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名言及翻译

2024-07-12

老子的名言及翻译(精选9篇)

老子的名言及翻译 篇1

《老子》的经典名言及翻译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句话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无比的高尚,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而且宁愿呆在世人所厌弃的地方,它的品质接无比的接近于高尚,做人就应当如一弯清泉,保持高尚的节操。

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恶或丑都具有两重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必然事与愿违,导致恶的、不善的结果。

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因为事物都是互相对立而出现的,所以有和无由互相对立而诞生,难和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和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和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和后由互相对立而出现。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老子则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也就是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不要以为弱势人家会瞧不起,其实,正因为人家看不在眼里,反而是生长的好契机。生命的原则是看内里的,不是看外表的;是看生长的,不是看既有的。真正的强者是柔弱之人,是「骨弱筋柔而握固」,像婴儿一般!死板板的,有什么好;活生生的才好!

8、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世人得是名利的心太重,所以得到荣宠和受到屈辱都担惊受怕。畏惧大的祸害也因为害怕,这也就是要求我们能以一颗平常心来待人处事。

9、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人们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时失败了,能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慎终如始,事情就不会失败了。成语“功败垂成”就出自这里。

10、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这句话告诫我们一定要对一些事情保持敬畏之心。

1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说,我有三件宝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爱,第二件叫节俭,第三件叫不敢处在众人之先。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知足的人就是富有。坚持而行的人就是有志。占有而不丧失才是持久,死亡而不被忘记的人才是长寿。不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人,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1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人应该懂得知足常乐,老子说,罪过没有比行私纵欲更为严重的,祸患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严重的,灾难没有比贪欲必得更为惨痛的。所以说懂的知足知止而心无贪求,才能经常适可而满足。

1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万事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15、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愈是让人喜爱的东西,想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很多;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也会让人感到愈难过。故人要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如此方可长久。

老子的名言及翻译 篇2

关键词:道,语言观,对比,翻译

0简介

“道”是《道德经》一书的中心概念和最高范畴。“道”不仅是老子的宇宙论和本体论建立的根基, 也是他的认识论和辨证论得以展开的基础, 同时也是人生论和政治论、语言观和审美论的重要理论支柱。因此, “道”是开启道家哲学智慧之门的钥匙, 了解“道”才能读懂《道德经》。

“道”既然是一种哲学范畴, 与语言的关系密不可分。哲学的抽象思维只有在语言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语言思维同样需要通过哲学来解释。《道德经》的语言本身就体现了“道”的辩证思维和矛盾统一论。在翻译中准确体现老子的语言观是有效传递老子哲学思想的一个有效途径。

前人关于《道德经》翻译的研究大多从文化角度出发, 对某个词、某句话、某章节的翻译进行研究, 还未有人从老子语言观这一视角入手, 间接探讨译本对老子思想的体现。本研究从老子语言观的角度出发, 对比分析两个《道德经》英译本, 从而说明要在正确理解老子语言观的基础上达到传播道家思想的目的。

1 老子的哲学语言观

老子没有系统的语言理论, 其语言观点多数是零散的片断, 而且主要体现在他的哲学论述中。许多学者曾根据这些论述总结出了老子对语言的一些看法和论点。

贾丽娟指出, “老子提出无名的理论, 认为“‘物’可以‘名’, 但是‘名’应符合‘物’存在的某种本质性或规律性的东西。”[2]46

曲舒浩将老子的语言观概括为三点。“首先, 语言可以阐明有限存在, 但对于无限存在有局限。”再次, 命名具有理据性。最后, “语言是思维的牢笼。”[3]119

朱丹认为“老子的语言观主要包括希言、信言、正言若反等。”如第二章“行不言之教”, 第八章“言善信”, 七十八章“正言若反”等。[4]54

孙中原专门探讨了“老子的“正言若反”, , 指出其“是中国传统的辩证逻辑, 它是与形式逻辑相容并存而不互相抵牾冲突的另一种逻辑。”[5]1

陈云龙从“非语观”, [6]41“谦言观”[6]42和“信善观”[6]43三个方面展开, 讨论了老子语言观和言语主张对后世言语行为的影响。

根据以上作者对老子语言观不同理解和概括, 本文将老子的语言观总结为“道不可言”, “正言若反”、“信言”等。以下将以辜正坤和亚瑟威利的《道德经》英译本为例, 对比并探讨他们各自对老子语言观的理解分别如何影响他们的翻译策略, 进而影响对“道”的本质的把握。

2 老子语言观的翻译

首先, 《道德经》开篇就谈到了老子对语言的看法:“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7]1这句话的意思是: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 那它就不是常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 那它就不是常名。老子的这番言论说明了哲学本体论和语言本体论之间的那种非此不可的关系, 强调人类的语言是有限的, 并不能完全把握宇宙的本体和规律。

Arthur译:”The way that can be told of is not an unvarying way;The names that can be named are not unvarying names.”[8]3

辜正坤译:“The Tao that can be expressed in words is not the true and eternal Tao;The name that can be uttered in words is not the true and eternal name.”[9]3

在“道”的译法上, 亚瑟沿用了“道”在汉语中的字面意思。但是way或ways是指“place for walking, traveling, etc;along;path, road, street, etc (路, 道, 街, 径) ”或者是“method, style or manner of doing sth (做某事的) 方法, 方式, 手段”。”“而中国的道家认为, 既然有万物, 万物必定有它们的由来, 于是便把这个“由来”称作“道”。所以, 由此看来老子的“道”内涵比西方人的理解要更深刻很多。辜正坤正是考虑到了这种由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语言缺失, 才自始自终地使用音译Dao/Tao以“保留其精神实质, 同时还可以保持这个核心概念在《道德经》中的贯穿和统一。”[10]34辜对“名”的翻译同样也体现了他对老子的认知论与言语关系的准确理解。第二个”名“被翻成“uttered in words显然更易于为读者接受。相比而言, 亚瑟字对字的翻译造成了读者的困惑和不解。

其次, 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反映在书中的语言上, 就体现为“正言若反”, 即“大量反义词及表示反义关系的词的成对出现, 辞格上运用了极为丰富的矛盾修辞。[4]53“老子的这种语言观是中国传统的辩证逻辑, 是与形式逻辑相容并存而不互相抵牾冲突的另一种逻辑。”在翻译的时候译者需要把原文内在的辩证逻辑翻译成合乎西方思维的语言。

例:“曲则全, 枉则直;洼则盈, 敝则新;少则得, 多则惑。”[7]64

Arthur译:“To remain whole, be twisted!To become straight, let yourself be bent.To become full, be hollow.Be tattered, that you may be renewed.Those that have little, may get more, those that have much, are but perplexed.”[8]47

辜译:“Bow down and you are preserved;Bend and you can be straight;Hollow, then new;Worn, then full;Seek a little and you get a lot;Thus the sage adheres to this One principle (Tao) .”[9]59

文中所举的例子都是“道”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只能通过思辨去感知和体会。但如果直接照原文语言形式翻译出来, 译文读者读过之后根本不知所云, 这就需要译者做一些补充, 让读者了解道家正言若反的语言逻辑, 而辜正坤恰好在最后用one principle做了点睛之笔的补充, 技巧上略高一筹。

最后, 老子的语言观还可见于老子关于使用语言的一些看法以及他个人身体力行的做法。这些看法散见于一些章节之中, 主要表现为“希言”、“信言”、“善言”及“谦言”。具体做法的表现是, “希言”反映到他的书中, 就表现为一部《道德经》内容包罗万象, 却只有区区五千余言。而正是在“信言”这种语言观的指导下, “老子著书五千余言, 朴素自然, 符合真实的面貌, 尤其是书中有许多描绘当时人民生活极为贫困, 而为政者却高高在上、搜刮百姓等社会现实的句子。”[4]55从老子的语言学说和他运用语言的具体行为来看, 的确是言行一致。请看一例: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7]226

