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文学

2024-07-29

启示录文学(精选12篇)

启示录文学 篇1

摘要:启示录文学有很长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圣经》新约全书中的《启示录》。后来,许多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描绘了环境灾难,启示录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学体裁。1999年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推出了生态寓言小说《玛拉和丹恩历险记》。这部史诗般的小说深受青年读者喜爱,描写了人类遭受毁灭性生态灾难的未来情景,影射了当今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启示录文学,生态灾难,《玛拉和丹恩历险记》

一、启示录文学

启示(apocayptic)源于希腊文Apo-calyptein,意为“揭示,显露”。启示录文学有很长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圣经》新约全书中的《启示录》(Revelation)。几千年以来,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人们一直都相信世界末日即将到来。《圣经》以预言的形式呈现了灾难式的场景:洪水,干旱,雷电,地震……它的目的并不是预测未来,而是让信徒们相信只有听从上帝的旨意才会得到永生,否则将会遭受灾难。

后来,许多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描绘了环境灾难,启示录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学体裁。20世纪以前,一些诗人和作家如威廉·华兹华斯,威廉·布莱克,T.S艾略特等,把这种启示录修辞用于政治诉求。但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许多生态文学家担忧地球的未来和人类的命运。为了拯救人类的未来,作家们相信,“转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应该是使世界重生的方法”[1]。因此,他们试图通过描写想象的灾难来揭示目前的环境问题,以此来引起人们对严重的环境问题的重视。生态启示录文学也就逐渐成为了一种修辞策略。几位重要的作家都在他们的生态文学作品中采用了启示录的手法,如:卡逊的《寂静的春天》(The Silent Spring),埃利奇的《人口爆炸》(The Population Bomb),戈尔的《平衡的世界》(Earth in the Balance)等等。在这些作品中“想象的作用是主要的”因为“启示录文学隐喻了世界命运的关键在于危机意识想象力的唤起”[2]。

一般来说,生态启示录文学类的小说讲述了未来世界发生的灾难,故事常常设定在战争、瘟疫或其他人为或自然灾害之后,幸存者与恶劣的环境进行艰苦的斗争并试图逃离灾难。小说中主人公的遭遇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而作者创作灾难的目的是为了告诫人们要避免灾难的发生。因此,哈佛大学英美语言学系主任布伊尔教授就指出“预警性的启示录文学是当代生态文学的一个最有力量的核心隐喻”[2]。

进入21世纪,随着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又出现了一批生态启示录小说,如:2000年,俄罗斯女作家托尔斯泰娅(Tolstaya)发表了《斯莱尼克斯》(Slynx),小说描写的是俄罗斯在未来遭遇核爆炸后成了废墟,幸存的人们开始变异。这部小说对目前面临核武器威胁的人们是莫大的讽刺。同年,另一部生态小说《地球之友》(A Friend of the Earth)由美国小说家博伊尔(Coraghessan T.Boyle)创作发表,这是发生在2025年的故事,那时的生态已经无可救药,人类陷入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从上可以看出,生态启示录文学描绘了可怕的未来生态危机,“那是人类的一场噩梦,但随着生态启示录所起作用的加强,世界会越来越好。”[2]

二、关于《玛拉和丹恩历险记》

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1919-2013)在2007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作为获得这个奖项的第11位女性和迄今为止获奖年龄最大的作家,她在晚年转向幻想体裁的小说。深受青年读者喜爱的生态寓言小说《玛拉和丹恩历险记》就是在其80岁高龄时推出的。

这部史诗般的小说不仅描写了未来情景,即人类遭受的毁灭性生态灾难,还影射了当今的一些现实问题。小说一开始就呈现了大陆干旱的景象,气候在变干,雨越来越少。由于被囚禁在密不透风的石屋里,玛拉和弟弟丹恩受到干渴的折磨,“她一直在想着水,好像到处都是水的声音,仿佛有水溅落在屋顶上和外面的石头上,她知道那是自己的想象。”[3]后来,在出逃的途中,他们遇到了洪水,便不顾生命安危地跳进水里嬉戏,“拍打着水花,尽情的喝着,丹恩则像一条小狗似的在水里扑腾着,开心地笑着、拍打着。”[3]因为在他们看来,水就是生命。

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导致了很多动物的灭绝,在玛拉和丹恩逃亡的过程中,他们看到了动物的骨头,

“这是什么,这是什么呀?”玛拉问……“这就是古动物尸骨堆积的地方,现在水把它们冲出来了———看!”那个男人说,“这些都是绝迹的动物,它们几百年前就已经绝迹了”。“怎么会呢?”“那是上一次干旱造成的。那场干旱持续时间很长,很多动物都死了……”[3]

一些幸存的动物也发生了变异,昆虫、甚至连蝎子,都改变了天性。

蜘蛛变得大如狗,他们之间相互为食;黑鸟袭击野猪,水蝎攻击水龙,这些变异的昆虫、动物还经常袭击为数不多的幸存的人类。“以前这些动物都是以植物为食的,但现在它们早就忘记自己是食草动物了,已经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3]

资源的匮乏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冷漠。为了争夺食物,人与人之间互相残杀。即使是同一种族内部,人们互相间也很少讲话。人类生育能力也随着环境的恶化而下降,为了改变这种困境,为了保持种族的延续,女人们只得与不同的男人,甚至与同一个具有生殖能力的男人发生关系,对他们来说爱情与婚姻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他们私下都在谈论这种爱情:恋爱已经属于过去,属于故事传说,属于历史了。”[3]

在小说中,人类许多引以为豪的科技发明都成了无用的东西。例如:小说中的飞行器,实际就是今天的飞机,但在没有了能源的时代,它的使用方法非常的滑稽可笑:“山头上的一伙年轻人推动着飞行器,借着惯性,飞行器冲向下一个山头,接着被另一伙年轻人拦住。这是一种为尚有支付能力的旅客提供的接力服务,那些飞行器的引擎都已经无法工作。”[3]这对我们现在争相生产超音速、亚音速以及具有庞大机身的飞机来说是莫大的讽刺。莱辛也提醒了人类,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能源耗尽,这些所谓的现代文明将毫无意义。

三、总结

生态文学家创造灾难,其实是为了逃脱灾难。“只有通过在想象中坠入地狱,我们才能有希望未来逃脱在现实中坠入它的厄运。”[2]“作家凭借想象创造悲剧实际是为了扭转悲剧,创造死亡实际是为了新生。”[4]

生态启示录文学倡导了生态中心主义的平等。一直以来,人类都认为自己是地球的主人,是优于其他一切物种的存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对地球为所欲为:砍伐树木,污染水源,盲目的修建水库、大坝……。但生态批评学者,特别是深层生态学学者认为,人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之间,抑或是自然界的各物种之间是没有等级区分的,都应该平等相待,其他的物种和人一样都有在地球上生存的权利,地球上人和人以外的生物的繁荣昌盛有它本身的价值(或内在价值),不取决于它是否能够为人所用。

在《玛拉和丹恩历险记》中,莱辛描绘了一个现代人类留下的,遭受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的千疮百孔的世界,这场危机最终导致了现代文明的坍塌。小说中的干旱,物种的灭绝,基因的变异只是生态危机的一部分,虽然描绘的是未来的场景,但这种想象并不是无中生有,并且离我们并不遥远。莱辛已经意识到人类对环境掠夺式的利用,破坏的是整个生态系统。“任何文明是否能够对生命发动一场无情的战争而不毁掉自己,同时也不失却文明应有的尊严,其答案当然是否定的。”[5]

“生态启示录文学传递出了迫在眉睫的环境灾难意识,给读者以警示”[4]。在这部小说中,一幅人类未来社会的图画由莱辛用其“触目惊心”的笔触向我们勾勒出来:变异的动物袭击人类,随意地撕咬因疾病纷纷倒毙街头的人类的尸体。没有衣物、食物,没有水;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现代文明也消失了,人们只能凭借着沉入水底的城市、古董一般的破损的飞行器,来想象着人类曾经的辉煌。面对恐怖的灾难,人们束手无策,如何生存下去成了第一要务。而且小说中灾难性的气候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当今的时代。因此,故事中的人物越是显得屈服于自然,对现世的震撼就越大。

莱辛通过小说来警醒人们:20世纪以来是人类科技飞跃发展阶段,带来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但也是对环境破坏最大的一段时期。地球上所有生物体共同构成一个无处不在的、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人类只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份子。人类的生存繁衍离不开大自然,人与自然是平等共生、共在共容的。自然界的存在不依赖于我们人类,而没有自然界的其他物种,人类就无法生存。如果人们不摈弃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生态危机不仅给整个地球带来灾难,最终会导致人类的灭亡。

生态启示录文学是生态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哈佛大学英美语言文学系主任布伊尔教授就强调指出,“预警性的启示录是当代生态文学的一个最有力量的核心隐喻”[2]。它以预测和想象未来的生态灾难的方式来向人类发出预警:如果人类继续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不改变自己的意识,那么最终地球和人类都将遭受灭顶之灾。

参考文献

[1]Martha F.Lee.“Environmental Apocalypse:The Millennial Ideology of‘Earth First!’”,in ThomasRobbins&Susan J.Palmer(Eds).Millennium,Messiahs,and Mayhem:Contemporary Apocalyptic Movement.New York&London:Routledge,1997.

[2]Buell,Lawrence.The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Thoreau,Nature Writ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American Culture.Lond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3]多丽丝·莱辛著,苗争芝,陈颖译.玛拉和丹恩历险记[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4]胡志红.环境启示录书写:生态文学的预警工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06).

[5]雷切尔·卡逊著,吕瑞兰,李长生译.静静的春天[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启示录文学 篇2

(一)生活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场景:

1.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你会怎么办?(学生自主回答)

2.考试时,监考老师有事走开了一下,你会作弊吗?(学生自主回答)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的主人公跟我们一样有过相似的经历,那他是怎样选择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钓鱼的启示》。(板书:钓鱼的启示)

(二)整体感知,通读课文

1.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教师范读,强调一些字词(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

2.“启示”是什么意思呢?

(生回答:启示是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的意思。)

(三)深入研读,深入体会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总结:课文写了“我”小时候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大鲈鱼,可父亲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我”从中受到终生的启示。

2.自由读课文2、3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我”钓到了一条什么样的鱼。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我和父亲当时心情是怎样的?

