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检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2024-09-04

浅析检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精选10篇)

浅析检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篇1

浅析检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随着社会法治进程的加快,人们的法律意识、档案意识逐渐加强,人民检察院的档案也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检察院的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有待我们针对其原因提出对策。

一、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整理、装订、归档不及时。

(二)档案室保管条件比较差。

(三)档案人员业务水平相对比较低。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档案意识不强,档案法制观念淡薄。人民检察院档案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由于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是很健全,加上有些办案人员档案意识不强等原因,对档案工作重视还不够,档案意识薄弱,监督力度不强,未能对档案工作所需的人、财、物和档案整理归档时间给予充分的保证,虽然把档案工作列入工作计划,也有专人负责抓落实,但真正把档案管理工作作为部门工作有效机制来抓方面还存在缺陷。各科室档案没有及时整理、装订、归档,移交综合档案室,而是放置在各职能科室。通常情况下,科室形成的各类档案在一年内务必整理、装订、归档集中到综合档案室保管,各科室不能自行保管。

(二)档案硬件设备不齐全。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一方面要改善档案装备条件,扩充库房容量;要改善档案保管条件,配备空调、微机、除湿设备、消毒设备,最大限度地保护好档案,尽可能延长档案的寿命;另一方面要提高科学管理档案的现代化水平,采用微机管理档案,并与其他部门形成网络,建立便捷的归档登记、查借档登记和检索工具,使档案管理更加科学化。

(三)档案管理制度有待健全。我国《档案法》中明确指出:“各级各类档案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应当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检察档案也有一个发生、发展和提高的过程,就其程序而言也有收集、整理、鉴定、检索和提供利用等各项工作,因此,科学化的管理不仅体现于有完善的工作体制和较现代化的工作手段,还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

三、问题解决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档案管理意识。一是从加强档案宣传上入手,利用各种有效载体抓好《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干警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落实好依法执政、依法治档的工作机制。二是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我院成立了检察长任组长、办公室主任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工作,档案室归口办公室统一管理,切实把档案工作列入工作计划和领导工作的职责范围,及时分析研究解决档案工作遇到的问题,并把档案工作列入本部门考核范围,为档案事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三是要围绕档案“及时、完整、统一”的要求,做好档案收集及管理工作,完善归档档案的内容。作为档案人员要注重平时档案收集工作,了解有关本部各科室档案收集、立卷归档及工作动态规律,争取档案收集工作的主动权,以便及时将有关科室形成的档案立卷归档,统一管理,确保档案种类、内容真实完整。四是做好档案人员的思想稳定工作,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使他们能安心本职工作,从而促进档案工作的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克服经费上的困难,完善设施,改善档案管理环境。档案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档案的寿命,为此,作为单位档案室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档案法》档案保管标准要求,完善单位档案室保管条件。要进一步加大对本单位档案室基础设施的投入,严格按档案管理“八防”标准要求,不断完善档案室的保管条件,做到档案室统一整齐规范。院领导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多方筹集资金,针对管理要求,设置阅览室和办公室,配置了专门电脑,购买了档案箱柜、温湿度计、灭火器等,并为库房安装了防盗铁门、铁窗,使库房达到防盗、防光、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虫、防鼠,保证了“三铁”、“八防”措施的落实,加强了档案资料的安全性,为档案目标管理上档次、上水平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三)加强业务学习,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当前,有一支相对稳定而有发展的档案队伍,还不能够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发展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档案工作所面临的任务、工作环境、服务对象、管理模式都在发生变化,高科技也应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因此,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加快档案工作科技进步,是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一是要加强对档案人员的教育培训,在注重实用性上下工夫。二是要加强对档案人员再教育,促使他们努力学习档案专业知识和科学技术,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要对本单位档案的数量、内容、种类、史料价值等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结合档案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开拓档案工作新思路,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发展需要,要积极做好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提高档案利用率,更好地为部门领导、基层群众服务,为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编辑/穆杨)

浅析检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篇2

一、检察建议工作存在的问题

检察建议在检察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被广泛应用, 它在促进社会和谐、强化法律监督职能、预防职务犯罪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 随着检察建议使用频率的不断增大, 其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 立法缺失, 缺乏相应权威

理论界和实务界没有就检察建议的法律依据达成一致认识, 导致检察建议缺乏相应的公信力和权威。《刑事诉讼法》第二条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四条仅对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做了原则性规定。《检察官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了“提出检察建议或者对检察工作提出改革建议被采纳, 效果显著的, 应当给予奖励。”由于众多与检察业务相关的法律没有对检察建议进行明确规定, 导致检察建议只是软性的建议, 本身并不具有强制性约束力。由于检察建议在制发过程中缺乏法定性、职权性、程序性、约束性等, 法律地位不明确, 导致检察建议权威性不足。

(二) 质量不高, 针对性不强

检察建议的质量是检察建议的生命, 优质的检察建议是被建议单位认同并进行整改的重要条件。实践中, 检察建议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一是偏好使用公式化的语句, 空话套话偏多, 针对性不强。如不少见检察建议指出的问题多有雷同, 改进措施大同小异, 没有深入了解被建议单位的管理流程、规章制度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二是针对个案的检察建议较多, 针对普遍性、综合性问题的建议较少。对个案反应的倾向性问题以及同类案件反应的普遍性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并提出具体整改措施;三是说理性不足。很多检察建议并没有就被建议单位的管理漏洞和发生案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违反相关法律规定造成的后果进行说理、论证, 导致检察建议的说服力不强。

(三) 执行效果不理想, 跟踪落实不到位

检察建议发出后, 只有落到实处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然而, 检察机关往往在发出检察建议后, 没有及时、主动与被建议单位进行沟通, 对后续工作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 对被建议单位是否认同检察建议并进行整改、整改情况如何很少跟踪监督。对于检察建议本身存在不妥的情况, 检察机关没有及时纠正修改。对于建议本身没有问题, 而被建议单位拒不接受的, 检察机关一般没有了解被建议单位在执行中的困难或者通过被建议单位的上级主观部门督促被建议单位整改落实。这样不仅不能体现出检察机关工作的严肃性, 也导致检察建议流于形式。以行政机关为例, 由于行政机关有着天然的优越感和较为强势的地位, 所以一些行政机关认为检察建议是对其自身权威的挑战, 表现出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的态度, 或者不理智、不明智的抵触态度。[1]

二、完善检察建议工作的对策

为推进检察建议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方向迈进, 切实发挥检察建议的作用, 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发展, 提出如下完善检察建议工作的对策措施。

(一) 完善立法, 为检察建议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作为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 检察建议应当与其它检察职能一样得到法律的确认, 这样可以使检察机关开展检察建议工作时有法条依据, 社会各界也能信守。立法上应当把检察建议纳入到检察机关的法定职权范围内, 阐明检察建议的地位、作用、性质。同时, 高检院应当出台司法解释, 就检察建议的适用范围、实施方法、程序保障等问题进行明确规定。检察建议只有在立法上得以明确, 才能具有权威性, 对相关单位具有约束力。

