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顾

2024-08-18

历史回顾(共12篇)

历史回顾 篇1

1 奥运官方电影的基本概念

从1912年起,每一届奥运会都会有一部官方电影,作为奥运会的历史档案,珍藏于瑞士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奥运官方电影(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Official Film)是由国际奥委会制定的电影摄制机构拍摄的记录奥运会的电影,它的使命是对每届奥运会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记录,呈现最激动人心的体育赛事和赛事背后的感人故事,它所包含的历史影像资料在奥运会后仍被各大媒体长期的反复播放,对于宣传奥运举办城市和举办国的国际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奥运官方电影与其他奥运题材的影片相比有其独特之处。其一,它是非虚构的真实记录,属于纪录电影范畴。其二,其更具有权威性,因为奥组委必然会选取在他们看来最优秀的摄制团队进行拍摄与制作,且在整个过程中给予最便利的条件,使他们可以全面、真实、客观地记录每一届奥运盛况。其三,奥运官方电影无论在拍摄阶段还是在后期制作阶段无不精益求精,较之电视转播更具艺术性,且其不仅可以让观众关注于的赛事本身,更重要的是还非常关注参赛运动员的故事。

2 奥运官方电影的发展历程

总的来说,奥运官方电影主要经历了4个最具代表性的发展阶段

2.1 以莱妮·里芬斯塔尔的《奥林匹亚》为代表

虽然1912年诞生了第一部奥运官方电影,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直到1936年,德国女导演里芬斯塔尔获得了国际奥委会的授权,为奥运会拍摄了官方电影《奥林匹亚》,才使奥运官方电影完成了质的飞跃,进入到了一个比较规范化的时期。对于一部奥运官方电影而言,里芬斯塔尔更注重的是它的艺术性,而并非新闻性,在该片中,里芬斯塔尔精湛地融合了运动、节奏、光线和声音等多种视听元素,将艺术之美与运动之美相结合,对健美人体的赞扬也成为了整部影片的主基调。同时,她和她的摄影团队对于拍摄运动画面的方法也进行了很多改革与创新,这些方法直到今天依旧是运动画面的标准拍摄手法。

2.2 以市川昆的《东京奥运会》为代表

1964年,日本导演市川昆以东方人特有的严谨内敛的手法拍摄了奥运官方电影史上的另一部重要影片《东京奥运会》,在影片中,他不再迷恋于对于运动之美和形体之美的表述,而是大量运用了近景和特写镜头,着重了反映运动员和观众的内心世界,开拓了以心理层面代替现实层面的描绘。此外,他还使用象征性的叙事手法来塑造日本的国家形象。

2.3 以格林斯潘的系列官方电影为代表

20世纪80年代以后,奥运官方电影的制作出现了较大的转变,从1984-2004年,除了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外,所有的奥运官方电影均由美国导演格林斯潘所执导。他开创了全新的叙事模式,用好莱坞的经典叙事方法来完成对奥运官方电影的记录,极大地突显了运动员的个人价值,让世界观众都能通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感受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但物极必反,全盛过后的格林斯潘时代的电影创作越来越模式化,反复强调的好莱坞式视角也使奥运官方电影屡受非议。

2.4 以顾筠的《永恒之火》为代表

2007年,我国导演顾筠凭借着她为筹备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拍摄的纪录电影《筑梦2008》获得了国际奥委会的认可,由此开始执导奥林匹克历史上的第22部奥运官方电影——《永恒之火》。顾筠和她的摄制团队用时三年,历经全球五大洲十几个国家最终于2010年完成了整部影片的摄制。对于制作模式而言,之前的奥运官方纪录电影都是从奥运会开幕的时刻开始摄制,而顾筠则采取了赛前拍摄的方式,在她看来,赛后的采访很大程度上会加入运动员的一些主观感受,从而影响纪录影片的真实性。对于价值取向而言,格林斯潘的系列影片所表现的人物基本都是光彩熠熠的体育明星,而顾筠则将他们还原为普通平凡的个体,他们和大多数人一样,有成功时的喜悦也有失败时的沮丧。《永恒之火》不仅以精湛的电影语言记录了奥运赛场上的重要赛事,更重要的是它从人文的角度表现了各国运动员努力拼搏的崇高精神,散发出独具中国特色的人情味和诗情画意。为奥运官方电影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3 结语

每个历史时期几乎都会产生优秀的奥运官方电影,创作者要积极汲取各时期优秀作品的创作理念及制作方法,做到“古为今用”,促进奥运官方电影乃至体育纪录片的更好发展。

摘要:四年一次的奥运会,目前正在火热进行中,在历届奥运会上,我们不仅铭记了许多精彩的体育赛事与伟大的运动员,同时也可以历数出一些经典的奥运官方电影,如莱妮·里芬斯塔尔的《奥林匹亚》,市川昆的《东京奥运会》,格林斯潘的系列官方电影以及顾筠的《永恒之火》等。本文主要对奥运官方电影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进行简要介绍,分析其主要代表作品及艺术特色。

关键词:奥运官方电影,历史,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单万里,贺幸辉.奥运官方电影简史[J].当代电影,2008(8).

历史回顾 篇2

[译] 李庆祥 王燕申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如同许多发现经常遇到的情形一样,对臭氧的两个初步的观察暗示产生了一种新的气体。首先,在1785年左右,Van Marum观察到,氧气在放电时被激活并与汞发生反应。之后,在1801年,Cruikschank注意到,电解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未知气体。现在,我们并不了解Christian Friderich Schonbein是否知晓这些结果,因为他不能够理解专业的化学过程。

1799年10月18日,Schonbein(图1)生予德国南部斯图加特(Stuttgart)附近的小城Metzingen。他的父亲是个贫穷的染料工,共有八个孩子。Schonbein作为长子,不得不做些零活以贴补家用。13岁时,他就开始了最终使其成为一个经验化学家的学徒生涯。后来他在Erlangen附近的一个化学工厂工作。因为无力支付大学费用,他就努力自修,并想方设法参加法拉第(Faraday)、大仲马(Dumas)、安培(Ampere)和盖一吕萨克(Gay-l_ussac)的讲座,Schonbein肯定从他们的夭才思想和实验方法中得到过启示。在Erlangen,他也和后来成为著名化学家的Justus von Liebig(1803~1873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839年,当他在巴塞尔(Basel)自然科学协会的会议上,做题为“水解过程中阳极的气味”讲座时,极有可能从Liebig那里得到过好的建议。在物理和化学领域,即电学、极化和电解方面,Schonbein都曾傲过研究。他注意到,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用伏打电堆工作时,出现了一种带有“电味’’的刺激性气体,出于良好的直觉他发现了也可以定义为“活性氧”的…种薪型氧气。在自然界,臭氧是在雷雨过程中产生的。由于闪电催化了大气里的氧气,生成臭氧。

1835年,巴塞尔大学任命他为物理化学教授,之后他又做出了其他的发现。其中最显著的是,他证明锌的电流沉淀物能使铁免于腐蚀,以及用空气和水合成氨来制作肥料。人们同样应该记住,他发明了火棉。然而不像炸药给ALfred Noble带来了财富,火棉并未带给他金钱方面的酬劳。Schonbein是一位具有多项目贡献的科学家。在他发表343篇论文中.1861年一篇文章报道了采用滤纸来进行定性分析,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第一次对色谱技术进行了描述。后来,他开始对生物化学,特别是对氢氰酸在防止肉类腐烂中所起作用产生了兴趣。他成功地证实了肉类可以长期保存的可能性。在进行这项研究的过程中,他自己感染了极可能来自腐肉的炭疽杆菌,1 868年8月29 日,Schonbein在Baden-Baden逝世。为了表彰他在科学研究上建立的伟大业绩,以及对巴塞尔大学的贡献.人们将他安葬在巴塞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他预见了臭氧可能成为梅毒和淋病等病源的强消毒剂,他自己却未能够利用臭氧治疗(Nolte,1999)。

1999年3月11~13日,臭氧治疗国际会议在Verona的葛兰素威康(Glaxo-Wellcome)研究中心举行。开幕式上,我荣幸为纪念Schonbein诞辰200周年致辞。首先,我努力强调,重要发现通常像是幸运光顾的结果,或像我们所说的,是奇遇发现的结果。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只举少数几个革新者的例子如Jenner、Schonbein、Fleming、Furchgott、lsaacs、levi-Montalcini。他们的关键性的发现,来自他们在特定领域,在解释日常工作中出现的一个偶然结果时所具有的敏锐洞察力。而且.Schonbein认识到,臭氧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他还观察到臭氧的浓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大。1853年,他在奥地利的山里,首次检测了不同的空气样品,并且发明了一种简单的臭氧测量计,由能与碘和淀粉反应的实验试纸所组成。

我在讲话中指出,作为一位大气化学的先驱,Schonbein无法想象,地球表面上方20公里的同流层里,臭氧层(约lOppm)所起的作用。臭氧中和了几乎全部的紫外线(带C:100~280nm,带B:281~315nm),从而使紫外线作用于生物的致遗传突变效应最小化。他也不能想象,几百年后,人类对氟氯化碳(CFCs)释放人大气的疏忽,导致了臭氧层的部分破坏.即著名的“臭氧洞”,就归因于氯自由基(Harris和Bishop, 1999)。Molina和Rowland(1974),因解释平流层里臭氧的催化反应缺失,而在1995年获得诺贝尔奖。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了解到,臭氧浓度正在增加,并在一些大城市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在过去,对流层中的臭氧浓度极低(大约0.03ppm,约比同流层中的臭氧浓度低300倍)。臭氧和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以及其他酸性化合物混合后,因为没有足够的中和物质来中和这些混合物杀手,形成对呼吸道有很大毒性的光化学烟雾。我们也悲伤的看到,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令人惊叹的大理石雕像和铜像,由于酸雾而被腐蚀。就保护及修复它们的工作而言,我们似乎从来没有做好过。

如果Schonbein参加国际臭氧协会组织的为纪念他而举办的巴塞尔论坛(1999年10月21~22日),一定会愉快的看到,在许多工业进程中以及我们日常生活中,如废弃物和饮川水处理,臭氧已经变得多么的重要。因为纯化和保存水的需要正在增加,臭氧处理技术将变得更加重要。今天没有人会怀疑,臭氧有多方面的抗氧化和杀菌的性质。在1893年,荷兰第一个安装了饮用水处理厂。现在,全世界已有3000多个市级饮用水处理设(第31章)。实际上,Rice在1999年的一个报告中推断,“臭氧在这方面的前景十分光明”。

Schonbein除了寻找臭氧的实际用途之外,还力求理解物理化学现象是如何与基本的自然定律相关联的。虽然他从未有机会接受严格的理论训练,但是哲学家Schelling的偶尔指导和与他的相互交流,一定使他受益匪浅。他认为这种友谊,是“上帝赐予的礼物”。当他谦虚地写到,“尽管自然通过空间和时间以无限的无关细节使这种具有惊异多样性的有色混合物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的认识却是可怕的狭隘(Nolte,1999)”,此时,这一定会帮助他意识到,我们的急功近利和短视。

Schonbein逝世前11年左右,化学家Werner von Siemens发明了所谓的“超级诱导管”,并注册了专利。直至今天,我们仍谈论西门子(Siemens)管。这在科学的前进道路上是重要的一步。臭氧是一种具有高度活性、不稳定和不可储存的气体,不得不临时从氧气制备,并需立刻使用。首先,在显示了广谱和强力杀菌活性以后,臭氧已被应用于工业以及水的消毒中。几十年后,内科医生Joachim Hansler(1908~1981年)发明了有效又实用的医用臭氧管,并建立了一个臭氧发生器制造公司。这种简单可靠的臭氧管发明,加速了臭氧治疗的普及。而可以实时监测臭氧浓度的光度计的发明,是臭氧治疗应用向前发展的决定性的一步。在前抗生素时代,正是因为缺少安全的医用臭氧发生器,而阻碍了医学充分利用臭氧的杀菌活性。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臭氧才用于治疗因厌氧菌的感染而受气性坏疽折磨的德国士兵。直到现在我们也不清楚,瑞士牙科医生 E.A.Fisch(1899~1966年)是怎样在他的行医中,第一个产生了使用臭氧水的念头。命运曲折的外科医生E.Payer博士(1871~1946年),因为治疗患坏疽的传教士,而不得不接受臭氧治疗方法。臭氧的疗效让他非常惊奇。他满怀激情地将臭氧的应用扩展到普通外科。1935年,在柏林举行的第59届德国外科协会的大会上,他报告了臭氧应用于普通外科的结果。他在《臭氧在外科中的应用》的一文中写到,“哪一种其他的消毒剂,会比臭氧更具有耐受性?75%的病人治疗有效、操作简单、卫生、无害,是臭氧治疗的众多优点中的一部分”。在法国,Aubourg博士也发表了一篇关于臭氧在医学中应用的论文。他是第一个提议将O2-O3。混合气注入直肠,用来治疗患慢性肠炎和肠瘘的人。然而,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抗臭氧的聚乙烯管的缺乏,臭氧的局部应用是非常困难的。我相信,Payer博士是第一位将小量的O2O3混合气直接注射人静脉的人,由此产生的一个治疗方案,但后来这个治疗方案落入江湖庸医的手中,使这种治疗方法变得很危险以致于最后被禁用。

意识到臭氧可能存在栓塞潜在危险的是Werhly和Steinbarth。1954年,他们提议将血液收集到石英安瓿中,在纯氧存在的条件下,将其短时间暴露于紫外线中,随后回输入供者体内。这是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就采用的自体血液治疗方法的一个改变形式:抽取5~lOml血液,然后不加任何进一步处理,将其作为一种非特异免疫调节因子,通过肌肉内途径,再注射到供者体内。Werhly和Steinbarth首次将血液暴露于氧气和臭氧(通过紫外线产生)中。这种方法非常烦琐、不准确而且有一定风险,今天已很少使用。其原因在于安瓿不易消毒,而且消毒也不十分彻底。这种方法的使用,可以传播肝炎((Gabriel et a1,1996)。而且,这种方法中的臭氧浓度也不确定。用热、臭氧和綮外线(H-O-U)来处理血液,也是存在不同看法的,很难说是哪种因素(如果有效的话)在起作用(Cooke et al,l997)。

H.Wolff博士(1927-1980年)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他的行医生涯。他实际开始使用真正的医学臭氧发生器。因此·他立刻认识到,血液应该置于一个臭氧抗性的玻璃瓶中,在体外,暴露于具有准确浓度的O2-O3混合气中。Wolff应该得到其应得的荣誉,他发展了真正的臭氧自体血液治疗(O3-AHT)疗法,经一修改后,在现今仍然在被采用。1979年,恰好在其逝世前,他的一本关于臭氧在医学中多种应用的书出版了。

然而,我们必须牢记,由于缺少科学的和临床的研究,臭氧治疗的应用曾经常遇到

一些怀疑,如今的境遇,在不同的国家有很大差别。东欧、古巴、墨西哥和南美等一些不发达和贫穷国家,非常支持臭氧治疗。德国、奥地利、瑞士也十分接受臭氧治疗,但是大学的学术层面对此却不十分感兴趣。意大利、法国、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的一些州.认可接受这种治疗方法。我们将在第16和第38章,详细阐述这些反对的众多原因。

不可复制的辉煌 卡罗拉历史回顾 篇3

第一代

1966年~1970年

1966年,是日本汽车业开始蓬勃发展的一年。虽然当时日本的经济正处在高度上升期,但是汽车仍然是大部分人的奢侈品,当时日本的人均月收入是2.6万日元,汽车的平均价格是100万日元,差40倍。于是售价43.2万日元的丰田COROLLA诞生了,它是一款让普通人都可以享受的汽车。它还有一个非常好听的中文名字,花冠,不久它便成为了风靡世界的最畅销家庭用车之一。

COROLLA在其刚刚进入市场时的口号是“市场最需要的汽车——把丰田技术的全部精华展现给世界”,它的许多技术,在日本属于首次采用,或在全世界范围内首次在家用轿车上使用。比如后排分体式座椅、可拆卸式后视镜、倒车安全指示灯、前麦弗逊式悬挂等。

第二代

1970年~1974年

1970年,代号为E20的第二代卡罗拉进入市场,与此同时,日本经济突飞猛进,卡罗拉的产量也急速增加,截止到1970年6月,COROLLA的累计生产量已达到了100万辆。发动机的排量也由第一代的1.1L和1.2L升级到了1.4L—1.6L。

除了第一代的2门轿车,4门轿车和面包车,第二代COROLLA的阵容中还增加了跑车车型。并且,在第一代产品中大受欢迎的运动型车型也进一步得到扩大。1972年,在跑车的基础上增配强劲发动机而生产出的COROLLA最高端运动型车型COROLLA LEVIN问世了。看到这里,大家熟悉的LEVIN(雷凌)出现了,没错,这就是雷凌的鼻祖,它是COROLLA的一个衍生车型。(后面会详细介绍)

