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启示录》分析

2024-07-08

《新闻启示录》分析(共7篇)

《新闻启示录》分析 篇1

一、美国新闻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向

2015 年,全美访问量排名前50 位的新闻网站及其Apps中,有39 家的移动端流量超过桌面端。[1]这得益于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 从2014 年起,移动端强势崛起,移动化成为美国新闻业发展的关键词。

2014 年美国数字广告收入增幅(18%)大体与2013年(17%) 持平, 占媒体广告总收入的比重增加到28%,达到510 亿美元;移动广告支出增长迅猛,增幅达到78%,与此前两年三位数的增幅相比,虽然有所放缓,但增量仍然可观;移动广告支出占全部数字广告支出的比重由2013 年的25%增加到2014 年的37%,达到190 亿美元,这几乎相当于当年报业全行业的广告收入。①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新媒体具有良好的前景和成长性,而传统报业市场严重萎缩。

尽管数字广告特别是移动广告支出增势良好,但主要受益者是谷歌、脸谱、微软、雅虎和美国在线等社交媒体和科技类公司, 它们以其海量用户和流量的优势,主导数字广告市场。 2014 年,上述五家公司的数字广告收入占美国国内数字广告收入总额的61%,其市场主导地位可见一斑。 数量众多的传统媒体公司基本没有获得有价值的市场份额, 报纸行业数字广告收入自2005 年以来一直在30 亿—35 亿美元之间徘徊。 移动展示广告市场的集中趋势更为明显,脸谱和谷歌分别占37%和12%的市场份额。

与移动端增势同时发展的社交网络中以关系和算法驱动的信息流,体现了一种全新的动力机制。 这一机制之下,人们的信息获取和消费方式被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法则和技术支撑的机器法则进一步中介化了。 最新的专门研究报告显示, 当前用户中有63%在推特和脸谱上获取新闻;[2]稍早的一项更大范围的调查显示, 近半数的成年网络用户曾报告他们在过去的一周通过脸谱获取政治和政府新闻。[3]

2014 年美国垂直细分类纯数字新闻机构大量涌现。 与综合类新闻机构相比,垂直细分类纯数字新闻机构并不依赖对用户社会关系的挖掘, 因为它们的核心用户群大多是相关领域的发烧友和忠实粉丝,信息到达个人即可。

二、美国新闻业数字化转型的策略梳理

美国传统新闻机构所面临的数字化转型压力依据所在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报业转型压力最大,电视业次之,广播业再次之。 传统新闻机构注意到美国数字化转型中所呈现的移动化和社交化趋势, 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确立适合自身的数字化转型策略。下面我们依次对报业、 电视业和广播业的数字化转型策略进行梳理。

(一)美国报业数字化转型新举措

2014 年是美国报业深度衰退的一年。 这种衰退表现在发行量、广告收入和就业人数的持续下滑:从2003 年9 月至2014 年9 月,除2013 年外,全美报纸发行量均呈现负增长; 报业广告收入从2005 年的494 亿美元一路跌至2014 年的199 亿美元; 新闻编辑室就业人数也从2006 年的5.5 万人跌至2014 年的3.67 万人。[4]为了防止印刷出版部分拖累其他部分,一些媒体公司如甘尼特集团、斯克里普斯集团、论坛公司等将其剥离出来,成立单独公司。 通过以上数据和营运操作可以发现, 美国报业面临的是一种由发展逻辑和商业模式没落所致的行业性衰退, 报业转型迫在眉睫。 根据笔者观察,移动化和社交化浪潮下美国报业数字化转型的策略大体如下:

1.重新审视并完善网络付费墙策略,简化订阅模式,吸引年轻付费用户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纽约时报》。 自2011 年重新确立付费墙策略起, 到2015 年7 月该报收获100万数字订阅用户,该报的“数字优先”策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面对移动和社交时代年轻用户新的信息消费习惯,《纽约时报》显然需要更加关注各类社交平台和移动设备上的读者, 并将他们吸引过来转化为付费订户,这是该报获得持续发展的关键。 2015 年10 月8 日流出的一份该报的内部通知显示: 报纸40%的移动订户年龄在35 岁以下;与此同时,12%的受众贡献了该报90%的订阅收入。[5]这表明该报在将报纸受众转化为付费订户方面还有很大空间。 目前《纽约时报》 为用户提供网页+智能手机、 网页+平板、网页+平板+智能手机三种订阅套餐,以求尽力适应移动时代用户的多平台生活。 除此之外,首次订阅用户还可享受前8 周免费数字订阅的优惠。

2.移动新闻应用开发与内容适配生产,同时拓展移动广告新模式

在移动端用户拓展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 《2015 新闻媒体状况》报告显示, 两家报纸的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端付费用户量分居全美第一位和第二位。[6]

除移动新闻应用开发之外, 两家报纸还在内容生产方面着力, 提供与移动和社交媒体用户消费习惯相适配的内容产品。 《华尔街日报》通过元素简洁的互动地图, 以直观和轻量化方式呈现海量数据信息,降低了调查报道移动端的阅读成本。 为了在社交时代更好地向在线读者提供信息,2015 年10 月 《纽约时报》成立了专门的“快讯小组”,通过跟进和“改写”目前正在进行的、最吸引眼球的突发热点事件,提升该报在提供突发新闻方面的时效性和竞争力。[7]

虽然移动化作为一种潮流已蔚然成风, 移动数字广告市场也在以较快速度成长, 但是具体到某一家报纸,哪怕是《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这样的报业翘楚, 其数字广告收入仍不足以弥补印刷广告收入下滑所带来的业绩下降。 积极开拓新的广告模式,对任何一家报纸而言都事关未来的生存与发展。2015 年9 月, 《 纽约时报 》 发布了新的移动广告模式———移动时刻(Mobile Moments)。 它与移动消费更加契合, 并可根据广告被访问时间进行个性化定制。

3.与社交媒体和科技巨头合作内容分发,获取广告分成

报纸行业和社交媒体巨头都察觉到新闻业面临数字化转型, 并有所行动。 在这方面动作最大的是《华盛顿邮报》。 2015 年9 月23 日,《华盛顿邮报》宣布将把在公司网站中发布的全部新闻同时发布到脸谱的“即时新闻”平台上,每天的新闻发布数量达到1200 篇。 该报与脸谱的合作可以带来的预期利好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社交媒体巨头可以为报纸提供巨量的数字读者群。 《华盛顿邮报》发行人弗雷德·雷恩表示,“我们希望在所有的平台上触及当前和未来的读者。 我们不能再犹豫不决”[8]。 二是可以为内容呈现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这得益于脸谱的技术优势,“即时新闻” 加载内容的速度比 《华盛顿邮报》移动网页及APP更快,且支持视频自动播放,从而极大提升用户的阅读体验。 三是优厚的广告分成政策。 脸谱提出,通过脸谱自身的广告网络销售出去的广告,收入所得70%归媒体所有;而媒体在“即时新闻”上发布的内文广告收入全归媒体。

除了脸谱的“即时新闻”项目,《华盛顿邮报》还与苹果新闻(Apple News)建立合作关系。

与《华盛顿邮报》果断转身投入社交媒体和科技巨头的怀抱不同,《纽约时报》自身在数字化转型中所取得的成绩让它处于一种左右互搏的矛盾境地:既希望借助社交媒体平台的渠道优势进行内容分发,扩大自身影响力,获取可观的广告收益;又担心这一举动会在自己精心构筑的“付费城堡”上凿出一个大洞, 导致自身多年积淀的数字付费用户流失而空心化, 进而在未来发展上受制于这些平台类公司。 其CEO马丁·汤普生曾就脸谱的“即时新闻”项目说:参与那个游戏,有风险(risk);但置身那个派对之外,有危险(danger)。[9]根据最新流出的该报内部通知,尽管《纽约时报 》认为,脸谱和Snapchat这类分享应用平台是新闻迈向全球的关键方式, 但该报仍然致力于将流量引入自家网站和Apps中。

(二)美国广播电视业数字化转型的新举措

皮尤《2015 新闻媒体状况》报告中将美国电视新闻业分为三部分:有线电视新闻、电视网新闻和地方电视新闻。 总体而言,美国电视新闻业的整体状况并不算差。 情况最不乐观的有线电视新闻行业,在核心观众群萎缩7%、黄金时段收视率下降8%的情况下,总收入和采编支出仍然有所增长。 三大电视网早、晚间新闻节目综合平均收视人数分别增长2%和7%,除NBC外,ABC和CBS的收入分别增加11%和1%。2014 年地方台的日子仍然好过,早、晚间新闻观众人数分别增加2%和3%,广告收入达到200 亿美元,较前一年同期增长7%;68%的地方台有自制新闻节目,这些节目为地方台贡献了总收入的50%; 地方电视台的并购潮仍然活跃,2014 年171 家地方台易主,并购总金额为50 亿美元。 这为移动和社交时代美国电视新闻业的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9 年6 月12 日,美国电视业完成了全国范围内数字电视信号对模拟信号的替换。 2014 年ABC、CNN、NBC、CBS和FOX等五大电视网新闻网站访问人数均在全美新闻网站访问量前十之列, 且来自移动端的流量大于桌面端。 电视新闻业在主动拥抱变革和潮流,CNN在加强移动新闻网站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发各细分类新闻APP, 并在脸谱、 推特和Google+等社交媒体开设专门的CNN频道;FOX数字新闻网在网站显著位置推广自家为各移动平台开发的细分和综合类新闻APP;CBS新闻则在You Tube上开设专门频道 “CBS新闻在线”;NBC新闻也入驻脸谱新闻发布平台“即时新闻”。

广播业的数字化转型 “主要针对的是传统调幅/调频(AM/FM)广播而言的,即在AM/FM之外的网站、应用、各类车载数字平台上进行音频传播”[10]。美国广播业在移动和社交时代迎来了行业的新生,这得益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车载广播设备等移动端平台的普及。 因此,美国广播业的数字化转型实践在具体策略上与报业大体相同。 一是主动适应用户信息消费习惯的迁移, 开发各类独立APP;二是借助社交媒体和科技巨头等数字化平台直达用户的渠道优势,进行内容营销、分发以及用户互动与分享。 此外,无论是传统广播还是商业广播,以及新兴的网络广播,都加大了对车载广播系统界面的争夺力度。

美国新闻业除建设网站、 移动应用等自有渠道以及借势平台类企业的分发渠道之外, 还通过资本运作投资或并购新兴数字新闻机构。 2015 年8 月,NBC环球接连投资VoxMedia和嗡嗡喂(Buzzfeed), 投资额均为2 亿美元;NBC环球还表现出进一步增资乃至全资收购更多新兴数字新闻机构的强烈意愿。 此类投资或收购背后重要的驱动因素,是传统新闻机构对新兴传播方式、 年轻用户的渴求与新兴数字新闻机构对优质内容的渴求。 2013 年12 月,新闻集团以2500 万美元收购的社交新闻机构Storyful。 Storyful是一家成立于2010 年的社交媒体信源调查公司,它致力于监测、核实、认证通过主流社交媒体用户生成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各类素材, 然后在获得用户授权的前提下分发给各家媒体机构, 被誉为“社交媒体时代的通讯社”。

