服务外包已成为当今世界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和转移中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根据商务部统计, 在国际形势较困难的情况下, 2008年1-8月共执行服务外包出口合同金额19亿美元, 比2007年同期增长17%。2011年, 我国服务外包快速增长, 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323.9亿美元, 同比增长63.6%。其中, 承接国际 (离岸) 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238.3亿美元, 同比增长65.0%, 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2011年我国承接服务外包占全球的23.2%, 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

二、服务外包的动因分析

首先从专业化分工理论角度, 专业化分工带来规模经济效益, 随着专业化程度加深使得贸易从国内贸易扩展到国际贸易。从规模经济的角度, Grossman等新贸易理论学派的代表, 认为外包对于加深专业化分工实现规模经济和降低成本有促进作用。其他对于服务外包分析, 无论从产业间贸易理论还是产业内 (产品内) 贸易理论分析, 实质上都是专业化分工理论的应用。

其次从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来看, 由比较优势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知道, 贸易双方的相对成本差异才是国际贸易发生的主要原因。那么造成服务成本差异源于各国收入的差异, 而不同国家劳务成本的差异会影响不同服务价值的分工, 从而推动服务离岸外包。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 其服务价格相对于商品价格的低估程度越明显。

但是在服务外包市场有些现象并不能用传统理论做出合理解释。比如据IDC的市场调研数据, 2006年全球ITO市场4670亿美元, BPO市场4227亿美元, 其离岸外包的比重分别为3.1%和不足1%。一般而言, 在岸外包可以降低成5%~15%, 而离岸外包可以降低成本40%~50%, 为什么离岸外包比重远低于在岸外包?另外在离岸外包市场中像澳大利亚、加拿大、以色列、爱尔兰等高收入国家仍然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呢?服务外包不是发生在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之间, 而是发生收入差距不大的国际之间。

合约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和分析服务外包发生的现象。我们把服务外包看作一个企业内部契约向外部市场契约转化的过程, 也就是说重新划分市场与企业的边界, 这是典型的科斯问题。科斯理论认为, 市场机制存在着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源于契约不完整。服务外包的交易成本指与外包商的缔约费用和管理费用, 其高低对服务外包发生广度和深度具有根本的制约作用。

合约理论的核心是交易成本, 与企业合约不同, 市场合约会产生交易成本, 但它却可以节约企业内管理成本与组织成本, 而且减少企业内部规模不经济的成本。服务外包的本质是人力资本市场合约和劳务企业合约的统一, 兼取两种合约的优势。由服务的性质知道, 服务质量是难以预见的, 那么服务外包的交易成本就主要表现在服务质量方面的风险, 包含服务接包商的能力大小、人力资本的质量高低、服务的规范性与否、交易能否及时以及对企业内部知识产权与商业机密的保护等多个方面。这种风险一方面源于接包方自身的管理制度完善、人力资源质量状况, 另一方面在于接包方所处的周围环境, 如是否尊重合约的市场环境、盛行的企业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及执法的严格程度等。例如, 买玩具主要关心产品质量, 而雇保姆则要注意其经验、能力、人品等其他方面。发包方在寻求合适的接包方时, 首先考虑尽可能地降低风险。因为这不是一次性购买服务, 而是与接包企业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并获取持续性的、可依赖的服务质量。外包的服务是属于企业价值链的重要环节, 一旦服务质量存在问题, 那结果可能就对企业的整体运行产生重大影响。那么利用合约理论就可以有力地解释前文所述其他理论难以解释的种种现象。很明显离岸外包比在岸外包更能降低成本, 但离岸外包的交易成本较高, 风险大, 所以大多数发包方宁愿牺牲成本的节省而选择降低风险, 因此在岸外包要远多于离岸外包。在离岸外包的承接国家中, 澳大利亚、加拿大、以色列、爱尔兰等高收入国家占很大份额, 主要看重的是这些国家的市场环境、法律环境的优势, 有利于降低服务外包的交易成本。

三、我国服务外包业发展的启示

服务外包近十几年在全球迅速发展并形成一种全球化趋势, 正是因为存在很多好处, 尤其对承接国, 通过承接服务外包, 可以直接提升我国服务业水平,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对于我国这样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来说, 通过承接服务外包可以大大缓解劳动就业的压力。另外通过承接外包, 可以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服务技术和管理经验, 促进服务业技术进步。通过外包的发展带动国外直接投资和人员交往, 利用技术外溢效应, 对于推动东道国技术进步起很大作用。