总结:“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板书:得意)

同学们再次一起怀着高兴的心情来读这句话。

3.我和父亲钓到这么大、这么漂亮的鲈鱼时,有一种欣喜、得意的心情,那“我们”面对这么诱人的鱼时,做出了怎样的选择?为什么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板书:放鱼)

读一读他们的对话,想一想他们当时的心情。(板书:委屈、沮丧)

总结:因为没有到捕捞时间。是啊,父亲盯着诱人的鱼,内心正经历着道德的考验,是把鱼留下还是放鱼。父亲最终选择了放鱼。

(四)巩固提高

读了父亲告诫“我”的话,你是怎么想的?

总结: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五)小结作业

启示录文学 篇3

本刊讯 (记者 缪立平)3月9日,由海峡书局出版举办的王宏甲长篇纪实文学《非典启示录》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何建明,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孟祥林,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张胜友,海峡出版发行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刘瑞州,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副总经理林彬等嘉宾出席了研讨会。

何建明在研讨会上指出,《非典启示录》充分展示了报告文学的纪实性和思辨性的突出特点,是一部兼有很高文献价值和文学价值,并极具现实意义和思想性的纪实文学作品,是一部“把灾难变成财富”的作品。它的文献价值有坚实的科学性,文学价值直抵人心。非典十年,有关SARS的书籍已出版不少,这是首部全方位系统地追踪记述2003年全球联手抗击SARS的纪实文学作品,也是首部全程追述人类与某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斗争的纪实作品。殊为可贵还在于,作者的追踪和反思没有停留在非典事件本身,还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卫生事业和非典之后出现的医患矛盾做了深入的追踪撰述,写出一个民族的卫生医疗事业是关乎全民健康,牵系经济发展的国之大政,人民事业,足以影响民族兴衰。

孟祥林谈了两点感受:第一,文学作品应该更多地直面现实,关注现实。翻开这个作品,十多年前的非典历历在目,非常震撼,这是一个强烈的感受。第二,作者在这部作品里有思考,有反思,有批判,让我们再一次感觉到了文学的活性、文学的力量,今后我们的文学作品应该更多地直面现实,敢于批判,才能使文学作品走得更远,影响更深。

启示录文学 篇4

关键词:英美文学,研究现代化,启示

文学研究现代化是信息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正如每一次的历史变革, 我国的文学研究在现代化的步伐中也有很多错误, 走了很多弯路。英美文学研究在现代化方面走在世界前端, 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所以, 研究分析英美文学研究的发展, 不仅是扩展文学范围, 帮助我们理解新一代的英美文学, 使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更加的水乳交融, 也是学习其中的思想和精髓, 为今后我国的文学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参考和指导。

一、英美文学研究的现代化发展

1. 计算机和互联网与文学现代化

英美文学研究方法的现代化主要是指现代科技的加入, 20世纪60年代,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 打开了文学研究者运用计算机来分析文学的新篇章。从事文学研究时, 以计算机为介质, 探讨文学现代化和文学研究现代化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并建立与文学、科技、计算机等相关的杂志等宣传读物。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计算机作为文学研究手段的流程越来越成熟, 越来越多的文学研究者利用计算机软件来研究作者的文笔和在语言方面的个人风格, 而文学和科技的交融也越来越成为主流。接着, 网络的发展更是将其推上了另一个高度, 不仅是方法现代化程度提高, 而且给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多的题材和思路。首先,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因此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方式也会随之改变, 更加的依赖计算机和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 网络将文学研究淡化, 可以说更加的趋向于文化研究, 即对文学创作的背景及其中涉及到的时政大事、风土人情的褒贬。最后, 网络的全球性、虚拟性不但为文学传播提供了质变的提升, 以网络为文学主题的和载体的新文学形式更是层出不穷, 这几乎形成了一类研究。事实上, 虽然文学研究的现代化并不等同于文学研究的网络化, 但是我们经常会把两者联系起来, 不管是学者还是教授, 都会把其网络化当做研究和教学的侧重点。

2. 社会价值与文学现代化

英美文学研究现代化的另一个表现形式是, 在评估过程中, 进一步淡化其艺术性及故事性的重要性, 而是更侧重于作者的思想深度, 以及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可以说, 一个作品是否具有社会前瞻性在一定程度上标榜了其文学价值。比如《飞蛾:象征的创造性力量——论佛吉尼亚伍尔夫的 (海浪) 中飞蛾的象征意义》和《大众的反叛》两本书, 虽然一个是对社会现象的剖析和对现代理论进行补充, 一个是对西方现代化历史的反思, 但都是通过对一件小事或一段时期的分析, 来对社会发展提出值得借鉴的建议, 故而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与褒扬, 在社会舆论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就连各种奖项也对其抛出了橄榄枝。

二、英美文学研究现代化对我国文学的启示

1. 研究英美文学现代化的原因

从五四时期开始, 我国现代文学就涌现了大量的新作品, 这些作品符合大众口味, 不再像过去那样生涩难懂, 同时, 出现了职业作家、明星作家、业余写手等各种身份, 这促进了我国文学和文学研究的现代化, 文学的发展孕育了新的体裁和思想方式, 以及文学研究的变化, 而知识分子的身份地位转变又反过来衍生出更新颖多样的文学形式。而中国文学研究的现代化又是与这一系列的变化相辅相成的, 文学的现代化为文学的现代化研究提供新的材料, 促进着后者的发展, 而文学研究的现代化成果则可以给新文学更多的思想、手段, 纠正文学发展中的错误, 促进文学更好的发展。从胡适提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开始, 我国社会变革的步伐就一再体现在文学作品上, 改良社会、教育人心的作品成了主流, 又加之文学创作人一般也身兼这研究者的身份, 对于文学研究现代化的要求就更高。分析借鉴英美文化研究现代化的方法和成果, 是加快我国文学研究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重要任务。

2. 英美文学现代化的启示

自John教授因图书馆管理使用繁琐, 而提出了以网络远距科技来解决始, 文字的计算机化就开始深远的影响着英美文学的发展。让图书馆走进网络, 不但使图书馆的存储空间无限扩增, 也解决了它的取放问题。由此衍生的是, 整个学术研究中的数据取放问题都得以解决, 新形式的出现, 也改变着文学研究的方法和习惯, 可以说, 以网络分析类化为主的科学思想主导了文学研究的现代化发展。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无一不反映出人们的理性思考和科技发展对世界的巨大影响力。这表明作者更多的注意到了一种人文关怀, 并且充分认识到了科技对文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进而更是将计算机和网络及其相关技术全面运用到文学研究中, 这些发展和对科技的敏感反映都是值得我国借鉴的, 文字从文言文变为白话文, 再变成数字化的文字, 这才是应有的变革。我国学者一则对计算机网络运用到文学研究中这一点的反映不够敏感, 二则对运用方法也处于摸索之中, 故而, 发展空间还很大, 一方面要培养懂技术的相关人才, 另一方面就是要借鉴学习英美文学研究的成果, 利用网络加强文学和科学的关系。同时最重要的是从根本上认识到文学与科学相联系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性, 只有将这个思想深植脑中, 才能令我国的文学研究获得长足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 文学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表达, 而灵活的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去进行文学研究则是对这种表达的检测、管理和促进, 同时文学的国际化也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曹振华.中国文学现代化起点的独特考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近代小说转型”学术研讨会评述[J].东岳论丛, 2007 (06) .

[2]梁悦瑶.英美文学研究与网络文化:理论与实务的前景与盲点[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01) .

启示录文学 篇5

1、莫言获诺贝尔奖对当代文学的启示与影响?

20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是属于莫言的,这一消息沸腾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文坛。从上世纪中期以后,国人翘首以盼的诺贝尔奖终于花落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它所带来的影响远不止它的名字那么简单。沉寂多年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终于扬眉吐气,以胜利者的姿态站立在世界面前。在此之前,中国的现当代文学虽有一点成就,但与中国古典文学相比,却是九牛一毛,其影响力远不及唐诗、汉赋、宋词。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必将一举改变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萧瑟处境,是给中国文坛打的一剂强有力的兴奋剂。

然而,当兴奋的余温散去,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审视这个诺贝尔奖。毋庸置疑,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孱弱现状令人堪忧,或许我们能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上找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语言独特,穿透性强。首先,莫言在小说中善于使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如在《金发婴儿》中:“她的叫声很响,具有一股臭豆腐的魅力”,化听觉为嗅觉,借此表达声音的穿透力,使人身临其境。其次,小说语言形象可感。如《红高粱》中这样写道:“奶奶鲜嫩茂盛,水分充足。”陌生化的语言却意外给人以音乐性的享受,生动淋漓地鲜活了奶奶的形象。最后,莫言小说中的比喻是非常有个性的。如把高密人比作白鳝鱼,肥肥的白鳝鱼——从头到脚一根刺,呆头呆脑,实在让人摸不清他是自豪,还是恨铁不成钢,抑或是褒扬。

无关成败,讴歌人性。莫言在一种不纯粹、不完美的环境中来表现人性的美,他把丑恶和美丽的东西杂糅在一起,在一个很混沌的、很复杂的时空中展现人性。他的作品《蛙》中充斥着对人性的描写。在国家政策与伦理道德的碰撞下,不同的人显现出了不同的状态,人性或许是不受任何因素影响的,小说中面对鲜活的生命,“姑姑”从来没有半点手软这与年轻时如天使般的姑姑形成鲜明的对比。“姑姑”的美与丑对比,不以成败论英雄,让读者去感受人性。莫言相信这是一个正义的世界,他相信人性的善良。

关注现实,书写灵魂。通过对《蛙》的拜读,我们很容易通过莫言的描写找到自己或者身边人的影子,却又因为小说本身的存在而显得遥远。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贯穿于他的作品中,现实在于他的描写对象,乡土气息,总是很容易就给我们似曾相识的亲切感;魔幻于他的人物形象刻画又与我们真实中的人物有一点相异,比如《蛙》中全村人的名字都以器官来命名,这便是魔幻。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奇谲、幻想的感观世界。

以文写文,接近纯粹。莫言曾说,你没有太认真地写,很随意、很放松地写,也许会写出一部不错的作品。现在许多作家都以写作求生存,他们的写作带有严重的目的性。为了迎合读者的口味,对时下流行的话题、焦点趋之若鹜,使得纯文学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这种做法短期内确实可以收到一定的甚至可观的经济效益,但这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文学,是功利性的文学。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应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应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作一个纯粹的写作者。莫言做到

