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启示

2024-05-27

回顾启示(通用11篇)

回顾启示 篇1

国家审计署在《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规定到2012年, 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应开展绩效审计。规划为未来我国审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 全面开展绩效审计任重道远, 还有许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英国是世界上开展绩效审计比较早的国家之一,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 其绩效审计有了很大的发展。跟踪检查是绩效审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 跟踪过程有助于了解审计建议是否已有效实施, 为最高审计机关提供反馈意见, 促进立法机关和政府对绩效审计结果的利用。本文拟通过探讨英国绩效审计的跟踪检查程序, 以期获得对我国的启示。

一、英国绩效审计回顾

绩效审计是公共审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绩效审计的发展与公共审计密切相连。公共审计 (public audit) 即公共部门审计, 在英国可以追溯到14世纪, 其发展可以归结为三个阶段。

(一) 无法律依据的阶段 (1983年以前)

1314年, 英国在财政部内任命了第一位审计长。1857年, 公共资金特别委员会建议政府各部门就议会拨款的使用情况建立账目, 以便每年提交下议院审查。1861年, 下议院根据财政大臣威廉姆·格拉德斯通的提议, 建立了公共账目委员会。随后, 根据1866年《国库和审计部门法》, 设立了主计审计长, 主计审计长以政府官员的身份工作, 负责检查每一笔拨款的账目, 将结果向议会报告。从此, 公共财务审计在英国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1866年后, 公共资金的支出由下议院审批, 主计审计长负责拨款和审计政府账目, 最终由议会的专门委员会作出结论, 向下议院报告 (详见图1) 。由于主计审计长负责政府账目审计, 这使其有机会从比财务审计更广的视角来考虑公共资金的有效利用。并且公共账目委员会也积极支持这种审计, 主计审计长将审计政府账目的结果作为审计报告的一部分向议会汇报。这就是有别于财务审计的绩效审计雏形, 这是一种全新的审计, 开创了公共审计的新领域。

1921年, 英国议会对《国库和审计部门法》进行了修改, 通过了《国库和审计部门法修正案》, 规定主计审计长应检查:政府拨款和赠款的使用是否符合议会的要求;支款程序是否符合授权权限;政府部门及下属机构的商业、生产活动是否存在和正确。但无论是《国库和审计部门法》还是《国库和审计部门法修正案》都没有授权主计审计长进行绩效审计。因此在1983年以前, 英国所开展的绩效审计工作并没有任何法律依据, 只是因为议员有兴趣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绩效情况, 且对报告被审计单位的绩效状况持积极支持的态度, 绩效审计也就不断的展开了。

(二) 出现法律依据的阶段 (1983年—1997年)

1983年公布的《英国国家审计法》, 首次正式为审计署开展绩效审计提供了法律基础。该法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英国国家审计法》开宗明义地规定:“本法旨在通过有关任命主计审计长并确认其地位的新的法规。通过建立公共账目委员会和国家审计署, 通过制定能使政府部门和其他机构团体更有效、更经济地使用公共资金的新法规, 来加强议会对公共资金使用的控制和监督。”由此可以看出该法案首先改变了主计审计长的身份, 使其由政府官员变成了下议院官员, 其次, 建立国家审计署协助主计审计长开展审计工作。

该法的第一条规定:“主计审计长在履行职责时, ……应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但在决定是否进行这种检查时, 他应考虑公共账目委员会的建议”。可见, 英国国家审计的法律地位是:国家审计是议会的一种监督;具有“自主权”的独立性, 既独立于政府, 又相对独立于议会。议会在监督公共资金上设立两个机构, 一是议会自身的“公共账目委员会”, 二是向议会负责的, 又自成组织体系的国家审计署, 该署依法具有独立性, 但主计审计长在决定进行某种检查时, 要考虑议会公共账目委员会的建议, 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议会。

同时, 《英国国家审计法》也对绩效审计做出了明确规定, 即“主计审计长可以……对任何组织为履行其职能而使用所掌握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检查。”从而正式授予主计审计长拥有绩效审计的特权, 即有权就政府部门和其他公共机构使用公共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展开检查。

(三) 明确跟踪检查程序的阶段 (1997—)

1997年, 英国国家审计署首次发布了绩效审计手册, 确立了绩效审计应该遵循的审计准则, 并肯定了已有的工作方式。在随后的6年中, 英国绩效审计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并于2003年发布了新版绩效审计手册。该手册提出了绩效审计的八条基本原则;建立了适用于所有绩效审计项目 (少数由公共账目委员会决定不举行听证会的项目除外) 的九个循环程序环节 (详见图2) , 即确定审计项目、制定审计计划、审计实施、起草报告、交换意见、发布审计报告、提交公共账目委员会、政府答复、跟踪检查九个环节;建立了贯穿于所有绩效审计项目的要素体系, 即审计准备、审计实施、跟踪检查;且提出了绩效审计“质量环节”概念。跟踪检查既是循环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贯穿于所有绩效审计项目的要素之一。由此可见, 在英国绩效审计中跟踪检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二、英国绩效审计跟踪检查框架

从英国绩效审计的发展可见, 跟踪检查程序随着绩效审计的日渐成熟而逐渐凸显并成为英国绩效审计中重要的程序之一。尤其在2003年的英国绩效审计手册中, 明确规定了跟踪检查是英国绩效审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贯穿于所有绩效审计项目的要素体系;是必不可少的绩效审计程序。因此, 了解英国绩效审计跟踪检查程序有助于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

(一) 跟踪检查目标

英国绩效审计跟踪检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3个目标: (1) 督促被审计单位采取积极措施, 落实审计建议和公共账目委员会的决议, 从而促进审计报告的有效执行; (2) 检查和评价绩效审计项目的质量及效果, 为加强审计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和基础; (3) 全面、客观的总结经验教训, 为审计人员汲取知识、累计经验和改进审计实务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 跟踪检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在英国绩效审计的跟踪检查过程中, 审计人员更加关注发现的薄弱环节是否已得到纠正, 而较少关注具体的审计建议是否得到执行。通常在英国绩效审计跟踪检查阶段, 审计人员要完成两方面的工作:

1. 确认审计意见的影响, 并对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建议的情况做出评价和反映

英国国家审计署把绩效审计的影响分为三类: (1) 量化的经济影响。主要表现为, 绩效审计在促进经济性和效率性的提高方面, 应用金额量化的影响; (2) 量化的非经济影响。这类影响虽然不能用金额来计量, 但可以用数字来衡量和说明部分整改情况; (3) 质的影响。这类影响主要表现为绩效审计提高了效果性。

英国审计署规定在跟踪检查阶段, 确认审计影响有以下几个步骤: (1) 评价被审计单位根据国家审计机关建议而采取的整改措施; (2) 复查英国国家审计署和公共账目委员会报告中的建议, 并与被审计单位反馈的内容相比较; (3) 保持与被审计单位的联系, 持续关注他们的整改程序和实际进展; (4) 记录和确认影响。

2. 采取事后监督工作, 检查和评价审计质量, 全面总结经验教训

在英国绩效审计的跟踪检查过程中, 对政府绩效审计项目实施建设性的事后监督工作, 是绩效审计项目终了前的最后一项工作, 也是跟踪检查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英国审计署规定, 对绩效审计进行建设性的事后监督方式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新闻媒体报道;外部监督;征求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审计组复核。

在跟踪检查阶段, 审计组要根据事后监督结果, 对审计项目做出全面总结。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审计组通过内部复核总结经验教训;在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出版物上发表文章;举办培训或座谈会等活动。

三、英国绩效审计跟踪检查框架对我国的启示

从英国绩效审计的跟踪检查框架可以看出, 英国绩效审计的跟踪检查程序已经走向了成熟而完备的阶段, 对我国发展跟踪检查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但是由于我国与英国的国情存在差异, 因此我国的跟踪检查程序应致力于中国国情。

(一) 跟踪检查目标

英国绩效审计的跟踪目标虽然体现了对审计效果和质量的检验评价, 但是该目标过于笼统, 不便于操作, 且并没有体现绩效审计的效率性和经济性。

因此本文提出了以下跟踪检查程序的目标: (1) 对审计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依据审计结论和建议, 改进被审计单位管理、增强责任感、提高资金和资源的使用效率及效果。 (2) 对审计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价。对审计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价指的是对审计项目的质量进行事后的检查和评价, 以便总结审计项目执行中的经验教训, 从而提高审计机关的工作水平。

(二) 跟踪检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英国绩效审计跟踪检查程序中, 审计人员更加注重发现的薄弱环节是否得到纠正, 而较少关注具体的审计建议是否得到执行。这样做不利于审计人员分析审计建议是否被采纳的原因, 以及了解被审计单位是否采取有效的措施落实审计建议。

因此, 本文认为绩效跟踪程序, 应主要是对审计决定和建议的落实、采纳情况进行检验。 (1) 审计决定的落实情况。我国政府审计基本准则规定:审计机关的审计决定书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应于90日内执行完毕, 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延长, 但必须经审计机关批准。审计机关应在审计决定书自送达之日起90日内, 了解审计意见的采纳情况, 监督检查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如发现被审计单位超过90日仍未执行的, 审计机关应报有关政府或提请有关部门处理, 或向人民法院提请强制执行; (2) 审计建议的采纳情况。审计人员应在后续检查过程中, 针对每一项建议检查建议是否采纳。如果审计人员发现审计建议没有被采纳, 因分析其原因。对于已经采纳的审计建议, 审计人员应对根据审计建议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所产生的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进行分析, 评价审计建议产生的影响。

(三) 跟踪检查的方法及步骤

英国绩效审计中没有对跟踪检查方式做出具体的规定。本文认为后续跟踪检查的方法应包括以下几点: (1) 随时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活动。通过与被审计单位保持联系, 及时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 取得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理解与采纳情况, 以实现后续跟踪检查; (2) 桌面复核。审计人员只做一些简单的复核, 必要时与被审计单位人员进行访谈; (3) 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后续跟踪审计。后续跟踪审计是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建议进行整改情况的专门审计。后续跟踪审计一般适用于重大的绩效审计项目, 或实施审计建议时间长的项目。

在跟确认审计影响时, 与英国相比我们应当把重点放在评价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措施和复查绩效审计报告中的建议上来。因此, 本文认为在跟踪检查阶段, 确认审计影响的步骤应当包括:检查审计决定的落实情况;评价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机关建议而采取的整改措施;复查绩效审计报告中的建议, 并与被审计单位反馈的内容相比较;保持与被审计单位的联系, 持续关注他们的整改程序和实际进展;记录和确认影响。

(四) 对审计质量进行评估

在英国绩效审计的跟踪检查程序中, 对政府绩效审计项目实施建设性的事后监督工作忽略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质量的评估。对绩效审计项目的质量进行后续评价, 是绩效审计项目终了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也是审计机关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义重大。审计机关可以利用调查问卷或座谈会方式, 征求被审计单位对审计质量的看法。审计质量的评价内容包括:项目是否能增加被审计单位的价值;审计程序是否合理;审计人员专业水平如何;审计报告是否客观公正。

综上所述, 我国建设跟踪检查程序应注意以下方面的完善:跟踪检查程序的目标应体现效率性、效果性和经济性;在跟踪检查程序中, 审计人员应从审计决定的落实情况和审计建议的采纳情况两方面出发进行跟踪检查;增加跟踪检查的方法和符合我国实际绩效审计情况的跟踪检查步骤;在事后监督工作中, 应强调对审计质量进行评估。

摘要:英国跟踪检查程序发展较早, 为我国提供了借鉴经验。我国建设跟踪检查程序的目标应体现效率性、效果性和经济性;应从审计决定的落实情况和审计建议的采纳情况两方面进行跟踪检查;应增加跟踪检查的方法及符合我国实际的跟踪检查步骤;在事后监督工作中, 应强调审计质量的评估。

关键词:绩效审计,跟踪检查,框架

参考文献

[1]审计署外事司.国外效益审计简介[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3.

[2]章轲.英国绩效审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5.

[3]刘家义.刘家义同志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审计研究, 2009, 1.

[4]戚振东, 吴清华.政府绩效审计:国际演进及启示[J].会计研究, 2008, 2.

[5]陈亮, 李建新, 王云峰.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和评价标准[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7, 4.

[6]Value for Money Handbook-A Guide for Building Quality into VFM Examinations, NAO ofUK, 2003.

[7]UK National Audit Act 1983 (c.44) , http://www.opsi.gov.uk/RevisedStatutes/Acts/ukpga/1983.