我国政府清楚认识到大力承接服务外包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开始非常重视发展服务外包业, 实施“千百十工程”, 即在“十一五”期间, 在全国建设10个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推动100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将一定规模的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我国, 培育1000家取得国际资质的大中型服务外包企业。为实施这一战略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 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训、资格认证、税收和财政补贴等方面。这些政策主要基于最大化利用我国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 凭借政策措施补充比较优势的缺点, 增强我国企业在获取服务外包合同成本费用的竞争性。可以看出这些政策制订是在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响下出台的。但是, 仅从比较优势理论角度来制订政策, 结合服务外包发展趋势就显得很不够。我国服务外包业要持续性发展并在竞争激烈的离岸外包市场取得竞争优势, 合约理论具有一定重要的意义。印度著名智库RIS总结印度服务外包成功经验时认为“关键因素有三:一是优越的人力资源, 二是成本优势, 三是企业的信用。”我们知道世界上取得国际认证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就是印度, 这对于提升企业信用有很大帮助, 同时对于降低发包企业交易成本有重要作用。要与发达国家比, 我国的明显优势是具有服务外包低成本, 但与印度、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相比, 中国仍然存在英语人才不够、缺乏承接服务外包的核心大企业等劣势, 更深的探究会发现,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不给力、企业诚信与行业自律不充分、行业协会缺失、法治环境亟待改进、缺乏公平公正透明的管理与政策环境等。如果由合约理论来理解, 那原因就是市场风险过大, 交易成本过高, 这是发包方不敢将服务外包合同大规模转向我国的重要原因。所以从合约理论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改善服务外包环境的政策建议:进一步开放和完善服务业市场, 加大服务业吸引外资力度;建立和积极培育全国性服务外包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完善公平的产业发展环境, 构筑商业便利化平台;加强对服务外包产业潜在风险的监督、防范和管理。

参考文献

[1].陈景华.服务业离岸外移的经济效应分析.世界经济研究, 2007 (2)

[2].卢锋.当代服务外包的经济学观察—产品内分工的分析视角.世界经济, 2007 (8)

[3].江小涓.服务全球化与服务外包:现状、趋势及理论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中日学校德育目标比较分析与启示 篇9

笔者之所以选择日本作为我国学校德育目标的比较对象, 是基于以下考虑:日本与我国一衣带水, 两国均人口众多, 资源匮乏, 且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 具有较接近的文化背景。日本的自然条件先天不足, 又饱受战争摧残, 然而在战后20年里就实现了经济腾飞, 用不到50年的时间走完了欧美发达国家用两百多年才能走完的路。究其原因, 正如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所说:“资源小国的我们能够在短期内建成今日之日本, 其原因在于国家教育水平和教育普及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更是战后日本经济得以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日本能根据国家需要与时代发展及时地调整德育目标, 这一点是最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笔者拟在对比分析中日两国德育目标异同的基础上, 吸取日本学校德育的精华, 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德育目标的改革与发展之路, 以促进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学校的德育目标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我国学校的德育目标就贯穿着“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精神。1993年出台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 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2004年,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更明确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 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005年4月20日,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指出:“大学教育阶段德育目标是:教育引导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精神,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同时, 积极引导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由此可见, 总体上, 我国学校的德育目标就是要使全体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的、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与文明行为习惯的、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日本学校的德育目标

当代日本学校的德育目标是以1947年的《教育基本法》与《学校教育法》的根本教育精神为基准, 将尊重人的精神贯穿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其他具体生活中, 使青少年为创造个性丰富的文化及发展民主的社会和国家而努力, 成为能够对和平的国际社会做出重要贡献的日本人。日本的《教育基本法》规定:“教育必须追求人格完美, 促使作为和平国家及社会的创建者, 热爱真理和正义, 尊重个人价值, 重视勤劳与责任, 充满自主精神, 成为身心共同健康的国民”。这一规定实质上是对日本道德教育目标的完整表述, 其中共有七个方面的德育目标:完美人格的拥有者、和平国家及社会的创建者、热爱真理和正义者、尊重个人价值者、重视勤劳与责任者、充满自主精神者、身心共同健康的国民。1966年7月, 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理想的人》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日本国民的基本品格:具有纯正的爱心;具有对于象征国家标志的敬爱之念;发展优秀的品格。《理想的人》的报告还具体提出了日本道德教育的目标:首先, 作为个人, 应该尊重自由, 发展个性, 锐意振作, 有坚强的意志力, 有小心谨慎的意识;其次, 作为一个社会的国民, 应具有爱国主义精神, 爱护、尊重象征国家的标志, 养成民族特性。日本在20世纪末的教育改革中, 面对“教育荒废”与道德滑坡的现象, 突出强调加强道德教育, 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 展示了日本对新世纪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新要求, 主要有三个方面: (1) 培养宽广胸怀与丰富的创造能力; (2) 培养自主、自律精神; (3) 培养在国际事务中能干的日本人。

中日两国学校德育目标的共性分析

由上述对比看, 中日两国的学校德育目标虽然由于各自的民族文化背景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但两国的学校德育也具有共同的客观规律性, 故两国的学校德育目标具有共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把民族精神的弘扬作为德育目标的基石德育目标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 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任何国家在设定德育目标时, 必然要结合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 在消化、吸收、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 重塑本国的道德价值观。历史证明, 在学校德育目标的设置过程中, 越是重视民族精神的培养, 德育就越有成效。我国学校德育历来重视强化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为国献身的精神, 同时, 也十分强调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致力于民族精神培养。日本的民族精神教育更为突出, 历来提倡本国历史教育, 培养学生具有国家意识, 继承和弘扬“大和”精神, 让学生以校为荣, 以国为荣。可见弘扬民族精神应当是学校德育的核心目标与基石, 因为民族精神作为一种激发人向上的动力, 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需要和结合纽带。

把握时代脉搏, 将全球融合意识的培养作为德育目标的最终体现德育目标的设置必须反映人类的共同要求, 并要反映一定的时代特点。随着现代科技生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中日两国在制定德育目标时, 都强调把人类普遍的价值观作为德育的共同因素和最终体现, 对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我国向来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把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作为德育的主要目标。日本在学校德育的价值取向上, 也一贯强调“社会为本”, 主张把“集体主义精神”作为学校德育的目标内容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趋势, 两国都意识到, 要培养具备适应现代经济科技发展的具有群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的新型人才, 必须在德育目标中体现全球性与时代性, 培养学生具备开拓进取、公平竞争等时代精神和全球性的道德观念。

