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石化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4-10-30

浅析中国石化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共8篇)

浅析中国石化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1

浅析中国石化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结了中国石化清洁生产工作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目前清洁生产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持续开展清洁生产工作的建议.

作 者:姜学艳 张丽萍 于燕玲 Jiang Xueyan Zhang Liping Yu Yanling  作者单位:姜学艳,张丽萍,Jiang Xueyan,Zhang Liping(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山东青岛,266071)

于燕玲,Yu Yanling(即墨市环境保护局,山东青岛,266200)

刊 名:安全、健康和环境 英文刊名:SAFETY HEALTH & ENVIRONMENT 年,卷(期): 9(12) 分类号:X9 关键词:中国石化   清洁生产   可持续发展   长效机制  

浅析中国石化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2

1 我国变电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1.1 安全管理相关工作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有很大一部分的电力企业把重点放在了大型作业管理上面, 忽视了日常管理, 可以说电力企业发生的安全事故有很大一部分是发生在小型和一些分散作业上的, 加上一些设备检修记录, 试验报告, 档案记录不及时, 不规范, 归根结底是因为这部分领导只抓经济建设, 抓企业管理, 抓生产效率, 忽视了日常必备的规章制度管理, 忽略了事前控制来预防安全事故的必要性。

1.2 违章作业现象普遍存在

电力企业生产中的违章作业方法主要有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像一些临时性的电力工作, 会经常出现无票施工的现象。

对于一些必须要停电作业的工作, 由于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他们就会在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的情况下, 就开始施工。

1.3 施工设备质量不高

我国很大一部分基层农村的供电所或供电线路检修部门在登高作业器具和小型起重器材等安全施工设备的合格率非常低, 有很多都是质量不过关的, 他们不会定期的对设备进行检测, 很多明显损坏的设备仍在超负荷运作, 这样一来就给安全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

1.4 安全生产意识缺乏

电力企业生产施工人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缺乏, 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 基本上是习惯性违章, 经常发生人员责任安全事故。在施工中不仔细落实好现场安全组织技术相关措施, 发生违反操作规程作业现象, 加上施工人员使用安全工器具不正确不合理, 就非常容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1.5 基层管理工作不到位

由于很大一部分电力企业只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 忽视视日常安全管理。近几年发生的事故, 多数发生在小型和分散作业中。没有长期的抓安全, 管理也非常松懈, 等到了出了安全事故以后才去重视管理。不敢大胆管、大胆抓, 有的是对工作情况不清楚而没法抓。

检查督促不全面也不到位, 只是满足于传达与要求层面, 缺乏连续的跟踪检查、指导帮助及监督工作。发生事故后责任人对事故处理不严, 甚至存在不处理的现象, 长期一来, 安全事故发生就得不到遏制。

2 提高我国变电站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2.1 遵守安全规章相关制度

现场安全管理是落实好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班组安全管理是安全作业的关键支出, 必须高度重视, 认真落实细节, 可以在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责任终身制制度, 必须认真严肃的处理发生事故和一些未遂事故, 让事故责任人及相关人员得到必要的安全教育, 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2.2 加强报废设备管理

要严格实行安全设备报废制度, 对于部分快要到期的和已损坏的和定期试用中检查不合格的安全设备, 必须强制报废。同时应禁止以任何手段方法将已报废的安全生产设备给其他企业或个人继续使用。

2.3 实施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如下:进入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 地面和深坑作业的防护措施, 高处及立体交作业的防护相关工作, 施工用电安全, 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 为安全保障安全, 对于一些采用的新工艺, 新材料, 新技术和新结构, 制定有针对性的, 有效率的专门安全技术措施, 预防由于自然灾害, 造成安全事故的措施, 防火防爆措施。

2.4 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生产管理是我国电力行业安全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比如在夏季, 笔者所在的江西省在汛期, 持续高温、高湿、雷电、暴雨等极端性天气经常发生, 电力生产经营活动渐渐进入旺季, 因此各电力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 把安全生产作为本企业的工作理念, 做好当前安全生产的工作, 提高安全责任感和紧迫意识。

电力生产企业要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建立有效的责任落实机制, 确保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和监督体系正常运转, 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 强化作业现场安全检查, 加大安全生产投入, 完善应急处理装置和设施, 特别是要加强液氨安全使用的安全管理工作;电力企业在建项目参建各方要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和要求, 要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特别是要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建立电力建设项目安全有效管理的常态机制;工程建设中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坚决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行为, 防止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2.5 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工作

重点检查电力企业是否按照法律法规规定, 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台帐, 保证安全生产资金投入, 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特别要注意的是要检查涉氨企业是否建立液氨泄漏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盛装液氨的容器及安全附件是否经专业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检验合格并在安全有效期内使用和维护, 企业是否符合防火、防爆、防毒相关要求, 是否是根据规定配备相关劳动防护用品和应急设备。

2.6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

我国各个电力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流程,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设备管理、认真监控重大危险源、安全培训教育、隐患排查整改等各项日常安全管理。

要大力开展建设施工安全和电力生产安全教育, 对于一些涉氨企业要加大对液氨储存、使用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快速及时的将液氨危害信息及应急处置措施告知周围企业职工和群众, 提高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的能力, 保证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提高我国电力安全生产性。

2.7 以人为本

电力安全生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要把人员安全放在首位, 同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组建设各项活动, 以活动抓管理, 以管理抓安全, 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地开展。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流程, 规范现场作业程序, 真正实现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

加强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管理, 落实好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加大人员安全培训力度, 提高人员安全意识, 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现代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管理方法, 开展安全警示教育课程, 切实提高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技能, 才能真正提高提高我国电力企业的整体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田艺.浅析我国变电站变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电力, 2013 (04) .

[2]刘云国.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研究[J].民营科技, 2010 (04) .

浅析中国石化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3

[关键词] 大豆;问题;兴隆县;对策

一、自然条件

兴隆县地处北纬40°12′至40°43′,东经117°12′至118°18′。全县面积约为3123 km?,耕地总面积为5741hm2。县域地势北高南低,山地占总面积的90%。全县年平均气温在6.5~10.3℃之间,七月平均气温在22℃以上,无霜期约为135d。年平均降水量为740.1mm,属于中温带半湿润区,降水量分配不均,夏季最多,冬春为少。土壤类型为暗棕壤,适宜种植大豆。是具有很大潜力和发展前景的大豆生产基地。

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整地问题

近几年来,兴隆县大豆播种面积都在880hm2左右,但多种植于山区寒地。由于山区春涝,播种大豆时往往整地质量差,整地标准不到位,降低了播种质量,造成单位面积株数减少。加之施肥水平单一,耕作粗放,造成犁底层、潜育层混拌,致使土壤板结、耕层浅、肥力低、有机质含量下降、通透能力差,使全县大豆总产不稳,单产不高。

2.品种问题

兴隆县大豆品种单一,更换不及时,特别是缺少抗病、耐旱、耐涝品种。目前生产上的主栽品种主要是一些生育期短,早熟的品种及当地农民自留的农家品种,品种混杂,退化严重,产量极低。缺少适宜的中、晚熟品种的种植正是制约该县大豆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

3.施肥问题

施肥技术是大豆高产关键技术之一,目前的问题是肥料品种单一,只重底肥、不重追肥,耕地又处于冷凉状态,致使土壤养分释放少,耕层土壤营养元素不均衡,肥料利用率低。肥料施得浅,通常5~7cm,造成种肥副作用大。

4.田间管理问题

一是播种质量差,用种量、种植密度等都不太科学。二是防治病虫害不及时、不普及,有的农户甚至不进行防治,造成病虫害发生较重,至使大豆产量、品质下降;三是中耕除草不及时,人力除草力度不够、机械除草农具不配套,药剂除草配方单一,造成草害严重,影响了大豆质量。四是肥水管理不到位,大豆一生需水较多,但生产中几乎不能进行灌溉,严重影响了大豆的产量。