Arthur:True words are not fine-sounding;Fine-sounding words are not true.The good man does not prove by argument;And he who proves by argument is not good;True wisdom is different from much learning;Much learning means little wisdom.[8]171

辜:True words are not embellished, the embellished words are not true.A good man does not quibble;He who quibble is not good.A man of true learning does not show off his learning;he who shows off his learning does not have true learning.[9]229

原句的意思是,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 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 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 卖弄自己懂的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根据意思, 可以判定老子在这里主张“信言”而非“美言”, 倾向“善言”而非“巧言”, 推崇“不言”而非“辩言”。在翻译时, 辜译用embellish, quibble, 和show off精准形象地表达了原句的意思, 而且句式简洁, 言辞朴实, 同样也做到了“贵言”、“善言”和“信言”。

3 结语

从以上对老子语言观翻译的三个例子的分析, 可以看出, 为了解《道德经》的核心哲学范畴“道”, 译者需要意识到“道”与《道德经》语言本身的密切关系, 透过语言表层探寻其背后隐藏的哲学思维, 最后从译文读者的角度考虑, 以便于他们理解“道”的概念为目标, 准确再现老子的语言观。

老子的名言及翻译 篇3

[关键词]《老子》;《易传》;损益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9)03—0012—05

在我国古代文化典藉中,《老子》与《易传》(《易大传》)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道家和儒家的代表性文献,这两部典籍体现出各自旨趣迥异的价值观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两者截然对立,实际上它们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可以相互沟通的思想和方法。联系思想史的发展进程,也有助于加深这种认识,魏晋玄学中的“三玄”就包括《老子》、《庄子》、《周易》,所说《周易》自然不仅仅包括占筮文字组成的经文,还包括相传与孔子有关的传文,即《易传》。这或许从一个侧面印证,至少在魏晋时期的玄学家那里,这三部典籍存在着相通的义理,至于典籍哲学思想如何呈现,与解读者有怎样的内在联系,都不可静止孤立地看待。这类现象往往被理解为解释者融合典籍的努力和尝试。实际上,根据学者们的研究,特别是随着对地下新出土史料的整理和研究,《老子》和《易传》尽管形成的具体历史时期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基本被认为是不晚于战国时期的作品。虽然各自的篇目章节也有早晚的差异,如《易传》就已有学者作了分门别类的具体考察,但存在着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这使对这部分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有了可能。

当然,像陈鼓应等先生主张《易传》是以道家哲学为主体,融汇阴阳、儒、墨、法各学派思想而形成的作品,“《易传》学派”是老子哲学开启的道家别派,无疑试图在理论上解决《老子》对《易传》的影响与联系问题。如果这种观点能够成立,那自然会使二者的比较更加有迹可寻。

本文尝试从损益思想角度比较《老子》与《易传》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这种异同所呈现出来的思想文化意义。

一损益思想的内涵及沿革

损益思想,可以简称为变革思想,指人在面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礼仪、文明成果时的基本价值取舍观念。

这种思想最早来源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的“上帝观念”、“天命思想”,损人益天与损天益人是损益思想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也是探讨天人关系(包括天人合一、天人相分)的具体方式和步骤。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天”决不仅仅是自然,而更主要的指天命、天帝、天心等。

早在殷商时期,因为祖先崇拜与上帝神崇拜的纽结,人们服从上帝的意志,但是到了殷末周初,渐渐发生了变化,虽然在西周时期,尽管重视德、孝等主体的修养,基本框架还笼罩在“天命”中,不过,这时的天命已经可以根据人的德行修养发生变化了。这是损人益天的阶段。随着西周末到东周时期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重要变化。对天子(天命)的服从降低了,等级的意识薄弱了。对“天”的崇拜渐渐被对“人”的自信所掩盖、冲淡,如郑国子产称:“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十九年》)随国的季梁也称:“夫民,神之主也。”(《左传·桓公六年》)《诗经》中也出现了不少怀疑天、诅咒天的诗篇,所谓“变雅”之作,如《小雅·节南山》等。这是损天益人的阶段。

到了春秋末期,老子与孔子也很注意损益思想的讨论。在面对礼乐崩坏的局面时,二人解决的办法不同。“在对待周代礼制的态度上,老子是激进者,孔子是保守者;老子是体制外的抗议者,孔子是体制内的改良者。”老子认为,正是“礼”使社会混乱不堪,使人远离了本来的自然状态,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损礼,“损之又损”(《老子·第四十八章》),渐渐达到“无为”、自然的境界,实际上也是一种损益的思想,因为损的是礼,而益的却是人的自然。孔子则重视礼乐,尝试使礼与仁结合起来,努力让已经失去生命力、徒具形式的礼恢复内容和作用。他一方面损礼,改革礼的节文,“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他的历史观就是“礼的损益史”、“固执着旧形式以订正旧内容”;另一方面又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即益人,在《论语》中保留着不少相关的思想。这两种损益观虽然在具体内涵上有很大差异,但基本思维方式相同,即损礼益人,是此前损益思想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对他们的礼乐观、社会观等方面比较的结果,老子崇尚自然,批评人为,所以其损益思想的核心终究是损人益天;而孔子,罕言天道与天命,重视人的礼仪文明,也不说怪力乱神等事。所以其损益思想的核心毕竟是损天益人。

这两种思路,得到了不同学者的继承和发展。如道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就极向往逍遥,万物齐一,各各自适,在《马蹄》、《骈拇》等中竭力反对人为的徒劳,继承了老子的损人益天思想。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和荀子对天人的损益也有所探讨,特别是荀子。孟子还只是万物皆备于我,走一条折中的路线,悄悄地将天安顿在人心中,这样,人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感成为人的天性,自然而然地具有了合理性。苟子比较好地继承了损天益人的思想,主张天人各有分,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假于物”(《荀子·劝学》)。在《非相》等中批评了天命等思想。

这里的粗线条勾勒,旨在揭示《老子》与《易传》损益思想产生和形成的背景。同时,界定它们的地位和功能,也需要在这个链条中来加以反思和认识。

二《老子》的损益观

在《老子》中,贯穿着基本的损益思想。其基本态度是损人益天。此处的“天”指自然,“人”指人为的欲望,“损人益天”也就是不断减损人的过多的欲望使之恢复自然。这种损益观也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反映。

在克制人们的强行妄作方面,老子提醒人们要减损不必要的欲念,不要逞智使强,避免祸患。如“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老子·第三章》),“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老子·第九章》),“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第十二章》)。

正是从这种损人益天、主张自然的角度出发,老子认为,社会的伦理规范往往正是人们自然本性丧失的表征,“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十八章》),“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

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第三十八章》),他从另一个角度反思了礼义制度与人自然本性之间的对立,是其损益观在道德伦理问题上的集中反映。所以,老子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第十九章》),“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老子·第二十章》),“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第二十四章》)。

此外,《老子》一书,根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出于史官”,字里行间具有鲜明的史官特色。其叙说的对象,往往是“万乘之主”,如“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老子-第二十六章》),劝告君主要持重处静,才能更好地治理天下。《老子》中的“圣人”不仅仅指与自然契合的人,而大多主要指统治者,如“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老子·第二十八章》),又如“圣人无为”、“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第二十九章》)。“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论兵时也强调“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老子·第三十章》)。认为“侯王”如果能守道不失,“万物将自宾”(《老子·第三十二章》),“万物将自化”(《老子·第三十七章》),“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第七十二章》)。因此,这种损益观在《老子》中是有明确指向性的,不仅指一般的人的欲望,而更多具体到国君或官长身上,也侧面反映了老子对当时现实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思路。老子甚至明确地指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老子·第七十五章》)

