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情感启示录

2024-07-21

现代人的情感启示录(精选9篇)

现代人的情感启示录 篇1

卢梭是法国十八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1762年,他的教育名著《爱弥儿》问世,提出了适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教育思想,在当时轰动了整个法国,波及西欧,而后影响到全世界,从而在教育领域引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开辟了现代教育的新纪元。他的充满爱的家庭情感教育理念为我国当前幼儿的情感培养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爱弥儿》中的家庭情感教育理念

《爱弥儿》中所表达的思想是卢梭酝酿了20年的成果,不少内容来自他当家庭教师的感受和体验。他说:“我们对儿童是一点也不理解的,对他们的观念错了,所以越走越入歧途,明智的人致力于研究成年人应做些什么,可是却不考虑孩子们按其能力可学到些什么,他们总是把小孩子当大人看待,而不想一想他还没成人呢。”卢梭否定家庭教育成人化的思想,从卢梭培养爱弥儿的整个过程中,可以看出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所关注的是爱弥儿的健康和谐的情感发展,关注的是爱弥儿完整的人格发展,而不是爱弥儿作为一个成人该接受怎样的教育。卢梭在《爱弥儿》中所持有的情感教育理念和充满爱的教育行为,给我们提供了家庭情感教育的范例,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

(一)家庭情感教育的施教者。

卢梭深受父母的影响,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家庭教育(包括父母、亲戚)对于卢梭的成长尤其是其教育思想的影响都是很大的。他对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很多都来自他早年在潜移默化中从亲人身上学到的品质、信念和思想。所以卢梭本人接受的家庭教育在爱弥儿身上得以延续和流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与终身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培养人的摇篮,因为人的性格大多是在一生幼儿期形成的,这也正是孩子和父母接触最为密切的时候。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这样对父母说:“你们在五岁前所做的一切,等于整个教育的百分之九十的工作。”卢梭认为怎样的家庭教育、父母应具备怎样的情感素质才是有助于儿童的健全发展的呢?

1. 精心的呵护。

卢梭恳求慈爱的母亲们,要善于“保护这样正在成长的幼苗,使他不受人类的各种舆论的冲击,你要培育这棵幼树,给它浇浇水,使它不至于死亡”。孩子出生后,母亲就要通过目光、身体的接触和各种体贴关怀向孩子输入爱,父母在给予爱的同时还要教育孩子懂得并体验爱的美好。

2. 善良的情感。

要使孩子健康的发展,父母要用自己善良的情感去影响和教育孩子,卢梭认为“只有把自爱之心扩大到爱别人,我们就可以把自爱变化成美德。这种美德在任何一个人的心中都可以找到它的根底”。父母要通过爱别人的善良的情感,潜移默化地使孩子生发希望别人幸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同情受苦的人等情感。

3. 宽容与理解。

当爱弥儿遭受挫折时,卢梭会不声不响地同他一起忍受痛苦,不出怨言,不发牢骚,直到爱弥儿因感动而醒悟。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善于揣摩他的心理,在适当的时机巧妙地引导他,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孩子一旦意识到父母的良苦用心,会逐渐改正自己的错误,摆脱心中的懊恼。

(二)家庭情感教育的受教者。

长久以来,在教育过程中儿童都是被忽略的对象,卢梭认为家庭教育的本质应是自然教育,“本性的最初的冲动始终是正确的,因为在人的心灵中根本就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基于这种人性本善的思想,卢梭认为父母应给予儿童博爱情感的哺育,尊重儿童天性,使他们在这种自然发展过程中,能够健康和谐的成长。卢梭认为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应该继承的情感素质又是怎样的呢?

1. 成为善良的人。

卢梭在《爱弥儿》中认为孩子应该从父母那继承的情感素质主要是善良的性情。卢梭始终抱着极大的耐心、周详的准备、谨慎的言行,就是为了防止爱弥儿的心灵沾染上罪恶,以及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逐渐体会到父母在给予爱时所付出的辛劳,从而使孩子产生感激之情。同时父母要教育孩子学会给予爱,即能去关心他人,去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2. 健康的心态。

卢梭为了促进爱弥儿的善良本性和健康心态的形成,从衣食住行到言谈举止,从感知觉、理性判断到情感的起伏发展,无时无刻不渗透着他的慈爱。目的就是让爱弥儿感受到“爱”,在“爱”的包围中逐渐成熟自己的心志,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会导致爱弥儿人格的脆弱,反而能够帮助他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当前我国家庭情感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们的家庭教育太功利了,家庭教育应该是情感教育,但现在很多家庭就像课堂,知识化比重太大,过分注重孩子的琴棋书画技能,忽视了对子女进行人格教育,家庭教育出现了错位。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极为关注,家庭的大部分教育投资都用在了孩子的智力培养上,给孩子施加超负荷的压力,拔苗助长,使孩子厌学情绪不断高涨。儿童的身心受到摧残,情感发展受到抑制,各种原本不应该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心理疾病,如:抑郁症、自闭症等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甚至酿成悲剧。

卢梭早在十八世纪就明确了家庭教育的本质是自然教育,而不是功利教育。“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旦到了人的手里就会变坏了。”卢梭恳请父母不要受社会上的各种干扰性舆论的冲击,要按照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让孩子自由的成长,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剥夺孩子应有的快乐。

三、卢梭的家庭情感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幼儿情感培养的启示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心与同情,以形成团结合作的群体,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也只有这样,个体才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其自强自立才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不断呼吁,不仅要教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学习,更强调要使孩子学会关心,要重视培养其关爱、同情、友善等良好品质,并将之看作是未来社会和每个个体得以发展的关键和希望所在。因此,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每个做父母的不仅要把爱给予孩子,还应教育孩子关心他人,奉献孝心和爱心。卢梭的家庭情感教育思想对于在家庭教育中如何让孩子学会关爱做出如下提示:

(一)正确地关爱孩子,并唤醒孩子对他人的关爱。

孩子是在父母精心爱护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与父母之间有天然的血缘情感。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爱呈单向性,即孩子尽情享受父母之爱,却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很少想到父母教养他们长大所付出的心血、辛苦和爱,更难想到父母也需要爱。在孩子较小的时候,父母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要重视引导孩子对爱自己的人产生感激之情和回报之心。时常细心地点拨,孩子的孝敬之心便会慢慢形成,并学着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关心别人。

(二)及时让孩子感受关爱他人的愉快体验。

有一些孩子很有爱心,对人很友善,心中有他人。可是,每一次的友善和关心,得到的却是消极的结果。时间久了,孩子会有一种“好心没好报”或“吃亏”、“窝囊”的感觉,以后就不再愿意这样做了。这时需要父母有意识的引导,积极肯定孩子的友善、关爱。这样能使孩子受到极大的鼓励,因而进一步强化孩子关爱他人的动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关爱他人的行为。

(三)创造机会,巩固孩子的关爱品质。

如今的孩子除了和自己的父母祖辈们相处外,几乎很少有机会和同龄伙伴相处,因而他们的关爱对象只有父母长辈,范围狭小。所以做父母的应该积极地想办法为孩子创造、提供与其他人相处的机会,孩子在和他们的相处中,会有很多学习关爱和关爱他人的机会。父母千万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有助于培养孩子爱心的机会,时刻注意引导和培养孩子去关爱别人,纯洁的情感,能使爱更具内涵,让孩子的关爱品质更加牢固。

参考文献

[1][法]卢梭.爱弥儿——论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2]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1992年版.