三、针对大豆生产中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更新观念

要提高广大农户对种植大豆重要性的认识,种植大豆不仅能在调整种植结构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作为优质蛋白和脂肪的重要来源,在人们的膳食结构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还能起到用地养地,培肥土壤的作用,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大豆籽粒榨油后的豆饼,加工后豆渣也是家畜的良好精饲料。大豆的茎、叶、豆荚也是牲畜良好的粗饲料,其营养高于其他作物副产品,发展大豆生产可以存进畜牧业的发展。

2.精细整地

实行翻、松、耙相结合。春季整地时,因春风大,易失墒,应尽量做到耙、耢、播种、镇压连续作业。特别要推广深松整地,耕深为40cm,这有利于改良土壤,能增强土壤通透能力,给大豆生长发育创造了适宜的土壤环境。耕深不能浅于30cm,最浅也要打破犁底层。

3.选用良种

品种选择要根据本地区生态环境,不同地块、不同肥力来选择,要求品种纯度高于98%,发芽率高于85%,含水量低于13%;挑选种子时,应剔除病斑粒、虫食粒、杂质,使种子净度达到98%以上。据此条件,适宜兴隆县种植的大豆品种有合丰50号、合丰51号、宝丰7号、合丰47号等品种。

4.合理密植?

大豆产量,取决于单位面积株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因此在生產上,要求在保证植株个体良好发育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单位面积株数,发挥群体的增产作用。确定合理密植的原则,主要根据地力、品种特性、气温以及播种方式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肥地、晚熟品种、宽行距、繁茂性强品种、与高秆作物间作宜稀,密度以1.5~2.0万株/亩为宜;瘦地、早熟品种、窄行距、延期播种、与早熟矮秆作物间作宜密,密度以2.2~2.5万株/亩为宜。

5.肥水管理

(1)增施农肥?

施用农肥做底肥,营养元素完全,并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可改良土壤的机构,增强保肥保水的能力,同时肥效长可适合大豆生育后期需肥多的要求,为大豆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合理施用化肥?

化肥的施用要做到氮磷钾搭配,有条件的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一般中等肥力地块,每hm2施肥量按纯氮18~27kg、五氧化二磷46~69kg、氧化钾20~30kg的量,折合为所用的化肥实际用量。

化肥做底肥要结合秋整地起垄,在土壤封冻前10d进行,不宜过早,过早容易造成肥料浪费。也可以在春季结合顶浆起垄施入垄底。?

种肥应分层施,耕层占1/3,深层点2/3。一般土壤肥力,每hm2施肥纯量120kg,氮、磷、钾比例为1:1.5:0.5。

追肥要根据大豆植株长势、地力和施肥基础灵活掌握。大豆苗期生长较弱,封垄有困难的情况下,在分枝期或开花期进行一次追肥,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每hm2施尿素37~74kg,在垄侧开沟,距植株5~10cm,深5~10cm,追肥后立即中耕培土。在土壤比较肥沃,而且底肥和种肥较多的情况下,大豆植株生长健壮、比较繁茂时,可以不进行追肥,以免徒长倒伏。

叶面追肥一般在大豆盛花期、结荚期进行。如喷1次以初花期为宜;喷2次时,第一次在初花期,第二次在终花期至初荚期。主要的肥料有钼酸铵、尿素、硝酸铵,或过磷酸钙和磷酸二氢钾等,一般多用尿素,浓度0.1%。

(3)及时灌溉

灌溉的方法因各地的气候条件、栽培方式、水利设施等情况而定。喷灌效果好于沟灌,能节约用水40%~50%.沟灌又优于畦灌。苗期至分枝期土壤湿度以20%~23%为宜。低于18%,需小水灌溉;开花至鼓粒期0~40cm的土壤湿度以24%~27%为宜,低于21%应及时灌溉。播种前、后灌溉仍以沟灌为宜,以加大水量,减少蒸发量,满足大豆出苗对水分的要求。

⒍田间管理

(1)加强中耕

中耕的重要作用在于消灭杂草,破除地面板结;还可以培土,起到防旱、保墒提高地温的作用。

(2)化学除草

大豆主要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如下:

乙草胺 主要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小粒种子的阔叶杂草。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100~120mL,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表土喷雾。

塞克津(70%)可湿性粉剂于播种后出苗前施药。每hm2用药0.375~0.795kg。如使用50%可湿性粉剂,则用药量为0.525~1.125kg。

10%禾苗克乳油、12.5%盖草能乳油等也可用来防治禾本科杂草,每hm2用药量为0.75~1.05kg。

(3)防治病虫害

用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防治蚜虫红蜘蛛。在食心虫发生盛期,用4.5%氯氰菊脂乳油1500倍液防治。

(4)适当使用生长调节剂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生长调节剂有以下几种:

增产灵(4-碘苯氧乙酸)能促进大豆生长发育,盛花期和结荚期喷施,浓度为200umol/L。该药溶于酒精中,药业如发生沉淀,可加少量纯碱,促进其溶解。

矮壮素(2-氯乙基三甲基氯化铵)能使大豆缩短节间,茎秆粗壮,叶片加厚,叶色深绿,还可防止倒伏。于花期喷施,能抑制大豆徒长。喷药浓度0.125%~0.25%。

2,3,5-三碘苯甲酸(TIBA)有抑制大豆营养生长、增花增粒、矮化壮杆和促进早熟的作用,增产幅度5%~15%。对于生长繁茂的晚熟品种效果更佳。初花期每hm2喷药45g,盛花期喷药75g。此药溶于醚、醇而不溶于水,药液配成2000~4000umol/L,在晴天下午4点以后喷施,喷后遇下雨会影响药效。

7.适时收获

当大豆茎秆呈棕黄色,杂有少数棕杏黄色,有7%~10%的叶片尚未落尽时,是人工收获的适宜时期。收割时,要求割茬低,不留荚,放铺规整,及时脱打,损失率不超过2%。

当叶子全部落尽,籽粒已归圆时,是机械收获的适宜时期。收割时,割茬高度以不留荚为度,一般为5cm。要求综合损失不超过4%。

参考文献

[1] 李奇真.大豆施肥生理基础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89,22(4):41~48.

[2] 江修业,王占哲.大豆、玉米、小麦、水稻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3.

[3]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大豆育种与栽培.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4] 杨方人等.现代化大豆高产栽培。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5] 王树安.作物栽培学各论。北京:农业出版社,1995

[6] 韩锦峰,黄钻。作物生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浅析中国石化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4

在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中,行政执法是极为重要的方面。从引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行政案件来看,几乎所有的行政纠纷都是因为行政执法活动而产生的。所谓行政执法,就是国家行政机关或其他享有行政管理职权的机关或组织,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行政管理相对人采取的直接影响其权利义务或对其权利义务的行使和履行情况直接进行监督检查,以实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体行政行为。