老子关于损益的思考很深刻,“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老子·第四十四章》)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四十八章》),所以,老子在谈到治国行礼时说“治人事天,莫若啬”(《老子·第五十九章》),大国应该戒掉自己的傲心,谦居小国之下,“大者宜为下”(《老子·第六十一章》)。在春秋末期,老子也注意到社会现实问题的严峻性,注意到“天之道”与“人之道”的对立和差异,他从损益的角度将这种情形生动具体地表达了出来,这就是:“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第七十七章》)只有那些“有道者”才会以“有余”“奉天下”,顺应“天之道”,进行合适的损益。相对于现实的“人之道”,这种损益的实质同样也是“损人益天”。

当然,在老子的损益观中,他从自己的哲学思想出发,最后提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第六十五章》),虽免不了授人以“愚民”之讥,但反对的也是违背自然的“智巧”。

因此,老子的损益思想与其“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关系密切,体现在对社会、人生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上,他重视克制减损人过多的欲望,彰显人性的自然和纯朴状态,从而为解决具体的社会人生指出了一条损人益天的简明途径。自然,他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这种主张难以实现,但却依旧将现实作为与“天之道”对立的“人之道”加以反思,目的依然是“损人益天”。

三《易传》的损益观

《周易》经文六爻的递推实质上就体现了一种损益的思想和观念。比如《乾》卦由“初九”至“上九”,依次经历“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和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几个阶段,在卦象上也呈现出了益与损的交融和交替。核心思想则是损益的思想。又如《蒙》卦由“初六”至“上九”,依次经历“发蒙”、“包蒙”、“困蒙”、“童蒙”、“击蒙”几个阶段,也是如此。

不仅《周易》经文和卦象反映了损益的思想。而且在某些卦爻辞中也含有丰富的损益思想,如《坤》卦“初六”,爻辞为“履霜坚冰至”,该文句表达了由“霜”到“冰”的增益过程,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提醒人们防微杜渐,注意事物的发展动态。又如《噬嗑》卦“初九”,爻辞为“屦校灭趾”,校,“木囚也”(《说文解字》),意思是脚曳校前行,校恰掩其足。虽然这种打扮还只是轻囚轻罚的标志,人们自然也可以感觉到“受轻罚于前,则知所警惕,亦免重戮于后”,这种道理自然也体现出担心事态恶化的倾向,事理发展虽然体现了“益”的过程,但人的行为则主要在于了解“损”的真谛,在天地运行之间,妥善地把握事物发展的分界点,反省自躬,本身便就是一个“损”的过程。

自然,《周易》关于“损”“益”思想比较集中地反映在紧密相连的《损》、《益》两卦中。

(一)《损》卦的损益思想

《损》卦,(下兑上艮)。经义本指占筮的情形和结果,“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意思是如遇到此卦,作战自有俘获;事情大吉大利;所占问的事宜可以实行。祭祀鬼神,即使只用两簋饭,也可用来行享祭的大礼。尤要注意的是后一句,该句的“曷”,按高亨先生的看法,“借为馈,馈食也”,馈食于鬼神,即祭祀,所以实际上谈论了在祭祀过程中的“损礼”问题,也就是后来所说的“煞礼”,减损礼的形式而不致影响祭祀的效果。这一卦题名为《损》,自有渊源。

但是在经文中,只是谈及“损”礼是否可行的问题,意义还不是很丰富。后来在历代的传文中,《损》卦的哲学意义日渐被揭示了出来。

《易大传》,《彖辞》注意到《损》卦上下卦(或者外内卦)的寓意和属性,并将它们放置在一个系统中加以考察,指出艮象山,系阳卦,属刚,以比贵族;兑象泽,系阴卦,属柔,以比民,所以《损》卦显示了贵族高居民上、损下以益上的道理。正如高亨先生指出的,《损》卦得名,并非从贵族角度,而是从民的角度,“损在民,自民之角度言之”。《彖辞》又赋予了“时”的观念,“损”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实行的行为,不是常礼,“二簋应有时”,比如战争、丧国、大灾、路中,从而将“损”视为权宜之计;“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彖辞》的“损刚益柔”自然也超出了《损》卦经文的意思,却反而与《益》卦相近,是一种纷杂的现象,姑且不论。但是,“时”的观念,在损益问题上被充分提出来了,也就是说,损益改革要注意考察事物的实际情况。根据时势的需要采取相应的行动,才能达到上下和睦、百业兴旺的境地。

《象辞》则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即通过卦象揭示人修养的道理,认为山下有泽,不免侵蚀损坏,从《损》卦中君子可以明白“惩忿窒欲”的重要,克制愤怒和贪欲,才能不断完善人的德行。《象辞》在解释该卦各爻辞时也紧扣着这个修

养身心的思路,所以很强调“志”,讨论是否“合志”、“中以为志”、“损其疾”、“大得志”等问题,概括起来,即君子如果在做事时能考虑是否合乎志愿,坚守正中之道,克服不足和弱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损己益人,自能得到人们的支持和帮助,从而实现自己的抱负,就是“大得志”。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象辞》解释也没有完全忽视“损”、“益”之间的联系,这进一步说明两卦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关系。

(二)《益》卦的损益思想

《益》卦,(下震上翼)。经义本指占筮的情形和结果,“利有攸往。利涉大川”,意思是遇到此卦,所占诸事皆利,渡涉江河也无不顺利。经义本身与该卦卦名了无关涉。《易传》。《彖辞》解为:“《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按高亨先生解释,“说读为悦,喜悦也。下下,君以卑谦之态度礼敬民”,所以,《益》卦之所以称为“益”,正是从下民的角度出发的,即损上益下。实际上,这种解释的根据也是该卦的卦象特征和属性。《益》卦下震上巽,震为阳卦,属刚。象君,巽为阴卦,属柔,象民,所以被解为君居民下。损上(君)益下(民)。可见,联系前文,《彖辞》在解《损》、《益》二卦时角度是一致的,即都是从民(下)的角度出发确定损益的,因为损益是相互对立的矛盾统一体,具有相对性,只有选定明确的立足点才能展开论说。至于《彖辞》为什么选定“民”(下)为立足点,则是颇耐人寻味的。如果说《彖辞》有明确的思想倾向的话,那么,至少“民本”思想是其思想观念上一个重要的特征。

《彖辞》根据《益》卦上、下卦的卦象和中位,指出君臣各处其位,这是“中正”之道;同时补充了“木动”“行舟”的道理。它又进一步引申为“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这是对《益》卦“益”思想的丰富和扩展,使其成为万事万物的生成法则。但是如果联系《彖辞》解《损》卦的文字,不难看出,《彖辞》作者比较好地贯彻了两个原则:一是选定从下民观察的角度,一是坚持“时”的观念。所以,无论损还是益,关键是“时”的变化。在君民各有常位的观念下,损和益毕竟都是暂时的、临时的、相机的举动,都是“与时偕行”的举动,而不是“常道”。

《象辞》则根据巽震的风雷语义,揭示了德刑的教化意义,从而引申出“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迁善改过”也是成为君子的修养功夫,但已是对经文主旨的引申和发挥了,其中寄寓了损益的思想,即“损过益善”,与《损》卦“惩忿窒欲”的损己是内在统一的。可见,针对《损》、《益》卦,《易传》中的《彖辞》和《象辞》解释具有鲜明的特色,采用了统一的标准和尺度,这给我们理解时提供了一定的方便,即把握损益思想,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才能最终获得对“道”的体悟和理解。在思想观念上,能够认识到“民”的重要和“时”的影响,这是《易传》损益思想的突出贡献。但是,囿于常位常道的观念,《易传》的损益思想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或临时性,是必要时用来调剂的手段,而远不是正常的做法。但是,毕竟较漠视民的地位的观念要进步得多。