中日两国学校德育目标的差异比较

学校德育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 都不可能是一种单纯的教育行为, 必然受到本国或本地区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和本民族传统的影响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在道德目标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两国学校德育目标所体现的阶级性、政治性不同在阶级社会, 德育是不可能脱离阶级性的, 一个国家的德育目标是最能反映教育的阶级性与政治性的。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从来不回避、并且毫不动摇地坚持德育目标的阶级性与政治性, 如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都把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最根本的目标任务, 都把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作为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 这既体现了我国学校德育目标在政治上的现实性——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也体现了我国德育目标设置在政治上的前瞻性——为共产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德育目标具有较大的闭锁性与民族保守的倾向, 其政治倾向也较明显。相对而言, 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 其德育目标比较开放, 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 日本所讲的中立或公正, 实质是要维护“议会制民主主义”, 要求学生热爱“议会制民主主义”, 虽然从表面上看, 日本的德育目标仅仅是道德准则或行为规范, 似乎没有什么阶级性与政治性成分, 但实际上却是以隐蔽的形式体现其政治要求的, 目的是培养服务与忠诚于本国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社会“合格公民”, 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实现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目标。

两国的学校道德目标所包含的内涵不同德育目标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必然受到本国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因此, 不同的国家, 其德育目标的内涵是有区别的。我国的德育目标较广泛, 目的是培养“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强调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意识。从内容上看, 我国的学校德育目标较广泛, 主要包含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等, 尤其重视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历来强调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的培养, 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 能够指导他们生存发展的心理品质教育、青春期教育和“三观”教育等在德育中相对薄弱, 我国只是把少数具有共产主义高尚品格的人作为全体学生仿效的榜样, 而没有推行实在的、普及性的公民道德教育, 从这一层面看, 我国的德育目标其实是较狭隘的, 且德育目标过于笼统, 层次不清, 影响了实施的有效性。而日本的德育目标则相对较明确, 是属于“普及、提高能力型”的。虽然日本战前也曾重视培养皇国臣民、培养“武士道精神”的政治目的, 但战后的学校德育发展进程总体上还是指向单纯的、狭义的道德教育, 即培养适合21世纪的社会生活的道德意识, 培养能生存于国际社会并主动适应社会变化的公民, 且日本的德育目标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分阶段、分层次制定的, 在每个不同时期都强调不同的侧面和要求, 操作性与有效性较强。

中日两国学校德育目标比较的启示

通过对中日学校德育目标异同的对比分析, 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 以借鉴日本的经验, 探索、设置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学校德育目标。

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学校德育目标的阶级性与政治性任何国家的德育目标都是具有阶级性与政治性的, 我们应毫不动摇地坚持学校德育目标的阶级性与政治性, 这对当前改革开放与国际竞争激烈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尤为重要, 不充分认识这一点, 将会使学校德育失去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应坚持学校德育的阶级性, 并在目标设置上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这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也完全符合学校德育的自身发展规律。当然, 在德育目标的设置上也应注意政治性的隐蔽, 在德育目标的实施过程中, 应将德育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 将学校德育渗透于经常性的、广泛的、活力较强的校内外集体活动中, 注意德育的多学科渗透, 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学校德育目标的设置应处理好吸收外来文化与保持民族传统的关系在各种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中, 如何保持传统文化不被外来文化所同化, 做到既能吸收外来文化中的合理因素, 又能保持民族特色, 这是我们在教育改革中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日本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日本早在封建社会就将中国的儒家思想与其特有的“神道教、武士道”精神合为一体, 形成“和魂”文化传统;明治维新时期, 又提出“和魂洋才”思想, 既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 又保持民族特色;战后又通过修订德育目标等教育改革, 将西方民主思想的合理因素与日本传统的价值观念融为一体, 保持了“和魂”本色。当前, 我国已迅速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我们在德育目标的设置上, 既要弘扬传统道德的精华, 又要反对狭隘民族主义, 要坚持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出发, 立足民族, 面向未来, 走向世界, 把对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学习与培养良好的民族意识结合起来, 促进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学校德育目标要与经济及社会发展的现实相适应我国的学校德育目标相对于日本具有一定的闭锁性, 没有很充分地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相结合。当代中国的特殊国情要求德育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把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作为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而日本的学校德育目标强调要“培养拥有丰富的心灵, 创造富有个性的文化与发展民主社会和国家, 能够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贡献, 能够开拓未来, 具有主体性的日本人”。这体现了日本德育目标的开放性与时代性。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实践要求有现代的价值观念与伦理精神的支撑, 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现代道德人格, 特别是需要具有现代化的公民意识与道德责任感。我们应摒弃民族保守的倾向性与计划经济残留的封闭性特点, 及时调整德育目标的内容, 加强对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 以适应市场经济时代开放性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8.

[2]高巍.当代中日学校德育比较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3]李水兰.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分析及启示[D].厦门:厦门大学, 2006.

[4]黄丽华.国内外学校德育目标趋同现象的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 2007.

