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及对策

2024-06-25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及对策(精选8篇)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及对策 篇1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建设也逐渐加快。目前,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已经开始初步建立,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还缺乏一个比较系统、统一化的标准和制度,所以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为此,一定要积极发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便可以更好的促进我国各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内控制度 存在的问题 对策 分析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4-0097-01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已经成为各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能够有效的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可以有效的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更重要的是,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能够更好的防范各种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从而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得到建立与完善。本文就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1.行政事业单位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和认识还比较迷糊,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原理、方法以及重要作用都不能得到合理的认识,从而使得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都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有的行政事业单位还没有单独制定比较规范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从而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运作还是靠平时的惯例进行,而没有相应的制度进行规范。还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建立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时针对性不强,只是凭经验进行简单的控制,这样就使得建立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并没有覆盖行政事业单位所有的工作人员和业务环节,造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所处的工作岗位认识不清,不能更好的做好财务工作。

2.行政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不合理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由于编制有限或者是人员紧张等问题,从而使得许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独立设置财务科室,有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存在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等现象,从而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各个岗位之间没有起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作用,使得财务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意识不强,不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与业务管理脱节比较严重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的基本功能是进行相应的核算与控制,但是,现在许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部门只起到了核算的作用,而根本不能切切实实参与到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决策以及管理活动中去,对行政事业单位重要决策以及实施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了解,更不能真正做好财务内部控制工作。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策略分析

1.提高单位负责人的内控意识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中,单位负责人发挥着关键作用。查证《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可知,作为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单位负责人需要保证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可靠性、完整性,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然而,要想让单位负责人确立起这种责任意识,还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单位负责人、相关领导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培训力度。为了培训的顺利实施,财政部门应该联合相关部门,分别为1级预算单位和2级预算单位的单位负责人以及有关领导分期、分批、分类型地开展培训,一方面促进他们掌握更全面的内部控制基本知识,使他们认识到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给他们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帮助他们培养出高度的内控责任意识。

2.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系统的控制能力

随着会计工作范围的扩大,很多会计人员忽略了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异常困难,部门预算的实施也难以进行。因此,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水平,实现财政的“节流”,相关责任人应该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提升会计系统的控制能力。为了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财政机关要定期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此外,财政机关还要致力于建立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完善的监察制度和奖惩制度,让行政事业单位真正把会计基础工作重视起来。

3.完善部门预算制度,提高预算控制能力

财政预算制度可以对单位未来一段时间的财务情况进行预测,从而保证单位运营的稳定性。可以说,财政预算制度的出现,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里程碑。而部门预算又是单位财务预算的细化,提高了预算的约束力、控制强度,具体表现在:1.?U大了预算控制的范围;2.细化了预算控制内容;3.完善了财务审批程序;

4、提高了控制标准的合理性。为了完善部门预算制度,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进一步扩大部门预算的范围,尽量囊括各部门的全部财务收支事项,并且使得预算的调整、追加程序更加严格;第二,有机结合部门预算和单位内部责任预算,简单来说,就是各1级预算和2级预算部门能够协同合作,共同促进预算控制能力的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得出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重要性,进而希望能够真正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做好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妍芯;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年第04期:196-197页:共2页

[2]王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年第12期:121-122页:共2页

[3]张立宝;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09年第11期:113-113页:共1页

[4]李佳子;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年第12期:102-102页:共1页

[5]杨宗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师;2012年No.151第16期:48-49页:共2页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及对策 篇2

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民经济整体之中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虽然其本身不追求组织经济利益最大化,但却为整体经济的发展创造各种必需条件。随着近几年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国家于近几年先后出台《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等法规和政策以引导我国企业规范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为我国市场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大部分财务会计法规都是针对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很少有相关政策引导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不能为行政事业单位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提供有效的引导和借鉴,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级基层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较为迟缓,思想意识较为保守,财政内部控制意识欠缺。而财务内部控制则恰恰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核心所在,财务内部控制的失效不仅仅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还会严重干扰行政事业单位相关职能的发挥。

二、行政事业单位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作用

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所有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也是行政事业单位保全国有资产、发挥其应有职能的前提,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之下,行政事业单位完善其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有以下重要作用和意义:

(一)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性

行政事业单位所有的资产都由国家财政转款拨付所购买,行政事业单位在使用和管理所有资产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性,防止国有资产的损害和流失,特别是一些县级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规模极其有限,保证资产安全性的作用就更加重要。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可以有效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性,促进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有效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发挥其职能

与一般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相比,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财务管理工作以社会总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不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第二,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资金使用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相关经济效益,而是为了实现社会总效益;第三,不存在所有者权益,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倒闭或者清算。由以上三个特点就可以看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真正目的就是有效利用国家财政资金,为社会整体经济发展服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县级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地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也不断成熟,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体系,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并没有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完善,特别是一些县级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行政事业单位缺乏财务内部控制意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企业需要通过财务管理活动为企业获取直接经济效益,企业也会着重关注财务内部控制,国家也相继出台多部政策引导和规范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活动。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都来源于财政直接拨款,财务管理的直接目的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通过财务管理活动为行政事业单位发挥其社会职能提供保障。在此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往往易被国家和相关管理人员忽视。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也与企业存在较大差异,相关财务管理领导具有很大的权限,直接破坏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完整性,也会导致下属财务管理人员忽视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较为缺乏,特别是一些县级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较慢,思想意识较为保守,内部控制意识更加缺乏,严重干扰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进程。

