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2024-07-07

浅析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精选5篇)

浅析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篇1

浅析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今年是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五个年头,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1978 年12 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改革开放路线以来,中国经济以超过8%的年经济增长率持续高速发展,经济总量现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外汇储备世界第一,钢产量世界第一,高速公路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已完成从落后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商业社会的转变。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崛起,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有成功也有许多不足之处,这些对在摸索发展中的中国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经验。总结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把握改革开放的内在规律,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

中国改革的实践说明,通过逐步和局部的制度调整,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不仅有可能实现经济体制的整体转变,而且有可能在转变过程中保持经济体制的相对有效性,从而在实现体制变革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但这一经验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是否对于其他国家特别是原计划经济国家的体制变革和发展战略具有参考价值,既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也需要进行认真的实践总结。这里只是从中国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的策略性的做法来认识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

(一)坚持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出发。

改革之初,人们只知道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不行,需要对其进行改革,但究竟什么样的体制行,需要改成什么样的体制,以及先改什么后改什么等,人们并不清楚。虽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明确的,但究竟什么是适合中国国情特点、能够促进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模式,人们或者是不清楚的,或者存在严重的认识分歧,因而也就不可能清楚改革所面临的任务、风险和艰巨性。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是从中国不同时期所面临的现实矛盾和问题出发,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和检验标准,不断消除体制中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目标和改革措施。同时,根据发展阶段和所面临的矛盾、问题和任务的变化,不断对过去提出的改革目标和措施进行调整,并提出新的目标和措施。有人说中国改革的成功在于始终坚持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我认为这种说法低估了中国改革领导者的思想境界。从中国改革的实际过程来看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因为中国改革的实际过程总体上是一个逐步用市场体制代替计划体制的过程。但这样的概括只看到了问题的表象,而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从更深的层次看,中国改革始终坚持的,并非是市场的或计划的取向,或者某种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是在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下,通过不断的体制调整,不断消除经济旧体制中制约生产力提高的因素,解决中国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三个有利于”。换句话说,只要能够解决中国不同阶段面临的现实问题,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的改革者既不会刻意放弃计划或行政手段,也不会盲目采用市场或经济手段。在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看来,不论是计划还是市场,甚至不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不过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富民强国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中国改革的实际过程之所以呈现出市场化的取向,并非是确立或坚持了市场化的目标使然,而是针对中国现实问题,结合中国实际,在不断探索合适的解决方案中所做出的选择。认识到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正是由于坚持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出发——而不是从理论或先验的目标模式出发--选择改革目标和改革举措,渐进改革才在不断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和不断促进中国生产力发展中逐步使得整体体制不断趋于完善,最终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

(二)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已经形成。

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到国有企业改革,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劳动者、非金融企业和金融企业逐步形成,并日益多元化。其主要标志是,劳动者个人、非金融企业和金融企业都有了自己的剩余,并能够自主支配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劳动者个人为例,收入来源已从单一的劳动报酬过渡到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多种渠道,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全部收入中,这四种收入所占比重分别为68.6%、6.3%、2.3%和22.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这四种收入所占比重分别为38.6%、53.0%、3.1%和5.3%。1978年居民储蓄存款极少,人均仅22元,而2007年底已达到13092元。尤其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后,公司制等现代企业模式逐步出现。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存的局面。

(三)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1978年,国务院工作部门多达100个,其中直接管理经济的综合部门有计划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和基本建设委员会等3个,工业部门有19个,农业部门有4个,贸易部门分为内贸和外贸各有2个,还有1个物资总局。经过多次改革,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已经逐步从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过渡到市场经济管理模式。目前,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已经减少到五个,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也只剩下1个。而且,更重要的是,管理方式已从过去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的间接管理。

(四)面向全球的开放型经济已经形成。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及后来的海南经济特区,到开放14个沿海城市,再到设立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等一个又一个经济开发区,形成了从沿海到内陆,从沿江到沿边的全面开放格局,特别是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 WTO,更是使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法律化、长期化、规范化。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跨国公司和世界各国商品的角逐地,中国企业和投资的市场疆域也已经拓展到了全球。中国正在充分享受一个开放型经济在全球化中的好处。中国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0.9%上升到7%强,出口总额在世界各国的排名已由第32位上升到第3位。进出口总额与GDP之比,也从1978年的9.7%提高到2007年的66.9%。1979-2007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9698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7754亿美元。不仅如此,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和资金被引进,提高了中国生产力水平,提高了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对外开放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相互了解,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增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总而言之,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是市场经济(特别是开放型的市场经济)这一人类文明加速进步的推进器,再次在中国这片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地上显示出它的威力。而且,中国的实践证明,越是市场化程度高、运行规范的领域,其运行效率越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越大。