三、美国新闻业的数字化转型对中国的启示

(一) 在移动和社交领域积极布局, 开展多渠道内容分发,主动适应主流用户的信息消费习惯

《2014 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洞察报告 》 显示, 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平均每天的有效媒体接触时间为5.8 小时。 其中,利用手机和平板设备上网时间总计达到146 分钟,占42%,远超桌面互联网(100分钟,29%)和电视(60 分钟,17%),并且已经接近桌面互联网与电视媒体的总和。 手机凭借104 分钟的使用时间成为最受欢迎的移动媒体。 从有效使用时间上看,移动互联网已经在娱乐、信息获取和社交等三大领域超越桌面互联网,且64%的用户存在“多屏行为”,即在看电视的同时使用手机。 通过前述数据可以看到中国互联网业发展的新趋势, 同时也是中国新闻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着力点。

为方便讨论中国新闻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需要对体制因素导致的新闻业状况做一下分析。 中国目前新闻供给机构可以分为四类:

一类以新华社、《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及其附属网站等为代表的中央级媒体。 它们既具备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 同时也具备雄厚的政经报道的综合实力,其客户端等新兴渠道推广的力度较大。 它们的缺点是内容套路化和生产逻辑缺乏自主性和专业性,且技术底蕴薄弱,用户黏性和活跃度较差。

一类是以地方党报、党台、都市报等为依托的各地方传媒集团。 这类媒体大都具备相对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 但在新兴移动端渠道推广方面缺乏足够的政经资源和技术底蕴。

一类是以门户网站为代表的传统互联网企业。它们虽不具备原创新闻生产资质, 但门户时代所形成的海量新闻资源聚合的优势仍然可以保证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必为内容发愁; 强大的互联网企业的文化基因和技术底蕴使其在移动端渠道的开拓上驾轻就熟,能够迅速聚集起海量用户。

一类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兴起的技术类和商业类公司。 它们既没有内容生产资质和能力,同时也缺乏传统门户网站在新闻聚合方面的既得优势; 但其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在把握移动用户偏好、 以技术算法进行精准和定制推送方面具有强大优势,并能据此俘获海量用户。

根据上述分类, 可以把前两类机构的移动客户端称为媒体新闻客户端, 把后两类机构的移动客户端称为聚合新闻客户端。 媒体客户端的优势在于内容生产, 聚合客户端的优势在于对用户信息消费习惯和社交关系数据的占有与挖掘, 并以此为基础实现相对精准的内容推送。 根据易观智库《中国移动新闻资讯APP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的数据,移动新闻资讯应用覆盖了25—40 岁用户,占全部移动资讯用户的70.3%。 显然,占据关系和服务优势的聚合新闻客户端将成为未来移动新闻资讯发展的主导方向。 有鉴于此,媒体新闻客户端需要在移动和社交领域积极布局,开展多渠道内容分发,主动适应主流用户的信息消费习惯。

(二) 建立资本运营平台, 积极投资或并购新兴数字新闻机构

移动与社交时代, 传统新闻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另一条路径是将自身存量资源优势资本化, 并通过资本运营平台投资或并购新兴数字新闻机构, 以弥补自身在数字内容生产或分发渠道上的不足。

由于现行媒介体制的限制, 传统门户网站和新兴商业网站均无新闻采集资质, 这就大大限制了新兴数字新闻机构的发展空间和方向, 使它的发展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利用自身用户关系和渠道优势,提供聚合新闻服务;二是避开时政新闻等敏感领域,在科技、财经和娱乐等领域实现边缘突破,寻求细分领域的发展。 前者用户量和渠道优势明显,后者专注垂直细分领域的内容生产, 这两方面恰是移动与社交时代传统新闻机构的短板。 而新兴数字新闻机构谋求进一步发展, 则面临资金短缺和体制规限等不利因素。 因此,传统新闻机构与新兴数字新闻机构之间的合作,若操作得当,可以是一种双方各取所需的双赢之选。

(三) 放开对媒体资产的所有权限制, 允许社会资本投资或控股传统媒体机构

传统新闻机构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 不管是开发、推广自有内容分发渠道,还是并购新兴数字新闻机构,都需要强大的技术和资金支持;而技术问题归根到底仍然是资金问题。 在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 期冀公共财政为传统新闻机构数字化转型买单,已非最佳选项;即使有公共财政资金投入,这种投入也不可能持续, 且这种资金投入能否转化为现实影响力也令人生疑。 因此,放开对媒体资产的所有权限制,依靠市场机制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应该成为未来中国新闻业数字化转型的一种制度方面的改革。

放开媒体资产所有权限制, 就公共治理层面而言,我们需要担忧的是意识形态安全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对按规定转制的重要国有传媒企业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 2014 年2月,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把在传媒企业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试点列为2014 年工作要点。 特殊管理股制度之下,可通过恰当的政策设计,缓解当局对意识形态安全的顾虑; 同时也使得传统新闻机构获取数字化转型的必要资金支持, 社会资本的介入也会引入新的管理架构、企业文化等。 如此,传统新闻机构成为市场机制下的一种可交易资产, 跨行业、跨地域的传媒资产并购障碍也因此消除。 中国传媒业在新的业态环境下有可能获得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Pew Research Center,April,2015,“State of the News Media 2015”.

[2]Pew Research Center,July,2015,“The Evolving Role of News on Twitter and Facebook(PDF)”.

[3]Pew Research Center,April,2015,“State of the News Media 2015(PDF)”.

[4]Pew Research Center,April,2015,“State of the News Media 2015(PDF)”.

[5]Joseph Lichterman,4 takeaways from The New York Times’new digital strategy memo,http://www.niemanlab.org/2015/10/4-takeaways-from-the-new-york-times-new-digital-strategy-memo/2015-10-09.

[6]Pew Research Center,April,2015,“State of the News Media 2015(PDF)”.

[7]Erik Wemple,What is the New York Times doing with its new breaking-news unit?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blogs/erik-wemple/wp/2015/10/14/what-is-the-new-york-times-doingwith-breaking-news-unit/?tid=hybrid_collaborative_1_na,2015-10-25.

[8]Washington Post all-in for Facebook Instant Articles,http://phys.org/news/2015-09-washington-all-in-facebook-instant-articles.html,2015-10-10.

[9]New York Times CEO Mark Thompson on the Paper’s Digital Future:The Full Code/Media Interview(Video),https://recode.net/2015/02/25/new-york-times-ceo-mark-thompson-on-the-papersdigital-future-the-full-codemedia-interview-video/,2015-10-10.

[10]宋青.2014年美国音频数字化状况与启示[J].青年记者,2015(2上).

《新闻启示录》分析 篇2

(一)发行量下降,数字化难补亏损

调查报告显示,美国报业的发行量自2003年以来连续出现下滑趋势,在2015年,报纸发行量较2014年下降了6.7%。虽然报刊的数字发行略有攀升,数字广告收入已经占报业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平日发行量较2014年相比增加了2%,但仍难以弥补报业在印刷上面的亏损。周日发行量下跌了4%,和平日发行量相比下降幅度较小,可以看出周日版报纸作为一周之内可读性最强的报纸,仍然是美国报业经营的重点,但也难以挽回销量下降的趋势。

发行量的下降直接导致广告收入下降,报业2015年的广告收入较2014年下降8%。

(二)受众转向移动终端

受众数量的下降是造成报纸发行量下降的重要因素,2015年,美国报纸受众人数较2014年下降了7%,这是自2010年以来出现的最大降幅。

将报纸视为有价值信息来源的读者正在减少。2016年1月,皮尤的调查发现,仅有5%的人认为在刚刚过去的总统选举报道中,纸媒提供的信息是“最有帮助的”。用纸媒浏览新闻的受众比例也在持续减少,36%的美国成年人在过去的一周内是从报纸上了解到的竞选信息,与其他媒介相比这一比例最低。机构最近还发现有20%的成年人经常从报纸上得到消息,这一人数比例也低于其他媒介。然而,在2004年,报纸还是受众得知新闻的主要消息来源。

在2015年,报纸网站的受众继续转向移动设备。皮尤调查机构分析了50家美国平均日发行量最大的报纸的数据,在这50家报纸网站中,超过一半的独立访客与2014年相比有所增加。在台式电脑上的独立访客数量下跌,但是平均访问时间,台式电脑读者要大于移动终端读者。虽然使用移动终端的用户在增多,但是浏览每条信息的时间仍然是要少于在台式机上的浏览时间,PC终端仍然有强大的用户优势。

美国报业数字化转型对中国的启示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以纸媒为核心的报业集团生存艰难,为了维持生存,报业不仅仅是要在技术上引入新媒体等数字化内容,更需要在新闻生产模式和商业逻辑上有全新的变化。中国和美国国情不同,媒体的发展水平和具体运营情况也不尽相同,但是在近几年报业都在经历大规模的衰退,因此美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在某些角度上或许可以给中国报业以启示。

(一)增加垂直细分领域内容生产,吸引年轻受众

皮尤调查发现,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社会上的代际差异已经存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和30岁以上的人使用媒体的习惯已有很大差别。较年轻的成年人更有可能把社会媒体作为一个主要的新闻来源。甚至不仅仅是年轻人,总共62%的美国成年人现在将社交媒体网站作为主要的消息来源。易观智库的《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统计分析》中分析得出,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以中青年为主力用户,25-40岁的用户所占比重达到了63.9%,占大多数。对互联网用户平均每天的使用媒体时长的分析结果是,手机以104分钟的使用时间高居各媒体榜首。在用户细分应用渗透率分析中显示,娱乐、社交、实用工具和阅读类为主要应用类型。

内容大而全的都市类报纸在数字化尚未兴起的时代尚能够发展,但在受众兴趣细分,移动终端广泛分布的今天,如果报纸不明确自身定位,仍然进行大而全的内容生产,仅仅是作为“信息超市”存在,那么很难在如今的市场上拥有立足之地。

报纸要明确自身定位,找准自己的受众群,面向受众进行内容生产。虽然报业持续衰退,但报业市场尚未消失,仍然有一部分忠实的报纸用户,报业要做的就是留住这一批忠实读者,并且在分众生产的同时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力。

对于年轻一代,移动客户端已经成为了他们获取信息的来源,因此报业同时要生产年轻人喜爱的内容,“两微一端”的报纸内容同步推送已经难以满足阅读需求,报业可以推出多个细分的内容渠道,比如在微信公号上推出微信矩阵,面向多个领域吸引受众。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定位用户以后,可以进行精准广告的投放,这便可以解决困扰报社的资金问题。