(二)财务预算不严格,资金管理不规范

严格的预算管理和规范的资金管理是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受长期体制影响,部分县级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意识到严格财务预算对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财务预算方案制定不合理,预算执行不严格,导致财务预算成为财务计划,不能为财务内部控制提供有效的保证。另外,部分县级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不规范,资金的保管与使用都没有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很容易导致公款挪用和私自占用,部分部门“小金库”现象严重。同时,部分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也没有对资金的管理实行责任制,一旦资金管理出现问题,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部门就会互相推诿,不能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也就不能有效的限制资金管理违规现象的发生。

(三)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基础会计工作不规范

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相对企业而言较为简单,财务管理工作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相对比较低。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所面临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所承担的社会职责也越来越重,财务管理工作也会较过去更加复杂。但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部分县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队伍老化,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较为缺失。另外,规范的会计工作是财务内部控制的基础,部分县级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岗位没有按照财务内部控制的要求对不相容岗位进行分离,也没有制定规范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以及相关基础会计业务处理规章制度,易导致单位内部的基础会计管理工作混乱,为部分人员做假账留下空间,严重破坏了组织财务内部控制的完整性。

(四)风险管理意识缺失,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宽松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于国家行政拨款,其社会职能也较为单一,这就导致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意识较为淡薄,特别是一些县级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没有在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和管理机制,严重破坏了单位财务管理的稳定性。另外,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机制是行政管理体制,在单位内部很难形成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高层管理人员很难得到有效的监督和审计。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在业务以及管理上比较独立,政府以及社会上独立第三方机构很难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形成严格监督,这就导致部分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外部监督过于宽松,严重的降低了外部监督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作用。

四、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建议与对策

县级行政事业单位虽然不直接通过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创造经济效益,但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则是行政事业单位所有管理工作的核心,针对目前部分县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着手解决:

(一)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意识

与一般的企业相比,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和使用更加稳定,特别是一些县级基层的行政事业单位,所处地区经济发展较为滞后,所面临的整体环境也相对简单,相关人员的财务内部控制意识也就更加淡薄,这给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造成了不利环境。针对这一情况,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强化财务内部控制意识,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在单位内部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宣传,开展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活动,让所有的员工正确认识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全员参与财务内部控制活动。同时,相关部门领导需要带头支持财务内部控制活动,带头执行单位各项财务规章制度,规范单位各项财务业务办理流程,为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严格执行财务预算,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

严格的财务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强化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部分县级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所存在的客观问题,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具体着手解决:第一,完善财务预算编制。合理的财务预算是预算管理的基础,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财务部门人员的参与,还需要从行政事业单位各职能部门抽取相关人员参与到预算编制过程,保证财务预算方案能够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在未来一个预算周期内的财务需求;第二,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强化对财务预算执行的监督,防止预算外支出的发生。资金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但目前部分县级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不尽规范,针对这一情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具体解决:第一,完善资金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保证所有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为引导和规范;第二,实行资金管理责任制,保证每一笔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过程都有人负责,防止多头管理和推诿扯皮现象的产生。

(三)加快专业素质人才的培养,规范基础会计工作

高素质的财务专业人才和规范的基础会计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的基础。长期以来县级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和财务管理工作都相对简单,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不大,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行政事业单位也需要大批高素质专业财务管理人才。因此,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加大对现有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还需要行政事业单位积极从外部引进高素质人才来充实现有人才队伍。另外,针对目前县级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基础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加快基础会计业务处理规章制度建设,加大对基础会计工作检查和监督的力度,防止会计业务混乱现象的发生,保证所有会计业务的真实性,保证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四)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和外部监督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行政事业单位虽然不需要通过参与相关经济活动而获取直接经济效益,但也越来越受到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越来越复杂,给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诸多风险。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始终树立风险意识,在单位内部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应对机制,防止单位财务风险的产生,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安全。另外,严格的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也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针对目前部分县级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以及外部监督所存在的问题,需要在单位内部完善干部离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资金管理审计等各项内审工作;需要进一步强化单位的信息透明度,方便有关机构的监督,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欣.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必要性[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2 (10) .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及对策 篇3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在过去的两年,深圳市出现了两例报账员贪污、挪用公款的案件:案件一,某单位一名女博士报账员,采用虚构合同、假冒签名等方式,骗取国家财政资金人民币145万元;采用篡改借款票据等方式,挪用单位借款66万多元。案件二,某社区出纳员,频繁以支票取现贪污公款290.573216万元,侵占居委会基本账户资金62.181416万元,总额达350多万元。

近年来,党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活动的开展,无不体现国家反腐倡廉的决心,而以上两人,仅以简单而原始的犯罪手段就瞒天过海,屡屡得逞,充分暴露出预算单位内部控制出现的明显漏洞。目前,虽然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国库支付中心),通过国库单一账户的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流出进行监督和规范,并实行“收支两条线”,强化了预算的执行力,但另一方面,过分关注预算执行进度,强调完成预算目标,也导致行政事业单位“重结果轻过程”,忽视资金安排的合理性、科学性,忽视财务管理工作,忽视内部控制,进而影响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影响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甚至导致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因此,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目前刻不容缓的工作,更是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强烈要求。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从静态上讲,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为了防范和管控经济活动风险而建立的内部管理系统,具体体现为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以及落实制度所需要的控制程序和措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控制客体为单位经济活动的风险,而经济活动通常包括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等。