/ 3 了,按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扎根乡土,描摹乡情。莫言善于用粗鄙的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他作品中的故事大都发生在山东高密乡,仅是一片长满红高粱的地方就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一种乡土气息,接近自然。莫言不刻意的去模仿,他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写法来表现自己家乡的故事,是用一种类似“移花接木”的手段为己所用。正是这种特点使他的作品让读者在感叹情节真实的同时又能看到一点外国的影子。而对于外国读者来说,这种手法是他们所熟识的,也是易于接受的。莫言坚持了自己的乡土文学,也让他的乡土文学走向世界。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不仅在中国刮起了一股“莫言热”,也使得中国的现当代文学收到世界的瞩目。在此之后,如果说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一直苦苦挣扎于黑暗中找不到出路的话,莫言的获奖放佛照进了一丝亮光,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总之,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于当代文学的启示是有益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要沿袭着莫言的足迹,不断创新,使中国的现当代文学走向繁荣。

2、中西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浪漫主义文学

1915年《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新文化运动开始席卷全国,“民主”与“科学”登上历史舞台,自由思想得到空前传播。1917年“文学革命”爆发,“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接踵而至,白话成为文学的主流,自由之思想进一步传播。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自由的思想主张得到进一步提倡。一次又一次的运动使西方自由民主的思想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中国封建枷锁,中国现当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孕育而生。

中国自古是有浪漫主义的传统,屈原的《离骚》便是中国浪漫主义的鼻祖。而中国的现当代浪漫主义从根本上讲,不是中国传统的浪漫主义的延续,而是“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一个横向移植,是西方浪漫主义在遥远的东方所激起的一次巨大的回声”。20世纪初,在西方的启蒙下,才逐渐有了追求自由和真实的浪漫主义文学,所以,中国现当代的浪漫主义文学是在西方影响下产生的。

受西方启蒙思想而产生的中国现当代浪漫主义在拥有浪漫主义特点的同时又具有着本民族的特点。

中国现当代浪漫主义与西方相比在个性主义上有着自己的特点。个性主义是西方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思想理论基础,在“五四运动”中被引进中国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效果和深刻的思想影响,进而成为新文学运动的光辉旗帜和锐利武器。然而,中国“五四”新文化的个性主义义承担着西方个性主义所不具备的“救国”功能,这是与当时中国的大环境紧密联系的。

中国现当代浪漫主义与西方的浪漫主义有着共同的主题,即自然。西方浪漫主义追求回归自然,不希望看到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工业文明,他们的作品突出人的自然本性,这是中外所共通的。在外国有卢梭对自然美景和田园风光的描绘,如《新爱洛绮丝》;而在中国有郭沫若的诗歌对自然的赞颂,如《太阳礼赞》。

中国现当代浪漫主义的价值取向与西方浪漫主义相比有明显差异,即攻击封建主义和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极度失望的差异。中国仍处在封建社会,由新兴资产阶级领导的浪漫主义运动的首要目标即推翻封建主义的束缚。而外国的浪漫

/ 3 主义发生在封建主义已被瓦解,自由思想已深入人心的时代。因此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斗争对象。在郭沫若的诗中甚至还出现了对资产阶级文明表征的讴歌,这一讴歌的态度明显是对他诗歌中的攻击封建主义文化立场的支持,而他所借重的却恰是西方浪漫主义所竭力逃避的,中西浪漫主义的价值取向在此出现了巨大的裂度。

中过现当代浪漫主义在想象性上与西方浪漫主义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浪漫主义的想象更多的时候是在讲一种夸张的技巧,夸张是在现实层面上的夸大,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用三千丈的白发夸张的变现愁之深。而西方的浪漫主义诗歌的想象则是超越了现实的构想,是纯精神层面上的构建。如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柯尔律治的《古舟之咏》《忽必烈汗》

中国现当代浪漫主义的抒情在注重感情的主观性、直接性,注重感情的强烈程度和个人色彩的同时,又受当时中国现实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有着更为可贵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更为注重对现实的思考和改造,这就使得他们在面对现实的过程中,不得不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出绝对自由和个人幻想的世界,从个性主义走向大众,从浪漫主义走向现实革命。

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受执政党政策的影响是深刻的。中国共产党执掌大权以后的“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被深深得打上了政治的烙印,文人们取消了对自我的颂扬,革命成为文学的主题,诗人们纷纷 “以一个宣传鼓动员的身份”,写下“一行行政治性的句子”,使浪漫主义逐渐背离了它的初衷,越来越向 “畸形浪漫主义”发展。

总之,受西方影响而产生的中国现当代浪漫主义在宣扬与西方相同的自由的浪漫主义的同时又受时间、环境的影响而具有了自己的特色。有些特色虽与浪漫主义的初衷不相符合,却依然有着自己的魅力,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启示录文学 篇6

【摘要】鉴赏经典作品是儿童文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接受美学理论对纠正当前儿童文学教学形式所存在的问题,优化各级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儿童文学接受美学鉴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7-0027-02

接受美学是西方20世纪中期以来出现的颇有影响的文学批评思潮,也是近年来影响文学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儿童文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师范学校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幼儿教师的素质养成的重要部分,对经典作品的鉴赏是儿童文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如何提高儿童文学的教学质量。更加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呢?接受美学的理论或许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接受美学,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其代表人物是伊瑟尔和乔斯。他们一反传统的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认为读者才是作品产生意义的最为重要的因素。阅读并非被动地反应,而是读者主动地参与并与作品进行交流、对话的过程,没有读者参与的作品将没有任何意义。因此经典作品也只有当其被接受时才具有存在的意义。接受美学的贡献在于高度肯定了读者在文艺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及能动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的偏差。

一、对当前儿童文学鉴赏教学的一些反思

长期以来,儿童文学教学中的鉴赏仍然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上。教师喜欢拿自我或看似“权威”的解读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观点。一些教师还将对作品主题的分析作为标准,并以此来评价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程度,表现出一种过分的认识尺度的求同取向。而一旦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与参考书提供的理解产生偏离时,又常常不能得到老师的正确评价、肯定和激励。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使得学生在自己的思维成果得不到教师的赞赏之后产生思维惰性,而被动地满足于教师对作品主题的分析和理解。这种教学模式是对学生的情感、思维和个性差异的漠视,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这样一来,学生成了课堂上消极被动的接受者,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缺少学生参与的课堂也会变得死气沉沉。

如对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的鉴赏分析,教师不能居高临下地用“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阴暗与世态炎凉”来代替学生自身通过作品的阅读所产生的更多的感悟。实际上,今天,这部作品在当代语境下被阅读的时候,它真正打动读者的,已经不再是小女孩饥寒交迫的痛苦,而是她划火柴取暖的情景。连温饱都得不到满足,在死亡的边缘,女孩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获得了她生命中最高的快乐和幸福。这美丽的情景是今天衣食无忧,精神世界却极度匮乏的我们所难以企及的,安徒生在我们心中唤起了深深的感动,让我们在感动中体验到爱与善合一后所达到的美。也只有在安徒生的童话中,我们才能感受到当代人无法触及的精神上的温暖与关怀。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儿童文学的鉴赏活动中存在着“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的问题。儿童文学鉴赏的作品很多都是为学生们所熟悉的经典作品,儿歌、童话、寓言、故事,它们几乎在每个现代人的成长中都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是大家的“老相识”,这容易使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丧失文学审美活动中的“陌生化”效果,从而难以唤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因此,在儿童文学的鉴赏教学中,学生常常满足于幼年时对作品的模糊记忆和点滴印象,以经验代替阅读,不能沉下心来认真研读原文,对这些作品的解读和认识就难免流于肤浅,不易取得好的鉴赏效果。所以,突破“习以为常”给学生带来的麻痹和熟视无睹,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让鉴赏成为充满个性的对话

接受美学理论提出了史无前例的“读者中心说”。认为任何作品都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作品与读者是互渗互动的关系。作品一旦与读者发生关系,便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必须经过读者的阅读才能实现其价值。文学的历史是作者、作品和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史。接受美学认为一部作品的价值是由创造意识和接受意识两种因素决定的。作品本身并不存在什么永恒的客观价值,作者的创作意识能否被接受,应该完全依赖于接受价值,可以说,是读者的意图在创造着作品的价值。

因此,完美的阅读过程绝对不是读者被动地接受,而是读者根据自己的情感、思想、知识、阅历等对作品进行理解的过程。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由于认知结构、人生态度、性格爱好和阅读经验的不同,所获得的感受和结论也就不会完全相同,对文本的理解也就存在差异。因此,可以说,阅读就是一种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教师,便是这场“对话”中牵线搭桥的中介,教师的主要功能和任务是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以个体的情感、经验、思想与作品进行对接。

儿童文学是对童心的塑造与展示,充满了对童真童趣的描写与颂扬,显现了令人神往的纯真、质朴、快乐、稚拙等审美形态。要感受这些美,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和知觉,通过视、味、听、触等各种器官,将阅读对象纳入个体的生命之中。只有当学生自身的生命与作家寄寓浸染在作品中的生命开始对接、碰撞,才能获得种种感悟,才会对儿童文学的美质与诗意产生一种深刻而真挚的眷恋。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朗诵、阅读、听录音或观看影视片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直接与作品进行对话。从而有效获取对童心的感知。对于儿歌、儿童诗和散文,朗诵是一种获取审美感知的最佳方法。可以是教师声情并茂的吟诵,也可以是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诵,还可以是师生共同聆听配乐朗诵。在读和听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进入一种入境入神的状态,并且通过调动各种感官,学生会不自觉地用自己已有的生命体验与作品在精神领域进行交流,产生共鸣。

钱钟书先生说:“我主张作者对自己的作品不应插嘴”。这便是说,自作品脱离作者开始,就有了自己独立的生命,不同读者会赋予作品不同的意蕴、情感和主题,这正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可以流传千古的道理。

所以,文学教学活动不应是教材或教师的独自,而应该是教材、教师、学生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交流,在儿童文学鉴赏教学环节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思路。