(二) 严把质量关, 强化检察建议的权威性

一份内容空洞、论证无力、针对性不强、说理性不充分的检察建议, 必然不会得到被建议单位的重视, 进而取得发案单位的认同并进行整改。首先, 充分了解被建议单位在管理流程、规章制度方面存在的漏洞, 找准问题根源, 保证检察建议有的放矢。积极做好检察建议前的调研工作, 主动与被建议单位进行沟通交流, 深入发案单位挖掘问题的本质;其次, 检察建议的行文应当摒弃空话套话、千篇一律的形式, 做到简明扼要, 针对被建议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再次, 加强对个案、类案中反应的倾向性、普遍性问题进行研究, 并对一个时期内某单位的多发案件向发案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最后, 注重检察建议的说理性。就被建议单位的管理漏洞和发生案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违反相关法律规定造成的后果进行说理、论证, 可在相关内容后列出法律条文, 增强检察建议的权威性, 促进理解, 达成共识。

(三) 注重检察建议的落实和反馈, 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检察机关应当主动与被建议单位取得联系, 跟踪建议的落实情况, 决不能“一发了之”, 要加强对检察建议的跟踪回访。一是对被建议单位的整改落实情况及时进行统计。对于被建议单位认同建议并进行整改的, 协助被建议单位完善整改措施;二是对建议本身没有问题但被建议单位没有进行整改的要区别情况对待。对于被建议单位在执行过程中确实存在困难的, 帮助被建议单位排忧解难, 研究解决方案;对于在经过沟通后被建议单位仍无理由拒不执行建议的, 及时与其上级主管部门联系, 指出被建议单位存在的具体问题, 争取其主管部门的支持, 督促其下属单位认真整改。同时还可以向党委、人大报告, 督促检察建议取得实效;三是检察建议本身有不妥之处的, 要及时纠正修改, 增强检察建议的针对性、可操作性, 使检察建议的效果落到实处。

摘要:检察建议在完善相关单位管理制度、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等反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检察建议工作的不断深入, 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检察建议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 探讨完善检察建议工作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检察建议,被建议单位,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浅析检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篇3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同步录音录像工作的认识误区

实际工作中,检察机关同步录音录像工作一直在实施中,但由于办案人员主观重视不够、督查工作不到位等因素,部分办案人员认为此工作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要求,做了就符合规定,不做就不符合规定,而使其未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认识误区具体表现有:一是认为同步录音录像作为一种证据的固定方式,对职务犯罪事实认定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法庭上翻供,同步录音录像是解决不了实质问题的;二是认为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审判等诉讼环节,办案人员注重纸式笔录的审查,而对于视听资料审查的很少,所以对于同步录音录像资料的制作仅是种形式;三是办案人员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仅将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视为一种工具,没有将其摆在与纸质笔录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有效发挥其规范自侦讯问、保障嫌疑人合法权益的作用。

(二)同步录音录像如何保密

犯罪嫌疑人担心交代犯罪事实涉及到他人时同步录音录像形成的资料泄密或对外播放而受到打击报复,因而不敢说、拒绝说或作无罪辩解。同步录音录像系统技术性强、专业化高,涉密存储载体的制作、使用及管理需要严格的保密措施,但录音录像材料要在侦查、批捕、起诉、审判等环节进行移交,涉及人员多,如何施行严格的保密防范措施,有效防止存储载体被篡改或泄密,成为同步录音录像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对同步录音录像驾驭能力不足

一是有的侦查人员讯问中存在着装随意、举止不端、言语不文明等不规范办案行为;二是讯问笔录所记载的内容与同步录音录像资料上所反映的内容存在着出入,讯问笔录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同步录音录像内容,比如说得多记得少或记得多说得少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讯问的严肃性和同步录音录像的效果。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认识不到位,执行标准不严

在工作过程中,个别单位办案部门或技术部门对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工作的初衷、精髓认识不到位、理解不透彻。对有关规定学习理解不到位,未能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执行。

(二)经费紧张,设备难以更新

经费不足尤其是基层检察院经费紧张现象比较普遍,导致技术设备更新慢,审讯、监控设备缺乏、老化。技术人员和相应的硬件是搞好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两个基本要素。目前,相关侦查人员和技术人员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技能,但与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三)执法理念有一定差距

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工作,是规范司法行为,提高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水平,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客观要求。一些办案人员急于求成,总希望能办成窝案、串案,在这种理念的驱动下,往往不太注意执法行为的规范。

三、对策及建议

(一)从思想上加强重视

要真正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对讯问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工作的重要性,了解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意义和价值,把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系统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省人民检察院的有关规定和标准建设好、改造好,增配专业技术人员,以高标准、高质量的硬件和软件为办案部门讯问犯罪嫌疑人做好技术保障、提供技术支持,确保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工作在办理自侦案件时充分发挥作用,推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迈向规范化。

(二)增强保密意识,严防技术泄密

有针对性地对录音录像技术人员进行保密技术和相关技能的培训,强化技术人员的责任意识、保密意识和保密技能。技术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和办案纪律,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讯问活动的有关情况,不得私自复制录音、录像资料;录制结束后,立即制作同步录音录像资料,讯问人员和犯罪嫌疑人确认后当场对原件用封条封存并签字确认,复制件交讯问人员,原始资料移送归档后,及时将数据库中的资料删除,不得私自保留;如需通过网络传输资料,经检察长书面批准,在加密的条件下,严格按照保密要求进行;妥善保存同步录音录像资料,做到安全可靠;在侦查、批捕、起诉和审判等环节相互移交涉密存储载体或借阅时,履行相关手续,用后及时归还存档,定期对同步录音录像系统进行保密技术检查,不留技术管理死角。

(三)规范管理,做好技术保障和支持工作

浅析检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篇4

伍剑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点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各极检察机关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工作和纪检监察队伍建设,认真思考和总结内部监督经验,紧密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定措施,狠抓薄弱环节,加强了监督检查,取得了一定成效,公正、文明、廉洁、高效执法的意识得到加强,办案质量和执法水平也有也明显提高。但由于传统思维和习惯做法的影响,检察机关特别是基层检察院的纪检监察工作还比较被动,监督职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作用,笔者拟结合自身工作情况,对基层检察院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基层检察院纪检监察工作存在问题及表现形式

1、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工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几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与检察机关其他业务工作相比起步较晚,以致有的干警甚至个别领导认为职侦、公诉、侦监等业务办案工作才是检察工作重点,纪检监察工作是可有可无的“摆设”,是“养老”部门,如果过于较真,反而会增加办案人员的思想负担。有的干警认为纪检监察、反腐倡廉都是有权的领导干部有事,只要不违纪违法犯错误,就与我没有关系。还有一些干警甚至认为纪检监察就是专整内部人员的部门。