目前,我国已经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财政资金流出得到了一定的监督与保障,政府采购相关条例也在不断地完善,将更多的业务纳入集中采购监管。2012 年 11 月 29 日财政部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对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完善内部控制的制度和程序作出了具体规定,并要求从2014年1月1日开始全国执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也于2014年8月31日通过,为未来各级政府全面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指明了方向,并要求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相关指导性制度在逐步完善,但具体落实到每一个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依然存在不少问题,给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带来隐患。例如:单位领导层缺乏内部控制意识,认为内部控制就是资金審批,内部控制就是财务核算,内部控制就是财务人员不出问题,导致内部控制的片面性;过于强调完成预算目标,预算管理的主观性较强,难以发挥预算对财政资金的监督作用,导致预算执行效果不理想;对于国有资产,注重采购,轻视管理,没有相应的资产使用、领用等管理制度,影响国有资产的有效使用,导致国有资产的资源浪费,等等。

二、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我国推行会计集中核算以来,大部分地区都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国库支付中心),把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都集中在一个部门,由此,部分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认为财务风险控制是会计核算中心(国库支付中心)的事情,就当起了甩手掌柜,忽视了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甚至认为财务工作无足轻重,导致财务人员开展工作时难以得到领导和其他部门的支持与理解,影响了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财务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难以发挥会计信息在行政决策中的作用。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导致财务管理的薄弱,从而直接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效果。

2.会计人员基础不牢固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依赖会计核算中心(国库支付中心)进行资金审核和财务核算,单位内部不再设立独立的财务岗位,没有专职人员,更没有专业人员负责财务管理及会计控制,会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业务水平偏低,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兼职情况普遍存在,甚至有些单位由司机兼职向会计核算中心(国库支付中心)进行日常财务报账工作,直接影响了会计工作的质量,难以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再者,专职、专业财务人员的缺位,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合理性,预算项目不细、编制粗糙,影响预算的约束力;非专业财务人员没有足够的业务能力对预算执行进行深入专业的分析,也加大了预算追加、调整的任意性,影响预算执行进度,导致预算执行效果不理想。

3.国有资产管理薄弱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财务核算由会计核算中心(国库支付中心)负责,出现了核算中心管账不管物、单位管物不管账的局面,账实分离,不少行政事业单位重购置轻管理,没有专职资产管理人员,没有设立资产台帐,没有定期进行实物盘点,职责不清,管理混乱,甚至出现账实不符的问题,导致国有资产使用效能低下或者资源浪费。

4.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内部控制意识的淡薄和对会计核算中心(国库支付中心)的依赖,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杂乱无章。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仅仅针对资金审批环节有一定的内部授权审批控制,而没有针对单位所有经济活动建立独立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实施措施,或者即便有,也是形同虚设,没有落到实处,严重制约了内部控制实施效果。新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实施时间尚短,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实施还没有完全把握,更谈不上相应的监督机制了。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对策

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保证财政资金安全,提高单位管理效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强化内部控制意识

各级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应加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宣传力度,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及培训,强化各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的内部控制意识,明确单位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理解财务管理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使其重视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加强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行政事业单位也应向全体员工灌输内部控制观念,了解内部控制应当覆盖各种业务和事项,不只是某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各个部门相互配合、所有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成果。

2.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要加强内部控制,财务工作人员的基础工作是重要环节之一。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会计法》的规定,选择具有相应资格和专业胜任能力的会计人员,并重视财会人员的培养,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一方面单位应有相应的培训机制,及时、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更新,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并鼓励相关人员通过多种途径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教育,强化会计人员岗位责任,从而更全面地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完善内部控制。

3.建立健全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财政部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使其更科学、更完整、更有效可行。

在岗位设置上,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分离措施,明确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分工和责任,实现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并实行财会部门关键岗位定期轮岗制度。在预算管理上,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严格按照预算法的相关规定,坚持先预算后拨款的原则,控制预算支出的范围与金额,强化对经济活动的预算约束,使预算管理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在國有资产管理上,设立管理专员,建立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健全固定资产的登记、保管制度和物资的收发登记管理制度,定期账实核对,完善固定资产处置制度,以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避免资源浪费或资产流失。

其次,应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对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或岗位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确保内部监督工作有效开展。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风险评估机制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完善,以保证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

四、结论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五个方面: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合理保证单位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合理保证单位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以上既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目标,也是单位的总体目标。

本文介绍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导致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我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应全民动员,树立内部控制理念,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将内部控制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中,才能达到内部控制目标,最终有利于单位职责的履行,更好地为社会、为百姓提供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晶晶.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之思考.会计之友,2014(6):27-29.

[2]刘永泽,唐大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13(1):57-62.

[3]杨淑静.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会计师,2014(8):44-45.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及对策 篇4

摘要:及时发现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能够帮助及时纠正错误所在,提高财政管理工作,从而减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压力。本文重点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帮助逐渐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

关键词: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制度;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属于服务性机构,帮助促进社会进步发展,其不以盈利为经营目的[1]。近年来社会在进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也应与时俱进,从而才能确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根据时代变化需求来逐渐改进财务管理工作方法,善于并及时发现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一、分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发现的不足之处

(一)财务管理过程中预算管理工作存在欠缺。预算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起点,属于基础性工作。预算工作直接关系着后续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但是在工作过程中发现某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实行预算管理过程中表现出一些不足。部分事业单位不重视预算编制工作及其评价工作,以为只要财政拨款就不需要进行良好有效的预算管理,从而在项目预算支出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以及盲目性。这些都是因为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认识不足引起的。在工作中也发现了存在费用支出审批制度不健全问题,有些事业单位出现随意更改现有资金用途,随意增加开支范围,或者不经过审批就提高相应的补贴标准,并且专用款项用途不清晰问题也经常出现。另一方面,有些事业单位虽然制定了相应的预算编制及管理审批制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做到明确资金使用全过程,缺乏对资金使用的概括总结,不利于今后支出预算管理工作。