三、让鉴赏打破定势。走向创新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指的是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素养、趣味等综合所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当读者在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已积累的审美经验构成了某种思维定向。“当读者发现作品与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一致的时候,读者反而会失去阅读的兴趣;反之,当作品超出、校正了读者的期待视野时。读者反而会兴高采烈”。因此,在引导学生鉴赏作品时,教师不可忽视学生已经形成了的思维定势,而应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挖掘作品中蕴涵着的新颖性,实现读者与文本、读者与作者的“视野融合”。

例如安徒生童话《丑小鸭》曾被解读为阶级歧视和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关系的写照,解读为安徒生的自我象征。汤锐则指出《丑小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指出其真正的主题“不仅仅是一般性地讽刺世态炎凉,而是进一步表露了一种肯定个体自我、强调平等与奋斗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在意识,因而它才与世上奋斗着的人们产生了广泛的共鸣。”竺洪波则提出“共名说”,认为“丑小鸭”已经成为一种“共名”,它不仅活在书本上,而且流行在生活中,展露在心灵里。他说:《丑小鸭》的意义“绝不仅仅限于反映当时欧洲社会的某些现实,也绝对不仅限于作为作者安徒生人生道路的单一象征。它最大程度地写出了整个世界、全体人类生活的某些普遍性,写出了所有曾经有过自卑而摆脱了自卑、达到理想境界的一种艰难的心路历程。丑小鸭也许就是你,就是我,就是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安徒生喊出一声‘丑小鸭,全世界将会有许多人振臂呼应,并且在内心里发出真正的共鸣。”

启示录文学 篇7

据中国教育在线报道, 英语专业是2014 年高考志愿填报人数最多的专业;根据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2011 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规模为10万人以上, 是本科毕业生规模最大的专业1。但是, 在全球化背景下, 英语人才的专业素质将经受重大考验, 英语专业教学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 “英美文学课在英语语言教学中既是培训语言基本技能的终端课, 同时又是培养人文综合素质的起始课”。 (胡泓, 1999: 82) 但是文学课的教学常常存在各种问题:文学课“课时紧、任务重”“不实用、不受重视” (刘仪华, 2000) ;文学教育长期沿用“文学史+ 选读”的模式压制了教师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沉闷, 缺乏师生互动 (李应雪, 2011) 。灌水式的传授一直是比较通行的教学模式 (舒伟, 2001) 。针对文学教育的问题, 研究者提出的教学思想和策略包括: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 利用网络平台和实体资料库, 充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 (唐文, 2015) ;在老师的引导下, 多层面地运用“ 阐释策略”直接与文学作品进行交流的活动。把教学活动从一种封闭的、单向的传授活动转变为开放的、可变的、多向的和多层次的交流活动 (舒伟, 2001) ;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刘仪华, 2000;侯霞, 2015 等) , 提高学生兴趣, 创建生态课堂 (侯霞, 2015) ;采用“思想灌注+作品解读”的模式, 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审美阅读能力 (李应雪, 2011) 。综合来讲主要是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等现代技术辅助教学, 加强学生的参与和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领会文学作品的思想, 提高学生的文学批评能力。

韩国与中国虽同属亚洲, 文化氛围和地理环境上有诸多相似, 但这两个国家国情国策和母语不同, 教育理念与手段存在差异, 然而目前我国针对韩国大学英语专业的文学课教学的研究还很少。“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本文希望借助分析韩国首尔市立大学开设的《莎士比亚文学作品赏析》课程, 从教学大纲和教学方式中发现其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2 值得借鉴的方面

2.1 教学大纲

1) 选取作品少, 注重深度解读, 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不仅让学生“读”, 还让学生“演”。

韩国首尔市立大学开设的《莎士比亚文学作品赏析》课程的重点是让学生们对莎士比亚作品的选段进行解读和讨论, 甚至是演绎。该课程的课程大纲上写道:“This course offer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lays of William Shakespeare, the world’s foremost dramatist, to students. Its purpose, is to prepare students to read and enjoy Shakespeare plays on their own. The primary emphasis will be on a close reading of three selected plays. The classroom discussion will cover a wide range of topics: Shakespeare’s texts, his stage and audience, problems of staging or representation.”——“对所选的三部文本进行深入阅读”“让学生自行阅读和领略莎士比亚戏剧的魅力”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对讲授文本的筛选。不求多, 而求精和准。

2) 针对性强的阅读材料;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难易程度设置

韩国选课多半是校选, 所以许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可以来听英文文学专业课。考虑到这些学生程度不一, 教授在设置课程时将困难部分和简单部分叠加呈现, 以保证任何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由于文学课课时有限, 大学文学教学往往是“行法于课内, 受益于课外”, 课外阅读是大学生文学学习的主要途径, 对大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佘爱春, 2010) 与许多同类韩国大学课程一样, 该莎士比亚文学课中所安排的课外阅读有着重要意义。课程内容由此得到预习, 且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阅读材料。在采访中, 李浩田同学对此深有感触。他说道, 自己不是擅长这个科目, 但材料阅读很有针对性, 不光是文本和图书馆中可借阅的书目, 有时甚至是电影推荐和剧本赏析, 既有趣又十分有益, 帮助他顺利融入课堂。

3) 期中考核比重较大, 试题以论述题和简答题为主

韩国的教学持续十五周或十六周, 其中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各占的一周, 学期结束后不安排实训内容。就韩国首尔市立大学就读的金艺玲同学所言, 她所选的“Shakespeare”这门课中, 中期课题占总成绩的20%, 而期末课题占15%。课题往往是在学期伊始就以网络学堂或课程大纲的方式布置给学生, 不做统一命题, 而是从给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择其一,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自主选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 以教师推荐书目为参考, 辅以课程中的讨论结果, 写出自己对于某一命题的理解, 上传到网络学堂作为作业提交。其中, 为考查学生对书目的阅读量和运用程度, 摘要部分要在成文中明确标出出处。评分时, 教师通过考察学生的对书本中文段的摘录、对课外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运用, 以及整体理解为学生打分。也就是说, 光是写出好的课题文章是远远不够的, 运用课堂所学进行延伸才能体现出课堂的意义。

在韩国, 大多数的课程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30%, 期末考试也占成绩30%。由于期中和期末考试对总成绩的影响是同样的, 学生对期中知识的掌握格外重视。此外, 在全韩国大学的课程设置中, 在为期十六周的总教学中, 单独开设一周为“期中复习考试周”, 供学生复习和准备——这点也与当地的期末考试一样。在这一周很多教师会将部分简答题的题目列在纸上, 作为对学生考试准备的辅助, 并提前开设一节答疑课 (学生根据复习的时间安排和掌握程度自愿参加, 不计入考勤) , 帮助学生有效地解答学习中的难题。对期中考试如此看重, 其意义在于敦促学生关注学业, 不要把课程压力全部堆积到期末;另外, 也是对整个学期的前半部分所学知识的有效梳理。

考核的试卷内容在期中和期末是基本一致的:考察内容均以课上所学为主体, 试卷中会出少量的判断题和填空题, 而大量出现的是小论文形式的简答题和论述题;如此, 对死记硬背的东西要求少, 而重点着眼于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以及运用语言、组织语言的能力。这的确是文学课应该追寻的目标。

4) 教材选择

韩国文学课所用的课本基本上分为两类:一是原版名著;二是经老师整理过的教材资料, 学生自行打印。其中或许有经济方面的因素:韩国教材价格不菲, 且复印出来的书经过复印店的简单装订后亦十分美观。经老师整理过的教材, 涵盖的内容相对精简, 可以完全服务于课堂。课程大纲和网络学堂中会罗列出课外阅读的书目和章节, 供学生自行准备, 不作强制购买的要求。而在一些中国的大学, 管理者强调课程要使用权威教材, 因此往往由任课老师或开课部门指定教材, 但是限于学生水平和课程课时, 往往不能将教材从头至尾利用, 只能重点遴选一些章节, 造成对教材的利用率不高。

2. 2 课堂教学形式

1) 讨论形式:注重讨论成员的变换, 提高讨论质量

韩国大学的选课制度要求, 除必选课 (如英语) 外, 学生可在每学期开学前一个月在网上填写选课申请, 在本专业提供的课程中, 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时间安排进行选择。如此一来, 即便是同专业同年级的学生, 每个人的课表也不尽相同, 这使得他们没有“固定班级”的概念。换句话说, 没有“同班同学”一说, 只有“同上一节课的同专业校友”。于是, 同上一节课的同学下课后几乎不再见面, 少有交集。如此一来, 上课讨论时间大家彼此都客气严谨, 讨论得十分热烈和认真。由于“莎士比亚文学鉴赏”课程面向韩国首尔市立大学大一至大四的所有英语专业学生, 学生的水平参差、年龄有差距, 教师在安排讨论的时候非常注重讨论小组的安排, 每堂课前安排学生重新组合讨论小组。由于小组成员的变换, 学生能在与不同的同学讨论中有更多思想上的碰撞。每次讨论过程中, 小组推选一人, 不光对组内讨论结果进行梳理, 且对课堂内容进行笔记的记录, 并上传到组内讨论板。这些措施提高了文学讨论的质量, 也更利于学生之间在学术上和交往关系的促进。

国内一些大学的英语专业学生从一年级就在固定的班级中, 与班内同学较为熟悉。同一班级共同上大部分的专业课, 选择座位时基本上是互为交好的人一起。小组讨论时同组成员往往不会有大的变化。总是和非常熟悉的同学讨论, 难免有较少的思想碰撞, 讨论过程中也常常因为彼此熟知而出现聊天和偏离主题的情况。出现偏离主题的情况时, 学生碍于同学关系也不忍指责朋友, 但是耽误了有效学习的时间。