依法执政是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基本途径,行政执法是依法执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是行政法律、法规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是实现行政管理、提高行政工作效率的前提。在行政执法活动中,只有实现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才能实现行政管理职能和行政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加强行政机关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保证行政权力的正确行使和防止滥用;保证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规范和改进行政执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实施及依法行政的贯彻执行,行政执法整体状况明显改观: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执法作风进一步转变;执法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行政执法活动扩大了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影响,提高了人们对法律的认识,培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进一步赢得了民心,树立了政府的威信,初步展示了现代公务人员的新的文明形象。但是,与社会预期相比,与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相比,行政执法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从根本上消除,从而影响和制约了执法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如何理性地把握和分析这些矛盾和问题及其根源,并积极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是当前行政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政府法制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当前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键在于把国家的行政活动纳入法制轨道,即法律的规范性、民主性、科学性来约束行政行为的随意性、集权性、主观性,建立依法行政的执法体制。目前我国宪法规定的行政执法体制基本框架是完善的,基本理念上体现了民主和法制原则。但是,由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立法制度与地方政府定立行政法规权力并行,从而是执法依据时常出现偏倚,使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的权威性上没有真正确立,而且因缺乏配套法律以及残存的传统体制的影响等因素,宪法规定的法治原则在实践中并未完全落实。在具体问题上主要表现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越权处罚、无权处罚、以罚代刑等现象时有发生,乱罚款、乱设卡、乱摊派成为尖锐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一些问题:

1、行政立法不到位

“无法可依,有法难依”的现象存在。由于立法工作缺乏可行性研究,对实施后的执法成本和社会成本估计不足,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以后,在现实生活中难以适用;有些出台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之间缺乏衔接,对有些问题之间的矛盾缺乏协调,造成执法人员无所适从;有的法律、法规过于原则,制定的实施细则出台滞后,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对违法的行政执法人员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或者规定地十分笼统,或者没有规定,造成执法违法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2、行政执法机构设臵不健全

(1)行政执法机关设臵较混乱。既有政府部门,又有法律、法规授权的单位;既有固定的常设机构,又有临时性的非常设机构;既有行政机关,又有事业单位、企业或政企合一的单位行使执法权的情况。

(2)行政执法机构不健全。有的法律、法规规定应该设立的机构没有设立,如政府法制机构在政府活动中行使着重要的职权,但在部分县、区政府里却没有机构、编制,致使行政职权无法行使。有的行政执法领域下属执法机构直属上级,缺乏执法本身应有的权威性,执法活动难以开展。

(3)有些执法领域一直处于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上下错位和职责重叠的困扰之中。如在文化市场管理方面,文化市场只有一个,而管理部门却有很多。文化、广播、新闻出版三个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公安、工商等部门又对文化齐抓共管;另外还有一些因政策变化而产生的非常设性机构管理文化市场。

由于机构设臵不健全、体制不顺,导致一些行政执法部门经费保障不足,驱使部门执法利益化的问题。一些行政执法部门仍然存在着执法人员的开支、生活福利及办公经费等没有列入财政全额拨款,或仅仅保障人员开支,其他费用由单位自酬,使其正常执法活动难以得到顺利开展。在这种情况下,执法部门往往就要以收费或罚没收入充抵执法经费,方能保障正常办公。为了“生存”致使一些执法部门行使职权与经济利益未彻底脱钩,向行政执法人员和下级机关下达收费和罚没款指标。土地管理部门是有行政执法权的事业单位,目前笔者所在市的土地部门是实行收支两条线的单位,每年上级部门都有一定额度的经济指标,层层落实,直至每个职工。因此每个人的工作都与经济利益挂钩,由此为了“生存”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必然受经济利益驱使,造成执法不 严,执法不公。

(4)、行政执法监督不力。由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报告、检查、约束机制,造成地方政府对各级行政执法主体、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监督不力,出现“走过场”、“护短”等有错难纠的现象。

3、行政执法队伍素质不高,存在着执法不严的问题。一是政治素质不高。作为执法者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增强拒腐蚀能力,“打铁需要本身硬”,自己“硬”了,执法方能严。但有些执法人员有法不依,执法犯法,滥用职权,徇私枉法,导致行政执法难严,直接影响行政执法效果。执法人员收受贿赂、徇私舞弊,不移送刑事案件违法调解,以罚代刑的背后,往往伴随着权钱交易,执法人员收受或索取行政相对人的贿赂。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中,工商管理人员白启祥、李亭君明知他人销售劣质奶粉导致被害人死亡,被害人亲属也多次要求查处此案,但白、李二人却因接受了当事人吃请和1000元贿赂,仅作了行政处罚,并伪造材料,隐瞒事实真相,企图让犯罪嫌疑人逃避法律追究。二是业务素质不高。有些行政执法部门的一些执法人员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有的甚至聘用临时人员执法,他们既没有专业知识,也不懂法律。作为执法人员,自己本身就是法盲,这样的执法人员怎么能严格执法。

4、行政执法的环境状况较差,存在着执法难以保证的问题。

一是部门领导干部法治观念淡薄。一些领导干部以言代法,把自己的话变成法上之法,严重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政府的形象;有的领导干部以权代法,超越规定的职权范围,乱下指示,乱批条子,任意干预行政执法,严重影响行政执法活动的正常进行;有的领导干部违法干扰执法,给违法者讲情,说好话,开脱责任,下级执法机关作出的决定经常因 上级领导干预而改变,搞得执法人员非常被动,使执法人员心灰意冷,不能积极工作。二是普通群众法律意识不强。有的群众缺乏权利意识,不重视也不关心维护自己的权利,当自己权利受到侵害时,不知借助法律武器加以保护,而是无可奈何;有的群众缺乏义务观念,没有认识到自觉遵纪守法,支持和配合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是自己应尽的义务,而对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在心理上有抵触情绪,在行为上表现为对行政机关执法活动不配合,甚至百般阻挠,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行政执法活动。三是部门配合难,行政执法难以到位。按照法律规定,由国土部门作出生效的处罚决定,土地违法者拒不履行时,必须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而由于县里的财政状况,经费的支出成为了制约部门配合关系的一个关键因素。这样,事实上淡化了法律的尊严和效力,难以对土地违法者强有力的打击。

二、行政执法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

1、“人治”思想束缚“法治”建设

大部分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程序是这样演变的,以前是口头罚,即对违法行为人,仅仅凭一张嘴,说罚多少就罚多少,态度好了少交点,否则加倍罚;进一步的时候是变为一张纸,即填个处罚决定丢下就要钱;再进一步发展为两张纸,即一张处罚决定,一张送达回证。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颁布实施以后这几年,虽然规定了执法程序,但是一些行政执法机关只是被动应付、消极履行,能省一个环节就省一个环节;还有相当一部分行政机关仍不能按程序规范操作,特别是基层政府,在行政征收、行政处罚中还是靠集中人力强制,不讲也不会依照法定程序实施行政管理。

2、行政执法人员素质方面的因素

第一,个别执法人员思想道德素质较差。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注重政治学习和自身修养,忘记了“执法为 民”的宗旨,把执法权当作谋取部门和个人利益的工具,甚至依仗权力践踏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循私舞弊、贪污腐败、以权谋私、欺压百姓。第二,有些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业务素质较低。主要原因是平时学习培训不够,对本部门执行的法律、法规不熟悉,一知半解,不能胜任本职工作。因此在平时执法工作中,执法不懂法,执法犯法,用一个违法执法行为去纠正另一个违法行为,甚至造成一些冤假错案的发生。

3、行政执法体制不顺

行政执法机关是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的,本应该吃“皇粮”,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有一些执法单位尤其是县、区一级设立的执法机构实行的是“自收自支”,罚款、收费直接与本身的经济利益挂钩,多罚多收多得,少罚少收少得,这就势必造成有些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乱收费、乱罚款,甚至有些单位完全靠罚款而生存。

4、对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活动监督力度不够 行政执法监督是严格、公正执法的保障。行政执法权同其他权力一样,缺少监督制约就会滥用,就会产生腐败。为什么一些违法执法行为得不到纠正,为什么在行政执法活动中贪污腐败、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滥用权力现象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督力度不够。从监督体制上来说,目前一些行政执法机关还没有建立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案件的立案、审批、决定等还很不规范;处于监督地位的政府法制机构还不健全,有一些地方有相当一部分行政机关没有设立法制机构,或者法制机构人员较少,法律业务素质较低,经费不足,不能适应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需要。