(二)财务管理工作中资产管理的不足之处。事业单位中财产物资不能及时进行结算处理,容易影响财产物资,从而出现坏账、呆账。例如有些事业单位把本单位不经常使用或者陈设着的物资拨给有需要的事业单位,之后财务部门没有对该事做好记账结算工作,长期挂应收账款,长期如此从而导致变成呆账坏账。

(三)财务管理工作中表现出会计基础工作混乱,内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问题。事业单位部分财务工作者存在身兼数职现象,加上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不重视相应的业务培训工作及后续教育活动。进而影响现代先进管理措施的实行,导致财务日常工作限制在帐表处理环节,没有充分发挥财务参与决策、监督作用。问题所在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1)财务记账不准确:表现在事业单位经济业务内容混乱,使用的会计科目名称不符合,相应的业务处理工作不及时。有些事业单位在月末进行结账工作时,出现会计科目与原始平整内容不相对应情况,并且相应的业务记录不准确。另一方面,有些事业单位在年终进行结账过程中没有做收入和支出结转处理,而是采用对转两个对应的会计科目,从而造成会计核算结余工作不完整、不准确。(2)存在会计原始凭证不合理、不规范情况:主要表现在原始凭证没有经过财务工作者的审核,书写内容不清楚,比如有些原始凭证出现单价信息以及数量信息缺失情况,有些发票内容不明确、缺少销售单位盖章等问题。从而导致原始凭证不规范、内容混乱等问题,影响了会计凭证的真实性。(3)会计工作中往来帐管管理不严,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没有进行严格把关:对于拨款行为,部分上级事业单位没有事先做好相应的核查论证工作,从而为不良分子提供专项资金他用的机会,影响各级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

二、针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加强预算管理力度。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是预算编制工作,因此预算编制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及财务管理工作质量[2]。因此做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是确保事业单位资金得到合理使用。所以,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制定合理的预算制度,并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做到合理筹集分配资金,确保全部拨款资金都能使用在指定且明确的项目中。此外,事业单位哈hi应提高预算工作的管理,根据制定好的相应预算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并执行,对于上级已经确定并同意审批的预算决定及资金用途,不能随意更改这些决定。在这一过程中相应的管理、监督人员应做好经费开支使用跟踪工作,以便及时帮助发现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应不断提高预算控制、监督管理工作,帮助建立良好的预算控制、监督制度,形成科学的预算使用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科学性。

(二)加强会计基础性工作,完善财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应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制定一整套完备、严格统一的财务手续经办流程,从而确保会计基础工作严密、规范,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完整性、真实性。事业单位需要制定严格的物资管理相关制度,积极做到责任到人。财务人员应根据会计制度建立好基础数据存档工作,认真记录账簿,对于原始票据应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可靠。并且在年末结账时需对各种往来款项做好分类处理工作,结合事业大单位实际情况逐渐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不影响会计工作正常开展。需要完善会计制度比如说财产清查制度、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以及资金专款使用制度等等,确保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能得到保障。

(三)重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物资的管理工作。事业单位应重视国有资产、物资的管理工作,从转变思想观念做起,不断提高认知,加强实物管理力度。可以将国有资产管理逐渐划入事业单位干部工作绩效考核行列,从而进一步起到督促员工重视并自觉参与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健全事业单位物资购买、安放、保存以及使用等相关管理制度,建立玩啥思念的资产物资登记管理体系。积极做到资产管理工作实现制度化以及科学化,不断规范不想工作流程。

(四)加强事业单位员工对于财务控制的认识,提高财务工作者的综合能力。事业单位内部应对员工定期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使员工能充分认识财务控制及管理工作对于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加强财务控制意识。使员工了解到即使不是财务工作者也要认识、了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及控制制度,并在本岗位上积极配合财务部门的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针对财务工作者专业知识脱节、业务能力不高等问题,事业单位应鼓励这些财务工作者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并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及专业知识能力。从而确保自己能更好的胜任财务方面工作,为单位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五)建立以财务预算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体系。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也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财务预算环节中的两大主要职能是财务管理以及财务计划[3]。行政事业单位应积极建立以预算管理作为主导线路的财务管理体系,将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结合起来,做到预算合理、科学,从而帮助提高工作效率。财务预算时应确保预算贴近实际、严肃,杜绝出现资产没有计划的使用及滥用。良好的财务预算工作能清楚的掌握每一笔物资的用途,从而不会出现物资使用不明确等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市场经济也在不断高速发展,因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也应随着时代变化进行及时调整、改善,及时发现问题所在,然后积极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问题。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重视并做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规范财务基础工作,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有效。

参考文献: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及对策 篇5

现在谈起内部控制,大家比较熟悉的是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于公共支付部n即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拄制工作.讲的还比较少,然而.随着政府部门各项改革措施出台,政府各项职能的逐步完善,公共支出的规模越来越大.对内部控帝}制度的蔓求就越来越高.建立一套完整而又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就越米越成为必然要求。笔者想就这一问题作一些撵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内部财务控镧的概念根据中崮注册会计师协台制定、财政部批准发布的《独立审}卜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中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赍料的真实、台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这个定义是着眼于审计与被审计关系而言.是对企业而言的。

