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2024-05-17

浅析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精选9篇)

浅析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篇1

浅析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作者:赵志萍

无为而治就是要求管理者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决策,减少对决策执行活动的干预,反对瞎指挥,鼓励下属按管理规律办事。这是“道法自然”的观点在管理思想上的反映。

老子思想的精髓是“无为”思想。一切顺乎自然,既反对生活上的奢侈享受,又反对政治上的标新立异。老子崇尚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把自然抬到最高的地位,最后总归到自然上。五千言《道德经》简直是一部自然赞美诗。既是崇尚自然,凡属于“自然”的都是好的,一经人为便不好了,这样他当然要主张“无为”。

老子认为,正是尊重了事物的必然,采取了无为而治的结果,才使事情得以成功。而背离了这一原则,则导致事情的失败。我们要肯定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积极性,肯定其要求统治者治国要承认客观、尊重自然、顺乎民心民意、不逆潮流而动的合理性,但决不是肯定老子的一切听凭自然、放任自流、放弃任何管理的消极因素。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老子主张无为,不是消极无为,恰恰是透过无为,不干扰、不强制、不苛求、不勉强他人,而让所有万物能够顺乎自然,因势利导,遵循客观规律,从而达到无不为。而管理的实质是“通过他人完成任务”。管理和管理者都有其特定的职能。现代管理者并不意味着管理者应该什么都要管,无所不为。而应当分清那些改“为”,哪些该“无为”,而最后又能达到“无不为”。因而,作为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其无为而治的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是深刻的。具体来说,这个启示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管理必须遵循规律,因势利导。“无为”就是不要勉强地去干那些悖于自然的事,悖于规律的事,而是要顺乎自然,遵循规律。“无为“的另一个涵义是不要干预过多。任何管理都不意味着过多的干预,必须留有余地,任其“自化”。老子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当狗。”“圣人”也是不偏爱的,任凭百姓自己去发展。事实证明,那种把管理理解为包办代替,横加干预的做法,其结果都是把事情“管死”。

第二,管理要顺乎民心,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管理既然是通过他人去完成任务,那么这些“他人”就不是单纯的客体,从另一个角度说,他们也是主体,既是主体就有主体性,他们的心愿、意向非常重要。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把组织目标同组织成员的需要和价值取向协调起来。“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领导者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群众,而是把群众的意志集中起来,是一切决策都符合人民的意愿。这样看起来似乎是“无为”,其实,由于万众一心,完全能够达到“无不为”。在现代管理中有一种管理模式叫做“自主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所实行的原则就是所实行的原则就是充分尊重员工的自主性,让大家做到自主、自律。领导者的职责仅仅在于引导、组织和协调,这就在某种意义上达到“为无为”而“无不为”。再者,“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这句话如果以马克思主义原则加以解释,便可理解为:领导的本质在于服务。领导者的责任在满足广大群众的意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者不追求一己之私利,而是要为广大人民谋利益,在这方面“无为”,便能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做到“无不为”。这在老子所处的时代只能是一种幻想,而在共产党领导的社会则应当能够变成现实。

第三,任何管理和领导都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领导和管理都有它固有的职责。任何领导和管理都不意味着无所不包、无所不为。毛泽东曾说,领导者的责任仅仅在于出主意、用干部,现在企业的组织制度要求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的职权作出严格的规定,每个层次的管理者都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对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应尽职尽责,对自己职权范围外的事不应该越权。每个层次的管理者在处理同下属的关系时,也要顺乎自然,要舍得让下属放开手脚去做好他们职权范围内的事,而不应干预他们。西方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管理者的职责就在于对重大问题作出决策,然后由下属去执行,这就规定了管理者的“为”和“不为”的界限。现代管理论还告诉我们,某种程度的职权分散式一切组织结构的特性。职权分散和政策影响到管理工作的一切领域,而且可以看做呢是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基本要素。

因此,领导者只有终于修身,对功名利禄求取有度,才能实现领导目的,达到领导的最佳效果。对于我们的政府而言,老子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可以改造和升华为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原则。就我们当前实行的市场经济来说,我们可以忖出市场经济实质上吻合了“道法自然”的“无为”经济,这里的“道”是指市场规律。在市场经济中,一切生产要素市场化,生产要素进入市场,并且一种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让“无形的手”来调节。其下的政府职能要求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去宏观管理和调控,即小政府大社会。强调自然而然,政府不做过多干预,国家仅通过宏观调控机制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资源流向实行监控和引导,这种政府“无为”与老子倡导的“无为而治”相一致,无为之治的管理也是“道法自然”的运用。在无为之治中,政府在管理国家和社会时,无论政治和经济,都要顺应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不过多扰民,真正做到“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往天下。”

浅析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篇2

老子哲学的中心思想就是“道”。“道”作为一种物质性实体, 既是无形的, 又是有形的。“无名, 天地之始;有名, 万物之母。”作为规律, “道”又包括“天之道”和“人之道”两方面, 世上万事万物只有依照“道”而行才是合情合理的。它有规律地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道”本身所体现的是“无为”。天下万物由“天之道”“生之畜之。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可见它的一切都是顺乎自然而达到良好的境地。因此,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在治理国家上若能效法自然无为的法则, 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从而, 达到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目的。

在《老子》一书中, 至少有十章谈到无为, 从此可以看出无为的重要性。老子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里“为”是目的, “无为”是手段, “无不治”是“为无为”的结果[1]。以及上面提到的:“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福, 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进一步作了论述[2]。笔者认为, 在《老子》一书中所有讲由其中心思想“道”而推至而出的“无为而治”中的“无为”, 不是无所作为, 更不是无所事事, 而是顺其自然, 不违背天理, 不害物性。其“无为”的实质是“无违”, 即是不违天理, 不违大道, 不违自然, 不违常恒, 不违无性, 不倒行, 不逆势等的“无违”。也就是不要只凭一己主观的任意妄为, 是在遵循自然规律、天理、大道以及物性等的条件下积极“有为”的管理方式。老子这种“无为而治”对现代管理者有一定的启示。下面谈一下现代管理者存在的迷惑。

二、现代管理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的各行各业的管理者中, 有很大一部分的管理者都会问自己, 为什么我每天都在一刻不停地工作, 还是有做不完的事情等着自己去做。还有部分的管理者是把自己的休息时间都用在工作中还是不能很好地完成公司的目标。并不是这些管理人员的能力不行, 也不是他们对工作不够尽心, 而是, 他们在工作方法上存在要解决的问题, 不清楚自己哪些应该做, 哪些应该不做, 用老子的话就是说:哪些应该“有为”, 哪些应该“无为”。而相对这些的管理者, 有些管理者每天很轻松地就能完成自己的工作和目标, 甚至这些管理者大部分的时间都不是在公司而是在旅游和度假, 但是其公司和组织的运行一样很正常有序。不过这只是很少一部分的管理者能做到的, 有很大一部分管理者每天有做不完的事, 每天精神和身体都很疲惫。笔者认为, 或许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能给他们一定的启示。