[3]王天一.西方教育思想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

[4]朱小蔓, 梅仲荪.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5]鱼霞.情感教育.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现代人的情感启示录 篇2

大学生情感问题的个案分析与启示

本文对刘某由于失恋引起学业困惑、沉迷网络到毕业前完全放弃自己:论文不做--面临肄业;工作不找--面临失业的案例分析,揭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几点启示.

作 者:林佩云 Lin Peiyun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广州,510642刊 名:高校辅导员学刊英文刊名:JOURNAL OF COLLEGE ADVISOR年,卷(期):1(4)分类号:G641关键词:情感危机 学业困惑 案例报告

现代人的情感启示录 篇3

所谓的“情感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 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促进教学积极化的过程。因此, 新课改提倡的“情感教学”要做的就是将我们原先探索的情感教学思想结合国外一些优秀的教学思想, 同时结合我国的教学背景, 综合运用于我们的教学环节, 从而真正改善原先以教师知识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情感素质”是针对“情感教学”而提出的, 是教师在实施情感教学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某些个性品质, 它与专业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相对应, 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表达方面。 (2) 课堂教学的面部表情方面。“教材是物, 而教师是人, 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2]

二、师范生, 尤其是思政专业师范生加强“情感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首先, 师范生作为教师队伍的后备军, 其自身素质的好差直接关系到了新课改的成败。新课改不能一蹴而就, 也不能只开头不收尾, 就此中断。其次, 思政课程的特殊性及现实性尤其要求注重“情感教学”。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的德育课程, 对学生实施的是一种规范性教育, 因此, 无论是对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还是国家的未来发展, 思想政治课都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实际情况看, 思政教学却一直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状况, 这种尴尬状况在教学中主要表现为学生厌学, 老师难教, 教学效果欠佳,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显得格外迫切。最后, 浙江师范大学思政专业学生是浙江省思想政治课程师资建设的主要力量。从眼前看, 加强师范生的“情感”素质, 将有助于拓展和培养师范生的专业素养, 从而提高应对新课改新要求的能力, 快速地适应“情感教学”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增强我校思政专业师范生在同类院校中的竞争力。从长远看, 加强师范生, 尤其是思政专业师范生的“情感素质”将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尴尬处境, 同时也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展望和推进。

三、师范生“情感素质”培养所面临的困境分析

师范生专业兴趣不高。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带有情感色彩的认知倾向。从情感角度上讲, 高昂的兴趣决定了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态度。”[3]可见, “兴趣”对于师范生“情感素质”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来自浙江师范大学思政专业的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200名各年级思政专业师范生中, 专业兴趣较低或很低分别占了60%和8%;而专业兴趣较高或很高的仅占有32%和6%。由此可见, 要提高师范生的“情感素质”关键在于提高其专业兴趣。

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满意程度因性别存在较大差异。来自浙江师范大学思政专业的调查显示, 具体见表一、表二

从表一、表二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即从总体上看, 男生和女生对师范专业呈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男生对自己是一个师范生的满意程度总体偏低, 而女生则总体偏高。也就是说, 这种性别上的差异导致了对师范专业或教师职业满意程度的两性划分, 这种男女性别差异所表现出的对师范专业的兴趣差异也进一步造成了男女师范生在情感素质方面的差异性。这一差异性增强了师范生“情感素质”培养的复杂性。

师范生对“新课改”的了解程度不高。来自浙江师范大学思政专业的调查显示, 思政专业的师范生对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开展的新课改的了解状况着实让我们担忧。在200名调查对象中, 有10位师范生居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新课改, 占总数的5%, 不太了解的有58位, 占总数的29%, 了解程度一般的有98位, 占总数的49%, 而相对了解及非常了解的人数分别有28位和6位, 分别占总数的14%和3%。同时, 各个年级对新课改的认识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可以说, 对新课改的认识是促使师范生自主培养“情感素质”的主要认识动机。

四、加强师范生“情感素质”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 任课老师提高自身情感素质, 设置趣味性课程, 对师范生实施情感教学, 提高师范生专业兴趣。思想政治教学的任务、内容特点以及教育对象情感发展的特点, 决定了思想政治课必须实施情感教学。思政专业的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趣味性课程来实施有效的情感教学, 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 使师生能在教学活动中达到情感共鸣。在这样的教学气氛或情境中, 师生的情感可以通过互感、互动、互移达到一种高度一致的状态, 也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师范生的专业兴趣, 培养师范生情感素质中的兴趣因素。

(二) 拓展高校师范生师生交往渠道, 强化师爱教育。“爱”是情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师生间的“爱”则正是建立在交流与交往之上的。当前所出现的思政专业师范生情感缺失的问题, 一定程度上和师生交流途径单一有关。师生间的交流一旦受阻, 师生间的情感共鸣就很难实现, 师范生就无法从大学里真切体验到提高情感素质的必要性。一旦他们形成了这种教师情感空白的概念, 就无法在其今后的教学中适应当前新课改所提出的“情感教育”目标。因此, 要克服目前高校学生多、教师相对较少的普遍困难, 教师要更多地走进学生中去, 教师可以通过课外参与学生的活动, 可与他们共同分享成功, 在促进师范生综合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同时, 促进师生沟通, 对师范生强化师爱教育。

(三) 拓宽教学途径, 丰富教学形式, 使学生了解新课改的现状, 形成一种敏感的环境观, 自觉加强自身情感素质的培养。针对当前思政专业师范生对新课改缺乏足够认识的现实状况, 学院应积极地增设有关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研究课程, 使学生能全方位地了解和研究有关新课改的现状及其与师范生情感素质的关系, 从而促使师范生能有意识地、自觉地加强自身情感素质的培养。同时, 针对当前大一、大二、大三各个年段对新课改认识程度的差异性, 丰富教学形式, 例如在大一和大二就开设微格教学和师范技能的讲授课程, 不仅要使师范生在多种形式的课程中学会教学技能, 而且还要具体培养师范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与学生交流的交际能力, 以及在授课时的面部表情和对学生的态度方面的培养。

(四) 针对男女先天性差异造成的师范生情感素质发展不均衡的现实状况, 开展专门研究, 从而探索出中和男女性别的先天性特点, 实现互补互利的情感素质培养模式。针对男女性别差异而造成的在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自我表达, 以及在课堂中的面部表情等情感素质方面的不均衡发展现状, 我们应该认识到情感教育同样不能千篇一律, 同样也需要因人而异, 因群体而异。

摘要:从新课改所提倡的“情感教学”出发, 通过对“情感教学”理念的解读, 进一步引申和提炼出“情感素质”的内容。通过调查分析思政专业师范生“情感素质”培养所面临的困境, 结合该专业的自身建设情况提出了加强师范生“情感素质”建设的可行应对路径。

关键词:情感教学,情感素质,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11.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71.