2) 应用多媒体辅助:对背景知识的呈现更全面生动;增强学生兴趣, 引起讨论

在以往课堂中所用的板书和口述讲解的方式在现代教学中逐渐展示出其局限性。口述容易使学生感到疲惫和难以记录, 而板书的解释力往往存在许多不足, 例如黑板反光导致的视线不佳, 或教师字体风格难以辨认等。相比之下, 通过多媒体和音频的辅助, 可以将许多抽象和晦涩的解读清晰而高效地传达给学生。“现代化教学, 尤其是多媒体的广泛运用使快速输入信息的加速器。” (马丽娜等2012) 这样的做法, 一来增强了解释力, 二来给课堂注入了鲜活和有趣的动力。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面, 韩国教师做得很好, 在他们的文学课堂上, 几乎每节课都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时常是音频和视频的叠加, 甚至是网络上对于文学经典的再现。学期伊始, 在介绍莎士比亚生平事迹和历史背景时播放的纪录片, 比其阅读文字更具渲染力和解释力。“课时的限制以及对英美文学本身存在的隔阂, 不能很好地将作者的身家背景、坎坷人生方面进行诠释。”“而电影能够将作者的人生经历、曲折道路表达得淋漓尽致。通过电影中不同年代的描述, 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每一年代的建筑物的风格、样式, 以及每一个年代人们的服装、款式等, 这些都是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时不能得知的内容。” (陶冉冉, 2015)

在第三周的课堂中, 教授给学生播放了两节课的《哈姆雷特》, 不时地暂停并加入自己的理解, 并引发学生对给定的问题做探讨和补充。电影带来的视觉和听觉享受使人容易放松和敞开心扉, 学生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不仅收获知识, 而且, 尽管大家在前两周并不乐于开口, 这次却讨论得十分热烈。“教师在课堂上用电脑向学生展示讲稿, 并根据需要插入图像、有声资料和影视节选, 这使得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马丽娜等, 2012) 这门课程的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不仅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而且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讨论热情和学习兴趣。

3 总结

可以看到, 上述莎士比亚文学课的教学理念与我国很多研究者的思想相吻合, 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内容少而精”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少且精炼, 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 有更多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合作讨论,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塑造更好的课程体验;课堂进行中将讨论列为首要活动, 教师注重组织讨论的细节, 使得讨论的方式科学、可操作性强, 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热情;对多媒体的广泛而恰当地运用使得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使学生对所授内容有更直观的认识, 也更利于激发讨论的热情。

需要指出的是, 本文只是对一门课程进行的分析, 而这门课程只是韩国大学英语文学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以难免管中窥豹。不过, 鉴于在我国的大学文学课程也有类似的课程, 这门韩国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还是具备一定借鉴意义的。

摘要:该文以韩国首尔市立大学为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的《莎士比亚文学作品赏析》课程为例, 结合笔者在韩国当地的采访, 试从教学大纲和课堂教学形式等方面分析其特点, 旨在对国内英语文学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韩国课程,文学教学,莎士比亚,差异,借鉴

参考文献

[1]胡泓.英美文学课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1999 (4) :82-83.

[2]刘仪华.英美文学课的困境与多媒体辅助教学[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 2000, 16 (4) :147-149.

[3]李应雪.思想灌注+作品赏析——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教学新思路[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11 (2) :120-122.

[4]舒伟.对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2) :46-48.

[5]唐文.“启发式”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实践[J].长春大学学报, 2015, 25 (2) :120-124.

[6]刘仪华.英美文学课的困境与多媒体辅助教学[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 2000, 16 (4) :147-149.

[7]侯霞.基于素质教育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 (3) :82-84.

[8]佘爱春.大众传媒时代大学文学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 24 (11) :80-82.

[9]马丽娜, 孙艳艳, 栾培慧, 等.中韩民办高校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现代交际, 2012 (11) :250.

延安文学对作家路遥的影响与启示 篇8

路遥对于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坚持, 是基于对正在威胁着现实主义的“现实主义”表示怀疑。他认为“理论界和批评界过分夸大了当时中国此类作品的实际价值”, “理论批评界首先有责任分清什么是创造, 什么是模仿甚至变相照抄, 然后才可能估价其真正的成绩”。路遥直言不讳的这番话, 是对当时正处于潮头浪尖上的先锋小说以毫不留情的一击。他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现实主义的创作特色。他的《人生》、《平凡的世界》等众多作品都是从现实的社会背景出发, 描写城市交叉地带人物的各种复杂心理, 并在作品中恰如其分地注入现代意识, 这种对自己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不断实践, 为我们再现着现实生活的人生百态。

路遥的农村题材小说

作为一个生长在黄土高原的农民的儿子, 路遥的作品自然而然地受到了乡土文化的影响, 带有浓厚的乡土意味。《在困难的日子》中的马建强, 有着路遥的影子, 更有着路遥真切的感受和体验。[1] (P85) 当他载着乡亲们的希望与厚爱, 背着“百家姓粮”进城上学的时候, 首先出现在他意识中的不是如何的用功学习, 而是这片黄土地赐予他的土地精神与博爱, 黄土地之魂附着在他身上, 他的胸中炽热的燃烧着。这种最无私、最真诚的奉献与牺牲精神感染着黄土地的代代子孙。

路遥作品的共性是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苦涩同农村家庭生活、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感情融会到人的政治和经济关系中。通过展示这种复杂的人情世故, 可以窥视出路遥对农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内涵的独到理解, 这一点在《平凡的世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展现城乡交叉地带的典型人物

作为一个在自己的现实主义道路上行走的孤独者, 作家从始至终都践行着自己的创作风格。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的孩子, 由于从小就对古老守旧的乡村生活十分熟悉, 其作品的主旋律就是在对农村贫困生活的展现中表现出对生活状况的忧虑, 以及表现农村中小知识分子对于幸福生活的渴望与对城市文明的向往。这种路遥式的旋律从《人生》开始, 延续到《在困难的日子里》, 在《平凡的世界》中有更清晰深刻的表达与贯穿。

城乡交叉地带是路遥的窗口和天空, 在这儿, 路遥通过这种特定的时空环境打开了新一代陕北高原的农村和农民的画卷, 展现了一个全新的黄土文化, 提出了对中国当代农民的历史命运的新思考, 表达了对黄土文明的新理解。在这片天空中, 路遥有力地塑造了高加林、孙少平、孙少安、马建强等艺术典型, 体现了他独到的人生思考。

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内容

路遥的创作一直具有非常强烈的“读者意识”, 他心目中的“读者”, 不是少数的知识分子, 而是普通的人民大众。[2] (P105) 他始终认为, 文学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他坚持使自己的写作“不面对文学界, 不面对批评界, 而是直接面对读者”。[3](11)路遥生活在自己的时代, 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某种历史时代的产物, 在《平凡的世界》中, 他选择黄土高原这个贫穷落后的环境为背景, 他以一个记录者的身份对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进行深刻的剖析与思考, 描写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写出了黄土高原人民个体和群体的命运。通过这些历历在目的社会长卷, 我们看到无论是高加林生活的那个社会, 还是孙家兄弟拼搏的那个社会, 都是一个充满苦难的社会。沉重的民族苦难和历史苦难最后凝结为实实在在的一日三餐, 人们为了生存而奔波, 奋斗, 贫困成为压在人们心头的巨大阴影。

可以说, 路遥小说的现实主义的焦点在于对人生的真实写照。即使作品中对爱情的描写, 也都顺应并符合了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发展。不难看出, 《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有着深深的时代印迹。作者揭示了现实社会对年轻人爱情的种种制约因素, 畸形的社会心理也扭曲了他们的心灵, 使他们合理的人性和自我意识任凭风吹雨打都无法得到保护, 最终只能成为时代遗留糟粕与社会观念的牺牲品。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 作家应该为人民写作, 按照这个原则, 文学应该为以工农兵为代表的社会基层群体写作。路遥的可贵之处正在于他默默坚持的为劳动人民写, 为受苦受难的人民写的写作原则, 并且认为文学不仅要反映大众的生活, 倾听他们的声音, 而且要满足他们审美的需求。路遥说过:“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 我对中国农村的状况和农民的命运尤为关注。从感情上来说, 广大的‘农村人’就是我的兄弟姐妹, 我们也就能出自真心理解他们的处境和痛苦。”[4] (P376)

而如今, 人们不断地品味路遥, 纪念路遥, 不正好说明了像路遥这样的为人民写作的精神值得传承吗?他的现实主义创作不仅没有过时, 而且正当其时。这是路遥和他的作品成功之处, 也是其作品的文学意义。

摘要:陕西文学因其特有的风貌和受延安文学影响所生发的独有文学景观在当代文坛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坚守、农村题材的由衷喜爱, 城乡交叉地带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蕴含的深厚历史底蕴等均体现出延安文学对以路遥为代表的陕西作家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延安文学,文学积淀,农村题材,城乡交叉

参考文献

[1]马一夫.民间立场与弱势群体代言人[J].延安大学学报, 2003 (1) .

[2]贺智力, 徐彤.路遥的读者意识[J].榆林学院学报, 2004 (4) .

[3]路遥.路遥文集 (第2卷) [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3.

关于英美文学翻译中的几点启示 篇9

英美文学作为英美等国家在文化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现了英美国家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还展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趣味。对英美文学进行翻译,能够将其转化为我国人民能够看得懂的文学,跨越了语言的障碍,使得英美文学能够广泛传播。人们能够透过文学作品看到西方国家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体会文学作品传达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情趣,能够开阔思维和眼界,这对于中西方互相了解以及文化交流有着巨大作用[1]。同时,对于翻译者本身而言,既能够通过优秀文学作品翻译感知到英语语言的美感和英语习惯,还能够在翻译过程中积累英语词汇和语式,并能够充分了解并体会作品传达的思想和趣味。因此,进行英美文学翻译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英美文学翻译的几点启示

2.1 明确中英文化价值上的差异

在进行英美文学翻译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明确中英在文化价值上的差异。不同的国家在文化价值上往往都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这是由于每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不同,在文化形成时往往会带有特殊地域性和社会差异性。文化包括风俗人情和生活方式以及历史传统等,每个国家和民族往往都有带着自身特色的生活习俗和价值判断[2]。要进行英美文学翻译,首先应认清这一特点,并对文学所产生的地域和国家的文化习俗及价值观念等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并充分理解本民族和本国与其存在的差异和不同。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保证翻译内容的准确性,保证将原作品的精髓和思想内核完整地展现出来。

文化含括历史和审美情趣以及价值取向,其中,对于文化的影响因素就包括宗教产生的影响。宗教在英美国家广泛存在,影响最大的是基督教。基督教在英美国家的长期广泛流传,使得宗教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精神和生活等各个层面[3]。人们把宗教教义作为行为规范和精神准则,且宗教典故和宗教词汇广泛渗透到人们的语言当中。要想翻译好英美文学,就应当了解宗教以及宗教对英美国家的影响和重要意义,才能保证充分理解文学作品涵义以及作品翻译的准确性。