三、老子“无为而治”对现代管理者的启示

(一) 在大事上“有所为”, 在小事上“有所不为”

“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的第一层含义是在企业决策上应“有所为, 有所不为”, 即要求管理者在“小事”上有所不为, 在“大事”上有所为。只有在“小事”上有所不为, 然后才能在“大事”上有所作为。这就是汉代学者刘向所说的“将治大者不治小, 成大功者不小苛”的道理。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 任何一个管理者都会遇到两类事情:一类是事关企业全局和长远利益的大事, 另一类是相对次要的琐碎的小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种企业的规模都在迅速地扩大和部门层次的增多, 即使是精明能干的、智慧超群的企业家, 也无法事无巨细, 事事“有为”。因为, 任何一个管理人员的能力、体力、时间都是有限的, 而不是法力无边的“神”, 所以, 一个高层的管理人员应做到在小事上“有所不为”, 而在大事上“有所为”。

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中, 诸葛亮刚出山辅佐刘备, 曹操即命夏侯淳“领兵十万, 直抵博望坡, 以窥新野”。刘备不得不在博望坡迎战曹军。作为军师, 诸葛亮的职责是出谋划策, 调兵遣将, 布置战斗任务, 反复地叮嘱诸将“各需依计行事, 勿使有失”。关羽不懂得“抽身谋大计”的道理, 十分不满地问道:“我等皆出迎战, 未审军师却作何事?”诸葛亮答曰:“我只坐守县城。”张飞冷笑说:“我们都去厮杀, 你却在家里坐地, 好自在!”刘备毕竟比关羽、张飞高明, 劝道:“其不闻‘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二弟不可违令。”这里, 诸葛亮之所以坐守县城, 不上阵厮杀, 并非他胆小怕死, 而是他深知“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道理。正因为如此, 才取得了博望坡之战的胜利。在这里, 诸葛亮可谓深知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精髓, 并且运用于管理中且达到了应有的目的。

(二) 在行为上要“顺自然而为”, 不要“逆自然而妄为”

“无为而治”管理思想的第二层含义是提倡“顺自然”之为, “不要反自然的行为”。“无为”并不是其表面的含义, 并非禁止人们的一切行动, 而是, 要求人们顺应自然的有所作为和行动。“自然”是“道”的本性, 因此, 由“道”产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也是“自然而然”, 并非人为如此。 (《老子》二十五章)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即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以“自然”为本性的。这里所说的“自然”, 并不是指存在于人类之外的自然界, 而是指“道”和由它派生的宇宙万物的“本性如此”、“本然如此”的自然存在的形式与运作方式。

在企业管理中, 只要不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不任凭主观想象去发号施令, 就能获得企业经营的成功。这里也有一个例子:松下幸之助在回答“你的经营秘诀是什么”这一个问题时, 指出:“我并没有什么秘诀, 我经营的唯一方法:是经常顺应自然法则去做事。”以他的看法, 只有“遵照超越人类智慧的天地自然法则与道理去经营, 才能获得成功”。假设人类以自己的极其微小的聪明才智去思考问题, 以自己所思考的简单的方法去处理事务, 违背天地自然法则, 其事业和做事失败是意中的事情。此层“无为而治”管理思想的含义是:无论做事还是企业管理以及治理国家都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 顺应员工和人们的本性发展来治理, 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 在求人才上“有所为”, 在用人才上“有所不为”

笔者理解“无为而治”管理思想的第三层含义是要求高层管理人员在招聘人才、求聘人才上“有所为”, 在使用人才上则“有所不为”。一位现代企业的高层领导, 在现代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要想真正在做大事上“有所为”, 在小事上“有所不为”, 就必须在用人上实行“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管理方法。例如:在宋朝时期, 宋仁宗深知“无为之道”, 认识到“君无为”要以“臣有为”为先决条件, 否则, “无为而治”的理想是难以实现的。有一次大臣向他请教如何实现“无为而治”, 他说:如果君主手下有得力的群臣, 代替君操劳政事, 又不存私心, 人君就可以“无为而治”了。这里, 谈到高层管理者要实现“无为而治”的条件, 就是要有聪明能干且为人正直的得力助手。这样, 高层管理层就能实现“无为而治”的管理理想。抽出更多的时间思考政府、企业、组织的未来和长远利益。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反复强调:在企业管理上要避免出现“一头狮子带一群绵羊”的局面。在现代管理中, 如果没有一个忠于上司、有德有才的中高层管理群体, “无为而治”也就无从谈起。所以, 就要求国家、企业以及各种团体组织的高层领导者在求人才上“有所为”, 在用人上“有所不为”。

针对现代管理者工作中存在的整天忙忙碌碌, 却还有做不完的事情以及整天感觉身心都很疲惫的问题, 笔者认为, 作为一个管理者不应该是这样的状况, 其身兼任着国家和企业的发展大计, 若是每时每刻都有忙不完的事情要做的话, 那么其国家和企业也不可能治理得井然有序。笔者从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出发, 简单地论述了现代管理者问题的解决途径, 希望能对现代管理者给予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岳德常.《道德经》新诠——道即价值体系论[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9:18.

浅析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篇3

关键词:老子 无为 无不为 教育管理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指导下,我国教育界进入了全面改革与开放的历史新阶段,现代西方各种教育管理理论、制度也随之通过各种媒体与途径传播到了社会主义的中国,这对于我国原有的管理思想和体制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西方的管理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其中的理性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主体精神,现代“科学主义”的泛滥;工具理性的膨胀正是理性主义的延续和发展。

然而,中国的管理是东方文化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积淀下来的特有价值观、道德和思维定势,其中重人伦、重和谐、重传统是管理思想中最突出的特点,教育管理也受这一特点的深刻影响。这也是在把一个“异质”的西方管理思想借鉴、内化到我国教育发展的框架中时所绝不能忽视的一点。因而,在对教育管理这一教育现象进行研究时,注重考察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应该是十分必要的。仅五千余言的《老子》一书蕴含的丰富管理的蕴义,尤其是其中备受推崇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对教育管理研究带来了有益启发。本文试图从教育管理哲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一思想的深刻意蕴。

一、“无为而无不为”的基本含义

在老子思想中,“管理”作一种实践的原则,乃是透过消除掉不必要的干预,以及任意的决策手段,而达到使组织能有效运作的实践原则。换言之,所谓的无为,作为一种管理原则,乃是一种去掉人为造作的修养功夫与管理法则。由此而言,无为乃是弃除决策者的有为妄作,由此达到万物皆能自身自长的无为境界。因而“无为而无不为”乃是老子管理思想中最核心的原则。他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又说:“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第四十八章》),由老子思想可知,管理或管理之所以产生问题,往往是因为过份的干预,以及决策者的任意妄为。因此,所谓无为,并非甚么都不要做,也不是一种袖手旁观式的放任管理。老子绝对不是一种过份乐观的幻想家,天真的以为全然不介入事务的运作,就能够不费吹灰之力的坐享其成。反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第二十九章》)