转变思维模式,允许多种要素参与生产

原来报纸封闭的内容生产流程现在很难维持下去,正如皮尤调查机构所指出的,在前数字时代,新闻组织几乎从开始到结束全程控制着新闻产品和服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像Facebook和苹果等科技公司已经对新闻媒体信息的选择源头上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新闻生产的流程与传统生产流程已经有了巨大变化。原来传统媒体对信息的生产过程如今在一步步被分解。

自媒体用户已经可以在微博或朋友圈里进行信息的采集和发布,在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能够最先抢到时效,这是很多数字化新闻机构也无法拥有的优势。无人机、机器人等科技产品也参与进了新闻的生产中,无人机能够在一些广阔场景和特殊事件中进行全方位宏观的拍摄,到达新闻记者无法到达的地方,完成人力不能完成的信息采集工作,也可以由非专业人士完成。包括一些类似于微博、知乎、微信公号之类的内容生产机构,也在向广泛受众传递着即时信息或观点。

传统报业不能再固守于原来的生产模式,在消息源的选择上,传统报业不能忽视自媒体用户的重要价值,要从各种社交媒体上广泛寻找有价值的消息源。在采访过程中,可以加入无人机等技术因素,而一些简单的,短消息类的新闻报道,目前的机器人技术完全能够实现,进行简单的设置后,一些枯燥和机械的工作完全可以由机器人来做,记者可以专心于更加复杂,更加需要创造力的报道工作。

结语

中国和美国社会制度不同,国情差异也较大,新闻行业更是采用了两种不同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因此从美国新闻业中寻找对中国新闻业的启示时应该有所甄别。但新闻秉承的最基本的任务是传递信息,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有价值的,真实客观的内容永远是新闻行业拥有竞争力的核心因素。

根据皮尤公司对美国新闻业尤其是报业进行的2015年的年度报告中可以看出,虽然包括报业在内的新闻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报业也面临着生存困境,但技术的进步与行业的兴衰乃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艰难的生存处境中我们依然可以发现,报业作为传统媒体的核心优势——内容生产能力仍然是其他数字化手段无法代替的。因此,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当中,报业一方面要积极进行数字化改革和探索,另一方面还要坚守自身的行业优势,尤其是以调查和深度报道为主的内容生产能力,才能在数字化改革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陈力丹,陈辉.美国新闻业的数字化转型及对中国的启示[J].新闻爱好者,2016,3:8-11

《新闻启示录》分析 篇3

新媒体的概念最早是在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 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1]新媒体应该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体时代也在更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就曾经用十几年的时间创造了传统媒体近百年才拥有的受众群。 如今,随着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的出现更是让传统媒体日渐式微。

当人们接受信息,接收观点的媒介越来越多,甚至越来越快的时候,电视新闻评论之于新媒体当下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境遇? 时下,有很多学者提出了电视新闻评论与新媒体的融合理念,但是笔者认为融合只是第一步,电视新闻评论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影响力,树立自己的威信力,仅仅是融合还不够,更多的应该是借力,甚至是借助新媒体时代所出现的酵母环境进行二次发酵,形成“ 人有我优”的格局。 笔者从新闻评论的主体、时效、题材、技术平台、写作这些方面进行探析。

一、新闻评论主体从精英话语权的单一模式,转向“精英——大众”的多元化模式

对于传媒评论的主体,清华大学的刘建明教授认为:“ 传媒评论是主体意识形态的表露,传媒评论的主体作为复杂的社会群体,分布在社会各个层面。 任何社会成员对传媒的作品及运作都有自己的感受,构成了不同类型的评论主体。 ”[2在这里,刘教授将评论主体划分为专业型和非专业型。 电视新闻评论属于传媒评论的一种,那么电视新闻评论的专业性主体就是指掌握电视新闻知识以及电视新闻的传播技术的人,通常是电视新闻的实际工作者,俗称“ 圈内人”。 那么非专业性就是与“ 圈内人”相对应的“ 圈外人”通常是指广大的受众,他们也被称为是电视新闻的“ 客体”,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主观感受。 这种专业和非专业的划分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 传”和“ 受”的双方。 除了主持人、记者这些“ 圈内人”之外, 社会各界代表、专家对于热点难点问题的探讨,各界人士这些“ 圈外人”的广泛参与,这些都将使新闻评论更具交流感和客观性,更容易为观众所接受。 因此评论从主体到客体必然要发生变化。

中国电视新闻评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轫,经过为时34年的发展,如今的电视新闻评论呈现述评式、主持人评论式和谈话式共生繁荣的景象。 但不管哪种形式,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的主体还是单一的少数人的特权,也就是从事新闻专业的人员或者受邀请的评论员、专家,即精英人群的“ 单一传输”。 这样的评论者虽然以看似客观的方式,从专业的角度来表达观点, 但很大程度上仅仅代表了主流社会的思想,它所涉及的范围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新闻启示录》 在开播之初的定位是党和人民的连心桥,也就是说栏目所发声的是代表政府的声音,是一种主流社会的思想观点。 这样的观点缺乏群众的参与,无法更全面、更准确表述广大人民群众的感受。 而当网络空间的自由与开发袭击而来时,利用论坛、微博甚至微信等社交工具,人们可以随时随性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和评论,这种参与不受到职业、阶层、年龄等的任何限制。“ 这种前所未有的相对自由的表达平台和表达方式,对一直生存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冲击与挑战。 在新媒体时代,精英人士对话语权的垄断被打破,新闻评论的主体更加多元化。 ”[3]比如说你在网络上输入“ 冰桶挑战”关键词进行检索,获得了268,000篇结果,可见网民的意见大多在民间,是不可小觑的力量。 但是笔者在搜索中也发现网民的意见在网络上是一种“ 碎片化”的表现形式,归纳、 总结、提升,在网络上极为少见。

当然,在这股民间力量面前,电视新闻评论的精英话语权不得不被重新构建。《 新闻启示录》 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关注这股来自网络民间的力量。 首先,《 新闻启示录》 不再局限于主持人或者评论嘉宾的观点表达,更多地开始关注平民的心声。 在节目中架构起媒体、专家、平民的多元化表达。 比如在节目中融入“ 网络声音”、“ 各方提问”等板块,让声音多元化, 增加观点的客观性同时,也让话语权实现从“ 精英到大众”的多元化转变。 就比如说《 新闻启示录》 在制作《“ 冰桶挑战”另类慈善》 这期节目的时候,按照传统的评论主体,节目中有主持人点评,社会学者以及心理专家的解读,这些都属于权威解读,但是“ 冰桶挑战”是一项源起于网络的接力活动,是一种草根文化的表现,如果只是专家解读显得“ 高处不胜寒”, 节目编导在268000篇的搜索中需找来自民间的观点, 有人说这场活动让大家认识了“ 渐冻人”;有人说这场活动就是一个“ 真人秀”……众说纷纭,但无非就是两派立场,支持和反对,在制作节目时,不仅要加入民间的这两派观点,还利用电视化的手法展现这两派观点的支持率,( 支持方以67.5% 获胜) 。 可以说这样的评论节目不仅仅是简单展现了草根民众的观点,更是将这些观点进行了分析,更深层次的解读了这些观点。 笔者认为,电视新闻评论在主体从一元化的“ 官方立场”向多元化的“ 意见表达”的转型重构之后,不是简单地做 “ 加法 ”,而应该解读 、引导这些多元的“ 意见表达 ”,从而体现电视新闻评论的专业型、权威性。

除了精英话语权被重建之外,作为评论主体存在的主持人,其话语权功能也在改变。 在当代电视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地位正在不断提升,各地纷纷出现以主持人为代表的新闻评论节目,比如《 一虎一席谈》 、《 老梁观世界》 等,主持人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作用正在日益凸显,《 新闻启示录》 也推出了以主持人高山风格的节目《 高山说》 ,这对主持人来说是一种挑战,不再只是简单的对新闻事件做综述性评点,或者穿针引线几句话, 而是要求从语言到肢体地去表现自己的观点, 比如一期说雾霾的节目,高山设计了一个“ 孙悟空腾云驾雾” 的出场,这种表现性的手法给主持人的评语可以说加了不少分。 另外,对于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网络上碎片式的短评已显很多,更不要说电视新闻评论,要有内容又要有新意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还是雾霾,从2011年开始说起,几乎每年到了秋冬季节,高山都要想起雾霾,因为来自北方的高山对雾霾是深有体会, 更能感受那种在雾霾中行走生活的心情。 然而,2014年,当雾霾袭击的时候,高山发现网络上不再像前几年那样,大家谈雾霾的热度似乎有所下降,是因为热点新闻太多? 还是因为网民们习以为常了? 在多网民们关注点以及议论观点的搜集分析之后,高山整理出自己的看法———《 中国式麻木》 ,从雾霾说到麻木 ,这样的独家解读更是体现出电视新闻评论主体的理论高度,专业性和权威性。

二、追逐时效的脉动,让评论“速度”起来

信息时代, 受众已不满足对于新闻事件本身的知晓,他们更想了解隐藏在事件背后的真实情况和其发生的更深层次原因。 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解读则成了争取受众的强磁场,新闻评论俨然成为传统媒体间竞争的重要战场。 进入新媒体时代,“ 独家评论”的竞争则有白热化的趋势,每天打开手机,“ 今日头条”就会及时地推送当天的头条新闻,“ 澎湃新闻”则是及时跟进评论,这种速度可以用同步来形容。“ 谁能最先发表自己的观点,谁就可以在竞争中占据最为有利的位置,占有最为广大的信息消费市场。 ”[4]以新媒体为平台而产生的网络新闻评论自由度大、无时间限制、便捷性高、交互性强,尤其是当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的出现,拥有一部手机就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些都让传统媒体可望不可即。 那么, 在这场时效性的竞争中,电视新闻评论是否就要失去自己的阵地?