2、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合理。以笔者所在地区为例,在41个区县基层检察院中,由于体制机制和人员编制限制等原因,有三分之一的院只配备了纪检组长,还称不上是专门机构;有的虽配臵了设臵了纪检监察部门,但配备人员带有临时性或兼顾性,纪检人员由其他部门人员兼任,甚至只有部门没有人员;有的建立了专门的纪检监察部门,配备了1-2名专职人员在纪检组长的带领下开展工作,但其中还有一部分人还需要兼职其他如工会、党建、业务等工作,从而在开展纪检监察工作上忙于应付,难保证工作质量。

3、工作方式陈旧,工作水平不高。笔者所了解的纪检监察人员多数年龄偏大,而少有的一些年轻干警又存在检察业务不够熟悉的情况,缺乏开展纪检监察内部监督工作的中坚力量。加之存在机构、人员不齐、职责不清的情况,有的基层检察院纪检监察工作大多处于应付式的传达上级安排,按时上报工作总结的状态,照搬、类推上级活动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具体实施和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另外,部分纪检监察人员对自身工作职责认识不到位,存在不敢监督和不愿监督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监督效果和监督质量。

4、制度流于形式,监督检查不到位。目前。检察机关从上到下已经出台很多关于内部监督,廉政建设方面的规章制度,但多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出作用;比如实名举报制问题,“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思想影响加之群众怕报复,怕得罪人,怕穿“小鞋”等各种原因造成的不愿意署名举报;比如“八小时”外监管制度,由于机构、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的限制,很难得以执行;比如今年试行的业务部门设廉政监督员制度,廉政监督员受部门领导和纪检监察双重领导,既办案又监督,其效果可想而知。且现在上级检察机关在年初给下级院制定目标考核时,往往以该是否出现违法违纪问题来检验衡量其业绩好与否的标准,并实行一票否决,目的是好的,但实践中会造成该单位即使出现违纪违法问题,领导也会不举不究实行内部“摆平”,避免年终评比被一票否决,造成纪检干部不敢管,不能管,不但不能积极主动监督查处本部门违法违纪案件,而是充当违法违纪事件的保护伞,以达到年初上级“零违纪”目标的实现。纪检监察工作本应相对独立、严格执纪的监督力度受到挑战,不能够全面履行对检察干警队伍应有的监督,致使纪检监察工作流于形式。

二、加强基层检察院纪检监察工作的对策措施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树立纪检监察工作权威。曹建明检察长曾强调“要把强化自身监督放在与强化法律监督同等重要的位臵”。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如果仅强化对外部和他人的监督,却疏于自身队伍的内部建设和管理监督,无疑有悖于维护公平正义,强化法律监督的庄严使命。面对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工作的新挑战、新要求,我们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更新,对全体干警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从领导到纪检监察人员都必须正确认识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即纪检监察工作是实现对监察工作有效管理的首要工作,是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公平正义的需要,更是加强检察队伍建设的需要,树立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需要。同时要加强纪检监察工作是服从服务检察工作的,是以规范检察权的行使,维护检察纪律的严肃性,防止违纪违法行为发生为目的的认识,切实转变干警头脑中纪检监察工作是专门整人的错误思想。面对“前腐后继”的怪异趋势,纪检监察人员还必须转变就是事论事的工作观念,力争做到检察权运行到哪里,纪检监察工作就要服务到哪里。

2、健全机构设臵,择优配备干部,保证纪检监察工作的有效开展。近年来,检察机关对纪检监察机构设臵的要求更加明确,多把是否设臵有纪检监察部门作为对基层检察院考核的一项指标,要求健全纪检监察机构,加强对执法办案的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自身反腐败工作。笔者认为,加强纪检监察工作,首先要重视纪检监察队伍建设,设臵纪检监察部门,择优配备专职的纪检监察人员,落实政治、工作待遇,为开展纪检监察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改变由其他部门人员“兼职”的情况,防止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情况发生。

3、加强教育管理,提高综合素质,切实优化纪检队伍建设。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要想更好的履行纪检监察职能,必要进一步优化纪检监察队伍,提高履职能力,掌握工作主动权。一要全面掌握纪检监察业务知识,针对当前有些纪检监察干部不重视纪检监察业务知识的学习,对业务知识掌握不全面的问题,尽力杜绝往往违纪问题发现后,有些纪检监察干部不知道使用什么样的纪检监察工作程序,忙于翻阅书籍,找原则,找规定的现象。二要及时更新补充检察业务知识,弄清基层院检察工作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尽量杜绝事后纠正的做法,积极主动明查暗访,监督执法办案活动,开展案件回访,定期抽查卷宗,及时反馈意见,制定整改措施,以防患于为然为工作重点,将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解决因检察业务不熟导致的监督工作相对被动和滞后的问题。三是强化职责意识的养成。通过正面引导,打消纪检监察干部怕得罪领导和同志,怕影响自己的前途,担心打击报复,担心人际关系恶化等思想顾虑,从而建立一支“愿管”、“敢管”、“能管”的综合监督能力强的纪检监察队伍。

4、加强制度建设,增强内部监督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执行性。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是顺利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有效保证。纪检监察工作要避免流于形式,则需要制定一批具有科学性、针对性,执行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规章制度。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避免对上级制度和文件只修改名称、变换单位主任的做法,坚持做到:一要针对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做到有的放矢,使管理制度符合客观实际;二要广泛听取和认真采纳干警的意见和建议,使管理制度更加具有群众基础,变领导的决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三要深刻理解和领会中央精神和上级领导机关的要求,把宏观的、原则的要求变为切合本院实际的具体的、明晰的制度,力求达到更加细化、量化,能达到工作任务目标明确,检查落实标准清楚,措施办法具体得力,奖励惩罚有法可依。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项法规制度具有可操作性,从而使监督管理工作达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5、严格执纪执法,突出纪检监察部门内部监督职能。纪检监察内部监督工作主要体现在查处打击和预防保护两方面,查处打击要做到对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毫不手软、持之以恒地严肃查处,坚持做到有案必查,违纪必究,坚决克服执纪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的问题,对检察队伍存在的极少数害群之马严肃惩处,绝不姑息迁就。预防保护则是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同时,要全面维护干警权益,对秉公执法、清正廉洁的干警要予以保护,对一些针对检察人员的无理甚至恶意投诉,要及时、坚决予以澄清,主持公道。

浅析检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篇5

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江苏 徐州 董涛 221600)

摘要:审查起诉环节退回补充侦查是检察机关刑事诉讼监督的一项重要方式,是针对前期刑事侦查活动可能存在漏洞和缺陷的一种补救性措施。然而,囿于诸多原因,审查起诉环节退回补充侦查在具体适用中却存在问题,很大程度上违背了程序设置的初衷,影响了程序应有效能的发挥。基于此,笔者对当前退查活动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追溯造成退查泛滥的原因,并提出完善对策。