啊那片失落的情感现代散文 篇4

我想,我是枝头上的一枚落叶。

——是吗?于是,我就对自己说道。

在这样的一个天地里,所有的一切都是那样的惊心动魄,那样的真情实感,那样的无所而不至,因此,我不得不走进了流水之中,走进了那一片伤痕累累的土地里,去感受一种来之不易的日子和分分秒秒所给予的千变万化,轻轻地打开那心灵的门窗,是啊,记住了那片失落的情感,记住了风和雨。

不必去问那么多的一个个为什么。

在你和我相识的光景里,渺然不尽。

所以我只能这样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在苍茫的风雨中漂泊。

在我无法掩饰的心景之中,常常惦记的是那一个漂泊远方的心身,如果不是为了故乡的一切那么我们将远行又有什么意思的呢?如果不是为了那一次的初恋,那我和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的呢?所以,我们得珍惜这一切。

从最初的那些理想萌芽到一片片的森林,生生死死,几度风雨,一派苍然,蔚为壮观,这也就是我为自己感动和惊叹的原因,这就是我从中得到大自然恩赐的那么一点点东西,你很难相信有这么一个人竟能产生,容纳得这么多的理想,每一份理想都是一份情感所凝成的生命所在,我为自己的郁郁苍苍而感动,于是,我转而一想,理想总归还是孤独的;因为理想是一个人的事情,正如什么是属于你自己一个人似的,我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经过了许多的艰辛与苦楚,亲眼看到了自己的理想一个个的升起,和一个个的衰落,如同那枝头上的绿叶似的,面对一种无法改变的事实,我只有沉默,我只有把所有的一切全都记住……

走进落叶之中,写尽了许多的伤心处。

斑驳的意境里,生动了许多的诗情画意。

啊,那片失落的情感,就在我和你所共同拥有的美和丑里,真切的风和雨中,几多丰富也会将变得一无所有,不信,我和你在生活的光景里打赌,在那一杯装满啤酒的杯盏上栩栩着生活的滋味,谁不为此而留下了许许多多得失的惊叹和诗词的呢?还有那些沉甸甸的泪珠和汗水。

终于,我明白了一个个为什么。

终于,我在你的目光里真善美丑恶。

有时生命里的.一个偶然,或者一个冲动,都会使我出乎意料地接近了我和你的那一次早已经逝去的理想,如同大河中的那一张落叶,荡漾着最初的热情和信念,而在那些无形和有形的景色里,把热泪和梦想注落在那往事的影子里,捕风捉影着生活。

于是,我对着山水说:我已经老了。

于是,我把心捧给阳光和色彩。

接着是一种没有边际的寂寞,孤闷和回味,在体验了那些人生真正的滋味之后的每一次的过程中,衰草斜阳也变得那么样的亲切有序,是那样的岁岁枯荣哪。

当然,我的思想真的简单而又复杂。

当然,只有记住那失落的情感,

现代人的情感启示录 篇5

关键词:假想伙伴,幼儿,情感

假想伙伴作为一种特殊的游戏形式出现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它对幼儿的自我意识、想象力、分享行为、情绪理解等都有一定的影响。而本文主要想探讨对幼儿情感品质方面的影响。心理学家Svendse提出假想伙伴是“完全由儿童想象出来的同伴,它没有明显的客观实体作为参照,虽然我们看不到但儿童觉得他们是真实的。后来Gleason扩展了假想伙伴的概念,认为“儿童把一些物体(如玩具等)赋予稳定的性格特征,并视为自己的同伴对待,与之长期交流”的现象也可称为假想伙伴。假想伙伴的类型主要包括两种:一是不可见的、无外部实物依托的想象伙;二是存在于现实世界中,被个体赋予拟人化特征的客观实物(如布娃娃、机器人)。国外已有的研究表明,儿童中出现假想伙伴的概率大约为13%—65%,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假想伙伴现象的地区差异性。已有研究证实在情绪理解方面拥有假想伙伴的幼儿要强于其他幼儿,那么在幼儿情感方面是否能同样促进幼儿的发展是本文想讨论的。

一、何为假想伙伴

“假想伙伴”一词从何而来?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假想伙伴经常出现在幼儿身边。例如,在游戏中经常看到儿童自己想象出一个玩伴有的还会赋予玩伴姓名或者是昵称。有时看到儿童讷讷自语,近距离看才发现他们在与玩伴交流。他们赋予玩伴鲜活的心理特征,冷了给玩伴盖被子,热了为他们减少衣服,完全把他们当作一个基本的人来看待。这类玩伴通常是儿童凭借自己主观想象出来的,把这种“伙伴”定义为假想伙伴。

二、假想伙伴产生的原因

1、认知发展的观点

发展心理学家在1926年就开始了对儿童假想伙伴这一问题的研究,皮亚杰将儿童与假想伙伴之间的对话称为“私人语言”。“私人语言”在逐渐运用的过程中,最终演变为社会语言。皮亚杰虽然将假想伙伴同儿童的社会语言联系在一起,然而他却并没有对假想伙伴做出专门的论述。皮亚杰对儿童假想伙伴正式的研究始于1945年。他在做儿童认知发展时,发现了在他女儿雅克琳娜身上出现了假想伙伴这一情况,他对此作了详细的描述。皮亚杰认真分析后,认为儿童拥有假想伙伴的原因在于和儿童象征机能的发展和学龄前期的认知想象有密切关系。

2、精神分析的观点

早期的一些精神分析学家认为,假想伙伴主要是实现儿童愿望以及提供给儿童正能量的渠道。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易遭遇困难、挫折、失败等,心情难免会低落、伤心,每当这个时候假想伙伴便会出现在他身边给予安慰。精神分析学家将假想伙伴视为一种防御机制,儿童将自身不受欢迎的特征表现在假想伙伴身上。戈登慢指出,女孩子经常通过把恐惧注入到她的假想伙伴如“洋娃娃”身上来克服恐惧。