回顾启示 篇2

徐州市丰县是选聘大学毕业生入村任职的发源地。1995年,一个被称为“雏鹰工程”的人才培育计划在丰县实施。13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被选聘入村任职,成为江苏省第一批“大学生村官”。“雏鹰工程”连续开展4年,先后从400多名报考者中选拔出共计63名优秀大学毕业生下村任职。时至今日,这批大学生村官中的大多数人已走上了县镇领导岗位,成为当地基层领导班子的核心成员。丰县的实践证明,对于广大欠发达地区而言,大学生村官政策是一条短时期内选拔培养优秀干部、发展农村经济的成功道路。

“雏鹰工程”的实施背景和主要特点

——实施背景

丰县实施“雏鹰工程”的主要目的有两层:一是培养锻炼年轻干部;二是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进一步优化村级领导班子结构。当时,之所以每年从应届大学生中选派德才兼备者到农村任职,主要是出于四方面原因考虑:一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农村战略性人才储备工程的需要;三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需要;四是新时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有益尝试,同时也是对新时期转变人才选拔培养、干部晋升、就业选择导向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主要特点

第一,招考条件明确。1995~1998年,县委连续四年印发了关于选派大学毕业生到村工作的意见,均对专业、学历、素质、数量等招考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第二,角色定位清楚。县委组织部要求每名选派大学生当好三种角色,其中,当好干部是本职,当好学生是基础,当好先生是向导。第三,选派流程规范。由县委组织部门查阅报考大学毕业生的有关档案,了解其在校表现情况;当面考察其口头表达、应变、思维反应等能力;根据考察面试结果择优录取。第四,管理制度严格。县委组织部对每名选派大学生建档立卡,全面记录他们工作和生活的真实情况;明确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委、村级党支部等各级党组织的具体职责。第五,培养激励到位。对下村大学生实行帮扶措施;坚持试用期制度;坚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考察制度;实行干部工作成绩百分考核制度;下村大学生任职期满后,县委都根据他们实际情况安排了工作岗位,并且敢于提拔他们到领导岗位。第六,配套措施完善。工资待遇方面,县委按照现职干部标准对待下村大学生,尽可能解除后顾之忧;期满出路方面,明确:“两年后,据其现实表现和工作需要,可在乡镇明确相应职务或另行安排其他工作”。

“雏鹰工程”的成效及影响

——探索出了一条短时期内选拔培养年轻干部的途径

20世纪90年代,丰县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年龄偏大、文化偏低,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强,因而在群众中的号召力不够、凝聚力不强,领导核心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下村大学生年纪轻、学历层次高、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在村里,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问题,给村级领导班子提供公共管理服务带来活力,给村民谋福利、奔小康指明方向。正如一位村民在1996年感慨的那样:“一个大学生,比给俺们20万块钱都有利,就像诸葛亮给俺出谋划策,这个利益有多大。”但是,大学生也有自己的不足,毕竟刚刚步入社会,缺少必要的社会实践。为了使这些年轻干部早些成长为基层领导队伍的脊梁,上一级组织部门需要及早把他们放到艰苦环境中去磨练其身心和意志,丰富其基层工作经历,加深其对农村基层社会的全面认识。“雏鹰工程”正是起到了这样的效果:经过各级党组织的精心培养和基层锻炼,一大批下村大学生得到锻炼和成长,并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据统计,1995年共选聘13名下村大学生,已经走上副科级岗位的5人,正科级岗位的6人;1996年共选聘13名下村大学生,已经走上副科级岗位的6人,正科级岗位的1人;1997年共选聘19名下村大学生,已经走上副科级岗位的14人,正科级岗位的1人;1998年共选聘18名下村大学生,已经走上副科级岗位的有11人。四年合计,占到了全县在职科级干部总数的5.1%,以及全县40周岁以下在职科级干部总数的18.7%.——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务的发展

选派大学生要有干事业的热情,积极性高,愿意为村内的发展出谋划策。他们利用自身思维上、眼界上以及知识上的优势,结合农村工作形势,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他们的到来,将当时农村大力提倡的搞好两个文明建设推向了新高潮。例如,梁寨镇的李庆军,结合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十星级”文明家庭户评选活动的办法,有效地调动起本村农民参与村内文明建设工作的热情;刘王楼乡的洪雷,和村干部一起带领民工开挖东水西调工程,仅用11天时间全面完成乡里下达的任务。由于他的到来,在他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这个有名的落后村各项工作都走在全乡前列,受到了百姓的交口称赞;套楼乡大王庄村的曹卫,用自己的工资买了许多科技书籍和科技信息材料送到农民手中。一位老农拉着他的手说:“小伙子,送钱、送物不如送书。”

——对周边县市的示范带动效果明显

1995年8月,丰县实施“雏鹰工程”的消息让大学毕业生兴奋不已,当年就有200多人报考。1997、1998年两年,报考的学生陡增(这里有一个情况,根据前两年的经验,农村工作不一定必须强调高学历,所以对学历的要求基本放宽到大、中专;但报考人数陡增的重要原因,仍主要在于前两届“雏鹰工程”的成效)。丰县“雏鹰工程”的实施对周边地区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也为临近县市提供了政策和实际操作上的参考依据。

例如,与丰县接壤并同属徐州市管辖的沛县参考丰县的做法,于1997年9月向全县公布了“关于在应届大中专生中选拔下村干部的公告”(沛县从1994年就开始酝酿,但因无政策依据,所以一直没有实施;其中,1997年上半年选拔了129名往届大学毕业生直接进入乡镇机关),吸引了553名应届大中专毕业生报名参加考试,最终选拔了23名作为下村挂职干部,到行政村(20名)和乡镇企业(3名)挂职锻炼,担任村主任助理或乡镇企业厂长助理(目前,已有3人走上正科级岗位,9人走上副科级岗位;而1997年上半年选拔的129名往届大学毕业生中,目前科级干部60多人,正科级的5人)。沛县于1999年又选派了第二批大中专毕业生下村(由于2000年沛县合并乡镇,干部职数显著缩减,所以就没再继续选派。直至2007年江苏省全省推开时,才继续招录大学生村官)。

——对当前的大学生村官政策仍具有深远影响

时至今日,当年“雏鹰工程”的很多做法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在很多方面都为后来的大学生村官政策提供了依据和借鉴。无论是从政策出发点,还是从招考条件、管理办法还是大学生村官任满后的出路安排来看,当前的大学生村官政策都能在“雏鹰工程”中找到影子(甚至有些方面还尚未达到“雏鹰工程”时期的要求,例如,每周汇报工作,下月工作计划需要村书记、乡镇书记签字)。2007年5月13日《人民日报》第七版曾以“乡村,有我最美的十年青春”为题,对“雏鹰工程”1995年招考的13名下村大学生进行了专门报道,文中提到:“丰县雏鹰工程先后培养了百余名优秀的基层干部,实践证明,这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选拔优秀干部、发展农村经济的一条成功路子。”毫无疑问,这是对当年丰县下村大学生和“雏鹰工程”的充分肯定。

“雏鹰工程”的几点启示

——领导高度重视

丰县“雏鹰工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丰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在每一批大学生下村工作之前,时任县委书记的晁家宽同志都会亲自给大学生上课。此外,他还多次下村考察看望下村大学生的工作情况,询问他们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尽力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他曾经讲到:“下村大学生就要像当年千千万万名学生满怀热情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一样,思想经受洗礼,意志得到锻炼,能力得到提升,对国情和农村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将来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工作,这段基层工作经历就是基础。”晁家宽书记将下村的大学生比作奔赴延安的革命青年,他的话是对下村大学生最大的鼓励和肯定,鼓舞和激励着这些下村大学生扎根农村,闯出一片天地的决心。这番话即使在今天听来,也能让人热血沸腾、充满力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丰县领导的重视是推进“雏鹰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在“雏鹰工程”实施期间,丰县上下的干部都十分关注和关心这些下村大学生的成长。当时,县电视台还花费半年的时间,专门拍摄了反映下村大学生工作生活的专题纪录片《小村来了大学生》,相关报道在中央电视台编辑播出之后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反响。

——政策目标明确

“雏鹰工程”的政策目标非常明确,具体可以细化为两方面:一是培养符合当地农村发展需要的村干部,解决当时村干部这一群体整体素质低的问题;二是提出对于表现较好的下村大学生,期满后选拔到乡镇机关工作,而表现不好的,则进行二次分配的政策安排。可以看出,第二个政策的根本目标是为乡镇培养兼具先进文化水平和农村工作经验的优秀后备干部。这两个明确的政策目标,既符合当时丰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考虑到具体的可操作性,在人力、财力、物力及技术上都能够实现。而且,“雏鹰工程”少量选聘大学生到农村锻炼两年的做法,也是对直接招聘应届大学生到乡镇机关工作的一种有益补充,与当时现行的政策并没有冲突和矛盾。

——干部培养链完整

丰县将下村大学生作为后备干部培养的链条非常完善。在招考上,关于学历、专业等方面提出了严格明确的要求;在培养上,敢于压担子,敢于放手放权;在管理上,建立了一系列的考核制度;为每个下村大学生都建立一个档案盒,包括工作计划、总结表、乡镇、村民代表的看法,如实记录了选派大学生工作和生活;在选派大学生成长后,还对他们进行了跟踪,档案保存全面完整。可以说,无论是提供机遇、创造环境、激发内在动力,还是强化制度、加强管理、施加外在压力,丰县在下村大学生培养上始终坚持的原则就是“助长但不拔苗”、“使用就是最好的培养”,敢于给下村大学生压担子、提要求,敢于放手让他们独当一面。通过复杂、艰苦的农村工作和环境磨练,造就他们坚强的意志和性格,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气,真正成为有用于社会、有用于人民的人才。当年“雏鹰工程”的下村大学生也确实不辱使命,没有在田间地头荒废青春,而是将他们的满腔热血和全部所学都奉献给了农村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村里切实发挥了他们应有的作用。

——以出色实绩回应舆论质疑

回顾启示 篇3

2013年10月20日,首届浙江省原创合唱作品评选获奖音乐会在宁波大剧院顺利举行,将浙江音乐界历时两年的合唱探索与实践推向了高潮。从2012年起,围绕原创合唱,浙江音乐界打好四步“组合拳”:一是开设浙江合唱创作研修班,二是进行原创合唱作品征集,三是举办首届浙江省原创合唱作品评选和获奖音乐会,四是首设“浙江合唱论坛”,对浙江合唱事业进行深入研讨。

浙江曾经诞生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首合唱作品《春游》,李叔同先生到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后创作的这首合唱曲,在体现强烈民族情感的同时大量采用西洋作曲技法?熏将东方传统文化元素和西洋艺术歌曲风格达到了完美融合,传递着精妙韵味。

光阴荏苒,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的合唱事业蓬勃发展,多次获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的金、银、铜奖,在国际合唱联盟举办的第六届(绍兴)、第七届(美国辛辛那提)世界合唱锦标赛中二度获冠,合唱水平及团队数量在国内名列前茅。但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最主要是本省创作的合唱作品很少,具有浙江民俗风格的原创作品寥寥无几,能够创作出在全国产生影响的经典之作更是凤毛麟角。原创的“短板”成为制约浙江省合唱事业进一步发展的严重缺憾,加大合唱作品的原创力度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

于是,在2012年8月,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假座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今浙江音乐学院《筹》),举办了浙江合唱作曲研修班,来自浙江省各地音协、专业院团、艺术院校和文化馆近40位中青年作曲家们参加,研修班聘请了孟宪斌、曹光平、刘晓耕、徐坚强、甘霖、阎宝林等国内知名合唱作曲家、指挥家授课,帮助浙江作曲家提升合唱作品的创作水平。

在对研修班结束后的四十余部合唱作品进行两轮严格的评选后,有18首作品获奖。获奖音乐会上,杭州师范大学八秒合唱团、温州女声合唱团、浙江大学文琴合唱团、宁波青年合唱团和宁波雪花童声合唱团演唱了其中11首作品,他们用宽广的音域、可控的音量、丰富的音色与和声效果,共同演绎了美妙而和谐的合唱作品,充分展示和诠释了合唱作品所特有的情感内涵与艺术魅力。

紧接着举办了“浙江音乐论坛之合唱论坛”。该论坛是浙江省文学艺术联合会、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办的周期性音乐理论评论活动。会上,刘晓耕认为,这次浙江原创合唱作品有三个大突破,一是合唱作品有重要成果。通过2012年的研修班,加上各个老师的辅导,在声音和造型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二是技法和音乐有较大突破。很多合唱的写作技法不满足过去单调的写法,这在中国已经是前沿了;三是群众歌咏的形式已经进入到更高的专业合唱的层次。

获奖作品里有一些亮点,其中《畲族情歌》(畲族民歌,阎宝林编曲)、《东海情怀》(晓光词,翁持更曲)被专家们视为叫得响、拿得出的浙江本地优秀原创作品。

《畲族情歌》不仅展现了景宁畲族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而且把合唱艺术的美妙展现得淋漓尽致,作品很好地利用了民歌的素材,却没有被原生态所束缚,多个声部处理恰到好处,几种唱法糅合得天衣无缝,显示出原创作品的完整性,舞台效果呈现出歌声的张力和动态。

《东海情怀》描绘了浙江沿岸的东海风情,展现了浙江儿女的豪迈气派,作曲家在音域的把握上运用了最有效的音区,达到了理想的演唱效果。在作曲结构上,则是一个规规矩矩的赞美诗,干干净净的四声部,声部之间既充满动感又紧密衔接。

浙江原创合唱作品能够利用本地民歌素材而又不拘泥于素材,同时,还善于把握合唱声区的音域尺度,有节制地使用极端音区,因此取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特别是《腊梅花开》(泰顺民歌,董夫腾改编)成功使用了赋格手法,合唱在开始时以单声部形式呈现“主题”,之后在不同声部中轮流出现与之形成对位关系,这种手法特别适合于改编民歌。几个空八度运用大胆,虽然技巧不很复杂,但效果较好。

专家们也对词曲作者今后的创作思路和方向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如音区、音域和音色要有效定位,相辅相成。有一首劳动号子风格的合唱曲,在有效音区上应该构成与劳动情绪的一致性,但该曲的号子沉闷,缺乏力度,平淡且张力不够,号子本身的力量就消失殆尽,合唱队员要很好地表达也非常困难。在音域和音色的协调上,一首表现“飞翔”的歌曲,因为和声不很协调,纵然音域突然拉宽,也仍然没有“飞翔”起来。

作曲与指挥面对面交流,构成本次合唱论坛的一大亮点。杭州师范大学八秒合唱团、温州女声合唱团、浙江大学文琴合唱团展现了训练有素的音色多元和音色统一,使优秀作品得以锦上添花,但在指挥的细节处理上还有待改进。如声部与声部之间没有交流,一种情况是喜欢响、高、尖、硬、强,缺少意境;另一种情况是声部与声部的交接点处理得不够,反而把前面的意境破坏了。还有,许多合唱团队在呼吸的表现力方面都做得不够好。对于原创与指挥的相互关系,作曲者的作品不仅在技法上过得硬,还应在理念上具有前瞻意识;而指挥首先应该像施工者对待设计图纸那样尊重文本,严格执行,这样的二度创作才能达到与作曲家心心相映、趋于完善的境界。