关键词:审查起诉;补充侦查;问题;原因;对策

一、退回补充侦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侦查质量不高导致退查数量居高不下。调查发现,案件侦查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言词证据缺乏系统完整的笔录。现在不少案卷材料中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往往是在案发时由派出所值班民警制作的笔录, 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加之值班民警侦查专业素质较低,询问内容缺乏针对性、系统性,甚至前后矛盾。

2.犯罪嫌疑人主体身份的证明材料滥用电话记录或信函、传真充数的问题。在办理外来人员犯罪的案件中, 侦查人员在没有得到犯罪嫌疑人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证明和犯罪地人民法院出具的前科证明的情况下,为图省事,常常以电话记录或信函、传真来代替户籍证明、前科证明,损害了证据的严肃性。3.关于抓获经过(或称查获经过)的问题。在实践中,往往是承办案件的侦查人员书写一份抓获经过来代替警察证言,有的写得简单潦草,不能反映案发当时的抓获情况,或者不是抓获行动参与人所写, 甚至有时连抓获经过也没有,难以与其他证据互相印证。

4.关于现场勘查不细、提取物证不到位的问题。目前群众普遍通过110电话报警,出警的民警有的不是办案的侦查人员,现场保护意识不强,当负责现场勘查的侦查(或称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后,现场已被破坏,提取不到相关物证,给破案、办案带来了困难。

(二)退查易被侦查、检察机关作为延期手段。在案情尚未查清、证据明显不足而侦查期限已满的情况下,侦查机关先移送审查起诉,被退查后继续侦查;或者经事前与检察机关协商,在未实质移送案件的情况下,仅办理移送审查起诉手续,而实际上继续侦查;或者在退查中“借用”检察机关办案时间。

(三)退查提纲的引导性、可操作性不强。退查提纲是以起诉的标准对案件补查提出的指导性意见,对案件的补查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然而实践中,部分案件的退查提纲过于简单笼统,没有明确指出存在的问题、侦查方向和解决办法,缺乏可操作性,加之侦诉双方缺乏必要沟通,导致对退查事项的理解存在偏差,侦查人员不能很好地领会退查意图,造成补查质量较低。

(四)补查缺乏监督,导致退而不查问题突出。退查事项往往涉及一些取证存在困难、补查需要耗费较大人力、物力、财力等侦查机关不愿触及的问题。司法实践中,侦查机关的补查活动相对封闭,其补查过程缺乏有效监督,导致一些案件退而不查,退查前后证据基本不变、二次退查案件两次退查内容基本一致,或者侦查机关避重就轻,补查一些无关紧要的材料应付了事,造成一些案件无法顺利诉讼。

二、造成退查案件泛滥的原因分析。

(一)侦查机关移送案件的质量“先天不足”是案件退查比例高的根本原因。由于长期受“重实体、轻程序”,“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司法理念的影响,部分侦查人员业务水平有限,侦查理念存在偏差,在侦查过程中比较重视侦查的结果,忽视法定的侦查程序,导致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得不依靠后期的补充侦查来弥补缺陷。

(二)检察院“案多人少”矛盾突出是退查手段过度使用的客观原因。检察院公诉部门案多人少问题比较突出,平均每个公诉人员每年办理的公诉案件数量达 150 件,平均每人每 2 天就要审结 1 个案件。而自行补充侦查需要占用审查起诉期限,这对于原本办案时间紧张的公诉人来说不是明智之选。相反,退回补充侦查案件的审查起诉期限可以重新计算,对于检察机关来说,不仅无需耗费自己精力就能查清案件,还可以空余出大量时间来处理其他案件。

(三)退回补充侦查只注重“个案补强”,不注重类案引导。退查案件类型及退查理由相对集中,首先因为这几类案件较为多发、本身数量较多,但是在这几类案件中经常出现的退查理由却在以后的案件中仍然出现,这说明以往的退回补充侦查只对个案起到了指导作用,并没有引起侦查机关的足够重视,没有发挥普遍的指导作用。这就直接导致了许多本来不应该被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又因为相同或类似的原因被退回补充侦查,造成退查案件数量持续增高。例如盗窃案件退查理由集中在赃物价值数额不确定;掩饰非法所得案件退查理由集中在赃物去向不明;走私贩卖毒品案件退查理由集中在缺乏毒品上下线相互辨认记录等。

(四)缺乏与退回补充侦查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都没有将退回补充侦查的成效纳入绩效考核中。破案率和批捕率是侦查人员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一旦批捕,侦查人员就不再注重证据的完善,案件的最终处理结果对侦查人员没有直接的制约作用。因此,侦查人员对补充侦查工作形成了不积极、不主动的态度。检察机关也没有将退查的成效作为检察人员的绩效考核点,更没有不当退查致严重后果的责任追究机制,导致任意退查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遏制退查率逐年上升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案件质量流程管理机制,对退查案件实施同步管理。2014年,全市检察机关开始试行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与AJ2013案件统计系统,实现所有办案人员网上办案,给检察机关的内部监督管理安上“立交桥”、装上“监视器”。据此,对于审查起诉环节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案管部门可以实时查看本院办案部门的案件办理情况,比如通过查阅办案人员制作的阅卷、讯问、讨论笔录,可以清楚看到案件承办人对案件事实、证据的分析情况,对照补充侦查条件,可以判定案件是否在实体上需要退查,然后可以在系统内审核退查审批及退查提纲制作规范性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办案部门反馈整改,有效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实现对退回补充侦查案件全过程管理和全方位监控。

(二)完善侦查机关的考核机制,加强内部监督。为有效避免“屡退不查、补查不力”的情形,有必要改革现行的侦查机关内部考核机制。侦查机关内部监察部门应将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数量、退回补充侦查的质量、退回补充侦查案件的最终审判结果列入绩效考核体系,并根据案件被退回的不同情况作相应的处理:

1.如果是因为侦查人员的主观原因造成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而被退查的,则应在业绩考核中对相关负责人员减分。

2.如果是因为客观原因导致的退回补充侦查,则应督促原侦查人员按照退补提纲再次进行侦查。

3.避免单纯以案件被退补的数量作为考核业绩好坏的标准而使之走向另一个极端,应作综合考察,促进提高侦查能力。

(三)发挥检察机关的有效职能作用。

1.发挥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侦查制度的引导作用。关对于收集、固定证据自认为比较困难的案件,可以向检察机关主动发出通知,邀请检察人员对证据的收集、固定提出意见;针对重特大、疑难复杂、造成社会影响比较大的案件,检察机关认为有必要进行引导取证而又未收到侦查机关邀请介入的,可以根据自己依法享有的侦查监督权而主动介入到侦查中去,对公安机关的侦察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避免重要证据的灭失,帮助侦查人员确定收集证据的方向,保障后续审查工作的有效进行,切实发挥检察机关的监督引导作用。