三、假想伙伴对儿童情感品质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假想伙伴弥补儿童日常生活中某些感情的缺失

我国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缺少与兄弟姐妹相处的机会,生活中某些不满的情绪也不敢对父母诉说,久而久之,不满情绪的累积就会造成情感品质的崩溃。假想伙伴的出现有利的解决了幼儿的这一问题。一些心理学家也认为这一阶段有假想伙伴对儿童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当儿童感到孤独、害怕、有压力的时候,假想伙伴作为他们情感的依赖,可以帮助他们走出阴霾。

(2)假想伙伴的形象促进儿童情感发展

大部分假想伙伴是儿童从实际生活中衍生出来的,儿童根据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构造出的虚拟人物。儿童有时会把动画中的角色形象带入到假想伙伴身上,赋予它灵魂。假想伙伴摔了,儿童会去安慰、给与关怀,情感中的同情心被激发出来。在与假想伙伴对话过程中,一些带有情感色彩词语的运用加深儿童对这些词的理解能力。

2、消极影响

(1)过度的与假想伙伴互动不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儿童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困难没有挑战,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于生存。语言环境也是影响儿童情感品质的不利因素之一,由于假想伙伴是儿童主观意志想出来的,儿童掌握着话语的主动权,儿童语言的发展及与他人沟通的能力都会受到影响。

(2)儿童容易沉溺假想的世界里

电视剧《虎猫猫爸》生动地呈现出沉溺在假想世界中的儿童的一个状态。对长辈缺少了基本的尊重饿、礼貌,把自己当成是小公主,对人呼来喝去。要培养的儿童不是呆板但也不应该是任性妄为的,假想伙伴应该是形象佳、充满正能量的。沉溺在假想伙伴的世界中容易和周围脱离,情感体验不真实等。

四、教育启示及建议

首先应改变家长对假想伙伴的错误认识。当儿童出现假想伙伴的现象时,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精神是不是异常,总认为假想伙伴对孩子是一种无形的伤害,由于缺乏一定的相关知识,一些父母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研究也证实假想伙伴现象是正常的,儿童可以和假想伙伴做朋友,有一些秘密可以分享,可以和他们倾诉自己的烦恼。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诸如此类的教学活动给与幼儿充分的自由环境,引导幼儿心理互换、角色互换,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多为他人着想。在家庭教育中,可以给幼儿一个娃娃当作他的假想伙伴,让幼儿去照顾假想伙伴,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还可以利用假想伙伴和幼儿进行深度的交流以观察幼儿的情感发展状况。同时也要注意到假想伙伴的隐患,适当的安排儿童与假想伙伴在一起的时间。

参考文献

[1]Taylor,M.Children’s imaginary companions[J].Archives of Neurology and Psychiatry,1934(32):985-999.

[2]GIeason,T.R.Imaginary companions and peer accept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04,28(3):204-209.

[3]傅锐,李丹.儿童的假想伙伴:理论与实证研究[J].心理科学,2010,33(1):78-82.

[4]张云清,裴敏俊,陈晓露,张文榕.假想伙伴对3—6岁儿童情绪理解的影响[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66-69.

现代人的情感启示录 篇6

笔者多年从事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 农村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存在很多问题, 从成绩上看最明显的就是低分多、高分少。笔者通过访谈得知部分学生英语学习的不成功除了与其本人的智力因素有关外, 非智力因素往往起着极大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 如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意志力、自信心、性格、习惯、学习策略等。农村中学部分学生家长在城里打工, 学生没人监管, 加之个人的自控能力差, 英语学习开始时没学好, 后来逐渐失去兴趣, 学习动机下降。另一方面农村中学的师资﹑校舍还不是十分宽裕, 造成班级学生数过多, 让教师无力顾及到每个学生。

如何针对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 并结合最新的外语教学的研究成果及新课程标准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是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自我发展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 具体而言, 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动机, 降低学习者的“情感过滤”。

(一) 教师先要使自已的课尽量变得生动有趣。

1.选择多样的话题和任务, 新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就是要开发课程资源, 拓展学用渠道。

用教材中的话题作为铺垫, 补充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对于什么是学生感兴趣的, 教师不能凭空想象, 而是需要调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比如, 学生喜欢卡通片, 教师就选择与教材中的话题相关的卡通片作为教学材料之一。

2.尽量多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由于农村远程教育的发展, 农村中学也有了多媒体教室。虽然不多, 但也可以每周用上两三次, 上多媒体课需要比普通的课多花很多时间备课, 但这是必须的。

3.设计一些紧张和具有挑战性的游戏, 让学生处于应激状况。

这样的游戏通过获得某个有趣的目标而提供一种紧张的快乐。在规则限制的情况下, 设计时要考虑难度不宜过大, 要让学生能够“跳一跳, 摘个桃”。

4.娱乐性。

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让学生感到课堂的快乐, 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努力搜集或创造一些小笑话、故事等, 在课堂中还可适当地让学生听听英文歌曲、看看浅易的英文电影。

(二) 注重对学生的正确评价, 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

一些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是由于缺乏成功的经验, 故教师平时课堂提问时要正确或宽大处理学生的答案,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三)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就是一种愿意或急切地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的精神状态。强烈的学习动机会使英语教学更加容易和快乐。教师通过观察法、调查法等诸多方法了解学生需要的特点, 分析学生需要存在的问题及合理需要是否得到应有的满足, 通过采取一些强化的训练手段使学生掌握一系列认知和行为策略, 使之内化成心理需要, 形成自觉性、坚定性、自制力、有恒性等学习品质。

二、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教育, 让学生感受进步, 减小“情感过滤”。

进入21世纪, 终身学习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 教育的目的不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以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学习策略的教学必然成为新世纪教育教学的高级目标。为此, 我们有必要通过专门的教学, 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训练, 从而改善他们的学习能力, 特别是独立自觉学习的能力。农村中学的学生英语学得不好, 多半是不会学习或是不会有效地学习。学习策略的研究近几十年来研究发展很快, 学习策略种类繁多, 笔者认为对英语学习特别重要的有下面两点:

(一) 保持知识的策略, 即记忆的策略。

可以说, 外语学习的关键就是词汇学习, 而词汇学习的关键就是如何有效地记忆单词, “单词不记, 考试没戏”。“背单词”三个字可能是中国学习者中使用频率最高、关注度最高、难度也是最高的一个概念, 围绕这一概念展开的各种思考, 从本质上来看, 就是如何更有效地记忆单词。1.教学生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的“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来合理安排自己的单词记忆时间。2.在阅读和听讲中要教学生记好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关研究也表明, 学生借助笔记可以有效地控制自已的认知加工过程, 维持和学习注意和兴趣, 又有助于概括新的知识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3.卡片法记单词和知识, 这要同笔记法配合起来使用, 把难的单词和容易遗忘而又重要的知识点记到卡片上, 依据遗忘规律进行复习。4.合理组织所学知识, 提高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和可利用性, 制作结构网络图, 这一点在复习英语语法时特别重要。农村中学生普遍学不好语法, 正如胡春洞所说:“学生在语法学习和使用中最感困难的是英语语法头绪太多, 顾此失彼……”用一个传统的树形图将英语语法的主要内容分为词法和句法两大类, 词法分为构词法和词类, 词类分为静态和动态。静态词包括名词、形容词、代词、副词、数词、介词、连词和叹词。动态词包括动词及与动词相关的内容。句法可分为句子成分、句子分类和标点符号三大类。

(二) 元认识监控策略, 即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和控制。

具体来说对学习英语起重要作用的有:1.领会监控, 德文 (Devine.1987) 提出建议: (1) 变化阅读的速度, 比较容易的文章读快点儿, 抓住文章的整体观点;较难的章节, 则要放慢速度。 (2) 意思模糊, 如果某些内容不太明白, 继续读下去, 后文中会有更多的补充信息或明确说明。 (3) 猜测, 当所读的某个单词不认识, 猜测其意并继续读下去, 并检测自己的猜测。 (4) 重读较难的段落, 尤其是当信息仿佛自知矛盾或模棱两可时。2.注意监控。农村中学生在课堂上常不能集中注意力, 教师可利用下面五种方法: (1) 在上课之前, 告诉学生要注意的目标, 学生会学得好一些。 (2) 使用标示标出重点的线索, 可增高或降低声音, 也可使用手势或重复。 (3) 增加材料的情绪性, 使用情绪色彩浓的词比使用中性的同义词更能赢得学生的注意力。 (4) 使用独特的或者奇特的刺激。 (5) 通知学生后面讲的内容对他们非常重要。

三、重视情感因素, 正确引导学生, 控制“情感过滤”。

我们知道, 消极的情感因素会严重地妨碍习得者最大限度地获取语言输入和使用语言的机会, 并妨碍习得者对已输入语言进行有效的吸收和消化。因此, 重视情感因素, 帮助学生克服语言焦虑感是极其重要的。农村中学生的性格大多比较内向, 在公共场所里不善于表现自己, 教师需要格外注意自己的用词, 切不可轻易地否定学生。要允许学生犯点小错, 并接受他们的失误, 不能说, “男生在语言的学习上就是要比女生差”, 因为在这样的不良心理暗示下, 就会有男生觉得自己学不好英语是理所应当的, 久而久之, 慢慢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教学中, 教师一方面要努力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来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减少学生的焦虑感;另一方面又不能让他们放任自由, 毫无目标和压力。要让学生感到教师是真心地爱他们, 让学生愿意主动地去接触教师。笔者认为有这样一句话讲得好, “如果我是孩子, 如果是我孩子”, 即要有爱心, 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将焦虑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诚然, 农村中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遇到的困难还有教师个人解决不了的客观因素。教师能做的无非是在教好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机、学习策略、情感态度, 总而言之, 就是教师要关注语言知识和技能以外的东西。

参考文献

[1]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al Press.1999.

[2]Ur,P.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Pratice and Theory.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5]欧阳俊林.英语教学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6]乐眉云.应用语言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宋桂月,金莺.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现代人的情感启示录 篇7

“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最早是由Dulay和Burt于1977年提出,旨在揭示情感因素对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美国语言理论家S.D.Krashen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二语习得机制的五大假说:习得-学得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自然顺序假说。

二语习得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此外,Krashen认为学生的情感因素也对二语习得产生一定的影响。Krashen把学习者的情感状态比作一个过滤器(Filter)。所有语言输入都必须经过这个“过滤器”才有可能被学生摄入(Intake),只有未被滤掉的信息输入才能被学习者习得。情感过滤作用越弱,二语习得效果越好。这一理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外语教学中过分关注学生的认知体系而忽略其情感因素的教育方法。同时,这一理论强调对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深入研究,降低情感过滤,达到提高二语习得效果的目的。

二、影响二语习得的情感因素

情感(Emotion)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期望值和需求的态度体验。影响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包括学习动机、自信心和焦虑等。

1.动机(Motivation)。动机是指由特定内在需要引起的、推动人从事某项活动的意念或愿望。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个体的主观需要,而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客观诱因。语言学家Jeremy Harmer(1993)将动机(Motivation)定义为“鼓励某人实现某种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指个体希望实现学习目标的主观意志,如对外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和达到学习目的后的成就感。外部动机是客观诱因在学习者身上作用的结果,如别人的赞美和鼓励。

2.焦虑(Anxiety)。焦虑 (Anxiety) 是人们由于不能达到特定目标而产生的挫败感和焦躁不安的情感体验。焦虑程度越低,二语习得效果越好。但适当焦虑对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努力程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进行大型考试或学习活动前,学习者通常会感到焦虑和紧张。这种焦虑情绪可以使学习者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即促进性焦虑(Facilitating anxiety)。弱学习者毫无压力,则会不思进取、自由懒散。这种焦虑即妨碍性焦虑(Debilitating anxiety)。

3.自信心(Self-confidence)。自信心 (Self-confidence)是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成功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主观判断。自信心较强者对自身能力和潜力具有积极的主观判断,从而能迎难而上,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潜力。学习者的自信心和学习效果通常成正比。

三、Krashen的 “情感过滤假说” 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可见,学习动机、焦虑和自信心等情感因素会影响二语习得的结果。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降低情感过滤程度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是每一位外语教师应当加以重视的问题。

1 .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欲望。只有明确学习动机,学生才有可能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作出针对性的努力。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为了激发学生的内部动力,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使学习内容富有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了激发学生的外部动力,教师应多给予学生一些肯定性评价,并多创造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

2.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降低学生的焦虑程度。尽管适当焦略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大部分学生存在高度焦虑问题,对顺利开展学习活动造成了阻碍。因此,英语教师应考虑大部分学生的焦虑状态,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降低其焦虑程度,提高语言摄入。此外,教师在应对学生焦虑的问题上应把握好“度”,使学生既不因过度焦虑而抑制学习热情,也不因无焦虑感而安于现状。

3.创造机会使学生体会成功感,增强学生自信心。自信心是学生在外语学习中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重要内在动力。教师应多创造机会,使学生切身体会成功感和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则会转变成学生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从而在学习实践中勇攀高峰、不断进步。例如,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学生的自信心也会伴随自身认知能力的进步而逐步提高。