专家们认为,浙江合唱原创作品存在的一些隐忧,其实也是国内合唱健康发展的共同问题。

一、关于创作选材的问题

18首获奖作品中,选材于浙江各地民歌的3首,其他反映人民劳作的3首,描写各地风光、山水花木、地域风情的9首,写意抽象作品2首,佛教作品1首。但反映浙江人励志拼搏精神,描写现代都市生活和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存、生活状态,以浙江地方戏曲为基础的改编,均没有很好的作品。如此看来,作曲家的选材和切入点有待拓展。

浙江人自立自强的拼搏精神举世闻名,理应得到作曲家的重视并成为创作的重要题材。征集到的作品中虽也有主题性创作的颂歌,但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淬炼。而一些改编的民歌,越来越有题材雷同的趋向,作品难以被广大听众所接受。随着“80后”的逐渐成熟和“90后”的高调登场,高学历和高信息造就了其与众不同的欣赏品味,高雅、现代、轻松、时尚、情感丰富的作品将会成为未来合唱爱好者的新宠。在高科技覆盖,智能手机盛行的今天,如何探讨与电子产品互动的作品,如何将摇滚乐等流行音乐元素作为一种创新的要素融入到合唱作品,也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endprint

此次评选的浙江合唱作品除了缺乏现实介入外,还缺少浪漫主义色彩和对生活的真切感悟。其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哪怕是小动物也都可以成为音乐的良好素材,如刘晓耕创作的《水母鸡》,安志顺的《鸭子拌嘴》等都是大家公认的好作品。浙江是个戏曲种类较多的省份,拥有越剧、婺剧、甬剧、瓯剧、京剧等,还有各种弹词。周大风创作的《采茶舞曲》,陈刚、何占豪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都是从越剧曲调里获得并提取了音乐灵感和音乐元素,浙江戏曲被改编成戏曲风格的合唱作品也大有可为。

二、关于创作技法的问题

浙江作曲家的合唱创作,尤其是合唱音色、各声部最佳音域、合唱泛音色彩等课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从本次入选作品看,对于声部安排、复调对位、和声织体的写作以及对合唱团演唱能力的训练与预见、创作技法的娴熟与成熟等,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究和研习。

目前,不仅浙江,国内很多作曲家都有过多注重技术的现象,复杂地转调、离调,大量运用变化音、高难度的节奏等等,深厚的理论功力是表现了,但忽略了作品本身所要表达的内涵,同时给合唱团演唱造成困难,不利于作品流传。其实,简单且形象的旋律是好作品的基础,刘晓耕说到,民歌改编中要注意简约,尽量用感人的旋律素材,并且尽可能地重复强调它,这样会加深听众的记忆,其流露出的内在情感力量也会是巨大的。

好的音乐主题和主旋律之外,和声织体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有时合唱可以靠一个单纯的主旋律,关键在于要为这条主旋律创作精彩的和声。有些作曲家在结构上热衷于做重叠,反而没有层次感,还不如老老实实把传统和声和主旋律完美结合,解决好合唱中的和声织体。其次,衬词也有讲究,一是尽可能回避别人用过的衬词,二是要讲究衬词的美感,因此,衬词尽可能不要去用实词或者动名词,《畲族情歌》中的“希来”写得就太过具体,贯穿进来反而消减了整个意境;三是要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选择力度,比如“恩恩爱爱”的情感内涵表达,应该是轻柔、缠绵的,音一强了就会破坏情歌中的款款深情。

目前合唱创作的最大问题不是创作技术雷同,而是作曲家缺乏内心的表达,一些作品只有技术堆积,没有内心激动,缺少从心里发出的情绪,缺乏直击心灵、好听且温暖的真情。词作者也是如此,词藻虽然华丽,却少了质朴,那些返璞归真、真正打动人的情感因此消失殆尽。如果作曲家和词作家能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回归心灵,把心底最本真、最深切的情感写词谱曲,相信这个作品就能打动更多人。

三、关于伴奏创作的问题

获奖音乐会演出的11首作品中,7首无伴奏合唱,4首钢琴伴奏合唱。整场音乐会听下来,一些有伴奏的作品旋律确实好听。高质量的伴奏,往往能够弥补合唱作品的不足,起到增光添彩的作用,但遗憾的是有的伴奏编配并没有为作品加分,甚至淹没了作品的闪光点。由此可见,不成熟的伴奏编配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合唱作品该用伴奏的一定要用,不要盲目追求无伴奏。浙江作曲家应该都有写作和编配伴奏的能力,之所以会有大量的无伴奏合唱,一是受到伴奏条件的限制而不得为之,二是想在无伴奏合唱方面做更多的探索。世界主流合唱作品都以无伴奏合唱为主,这样更能充分地发挥人声的美妙特性。而事实上,写一个无伴奏作品难度更大,它对作品的完整性、丰满程度、织体、声部对位的要求都会有比有伴奏更高,浙江作曲家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四、关于未来合唱发展的几点思考

首先,如何处理好声乐化和器乐化思维的关系。对什么是合唱,我们在认识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拓展,而如何在充分研究合唱自身规律的基础上,把器乐的创作经验很好地与合唱音乐创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把声乐演唱的思维和器乐化的创作手法有机融合,必将为合唱创作注入新的活力,带来合唱听觉艺术的更大、更好的提升。

其次,如何让个性的地域风格和共性的、经典的、传统的音乐风格得到统一结合。在突出本土音乐元素的基础上,如何让音乐语言的艺术品位具备广泛的传播性,即创作的合唱作品既要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要有利于广泛的传唱,这是作曲家们必须面对、思考和践行的问题。

第三,如何让音乐文本和声音文本、文学文本更好地结合。既然合唱有歌词,就要充分挖掘歌词中的意境,然后通过有效的创作技法进行音乐塑造,再现并深化这一意境。经典的合唱作品,歌词、旋律、伴奏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如陆在易的《中国,可爱的母亲》,其中一段的歌词只有四个字,通过对唱词的内涵不断挖掘和变化,就让整个作品变化为戏剧性充分、艺术张力宏大的作品。反观现在一些作品,音乐旋律若是换成其他歌词也可以成立,这样的作品,音乐和歌词是游离的,构不成血肉关系,因此就难以感动听众。

总之,浙江合唱艺术的发展需要创作、指挥、表演、理论研究、音乐批评及行政主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浙江文联、浙江音协打出的四步“组合拳”,必将为浙江合唱事业的发展、繁荣助威添力。

郑晓林 浙江省文联创研处处长

回顾启示 篇4

关键词: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一体化师资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早在上世纪50年代, 我国已开始进行职教师资的培养工作。1959年10月2日, 原国家劳动部党组给李先念副总理的请示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培养技工学校师资的师范学校。劳动部党组在报告中提出“现有的六百多所技工学校缺少教师近一万人……大量培养师资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强调了建立技工教育师范学校的紧迫性。国务院批准了劳动部党组的报告, 并建立了四所技工教育师范学校。这四所学校分别设在天津、上海、沈阳、开封。后更名为技工教育师范学院, 专科层次, 由原国家劳动部主管。1961年, 由于三年自然灾害, 四所技工教育师范学院先后停办, 下放到地方改制为技工学校。

根据l964年7月刘少奇在天津对半工半读教育所做指示的精神, 1965年3月, 天津市成立了天津半工半读工科师范学院, 培养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该学院建有机械、化工、电机、无线电四个系, 各系分别建在天津磨床厂、天津有机合成化工厂、天津新安电机厂、天津渤海无线电厂, 采用半工半读的方式进行教学。该院由天津市教育局主管。1964~1965年, 招收高中毕业生599人入学, 文化大革命期间, 该院停办。

技工教育师范学院和半工半读工科师范学院的建立, 表明我国第一代领导人不仅注意发展半工半读技工教育, 同时对培养技工教育师资也高度重视, 把培养技工教育专业教师作为发展我国技工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为解决技工学校教师来源问题, 1978年11月, 原国家劳动总局向国家计委提出《关于恢复四所技工教育师范学院问题的请示》, 国家计委、教育部于1979年1月10日向国务院提出《关于增设四所技工教育师范学院的请示报告》, 该报告提出“目前, 技工学校的师资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相当突出。解决师资问题是办好技工学校, 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今后国家虽然可以有计划地分配一些高等学校毕业生补充技校的师资, 但是, 无论从数量上和专业需要上都难以满足技工学校的需要。”经时任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和邓小平、李先念、徐向前等13位国务院领导圈阅批准, 同意增设四所技工师范学院, 即天津技工师范学院、吉林技工师范学院、山东技工师范学院、河南技工师范学院。四所学院分别设在天津、长春、济南、开封。后来实际招生的只有两所, 一所是天津技工师范学院 (即现在的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 一所是吉林技工师范学院 (即现在的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 由劳动部直管;1983年吉林技工师范学院由吉林省直管, 更名为吉林职业师范学院。吉林技工师范学院于1979年开始招生, 天津技工师范学院于1980年开始招生, 1983年更名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1985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简称《决定》) 提出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解决职教师资问题, 《决定》提出“师资严重不足, 是当前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突出矛盾……要建立若干职业技术师范院校, 有关大专院校、研究机构都要担负培训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任务, 使专业师资有一个稳定的来源。”《决定》指出, 建立若干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解决职业学校专业师资来源的重要途经, 这体现了我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了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视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做法, 特别是对建设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给予高度重视。

从1979年到1988年是我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大发展的时期。这期间我国先后建立了11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 即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吉林职业师范学院、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浙江农村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山西职业师范专科学校。在这11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中,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吉林职业师范学院是经由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院校, 其他院校均为地方举办的院校, 大多是由普通高校的分校或专科学校升格为独立的本科院校。这些院校的建立, 扩大了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的数量, 开始了对职教师资培养方法、办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在此期间,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首先进行了招生制度改革。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于1984年开始招收技工学校优秀毕业生, 是当时全国唯一一所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高等学校。改变了多年来职业学校毕业生不能升入高等学校的局面, 在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之间架起了立交桥, 为职业学校毕业生开辟了新的发展途经, 体现了教育公平, 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高校的招生制度。在教学改革方面, 对学生加强了技能训练, 注意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 开始探索培养既能讲授专业理论, 又能指导学生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师的方法和途经。

1994~2000年, 有4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被合并到其他高等院校, 其中, 上海技术师范学院1994年合并到上海师大;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1996年合并到河北师大;山西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1999年合并到山西师范大学;浙江农村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到浙江万里学院。1998年, 原广东民族学院改制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这个时期, 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共有8所,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数量规模趋于稳定。在此期间, 原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1998年) ,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安徽技术师范学院 (2000年) 。

为了交流办学经验, 这些院校从1986年开始自发组成了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协作会。1992年, 在协作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委员会 (简称“职技高师委员会”) 。职技高师委员会通过组织会员单位进行协作研究, 完成了职业技术师范院校36个专业目录的研讨制定工作, 使得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专业设置摆脱了传统师范教育模式的束缚, 走上了符合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规律的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 这些专业目录一直沿用至今。制定了农艺教育、机械制造工艺教育、服装与工艺设计教育3个本科专业的示范教学方案, 组织了各专业50余门课程的教材编写工作, 完善了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评估指标体系。

在此期间,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继续深化教学改革, 对毕业生实行技能考核, 合格者颁发职业资格证书, 在大学毕业生中首先实行了“双证书制” (即学生毕业需取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于1992年首先在技校生源专科生中实行“双证书制”, 从1993年开始, 在机械、自动化等专业的本科生中实行“双证书制”。其教学成果“实行‘双证书制’, 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于1997年荣获高等学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其中“一体化”教师的核心内涵是:要求培养的师资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 又能指导学生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师, 这是职教师资素质的本质特征和专业化基本要求。“教师职业资格证书+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是职业学校教师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 已成为“双师型”教师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对教师队伍的要求也提出了“培养未来的教师具有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既教理论课又教实践课的能力”, 说明这一模式培养的学生不仅符合中国职业教育的实际, 也符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要求。

2001年至今, 我国教育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院校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 人们从名称上把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混同为专科的高职院校, 给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招生、引进人才带来了不利影响, 因此有7所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更改了校名。其中, 吉林职业师范学院更名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2002年) 、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2002年) , 常州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2002年)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03年)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2004年)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 (2005年)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安徽科技学院 (2005年) 。

高等教育的扩招和普通高校的合并形势, 促使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吸纳其他院校扩大规模, 增加专业数量和招生数量。如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等都通过合并其他院校扩大了规模。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的趋势, 使得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范围扩大, 已由单纯的培养职教师资扩大为既培养高素质职教师资, 也为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服务功能得到拓展。通过多年的发展, 这些院校的办学实力增强, 提高了办学层次, 已由培养专科、本科毕业生提升到培养硕士层次毕业生。2002年,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首先申报硕士授予权成功。之后河南科技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等先后申报硕士授予权成功。

这些院校不断进行教学改革, 逐步完善职教师资的培养模式和“双师型”教师理论, 取得了丰硕成果。2005年,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的“培养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的一种新模式——‘本科+技师’”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河南科技学院总结提出的“实施‘四双工程’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研究与实践”的教学成果荣获了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不仅完善了职教师资的培养模式, 也丰富了“双师型”教师理论。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办学的启示