《 新闻启示录》 从诞生开始就很注重评论 ,但是时效性却一直是它的软肋。 一般一期节目,编导需要至少一周的时间进行采编制作,按照时效周期来算,一周的时间就错过了时效的高峰期,新闻热度已经大大降低,因此往往被诟病“ 炒冷饭”。 但是不改变这样的局面,《 新闻启示录》 所秉持的电视新闻评论势必没有“ 市场”,栏目负责人对节目的编排、制作流程以及人员配合等方面进行了重新架构,一股追热点,抢时效之风迅速在栏目组传开。 比如在人员配合上,改变原来的一个编导一期节目模式, 由主编带领几个编导分工完成,这样大大缩短了新闻外采、资料整理以及观点收纳等各方工作的时间。 节目《 一元游,是炒作还是变革?》 、《 福州航空“ 起飞” 了》 、《 疯狂双十一,谁赢了? 》 、《“ 代表醉驾”受特权保护? 》 等就是在时效性和评论性相结合的例子。

而在追逐新闻评论时效方面,笔者发现新媒体的发展也为电视新闻评论的“ 速度”提供了有力条件。 首先,新闻资讯的发达,为新闻记者的采访提供了很多线索。 比如说在采访 《 谁 ,拆掉了双杭古建筑》 这期节目的时候 ,记者通过微博联系上了那个发表微博“ 苍霞片最美的红砖西式四合院被拆成狼藉一片,民国青砖街铺被拆光了……”的网友,找到他微博上写的“ 红砖西式四合院”,并且也是通过无数网友的帮助,记者用了最短的时间了解到双杭古建筑被拆的前前后后,用影像记录下来,这些都为新闻评论提供了足够的论据。 其次, 新媒体上那些来自民众的“ 雪花式”的观点则从事情的方方面面为编导提供了意见参考,争取了“ 评论时效”的速度。 比如说在制作《 一元游,是炒作还是变革? 》 节目的时候,要如何对这项政府主打的旅游惠民政策进行解读? 既然说是惠民就应该是好事,按惯例,电视新闻评论的观点往往是以捧为主, 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你就不得不先听听民众的声音再发表评论。 要了解民众的声音,往常,电视媒体以采访为主,而这新媒体技术条件下,我们还可以借助论坛、微博、微信等来了解网民大众的想法,这种方式不仅更快捷而且更全面,也更接近客观表达。 当然,在收集民众观点的同时,电视新闻评论切记不能随波逐流,既然是“ 独家评论之争”,我们就不能简单地使用网络民众观点,展现观点,而没有自己的思考,那样只能算是一个拼盘的评论。 如何站在新媒体的平台上,利用丰富的观点资源形成自己的独家评论,这才是制胜的关键。《 一元游,是炒作还是变革? 》 从标题来看就亮出了电视新闻评论自己的观点,一项新政策的出台,自然会引起各方议论,如何拨开云雾? 记者用亲身体验、门票销售数据,以及游客、景区、 电商三方面的说法来做论据, 论证这项政策的惠民程度,当然网络上的炒作声音也不可忽视, 正是有了这样的声音,电视新闻评论正是要正视这样的声音,才能让评论更能有说服力,节目中引用旅游专家福建师范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袁书琪的话“ 我们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我们旅游的产品是不是物有所值,是不是符合价格和价值的规律,也就是人们到武夷山去玩,并不是冲着门票,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这样的观点超越了网民们对“ 一元游”的理解程度,上升到旅游经济的发展层面,而这样的评论观点正是建立在对网络民众观点的汇集整理基础上进行的升华。 相信这样的现场评论加上专家权威评论会让电视新闻评论超越网络新闻评论。 不管是信息竞争还是观点竞争,新媒体都可以算是为电视新闻评论提供了酵母环境,用好这样的环境,不仅提升了新闻评论的时效性, 更能发酵成为更有权威性、独家性的电视新闻评论。

三、寻找符合新闻的规律的电视新闻评论题材

新闻评论的种类按照题材内容来分, 可分为政治评论、 经济评论、社会评论等,中国新闻史上曾有辉煌的政论时代, 当时以政论为主体的新闻评论雄踞于各大电视栏目,《 新闻启示录》 最初的定位就是“ 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主要是对当地政府部门的政策解读,“ 政论本位” 在栏目中显而易见。 首先,“ 政论”是电视新闻评论的长久以来的主阵地,电视媒体是民众了解政府行为的最主要方式, 也是最权威方式。 比如说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走访了哪些地方? 说了哪些话? 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会关注福建的平潭、为什么会考察新大陆企业? 为什么要提到福州的教育均衡等这些方面。 电视新闻评论有的放矢地针对这些问题给予一一解答,既满足了观众对高层领导动态的了解欲望,也满足了观众对这些动态新闻背后深层次背景解读的需求,这样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就是先有新闻后有评论,属于有感而发的评论。 但是高层动态、 政府宣传并不是都适合于新闻的深层解读,一条新闻资讯的事,硬要去评论,这就只能算是一个新闻拼盘节目或者是拉长的新闻,没有产生深思的评论,没有耐人寻味的解读,这样的电视新闻评论就显得画蛇添足。 从这两条来分析,电视新闻评论既要政论题材又要符合新闻评论规律,势必不可能电视新闻评论“ 天天有”。 基于这样的背景,《 新闻启示录》 在题材的选取上也开始求变,虽然政论至今都是主打产品,但是民生新闻、热点新闻也开始有了一席之地。 到了新媒体时代, 《 新闻启示录》 里的民生新闻 、 热点新闻比例是只增不减 , 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各种信息在网络上都可以找到,这让记者在发现民生新闻、热点新闻的途径增加了不少;第二,随着获得信息的广度和深度的变化,记者对待问题的角度以及深度的挖掘将有所不同,也提高了评论的质量。 第三,追热点就跟追高层动态一样,其社会关注度都很高,而在这种追逐中发出独家的声音,那么其点击率( 电视叫做收视率) 就可以想象。

当然,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评论的题材势必从“ 政论本位”为主转向“ 新闻本位”为主,也就是说电视新闻评论的题材要更符合新闻规律,电视新闻评论要在新闻规律基本上走向理性。 在新媒体时代,可以说不缺新闻也不缺观点,网络新闻评论大多是电视新闻评论所热衷于采用的,网络热议话题既然受到网民的广泛关注,就具有一定的社会性,适合作为电视新闻评论的题材,然而在网络上,网民们各说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同时网络上“ 快餐式”的阅读,让人们很难深入思考,加上网络评论的随意性,让很多评论仅仅停留于表面,或者非事实状态评论。 可以说网上信息的海量性是其优势也是劣势,其真真假假很难辨认,观点的是是非非更难说清。 相比较而言,电视新闻评论有较强的深度和力度,具备对网络新闻评论的整理和引导,尤其是电视“ 把关人”根据 “ 议程设置 ”理论进行把关 ,选取具有新闻性 、政论性 、社会性或者前瞻性等特征的有价值的新闻题材进行评议。[5]《 新闻启示录》 历来秉承选题为王的传统,设立了每天的策划会,主要目的就是筛选选题,什么样的新闻值得评,评什么,怎么评, 新闻把关人通过这样的“ 议程设置”就能体现出电视新闻评论的高妙。

除了把关,电视新闻评论对选题的思辨性将成为它的优势所在,因为观众已经从单纯的“ 受”方转为既“ 传”又“ 受”, 这就对电视新闻评论的选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性比较强的话题则更具有价值和意义。 2014年,当“ 代表醉驾”事件在网络上爆出时,各大网络都转载了此事,澎湃新闻、中国青年网、长江网、人民网等都跟进点评“ 代表醉驾就不用刑拘”? 一时间,各方观点对这名醉驾的代表指责纷纷,对周宁县人大的表决更是批评有加。 网络上的各种观点看似都很有道理, 但是作为电视新闻评论是否只是随波逐流? 当代表、醉驾、刑拘这些问题摆在一起时,我们不禁要探讨为什么代表醉驾后不用刑拘? 代表身上的特权意味着什么? 如何使用特权才是真正的人民代表? 上海警方应该如何面对周宁人大的票决? 等这些问题,《 新闻启示录》 的电视新闻评论在这期节目的制作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辩证的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让评论更具有深度和力度,也更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

四、新媒体的技术条件为电视新闻评论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新媒体的技术,这里面不得不提到的是“ 三网融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应用,也就是说电视、电脑、手机三者之间可以交叉使用,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而“ 三网融合”的这种格局则为“ 媒介融合”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持。 在呈现方式上,通过技术平台和播出平台的嫁接,实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与新媒体的合作,观众可以从电视上也可以从网络上搜索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这样的融合也意味着“ 全媒体”时代的来临。 所谓“ 全媒体”就是借助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实现任何人、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都能获得想要的信息。 全媒体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就是一种融合,在这个融合的趋势下, 2013年7月国内第一次出现电视的全媒体收视统计分析,所提出的动态收视率概念是对大数据研究的结果,颠覆了传统电视平台静态收视的现状。 不管是技术层面还是收视层面,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 《 新闻启示录》 从2013年开始也打破电视范围,尝试将节目与凤凰网、大闽网、人民网等当地主流网站合作,当然这种合作还局限在只是把已经播出的节目挂在网站上播放而已,但是这对《 新闻启示录》 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已经有了很大提升,比如一期《 公交车上的冷暖人间》 ,节目播出的收视率并不是很高,但是挂到网络上之后,点击率是迅速飙升,而且还是持续不断,上网一天的点击率就破百万,十天就破千万,然后一路飘红,大概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点击率就破了八千万,把网络点击率和电视收视率一起做动态收视统计,那么这期节目的收视率就会再创新高,而且还是持续的动态收视。 当然,这节目挂网站只能算是“ 媒介融合”中很初级的一步,要想打造电视新闻评论的影响力,除了借助网站的功能之外,微博、微信等所依附的载体———手机更是不可或缺的一员。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手机看新闻已经成为普遍,微信让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紧密联系,这些对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究竟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电视新闻评论能否在手机网络中打造自身? 微信中有个 “ 订阅号 ”,原先是为了微信营销打造的 ,每个手机微信号可以通过搜索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且这些“ 订阅号”也可以利用微信中人人联系网定点推送到每个微信号手中,这种营销模式也开始成为媒体营销的一种手段。

《 新闻启示录》 也在订阅号中开辟了自己的“ 新闻启示录君”,将每期节目的预告通过微信定点推送的功能,像《 [惊! ] 人大开幕! 机器人悄悄潜入〈 政府工作报告〉》 、《 我们大妈从来不做乱七八糟的事情! 真的吗?》 、《 [打算盘]油价又跌了,可是你加油,真的合算了吗? 》《 [买买买]自贸区来福州,便宜货大大的有!》 、《 特斯拉到底有多牛?〈 新闻启示录〉 为您解密!》 … …这些订阅号里的预告 ,不仅是对节目内容的预告 ,更是把观点隐藏其中,吸引观众,从而大大地提升了《 新闻启示录》 的影响力和品牌塑造。 这种“ 媒介融合”功能对电视新闻评论来说无疑在推广度、影响力方面又迈进了一步。 当然,媒介融合还能给电视新闻评论提供什么样的平台也是很值得期待的。

除了“ 媒介融合”,基于新媒体的技术条件下的另一时代正在出现,它和数字有关,通过这些数字能传递出各种信息, 这被称作“ 大数据时代”。 2012年3月,美国政府投资2亿美元拉动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并将“ 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近年来,大数据更是被运用到各行各业中,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以及思维方式。 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首次采用了大数据,由此诞生了“ 大数据电视新闻”。 数据新闻是基于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抓取、比较和分析,发掘更深层次的新闻内涵和社会现实。[6]2014年也被称作是中国大数据电视新闻时代的元年,2014年从春运、春节到全国两会, 央视先后推出了“ 据说春运”、“ 据说春节”、 “ 据说两会 ”系列 ,将大数据首次运用到了电视新闻中 , 举例 “ 据说两会 ”,2014年两会期间 , 央视推出的“ 据说两会 ”, 用数据来倾听民声、用数据来诉说民意。 比如下图的热门话题排行榜,用数字来解读。 十省份网友关注“ 就业”,八省份网友关注“ 高考”,“ 房价”、“ 雾霾”成为京冀最热关键词等。 数字的解读让人一目了然的同时,也更增加了电视新闻评论的威信和力度。