四、结语

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阐释了多种情感因素(学习动机、焦虑和自信心等)对外语学习过程和效果的影响。这一理论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而不是一味强调其认知能力的培养。为了降低学生的情感过滤,提高语言输入效率,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内在情感状态和态度体验,以确保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此外,教师应该创造一个低过滤的学习环境,为提高其学习效果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摘要:Krashen提出了适用于二语习得的“情感过滤假说”。通过分析多种情感因素,如学习动机、焦虑和自信等对外语学习效果的影响,阐释了情感因素对二语习得的重要性。本文对“情感过滤假说”进行了阐释,对二语习得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加以解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减轻学生焦虑感的策略,旨在为外语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现代人的情感启示录 篇8

20世纪80年代初, 美国学者克拉申就将情感因素纳入其语言学习的研究之中, 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说, 其核心是阐释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在外语教学中, 情感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感觉、情绪、态度等。情感在外语学习中发挥着记忆、动力、调节等作用, 它对外语学习的影响至少和认知因素一样大。情感与认知都是外语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者相辅相成。

1 情感过滤假说的内容

情感过滤说最初是由杜雷和波特在1977年提出的, 其目的在于解释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过程的影响。他们将“情感过滤”定义为:“一种内在的处理系统, 它潜意识地通过情感因素来阻止学习者对语言的吸收。[1]”1982年, 克拉申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这一理论。他认为, 有大量适合的语言输入并不等于学习者可以学好目的语, 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还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 (input) 必须通过情感过滤 (filter) 才有可能变成情感的摄入 (intake) 。在此过程中, 情感因素对语言习得是否能够获得足够的语言摄入 (intake) 起着过滤的作用, 克拉申称之为情感过滤假说。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中所指的情感因素包括动机、自信心及焦虑程度三者。克拉申认为, 学习者动机不足、缺乏自信及极度焦虑会阻碍语言的摄入, 因而阻碍语言学习或习得;相反, 低焦虑感、高动机、高自信会加速语言的习得。根据这个假说, 语言习得者的情感过滤强度因人而异。消极的外语学习态度对语言输入有很强的过滤作用。持消极态度的语言学习者不仅不会主动地获取更多的输入, 即使能够理解语言的输入, 也不会习得。情感障碍就像一堵墙, “输入”一旦碰上它, 其中一部分就反弹回来, 而不能进入学习者大脑中的“语言习得机制”。这样, 习得者学习语言的能力就大打折扣。相反, 对外语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人, 其情感过滤的作用很弱。没有了“情感障碍”这堵墙, “大量可理解的输入”就会畅通无阻地进入“语言习得机制”中去, 经过内化成为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2 情感过滤假说对中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我们的中职英语教学一直保持着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模式, 而且多数是大班上课, “满堂灌”, 笔记加作业。这既不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也违背了语言学习规律, 更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 在一般中职学校, 学生的情感过滤值比较高, 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他们的学习目的主要是通过考试, 觉得除此之外, 别无他用。同时, 学生认为大多数教师的上课模式单一, 枯燥乏味, 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交流, 这也是学生失去英语学习兴趣的原因之一。还有一部分学生, 由于各种原因, 在学习之前就把自己归为学不好的一类, 认为自己没有学习的天赋, 干脆放弃学习。另外一类学生渴望学习, 但又担心自己学不好, 产生一种焦灼不安的情绪, 所有这些消极的情感因素都会影响到可理解性输入的吸收, 从而使学习事倍功半。

结合以上中职英语教学现状, 在探讨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时, 不难发现克拉申的理论模式为解决当前中职英语教学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1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舒适、宽松的英语学习课堂环境以减少学生心理上的忧虑和不安全感。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创造性的自由表现提供了重要的心理环境。而不和谐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产生压抑感和不安全感, 不仅他们的创造性不能自由发挥, 并且会使之产生戒备心理。

首先,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不断地鼓励, 帮助学生建立自尊、自信。如果学生发现自己受教师或同学轻视、学习成绩不理想、受人制约, 他们就会有挫折感并丧失自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并及时地予以表扬, 教师要避免对学生做出过多的负面评价, 这样学生会从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中获得自信并增强学习动力。

其次,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 也是缓解学生紧张、焦虑情绪的关键。教师要善于充分发挥自身的感染力, 通过自身情绪来感染学生, 使他们产生愉快、振奋的情绪体验。一个有感染力的教师向学生提出自己的希望, 学生会感到教师亲切, 愿意接受教师的建议, 因此比较容易与教师配合。可以说, 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一旦建立, 英语教学工作就已经完成了一半。

2.2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克拉申认为动机水平高, 自信心强, 焦虑程度降低, 情感障碍小, 反之情感障碍则大。可见, 降低情感过滤强度的关键在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语言习得者的情感过滤强度因人而异, 消极的外语学习态度对语言输入有很强的过滤作用。为了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 在教学上, 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应由原来单纯的知识讲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和合作者等多重角色, 尽可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各项课堂活动, 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影响语言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学习者学习外语动机的强弱既与学习者本人有关也与教师和教学环境有关。教师要因势利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纠正不良的学习动机, 既要使学生始终带着一定的新鲜感, 又要让他们体会成功的乐趣, 从而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和希望, 不断吸引学生继续努力, 从而把学习者的工具型动机转化成强大的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动力。

2.3 降低学生的焦虑感

由于基础较差, 再加上受到其他客观条件的影响, 中职学生学习英语时大都存在怯懦心理, 而这种心理往往导致他们过分的焦虑。焦虑感严重的学生往往表现为上课时精神紧张、不敢发言、爱面子、怕出错等。有关研究表明:适当的焦虑对学习效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过分焦虑会使学习者自信心不足, 影响学习效果, 语言习得在焦虑程度为零的情况下成效最大。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帮助学生降低焦虑感, 如设立短期成就目标, 经常对学生进行测验, 以使他们不断地获得成就感。

2.4 改进教学方法

学生一旦适应好的教学方法并产生学习兴趣, 就能极大地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进教学方法要做好以下几点: (l) 教学方法要多样, 教师语言要生动幽默, 善于启发诱导; (2) 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接触英语; (3) 强化兴趣刺激物, 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 如试卷难度要适中等; (4) 营造融洽、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创设语言和问题情景; (5) 经常介绍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2.5 要注意得体、巧妙的纠错技巧

克拉申认为, 出现错误是外语学习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和必然过程, 应提倡教师对交际中的错误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 不必每错必纠, 以免打断正在进行的语言活动, 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如需要纠正, 也应温和、耐心地纠正。比如学生在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 肯定心里非常紧张, 如果教师再过多打断学生, 频繁地纠正错误, 这样学生可能会更加紧张, 甚至有的学生会难以继续下去。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多种纠错方法, 例如学生之间相互纠错,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也使其加深对所犯错误的印象。