在老子思想中,“管理”与“自然无为”并非截然对立的思想方式。也就是说,我们探寻老子思想中的管理蕴义,并不是在一开始便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困境之中。因为“管理”并不是先行的落入了单方面的强制与管束的概念意义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下,老子思想中的管理蕴义,乃是一种扫除人为造作而成的管理原则。“管理”因此不再等同于“人为”,管理反成为透过无为而实践无不为的实践法则。由此可见,老子并不从根本上反对“管理”的可能,而是主张“为而不恃”、“为而不争”,最终实现“无不为”。所以我们可以说:“所谓‘无为’,并不真的就是要求管理者无所作为,放弃管理的责任,而是‘为无为’,行‘无为之为’。”可见,老子倡导的“无为而无不为”乃是依据道论而阐发的管理原则。

二、“无为而无不为”原则的教育管理意蕴

根据《老子》文献,“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原则又可以归结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因任民性,复归于朴”、“治人事天,莫若啬”、“治大国若烹小鲜”等重要的原则,以下分别探讨这些原则对教育管理的启示。

(一)“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无为”是管理的总纲,“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老子无为原则的具体诠释。关于“不言之教”,黄登山先生认为:“所谓不言,就是不妄言。教化人民,不在乎教条政令的有形督导,而是在于潜移默化的无形引导。”由此可知,“行不言之教”的意义是,管理者透过身体力行而非空言妄语作为管理的首选之道。在老子思想中,理想的管理者不是身居高位、发号施令的叫嚣者,而是透过身体力行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其它人自愿自发跟随的管理者。管理者不是用复杂的规章制度来束缚被管理者的手脚,被管理者自然就不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愿意遵循那些少许的法规,特别是顺应自然人性的规章制度。这种行不言之教的管理者,更有一份心境上的轻松自在的人格感召力。管理者具备的良好资质,能使被管理者感到敬佩与折服,教育、管理过程就能成为“亲其师”、“信其道”并“敬而服教”,这样就是积极有效的教育。

(二)“因任民性,复归于朴”

《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在天下,歇歇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第四十九章》)这就是说,管理者应收敛自我的意欲,以成就被管理者乐观平和之心为领导者之心。这样管理的结果,旨在使人心归于纯朴,而不至于背离自然无为之道。

现实的情况是,教育领域内过分提倡竞争的“有为”之政,使被管理者陷入被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压力的胁迫与煎熬之中。教师中的过劳死、职业病高发,学生中的高自杀率、心理不健康、人际管理紧张等这些并不少见的极端事例就是明证。将老子思想应用于教育管理中,一个关键之点是应强调整个教育环境的和谐,要让被管理者感觉身处于一个和谐温暖的氛围当中,而不是处处都是对比与竞争的压迫感。领导者以道德来凝聚人(非有为也),大家处于良好和谐人际关系中,发展才能健康持久。教育管理者应遵循无为原则和人的自然之性,尽量少扰乱被管理者纯朴之心,让其将主要精力用在对知识的追求与人格的健全之上,从而利器之滋昏就不复存在。

读《老子自然无为思想》有感 篇4

一、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 1.老子的自然思想

“自然”这一概念是老子首创的,但他所说的自然并不是今天所说的大自然或自然界的涵义,从古文字学来看,自然是自己如此,从来如此,通常如此,势当如此和自己成就自己,以及与“人为”相对立的自然而然,自然天成,事物的天然本性等意思。老子的自然并不仅仅是指自然界或是大自然,其实涵盖政治、思想、文化、经济等很多方面。即表征宇宙万物的本性和本然状态的范畴,它强调世间万物依据自身的性质与规律而存在与变化,亦即不受外在人为因素的无端干预和任意宰制而独立自主,率性而为,自己成就自己。2.老子的无为思想

老子的无为也并不只是什么都不做,无所作为,而是“似无而实有”的行为。是顺应事物的自然本性而为,是对某些“反自然”的行为的规避和反动。无为是无私志、无私欲之为、无主观妄作之为。

以上两者老子在当时主要是针对国家的统治方式与希望统治者顺应民众的自然本性、实行宽松、柔和的治理。而不是反自然的违逆民众的自然本性,对民众实施的直接控制和粗暴干预。

3.不争的哲学

老子从他的自然无为哲学出发,对于人的行为方式,提出了 “以柔弱胜刚强”的观点,老子认为,战争是有人的欲望膨胀所引起的,为了满足欲望而产生的争斗,争斗的升级,便酿成了战争。正因为如此,老子哲学的立足点在“不争”,在老子看来,放弃逞强的欲望是获得强胜的根本途径。人类能够奉行“柔弱”之道,正是避免争斗和最好方式。4.回到“婴儿”状态

在老子看来,这世界熙熙攘攘,为名为利,吵闹不休,而他却走着另外一条路,追求淡泊,宁静而对各种诱惑,心里不起一点波澜。他说,他宁愿做刚出世的婴儿。当然,“婴儿”并不是原意年幼无知,他说“圣人”——具有高尚德行的个人,个个都是婴儿,人的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回到婴儿的状态,“复归于婴儿。

二、对当代教育者的启示

作为一线的教育者,我认为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对当代的教育仍然有很多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当下培养祖国人才的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道德的升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教育者应懂得“无为”的实质——潜移默化的“感染”教育

教育无非就是教育者与学生互动的现象,教师无私地为祖国培养优秀的人才,并在教育过程中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自己的知识和素养教给学生,教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应教学生如何做人,我们都知道,教师这一职业,具有示范性,而学生具有向师性这一特点。所以说“不言”的教化,“不言之教”是少说多做,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感染教育对象。同时教师要以慈爱之心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并像太阳一样照亮所有孩子,要对每个孩子负责,不抛弃任何孩子,关心信任孩子。要让孩子信服教师,孩子就会“亲其师,信其道”。

2.教育者应领会“不争”的哲学——淡泊名利

现如今,类似学术造假的事例比比皆是,这些人为了功名利禄进行论文造假、试验造假,致使学术腐败的现象日益严重。在老子眼里,人们应该保持“水”的柔,“水”的谦让,他认为一个注重道德修养的人,应当不迷恋物质利益,不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应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同时告诫人们不要稍有成就便锋芒毕露,盛气凌人,而应在沉默中积累知识,积蓄力量,以真正的实力去“争”,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

3.教育者应注重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其意就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其自然,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不限制学生的独特性,不扼杀个性。

当代学生身处一个处处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面对着同伴压力,家庭压力,社会压力,学生们需要理解关心,所以教育应采取循循善诱,温馨的华语教育学生,而不是用冰冷的校纪校规挑起学生的反抗叛逆心理,教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4.教育者应回到“婴儿”状态,不断进取