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启示 篇10

1双语教学的概念

双语教学源于美国等西方一些移民国家的语言交流的需要, 主要目的是通过双语或多语教育来实现多元文化的共存。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直译为:Two Languages (两种语言) , 是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 (或两个以上) 民族同时存在, 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历史背景条件下, 可能或必须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情景。这两种语言中, 通常有一种是母语或本族语, 而另一种语言往往是后天习得的第二种语言或者是外国语。

英国享有国际权威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中给“双语教学”定义如下: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

“双语教学”项目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包括: (1) 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 称为“浸入型双语教学”。 (2) 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 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 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 称为“保持型双语教学”。 (3) 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 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 称为“过渡型双语教学”。

华东师大双语教研中心主任王斌华, 将双语教学界定为“双语教学就是在学校中全部地或部分地采用外语 (英语) 传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非语言学科的教学”。以英语为例, 包括使用英语教材, 用英语板书, 用英语布置作业, 用英语组织命题考试以及使用英语口语讲授等形式。最终目标是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 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切换。

2对双语教育的认识发展

对双语教育的认识, 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初, 人们认为双语能力影响智力的发展;20世纪30至50年代, 人们转而认为双语能力对智力发展不会有积极的影响, 但也不至于产生消极的作用;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人们觉得双语能力对智力发展有正面的、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 目前, 双语教育已逐渐演变为一种意义更为宽泛的语言教学和科研体系。人们开始注重广泛研究、探索双语教学的规律性问题。

3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文化的深入发展, 以“英汉双语教学”冠名的各个层次的培训机构、高等院校也越来越多。“英语双语教学”开始大量地出现在报纸杂志、新闻媒体上。双语教学作为中国教育的新形式, 开始倍受国人瞩目。双语教学目标具有双重性, 其一是获取学科知识, 其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双语教学涉及到科目的选择、双语教学相适应教学模式的建立、双语教学效果的测试及教材的编写。此外, 还涉及到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学校硬件设施的添置以及思维方式的转换。目前, 我国双语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3.1 语言环境制约双语教学的发展

中国是非移民国家。就语言教学类型而言, 中国的英语教学属于二语习得或英语学习。中国社会的主流语言是汉语, 要进行以英语习得为主要目的的双语教学, 教师与学习者进行双语教学难度加大。从语言学习角度而言, 缺乏社会和家庭的语言环境, 中国人学习英语的负迁移太多, 正迁移太少。在中国, 绝大部分学生只有在学校外语课堂里才能得到训练外国语言的机会。学生的英语学习不是在自然环境 (社会、家庭) 下进行习得的。

3.2 师资薄弱是制约“双语教学”提高层次和扩大发展的“瓶颈”

双语教学教师应该具备两方面的基本素质, 即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的学科内容, 而且要具备扎实的用英语授课的能力。而现阶段, 我国大学双语教学教师的整体状况令人堪忧!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师有的具备扎实的英语授课能力, 但是专业学科知识很薄弱;有的教师精通本学科的知识, 但是英语水平不能够达到用英语授课的要求;还有的教师两方面的素质都不具备, 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要求勉强应付而已。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大学的双语教学不可能取得理想的、令人满意的效果。

3.3 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难以适应双语教学的要求

双语教学不仅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 对学生的素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就现实的情况来看, 学生的英语水平总体不是很高, 还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学生在理解双语教学教材的内容和背景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中国与他国的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存在着明显差异。由于这些原因, 学生很难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坚持下来。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 该校开展了数学双语教学, 开始时有100~200人左右报名学习, 可仅有53名学生坚持下来并参加了考试。同样, 清华大学在电子、计算机、自动化和电机四大强系开设的物理必修课中, 听课的学生两周就从130人降至102人。在双语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双语教学的对象, 双语教学的效果主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体现出来, 因此学生产生的实际的语言能力就严重地制约了双语教学的效果。

3.4 缺乏规范、统一的双语教材

双语教学的有效开展, 必须要依托于国外原版教材, 否则双语教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但是由于原版教材的价格比较高 (大都在30~50美元之间) , 超出了大学生经济承受能力的范围。此外, 引进原版教材还必须要有针对性, 不可一哄而上, 盲目引进。盲目引进往往易导致学生学的专业和英语“两不精通”。在引进原版教材的过程中, 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 应充分考虑到本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客观条件和具体要求; (2) 所引进的教材要能够反映国内本学科的需要; (3) 所引进的原版教材要有代表性, 能够体现国外本学科课程发展的特点;四, 引进原版教材的课程应注意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协调, 避免重复。

3.5 双语教学的教育体系尚未形成

科学地设置双语教学课程, 注意双语教学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和连贯性, 是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容易被忽视的方面。在选择和安排双语教学课程时, 要注意整个课程体系的全方位建设, 注意各门课程之间在知识内容方面的衔接性, 决不能把双语教学课程单单作为一门孤立的课程来进行传授, 不能以降低整个学科教学质量为代价来换取一门孤立的双语教学课程质量的提高。更不能把某双语专业当做是英语和专业的课程的简单叠加。

3.6 双语教学的方法有待改善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 它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 教学效率的高低和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教学方法的好坏, 就成为能否实现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现阶段我国大学的双语教学, 教师沿袭以译代讲的教学方法, 不善于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 泯灭了大学生参与双语教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致使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既不能培养大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也不能使大学生学习到国外先进的、前沿性的知识, 远远没有达到双语教学所期望的双重教学目标。