2.2 了解英美的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的不同也会对英美文学翻译的准确性造成阻碍。风俗习惯指的是当地人的礼节和习性以及生活方式等,体现在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方方面面。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与我国有很大不同,在礼节风俗和对事物的认知和反应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如节日的不同和生活习性的不同,甚至在对某一事物的认知反应上也存在不同甚至产生完全相反的反应。比如,中国有春节和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而英美国家有复活节和圣诞节等节日,在节日的庆祝方式和节日寓意上就存在着很大不同。还比如,在对动物的看法上,中国普遍对猪和狗存在鄙视,认为猪代表着懒惰和愚笨,用狗来比喻坏人或不好的事情。而英美国家则会认为猪代表可爱和幸福,狗则是人类忠诚的朋友。对于龙的看法,也存在着完全相反的意见。在英美文学翻译中,应明确这些差别和不同,使得翻译能够站在英美国家的认知角度上,准确传达出作者意图和文学内涵。

2.3 注意翻译的“信达雅”

英美文学翻译不是简单对文学内容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还应注重语句的顺畅和语言的美感,尽可能贴近文学作者的表达意图和审美取向,传达出作者想要传达的美学内涵。文学不同于一般性文字作品,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相当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因此,要进行英美文学翻译,首先应进行自我文学文化的修行和美学修养,提要保证基本的英语能力和翻译能力,还要掌握文学审美方法,具备文学审美思维。能够体会并传达出作品的艺术意境,让读者切身体会到这一美学享受。所以,在英美文学翻译上做到“信达雅”,是翻译过程中必须把握的准则和标准。

3.结语

英美文学翻译在英美文学的传播和中西文化交流上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必须要保证其准确性。在翻译当中,首先应注意到中英在文化价值上的差异,了解并掌握文化上的区别,充分了解英美的风俗习惯,保证对文学作品理解上的准确。同时,在翻译期间,把握“信达雅”的准则,才能实现翻译的准确性,才能让读者充分体会到作品的意涵和作品传达的思想和艺术美感。

摘要:文学作为人类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既能够充分展示人类社会的多彩文化和精神世界,还能够给人们带来精神思考和美的享受。要想让文学进行无国界和无隔阂的传播,让更多的人能够阅读文学,享受文学,文学翻译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英美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出别具一格的风格,将某一时代的社会风貌和精神世界立体呈现了出来。对其进行文学翻译,能够拓宽我国人民的认知范围和眼界,且能有效促进中国自身文化的输出,对于中西方文化交流起着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在英美文学翻译过程中,应当注意相关问题,认识到中西方在语言和文化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有着巨大差异,且在翻译的信达雅方面作出相应的努力,保证翻译的准确性,提高翻译作品的质量。

启示录文学 篇10

许多杂志书刊都对“文学”一词有着个体定义和独到的见解,其中,卡勒的观点值得借鉴:“文学就是一个特定的社会认为是文学的任何作品,也就是由文化来裁决,认为可以算作文学作品的任何文本。”(卡勒《当代学入门:文学理论》)具体而言,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和文化早产生巨大改变,以往对文学的定义也是明日黄花。

当代文学已经不是既定的、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了。传统意义中的文学就像亚里士多德对悲剧所提出的要求一样,必须有情节、性格,并且要有深刻的内涵。一般情况下,当我们提到文学,就会以《骆驼祥子》、《祝福》为例,无疑,它们都是小说的典范。但显然,现如今的文学褪去了很多沉重的担子,变得更加轻松了。

童庆炳《由“我”自己伸张出来》一文中表示,作家,尤其是优秀的作家,都是运用“我向体验”来体验他所描写的人物形象,即以自己的生命体验来体验作品中的人物的。如此,那笔下的人物往往就是自己的影子、延伸、变态和扩张。

作家是十分敏感的人,他的“我向体验”过于丰富,所以即便是与自己相差甚大的人物也是自我感觉的写照,比如曹雪芹笔下的刘姥姥、鲁迅写的祥林嫂或者托尔斯泰书中的安娜,这些人物所体验到的“悲欢离合的命运、酸甜苦辣的滋味、世态炎凉的浮沉、惊恐绝望的情景”,作家本身都体验过。鲁迅、茅盾、巴金、托尔斯泰等伟大文学家所写的文学作品无不是自己所感受到的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中的人和事。正如现如今正在描写实际生活的那些年轻作家。

如果上天赋予现如今的某一个人一种能力、丰富的经历,允许他写作一部传统中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那竟是怎样的内容和形式?它必须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吗?必须揭露社会现实吗?姑且假如他写出了一部情节波澜壮阔、内涵深刻丰富、文字优雅庄重的文学作品,它是否能得到读者的认可。因为我们所认为的文学往往如此。

不论我们情愿不情愿,现下的文学创作和创作的作品已是全然新鲜的。年轻作家已经占领中国文学界的很大一部分领地。

二、为何如此

一部分人自然而然认为,我们的精神世界荒芜了,21世纪是个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贫乏的时代。不能简单地否认,但必须清楚为什么会出现当下的文学现状。

一种社会现象的出现与社会发展水平、社会潮流思想和政治环境必有关系。而现在这一状况就是以上原因综合结果。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盛,让人们脱离了肉体上的痛苦。从小接受的正统思想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总有自我反思的时候。网络的发展更是为人们打开了与外面的精彩世界联系的大门。那么,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真的荒芜了吗?

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表示“无法确定。”她将其这一命题分为四种情况:以前丰富现在荒芜;以前荒芜现在仍荒芜;以前丰富现在并不荒芜;以前荒芜现在丰富。分析来分析去,这一命题并不成立。说中国人现在精神荒芜的人,大概只是慨叹自己这一代大势已去,吃了那么多苦还是难逃时代发展的潮流规律,社会中坚力量成了一群根本没吃过苦的小毛孩子,所谓时过境迁,心里有些不大平和吧。

因而现如今也不是缺乏文学家,而是缺乏创造文学家的社会,这里当然指的传统中的文学。难怪米勒会认为“文学死了”。

三、进入当下文学内部作一浅析

一个人或者一个学派的观点,哪怕再完备,但对现实世界和生存的人类毫无用处,那我们也不会对其重视了。也就是说,观点不能脱离现实世界而存在。了解现实状况,就拿现实状况来分析。叔本华、尼采提出的十分抽象的生命意志或者权利意志,也都是为了解答人类的存在问题。所以借此分析。

每一段时期的文学情况在百年后都有被载入文学史册的可能,而不知后人在总结我们这一时期的文学情况时会用怎样的词汇来形容呢。如果是我,我想,有几个关键点不容忽视:1、自黑;2、展现平淡的生活中表现的一丝丝人性本就有的或善或恶的本质;3、脑洞大开。

(一)自黑

很明显,现在的作家作者写的并非严肃文学,他们往往借自我贬低、嘲笑、讽刺来表现心中所想,他们也因有足够的勇气自黑,赢得了众多粉丝,由此也显得文学不那么像文学了。比如郭敬明和韩寒,还有他们两人旗下的签约作家和发表作品的平台:“最文化”和“一个”。读上一些,自黑之风扑面而来,他们的微博也是条条都自黑得十分有深度,但不影响他们各自都有几千万的粉丝。这并非不好的现象,以尼采的观点为例。

在尼采时代,正如现在,社会情况已发生很大变化。许多社会理想和价值受到质疑,亟待重新评价,叔本华原被弃置一旁的非理性主义受到喝彩,西方文化正在经历自文艺复兴以来最大的历史转折。尼采以他的敏锐的眼光察觉到了这种转折。他明确指出19世纪的时代特征就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堕落和虚无主义,它使人丧失了对自己的生命力的信念,使人被禁锢于异己的力量之中,使人麻木、软弱。而原因是“由理性主义支配的传统形而上学的主要错误就是限制和扼杀了个人独特的非理性的生命和本能。”“越是那些被认为经过理性的严格训练的饱学之士,就越是成为理性和知识的奴隶,越易成为因循守旧、感情贫乏、思绪迟钝的人,从而就越是缺乏激情和创造性,变成一部机器。这样他们就丧失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而自黑,恰恰是对自我的反观和直面人生的勇气。我们都是普通的男男女女,为了能更好地生活,我们不得不在自黑中放下烦恼,卸下重担,获得共鸣,滋生勇气,剔除矫情,呈现自我,摒弃冷漠,拉近距离。

尼采说,人生诚然是痛苦的,但这是悲剧的而不是悲观的。我们就是要以乐观的、自黑的心态面对悲剧的人生。

(二)展现平淡的生活中表现的一丝丝人性本就有的或善或恶的本质,从一切寻常可见的现象中发掘背后所蕴含的意味,内容可以囊括任何生活要素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篇具体论述了世界是表象的观点:“‘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只不过只有人能够将它纳入反省的抽象的意识罢了。”

既然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在的东西到底什么样,那我们就充分感受自己的表象世界吧。那些传统经典小说取材宏大,但究竟是不是小说中描写那样也难说。现在的小说就是在反观作者自己的生命和世界,将他们一丝丝一缕缕表现出来,不惧平凡,或善或恶,那都是我感受到的,只因我而在的。

生命活动是意志的对象,也不分高下大小,我所看到的就是生命的本质。叔本华认为,人首先有意志,然后有所认识到的东西,正好与笛卡尔理性在前的观点相反。不愿活着如同死去的作者抓住任何可以表现出意志的事物,他们只是服从了感性、意志。

“可以清楚地表明,生物所做的一切不是保存自身而是变得更丰富。”尼采认为,如果把生命意志仅仅归结为自我保存,那就会使人因循苟且、无所作为、逆来顺受,最后必然悲观厌世。如果我们一味以原有的标准要求自己,只能导致自我与环境的格格不入。而如果把“增长”、“改善”、“超越”本身当做意志的本质,那就会使人积极主动,更加富有活力。人不能满足于“已经如此”,而要代之以“我愿如此”。“人只是将评价分配于事物中以维护自己,他最先给事物以意义,一种人类的意义!因此他自称为‘人'即评价者。评价就是创造,……没有评价,生存不过是空胡桃壳”。我们对周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和事以评价,就是给予事物以意义,意味着给自己创造一个有意义的世界,也就给了自己以意义。