四《老子》与《易传》的损益观实质及影响

从损益观角度比较《老子》和《易传》,容易在表面上突出其中的一些关联和差异,但是,更深刻的则是在思想学术史上,学者们对二者努力进行融合,不断推动中国思想史的前进和发展,显示了二者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老子》与《易传》之间的相似性比较分明。仅就《损》、《益》卦及其传辞而言,就能略窥一二。

《损》卦,《彖辞》揭示突出了天地万物盈虚消息的变化过程,其中贯穿了“物极必反”的思想原则,与《老子》一致,“反者,‘道’之动”(《老子》第四十章),“慎终如始”(《老子》第六十四章)。关于这一点,陈鼓应先生做过集中的考察和论述。

损益思想在《易传》中有具体的运用。如《谦》卦,《彖辞》指出:“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所论损盈益谦思想与《老子》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一致。或许我们未必直接肯定《彖传》的主导思想是道家思想,但是在损益观上二者存在的一致也自毋庸讳言。同时,它们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是值得注意的。《彖传》虽说人道恶盈好谦,但在人道与天道之间却并未有截然的对立;而《老子》则说“人之道,损有余以奉不足”(《老子》七十七章),却明显彰示了天人之间的显著差别,虽然老子以“天之道”批评了“人之道”的悖谬,但毕竟这种差别对我们判断《老子》与《易传》的关系提供了某种挑战。

《周易》《损》卦、《益》卦的思想影响深远,特别是《彖辞》、《象辞》的解释成为后来不少哲学家、思想家阐发和建构自己思想体系的基础。其中比较醒目的是魏晋时期的玄学家王弼、清初著名学者王夫之等。

王弼注解《损》卦的《彖辞》“艮为阳,兑为阴,凡阴顺于阳者也。阳止于上,阴说而顺,损上益下,上行之义也”,《益》卦的《彖辞》“震,阳也;巽,阴也。巽,非违震者,处上而巽,不违于下,损上益下之谓也”。王弼受《彖辞》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出发点同样也是根据《损》、《益》二卦上下卦的属性立说。他注解《损》卦爻辞“损之为道,损下益上,损刚益柔,以应其时”,也有“时”的观念。在立说方式和观念上受到《彖辞》的影响。王弼的独特贡献是通过对“时”和“刚柔”关系的反思,建构起自己的玄学思想,主张损益的动力源于“时”的发展需要,而不是事物刚柔的属性。

王夫之认为,作为天地所行的大道,必要时的损益是正常的,他联系人的“性情”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和阐发:“性静而止,情动而流;止以为畜,畜厚则流。迨其既流,不需其长,随应而变,往而得损者,亦固然之势矣。”王夫之着重强调了“损”的“时”的特征,即“随应而变”。这继承了《彖辞》的看法。

但是在论述如何“损”的问题时,他主张对性情理欲不能截然分开,受《象辞》的影响更大。他认为君子用“损”,主要体现在“惩忿”和“窒欲”上,当“性甫正而情兴,则抑酌其遇,称其才,而因授之以节已耳”,可见他所说的“损”不过是根据人的才情性的实际作些节制罢了,而不是完全扫除净尽,实际上扫除净尽也是不可能的,当“忿”“欲”不存时,性又依托什么存在呢?

王夫之的改造和深化,正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史的演进规律,这是对宋明理学理性反思的结果,也是对释、老(道)二学积极回应的表现。王夫之批评道:“彼佛、老者,皆托损以鸣其修。而岂知所谓损者,因三人之行而酌损之,惟其才之可任而遇难辞也。岂并其清明之嗜欲,强固之气质,概衰替之,以游惰为否塞之归也哉?”他主张“尊性者必录其才,达情者以养其性。故未变则泰而必享,已变则损而有时。既登才情以辅性,抑凝性以存才情。损者,衰世之卦也。处其变矣,而后惩、窒之事起焉。”王夫之对才、情、性已有了比较辩证的认识,摆脱情性对立的思想樊篱,提出“尊

性”“录才”“存情”的看法,振聋发聩。令人深思。他论“损”在人的修养方面的表现,体现出自己的思想面貌。论述也明显较《易传》深刻细腻。

王夫之认为“益”也是万事万物的一种规律。他从五行与天地之间的关系出发,指出“五行相养以养群有。受养为壮,施养为老”,提出“道在必行而无容已者,不及是而道未足以行也”、“道之益,岂问器之损哉?”由万物之间的相互滋养,此亡而彼长,观察到事物之间存在着“益”道,即辅佐和成全他者的道。难能可贵的是,王夫之强调,要通过对事物消长现象的超越和洞察,来把握事物内在的“益”道,从而使“益”道上升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法则。同时,他从卦象中分析阴与阳的消长关系,提出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阴益而阳非损”,这是一种新的发展,它意味着阴与阳并非全部是对立的关系,也有相辅相成的方面。这些解释都超出了《周易》经文的原意和《易传》的范围,反映了王夫之自己的思想。

总之,《易传》中的损益思想很有特色,尽管《彖辞》和《象辞》略有不同,但其民本、重时、修身的观念对后世思想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仅从损益思想角度考察,《易传》与《老子》有相似的一面,都重视“反”的功能和作用,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关系,但同时也存在着鲜明的差异。《易传》思想明显有了进一步的成熟与发展。《易传》在解《损》、《益》两卦时,《彖辞》侧重上下,《象辞》侧重己人、过善,从而将《老子》、《论语》等所探讨的天人之间的损益观念,吸收融会并进一步具体化起来,无疑是一种新的融合与创新,它使《易传》在论述损益时对修养论的强调更加充分突出。随着后世学术史的演进,《易传》与《老子》的相互结合与分辨形成了新的思想和观点,如王夫之等。在清理和把握王夫之学术思想时,不能不重视他与《老子》以及《易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损益观问题上。这是我们从微观的损益角度对《老子》与《易传》关系考察后得出的结论。

[参考文献]

[1]李镜池.周易探源[MI.北京:中华书局.1978.

[2]陈鼓应.老庄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侯外庐.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M].上海:国际文化服务社

[4]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5]高亨.周易古经今注(重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4.

[6]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8.

[7]赵源一.王弼解(易)之道阐释[J].周易研究.2006,(6):21.

老子第九章原文及翻译 篇4

[原文]

持而盈之①,不如其已②;揣而锐之③,不可长保④。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⑤。功成身退⑥,天之道也⑦。

[译文]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注释]

①持而盈之:持,手执、手棒。此句意为持执盈满,自满自骄。

②不如其已:已,止。不如适可而止。

③揣而锐之:把铁器磨得又尖又利。揣,捶击的意思。

④长保:不能长久保存。

⑤咎:过失、灾祸。

⑥功成身退:功成名就之后,不再身居其位,而应适时退下。“身退”并不是退隐山林,而是不居功贪位。

⑦天之道:指自然规律。

[引语]

这一章正面讲一般人的为人之道,主旨是要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老子认为,不论做什么事都不可过度,而应该适可即止,锋芒毕露,富贵而骄,居功贪位,都是过度的表现,难免招致灾祸。一般人遇到名利当头的时候,没有不心醉神往的.,没有不趋之若鹜的。老子在这里说出了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的祸害,希望人们把握好度,适可而止。本章的主旨在于写“盈”。“盈”即是满溢、过度的意思。自满自骄都是“盈”的表现。持“盈”的结果,将不免于倾覆的祸患。所以老子谆谆告诫人们不可“盈”,一个人在成就了功名之后,就应当身退不盈,才是长保之道。

[评析]