建立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职业教育事业的战略部署和科学决策, 目的是解决职教师资来源不畅的问题师资在教育发展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没有合格的、高素质的师资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保证职业教育的质量, 就要有合格的师资, 而合格的职教师资, 需要相应的院校来培养, 这是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也是科学管理的具体措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正是适应这一需要而建立的一种新型院校。如果说我国第一代领导人对建立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还仅限于建立专科层次的技工教育师范学院, 那么第二代领导人不仅继承了第一代领导人的做法, 而且提出建立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承担培养职业教育所需的师资。由此可以看出, 建立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不仅是我国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人的共同期望, 也是两代领导人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所做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落实这一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1978年, 国家计委、教育部向国务院提出的《关于增设四所技工教育师范学院的请示报告》提出恢复技工师范学院的根本原因是“解决师资问题”, 并提出“今后国家虽然可以有计划地分配一些高等学校毕业生补充技校的师资, 但是, 无论从数量上和专业需要上都难以满足技工学校的需要。”特别强调了高等学校毕业生难以满足技工学校的专业需要和数量需要, 导致技工学校师资来源不畅、渠道不通, 已成为制约技工教育发展的“瓶颈”。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更明确提出“要建立若干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保证职业学校的“专业师资有一个稳定的来源”。“若干”之意应是新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数量、规模要与职业教育的发展相适应或基本适应。所以, 建立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为了培养适应职业学校专业需要的合格师资, 解决职教师资来源不畅和职教师资短缺的矛盾。

坚持为职业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 沿着开创中国培养职教师资特色之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是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办学的基本经验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一种新型的高等院校, 既不同于普通工科类院校, 也不同于普通高等师范院校, 是集学术性、师范性、职业性于一体的新型院校。在办学过程中, 各校都经历了艰苦的、曲折的探索过程。从他们的发展道路看, 他们在办学的过程中都坚持了为职业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 都为开创有中国特色的培养职教师资的途径、方法而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依靠本院教职工攻难克艰、奋斗拼搏。如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总结的“实行‘双证书制’, 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的办学模式, 凝聚了该院老一辈教职工的智慧和汗水。他们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办学模式, 在教职工中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在讨论中, 始终坚持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 以培养中职学校用得上、留得住的合格教师为导向, 统一教职工的思想和认识, 并组织教师、管理人员深入到职业学校调查研究, 让他们向自己的服务对象学习, 听取职业学校对办学工作的建议。这些工作对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从改革招生制度到教育教学改革, 从加强技能训练到实行技能考核, 都得到了教职工的理解和支持, 而且在每项改革中他们都付出了艰苦劳动。就这样通过十几年的不断实践、总结和完善, 使“实行‘双证书制’, 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的办学模式获得了国家认可, 为填补我国多年来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空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是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办出特色的关键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在办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动手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本专业工种中级及以上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以适应中职学校专业技术教学的需要, 这是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难以做到的。学生的技能训练一般都是在本校的实训基地进行。因为到企业进行技能训练有困难, 一是企业没有这项职责, 二是企业注重的是完成生产任务和经济效益。因此,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都注意增大投入,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注意实训设备的购置和更新, 为学生实训提供比较好的条件, 并针对过去大学生能说不能做的弊端,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努力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把加强学生的技能培训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使学生在实际生产中敢于动手、敢于实践, 成为能文能武的新型人才, 避免了大学毕业后再到技工学校培训技能。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为例, 建院初期经费紧张, 国家资金投入不多, 实训基地不能满足学生的技能操作训练的要求。因此, 学院多渠道争取资金购置实训设施,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共争取到180万美元的世界银行贷款和日本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无偿援助18亿日元, 使实训基地建设得以完善, 为学生的技能训练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因此, 加大投入, 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训设施的更新, 是这类院校办出特色的关键。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发展已远远落后于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 我国职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 “十一五”期间普通高中与中等职教人才培养比例达到大体相当, 但中职教育师资不足的矛盾突出。2008年中职学校平均生师比已达23∶1, 中专学校的生师比已高达31∶1。“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 2005年我国中职学校 (不含技工学校) 文化课教师282240人, 占专任教师的47.94%, 专业课教师289237人, 占专任教师的49.13%, 实习指导教师17217人, 仅占专任教师的2.92%, “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和实习课教师的24%, 中职教师结构不合理。究其原因, 是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事业发展缓慢,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数量太少, 使职业学校合格教师的来源少、数量不足。我国支撑普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师范院校共有142所, 其中普通师范院校136所, 重点师范大学6所。而全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仅有8所, 占全国师范院校总数的5.6%, 很难形成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体系, 更难以满足职业学校引进合格教师的需要。这导致职业学校大部分新进教师不具备“双师型”教师条件, 进入职业学校后需重新培训, 既浪费资金, 又浪费人力, 长此以往, 很可能形成恶性循环, 贻误职业教育事业。

总之, 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50年的发展历史看, 其发展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近三十年只建立了八所独立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数量实在太少。现在是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黄金时期,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大有作为的。在新的形势下,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更应坚持多年来在办学中形成的敢于创新、大胆探索的办学风格, 继续创新职教师资培养模式, 培养更多、更高层次的既能讲授专业理论, 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双师型”一体化师资, 更好地发挥在培养职教师资方面的骨干带头和示范作用, 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炳耀, 马万昌.中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现状的分析[A].首届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8.

[2]张炳耀.全国40所职技高师类院校教育调查统计报告[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 (2) .

回顾党的光辉历史所得到的启示 篇5

所属栏目:检察文化

作者:利辛县人民检察院 2011-07-06 09:14:38.0 浏览次数:10693 信息

来源:利辛县人民检察院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截止今年,我们中国共产党一共走过了整整90年。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90年是多么的艰苦卓绝,这样的90年是多么的义无反顾,这样的90年是多么的可歌可泣!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90年,我们中华民族经历了从任人欺凌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山河破碎到回归统一、从贫穷落后到繁荣昌盛的伟大变革。在这90年的历程中,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积极探索救国图强的真理,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总书记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并坚持用这些强大而先进的理论武器指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在这90年的历程中,我们党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走出了一条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路子,使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吸引了更多的优秀分子加入到党的队伍中来。在这90年的历程中,无数共产党员、无数仁人志士、无数中华优秀儿女为实现中华的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抛头颅、洒热血,把自己的鲜血和挚诚倾注在党旗上,李大钊、董存瑞、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沈浩,一串串耳熟能详的名字,一面面鲜红的旗帜,每一个人的背后都镌刻着一段血与火的历史。9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克服诸多困难,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不断创造辉煌业绩,开创了中华民族亘古未有的宏图伟业,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实现了国家高度统一,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发展壮大了社会主义文化,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

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纵观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可以这样说,过去的90年是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开拓进取的90年,是风雨洗礼、成就辉煌的90年,也是积极探索、走向复兴的90年。在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世纪,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不平凡的90年,结合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曲折历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坚定继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1921年7月23日至今,中国共产党经历了90年的光辉历程。回顾那不平凡的90年,祖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充分证明了一个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先进性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先进性,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美好幸福的生活。

回顾一下我党90年的光辉历史,我们可以把这一光辉历史分成三个阶段: 1.奋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十世纪初,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数先驱者上下求索、英勇奋斗,但始终未能找到一条正确道路,中华大地依然是列强横行、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中,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希望,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于1921年7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在此阶段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经受国共合作、南昌起义、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全面抗战、占领南京,在每次的困难中自强不息,不断改正方法,坚定目标,为民族和人民的独立解放而努力。

2.探索,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新中国成立以后,很快地恢复了国民经济,成功地完成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制度,初步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奠定了基础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目标遇到了重重困难,人民饥荒、十年文革等,中国共产党的意志不倒、目标不变,在艰难中前进,带领中国人民顽强不息。

3.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实施改革开放。我们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视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现实,突出发展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突破了传统的错误认识,要求在全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成为我国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以胡总书记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致力于推进深化各项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不断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为广阔的通道。如今,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

从中国共产党这三个阶段的光辉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这样一个认识的真理性和科学性。所以说,在以后的发展中,我们还应该坚决坚持、拥护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那么,为什么说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呢?究其原因,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其宗旨就是“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正是这样一个先进的集团以及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和信念才使得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着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留着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始终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无畏奋斗着。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还体现在他能够不断的完善自己,能够通过自己的智慧带领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能够形成体现中国国情的思想理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发展中,我们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总书记倡导的科学发展观,这些伟大的理论指引着中国人民不断的摆脱奴役和落后,实现民主和富强。所以说,我们在回顾党的光辉历程的过程中,应该对党的先进性以及党的理论建设投去更多的目光,他所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伟大的,极具现实意义的。我们在以后的社会建设中更应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启示我们要重视中国共产党对我们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那么对于我们的执政党,加强党建,不断的完善自己显得非常的迫切。

当前,我们党建工作的形势很好,齐心协力抓党建、围绕发展抓党建、与时俱进抓党建的科学理念和良好氛围,正在全党进一步树立和形成。所有这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但我们的党建工作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学习贯彻中央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在进行党建这一伟大工程的实践中,要切实做到:

第一、要突出党的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胡总书记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就是要“更加突出地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各方面建设的主线”。抓住这条主线,就能够收到纲举目张之效。历史和现实都表明,马克思主义政党赢得先进性不容易,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和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更不容易。这就决定了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要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认真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紧密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是党的先进性在当代中国最重要最具体的体现。二是要紧密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对我们党的先进性的重大考验。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社会建设包括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并组织和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围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作用。三是要紧密结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我们党的先进性体现在领导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就叫做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体现在执政活动中,就叫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把这些理念更好地体现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之中,体现在执政实践之中。四是要紧密结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

第二,要认真抓好党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先进性建设。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的根本保证。

第三、要认真贯彻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四个重要文件,进一步从制度建设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关键是要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和完善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的各项制度要进一步总结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尤其是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使这些成功经验规范化、制度化,转化为长效的规章制度,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要围绕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进一步建立完善领导、专家和群众相结合的科学决策机制,建立完善信息反馈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决策公开和公布制度、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各级党组织内部运行机制,不断强化党代会和党委全委会的功能,完善全委会、常委会的工作规则,健全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党内监督的制度建设,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有效防范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要切实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加强制度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供切实可靠的制度保证。

第四、要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体现党在作风方面的先进性。反腐倡廉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之一。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党必须十分注重防范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不然的话,任凭腐败现象滋生蔓延,不仅党的先进性无从谈起,而且党的执政地位就可能得而复失,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我们要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进一步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大案要案、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工作。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党章教育、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建设等基础性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要坚决查办各种违纪违法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彻底查处,严惩不贷。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自省、自重、自警、自励意识,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始终做到清正廉洁,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自觉地为人民群众执好政、掌好权。

回顾启示 篇6

关键词:成就动机;动机理论;三需要理论;社会取向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ation)是西方动机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在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成就动机越高的学生,其学习表现越主动积极,成绩也越好;而在企业内部,多项研究都证实了员工成就动机与工作绩效表现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如何提升员工的成就动机,是现代组织行为学的重要研究议题。

然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成就”的定义和看法并不相同。以现代中国而言,多数中国人所谈的“成就”总离不开学历、高薪、车、房、地位等方面,这与西方传统成就动机理论中的“成就”并不全然一样。因此,本文试图通过考察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成就动机”,来进一步明确该理论对中国本土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一、 成就动机理论的发展

早在1938年,Murray就提出人格的中心是由二十种需求所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成就需要(Need For Achievement),指的是个人希望将工作尽力做得完善的一种内在欲望和倾向,这种需要使人表现出以下的行为:追求较高的目标、完成困难的任务、勇于竞争并超越别人。

后来研究成就动机理论最著名的学者要数麦克利兰(McClelland)和阿特金森(Atkinson)。麦克利兰提出了著名的“三需要理论”(Three Needs Theory),认为人有三种重要的需要:(1)成就需要(Need For Achievement)——追求优越感的驱动力,或者在某种标准下追求成就感、寻求成功的欲望;(2)权力需要(Need For Power)——希望掌控别人,促使别人顺从自己意志的欲望;(3)亲和需要(Need For Affiliation)——寻求与别人建立友善且亲近的人际关系的欲望。其中他研究最多的就是成就需要,他提出高度成就需要的人具有如下特点:

(1)看重內在而非外在的回馈,工作的满足感来源于完成工作本身,而不是相应的物质回报;

(2)具有中等的风险承受能力,会谨慎考虑各种可能性后,采取最可能成功的方案;

(3)有较强的责任感,他们并不仅仅把工作看作是为组织贡献,而且希望从工作中实现和体现出个人价值,因此他们对工作有较高的投入,并且会把事情的成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以及努力程度;

(4)成就需要高的人喜欢能够及时得到反馈,看到自己工作的绩效和评价,因为这是产生成就感的重要方式。

麦克利兰认为高度成就需要的人往往能成为优秀的员工,因此组织应该通过培训来提高员工的成就动机。他196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成为企业家或高阶经理人的成功人士,有83%的人大学时代在成就动机测量上获得高分;相反,那些成就较为平庸的员工,则只有17%曾在成就动机测量上获得高分。

另一方面,阿特金森则对成就动机这一概念的运作和影响机制做了更深入的研究。阿特金森[3]认为所谓追求成就的心理,事实上是由两种心理趋向共同形成的,一是追求成功的趋向(简称TS),另一种是避免失败的趋向(简称TAF);换句话说,在面对任务目标或其他想追求的事物时,人一方面向往成功,另一方面害怕失败,而对成就动机较高的人而言,成功的吸引力要远大于对失败的恐惧,因此即使面对可能失败的情况,他依然愿意付出一切来追求成功。其中,追求成功的趋向(TS)之高低程度取决于三个因素:成就动机(MS)、成功的几率(PS)和成功后的诱因价值(IS);而避免失败趋向(TAF)的高低也取决于三个因素:避免失败的动机(MAF)、失败的几率(PF)和失败后的负向诱因价值(IF)。

在西方组织行为学界,成就动机早已被证明是预测员工绩效的有效指标。如Locke等发现在不超过个人负荷的前提下,员工的成就动机越高,生产力就越高,同时高成就动机的员工会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承担更多的挑战。张登浩针对基层党政干部的研究发现,基层干部的成就动机水平越高,其自我幸福感越高。

然而,由于成就动机理论的所谓“成就”是源于西方心理学的观点,是高度个人主义思维之下的产物,因此在集体主义倾向较高的国家(例如东亚国家,包含中国)未必能简单套用。余安邦与杨国枢就指出,西方背景下的成就动机事实上是一种“个我取向成就动机”,可以说是完全基于西方白人社会(特别是欧美白人中产阶级)的文化价值观。将这样的“成就动机”理论简单移植到文化背景、思想和意识形态都截然不同的中国,显然并不合适。