老子所说的“婴儿”即是圣人——有最高德行的人,也就是追求淡泊宁静。而对各种诱惑,心里不起一点儿波澜

浅析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篇5

“仁爱作为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有利于缓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并在二者之间建立和保持一种比较和谐的关系“仁爱有利于在管理内部各成员之问形成亲密的情感联系,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一句话,“仁爱有助于实现管理的目标。“仁爱管理是对管理主题提出的基本要求,即是说,管理者要具有一种“恕道精神。所谓“恕道”,从积极的方面说,是指管理者要立身于社会,在事业上成功发展,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立身于社会,从消极的方面说,就是管理者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也就不要强加给别人,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道”精神的特点在于,凡事都要做到推已及人,对人尊重。管理者具有恕道精神,管理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儒家的“仁爱”管理思想对于学校德育教育的管理不无指导意义。学校德育教育的对象是人,其管理具有双重指向性:既要面对学生,也是面对管理者自己。管理者不但要管好学生,更要管好自己。为此,管理者必须有一颗“仁爱之心。“仁爱”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管理者一要严于律己,二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如果管理者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这样的管理者在学生中就不会有威信。正人需先正己。管理者要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感化、教育和说服学生,成为带动和激励学生实现学校目标的榜样。正己,首先要求管理者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自己,同时也要求管理者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学生。管理者能严以律己固然好,但同时必须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对于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也要正确对待,如果一见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就指责、训斥和惩罚,缺乏与人为善的态度,那么,不仅学校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难以形成,相反会造成师生关系离心离德、紧张疏远,甚至失去学生对老师或管理者的信任和支持。孔子说:“宽则得众”。待人宽厚,能赢得人心,也是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所以,学校德育教育的管理者,在严以律己的同时,还要有宽以待人的胸怀和作风,对德育工作中发生的问题,管理者首先要深刻检查自己并主动承担责任。

浅析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篇6

(一) 老子及其思想概况

老子的思想以自然为宗, 主张“人法地, 地法天, 道法自然”。从天道、地道、到人道, 强调了人要顺应自然, 法天而行, 天道无为而无不为。

人和社会的种种危机, 也往往是把人“物”化了, 使得人与人之间凝聚的感情淡化了。社会的多元化和价值的多元化使得人心、家庭也产生了变化。老子的守柔、顺下、不争等的贵柔思想实在是值得省思。

(二) 老子贵柔思想的挖掘阐释

1. 谦下守柔的思想。

“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筋仞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 其死也枯槁。故曰, 坚强死之徒也, 柔弱生之徒也。”“故强大居下, 柔弱居上。”[1]老子认为自然之道贵柔弱, 不贵强梁;贵卑下, 不贵高大。有生命力的居于柔软, 死亡的居于僵硬。强大者往往接近于死亡, 弱小者往往充满活力。为了让人们理解新生事物柔弱但一定能战胜衰老之物的道理, 老子特别取出新生婴儿之柔弱以及柔水穿透坚石的形象加以比喻。如“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寂呵寥呵, 独立而不改, 可以为天地母。”[1]“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也, 以其无以易之也。”[1]“天下之至柔, 驰骋于天下之至坚。”[1]在辨证发展的过程中, 幼稚、柔嫩、弱小的事物, 常常是充满生命力的事物。这是老子从其生活经验中总结出的, 故曰:“弱也者, 道之用也。”

2.“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致虚极, 守静笃”。[1]由此可看出老子十分强调虚静无为。他认为只有以虚静无为之心态才能体悟到虚静之道体,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无为”的人, 便是“被褐怀玉”之人。但是当今社会, 人们的内心有着强烈的自我满足的愿望, 对财富的极大占有已成为许多人的最大人生目标, 从而没有为老子的“无为”思想留出一丝一毫的空间。正如老子所言“吾言甚易知, 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 莫能行。”[1]

3.“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惨于欲得”的思想。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1]老子认为过分的追逐名利对自身会有大的伤害, 过度的敛财会有大的丧亡。所以他提醒人们要修养知足、知止的品德。凡事有度, 适可而止。所以, 人们一定不要过分争名夺利, 要懂得节欲、知足、知止。

“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惨于欲得。故知足之足, 恒足矣。”[2]老子指出不知足的物欲会使人丧失自然本性:“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田猎, 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 令人行妨。”[1]贪婪之人可以积累巨额财富, 但“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1]对财富的占有满足了一时之欲, 却不能永恒拥有, 处理不当就会“自遗其咎”。[1]

4.“夫唯不争, 故莫能与之争”的思想。

老子说:“我恒有三宝, 持而宝之。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 故能为成事长。”[1]他认为人们只有守柔弱, 俭敛, 不一味地去争名夺利, 才能保持长久。即“夫唯不争, 故莫能与之争。”[1]

“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1]不崇尚贤能显名, 使民不虞诈纷争, 不贵货奢用, 使民不做盗贼。老子此主张的目的就是希望人们不崇尚追逐名利。

二、当今社会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危害极其严重

(一) 当代社会人们的心理状况

当今社会,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人心也在变。社会处于在一个冲突的时代, 正义与邪恶的冲突, 公理与私心的冲突, 纯真与虚伪的冲突, 秩序与脱法的冲突。人心处在是非、得失、祸福、利害之冲突之中。社会又是处于一个矛盾的时代,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情感与理智的矛盾, 法理与人情的矛盾。人心处在取舍、进退的重重矛盾之中。在这个多变的时代、多变的社会, 因为变得太多、太快, 已经呈现出不少乱象和种种脱轨、脱法的行为。人心总是渴望乱中有序, 朝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 迈步前进。人的追求是多种多样的, 人对理想的追求和理解也是各有异同, 到底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值在哪里?如何寻得人生幸福的密码, 来改变自己的一生?人们在喧嚣的尘世中, 渐渐的迷失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 心理问题的危害

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导致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精神迷惘的梦魇挥之不去, 遭受抑郁、焦虑、失眠困扰的人数以亿计, 因社会竞争和现实的压力导致的心理躁狂行为频频发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困扰现代人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调查表明, 我国精神疾病发生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心脑血管疾病, 跃居疾病发生率的首位。国外一位资深心理医生曾经断言:随着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对自身生存的威胁, 将远远大于一直困扰中国人的生理疾病。

三、老子贵柔思想对当代心理疏导的启示

社会的和谐发展依赖于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健康和良好的发展状态, 而每个社会成员健康和良好的发展状态, 关键在于其心理疏导状况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老子的贵柔思想将有效的解决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困惑, 减少焦虑、抑郁、恐慌及其他不良心理状态, 改善人们的非适用行为, 包括对人对事的看法, 人际关系、并促进人格成熟, 能以有效且适当的方式, 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来面对压力, 处理问题和适应生活。从而有助于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一) 不夸夸其谈、骄傲自满