从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榜中,我们看到“ 据说两会”节目排名第二,政论话题成为了热门话题,改变以往社会话题以及明星轶事占据热门话题的局面。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大数据科学家薛凌洲( 华裔) 认为 :“ 大数据新闻 是富矿 ,新闻联播 《 据说春运》 基于大数据的迁徙图具有科技感 、时代感 , 在美国还没有类似的可视化,体现出节目制作者对科技前沿的探索和融合。 ”[7]当然大数据新闻的影响力也可以用一组数据来说明:截至2014年2月7日,新华网、人民网等主要媒体及网站转发超过1280万篇, 覆盖超过国内五亿网民,“ 据说春运”成为网络搜索热词,进入百度词条,由此可见大数据新闻革命浪潮势不可挡。 基于新媒体技术条件下的“ 大数据”对未来电视新闻评论意义非凡,对电视新闻评论也亦如此,比如说《 中国人的迁徙地图》 用一种新的视角论述了中国春运大军在30多年来的变化,从1亿人增长到36亿人次,而变化的不仅仅是数量,还有迁徙路径,那么这36亿人次是如何迁徙的? 哪些城市是迁出地,哪些城市又称为迁入地等,给观众呈现了一个直观的春运迁徙景象,也正说明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以及现代化进程的人文变化。 笔者认为大数据不仅适合用于新闻中,更适合用于新闻的解读中,而且使用大数据来解读新闻,它将改变的不仅仅是电视新闻评论的制作,也将改变电视新闻评论的内容,叙事方式、传播方式以及价值判定让电视新闻评论的“ 电视化”表现更鲜明,而且对新闻评论观点的提升也大有益处,用数据的方式来论证,运用大数据的思维来解读,这样的电视新闻评论将更直观,也更具有威信无疑,未来的电视新闻评论一定少不了“ 大数据”的力量,大数据也将成为电视新闻评论“ 据”剑得天下的法宝。

五、新媒体促进电视新闻评论在改文风上下功夫

随着媒体技术和方式的不断更新,网络新闻评论的特色越来越鲜明:首先,网络新闻评论的新闻性更强烈,它不单单侧重于对党和国家政策的分析,而且针对当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发表更多的意见,涵盖了从政治到经济到文化娱乐等方面,写作范围的更加广泛成为写作形态多元化的重要表现。 其次,网络新闻评论的写作手法也趋多变,语言轻松活泼 、幽默,更加注重以 情动人,在理性上更 多了些感情 色彩,真诚表达,这些都是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 再者,微博微信的出现让短小精悍的“ 一句话”评论成为流行,“ 百字短评”、“ 人民微评”这些模式更有利于评论的传播,同时也改变了以往“ 上传下达”的模式,转而进入“ 你来我往”的模式,增加了交流性、互动性。“ 全媒体时代下的新闻评论在写作形态和传播模式上的种种改变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新闻传播学的进步,这些改变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同时改变所带来的不止体现出公民参与社会事件能力主动性的增强和公民言论自由空间的扩大,还体现出新闻传播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8]面对网络新闻评论写作的这些特点,电视新闻评论写作如果还是以以往的形式与态度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那么它很有可能会逐渐淡出受众的视线,必须要突破其固有的八股文式写作模式, 以求新求变来争夺这场战争的主动权,由此保存自己鲜活的竞争力,使其在快节奏的媒体业态变化中能给受众带去一些社会思考,在变化中仍不失力量,给受众准备丰盛的精神和思想的“ 盛宴”, 分享新媒体平台上的蛋糕。

《 新闻启示录》 提出了一场“ 改文风 ”的运动 ,首先改变的就是标题。 标题被称作是新闻评论的半条生命,是评论主题内容和精神的浓缩与升华,好的评论标题“ 一目传神”,有着吸引读者阅读的艺术魅力;反之,则对读者产生挡板的负面效应。 在如今“ 快餐式”阅读中,标题能否吸引眼球决定了文章能否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脱颖而出。 电视新闻评论也一样,标题决定了人家是停留还是转台。 就拿《 新闻启示录》 每年都要做的两会报道来说,这样的一项政治任务,往往让人觉得会很“ 无聊”,也很难赢得观众,很难赢得收视率,但是如何把“ 无聊”的整治宣传做出深入人心的新闻报道?“ 改文风运动让记者们首先在标题上下功夫。 比如以往做两会报道时关于人大开幕的新闻评论节目,标题最常用的就是《 福建省第N届人大开幕》 ,今年,同样要做人大开幕的评论,记者则用了标题:《〈 政府工作报告〉 ,透露哪些经济信号? 》 两者相比较,显然后面一个标题更能凸显其评论的本色,也更能抓人眼球。 其次,“ 改文风”运动中的核心还是写作风格上的改变。 在博客、论坛、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形式的出现中,我们发现这些来自民间的文章,正因为其身上的草根特色,它的“ 土味”让人觉得美、朴实、亲切,给人清新自然的感受,也更容易被更广泛的大众所接受,才能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用幽默的心追寻草根的“ 土味”成为《 新闻启示录》“ 改文风”运动的目标。 节目《 福州航空“ 起飞”了》 中一段文字幽默、自然,让人忍俊不止:“ [解说]眼前的这辆就是福航的飞机,机身上喷绘着“ 龙凤福字”,光是飞机的外形,就透着浓浓的福州味。 福航的中文无线电呼号为“ 涌泉”、 这就不用我跟您多解释了吧? 航班号以“ FU”两个英文字母开头,而这也是中文“ 福”字的拼音代码,是不是非常容易识别呢? ……既然是福州特色, 那么飞机餐自然也带有浓浓的“ 虾油味”,飞机上不仅会有福州特色的橄榄等蜜饯, 还有美味的福州小吃。 小编想来,鱼丸,肉燕自然是不会少的。 除此之外,福航首航的广播也是与众不同,除了飞机上常听到的普通话和英语以外,还有福州话广播,当你在旅途中听到“ 你好( 用福州话说) ,丫霸”等福州话时,会不会多了几份亲切之情呢? ”这样一段文字,用“ 虾油味”、“ 丫霸”把福州航空“ 福”的特色描绘的淋漓尽致,其中 “ 福州人的航空梦实现了”这样的观点更是让人自豪 。 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画面是关键,但文字的魅力也是加分的必不可少元素,因为电视毕竟是一个视和听相结合的产物。

《新闻启示录》分析 篇4

一、电视新闻专题在应对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优劣势分析

长期以来, 电视新闻专题报道相对落后于事件发生过程。在应对突发事件报道中, 电视新闻专题的劣势是十分明显的, 其最大的劣势就是时效性不强。但是电视新闻专题由于形态独特, 信息量大, 也有自身的优势。

(一) 电视新闻专题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劣势所在

首先, 从硬件上看, 和平面媒体相比电视采访受设备制约因素较大, 电视拍摄要求声像俱全, 硬件方面包含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 拾音设备等, 从前期带着摄像机到新闻第一线采访到后期将素材转移到编辑机进行编辑, 所需花费的时间成本较高。其次, 和电视消息相比, 电视新闻专题的前期采访要求更高, 需要更深入的采访, 除了展现突发事件本身的表象之外, 还需要仔细捕捉细节, 探寻事件背后的真相, 因此往往需要采访多个相关部门, 时间也就更为紧迫。最后, 从后期剪辑来看, 电视新闻专题素材更多, 节目容量更大, 需要对整个节目进行更加精巧的构思, 制作过程相对复杂, 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二) 电视新闻专题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优势所在

可以说, 在信息化时代, 面对因特网、手机资讯尤其是微博等新媒体的围追堵截, 电视新闻专题从传播速度和手段上看似乎疲态尽显, 不过, 电视新闻专题应对突发事件报道方面的优势也是很明显的。[2]首先, 从媒介属性上看, 新媒体虽然速度更快, 却是鱼龙混杂, 真假难辨, 电视媒体因为有画面, 有声音, 有当事人采访, 显得更权威;其次, 从传播立场上看, 新媒体倾向于“私器”, 电视媒体则倾向于“公器”;再次, 从功能表现上看, 电视媒体更是具备其他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 尤其是在细节刻画方面, 更是明显;最后, 电视新闻专题在报道深度上优势明显, 如今, 人们已不再满足对突发事件的表层了解, 受众不仅需要“舆”———新闻信息, 而且更需要“论”———媒体的观点和见识, 这就需要主流媒体的深度报道, 通过深度的解释性、分析性、调查性报道去挖掘事情的来龙去脉。

二、电视新闻专题在应对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快速反应策略

可以说, 电视新闻专题在应对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优势和劣势都是十分明显的, 那么, 电视新闻专题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应该如何扬长避短, 占据新闻报道的制高点呢?笔者长期从事电视新闻专题制作, 并多次参与突发事件报道, 现就自身的工作体会和国内的一些成功案例作如下分析。

(一)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突发事件报道应急保障机制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 笔者深刻地感受到, 只有制度有力、保障得力, 才能最大程度实现“快速反应”。这其中包括了采编通讯设备和交通等方面保障。2011年“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震惊全国, 事故发生于晚上8点27分, 记者于当天晚上9点左右获知消息, 决定出发前往温州进行报道。根据《新闻启示录》栏目的相关预案, 从选题的审批到车辆、拍摄设备以及摄像师的落实都是一路绿灯, 当天晚上9:30, 报道小组就从福州出发前往温州事发现场, 从获知消息到派出人员, 时间不过半个多小时。在前后方的紧密配合下, 第二天晚上《新闻启示录》栏目顺利播出温州动车事故的报道。众所周知, 电视台的设备管理制度是很严格的, 一般前期拍摄设备都是由设备库统一管理, 摄像人员外出拍摄时需派单领取设备。这样的管理制度可以保证设备的规范和安全使用, 但是对于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来说机动性不足。《新闻启示录》栏目组为增强快速反应能力, 特别准备了一整套相关设备, 并将设备存放于应急小组手中, 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随时启用。这套设备包括一部摄像机, 一台具备编辑功能的笔记本电脑, 一张可以确保传输的无线网卡。另外车辆上面还有配备导航系统, 确保能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而在选题审批和车辆的安排上, 集团和部门领导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特事特办, 通过电话请示, 事后补审批单的方式保证报道小组能够在大事发生时尽快成行。所谓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大家一定不要小看诸如设备、车辆这样的细节, 这往往是决定报道是否及时的关键。

(二) 成立一支专门的突发事件报道队伍

组织突发事件报道, 关键是要有一支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人才队伍。突发事件报道队伍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行动迅速、敢于攻坚克难的前方采访队伍, 二是思路缜密、保障得力的后方编辑队伍, 三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外联信息队伍。