二、 儒家传统与中国人心中的“成就动机”

余安邦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认为从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说法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心中对“成就”的看法是非常集体主义的,一个人是否成功,不是看他自身想追求什么,而是看他能否满足甚至超越父母、家庭、宗族、社会所赋予他的期望,能否“光宗耀祖”。

林元辉提出,儒家文化当中所认为的最高成就,就是所谓的“三不朽”,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24年)。“立德”指在道德或节操上立下永垂不朽的典范(如文天祥的成仁取义),“立功”指创下政治上或军事上的伟大成就,“立言”则偏向知识或学术上的成就。他还指出,无论立德、立功还是立言,追根究底是在“求名”,也就是说,唯有立下万世不朽的名声,让自己和家族之名得以流传,才算是真正的“成就”,《孝经》中也认为扬名显亲才是孝的最高意义。

余安邦分析了传统儒家文化思想和当代中国社会价值后,认为传统中国社会看重的“成就”主要是指地位的高低,通俗来说就是功名或官职,而个人追求功名或仕途上的成就,背后真正动力并不是个人的兴趣或自我实现,而是为了“光宗耀祖”、“光耀门楣”,个人不是为了自己而努力,而是为了整个家族,只有达到或超越了家族所赋予个人的期望,这样的成就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赞赏。他也指出,中国人传统上所认可的个人成就,无论是财富、功名、利禄还是多子多孙、“五子登科”等,其背后都隐含着家族取向的成就价值,关乎到家庭或家族的利益、荣耀和兴盛。换言之,对集体性利益与成就的追求,是传统中国人追求成就背后的主要动力。

这点与Hofstede的国家文化比较研究发现有共通之处。从图1的各国文化维度比较可以看出,中国人具有极低的个人主义倾向,这意味着相较于个人的自我追求、自我超越或自我实现,中国人更看重的是家族、群体和社会对个人的看法,换句话说,只有别人都觉得我成功了,我才算是成功了;另一方面,中国人又具有极高的权力距离倾向,这意味着对中国人而言,不断往上爬,获取更高的地位和权力,是大多数人心中的梦想。在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其他东亚国家如日本、韩国,也同样出现了个人主义倾向低、权力距离高的得分趋势,显然在儒家文化圈,个人对成就的看法总是受到较深的社会羁绊,以及“光宗耀祖”、“出将入相”、“立德、立言、立功”等传统思想的渗透。

其实,早已有学者发现,西方成就动机理论在中国背景下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Yu曾以台湾地区401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发现西方学者常用的主题统觉测验(TAT)无法有效衡量他们的成就动机,因为受测者心中对“成就”的看法始终与集体倾向、孝道和家族主义等混杂在一起,很难找出纯粹基于个人主义的成就动机。Pusey也指出中国人常有一种希望成功的欲望,但这种欲望却并非个人的,而是为了达到家庭和社会等群体的期望;他发现中国人从求学时代开始,就被鼓励同时去追求个人的成就和群体的成就,而且群体成就是要高于个体成就的,只有当个人的成就能为群体带来利益(“光宗耀祖”),且能够与其他群体成员一起分享时,这样的成就才能得到群体(无论是家庭、家族、学校还是公司)的认同。

此外,Salili与Maehr在比较美国、日本、泰国等国家人民对成功与失败的看法时,也发现其间存在的重大差异;美国人心中的成功与“自由意志”和“现实主义”紧密相连,也就是不管别人怎么看,只要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了自己所设定的目标,就会自觉成功;但泰国人心中的成功却更多地与尊敬他人、传统、家庭等因素紧密相连。

三、 成就动机的“个我—社会”二维度

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下对“成就”的看法差异甚大,余安邦和杨国枢[7]通过研究,提出大多数人心中事实上存在着两类成就动机,分别是“个我取向成就动机”(Individual-oriented Achievement Motivation,简称IOAM)以及“社会取向成就动机”(Social-oriented Achievement Motivation,简称SOAM)。IOAM强调的是个人追求自我设定的成就目标与优秀标准,而SOAM强调个人所追求的主要是家庭、家族或其他所属群体(公司、学校等)所重视的成就目标与优秀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IOAM和SOAM是两个互相独立的维度,不论是东西方社会的人都可能同时拥有这两种不同的成就动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于两种动机强弱程度的不同。只不过一般而言,在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普通人的社会取向成就动机得分往往远高于西方人。

因此,将西方背景下的成就動机理论照搬到中国,很容易发生水土不服的现象。西方人所说的成就动机,是一种个体内在的驱力,是与外在条件无关,纯粹希望克服挑战或完成任务的渴望,例如目前广为使用的,由叶仁敏和Hegtvet修订的成就动机量表(AMS),其主要条目包括“我喜欢新奇的、有困难的任务,甚至不惜冒风险”、“面临我没有把握克服的难题时,我会非常兴奋、快乐”等,与组织行为学中的“内在激励”、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有关。但在中国,大多数人心中的“成就”都离不开外界的看法,对高学历、高薪、高地位、五子登科、出将入相、平步青云等世俗所谓“成功”的追求,背后反映的往往是别人(父母、家族、学校、单位、社会等等)的期许,属于外在激励因素,个人希望被别人肯定、接受、赞赏,希望在别人心中占据一定位置,因此才会努力拼搏。然而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当个人并不是真心喜欢自己的工作和挑战,而是为了“让父母骄傲”、“光宗耀祖”、“出人头地”时,激励效果往往并不好,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往往也不高,变成“为了他人而工作”,难以从工作当中找到自己所认可的价值和意义。

换句话说,在中国(以及其他受儒家文化深度影响的国家),因为个人背负着较多来自家庭、家族、学校和其他群体的期望和羁绊,集体主义的影子渗透在每个人的基因里,反而使得许多人失去了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失去了自我设定目标、自己从工作中找到价值和满足感的机会。

四、 结论

如前文所述,中国人的成就动机可分为“个我取向成就动机”和“社会取向成就动机”,西方心理学所研究的、对员工绩效有显著影响的主要属于“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但一般而言,中国大多数人却具有较高的社会取向成就动机,因此用成就动机来预测中国人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往往效果并不明显。同时,过高的社会取向、过低的个我取向成就动机,也会显著降低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敬业和投入程度。

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观点:

(1)在组织行为学研究方面,涉及到成就动机的研究应区分“个我取向”和“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因为这是两个截然不同、互相独立的维度结构。特别是在跨文化比较研究方面,应审慎考察、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这两类成就动机的差别。

(2)在实务层面,企业应设法提高员工的个我取向成就动机,因为此类成就动机已经被证实与员工满意度、敬业度和工作绩效显著相关。余安邦对827名大、中学生的研究表明,父母越重视对子女的独立训练,越强调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自己负责,孩子的个我取向成就动机得分越高。换句话说,个我取向成就动机是能够通过训练和任务安排来提高的,企业应善用目标管理、工作轮调、工作丰富化、自我管理等手段,让员工自己设定目标,发掘自身的潜力,从而提高员工的成就动机。

(3)在个体层面,员工也应意识到“个我取向”和“社会取向”成就动机的差异,尽管在当前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人不可能完全摆脱家庭、家族和群体期望的羁绊,但也应该尽可能做自己,从工作中发掘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进而成为勇于面对挑战、能够不断超越自我的“高成就动机”员工。

参考文献:

1. Murray, H.A. Explorations in Personality.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8.

2. McClelland, D.C.Studies in Motivation .NY: Appleton-Century-Crofts,1955.

3. Atkinson, J.W.An Introduction to Motiv- ation.NJ: Van Nostrand,1964.

4. Locke, E.A., Shaw, K.N., Saari, L.M.& Latham, G.P. Goal setting and task performan- ce.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1,90(1):125-152.

5. 张登浩.基层党政干部的人格特质、成就动机与幸福感.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博士论文,2008.

6. 余安邦,杨国枢.成就动机本土化的省思.见杨中芳、高尚仁编.中国人.中国心——人格与社会篇.台北:远流出版社,1991.

7. 余安邦.成就动机与成就观念:华人文化心理的探索.见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主编.华人本土心理学.台北:远流出版社,2005.

8. 林元辉.卖身买得千年名——论中国人的自杀与名欲.中国文哲研究集刊,1992,(2):423-451.

9. 叶仁敏,Hegtvet, K.成就动机的测量与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1992,(2):14-16.

10. 余安邦.影响成就动机的家庭社会化因素之探讨.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91,(71):87-132.

11. 龙立荣,毛忞歆.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与职业生涯成功的关系研究.管理学报,2007,(3).

12. 凌文辁,张治灿,方俐洛.中国职工组织承诺的结構模型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0,(2).

13. 周文霞.职业成功标准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5).

14. 刘宁,张伶,赵梅.国外职业生涯成功研究的述评及其启示.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15. 杨廷钫.知识员工自我管理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暨南大学学位论文,2010.

16. 赵夷岭.基于组织承诺的企业核心员工激励模式研究.昆明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9.

17. 黄志坚.全面报酬、敬业度和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武汉大学学位论文,2010.

18. 蒋秀娟.组织学习文化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东华大学学位论文,2011.

19. 杨凡.员工就业能力与职业生涯成功的关系研究.暨南大学学位论文,2011.

20. 邓睿.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1.

21. 刘新.虚拟品牌社群对品牌忠诚的影响研究.中南大学学位论文,2011.

22. 高英.心理资本对知识型员工工作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辽宁大学学位论文,2011.

23. 安曼.企业雇佣模式选择及其效应的实证研究.辽宁大学学位论文,201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期我国涉农媒体战略转型研究”(项目号:13BXW050)。

作者简介:陈致中(1979-),男,汉族,中国台湾省人,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传媒经营管理、传媒经济学、组织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回顾启示 篇7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企业债务资本中固定费用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国外学者最先提出财务杠杆理论, 之后, 随着研究的深入, 财务杠杆理论被不断拓展和丰富。

Jensenf (1986) 提出了自由现金理论, 即财务杠杆的利息压力会迫使管理层让出现金并减少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及其衍生的代理成本, 并最终提高公司价值。Carl.M.Sandberg (1987) 认为财务战略研究的核心是融资决策中的财务杠杆使用度, 同时提出了新的“违约风险”和“债务管理”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 冯太凤、杨红 (2007) 提出了对财务管理中杠杆效应的新认识, 他们将联合杠杆系数定义为六个杠杆系数之乘积, 将单一杠杆效应和联合杠杆效应相结合分析综合风险。同时, 有学者对影响财务杠杆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韩明军、宜希龙 (1999) 研究指出, 财务杠杆会受到资本结构、各种负债的资金成本、负债结构以及息税前利润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 但企业完全可以通过主观决策限制财务杠杆的作用程度。之后, 梁缘 (2012) 对财务杠杆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拓展和补充, 他将财务杠杆细分为金融财务杠杆、经营财务杠杆、往来财务杠杆, 并实证分析检验了三类财务杠杆对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及成长性的影响。

2 财务杠杆的双面效应

除了对财务杠杆理论研究之外, 学者们也非常重视财务杠杆效应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财务杠杆发挥效应的前提条件”“财务杠杆对哪些方面发挥效应”, 但是, 就财务杠杆发挥正效应还是负效应未得出一致的结论。

学者们通过回归分析、模型检验、实证分析等多种方法来探析财务杠杆效应, 研究表明:一方面, 财务杠杆发挥正效应。针对发挥正效应的前提条件, 较先进行研究的学者以实例对财务杠杆正效应深入展开分析, 并推导得出财务杠杆发挥正效应的前提是息税前利润率高于负债资本成本率 (张鸣, 1998) 。针对张鸣教授的观点, 有学者进行了修正, 在承认正效应的前提是息税前利润率高于负债资本成本率的基础上重强调该处负债资本率不应是税前的, 而是税后的 (张信东, 1999) 。随后, 有学者对其进行了拓展, 得出正效应前提条件是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率大于假若企业全部资金都是靠负债融资时所要承担的利息率 (李心愉, 2000) 。随着对财务杠杆认识的不断提升, 有学者引入了新的评价标准, 即主权资金利润率的增减变动, 得到财务杠杆正效应前提条件是息税前利润率大于税前的债务资金成本率 (宗晓丽, 2012) 。财务杠杆在哪些方面发挥正效应呢?学者们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以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对于业绩优良的公司, 财务杠杆发挥积极作用, 公司业绩越强, 财务杠杆作用越明显。 (吕长江、金超、陈英, 2006) 。在法人控股公司, 财务杠杆对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 其激励效果更明显 (谢军, 2006) 。财务杠杆作用较广, 它还对公司的资本结构 (Mahira Rafique, 2011) 、普通股市场价值 (Kim and IL-Woon, 1985) 、资本成本 (Gapenski, Louis Charles, 1987) 、平均收益 (Bhandari, 1988) 、价值创造能力和成长性 (梁缘, 2012) 、公司绩效 (曾春华、杨兴全, 2012) 等方面具有正面影响, 尤其是新增债务比率衡量的债务融资对公司价值具有正向的显著相关关系的时候能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倪铮、魏山巍, 2006) 。

另一方面, 财务杠杆发挥负效应。在业绩较差的公司, 财务杠杆对成长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吕长江、金超、陈英, 2006) 。对上市公司而言, 财务杠杆不仅与盈利能力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还会影响股票收益, 当每股收益与财务杠杆达到最佳资本结构点后, 每股收益随着财务杠杆的增大而减小 (李蕾, 2009) 。而且, 当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高于60%时, 负效应表现更甚 (曹雪晖, 2009) 。此外, 财务杠杆的负效应还表现在:由于债务成本与财务杠杆应用效率显著负相关 (郭文科, 2011) ;财务杠杆抑制投资, 高财务杠杆的公司会比低杠杆的公司投资支出更少 (王承媛, 2014) ;财务杠杆与每股收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公司绩效等业绩指标均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毕皖霞、徐文学, 2005) ;企业财务杠杆系数越大, 企业财务风险也就越大 (史晓娟, 2014) 。