5、社会环境因素对行政执法工作的影响

近年来,通过深入细致的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广大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有了很大增强和提高。但从总体上 看,离依法治国的要求差距还比较大,有法不依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还比较严重。近年来在我们的行政执法队伍中也确实有一部分意志不坚定的人员,被违法犯罪分子用糖衣炮弹击中,成为违法犯罪分子任意驱使的工具,为他们的犯罪行为大开绿灯,甚至和犯罪分子同流合污,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有相当一部分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觉悟还不高,对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活动缺乏理解和支持,甚至阻挠执法人员正常执行公务。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复杂、深刻的原因,我们既要正视问题,又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以保障行政执法工作健康发展,推动依法治国目标的早日实现。

三、全面完善行政执法工作,解决行政执法难点问题的有效对策

针对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以下提升建议,希望对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的社会效果起到良性循环作用。

1、切实加强政府立法工作,使行政执法有法可依。行政立法是行政执法的前提和基础。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围绕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从政府工作的实际出发,针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抓紧制定一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急需的、体现改革精神的行政法规、规章,为行政执法提供前提条件。在政府立法工作中,要以绝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为根本原则,对涉及到人民群众利益的行政法规、规章,要认真把握社情民意,充分考虑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群众的接受程度,坚决防止和克服通过立法扩大部门利益、地区利益的不良倾向,自觉做到部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 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科学合理地制定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严格立法权限和程序,努力提高立法质量,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把制定新的法规与修订现行法规结合起来,及时清理与政府机构改革要求不相一致的行政法规、规章,保持法规体系的完整性、有效性。

2、加强普法宣传教育,为行政执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依法治国,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依法行政,各级行政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行政执法人员都要学会并善于依法处理经济和社会事务,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全国人大颁布的《行政许可法》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举措。要继续深入持久地、卓有成效地在全社会尤其是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间广泛开展普法教育,以增强全民族法律意识,形成人人知法、守法、执法的良好风尚,既要建立法制国家,又要形成法治社会,从而为行政执法奠定起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同时,要特别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学习宪法和法律,学习和掌握自己主管的部门所涉及的法规和规章,增强法治观念,严格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支持行政执法部门严格执法,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

3、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严格行政执法。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关键在于严格行政执法,并建立各种责任检查制度。首先,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政令畅通。正确对待和依法行使权力,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法定的程序办事,做到清政廉明,铁面无私,执法如山。决不允许搞人情执法,更不准徇私枉法。坚决清除行政执法中的消极腐败现象,纠正不顾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本位主 义、地方主义。对违法者无论涉及到什么单位、什么人,都要严肃追究,依法予以惩处。其次,要认真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要求,依法行政必须严格行政执法并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评议考核制,使行政执法的权力和责任相一致,为行政执法质量和水平提供法制保证要将本部门负责实施和共同实施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职责分解落实到具体的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依法确定每个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的职责权限、执法标准、工作程序、工作制度以及保障实施的措施,确立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依法行政的第一责任人。行政机关办理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要把执法依据、执法制度、执法程序和执法结果向社会和当事人公开。要将落实执法责任制的情况作为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进行综合考核和检验政绩的重要内容,并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和考评办法,依法追究造成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的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4、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建立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

由于广大行政执法人员是整个行政执法工作的最终落实者,无论是传统的“管制型”行政执法,还是代表现代行政方向的“服务型”行政执法,广大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高低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而言,尤为如此。人的问题如果解决不了,一切良好的想法就失去了操作的载体。现有整个行政执法队伍的素质还不是很理想,但离执法工作的要求应当说还有很大的差距。不断更新、递进的社会知识就需要行政执法人员不断地加强学习。

首先,要进一步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对录用行政执法人员要严格标准、公平竞争、择优录用,切实把好用人关。其次,要实行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在行政执法人员的考核中,将法制观念的强弱、掌握法律知识的程度、依法办事的水平和能力等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与他们的任职、晋升结合起来。要严肃纪律、严格管理、强化监督、从严治政,对那些滥用职权、执法犯法、徇私枉法、欺压百姓的人员,必须坚决依法严肃处理并清理出行政执法队伍,决不能让少数“害群之马”败坏整个行政执法队伍的形象。同时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学习,提高队伍素质。

5、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要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还要进一步推行行政执法层级监督制度,建立一系列行政执法监督制度,采取多种监督手段、监督方式,切实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力度。要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规范性文件存在的问题,以保证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有效。要以对行政处罚的监督为重点和突破口,全面加大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力度。要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及时组织专项执法检查,及时解决和纠正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7、切实善待执法人员。

浅析中国石化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5

题目:浅析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姓 名: 张 XX 学 号: 专 业: 行 政 管 理 入 学 时 间: 年 指导教师及职称:

论 文 完 成 日 期 xxxx年x月

浅析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行政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行政主体依法行政意识普遍增强,执法水平普遍提高,但是与发展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尤其在具体行政执法过程中,行政违法、行政不当等诸多问题十分突出,执法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影响极其恶劣,成为社会的焦点。就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意义重大。关键词:行政执法;问题;对策

一、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滥用职权:

行政执法人员行使职权时,背离法律的宗旨和原则,把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随心所欲,武断专横,反复无常。

(二)行政失职:

行政执法人员不履行自己法定的作为义务,即不作为,以致给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

(三)行政越权:

行政执法人员权力欲膨胀,超越法定的职权。表现为宪法、法律没有授予权力而行使,事务超权,超越权限范围等。

(四)事实依据错误:

行政执法人员据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依据不真实或缺乏证据支持,凭主观臆断,想当然办事。

(五)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行政执法人员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适用了不应适用的法律、法规或者没有适用该适用的法律、法规,行政执法中违法执法,错误执法等,侵害公民人身权和财产权,严重践踏了法律的尊严。

(六)程序违法:

行政执法人员在实施具体行政行为过程中,违反行政程序规范,践踏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步骤或顺序,方式违法,时限违法。处理问题不够公开、公正、中立,以致出现贿赂、私了等腐败行为的恶劣

后果。

(七)行政不当:

行政行为虽然合法,但内容、方式处理等选择不恰当,导致行政主体行政执法不当。

(八)执法行为“市场化”:

在一些地方经济发展中出现执法行为“市场化”倾向,行政执法权“商品化”。以罚代刑、代教,以费代管、代法等。

二、行政执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1.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体制、机制、法制客观上不能同步衔接,造成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滥用权力或弹性执法等各种弊端,腐败应时而生。原来的许多法律、制度、机制都是适应计划经济而建立的,要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用的法律、制度、机制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由于法律的不健全,再加上新旧体制同时运行所出现的摩擦与不协调现象,新出台的某些制度措施、行政法律规章和建立的机制因缺乏经验或考虑不周,为不法行为的产生和滋长留下了缺口,执法人员本身对法律理念缺乏刚性意识,执法凭个人主观意志,背离法律、法规的目的精神,以致于违背公共利益,徇私舞弊,以权谋私。