老子的谦下守柔思想启示人们不要为自己一时的弱小或一时的处于劣势而苦恼, 只要有实力, 即使一时不被重用甚或被人耻笑、看不起也无妨, 因为新生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 但其前途是光明的。正如老子所看到的凡是有生命力的都弱小, 稚嫩, 但它却拥有美好的未来。强壮者为有余, 羸弱者为不足。天之道永远是损有余而补不足, 损坚强而补柔弱, 损壮老而补新生。老子认为现实的强大者, 必然让位于未来的强大者。这是历史的规律。

(二) 尊重客观规律

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启示人们凡事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 不可主观妄为。正如在原始氏族公社, 没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分, 没有用来宰制人民的国家机器。人民都随着自然的变化,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春耕夏种, 秋收冬藏。人与人之间极少利害之争。不需要谁来教诲, 人民自然孝慈, 不需要有什么约束, 人民自然天生忠信。社会的一切都井然有序, 但并不是有什么人凭借权利强制人们循规蹈矩, 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发生, 没有谁有意作为[2]。正符合了老子所言“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 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不为, 下德为之而有以不为。”[1]

(三) 知足知止

人生而有欲, 欲望挑拨人的内心, 使人不得安静, 人心不安必然生是非。人的欲望的无止境决定了人们对外界的追求永远也没有终点, 而且人的贪欲是无限膨胀的, 这就决定了人永远也不会得到满足, 不满足就会懊恼甚或心生邪念, 最后走上人生迷途。老子的“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惨于欲得”启示我们一定要节制自己的贪欲, 凡事要知足知止。

(四) 与世无争, 恬淡自然

老子的“夫唯不争, 故莫能与之争”的思想启示人们生活一定要恬淡自然, 不可太争强好胜。老子指出谦下是不争的前提, 要做到不争, 必须能够谦下:“天之道, 犹张弓欤?高者抑之, 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 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1]“生而弗有, 为而弗恃, 功成而弗居”[1]“广德若不足”[1]“上德不德”[1]只有做到了这样的谦下, 才能达到不争。当人们没有了争夺时, 就没有了不达目的的痛苦和烦恼了, 也不会有患得患失的痛苦折磨, 没有痛苦的人生才是美好的人生。

所以在这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中, 不要被物欲所累而迷失了自己。以老子的谦下、不争、无为、知足、节欲为原则, 追求内心的恬淡虚静, 才是人们实现自我身心和谐获得幸福生活的根本途径。

摘要:老子 (约前571~前471) , 姓李名耳, 字伯阳, 又称 (dān) , 苦县 (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 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是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留下的五千言《道德经》, 博大精深, 是中国文化的大宝藏—也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第一部名著。其内容涉及哲学、文学、兵学、美学、医学、社会学、伦理学、天文学、养生学, 被誉为百科全书。老子的贵柔思想几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文化基因, 渗透到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生死观等各种文化观念。

关键词:老子,谦下守柔,心理疏导

参考文献

[1]高明.帛书老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2.

[2]孙以楷编.道家与中国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3]张松辉.老子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4]陈鼓应.老庄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5]左孝彰.老子归真[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

浅析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篇7

关键词: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一、“道法自然”的内涵

“道”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这里“道”,老子认为“天”源于“道”,人之本性源于“天”,因此更源于“道”。“道”生养万物的性质就是“德”。由于生命的源头来源于“道”,“道”的本性就是万物的本性,因此,“道生一”,即“道生元”、“道生德”,“一生二”即产生“阴阳”或日对立,“二生三”指“阴阳”必然在一定时空构成的宇宙中才能“生化”、“运行”,从而才有“天”、“阴”、“阳”这三者“三合二后生”,生出万物之理。在这个意义上,“道生一”再,即“道生元”由、“道生德”,再由这个“德”之“本性”产生天地,由天地、阴阳之“性”产生万物和人,由人产生“社会法则或确定法律”。在道家的观念里,“道”是一切人定法的基础和本源,所有人定法都必须受制于它,服从它,从它那里获得力量源泉。

“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就是“道法自然”的理念。老子理解的“法自然”即“生而不有,长而弗宰”,恰合于“自然”的原初义,“法自然”一词表达了人要遵循法律,法律遵循自然规律。道家认为,天地人处于一个相互感应的系统之中,人与天地万物、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道家要求一切国家法都必须服从于自然理性的思想,而且这种思想被儒家吸收从而丰富儒家思想。

老子把自然作为一切事物的起点和归宿,作为支配和决定一切事物发展的规律。一方面将“天”产生的根源都归之于道,便赋予了自然之道最高法则的意义。老子提出了我国古代最早的自然主义法律观念,从很多方面论证了这种自然之道在维护社会秩序、规范制约人们言行方面的重要作用,最主要的体现是:道与仁义礼法等相比,是最高的原则,而且道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具有无往不胜的力量。另一方面,老子还用“自然之道”的哲理来论证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从法文化要素分析,主要可以提炼为:立法上,道法是依据制定的法律制度,这是针对春秋末期王权旁落的现象提出的,是期望有新的代表“道”的绝对权威产生并获得力量。从法的形式结构而言,法律制度也应当与天道自然相一致。制定法律制度要仿效自然的状态,才能使之与自然界和谐相处,达到生生相息,永无枯竭的状态。

二、“无为而治”的内涵

“无为而治”是“道法自然”的具体实施途径,通俗的说“道法自然”是内在规律,“无为而治”是根据内在规律为达到某种目的的实施手段。在老子看来,最理想的治国方法就是“无为”,进而达到“无为而治”,其“无为而治”的思想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十统治者少干涉,少作为,即统治者要克服自己的私欲,要薄赋轻敛,廉政轻邢。反对法令膨胀,穷兵黩武,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让人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人民就能够平安富足,社会自然能够和谐安稳。另一方面要求被统治者无欲无求,这里的“无为”既不是指对一切无所谓,也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民众得到自我满足,就不能生出多余的欲望,也就是说人们的行为要顺应自然、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且按照客观规律去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不能轻易变更,当人们在这样的法律制度下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承前所述,一切事物的“本性”源于“道”的“本性”;人应该“外其身”即“无我”的面对一切,就是不站在自私的角度行为,而是站在“无私”的角度行为。因为无私,才能站在“道”的立场而非自我的立场看问题,不以我的意志去凌驾客观规律,去违背客观规律妄为,而是顺应事物的“本性”行为。故“无为”用更现代之语言表达,即是顺应客观规律而为。人效法道的落脚点是自然之法则,唯有“自然”才是正常。