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一)实行内部财务控翩是加强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然要求。在建立杜会注主义市场经薪体制的过程当中,受利益的驱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的违规现象,一些单位和部门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政府部门,由于透明度差.各种制度不健全,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犹为严重。逝年来,各种各样的贪污腐败案件不断出理.一大批官员纷纷落马.其主要原因当然是十人的素质问题.但我们也应当对我们当前的一些制度措施方面的问题作出应有的检讨才对。政府部由于缺乏象企业月5样的市场竞争压

力.所以,在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出现权力的空映是必然的.选就为一些不法之徒提供了方匣之n。

(二)实行内部财务控制是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必然要求。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部门预算、政府采购、集中收付以及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等多项改革措施相继出台,其最终是要建立一种简洁明快的公共财政运作制度。在这样的一种架构之下.单位或者部门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再也不能象计划经崭体制下那样依靠单调的行政命令和职工个人的自觉性来维护.而是需要严密而卫科学的管理手段,包括全面预算、责任预算、绩敬评价。

(三)实施内部财务控箭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国民经济规模的高速增长,政府部门包括各种事业单位的规模和结构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政府部门内部的职责向多元化转变,其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在这样一种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加强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尤其是财务控制制度建设,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比较坚实的保障体系。或者叫做防火墙.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三、内部控制可分为反馈控制、前馈控制.防护性控制三种基本类型(一)反馈控制。是根据过去的情况来指导当前的行动.即从财务活动的结果中发现偏差,及时反馈有关部门或通过自身的职能有效地对经济活动过程进行调整.使过程与目标的差距在控捌对程中运渐缩小,最终达到控制目标。

(二)前馈控制。是一种较积极的控制形式,即通过预测、预计

财务话动即将出现的偏差.在问题没有出现之前.就采取措施加以调整.防忠于束然.确傈财务目标的实现,前馈控制应用较酱遣,范围广。政府部门内部的改革中出现的会计簧派、集中支付等都是这方面有益的尝试。

(三)防护性控制。是在财务话动发生之前.通过在内部设定的某种约束机蒯和一系列的会计制度来抑制经济恬动中偏差的发生。骑护性控制是控制过程本身的一部分.设计财务话动时可事先安排好防护措施。在内部制度的建设t.现在的问题不是出在“缺”宇上,而是出在执行上。政府部门内部的规范化建设搞丁一批有一批,制度出台了锟多.但.最终得到认真执行韵却很有限。

四、确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体系肘应遵循的原则(一)台j击佳原则。行政事业单位在建立内部控箭制度时.必须遵循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并把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落实到内部财舟控制制度中去。这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基础。

(二)有效性原则。内部财务控制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爱财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财务控静j的权力。

(三)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财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井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四)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内部财务控制应当保证单位内部实际财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厦其职责权限的合理捌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闻权责分明、相互制

约、相互监督。

(五)成本效益原则。内部财务控制应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三I台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敬果。成本效益原则要求各单位在内部财务控制中必须运用科学舍理的方珐,以牧小的控制成本和管理成本获得交好的经济效益.保证实施内部财务控制所花费的代价低于因此而获得的效益。

(六)适时性原则。每个单位的外部环境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环境的变化是不以单位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每一个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都应癌着外音lf环境封变化、单位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五、当前完善财务内控体系需做好以下工作‘(一)转变思想观念问题。现在,在行政事业单位一提起财务.就是一个会计、一个出蝻.有的单位还宥兼职瑶象。财务虽然重要.但财务部门不受重税的现象非常明显.其表现在两个方面:~是财务成为单位领导的。小棉袄”,是领导的“小饯柜”,领导很重视,但职工不喜欢;另一种是前面所说,领导和职工都不重视。

(二)完善会计工作组织体系,做好内鄢会计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完善的会计工作组织体系.明确各人对财务工作韵职责.各级会计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权限。严格会计棱算制度,确保会计资料、会计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加大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财舍人员的整体索质。是做好行驶事业单位财舟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三)建立完善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制定台计关为的职责和

工作标准.会计岗位的轮换委派等管理办法.对财务会计关为的考按及墼惩办法,确定垒员性、垒程性的内部控制意识。

(四)建立完善内部牵制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牵制制度的建设方面存在一些固有的蛱陷.如何建立一种完善的内部牵制制度.从而达到机构分离,不相窖职务相分离,职责权限明确,形成相互静J衡机制。是一十非常重要曲问题。

(五)建立完善的预算编制和执行制度。包括预算编制的程序及方法,预算执行的程序及方式(包括集中收付制度的建立等),财产清查制度的完善和确立会计机构内部制定专人对会计帷证进行审棱、复查,制定稽桉工作的组轵程序,处理方法等。

(六)完善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明确财务收支审批^员的权限.确定财务收支的审批程序,重大财务事项的审批办法等。进一步完善一支笔审批制度和程序.加强程序性,减少随意性。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及对策 篇6

内部会计控制由组织的计划和主要或直接与保障资产和财务记录的可靠性相关的所有方法和程序组成,一般来说包括批准和授权系统、保管记录和会计报告的人物与经营或资产保管的任务相分离、对资产的实物控制和内部审计等控制手段,内部会计控制包括资产保护、保证账目和财务报告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有关方法、程序和组织规划。一个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具有按管理部门需要来保证执行经济业务和完成工作的职责,以及保证制度正确实施的有效程序。

摘要:加强对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执法力度和公信力的有效保障,也是促进政府职能科学化的重要基础。文章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以期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强化策略;会计内部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是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非盈利性组织机构,其良好的会计内部控制对国家和党的事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然而在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例如会计内部控制意识不强、财务管理体制还不完善、会计基础工作不够到位、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等,都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为了有效提高事业单位资产安全性与使用效率,维护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势在必行。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现存的问题

