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道家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

2024-05-13

浅析中国古代道家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共6篇)

浅析中国古代道家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 篇1

浅析中国古代道家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基础.特别是受我国古代道家的影响极其深远,太极拳与道家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道家阴阳学说对太极拳理有着巨大的影响.太极、无极、阴阳、动静等太极中常用的术语其实也都是道家常用术语,因此研究太极拳也要注意研究它形成的思想基础.

作 者:李茂 许秀芳 LI Mao XU Xiufang 作者单位:李茂,LI Mao(雁北师院体育系)

许秀芳,XU Xiufang(大同市体校,山西大同,037000)

刊 名:雁北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BEI NORMAL UNIVERSITY年,卷(期):17(5)分类号:B223 G852.11关键词:道家思想 太极拳 太极 阴阳

浅析中国古代道家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 篇2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乃中华国粹———武术之精华。它之所以具有强烈的魅力,不仅因为太极拳本身具有良好的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功能及高度成熟的技巧,更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它根植于有数千年历史的华夏文化的沃土之中,始终浸透着中国传统哲学、政治伦理、宗教思想、医学理论及社会习俗等社会文化形态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完整、稳定的内涵结构和价值结构的文化体系。太极拳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吸收和应用了中国古代儒道家哲学思想,无论是从太极拳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还是从太极拳的思想基础,拳理拳法,都不难看出太极拳运动中蕴含着深刻的儒道哲学中的养生思想和伦理观念。可以说它是在儒道家哲学思想、义理、方技等滋养下成长起来的一种哲理文化。因此,本文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去探讨中国儒道家哲学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这对认识太极拳的思想渊源,把握太极拳的文化特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 太极文化的产生与太极拳的形成

“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的“太极”是指派生万物的本源。太极为天地万物之根本,宇宙大自然的一切事物,包括人本身都源于太极。汉唐以来,又有各代诸子进行诠释作注,论说汗牛充栋,其说不一。唐代孔颖达解释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北宋张载对“太极”作了较唯物的解释,认为《易》之“极”是物质性的“气”,“一物两体,其太极之谓与?”(《正蒙·大易》)他将气的性质与太极、阴阳的属性加以联系,解释了气包含阴阳二气的具体属性和特征。绘有太极图的周敦颐所著《太极图说》解释道:“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他认为事物都是由无极而太极的,由太极之动静而有阴阳,阴阳之变化乃生五行,由阴阳五行之分化而生万物,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有机系统。明代王宗岳《太极拳经》讲到:“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此论述直接承袭了周敦颐“无极而太极”的思想,揭示了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规律,含有古朴的辩证法观点。“太极”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之哲学范畴被古代学者寓于太极拳道之中,运用太极哲理研究太极拳运动变化之法则。此哲理源于《易经》,中经道教内丹养生家陈抟等的研究与发展,融贯儒、道、释三家而形成无极图说用于内丹修炼,后复由宋、明理学周敦颐等人继承推演成为新儒家用以阐明理学奥秘的太极图说,这一哲学渗入武术文化而产生了太极拳。太极拳运动在其长期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不同风格和特点的传统流派,杨氏太极拳舒展简洁,轻灵沉着,浑厚庄重;吴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轻松自然,小巧灵活;武氏太极架势端正,简捷紧凑;孙氏太极舒展活泛,进退相随;陈式太极则动作螺旋、缠绕,手法多变,架式宽大低沉。这些形式多样,流派众多的太极拳虽距今只有300多年的历史,但它们是以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为底蕴,以我国古典哲学为拳理依据,以道家的养身术和中国传统医学的经络学说为理论支撑,以传统儒家伦理道德为行为准则,形成了内外兼蓄、术道并重、深邃莫测的太极文化体系。可以说,中国传统的“气”元论生命观、“中和”健康观、“礼让”道德观成为太极拳理论和技术体系建构的基石。

3 太极拳与儒家哲学思想

儒家是中国学术思想中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其哲学思想是追溯“生命根源”,崇尚“仁义礼乐”,提倡“中庸之道”,重视“道德修养”。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从拳学理论到技艺技法,从伦理道德到修身养性,莫不受儒学思想的引导和影响。

3.1“天人合一”的高度和谐观是太极拳存在和发展的思想基础

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说:“中国哲学有一个基本观点,即天人合一,认为天人本来合一,而人生最高理想是自觉地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物我本属一体,内外原无判隔。”“天人合一”即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的关系。简言之,就是讲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一方面将自然人化,把客体嵌入主体之中,赋予客体以人的特性———道德性;另一方面又人化自然,将主体融入到客体之中,赋予主体以物的特性———自然性。太极拳运动正是由于受这种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观”的思想影响,不仅把人体各部分看作有机的整体,而且还将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人体内部各部分及人与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种思想逐渐被寓为太极拳认识论的根本观点和太极拳修炼的方法论核心,其价值取向贯穿在太极拳的思维模式与实践规范之中。太极拳取各种飞禽走兽的典型动作作为太极拳架式的动作名称,如,“白鹤亮翅”、“金鸡独立”、“野马分鬃”,或借用自然界的动物景象对动作内在精神与气势作象征性的比喻,如“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形如博兔之鸡,神似捕鼠之猫”,这些都是为了吸取动物形与意上的特长,将其形态、动作、攻防意蕴融入拳术的技势之中,使人与自然界接近,以求自然与人的共鸣和统一。这种以动作原形为主体的情感导向,以外界事物为内容的联想与类推,不仅激活了客体,使它增添了动作概念以外的某种内在的气势和神韵,同时这种潜在的氛围也激活了主题,使主体在情景感染与驱动下表达出动作的意境。这种取形象意的作法是天人合一最形象的身体表征。太极拳在“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下,形成了阴阳相济、刚柔相推、开合相寓、动静相间、虚实互根的技术特色,使全套动作在相互依存、互相转化的矛盾变化中连绵不断、持续流畅,表现出沉稳凝重之势、外示安逸之神、内宜鼓荡之韵。其目的就是为了追求身体和动作的和谐一致,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此外,太极拳不仅仅是锻炼人体的某一部分,而是以人的整体为研究对象,除注重人的形体修炼外,还讲究精、气、神,要求练习者形神兼备、内外结合、身心俱修。太极拳绝不是单纯的形体运动,而是一门对思想、意识、精神活动要求极严的运动,是一门充满了清新隽永的唯物思想的运动。这种运动要求练习者将身体外部形态所反映的大自然与身体内的意、气、神统一在一起,使动作在主体情感与意的引导下表现出动作的神韵,达到主客体相互交融的境界。这种“物我合一”的境界就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诗韵一样,给人带来无穷的生命意蕴,是“天人合一”深层次文化内涵的集中反映。