浅析检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篇6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监所检察是国家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法律监督职能,是刑事诉讼监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机关最基本的业务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法制建设的深入,检察机关监所检察工作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促进监所检察工作全面、协调发展,有力维护刑罚执行公正和在押人员合法权益,是摆在监所检察部门面前的一个 重要课题。本文试就当前监所检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监所检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法律赋于监所检察监督的权限大而宽。从监督程序看,监所检察监督涉及刑事诉讼的全过程,从刑事拘留到逮捕,从起诉到判决,从裁定到执行,都有监所检察监督的内容;从监督形式看,包括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执行监督;从监督内容看,既肩负着部分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和控告申诉案件的初查工作,又肩负着刑罚执行和监管改造中发生的虐待被监管人犯案、私放在押人员案、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案、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以及原由反贪污贿赂部门和渎职侵权检察部门负责侦查的监管场所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而监所检察人员的配备与监所检察承担的工作量极不相适应,远远不能适应检察监 督工作的需要。因此,监督起来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或流于形式,无法有效发挥监督职能。许多本应由监所检察部门开展的业务都因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开展。尤其是在查办监管场所职务犯罪案件和立案监督等方面几乎是空白,监督工作存在“五难”。

1、干警素质适应难。首先,干警的自身素质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完全满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高要求。监所检察部门的工作繁杂,需要复合型人才,然而客观上,达到这一要求难度较大。其次,在配合、监督的价值取向上存在模糊认识。在实际操作中,有时过于注重配合,监督不足。为了追求良好的工作关系,导致驻所检察室的工作围着场所的工作转,实际上成了场所的一个科室,监督工作也就被束之高阁,虽然关系比较协调,但却不能发挥检察监督的作用。第三,在加大监督力度上存在畏难情绪。监所检察的主要任务都是由驻所检察室承担。驻所检察人员长期在同一监所从事检察工作,在一个监管单位工作长了,必然与监所的其他工作人员赿来赿熟,往往碍于各种因素,监督工作过软。有时发现问题,理应发出书面的,因怕影响关系而改为口头,应该口头的,有的就不再提了,使监督的力度不能到位,久而久之,从思想上就会对监督工作产生畏难情绪。

2、监督机制完善难。由于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监所检察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以纠正超期羁押工 作机制为例,一起刑事案件,一般要经过侦查、公诉、审判等各个诉讼环节,在看守所的羁押期限一般从拘留到判决执行止,法律规定了各个诉讼阶段的办案所遵守的期限,同时也规定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延长期限、重新计算诉讼期限、变更强制措施等。由于诉讼环节多,有些诉讼时限计算又比较复杂,而监所检察部门对各诉讼阶段法律文书的持有率很低。如:拘留证、逮捕证、换押证、不批准逮捕书、释放(变更强制措施)通知书、延长羁押期限等与羁押有关的法律文书,由于法律或解释没有明确的规定,以上法律文书监所检察部门均没有,要想监督,只能到监管部门或办案单位查找文书并发现违法,这需要一个过程,根本谈不上立即二字。从现行的换押制度上看,由于具体经办人责任心不强、执行不认真,换押时限不够明确,导致对超期羁押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给掌握真实超期羁押数增加了困难。一旦出现了超期羁押,有的办案单位利用监所检察部门对案件流程不明而推诿扯皮,又不大配合调查,法律又没有赋予监所检察部门强有力的工作手段,因此,是否超期羁押有时难以认定,更无法去纠正了。

3、监督手段到位难。目前,由于经费等多种原因,相当部分的山区看守所尚未配置监控设施,监所检察网络化动态管理软件缺乏,无法实现驻所检察日常管理网络化。对于诸多“志帐簿表”只能采取原始的手工填写,工作程序过于繁 锁且流于形式。驻所检察人员实施监督只能局限于日常巡视,审查有关材料、参加所情分析会和用逐个监室检查的方式查找监管改造场所的安全隐患、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违规违法行为以及监管人员的不当做法等途径来开展,使法律监督停留在事后监督、被动监督的阶段。与监管单位的计算机联接,虽然实现了派驻检察室与监管单位共享被监管人员基本情况和信息的一种“联网”形式,但这仅限于一种静态监督,对于派驻检察室实现对监管单位的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的动态监督以及对羁押期限的动态监督有一定局限性,不能做到及时、准确掌握情况和发现问题。如:目前使用的看守所管理信息系统超期羁押软件设计过程中由于未考虑到公安移送检察机关审查逮捕的7天时间,造成统计出的超期羁押人数与客观情况不吻合。

4、监督程序操作难。《刑诉法》、《监狱法》、《看守所条例》等法律法规对监所检察的监督权如何行使规定的不具体,不明确,操作性差。所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难度大、阻力大,难以有效的履行监督职能。主要体现在:其一,法律对监管活动的监督基本上没有涉及,这是我国立法中的盲点。对监管活动的监督完全取决于检察机关的内部规定,无形中降低了监督的法律地位和规格。其二,对刑罚执行机关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方式和程序规定不力。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裁定与刑事裁判的本质是相同的,均决 定着对被告人的实际处刑。检察机关可以对确有错误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诉,启动再审程序。但刑事诉讼法对于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方式由抗诉改为提出纠正意见,直接影响了监督的力度和效果。其三,对二审阶段羁押期限的规定不明确,造成二审超期羁押监督难。法律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审结,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这里所指的受理时间应从何时起算?若从二审法院接受案件之日起计算,那么,被告人从上诉至一审法院将案件移送二审法院之前的这段时间就是一个空档,这些空档算不算?又该如何算?如:林××对一审判决不服,于2004年12月3日提出上诉,二审法院换押证上填写的办案时间从2004年12月27日起,上诉时间与二审法院的受案时间相差了20几天,由于法院规定不明确,检察机关只能凭换押证上的时间对其诉讼时限进行监督。其四,法律在赋予检察机关以法律监督权时并没有规定监督对象不接受监督时如何处理,以致在实践中法律监督权的行使是否产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监督对象对法律监督的尊重程度。监督权威没有法律保障,难以实现。

5、检务保障落实难。检察机关开展法律监督工作,行使检察权需要物质、资金的保障,以解决办案经费、人员待遇问题。目前的检察机关经费管理模式是由各检察机关所在地方财政承担,由于地方财政经费困难,检察机关的经费自然也 就很难保障,装备设施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办案经费、干警福利较差,是目前山区检察院普遍存在的问题。按照高检院规定的一、级驻所检察室的达标要求,要想配备摄像机、汽车、移动电话等装备,就山区检察院的条件看,目前是无法达到,也就难以实现办公自动化。驻所检察人员的生活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也无法按要求每人每月120元落实。