2.党内日常监督弱化,权力制约失衡。我党向来重视党内监督工作,具体表现在各级党组织设置了纪检部门。但从实效看,纪检的作用发挥都在执法人员违反党纪之后的事后监督。此外,同级纪委对党委的监督往往显得力量不够,日常监督松懈,事实上纪委的力量也不足以实施日常监督。就行政机关而言,日常党风监督应是主要依托本单位的各级党组织和每一个 党员。党的民主集中制要求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重大问题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决定,同时要求每个班子成员根据分工切实负起责任来,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在实际工作中,多数领导班子能够按照这个原则开展工作。但是,也应看到,在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的领导班子中,这方面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甚至存在严重缺陷,突出表现在一把手权力过分集中,大权独揽,小权不放,习惯于个人说了算,独断专行,致使集体领导名存实亡,在执法过程中出现个人以权谋私现象就在所难免。民主集中制还要求下级必须服从上级,上级对下级既有工作上的指导责任,也有监督检查责任。且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最有权威性,但是也存在着有些上级重视对下级 的培养,轻视管理监督,甚至下级出了问题还设法包庇、袒护。反过来,要是上级有了问题,被袒护过的下级 “知恩图报”,这时执法人员之间的监督被削弱。党内监督并无上下级之限制,这是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但是由于一些人对 “下级服从上级”这一纪律的片面理解及其运行惯性导致了下级很少去分析 和了解上级的行为,致使下级党员对上级党员领导干部监督的功能减弱,也导致基层党组织对上级党组织监督的功能减弱。从上面的分析可知,由于党的民主集中制得不到很好的执行导致党内的日常监督弱化,权力制约失衡,为执法腐败提供了有利条件。

3.拜金主义毒素的侵袭,使得一些意志薄弱的执法人员信仰动摇,蜕化变质,腐败堕落。在日常频繁的执法过程中,拜金主义对执法队伍中一些意志薄弱者产生了直接影响,腐败现象

高发频发。一部分单位和个人为了谋求本单位或个人利益,大搞权钱交易和权色交易等等。

4.客观膨胀的经济需求,导致一些素质低的执法人员参与腐败。在改革过程中,一些改革导致了生活成本升高,如住房改革、教育改革和医疗制度改革等导致了居住、子女教育、医疗费用等升高,这些费用,工薪阶层就是一辈子省吃俭用也难以解决,但是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那么钱从哪里来%因此,对于一些素质不高的执法人员,或者本来就不具备条件的人员混进执法队伍中,经受不住这种历史的考验,法律的天平发生倾斜,办人情案,大搞权钱交易,丧失党性,丧失人伦。

5.制约权力机制“虚”化,权力失衡,导致执法腐败现象发生。政府行政执法部门中工作人员,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而且这些权力往往又是“硬”的、“实”的,但制约权力的机制迄今为止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有些方面虽然有,却是 “软”的、“虚”的。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制约权力的法律。在制约监督机构设置上,先后增加了一些纪律检查和经济监督部门,我们并不否认这些机构发挥了监督作用。但我们也要看到,有的监督机构职能作用没有得到发挥,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有的本身也很快沾染上了不正之风和腐败习气,监督作用也大打折扣。群众反映,有些综合监督部门“吃拿卡要”并不比其它部门“逊色”。如果监督部门本身失去监督意识,就有可能多出一个敲竹杠的机构。问题在于:谁来监督有权的监督者。舆论工具只作查处结果的报道,失去监督功能;纪检、监察等部门没有最后的否

决权、处置权;人民代表有时也只是提议案,权力干预难动真格的。6.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素质不高。一部分行政执法人员不注重法律知识学习,法律观念淡薄,认为权力大于法律,法律受自己主观支配,严重践踏法律的尊严,即使懂得一点法律知识也只是支离破碎的,没有真正掌握,以致于在执法过程中,出现知法犯法、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程序违法或行政执法不当等问题,群众反映极大。近年来民告官案件、行政复议案件增多也充分说明存在问题的严重性。

7.执法不严、违法不纠,法律缺乏强大的震慑力。由于人治与法治的转轨时期,法治还带有人治的性质。现在各种法律、条例、准则、规章和规定在数量上已经不算少了,但事实上对行政执法人员约束力不大,还没有达到法律上本应达到的强制性程度,尤其对权力的腐败更是软弱无力。条例、制度和规定只有规定性,却没有强制力,换句话说,我们至今还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反腐败法律制度。正是这一根本缺陷,使得行政执法人员钻法律的空子,执行法律大打折扣,对违法行为也不予制止,办人情案或弹性执法,甚至把法律当成一纸空文,有法不依的案件时有发生,执法腐败在所难免。8.执法行为“市场化”。执法行为“市场化”是行政行为中较为普遍的现象,造成执法行为“市场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长期以来,我国法制不健全,人治与权治观念影响以及因公违法有理等思想根深蒂固,同时,法律制度与行政规章不完善,政府追求行政权限扩张等,是造成执法行为“市场化”与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一些地方重大和恶性安全事故不断出现,虽然有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意识不强等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管理部门执法行为 “市场化”,只要能给地方和部门带来经济利益,明知违法也随其而去,放任自流。如国家明令禁止的小矿山,只要向有关部门交费后就能继续生产。执法行为“市场化”,还使一些地方政府向执法部门下达罚款指标,实行司法办案收费提成奖励等。由此出现“你违法乱纪,我罚款”,“只要能收费,违法也无妨”等执法违法行为。从表面上看,执法部门通过罚款和收费对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理,实际上带来的负面效应非常大。对违法者来说,缴纳了有关费用,就认为是“合法了”,可以大胆地违法行事了,从而造成违法事件不断增加,并助长了违法有利可图心理,使违法不断升级。而对行政执法部门而言,执法行为“市场化”,谋求部门利益,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损害了法律的尊严,执

法腐败问题相伴而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行政执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重视素质教育,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行政执法人员应该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执法过程中要有高度政治责任感,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一切以人民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的目标应兼顾教育的政治功能和人的潜能的开发,坚持方向性和目标性相统一,大力开展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及“十德”教育,即:坚定理想信念以立德;牢记宗旨观念以守德;加强学习教育以明德;正确运用权力以行德;注重克己自律以养德;完善法制规范以律德;强化管理监督以严德;把握用人导向以崇德;营造舆论氛围以扬德;坚持常抓不懈以重德,努力培养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水平,要将执法人员的学法、用法和守法情况列为年度考核的内容,并作为任职和晋升的条件之一,担任执法机关领导职务的人员应当带头学法、用法,提高 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要通过一系列具有法律约束力和强制力的举措,实现由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向提高执法人员法律素质的转变,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特别是领导职务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努力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转变,全面提高行政机关的法治管理水平。在素质高的人群中挑选优秀执法人员,这样才能提高执法质量和水平,提高判断是非标准的能力,私欲淡化,减少腐败。

2.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并狠抓落实。没有规矩不成方园。建立健全一整套严格内部管理制度,是建设一支高素质执法干部队伍所必不可少的。要用制度管人而不是

人管人,让大家明白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受到什么样的处罚,使每一个执法人员心知肚明,从而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把好的制度重点放在落实上。一是科学分解权力,使权力运用相互制衡。如立案必须报分管执法办案的局长立案,由分管局长指定处罚建议权;案件调查终结后必须将所有案件材料报机关法制科进行把关,最后由经济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小组进行集体讨论通过;二是定期进行有步骤地行政效能监察;三是对重点执法组织人员进行专项检查。

4.推行全民财产登记制度。在不少研究遏制腐败的论述中谈到,要建

立公务员的财产登记制度,但是,公务员不是孤立的一个群体,而是与整个社会相联系的。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法

制国家,需要全民的共同努力,共同守法,只要建立全民的财产登记制度,以确定某一公民、某一时点的财产数量。公民的财产演变我们可有大致的了解。突然增加的财产通过监督系统是完全可以确定其来源的。这个制度对维护金融秩序,维护财经纪律是有很好作用的,对执法腐败更起抑制作用,增加腐败执法人员赃款存放风险。建立这项制度在我国可能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只要尽快着手这项工作,财产登记制度总会不断完善起来。