太极拳以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作为其修行和悟道的最高追求和境界,使太极拳的文化内涵由一种简单的技术理论转化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思辨层次上,视人体身心和谐为真,人际和谐为善,天人和谐为美。正是这种和谐的观念,使人们体悟到学练太极拳,主张由自然入手而知虚实;把握阴阳和谐变化而明劲法;求虚静而懂神明,最后达到一个无形无迹、出神入化的最高境界。

3.2“中庸之道”的技击意识是太极拳练习的重要法则

“中庸之道”是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之一。对于“中庸”,孔子解释为“过犹不及”、“中立而不倚”,倾向于“中”,表现出重“和”的思想。古代先哲把“中庸”视为太极拳习练的重要法则,即“中庸”之于拳理,其形之于形,则为“中正安舒”;其形之于法,则大巧若拙;其形之于战,则为以意击人;其形之于神,则为善战不怒;其形之于劲,则为刚柔相济。武林前辈们从漫长的激烈竞争中,从太极拳特有的练功方式中,对“中庸之道”产生了独特的悟解,作为其竞争的法则,被应用于太极拳之中,可归纳为行拳走架“求中”、意念动作“守中”、技击原理“用中”。太极拳极为重视身体姿态的“中正”,强调“立身中正安舒”。无论行拳、打坐、站桩,无不要求上自头顶“百会穴”,下至裆部“会阴穴”,前以鼻尖肚脐,后以尾闾脊椎,虚虚对准成一条直线,不凹不凸,不俯不仰,不偏不倚,节节虚灵贯通,上下自然成直。只有“身法正者,身桩端正,无所偏离,虚灵内含”,方可做到头顶太极,怀抱八卦,脚踏五行,达到“不偏不倚非形迹之谓,乃神自然得中之谓也”。正如拳经云:“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意念“守中”是太极拳修练之心法,即练习太极拳贵在培养中正之心,平和之气。陈鑫说:“气之发于心者,得其中正,则为中气,养之即为浩然之气”;“拳以中气运行,人乃心服,斯即化成天下。”太极拳运动修练内气之法,一则可舒缓心情,平和心气;二则也易使人养成谦虚谨慎、虚怀若谷的道德品质,培养人处世稳重、平和、含蓄的心态。另外,太极拳注重以意念引导动作,要求“以意导气,以气导体。”杨澄甫在《太极说十要》中讲“用意不用力”,“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则得其内劲”。指出“发劲须上下相随,乃一往无敌,立身须中正不偏,能八面支撑、曲中求直”。用力上则要求“不可有力,不可无力,折其中而已,否则“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深,进入则愈长,退之则愈促。”这种“中正和谐”的养性思想、“不先不后”的发劲原则及“用意不用力”的动作特点,使太极拳在行拳走势过程中,始终贯穿“守中”的观念,体现了“无过不及”、“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太极拳在技法原理上强调刚柔相济,指出“柔中寓刚,刚中寓柔,刚能济柔之偏而不致于弱,柔能泄刚之偏而不失于强”,“用刚相济柔力,用柔相济刚力”,“刚柔互运,无端可寻。”太极拳就是在这样对立统一的矛盾变化中实现着刚与柔的转变,所以,掌握刚柔便要求把握好度,正是中庸“用中”思想的集中反映。

3.3“仁爱礼乐”的伦理思想是太极拳修炼的最高境界

中华民族文化以伦理为核心,“孔孟仁学”二千余年来居于中国传统思想的正统地位,“仁爱、礼乐”的思想成为伦理道德的思想主线,它规范调整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维系和强化着社会统治秩序。在几千年的思想发展长河中,中国人十分重视和遵循道德规范和修身养性,以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人格,以仁爱、宽厚、礼让、和谐和克己无私为生活准则,去确立生活的态度,规范生活的行为,指导人际交往之间的关系。儒家伦理思想核心是“仁义”,孔子曰:“非礼勿动”,“克己复礼为仁”,“仁者必有勇”。这种伦理思想和价值取向长期以来始终贯穿于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和拳性之中,充分发挥着人性、关爱、以人为本的伦理价值,体现了传统体育的文化性和社会性。太极拳运动中“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后人发而先人至”是宽厚、克己和礼让的表现;太极拳比试中,强调“仁义之荣也”,一般不先出手,出手也不以伤人致命为目的,而只是制止对手,点到为止,体现出仁义、友爱的竞争精神。太极推手实践中,讲究“听劲”、“懂劲”,“沾粘连随”、“不丢不顶”,“随曲就伸”、“舍己从人”,培养了人处事能屈能伸、荣辱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内在心态。陈鑫《陈式太极拳图说》中又云:“太极拳是以易为经,以礼为纬,出入于黄老”,又云:“我守我疆,不卑不亢”,既反映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热爱和平的思想,又体现了“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不屈不挠气节。

太极拳“仁义”当先、“舍己从人”、“随曲就伸”、“粘连黏随”的运动理念以及“引进落空”、“后发制人”的战略思想,反映了传统仁义道德伦理内涵,培养了人的宽容、谦和的为人处世人生态度,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观念,符合中华民族“谦虚谨慎、克己复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谐发展”的传统美德。

4 太极拳与道家哲学思想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古代道家,其哲学思想被道教完全继承并成为道教系统的理论体系。太极拳是道家哲学思想影响下的文化产物,它以其集技击、修行、悟道为一体的独特方式,全面体现了道家哲学的思想内涵。