2.6 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

中职英语课堂的教学时数相当有限, 英语学习仅仅靠课堂教学活动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环境。在课外活动中,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英语演讲, 举办英语晚会, 设立英语广播, 成立英语记者团等。另外教师也可以尝试利用新兴的网络技术与学生进行交流。例如, 在教育领域, 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 也开始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可以将阅读学生写的英语博客作为一个了解学生、服务学生的平台, 很好地促进师生间的交流, 提高英语教学与学习的效率。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对其他同学博客上的内容进行评价, 这样就很容易形成学习团体, 进行合作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职学生由于自卑心理和薄弱的英语基础, 羞于用英语和他人交流的局面。

总之, 影响中职英语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 但根据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 动机、自信心和焦虑是影响外语教学的重要的情感因素, 教师在中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应抓住每一个机会, 培育学生积极的情感素质,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给他们的英语学习营造一个低焦虑的环境, 从而为中职学生真正提高英语水平创造良好的条件。

摘要:中职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遇到困难时, 往往首先产生的是情绪反应, 而不是思维反应, 甚至是情绪反应代替思维反应, 导致其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先不去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是先产生不利于问题解决的消极情绪。因此, 教育者应适当运用情感过滤假说, 重视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

关键词:情感过滤,英语教学,中职

参考文献

现代人的情感启示录 篇9

关键词:音乐理论,创作,十二音音乐,序列音乐,勋伯格

翻开20世纪音乐的画卷, 我们发现其中绚烂斑驳, 百花齐放。音乐的语言和风格各式各样, 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在这些纷繁的流派中有一枝奇葩—序列音乐。它由20年代初勋伯格创立十二体系开始一直到梅西安第一首真正的整体序列音乐作品《时值与力度的模式》的产生, 再到“70年代以后作为一个流派的逐渐衰落”, [1]中间横跨的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 涉及到一大批作曲家说明了它的影响力是20世纪音乐的其他流派所不能比的。笔者试图从这个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流派———序列音乐的发展轨迹来寻找一点音乐创作的发展规律, 以期能从中取得更大的收获。

一、序列音乐的萌芽———十二音音乐的产生和发展

了解十二音音乐的产生, 我们最先应该了解的就是它产生的原因。

1. 从音乐本身来看, 到了二十世纪初期实际上是音乐发展的一个瓶颈期。

这个时候浪漫主义已经发展到后期, 它的音乐语言和风格得到充分的发展, 如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乐队织体, 德彪西印象主义作品中的模糊调性, 斯克里亚宾的神秘和弦, 特别是瓦格纳的半音化和声等, 都使音响更丰富也更复杂。音乐中有了更多的不协和因素, 调性趋于瓦解。在传统和声的框架下写作好象有已经被人写尽的感觉。这些都预示了新的音乐语言和风格产生的必然性。也就是说十二音音乐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19世纪音乐发展的必然结果。

2. 从社会环境和条件来看。

20世纪初期世界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的危机、独裁统治等等使社会动荡、矛盾加剧, 引起社会心理发生变化, 产生了更多的紧张、不安等情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影响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使作曲家创新求异更加心切;浪漫主义后期个人主义得到充分的发展, 创作不顾公众反应和社会效果的倾向变得普遍起来。

1909年, 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完成了他的第一首无调性钢琴作品.1912年他的第一首用无调性技法写成的管弦乐作品《五首管弦乐曲》在伦敦首演, 引起评论界激烈的反对.两年后, 在美国首演, 情况也是如此.一位评论家讽刺说:“勋伯格的情感很适合为吸尘器创作.”而1913年在维也纳演出的, 包括韦伯恩《六首管弦乐曲》在内的一场音乐会, 以及1914年在米兰由鲁索洛举办的“噪音联播”音乐会等都被当时认为是本世纪音乐界接二连三发生的几大丑闻。[2]其实这时候的音乐发展只不过是开始了无调性的写作, 却遭到了大多数听众的反对.在1913年3月31日维也纳举行的音乐会上, 演奏的是勋伯格, 韦伯恩和贝尔格师徒三人的作品.没想到会在音乐会中间居然引起骚乱而使音乐会被迫停止.就这引起骚乱的音乐在整个音乐界虽然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 却又有很多坚实的追随者, 比如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音乐理论让这些作曲家这么着迷呢?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十二音音乐到底是怎么回事。前面提到音乐发展到20世纪初期传统音乐作品因为频繁的转调, 使用大量不协和和弦连续出现而不解决, 达到了调性范围内调性不稳定的极限。而勋伯格顺着这条路走下去, 就在他的作品中由调性游离到逐渐取消了调性。他取消了能够确立调性的七个自然音和五个变化音之间的差别, 使十二个音级都很重要, 没有了中心音。这就是勋伯格理论的最初形式-无调性的音乐。这种形式非常适合用来表现紧张, 恐惧和绝望等富有刺激性的内容。但它一般只适合创作小型作品, 除非有歌词, 否则太大的作品根本无法让人听懂。因此大型作品需要有一种结构方法把乐思有条理的陈述出来, 形成曲式, 以代替调性原来在作品中起的作用。于是勋伯格经过7年时间的酝酿, 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创作方法———十二音音乐的创作方法。

十二音体系的基本方法是由作曲家选用半音阶的十二个音自由的组成一个序列 (或音列) , 以它的原形、逆行、倒影、倒影逆行四种形式组成一首乐曲。在十二个音完全出来以前, 不得重复其中任何一个音。这些音列可移置在半音阶的任何高度。通常可用数字来表示它们与原来音列开始的音高的关系, 如:0=开始时的音高位置;1=上行一个半音;2=上行两个半音;3=上行三个半音;依此类推。由于四种音列形式各有十二个不同音高位置, 因此共有48个音列。经常很少有哪个作品会全部使用它们, 但每首作品都可制作一张“12Χ12方格表”, 用音的字母名称标记, 这对制作和分析作品非常有用。

音列的各音可以相继出现形成旋律, 即横向十二音;也可以同时出现构成和弦, 即纵向十二音。音列的个音可分散在各个声部, 也可以各个声部都有自己的音列形式。十二音体系只是音高方面的序列手法, 它对作品的节奏、力度、音色等都没有任何限制。[3]

勋伯格认为, “并不是使用十二音就能写出好作品”。他说他自己创作十二音作品是先有形象, 再有音列。然后根据形象对音列进行适当的调整。勋伯格十二音音乐的重要作品有《第三弦乐四重奏》 (1926) 、《乐队变奏曲》 (1927-1928) 、《一个华沙的幸存者》 (1947) 等很多首。