(三)关于脑洞

卡夫卡笔下的大甲虫形象在当时可能是极具荒诞性,然而现在,具有荒诞性的特征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人人皆可获得的技能,漫画家画笔下狗和人可以互换,而文学作品更是可以超越时空、物种的界限来一场偶然相聚或是相恋。以此崭露头角的网络小说也大有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类型的趋势。庄周梦蝶的故事也不难见到了。像那些以前我们称为荒诞性的内容,现在赋予它一个更加形象的形容词叫做“脑洞大开”。其实也是对现存世界的怀疑、质问,对世界的想象、补充,对自我认识的深化,对存在的质疑。完全顺从了“表象”这一不确定性。人的生命是一种冲动、冲力、创造力,或者说一种不断自我表现、自我创造、自我扩张的倾向。尼采把生命的这种倾向看作是生命的愿望、意志。“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意志。”这是与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尼采的权力意志的充分互证。

“个人是一种全新的东西,一切行为都完全是他自己的。”脑洞大的人将不再是叔本华所说的那种因求生意志的支配而消极被动的人,而是不断地创造生命本身的价值的积极主动的人,是具有哲学家气质的人。叔本华和尼采与其他实用主义或者解构主义哲学家比起来,总觉得要更高端,而有脑洞的人也比一块顽石要有趣得多。

四、为如今的文学辩护

尼采提出了超人哲学,也出现了“末人”。“末人”在性质上与超人恰好相反。末人是个性被泯灭的人,千人一面。他们缺乏创造性和自主性,模仿别人、听从别人,走他人走过的路。末人庸庸碌碌,生活浑浑噩噩,苟且偷生,无所作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指生活中的普通人,大多数人。而超人就不一样了。超人是权力意志得到充分发扬的人,他们可以冲破一切传统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规范的束缚,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造性,他们有超群的智力、坚强的意志、绝对的自主性、高昂的激情。这与后现代主义的主张十分相似,就是在现如今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证实。

每一种观点都是在为自己的观点辩护。可以说是非理性的,也可以说正是在理性的支配下完成的,可以说是精神上的,也可以说成是实用主义。克罗齐表示历史“经常是一种艺术品”,历史学家叙述历史可以像艺术家创作艺术品那样任凭自己涂抹雕塑。更何况根本无据可依的哲学思想。哲学来源于生活,对生活情况的否定实际上就是对其所代表的哲学观的否定,我们可以理智地评价一个科学发现是否真实,却不能轻易否认一种哲学观,不简单否定地评价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写作内容与方法。多年以前,又有谁想得到,当初不被认可的崔健,会成为如今人们心目中的经典摇滚呢?历史长河瞬息万变,多年以后,文学史中也必定会有郭敬明和他的《小时代》,流潋紫和她的《甄嬛传》。他们的影响力明明就摆在这里,不管如今的某些人有多不认同。

摘要:文学在当代社会和当下生活环境和大语境中到底已经是怎样一种东西、怎样的情况了?应当如何为当代文学定义?有人认为,当下人们所创作的文学根本不可能是真正的“文学”了。“文学死了”。然而本文主张文学不仅没有死,它以更为年轻的姿态,更有活力的腔调,充实着、丰富着、彩饰着平平凡凡的芸芸众生。我们似乎应该接受这一新的情况。

关键词:非理性主义,当下文学,自黑,脑洞

参考文献

[1]《20世纪西方美学》周宪,南京大学出版社.

[2]《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商务印书馆.

[3]《权力意志》尼采,商务印书馆.

[4]《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美学》,刘放桐.

[5]《西方哲学史》罗素.

启示录文学 篇11

关键词:格式塔 文学典籍英译 异质同构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一朵奇葩。但是走入作品设置的美的境地, 真正理解这些作品意象的构成,并非容易。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的异质同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帮助,给我们以启示,尤其是对这些文学典籍的翻译。

一、格式塔质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认为,心理现象是人们在意识经验中所显现的整体性或结构性,知觉并不是各种感觉相加之和,人的思维也不是简单的认识的综合集结。可以说,整体大于部分的集结,形式和关系可以形成一种新的质,也就是“格式塔质”。中国典籍文学作品的整体意蕴其实就是一种“格式塔质”,而这种“格式塔质”的体现是通过构成作品的一个个词语来完成,但却大大超出了这些词语意义的总和。

下面我们以唐代田园山水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为例:“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首诗是韦应物卸任滁州刺史后写的,表达他对当时险恶的社会和不公平的宦海极度失望。诗中一些淡泊的物象——山涧幽草,鹂鸣深树,晚潮春雨,野渡舟横,都是有所兴寄的,因此欣赏这首诗,不能仅仅着眼于诗的外在景象,而应该走入诗的境界,将诗人所写的景物从整体上去感悟,从而会惊叹于诗人巧妙地隐藏在诗中的深沉意蕴和无限美好。我国著名的优秀典籍作品翻译家汪榕培先生所倡导的“传神”“达意”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还有老一辈翻译家许渊冲教授提出的“三化论”(深化、浅化、等化)、“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以及“译诗六论”(译者一也、译者艺也、译者异也、译者依也、译者怡也、译者易也)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请看许先生对这首诗的译文:

Alone I like the Riverside where green Grass grows,

And golden orioles sing amid the leaft trees.

With spring showers at dusk the river overflows,

A lonely boat athwart the ferry floats at ease.

这首诗歌看似描写的是山水,其实寄托着诗人丰富的真情实感。根据格式塔的整体性原则,诗是由字词句组成的,但诗歌的含义并非简单的单个字词组合拼凑而成的,而是一种意向,有着深刻的内涵。许先生的译文正是恰到好处地做到了这一点,让我们看到了 “象外之象”、“言外之意”。

二、异质同构性

格式塔一个重要的要素是“异质同构”。该学派认为人的意识经验与物质的对象场之间具有同形同构的关系,二者具有同一性。事物本身所表现的力的结构是同一性的基础,它与人的情感世界中表达喜怒哀乐的力的方式类似,因此物理对象能表达人类特有的情绪。这一点是异质同构的关键,该理论为我们进行文学鉴赏提供帮助和佐证。翻译过程也包含着格式塔的“异质同构”要素,因为只有当原文的感召力与译者的完形理解在阅读的动态过程中相互调节,达到异质同构时,才能做到成功的译文。

请看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此诗写秋林中傍晚的景致,勾画了一幅空寂恬淡的山水画,寄托了作者恬静的心情,表现了作者“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的思想感情。作品的最大特点是摄取自然界的一瞬,用纯粹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境界,以此寄托自己寄情山水的怀抱。通篇写一种静美,但又富于变化:前两句从听觉写,是写静,但静中有动,是以动衬静。后两句从视觉写,写下山的太阳在移动中暂时静止的状态。我们从这里仿佛看到了诗人已在此地静坐良久,自然界一点细小的动作都被他摄入了眼帘,这种写法是动中寓静。请看下面两篇译文:

A. Empty mountains: no one to be seen.Yet— hear — human sounds and echoes.

Returning sunlight enters the dark woods;Again shining on the green moss, above.(Translated by Gary Snyder, 1978)

B. Not the shadow on a man on the deserted hill -And yet one hears voices speaking;Deep in the seclusion of the woods,Stray shafts of the sun pick out the green moss.(Translated by H.C. Chang, 1977)

译文A的译者十分巧妙地使用了标点符号,分别使用了冒号、分号、破折号等标点符号使这首诗歌的诗味更加浓郁,很容易让读者走入诗的意境,置身于原诗体现的恬淡幽静的场景。结尾处用了一个虚词above,用逗号把其隔开,让人感觉意犹未尽的深长。

译文B似乎采用尽可能直译的方式,使用deserted, seclusion 等这样的大词率直地体现原文表述的无人进入的境地。这样处理自然可以,但似乎丢失了诗歌的含蓄,那种“野地无人”的幽静似乎被破坏了。

再请看汪榕培教授对陶渊明的《山中杂诗》的译文:

Above the mountains arise the mists; Through the bamboos gleams the setting sun.Toward the eaves the birds will fly; From the windows clouds appear to run.

译者除了使用他一贯推崇的韵体翻译风格,读起来琅琅上口以外,对原作者情感的把握十分深入透彻,让读者凭直觉性直接入境,走入诗情画意中。译文没有出现高难度的大词,用的都是通俗宜人的日常词语,这也正与原诗的特点相吻合。诗人的感慨和体验产生于物我猝然相遇的瞬间,而汪教授的译文也确实再现了原诗的这种意味。

三、结束语

翻译是科学,也是艺术。优秀的翻译就是对原文准确解读与中心创造的过程。中国的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悠久文化与文明的结晶,是抒情文学宝库中的精华。格式塔理论的整体性、同构性和直觉性对我们进行文学典籍鉴赏和翻译有很实际的帮助。

启示录文学 篇12

关键词:陈忠实,翻译文学,现实主义

陈忠实曾说, 学习创作有两个层面, 一是模仿, 二是启示。从模仿其他作品到从其他作品中获得启示, 是作家创作成熟的标志。[1]八十年代, 他的创作思想和风格一再突破,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汲取了翻译小说中的精髓。目前, 对陈忠实作品与翻译文学关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白鹿原》之上, 在翻译文学对作家整个创作历程的影响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不多。作家思想和风格上的突破相辅相成、同步推进, 两者共同标志着作家的不同创作阶段, 而多数研究只着眼于其中一点。李遇春访谈陈忠实时曾提到, 陈忠实的创作在七八十年代开始第一次转换, 从革命现实主义转向传统现实主义, 在八九十年代之交完成第二次转换, 转向开放现实主义, 与当代文学的演进历程一致。[2]本文将七八十年代陈忠实的文学创作历程分为三部分, 即“革命现实主义”时期、“传统现实主义”时期和“开放现实主义”时期, 研究每段时期内作家创作思想和创作风格的突破。本文希望以典型个案的研究体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翻译文学对当代文学的整体影响。