4启示

双语教学作为针对移民学习第二语言教学模式中的一种, 并非是学习外语的唯一最佳模式。双语教学模式的产生, 有其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 是一定条件下社会需求的必然产物。因此, 实施英汉双语教学需密切联系其赖以生存的语言条件及其国情。

中国不像新加坡、加拿大、印度等双语国家, 语言环境并不是中外双语并重。中国的英汉双语教学环境决定其目的性, 属于“外语”教学或“二语习得”范畴, 而不是“第二语言”的教学范畴。中国的双语教学采用“保持型双语教学”方式更为合理, 适合中国国情。

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工作, 不可盲目引进, 双语教学亟待制定规范的双语教育教学大纲、教科书和参考资料。在双语教育的起步阶段, 各高校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教师和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 应当遵循以能力定目标的原则, 要从实际出发, 以条件定规模, 以质量和效率定速度, 因地制宜, 实事求是。学校可结合自身条件确定某个专业整体试点, 或某个专业年级试点, 也可以选拔部分学生进行试点。双语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要由易到难, 从简单到复杂逐步过渡。如可由中文教材用外语讲授、外文教材用中文讲授, 逐步过渡到外文教材用外语讲授的实质性双语教学。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现代化的双语教学手段, 实施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彻底变革那种以译代讲的、不甚合理的教学方法, 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大学双语教学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斌华.从国际比较中思考定位双语教学[J].上海教育科研, 2004, (4) .

[2]德里克.朗特里.英汉双解教育辞典[M].赵宝桓, 等,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

启示分析 篇11

关 键 词:黄金价格走势;国际货币体系;前景

中图分类号:F83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1-0024-04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08年10月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来, 出于对各国采取的大规模政府援助计划和宽松货币政策对币值的影响,以及对经济前景的忧虑,人们更愿意将货币换成黄金, 导致世界黄金价格一直在高位震荡上行。

作为“金属之王”的黄金,其工业需求与消费需求相对稳定, 它的金融属性所主导的投资需求已成为其价格变化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当前,虽然国际金融市场在各国政府的大力救助下已有所恢复, 但全球经济复苏程度差异很大, 许多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 巨额流动性刺激所带来的实体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固, 各国经济刺激政策的后遗症也不断显现,通胀预期不断强化,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境地。在这种情况下黄金价格的强势能否继续支撑下去,值得关注。

本文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黄金价格波动与国际货币体系的关系为基础, 分析当前影响黄金价格的主要因素及其未来走势, 并据此对我国黄金储备的战略选择提出几点看法。

二、黄金价格波动与国际货币体系的关系

“货币天然不是金银,但金银天然就是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 美元与黄金价格之间的法定联系也随之结束, 在法律意义上黄金不再具有货币属性,但通过随后30多年来的历史见证,黄金价格仍然与国际货币体系保持着藕断丝连的关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 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然保持着主导地位,但这是一个“无体系的体系”,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当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确定性增强时, 黄金与货币的固然联系使其成为最后的资产“避风港”。从近35年的黄金价格走势来看(见图1),期间两次大幅上涨均与国际货币体系不确定性增强有关。第一次是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经济深陷“滞涨”之中,持续低迷,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受到严重冲击, 纽约黄金期货价格从100美元/盎司迅速上涨到850美元/盎司的高位。 第二次是2001年至今。1999年欧元的推出开始挑战美元的地位,2000年美国科技泡沫破灭,长达10年的“新经济”宣告结束, 美联储长期实行1%的超低利率刺激经济增长,美元汇率走低,以美国双赤字、东亚高储备为代表的全球经济失衡长期持续, 黄金价格从200~300美元/盎司一路攀升到2008年年中的900~1000美元/盎司。2008年10月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将刚刚经历调整的黄金价格再次推入上升通道, 在次贷危机对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冲击下, 以及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黄金价格屡创新高。

三、近期黄金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

影响全球黄金价格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对黄金的实际供求、官方储备及投资,如果考虑计价货币的影响, 还应包括通货膨胀预期和美元汇率的变化等, 同时这些因素之间也相互影响。 通过分析2005年以来全球黄金供需平衡表(见表1)可见, 影响近年来黄金价格大幅攀升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黄金投资需求大幅增加, 黄金开采速度缓慢下降,开采商去套保化不断延伸

1. 随着黄金价格的攀升, 以首饰金为代表的消费需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 工业需求在2005~2008年变化不大。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政治氛围依然紧张,不确定性不断增强,以金条、金币为代表的实物投资需求不断升温, 新一轮的黄金涨势比预期更凶猛。这一点在2010年尤为明显。

2. 长期内黄金开采成本面临着不断上升的瓶颈。一是黄金矿藏质量下滑,产能扩大难度加大以及通胀使开采成本不断提高; 二是黄金矿藏数量的增长缓慢。 可以预见中长期黄金价格在供给面上有所支撑。

3. 由于黄金价格不断攀升, 黄金开采商看涨黄金价格而持续终结套期保值黄金期货合同。

随着黄金价格的攀升,以首饰、工业、牙科为代表的实际需求受到抑制,而以金条、金币为代表的实物投资需求比重加大。由于实物黄金投资需求的不稳定性、波动性更强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引发了黄金价格更大幅度的波动。

(二)国际货币体系不确定性增强,官方惜售黄金,黄金储备增加

随着黄金价格不断攀升,美元汇率的持续走低,以美元主导地位为代表的国际货币体系先天不足再次凸显。 现在不管是美元资产还是欧元资产都有非常大的风险, 这就让世界各国对黄金产生了更大兴趣,并将其作为储备资产。