3 财务杠杆效应应用研究

由于财务杠杆效应具有两面性, 企业利用财务杠杆都会对股权资本的收益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 企业需要在知晓财务杠杆效应的基础上掌握财务杠的杆实际运用。以达到提高企业筹资效益的目的。有学者就将研究视角投向财务杠杆的应用, 并获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

财务杠杆利用政策分为激进型、保守型、适中型的财务杠杆利用政策 (徐春立, 2006) 。如何利用财务杠杆正效应来提高筹资效益, 一方面, 从企业内部来说, 企业不仅要在长期坚持债务用于长期资产或部分流动资产时实现财务杠杆水平的利用与公司预计实现的现金净流量相匹配 (徐春立, 2006) , 也一定要满足预测期内企业资本结构、税率及优先股股利等相关要素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才可以测算和使用财务杠杆 (崔毅, 2001) , 且最佳财务杠杆水平是企业价值最大点, 也就是当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点 (李心愉, 2000) , 同时, 要想获得财务杠杆效益, 就得满足资产收益率超过负债融资的成本 (杨玉波, 2002) 。此外, 有学者研究企业风险和财务杠杆效应后对融资决策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若经营风险较大, 就要尽量减少固定财务费用, 降低财务杠杆, 以避免无力偿还债务;相反, 则应加大债务、优先股在融资中的比例, 利用较高的财务杠杆来实现EPS的大幅度增长, 从而增加股权投资的收益率 (邵希娟、崔毅, 2000) 。另一方面, 企业外部条件对财务杠杆正效应的发挥也尤为重要, 企业不仅要使财务杠杆与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相适应, 与企业资本结构相配合, 与行业经营性质、经营前景相适应, 与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相匹配 (周苹英, 2003) , 还需要完善的金融环境、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外部融资环境 (杨光、于洋, 2012) 。

4 制造业的财务杠杆应用研究

制造业属于我国的支柱产业, 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融资困难、利润下滑、成本上涨等多重阻碍。然而, 目前, 我国创业板共有421家上市公司, 其中制造业上市公司就有297家, 可见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 因此, 分析制造业的财务杠杆效应, 探析财务杠杆在制造业中的运用尤为重要。

近年来, 学者们从不同方面对制造业的财务杠杆效应进行了研究。关于财务杠杆与投资支出的关系, 一方面, 财务杠杆不仅能抑制过度投资还会导致投资不足, 并且短期负债所引致的投资不足程度大于对投资过度的抑制 (王鲁平、毛伟平, 2010) 。另一方面, 学者持相反观点, 认为总体上财务杠杆与投资支出呈正相关关系 (张瑗, 2014) 。此外, 也有学者基于行业环境条件下的上市公司分析财务杠杆作用, 当行业环境不确定性较弱时, 高财务杠杆有利于实施创新战略;相反, 行业环境不确定性较强时, 低财务杠杆更有利于实施创新战略 (于晓红、卢明君, 2012) 。而究其债务结构与财务困境关系可得到短期债务可能降低制造业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 但银行借款会提升制造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 (郭娟丽, 2014) 。

5 总体评价及其启示

5.1 总体评价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研究发现, 中西方学者对财务杠杆理论研究在不断突破, 虽然对财务杠杆发挥正、负效应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 但是就财务杠杆应用给予的建议与对策, 不仅丰富了财务杠杆研究, 同时对中外公司利用财务杠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特别是在财务杠杆与投资效应、财务杠杆与战略实施等几方面对制造业进行研究后, 针对财务杠杆利用问题提出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适当增加负债等措施对制造业公司提升筹资效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仍有不足:一是多数学者未对行业和制造业次类行业进行深层划分, 影响了研究结论的深刻性和充分性。而且, 研究之后只是从宏观层面进行总结, 极少落实到每个行业明确提出具体的发挥财务杠杆效应的措施, 可行性和针对性不强;二是由于我国制造业分布地区不同, 财务杠杆利用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而之前的研究并没有考虑地区差异;三是学者们在研究财务杠杆应用时忽略了当期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发展水平, 提出的措施实践性不强;四是之前学者对财务杠杆效应的实证分析基本上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考察对象, 并未太多涉及创业板市场的制造业公司。

5.2 启示

从以上研究成果得知, 前沿学者多集中讨论正效应的应用, 而忽视了财务杠杆负效应的规避。所以, 后续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出发:

第一, 针对具体的行业进行地域划分就财务杠杆效应进行深入的探讨, 以提出详细的实施对策, 使措施更具有实践意义。

第二, 在选择指标对财务杠杆进行分析时, 除了常用的息税前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分析指标, 还可以增加其他指标进行更全面的分析, 从而加深对财务杠杆的认识。

回顾启示 篇8

1几起重大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回顾

1.1徽县血铅事件

2006年9月, 甘肃省徽县水阳乡近千人进行血铅检测, 其中有373人为儿童。检测结果发现, 受检儿童中有90%以上血铅超标, 血铅含量最高超标数倍, 被诊断为重度铅中毒;受检成人中血铅超标的人数也比较多。事件发生后, 国务院领导和甘肃省政府十分重视, 国家环保总局立即组成调查组, 会同甘肃省、陇南市、徽县三级环保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和处置。在工作组的统一领导下, 成立了应急监测专家组, 制定了徽县血铅事件环境调查监测方案, 并决定由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牵头, 陇南市环境监测站配合, 在事发地2.5km2范围开展应急监测。被列入血铅事件次应急监测调查的对象有7家涉铅企业。共布设74个监测点位, 其中敏感点位包括水阳乡新寺村、牟坝村、刘沟村、水阳乡中学、明德小学, 城关镇先农村, 徽县看守所等7个村镇、学校和机关。主要对农田土壤、底泥、水质、环境空气、农作物、院落尘土、固废共7大类环境要素中的铅进行监测分析。这次应急监测历时45d, 共计投入监测人员60人次, 出动车辆90台次, 耗资40余万元。编制了徽县血铅事件应急监测报告和后评价报告, 提供有效监测数据266个。通过应急监测, 查明了造成徽县血铅事件的原因和铅污染程度, 为国家环保部门及甘肃省政府正确处置徽县血铅事件, 做好善后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农田土壤监测结果与背景值关系如图1所示。

1.2陇南地震灾害

2008年5月12日,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 波及到甘肃省9个市、州, 其中陇南、甘南、天水受灾最为严重。地震灾害发生当日, 省环保厅 (时为环保局) 立即启动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成立了应急指挥中心和环境应急监测组、安全隐患排查组、专家咨询组、综合协调组, 制定了《地震灾害次生环境污染事件预警与应急监测技术方案》。5月13日, 从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和兰州、张掖市监测站抽调的近40余名技术骨干, 迅速奔赴陇南、甘南、天水等地, 与陇南、甘南、天水市监测站协调配合, 共同展开应急监测。陇南是这次地震的重灾区, 也是应急监测的重点, 其应急监测任务主要依靠省站与陇南市站的技术力量来完成。应急监测快报及时报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监测日报每天上报应急指挥部。监测的重点对象确定为饮用水源地水质、铁路隧道109线坍塌处徽县嘉陵镇嘉陵江水质、重点污染源等, 监测因子40余项。与此同时, 安全隐患排查组对地震灾区的尾矿坝、涉重冶炼企业等重点污染源逐个进行排查, 掌握了存在的环境隐患和潜在环境风险。根据应急指挥中心制定的技术方案, 定西、平凉、武都、庆阳、临夏、白银等其他6个受灾市、州, 也于5月16日展开了饮用水源地、重点污染源的应急监测。这次地震灾害应急监测周期长, 监测面广, 仅重点灾区应急监测先后编制应急监测快报13期、日报20期。通过地震灾害环境应急监测, 随时掌握了灾区环境变化, 确保了灾区人民群众饮用水源地安全和地表水环境安全, 为省政府预防和控制环境风险和次生灾害, 开展灾区救援和灾后重建提供技术支撑做出了贡献。

1.3舟曲县特大泥石流灾害及成县暴洪灾害

2010年8月8日, 甘南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 造成舟曲县城部分房屋倒坍, 一千多人伤亡, 同时在舟曲县城形成堰塞湖, 对舟曲及其下游的水质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仅发生后第四天, 即8月12日, 陇南市成县再次遭遇强降雨, 致使黄渚发生泥石流和暴洪灾害, 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黄渚镇铅锌选矿和尾矿坝被冲, 直接威胁成县饮用水源地和下游地表水环境安全。灾情发生后, 省环保厅紧急启动应急预案, 厅领导在第一时间亲自奔赴灾区第一线查勘灾情, 组织指挥抢险和应急监测。这次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和成县暴洪灾害环境应急监测历时近一个月。这次应急监测共投入应急监测人员62人, 出动应急监测车, 指挥车、采样车10多台;共布设监测断面 (点位) 15个 (其中饮用水源采水点8个) , 开展监测项目109项 (舟曲县饮用水质全分析) , 上报应急监测快报92期, 获取应急监测有效数据8358个。

1.4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爆燃事件

2010年1月7日17时30分, 中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三0三厂316轻烃罐区发生爆炸, 造成现场工人伤亡, 并可能对黄河水质造成污染。事故发生后, 省环保厅紧急启动省级应急预案, 组织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兰州市环境监测站在黄河包兰桥、石化厂周围下风向800m南坡坪一带扇形布设1个监控断面、5个大气环境监测点, 选用生物制品所空气自动站监测数据为市区对照点, 选用兰炼宾馆空气自动站监测数据为西固工业区对照点。监测结果表明, 地表水 (包兰桥断面) 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符合功能区Ⅲ类水质标准, 挥发性有机物各项指标未见异常。环境空气与对照点的浓度值进行比较, 下风向环境空气中的PM10、SO2、NOx浓度均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升高。

2 “十一五”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启示

2.1快速、准确是应急监测的本质特征

应急监测必须突出快速、准确, 即人员车辆出动快、报送监测结果快、数据准确可靠。历次应急监测经验表明, 每次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 从政府领导到应急指挥中心, 最关心、最急迫需要了解的就是环境监测结果。只有通过监测数据, 才能掌握周围环境是否受到污染或污染的程度, 才能在对环境污染影响分析判断的基础上, 组织进行污染控制和应急措施。如2010年8月省站在执行陇南市成县暴洪灾害应急监测任务中, 由于黄渚铅锌选矿和尾矿坝被冲, 其他大大小小几十座尾矿坝也面临危险, 县城饮用水源地和下游地表水环境安全直接受到威胁。在此危情下, 抢险指挥部不断催促监测结果, 省委书记亲自询问铅尾矿在水中的溶解度, 详细了解重金属分析过程中对样品进行消解处理的原理和过程, 以便及时判断尾矿中的铅对水体造成的影响。

2.2确保民生, 科学监测是应急监测的重要原则

在几次重大应急监测中, 坚持把灾区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和可能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突出重点, 确保民生, 科学监测。制定应急监测方案, 优先考虑在敏感区域和断面设防布点, 全力保障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 对可能引发的环境灾害开展监视性监测。如舟曲应急监测期间, 仅在舟曲县城就布设了7个临时饮用水源水质监测点, 开展了109项水质全分析, 向抢险救灾指挥部定期报告饮用水源水质监测情况。在成县应急监测中, 针对铅锌尾矿坝受到冲击后可能对下游地表水造成污染的严重后果, 在东河和洛河下游甘肃-陕西省界出境断面昼夜展开监视性监测, 以控制下游河流水质受到污染。通过合理布点, 科学监测, 保证了灾区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也为更好地控制下游水质污染提供了决策依据。

2.3保障能力是应急监测的首要条件

应急监测保障主要包括组织保障、装备保障、技术保障和应急能力保障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紧密结合, 缺一不可。“十一五”以来, 甘肃省应急监测保障能力从无到有, 到得长足发展。各级制定了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预案, 建立了应急响应系统和程序。现场应急监测仪器装备得到加强, 逐步形成了省级应急监测能力。组建了一支相对固定, 反应快速的应急监测队伍。“十一五”期间, 以省站为主体, 有关市、州站紧密配合, 出色地完成了徽县血铅事件、兰州石化“316”灌区爆炸事故等多起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任务, 特别是在“5·12”抗震救灾和舟曲特大泥石流抗洪救灾中表现突出, 为抢险救灾和灾区恢复重建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多次完成应急监测任务中, 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如配备的应急监测车动力不足、性能较差, 不适合山地开展应急监测;仪器装备落后, 现场分析仪器不适于测定浊度大、含量高的样品;市级监测站应急监测仪器配备数量少, 防护能力差, 难以独立承担应急监测任务等。

2.4质量保证是应急监测的基本要求

在任何情况下, 质量保证都是监测工作的生命线。尤其在出现突发环境事件的特殊环境下, 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对事件的及时判断与处置, 更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舟曲县特大泥石流灾害及成县暴洪灾害的环境应急监测中, 省委书记曾亲自了解水中铅的溶解度和分析方法。监测数据是进行污染危害控制和采取应急措施的重要依据, 因此, 各级都十分重视数据质量, 厅领导多次强调:“做好应急监测工作, 拿出可靠的数据, 就是对抢险救灾工作的最大支持, 就是对灾区人民的最大支持”。 在执行任务中, 应急人员在布点、采样、样品运输、交接和分析过程中, 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和程序文件, 每做一个样, 都要做好留样复测的准备;对不同人员、仪器、分析方法进行比对实验, 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2.5平战结合是应急监测的重要保证