三、“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思想对中国依法行政法律文化的借鉴

“道”在现代法治思想中可以看做是法理念的最高真谛,法是“道”的具体化,这要求中国应该确立法的最高地位,不论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都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为,一切违背法律的行为都应当受到惩罚。“无为而治”要去被统治阶级不妄为,即顺应客观规律,在国家保障公民生活富足,权利正当行使的情况下,不违反法律,不侵犯他人权利。我国行政法律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使国家和公民在权力与权利的相对平衡中努力建立一个法治国家。为此,依据“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思想,我国应当确立依法行政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法律至上观念。依法行政是在宪政制度下运行的,行政法律的效力来源于宪法。因此,应当首先推崇宪法至上,其次是行政法律至上。它应当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效力,行政法律的立法必须有宪法作为依据,不得与宪法相冲突;二是宪法、行政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一切行政活动都必须有宪法、行政法作为依据,不得与宪法、行政法相冲突,一切行政权力都来源于宪法、行政法律,不得有任何人、任何权力凌驾于宪法、行政法律之上。

老子思想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 篇8

读《道德经》, 应先将先人对自然及人生最朴素的理解与自身经历、经验、知识、观念相比对, 找出其中的相似点, 再从相似点出发来指导工作的开展, 这个过程可以为辅导员的工作带来新的启示。老子思想中的“无为而治”、“上善若水”与“治大国若烹小鲜”思想最为人们所熟知, 给辅导员工作带来的启示也极为深刻。

一、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在老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 诸侯国家无章可循、漫无目的地去“为”, 导致国无宁日、老百姓的生活日益困苦。老子因此提出“为无为, 则无不治”, 即以“无为”的方式来治国反而能够取得好的效果。“无为”并不是指消极怠慢地不去做任何事, 而是指有些事情不该去“为”。历朝历代的思想家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解读, 在与儒家思想的碰撞中, “无为”与“有为”实现了很好的契合。我们可以将道家强调的“无为”看做是手段, 将儒家强调的“有为”看做是评价标准, 探究如何巧妙地以“无为”的方式取得“有为”的效果, 并最终达到“治”的目的。

“无为而治”的思想对辅导员工作所带来的启示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解读。

(一) 重视对学生骨干的培养, 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

辅导员在工作中不必事必躬亲, 而应该注重培养出一支品学兼优、踏实肯干的学生骨干队伍, 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1]。

学生骨干不仅能成为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带头人, 在活动中不断锻炼和提高自身能力, 还能成为辅导员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一支优秀的学生骨干队伍可以以其出色的工作能力服务周围同学;以其优秀的思想品德感染周围同学;以其踏实的处事态度影响周围同学;以其饱满的学习热情带动周围同学。

辅导员应从选拔任用、培养和考核等各个环节规范对学生骨干的管理。首先, 辅导员对学生骨干进行选拔要在对学生情况全面了解的基础上, 通过完整的竞选流程来产生。从多中求好、自好中取优, 并在试用期内根据其表现进行必要的调整。其次, 辅导员应重视对学生骨干队伍的培训, 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阶段性培训, 来全面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加大引导与启发的力度。最后, 辅导员应加强对学生骨干的考核, 以考核的手段激发学生骨干的内在动力。

(二) 加强引导与启发,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辅导员在工作中不必亲自帮助学生处理每个问题, 而应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学生独立性的培养不仅要体现在学习上, 以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控能力, 还要体现在生活中, 教给学生面对问题应有的思路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增强他们处理问题的自信心, 帮助他们逐步克服依赖心理。

(三) 树立辅导员形象, 以身教代替言教。

辅导员可以以“行不言之教”的方式, 用自身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来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 达到身教重于言教的效果[2]。

辅导员的思想及言谈举止会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一个学识渊博的辅导员, 会指引学生扎实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充实自己的头脑;一个乐观向上的辅导员, 会影响学生不怕挫折、积极进取, 朝着自己的目标快乐地拼搏;一个诚实正直的辅导员, 会提高学生的诚信道德意识, 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富有责任心的辅导员, 会在感化学生的同时端正他们学习与生活的态度。因此, 辅导员应注重“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 不仅要不断丰富知识储备, 加强理论、文化素养, 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 还应注重个人品德修养的加强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良好的师风和教师职业道德感感召学生, 以榜样的力量形成师生间心理交流、情感沟通、思想共鸣的和谐关系, 切实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

(四)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规范学生日常行为。

辅导员可以通过制定详细而严谨的规章制度来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

应做的事各式各样, 不可以做的事应有共识[3]。高校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学生可选择的发展方向也很多。对于性格特点各异的学生, 正面的建议不易统一, 但从“无”的角度去思考, 可以对学生行为的底线进行明确的判断。辅导员要告诉学生不该去“为”的事情, 以学生的“不为”实现辅导员对学生行为的正面引导。在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 应全面考虑学院特点, 引导学生在日常行为底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能力, 达到各自所能及的高度。

二、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4]”。老子认为最高的善、最高的美德、最高的智慧、最高的品格如水一样, 老子的处世之道也与水的特性相契合[5]。具体到高校学生工作, “水”的特性同样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角度。

(一) 海纳百川———辅导员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 故能为百谷王[4]”, 恰恰是水这种“处下”的特性, 使得江海成为无数河流的归宿, 成就了江海的大气。高的目标、好的愿景固然不错, 但只有像江海一样具备博大的胸襟、谦虚而容物的人格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 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首先, 要宽容地对待学生的缺点和过错, 不可讽刺挖苦, 应在和谐、融洽的关系中用心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其次, 不应给学生以高高在上的压迫感, 这会使学生打消提出真实想法和建议的念头;对于学生提出的建议, 应认真分析并虚心接受。最后, 在与学生的交谈过程中, 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 在充分考虑学生内心感受的前提下提出合理、易于接受的建议, 交谈过程中辅导员主动放低姿态会保证师生间的沟通渠道更加畅通。

(二) 顺势而流———辅导员应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水是顺势而流, 这个特点在工作上引申开来就是要“循理而举事”, 即依照事物的发展规律行事, 做到不强求、不苛责。每个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各不相同, 如果用单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用单一的方式来教育学生, 则无法取得好的效果。辅导员在选择工作方式时应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例如, 当一位学习优秀的同学成绩出现明显下滑时, 辅导员不应直接进行批评、告诫, 而应首先做好侧面调查工作, 再结合与其的交谈找到其成绩下滑的真正原因, 进而针对该学生的性格特点选择适宜的教育方式对具体问题给出中肯的建议。辅导员面对的是性格特点千差万别、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 而不是规格相同、步调一致的机器, 面对学生, 辅导员应在工作中做到循理而举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这样才能帮助不同的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

(三) 润物细无声———辅导员应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育管理过程往往不能一蹴而就, 而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千条线一根针”的工作模式让辅导员的工作既琐碎又庞杂, 但是“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4]”, 任何大的东西都是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 学生的成长成才也同样需要点点滴滴来实现。因此, 辅导员要重视每一个点滴, 在量变的过程中实现质变, 在积累平凡的过程中成就伟大, 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人格的塑造。