同时发展中国家促进外汇储备多元化而增持黄金的热情不减。在严重失衡的国际经济体系中,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随着对未来的担忧,无论是储备资产保值增值,还是应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潜在不稳定性,他们都有增持黄金储备的动力,见表2。

据统计, 欧洲各国央行几乎停止了本国黄金储备抛售。截至2010年9月末的售金年度里,欧洲央行仅出售了6.2吨黄金,同比下降96%,这是欧洲央行建立售金协定以来最低的年售金总量。同时俄罗斯、中国和菲律宾央行持续增加黄金持有量, 以平衡资产储备。

(三)美元汇率持续走低,通货膨胀预期加剧

以美元汇率与通货膨胀为代表的货币因素直接或间接地主导了黄金价格走势。首先,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必然受货币的相对购买力与绝对购买力的影响, 国际黄金价格以美元标价的现实以及黄金与货币之间藕断丝连的关系决定了美元汇率及通货膨胀成为直接影响黄金价格的关键因素。其次,美元作为主要的储备货币, 其贬值相应减少了其他国家美元储备的价值, 从而增强其他国家持有包括黄金在内的贵金属作为储备的意愿。最后,官方惜售黄金而增加黄金储备的比重,投机者借机炒作。

从图2不难发现,黄金价格走势与美元走势几乎呈现了一种镜像关系, 即黄金价格走势与美元汇率走势相反, 美元汇率很大程度上主导了黄金价格的中短期走势。

2008年, 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信贷紧缩打断了黄金价格自2001年以来的攀升势头, 但是随着其影响的不断扩大, 美联储不断降息并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美国政府财政赤字达到创历史的水平,市场对美元信任度的下滑导致美元持续贬值, 并不断为黄金价格注入推升动力。 同时金融危机引发了各国对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的担忧, 各国纷纷实行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驱动资产价格的上涨以及随之而来的通胀, 不断强化的通胀预期为本已炙手可热的黄金注入新的上升动能, 并最终使黄金价格屡创新高。

(四)市场情绪敏感,投机因素借机兴风作浪

欧洲债务危机激发了市场避险情绪, 有力提振了国际金价。自2009年年底以来,希腊债务危机逐步升级,最终演变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投资者避险情绪大增,黄金作为惟一的超主权资产受到市场避险资金的追捧, 国际金价连创历史新高。

国际黄金ETF大幅增持黄金, 强化了国际金价易涨难跌的趋势。2004年创立的全球最大的ETF,持仓已由2005年不足500吨上升至2010年6月底的1320吨以上;基金在COMEX黄金期货的持仓从2004年以来一直处于净多头的状况,可见金融投机因素在近期黄金价格持续上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四、中长期黄金价格走势展望

中长期内,供给面、美元汇率及通胀预期、新兴经济体增持黄金等因素将成为中长期黄金价格维持高位的强大支撑, 未来几年黄金价格再创新高的可能性仍然较大。

1. 美元长期性贬值趋势支撑中长期金价上涨。 近十年来黄金价格经历了自我强化式的持续增长过程,前期黄金价格成为推动下一期黄金价格上升的最重要原因。美元反弹格局下短期调整有望延续,长期性贬值趋势支撑中长期金价上涨, 这一趋势的形成反映了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中长期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黄金价格仍将稳步上升。2009年12月以来,美元汇率在持续走低后触底反弹,而国际黄金价格同期也开始了调整。但是,近期美元汇率的调整应是一种短期反弹而并非趋势性的反转, 长期而言影响美元汇率的负面因素要多于正面因素。(1)美联储仍然趋向于经济增长为先, 美元利率在相当长时期内将维持较低水平。(2)全球失衡与美国“双赤字”问题仍然延续,美元仍处于长期贬值趋势之中。(3)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因金融危机而加速, 但是各国短期内大规模减持美元资产储备仍面临诸多顾虑。因此,中长期而言美元汇率走势仍是黄金价格维持高位的重要支撑。

2. 流动性较充裕,新危机因素不断孕育,投机者仍有炒作空间。危机必然意味着不确定性的增加,因此投机者仍有利用这些不确定性进一步炒高黄金价格的空间。

3. 黄金价格攀升,实际需求可能萎缩,但供给瓶颈为中长期金价涨势提供一定支撑。 黄金的实际需求价格弹性相对较小, 不断上涨的黄金价格可能会导致黄金实际需求的缓慢萎缩。 但是中长期供给瓶颈可能导致实际供给的大幅下降。 黄金矿藏数量及质量的下滑, 通胀预期及技术条件等因素导致黄金开采成本的增加,致使矿产金供给进一步减少。中长期内实际供给面临下滑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对黄金价格上涨给予支撑。

4. 通胀格局将延续,抗通胀需求有望继续上升。金融危机后,各国迅速推出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采取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向经济体系中注入了大量流动性。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趋势的确立,注入的流动性将可能转化为现实的流动性洪流, 从而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目前,随着危机后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以及全球尤其是新兴市场资产价格的快速反弹,全球已经重新回到了通胀预期的状况。通胀及通胀预期的膨胀, 将对黄金价格中长期内上涨趋势形成强劲的支撑。