第三代

1974年~1979年

1974年,第三代COROLLA席卷世界汽车市场,上市同年便以单一车型的生产量夺得世界第一,并创下出口量突破30万辆的佳绩。

第三代COROLLA发布的时候共有三款车身,其中包括传统的三厢轿车型(2门和4门),面包车和后来的硬顶型。其后,提背式汽车和跑车的加入了,使消费者的选择达到5种之多。

第四代

1979年~1983年

第四代COROLLA卡罗拉于1979年推出,这一代车型的定位是“拥有豪华车的特性,出色的燃油经济性”。第四代车型在外观上出现了比较少见的四圆灯的设计,增加了四连杆、四轮碟刹、四挡自动变速器。截止1983年3月卡罗拉全世界的总销量已经到达了1000万辆。

第五代

1983年~1987年

1983年最受欢迎的第五代COROLLA卡罗拉诞生,这一代车型在全球共计销售了330万辆。第五代COROLLA卡罗拉所采用的设计理念是“让我们回到第一代的COROLLA”。丰田根据车型定位的不同而研发了前驱、后驱甚至是四驱车型。

这一代COROLLA推出了五款车身类型,包括4门和5门的三厢轿车系列,2门和3门的跑车系列,以及旅行车。赛车漫画《头文字D》中藤原拓海的传奇座驾AE86正出自这一代车型。

第六代

1987年~1991年

1987年第六代COROLLA卡罗拉发布,这一代车型更像是第五代车型的改款,不过动力和底盘系统进行了较大的升级,最大的亮点就是首次配备了机械增压发动机和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其中1.6L的机械增压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97kW,最大扭矩为190Nm。

第七代

1991年~1995年

第七代开始研发时正值日本经济蓬勃发展,所以丰田对这代卡罗拉的设计要求是以雷克萨斯的标准打造。于是研发团队将这款车变得更加圆润,符合当时的大环境,更长的车身(轴距2465mm)也使得它拥有更大的空间、更高的舒适感。这代高配车型上甚至出现了TEMS电控悬挂系统,更丰富的配置让COROLLA的级别迈上了更高的一层。

第八代

1995年~2000年

1990年,日本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走入衰落期。在这期间,人们开始选择更加简单而耐用的产品。丰田要求设计团队在新车型的研发过程中节省成本,因此第八代车型与它的前辈共享了车型平台。丰田通过分析车体结构、改变钢板材质,成功将三厢轿车减轻了50kg。不过工程师还是加强了第八代车辆的安全性和燃油经济性。

自第八代开始,丰田公司开始改变策略,使COROLLA更倾向于各国不同的地方色彩,如美加、澳洲和欧洲所出售的卡罗拉都有不同的外观。

第九代

2000年~2006年

世纪交替的2000年,丰田推出了第九代COROLLA。与它的前辈相比,第九代车型的外形设计更加前卫,产品配置和技术水准也超越前作,为COROLLA家族树立了最新的标准。这代车型虽然依旧沿用COROLLA之名,但在研发过程中已经完全抛弃了前代车型所留下的既定框架。整个团队从零开始进行开发,并且与综合素质优异的欧洲对手进行对标测试。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新一代COROLLA打造成适应全球市场的车型。

2004年,一汽集团与日本丰田合作,合资生产第九代丰田COROLLA卡罗拉车型,并引入了它的中文名字,花冠。一汽丰田花冠的上市,翻开了中国家用轿车全新的一页。

第十代

2006年~2012年

丰田于2 0 0 6年推出了在M C平台上打造的第十代COROLLA卡罗拉,并且提供了尺寸有所区别的两种车身。输往海外市场的车型按照改性换代规律而变得更大,日本本土的COROLLA则需要受到法规对于尺寸的限制而保持身材。

第十代卡罗拉的外观更加时尚,融入了丰田的家族化前脸。不仅标配前排安全气囊,侧气囊和侧气帘也被列入到标配清单当中。此外卡罗拉配备了EPS电子助力转向系统,提高了驾驶的路感和指向精准性。

2007年,第十代COROLLA在中国首发上市,由于当时第九代COROLLA即花冠,还在市面上销售,所以第十代COROLLA进入中国就以英译名字,卡罗拉面向市场。

第十一代

2012年~至今

2012年五月丰田发布了第十一代COROLLA,但这次投放车型还仅针对日本本土市场。这代COROLLA提供1.3L和1.5L两款四缸自然吸气发动机,驱动形式为前驱或四驱。车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5档手动变速器和CVT无级变速器之间进行选择。

北疆博物院百年历史回顾 篇4

这座由比利时建筑师设计的风格独特的历史建筑, 曾藏有古生物、古人类化石及动物、植物、岩矿标本20余万件, 其中有模式标本1000多件。该院出版的刊物、著作, 有很多已列入世界动物学、植物学、古生物学文献宝库, 至今仍然是我国北方地区考察生物各学科早期科学纪录的重要依据。早在20世纪30年代, 北疆博物院就已经在国际上赫赫有名, 被誉为当时世界上的“第一流博物馆”。

北疆博物院为法国神甫黎桑 (他的中国名叫桑志华) 于1914年来华创建。1949年天津解放后, 北疆博物院由津沽大学代管, 1951年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接收, 1952年5月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人民科学馆筹备委员会, 由南开大学生物系主任肖彩瑜教授兼任馆长, 同年11月接收北疆博物院, 建立天津市人民科学馆, 1957年更名为天津市自然博物馆, “文化大革命”中, 1968年天津市自然博物馆与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合并, 建立天津市博物馆, 1971年天津市博物馆又与天津市红太阳展览馆合并为天津市博物馆, 1974年恢复了自然博物馆建制, 更名为天津自然博物馆。

天津自然博物馆新馆于1998年10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重建后的自然博物馆占地约20000m2, 馆舍呈“海贝含珠”态, 寓意天津自然博物馆是坐落于渤海之滨的一颗明珠。

从1914年—2011年近百年间, 天津自然博物馆经历了由外国人到中国人管理的转变, 经历了馆址的变迁。但是在这薄薄的卷佚中, 却记录着中、外学者那种钟爱事业的、绵绵不断的真情和努力, 从他们近一个世纪的科学研究轨迹中, 我们不难看出一个近百年的博物馆是如何创建与发展的。

一、科学研究工作与博物馆的发展

1. 早期的科学考察与博物馆的创建

1912年, 已经获得法国科学院动物学博士学位的桑志华, 了解到中国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长江以南已经有人考察, 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方尚属空白。桑志华打算填补这一空白。1914年至1917年, 桑志华主要对天津、北京、河北、山西及周边地区进行考察, 了解中国的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情况, 积累相关资料, 为他深入北方腹地研究奠定了基础。

1918年桑志华开始对山西、陕西、内蒙、甘肃、青海等中国北方腹地进行考察和采集发掘活动。它采集了数以筐计的植物标本, 2000余件矿物标本、一系列的哺乳动物皮张、形态各异的昆虫标本, 累计起来可达10米高。由于当时交通工具落后, 他雇用了7辆5套牲口的大车和18匹骡子及骆驼进行运输。

从1919年到1931年, 是桑志华考古探险的辉煌时期。他在中国发现了世界上罕见的哺乳动物化石和旧石器地点。后来, 桑志华与德日进共同建立由北疆博物院与巴黎博物院联合组成的“桑志华——德日进法国古生物考察团”, 历时23年 (1923年—1946年) 。他们的行踪遍及黄河、白河、滦河和辽河流域, 先后涉及了河北、山西、内蒙、陕西、宁夏、甘肃、青海、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北京和天津等14个省市, 到过300多个县, 总行程45000—50000公里。他们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贡献是: (1) 发现了上新世三趾马动物群——中国古哺乳动物学从此开始了一个新纪元。 (2) 发现了晚更新世旧石器——掀开了中国旧石器年代和史前研究的第一章。 (3) 发现了“河套人”——史前考古中第一个在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 (4) 发现了中国第四纪真马—三趾马动物群——中外地质学家争先查看的“地质博物馆”。 (5) 发现了晚新生代动物群——犹如一部完整的地质编年史。

桑志华将各地采集的资料, 收集的动物、植物、岩矿、古生物、古人类标本先后分十几次运回天津, 先存放在天津天主教崇德堂 (现在营口道) 的房间里 (包括地下室) , 后来多得已无法容纳, 于是建立博物馆的工作就提到法国天主教会、献县教区、法租界行政当局的议事日程上。1922年, 在英租界的马场道, 博物馆与工商学院 (后叫津沽大学, 现在的外国语学院) 同时兴建。博物馆先建主楼三层, 正式命名为北疆博物院 (亦称黄河—白河博物馆) 。

2. 深入的科学研究与大量论文的发表

注重学术研究, 聘请专家学者进行研究工作, 卓有成效。1920年, 聘法国懂植物学的享利·塞尔 (Henri Serre, 中名柴联抱) 神甫整理植物标本。1928-1929年, 聘法国鞘翅目专家杜歇尔 (J.Duchaire) 做鞘翅目分类工作。聘巴黎博物院《海洋生物志》主编之一罗学宾 (Pirerre Leroy) 神甫来馆工作, 使北疆博物院的海洋动物研究与法国《海洋生物志》联系起来。雇用3位俄国专业人员, 柯兹洛夫 (I.Kozolow) 担任高等植物的研究, 巴甫洛夫 (P.Pavlov) 主要做昆虫鳞翅目、两栖类、爬行类的研究, 雅科甫列夫 (B.Iakovleff) 负责鱼类、哺乳动物的研究。北疆博物院和欧洲许多博物馆有着联系和交往, 鉴定和发表模式标本200多种。还附设实验室与情报部, 主要供工商学院教学使用, 并为法国等欧洲博物馆及自然历史研究机关提供研究标本。

北疆博物院出版物共计51期, 在其他刊物上发表的主要著述有74篇, 内容涉及古人类学、植物学、动物学、古生物学、岩矿、地质学等。如桑志华撰写的《1914-1923黄河流域勘查报告》 (四卷, 1924年出版) 、《1923-1933黄河流域十一年勘查报告》 (四卷, 1936年出版) ;桑志华和德日进合作考察研究并发表许多极有价值的文章;德日进在北疆博物院的主要著述38篇。该院出版的刊物、著作, 有很多已列入世界动物学、植物学、古生物学文献宝库, 至今仍是考察我国北方生物学各分支学科早期科学记录的重要依据。

1952年, 天津自然博物馆成立, 接收原北疆博物院的工作。由于当时缺乏专业人员, 我们聘请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动物标本室、昆虫研究室、植物研究室的专家林镛、杨钟健、郑作新、寿振黄、陈世骧等来馆了解标本的状况, 他们回京后写了专题报告, 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天津自然博物馆在各个学科及各项业务工作中不间断地开展了科学研究。在肖彩瑜馆长的带领下, 进行了半翅目昆虫的研究, 组织一批专业人员分赴全国各地开展采集、调查, 收集了大量的标本, 填补了中国半翅目昆虫研究的空白, 共发表新种200个, 在著名动物学家顾昌栋教授的带领下, 开展对脊椎动物寄生虫的调查研究, 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 天津市青年科学基金1项, 发表论文60余篇, 发现新种100多个。1980年由原联邦德国美因兹大学古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与天津自然博物馆承担《中国乳齿象化石的研究》, 于1983年在原联邦德国用英文出版了专著。1987年天津自然博物馆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所、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合作研究《中国陕西榆社地区新第三纪地层及动物群》。后来, 我馆又与古脊椎动物所共同承担了我国新第三纪动物群的研究及地层意义的研究任务。1979年古脊椎动物所邱占祥先生与我馆科研人员发表了“甘肃庆阳上新世鬣狗科化石的研究”, 又于1987年发表了《中国的三趾马化石》专著, 该书获1990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于1985年、1987年先后完成了“天津淡水鱼类区系”和“天津淡水鱼类区划”的研究。我馆参加了天津市海岸带和海洋资源综合调查工作, 编写的《天津市海岸带和海洋资源潮间带生物调查报告》和《天津市海岸带植物资源调查报告》荣获1987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我馆还承担了《河北植物志》的编写工作, 发表了《中国香蒲属的研究》等。在鸟兽研究方面发表了《天津地区资源鸟调查》《天津地区兽类区系》等。另外, 2004年还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中国最原始的霸王龙及原始羽毛在霸王龙身上的证据》和《中国的四个翅膀恐龙》等文章。除上述项目成果外, 几十年来, 在采集发掘、藏品保管、陈列设计、美术摄影、剥制技术、宣教工作、博物馆学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科学研究, 发表了一批颇具水平的论文。据不完全统计, 我馆科研人员在几十年间, 发表在各种学术刊物的文章已超过千篇。

3. 系统的归纳整理与著书立说

1952年以来,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昆虫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西南农学院、西北农学院、中南昆虫研究所的专家、教授经常来我馆查阅和借用标本, 为了更好地利用馆藏为科学研究服务, 于1964年组建并于1975年调整了古生物标本室, 增加了天津植物和河北植物专柜, 动物标本则分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昆虫三大类分类整理。全国各地及国外的科学工作者来我馆查阅标本、图书资料的共有200多个单位, 近3000人, 根据他们的要求, 我们提供了各类标本约10万件, 同时还提供了不少图书资料。

与此同时, 我们按照“先沿海、次华北、再全国”的步骤, 进行了大规模的科学考察与采集、征集工作, 我们分赴祖国各地, 足迹踏遍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 工作在深山老林、沙漠海岛, 跋山涉水、风餐露宿, 抢救性地采集、征集了大量珍贵稀少的古生物、动物、植物、岩矿等标本。至2004年, 馆藏标本已增加到40万件。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磨练, 天津自然博物馆已经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员,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辛勤耕耘, 不断播洒着汗水和种子, 同时他们也在收获中得到欣慰。近年来, 一批高水平的论文与专著不断问世, 在昆虫学研究方面出版了《中国重要农业害虫》《西藏昆虫》《中国经济昆虫志》《中国蝽类昆虫鉴定手册》《世界蝴蝶博览》《世界观赏昆虫》等。在鱼类学方面出版了《天津鱼类》《鱼类生物学》《天津海岸带和海涂资源调查报告》, 在鸟类学方面出版了《鸟标本收藏》《天津鸟类志》。在寄生虫学方面出版了《黄渤海鱼类吸虫研究》《鱼类寄生虫与寄生虫病》《中国动物志——吸虫纲第二卷》。在植物学研究方面出版了《河北中草药》《河北植物志》《天津植物志》。在古生物学方面出版了《中国乳齿象的进化》《中国的三趾马化石》《化石收藏》《哺乳动物骨骼学》等。

此外, 我馆还出版了20集《天津自然博物馆论文集》《馆藏精品图集》《建馆80周年论文集》《建馆90周年论文集》《欧亚自然博物馆高层论坛文集》《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考察》《动物王国奥秘》 (昆虫、海洋动物、陆生动物、远古动物) 等。从天津自然博物馆近百年的历史发展中, 我们体会到, 如果把博物馆的藏品比作一个巨人的躯体, 那么科研工作便是她的心脏, 而陈列展览则是她的灵魂。

二、藏品特色及其科学管理

1. 早期藏品的形成及其特色

桑志华于1914年3月来到中国, 他设想是较为系统地考察所有注入渤海湾的水系如黄河、白河、滦河、辽河等及其流域地区, 收集地质学、岩矿学、史前学、古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人文学、经济学等方面的资料与标本。

桑志华以探险家的身份在我国华北、西北等地收集了大量的脊椎动物化石并在进行民俗采风时收集了一些文物。他所收集的时代最早的是甘肃庆阳地区 (最晚中新世, 1000万年—500万年间) , 最晚的是内蒙古萨拉乌苏地区 (更新世晚期, 10—20万至1万年) 。化石最丰富的山西榆社盆地 (其中包括山西东南部的榆社、武乡、沁县, 亦包括晋中的太古盆地的一部分) , 时代从蓬蒂期一直延续到泥河湾期 (从距今1000万年—180万年间) 。最著名的是河北原泥河湾, 它代表我国北方更新世早期的层型剖面地点, 这地区化石很丰富, 称为泥河湾动物群或泥河湾期。上述四个地区是我馆保存脊椎动物最丰富的地区, 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威望,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慕名而来。现将我馆这四个地区的化石, 按它的时代的早晚一一分述如下:

(1) 甘肃庆阳地区。桑志华1919年6月在庆阳北55公里的辛家沟和稍南的赵家岔发现了三趾马动物群 (当时记录的是蓬蒂期动物群) , 1920年又在这两个地点进行大规模的发掘, 他这次所获得材料十分丰富。遗憾的是对这批材料从未仔细研究。这批化石主要有长颈鹿、三趾马和鬣狗三大类, 其中鬣狗化石保存较好。鉴于这部分化石散存于北京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天津自然博物馆两处, 经双方有关领导及业务人员协商, 决定共同研究。在邱占祥教授的建议下, 首先从庆阳的鬣狗开始研究。研究使用了桑氏在该地区采集现存于我馆46件标本,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久寻未见的现生种鬣狗在上新世中期 (即保德期) 的直接祖先类型, 订了一个祖鬣狗新属 (Palinhyaena gen.nov.) 两个新种;重现新种 (reperta sp.nov.) 叠齿新种 (imbuicata gen.nov.) 最有趣的是祖鬣狗的两个种分别而且显示了缟鬣狗 (Hyaena) 和班鬣狗 (Crocuta) 的一些特征。叠齿整个说来稍显原始而且颊齿覆瓦状, 这和缟鬣狗的特征是吻合的。而重现则与班鬣狗更为接近。关于现生鬣狗的祖先, 早在50年代开始, 这个问题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 遗憾的是提不出具体的种属特征。1978年我们在研究庆阳祖鬣狗时, 发现它的各方面性质表明, 它极可能是找寻半个世纪的现生鬣狗的共同祖先。它在我馆沉睡了50年, 终于苏醒了, 发挥了它的光彩。

(2) 山西东南部榆社盆地 (它的范围包括榆社、武乡县、沁县) 。桑志华和汤道平 (M.Trassaert) 于1934年就开始在榆社地区采集哺乳动物化石, 并进行了地质调查。该地区是一个哺乳动物极为丰富的地区, 包括的门类有:食虫、食肉、长鼻、奇蹄、偶蹄五大目 (到1938年已采集约2300件) 标本。

(3) 泥河湾盆地 (河北阳原县) 。我馆保存的泥河湾地区的哺乳动物化石是桑志华于1924年、1925年和1926年与德日进在困难的条件下采集的。德日进与皮维窦 (J.Piveteaau) 于1930年发表了《泥河湾哺乳动物化石》刊登在法国的《Annales de Palionto Iogie.Tome x Ix》。主要记述采自泥河湾村附近和桑干河两岸采集的哺乳动物化石。这篇研究论文的目的是对桑干河谷及湾盆地黄土层以下的地层中动物群的描述。

他们这次研究首次准确地提供了生命史上这个重要时期的资料, 尤其是可以看到现生动物形成及其地理分布的特性。它给我们揭示了一个与欧洲中晚上新世动物群十分相似但有明显亚洲特征的动物群。他们把桑干河盆地中采集到的哺乳动物化石, 订为泥河湾动物群, 该动物群可与欧洲的维拉方期 (Villafrianchian) 动物群相比。因为它介于蓬蒂期地层与黄土之间, 为此和相关的 (中国河流早—近期沉积) 地文阶段所含的软体动物群, 泥河湾地层可能没有疑问属上新世晚期, 我国地质界现在算作“三门期”的第四纪早期。这同研究者根据哺乳动物化石的研究所确定的结论是一致的。

(4) 内蒙古萨拉乌苏河动物群

1924年德日进和桑志华, 在他们关于内蒙古和陕北第一次发现旧石器文化的初步报告中, 指出:这是在中国第一次较多地发现旧石器, 且有人类化石发现 (只有一个门齿) , 更有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共生;同一时期又相距不远的宁夏灵武水洞沟地方发现了大量石器, 所以这个发现很被重视。人类化石订名为“河套人”, 石器代表在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河套文化”。“萨拉乌苏河系”就是出产“河套人”和“河套文化”的地层, 因此它在人类体质形态和文化发展的研究上, 都有重大意义。

萨拉乌苏动物群中重要的种属有肉食类的洞穴鬣狗, 奇蹄类的披毛犀、野驴、蒙古野马, 偶蹄类的野猪、骆驼、赤鹿、河套大角鹿、羚羊、转角羚羊、王氏水牛和原始牛, 另外还有纳马古象和鸵鸟, 以上动物多数都是已经绝灭的种属, 从动物群的性质看当时河套一带显然不是像现在这样的干燥, 应该代表一个草原和树林的环境。湖泊面积要比现在广大, 沉积了分布面积相当广的湖泊堆积, 同时又有水牛和一些鹿类在附近生活, 野猪和原始牛则是当时森林中的居住者。

2. 藏品的保管与标本的鉴选

1952年遵照“各按系统, 自上而下, 原封不动, 先接后管”的方针, 我馆开始接收原北疆博物院的工作, 12月1日选出标本清册, 办理完毕移交手续, 当时有化石12225件, 动物标本145311件, 植物标本61659件, 另有图书15752册, 对标本情况, 那时尚不十分清楚, 有待进一步整理。天津自然博物馆成立后, 极为重视藏品保管工作, 坚持开展标本管理养护以及科研工作, 并对藏品保管及鉴选工作做了大量探索性的实践。

(1) 坚持作好库存标本的清查、整理、排架建卡建帐工作, 基本达到保管妥善, 查用方便。藏品保管工作是从清查北疆博物院遗留标本开始的。要摸清北疆博物院藏品底数, 必须清查全部遗存的标本。

保管人员对库存标本开展了系统的整理, 逐步建立标本顺序卡片和分类卡片, 将标本按照其不同门类的各自分类系统进一步调整排架, 更加合理的调整为每一件标本的存放位置, 提高标本的使用率, 使之更能适应馆内业务工作需要, 发挥藏品作用。同时, 在此期间, 逐步着手建立动物、植物、古生物标本分类帐册, 使保管工作开始步入正规。

(2) 鉴选一、二级藏品, 实现藏品分级管理, 妥善保存国家珍品。六十年代初, 按照国家文物局的要求, 保管部门在馆领导及许多位专家的指导下, 指定出《馆藏一、二级标本鉴选定级标准》。依据这个标准, 古生物、动物、植物几个部分的业务人员查阅文献资料, 根据有关记载, 从馆藏标本中鉴选出一、二级标本约1200余件。经核准, 建立标本档案, 编制标本目录, 上报备案。对于一、二级标本, 由专人负责, 实施特殊保管。

鉴选馆藏一、二级标本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随着标本的不断增加和整理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 将会发现和鉴选出更多的一、二级品。需进一步核实上报。

3. 藏品的采集、征集与藏品积累

建国后, 我们克服了人员、经费等多方面困难, 积极地开展了采集征集工作。本着“先沿海、次华北、再次全国、最后国外”的步骤进行。

(1) 在植物方面, 搜集工作由三北向江南, 由随机搜集朝定向、系统性搜集发展, 使植物所代表的生态类群逐步增加。

自1957年以来, 我们有多次采集、征集工作是在长江以南地区进行的。如: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贵州及至西藏;华东地区的福建;华南地区的广东、广西、海南。致使馆藏植物标本的覆盖面大大增加。

50多年来的采集、征集工作, 使馆藏中包容了来自寒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 (如:长白山)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如:雾灵山) 、亚热带长阔叶林带 (如:武夷山) 、热带雨林 (如:西双版纳) 等地带的植物标本。拥有这多种多样生态类群的植物标本及科学资料, 对于一个面向全社会进行教育的自然博物馆是至关重要的。

(2) 在动物方面, 50多年来搜集标本的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 较大的有41次所得标本总数约为13万多件, 搜集超过1万件的年份有四个年份 (1957、1958、1963、1977) 。

我馆的动物学工作者为采集动物标本, 走遍了30个省、区, 跋山涉水辗转大江南北, 例如:东北的兴安岭、长白山;海南的吊罗山、五指山、尖峰岭;广西的十万大山、大瑶山、陇瑞保护区, 云南的横断山、西双版纳;四川的峨眉山、青城山、贡嘎山;福建的武夷山、龙岩;内蒙海拉尔、呼伦贝尔草原;青藏高原;新疆的大沙漠;以及台湾、西沙群岛。

(3) 在昆虫标本的藏品中, 1914年—1937年期间采集的标本占全部昆虫藏品的50%, 这些标本来自东北、华北、内蒙、西北地区。而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进行了大量的采集工作, 增加了海南、广西、云南、四川、福建等地区标本达10多万件, 使我馆昆虫标本藏品数量增大, 种类增多。在昆虫分类的34个目中, 除我国现在尚无记载的重舌目、极为少见的蛩蠊目和西藏才有的一种缺翅目外, 我馆收藏的昆虫标本种类达30个目。我馆还通过合作办展等方式征集到大批世界各地的昆虫标本。

(4) 古生物化石征集工作, 我馆一直本着为陈列展览服务的原则, 尽量选择可视性较强的珍贵种类, 如巨型禄丰龙骨架化石 (1959年) 、胡氏贵州龙化石 (1961年) 、黄河剑齿象骨架化石 (1974年) 、巨型山东龙骨骼化石 (1975年) 、准葛尔翼龙化石 (1979年) 、自贡蛾眉龙骨架化石 (1982年) 、猛犸象牙化石 (1986) 、剑齿虎头骨 (1999年) 、许氏禄丰龙 (1999年) 、野牛化石 (1999年) 、贵州龙化石 (1999年) 、鹦鹉嘴龙化石 (2000年) 、野马、牛、鹿化石 (2000年) 、娇小鸟、热河龙、矢部龙、翼龙化石 (2001) 年、潜龙、弛龙、幻龙、中华鸟龙 (2002年) 、伊克昭龙、猎龙、热河龙化石 (2003年) 、孔子鸟、长翼鸟、鱼龙、辽西蛙、蜥蜴、蛇、恐龙蛋、原角龙化石 (2004年) 。至2011年, 我馆馆藏标本已超过40万件。

4. 藏品信息管理系统

计算机在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日益普及与完善, 将给传统的藏品管理带来新的革命, 它把管理人员从繁忙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更加科学的管理藏品, 高效快捷地“利用”藏品, 深入透彻的研究藏品。然而, 使用计算机进行藏品的科学管理, 首先应从藏品规范化做起, 规范化是计算机管理的必备基础与前提。我国的博物馆除少数几座老馆外, 绝大多数是建国后建立起来的, 历史相对较短。而博物馆的类型种类繁多、藏品种类复杂, 以自然类博物馆为例, 藏品可分为现生动植物标本、古代生物化石标本 (包括古代无脊椎动植物化石、古两栖爬行类化石、古哺乳化石、古人类化石等) 、岩石矿物标本等。其藏品的时间跨度大、来源范围广、加之各馆的实际情况也有所不同, 工作中采用的方式方法也不一致, 故整个博物馆界藏品管理规范化程度与其他行业相比相对较低, 直接影响藏品管理现代化的进程。因此, 尽快实现博物馆藏品管理规范化, 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天津自然博物馆办公化及藏品信息管理系统建成于2001年, 是本馆多位专家和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晶。整个管理系统以SQL SERVER2000作为底层架构, 以ASP作为界面语言, 结合了SQL SERVER2000的易用性及易管理性与ASP语言的良好兼容性。选用IE浏览器作为主界面, 操作简便, 易于掌握。该软件系统是专门对自然博物馆网上办公及藏品信息管理特点而设计的行业软件。其特点是覆盖信息面广, 各种藏品特色信息均已内置, 具备其他行业软件, 如查询、检索、打印等功能。藏品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5个模块:动物部分、植物部分、古生物部分、古人类部分、岩石矿物部分。经过几年的使用实践, 证明这套管理软件是自然博物馆切实可行的管理软件。

三、与时俱进的展示理念

博物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她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她能适应时代的变迁不断的改变她的哲学思想、工作方法特别是陈列展示理念。所以, 博物馆的展示也与博物馆一样, 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自然科学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历史, 正是体现这种动态的过程, 是不断与时俱进的。

1. 早期陈列的特征

早期的博物馆陈列特征一般为没有分类系统的良莠杂陈, 只能说是藏品库的对外公开。天津自然博物馆1928年对外开放时, 在新建展厅内, 陈列有地质学、古生物学、史前史考古学及人种学等多种标本。动植物方面, 有鸟类标本近400种, 以及各种鱼类、兽类标本;地质学方面, 有花岗岩、玄武岩岩石标本、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物, 如黄铁矿、方铅矿、石英水晶等;古生物方面, 大多数是哺乳动物化石, 很多是大型动物化石, 如披毛犀、象、鹿的骨架;人种方面, 囊括各种具有民族特征的艺术品、宗教用品、服装、劳动用品等。可以称作是我国最早、最全面的自然史陈列了。

2. 分类法在陈列中的应用

1735年, 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发表了《自然系统》一书, 提出了把生物的种按双名法以拉丁名命名, 对推动世界万物的系统分类起了思想上的启蒙作用。1836年, 丹麦考古学家汤姆森史前三时期学说的分类法首先在哥本哈根大学的考古展示中心加以应用, 开辟了在展示中应用分类法的先河。汤姆森把欧洲史前人类及现代人类技术上的发展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 这种被称为“三纪”式的陈列方法, 揭开了展示中应用分类法的序幕。自然历史博物馆在陈列中采用了林奈的分类学方法, 即按生物的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法展出生物与古生物。如天津自然博物馆在1953年举办的《古生物及矿物岩石陈列》《脊椎动物陈列》《无脊椎动物陈列》, 1954年举办的《自然发展史陈列》, 1960年的《植物陈列》, 1986年《古人类陈列》也都是按照分类法系统进行陈列展示的。然而, 这时期的展示只是把性质相同或类似的藏品放在一起, 这时的博物馆只是文人雅士孤芳自赏的场所。这样的展示只有专家学者才能看懂, 对绝大多数的外行人来说仍然有如隔壁观火, 不能得到更多知识。

3. 主题单元异军突起

主题单元陈列是指在设计陈列时主题要突出, 观点要明确, 即设计者非常明确展出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要向观众交代什么观点。在一个主题下, 把陈列又细分为若干个单元。

设计者从思想上摒弃传统的博物馆陈列以“物”为主的思想, 千方百计地以各种手段使主题显明、观念集中。老式的博物馆是名副其实的陈列馆, 只要把一些贵重的藏品陈列的安全、美观就可以了。但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 日益进步的传播技术把世界缩小于方寸之间, 对于不少的“物”可以从电视等途径看到, 而博物馆是信息的载体, 人们渴望从博物馆得到更多、更新的文化科学信息, 已失去了对众多的“物”的兴趣。而且许多观众到博物馆来是为了消遣, 我们的展览必须是观众喜闻乐见的, 寓教于乐, 所以当前博物馆不再以物为重点, 教育已上升为主要任务。

主题单元陈列还摒弃传统上以严格的学科为陈列主题的观念 (如我国许多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陈列都分为动物、植物、古生物、古人类) , 要采用多学科的综合表现, 这样才能更接近自然的真实和人类生活的真实。自然界是复杂的, 解释自然需要不同学科的知识, 否则就不可能全面, 不可能引起观众的兴趣。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国外已经有不少的自然历史博物馆采用主题单元陈列,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开风气之先, 他们已展出了十多个新式陈列。又如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地球环境厅”有六个主题, 即地动惊魂、足下宝藏、瀛海探奇、人与环境、动物保育、物质与能。

天津自然博物馆新馆布展也采用了主题单元方式, 组成9个陈列厅, 依次为恐龙厅、古哺乳动物厅、水生生物厅、两栖爬行厅、动物生态厅、昆虫厅、海洋贝类厅、热带植物厅和电教厅。每个展厅又分为不同展区, 如动物生态厅又分为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四个景区。昆虫厅又分为昆虫的一生、翅膀的构造、比较原始的昆虫、会唱歌的昆虫、排放异味的昆虫、身披盔甲的昆虫、社会性生活的昆虫、令人讨厌的昆虫、最美丽的昆虫、需要保护的昆虫等等。

4. 互动展示独树一帜

20世纪科技的高速发展迅速的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特别是进入信息社会后, 人们迫切地需要从亲身体验中学到在人才竞争中作为一个人必备的最新的科学文化信息, 陈旧的博物馆的展示手段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科技博物馆派生出来的科学中心应运而生。

它一改以物品为导向的传统博物馆的模式, 而代之以观众的自娱自乐为导向, 因而出现了叫观众参与的触摸展示, 这就在博物馆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 一开始, 就让囿于传统的博物馆工作者目瞪口呆, 大骂破坏了博物馆的传统, 但参观博物馆的绝大多数观众则希望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甚至嗅觉亲自体验每一件展品或展项的科学文化内涵。这样的展示手法符合教育心理学的原理, 因此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 我国的科技馆及自然历史博物馆已屡见不鲜。

因此博物馆展示增加了互动项目十分重要, 诸如: (1) 简单触摸, 一般观众对看到的新鲜物品本能的反映就是动手摸一摸, 触摸是获取知识的有效手段。可以摆放一些比较结实的展品, 比如恐龙大骨骼化石, 让观众感受远古时代的气息; (2) 简单机械传动, 通过一些机械传动, 不用电, 达到观众动手目的; (3) 电动装置, 主要通过按钮操作完成一些互动项目; (4) 多媒体主要是触摸屏互动, 需要根据展览的主题专门编制软件。制作DVD或者VCD播放动画片, 再现远古时期景观; (5) 开放式景观, 模拟古代或异地环境, 观众可以穿梭其中, 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时为了烘托主题, 整个展厅都可能布置成一种野外环境;把一些熟悉的事物放大, 展示微观世界, 往往也能吸引观众的极大兴趣。