(1)会计内部控制意识不强

当下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对于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全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缺乏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过多的重视公共事业管理上的政绩,忽略对单位内部的控制管理,因而对于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建设没有严格的把关;第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对于自身职责的理解存在误差。不少财务人员没有正确认识到自身在会计内部控制中发挥的作用和应尽的职责,对岗位责任约束的意识过于薄弱,造成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其财务控制和监督作用[1]。

(2)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会计基础性工作落实不到位、财务会计工作规范化水平不高、监督和控制手段比较欠缺、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严且成效低下等问题,这些都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造成的结果[2]。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还体现在审计监督职能的弱化对财会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负面影响,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财务支出的审批和报销程序监管不严,内部管理组织构架权责也不清晰,造成单位资产使用效率不高、行政开支过大等现象。

(3)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单位会计预算约束力不够,其二是单位资产实物和财会账务记录信息存在误差。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年度预算尤其是公务费预算编制不够准确和细化,时常出现临时更改和变动的情况,导致预算机制难以正常运转。再加之单位年度预算收支前松后紧、合理性不够,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账目不规范、不及时、不全面以及缺乏严谨、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也是会计基础性工作比较薄弱的突出表现。

(4)内部审计监管体系不到位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监管体系不到位,会大大削弱会计内部控制的成效和执行力度。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普遍还停留在控制主体内部的不合理的监督机制,导致内部审计效果很不理想;其次,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也是导致内部审计体系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还在财务或人力资源管理等部门的领导下运行,因而审计工作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和限制,造成审计结果的权威性和时效性大打折扣。再加上部分单位审计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还不能很好地胜任本职工作,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监管体系效应和约束力度的退化。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问题的应对策略

(1)强化会计内部控制意识

认知意识上的充分重视是确保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顺利实施的前提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应树立起强化会计内部控制的主观意识和参与意识,以单位领导为表率担负起首要责任,工作人员齐心合力维护内部控制制度的施行;其次,通过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事业单位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并建立起良好的内部交流机制,以便全体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动态与成效;最后,明确落实会计内部控制施行的相关责任人,通过到位的奖惩制度和监管制度确保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顺利开展。

(2)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是决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和制度执行有效性的重要基础。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制定一个健全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单位财务会计工作有条不紊、有章可循。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应把握住三个原则:其一是注重会计程序的制约,其二是注重岗位责任的牵制、细化和明确,其三是以预防控制为主,从根本上避免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失效。

(3)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管理

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能够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要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实行职务分离但相互制衡的会计内部控制系统;第二,制定严格的内部核算和监管机制,对会计信息的复核和处理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章程执行,以保障财会业务和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第三,认真抓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建立完善的会计处理程序[3]。

(4)完善内部审计监管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是一个动态性相对较强,且系统性和完整性都比较突出的工作,在其实施过程中必须有严格且完善的内部审计监管体系来制约和鞭策。内部监督工作主要可以分为预算监督和执行监督两部分,在预算的编制中,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做到依法编制,保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监管体系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在执行环节中,工作人员应该加大监督和检查力度,确保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的完整性和违章必究权威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会计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也是保障事业单位高效、稳定运转的必要前提。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建立起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监管体系,从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出发,在实践中不断巩固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唐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2]张超.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3]武燕.略论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J].中国集体经济,2012,(04):169.四、ERP下重组会计流程案例

某电信省级分公司有上千名员工,员工因工作需要经常出差。一般出差费用报销流程为:报账者填写费用报销单后转交业务部门报账员对单据进行审核,审核完毕后,交由部门经理审核。待部门经理审核后,交由直接主管部门经理审核;审批结束后,部门报账员将完成审核的报销单据上交到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接收单据后,进行初审,再交至财务经理审核,财务经理审核之后上交公司领导审批。公司领导审批后,财务部门制单员把相关凭证录入用友系统当中。审核人员通过用友软件审核凭证,审核通过后,出纳将帐转给部门报账员,再经由部门报账员转账至报账员工。在完成上述流程同时,部门报账员需要跟踪记录台账,与财务部门定时核对。

上述流程表明:员工手动填写的费用报销单,通过流转的方式经由各部门领导进行审批。各部门必须有专职报账员,统一报账,建立费用报销台账。还要定期核对财务系统数据。此流程使得工作量大幅度增加,降低了处置效率,整个报账时间拉长到一个星期。而运用ERP就可以实时处理信息流。

某电信省级分公司采用在原有的 OA 系统中执行电子报账的流程。报账员工先将电子报账单录入OA 系统,并扫描相关原始单据入系统;各审批部门人员在 OA 系统中进行审批;财务部门人工审核原始单据,根据提前制定的业务、费用及会计凭证三者间的关联关系,财务人员通过OA系统,让OA 中费用报销数据自行生成ERP 会计凭证。这样就可以分离核心数据与大量业务数据,并自动采集与处理了会计信息。

重新构建报账流程后,费用报账流程从原来的定期统一报账变更为分散实时报账,流程周期从一个星期缩短至两个小时,大大提高报账效率。业务部门无须手动登记台账,业务部门的报销台账可以由系统自动生成,省掉了人工核对账目的流程,系统自动核对数据,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