二、加强监所检察工作的几点思路

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监督水平。

监所检察人员在刑事司法活动中要牢固树立实体法和程序法并重、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的刑事诉讼观念。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监所检察监督这项工作,加强对法律、检察实务的学习,随时掌握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法律、法规、政策精神;要加强对办案业务和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力的培养,提高自身的办案能力和应用技术的技能。此外,还要培养独立处理问题的工作能力,着重在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准确监督、勤于监督等五个方面下功夫。正确处理好监督与配合的关系,坚持分工负责、互相制约的原则,做到监督到位而不越位,形成在监督中配合、在配合中监督的良好机制;处理好执法活动监督与查处职务犯罪案件的关系,要结合执法监督工作注意发现、收集案件线索,通过查处案件发现监管活动中深层次的问题;处理好预防犯罪与纠正违法的关系,坚持以预防犯罪为主的原则。通过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在实践中迅速提高。

2、健全监督机制,规范执法行为。

驻所检察要积极探索、推行以办案流程、质量考评、能绩管理、业务机制、执法监督为重点内容的全方位、规范化的监所检察工作机制。一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和完善驻所检察制度;安全检察制度;换押制度;对监管、生产、教育活动检察制度;对在押人员死亡检察制度;备案审查、重大事故报告制度;立案监督制度;办案制度;及时投劳检察制度;留所服刑检察制度;收押、释放、变更强制措施检察制度;检察人员约谈、接待制度;检务公开制度;监所检察网络化管理制度等。二要建立预防和纠正超期羁押的长效工作机制。通过实行换押证制度、羁押期限告知制度、羁押期限跟踪制度、羁押期限届满提示催办制度、计算机联网预警制度、发纠正违法通知书、向权力机关、政法委报告制度、超期羁押投诉制度、超期羁押责任追究制度等,把对超期羁押问题的监督落到实处,切实预防和及时纠正超期羁押。三要建立健全派驻检察人员列席呈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会议制度,加强对罪犯减刑的事前监督,检察机关应提前介入减刑活动,并赋予罪犯以“知情权”,努力使减刑工作更加透明化,以保证减刑制度的正确实施。四要建立健全派驻监所检察干部定期轮岗交流制度,防止派驻检察人员被“同化”。同时,为了防止监所检 察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必须建立相应的监督责任制,使监所检察人员认真履行职责,不辱使命。这种责任制的内容应当包括:监所检察人员承担法律监督的职责和工作程序、为履行职责而享有的权利、不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形式、责任追究的主体和程序,只有建立相应的责任制,才能确保责、权相统一,使监督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加大监督力度,强化监督效果。

首先,要把握监督重心,以点带面开展工作。要把工作的重心始终放在刑罚执行监督上,坚决防止“前门进,后门出”,突出抓好违法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的监督和监管活动的监督。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每名驻所检察干警头脑必须清楚,各项工作都紧紧围绕工作的重心来开展,切实抓好:加强对在押人员羁押期限的检察监督,坚决纠正办案中的超期羁押问题;加强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留所服刑的监督,严格审查;在纠正监管场所违法的同时,注意发现和查处隐藏在各种违法问题后面的监管干警职务犯罪案件;认真研究如何加强对监外罪犯的监督管理,防止监外罪犯脱管失控。其次,要拓宽监督渠道,以办案促监督。实现监所检察工作新的更大的发展,必须把办案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办案力度,在查办大案要案和新型犯罪案件方面有新的突破。但由于属监所检察部门管辖案件主体的特定性,再加上知情人出于各种因素不敢、不愿、不想举报犯罪嫌疑人,因而此类 线索较少,这就需要我们拓宽线索来源。具体可通过加大检务公开力度、开展法制宣传活动、个别谈心等形式,让在押人员了解他(她)们的合法权益。懂得什么样的问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反映;也可以通过监听亲情电话,旁听家属接见的谈话等形式了解情况;还可以通过向在押人员家属发征求意见信和参与监管场所的执法执纪大检查等发现问题;对于个别重点人员,还可以在其被释放后进行回访来了解等渠道。第三,要更新监督方式,增加监督的科技含量。要在驻所检察室运行体现监所检察业务特点的网络化动态管理软件,并与看守所总监控室的监控系统联网,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代替监所检察传统的工作方式和获取、交流、处理信息的手段。实现监所检察对刑罚执行、监管活动的监督和羁押期限的监督数据化、信息化、网络化。进而实现从结果监督向过程监督、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静态监督向动态监督、监管单位被动服从监督向主动接受监督的转变。

4、完善相关立法,增强监督权威。

要修改制定《看守所检察工作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完善监督程序,规范监督方式;在完善刑罚执行监督的有关立法中,应将一些弹性监督条款改为刚性规范,制定一部统一的、能够协调不同执行机关关系的、能够有力保证执行公正和高效率的刑事执行法律规范;应明确检察建议和纠正违法通知书在检察监督中的法律强制力,对监督权如何具体行使以及对 拒不接受检察机关监督的行为如何制裁法律应作出明确的规定,真正提高监督的效益和质量;要从优化监所检察执法环境的角度,积极制定有关规定,使监所检察部门能及时拥有相关法律文书,掌握监督依据,减少违法现象的发生。

5、落实检务保障,确保监督到位。

浅析检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篇7

归档不及时, 文件数量少。随着人们档案意识的增强, 大多数单位能及时立卷归档, 但部分畜牧单位档案意识淡薄, 部分材料散失严重, 原件无法找到, 不能及时归档, 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真实性。有些畜牧单位档案移交没有主动性, 多次催交也不见效果, 给档案保管保护带来严重后患, 也致使档案查阅利用不便。

档案人员不稳定, 素质有待提高。个别畜牧单位档案人员经常变化, 特别是一些基层单位档案人员的变化频繁, 档案人员需要较长的熟悉、适应过程, 不利于档案工作的深入开展;个别畜牧单位人员变换中工作交接不规范,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档案人员忙于日常工作较多, 在深入调查、工作创新上不够。

档案经费投入少, 保管保护条件差。由于受资金的限制, 加之领导重视不够, 相当一部分畜牧单位档案基础设施不完善, 保管条件差, 特别是部分畜牧基层单位档案室不仅面积小, 而且堆放其他物品, 不是单独的档案室, 根本不具备档案“八防”的要求, 不利于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档案现代化管理是一句空话, 尤如纸上谈兵。

档案管理混乱, 制度不健全。很多畜牧单位档案的收集、保管、保护、借阅、保密等制度不够健全;有的虽建立了一些管理制度, 却流于形式, 执行不严。如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文件资料堆积如山, 整理不及时;档案资料收集不全, 借出的档案不履行借阅手续, 时间一长档案资料就不知去向, 档案丢失现象时有发生。