5. 活体展示锦上添花

博物馆的展示是博物馆工作水平的综合体现, 又是博物馆与观众沟通的媒介体。不同时代的观众对展示有不同的要求。当前博物馆的展示除了为广大观众提供观赏、休息、娱乐、观光服务外, 还要在寓教于乐中为观众提供多学科的科学文化信息, 完成教育使命。因此, 活体展示开始进入博物馆的陈列中。

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环境博物馆。该馆展示的主题是“和谐的生命”, 共有4个单元, 即热带雨林、劳伦琴森林、劳伦琴海岸、北极与南极4个生态系统, 每个单元下有若干个展区。他们在一个500米长的特别设计的玻璃房子内把4663个活动物 (249个物种) 、500个活体的植株 (249个物种) 放在不同的单元及展区内, 以复制的岩石、土壤、湖泊、冰川、溪流等展示美洲及南极、北极的4个生态系统动植物在野外怎样生活, 在博物馆内怎样生活。由电脑控制的喷淋、喷雾系统、供水系统、温度控制系统, 灯光照明, 光线调空等设备能显示季节的变化、昼夜的温差、相对湿度、温度的改变, 使观众完全漫游在真实的自然界, 使人叹为观止。

天津自然博物馆紧跟时代步伐, 大胆引用民营资金, 将陈列大厅一层改造成以展示活体生物的“海洋世界”, 以“海洋环境”为主题, 以自然生态为表现形式, 展示活体鱼类、无脊椎动物及海洋哺乳动物。展区分为4个单元:热带雨林观赏区、海洋珊瑚礁鱼类观赏区、海底隧道观赏区和零距离触摸区。

6. 巡回展览应运而生

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巡展工作可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 那时的巡展题材以农业科普知识为主, 展出地点主要局限在本市各郊县, 到了八十年代末, 《优生优育知识展》开始到东北、山东、江南一带展出。天津自然博物馆的藏品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在人员方面, 研究人员、技术人员、营销人员相对比较齐全, 并且有一定的巡展工作推广的操作经验。经过再三仔细研究决定, 合理有效整合藏品和人力资源, 在缜密的市场调研的前提下, 将市场及产品进行细分再细分。从内容上将巡回展览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以自身馆藏内容为主的自然科普类, 另一类是以馆藏内容以外为辅的社科类, 使其两者互补, 把项目做大、做全、做强。自然科普类以馆藏为特点, 以基本陈列为蓝本, 将其“克隆”、浓缩;人文社会类的以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为题材。借助商业超市一站式服务的经营理念, 由2001年初的六个展览, 经过迅猛发展, 已形成了八个专题 (实物标本系列、环保知识专题、精神文明建设专题、生命科学专题、现代科技专题、青少年身心健康专题、健康知识专题、百大系列专题) 、六十个展览。

中国汇率制度历史回顾 篇5

内容提要:文章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过程: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币汇率从基本稳定到实行钉住一篮子货币的“钉住汇率制”;

二、经济转轨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双重汇率时期;

三、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则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 汇率制度 沿革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配套措施。客观考察与分析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沿革,探索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及其目标,对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演变过程。我国的外汇体制改革也经历了一个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转变为在外汇留成和外汇上缴体制基础上的计划与市场结合的管理模式,然后再转变为建立在结售汇制上的以供求关系为基础、市场调节为主的管理模式。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以各阶段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各阶段经济体制改革为线索,以改革开放、汇率并轨为分界点,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计划经济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对外贸易由国家垄断,统一平衡,国内价格长期保持稳定水平。与之相适应,当时人民币汇率是官方制定的固定汇率,只是作为编制计划和经济核算的标准,保持了稳定的方针,只在外国货币贬值或升值时作相应调整,人民币汇率与对外贸易联系并不密切。

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底):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和起伏回升阶段。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了统一的货币——人民币。但因建国之初全国通货膨胀形势严重,各地区物价水平不一致,因此各地人民币在中央统一政策和管理下,以天津口岸汇价为标准,根据当地情况公布各自外汇牌价。1950年7月8日,随着经济秩序的逐步恢复和全国财经统一制度的建立,人民币实行全国统一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公布。(1)从1949年到1950年3月全国统一财经工作会议前,人民币汇率调整频繁,并大幅度调低。当时根据“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劳资两利”的经济政策,在“统制对外贸易”的原则下,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扶植出口,积累外汇资金,购买主要进口物资,确定人民币汇率的方针是“奖出限入,照顾侨汇”。奖出即奖励出口,保证75—80%的大宗出口物资私商获得5—15%的利润;限入即限制奢侈消费品进口,并照顾华侨汇款的实际购买力。由于国内物价猛涨而国外物价稳定甚至下跌,汇率大幅度波动,1949年3月人民币汇率为600旧人民币/美元,至1950年3月调至42 000旧人民币/美元,期间汇率调整达52次之多。

(2)从1950年到1952年,人民币汇率逐渐调高,起伏回升。1950年3月全国财政经济会议后,国内金融、物价日趋稳定,而国际市场物价上涨,为保障外汇资金安全,加速进口物资,汇率政策由“奖出限入”变为“进出口兼顾”。从1950年3月至l951年5月共调高15次,从42 000旧人民币/美元调至22 380旧人民币/美元,升幅46.7%。

总之,这一时期,国家用汇需求很大,但由于外国的经济封锁,外汇资源紧缺,进出口渠道不畅,侨汇汇率阻塞。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国家建立外汇集中管理制度,人民币汇率主要作用为调整对外贸易,照顾侨汇收入,制定的主要依据是物价。

2.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至l972年底(1953—1972):人民币汇率处于基本稳定阶段。

自1953年起,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国内金融物价保持基本稳定。世界经济中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基本能发挥作用,维持纸币流通下的固定汇率制度。鉴于对私营进出口商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对外贸易由外贸部所属的外贸专业公司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统一经营,外贸系统采取了进出统算,以进贴出的办法。1964年起还采取了对一部分进口商品加成的办法,即外贸为用货部门的进口商品作价,按进口成本加价103%,以进口盈利弥补出口亏损,不需要再用汇率来调节进出口贸易。在这种条件下,人民币汇率主要用于非贸易外汇兑换的结算上,按国内外消费物价对比,汇率已适当照顾侨汇和其他非贸易外收入,也无调整必要。为了维护人民币的稳定,有利于内部核算和编制计划,人民币汇率坚持稳定的方针,在原定汇价的基础上,参照各国政府公布的汇率制定,只有在外国货币发生升值或贬值时,才作相应的调整。l955年3月,新币代替旧币,直到1971年11月,人民币汇率在近16年时间里基本保持为2.4618人民币/美元的水平(如图1)。

3.从西方货币实行浮动汇率至人民币贸易内部结算价时期(1973—1978):人民币实行钉住一篮子货币的“钉住汇率制”,汇率调整频繁。

1968年我国在国际结算中试行人民币汇价结算,人民币汇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对外商品的价格、外汇收支和外商的盈亏。同时,由于国际货币体系中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体制岌岌可危,1971年8月,美国停止各国中央银行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1973年3月,西方货币纷纷实行浮动汇率,汇率波动日益频繁。在动荡不定的国际金融背景下,为了避免西方国家经济衰退的影响,推行人民币对外计价结算,保持对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相对稳定,促进对外经贸的正常开展,我国采用钉住篮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制度。主要选用与我国外贸有密切关系的国家和地区的货币组成“货币篮子”,再根据“篮”中货币浮动情况及我国政策进行调整,货币篮子的种类及其权重多少由国家统一掌握,并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加以变动,其中,美元、日元、英镑、西德马克、瑞士法郎等在货币篮子中始终占重要地位。由于选用货币和权重的变动,该时期人民币汇率变动频繁,仅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就调整了61次之多。人民币汇率基本上稳定在各国之间汇率的中间偏上水平。1971年12月、l973年美元两次贬值,以后美元汇率又持续

下浮,在1972年人民币汇率偏离2.46人民币/美元后,人民币快速升值,并于l979年达到1.49人民币/美元的水平,汇率高估现象不断趋向严重。这种“钉住汇率制”的汇率安排,操作简便易行,在很大程度上抵御或减少了国际汇率波动对本国货币的影响,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对外经济贸易企业的成本核算、利润预测及减少汇兑风险。但该种方式却因篮子货币的币种选择和权数确定客观依据不足,而使汇率水平的合理制定失去可靠保证;同时国际市场价格和国内市场价格严重背离,汇率作为经济杠杆的作用逐渐消失,蜕化为外贸会计核算的标准,贸易和非贸易价格与世界市场拉大,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间矛盾加剧,从而影响整个对外贸易的发展。

纵观整个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币汇率由政府按照一定的原则制定,成为计划经济的调节工具。但高度的计划性决定了市场力量对汇率几乎不起到任何作用,汇率水平无法真正反映外汇相对短缺的情况。为合理确定人民币汇率水平,发挥汇率在国民经济中的杠杆作用,并逐步使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我国改革开放后便对人民币制度进行了改革,其目的是建立一个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二、经济转轨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1978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中的经济转轨时期1979年起,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其中下放外汇经营仅,实行分散经营,使得由于汇率高估所造成的出口亏损成为一个迫切解决的问题。由此拉开了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的序幕。

1.人民币内部结算价和官方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时期(1981—1984)。

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民币汇率出现严重高估,长期以来的贸易与非贸易单一汇率制度已无法适应进出口贸易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对扩大出口不利。表1为1975—1979年间我国平均出口换汇成本与人民币官方汇率。如1979年我国出口1美元的商品,全国平均换汇成本为2.41元,而出口企业按银行牌价只能得到1.555 0元人民币,因此每出口1美元,企业要亏损0.855 5元,从而造成出口越多亏损越大,而经营进口反而赚钱的不合理现象。

1979年8月国务院决定改革外贸体制,包括打破外贸垄断经营、建立外贸企业自我运行机制、改革进出口和外汇管理体制、消除价格和汇率扭曲等。为促进出口,平衡外汇收支,我国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即对外贸易单位和出口生产企业把收入的外汇卖给国家,国家按一定比例拨给他们相应的外汇留成。而且,自1981年1月1日起,试行人民币对美元的贸易内部结算价,规定贸易内部结算价按照1978年全国平均换汇成本2.53人民币/美元加上10%的出口利润计算出来的,计算出来2.8人民币/美元。1981—1982年由于全国出口平均换汇成本变动不大,贸易内部结算价没有变动(如图2)。同时公布牌价,仍采用“钉住汇率制”的计价原则。这样人民币汇率在改革开放初期形成了贸易内部结算价和官方牌价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贸易内部结算价限于进出口贸易外汇的结算,而官方汇率主要适用于旅游、运输、保险等劳务项目和经常转移项目下的侨汇等外汇结算。

贸易内部结算价的采用,解决了外贸部门出口换汇成本过高以至于出口亏损的问题,加上当时国内物价较为平稳,而美元汇率因采取扩大财攻赤字、紧缩通货等政策处于升值状态,西方国家经济走向复苏,我国的贸易收支明显好转,外汇储备明显增加。1984年外汇储备年末累计余额170.42亿特别提款权,为历史上和20世纪80年代最高水平。但实行内部结算价也暴露了一系列问题,它影响了非贸易部门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使外贸亏损增大,在对外经济中陷入被动,造成了外汇管理的混乱,更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因此实行内部结算价注定成为一个过渡时期的应急措施。

2.取消内部结算价,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时期(1985—1993)。从1985年1月1日起,我国取消内部结算价,官方汇率应用于贸易结算和非贸易外汇兑换。为了消除汇率高估,使人民币汇率同物价的变化相适应,起到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1985年至1990年根据国内物价的变化,我国多次大幅度调整官方汇率。1985年1月1日至10月1日由2.80人民币/美元逐步调整到3.20人民币/美元,下调12.5%。l986年7月5日调至3.70人民币/美元,下调21.6%。1990年11月17日调至5.22人民币/美元,下调9.6%。这几年人民币汇率的下调主要是依据全国出口平均换汇成本上升的变化,汇率的下调滞后于国内物价的上涨。

为鼓励出口,在人民币汇率下调的同时,1985年国家又一次提高外汇留成比例,采取按出口商品收汇金额比例留成的办法。1985年12月我国改变由中国银行多年举办外汇调剂业务的模式,在深圳成立第一个外汇调剂中心,调剂市场汇率日益成为补偿出口亏损、促进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

1988年我国外贸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外贸开始推行承包责任制,并对轻工、工艺、服装三个行业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1991年外贸由补贴机制转向自负盈亏机制,取消财政补贴。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要求人民币汇率成为调节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手段。人民币官方汇率虽然经过1981年到1990年汇率制度的改革,几次大幅度的下调,逐步得到改善,但由于这一时期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人民币汇率的下调,汇率依然偏高。同时,鉴于前几次一次性大幅度下调人民币汇率对国民经济和物价影响较大,企业难以承受,因此从1991年4月9日起,官方汇率的调整改为小步缓慢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单靠官方汇率,难以解决外贸核算问题。所以从1988年3月起各地普遍设立外汇调剂中心,增加留成外汇比例,扩大外汇调剂量,放开调剂市场汇率,利用市场利率,解决出口亏损,鼓励进口,限制非必需品进口,实行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双轨制”。官方汇率从l990年11月的5.22人民币/美元小步调整至1993年底的5.70人民币/美元,下调9.6%。调剂市场汇率按照市场供求状况浮动,波动较大。1988年至1993年由于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进口需求猛增,外汇求大于供,市场汇率不断下跌,由5.70/美元贬值为l993年2月的8.20人民币/美元。为了限制汇率投机性上涨,一度实行限价,造成外汇流向场外交易。1993年5月取消限价,市场汇率骤升至11.20人民币/美元。1993年7月以后,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和中国人民银行对市场进行干预下,到1993年底市场汇率回落到8.72人民币/美元。

作为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计划汇率向市场汇率过渡的形式,双轨制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不过,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的并存,造成了人民币两种对外价格和核算标准,不利于外汇资源的有效配置,不利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1993年11月14日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l994年初,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思想,国务院推出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最为综合的一揽子改革方案,在外汇体制改革方面,总体目标是“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的货币”。1994年1月1日实行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并轨,人民币官方汇率由1993年12月31日的5.80人民币/美元下浮至1994年1月1目的8.70人民币/美元。实行单一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汇率的形成是以市场供求状况为基础,改变了以行政决定或调节汇率的做法,发挥市场机制对汇率的调节作用。并轨后取消了外汇留成和上缴,实行外汇的银行结售汇制,作为一项临时性措施,对经常性项目设立台帐制,取消国内企业的外汇调剂业务,建立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并以银行间外汇市场所形成的汇率作为中国人民银行所公布的人民币汇率的基础。此后人民币汇率结束了长达16年的贬值过程,开始稳中趋升。12年来人民币汇率运行基本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划分也从“管理浮动制”转为“钉住单一货币的固定钉住制”。

1996年7月起外商投资企业开始实行银行结售汇制。1998年12月1日起,关闭外汇调剂中心,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买卖全部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此外,对境内居民个人因私用汇大幅度提高供汇标准,扩大供汇范围,超限额货超范围用汇,经外汇管理局审核其真实性后由外汇制定银行供汇。至此,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尚存的其他经常项目汇兑限制基本消除。我国1996年12月1日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所有正当的、有实际交易需求的经常项目用汇都可以对外支付,这是实现了人民币自由兑换的重要一步。

在资本帐户方面,我国虽然刚引入了QE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等一些准入制度,但是总体而言管制仍十分严格,与资本项目的可兑换还有相当差距。如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现代宏观调控体系的健全,资本市场的成熟,利率、汇率作用的改善等条件,都有待逐步创造。

历史回顾 篇6

来华留学事业已经走过65个春秋,从1950年初来自捷克、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5国的33名来华留学生,发展到2014年203个国家和地区的377054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接收院校从最初的清华大学,扩展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75所院校。在这期间,我国累计接收来华留学生148万人次。

一、初始阶段:来华留学与中国外交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和苏联签订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成为中国外交的首要任务。由于抗美援朝和台湾问题,我国的对外交往受到种种限制,招收来华留学生工作首先从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和对华友好的东欧国家开始,逐步扩大到亚非拉友好国家,招生渠道主要是通过上述国家的驻华使馆派遣政府交换生。