4.1 道家本体论思想构成了太极拳思想认识论根基

《老子》第一个提出“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家思想的核心。老子书中的“道”,既是宇宙的本质和终极价值,又是世界的根本法则与普通规律。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二十五章》)老子认为这万物之本的“道”即是“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表达了“道”为万物之源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太极拳被升华成一种求“道”的手段。道生万物,万物归根于道,太极拳理亦如此。王宗岳《太极拳论》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指出太极拳技的千变万化之中贯穿着一个“理”,实质上就是老子所谓的“道”,是人体本能在武技方面自然能动反应的一种先天趋动和后天识量总和的综合规律。太极拳的根本思想亦认为由根本的“理”即“道”,派生出了阴阳、动静、刚柔、虚实种种相反相承、互为因果的范畴和方法,它们所代表的诸多对应因素的不同组合及其对立与转化的种种变化,被广泛地运用到各个拳种流派的理论中,构成了太极拳运动极为丰富的技击原理与方法。如,《易经·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太极拳论》:“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摧迫不捷”;李亦畲《五字诀》:“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徐致一《太极拳之练法》:“虚静者,即实中求虚,动中求静之谓也”。道家视“道”为万物之核心、本源的本体论思想符合中国哲学思辨方法的特色,即重直觉,重悟性,以形象感知来把握事物。太极拳在“道”的召唤下,其拳技本身不仅是健身技艺,而且还是富含高层次内涵的文化现象。因此,我们习练太极拳的实质不在于一招一式的形似,而在于通过“术”和“艺”的实践而获得天人相合、万物归根的精神体验,即由太极拳之“技”而明“理”,由太极拳之“理”而悟“道”。

“气”即“道”的体现。庄子用“气”来表示万物之本源:“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庄子·至乐篇》)以“气”的基础和聚散的机制来解释万物的生存变化,是中国最早的气统一论思想。道教吸取了先秦气论和秦汉时流行的元气说,认为“气”构成了生命的本体及规律。如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说:“夫气者,所以通天地万物之命也;天地者,乃以气风化万物之命也。”唐司马承祯说:“观夫万物,未有有气而无形者,未有有形而无气者。”道教关于“气”为生命之本的认识论为太极拳所吸取,将“气”视为太极拳的原力与本根,是太极拳生命的精华之所在,太极拳种种的外在形态和内在神韵皆为“气”的演化和体现。古代武术家们从长期的直觉体验中感悟到了气本体的存在及其方式,发现了气与人体生命的密切关联,即气联系着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决定了气机的畅达、阴阳二气的平衡和形体内外的统一。据此,太极拳运动总是以养气炼气为主旨,通过调息、守神、练形等功能和手段,促使真气运行,培养真元,使之充沛全身,增强生命机能。正如《张三丰大道指要》说:“凡修行者,必须养气,养气之法在乎忘言守一。忘言则气不散,守一则神不出。”《太极拳全书》中讲:“以虚灵之心,养刚中之气,强调中气贯于脊中,收于丹田”。主张在绵亘不断的运动中“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气宜鼓荡,气遍身躯”,从而达到“外示安逸,内宜鼓荡”、“牵动往来气贴背”、“腹内松静气腾然”的效果。太极拳家们将道教气本论运用到太极拳修练之中,通过用意练拳,行拳练气,虚静其心,以心行气,将气与心结合,以人的思想、心理状态为修炼的基础,既蕴含着生命原论,又涉及“天人合一”论。

4.2 道家“反者道之动”辩证法构成太极拳技击原理的基本原则

《老子》哲学的主要贡献在辩证法,它提出了“反者道之动”的命题,指出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合乎规律的运动。道家思想强调以静制动、以柔克刚。老子讲“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虚静是道家与道教追求的一种高深境界。“静”实质是指体力上的放松与心理上的平衡,是一种战术,只有心静方能致专,领悟技法真谛,辨析对手虚实,把握对方动向。老子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又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四十三章》)这里的“柔”、“弱”并非是软弱无力,更不是说低下者反能战胜高强者,老子所谓的柔弱实质上是一种坚韧不露,是一种含蓄、深沉、外柔内刚的状态。柔到极处便是坚的极处,就可至坚至刚而无敌于天下。这种思维上升到哲学层次即形成了“贵柔”、“守雌”、“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辩证哲学思想,被广泛应用到太极拳战略思想之中,成为了太极拳技击原理的重要原则。许禹生在《太极拳经》中说:“虚静-乃太极拳最精微处”。只有将虚静理念注入运动技术之中,使人的身心处于极宁静、极松柔的状态,才能达到太极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奇妙,体现道家“守柔曰强”、“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原则。杨澄浦说太极拳“柔中寓刚,棉里藏针”;王宗岳在《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讲到:“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极柔软然后极坚刚”,把柔化作为太极拳的核心技法和获取强大攻击力的必要手段。李亦畲在解释太极拳巧妙的“四两拨千斤”的方法时,指出关键在于能否“引进落空”,“舍已从人”。“欲进而先退,欲力而先让”,“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老子·七十一章》)。“临阵交战,切忌先进;如不得已,浅尝带引;静以待动,坚我壁垒;有备无患,让彼偷营”(《太极拳论》)这是典型的在实践中的“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因敌变化,后发制人的战略。这种技击思想与老子所谓:“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三十六章》)的原理是一致的,强调“随心而动,随意而变,随境而化,似攻似守,似发似收,犹如水之无所不至,气之无所不入,迎敌则无所不适,克敌则无坚不摧。

4.3 太极拳运动轨迹———“圈化”来源于其对老子思想的转化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又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这里的“道”是万物的根本、宗主,天地万物由道而生,最终又复归于起点的循环往复过程,形成了一个有无虚盈转换的圆圈。故而“圆者,道之体,自然之法则,事物之至理矣。”太极拳运动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在运动特点上强调以圆弧为本,在形体静势姿态和运动路线上,突显“道”的运动轨迹,可以说以腰为轴心的转动,无一不贯穿着圆弧的运动。太极拳行功步法似弧线,手法似圆。拳式动作不论大小、快慢、开合都走螺旋式的运动形式,通过旋腰转脊带动上肢旋腕转膀,下肢旋踝转腿,形成一条根在脚,主宰于腰而形于手指的空间旋转曲线,从而使肢体在顺逆缠丝中节节贯穿,拧来拧去,左旋右绕,“非圆即弧”,“处处走螺旋”,整个动作持续流畅,闭合封闭,无始无终。太极拳架式动作含胸拔背构成“身之弧”,开髋屈膝形成“脚之弧”,松肩屈肘形成“臂之弧”。这种拳式随人所变,随曲就伸,就伸而旋,动作既有呈“圆弧”运作之象,又寓老子“反者道之动”之意,不仅能吸填外界进入其空间,以守为攻,以屈待伸,寻找契机,侍机而动,而且对对手产生一种排斥的运动效果,当对方进攻旧力已过,新力未生之际,以沾连粘随的方法迎合对方来力,承其来势,随其所动,因势乘变,后发制人。可谓“太极拳道,象其形,取其义,用其理,统驭太极拳修炼之始终,须臾不可离矣。”