对于福建来说, 类似暴雨台风这样的自然灾害可谓“家常便饭”。应对这样的突发事件, 栏目要配备专门的突发事件前方报道记者, 这些记者必须能随叫随到、具备攻坚克难的敬业精神和随机应变的新闻敏感。另外, 由于前方记者位于新闻一线, 往往掌握的都是“点”上的情况, 后方组稿的编导应密切注意事件发展的最新情况, 及时和前方记者沟通。2013年5月20日, 在一阵暴风雨过后, 福州市五一中路状元巷26号的一栋民房突然发生了坍塌事故, 《新闻启示录》栏目在得知消息后迅速派出记者前往现场。由于现场比较混乱, 记者在事发现场获得的资讯有限。栏目组后方编导一方面与事故方、公安、当地党委政府加强联系, 落实情况, 另一方面也将这些消息和情况及时反馈给前方记者, 并发出具体采访指令, 这种“后方”指挥、前方”采访的模式在《新闻启示录》栏目应急报道中经常出现。当然, 有的时候也存在“前方”指挥“后方”的情况, 那就是在前方相对了解到全面的情况, 需要后方“补台”的情况下。例如2012年8月, 台风“苏拉”袭闽, 《新闻启示录》派出两路记者分赴沿海地带, 了解各地防抗台风的准备工作。在前期采访即将结束时, 前方记者认为如果只是体现“点”上的情况, 说服力还是不强, 因此通过与后方的沟通, 栏目组再派出一路记者采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省海洋渔业厅等相关部门, 做到了点面结合。可以说, 正是前后方良好的沟通配合为报道的全面性提供了保障。

除了前后方配合机制外, 在突发事件应急报道队伍中, 外联信息队伍也是不可或缺的。外联信息队伍承担的任务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 迅速和当地政府、公安、交通、交警、消防等各方面取得联系, 为前方记者采访提供方便;二是对网络信息、现场图片和现有视频进行收集和甄别, 为突发事件报道提供多维度和多角度的信息来源, 让报道更加全面真实。

(三) 挖掘节目内容深度

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在一个社会中, 谣言的流通量 (R) 与问题的重要性 (I) 和涉及问题的证据的暧昧性 (A) 之乘积成正比例, 即R=I*A”。[3]这个公式标明, 来自正式渠道的有证据的信息不足, 状况的暧昧性增加, 会推动人们通过谣言渠道寻求信息。这表明媒体要向受众发布真实的、有影响力的声音, 才能压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对事件的深度报道和解读, 正是压制住不良信息传播的最有效方法。电视新闻专题的优势恰恰就在于深度。和网络消息和电视直播相比, 电视新闻专题往往很难第一时间发声, 在抢不到第一落点的情况下, 电视新闻专题要争取抢到第二落点, 要着眼于独家、深度和评论上下功夫, 在遵守新闻宣传纪律的前提上做到新闻真实、报道得当、分析到位、点评有力。

在深度上下功夫, 就必须在进行报道的基础上, 解析该突发事件背后的成因, 即对事件本身进行深度挖掘。2012年7月24日, 福建省寿宁县发生一起载客三轮车翻入深沟, 造成14人死亡的事件, 福建电视台《新闻启示录》栏目记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后, 除了还原事件发生的经过和相关部门救援过程之外, 还发现了这起事故背后的深层次隐患。通过现场调查, 记者发现, 在当地像事故车辆这样的非法营运三轮车还有很多, 由于地处偏远山区, 当地的农村交通条件严重匮乏, 许多村庄没有通行公交车或者公交车班次过少, 当地人出行不得不依靠那些非法营运的三轮车。由于这样的隐患在短时间内还不能完全解决, 进而引出了农村交通安全这样一个大话题的讨论。可以想象, 如果单纯对事故进行报道, 而不是跳出事故本身进行独立调查, 电视新闻专题也就没有深度可言, 无法引导受众透过事故的表象看到本质。

综上所述, 要想解决电视新闻专题在应对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劣势, 就必须要扬长避短, 发挥电视新闻专题直观、形象、深入的特点, 加强评论和引导, 让受众在接受新闻的同时, 了解事件背后的真相。在评论方面, 尽量达到“貌似随口说来, 却是语重心长。举重若轻, 但却发人深省”。[4]当然, 再好的新闻报道、再深入的新闻解析, 如果不能及时与受众见面, 也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既要做到“深”, 又要做到“快”, 这就要考验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管理者和参与报道记者的素质和功底了。

摘要:突发事件报道中, 电视新闻专题应该如何实现快速反应, 这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本文在对电视新闻专题应对突发事件优劣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以福建电视台《新闻启示录》为例, 提出了电视新闻专题在应对突发事件报道中的策略, 认为电视新闻专题在报道突发事件时, 既要“深”, 又要“快”。

关键词:突发事件,电视新闻专题,机制

注释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EB/OL].http://ww w.gov.cn/ziliao/flfg/2007-08/30/content_732593.htm.

2[2]李海琳.信息化时代突发事件报道中电视媒体优势浅析[J].视听, 2012 (3) .

3[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98.

穆青新闻伦理思想的启示 篇5

记者成才要先做人

在《穆青传》和《穆青论新闻》中, 很大一部分内容都谈到青年记者如何成才的问题, 他在为《与年轻记者谈成才》一书撰写序言时说:“我认为, 年轻记者成才的先决条件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人是第一位的, 成才是第二位的。如果连人都做不好, 还谈什么成才!即使成了‘才’, 也是‘歪才’。”此外, 他在《热切期盼年轻记者早日成才》中再三强调, 年轻记者成才的先决条件, 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人是第一位的, 成才是第二位的。成才的第二个条件是不能急功近利, 应该扎扎实实地打好自己的根基。第三是要经得起挫折, 在顺境中能够前进, 在逆境中也要打起精神, 继续前行。 (见《穆青论新闻》, 新华出版社, 2003年版)

至于如何做人, 也谈得很深刻。穆青认为, 做人有这么几条原则:一是要有坚定的信仰, 任何风浪前不动摇。这个信仰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这是最主要的。如果没有一个坚定的信仰, 碰到风吹草动、风云变幻, 就会迷失方向, 如同空中的柳絮, 随风飘荡, 那还能成什么才呀;二是要有执著的追求;三是要有坚强的毅力, 刻苦的精神, 要严格要求自己;四是要有高尚的人格、高尚的人品、高尚的情操, 对党的新闻事业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人民群众要有深厚和真挚的感情。有了这样的一种人生境界, 成才就有了思想基础。

穆青的成才观不是随便提出的, 是他用自己一生的新闻实践和经历提炼出的哲理, 是他本人的真实写照。穆青曾这样评价《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新闻作品, “这篇通讯写得怎么好怎么好, 其实, 关键并不在于写作技巧, 而是把焦裕禄同志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典型来写的, 突出了他作为一个党员领导干部身上的许多优秀品质, 我们把自己全部的思想感情都融入到焦裕禄的事迹里面去了, 它体现了我们的理想。如果全国的干部、党员都像焦裕禄这样, 那我们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没有这样一个高度、这样一个思想境界, 是写不好焦裕禄的”。他的一言一行也在实践着他的新闻理想。穆青身上所具有的优秀道德观念、思想品质和精神情操, 影响着他的作品, 并产生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当前, 一些媒体记者在新闻中弄虚作假, 这是记者本身素质出了问题。比如, 记者吴华参与石牛寨“疑似华南虎”造假事件, “北京纸馅包子”事件。记者凭借媒体的公信力来制造虚假新闻, 达到获取个人短期利益的目的, 这类事件都产生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穆青作为一个“老新闻前辈”, 已经给当今年轻记者做出了光辉的榜样, 也为青年记者如何成才指明了方向、说明了方法, “一个合格的记者, 必须对国家、对党、对人民的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 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有高度责任感, 对人民的利益有高度责任感……对人民群众有深厚的感情, 没有这几条也谈不到成才”。

做一个精神富有的人

穆青在《做精神富有的人》中说, “最近社会上对新闻记者的形象, 议论不大好, 人家说现在有些记者不好好招待不去, 不接不送不去, 搞有偿新闻, 吃了以后还拿, 拿了以后还要, 人家表面上不敢得罪, 但背后骂这是一群‘新闻乞丐’。” (《穆青论新闻》, 第426页) “新闻乞丐”是穆青最早提出的, 主要指编辑或记者利用手中编稿和发稿的权力, 收受贿赂, 或索要金钱, 虚报、谎报或不报新闻事实, 搞有偿新闻。在穆青看来, 新闻记者要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保持记者和党的新闻事业的传统和荣誉, 一定要深刻地认识到这类事件的严重性, 不搞“有偿新闻”。

现在, 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的歪风邪气依然存在。据一些群众反映, 一些有影响力的报社记者到某地区采访, 没有好菜好饭招待不行, 稍有怠慢, 就拿出杀手锏, 用曝光等方式软硬威胁。如果记者都被“金钱”腐蚀了, 记者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的角色将不复存在。2002年6月22日, 11名新闻记者在山西繁峙采访“6·22”特大爆炸事故时收受当地有关负责人及非法矿主送的现金、金元宝。虽然这些“金钱交易”最终受到了惩罚, 但是留给我们的教训却是深刻的, 这也是传媒界的耻辱。“现在年轻人条件比我们好多了, 你们的基础比我们强, 大学毕业、研究生, 文化水平比我们高, 知识面也广了。但你们缺乏的东西就是政治上的锻炼、社会实践, 所以一定要刻苦学习、勤奋工作, 很好地打基础, 不要一味追求物质上的舒适享受。物质享受是没有止境的, 好了还要更好, 一个人整天去为这个奋斗, 我觉得太庸俗了。我希望大家用主要精力去追求事业, 不要做一个物质上富有而精神上贫乏的人, 而宁愿去做一个物质上比较贫乏而精神上非常富有的人。这样的人才是有所作为、令人尊敬的。”

青年记者在成长的过程中, 如果迷失了方向, 或者经不起各种消极因素的引诱, 结果在这个或那个问题上栽了跟头, 再好的苗子也长不成大树, 最终导致半途而废。

“勿忘人民”

“勿忘人民”是穆青新闻思想中起到高度概括作用的部分, 也是青年记者成长过程中要时刻谨记的一条。穆青在《记者应当建立调查研究的“生活基地”》一文中谈到, “前不久, 一家地区报的一位记者问我:‘记者怎样才能尽快成才?’我告诉他, 记者不能整天想着成才。成才没有捷径, 没有秘诀。我为他题写了‘勿忘人民’四个大字, 勉励他把根牢牢扎在人民群众之中。” (《穆青论新闻》, 第416页) 每次在讲到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时, 他总是强调他的一生都离不开人民的哺育。穆青对人民的热爱, 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坎坷的人生经历有关系。他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亲眼目睹了百姓的疾苦, 以及不惜一切代价支援部队建设的感人事迹, “人民”二字在穆青心中重如泰山。“我之所以有今天, 功劳也在人民群众身上, 是人民哺育了我, 人民教育了我, 并给予我以前进的动力。”