本章论述的重点是“盈”和“功成身退”。贪慕权位利禄的人,往往得寸进尺;恃才傲物的人,总是锋芒毕露,耀人眼目,这些是应该引以为戒的。否则,富贵而骄,便会招来祸患。就普通人而言,建立功名是相当困难的,但功成名就之后如何去对待它,那就更不容易了。老子劝人功成而不居,急流勇退,结果可以保全天年。然而有些人则贪心不足,居功自傲,忘乎所以,结果身败名裂。比如秦国丞相李斯即是如此。李斯在秦国为官,已经做到丞相之职,可谓富贵功史于一身,权大势重不可一世。然而最终却做了阶下囚。临刑时,他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不仅丞相做不成了,连做一个布衣百姓与儿子外出狩猎的机会也没有了,这是多么典型的一个事例啊!然而,对普通人而言,如果他没有身败名裂之时,是不大可能领会“功成身退”的真谛的。

老子的名言警句 篇5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

《道德经》第一十七章:“信不足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道德经》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德经》第八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 有大伪。”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道德经》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老子的教育名言 篇6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3、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6、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8、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0、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3、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4、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

16、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7、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20、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2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2、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4、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8、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9、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30、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1、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3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老子说的名言 篇7

2.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4.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6.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7.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8.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9.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老子的名言及翻译 篇8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老子名句

·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 Lernen ist wie Rudern gegen den Strom.H?rt man damit auf, treibt man zurück

·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老子语录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 将欲取之,必先之。

·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语录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老子名言

·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老子名言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老子名句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

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名言

·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 老子名句

·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名言 经典语录-老子 篇9

名言 經典語錄-老子

作品:《老子》 作者:老子

老子資料:又稱老聃、李耳,我國古代春秋後期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

《老子》經典語錄 名人名言

禍莫大於輕敵。—— 老子經典語錄

春秋·老聃《老子》六十九章。本句大意 是:最大的災禍來自輕敵。輕敵,就會過分迷信自己的實力,從而作出錯誤的判斷;輕敵,就不能正確地分析敵情,容易放鬆警惕,給敵人造成可乘之機,因此,輕 敵為古今兵家之大忌。此句可作為用兵者的座右銘,同時對每人也都具有警戒意義。無論幹什麼工作,鬆懈、麻痺、輕敵都會導致失敗,甚至會引出不測之禍。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四章。這兩句大意是:謹慎地做到最終,就像開始時一樣,就不會 有失敗和差錯。辦任何事情,自始至終都應慎之又慎,這樣才不會出現差錯。大凡人們辦事時,容易虎頭蛇尾,開始時認真﹑細緻、謹慎、嚴肅,久後則是敷衍、馬 虎、粗心、草率,這樣,往往辦不好事情。故老子「慎終如始」的名言告誡人們辦事應有始有終,始終如一,這樣才不致把事情辦糟,這是很有教育意義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春秋·老聃《老子》第三十三章。這兩句大意是:善於識別人的人,可謂智慧;善於認識自已 的人,可謂明達。常言說「知人知面不知心」,故知人很難,能知人者十分聰明;能瞭解自己的長處短處,更十分困難,故人貴有自知之明。此二句以精練的語言指 出知人難,自知更難;只有能認識別人又能認識自己的人,才稱得上明智。它強調人要有自知之明,要善於取人之長,補已之短。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名言好句 春秋·老聃《老子》第八十一章。信言:真誠的話。美:華麗。這兩句大意是:真誠的話,不一定詞藻華麗;華麗悅耳的話,往往不真誠。真實誠懇的話,其目的並不在取悅於人,而在於說出真實,道出真情,所以往往不以華麗的詞藻來裝飾;華麗動聽的語言,往往是為了取悅於人,甚而對人欺騙,所以它須要以華麗來掩飾虛假。因而鑑別語言之真實誠懇與 否,不應以是否華美為標準。這兩句可用以辨別語言的是否真實可信,以揭穿虛假語言華美的外裝。九層之台,起於累士。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四章。累土:堆疊起來的土。這兩句大意是:九層的高台,起於一 點一點堆疊起來的土。這兩句話清楚地顯示了事物變化過程中質與量的關係:土的堆積(即量的變化)達到定的高度(即量變的一定界限),就構成了九層高台(即 引起質的變化:「土」變成了「台」)。量變過程達到一定限度引起質的變化,如此循環往復,推動事物進入高級形態。可用於說明質與量的關係,也可用於說明任 何事物的成功起始於細微工夫的積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四章,本句大意是:一千里的路程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任何成功 都起於具體的努力。千里的行程,是從腳下邁出第一步開始的。只有不懈地堅持,紮紮實實一步一步地做,才會取得成功和勝利。這兩句話說明:由小而大的量的積 累,才能引起質的變化,取得事業的成功。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老子經典語錄

春秋·老聃《老子》第七十九章 注。天道:天理,即自然的規律。親:親近。與:給與。善人:好人。這兩句大意是:天理公道,無親暱,不偏私,常常使善良的人得福。這是一種不足為訓的天道 觀,但人們常借它來說明善人總會得到善報,因為天理是最公道的,以此來安慰、勸勉那些受委屈,遭挫折,遭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好人。這句名言和「善有善報,惡 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的名言一樣,代表了人們的願望,也從宏觀上、總體上說明了具有規律性的社會現象。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春秋·老聃《老子》七十三章。天網:天道之網。恢恢:形容非常廣大。疏:指網眼稀疏。這 兩句大意是:主宰宇宙萬物的天道之網廣大無邊,雖然它的網眼稀疏,但任何罪惡它都一點不會漏失。~意謂天道公平,任何犯罪作惡,都要受到天的懲罰;現多寫 作「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用以形容作惡多端的壞人,不管他多麼奸詐和狡猾,顯赫和不可一世,到頭來都難逃人民的法網和正義的懲罰。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春秋·老聃《老子》六十九章。抗兵:對抗的軍隊。加:施。哀者:充滿悲憤心情的一方。這 兩句大意為:兩國舉兵相加,受侵略而懷著悲憤心情的一方將會獲勝。此二句寫出了老子的戰爭觀。老子認為:反侵略的戰爭一定能獲勝。他認為:兩支對抗的軍隊 相遇,受侵略的國家的戰士們滿懷著義憤,決心和敵人拚命,一夫拚命,萬夫難當,這樣的軍隊自然能獲勝.成語「哀兵必勝」即出於此。此二句可用以說明被壓 迫、受欺凌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以正治國,以奇用兵。—— 老子名言好句

春秋·老聃《老子》五十章。以: 用。正:正常。奇:出人意料。這兩句大意是:用正常的方法治理國家,用特殊的、變化的方法指導戰爭。這兩句的重心在前一句。辦任何事情的方法都有奇正之 分。用兵是對付敵人,要用出人意料、變化多端的方法出奇制勝。治國則是處理國家內部事務,要用正常的方法,不多生變異,橫生事端,還要符合人民的心理要求 和願望,民安則國家也得到安定。選兩句多用於談論治國之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春秋·老聃《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於內而不爭虛名,就不會有屈辱;知止於外而不貪得無厭,就不會有憂患。如此可以使身體健康長壽。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春秋·老聃《老子·五十六章》知(zhi治):同「智」。明智的人不隨便說話,隨便說話 的人沒有真知灼見。也有作另一種理解:智者是不向人民發號施令的,發號施令的人就不是智者。《老子·五十六章》這一章講的是智者的修養方法及其效果。老子 認為,智者不應是說教者,而應通過自我修養,言行一致,豁達大度,以取得人們的尊崇。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老子經典語錄