二、中国改革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从30多年所走过的历程来看,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体现出比苏东等国家的激进式改革更大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并在实践中产生了更佳的社会效果。但在这些特征当中,也包含了其所必然产生的矛盾,毋庸置疑,改革开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改革30年来,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政治体制改革却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在改革和工业化进程中,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一)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起来,表明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障碍,特别是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政治体制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腐败仍然严重,反腐败任务艰巨。官员贪污成风,且有难以制止之势。提到反腐倡廉,公车改革是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现行公务用车制度效率低下、滋生腐败的弊端被人诟病已久,另一个不容乐观的事实是,公务用车改革虽然说了好几年,但各地的推进力度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只有极少数地方在做一些尝

试性的改革。连一项不太难的公车改革都推不动,更深层次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见效更是甚微。

(二)过度私有化,贫富差距扩大

在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改革也受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比如,私有制经济已经逐步取代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收入分配方面已形成了贫富差距悬殊的格局;教育、医疗、房地产等过度的市场化改革,造成了广大群众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等;这些年来的宏观调控乏力、金融过度开放和外资过度并购等等,都与新自由主义的影响有关。

由于过度私有化,在所有制方面,私有制经济已取代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2006年全国企业实收资本(二、三产业)中,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比重,分别为48%和52%,在当年全国GDP比重中,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分别为37%和63%,而且这一趋势还在扩大。全国就业人员(二、三产业)中,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比重,分别为32%和68%。另外一个很严重的事实就是,中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正在进一步地扩大。据报道:截止2007年底,中国共有41.5万人的个人金融资产超过了100万美元,资产总量为21170亿美元。而与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相反的却是大多数人趋于相对贫困和其中一部分群体陷入绝对贫困。描述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从2004年的0.4~O.5的警戒区间,跨越式地进入2007年的0.5~0.6的危险区间。这是中国在改革之初设想“先富带动共富”时所始料不及的。

(二)没有注意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关系,生态环境恶化

上世纪9O年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生态安全,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都遇到了传统工业化所造成的生态恶化的严峻挑战和直接影响,有些地方出现了触目惊心的生态风险甚至生态危机,突出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水资源匮乏与污染严重

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四分之一,被列为全球最缺水的国家之

一。中国农业自然灾害中,7O%是水旱灾害。水旱灾害中,7O%又是旱灾。全国每年因缺水造成的工业产值损失就达2000多亿元,全国有将近一半的城镇人口和 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全国668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供水不足(其中有114个城市严重缺水),有些城市对居民不得不实行限时限量供水。全国约有7O%以上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水污染,有些鱼米之乡,如今已经变为水污染的重灾区域,城乡居民议论说:“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质变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拉稀长癌。”

2、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

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37%,成为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的速度,由1994年以前每年2460平方公里,加剧到近年来每年3436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吞噬”一个中等县,并由西向东扩展。全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40亿元,至于间接经济损失,就更难以评估了。黄土高原每年平均流失土层1厘米,流失速度比形成速度快100至400倍,平均每年流失泥沙16亿吨,含有氮、磷、钾总量约4000万吨,使黄土地的生产能力大大降低。

3、森林资源紧缺 中国森林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六分之一。有些省、自治区的森林覆盖率不足1%。同时,全国森林病虫害严重,防治工作薄弱,平均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45亿多元。

4、草原生态形势严峻 中国人均草地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由于长期以来对草地的不合理利用和开发,全国草地面积逐年缩小,草地质量逐渐下降,90%的草地不同程度地退化,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5、海洋生态不容乐观近年来,中国海洋污染程度日益加剧,四类和劣四类海水已占46%以上,海水水质下导致赤潮发生频率增大(上世纪八十年代平均每年4次,1992年就多达50次),直接威胁沿海地区的供水安全;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引起了海岸侵蚀。

6、大气环境恶化 全国现在约有1亿多人每天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在全国338个中型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只占2.9%,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也只占33.5%。