5. 储备资产多元化需求增强, 供需平衡格局面临冲击。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强, 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及其相应的储备资产的多元化必然会有所加速。 目前新兴市场经济体黄金储备无论是在全球官方储备中的比重还是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IMF和世界黄金协会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黄金储备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均在60%以上,瑞士黄金储备在外汇储备中比重较低, 但仍处于40%以上的较高水平。相比较而言,亚洲国家黄金储备的总量偏低且在外汇储备中的份额较小, 平均为2%。根据2009年4月披露的数据,中国央行持有黄金1054吨,黄金占外汇储备的份额不足2%。一旦主要的外汇储备国开始实现储备资产的多元化, 黄金储备需求被激发将对黄金市场的供求格局形成实质性的影响,引起黄金价格上涨。实际上,包括印度、俄罗斯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增持黄金储备的努力已经在进行。

五、国际货币体系不确定下的启示

虽然从制度层面上黄金已经被非货币化35年了,但世界各大国依然持有大量的实物黄金作为国家的战略储备, 各国人民仍然把黄金视为财富的象征。 国际局势的动荡和金融环境的恶化更会强化人们对黄金的追逐。从当前来看,美国还远没有从金融危机中走出来, 很可能会继续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促使美元走弱,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应该有相应的黄金战略,以应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潜在不确定性。

1. 适当增加外汇储备中的黄金比重, 实现外汇储备进一步多元化。 黄金由于稳定的保值增值能力而成为各国稳定经济、抵御风险的重要手段,所以近年来欧美国家虽然问题缠身却没有一个国家减持黄金。目前我国黄金储备量虽然有所上升,但仍显不足,仅占美国、德国黄金储备的1/8和1/3,与我国经济地位不相匹配。黄金占我国外汇比重偏低, 分散风险的作用没有有效发挥。所以,从人民币国际化的长期战略出发,应不断择机增持黄金储备,以防范外部动荡对我国经济的意外冲击。

2. 大力发展黄金市场, 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投资需求。人们持有黄金的愿望非常强烈,而目前我国黄金市场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很难满足消费者对黄金的需求。 上海黄金交易所于2005年7月向个人开放,但交易品种有限、交易平台不足。大量民间投资集中于首饰等制成品,存在着变现难的问题。建议进一步开放黄金市场,增加黄金投资品种,构建更为完备、通畅的黄金交易平台。

3. 充分利用当前有利战略地位, 积极争取承接发达国家及IMF减持的黄金。 我国应积极争取发达国家及IMF减持的黄金, 但可以预见这一部分黄金供给将会越来越有限。 依赖于巨额的外汇储备以及经济体系中的份量有所上升, 发达国家以及IMF等国际金融组织在战略上对我国有所需求, 我国的战略地位相对有利, 应该把握这种有利地位争取定向承接其减持的黄金。 通过动态调整自身黄金储备影响黄金走势, 维持并扩大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实现自身货币战略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付丹,梅雪,张晖. 黄金价格与通货膨胀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 黄金,2009(1):4-7.

[2]方超逸. 国际黄金价格走势分析与预测方法[J]. 黄金,2009 (11):4-7.

[3]杨柳勇,史震涛. 黄金价格的长期决定性因素分析[J]. 统计研究,2004(6):21-24.

[4]刘曙光,胡再勇. 黄金价格的长期决定因素稳定性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2008(2):35-41.

[5]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6]温博慧. 黄金价格波动及其演化: 以上海和伦敦市场为例[J]. 商业研究,2010(1): 9-13.

英国城市化过程分析与启示 篇12

英国城市化是在一个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开始的, 当人们开始了解到它的时候, 城市化已经制造了不少恶果和灾难。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使得4000多人丧生, 足以说明英国城市化初期实施的盲目性。对于在此种条件下形成的城市化是一个特殊例子, 不能将它看作是一个有意义的、有规律的模式来加以推行。

一、城市化的内涵

“城市化”一词, 最早出现在西班牙工程师A.Serda的著作《城市化基本原理》里, 关于城市化的内涵, 美国学者沃纳·赫金认为, “城市化是指从以人口稀疏并相当均匀遍布空间、劳动强度很大且个人分散为特征的农村经济, 转变成为具有基本对立特征的城市经济的过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城市化”的概念被引入中国。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而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历史发展过程, 是世界性的社会现象, 这种现象突出表现为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迁移与聚集, 形成了城市人口的增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打下了基础, 而且为加快城市化的发展积累了资金。

1. 英国的农业革命

英国的农业革命有两个特点:实现了农业商品化、完成了圈地运动。与欧洲其他国家不同的是, 英国的农牧业商品很早就卷入了国内外市场, 而随着商品化农业的发展, 到16世纪中期, 大部分的土地已经被合并到地主手中转向了面向市场的生产, 这就使农业生产提前进入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农业革命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圈地运动, 英国农业商品化和圈地运动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由于圈地运动的大规模实施, 才有可能更快地将粮食以及牧草种植等全部投入农业商品化生产。农业部门率先发展不仅为社会提供了充裕的粮食, 从而使得大量工业人口的生存成为可能, 而且导致人力和资金最终大规模地转移到工业部门, 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