春秋·老聃《老子》第二十四 章。伐:自我誇耀。矜(jīn今):自尊自大。這兩句大意是:自我誇耀的人沒有功勞,妄自尊大的人不會長進。物極必反,柔弱者居上,是老子學說的核心。他 說聖人把自己放在最後,結果反而會佔先。有了功名,不要以功名自居,才能水遠保持自己的功名。相反,~,稍有點成就妄自尊大、炫耀自己的人,最容易停滯不 前,因此他藉以自矜自誇的資本也不會長久。這兩句可引以戒驕。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三章,輕諾:輕易答應。寡信:很少講信用。多易:把事情看 得很容易。這兩句大意是:輕易許諾一定很少講信用,把事情看得很容易,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人不可輕諾。輕諾的人往往對事情沒有進行細緻的考慮,而輕率地 把事情看得很容易做到,這樣在實際去做時勢必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困難重重,難以克服,事情辦不到,就易於失信。這兩句多用於告誡人不可輕諾,也可用 於說明對輕諾者不可多信。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春秋·老聃《老子》第七十二章。>見(xiàn獻):同「現」,表現。自愛: 愛惜自己的名譽。自貴:自以為了不起。這兩句大意是:有自知之明的人不自我表現,愛惜自己名譽的人不妄自尊大。>這些古訓有可取處,可用以自勉和勉 人,因為謙遜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也有不足處,謙遜不是不要自我意識,假若國人做什麼事都「不自見」,也「不敢為天下先」(《老子》第五十八章),永遠處於封閉狀態,那麼中國怎麼才能走向世界,跨進先進國家的行列?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老子名言好句

春秋·老聃《老子》第二十四 章。自見(xiàn獻):自我表現。彰:明顯。這兩句大意是:自我表現的人眼睛不明,自以為是的人視物不顯。《老子》第二十三章中有「不自見,故明;不自 是,故彰」之語,這裡又反覆申述。喜歡自我表現的人光見到自己的功勞和長處,看不見別人的優點;自以為是的人光知道自己正確,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他們既不 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又不能正確地反映客觀,所以稱為「不明」、「不彰」。可引用以批評驕傲,自滿的人,也可用以自戒。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

春秋·老聃《老子》第十五章。敦:惇厚。朴:質樸,渾朴。曠:空曠,空豁。谷:山 谷,象徵空虛。這兩句大意是:(體道之士)惇厚質樸啊,像未經雕琢的素材;空豁開曠啊,像深山中的幽谷。《老子》的這一章是對體道之士所作的描繪。老子的 「道」深玄精妙,恍惚不可捉摸;老子心目中的「體道之士」也靜謐幽沉,難以測識。~兩旬形容「體道者」淳厚、空豁、渾朴、恬靜等人格修養和精神面貌。老子 認為「上德若谷」,有德之人胸懷謙虛得像深山幽谷一樣。成語「虛懷若谷」即從此而來,常用以形容襟懷寬大,謙虛寬容的人。圖難乾其易,為大於其細。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三章。圖難:圈謀難事.這兩句大意是:做難事應從容易處著 手,做大事應從細微處著手。~二句提出了兩條重要的工作方法:先易後難,化整為零。無論辦什麼事情,必須從容易處著手,由易到難,逐步完成。只有將天下大 事化整為軍。以螞蟻啃骨頭的精神。一件一件去幹,才能最終完成天下大事,不能企圖一口吃成個胖子。可以這兩句說明對待大事,難事的態度及方法。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子經典語錄

春秋·老聃《老子》七十四章。奈何:怎麼。懼之:使之害怕。之,代指「民」。這兩句大意是:老百姓們不怕死,怎麼能用死來威脅他們呢?過兩句今天可用來斥責反動統治者對人民的威脅和迫害,也可用來表現人民不畏強暴,敢於鬥爭的精神。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春秋·老聃《老子》飄風:暴風;朝:早晨。暴風颳不完一個早晨就會停息。比喻來勢雖猛,但持續的時間不會長久。驟:急速。急雨不會下一天。比喻壞人壞事不會長久。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春秋·老聃《老子》第二十二章。這兩句大意是:不與人爭長斗短,所以天下沒有人 能同他爭鬥。老子宣揚的是以退為進,勿與人爭的哲學,今天對這句話要有新的解釋。不與人相爭,怎能立於不敗之地?但爭,要以雄厚的實力作後盾才行。「不 爭」不是放棄努力,相反,卻要埋頭苦幹,做出實績來。不作無謂的口舌之爭,而以成績和實力去爭,那就會立於不敗之地。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老子名言好句

春秋·老聃《老子》第四 十三章。至柔:最柔弱的東西。馳騁:騰越穿行。漢帛書甲本作「馳騁於」,乙本「於」作「乎」,義同。這兩句大意是:天下最柔弱的東西,可以騰越穿行於最堅 硬的東西中。從功用的角度說,老子的哲學可以說是「守雌」、「守柔」的哲學,他非常強調弱的作用。三十六章說:「柔勝剛,弱勝強」,其結論是「故堅強處 下,柔弱處上」(七十六章)。在這裡,老子一方面看到了事物的相對性,同時也看到了正反、強弱的相互轉化。物各有長,也各有短,其用不一,這兩句話正可說 明這種道理。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春秋·老聃《老子》第五十八章。倚:倚存,依靠。伏:潛伏。這兩句大意是: 災禍啊緊靠著幸福,幸福啊潛伏著災禍。這兩句說明了禍福相依的道理。在社會人生中。禍患總是會不斷發生的,倘若不被禍患所嚇倒,而能從中總結經驗,吸取教 訓,激勵自己奮發進取,壞事往往會變成好事,一旦度過了難關,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社會人生中,也會有一帆風順,萬事如意,充滿了幸福的時刻,如果 陶醉於幸福之中,忘乎所以,放鬆警惕,裹足不前,好事也會向壞事轉化,一旦樂極生悲,意想不到的災難就會發生。~兩句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春秋·老聃《老子》六十六章。百谷王:指百川所彙集的地方。下:指處在下 游而水能彙集。這兩句大意是:江海之所以能彙集百川,是因為它甘於處在下游。~兩句與《管子·形勢解》所說「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李斯《諫逐客書》所 說「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劉向《說苑》所說「江海無不受,故長為百川之主」意思相近,都可用以比喻謙虛自下,虛懷若谷,可以使人變得偉大;也可藉 以說明能夠容納眾人,積微成巨的人,可以成就大事業或成為領袖人物。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 老子經典語錄

春秋·老聃《老 子》第二十三章.善人:好人。不善人:壞人。資:借鑑。這幾句大意是:好人可以做壞人的老師,壞人可以做好人時借鑑。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好人可以成為知 道悔改的壞人的榜樣,以之為師,改惡從善,重新做人,壞人也可以成為好人的一面鏡子,以之為戒,引起警覺,免媚壞人的覆轍。~說明事物都可一分為二,具有 格言意義。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春秋·老聃《老子》善良的人不巧說,巧說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春秋·老聃《老子·六十六章》既然要為民眾服務(欲上民),就必須處處以民眾的需求著想(言談舉止都離不開民眾的需求——言下);要領導民眾前進(欲先民),在利益面前的「索取」、「取得」之上,必須把民眾的利益擺在自己以及公務員的前面(身後)。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老子名言好句 春 秋·老聃《老子》第五章。不仁:不仁慈,殘忍。芻(chú除)狗:古代祭杞時用茅草紮成的狗,祭後即棄去,喻輕賤之物。聖人:指國君。這幾句大意是:天地 不仁慈,把萬物作為芻狗;國君殘忍,把百姓作為芻狗。此乃老子有感於當時世亂民苦,而發其悲世憫人之慨。然而,天地無為,萬物得各遂其性而成自然;國君責 在平利民,豈能視人為芻狗,使百姓苦不堪言,命無所存?這幾句可用於批判統治者視民如草芥,對百姓肆意踐踏。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春秋·老聃《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自然界的規 律。損:減少。人之道:人類社會的處事原則。奉:奉獻,供奉。這幾句大意是:自然界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的而補充不足的;人類社會的處事原則卻不是這樣,而是 減少不足的去供奉有餘的。作者用自然和人類作參照對比,意在說明「天道」公平而「人道」不公。後世常以「損不足以奉有餘」說明富人、有產者對窮人、無產者 的殘酷剝削和壓榨。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兩臂合 攏。毫末:毛尖,喻極細微。這兩句大意是:雙臂合攏才能圍往的大樹,是從細小的幼苗長成的。事物總是由一定的元素構成。從發展的眼光看,任何事物都處在不 斷的變化之中;另一方面,事物的生成總是從初始形態向成熟形態過渡。可用於說明事物自微變大的發展變化規律。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老子經典語錄