7、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在中国动植物种类中,已有l5%至20%受到威胁,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有4000多种,占全国高等植物总数的l5%至20%。另一方面,由于引进外来物种,使中国一些土著物种遭受排挤、侵害而逐渐减少甚至灭绝。据2001年12月调查,外来入侵物种对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1198亿多元;更为严重的是,在283种外来人侵物种中,竟有39.6%是属于有意引进而造成的。

8、耕地面积减少,危及国家粮食安全 中国本来就面临人多地少的尖锐矛盾,更为严峻的是,现在一方面每年净增人口1000万人以上,另一方面每年净减耕地1000万亩以上,大量的人口逐年增加,有限的耕地逐年减少,直接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从1996年到2003年,全国耕地面积七年之内净减1亿亩,2004年又减少1200万亩。同时,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由1998年的824斤下降到2003年的668斤(是198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中国每年需求粮食约9500亿斤,现在,全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l.4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耕地后备资源也严重不足。

尽管当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四大经济体,但由于粗放型的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却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这不仅使经济发展不可持续,而且严重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步的结果又取消了。” 30年来中国的GDP增加了13倍多,这第一步是成功了,但不幸却被革命导师言中了,这些问题的确值得我们重视和反思。

三、总结

中国的改革采用渐进式推进的方式来实施,先易后难、先浅后深、分阶段稳步推进。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保持社会稳定。改革开放3O年来,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场改革的意义和成效可以用“革命”来形容。而在这场革命中,中国保持了国家的稳定,保持了国家政权基本运作的正常化,并且还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这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硕果。假如以前苏联的激进式改革为参照系,尤其可以彰显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也正是因为有前苏联改革的参照系,可以让我们对中国改革指导思想做一个评判,即中国选择渐进式改革是正确的决策。渐进式改革的本质就在于很好地处理了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中国对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只有政权的稳定发挥作用,才能保证改革的延续性,改革具有效延续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科学改革观指导下的改革前途,是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优点,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现富民强国。

浅析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篇2

对美好的摧毁

和近年来的许多战争影片一样, 《珍》在表现珍珠港事件的整个过程是令人满意的, 其强烈的视听效果让观众领略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恐怖。轰炸的过程就是将和平时的一切美好事物付之一炬, 这种毁灭性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观看这种毁灭, 会激起人们对自身命运的焦虑, 对生存危机的恐惧, 掀起内心极大的情感波澜。悲剧电影往往借此来引发人们对影片人物的极大怜悯, 同时也可触动人们内心深处对自身命运无法把握的恐惧之情。在影片中, 轰炸机从正在玩耍的儿童头顶上呼啸而过, 天真的儿童一脸迷惑的抬头张望。儿童是生命中最美好的象征, 他们对即将到来的灾难丝毫不知, 他们在战争中的命运深深揪住了人们的心。当成群密部的飞机集结而来, 美丽的港湾还一片宁静, 屋顶上晾晒的衣服在晨风中飘扬, 睡眼惺忪的人们还沉浸在周末的轻松惬意中, 然而一场灭顶之灾就要降临!和平的美好在即将到来的战争面前是无力抗争的, 眼看着这一切将被撕得粉碎, 深知结果的观众心中涌起了极大的担忧和对战争的憎恨。每当致命的灾难突如其来的降临到毫不知情的人们头上, 观众会不由自主的对受难者激起莫大的悲悯, 这就是悲剧作品的特征之一。

生命观念的点睛之笔

生命观念的深层揭示也是一部严肃影片蕴涵深刻悲剧意识的质素之一。生命观念是人们对生命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 包括对生命消失的恐惧, 对生命尊严的敬畏和对生命价值的珍视。因为生命是万物有灵的人类最宝贵的物质所在, 所以生命观念的开掘可以牵动人们内心深处最大的恐惧和怜悯, 从而使影片给观众深深的震撼。

《珍》对生命观念的开掘有一处使人难以忘怀的点睛之笔:一艘被击沉的舰艇上, 还有部分甲板留在水面, 几只手从甲板的缝隙中伸出来, 甲板上的人们紧紧的拉住他们, 但厚厚的钢板封住了船舱, 甲板上的人们大喊着, 使劲办法弄开钢板, 但无能为力。终于, 慢慢的, 那几只手松开了, 无情的海水吞没了它们最后一点活力。没有鲜血, 没有痛苦的表情, 也没有呐喊, 死神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夺去了无数无辜的生命。面对奋力求生而又无力求生的受害者, 人们顿时被一种对生命深深的悲悯包围住, 极大的恐惧和怜悯被激发出来。