4.建立公开的权力运用程序。权力运作是一个有步骤而周密的过程,一般包括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步骤。要求权力运用程序公开,已经是老生常谈的事情,但是至今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政府根据事权设立职能部门以利各司其职,因而各执法部门有各自的特殊性,如果不将办事程序公开,或者说办事程序无章可循,如何谈得上权力公开化。各执法部门的权力运用程序是不尽相同的,因而各部门要设立公开办事程序,包括对内程序和对外程序。一切权力都是执行过程中使用的,权力的公开化建立于权力程序化上,权力运用程序化的建立,有利于上下级监督,有利于国民监督,有利于自我监督,权力程序化是提高执法效率,公开、公正执法、遏制腐败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5.认真整训执法作风。整训执法作风,对于树立机关的执法权威和良好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把这项活动抓到实处、抓出成效,应针对当前突出的问题,在创新执法理念上动脑

筋,在规范执法行为上下功夫,在提高执法水平上做文章,在增强执法效果上出实招。行政执法的效果如何,是评价和衡量执法作风整训成效地根本标准。整训执法作风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增强执法效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使执法工作让政府满意、为企业赞誉、受群众拥护。一方面要在执法中把握政策;另一方面要在执法中体现服务,始终把执法办案工作的最终目的和效果体现在为社会服务、为群众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上,把服务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主旋律。

6.建立对执法腐败的经济处罚制、错案追究制及执法责任制。对各种腐败的处置已有法律和规定。如行政处分、党纪处分、刑罚等。对于权钱交易,在经济方面的处理,仅没收财产是

不够的,权钱交易对社会的危害,不仅仅在这笔钱的数量上,它带来的负面影响难以估算。若建立起经济处罚制度,除对腐败者非法所得没收以外,应处以一定数量的罚款,同时对行贿者也进行这类处罚。我们可以称之为腐败者的 “后成本”,这也不失为遏制执法腐败的一种有力措施。在错案追究上往往处分较轻,造成执法人员思想意识淡薄,社会影响非常大,如集体上访案件不断增加,已成为社会问题,今后应加大错案追究力度,除加大对具体执法人员处罚力度外,应对分管领导加重处罚。执法责任制应体现效率原则、公开原则,不要交叉执法,重复执法。

7.构建组织、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权力监督网络。一切有权力的人如果没有监督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千古不变的经验,防止权力滥用的方法就是以权力约束权力。因此,要注重发挥组织的监督作用,加强纪委监督、行政执法监察,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组织检查行政执法力度,使之拥有处置权、否决权、弹劾权、罢免权和撤职权,还要在社会各阶层聘请大量的行风监督员,请他们对执法人员的执法效率、执法作风和执法质量等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定期组织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对这些意见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整改,对好的建议和意见及时采纳并付诸实施,对违纪违规的人和事经调查核实后,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同时,通过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承诺,公开投诉电话,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充分发挥舆论工具遏制腐败的独特作用,对腐败行为进行大曝光,不可姑息,同时还要发挥家庭成员的监督作用,如每年举办家庭联谊会,向他们通报系统廉政建设情况,同他们交流心得体会,争取他们当好贤内助、廉内助,积极配合做好执法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自觉地共同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参考文献 : [1]刘琼.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6)[2]赵俊峰.依法行政的难点和对策[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2)[3]贵立义.论行政执法[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1999.(1)[4]徐景波.李勇.论行政执法的难点及其对策[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

浅析中国石化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6

关键词 公诉人 出庭公诉 检察机关

作者简介:卢春雨,天津市蓟县人民检察院副科级检察员。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1-111-02

一、检察机关出庭公诉的意义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支持公诉”,按此规定即要求在法院开庭进行审理公诉案件时,检察机关均应派员出席法庭。出庭公诉是对犯罪分子予以指控和证实犯罪,协助法庭进一步阐明和维护公诉意见,查明事实真相并帮助做出公平判决的一种法律诉讼活动。检察机关派员出庭支持公诉旨在打击犯罪,保护公民的人身、民主、生命财产等合法权利,维系法律的权威性、公正性、公平性、正义性是保证检察、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即密切合作、又互相制约的必要措施,是检察机关履行控诉职能的重要途径,是保证法律正确执行的重要环节。公诉工作的意义在于在开庭审判中,公诉人和刑事犯罪分子嫌疑人的辩护人员进行控与辩的法理交锋,确保审判活动有序进行,保证公诉人的意图实现、维护检察机关形象、保证庭审质量。出庭公诉是检察机关履行控诉职能的实际需要。公诉案件中,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出控诉,出庭公诉,首要任务在于支持公诉,在庭审中出示有效证据,参加法庭调查,通过在法庭上与刑事犯罪分子嫌疑人的辩护人辩论来履行检察机关的控诉职能。没有出庭辩护检察机关的控诉与举证职能无法予以实现,就不能和被控方进行相互质证、辩论。刑事诉讼效率就难以保障。

二、当前我国出庭公诉存在的问题

当前,囿于时代的发展,法律知识的普及,社会对出庭公诉的要求正在逐步提高。公诉工作特别是具体的公诉人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社会现实的实际需要是公诉人的素质必须大幅提升。但由于多种原因公诉人的素质提升的速度达不到社会对他的期望值。我国公诉队伍的素质普遍不高。公诉人培养的机制尚不完善。公诉人对出庭公诉的意义以及出庭诉讼的地位与作用缺乏足够的理解。对出庭公诉缺少耐心、甚至缺少敬业的精神。特别是基层检察机构的公诉人对出庭公诉工作重视不够、抱着出庭公诉可有可无的心态、有应付差事的心理。其态度冷漠。庭前准备工作不足,不能运用事实证据对犯罪分子予以正确控诉,甚至庭前需要准备的举证、询问等提纲都没有拟写,更没有举证、质证的预案;庭审过程中对被控诉人犯罪事实举证、质证乏力;对犯罪嫌疑人所涉及到法律条款不熟悉乃至不了解,举证、辩论等苍白无力,出庭公诉只是过场或形式。出庭公诉人有的没有写出公诉意见,着装不正规等问题多多。冷漠的态度、法律素养不高、庭审辩论层次不明、辩证无力等给检察院的出庭公诉工作带来许多负能量,造成不良的影响,严重的危害国家执法机关的形象。当前,基层检察机关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出庭公诉人员政治敏感度不够、业务素质不高、培训机制欠缺、导致出庭公诉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出庭公诉队伍稳定程度不够公诉人员的职、责、权、利等没引入竞争机制,有吃“大锅饭”、以及责任不能落实到个人身上的弊端。然而,处于竞争态势的律师队伍在经济、社会、生活等压力下。素质被迫提升、队伍也逐渐发展壮大,优胜劣汰、强者生存的残酷竞争机制,孕育了许多优秀刑事辩护律师。他们在对犯罪事实的认定、证据收集、法理判析、庭审辩护等诸多方面有了较高的能力。基层公诉人的法律素养远远跟不上律师进步的节拍。这不得不引起检察机关的思索,公诉人员队伍素质亟待提高是摆在检察机关面前的一个新问题。

三、出庭公诉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出庭公诉人员缺少责任意识

出庭公诉人员因为此项工作的辛苦,且没有什么政绩可言,在检察机关属于费力、费神、又很难得到重视的工作。加上许多公诉人政治觉悟不高、意志不坚强、没有对法律的敬畏感、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一些出庭公诉人员在这项工作上做久了,就产生了厌倦感、消极思想滋生,工作缺乏细心、耐心、错误的以为工作干的优劣一个样。把出庭公诉作用与意义抛之脑后,错误的以为出庭诉讼的案件基本经过了多道“关口”。案件如何判决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无需再“费力不讨好”渐渐的对出庭公诉工作、对法庭公诉程序等产生可以走过场的冷漠心态。