穆青勉励青年记者不仅要树立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更应该把这份感情通过“笔杆子”表现出来。1979年4月, 他在河南采访植树治沙英雄“老坚决”潘从正后, 勉励新华社河南分社的记者说, 我们做新闻工作的要有“老坚决”那种春蚕吐丝的精神, “都要呕心沥血地为人民吐丝, 吐好丝”。

穆青“勿忘人民”的新闻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新闻记者是“社会瞭望者”和“把关人”, 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传媒炒作“艳照门事件”, 违背了媒体的道德底线, 把社会丑闻当作新闻卖点, 丑闻细节详细描述, 对社会和公众也产生了恶劣影响, 过度娱乐化泯灭了媒体的良知, 倘若媒体一味追踪“喜闻乐见”, 却忽视了社会责任, 恐怕非但不能承担社会监督哨的责任, 反而可能成为低级趣味的帮凶。近日, 韩国女明星崔真实自杀事件, 也反映了媒体在传播新闻事实的过程中, 肆意传播, 以致造成当事人身亡的悲惨结局。如果媒体真正做到了把公众利益放到第一位, “艳照门事件”的恶劣影响会缩小很多, 后者事件关联人崔真实也不会走上不归路。

新闻汉语的特点及启示 篇6

遣词——词汇特点

由于要在有限的版面中提供尽可能多的新闻信息, 又要尽最大努力地吸引受众的注意, 扩大新闻宣传效果, 因此, 要求词语运用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即不仅要力求用最少的版面去报道尽可能多的新闻, 而且还要贴近受众, 尽可能符合受众的阅读心理。新闻汉语的词汇特点是:有一定的新闻专用术语、更多新鲜活泼的“新闻词语”。

1.新闻专用术语。包括出版管理词语和新闻报道专用词语。如“国内统一刊号、代号、本报、记者、通讯员、据、电、讯、本版、编辑、责任编辑、编者按、社论、专论、专栏、深度报道、要闻、时评、版次、下转、上接”等, 这些都是新闻报道中必不可少的专用词语。离开了这些词语就不成为新闻汉语了。

2.新鲜活泼的“新闻词语”。新闻中, 标题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的新闻甚至只有标题, 称为“标题新闻”。标题的用词跟正文相比有不同的特点。因为标题包含新闻事实或主观评论, 容量极大。除了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外, 新闻标题的用语还要标新立异。这些要求使得标题用词呈现如下特点:文言色彩词语和语素当词使用倾向明显, 缩略简称使用频繁, 流行词语、新造词语经常出现。

(1) 文言色彩词语和语素当词使用。“教育优先惠泽民生” (《光明日报》, 2009年12月30日) 的“惠泽”, “新年告读者”的“告”。“扩内需项目成效显著”的“扩”。此外, 诸如“经、众 (船员) 、未 (定) 、离 (京) 、吁、促、保 (增长) 、撰 (文) 、创 (新高) 、 (春潮) 涌、违者、弃核”, 等等。新闻汉语不同于一般口语和书面语, 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文言色彩词语既节省了字数, 又显得典雅庄重。

(2) 缩略简称使用频繁。报刊的“院团转企改制、央视、春晚、宁大、京津、驻京办、涉华、欧交所, 3G”, 而在网络新闻导引页的标题更加省减, 如“谷进口增” (人民网, 2010年2月3日) , 打开链接页面, 原标题是“贸易逆差降三成谷物进口增一倍”。主要是节省字数, 只要意义歧义不明显都可以选择缩略简称, 这是新闻汉语第二个突出的词汇表现。

(3) 流行词语新造词语经常出现。“‘裸体扫描’不能没安全隐患” (《光明日报》, 2010年1月4日) 中的“裸体扫描”是新出现的词, “月光女孩”、“含泪索贿”、“被代表”、“北漂春晚”等新词往往都是从新闻标题中出现, 并影响读者受众, 不少会成为流行词语。而“调职应先‘调心’”中的“调心”是仿造词;“‘看客’变‘干客’” (人民网, 2010年2月3日) 中的“干客”也是仿造词。现代汉语新词几乎都来自新闻媒体, 这是现代汉语词汇发展的一大特点。

新闻正文都有和标题对应的同义词, 文言色彩词语有些会改成与现代汉语相应的词, 单音节词往往改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 如放弃核试验 (弃核) 、扩大 (扩) 、春潮涌动 (春潮涌) 。正文中的书面词语多, 口语词也有。书面语中, 又以政治倾向较强的居多。不同的新闻有特定的词语, 政治、经济、教育、卫生、农业、工业、商业等用词都有不同。如政治要闻, “会见、总理、国家、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武器、大使、政府、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是政治性强的词语, “会谈、会见、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来访、友好、合作、欢迎、仪式、达成、就……进行磋商、中方、伙伴关系、和平共处、互信”等, 常出现在报道外国领导人来华访问的事件中;“三农、粮食、生产、收购、补贴、下乡、丰收、水库”等词语常用于报道国内农业新闻。“稳定、有序、严正”饱含感情色彩。

造句——句子特点

新闻有一些固定句式和常用句型。尤其是新闻标题显得与众不同。除政治要闻用句平实外, 其他新闻标题多用修辞格。句式不少用对仗、仿对仗或直用化用古诗文句子, 显得典雅简约;有的直接引用, 有的用比拟, 有的套用流行语名格式, 总而言之, 就是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这一点在体育新闻中尤为突出。如“几家欢喜几家愁——NBA2002~2003赛季常规赛综述” (《中国体育报》2003年4月18日) 、“郝海东, I服了YOU” (《体坛周报》2003年3月17日) 、“皇马将历史踩在脚下”、“科萨‘示爱’, 国安‘无情’”等。

以2010年1月4日《光明日报》为例。“登记暂住证‘一站式’租赁房屋‘旅馆式’福建优化流动人口管理模式”, “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春潮涌”, 文中的小标题“因地制宜走出成功之路现代传统携手与时俱进”、“中直院团实现零的突破各地演艺集团高奏山歌”、“机制灵活激荡满池春水大潮澎湃一波高过一波”等仿对仗, “郎平率队风景这边独好”化用古诗意境显得典雅。

新闻正文内容句式有“二多一长”的特点, 即动词谓语句多、附加成分多、句子长、政治要闻套语较多。如2010年1月4日《光明日报》第1版的“经胡锦涛主席批准……”这一新闻中的第二段就一句话:“《意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总结概括军队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 深刻分析新的形势任务对军队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 对军队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作出重要的部署, 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这句话的一些格式如“以……为指导, 深入贯彻……观, 总结……经验, 提出……要求, 作出……部署”等政论文最常见的“套话”, 掌握这些“套话”能有效提高新闻的阅读能力。

此外, 在篇章以及连接方面也有特点。标题、导语、正文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安排, 标题、导语是正文主要内容的提示, 等等。多用关联词表达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再次”、“一方面……另一方面”、“总而言之”、“综上所述”等。

启示

新闻专业学生学习写作新闻需要了解新闻汉语的特殊语式。少数民族学习汉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新闻汉语, 教与学这类新闻汉语时, 更要特别关注它与一般汉语表达的不同。

目前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新闻汉语教学中, 设立了三门课, 二年级时开设报刊语言基础, 三年级时开设报刊阅读, 四年级时开设当代中国话题。《报刊语言基础》中的材料通常是从实际社会生活中的报纸杂志中选录, 杂志也只限于新闻类, 内容主要有新闻报道、通讯、调查、社论、时评、思想杂谈等;要求熟悉报刊常见句式, 积累必要的中国国情知识, 了解报刊新闻的文体特点和语篇结构, 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报刊阅读”则主要从时效性强的近期报刊中选择教学材料;要求能阅读报刊上一般性报道文章, 有一定快速阅读和查找信息的能力, 有较强的跳读、猜读和一定的概括提炼内容梗概的能力。“当代中国话题”则是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原始汉语报刊文章, 训练学生迅速抓住文章要点, 获取主要信息, 提高分析、综合、概括能力。

外国学生学习汉语往往从口语开始, 流行的教学法如听说法、功能法、任务法等过于关注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对新闻汉语的特点认识不够, 报刊阅读方面教师往往不得法, 学习者也反映比较难。除了内容上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背景外, 学习者主要的阻碍在于不熟悉新闻语体。因此新闻汉语阅读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 根据其特点确定教学重点。

词语:包括新造词、新词缀和类词缀、旧词新义、简称缩略语、成语惯用语古诗及其变化格式。如“念好……经”、“不识……真面目”等在词典中找不到其真正意义, 这需要重点提示, 使学习者掌握新词新语的语义内容、构成方式和文化内涵等, 以便举一反三。同时接触和了解汉语语素的表义特点, 培养对“字义”的关注。

句子:抓住主干、抓住关键词语, 理清句子结构。注意骈句的结构特点和表意特点。注意句子内部分句以及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连接方式。掌握关联词的作用及意义用法, 如“即便、然而、由于、随着、因此、为了”、“所谓……就是”等。

篇章:帮助学生分析整个篇章结构, 概括归纳全文的主要意思, 培养他们跳读、猜读、抓关键词语、抓特定信息、抓文章脉络、抓文章中心的阅读习惯。

此外, 教师不能用自己的讲解代替学习者的阅读实践。必须补充时效性强的新闻材料。

参考文献

[1].周小兵等:《对外汉语教学入门》,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新闻启示录》分析 篇7

而大众传媒的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 社会政治表达途径的畅通为公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表达的普遍性, 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和政治矛盾与冲突;另一方面, 一个缺乏秩序的社会里, 传媒的鼓动会导致狂热和盲从等现象的出现。因此, 我们在肯定大众传媒维护政治稳定、推进民主的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要警惕大众传媒对政治稳定和民主进程的破坏和阻碍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当前的新闻改革大多是吸收西方的新闻观念和做法。从管理体制上看, 现在的新闻组织走市场化道路, 形成“事业性质, 企业化管理”, 国家不再单一的集中管理, 不再行政拨款, 而是在台长负责制下自负盈亏。从传播方式上看, 从单向的灌输指导转变为平等交流服务的方式, 更加注重内容形式的多样化, 贴近群众。从技术上看, 大力推进信息高速路和新媒体建设, 以技术促改革来更新人们的观念增强媒体互动。从新闻观念上看, 我国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西方现代新闻价值观, 既反对苏联的国家搞宣传的模式又反对西方唯利是图的模式, 发扬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然而在新闻改革中我们依然面临很多问题, 像如何有序的行使言论自由权, 如何走产业化道路等, 都需要新闻工作者去探索。下面我们从本世纪初的“颜色革命”中来看它能给我们的一些启示。