“圈化”是太极拳最重要的运动特点和技法特征,无论拳势动作,还是技法原理,均以圆弧运动轨迹作为根源而表现,体现了老子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的圆圈运动的思想。

5 结语

太极拳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以儒家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为存在和发展的思想(下转第31页)(上接第28页)基础,以“中庸之道”为习练的重要法则,以“仁爱礼乐”为其最高的修炼境界,以道家哲学的“道论”、“气论”、“反者道之动”等作为太极拳思想认识论的理论根基和重要原则。可以说,太极拳虽小道,但在儒道家哲学思想的观照中,却可艺而通道,拳道合一,文武合艺,修身育德。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太极拳的关系,对弘扬传统体育文化,拓宽太极拳研究领域,构建太极拳体系框架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摘要:太极拳是一种哲拳,它集中国传统哲学之精华,以阴阳对立统一、动静相合、刚柔相济、虚实相生的辩证思想为主线,吸收了儒家的“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仁爱礼乐”的哲学思想,并以道家的“道论”、“气论”、“反者道之动”等作为太极拳思想认识论的理论根基和重要原则,共同构建了太极拳文化体系的理论基础。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太极拳的关系,对弘扬传统体育文化,拓宽太极拳研究领域,构建太极拳体系框架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儒家,道家,哲学,太极拳

参考文献

[1]张志勇.太极拳的休闲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融合[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6).

[2]高谊.论太极拳理的哲学基础[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3).

[3]程梅玲,朱继华.太极拳的中国传统哲学基础[J].体育文化导刊,2000(3).

[4]冉学东.论太极拳的自然和谐理念[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3).

[5]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6]邱丕相,王岗.走进主流社会的中国太极拳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

[7]徐才.21世纪太极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J].体育学刊,2004(5).

[8]丁祯彦.中国哲学史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道家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 篇3

一、道家思想对太极拳技击特点的影响

太极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其认识论、方法论与道家思想有着直接联系,在其发展中形成了“以静制动,动静自如”、“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后发先至,崇下尚退”的技击特点。道家思想被认为是太极拳文化的理论基础之一。

哲学家认为,事物不仅是对立的统一的,而且是逐步地向其相反的方向运动发展的。这是自然法则,亦是老子人观“法自然”的哲学回应。“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认为,正阵可以转化为奇阵,善良可以转化为妖孽,祸中伴随着福的征兆,福里潜伏着祸的根苗。根据这一转化规律,老子提出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观点,意思是说,道的运动是“反”,事物总是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的。事物强大了自然就会衰老,有意造成事物的强大是违反道的原则的。老子认为,在自然界,新生事物总是柔弱的,而柔弱的新生事物总是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所以柔弱是生的自然法则。

这种守柔处雌、崇弱尚下的观念对太极拳拳理与技击理论的影响是极大的,由此,它形成了“以静制动,动静自如”、“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后发先至,崇下尚退”的技击特点。

1 以柔克刚、刚柔相济

老子说:“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十八章》)由此可见,老子的思想是尚柔的,他认为“柔胜刚,弱胜强”,因此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世间所有事物都会向自己的对立面发展变化。因此的一定的时期内,柔弱的东西总会变得刚强,而刚强的事物则会变得柔弱。

2 后发制人、崇下尚退

老子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何以不敢为天下先?这是老子一种谦虚的说法,不为天下先体现的是一种不争的态度。太极拳在老子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技击意义上的关系的复杂性,即后发制人,崇下尚退。后相对于先而言,是一种相对的观点,也是世界存在的方式。太极拳既是武术的一种,就应表现出武术技击的特点。在武术中,往往强调占得先机,只有占得先机才能处于不败。这种先的观点,在老子看来,是一种不仁的表现,人相对于世界都是独立存在的,虽然人和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不同的人也具有各自的独立性,没有人愿意被别人的意识所左右。“先”在这个意义上讲,往往有侵的意思。所谓侵人者必被人所侵,不被人侵,则不欺人也。这是老子从思想层面崇尚后、崇下尚退的原因。从实践层面上讲,太极拳崇尚后的原因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拳语云:“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

3 以静制动、动静自如

虚静是道家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是“道”在人体(灵魂与肉体合二为一、融为一体)的体现。武术,特别是太极拳,就非常强调静、虚。虚静者,即实中求虚、动中求静之谓也。初练时,势势揆其用意,是从实处练也。今当并此形迹而泯之,故谓之实中求虚。太极拳开式时,由静而动,收式时,由动而静。今则势势之中,处处皆当作由动而静想,务使一切姿势,皆有动即是静、静即是动之意,固谓之动中求静。太极拳强调虚、静,是因为静方能志专,才能排除杂念,使精神完全集中,用意识引导动作,领悟技法真谛,动作才能从容自如、势正招圆。

二、道家养身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除了技击特点外,还表现在养生方面。道家重贵生的思想直接影响了太极拳的养生理论及方法。

1 重养气

气,是中国哲学范畴一个极为重要的命题。道家认为宇宙万物皆由“精气而生”。道家认定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是“气”。另一位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另外,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气”不仅具有物质性,而且还具有阴阳两个对立统一的属性。阴阳二气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综上所述,气是构成宇宙万物是基本的物质。气具有阴阳两个属性,气永处于不停止的运动中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太极拳从实践到理论、从观念到方法都十分注重于气,注重运气、练气、养气。练太极拳要气沉丹田,呼吸要匀、细、深、长,自然平和,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此外,太极拳更为注重的是“中气”。太极拳用意练拳,行拳练气,虚静其心,以心行气,其中即蕴含着生命本源论,又涉及道德精神论。将气与心结合,在不断的运动中求静,气遍全身,顺势扬气,至此把人的生理、心理、人生哲学连在一起,把心理平衡,延年益寿,生活情趣融合在一起。

2 贵自然

太极拳是受道家哲学影响较深的一个拳种,它依附于太极阴阳学说,以此为拳理和行拳的本根,谓之“凡身处处皆太极,一动一静俱浑然”。

宏观的太极拳论更为强调拳理与“天道”的一致性。太极拳先哲陈鑫说:“打拳皆随天机动宕,太极原象皆自吾身流露”,“阖辟刚柔顺自然,一扬一抑理循环”。太极拳中的虚实、闭合、刚柔等变化,处处包含了阴阳对转,故“习太极拳须悟阴阳要义,使人与天有浑然相通之妙。