1950年底至1951年初,第一批来自捷克、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5国的33名东欧学生抵华,进入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学习,开创了新中国接收外国学生的先河,促进了中国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与联系。1954年万隆会议后,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得到发展,越南、朝鲜、蒙古、老挝等国家的学生相继来华,推进和稳定了周边外交。20世纪50年代后期,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新独立的国家纷纷与我国建交,我国秉承国际主义义务,为这些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并以此开展和加强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文化、科技交流与合作,培养知华、友华的后备力量。1959年,我国开始接收非洲留学生。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开始接收少量来自西欧、北美和日本的留学生。自此,来华留学生的国别覆盖整个世界。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我国于当年9月19日和22日先后照会各国驻华使馆停止上课,休学1年,约有4000名在华留学生先后回国;应部分留学生要求并征得其使馆同意,少数留学生被批准参与上山下乡运动。因此,参加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队伍里出现了“洋面孔”。

1971年,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以后,与我国建交的国家达100多个。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同年9月,日本时任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1974年,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理论,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三世界来华留学生人数递增。

随着来华留学规模的扩大,留学生教育与管理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1953年,教育部提出“学习上严格要求,生活上适当照顾”的方针;1955年9月,教育部又提出“学习上严肃要求,生活上适当照顾,政治上积极影响”的策略;1962年,中央下达《外国留学生工作试行条例》,形成了“学习上严格要求,认真帮助;政治上积极影响,不强加于人;生活上适当照顾,严肃管理”的来华留学教育管理方针。

1950-1978年,我国共培养了1.28万余名留学生。虽然当时我国接收留学生的条件、规模都十分有限,但大部分留学生都成长为帮助我国与各国开展友好工作的骨干力量。

二、结构调整阶段:来华留学与改革开放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开启了中美互派留学生的新纪元,也进入了中外互派留学生的新时代。1980年2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在我国学习的留学生可以向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学位,对于具有规定的学术水平者,可以授予相应的学位”。学位生的出现不仅代表着来华留学生队伍的改变,也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的对外开放。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和来华留学工作进入了积极探索和结构调整阶段。

伴随改革开放政策和工作中心的转移,以及中国经贸、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单凭中国政府奖学金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来华留学生的需求,高等院校开始招收自费来华留学生,生源扩展到西方发达国家,来华留学生的层次和质量也逐步提高。1978年到1989年,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春天,也是来华留学工作的春天。来华留学生队伍中不仅出现了公费学位生,也出现了大量自费生。他们体现了来华留学工作的层次、质量和规模的上升,也体现了来华留学工作逐步与世界接轨。在此期间,我国共接收了130多个国家的40221名留学生,其中奖学金生13699名,自费生26522名。从此,自费留学生逐渐成为在华留学生主体。

这一时期,国家批量选派出国留学生、招收自费来华留学生,来华留学生生源覆盖西方发达国家,这些成为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突出标志,成为推动中外语言文化交往和东西方价值取向沟通融合的载体。来华留学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检验着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维护着中国的形象和声誉。

三、发展阶段:来华留学与“三个服务”

1989年下半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中止了与我国开展的教育交流合作项目,来华留学工作进入低谷。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加大了改革开放的步伐,来华留学工作逐步恢复。1990年至1994年,中国接收各类留学生人数的年均增长率为49%。

20世纪90年代,中国相继推出“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实施教育兴国和强国战略,推动高水平大学的发展。同时,高校连续几年扩招,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提前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中国高等教育的繁荣推动着来华留学工作向更加开放、更加包容和更加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来华留学工作不仅在规模上有了重大突破,而且进一步将高校明确为招生主体,这意味着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工作的管理职能由政府向非政府机构转变;同时,外国学生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和社会化,逐步淡化在华留学生的“外国人” “客人”和“外交”色彩,拉近了中外学生的距离,促进了多元文化的融合。这一时期,来华留学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引进国外优质资源,为世界培养领袖级人才,在服务国家整体外交的同时,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服务,为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

为加强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法制化管理,规范和简化外国留学生来华申请手续,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中小学接受外国学生管理暂行办法》(1999年7月21日教育部令第4号)和《高等学校接受外国学生管理规定》(2000年1月31日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令第9号,简称“9号令”)。“9号令”提出了“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保证质量、积极稳妥发展”的方针,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具体负责外国留学生的招生、教育教学及日常管理工作。高等学校招收外国留学生名额不受国家招生计划指标限制。”

这一时期,我国共培养31万余名留学生,其中政府奖学金生18360名,自费生29.2万余名。2000年,在华留学生人数达52150人,这些学生来自166个国家和地区的346所院校。

四、快速发展阶段:来华留学与大学国际化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和物化,而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 两者既紧密联系又互相推动。耶鲁大学前校长理查德·莱文(Richard Levin)在“美国大学与全球进程”会议上指出,美国的综合国力是建立在经济实力基础上的软、硬两种实力,而经济实力取决于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和从国外引进优秀尖端人才。

吸引高层次国际学生与学者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更是各国人才竞争和战略争夺的制高点。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于输出国而言,输出的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教育理念,还包括政治、社会和文化理念。大量接收和培养国际学生,不仅可以提升本国的教育质量,推动本国的教育改革和科技创新,还提供了正面宣传本国国情和价值取向的机会,促进国际理解。从国家长远战略和民族利益考虑,国际学生无疑是促进文化传播和友好往来的潜在人脉资源。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的建立,吸引了大批国际学生到中国留学、访学、游学,来华留学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我国逐步成为国际学生流动的重要目的国之一。2001-2009年,来华留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超过20%。2009年,在华学习的各类留学人员达到238184人,其中政府奖学金生18245名,接收留学生的高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已经达到610所。

2007年,教育部制定《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新生学籍和外国留学生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实施办法》,来华留学环境得到不断改善,保证了留学生培养质量。此外,教育部较大幅度提高了中国政府奖学金关于留学生的生活费的支持力度。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情况下,此举使来华留学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五、质量提升阶段:来华留学与中国梦

来华留学工作是发挥大国影响、传播中国文化、树立本国形象、推动世界认同的奠基工程,是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整体国民素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是实现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投资。来华留学工作必须着眼于我国核心利益、国家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待,以来华留学工作为抓手,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和科技创新,推动“中国梦”的实现。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不仅在规模,更取决于质量。

伴随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来华留学工作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把这一时期的留学工作概括为“一二三四”格局:“一个方针”,即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规范管理;“两个大局”,即把握并统筹好来华留学工作的国内和国际大局;“三个关键”,即提高认识、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打造品牌,以人为本、建设队伍;“四个体系”,即建设并完善招生宣传体系、奖学金体系、来华留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强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来华留学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教育部于2010年9月出台了《留学中国计划》,加快推进我国从教育资源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这项根据国际学生流动的趋势特点以及我国高等院校的容纳能力颁布的计划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达到50万人次”,即在10年内,来华留学生人数要在现在的基础上翻一番。

六、来华留学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国际学生流动受到语言文化、留学费用、教育质量与监管、全球竞争力、就业与移民政策、法制与环境、奖学金项目、人口与资源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际学生流动的趋势依然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向发达国家流动。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14年公布的数据,2012年全球高等教育阶段国际学生约450万人,最主要的留学目的国依次为美国(约占国际学生总数的16%)、英国(13%)、澳大利亚(6%)、德国(6%)、法国(6%)、加拿大(5%)。同时,涌现出了一批新兴的学生流动目的地,如中国、巴西、智利、印尼、韩国、沙特等。这些国家的国际学生在全球学生流动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而美国的国际学生份额则从2000年的23%跌至2012年的16%;同期,德国下降约3个百分点。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教育取得的斐然成绩以及中国语言文化在国际上获得普遍认同,为来华留学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中美、中俄、中英、中德、中法等中外人文交流机制的建立,推动着来华留学教育与管理的改革,推动着中国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评估与监管的完善,推动着中外教育合作与交流向深层次发展。

从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来看,中国语言文化的生命力将越来越强劲,掌握与精通中文的国际学生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好,中国高等教育越来越被国际同行看好,越来越多的国际教育机构和国外院校落户中国,为中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和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但是,来华留学的大潮也对我国来华留学教育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如何提升来华留学工作的层次和质量;如何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如何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推动国际化进程,为在华留学生创造公平公正、诚信和谐、学位互认、学分互转的良好环境;如何改革与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如何打造一支适应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来华留学生教育与管理队伍;如何建立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评估制度等。

回顾过往,65年的来华留学事业满怀着党和国家对来华留学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体现了国家不同时期的战略与决策,浸透着广大留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心血;展望未来,在中国各级政府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实现50万在华留学生和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地国家的战略目标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外事司.教育外事工作历史沿革及现行政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于福增.改革开放30年的来华留学生教育(1978-2008)[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3]韩念龙.当代中国外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宁夏政府规章的历史回顾 篇7

自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来, 1958年到2009年宁夏自治区政府共制定政府规章725件, 其中失效490件, 235件依然有效。这些政府规章从立法方面而言, 都为之后乃至将来的政府立法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使宁夏政府规章的立法逐渐规范、成熟。总体而言宁夏自治区政府规章的立法工作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探索前进阶段 (1958年-1966年)

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 立法工作也随着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创建和发展而建立发展起来。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组织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组织条例》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单行条例, 内容相当广泛。

为了贯彻执行《宪法》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组织条例》的精神和规定,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也结合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实际情况, 制定了一批规章, 积极落实本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事务的自治权。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税实施征收办法》 (1958年7月1日) , 《宁夏回族自治区木材市场统一管理暂行办法》 (1960年8月12日) , 《宁夏回族自治区引黄灌区水利管理试行办法》 (1962年7月26日) , 《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抓紧农产品收购工作、加强集市贸易管理的通知》 (1962年11月16日) 等等。

这一阶段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立法的探索前进时期,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规章也在探索中前进, 主要有下列几个特征:一是数量较多、内容较广。这一时期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 一方面贯彻其上位法的精神, 另一方面结合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制定规章。二是民主性较强、具有暂行性。这一时期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规章有较大的回旋余地, 民主色彩相对比较浓厚, 但具有暂行性, 只在特定的阶段发挥了积极功效。三是政治色彩较强。这一时期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规章往往是为了贯彻中央政府的政策精神而制定政府规章, 甚至和政策不分彼此。四是立法机构体制不完备。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规章的制定主体、制定权限、制定程序等皆无明文规定, 政府立法的权限范围和随意性较大。

二、基本停滞阶段 (1966年—1978年)

“文化大革命”10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立法的停滞时期, 这一时期宁夏回族自治区政权由“文革”小组和军代表掌握, 虽然也制定了一些政府规章, 但数量较少, 大多是对“最高指示”、“党的政策”的贯彻, 如《宁夏回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关于清理阶级队伍定案处理的意见》 (1969年8月27) 、《关于大力发展养猪事业的补充通知》 (1970年9月30日) 等, 充分体现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特点、民族特点的规章几乎没有。

三、恢复发展阶段 (1979年-至今)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同时提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我国的法制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与国家法制建设的恢复发展相适应,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立法工作才逐步走上正轨, 这一时期无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制定的地方法规, 还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制定的政府规章, 这些规章数量众多、内容广泛、立法程序也逐渐规范, 特别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规章, 异军突起, 相对繁荣。

这一时期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规章, 主要有下述特点:一是相对显著的民族性。这一时期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规章尊重回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体现了回族当家作主的主导地位。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商业企业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几项规定》 (1981年1月8日) , 《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管理暂行规定》 (1995年12月25日) , 《宁夏回族自治区殡葬管理办法》 (2000年12月30日) 。二是相对充分的自治性。“上级人民政府及职能部门在制定经济和社会中长期规划时, 应当听取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和和民族工作部门意见, 根据民族自治地方特点和需要, 支持和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扩大对外开放,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加速发展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这一时期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前提下, 结合本地区、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制定规章, 内容涉及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的各个方面。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2002年10月1日) , 《宁夏回族自治区太西煤炭资源保护办法》 (2005年5月1日) , 《宁夏回族自治区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实施办法》 (2005年7月1日) ,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 (2007年8月13日) 等等。

近年来宁夏政府规章的制定逐步走向了程序化和规范化, 为了使立法工作能够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每年均有数量不等的新的政府规章出台, 在制定程序的民主性、公开性等方面更为显著, 而在政府规章内容的民族性、地方性等方面有所加强。当然, 民族地方政府的立法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尚存在诸多需要改进之处。

摘要:新中国成立60年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民主和法制取得历史性的进步, 作为法制建设中重要内容的宁夏政府规章也日益完善, 并对宁夏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着巨大的导向、促进和保障作用。宁夏政府规章的历史发展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前期探索前进阶段、中期停滞阶段和改革开放后的恢复发展阶段。

关键词:宁夏,政府规章,阶段

注释

1 彭谦.中国民族政策法律化问题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6:210.

赣南围屋的历史回顾与现状 篇8

关键词:围屋,历史地位,现状,保护意识

0 引言

围屋毫无疑问是客家人的真实文化,是客家文化与精神的浓缩。从客家人的第一次迁移开始,建筑的形式就追随他们祈求安定生活的心态而发展演变着。赣南从安史之乱时期就成为接纳北来客家先民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建筑形式也从明末清初开始逐渐成熟走向形制。赣南的围屋有别于福建的土楼,亦不同于梅州的围拢屋。典型平面为方形,占地多为十余亩,四角构筑突出左右1 m的炮楼,墙体为青砖或花岗石砌成,厚度多为0.8 m~1.5 m。一般为2层~3层,围内必设有水井,以备战时使用。围屋平面有“口”字形和“国”字形两种。

多少岁月,直到民国时期,围屋的建设都从未间断。明清时是其建造高峰期。赣南三大围屋:关西新围、杨村燕翼围和杨村乌石围都建于此时。其中关西新围作为全国最大的方围屋,更享有“东方的古罗马”之美誉。

赣南一直都是客家大本营之一。在赣南,客家的祖祖辈辈所留存的围屋约500座,其中有370多座在龙南县,因保存客家围屋数量之多、风格之全、保存之完好而被誉称为“客家围屋博物馆”。其余130座分布在大余、定南、全南、信丰、安远、寻乌等县。如此巨大数量的客家建筑为我们研究客家,了解客家提供了直接信息与答案。

1 赣南围屋研究滞后的原因

引用曹麻茹的观点,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如同一棵树,它的根往下(过去)扎得愈深,它的枝干向上(当代)成得愈高,而它的果子(未来)就会愈来愈丰硕。虽然我们着眼点是树干和果子,但我们不能漠视“根”的作用。

说起对赣南围屋的研究较之其他地域的围楼来说不免让人有些遗憾。

1.1 研究起步晚,社会关注度不够

对赣南围屋的研究,是从1990年韩振飞先生在《江西日报》发表了《赣南的客家坞堡》之后才开始的。这较之闽西土楼早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就被介绍出来实在有些晚了。而对粤东围拢屋和深圳龙岗围屋的关注和研究也早于赣南,并且依托其良好的经济文化基础,进展很快。如今,福建土楼已于2008年7月6日,经在加拿大召开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从已发表出版的围楼文章和专著看,有关闽西土楼的约占总数的80%以上。而谈到客家围楼人们的第一认识也往往是土楼那巨大的圆形小宇宙这与赣南围屋的悠长历史与庞大的数量是不相吻合的。

1.2 早期政府重视度不够,村民无保护意识

目前,赣南围屋得到保护、开发、利用的只是关西围、燕翼围、乌石围、栗园围等少数的十几座,大部分围屋仍是不为人所知,并且赣南客家民居作为一种建筑形态自明朝晚期产生后到民国初年便悄然消失了,由于保护维修资金的投入不足,一些年久失修而濒临倒塌的客家民居因得不到维修而逐渐消失。

1.2.1 早期当地政府不够重视

政府是百姓事务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他们高瞻远瞩,应该为百姓的各项事务做出正确的判断并且具有强制执行的权力。对于如此众多的客家围屋,无疑这些建筑的破坏和消失会逐渐削弱当地的地域特色。长此以往,赣南成为一个没有自己独有风格的地方,那么人们还会去吗,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还会在那召开吗?而相比之下,福建的当地政府对围楼的保护意识要强很多。一个很鲜明的例子,他们的申遗工作是在十年前就开始了。相信这漫漫十年间,他们做了很多的工作然后才有了今天的果实。

1.2.2 赣南当地的村民没有保护留存围屋的意识

不能否认的是,围屋本身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了。无论是采光通风还是卫生条件等等都无法给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足够的舒适度。如今,绝大多数围屋都被废弃,零星住在围屋里的基本上也都是老人和孩子。用当地人的话说,谁都不愿意还住在围屋里,有一点钱的人都搬出去了。他们的离去往往都是义无反顾的,对于遗留下来的屋子基本上都是彻底废弃,完全不管,更难要求他们有修缮保护的念头了。同时,围屋的存在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原因,往往都是建在旷野乡村,人们的信息往来不发达,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有许许多多的人都在关注客家文化,研究客家建筑了。因此,当村民需要重新盖新房的时候,往往就是在原址拆除围屋,进行新建,这样就使得许多有价值的围屋就此消失了。