中国古话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在“颜色革命”中体现得极其充分, 媒体在影响人民意愿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政局。在舆论战场上, 反对派媒体、西方媒体以及独立媒体相互配合共同打击代表政府利益的媒体, 迅速地使本国政府民心向背, 最终丧失政权。而在“颜色革命”中表现出来的舆论失控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源于失败的新闻改革, 我们应当吸取教训来更好地推进我国的新闻改革。在《街头政治与“颜色革命”》一书中, 刘明教授总结了东欧剧变和发生“颜色革命”的国家新闻改革失误的基本模式:“新闻改革——媒体开放——外力介入——阴暗面曝光——群众不满情绪积累——反制无力——舆论彻底失控——政权丧失” (1) 。这个模式对于考虑我国的新闻改革很有借鉴意义。

第一, 我们要依法对大众传媒进行监督。纵观“颜色革命”成功的国家, 该国原政府无一例外的失去了自身的舆论阵地。在“颜色革命”爆发时, 政府的媒体机构变得十分软弱无力, 缺乏作为;独立媒体则变得不独立, 出现了一边导向反对派的局面。在现今大众传媒对政治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的时候, 政府尤其不能放松对大众传媒的监管, 必须抓住这一重要的舆论阵地。只有掌握了对大众传媒的主导权, 才能有效地抵制西方国家发动“颜色革命”的企图。我国的执政党也应提高对大众传媒的驾驭能力, 作为执政党, 应当为人民提供更为客观的信息, 不要出现当今新闻联播只报“国内喜, 国外忧”的局面, 在合理禁止负面信息的同时, 也应合理配置, 让新闻更为真实客观, 努力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起到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

第二, 媒体开放不能无节制。发生“颜色革命”的国家都是苏联的前加盟共和国, 新闻改革的观念深受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在苏联解体后依然没有很大的改观, 反而越走越远。这种无节制的新闻开放开始时产生了不错的反响, 但不久一系列问题就暴露出来并加速了其崩溃的速度。苏联解体后, 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这三国本身都没有新闻法的传统, 于是就不加消化地完全照搬美国的新闻制度, 加上之前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就形成了绝对自由的新闻氛围, 同时也生成了舆论真空。

传媒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属性于一身,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进行改革, 势必要注意资本在传媒中的作用, 不要让资本绑架了传媒。在颜色革命中, “独立媒体”积极活动, 推动了局势的发展。“独立媒体”以标榜自己没有政治和资本操纵的背景, 是代表着“公正”、“客观”的媒体来获得大众的青睐, 其靠非赢利的公共基金来运作。然而苏联解体后这些加盟共和国都有很长时间的休克期, 政府、民众都经济困难, 那么是谁有能力来提供资金供“独立媒体”运作呢?无外乎是寡头们和境外势力。于是这些媒体也变得不独立, 即便刚开始是客观公正的, 为了生存也不得不沦为资本的附庸。而反对媒体往往通过非政府组织来获得补给, 这些非政府组织不仅积极进行社会活动, 同时也是资金传送的通道。著名的如索罗斯基金会, 在格鲁吉亚“玫瑰革命”期间, 它为“鲁斯塔为-2”电视台投入100多万美元进行新闻宣传, 迅速推进“革命”进程。但在这些非政府组织后往往有大国的身影, 值得各国警惕。媒体开放让这些组织大力建设自己的发声筒并不断蚕食官方媒体, 削弱其影响力。

媒体的绝对自由为这些带有目的的媒体大开方便大门, 他们毫无忌惮的攻击政府, 揭露和丑化当局, 使人民丧失对政府的信任, 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而当局却不采取任何限制手段, 抱残守缺, 认为这就是媒体自由, 实则早已陷入新闻自由的陷阱中。俄罗斯意识到这一点, 普京上台后的严整寡头, 夺取舆论的话语权, 将其发展成“可控民主”, 成功预防“颜色革命”在俄罗斯发生。可见任何国家都不能放任媒体, 必须形成一套合乎国情的有效的管理体制。

第三, 媒体应承担“安全阀” (1) 和“第四等级” (2) 的责任。我们在新闻改革的过程中, 既要媒体自律又要法律, 规范媒体行业和媒体工作者, 发扬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媒体要及时监测舆情, 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 营造一个舆情“安全阀”, 及时表达民众的不满情绪并进行引导。“管理舆论是一门艺术”“对舆论不能不管又不能管得太死”“要善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和喜闻乐见的内容对任命群众进行宣传”。 (3) “颜色革命”中的三国都没能有效地进行媒体管理, 从苏联高度集中的新闻管理制度到完全放开的新闻自由, 走了两个极端, 过犹不及。

媒体要得到人民的信赖首先要有威信, 而威信来自于社会责任。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在苏联新闻管理体制下, 只有单向地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 而无须顾及民众的反应, 故其政府媒体没有在人民心中生出威信, 一旦舆论市场开放, 它就会迅速被竞争吞没。另外媒体要有度地曝光社会阴暗面, 有序监督政府工作, 慢慢地推进社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不可疾风骤雨般全部倾泻。媒体有“议程设置”的功能, 当其大篇幅选择阴暗面曝光时, 会给人以错觉, 将会导致历史虚无主义, 全盘否定自己。正如在“颜色革命”中, 人们只关注反对媒体的报道, 而很少接受到来自政府方面的信息, 以至于民众将自己关注的焦点放在政府无能腐败上, 而忽略反对派的用心。此时的反政府媒体全然不顾媒体的准则, 肆意抹黑政府, 甚至造谣来蛊惑群众, 不断激化政府和人民的矛盾, 以实现其政治目的。

所以, 在改革的过程中, 既要发挥媒体的主动性, 承担“第四等级”的责任, 监督政府解决问题, 又要进行合理管理, 使其与政府相互合作, 在人们和政府间构建一个民意缓冲带。

第四, 加强主流媒体建设, 正面引导舆论。首先不能放松意识形态的工作, 作为人类思想的深层结构, 意识形态指导着人们的行为。“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事关党的前途命运, 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4) 在“颜色革命”成功的国家中, 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的渗透起着明显的作用。自戈尔巴乔夫改革政治“多元化”后, 独联体国家放松了对意识形态的引导, 当“颜色革命”发生时人们不知道以什么样的价值观来判断, 只能听任大众传媒来进行评判。而大众媒体很大一部分是反对政府的媒体, 有着西方的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目的, 其传播结果可想而知。可是亲政府媒体在关键时刻竟然失声了, 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媒体的从业人员早已认同了西式的价值观, 这样他们怎么会为政府说话呢?所以说政权更迭很大程度源于意识形态的混乱。

“颜色革命”都是始于国家的大选期, 当投票结果对“革命者”不利时, 他们就利用“选举舞弊”这一理由, 号召人们上街游行来反对当选者, 令其下台。而率先发布“选举不合法”消息的往往是反对派媒体, 紧跟其后的就是西方媒体和独立媒体。他们大篇幅的“揭露”选举的“内幕”。此时政府媒体就处于被动状态, 因为人们早已对政府媒体丧失了信心, 一旦有这种消息发生, 他们更倾向于相信选举的“黑暗”。并且, 不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 反对媒体都有很大的优势, 他们有众多的传播渠道进行铺天盖地的渲染, 有西方专业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 政府媒体想要有所作为实在很难, 而这则根源于政府新闻改革走上了歧路。于是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 政府的声音陷入孤立, 直到最后被反对派接管或取缔。人们即便想相信政府也会被这种舆论波冲到, 意念也会产生怀疑。

而在“运动”中的人们往往有“群氓心理 (5) ”, 竞相效尤, 在匿名的状态下, 人们常常相信法不责众, 看别人干什么他也干什么, 再加上这些民众往往集聚多年的不满, 行为会更加激烈, 严重破坏社会的稳定。此时, 舆论已经转化为行动波, 应对的策略:要么政府以武力制裁, 要么就是下台。可见, 当舆论的风向出现偏离时, 政府要积极引导, 此时尚处于可控的状态, 一旦舆论为不法的势力利用, 此螺旋不断变大, 那么后果将难以挽回。

我国的新闻报道更多的不是报道, 而是宣传, 新闻报道缺乏新闻性, 夹杂的意识形态的因素过多, 社会上, 尤其是在年轻人中缺乏社会公信力。其一味的强调导向作用, 却忽视了报道方法和报道艺术, 使得群众在看完新闻报道后也不会完全相信, 这样群众的政治认同感自然就无法提高。时间一长, 民众便从内心不相信本国媒体, 反而更信任西方媒体的报道和观点。格鲁吉亚, 乌克兰等国的民众在“颜色革命”爆发时, 并不相信政府的媒体机构, 而是倒向反对派和国外的媒体, 这正是事件发生国主流媒体没有做好的后果。

结论

对媒体的运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管理水平和法制水平, 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在新闻改革中都没有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新闻管理制度和运作方法, 以至于在关键时刻舆论失控, 为政权的迅速瓦解埋下祸根。当前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深水区, 新闻改革也是重中之重, 我们不仅要从“颜色革命”中吸取教训, 同时也要批判地吸收西方的新闻制度, 在分析和研究它们的同时, 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发展道路, 完善新闻法制建设, 与时俱进, 维护我国的新闻安全。另外还要实现话语权的公平分配, 把握好舆论导向, 让媒体充分发挥优势服务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摘要:二十一世纪初在独联体国家发生的“颜色革命”集中体现了媒体在政治变革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当事国政府媒体在面对反对派媒体、西方媒体、独立媒体时, 缺乏灵活度和竞争力, 迅速崩溃以致舆论失控, 民心涣散。整个“革命”过程中, 西方成熟的传播手段、传播观念和传播管理方法的运用十分成功。所以我国在当今的新闻改革中应吸取“颜色革命”的教训, 绝不能生搬硬套西方的新闻模式, 而应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优秀的新闻传统相结合, 同时借鉴西方媒体的经验, 走出一条扎根我国的新闻道路。

关键词:颜色革命,大众传媒,新闻改革,启示

参考文献

[1]赵常庆.“颜色革命”在中亚[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1]赵永华.大众传媒与政治变迁--聚焦独联体国家颜色革命[M].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3.

[2]孙壮志.独联体国家颜色革命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3]潘志平.“颜色革命”袭击下的中亚[M].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6.

[4]郑羽.中俄美在中亚:合作与竞争 (1991-2007) [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5]沈逸.美国国家网络安全战略[M].时事出版社, 第1版.2013.

[6]刘明.大众传媒与政权更迭——从苏东剧变和“颜色革命”看传媒的作用[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06, 1.

[7]曾向红, 杨恕.社会运动理论视角下的“颜色革命”[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6, 2.

[8]张美玲.“颜色革命”警示下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2.

[9]潘志平, 石岚.民主与“革命”——“颜色革命”后的思考[J].新疆社会科学, 2007, 2.

[10]曾枝盛.“颜色革命”及其思考[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

上一篇:海丝文化论文下一篇:风电功率波动平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