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事件的突发性、多样性和不可预见性。如何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中做到“快速、准确”, 关键要做到平战结合, 常备不懈。只有注重平时的技术、战术应急监测训练, 随时做好应急监测仪器车辆保障、技术能力和监测力量的储备等各项准备工作, 才能保证遇到任务就能及时拉得出, 用得上。在开展应急监测工作中, 应当注意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通过对各类不同环境事件的预设, 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针对性强, 便于操作。二是建立健全科学的应急响应体系和机制。尤其在应急监测指挥、网络、装备、人员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做到预警体系完备, 应急反应快速, 联络渠道畅通, 任务责任明确, 协调保障有力。三是了解掌握本区域的环境安全状况。尤其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对象, 加强环境隐患调查和排查, 建立重点企业环境事故档案, 对其以往的环境安全情况和存在的隐患做好记录。四是加强培训和实战演练。使所有参加应急监测的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 了解应急监测的程序和要求, 熟悉应急监测仪器设备的使用, 掌握应急监测分析测试方法等。同时通过定期组织开展实战演练, 对人员装备、测试能力、指挥协调、反应速度、组织保障等进行全面的训练和提高。

摘要:通过对甘肃省“十一五”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回顾, 对多次执行应急监测任务中的体会和问题进行了总结, 对应急监测工作的本质特征、重要原则、首要条件、基本要求和重要保证进行了论述。

回顾启示 篇9

1978—1986年奠基

江阴的商品市场建设始于国家恢复农村集贸市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江阴流通主管部门在当时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突破计划经济“统购派购”的农产品流通方式,率先恢复农村集贸市场,让超产(“统购派购”任务以外的)农副产品和农村手工业品尽快转化为商品,实现再生产。九年间,江阴县乡(镇)两级政府共投资上千万元,兴建农村集资市场30个,营业总面积达9万平方米(其中:营业房屋1.7万平方米、大棚2.3万平方米);另有早集农贸小集市30余个。全县农村集贸市场成交额从1978年的1469万元增至1986年的1.5亿元,九年增加9倍。80年代初,江阴西乡的苗猪市场相当旺盛,年成交苗猪量愈30万头,市场辐射苏、浙、皖、沪4省(市)。农村集贸市场蓬勃发展,给县城商品市场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1985年后,司马街和胜利街小商品市场先后亮相县城街头,个体户经商成为当时江阴商业流通领域最大的新生事物。

1987—1991年起步

1987年是江阴撤县建市之年,也是拉开江阴商品市场建设帷幕之年。江阴市政府按照商业部发展“大市场、大流通、大商业”导向,学习和借鉴外地兴办市场经验,根据江阴产业特点等实际情况,在虹桥新区创办江阴市第一家专业市场———纺织市场。该市场占地50多亩,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分5个经营区域,以国营和集体针纺织品生产、经销企业为主导,100多家个体经营户为辅助。市政府为搞好产销联合、部门协调,促使其健康成长,专门成立由市商业局、供销社等4个政府部门组成的纺织市场管理办公室(事业性质)。纺织市场为全市纺织工业尤其是400余家乡镇针纺织企业提供了良好的产销对接平台,市场年成交额超亿元,在无锡市和江苏省脱颖而出。在纺织市场商流的带动下,江阴虹桥小商品市场迅速形成,并长盛不衰;全市小商品市场达到8家。期间,市政府开展市场文明创建活动,塑造江阴市场良好形象,江阴纺织市场先后被评为无锡市和江苏省文明市场,长泾农贸市场和城中菜场先后多次被评为国家级文明市场,全市共有9家市场获得无锡市以上文明市场称号。商品市场的兴起,打破了国营、集体流通企业一统天下的格局,突破了按行政层次、行政区划“三级批发,三个固定”的统购统销商品流通体制,也引发了商品市场姓资姓社的争论。受争论的影响,江阴商品市场建设一度停滞不前。

1992—1996年赶潮

90年代初,邓小平南巡讲话解放了广大领导干部的思想顾虑,给停止不前的江阴商品市场建设注入了强动力。刹时间,从城区到乡镇、从政府到企业,掀起了大办市场的热潮,江阴交通和区位优势得到应有发挥。五年间,全市投在商品市场建设的资金近亿元,江阴钢管市场、食品城、金三角建材市场、先锋木材市场、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煤炭市场、江苏双龙钢材市场、长泾羊毛市场、青阳商城和华士商场相继建成开业,1996年末,全市拥有农贸市场41个、生产资料市场8个、批发市场7个。同期,江阴市政府制订出台一系列有利于招商兴市、活跃流通的政策措施,为商品市场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的环境。金三角建材市场一跃成为名扬全国的华东建材强市;江阴纺织市场和食品城也进入全国百强市场行列,煤炭、钢材、羊毛等生产资料市场和纺织、食品城等工业品市场1995年成交额达到56亿元。应该肯定,这些专业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为当时两头在外的江阴乡镇工业企业提供了从市场上获取原辅料和产品销路的一大通道。

1997—2001年改制

由于江阴市的商品市场几乎都是由各级政府部门和公有制企业投资创办的,其市场产权制度与经营机制分离的弊端在市场经济的商海激荡中逐渐显露,一些市场开始出现危机。1997年,市政府审时度势,在推进城市流通企业改革、深化市场法人制度建设、督促工商部门“管办脱勾”的同时,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因地制宜地有序推进商品市场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股份制改造,向社会公开拍卖和转让国有集体产权与股权(即“国退民进”),让市场经营班子或主要经营者成为市场持股人或所有者等办法,吸纳大量私人资本和法人资本,促使市场投资主体从以各级政府(部门)为主变为以私人、法人为主,在苏锡常地区率先完成“市场主体法人化、产权明晰股份化、治理结构公司化”改造和“管办脱勾”任务。体制创新,极大地调动了市场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华东有色金属交易市场通过“国退民进”,由民营企业———中昌实业有限公司接持澄西船厂和江阴市新世纪市场投资公司所持该市场的全部国有股,独家经营,强化了市场运行优势,吸引了洛阳铜业、西北铝业等多家上市公司进场交易,市场成交额一跃超10亿元;金三角建材市场通过资产重组,解决了原投资主体的债务风波,稳定了市场经营秩序,重树了经营户信心,使得一度濒临倒闭的金三角建材市场起死回生;纺织市场通过迁至江南招商城,不仅盘活了江南招商城资产存量,而且解决了原纺织市场消防安全隐患难题。体制创新,也极大地调动了社会资本兴办商品市场的积极性,拓宽了市场建设的资本来源。期间,共吸纳社会资本2亿多元,江阴市废旧金属交易市场、江苏华东石化物资交易市场和金属材料市场等多家生产资料市场相继建成开业,至2001年,全市拥有生产资料市场17家、工业品市场11家,专业市场成交额超百亿元。

2002年—至今壮大

2002年以来,江阴市委、市政府把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互动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一大重点来抓:一是制订规划。分别于2002年和2004年编制完成了《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规划》和《江阴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草案)》,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二是设立园区。利用得天独厚的港口、道口交通区位优势,规划建设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城东物流园区、城西物流园区和金三角物流园区,将商品市场建设纳入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工作内容;三是政策扶持。出台了《江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物流园区和重点商品市场建设发展的意见》,明确10大专业市场和物流园区享受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同等的优惠政策,加大商品市场建设的扶持力度,并注重抓好各项扶持措施的落实,吸引商品市场尤其是生产资料市场向园区集聚。经过近几年来的规划控制和发展引导,初步形成临港、城东、城西、金三角、华宏、小湖、开发区和澄南八个市场集聚区。其中:江阴港口物流园区集聚了江苏华东石化物资交易市场、长江港口综合物流交易中心、江阴华东煤炭交易市场和江阴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网;城东物流园区集聚了江阴金属材料市场、皇达五金机电市场、春鸣物流交易市场、江阴汽车市场和新生活国际家居城等;城西物流园区集聚了江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机电设备调剂市场、永康五金商贸城;金三角物流园区集聚了华东有色金属交易市场和以金三角建材市场为核心的木材市场、灯具商城和油漆涂料市场;周庄华宏村集聚了以华宏装饰材料市场为龙头的六个专业批发商城;璜土小湖村集聚了苏南螃蟹市场、小湖建材市场、四方农机大市场和常澄物流市场;开发区集聚了纺织市场、景澄物流配送交易市场、一辉物流交易市场和成品油仓储基地;澄南(月城与青阳交界区域)集聚了新国际纺织原辅料市场、青阳钢材现货市场和无锡长三角五金商贸城。市场群的形成,使原来分散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走向集聚,形成合力,不仅促进原有十大专业市场做强做大,而且吸引了浙江、福建等地客商来澄兴办市场,至2007年,全市拥有专业市场42家,成交额达626亿元,名列全省县级市第一。其中,江阴金属材料市场、港口综合物流交易中心和景澄物流配送交易市场成交额分别达到181.1亿元、148.8亿元和147.4亿元,挤身“全国十大钢材市场”行列。

回顾启示 篇10

一、日本产业政策的演变

(一) 经济复兴时期 (1945~1960年)

在经济复兴时期产业政策是倾斜生产方式、产业合理化、产业扶持与振兴政策。二战后, 日本的经济体系遭受到沉重的打击。原有工业固定资产破坏严重;原材料及粮食进口的渠道被切断;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很高;社会再生产秩序混乱。因此, 当时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和稳定经济秩序。倾斜生产方式是指社会再生产, 特别是工业再生产链的纵向连续关系中, 从最初投入的上游产业向最终产出的下游产业逐步推移、顺序发展的方式。这一时期日本政府选择钢铁和煤炭这两个基础材料工业作为经济复兴的突破口, 通过集中性的资源投入促进这两个部门的增长, 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二) 高速增长时期 (1960~1973年)

高速增长时期产业政策是产业结构重化学工业化。1963年, 日本政府发表了《关于产业结构的长期展望》, 把发展重化学工业、提高产业的竞争能力作为实施产业政策的重要目标。这一时期日本产业政策在政策体系、目标、手段和功能上都开始向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方向发展并逐步完善。

一是为适应贸易自由化和资本自由化而建立产业新秩序的政策。核心是以建立新产业体制和进行以规模经济为目标的产业改组, 建立产业组织新秩序。

二是调整设备投资政策。为防止生产能力过剩, 政府对钢铁、合成纤维、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和纸浆等产业的设备投资进行了干预, 规定了起点规模等设备投资的政策。

三是在机械产业中, 调整生产领域、确立专业市场体制和实行共同化市场。为发展专业化生产体制和协调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 制定并实施了旨在调整中、小企业参与领域和促进中、小企业的专业化与现代化的干预政策。

四是继续推行产业扶持政策。在继续执行50年代制定的有关重点产业振兴临时措施法的基础上, 对个别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扶持。

(三) 产业调整时期 (1973~1985)

经过20世纪60年代的高速增长, 日本的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迅速提升。但进入70年代后, 日本的经济遇到国内外诸多挑战。在国内外的压力下, 日本及时地调整了产业政策的方向, 首先, 加大节能技术和高技术开发, 发展节能产业和“高加工度化”产业。其次, 加快“高加工度化”和“知识集约化”。

(四) 结构转换时期 (1985~1990年)

第二次石油危机以后, 经过调整, 日本经济进入一个新的结构转换时期, 即现代化的结构转换时期。主要体现在制造业比重停止上升而“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主要依赖出口的增长方式转变为出口和内需扩大并重;国际分工参与方式由“加工贸易型”转变为“水平分工型”。

这一阶段, 日本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国际贸易摩擦加剧,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在后起发展中国家的追赶下一些原有优势产业面临着威胁, 日元持续大幅度升值使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受到威胁, 国内要求提高生活质量和减少劳动时间。针对这些问题, 日本政府采取了一些政策:首先, 刺激国内需求, 推进“内需扩大主导型”战略。80年代中期开始, 政府提出“内需扩大”的新政策。除了政府编制大型预算外, 还采取种种措施鼓励民间投资和刺激社会投资;推进地方公债来修筑公共设施;提高工资等等。其次, 鼓励海外投资。第三, 加大社会公共投资, 提高国民福利水平。政府提出了“建设和完备国民生活环境”的设想, 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普及周休二日制, 扩大中高龄者和妇女的就业机会, 发展医疗和教育等。

(五) 经济全球化时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上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提出了“创造性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政策。“以科学领先、技术救国”的方针, 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知识密集产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由单一增长为目标, 转向以“生活大国”为目标, 经济增长方式由出口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1998年通产省推出了《经济结构改革行动计划》, 该计划提出面对全球经济环境变化的挑战, 创造新产业。

二、日本产业政策的特点

以产业政策为中心, 运用各种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 全力扶植战略产业和大企业的发展, 使之以强劲的国际竞争能力, 实现赶超欧美经济大国的长远战略, 这是日本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战后日本产业政策是日本政府通过全力扶植各个时期战略产业的发展, 最大限度地享用后发利益, 一举实现百年来赶超欧美工业大国战略目标的根本手段。战后日本的产业政策时期本各项经济政策的龙头, 他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日本金融、财政、外贸、外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是决定日本经济发展的最高政策。在战略产业选择方面, 根据动态比较优势的经济学原理, 依照比较收入弹性值、比较劳动生产率和扩大就业率三大基准, 优先确定扶植钢铁、石油化学、合成纤维、汽车、产业机械、家用电器和电子设备等重化工业。

日本产业政策的核心是在充分调动企业竞争活力的基础上, 坚持官民协调, “活力活用”为保证战略产业的发展而由政府实行必要的行政干预。因此它是对国民经济实行间接管理的有效手段。以素质优秀的经济官僚为中心, 通过各种形式的审议会, 坚持官、产、学三结合, 在充分交换信息和协调的基础上, 进行比较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决策, 是日本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的重要方式。“政策金融”是贯彻日本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 产业政策的核心是把有限的资金和外汇优先分配给战略产业, 以求保证发展重点。这项工作主要通过日本开发银行和民间银行进行协调贷款而实施的, 这种方式日本称之为“政策金融”。日本的产业政策是国家过渡时期的赶超政策。这种政策既重点突出, 又在总体上比较协调, 照顾到了各个时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既立足国际观点, 又适应国内经济发展的具体条件;既有连续性, 又对国民有较强的说服力。