2. 英国的商业革命

英国城市化的重要前提是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后西方的商业经济领域产生的一次重大变革, 资本主义取得了新的动力, 封建制度的没落, 商业资本骤然得到机遇, 新航路的开辟, 使欧洲商人活动范围迅速扩大, 贸易额大幅度增长, 早期殖民体系的建立, 奠定了欧洲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地位。英国商业革命主要体现了以下变化过程: (1) 远洋航船的建造以及配备和航海业的发展, 使商业经济与殖民地范围扩大; (2) 贸易范围扩大, 贸易额的大幅增长; (3) 海外贸易发展, 政府采取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 (4) 实现了全国性的商业市场形成, 民族国家兴起, 行会取消; (5) 货币经济占了主导地位; (6) 实现信用经济建立, 包括价格革命。英国商业革命的结果是产生了商业资本家, 其主要从事贩运商贸、奴隶贩卖、海上掠夺、海外开矿等。英国在实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以前, 商人被认为是低人一等的, 重商主义实行后人们对经商者的看法大大改变, 认为发财致富是无限光荣的, 商业资本家能购买土地, 取得议席出席国会。因此, 这个时期是商业资本家获得支配权的时代。随着殖民地的持续扩大, 英国对外贸易额大幅增长, 伦敦成了世界贸易中心。国际市场之间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 这种贸易的往来, 促进了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和流动, 成为了英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 英国的工业革命

英国的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 持续到19世纪30年代末完成。工业革命对城市化发展的重大影响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工业革命使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就业人口分布发生变化。农、林、渔业所占的劳动力大幅度下降, 制造业、矿业和建筑业所占比例不断上涨, 城市就业机会不断增加, 吸引了大批的农村人口到城镇和工矿区。工业集中化趋势的出现, 加快了工业城市的建立和发展。许多新城市在一些村庄和工矿区发展起来, 它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工业村庄主要是为开展工商业活动提供服务, 开设了商柜、货栈、旅店等服务设施, 并出现了信贷业务, 发放有价证券。这使得城市人口快速增加, 农村人口则急剧下降。英国成为了第一个步入城市化的国家, 在新型的工业区出现的新城市则发展得比较快。“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 因传统的城市发展缓慢, 逐渐衰落而被淘汰, 而处于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农村小城镇则得到了发展机遇。城市化打破了城市分布的传统格局, 出现了大批新工业城市。

其次, 工业革命使城市的地位和影响力大为增强。城市集中了市场和大批的公共配套设施和文化教育等机构, 便于获取原料和劳动力, 能就地销售产品, 获取更多的商业信息, 对实现生产的协作和专业化,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效益, 提供融通资金之便起到重要作用。新工业城市的建设使制造业及其他服务业集中到一起, 使其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中心。

最后, 英国工业革命对城市化的影响还在于交通运输业革命。1825年, 英国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铁路同城市连起来, 使交通更便利。铁路的出现和发展。大大促进了商品流通和人口流动, 带动起了许多相关的商贸服务业的发展。19世纪末, 英国出现了郊区城市化趋势。大城市人口从城市中心地区外移, 使郊区的人口不断增多。郊区城市化的出现是城市聚集体的发展, 这种集合城市出现在像伦敦等大城市, 伦敦的发展吞噬了邻近的威斯敏斯特、索斯沃克、格林威治、乌利奇等, 形成了一个大商贸区, 到20世纪中期, 伦敦成为全国居住人口最多的城市。工业革命不仅使英国成为世界贸易区, 而且加快了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使城市的分布由东南向北部转移。

4. 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迈进城市化门槛的国家, 但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英国在快速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 对农业重视不够, 城市化大量占用了农业土地, 耕地的减少使农业生产能力下降, 农业不能产出足够的农产品, 而这个时期就依靠进口来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农产品的需求。这严重影响了城市化的发展。

三、英国城市化模式及启示

纵观城市化的发展和历程, 看到了英国城市化发展的轨迹: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是在没有任何压力、从容不迫的心态和条件下完成的。工业村庄和小城镇为18世纪后期英国工业革命和发展城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英国的商业革命为英国早期城市化运动创造了条件。

英国的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是在英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这种城市化模式发展中国家很难效仿, 但从中可以得知:实现农业的商品化和机械化, 是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条件;达到农业的集约化和集中化经营, 为工业化和城市化铺平道路;学习先进技术以及管理经验,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城市化发展道路;以经济发展的规模来确定城市的规模。为加快我国城镇化的建设、政府应通过相关政策及法律的手段以确保城市化进程的有序进行, 稳步推进城市化发展。

总之,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正处在加速发展的道路上, 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城市房价过高、交通拥挤、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这些因素告诫我们为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对城市化做统筹安排, 未雨绸缪, 加强交通、住房、供水、供电等公共设施建设。控制“城市病”的繁衍, 保证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稳步协调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远, 必须逐步完善与解决水利设施、环境保护、教育、医疗卫生设施落后等问题,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 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状况。同时, 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并容易吸纳农村劳动力, 增加就业机会。所以, 为了适应城市化要求, 应加快建设公路网、铁路网、邮电通讯、城乡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 这既能扩大内需、增加消费, 又将对加快城市化进程发挥重要作用, 从而使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协调发展。

我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 少走弯路, 英国及其他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对现阶段的中国来说, 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升旗.中外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比较与选择[J].商场现代化, 2010 (10) .

[2]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 (增订版) [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3]姜斌, 李雪铭.世界城市化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 2007 (01) .

[4]李冈原.英国城市病及其整治探析——兼谈英国城市化模式[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6) .

上一篇:机器维修下一篇:精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