1.3 资金不足,经营模式滞后

当地经济的不够发达无疑使得保护和修复工作不能如人所愿。不可否认的是围屋的维护和修缮并不是口头喊口号就能够完成的。每一幢建筑都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对它修旧如旧,保持原色,而且后期仍然需要不断的投入去维持。赣南共有约500座围屋,如此数量的围屋所需要的经费是庞大的。如果全靠政府补贴这无疑是不现实的。那么如何解决这个又不得不解决的难题呢?答案是全面更新经营模式。传统的模式无法满足如此大规模的需求,必须寻找其他更有效的方式。

2 赣南围屋突“围”

如今,看着福建闽西土楼的名声大噪,粤东围拢屋的风光,无论是当地的领导还是村民们,正在全面的更新他们的观念。改革开放30年,围屋正在奋勇突“围”。那些过往的遗憾已经被许多人认识到了。他们意识到这些客家建筑是宝,是客家的魂。没有了这些建筑,有关客家的历史、文化记忆将会越来越薄弱。所有人都越来越重视围屋的保护和利用了。

在赣南,围屋的保护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政府将在未来3年对整个赣南围屋的具体数量进行普查,并且对每座围屋的质量加以评定,以便后期对它们采取合适的修复工作。由于关西新围已扬名在外,因此选定龙南—关西这条线上的所有围屋进行首批修复和保护,打造“一围一品”。如:根据渔仔潭围自古就有酿制米酒的传统习俗,当地政府将其打造成客家酒堡文化。而位于桃江乡洒源村的龙光围是历史上三南游击队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该乡正在把这里建成革命教育基地。其他,如将关西新围延续其建筑文化,经商文化;栗园围则定位为官宦文化;隘背围是农耕文化等。这样以点代面,选定了几个保存比较好的围屋,进行先期修缮和利用,全面带动当地的围屋旅游和知名度。

3 结语

对于未来,我们可以乐观的期待。最根本的是,村民和当地政府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围屋的价值意识决定物质理论决定实践。有了主观能动性比什么宣传都来得行之有效。

加强学术研究与交流是关键。目前从事客家建筑研究的有建筑院系的师生,或在建筑行列的从业人员,还有历史、地理、文化、人类学方面的研究人员。他们研究民居的物理性能,强调继承和借鉴作用;或者关注民居的社会性能,强调文化的演变原因。他们的工作不断推动着客家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使这些老建筑重新焕发出适应当代生活旅游需要的新活力。同时加强与闽粤等地的交流,学其先进,共同进步。

通过对整个赣南围屋全面系统的规划,全面提高客家意识,提升客家关注度。加强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保护,突出当地特色,进行形象设计。随着这一系列工作的展开,必将提高赣南围屋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万幼楠.赣南围屋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8-35.

[2]荷葆国.“穷山恶水”的乐章——赣南客家围屋[J].民族论坛,2006(11):27-28.

[3]赖锦洪.从龙南围屋变迁看改革开放30年:围屋突“围”[N].赣南日报,2008-07-25.

历史回顾 篇9

1.第一阶段, 2005年-2012年。2005年, 易果网成立, 2008年, 出现了专注做有机食品的和乐康及沱沱工社, 这几个企业开始都是做小众市场。在这期间, 国内频发食品安全事件, 导致很多消费者产生了对品质高、安全性高食材的需求, 这使得很多企业看到了这个巨大市场, 在2009年-2012年之间, 涌现了一大批生鲜电商。过多的商家进入这个行业, 也导致了行业泡沫的产生, 当时的市场需求并没有那么大, 而生鲜电商的模式也是原封不动的COPY了普通电商的模式, 最终很多企业倒闭。

这个阶段的结束, 以2013年初的北京“优菜网”寻求转让及上海“天鲜配”被转卖为标志, 需要说明的是这两家都是做有机和绿色蔬菜的电商, 要知道在国内找这样的食品在之前有多难。

2.第二阶段, 2012年至2013年。生鲜电商的转折, 也是从2012年底开始。当时刚成立一年的生鲜电商“本来生活”凭“褚橙进京”的事件营销一炮走红, 随后有又在2013年春挑起了“京城荔枝大战”, 此时开始生鲜电商再度引起人们热议。这期间, 社会化媒体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让生鲜电商们有了更多模式的探索, 第二阶段明显比第一阶段更有生命力。

3.第三阶段, 2013年至今。在第二阶段的创业的生鲜电商中, 以顺丰优选、一号生鲜、本来生活、沱沱公社、美味七七、甫田、菜管家等为代表的商家都获得了强大的资金注入, 而且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行业资源优势, 进而上演了一场生鲜电商备战大赛。在这期间, B2C、C2C、O2O等各种模式都被演绎的淋漓尽致, 越来越强劲的移动互联网工具也为各商家提供更多的选择。

这个阶段, 最显著的特点是生鲜电商们从开始的小而美转变为如今的大而全, 几乎所有生鲜品类都有所涉及, 人们的对生鲜消费理念也在慢慢想电商的转变, 巨大的商机不得不让互联网巨头们觊觎, 2013年底2014年初, 天猫和京东也加入了这个阵营, 如其他行业一样, 只要有巨头参与就会有整合与并购的产生, 生鲜电商今后将进入资源整合与格局更变的阶段。

生鲜电商发展现状

历经几个阶段的发展, 一个个商家在行业评论中新生或者灭亡, 生鲜电商的庞大市场是众人都能看到的, 实践告诉大家行业现在的情况的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1.行业进入资源整合时代。以前文所述几个企业为例, 顺丰优选的资源在于仓储物流;一号生鲜在于一号店多年采购经验, 在产业上游占尽优势;本来生活有媒体宣传资源;美味七七的东家正大集团有大量的实体店;莆田有外资背景, 主要针对在沪的老外;至于天猫与京东的优势, 更不用多说。

从这几个企业的北京可以看到, 没有一定的资源为背景是难以做生鲜电商的, 即便是产业链上游的种植园、产业园, 也是以自己的产品资源为优势, 一般的中小型生鲜电商难以存活, 只能转攻以地方性生鲜电商, 这也是今后生鲜电商发展的主旋律。

2.地方生鲜电商活跃。同样, 地方生鲜电商也具备一定的资源, 一般都是当地的超市、市场由线下到线上的转型。这些小型的生鲜电商针对人群是一个城市或者某几个市区, 仓储与物流基本不用考虑, 运营的成本主要体现在配送与宣传上。

地方性生鲜电商比较容易实现, 甚至只要打个电话就能实现商品的配送, 主要考虑的是培养当地用户的消费习惯, 已经习惯了在超市挑选的消费者, 很难接受在网上凭借几个图片就购买的行为, 这个话题就又绕回到商品质量的问题上, 可见生鲜电商还无论是大型是小型, 产品质量这一关是很难把控的。

3.物流配送、存储仍是问题。生鲜电商想要做大, 势必需要进行跨市跨省的冷链配送, 然而目前全国物流冷链并无法满足生鲜电商的需求。另一方面, 对普通电商而言, 在没有物流团队的情况下, 也必须借助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配送。一定程度上, 反而是生鲜电商的兴起刺激了冷链的发展, 即便是物流起家的顺丰优选也只能配送到有限的几个城市, 这无疑成为生鲜电商发展的一个短板。

另一方面, 在生鲜商品的存储上, 也是一个问题, 不同的产品需要保险的条件不同, 整个仓促必须分门别类构建多个区域用于存放不同的产品。如果存储不当, 会导致这些产品变质, 这也是普通的库房是难以做到的, 并且生鲜产品一般不会退货, 这也是对生鲜电商的一个极度的考验。

4.用户体验不尽如人意, 质量仍是首选。虽然生鲜电商做到了点击鼠标即可购买生鲜, 大多数人对购物体验却是不能满意的。首先是购买的产品质量不好, 甚至不如当地门店购买的好;其次, 有的商品的配送周期太长, 送到客户手中已经不再新鲜了;还有一点, 有的网民想购买但是无法配送, 这种吊胃口的方式确实只能让人望“生鲜”感叹。

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淘宝聚划算上的遂昌猪、四大鲜果、巴美淖尔羊肉、双11聚海鲜、褚橙柳桃等五个案例, 向人们证明了保证可靠的质量是做好生鲜电商的要点之一, 无论什么时候, 无论什么地方, 无论什么模式, 质量才是王道。

5.生鲜产品不可控因素很多。在人们讨论生鲜电商时候, 总会提及生产电商的隐患, 众多的隐患都是建立在诸多的不可控因素上。2013年初的死猪黄浦江漂流事件, 即便它成全了淘宝的“遂昌高山散养猪”, 也仍旧不能为生鲜电商的风险划上句号, 养殖业随时都会遇到诸如此类的灾情, 那么生鲜的产量就会大受影响。生鲜电商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像禽流感、干旱等灾害都有可能导致某种产品产量的锐减, 这就会造成生鲜电商的商家不稳定性。

6.行业面临重新洗牌。近2年来生鲜电商的膨胀式发展, 一方面是与市场前景有关, 另一方面也与各地政府的推动有关, 生鲜电商与农村经济息息相关, 农林牧副渔各领域都可以与之挂钩, 这是政府看中它的原因之一。在没有前车之鉴的情况下, 盲目的推动也加速了生鲜电商泡沫的发展, 前期的很多电商都倒闭了, 这点从广州的生鲜电商发展历程中可见一斑。

随着淘宝、京东等各大平台的加入, 另外还有各地政府的继续推动, 未来几年, 生鲜电商必定会走资源高度整合的道路, 越来越多的生鲜电商会加入, 同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被整合, 整个行业最终经过洗牌, 最终生下来都会是平台型与政府主导型的的生鲜电商。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企业做生鲜电商

1.相对于家电、服装、化妆品等已经非常成熟的电商行业, 对于现在创业而言, 生鲜电商的机会更多一些, 同时, 生鲜电商日常消费占比高、频次消费高以及消费升级等元素, 市场想象空间大;

2.目前来看, 国内生鲜电商的互联网化信息化程度低, 电商圈部分人士更愿意投身到一个相对不成熟市场, 会更游刃有余一些, 以凭借他们在互联网、营销、技术、客户方面的优势打动热钱投资, 进行二次创业。

3.与政府的推动有关,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连锁分销和农民网店, 这个文件的下达, 进一步促进了众多企业对生鲜市场期望, 纷纷加入这个蓝海。

对生鲜电商的几个看法

1.现在人们普遍讨论的生鲜电商包括B2C、C2C及O2O等形式, 目标群体都建立C端, 这几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降低了购买门槛, 针对终端用户, 全都是小宗交易。这个交易群体只涉及到了整个生鲜行业的中游与下游, 即生鲜销售与生鲜购买, 销售生鲜的多为生鲜中间商。从这个角度, 生鲜批发商、生鲜供货商以及生效小卖家都可以从事生鲜电商。

2.生鲜的大部分仍旧是在线下交易的, 以生鲜电商平台的吞吐能力, 很难在水果及肉类大批量出产的季节集中消化。因此, 生鲜电商除了B2C的模式外, 同样更应该考虑B2B平台, 作为大宗交易, 水果的批量销售需要更多的B2B平台来扮演中间商的角色, 目前此类网站主要分为几类, 一是产业园性质的平台, 如金乡大蒜网, 一是行业中间商建立的平台, 如中鲜网等。

历史回顾 篇10

一、民生建设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

保障和改善民生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扩大公共服务, 完善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民生建设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位置突出。温家宝总理在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指出, “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生活水平, 是要坚持实现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是我们党的宗旨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

提高民生发展水平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主要标志。2005年底, 以李克强为省委书记的辽宁省委在辽宁“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把经济和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并列为基本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标志, 并明确了规划指标。

改善民生是省委书记的心头大事。2009年11月, 省委书记王珉新任伊始就发自肺腑地说:“我将尽心尽力为辽宁人民服务, 时时刻刻想着人民的需要, 不遗余力地为人民群众做事, 努力使发展振兴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改善民生是比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政府工作目标。2009年1月,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保增长的巨大压力, 省长陈政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向全省人民做出郑重承诺:“改善民生是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越是困难的时刻, 越要高度关注民生。”

各级政府把改善民生落到实处。2006年大连市第十次党代会, 提出“惠民富市”, 成立了市委、市政府“富民工程”推进领导小组, 各区县建立了相应的协调机构。抚顺市为解决居民住房问题, 率先在全省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 连续三年将其列为市委、市政府“一号工程”, 使困扰抚顺几十年的这一难题得到破解。朝阳市建平县政府2007年7月起全面推行“为民服务代办制”, “把方便让给群众, 把麻烦留给干部”。

二、改善民生的举措又多又实

“十一五”期间, 辽宁各级党委和政府贯彻中央决策部署, 结合本省实际, 在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为全省居民提供经常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 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 以实施重点民生工程为抓手, 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

(一) 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

住有所居是民生大事。安居才能乐业。几十年来, 辽宁城镇居民最大的住房问题, 不是商品住房建设和房价问题, 也不是一般的保障性住房问题, 而是受老工业基地历史原因影响的大批产业工人和部分低收入城镇居民低矮简陋危险的棚户区住房改造问题。因此, 解决辽宁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任务更复杂、更繁重, 对民生改善的意义更大。为解决大批产业工人和部分低收入城镇居民棚户区住房问题, 省委、省政府从2005年开始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 并把棚户区改造作为全省的“一号民心工程”全面推进。历时三年, 基本完成1万平方米以上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 拆除了1512万平方米的棚户房, 新建回迁楼2400万平方米, 解决了42万户、143万人的住房难题。

(二)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是改善居民生活的重要方面。由于老工业基地历史原因, 辽宁城乡居民收入在全国地区排名中位次较低, 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排名很不协调, 影响了民生水平的提高。2006年初, 辽宁省委、省政府在制定“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 把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作为衡量老工业基地基本振兴的重要标志。2007年, 当5万平方米以上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基本解决后, 省政府立即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列为当年重点民生工程的“一号工程”, 并在“十一五”各年中都给予高度重视, 出台政策措施, 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十一五”期间, 省委、省政府在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方面出台的政策主要有八项:一是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二是推进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和规范津补贴;三是全面开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四是严格执行企业最低工资制度;五是增加各项农业补贴;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七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1. 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

“十一五”期间, 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水平年年上调, 数以百万计的城镇企业退休老人受益。2006年, 全省按照人均155元的标准, 为329万企业退休人员提高了基本养老金。2007年, 按照月人均80元左右的标准, 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省财政厅筹集120亿元, 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2008年, 辽宁省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增加了100元。2009年, 辽宁省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比上年月人均增加110元, 全省400余万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首次突破1000元, 达到1106元。至此, 辽宁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 比2005年的人均518元翻了一番。

2. 开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

2005年,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三部门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通知》, 要求各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进这项工作。2008年以来, 营口市创造了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经验, 成为全国范围内推广学习的范例。辽宁省以“营口经验”为典型示范, 以点带面, 全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3. 严格执行企业最低工资制度。

2009年, 辽宁省第六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 全省最低工资标准为:一类地区由2007年的700元调整为900元;二类地区由580元调整为750元;三类地区由500元调整为650元。另外, 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一类地区由6.5元调整为8.5元;二类地区由5.3元调整为7元;三类地区由4元调整为6元。辽宁省最低工资标准在全国处于中上等水平。

4. 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2006年, 政府加大投入, 使全省143万名城市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2008年, 全省城市居民月均最低标准为226元, 比2005年增加了35元, 增长了18.3%。2009年, 全省城市低保标准人均每月提高到273元, 增幅20.3%。这是自1998年实施低保政策以来, 辽宁第五次大规模提高低保标准, 也是幅度最大的一次。

5. 提高农村低保标准。

2006年, 全省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对象共有38.9万户、66.7万人, 占全省农业人口的3.06%, 农村低保人均853元, 共发放保障金2.62亿元。经过2007年和2009年两次提标, 全省农村人均低保达到1505元, 比2006年增加了652元, 增长了76%。此外, 全省五保供养对象集中供养标准由年人均2750元提高到2009年的3150元, 分散供养水平由年人均1500元提高到1900元, 均增加了400元, 分别增长了14.5%和27.7%, 增长幅度之大多年罕见。

(三) 实施就业再就业援助工程

就业是民生之本。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政府组织就业、市场引导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方针, 努力提高就业水平。为了突出发挥政府职责, 提高组织化程度, 促进就业再就业的责任主体由街道、乡镇、社区、村委会转移到省、市、县 (区) 三级政府;并在全国率先建立了零就业家庭援助长效机制, 基本实现了18万户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有条件地区双就业的目标。累计实现城镇劳动力就业570万人次, 转移农村劳动力260万人, 基本解决了179万并轨职工的再就业遗留问题。2007年以来, 为了应对大学扩招, 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部分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压力增大问题, 省政府在重点民生工程中增加了促进全民创业、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等内容, 将就业援助政策扩大到大学生和农民工, 把创业扶持政策扩大到所有劳动者。