肉体的极大痛苦是对生命最直接的威胁, 其生不如死的状态更能激起人们对灾难的恐惧。影片中, 在伊雯琳所在的医院, 一个脖子被炸掉一半的伤员大声的呻吟着, 医生马上紧急手术, 淋漓的鲜血, 手术刀在肉体上的切割, 病人痛苦的大叫, 这种血腥的镜头用在那些无辜的人们身上, 所传递的对自身肉体痛苦的恐惧也是震撼人心的。

并不完美的牺牲和似是圆满的结局

牺牲往往是悲剧战争影片贯常的结局, 这种死亡的极致可以加深主人公命运的悲剧色彩, 而且主人公的牺牲还伴随着某种理想精神的胜利, 用以焕发观众悲壮而崇高的艺术感受。

《珍》有两次“牺牲”, 第一次是雷夫在英国战场上的“牺牲”, 第二次是丹尼在“奇袭东京”行动中的牺牲。然而这两次“牺牲”都难以掀起人们情感的共鸣, 最后雷夫与伊雯琳的结合也差强人意, 未能给人以任何启示。著名导演吴天明说过, 一部影片放完后, 让观众鼓掌是比较容易的, 而让观众看完后讲不出话来, 沉重得难以离开坐位则难。事实是, 《珍》非但没有让人觉得沉重得难以离开坐位, 反而让观众觉得结局理所应当, 无甚新意。

笔者认为, 这种明显的不足主要是由于影片两条线索的游离造成所构置的情节冲突的做作和浅显。三个人的爱情和珍珠港事件是影片的两条主线索, 导演意欲贯注的主题是爱情和爱国。多线索的情节展开应有利于影片意义上的丰富, 但其前提条件是线索之间应构成错综复杂的骨肉相连。《珍》的两条线索却给人明显的游离之感。虽然雷夫与伊雯琳是因战争而相识, 伊雯琳与丹尼的相恋是因为雷夫在战场上的“身亡”, 但战争这个直接的原因不能构成他们爱情纠葛的冲突根源。雷夫离开伊雯琳奔赴战场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 他自主的放弃了爱情, 他的“牺牲”就不存在解决任何矛盾冲突的意义, 因此除了让人有些惋惜之外, 他的不幸没有其他新意。

伊雯琳与丹尼的爱情是人性的自由发展所致, 造成的丹尼与雷夫的冲突也与战争的意义无法正面交锋, 爱情与爱国两大主题之间在主人公那里没有因矛盾冲突而激起感情波澜, 这种游离最后造成三角恋的情节与“奇袭东京”计划所体现的意义主题难以相互交融。也就是说, 在平常生活中, 这种简单的爱情冲突也可发生, 它与珍珠港历史事件的典型环境没有太多的必然联系。所以最后, 导演安排了雷夫与丹尼之间冲突的解决流于简单, 或许是已经想不出可以将这一主题再加升华的更好途径。然而, 这种结局无法激起观众情感上的悲痛和怜悯。没有根本激烈冲突的起因自然不会有解决矛盾时的激烈的感情冲突。

浅析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篇3

关键词:经济改革;渐进式;成功经验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9-0113-02

一段时期以来,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正成为国内外学者热议的话题,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几乎都会涉及有关“中国模式”的讨论。“中国模式”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上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力量。“中国模式”内涵广泛,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外交等诸多领域,在此笔者仅就“中国模式”的渐进式经济改革道路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中国走渐进式改革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首先,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改革过程的渐进性。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封建主义存在了几千年,尽管中国已经彻底推翻封闭落后的封建制度,但其残余影响在中国仍然根深蒂固,对我国的改革发展形成了很大阻力。比如,传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封建小农意识对建立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市场经济的束缚;传统计划经济搞“大锅饭”、平均主义的思想对以追求竞争、效率为主要内涵的市场经济规则的抵制。这些保守思想、势力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改革的速度,因此,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新思想,是始终贯穿整个中国改革历程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其次,我国进行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具有开创性,无规律可循。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这个根本制度前提下,对一些具体的制度和体制进行变革和优化,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进行体制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汲取,只能从中国自身的实际出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首创精神,大胆探索,稳步前进。

二、中国实施渐进式改革的基本特征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不是教条、僵化地照搬理论,而是将其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正确处理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关系。可以说,中国改革或“中国模式”的成功归根到底在于始终坚持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路所在。”