档案利用率低, 未发挥应有作用。畜牧档案在利用率上很低, 档案资源整合能力较弱。目前, 畜牧基层单位对档案资源主要用于提供近几年领导决策的工作总结, 提供制定各种工作措施, 涉及的内容单一, 并没有真正的把档案资源合理利用, 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开发利用方法。特别是未能发挥档案本身的文献库效应, 在档案资源的利用上, 极大规模地实现时效性、综合性的特征。

二、畜牧档案工作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畜牧业技术推广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就必须搞好自身的档案管理工作。档案是各项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 档案又是畜牧技术推广科技成果的结晶,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加强宣传, 提高认识。充分利用各种专题会、现场会广泛宣传档案工作政策及其法律法规, 学习上级档案工作会议精神, 不断增强畜牧部门职工的档案意识, 提高对档案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主动提供档案利用, 维护合法权利, 促进畜牧档案工作协调发展。

注重收集, 完善资料。日常工作中要重视畜牧档案材料的收集, 把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和上级相关有关政策性、指导性、业务性需要贯彻执行和今后工作具有查找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收集齐全, 进行分类立卷归档, 确保畜牧档案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强化领导, 明确责任。切实加强档案工作的领导, 依法把档案事业发展列入畜牧单位的发展规划中。纳入目标管理, 列入领导工作议事日程, 提高档案工作在各单位的地位, 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奖罚, 切实解决档案工作中所必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实际问题, 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 在行动上由被动变为主动, 由应付了事变为常规工作, 确保档案工作步入正常发展轨道。

把握重点, 规范管理。文件材料的归档及管理是档案工作的重点, 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基础, 是档案工作的中心。在畜牧文件材料的归档及管理中要把好文件材料收集关, 确保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 把好文件材料整理关, 确保文件材料归档规范, 把好文件材料管理关, 防止畜牧档案的损毁和丢失, 确保畜牧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把好文件保密关, 保证涉密档案的内容不泄密。

重视安全, 确保档案万无一失。加大对档案室投入, 增加需要的安全设施设备费、档案装具设备购置费、档案日常保管保护费, 把档案安全列入工作目标管理, 列入安全工作检查项目, 每年检查几次, 适时通报, 落实档案安全工作。通过先进的办公自动化设施, 确保畜牧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逐步改善工作条件, 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建好队伍, 增强素质。明确领导分管, 配备政治思想好、事业心强、能熟练掌握档案专业知识的人担任, 并注意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要不断强化档案知识业务培训, 外出参观学习, 开阔畜牧档案人员的视野, 增强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 培训中用理论联系实际, 看示范, 有针对性, 能使档案人员听得懂、学得会, 能独立完成单位归档文件整理工作, 要把畜牧档案立卷管理工作列入每年的工作计划目标, 认真贯彻执行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 规范档案工作业务建设。

摘要:畜牧档案管理是档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畜牧档案可以真实再现畜牧工作的历史面貌。笔者在工作中发现畜牧档案管理中存在人员配置不理想、机构设置不统一、硬件设施不完善、档案管理混乱、法制建设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 就畜牧档案工作如何发展谈几点粗浅认识。

关键词:畜牧,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刘红, 孙莉.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策略浅析黑龙江档案2010 (1) .

浅析检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篇8

一、问题表现

(1)部分党员干部及干警有厌倦情绪。近几年来,每年都会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机关效能年”、“发展提升年”、“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政法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等等,每项活动内容大同小异,都是广泛动员、查找问题、整改问题、建章立制等过程,每年都在开展各种教育整顿活动,有的活动是雷声大雨点小,造成部分党员干部及干警产生厌倦情绪。

(2)有些同志对教育实践活动效果缺乏信心。年年都有主题教育活动,每项主题教育活动都是自上而下发动,各级领导也都高度重视,都认认真真准备各类资料,各个部门都会开展查找问题和采取整改措施,每个党员干部都会交心得体会,但活动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往往活动的各类材料都是办公室等综合部门闭门造车,或网上下载抄袭,“四风”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造成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作风仍不满意。

(3)一些普通党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大多普通党员干部把“四风”完全归集于领导干部出了问题,领导真抓实干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敢于正视和整改自身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带着表率作用,则其它党员干部自然不敢懈怠,因而一些普通党员干部认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己无关,是领导干部的事情,教育不教育无所谓。

(4)有的同志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充满疑虑。有的同志认为当前社会倡导和谐社会,中国的国情讲究以和为贵,怕得罪人,且多年来很少真刀实弹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担心真刀实弹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会引发矛盾,影响团结。担心给领导提意见,怕秋后算账,打击报复。

二、对策思考

(一)自我教育与明查暗访相结合

(1)深化认识,增强参与意识。广大检察人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既是参与者,也是受教育者。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充分发动检察人员参与教育实践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要重点加强对检察人员的教育引导,充分发扬民主,尊重检察人员的意愿,采取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检察人员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敢于真枪实弹地指出和监督本部门的“四风”问题。

(2)强化督查,增强危机意识。活动教育没有强制力作保障,则无法推动,就会使活动流于形式。在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建立教育实践活动动态监督机制,加强上级院对下级院“四风”问题的明查暗访工作,对明查暗访发现的问题要向全社会公开,要通过查处“四风”问题的成效取信于民,从而改动广大群众监督“四风”问题,则必须会给每個检察人员形成危机感,自然也就不敢重蹈“四风”问题。

(二)查找问题与完善机制相结合

(1)找准问题,增强自我意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治“四风”问题,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治病救人”,保障党组织肌体健康,凝聚党群干群众关系。因而我们在查找“四风”问题时,必须让教育实践活动对象放下思想顾虑,防止“整风”变成“整人”,要充分发挥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让每个检察人员从内心深处反醒自我,从端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角度完善自我。

(2)建章立制,增强治本意识。我们检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成效,不仅要看查处了多少党员干部,关键要看我们有没有建立相应长效工作机制。根据我们党多年来开展整风工作的实践经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把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坚持正面教育的经验和解决存在突出问题的成功做法,用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坚持下去,并在长期坚持中不断加以完善。建立长效机制,紧紧扣住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鲜活经验,认真加以总结,从中概括和提炼出具有长期性、稳定性、普遍性特质的因素,加以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全员参与与考核奖惩相结合

(1)广泛参与,增强监督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要积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既要广大检察人员参与,又要发挥广大群众的监督推动作用。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民监督氛围,充分借助电视新闻媒体和官方网站、手机报等宣传载体,把开展这次活动所做的工作,无论是成绩还是问题,都毫不保留、毫不回避地向社会公开,要把各种新闻媒体真实的宣传报道和检察人员的自觉监督,作为开展活动的有效督导和鞭策,更好地实现党与人民群众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工作上的零距离贴近。