(四)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1. 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的精神, 省政府决定从2009年11月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以下简称新农保) 试点, 并正式出台了“试点实施意见”, 开始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首批开展试点的8个县主要来自辽西北的欠发达地区, 共有农业人口270万, 其中可享受新农保待遇的农村居民37.8万人, 占全省同口径人数的11.8%, 近6万人提前享受到新农保待遇。试点地区男年满60岁、女年满55岁的老人均可领到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农民在实现“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后, 又实现了“养老不犯愁”。

2. 解决“4050”就业困难人员养老保险。

针对大龄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困难、收入较低的实际情况, 实行社会保险援助。规定:2007年底前, 本人申报已实现灵活就业并已参加社会保险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中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0周岁且未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员, 在按规定缴费后, 各级财政按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60%给予补贴。

3. 建立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

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缴费比例为20%, 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 退休后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2006年6月调整规定:对按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缴费确有困难的, 由各市根据其实际收入水平和缴费能力等情况, 自行确定下调缴费基数。按文件规定, 大部分市在确定缴费基数时设置了档差, 确保了不同收入群体可以按照自己的承受能力进行选择。

4. 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

2005年10月, 省政府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办法, 男年满45周岁、女年满40周岁以上的被征地农民, 全部纳入养老保障范围。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由政府、集体和个人三方共担。参保人员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 从次月起, 按月享受养老保障待遇。参保人员享受的养老保障待遇, 要高于当地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并根据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物价水平适当进行调整。调剂资金由政府按照不低于被征地农民所需养老保障资金总额10%的比例, 从土地出让金净收益中提取。此外, 还可以通过社会捐助、国有资产变现部分收入等资金, 补充调剂资金。

(五) 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十一五”期间, 中央和地方政府将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医疗保险, 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社会医疗保险覆盖面大大拓宽, 绝大多数城乡居民开始享受到社会医疗保障, 同时开始了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 健全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并使城乡居民享受的政府医疗补贴不断提高, 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状况有很大改变, 在实现“病有所医”目标上取得重大进展。

将破产国有企业退休职工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008年, 辽宁省将137户地方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的22.6万名退休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009年, 将57户中央及中央下放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的21.2万名退休人员纳入属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管理, 将2232户地方依法破产国有企业的45.4万名退休人员和集体关闭破产及困难企业的89.1万名退休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009年底,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47万人, 其中职工908.9万人, 退休人员438.1万人。

试点和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辽宁是继广东、浙江、江苏之后在全国较早全面启动“新农合”的省份。“新农合”相比于以往农村合作医疗, 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新的资金筹措:新政策最重要的表现是国家投入, 而且拿大头, 这有别于过去的合作医疗仅是农民自己出钱、互助共济的形式;二是新的报销范围:过去的合作医疗一般采用平均报销办法, 资金的使用没有重点, 这次明确规定报销是以大病统筹为主, 把70%的合作医疗资金用在大病、重病的报销上, 避免农民一家人因病致贫、返贫;三是医疗费用报销有封顶:不是全部包干, 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农民得到基金的支持, 从而避免了几个大病病人把合作医疗基金全部花光的现象;四是新的资金管理方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金采取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的方式,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违法挪用。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逐步覆盖全体城镇非从业居民。这项制度从2007年开始在部分省份的部分城市启动试点, 2009年试点城市达80%以上, 2010年在全国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有四点区别。一是面对人群不同。城镇职工医保主要面向有工作单位或从事个体经济的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城镇居民医保主要面对具有城镇户籍的没有工作的老年居民、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学生儿童及其他城镇非从业人员。二是缴费标准及来源不同。城镇职工医保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 不享受政府补贴。城镇居民医保缴费标准总体上低于职工医保, 在个人缴费基础上政府给予适当补贴。三是待遇标准不同。城镇居民医保由于筹资水平较低, 医疗待遇标准总体上略低于职工医保。四是缴费要求不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设立最低缴费年限, 达到缴费年限 (男25年、女20年) 的, 退休后不再缴费即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不设立最低缴费年限, 必须每年缴费, 不缴费不享受待遇。2009年辽宁省将省内各类院校的78万大学生纳入此项医保体系。

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09年初, 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全面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打响了破解“看病难、看病贵”多年顽疾的攻坚战。省政府要求,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要求, 实施“五措并举”, 巩固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改革。

(六) 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和建立扶困助学体系

进入“十一五”, 辽宁省各级政府在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建立扶困助学体系方面采取措施, 努力使居民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负担得到大幅度减轻。

1. 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2005年12月, 国务院决定, 全国从2006年到2007年, 分阶段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从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 辽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免, 比国务院要求提前一年实施此项政策。此外, 省财政继续为41万名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和残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根据国务院规定, 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 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对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 继续免费提供教科书, 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2009年, 省政府在重点民生工程中安排, 全部取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住宿费。

2. 实施农村九年一贯制 (寄宿) 学校建设工程。目的是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截至2009年底, 全省共投资46亿元, 共建农村九年一贯制 (寄宿) 学校806所, 同时撤并5601所 (个) 布局不合理的中小学校 (教学点) , 基本实现每个乡 (镇) 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总体目标。

3. 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由政府出资维修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 改善农村教学条件, 减轻学生家庭负担。2003年至2007年中小学春季开学前, 辽宁各级政府投入17.8亿元, 全面完成农村323万平方米D级危房改造任务。建立农村中小学危房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做到当年出现当年进行改造。2009年, 全省改造农村危旧校舍26万平方米。

4. 制定和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和政府奖助学金制度, 健全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扶困助学体系。2007年, 国家实行新的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国家奖学金:全国奖励5万名在校大学生, 每人每年8000元, 这是过去没有的一项新制度。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在校生的3%, 每人每年5000元, 奖励资助面相当于过去的十倍。国家助学金:资助在校生20%, 平均资助2000元, 享受到资助学生的人数相当于过去的七倍。此外, 还有助学贷款财政贴息政策。2007年, 辽宁省政府发布文件规定, 在中央设立的国家奖学金之外, 继续设立省政府奖学金, 所需资金全部由省政府承担。

5. 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学生、城镇贫困家庭学生和高等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七) 实施社会救助和开发扶贫工程

1. 扩大低保覆盖面, 将城市低保对象、农村贫困人口、农村五保户供养、残疾人和孤残儿童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如, 2006年投入14.2亿元, 使143万名城市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同时, 66.7万农村贫困人口纳入低保救助范围。

2. 建立城市困难群众供暖援助机制, 确保每户困难家庭温暖过冬。2008年, 省财政安排3亿元, 重点解决城市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的冬季取暖问题。

3. 实行整村开发扶贫工程。在最低生活、教育、卫生保障体系的基础上, 对具有发展潜力的贫困人口, 通过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移民扶贫、产业化扶贫、定点扶贫等方式, 整村推进脱贫致富。2009年, 全省实施整村推进420个村, 省财政安排整村推进扶贫资金21300万元, 覆盖9万农户、31.5万人, 实现人均增收630元以上。

4. 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008年, 全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平均提高18%。2009年,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20%左右, 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年提高300元。

5. 改善“低保边缘户”生活条件。省政府要求, 2007年底前全省基本建立城市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当年, 全省“低保边缘户”24.5万户、共46.8万人在疾病医疗、子女就学和冬季取暖等方面得到及时救助。继沈阳市在全国首推农村低保边缘户系统的救助政策之后, 省政府要求按家庭年人均纯收入高出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20%左右界定农村低保边缘户, 按农村低保户专项救助标准的60%左右, 对其医疗、子女就学、特困户建房以及节日生活等方面给予专项救助。

6. 加快建设农村敬老院和市级光荣院。2008年改造60所乡镇敬老院, 新建90所区域性敬老院。改造15所市级光荣院。2009年, 又新建中心敬老院60所, 改造乡镇敬老院60所, 加强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建设。

(八) 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辽宁是一个水质性、资源性缺水问题并存的省份,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历来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缺口大的难题, 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以政府投入为主, 以集体、受益群众和社会各方投入为辅的出资原则, 确保各项建设资金及时到位。朝阳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地方配套资金, 国家和省专项投资投入一部分, 市、县两级财政配套一部分, 农民以工代赈一部分, 扶贫单位帮扶一部分, 乡镇和有条件的村屯根据自身条件补贴一部分, 受益农户自筹一部分。2005年至2007年三年间, 辽宁省安排省以上农村饮水安全补助资金6.5亿元。2008年和2009年两年间, 全省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323项, 250多万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

(九) 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

村村通油路是一项惠及全省2300多万农民的民心工程。到2009年10月20日, 全省11763个行政村全部通油路或水泥路, 提前一年完成村村通工程, 成为继江苏、浙江之后又一个全部行政村通油路的省份。这期间, 全省农村公路建设总投资129.3亿元, 其中中央与省投资86.9亿元, 地方配套42.4亿元;新修油路3.1万公里, 新建桥梁18.1万延长米, 6367个行政村通油路。不仅农村居民出行难的问题得到彻底改善, 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大发展。

(十) 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项文化惠民工程。2008年10月, 辽宁省按照公益事业走公益渠道的原则, 用已经覆盖全省98%以上地区的广播电视村村通网络, 传输共享工程信息, 让广大农民在家里用电视机就能收看收听自己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和实用知识, 免费享受公共文化服务。这一做法被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称为具有示范意义的重大举措, 是大胆创新的辽宁模式。

三、“十一五”:受益民众数量最多的时期

“十一五”期间, 辽宁经济增长实现了“两个不低于”的目标, 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为民生改善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更多经常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各级党委、政府实施的一系列重点民生工程和政策措施收到了实效, 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人均预期寿命、教育普及程度、城镇化水平、收入总量与结构、消费支出结构、家庭财产拥有量、公共消费水平、社会保障和生活环境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提高。综合来看, “十一五”是受益民众数量最多的时期。

(一)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增加, 民生水平明显提高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民生发展指数”, 用人均寿命、教育程度和购买力平价法人均生产总值三个指标测量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民生状况, 对反映民生状况具有很强的综合作用。2009年, 辽宁人口人均预期寿命为75.93岁, 比2000年长了2.3岁,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是辽宁历史以来最高水平。城乡居民预期寿命的增加, 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精神充实、医疗水平和疾病预防与控制能力提高紧密相关, 是辽宁民生综合水平明显提高的重要标志。

(二) 教育程度高于全国平均的优势进一步扩大, 人的全面发展条件加速提高

教育程度涉及居民整体接受教育的年限、以及各阶段教育适龄人口的入学率等指标, 不仅反映居民综合就业能力和精神生活水平, 也反映人的全面发展状况。

辽宁各阶段教育普及程度都有较大提高。成人文盲率, 2009年为3.2%, 比1998年降低了5个百分点;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2009年达81.2%, 比2005年提高10.7个百分点;小学毛入学率, 2009年达119.3%, 比2005年提高10.8个百分点;初中毛入学率, 2009年达114.1%, 比2005年提高12.3个百分点;高中毛入学率, 2009年达92.5%, 比2005年提高32.6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2009年达38.7%, 比2005年提高5.7个百分点。

辽宁教育发展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各阶段教育的普及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优势进一步扩大。2005年, 辽宁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分别高于全国平均9.35个百分点、6.8个百分点、7.2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 2009年相同指标分别扩大为19.9个百分点、15.1个百分点、13.3个百分点和14.5个百分点。

全省总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2009年达到8.76年, 比2000年提高0.8年。

(三) 人口城镇化率大幅度提高, 社会居民总体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而呈现出的人口从农村移居城镇的过程, 它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关系、人类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迈向现代化的综合反映, 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辽宁是全国最早建成的重工业基地, 城镇化基础较好。1949年全省城镇化率18.07%, 高于全国1952年12.46%的水平。建国60年来, 辽宁城镇化出现三次跨越式发展:一是建国初期奠定老工业基地基础的时期。1953年城镇化率达到27.3%;二是改革开放后, 1979年城镇化率达到33.8%;三是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以来。2009年, 全省城镇常住人口为2607万人, 比2005年增加了130万;城镇化率60.36%, 比2005年提高1.66个百分点, 比全国高13.77个百分点。辽宁城镇化建设进入新的“加速期”, 城镇化率迅速提高且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使得辽宁民众总体生活水平相对较高, 这是辽宁民生发展的一大特点。

(四) 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加快, 位次前移, 结构优化

进入“十一五”以来, 辽宁经济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城乡居民收入也进入“疾步快走”的轨道。据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资料, 2009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761元, 比2005年的9108元增加了6653元, 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14.7%, 扣除物价因素, 实际年均增速为11.9%, 是“六五”以来增速最快时期。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690元增加到2009年的5958元, 增加了2268元, 平均增长速度为12.7%, 扣除物价因素, 实际年均增速为8.8%, 是“八五”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各地区排序由2005年的第15位上升至2009年的第10位, 前移5位。收入结构出现可喜变化。与2005年相比, 2009年人均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逐渐下降, 由62%下降到58.7%, 下降了3.3个百分点。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比重提高, 分别由4.9%和0.1%上升到8.8%和1.4%。财产性收入数额不大、占比不高, 但增速很快, 年均增长25.9%。转移性收入2009年为5544.11元, 年均增长15.18%。

2005年以来,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地区排序位次稳定, 居第9位。收入结构优化过程加快。传统家庭经营性净收入的比重明显下降, 由2005年的58.6%下降到2009年的50.6%, 下降了8个百分点。来自二、三产业的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的比重上升较快。首先, 工资性收入比重2009年上升到37.6%, 增加了4.8个百分点, 上升速度最快。其次, 转移性净收入2009年增至8.3%, 增加了2.8个百分点。最后, 财产性净收入比重2009年达3.5%, 增加0.4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大幅度上升, 占纯收入将近四成, 显示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转移性净收入比重上升, 反映出政府对“三农”的支持在持续加强。

(五) 恩格尔系数持续降低, 居民总体消费水平稳居富裕阶段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国际上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 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贫困, 50%至59%为温饱, 40%至50%为小康, 30%至40%为富裕, 低于30%为最富裕。

辽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2009年为37.98%, 比2005年下降0.84个百分点, 年均降低0.2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2009年为36.74%, 比2005年降低4.9个百分点, 年均降低1.23个百分点, 降低速度较快。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持续降低, 表明全省居民总体消费稳居富裕阶段。

(六) 公共消费水平明显增加, 公共产品消费需求满足程度不断提高

公共消费是政府公共财政通过再分配形成的居民所享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也是居民免费或少量缴费就可以得到的消费。主要内容是:政府对公立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科学知识普及和公共体育等机构财政拨款形成的服务。公共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与经济发达程度有正相关的关系, 发达国家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

2009年, 辽宁公共消费为1590.7亿元, 比2005年增加621.7亿元, 增长64.16%, 年均增长13.19%, 大大高于“十五”6.11%的年均增速。随着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和社会事业发展, 公共消费占最终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这一指标“十一五”前四年平均为26.57%, 比“十五”末提高0.27个百分点, 比“八五”末提高5.49个百分点, 比“七五”末提高6.42个百分点。

(七) 家庭财产明显增加, 民众生活需求层次显著提高

城乡居民家庭住房面积、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以及金融财产水平, 是衡量居民生活需求层次的标志。2009年, 全省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6.6平方米, 比2005年增加了4.6平方米, 增长了17%多, 多居室 (二居室、三居室、四居室、单栋住宅) 比重达83.19%;农村人均居住面积由2005年的25.1平方米增至27平方米, 增加了近2平方米, 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比重高达98.89%, 昔日低矮简陋潮湿的土房、草房已很难见到。

家用汽车是金额较大的家庭耐用消费品。全省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平均拥有家用汽车, 2005年为0.26辆, 城市为1.16辆;2009年, 农村家庭增加到1.11辆, 城市家庭增加到7.23辆。银行储蓄存款是容易计量的家庭金融财产。2009年, 全省城乡居民年底平均每人储蓄存款余额达2.83万元, 比2005年的1.66万元, 增加1.17万元, 年均增长14.28%。

(八) 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 保障程度大幅度提高

“十一五”期间, 社会保障取得突破性进展, 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的覆盖面和保障标准明显提高。

2009年末, 全省城镇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457.4万, 其中:在职职工1008万人, 企业职工943.8万人, 离退休职工449.4万人。同时, 全省还有近200万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养老保险, 从政府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中受益。

2009年11月起, 全省试点地区37.8万农村老人享受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新农保”首批试点的8个县, 农业人口270万, 其中女55、男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37.8万人享受到新农保待遇。新农保的实施结束了我国农民两千多年来养儿防老、依靠家庭的养老历史, 成为现代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底, 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参保人数达到1347万, 其中在职职工902.6万, 退休人员444.5万, 分别比2005年年末增加482.8万、318.4万和165万, 分别增长了55.9%、54.5%和37%, 增长幅度是近些年来最大的。