3 求虚静

《太极拳论》开宗明义:“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可见太极拳是比较强调动静关系的。而老子提出“致虚极,守静笃……不欲以静”,庄子说:“抱神以静,必静必清。”后来的道教内丹学说主张“守静去燥,忘形静寂”,从而达到“神静则心和,心和则神全”。这些道家的观点无论是从思维方式上还是从养生实践上都注重以静养德,以静养身心。“虚静”的哲学内涵是“无”,有无相生之“无”;就人生论来说,“虚静”指主体摆脱外在异己力量的羁绊,回归自然的本真,达到心明如镜的安适心境的心理过程。

太极拳将道家主虚静的理念应用于拳理之中,形成了以养为特色的运动形式。练拳时首先要入静,做到心静体松,使人的身心处于极宁静、极松脱的状态。太极拳要“心静用意”,在运动中把精神和意念贯注于一招一式之中,通过这种求静的方法达到虚静的境界。虚静从人生修为的角度讲则是安静闲适,虚融澹泊,是虚怀若谷、恬静无欲的平和心境。太极拳以静心养性、动中求静的运动方式来使练习者达到修养身心的目的,不失为一种好的手段。

三、道家思想对太极拳审美的影响

中国哲学思想认为自然即为美,美的本质是自然。这里的自然指的是符合事物的规律,也就是中国哲学中所说的“道”。

1 太极拳中的自然美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太极拳审美重视“天人合一”的境界。无论什么动作,作为审美主体的“我”都会将它与自然界中的有关物象相联系,与有关情感相沟通。“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即物化为我,我化为物,万物与我合一。在“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下,我国传统文化将人与自然看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注重追求人与自然的交融合一,并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种思想逐渐形成稳定的思维方式,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也渗透到太极拳的拳法和拳术理论中,发展并逐步得到完善。

2 太极拳和谐之美

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小力打大力,从不以拙力取胜的运动风格给人的自然轻松、舒畅愉悦的感觉,这正体现了它的和谐完整之美,从而使太极拳成为真正的充满丰富创造力的审美活动,使之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和谐是蕴藏在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一种审美理念,它在太极拳中具体表现为动静和、刚柔和、阴阳和、虚实和、形神和,这种协调统一的关系成为“一首优美的旋律”。以“白鹤亮翅”为例,从动作方法上看,它的虚实、动静、刚柔等因素在统一中对立,而又融为一体,使动作在虚实相生、刚柔相济、动静相间,体现出圆滑连贯自如的动作特征以及动作的和谐之美。

3 太极拳的真善美

浅析中国古代道家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 篇4

本文作者:肖茜熔 朱方长

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自先秦以来,中国古代辩证法就有了儒家辩证法、道家辩证法、兵家辩证法三大传统流派,而它们的经典代表作分别是《周易》和《论语》、《道德经》和《庄子》、《孙子兵法》。在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中,都留下了中国古代辩证法对其影响的痕迹:改造“求实”的学风,进而形成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改造传统的知、行学说,创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改造阴阳学说,形成了以矛盾规律为核心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本文主要阐述儒道两家辩证法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特点

早在三千多年前殷周时期,即在欧洲最早的古希腊哲学出现前半个世纪,就产生了哲学思想的萌芽,我国的哲学约与古希腊哲学同时进入它的繁盛时期,哲学各领域中的主要命题和基本概念大部分已被提出,产生了许多光辉的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和逻辑学思想,而当时产生的中国古代辩证法的特点,是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在殷周之际《周易》这部充满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著作问世,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论语》中关于名与事、文与至、言与行的关系的辩证法观点;《老子》书中关于“反者道之动”、“大成若缺”、“福祸相倚”的学说;战国的《易传》中阴阳刚柔的思想;荀况的“天人相分”和王与霸、礼与法的思想;韩非子的矛与盾,君臣以计相合的思想;宋代张载关于“两一”的学说;王夫之关于对立两端的统一关系的学说,等等,形成了一个辩证法思想的优良传统。[1]

中国古代的辩证法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比较起来,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发展和古代唯物主义哲学一样,是在古代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产生形成的,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其次,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用整体的观点来看待事物。它把客观事物看作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而事物各个部分和整体之间以及事物的各个部分彼此之间,都有密切联系;牵动一部分,就要带动和影响其余各个部分及整体。从这点出发,中国古代的辩证法思想要求用联系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的内部包含着的矛盾,既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这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即相互联系,又相互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这是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另一个长处和优点。综上所述三个方面的优点与长处,使得我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有着内在本质的联系,有许多共同点,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2]由此看来,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某些概念、范畴和命题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概念、范畴和命题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是在表述的形式上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把古代朴素辩证法的概念、范畴和命题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合起来,使两者融为一体,就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具有了中华民族气息,做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就是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影响下的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产物。

二、中国古代辩证法的思想内容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

毛泽东哲学思想,就其根本的理论内容和世界观体系来说,不是从继承与改造中国自身的哲学遗产而来的,而是从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学习而来的,它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经验的最一般的理论概括。但是,这并不是说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存在和发展可以离开中国自身固有的哲学传统。毛泽东同志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民族形式才能实现。”[3]毛泽东哲学思想作为在中国土壤上产生和形成的科学的哲学学说,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它不可能离开中国固有的哲学传统,不能不带有中国的民族色彩。

(一)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与毛泽东的矛盾论

毛泽东从小接受儒学的熏陶,《周易》则是儒学典籍“四书五经”中的“五经”之一,是国学教育的必读书,因而《周易》不能不对毛泽东产生影响。事实上,直到毛泽东成为我党的领导人之后,他还经常引用《周易》中《易传》的语句,如:“乾坤或几乎息矣”、“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的核心范畴正是阴阳,因此,毛泽东也熟谙“阴阳变化之道”。《道德经》对毛泽东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在《矛盾论》中,毛泽东还引用“相反相成”来说明矛盾双方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的道理。在《哲学批注集》中,他引用“反者道之动”来说明军队运动战中的以退为进;用“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来说明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相互转换。[4]