一、翻译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启示

(一) 思想的自我觉醒。陈忠实早年的作品如《接班以后》《高家兄弟》《无畏》等, 明显体现出“三突出”与“两结合”的主流文艺思想。文革时期, 少数几本揭露苏联“修正主义的内幕”的小说被引入, 陈忠实在机缘巧合之下得以参阅。他读的第一本小说是《州委书记》, 这部小说展现两位州党委书记的不同领导方法, 揭露和批判了党内工作中的恶劣作风。随后, 他又阅读了柯切托夫的《茹尔宾一家》《叶尔绍夫兄弟》以及《你到底要什么》。《茹尔宾一家》和《叶尔绍夫兄弟》这两部作品塑造了充满革命精神的工人阶级, 而《州委书记》与《你到底要什么》这两部作品笔锋一转, 批判了党内的恶劣风气, 揭露了社会的某些阴暗面。柯切托夫的转变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大胆揭露, 让陈忠实深受触动, 他认识到转变本身就是要有深刻的思想以及巨大的勇气。1978 年年底, 《南北寨》的发表标志着陈忠实新时期创作的开始。这篇小说同样通过对比两位党支部书记的截然对立的领导方式, 颂扬了实事求是的党的领导作风, 是对《州委书记》的致敬, 也标志着陈忠实的创作开始挣开极“左”思想的束缚。

(二) 人物塑造:鲜明对立。柯切托夫曾在他一部小说中写道:“有人说没有理想的英雄, 我认为如果现实中没有这种人, 艺术就有义务去创造出来。”[3]最突出体现这一特点的是他的长篇小说《茹尔宾一家》。这部歌颂劳动者和工人阶级的小说塑造了茹尔宾一家三代的英雄形象。《叶尔绍夫兄弟》同样是一部洋溢着革命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秀文学作品, 描绘了叶尔绍夫这个钢铁工人的生活与斗争。从陈忠实八十年代初期的作品中, 不难看出柯切托夫创作风格的影响。《南北寨》《幸福》《七爷》等短篇小说集中体现了基层干部的两种作风的对比, 一种是脚踏实地为百姓干实事, 一种空讲“斗争性”不干实事。《幸福》这篇小说中两个孩子完全不同的行事作风对比十分明显, 《七爷》中的田学厚也是一个完美的道德典范, 与“牢骚满腹”的马主任形成强烈对比。

将高尚与虚伪对比, 这种艺术表现形式鲜明地展现出小说中最尖锐的矛盾, 然而也存在着一些弱点, 作家强调人物思想的先进性与纯洁性而忽视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性, 使得人物缺乏立体感, 人物形象不够丰满。

二、翻译文学的传统现实主义启示

(一) 思想的自我解放。文革后, 新时期文学崛起, 在整个文学界调整复苏之时, 文化反思思潮萌动, 陈忠实也开始冷静地反思, 从思想和内容上彻底否定了自己文革时期的创作, 他把这段时期的经历称之为“剥离”。

1981 年, 陈忠实开始了中篇小说的创作实践。《初夏》是陈忠实写作的第一部中篇小说, 也是他创作过程最困难的一部作品, 笔下的人物冯马驹发生了“叛逃”。随后, 作家又完成了《康家小院》, 其突出表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对传统乡村生活的影响。李遇春评价这部作品说, 通过《康家小院》的写作, 作家“基本上已经告别了过去的政治化文学, 而自觉地走上了真正的文学创作道路”[4]。

八十年代中期, 各类文学创作学说被宣扬、实践, 国外小说被大量翻译、引进。陈忠实多次提到《百年孤独》给他带来的震撼与启发, 陌生而又震撼的阅读感受使他的目光转向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家和作品。拉美文学小说先行者卡彭铁尔为体验生活专程旅居海地, 写出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人间王国》, 这部小说击碎了陈忠实对乡村生活的自信, 他意识到自己“对这块土地的了解太浮泛了”[5]。“自我的不满意以至自我否定, 同时就孕育着膨胀着一种新的艺术创造理想。”[6]这种自我反省和自我否定被他称为“心灵和艺术体验剥离”, “进入了对人的一种合理的生存形态的思考”[7]。之后, 陈忠实试验性地创作了《蓝袍先生》和《四妹子》这两部中篇小说, 揭示复杂的人性, 挖掘文化中的负面因素, 其创作思想由此得到升华。

《蓝袍先生》中的徐慎行继承了父亲“蓝袍先生”的身份, 在新文化的冲击下, 在乡里倍受尊敬的“蓝袍先生”成了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小丑, 于是他接受新文化的洗礼, 脱下蓝袍, 追逐恋爱婚姻自由。然而他的努力没有撼动封建礼教, 最终又回到浑浑噩噩的状态。《四妹子》同样对封建传统进行了批判, 主人公四妹子成, 为了摆脱贫困的生活嫁到了关中, 她活泼散漫的天性被关中的传统礼教压抑, 最终爆发, 实现了自我解放。《蓝袍先生》和《四妹子》这两部小说促使我们去思考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 人应当为什么而活着, 是屈从现实的压迫还是奋起反抗、解放自我。

(二) 小说结构:从事件到人物。陈忠实在《借助巨人的肩膀——翻译小说阅读记忆》中谈道:“以我的阅读感觉来看, 契诃夫以人物结构小说, 莫泊桑以故事结构小说塑造人物;前者难度较大, 后者可能更适宜我的写作实际”[8]。在新时期小说创造时期, 他学习了莫泊桑以情节推动叙述的小说结构, 积累了一定经验后, 他开始学习契诃夫以人物结构小说的方法。契诃夫的创作特点是简练紧凑, 抓住事物本质, 对人物形象描写很少, 描写必抓住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小说《套中人》凸显了这个特点, 别利科夫装在套子中的形象被细致地展现出来, 甚至他的思维也被困在“套子”里挣脱不出, 最终进入永远的套子——坟墓之中。

1984 年, 陈忠实开始有意识地实践以人物结构小说的创作手法。《梆子老太》是作者“第一次试着以人物结构小说, 而打破了自己以往以事件结构小说的办法”[9]。梆子老太脸长, 作家抓住这个特点给她冠上了“梆子老太”的绰号, 将她到处参加会议发言称作“梆子声声响”。梆子声聒噪, 和套子里的人一样, 用外形特征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 她的世界因无子而失衡, 自卑衍化为强烈的嫉妒心。《梆子老太》通篇没有贯穿首尾的事件线索, 而是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结构通篇, 是一大突破。在这次成功的尝试之后, 作家又相继写出了《蓝袍先生》《四妹子》《轱辘子客》等以人物结构小说的优秀作品。

三、翻译文学的开放现实主义启示

(一) 思想的自我升华。在米兰·昆德拉的作品红遍中国文坛之时, 陈忠实阅读了昆德拉的全部翻译文学作品, 他在阅读了《玩笑》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之后, 评价道:“我在这两本小说的阅读对照中, 感知到生活体验进入到生命体验, 对作家来说, 有如由蚕到蛾羽化后的心灵和思想的自由。”[10]

昆德拉通过《玩笑》深入探讨了命运对人的存在的深刻影响。主人公卢德维克玩笑似的话被上升到政治思想不端的高度, 好友泽曼尼克亲手将他推入绝境, 在惩戒营中赔上了十多年的青春。他卖力劳动、积极表现, 然而管理者们反将他划入敌人行列。重获自由后, 他为报复泽曼尼克, 引诱并羞辱了泽曼尼克的妻子, 不想却摧毁了这个姑娘活下去的全部希望。卢德维克悲剧的人生和《蓝袍先生》中的徐慎行如此相似, 人格因为一句话被否定、积极的劳动没能换来理解、发自肺腑的申诉没人相信, 生命由此陷入无止境的困境之中。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以梦幻抒情的笔法阐述了生命的本真——自由与责任。托马斯将性视为探索人存在意义的一条途径, 他爱着特丽莎并与她组建家庭, 与情人的幽会使他感到无比轻松, 但转念又为自己的背叛行为愧疚, 生活在种种的矛盾之中, 他的心时而轻松、时而沉重。妻子特丽莎无法认同托马斯性与爱不相同的理论, 她追求灵与肉的统一, 与托马斯相守的日子轻松愉快, 转眼又因为发现托马斯的背叛而产生幻灭感。昆德拉通过两人的生命轨迹阐释了生命的轻与重, 即自由与负担, 两者都是人的追求, 也是生命存在的本真。

陈忠实从这两部小说的对比中感知到生命体验的深度, 并开始探寻生命的本真, 他的“枕棺”之作《白鹿原》就是对生命体验的完美诠释。田小娥无视礼仪道德的沉重, 追求自由与爱情之轻, 在与黑娃的结合中达到灵与肉的完美统一。两个天生的叛逆者在白鹿原封建礼教罗网的围困下, 最终承受不住生命的重量, 没能得到自由和幸福。最终, 田小娥的灵魂化为雪后蓬蒿丛里自由飞舞的蝴蝶, 黑娃娶了良家子女, 担负起生命的责任。

(二) 叙事形式:性爱描写。《白鹿原》在叙事形式上的一大突破就是在其开放性的性描写方面。在回答李星关于《白鹿原》中性描写的问题时, 陈忠实答道:“我决定在这部长篇中把性撕开来写”, “用理性的健全心理来分析和序数作品人物的性形态、性文化心理和性心理结构”, “把握住一个分寸”。[11]实际上, 与现代西方的性解放对立,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性羞耻教育形成了传统的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在《白鹿原》两年的构思过程中, 爱和性是我一直反复嚼磨着的几个自以为重要的大命题之一。”[12]

在回答李星提出的哪个作家、哪部作品对他长篇写作影响最大时, 他提到了劳伦斯的作品。在《白鹿原》的准备阶段, 陈忠实认真阅读了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康妮的精神在与克利夫的无性婚姻中走向死亡, 在守林人梅勒斯和谐的性爱中获得新生的故事。康妮在充斥着现代文明的拉格比中感受不到温暖, 最终奔向了梅勒斯的怀抱, 走向了自然园林。

在《白鹿原》中的田小娥身上不难看到康妮影子。田小娥在郭举人家的物质生活并不差, 吃得上小米饭, 手上戴着镂花银镯, 但在这个家里过得连狗都不如。正值青春年少, 却不得不嫁给年过花甲的老人, 田小娥的灵魂在庭院里日渐枯萎, 直到遇见黑娃, 她干涸的青春才得以复苏。她渴望爱情、向往自由, 鄙弃物质享受、追求精神愉悦。在《白鹿原》中, 作家透过性爱描写, 透视了整个民族的文化状态和人的生存状态。

四、总结

上一篇:科学合作下一篇:改进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