600多万城镇非从业居民加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2007年开始试点, 省内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学生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均可以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到2009年年底, 全省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者已经达到600多万人。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逐年提高, 从2007年试点时平均每人每年不低于40元增加到2009年平均每人每年不低于80元;报销比例由最初的55%左右提高到2009年的60%以上。2009年, 省内各类院校78万大学生纳入此项社会保险体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持续扩大。2009年, 全省新农合参合人数1965.9万, 比2005年增加了1162.8万人, 参合率达到99.3%;人均筹集资金由2005年的30元增加到108.4元, 增加了2倍还要多;补偿收益人次由2005年的95.78万人次增加到1251.6万人次, 增加了13倍。2009年新农合基金补偿支出21.95亿元, 使用率95%以上, 受益农民超过1200万人次。全省全部实行门诊统筹和住院统筹相结合的补偿模式, 实际住院补偿比例达到42%。

(九) 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 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围绕改善城市功能、创造良好人居环境, 辽宁推进了一大批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显著改善。全省城市用水普及率, 由2005年的93.8%提高到2009年的97.2%。燃气普及率, 由2005年的88.1%, 提高到2009年的93.7%。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1998年为69.4%, 2008年上升到88.47%。工业烟尘排放量, 2008年为47万吨, 比1990年减少58.1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由1990年的24.6%, 提高到2008年的46.8%。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2007年比2006年下降2%,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2.1%, 下降幅度位居全国前列。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2006年为8.32平方米, 2009年上升至9.76平方米。全省建成乡镇、村污水处理设施31个, 5个区县的污水处理率已经达到80%;全省所有县政府所在地都有污水处理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使辽宁天蓝、水清、地绿、城乡美, 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摘要:“十一五”期间, 在辽宁经济增长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的基础上, 民生建设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 出台的改善民生举措又多又实, 一系列重点民生工程和政策措施收到实效。综合来看, “十一五”是受益民众数量最多的时期。

专题复习:中国近代化的历史回顾 篇11

近代化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第一部分 旧中国的近代化

——道路曲折

一、近代化发展历程和阶段特征

1、起步阶段(1840~1895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主要在经济领域。主要特征是: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

①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

②经济上: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也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③阶级关系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④思想文化上: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派人出国留学。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就此开启。

⑤军事领域: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⑥外交领域:1861年总理衙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外交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资产阶级,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主要特征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探索近代化的层次由浅入深——学习西方由“器物”递进到“制度”。

①政治上: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想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从北洋军阀的统治来看,对内专制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遇到了逆流; 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来看,制定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工农运动,进行国共合作,开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近代化的新纪元。

②经济上: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它分为两个时期:一是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二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③思想文化上:维新思想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新文化运动等,民主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几乎陷入绝境。

①经济上,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实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使民族工业的发展日益萎缩。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日本侵略下遭到严重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人绝境。

②政治上,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妥协退让,对共产党、工农群众的屠杀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实行保甲制度和特务统治;制定“伪宪法”确认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

二、中国各阶级阶层探索近代化的活动

(一)地主阶级御辱图强活动

1.抵抗派(林则徐、魏源等):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御辱图强,学习西方——洋务思想萌芽。

2.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以求“自强”、“求富”,筹划海防,培养人才。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

(二)农民阶级——救国救民的民主运动

1.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前期:将从西方学来的拜上帝教与《天朝田亩制度》结合,试图武装推翻清政府,建立农民阶级的理想王国。后期:提出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赋予新时代特征和意义,但均未实现。

2.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提出具有朴素爱国情感的“扶清灭洋”口号——对中外反动势力限于感性认识,拒绝西方近代文明,注定了失败结局。

农民运动的历史启示:

1.充分表现了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2.平均主义和盲目排外的极端性又充分表现了农民阶级保守与落后性——小生产者自身局限性。

3.农民阶级不能担当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领导重任。

(三)民族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社会变革活动

1.早期维新派——脱胎于洋务派。主张:否定单纯继承洋务派主张——主张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学习西方,奠定了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

2、康梁维新派。 主张: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儒学思想结合形成较系统的维新理论——挽救民族危机,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提倡西学——以日本为师,超越洋务派“中体西用”。实践: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改良道路行不通,民主政治的近代化理想未实现。

3、资产阶级革命派。 主张: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国情结合提出三民主义政治纲领——武装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以美国为师,超越维新派“改良以君主立宪政治”的近代化探索。实践:革命派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法令、措施,但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民主共和的近代化理想破灭。

4、实业救国派(“南张北周”为代表)。主张:在辛亥革命鼓舞下,主张创办实业以振兴民族经济,抵御外国列强入侵而强国。实践:一战期间掀起创办实业高潮,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结果:民族工业未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未实现国家富强。

5、激进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前期)。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文化,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矛头直接指向儒学为核心的传统伦理道德,实现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以美法为师。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是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但因脱离群众,无法实现。

6、民主党派和中间人士的第三条道路(解放战争时期)。主张: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也不赞成中共主张,建立西方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果:实践证明走不通,最后转向中共共同反蒋建立新中国

资产阶级探索规律与认识

(1)民族资产阶级克服了农民和地主阶级的局限性,取得反帝反封建的一定的成果,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2)因其软弱妥协的局限性,未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其政治目标——民族独立与政治民主化不能实现,近代化也就难以实现。

(3)民族资产阶级不能胜任民主革命领导,但因其革命性决定了它是民主革命的团结对象。

三、影响中国近代化的因素

(一)先天的不利条件:

1. 资金准备不足,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缺乏资金储备。

2. 技术准备不足,只有手工技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

3. 人才准备不足,只有经济型的人才,缺乏通晓国际现代化大势和能经营管理大机器生产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

4. 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

(二)面临三大政治障碍:

1.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破坏。依据不平等条约进行军事、经济、政治侵略,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帝国主义还和中国封建主义结合起来,使中国资本主义始终得不到正常的充分的发展

2.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中国封建专制统治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的政治制度特别完善,封建的意识形态特别顽强。落后的小农经济占主体地位。当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后,清朝统治者并没有从鸦片战争的失败中清醒过来,反而愚昧无知,不思进取。

3.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在中国资本中,官僚资本占有压倒优势,民族工业无力与之抗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日、美等帝国主义势力和官僚资本的摧残、压迫下,日益萎缩。

(三)缺乏正确的道路、科学的决策和安定的环境。

1.从道路上来看,欧美各国的工业化一般是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延伸到重工业。在工业化的同时,农业都有一个相应的较大变化,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中国的近代化在从重工业领域中开始后,农业始终没有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拖了工业化的后腿。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工业化开始之前,资产阶级都通过政治革命掌握了统治权,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中国的民主革命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才最终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

2.从决策上来看,历届统治者都没有把知识结构的变革放到极其重要的地位,致使中国在长时期内一直是一个文盲半文盲的国家。缺乏现代知识的推动,使中国的近代化一直为缺少人才、技术而困扰。由于历届政府都代表了反动落后的阶级,违背广大人民的利益,不可能从发展生产力的主观愿望出发来制定内外政策,因而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国近代化的正常进行。

3.从环境上来看,战争和革命不断,使中国政局(社会环境)长期动荡。

(四)推动因素:

1.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带来先进技术、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加速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冲击旧制度和旧观念。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2.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不断探索救国道路。统治者为维护统治,也进行部分改革,客观上推动了近代化。

3.中国近代化起步于两次工业革命之交,为较快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四、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总特点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它具有非常明显的具体特征:

(一) 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排斥和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二) 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曾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

(三) 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四) 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五、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一)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不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要想实现近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共产党在领导各族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后,中国的近代化才迎来新纪元。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近代化是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不解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掠夺和压迫,近代化就无法实现。

(二)从闭关自守到对外开放,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期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也正是对外开放,使中国得以吸收和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一切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使中国走向世界。中国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中国近代化的启动与发展过程,充满着前进与倒退、革新与守旧的斗争,每一次斗争都是对封建思想的批判,都使价值观念得到逐渐更新。但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形态,顽固地阻碍着中国近代化的前进。清除它的影响将是一项十分艰巨繁重的任务。

我国幼儿园教材发展的历史回顾 篇12

综观幼教一百多年的历史, 笔者认为我国幼儿园教材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萌芽期 (1903~1918) , 起步期 (1919~1949) , 建设期 (1950~1981) , 发展期 (1981年以后) 。不同历史时期的幼儿园教材是当时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 同时也是特定社会幼儿教育发展的印记。

一、幼儿园教材的萌芽时期

1904年我国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确定了近代的学制系统, 其中包括了蒙养院制度, 并为学前教育制定了《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规》。章程中不仅确定了学前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而且提出了保育教导要旨和蒙养院应设立的课程及房舍、场地、设备及管理的具体规定。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 幼儿教育主要还是在家庭中进行, 为此, 章程提出了三项措施: (1) “令各省学堂将《孝经》《四书》《列女传》《女训》及《教女遗规》等书, 择其最切要而极明显者, 分别依次浅深, 明白解说, 编成一书, 并附以图, 至多不得过两卷。每家散给一本。” (2) 使每个中国家庭有一本外国交通教育书籍。 (3) 将“初等小学识字课本及小学前两年之各种教科书”由地方官员发放。这些可以视为我国幼儿园教材的最初萌芽。

1904年, 上海务本女塾附设幼稚舍。当时官办蒙养院使用由《四书》《孝经》选编的官编教科书;民间办蒙养院或从日文译述, 或将《三字经》《百家姓》改编成游戏、歌谣、谈话、手技等教材;教会幼稚园则采用西方翻译过来的唱歌、游戏等材料, 教材、教法都带着洋化。而1905年由湖南聘两位日本女子为保姆的官立蒙养院拟订的《湖南蒙养院教课说略》可视为我国最早的园本教材。其中规定设立谈话、行仪、读方、数方、手技、乐歌、游戏等科目, 并有详细的具体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本时期幼稚园的教材有两种类型, 一类是从四书五经中选编, 还有一类是完全抄袭国外幼稚园教材。幼儿园教材也反映出人们对年幼儿童教育重要性认识的不足, 但已经开始意识到对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的教育需要专门的教育内容, 这也是对幼儿园教材最初步的认识和行为。

二、幼儿园教材的起步时期

五四运动以后, 特别是随着新学制的颁布, 我国创建了一批各级各类的幼稚园。随着幼稚园的创办, 幼稚园教材开始真正进入起步时期。

1922年11月, 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 改蒙养园为幼稚园。商务印书馆成立后曾开办养真幼稚园。上世纪20年代后期, 该馆从事幼稚园教材、教法的改革, 还编出整套合乎国情的教养员用书, 弥补了幼稚园教材的空白。

1923年, 陈鹤琴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 研究适合中国的幼儿教育, 并编写了大量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园教材。1932年, 陈鹤琴编写的《幼稚园课本》16册由儿童书局出版。以后陈鹤琴、钟昭华、屠哲梅等又于1934年~1939年编译《一年中幼稚园教学单元》《世界儿童歌曲》《世界儿童节奏集》 (上下册) 《儿童游戏新法》, 分别由商务印书馆、世界书局、儿童书局出版。1946年~1947年, 中华书局又出版了陈鹤琴、钟昭华编写的《儿童故事》和《儿童游戏》。陈鹤琴还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小学幼稚园课程标准编写了《幼稚生工作簿》12册, 于1947年由儿童书局出版, 专供家庭、幼稚园和小学一、二年级使用。教材采取单元制教学, 内容包含自然、游戏、故事、常识、习惯、读法、识数等科, 强调儿童实践。

本时期专为幼稚园编写的教材, 不仅有儿童学习的内容, 而且还有教养员用书, 也就是今天教材中的教材教法。同时, 本阶段是中国历史上幼稚园教材与幼稚园的课程紧密联系的起步, 教材体现课程思想, 或是课程理念体现在教材中。比如, 陈鹤琴编写的幼稚园教材, 充分体现了其单元教学课程理论的教育思想。

三、幼儿园教材的建设时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新学制的颁布及《幼儿园暂行规程》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的制订为建立社会主义学前教育的新体系奠定了基础。受前苏联的影响, 《暂行规程》提出幼儿园教养活动项目有:体育 (包括日常生活、卫生习惯、体操、游戏、舞蹈和律动等) 、语言 (包括谈话、讲述故事、歌谣、谜语) 、认识环境 (包括生活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图画和手工 (包括图画、纸工、泥工、其他材料作业等) 、音乐 (包括唱歌、表情唱歌、听音乐、乐器表演) 、计算 (包括认识数目、心算、度量) 共六项。同时还翻译和出版了许多前苏联的幼儿园教材。如1951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苏联幼稚园中班教程》, 1956年新知识出版社出版了《幼儿园体操和活动性游戏课》。在前苏联的教材中, 不仅有教学法, 而且每一课都有教育内容、教具、课的进程。这种编排体系对我国后来幼儿园教材的编写影响很大, 甚至在当代幼儿园教材中也能看到当时的痕迹。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 随着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学前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幼儿园教材也在逐步建设之中。各省市都相继编写了自己的教材。如1958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上海市教育局编写的《上海市民办幼儿园教材教法》, 全套包括体操和活动性游戏、认识环境与发展语言、计算、音乐、图画手工等五个部分, 分五册出版。以《音乐》为例, 教材的编写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幼儿园的音乐”主要谈音乐的意义与任务、音乐的内容与要求及怎样上好音乐课;第二部分为幼儿园音乐教材与教学计划举例。再如, 1959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辽宁省教师进修学校编写的幼儿园教材《游戏》, 同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农村幼儿园体操游戏教材》, 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山西省教育厅学校教育处编写的《幼儿园语言、音乐、游戏教材选编》。这些教材从各地的幼儿教育实际出发, 顺应了当时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需要。

尽管该阶段幼儿园教材在编排形式上模仿前苏联的痕迹严重, 但逐渐形成了我国幼儿园教材的编排体系。编排体系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教材类型仅仅是教育内容的编排, 如1959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语言、音乐、游戏教材选编》搜集了三方面的教材三百多篇, 按幼儿的年龄特点分为小、中、大班编排。第二种类型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关的教学法的内容和教学计划举例。如1958年上海市教育局编写、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市民办幼儿园教材教法》。

上世纪60、70年代,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学前教育所遭受的破坏是史无前例的。同时政治内容成了幼儿园课程的全部, 如毛泽东的著作、诗词、革命口号、革命歌曲等成为幼儿园教材的主要内容。

四、幼儿园教材的发展时期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幼儿教育的恢复和发展非常迅速。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 幼儿园教材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我国幼儿园教育恢复时期。随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恢复、幼儿师范学校与幼儿园的复办, 适合幼儿教育的发展、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幼儿园教材重新受到重视。1981年10月教育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 (试行草案) 将教育内容扩展为生活卫生习惯、思想品德、基本动作发展、常识、语言、计算、美工、音乐等8个方面。根据纲要精神, 教育部组织编写了7种9册教材,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统编的也是唯一一套统编的幼儿园教材, 该套教材于1982年~198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同时还出版了教学挂图。当时也有高校学前专业的专家在教育研究的基础上编写了一些幼儿园教材, 并为幼儿园广泛使用。如南京师范大学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编写一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幼儿园教材。该时期的教材在编写的内容和体例上还部分沿袭了前苏联幼儿园教材的模式, 采用分科课程的分式, 一般有音乐、体育、美工、语言、计算、常识。在教材的编写体例上, 比较注重知识的呈现, 以及内容编排的逻辑性和循序渐进性, 各科均有分为小、中、大班的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同时教材还系统地提供了每一课的教学计划即教案, 教案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准备、教学过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 西方的教育观念、课程思想冲击着学前教育工作者固有的教育理念。80年代末期不仅是我国学前教育发生巨变的重要时期, 也是幼儿园教材蜕变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出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由幼儿园 (南京市实验幼儿园) 自己编写的综合主题课程教材, 也是第一套幼儿园园本教材。该教材打破了学科课程体系知识的界限, 从幼儿作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完整的人的需求出发、从幼儿的生活和成长的需要出发、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等几个方面来组织教材内容, 并以主题的形式呈现。在编写的体例上从主题的儿童发展目标、活动开展的环境布置、主题中每个活动的活动目标、活动进程、主题活动开展对家长的要求展开, 让我们看到了多年来幼儿园教材的新模式。

在此后20年的时间里,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 教育科学研究从大学的殿堂逐步进入幼儿园, 幼儿园的教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尤其是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布后, 根据纲要的精神, 不少省市都相继出版了幼儿园的省编教材, 而随着园本课程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不少幼儿园还出版了自己的园本教材。

该时期幼儿园教材编写呈现出两大变化, 一是教材分为了两个部分, 即教师用书和幼儿用书, 还有教学挂图及配套的教学材料。另一个突破就是在编写体例上的百花齐放。首先教材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教材内含的课程思想, 其次, 教材除了常规的教学活动如何组织等内容外, 还增添了诸如活动 (主题) 的背景分析、活动的延伸、教师的反思, 等等。

上一篇:通信网共建规划研究下一篇:特色旅游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