春秋·老聃《老子·儉欲第四十六》罪惡沒有大過放縱慾望的了,禍患沒有大過不知滿足的了;過失沒有大過貪得無厭的了。所以知道滿足的人,永遠是覺得滿足的快樂的。

老子名言 老子經典語錄

大巧若拙。

強行者有志。—— 老子經典語錄 禍莫大於輕敵。《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六十九章。本句大意是:最大的災禍來 自輕敵。輕敵,就會過分迷信自己的實力,從而作出錯誤的判斷;輕敵,就不能正確地分析敵情,容易放鬆警惕,給敵人造成可乘之機,因此,輕敵為古今兵家之大 忌。此句可作為用兵者的座右銘,同時對每人也都具有警戒意義。無論幹什麼工作,鬆懈、麻痺、輕敵都會導致失敗,甚至會引出不測之禍。治大國,若烹小鮮。《道德經》

春秋·老子《道德經》第六十章鮮: 鮮美的食物;味美的食物。本句的字面意思是「治理大國就像烹調美味的小菜一樣」通行的解釋是:治大國就好像煎(煮)小魚(不要經常翻動)。商·伊尹見商湯 是個賢德的君主,便向他提出自己的治國主張。一次,伊尹借湯詢問飯菜的事,說:「做菜即不能太鹹,也不能太淡,要調好作料才行;治國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 過急,也不能鬆弛懈怠,只有恰到好處,才能把事情辦好。」商湯聽了,很受啟發,便產生重用伊尹之意。商湯和伊尹相談後,頓覺相見恨晚,當即命伊尹為「阿 衡」(宰相),在商湯和伊尹的經營下,商湯的力量開始壯大,想進攻夏桀。為無為,則無不治。—— 老子名言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四章。這兩句大意是:謹 慎地做到最終,就像開始時一樣,就不會有失敗和差錯。辦任何事情,自始至終都應慎之又慎,這樣才不會出現差錯。大凡人們辦事時,容易虎頭蛇尾,開始時認真 ﹑細緻、謹慎、嚴肅,久後則是敷衍、馬虎、粗心、草率,這樣,往往辦不好事情。故老子「慎終如始」的名言告誡人們辦事應有始有終,始終如一,這樣才不致把 事情辦糟,這是很有教育意義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第三十三章。這兩句大意是:善 於識別人的人,可謂智慧;善於認識自已的人,可謂明達。常言說「知人知面不知心」,故知人很難,能知人者十分聰明;能瞭解自己的長處短處,更十分困難,故 人貴有自知之明。此二句以精練的語言指出知人難,自知更難;只有能認識別人又能認識自己的人,才稱得上明智。它強調人要有自知之明,要善於取人之長,補已 之短。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第八十一章。信言:真誠的話。美:華麗。這兩句大意是:真誠的話,不一定詞藻華麗;華麗悅耳的話,往往不真誠。真實誠懇的話,其目的並不在取悅於人,而在於說出真實,道出真情,所以往 往不以華麗的詞藻來裝飾;華麗動聽的語言,往往是為了取悅於人,甚而對人欺騙,所以它須要以華麗來掩飾虛假。因而鑑別語言之真實誠懇與否,不應以是否華美 為標準。這兩句可用以辨別語言的是否真實可信,以揭穿虛假語言華美的外裝。九層之台,起於累士。《老子》—— 老子經典語錄

春 秋·老聃《老子》第六十四章。累土:堆疊起來的土。這兩句大意是:九層的高台,起於一點一點堆疊起來的土。這兩句話清楚地顯示了事物變化過程中質與量的關 係:土的堆積(即量的變化)達到定的高度(即量變的一定界限),就構成了九層高台(即引起質的變化:「土」變成了「台」)。量變過程達到一定限度引起質的 變化,如此循環往復,推動事物進入高級形態。可用於說明質與量的關係,也可用於說明任何事物的成功起始於細微工夫的積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四章,本句大意是:一千 里的路程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任何成功都起於具體的努力。千里的行程,是從腳下邁出第一步開始的。只有不懈地堅持,紮紮實實一步一步地做,才會取得成功和 勝利。這兩句話說明:由小而大的量的積累,才能引起質的變化,取得事業的成功。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第七十九章注。天道:天理,即 自然的規律。親:親近。與:給與。善人:好人。這兩句大意是:天理公道,無親暱,不偏私,常常使善良的人得福。這是一種不足為訓的天道觀,但人們常借它來 說明善人總會得到善報,因為天理是最公道的,以此來安慰、勸勉那些受委屈,遭挫折,遭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好人。這句名言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的名言一樣,代表了人們的願望,也從宏觀上、總體上說明了具有規律性的社會現象。天網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老子名言

春 秋·老聃《老子》七十三章。天網:天道之網。恢恢:形容非常廣大。疏:指網眼稀疏。這兩句大意是:主宰宇宙萬物的天道之網廣大無邊,雖然它的網眼稀疏,但 任何罪惡它都一點不會漏失。~意謂天道公平,任何犯罪作惡,都要受到天的懲罰;現多寫作「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用以形容作惡多端的壞人,不管他多麼奸詐 和狡猾,顯赫和不可一世,到頭來都難逃人民的法網和正義的懲罰。

抗兵相加,哀者勝矣。《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六十九章。抗兵:對抗的軍隊。加:施。哀者:充滿悲憤心情的一方。這兩句大意為:兩國舉兵相加,受侵略而懷著悲憤心情的一方將會獲勝。此二句寫出了老子的戰爭觀。老子認為:反侵略的戰 爭一定能獲勝。他認為:兩支對抗的軍隊相遇,受侵略的國家的戰士們滿懷著義憤,決心和敵人拚命,一夫拚命,萬夫難當,這樣的軍隊自然能獲勝.成語「哀兵必 勝」即出於此。此二句可用以說明被壓迫、受欺凌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以正治國,以奇用兵。《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五十章。以:用。正:正常。奇:出人意料。這兩句大意是:用正常的方法治理國家,用特殊的、變化的方法指導戰爭。這兩句的重心在前一句。辦任何事情的方法都有奇正之分。用兵是對付敵 人,要用出人意料、變化多端的方法出奇制勝。治國則是處理國家內部事務,要用正常的方法,不多生變異,橫生事端,還要符合人民的心理要求和願望,民安則國 家也得到安定。選兩句多用於談論治國之道。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第四十四章》

春秋·老聃《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於內而不爭虛名,就不會有屈辱;知止於外而不貪得無厭,就不會有憂患。如此可以使身體健康長壽。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五十六章》—— 老子經典語錄

春 秋·老聃《老子·五十六章》知(zhi治):同「智」。明智的人不隨便說話,隨便說話的人沒有真知灼見。也有作另一種理解:智者是不向人民發號施令的,發 號施令的人就不是智者。《老子·五十六章》這一章講的是智者的修養方法及其效果。老子認為,智者不應是說教者,而應通過自我修養,言行一致,豁達大度,以 取得人們的尊崇。

聖人……行不言之教。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輕則失本,躁則失君。《道德經》—— 老子名言