2、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的关系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经验时,明确指出,要把“坚持稳定压倒一切,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作为党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经验。

首先,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离开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邓小平就曾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解决好中国的问题关键靠发展,邓小平还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否则社会主义有什么优越性呢?”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持党的先进性,归根到底要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上来。

其次,必须以改革作为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根本动力。要保持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长期稳定繁荣,都必须时时刻刻进行改革创新,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始终保持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改革的实施还必须坚持渐进性和有序性相结合,改革要按照先试点、后推广和重点突破、全面实施的方针政策,正确把握改革的力度与社会心理的可承受程度,避免改革的盲目性和激进性。

再次,要实现发展与改革的目标,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改革势必触动原有的体制、机制,打破传统的利益分配格局,从而造成社会矛盾的错综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快发展、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来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尤其是利益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一个稳定的环境,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3、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兼顾了整体与局部相统一的原则

在进行改革的初期,邓小平同志就确立了“在有条件的地区,先行试点,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策略,如率先在东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吸引外资,优先发展,这体现出突出重点、局部推进的方针,同时,又指出要让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如又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一系列战略举措,体现了整体协调、全面发展的思想。我国采取的这种局部推进与整体协调的经济发展战略,切实把握了我国地域辽阔、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均的特点,从而使得改革的成本低、阻力小、成效大,产生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带动了其他地区、部门和国民经济整体的改革。

4、坚持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改革相结合

这又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经验表明,单纯从公有制内部入手推进市场化改革必然面临许多障碍,如政企分离难、企业破产重组难、下岗失业难等一系列老大难问题,如果结合体制外改革就可以很好地绕过这些问题,从而减小改革的阻力。由于非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存在着天然的相似性,两者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市场为导向,以竞争为动力,因而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会极大地推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5、实行政府主导与民间自发相结合的改革模式

中国的渐进性改革具有明显的自下而上的特点,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过程中大胆创新,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改革中去。这种自下而上的局部性试验往往会引导带动自上而下的整体性改革,并且它可以减少自上而下的改革因信息的缺乏而产生的风险性。中国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出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特征,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强有力领导是改革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这里所指的强政府是在各种矛盾极为复杂的社会改革转型时期,能够有效应对国内外挑战和维持好社会秩序,有很强的治理能力的政府,而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的政府就是这样的强政府。

三、中国模式的渐进式改革道路的成功经验

1、国情是选择社会发展道路的根本出发点

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国情千差万别,各国在文化、制度、民族传统上不尽相同,因此根本不存在一条都适合各国发展的模式,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不可否认各国进行现代化建设都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但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从根本上而言,是由本国自身的条件所决定,如同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发展的目标不能以西方的标准为价值取向一样,在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同样不能盲目照搬西方国家的固定模式。各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是自身问题,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国家都必须找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因此,各国发展的道路都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的选择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盲目模仿或照搬别国的模式,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2、统筹好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

伴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等联系日益密切,任何国家都不能封闭发展,加强与世界的交流势在必行。国内改革为对外开放营造了环境,对外开放又为国内改革提供资金、技术以及先进的发展理念,二者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样:没有对外开放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国内改革,进行彻底的国内改革必然要求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也要循序推进,不能一步到位。任何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不仅需要转换国家政策机制,更是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因此需要渐次进行、循序渐进。我国的对外开放就是一个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过程,首先在东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进而向中西部推进,实现了由局部开放到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这种开放战略保证了我国把外来风险的冲击降到最低。

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任何改革都是以发展为最终目标,但改革的成功与否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够处理好改革的速度与社会的可承受度的关系,一切改革都必须以稳定为前提。中国在改革之初,率先从农村开始试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改革取得了成效,进而在城市推进,实行产权分开、政企分开,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还有中国的改革是从沿海到内地、局部到整体的推进,保持了改革的渐进性和稳定性。任何时候都要以发展作为改革的根本出发点,以改革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以稳定作为一切事情的根本前提。

4、不断解放思想,大力推进体制创新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根本就是解放思想的结果,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改革开放的成功。因此,归纳中国模式的渐进式改革的成功经验必须要提到解放思想,但解放思想并不是盲目地、不加辨别地吸收任何新生事物、思想,那究竟怎样才算是真正的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给出了答案,他指出:“解放思想,就是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道路,是中国特殊国情的产物,是全体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大国,改革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其成功经验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认同,很值得总结学习和借鉴。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正确,中国的改革也将继续沿着这条道路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江金权.“中国模式”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解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沈云锁,陈先奎.中国模式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7]马德普.渐进性、自主性与强政府——分析中国改革模式的政治视角[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5).