ERP的实施大幅度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率,很大程度上保障资金的安全。新设计的会计组织,让财务人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到参与经营决策、研究市场营销策略、为顾客提供服务等工作当中,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而无须花大量时间从事核算、对账等事务性工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ERP较好运转的核心就是以信息和技术作为依据与出发点,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特别是 ERP 核心模块。重新构建流程,让过去的职能管理更新为过程管理,将事前管理更新为事后监督,采用计算机协同处理模式,取代原有的串行与反馈控制管理模式。保证成功执行ERP,全方位提升电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及对策 篇7

1.1 缺乏专业专职的财务管理和工作人员, 财务工作整体水平不高

财务人员是财务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 财务人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在实际工作中, 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科室和专门从事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财务人员整体缺乏必需的财务知识而且更换频繁, 很多财务人员刚刚熟悉了工作岗位, 又被更换到其他岗位, 影响了财务工作的延续性和正常有序地开展。有的财会人员一身多职, 疲于应付, 认为只要账目清楚, 不出现短款和长款, 就万事大吉了, 缺乏依法理财的财务管理观念, 不能很好地发挥财务人员的参谋监督作用。

1.2 财务内控制度和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 缺乏执行力度

财务内控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 部分单位内部不仅未设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 而且内部审核监督仅由一人或多人专职或兼职代理。在会计人员配置方面, 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不按规定设置专职会计人员, 或使用无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 缺少会计专业技术知识。还有的单位业务交叉过杂, 人员兼职过多, 职责不明确, 会计出纳由一人兼任, 既管钱又管账。还有些单位为了方便, 全部银行存款印鉴由会计或出纳一人保管。在相关财务制度方面, 没有指定相关性的管理制度, 如接待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现金票据管理制度等, 只根据日常工作经验和无原则的现实需要决定该如何办理, 财务工作缺少规范性。但更多的还是有章不循, 将已订立的制度“印在纸上, 挂在墙上”, 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 内控制度的执行流于形式。审批控制制度存在缺陷, 坚持财务审批一把手“一支笔”制度, 导致权力比较集中, 开支不管是否合理, 单位领导说了算, 把财务人员排除在财务管理范围之外, 财务人员只是被动地跑跑腿, 记记账, 不能起到监督作用。

1.3 财务基础工作薄弱

财务基础工作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票据管理使用不规范。票据未实行专人管理;票据领用缴销手续不齐全, 未设立票据领、发、缴、销登记薄;将收费收据与收款收据混用;收据填写不规范;用自购收据收费等情况大量存在。二是原始凭证审核不严, 经常存在不合规、不合法的票据。一些财务人员在审核票据时把关不严, 对发票来源、开具日期、业务内容把关审核不严, 出现不合规发票列支费用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不合规发票主要是过期的正规发票和国家明令禁止的不能作为报销凭据的各类收款收据、甚至白条。三是忽视对会计档案的管理。很多会计归档不及时、不规范;不完整。大多认为会计档案只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 一些涉及重大事项的业务资料没有归入会计档案中, 严重影响了会计档案的完整性和实用性。四是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科目设置不规范, 有些科目未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如有的单位经费支出、暂存款、暂付款未设明细科目核算;会计科目使用不正确, 如:有的单位将收入款项计入“暂存款”科目核算;会计报表、总账、明细账之间存在账表、账账不相符情况, 甚至记帐凭证金额与原始票据金额也不相符。

1.4 重视预算收支, 忽视预算编制和分析

很多人认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就是问财政“要钱”, 再“花钱”的过程, 因为不存在成本和利益的问题, 对预算的编制和财务收支重要性认识不足, 造成财务决策的随意性, 在管理上出现了“松、散、乱”的现象。有的单位虽然编制了预算, 但对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不进行跟踪审计, 即使跟踪调查, 也是分析肤浅, 总结简单, 效益考核基本走了过场, 成本考核几乎是空白, 从而使许多项目资金难以取得预想的社会效益。

2 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管理和整改。

2.1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分析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以上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 充分发挥资金的作用, 根据会计科目设置和指出情况, 定期形成财务收支情况分析报告, 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方法, 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财务分析, 从微观和宏观上对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情况有清晰地掌握, 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2.2 加强对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的财经法规培训, 强化法律意识

首先, 强化单位领导的财务方面的法律知识。认真学习《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最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制度, 让他们及时掌握最新的财务知识和动态。坚持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定期组织人员参加财政部门组织的各种财务基础工作培训,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提高依法理财和按政策办理的思想观念。推动财务人员由传统的“核算型”向“管理型”和“经营型”会计转变, 真正发挥其财务监督的作用。

2.3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让制度执行落到实处

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科学设置会计岗位和合理配置财务人员, 坚持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审核监督。把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经常性监控与专项检查监督相结合。与财政和审计部门主动加强联系, 改变以往被动应付检查, 不愿面对审计的消极状态, 力争以查促改, 通过审计不断规范财务工作。按照会计和出纳岗位分设, 单位内部按不相容职责相分离的原则, 形成各财务岗位之间、业务与财务之间、单位领导与财务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建立健全公开、透明、规范的财务监督机制, 按照依法公开、实事求是、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 推行单位财务公开工作, 定期向单位职工公布单位财务收支情况, 自觉接受监督。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重要经济管理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 各项事业的成果和行政工作的成绩, 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和包含了事业行政财务管理的成效。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多样化、复杂化。故对新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对策进行探讨, 对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防止腐败等都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杨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 (10) .