(二)基层庭审少有律师出现

基层庭审,很少有为犯罪嫌疑人出庭辩护的律师。出庭公诉人员在没有律师辩护压力的情形下,往往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即使举证、质证环节也不会紧张,基层庭审几乎少有律师为犯罪展嫌疑人出来辩解、辩护。由于基层地方经济不发达反而律师辩护的费用高昂、律师出庭辩护的庭审案件越来越少,更导致了出庭公诉人员懒散与冷漠,出庭公诉人也就几乎“不用”提高自己的业务了。

(三)出庭公诉工作缺少激励机制

出庭公诉工作,辛苦异常,有很少有晋升的通道。许多基层检察检察机关因为经费欠缺公诉人员的待遇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公诉人员业务培训的事情往往因此“搁浅”。素质不能提高、业务工作又辛苦、出庭公诉枯燥无味、公诉干好干坏都一样。因此,出庭公诉工作基层检察机关的许多人都不愿意干,主要是没有工作动力、缺乏工作激励机制。这是造成出庭公诉素质低、人员少与应诉能力差的原因所在。

四、出庭公诉存在问题解决的措施对策

(一)提高责任意识让公诉人员摒弃冷漠心态

1.加强对公诉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其政治敏感性、增强出庭公诉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使其懂得公诉人的出庭公诉工作践行法律赋予的重要责任,是建设法治性国家的重要途径,保证犯罪分子得以惩罚的主要措施,是控诉、揭露与证明犯罪嫌疑人犯罪事实,批 驳被告人与辩护律师无理辩护的重要手段。出庭公诉的任务在于协助法院在庭审时能准确查清犯罪嫌疑人的所有犯罪事实,提请法庭对其予以依法判决、并对被告人应享有合法正当权益予以法律保护。公诉工作的目的在于践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学理念,确保法庭罚当其罪,即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公诉人员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们代表了国家执法机关的形象,履行法律监督的神圣职责。2.创造良好工作环境提高公诉人的自信度。检察机关要做好对公诉人员队伍的正面引导工作,使其充分认识到其公诉职责的重要性。使其懂得出庭公诉是在维护法律的尊严,是伸张正义,是驱逐和惩罚犯罪。要自觉学会并准确掌握出庭公诉的业务知识,用法律的正义性、证据性,用铁的事实去维护法律的公平,对狡辩性的辩护,对些颠倒黑白的错误的辩解观点予以全力反驳。要敢于履行自己的职责,纠察错误的审判。检察机关的领导要努力创造有利于公诉人成长的通道。关心公诉人员的个人成长与进步,对敢于履行责任、兢兢业业参加出庭公诉工作的同志给予无私的帮助,关心他们的生活、工作,关心他们的业务素质的培育。检察机关的领导要经常组织出庭公诉的岗位练兵。可以组织公诉人员进行模拟出庭演练、创造“控辩”条件。借以提高公诉人的应变能力,提高其出庭公诉的“经验”和自信。

(二)培养公诉人才

人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基层。公诉工作是检察机关的窗口单位,是检察机关展示良好形象有效途径。故而,检察机关的领导要重视公诉人员的选拔使用,把一些有理想、有文化、有法律功底、口才好、思路清晰、语言逻辑性强、仪表端庄、热爱公诉事业的年轻干警选调到出庭公诉部门。加大出庭公诉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舍得投入,使其有足够的时间有学习深造的机会,保证诉人员队伍的思想稳定,给以优厚的政治、物质等待遇,使其无后顾之忧,放心、大胆的参与出庭公诉。对爱岗敬业爱岗,乐于奉献、敢于出庭纠偏的公诉人员给以激励、对出庭公诉不积极主动、态度冷漠的公诉人员予以批评教育,严重的给以处分,实现奖优罚劣等激励措施确保公诉人员干能够献身公诉事业。

(三)有效培养提高公诉人员的综合能力

1.业务素质的培养。出庭公诉人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首先,公诉业务素质是履行公诉职责的基础和必要前提。而,法律知识、语言谋略、法理辩证韬略、心理技巧践行公诉职责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的心理准备,良好的自信度是才能更好的达到公诉目的,才能更好的履行公诉人在庭审中指控、证实犯罪的责任。其次,语言表达的逻辑性、论辩的口才,明晰的法理是公诉人具备较强的说服力与震撼力的有利条件。为提高其公诉时的应变能力、反驳能力、揭露犯罪事实、提供有利证据的能力,来适应庭审程序、庭审过程、庭审结果,公诉人员要跟庭,并对庭审活动进行评议。当对重大而复杂的案件进行出庭公诉时,庭审时可以组织公诉部门全体人员旁听,对公诉人在庭审中的表现包括表情神态、神情,辩驳能力,询、讯、举证、答辩等情况仔细观摩。庭后予以评议,好的作法表扬、肯定借以积累经验,对出庭公诉的问题与不足予以指正,探析根本原因所在。讨论出改进措施,以此为戒,使公诉人员不再出现同样的问题。

2.加强沟通交流处理好各种关系。加强与辩护人以及律师的沟通工作。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也要理解辩护人的立场和责任。公诉人的立场与辩护人的立场是对立的,但是都是在维系法律的权威与公平。因此,要与辩护人以及律师进行沟通处理好这种“敌对”关系。既要维护公诉的责任又要辨析听取辩护人的意见。要加强与法院的沟通工作。公诉人庭前和法官要交换案件意见,检法对案件的事实认定有分歧的,公诉人可以在庭前和法官予以协商消弭分歧,统一思想认识。虽然,各方追求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是为了维护法律的威严与神圣、呵护人权,维系公平与正义的胜利。

浅析中国石化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7

1 化工安全生产的意义

1.1 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

化工安全生产是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化工产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当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是很多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为确保化工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促进地方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要做好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工作,以确保生产平稳进行,保障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1.2 更好地创造社会效益

在化工企业中,如果安全问题不能够得到重视及保障,则企业的生存发展必然受到影响,人民的生命财产必将受到严重的侵害,生态、环境等也必然遭到破坏。因此,加强化工安全生产及管理,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化工企业事故发生的概率,保证化工企业全面、健康的发展,从而更好的发挥企业价值,为服务社会。

2 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2.1 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出于化工企业生产的危险性特征,国家对于化工的安全生产颁布了如《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等专门针对化工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规实际上没有完全贯彻落实,从而出现各类的安全事故。其原因主要是在部分化工生产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只在乎形式上的安全生产,缺乏安全生产意识,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知,甚至部分管理人员根本不了解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当安全与生产存在矛盾时,管理者往往为了效益而偏向生产。

2.2 员工安全意识淡薄

在当前化工相关行业中,许多化工生产企业都存在生产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化工企业在聘用化工生产人员时,虽然要进行岗前安全培训,但由于并没有对人员的专业水平及安全知识掌握程度作出详细评定,在没有形成科学的安全生产意识就前往工作岗位,致使生产线上的员工安全意识较薄弱,没有形成“安全第一”的意识。

2.3 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操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是影响化工安全生产另一个最为普遍的因素。在当前化工行业中,由于对化工行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多数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在化工企业工作,化工企业为解决人员不足的情况,直接招收一些未经过化工知识专业培训的人员,直接导致化工企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偏低,对于化工安全生产缺乏正确认识。

3 为改善问题而采取的相应措施

3.1 加强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在化工企业生产管理中,相关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加强安全宣传力度,并确保各项宣传工作落实到位,让“安全第一”理念深入到企业每位员工的思想中去。在实际运营中,当产生与安全存在矛盾时,一定要以安全为第一,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对于出现违规问题时一定要按照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确保制度的有效性。通过安全管理的落实,让企业所有员工都深刻意识到安全生产是企业每个人的职责,其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

3.2 增强员工安全意识

在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员工是影响安全生产的最主要因素,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让员工时刻谨记“安全第一”的理念,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为确保这一点,就要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对员工进行不定期检查,及时发现他们存在安全隐患行为并及时引导纠正,保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安全可靠。同时,还要定期为生产人员培训安全生产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让每个员工能够深刻理解安全的重要性,并时刻记住“安全第一”这一理念。

3.3 提高员工素质

作为一个化工企业,应该时刻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而不能只顾企业的眼前利益,与之相应的就是要抓好职工的教育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增强其综合素质。企业应着重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通过积极的宣传,改善化工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等方式引入合格的高校毕业生以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素质。对新员工要加强安全知识培训,使其建立正确的安全生产意识。对当前化工生产岗位人员定期组织安全培训与技术培训,提升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与专业素质,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让员工能够深刻认识到“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介绍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如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够充分、企业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和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找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这些方案能够帮助企业改正存在的问题,提高对安全责任的认识,使得化工事故越来越少,从而改变人们对化工企业的态度,以便化工企业更好地为我国国民经济服务。

摘要:化工企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化工安全生产问题是化工行业生产事故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当前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化工安全,问题,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张运申.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管理,2015.(02):211-212.