在勋伯格后期的有些作品中, 十二音方法经常随内容表现的需要而有所突破, 不像刚创立时那么简单。而且他还允许调性因素与十二音方法相结合。然而这种作曲手法到了他学生韦伯恩和贝尔格手里又变得有些不同。贝尔格把它向传统靠拢, 而韦伯恩则更倾向于未来, 把勋伯格的作曲规则运用得更彻底, 更极端。因而使他的作品更抽象化、主观化、从而带有了更多试验的性质。也正是这样他预示了真正序列音乐的产生。

因此, 二战以后, 一些年轻的作曲家如布列兹、诺诺等从韦伯恩的作品中得到启发, 找到了他们所追求的东西。1952年, 布列兹发表一篇文章《勋伯格死了》, 就在推崇韦伯恩的同时认为勋伯格的方法, 如使用主题, 区分旋律和伴奏、利用传统曲式等等已经过时。

二、序列音乐的产生与发展

序列音乐的产生原因我们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1. 从音乐本身来看。

韦伯恩的十二音音乐作品为序列音乐打下了基础, 已在一定程度上把序列原则扩展到节奏方面, 而再往前走自然就形成了序列音乐。

2. 从社会环境和条件来看。

因为二战很多知名音乐家移居美国使美国纽约等城市代替战前的维也纳和巴黎成了新音乐试验的中心。但是二战后不久, 其他国家如法国, 德国, 意大利也都赶了上来。随着战后科技和工业的迅猛发展,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而产生了新的艺术趣味, 迫使作曲家开始追求新的材料、新的构思、新的技法。传统受到质疑, 音乐的民族性不断淡化, 很多作曲家越来越倾向于对作品形式的追求, 而放弃思想和情感;也不再把音乐当作和听众交流的工具, 而是当作纯粹个人的行为。因此序列音乐的产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

随着梅西安的第一首有影响的整体序列音乐作品《时值与力度的模式》在1949创作完成, 序列音乐由此发展开去。[4]

这首作品有三个声部, 分别在高、中、低三个音区采用了三个不同音高的十二音音列:

这三个音列, 在各个音的时值上有着严格的规定。第一个音列由一个三十二分音符开始, 逐次增加一个三十二分音符;第二个音列由一个十六分音符开始, 逐次增加一个十六分音符;第三个音列则从八分音符开始, 逐次增加一个八分音符。因此, 每个音, 同它的高度相应都由它特定的时值, 而这在全曲中始终是不变的。不仅如此, 作曲家还选用了从PPP到fff七种不同的力度和十二种不同的发音法, 分别固定在每个音上, 而这在全曲中也是始终不变的。由此可以看出序列音乐不仅在音高上, 而且在节奏、力度、音色等因素上也按预先排列的方法作成。它在十二音音乐的基础上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但同时, 过于理性排列音乐又束缚了作曲家的想象力, 使序列音乐走向了死胡同。当然, 最重要的是, 比起十二音音乐, 序列音乐离听众的欣赏习惯更远。如果说对于十二个不同音高的音人们还可以辨认的话, 那么对于十二个不同时值的音排列在一起, 没有任何规则的节奏律动, 人们可不是那么容易把握得住的了。正因为这些原因使序列音乐作为一个流派在70年代以后逐渐衰落。很少有作曲家采用严格的序列手法作曲。而是和其他方法相结合, 或者在作品中偶尔运用点序列音乐的思想。

三、序列音乐的产生和发展对以后音乐理论发展和创作的启示

1. 音乐理论和创作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纵观序列音乐的产生和发展都没能脱离当时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二十世纪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造成的经济危机和恐慌, 造成社会动荡, 使人们产生了更多的紧张、不安的情绪。于是就产生了最适合来表达这类情绪的序列音乐。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促使作曲家也去创新求异以满足人们新的欣赏需求。所以传统音乐之后就出现了完全颠覆的序列音乐。

2. 音乐理论和创作离不开传统音乐的根基。

当音乐发展到浪漫主义后期, 传统的和声和音乐结构形式已经发展到极致。和声由双和声层发展到多和声层, 大量的高叠和弦出现在作品中使我们的音响更加丰富也更加复杂, 从而有了更多的不协和因素, 使调性趋于瓦解。这些就预示了完全无调性的音乐出现。所以, 无调性序列音乐的出现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3. 音乐理论和创作的发展离不开大胆的创新。

新生的事物的出现往往不能被一般人所理解, 这时候音乐工作者需要坚持自己大胆的创新, 才能在音乐上有所建树。当勋伯格的作品最初演出时不能被大多数人理解, 甚至在音乐会上都出现了骚乱。在大多数人的反对和讽刺下, 勋伯格有着自己清醒的头脑。他没有退缩, 而是用了7年的时间完善了自己的创作和理论, 并传授给他忠实的追随者。这才成就了风靡半个世纪的序列音乐。试想没有勋伯格大胆的创新, 还会有序列音乐的存在吗?

4. 有生命力的音乐作品往往是和人们的普遍情感紧密联系的。

序列音乐由于其表达情感的局限性, 虽然理论完备, 但和人们的欣赏习惯相差太远。所以在序列音乐出现了这么久之后, 我们还是很少能听到序列音乐在媒体中的播放。因此, 它难逃被淘汰的命运。所以, 作为一个流派, 序列音乐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自然衰落的现象。

5. 音乐理论和创作的发展离不开“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虽然序列音乐在音乐界只“红”了半个世纪。但它却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毕竟带来了一种新的结构观念、新的创作手法和新的表现可能性。即使在2 0世纪7 0年代以后, 很少有作曲家采用严格的序列手法作曲。但是它的影响依然存在, 有些作曲家采用将序列手法和其他创作方式结合起来, 又出现了新的音乐, 将音乐往前推进。比如, 中国四川的作曲家郭元, 将序列手法和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结合创作了《在g音上》。这首作品在一重要的国际作曲比赛中一举夺冠, 说明了序列音乐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所以不管什么时候, 社会都需要各种流派的音乐存在和发展, 即使表面上这些流派不受听众欢迎。但这样百家争鸣的状态才能启迪作曲家们的音乐智慧, 这对其创作是必不可少的。

“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替”。了解了序列音乐的发展史, 就更加明白了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的使命, 那就是继往开来, 在音乐的传统上不断的创新。只有这样, 才能创造出属于人民的音乐丰碑。■

参考文献

[1]请参阅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通史》第386页, 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2]转引自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通史》第342页, 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3]请参阅钟子林编著:《西方现代音乐概述》第87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音乐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05.

[2]朱建.《二十世纪音乐漫步》.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5.12.

[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 (新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02.

[4]赵东升《.西方二十世纪序列音乐对于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5]马玉峰《.简述序列音乐及简约派音乐风格特征》

上一篇:专业工作室制下一篇:数学复习课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