三、对我国的启示

(一) 实现内需和外需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

二战至今50年的发展过程中, 尤其是80年代以来, 日本主要依靠内需来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我国的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进口, 目前净出口对GDP贡献率达51%, 对外依存度超过70%。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将成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支撑。政府部门应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居民消费的经济政策, 积极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 同时培育农村的潜在消费市场。

(二) 实行分阶段产业保护政策

目前对我国来说, 政府执行一种开放型的适度保护贸易政策是必要的。我国应充分利用世贸组织协议的相关规定和例外条款, 根据产业发展状况拟定时间表, 逐步分阶段地开放我国市场。政府的调控职能一是体现在对产业保护的选择范围方面, 应重点保护汽车、机电等国家支柱产业以及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电信、金融等幼稚产业;二是体现在对产业保护手段的运用方面, 应充分运用WTO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的例外条款等一系列不违背WTO规则的保护措施;三是体现在对产业保护程度的控制方面, 变以往的过度保护为适度保护, 给予相关产业以引导和支持, 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逐步实行市场的自由化。

(三) 实行产业倾斜政策

后起国家在资金、熟练劳动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 都存在着差距, 因此, 在技术引进时, 要从总体上对自己国家的生产要素现状、市场规模、社会文化环境、吸收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虑, 突出重点, 多渠道、多形式引进适用的先进技术;要明确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 根据本国国情和社会经济条件, 全方位地选择适用的关键技术。一般来说, 后起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 资源是非常稀缺的, 所以采取倾斜式不平衡的发展战略, 重点选择先进适用的技术, 优先发展某些产业, 就能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引诱其他部门的出现和发展。以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目标的最佳综合效益。”

(四) 利用市场机制, 促进产业政策实现

日本政府在实施产业政策时只是提出设想, 保护和扶植幼稚产业, 维持产业秩序, 完善市场机制。日本主导产业的成长主要是依靠市场机制形成, 这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实施产业政策必须与利用市场机制相结合, 而且只能是为了弥补市场缺陷。今后为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促进产业政策实现, 国家应加速经济立法, 尤其是应尽快制定反垄断法, 产业振兴法;打破市场割据, 建立健全统一的市场体系。

(五)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调节作用

目前, 我国经济发展有过热迹象, 应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切实发挥产业政策的调节作用。对供求失衡的行业应该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来加强调节, 对投资过热的行业要促进供给增长与需求增长相互适应, 对投资严重过热行业的投资规模一定要严加控制, 以保持宏观经济的良好局面。

摘要:日本战后经济的发展, 举世瞩目。在这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 合理的产业政策是日本成功的基本经验之一。在当前的世界上, 无论是什么样的国家, 无不对产业政策给予极大的关注。日本的许多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

关键词:产业政策,产业组织,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白雪洁.日本确立“产业内分工体系”对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影响[J].现代日本经济, 2005 (2) .

[2]李建国.日本经济政策思考[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1988.

[3]孙志丹金新仁日本的产业政策体系及当前政策重点[J].国际经济合作, 2005 (1) .

[4]陈淮.日本产业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回顾启示 篇11

关键词:巴西经济,经济增长,经济改革,经验启示

巴西从1882年独立以后, 一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都是一个以种植咖啡和橡胶的单一农业经济国家, 只有到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才慢慢开始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值得一提的是上个世纪的60到70年代的巴西经济发展, 在这个几年时间里巴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高增长, 但是这个高增长没有能维持多久。因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再加上巴西政府国内政策的不科学, 这些内外因素导致了巴西经济长期陷入了停滞不前的泥潭之中, 甚至上个世纪末期还陷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期。于是巴西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为促进巴西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经济改革, 这为巴西大国的经济发展和崛起奠定了基础。通过分析巴西经济发展的历史和改革经验获得具有参鉴意义的启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巴西经济发展的历史概况

16世纪以前的巴西基本上是处于原始公社制发展阶段, 基本都是靠狩猎、捕鱼及采集野果来维持生存。这期间虽然也有些部落开始了原始的农业和手工业, 但是总的来说巴西经济发展是非常落后的。到了16世纪初巴西沦为西欧葡萄牙的殖民地, 然后才开始了推行大种植园奴隶制。独立后的巴西到二战前后的经济发展虽然在工业生产及农业播种面积和产量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 但是经济发展模式仍然是异常的落后单一。

1、巴西原始社会公社制时期。

在葡萄牙入侵巴西之前, 巴西还处于原始社会公社制时期的, 这个时期的经济生产方式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是所有土地、草地、森林、牧场和沼泽等都属于印第安人部落公有, 生产劳动的时候会使用粗糙的木制工具, 可以说这个时期巴西的农业经济还是较为发达的。其次, 工商业在巴西的原始公社制时期就有所发展, 部分部落已学会制造弓箭和投石器等工具, 另外在一些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还出现了早期的城镇和市场。最后就是随着巴西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在原始公社中已经出现了商品交换的现象, 同时也出现了阶级分化和私有制的现象。

2、处于殖民地时期的巴西经济。

葡萄牙人佩德罗·阿·卡布拉尔在1500年登陆巴西沿海, 随后宣布该地为葡萄牙王国的属地。后来葡萄牙国王1530年派大贵族马丁·阿方索·德索萨率领400多名移民到巴西建立殖民地, 对巴西实行了殖民统治。在殖民地时期的巴西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就是殖民者为了加强对巴西殖民统治, 大力推行分封制。葡萄牙在1534年将巴西的领土划分为十三个管区, 各个封区负责统治的大贵族都享有行政、立法、铸币和建立城市庄园等特权。其次就是十六世纪三十年代, 葡萄牙殖民者宣布巴西的全部土地都归葡萄牙王室所有, 然后将这些土地分封给贵族来建立大庄园, 大力推行种植园奴隶制。还宣布禁止农民自己生产小麦和葡萄酒等。再次就是葡萄牙殖民当局为了保护葡萄牙工商业者的私人利益采取了很多措施来限制巴西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并且积极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禁止巴西建立手工工场。最后就葡萄牙殖民者为了完成自己的资本原始积累垄断了巴西的对外贸易, 严格限制巴西同宗主国以外的其他国家进行对外贸易, 然后不断从垄断贸易中获得暴利。

3、独立后的巴西到世界两次世界大战前的经济发展时期。

巴西虽然在1822年宣布了独立, 随后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独立后国家的政权还是被大地主和大种植场主掌握控制, 这严重阻碍了巴西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 19世纪中期的巴西经济纳入到了世界市场, 咖啡、糖、烟草和棉花等农产品的产量也出现了逐年增加。另外, 这个时期的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也开始成长。但是巴西的农业发展在1870年以后却逐渐向单一种植方向发展, 这样非常单一的经济片面发展模式也导致了巴西的经济发展的畸形结构, 这使得巴西的经济发展更加依赖帝国主义国家。其次, 在两战之间的巴西民族工业也有所发展, 同时采矿工业及轻工业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这个时期的巴西工业技术较比较落后, 外国资本在本国的工业生产中占有绝对的控制地位。另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巴西的工业生产有了非常大的增长, 还先后兴建了一大批的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现代企业。

二、巴西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1、巴西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首先, 巨大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巴西拥有名列世界前茅的铁矿、锰矿及铝矾土, 森林和淡水资源也极为丰富,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亚马孙森林面积达到750万平方公里。全国可耕地面积约有4亿公顷, 号称“二十一世纪的世界粮仓”。其次, 巴西人口较少, 人均经济指标具有明显的优势, 比如1990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就曾经远远高于中国, 人均GDP更是相当于中国的大约九倍。再次就是巴西的工业体系非常完善, 工业生产很多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国家水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绿色能源研发更是使巴西成为了世界绿色能源的典范。还有就是巴西的城市化水平比较高, 城市化率基本能达到80%左右。最后, 巴西因为在最近的世界经济危机过程中采取了税收优惠、增加贷款及降低利率等一系列非常有效的调控措施,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其经济发展受此次金融危机影响非常小, 这为巴西经济的快速复苏和经济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巴西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巴西的经济发展虽然具有明显的优势, 但是也存在诸多内生的困境, 这些困境成为了巴西当前, 乃至今后一个很长时期之内的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其中最明显的有三个方面。首先就是贫富差距的拉大, 根据巴西国家地理统计局做过的巴西家庭抽样调查显示巴西经济目前仍然处在基尼系数的高位运行, 贫富差距还是非常大。随着贫富的差距拉大出现了众多的规模巨大和风格一致的贫民窟, 这对巴西的社会治安造成了很大压力, 不稳定的社会必然会影响到巴西经济的稳定发展。其次就是巴西的行政效率低下, 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速度。因为巴西实行的联邦制, 行政、立法和司法是处于三权鼎立的格局, 这种制度格局势必会影响到政府的行政效果。最后, 虽然巴西人非常热情, 性格也很奔放, 都喜欢享受生活, 但是巴西人对经济发展却很少有很大的追求。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对巴西经济的发展产生内生的制约。

三、巴西经济改革与调控政策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 巴西经济发展走的是进口替代的发展模式, 这样的发展模式限制了巴西经济参与全球化的能力, 在国际市场上巴西经济严重缺乏竞争力。但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巴西政府意识到了自身经济发展存在的严重缺陷, 开始大力推进经济改革, 改革的内容方面主要包含了工业、农业、国有企业私有化及对外开放战略调整等。首先, 巴西政府制定了多个有关工农业现代化的“新巴西计划”, 同时还制定了“工业产品质量计划”及“农产品质量计划”来辅助“新巴西计划”的实施, 这对提升巴西产品国际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 实行全面开放的经济, 积极吸引外资和引进技术。一方面是巴西政府放宽了限制, 采取措施积极吸引外资, 目前大部分的巴西产业都已经全面向外国投资者开放。另外, 巴西还进一步放宽了技术引进的限制, 有明确规定不管是巴西民族私人企业, 还是在巴西的外资企业都享有对技术引进的选择决定权, 政府不能对技术引进问题进行限制和干预。再次, 巴西对内部的产业结构进行了积极调整, 对外强化了本国产品的出口能力, 使得巴西生产的产品快速进入了国际市场。有关统计显示巴西的出口额年均增长率在基本都7%左右。另外巴西还积极调整了出口产品的结构, 增加了制成品及半制成品商品的出口。还有就是汽车飞机及信息产品等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也日益成为了巴西产品出口的新亮点。最后就是巴西陆续扩大了本国市场的开放程度, 采取有效措施来激励本国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益。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巴西政府逐步将进口关税从45%降低到了20%左右, 同时还积极引进竞争机制, 这些措施使得很多的巴西企业逐步走向了国际市场, 同时也有效提升了自身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四、巴西经济发展及改革的主要经验启示

1、必须要抓住国际环境给予的机会积极开展国际贸易。

巴西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现代化就非常注重利用良好的国际环境来大力推动本国的国际贸易。巴西在对外贸易中采取了诸多比如通常的关税、非扩大外销市场、关税壁垒、出口补贴及开展出口信贷等措施来积极鼓励出口。除此之外, 巴西还采取了很多具有本身特色的扩大贸易的政策:一是巴西为了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 1968年8月21日开始实行了克鲁塞罗经常性贬值政策;二是政府为了疏通农产品及工业产品产地与口岸的交通连接, 大力加强了公路及铁路建设, 以便能有效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三是充分利用外国先进技术和名牌商标效应来扩大出口,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出口额达几十亿美元的汽车出口贸易;四是巴西不但努力增加出口商品, 而且还积极扩大劳务出口。

2、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防止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巴西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存在问题的根源就是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的现象常年存在, 社会贫富差距如果不能及时解决, 存在的时间越长解决的难度就越大。这就警示我们必须要正确解决好分配领域的不公平现象, 因为分配不公平导致的财富不均衡是累加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催化剂。为彻底解决这个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顽疾, 必须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要努力使分配制度体现出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以便使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的益处能够惠及到广大人民群众, 实现人人都能共享到社会进步成果目的。

3、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市场自发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

我们说经济发展的确是需要市场自发调节, 如果政府干预过多就会使得国家经济增长中面临诸如债务或货币危机等困境。而巴西经济改革却是试图完全让政府脱离开市场, 让市场放任自由发展, 目的就是想通过短期的改革来使巴西的经济完全回归到自由竞争状态, 巴西的这种改革虽然解决了一部分政府干预市场不当的问题, 但与此同时更多的社会问题却产生了, 结果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看到,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需要市场自发调节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 这才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改革是否能够成功的核心所在, 这也是巴西经济改革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的一条最为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参考文献

[1]王英斌:《巴西教育现状影响国民经济发展》, 《世界文化》, 2007/09。

[2]谭春枝:《巴西对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及其经验教训》, 《拉丁美洲研究》, 2007/02。

[3]刘婷:《巴西的土地问题与经济发展》, 《拉丁美洲研究》, 2006/02。

[4]张宝宇:《巴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问题》, 《拉丁美洲研究》, 2005/01。

[5]玛.罗哈:《巴西:新自由主义发展路径与新依附经济》, 《国外理论动态》, 2003/03。

[6]杨立民:《巴西经济步入复苏》, 《瞭望》, 2004/34。

[7]周志伟:《走向复苏的巴西经济》, 《拉丁美洲研究》, 2004/01。

[8]J.布拉德福德.德隆:《巴西经济会再枉费十年吗?》, 《商务周刊》, 2003/07。

[9]周志伟:《2002年巴西经济形势概述》, 《拉丁美洲研究》, 2003/01。

【回顾启示】推荐阅读:

回顾拓展06-27

文献回顾07-28

事件回顾09-07

研究回顾09-14

学习回顾08-14

回顾09-04

研究与回顾05-22

回顾与前瞻05-27

回顾与探析06-27

精彩回顾07-10

上一篇:幼师声乐教学下一篇:淘宝网个人网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