浅析中国石化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8

【关键词】虎林;大豆;生产;问题;对策

1.虎林市大豆生产现状

虎林市主要栽培作物是大豆、玉米、小麦、马铃薯等作物,大豆的播种面积每年都在200万亩左右,占总播种面积的65%左右,年平均亩产136.4公斤,属全省中等产量水平。

目前虎林市大豆生产栽培技术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化学化,已经开始在一定面积上试用和应用生物防治、生物肥料,向有机、绿色、无公害化发展。在机械化方面以中小型为主,由主要环节机械化向全程机械化发展;在化学化方面正在向测土配方施肥、种子包衣、生化调控发展;在栽培管理措施方面已经注重精量播种、精细管理和深翻、深耕、深松。总之,现代化技术和现代化手段正在大豆生产实践中加大推广力度和应用步伐。

2.虎林市大豆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相应的大型机械设施,整地质量达不到标准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小型机械—四轮拖拉机主要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致使耕地深翻、深松面积少,有的甚至20年没有深松过,只是用四轮拖拉机耙地,深度在7-10公分,有的应用小型旋耕机整地深度只能达到12公分,现在致使土壤严重板结,耕层浅,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通透能力差,不能创造一个“虚实并存”的耕层构造。虽然近几年通过场镇共建,应用农场的大型机械加大了整地力度,但由于土地板结严重,农民没有足够的钱进行松、翻、耙等连续的作业,整地质量达不到标准,使全市大豆单产不稳。

2.2不能形成区域优势

虎林市种植的大豆品种比较多,由于虎林市各乡镇农民思想活跃,周边邻农场,农民购买品种比较方便,每年都更换新品种,可达10多个品种,而且还有一部分品系在生产上应用。一个区域应用多个品种,不能形成一村一品,构不成区域优势。

2.3营养不均衡、施肥技术不到位、肥料利用率低

施肥技术是大豆高产关键技术之一,目前的问题是肥料品种混杂:氮、磷、钾不均衡,磷肥施用过高,氮肥施用不足,硼钼等微量元素缺乏,致使部分大豆有落花落荚、籽粒不饱满现象;小四轮播种质量差,标准低,致使肥料播深在5-7公分,达不到标准,更做不到分层深施肥,肥料施得浅,致使大豆根系吸收不到足够的养分,肥料浪费,利用率降低。

2.4重迎茬致使大豆品质降低、产量下降

重迎茬致使大豆植株矮化,茎杆变细,节间加长,分枝减少,结荚数和单株粒数减少。开花期以后,光合效率降低,根系活力降低,使得吸收能力减弱,不利于干物质积累,对产量的影响特别大。通过田间调查,大豆重茬平均减产6.1%~31.5%,迎茬平均减产10.7%。重茬1年减产15.9%,重茬2年减产21.4%,重茬3年减产31.1%;大豆品质方面,重茬1年脂肪降低0.29个百分点,重茬3年降低1.29个百分点,百粒重迎茬降低2.7%,重茬降低3.7%,病粒率、虫食率迎茬和重茬分别增加39.7%、41.6%,导致虎林市大豆单产低,总产上不去。

3.促进虎林市大豆生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加强农机合作社建设,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步伐

虎林市近年来风灾、冰雹、低温、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不断增加,农业生产要立足常年以防灾、抗灾为主的思想。首先要加强农机合作化建设步伐,引进属于我们自己的大型现代农业机械,因地制宜制定标准化作业标准,实现农机作业标准化,同时制定完善的栽培、植保等農机、农艺相结合的田间作业标准,保证农机、农艺措施到位。

农机要实行松、翻、耙相结合,推广深松整地,提高作业质量,加大整地面积。深松深度要达到35公分,浅翻要达到22公分,逐渐形成“上松下紧”的团粒土壤结构。

3.2因地制宜选择相应的品种

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本地区纬度高、气温低,位据第三积温带,选择品种时应首选生育期、积温适合本地的品种如:黑河43、黑河38、北豆10号等,严禁越区种植。同时,还要根据本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同地块、不同肥力来选择相应的品种。

3.3测土配方因地、因品种分层深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进行氮磷钾、中微量元素的合理施用。测土配方施肥避免某一种营养元素施量过多给土壤造成的破坏和污染,避免施入过少因营养缺乏造成的农作物减产。大豆施肥要在测土配方的基础上坚持“前轻后重,浅少深多” 的原则。种肥应分层施,耕层占1/3,深层点2/3。氮肥:前期施1/3,后期主要是在花期,在干旱年份追施效果好;在温度高雨水调和年份可不追肥,因为土壤可补充矿化的氮肥。磷肥:重底肥,轻种肥,底肥占2/3,种肥占1/3,一次施足。在花期可喷洒磷酸二氢钾加尿素及中微量元素,促进生长发育、保花、保荚、促进早熟。钾肥:钾肥与磷肥特点都能在植株体内转移和再利用,叶面喷洒的钾肥雨淋后可归还到土壤中,再由根吸收上来;钾肥不足,氮、磷施得再多也没有效果。

肥料深施,土壤水分稳定,肥水相融处在适宜根系吸收状态,可提高肥料利用率;肥料表施,表层养分浓度变化辐度大,旱时浓度高,肥料不易溶解,溶解的那部分又易挥发损失,且浓度高易烧种。大豆是深根作物,肥料深施可促进根系深扎,吸收更多的水分、养分,等于增加了肥力,同时也提高了大豆抗灾能力。

3.4大力宣传,限制高残留农药的使用

大力宣传长残留除草剂的危害,合理轮作,减少大豆面积,改变化学除草方式和习惯。把大豆面积由现在的65%缩减到50%以下,适当增加玉米、小麦面积,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人工除草,力争在2-4年内消灭高残留农药对后茬的影响。

3.5选择抗逆品种,合理轮作

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合理轮作,尽量减少重茬,维持适当的迎茬比例 是解决大豆重迎茬危害的根本途径。坚持合理的轮作制度,在当前大豆重迎茬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应把重茬和迎茬(隔年种植)区别开来,尽量减少重茬,适当迎茬。土壤瘠薄的岗坡地和孢囊线虫病、菌核病、根蛆严重的地块,不能种植重迎茬大豆。可选择有机质含量高的平川地和二洼地,种植重迎茬大豆,重茬也只能重一年。对于那些开发晚、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虽可适当重茬,但也不可重茬年限过多。

适当增加播种密度 由于重迎茬地块病虫害加重、土壤环境恶化,对大豆生长极为不利,容易造成缺苗现象。因此对于重迎茬地块,要适当增加播种量,一般比正茬大豆增加8%—10%,并提高播种质量,增加保苗株数。

3.6实行模式化栽培,节本增效

上一篇:毛概复习资料终极版下一篇: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