林权制度改革成功经验 篇4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洛川县中部塬区,距离县城15公里,总面积1465.66平方公里,下辖26个村民委员会,56个村民小组,3027户农户,12794人。全镇共有林地面积63318亩,其中,99-06年退耕总面积11830亩。本次参与林改总面积51488亩,其中责任山10351.5亩,保留在集体面积41136.5亩。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县林权改革的安排部署,针对老庙镇林权改革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有序推进林权改革工作。截止4月10日,全镇已全面完成26个村56个村民小组的林权改革的主体任务,方案制定,外业勘界确权等工作任务全面完成,林权改革受益农户达2104户,按户均分率将达到91%。

二、主要做法及经验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我们坚持把“乡、村、组三级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贯穿于林改全过程,建立工作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全民配合抓林改的局面。镇上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的林改领导小组,成立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办公室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各村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会成员和村民代表参加的林改工作领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和驻村干部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并落实了专职人员,确保林改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宣传动员,广泛参与

为了使镇林改工作顺利进行,镇上采取发放公开信、张贴宣传标语、制作宣传条幅、书写固定宣传牌、编印林改简报、编制林改资料汇编等形式,广泛宣传。各村、组按照要求书写、张贴标语,制作宣传条幅,发放林改公开信3200余份,确保发放到每户群众家中,使全镇上下对林改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镇上开办了林改专栏,每周书写1期,镇林改办编印了林改简报9期。同时,加强业务人员政策法规的学习和业务培训,全镇共组织培训学习10余场次,参训人达300余人。

(三)充分调研,制定方案

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全镇抽调28名干部,由5名副科级领导任组长,成立了5个工作小组,划片包干深入到全镇各村组,通过走访群众,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群众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针对具体具体问题,结合各村、组实际,制定出了科学合理的村、组的林改实施方案,确保了林权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创新方法、确保进度

一是做到“三结合”。即:把村组方案、调查摸底、一榜公示有机结合,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制订符合政策、内容详实,具操作性的村组林改实施方案,村级方案坚持了“四个原则”落实自留山、责任山,并将部分集体山林落实到农户个人经营,明确利益分配,确保了收入分配到户。

二是严格“两个三分之二”和“四签两不许”。村级林改实施方案由村委会集中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经“两个三分之二”即“参加村民会议或户

代表会议的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三分之二,表决票通过票数必须达到应参加会议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票决通过方案,并坚持“四签两不许”(“四签”是指通知开会签收、参加会议签到、投票表决签名、通过方案签字;“两不许”是指不许代人签名,不许用铅笔、圆珠笔等不符合档案工作要求的书写工具签字)进行表决,将通过的村小组林地承包方案逐级上报村委会、镇政府、县林改办审核,最后报县政府审核实施。

三是实行“两必须”。即:调查摸底结果必须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在村务公开栏或人口聚居地进行7天公示,并对公示内容进行拍照存档;村民小组必须根据外业勘界勾图和面积计算的结果,造册后进行公示,公示期限7天。

四是把握“两个是否”。即:公示的内容是否有异议和争议,无异议和争议的进入外业勘界勾图,有争议的暂缓勾图,待争议调处解决后进入勾图;村级方案是否公开、公平、公正。

五是做好“两个明确”。即:明确分山到户率、分户登记率,要求外业勾图人员在勘界勾图中做到勾绘宗地界线准确,能分户登记的分户登记;明确林权登记申请表填写无误,对申请表地填写存在缺、漏项情况的现象进行补课,做到操作规范,内容全面、详实,明确图、表、机、地一致。

六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镇上培训了专职林权登记、打印、档案管理人员,确保了林权打印规范,档案保管完整、安全。

(五)强化督查,确保进度

坚持“强化检查督查,进度服从质量,质量与进度互相促进”,是我乡在林改中一贯坚持的原则。一是对林改工作人员制定了管理、奖惩制度,对外业勘界技术人员,制定了操作、质检等一整套管理办法。二是为掌握和加快进度,实行了外业进度三日一报制度。三是全乡组建了1个督查组、1个质检组,定期不定期地到各村督查指导林改工作,对外业勘界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监督,找出差距、出谋划策,有力地促进了林改工作。对林改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及时进行化解、调处,全镇矛盾调处率达100%,确保林改工作稳步进行。