浅析检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篇9

大力开展队伍管理工作是推动消防事业跨越式发展有效举措,也是基层大、中队正规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基层消防大、中队是油田经济建设战线上一支重要的消防保卫力量,是现役消防的有力助手,担负着保卫油田、本地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我支队扑救油田以外的火灾和参与抢险救援任务近200余次,我中队扑救地方火灾近10次,为保卫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下面就本中队队伍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整改对策做以浅谈: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干部员工执行不够到位。

(二)消防员整体素质不够高,职责意识不够清晰。

(三)训练工作结合实际不够、针对性不强,整体战斗力不够强。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从客观上讲。主要是由于油田公司重组整合后,基层消防队伍建设的标准有了较大的提高。次要是支队对基层大、中队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要求我们在贯彻执行上级相关的队伍管理制度外,还要结合实际,制定本中队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以此来促进本中队队伍管理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中队的营区面貌(训练馆、楼房顶、大门等等)正在进行重建装修,院内施工人员较多,堆放着各种装修物品,给中队日常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二)从主观上讲。一是个别班子成员对队伍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对队伍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与中队正规化建设有着必要的联系认识不深。二是个别干部工作缺乏力度,开展工作无计划安排,打不开工作局面,得过且过,造成队伍管理松懈,训练工作难以落到实处,队伍业务素质提不高,战斗力弱。三是极个别班组长工作主动性差,给中队领导请示汇报少,争取领导不够,致使个别

班组长对队伍管理制度存在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有些事情没有必要上报,久而久之,管理上就出现了漏洞和死角,影响了日常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队伍管理的意见和对策

(一)增强制度的执行力,提升队伍的凝聚力。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治军之道得之于严、失之于宽。在抓员工管理上,我们领导干部首先规范自身行为。领导干部是各项制度的制定者、落实者和监督者,更是制度的执行者。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干部是职工最直观、最有说服力的榜样,干部的行动对职工来说,是无声的命令,因此在执行制度、落实制度上,我们首先从干部做起,从干部抓起,要求职工做到的,干部首先要做到,规定职工不做的,干部首先不做,干部用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干部以身作则,真正成为职工的榜样,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真正做到靠工作能力立身于职工之中,靠德才兼备让职工信服,靠一言一行讲诚信,靠勤政廉洁讲为人,使干部说话声音响、底气足,既树立了干部在职工中的良好形象,同时也拉近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使各项制度得以顺利贯彻和落实。

(二)训练改革是基础,提高能力是目的。

一是全面开展技能训练,不断规范执勤训练工作。要严格按照训练大纲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开展训练,基层中队是负责本管区消防保卫任务的重要责任人,同时还要服从支队的调动参与其它兄弟中队的灭火救助和社会抢险救援,因此,除对本管区的基本情况必须熟悉外,还要熟悉管区以外的道路、水源、房屋结构、重点部位等情况,并适时组织演练,真正做到情况了如指掌、万无一失,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提供基础参数,为有效扑救火灾提供可靠保障。二是有针对性开展战术训练,不断提高队员的战术水平。我们要从本管区重点单位的生产、储存物质的类别、性质、火灾危险性,发生火灾后的处置对策入手进行

全面系统、坚持开展经常性的业务理论知识学习教育,要参照《中石油企业专职消防队业务训练大纲》的战术训练课题,紧密结合本管区重点单位的生产和储存物质特点,开展有针对性训练,增强队员的应变能力。三是深化训练改革,不断提高队伍战斗力。我们的训练不可能像特勤队那样训练有成效,但是在训练中要突出重点,围绕“火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的指导思想,重点抓好全员训练、应用性训练和战术演练,促进训练改革。要根据本管区的重点部位情况和灭火救援预案,认真开展实战演练。在训练中要充分调动广大指战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胆鼓励革新,提倡训练改革,以此不断促进战斗力地提高。

(三)加强队伍管理,严格作风纪律。

我们虽然不能等同于现役消防,但作为一个准军事化管理的特殊战斗集体,加强队伍管理、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一个集体没有严明的纪律作保障,那它永远就不能打胜仗,永远就没有战斗力。加强队伍建设,首先是上级领导要给我们的管理提供保证,在确保相应福利待遇的同时,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来规范广大指战员。其次是要结合队伍建设不断完善等实际情况,组织开展队伍教育、法纪教育整顿活动,以提高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增强法纪观念、责任意识,规范执勤秩序、训练秩序、工作秩序和学习秩序。通过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等措施,坚决纠正队伍中存在的松、散、乱现象,杜绝一切违纪违法现象发生,为中队的正规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

浅析检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篇10

一、留所服刑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

1、审判机关迟延执行罪犯的留所问题。

某些罪犯在判决生效后,余刑在1年以上,但由于法院迟延将执行通知书送达看守所,导致该类罪犯的余刑在一年以下,造成不适当的留所服刑。

2、看守所不愿交付执行罪犯的.留所问题。

余刑在一年以上经济条件较好的已决犯,因在看守所高消费,看守所处于经济效益考虑,不愿交付执行或为了照顾关系而不交付执行,造成留所服刑。

3、劳改机关拒收罪犯的留所问题。劳改机关为追求企业效益而对看守所送交的老弱病残罪犯拒收,造成违法留所服刑。

4、罪犯钻法律空子留所服刑。

余刑在一年以上另几个月的罪犯,一审后上诉,待二审有结果时,余刑已不足一年。

二、造成不适当留所服刑的原因:

1、法律规定不明确,造成法院在判决生效后不及时交付执行,导致留所服刑。刑诉法第208条规定:“判决和裁定在发生法律效力后交付执行”。由于判决和裁定在发生法律效力后交付执行没有时间限制,导致法院对罪犯不及时交付执行。

2、看守所不依法将罪犯交付执行导致罪犯留所服刑。

当前,看守所经费困难,认为批一个罪犯就跑省里一趟,成本太高,采取集中审批集中交付执行的办法,造成一些罪犯余刑不足一年。

3、监狱等劳改机关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年龄较大或有病的罪犯不予接收。

4、某些罪犯通过拉关系,走后门,达到留所服刑的目的。

5、检察机关监督不力。对以各种理由拒不投劳和监狱拒收的违法行为缺少具体有效的法律监督手段。

三、解决不适当留所服刑的对策。

1、明确判决书送达的时间和地点。

2、改革监管体制,实行监狱和企业相分离;

3、增加看守所经费;

4、强化监所检察监督,一是加强对留所服刑审批手续的监督,对余刑一年以上需留所服刑的,应经主管局长审批,并征驻所检察人员同意后方可留所服刑。二是监所检察人员除有建议权外,对不适当留所服刑的应有否决权。即未经驻所检察人员同意,不得留所服刑。三是对违法留所服刑实行专项检察、追究违法留所服刑相关人员的党政纪责任。

5、建议立法机关尽快增加徇私舞弊不交付执行罪。

上一篇:工程专业个人简历表格下一篇:2024年度技术指导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