当今时代,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学生获得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和快捷, 这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老师作为主体、学生作为客体的关系。大学生的思想活跃而又不稳定, 常因外界信息的输入而发生变化。辅导员应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摘取对自身发展有益的信息, 增强辨别能力, 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入侵。在此过程中, 辅导员不应将互联网当做洪水猛兽, 而应发挥其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 利用这种媒介与学生沟通, 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做持续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 以柔克刚———辅导员应在工作中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所胜, 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 柔之胜刚, 天下莫不知, 莫能行[4]”。辅导员需要学会运用教育、管理、心理学等方法规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6]。在工作中应多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感情的交流, 与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培养他们对辅导员的信任感, 从而让他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形成师生关系的良性互动[7]。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和心理困难的学生群体, 辅导员不应采取极端的方式进行教育, 而应给予学生所需要的温暖和爱护, 做好细致的调节和疏导工作,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三、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说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熬一锅小鱼一样。从古至今, 大家对这句话的解释众说纷纭、见仁见智。这句话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含义。首先, 治理国家要掌握干预的“度”, 如同熬制小鱼要用慢“火候”熬出滋味。其次, 治理国家不能胡乱折腾, 如同熬制细嫩小鱼不能频繁翻动。最后, 治理国家要从烹饪小鱼这样的小事做起, 把小事做细。这三方面的含义也为辅导员工作带来了三点启示。

(一) 工作中要有耐心。

小鲜的做法有很多, 老子所讲的“烹”小鲜讲究的是控制火候, 过程中要有耐心。辅导员在工作中尤其需要耐心。一方面, 自身在工作中好的思路付诸实践之后, 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取得效果, 这要求辅导员有耐心, 对于好的管理措施要认真坚持执行, 不受波折反复的影响。另一方面, 在与学生的谈话过程中要倾注耐心。当学生出现情绪上的波动时, 要耐心当好聆听者与辅导者;当学生遇到学习上的瓶颈时, 要耐心地帮助其分析原因, 并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充足的时间来取得进步。学生工作琐碎而庞杂, 有时还会出现工作内容方面的重复, 辅导员必须以自己的耐心和持之以恒的态度来面对工作, 以取得“铁杵磨成针”的效果。

(二) 工作中要讲求实效。

与牛羊肉不同, “小鲜”的肉质细嫩, 在熬制的过程中经不起过多的翻弄和折腾。在辅导员工作中, “不折腾”就是要注重实效, 不去做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事情, 工作中讲求实效, 不搞形式主义、面子工程。首先, 在完成学校交办的工作时, 要求真务实, 不走过场。其次, 在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时, 要立足实际, 根据学院特色和学生需求, 开展有意义的活动, 不刻意追求活动的排场。再次, 在颁布规章制度时, 不能三分钟热度, 更不能朝令夕改, 应将每一次活动、每一项举措都扎实地落到实处。最后, 对学生进行日常的管理教育, 更不应只做表面文章。例如, 为了保证课堂出勤率, 不去深入学生了解他们旷课的原因, 而是直接告诫学生“必须去上课, 不管你在课堂上做什么”。这样的教育方式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三) 工作中要注意细节。

烹小鲜与烤牛羊不同, 后者讲究的是从整体把握, 前者强调的是从细节入手。只有每一条小鲜都烹得恰到好处, 才能保证整个菜肴的美味。学生工作的细节一方面指整体中的个体, 即每一名学生, 另一方面指工作中的“小事”。辅导员在对待学生时要一视同仁。在与学生个体接触的过程中, 要细心留意他的每个眼神、每句言语、每个举动。在对工作有宏观规划的基础上, 从细节具体落实。大事不能粗枝大叶地做, 小事也能往小里看, 大和小之间相互转化, 大的任务和目标分解为小的部分来完成, 而将各个小的细节完成好之后, 大的目标也自然能够实现。将工作中的“小事”完成好, 学生成长成材的大目标就更易实现。

老子的《道德经》全文仅五千余字, 却让人感觉字字玄妙, 无所不包。老子的“道”是一个终极的概念, 是一个本源。老子的真理口诀: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道”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辅导员从事学生工作应该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在工作中领悟“道”的本质, 从实践中验证“道”的精髓。如果说学习孔子可以让我们合情合理、和谐规范的话, 那么学习老子则可以让我们机变适应, 眼光长远。读《道德经》, 细细领悟老子的思想, 确实会对辅导员的工作有所指导, 可以为新形势下的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带来全新的视角。

摘要:老子思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一个高峰, 《道德经》为老子所撰, 其内容博大精深, 将老子的思想与智慧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中的“无为而治”、“上善若水”与“治大国若烹小鲜”思想最为人们所熟知。本文围绕这三个方面探讨了老子思想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老子思想,高校辅导员工作,启示

参考文献

[1]陆听.“无为”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中“授权”的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7 (7) :52-53.

[2]梅瑞芳.老子“无为”思想对当代教育者的启示初探[J].科学之友, 2010, (2) :113-114, 116.

[3]王蒙.老子十八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4]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 1984.

[5]肖菊.上善若水:解读老子的处世哲学与现代意义[J].传承, 2007, (5) :94-95.

[6]黄咏欢.浅议《老子》与辅导员素质结构的构建[J].文教资料, 2010, (4) :151-152.

浅析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篇9

道家德育思想和儒家德育思想是我国相并列的两大德育思想流派。其中,起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诸子百家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强调道德,其始祖老子还以道德为教,撰写了我国德育思想史上的经典之作《道德经》,并留传于后世,至今还受到广大民众的追捧,其精髓也将对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老子道德思想的内涵

作为我国道德思想史上的经典之作,老子的《道德经》虽然文字简短,却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思想。老子道德思想是针对一切社会人,包括统治者群体及普通大众等的道德教育思想,其以自然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站在长远的视角,以尊道贵德为基本目的,以丰富的德育内容及思维模式为手段,通过将德育思想与人类现实的生存状态紧密联系,施之以一定的道德教化教育方式,试图通过其道德思想和德育理论来提升道德实践主体的道德品质,从而为人类社会营造一个道法自然、返璞归真、消除物役的精神文明家园,为人类及其后代未来的发展作出长远规划,因而具有十分普遍和现实的意义。相比强调礼治的孔子儒家德育思想,老子的道家思想是论道德之本,在德育上的探究更为深入和透彻[1]。具体来看,其内涵和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自然无为。老子提倡“道法自然”,道德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均有其各自的生存和发展规律,也即“道”,“道”使其呈现现有的状态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顺其自然。所谓自然,从方法论的角度理解,则是无为。老子道德思想认为只有顺应自然,才能让万物自由自在地生存、成长,发挥其各自的优势、长处和特点,从而达到“无不为”的效果。从自然无为的道德思想出发,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作要求每个人都要尊重社会上其他个体,人们的思想和认知等都要根据自然的规律来展开和进行,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强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2]。