《易传》讲:“一阴一阳之谓道。”意思是说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就构成了形而上之道或宇宙的根本规律。毛泽东受其启发,抓住阴阳之间的对立关系,将上述命题改造成马克思主义的两点论。他说:“中国古人讲,„一阴一阳之谓道‟。不能只有阴没有阳,或只有阳没有阴,这是古代的两点论。”明确把阴阳关系规定为两点论,阴阳就是矛盾双方,缺一不可,少了一方就不再成为矛盾,也就没有世界。由此看来《易传》中这个古代辩证法的命题,对毛泽东哲学思想两点论的现代哲学命题的形成影响深远。

“一分为二”是中国辩证法中的一个基本命题。《老子》讲的“道生一、一生二”[5]和《易传》“太极生两仪”都蕴含了“一分为二”的基本思想,道或太极分解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由此生成万物。朱熹把“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归结为“一分为

二、节节如此”,“一分为二”因而成为对立面无往而不在的代称。[6]老子集前人的思想资料和他本人对社会实践的观察,还提出了诸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美丑、损益、刚柔、强弱、福祸、荣辱、轻重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概念。《老子》通过这些客观存在的对立现象,提出矛盾的普遍性,认识到这些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即所谓:“反者道之动。”受其影响,毛泽东根据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讲的“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的论述,把对立统一规律通俗地表述“一分为二”,他说:“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的现象,这就是辩证法。”[7]

(二)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与毛泽东的实践认识论

《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认识论的代表作,他在文章中说:“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观。”他从认识的源泉、动力、目的、检验标准的各个角度,全面论证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画龙点睛地指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观。”[8]这很明显地说明中国传统知行观的辩证思想对毛泽东的实践认识论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1950年《实践论》公开发表,毛泽东在完成《实践论》之前,对中国古代知行观进行过全面的总结,特别是王夫之的“行先知后”的理论。因此,他在《实践论》的大标题下,加上“辨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作为副标题,指明了《实践论》与传统知行观的直接的联系。《实践论》中的知行观深受中国古代传统知行观的影响,但它高于以往任何知行学说,包括王夫之的“行先知后”说在内。正如《实践论》开头所强调的:“马克思以前的唯物,离开人为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这就是对传统知行观的真实写照。

中国哲学史上较早就在探讨知和行的问题。春秋时期,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但同时又强调,少数上等智慧的人是“生而知之者”。不难看出,在孔子那里,知和行的关系是矛盾的。一方面,孔子肯定自己是“非生而知之者”,另一方面,又说有人是“生而知之”,不需要行动、实践就能够获得知识。这说明孔子没有也无法解决知和行的关系问题,他能做的就是在知和行的两极上不停地摇摆,并最终因为他肯定“生而知之”而倒向唯心主义。孟子发挥了“生而知之”的观点,提出:“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以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9]人天生就有良知、良能,不需要实践,就可以认识某些事物。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孟子所谓的“不学而能”的知行观本质上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知行观。荀子较早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认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10]很明显,在知和行的关系上荀子是赞同先行后知的。通过阐述只有通过实践,人才能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荀子肯定了行或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倾向。后来的王夫之也有相似的行先知后的认识。王夫之说:“由行而行则知之。”概括起来说,这些先辈们论述知和行时,要么是趋向唯心主义,要么在坚持唯物主义时,没有把知和行作为对立统一的范畴,辩证地论述在实践基础上知和行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另外,他们对实践的理解也没有达到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毛泽东由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这就使他能在唯物辩证地理解实践的基础上批判继承前人的观点。首先,毛泽东接受了荀子等人的观点,认为:“一切知识,离开了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人只能先行而后知,很好地坚持了唯物主义观点。其次,他又说:“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1]这又体现了他在知行观上具有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因而突破了前人,表现了知和行关系的真谛。

三、结语

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精华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个内容。它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毛泽东的文章、讲话之中,成为风趣形象、通俗易懂的毛泽东思想的一个特点。毛泽东对古代辩证法从思想内容到语言形式都进行了积极的批判吸收,使之在诠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既是毛泽东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光大发扬,又是中国共产党人深入、科学地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极为重要的成果。参考文献:

浅析中国古代道家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 篇5

关键词:道家美学,天人合一,尊敬自然,现代设计

20世纪80年代开始, 随着国外解构主义的盛行, 海峡两岸学者重新解读道家哲学思想, 从而开始了老子、庄子哲学的重新阐释或建构。春秋时期, 老子著《道德经》, 提出“道”的最高范畴和道家的价值观, 同时也是道家美学的审美标准。《道德经》云:“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这是道家美学的总纲, 无论是社会结构、伦理结构、心理结构、自然结构, 凡是与道相谐调的, 符合自然无为的宇宙节律的, 就是真的、善的、美的;而那些矫饰做作, 违反自然本性的东西。则是无道的, 是假的、丑的、恶的。战国时《庄子》一书更提出了道家的意境说和境界论。《庄子·外物》云:“茎者所以在鱼, 得鱼而忘茎;蹄者所以在兔, 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 得意而忘言。”这种意境是中国文学、诗歌、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理论的根据, 从“有我之境”达到“无我之境”, 进而上升到“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的“道”的境界, 突出了道家美学的特征。庄子哲学更提出了真人逍遥无待的人生境界, 至德之世无为而治的社会境界, 道通为一坐忘朝彻的生命境界, 将审美标准推向了道的顶峰。。《老子》和《庄子》从精神境界到审美境界的呈现, 蕴涵深厚, 为中国美学中审美理论的丰富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艺术的影响深远。

正如李泽厚所著《美的历程》一书中所写:“道家比孺家及其它任何流派都抓住了艺术、审美和创作的基本特征, 道家对后世文艺的影响更多在创造规律方面, 亦即审美方面, 而艺术作为独特的意识形态, 重要性恰恰是其审美规律。”道家思想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至今仍可为设计者汲取重要的设计方法和指导原则。

一、道家美学思想

“天人问题”是道家美学的核心问题, 人与天地的自然性达到相互交通, 即“天人合一”的实质。道家思想崇尚自然, 老庄皆主张“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的自然之道, 老子讲求“道法自然”, 庄子讲求“顺应自然”, 其思想是一致的, 即美学思想应依附于自然, 与自然融为一体。老庄皆强调, 崇尚自然真情, 尊重自然, 崇尚自然, 效法自然, 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1. 老子的美学思想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 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 “道”为客观自然规律, 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 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老子的美学精神质朴而深邃, 他关于有状混成的追问与回答, 表现了一种对美的本体的思考, 是一种在当时祖宗崇拜的伦理观念上对人的生命意识的觉醒, 另外, 老子的思想, 显示了原始道家与儒家的相互包容。《老子》一书把道家思想推进到了儒家对立、对抗的方向。他关于道的思想, 代表了一种破除任何神秘存在的思维突破, 提出的人法自然、致虚极、守静笃, 以及大象无形、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的思想, 为道家美学思想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 庄子的美学思想