国企薪酬体系改革成功经验谈 篇5

企业管理的改革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是个严峻的挑战,复杂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时刻考验着领导人的智慧和毅力,而在众多改革之中,最难推行、风险最大的莫过于企业改制和薪酬体系的改革,因为它们牵动着企业上下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

对于薪酬体系的改革,从理论上说,一个科学的薪酬体系的设计应该建立在四个方面的依据之上,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依据是岗位价值,即薪酬体系的设计应该反映企业内部各岗位对组织的价值和贡献大小,以此保证薪酬体系的内部公平性。第二个依据是市场,即岗位的薪酬水平应该尽量和市场接轨,根据市场“价格”为相应岗位的技能、知识及经验付酬,以此保证薪酬体系的外部竞争性。第三个依据是业绩,即在薪酬体系的设计中应该和业绩挂钩,岗位总体薪酬水平应该根据员工绩效的不同而有差异,以此激励先进、鞭策落后,第四个依据是能力,虽然说同岗同薪是基本原则,但这里的“同薪”不能机械地理解为一个数字,而应该是一个幅度范围,在这个范围中,根据员工能力、素质和经验的不同而应该有所差别,以此鼓励员工通过各种学习、培训提升自我的能力和最终绩效表现。

根据以上四个方面的依据并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设计薪酬体系时,体系设计并实施成功的前提也有三个。一是企业应该有合理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的设置符合发展战略,岗位和人员设置达到精简合理,管理体系明确。二是员工的思想有所改变。通过细致深入的思想动员,使员工调整心态,从思想上接受新的薪酬方案,尽量减少方案执行中的阻力。三是企业逐步建立开放进出机制。员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内部人员可以通过流动得到更新,也使庸才能被淘汰,这样才能使薪酬方案真正具有激励作用。

然而,对于大多数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国有大型企业而言,推行薪酬体系的改革远远不像上面所述的那样简单,人员结构的朦肿、能上能下和能进能出机制的缺乏使得改革举步维艰,贸然全盘推翻以往的分配制度就有可能造成企业内部的大动荡,而实施成功前提条件的缺乏也会造成新设计的薪酬体系的不公平现象。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推行薪酬体系改革即达到平稳过渡又达到改革的目的呢?以下介绍一个大型国有企业的咨询案例:

该企业薪酬体系的现状和大多数国有企业类似。工资体系的设计基本上根据行政级别确定,没有充分反映岗位价值。奖金分配上“大锅饭”现象比较严重,“该高的不高,该低的不低。”此外,人员结构有一定富余,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基本没有实现,往往即使企业领导人对一些中层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不看好,也不能随便将其撤换。随着企业的发展,薪酬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否则将大大打击优秀员工的积极性,成为企业前进中的重大障碍。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改革方式才能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呢?

经过前期深入细致的调研,咨询小组发现:该企业的薪酬结构中,浮动收入占据了很大比例。平均而言,奖金和工资的比例关系已经达到了321,经过和客户的反复研讨,咨询小组建议本次薪酬体系改革中对于工资部分暂不做大的调整。咨询小组以改革奖金分配的模式为突破口改革企业的薪酬体系。

过去,该企业奖金的分配和行政级别密切相关,不同的行政级别对应于不同的奖金分配系数,而奖金系数的产生也基本上是“拍脑袋”的产物。针对这样的情况,结合薪酬体系设计的四个依据,咨询小组给出了以下改革方案:

首先,在修订完善岗位说明书的基础上,设计岗位价值评估方案。组织客户企业进行岗位价值评估,实现对岗位的客观评价,得到相对客观的岗位价值系数。

在进行岗位价值评估的同时,设计岗位综合素质测评模型。组织客户企业进行对在岗人的综合素质测评,得到岗位综合素质评价得分,实现岗位与人的结合。

设计客户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实现对在岗人的绩效管理。在每个绩效考核周期结束时,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价,根据其表现,评价其绩效考核等级。

最后,在岗人的奖金实际发放额度=奖金基数×岗位价值系数×岗位综合素质评价得分×绩效考核等级。其中,奖金基数为全企业的平均奖金。

通过这样的方案设计,客户企业即达到了改革的目的,同时又避免了大的阻力,方案推行比较顺利,收入分配不再是“大锅饭”的机制,差距逐渐拉开,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上一篇:三生教育与心理教育下一篇:陈道明经典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