其次,慈爱万物。无论是老子的道德思想还是儒家思想,均以仁慈为基本。老子认为,爱心加上同情感是亘古不变的人类友好相处的基本动力。并且,老子的慈爱思想超越了人类社会范畴,延伸到了自然界,关注生态环境及自然社会伦理的层面,包括对人类所生存的环境,天地万物的关注和热爱,即“善利万物”。

再次,柔弱不争。在对自然社会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之后,老子认为相对柔弱的事物在大自然及社会环境中往往表现出更强的生命力。这里的柔弱并不是指脆弱、虚弱和软弱,而是一种坚韧,是真正的坚强,是外柔内刚的表现,是道德的内在作用和展现。道德思想认为以柔弱来战胜刚强是一种非常深刻的大智慧,老子曾经以水为例,来喻示上善之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3]认为水是世界上最能体现出这种柔弱不争精神的事物。

最后,诚信不欺。老子最初的诚信论以“道”的真实存在性和形而上的实体性的描述为基本目的,因而侧重于“真”、“信”等方面,他说:“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在承认诚信客观存在的同时,他还提倡统治者阶级应当具有诚信,否则人民将不会信任他们,并且告诫普通大众也要将诚信作为人生行为的重要准则,为人在思想、行为、语言上均要信实,老子主张诚信是为人之本,并将“信”作为行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其道德思想和人生哲学的归结点和精华所在。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

老子的道德思想除了强调人的思维与道德意识外,更为深刻全面地揭示了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和谐状态。其认为宇宙万物均是平等的,并将人类看成是宇宙自然界一个微小但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且认为其他自然物种在自然界中应处于和人类一样平等的地位,而道则是脱离万物而独立存在,并且道超然于万物之上的,其在表面上呈现出无序的状态,但实质上却是有序的、和谐的。天地万物包括人类均要遵循道的法则,尤其是人类更应与万物及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保持一致,遵循道的基本特征———和谐,并以道为法,使天、地、自然万物及人类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和谐的统一整体。因而,从总体来看,老子是从天、地、人三者和谐统一这一有机整体出发来分析人与自然二者关系的,并认为这个整体及其部分需各自按照其自己的现状,自然而然地发展,才能形成和谐。同样,人类作为这一和谐整体的一部分,也只能“顺天地万物之自然而为之”,不能只顾及自身利益和贪念,依靠外力去追求自我对事物的发展要求,却破坏了自然界自身的规律[4]。否则,“不知常,妄作凶”。老子的这种道法自然、顺应自然的思想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回归自然有着内在的统一和本质的相同。发展虽然是人类的一大根本目标,但要遵守大自然的规律,不能以破坏自然及生态环境为代价,这也正是我们和谐社会建设中所强调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思想。

和谐社会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谓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快速发展,人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往往忽视对自然的敬畏,社会的发展经常伴随着人们掠夺自然资源、肆意猎杀野生动物、大面积破坏草地植被等行为,严重影响着自然环境。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十分迅速。但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并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如果不能够及时转变这种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和生活方式,环境污染带来的社会问题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对我国来说,政府应该促使人们具备正确地对待自然环境的观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老子认为,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产生万物而不占有,滋养万物而不主宰。该观点与我们所提倡的摒弃人类自我中心主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老子的这种思想在建构节约型和谐社会中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

三、人与社会的和谐

老子认为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要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这种公平性通过“有余”的补助“不足”的来体现,从而达到均和[5]。老子同时坚持要达到社会的公平,既要主张对人的公平,又不能忽视对物的公平。和谐的社会是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也只有公平正义的社会才能够称为和谐的社会,而老子所主张的公平正义与今天提倡的社会公平是不谋而合的。

当今社会上存在着很多不和谐因素,但是社会的不公性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分配的不公平性,导致了人们的道德信念价值观的动摇,伴随的是人们对社会的不满和怨恨心理的加剧,从而导致不和谐现象的发生,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引起社会动荡,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很大的压力和威胁。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候,应该对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各种措施,尽量使社会资源得到相对合理和公平的分配,逐渐在百姓心目中树立起公平的意识,从而保证社会秩序达到稳定和团结。社会越安定,人与社会的和谐度就越高。

四、人与人的和谐

老子强调的慈爱宽容,是协调人与人关系的处世之道。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只有通过各种人际交往才可以展现出人的本质思想。在一个社会里,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能和谐,那么这个社会终究是不和谐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以阶级斗争为主的政治建设取代了经济建设和道德建设,文明社会的基本道德观念如慈爱、同情、宽容、互助、诚信等很难在社会道德中占主导地位。“文革”结束以后,我国开始大力发展工商业,本来就已经千疮百孔的道德体系再一次面临着另一种挑战。在各种不利环境的冲击下,社会上不断出现善恶不分、爱心缺失、制假售假、诚信缺失、重利轻义、贪欲无度等现象。在我国当前,结合现实社会实际,毒牛奶、毒胶囊等事件层出不穷。这些现象表明我国的人与人之间的爱心和诚信出现了十分严重的问题。因此,政府面临这个严峻的现实,应该着重考虑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和道德教育。

老子结合自己的真实生活背景(乱世),抨击整个权势阶层由于贪婪的动机而引发掠夺和战乱。为此,老子提出了慈爱和诚信是人们之间交往的主要动力。“慈”蕴含了仁的内涵,仁是从血缘关系出发的;“慈”指的是不分亲疏的普遍的爱,这种爱是无偏私、不分彼此的[6]。老子主张以包容、宽容之心来对待万物,而宽容是人类社会和平发展的基石之一。从老子的思想能够看出老子强调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身边的人和物,用诚信思想来实现人际交往,最终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沟通和发展。

老子所阐述的“诚信”,主要指的是“真”、“信”等方面。老子认为,做人要真诚,真实没有伪装,以本面目示人。做到老子所说的诚信就意味着要返璞归真,不取巧,不逐利。在待人方面老子强调要真诚相爱,言行要遵守信用。这也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主要思想。老子主张摒弃礼义,并认为所谓的仁、义、礼其实是道德沦丧的产物,它们是产生祸乱最大的根源。老子特别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忠实。诚实守信是老子思想里尤其强调的内容和人的言行准则,而“信”是道德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下,研究老子的诚实守信思想,对构建适合我国社会的道德体系是十分重要的。现实中,具体到每个人来讲,人与人之前也应该强调真诚交流,用心灵沟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应该建立在互信互惠的基础上,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晶.老子德育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J].孝感学院学报,2009,VOL29,(2):25-29.

[2]姜丽丽,白婷.谐社会与老子管理思想[J].北方经贸,2010,(6):108-109.

[3]林语堂.老子的智慧[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曾宪年.老子领导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蔡元.刍论老子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理论导刊,2007,(2):26-30.

上一篇:血型可以影响教育观念吗?下一篇:工程预付款及工程垫资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