较之老子, 庄子强调道不是生天地万物的原物, 而是一种“气”。庄子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 所以在形体上, 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的境界;庄子提倡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 要安时而处顺;庄子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 人融入于万物之中, 从而与宇宙相始终;庄子是要求重视内在的德行的修养, 生命应自然流露出一种充足的精神状态。庄子的美学精神是旷达、逍遥、潇洒飞扬、遐想丰富, 精神超脱于肉身, 忘却世俗而达于意志的自由, 诗性四溢。

庄子的美学即可概括为以下几点:混沌之中的原美、天人合一之美、超越的审美尺度、心斋坐忘的审美境界、返璞归真之美、齐物之美。

目前中国设计趋势以“道家美学思想”为主, 在视觉设计、设计艺术布局中强调疏简、素然、含蓄、天然之美。

二、道家美学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中国道家学说主张“天人合一”, 这里“天”即是自然, 主张顺应自然, 不要人为地违背自然规律, 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提, 也是中国设计的新境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倡导“尊重自然”的原始自然观, 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这种观念决定了中国古代造物设计以“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诗意空间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1.“顺应自然”的自然主义设计思想

好的设计要像自然一样生息自由、灵动变化。人和自然的关系不是对立的, 而是亲密无间、互融互通的, 正所谓“大巧若拙” (《老子》) 。在其看来, 真的巧并不在于违背自然规律去卖弄自己的聪明, 而在于顺应自然规律, 在这种顺应之中使自己的目的自然而然地实现。正是人们所谓的“自然天成, 巧夺天工”。这正是一种艺术和审美的境界, 是审美与设计的境界。对于现代设计而言, 其“天人合一”就是指导设计的方法论。

“顺应自然”要求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 对设计而言, 就是从自然中获取灵感, 保持设计作品的自然灵动。在设计方法上表现为尽量尊重材料的自身属性, 同时也尊重使用者的自然与社会属性。例如, 质朴是明代家具重要的审美标准之一, “既雕既琢, 复归于朴”, 强调家具的返璞归真。质朴, 即自然性, 主要体现在选材方面。因此, 明式家具对木材的选用非常严格, 一般采用桐木、揪木、楠木等。这样制成的家具无需上漆, 又能体现木质的肌理之美。此外, 明式家具完全采用隼卯结构, 简练淳朴、典雅清新, 呈现出一派“天然去雕饰”的悠闲气度。

2.“效法自然”的仿生造物设计方法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老子认为天下万物都是由道中产生的, 而道则是本乎自然的, 也就是有一定规律的。人创造器物是效法道的, 也就是效法自然的。道家主张“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 并极力赞美天地万物的自然有序:“天地固有常矣, 日月固有明矣, 星辰固有列矣, 禽兽固有群矣, 树木固有立矣” (《庄子·天道》) , 这都在竭力说明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是以自然为师, 对待自然应持顺从, 吸收并加以应用的态度。

事实上, 产品是人为的“第二自然”, 自然界中无数的生物形态正是设计师取之不尽的素材。师法自然, 能够从科学、理性的角度为产品造型设计提供形态素材与依据, 设计师从广大的自然世界中获取灵感。同时, 师法自然的仿生造物注重以物表情, 从生产原料的选取到物体的造型及装饰设计, 极力体现着“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和文化精神。

3.“少则多, 多则惑”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老子中讲:“曲则全, 枉则直, 洼则盈, 敝则新, 少则多, 多则感” (《老子》) 。“少则多”, 正是对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米斯·凡德罗“少即是多”简约主义的先知解读。道家美学思想崇尚淡泊宁静、闲雅恬静的审美情趣, 而器物设计应以简约为美, 反对过多的雕凿和文饰。以明式家具为例, 它设计繁简得当, 极少装饰, 浑厚简练, 线条流畅, 是现代功能主义和简约主义设计的先知体现, 现代设计师靳埭强也将“少则多”的哲学思想应用到其海报设计中, 其海报中元素虽简单但却在向观者传递更多的文化内涵。

如果说“少则多”从产品的形式方面给人以启示, 那么从“多则惑”中可以体会到, 对部分使用者来说, 繁琐的功能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反而使操作者感到迷惑。例如手机的设计, 功能的多样化并非都是可取的, 它会使一些老年人感到操作的困惑, 并且对其来说有些功能是无用的浪费。这就需要设计师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 把握好度做适宜的设计。

此外, 简约主义是一种基于节约资源的设计理念, 提倡物尽其用, 反对无谓的浪费, 这也是值得设计师重视的。

三、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 外来文化的冲击会越来越大, 西方的设计美学在启迪我们的同时也正试图同化我们。我们只有挖掘美之根源并将先人总结出来的美学思想、美学原则应用到现代设计中, 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之路。道家美学思想所蕴含的设计思想及造物方法和原则, 对现代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启示, 挖掘道家朴素的设计美学思想, 并用于指导今天的设计,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5.

[2]王学磊.《浅析道家美学对现代设计的启示》.中南大学艺术学院.

浅析中国古代道家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 篇6

1 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

从书院的教育思想上看, 中国传统书院非常重视培养学生“为学”与“为人”并重的治学态度。书院在教学过程中, 始终把德行放在第一位, 它在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与传播过程中, 始终贯穿于其中的却是“明人伦” (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追求完美道德、明白做人的道理) 的教育思想, 这是书院教育的一大特色。[2]在要求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 着重教育学生要实事求是、踏踏实实地做人, 处处强调“德”在学习与做人中的作用。书院教育对道德教育高度重视, 不仅表现在对儒家德育理论的继承和改造、综合与发展的基础上, 而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有组织、有计划的德育实施系统, 且制定了完整的制度化、可操作性的教育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为书院教育注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 这种教育思想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把做人与治学结合起来, 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学风建设, 是书院长期积累的弥足珍贵的经验之一。