[2]王文萍.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J].生产力探究, 2009 (21) .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及对策 篇8

(一)行政事业单位缺乏一套系统完整、规范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①思想认识不到位。单位领导及其财务部门对会计内部控制不了解或不重视,认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预算安排,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只要按规定编好预算、取得资金和使用资金便可以了,而忽视加强对单位财务会计的内部管理。②内控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的核心是行之有效的组织、分工、程序、方法、标准、守则和规程,但很多部门尚未制定系统规范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内控制度,包括经费开支标准,业务流程等,在实际操作中仅凭经验、惯例、或者是按口头不成文的规定办事,管理的随意性较大。一些部门虽然制定了一些会计内控制度和办法,却因陈旧滞后、不完整等种种原因而不能执行或没有执行,执行力低下,制定的制度和办法形同虚设。③人员配备、岗位分工不合规定等等。

(二)财务管理职能较弱,资金使用效益低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职能使得其不能完全市场化,部门预算不规范,经费相互挤占,费用支出无计划、无定额,或是有计划定额但流于形式。财务部门对经费的管理常常是事后核算,忽视了资金使用前的预测和使用中的控制,对经费收支的考核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平衡上,很少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考核。有的预算单位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没有树立讲求经济效益的理财理念,重拨款而轻管理,重预算审核而轻实际效果,对项目资金实际使用绩效缺乏有效地监督和考核。因此,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

(三)财务管理的制度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专项资金的管理。一是把关不严,供应范围过宽。由于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在核拨专项资金前,项目缺乏必要的论证,使资金和应办的项目脱节,从而在各级财政的预算、决算中几乎所有的支出科目都列有专项经费,使用范围带有极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缺少“度”的限定。二是资金分配存在着随意性。“会哭的孩子多吃奶”的情况带有普遍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施行,同时也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以可乘之机。②往来款项的管理。据调查,现在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的账面余额占流动资产的50%以上,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呆账、坏账。主要表现在:采购财产物资商品的预付货款因不及时清算(付款多,购物少)或贷款担保形成呆坏账。③年终清理结算和财务结账。年度终了,对全部会计核算进行清理结算和账务结账是编报年度决算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单位决算报表准确、真实、完整的一项基础工作。突出表现在:单位财务没有及时清理结算,往来款项往往由于跨年度,导致责任不清,形成呆账坏账。

(四)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不恰当其主要表现在:①我国预算会计是以现金制为基础,其目的是汇报支出,为决算服务,它不进行成本核算,因而无法计算和统计行政成本,也无法评价资金的使用效益。②有的预算单位对项目支出的核算不区分不同的专项项目资金,统一使用规定的行政事业单位的科目核算,不利于专项项目资金的管理;而有的单位则只按专项项目归集各项费用,不按科目核算,不利于单位各项费用的整体控制管理。③现行预算单位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的设置和核算内容上,与部门预算编报口径不一致;一般预算支出科目与行政事业单位科目不一致,导致在编制决算时,预算单位必须将会计科目合并或拆分后才能得出预算科目。

(五)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方面,缺乏应有的约束力和严肃性:①有的预算单位在资金使用中,支出控制不严,超支浪费现象严重,超标购买小汽车、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公款进行高档消费,致使单位的会议费、招待费、车辆燃修费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公众形象。②有的预算单位在项目支出资金管理使用中,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界定不清,用项目支出来弥补基本支出经费的不足,用于维持日常公用支出,没有做到专款专用。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各行政事业单位在部门预算编制中存在缺陷:①虽然财政部门要求部门预算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基数法仍普遍被沿用,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②部门预算编制在项目支出的细化程度、基本支出定额制定的科学性等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为一些单位挪用资金、铺张浪费留下了隐患。③部门预算编制不够细致严谨,在安排项目支出预算时人为因素较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不应安排的项目人为安排资金,致使应该安排的项目预算资金不足,影响了预算编报的准确性,导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追加预算比较普遍,影响了预算的严肃性,也给项目的绩效考核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相关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不配套:近年来,我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财政支出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将引起财政预算管理和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重大变革,势必影响到会计核算的内容和方法。但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未因此进行相应的改革,已不适应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会计制度滞后于会计实务的情况越来越突出。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①培养良好的内控意识。按照《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因此,单位负责人应首先提高认识,强化“第一责任主体意识”。单位负责人要带头学习有关财政、财务会计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定期听取本单位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情况汇报,支持财务部门开展工作。其次,财会部门要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建立健全会计内控的责任意识。再次,相关部门要强化内控意识,与财务部门共同承担内控责任。②加强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对单位内各部门定岗定责,明确分工,坚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互相牵制,以达到会计内控的效果;建立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及早发现问题,堵塞漏洞等等。

(二)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①综合性的管理制度,如加强经费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职责等。②单项的管理制度,如加强办公费、电话费、邮资费等管理制度。③相关性的管理制度,如接待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这样,可以从单位内部建立起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做到有章可循,并且严格按制度办事,以堵塞漏洞,节约资金,防止经费支出中的跑、冒、滴、漏,最大限度地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④对项目资金实际使用绩效进行有效地监督和考核。

(三)细化部门预算,提高财务管理的计划与预测能力:建立科学的部门预算,部门预算有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每个单位应当对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对于适当的差异,可以适当调整预算定额标准,使部门预算符合单位的实际情况。

(四)进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①按照公共财政管理的要求,建立起规范、统一的预算会计体系,同时将权责发生制确认基础引入预算会计。②推进预算收支科目改革,对于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不适应部门预算改革需要的科目,要根据现行预算管理的要求进行修订,为各项管理提供有利的基础条件。

(五)严格预算开支,建立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预算一经下达,就要严格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可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约束财务行为。

上一篇:写策划应注意事项下一篇:教学模式课题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