秉承这一经验, 高等院校也高度重视德育教育。教育过程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一个完善人格的过程。“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已获得高等教育界的广泛认同, “教训合一”的风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生活的要求太多种多样了, 不大可能允许学校采用这样专门的训练”, 而“学校的目的始终应当是使青年人在离开它时具有一个和谐的人格, 而不是使他成为一个专家”。由此可见德育教育特别是人格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当代高等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人格教育理念、素质教育理念等等都反映了重视德育教育的发展趋势, 高校的德育工作已成为培养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人格的形成是一个在日常活动中日积月累的过程, 要做好高校学生的德育工作必须要把德育教育列入教学计划, 把人格教育提升到应有的地位, 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和品格的培养和训练。加强高等院校的德育教育, 除了要加强学生品德和人格培养外, 还要做好提高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工作, 让大学生自然地、潜移默化地接受某种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培养出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具有事实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当代大学生。

2 创建浓郁的求知求实学术氛围

书院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把传授知识与学术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在进行知识的传授与学术研究过程中, 书院始终秉承求知求实的学术理念, 形成了浓郁的求知求实的书院学术氛围, 为学生们深入钻研、培养学者型人才, 提供了真正的学问场所。求知求实的学术氛围不仅使书院成为求道问学、培养人才的场所, 它所秉承的这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教育理念、学术传统, 同时也是极大地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学生们在书院里钻研学问, 注重实事求是、经世致用, 德才兼优者比比皆是, 很多学者都有著作留存于世, 为古代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是一笔巨大的无以估价的精神和文化财富。求知求实的教育理念强调一切知识必须追求真知, 它是科学研究所必须具备的精神, 是今天教育界特别是高等教育所普遍认同并努力追求的目标。大学的基本特征之一便是知识传授, 学习精神特别是求知求实的学习精神更是大学精神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秉承书院所具有的求知求实学术精神就是要有不人云亦云、坚持独立思考、保持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精神和不唯书, 不唯上, 敢于超越前人的勇气和活力。只有在这种精神的的感召和引领下, 中国的高等教育才能够蓬勃发展, 为中华民族谱写出新的篇章。大学不仅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之地, 更是给人自信、使人享受知识之地。现代大学除了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外, 还要努力创建一种浓郁的求知求实学术气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科学文化知识, 成为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心理品格素质的合格的大学生, 更能使他们成为具有实事求是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够不断探索新领域, 开拓新境界的优秀人才。同时这种学术氛围的形成也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 应力争使这种教育理念融入到现代思想文化体系中来, 它是使大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原动力。

3 倡导身体力行

身体力行即亲身体验, 努力实行, 亲身实践, 它是检验教育实效性的标准。古代书院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成才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学习知识要经世致用, 而不是耽于经学, 陷于理学。教育学生注重身体力行, 在理解了知识、规范后, 要做到知行合一。孔子不仅引导弟子从历史文献中获取知识, 他还常带学生出游, 远至列国, 在出游之中体验生活, 培养处事应变的能力。他还主张学习要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结合, 他要求自己的弟子要多干实际事, 少说漂亮话。[3]朱熹也曾教导弟子:若不用躬行, 只是说得便了, 则七十子之从孔子, 只用两日便说尽, 何用许多年随孔子不去。这说明只有通过亲身实践、身体力行才能使学生的综合水平有质的提高。

现代高等教育大力推广实践教学, 强调增进学生实践学习的动机和能力, 强调自主自发的学习, 培养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的自觉性和乐趣, 以发展和完善自我。积极推动实践性教学,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多种学术观点并开展讨论, 追踪本学科领域最新进展, 提高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较高的学习和实践能力, 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 参与社会生活, 在不断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发展自己、服务社会, 才能使自己的学识水平有了全面的发展和提高。高校教师应像书院的教师学习,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问难质疑、到实践中去体验生活。高校管理者也应放手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 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发展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4 提倡自由开放的学术风气

我国古代的一些儒家志士往往很推崇一种学术独立、自由讲学的精神, 这种精神在中国古代书院得到了发扬光大。一些著名的学者在书院自由地进行学术传授式讲学, 而不同学派的学者之间又通过会讲的形式来开展学术交流.书院凡有著名学者来讲学, 其它书院的师生或社会人士都可以前往听讲、求教, 学术交流十分活跃。书院还独创讲会制度, 这种定期进行的讲会制度破除门户之见, 书院众多大师做到了“言是时不作矜夸自己之词, 非难时不存鄙视他派之见”, 可谓实事求是、坦诚豁达。此外, 书院还能兼取诸家之长, 吸取其精华以丰富自己学派的内容, 允许不同学派自由讲学, 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 成为社会与书院学术活动的纽带, 促进了学术社会化。[4]书院作为我国古代较有特色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 加强学术创新和学术自由交流、治学主张博取众家之长这一学术风气, 迄今对我们发展当代高等教育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灵魂, 是最基本的大学精神, 是大学能够创造知识、培养优秀人才的最主要动因和保证, 是大学的生命。当大学履行发展知识的义务时, 学术自由是一种基本的价值前提, 由于这种意识是大学的基本目标, 因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牺牲这种探究和表达的自由。高等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门户之见, 我们应该研究性地学习借鉴书院的教育传统, 打破学术壁垒, 鼓励兼容并包, 吸取众家之长。而作为高等院校自身要充分地尊重学术自由, 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 如:学者要能够自由发表自己独立研究的成果、尊重学者、尊重学术等等。高校师生要像书院大师们那样虚怀若谷, 摒弃门户之见, 为研究性学习创造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提倡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目的只有一个:保护和促进学术创造、知识创新、服务人类。弘扬高等院校的学术精神, 凝练属于自己的大学精神, 从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更好地肩负起传承历史、创造未来的使命。

总之, 书院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宝库, 其“活力”之源还可以从多个角度加以考察。其所提倡的以道德教育为核心、浓郁求知求实的学术气氛、倡导身体力行、自由开放的学术风气等教育思想理念, 是当代高等教育值得借鉴的宝贵财富, 我们应该秉承这些教育思想, 建设高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

摘要: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中, 中国古代书院的教育思想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书院的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浓郁的求知求实学术气氛、倡导身体力行、提倡自由开放的学术风气等方面对中国当代高校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书院,教育思想,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颜海珍.古代书院教育对现代大学德育教育的启示[J].社科广角, 171.

[2]周守红.中国传统书院的办学理念及其对现代大学的启示[J].科学社会主义, 2009 (3) :92-94.

[3]常乐《.论语》教育思想对现代终身教育的启示[J].高教论坛, 2009 (9) :174-175.

上一篇:关于2007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下一篇:百分数的应用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