春秋·老子《道德經》輕浮就喪失了根本的原則,躁動就會喪失主宰的地位,不要輕率躁動,要戒驕戒躁。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第二十四章。伐:自我誇 耀。矜(jīn今):自尊自大。這兩句大意是:自我誇耀的人沒有功勞,妄自尊大的人不會長進。物極必反,柔弱者居上,是老子學說的核心。他說聖人把自己放 在最後,結果反而會佔先。有了功名,不要以功名自居,才能水遠保持自己的功名。相反,~,稍有點成就妄自尊大、炫耀自己的人,最容易停滯不前,因此他藉以 自矜自誇的資本也不會長久。這兩句可引以戒驕。

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三章,輕諾:輕易答 應。寡信:很少講信用。多易:把事情看得很容易。這兩句大意是:輕易許諾一定很少講信用,把事情看得很容易,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人不可輕諾。輕諾的人往 往對事情沒有進行細緻的考慮,而輕率地把事情看得很容易做到,這樣在實際去做時勢必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困難重重,難以克服,事情辦不到,就易於失 信。這兩句多用於告誡人不可輕諾,也可用於說明對輕諾者不可多信。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老子》—— 老子經典語錄

春 秋·老聃《老子》第七十二章。>見(xiàn獻):同「現」,表現。自愛:愛惜自己的名譽。自貴:自以為了不起。這兩句大意是:有自知之明的人不自 我表現,愛惜自己名譽的人不妄自尊大。>這些古訓有可取處,可用以自勉和勉人,因為謙遜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也有不足處,謙遜不是不要自我意 識,假若國人做什麼事都「不自見」,也「不敢為天下先」(《老子》第五十八章),永遠處於封閉狀態,那麼中國怎麼才能走向世界,跨進先進國家的行列?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第二十四章。自見(xiàn獻):自我表現。彰:明顯。這兩句大意是:自我表現的人眼睛不明,自以為是的人視物不顯。《老子》第二十三章中有「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 彰」之語,這裡又反覆申述。喜歡自我表現的人光見到自己的功勞和長處,看不見別人的優點;自以為是的人光知道自己正確,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他們既不能正確 地認識自己,又不能正確地反映客觀,所以稱為「不明」、「不彰」。可引用以批評驕傲,自滿的人,也可用以自戒。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第十五章。敦:惇厚。朴: 質樸,渾朴。曠:空曠,空豁。谷:山谷,象徵空虛。這兩句大意是:(體道之士)惇厚質樸啊,像未經雕琢的素材;空豁開曠啊,像深山中的幽谷。《老子》的這 一章是對體道之士所作的描繪。老子的「道」深玄精妙,恍惚不可捉摸;老子心目中的「體道之士」也靜謐幽沉,難以測識。~兩旬形容「體道者」淳厚、空豁、渾 朴、恬靜等人格修養和精神面貌。老子認為「上德若谷」,有德之人胸懷謙虛得像深山幽谷一樣。成語「虛懷若谷」即從此而來,常用以形容襟懷寬大,謙虛寬容的 人。圖難乾其易,為大於其細。《老子》—— 老子名言

春 秋·老聃《老子》第六十三章。圖難:圈謀難事.這兩句大意是:做難事應從容易處著手,做大事應從細微處著手。~二句提出了兩條重要的工作方法:先易後難,化整為零。無論辦什麼事情,必須從容易處著手,由易到難,逐步完成。只有將天下大事化整為軍。以螞蟻啃骨頭的精神。一件一件去幹,才能最終完成天下大事,不能企圖一口吃成個胖子。可以這兩句說明對待大事,難事的態度及方法。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七十四章。奈何:怎麼。懼之:使之害怕。之,代指「民」。這兩句大意是:老百姓們不怕死,怎麼能用死來威脅他們呢?過兩句今天可用來斥責反動統治者對人民的威脅和迫害,也可用來表現人民不畏強暴,敢於鬥爭的精神。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飄風:暴風;朝:早晨。暴風颳不完一個早晨就會停息。比喻來勢雖猛,但持續的時間不會長久。驟:急速。急雨不會下一天。比喻壞人壞事不會長久。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老子經典語錄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第二十二章。這兩句大 意是:不與人爭長斗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同他爭鬥。老子宣揚的是以退為進,勿與人爭的哲學,今天對這句話要有新的解釋。不與人相爭,怎能立於不敗之地?但 爭,要以雄厚的實力作後盾才行。「不爭」不是放棄努力,相反,卻要埋頭苦幹,做出實績來。不作無謂的口舌之爭,而以成績和實力去爭,那就會立於不敗之地。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第四十三章。至柔:最 柔弱的東西。馳騁:騰越穿行。漢帛書甲本作「馳騁於」,乙本「於」作「乎」,義同。這兩句大意是:天下最柔弱的東西,可以騰越穿行於最堅硬的東西中。從功 用的角度說,老子的哲學可以說是「守雌」、「守柔」的哲學,他非常強調弱的作用。三十六章說:「柔勝剛,弱勝強」,其結論是「故堅強處下,柔弱處上」(七 十六章)。在這裡,老子一方面看到了事物的相對性,同時也看到了正反、強弱的相互轉化。物各有長,也各有短,其用不一,這兩句話正可說明這種道理。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 老子名言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第五十八章。倚: 倚存,依靠。伏:潛伏。這兩句大意是:災禍啊緊靠著幸福,幸福啊潛伏著災禍。這兩句說明了禍福相依的道理。在社會人生中。禍患總是會不斷發生的,倘若不被 禍患所嚇倒,而能從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激勵自己奮發進取,壞事往往會變成好事,一旦度過了難關,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社會人生中,也會有一帆風 順,萬事如意,充滿了幸福的時刻,如果陶醉於幸福之中,忘乎所以,放鬆警惕,裹足不前,好事也會向壞事轉化,一旦樂極生悲,意想不到的災難就會發生。~兩 句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六十六章。百谷 王:指百川所彙集的地方。下:指處在下游而水能彙集。這兩句大意是:江海之所以能彙集百川,是因為它甘於處在下游。~兩句與《管子·形勢解》所說「海不辭 水,故能成其大」,李斯《諫逐客書》所說「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劉向《說苑》所說「江海無不受,故長為百川之主」意思相近,都可用以比喻謙虛自 下,虛懷若谷,可以使人變得偉大;也可藉以說明能夠容納眾人,積微成巨的人,可以成就大事業或成為領袖人物。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老子》—— 老子經典語錄 春 秋·老聃《老子》第二十三章.善人:好人。不善人:壞人。資:借鑑。這幾句大意是:好人可以做壞人的老師,壞人可以做好人時借鑑。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好 人可以成為知道悔改的壞人的榜樣,以之為師,改惡從善,重新做人,壞人也可以成為好人的一面鏡子,以之為戒,引起警覺,免媚壞人的覆轍。~說明事物都可一 分為二,具有格言意義。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善良的人不巧說,巧說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老子·六十六章》—— 老子名言 春秋·老聃《老子·六十六章》既然要為民眾服務(欲上民),就必須處處以民眾的需求著想(言談舉止都離不開民眾的需求——言下);要領導民眾前進(欲先民),在利益面前的「索取」、「取得」之上,必須把民眾的利益擺在自己以及公務員的前面(身後)。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道德經·道經第十四章》 春秋·老子《道德經·道經第十四章》「持守「道」,就能治理好萬事萬物,就能統御好家國天下。據其『有』而察其『無』,得以知曉遠古及其初始情況,這樣就明了了「道」的整個體系。

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 第五章。不仁:不仁慈,殘忍。芻(chú除)狗:古代祭杞時用茅草紮成的狗,祭後即棄去,喻輕賤之物。聖人:指國君。這幾句大意是:天地不仁慈,把萬物作 為芻狗;國君殘忍,把百姓作為芻狗。此乃老子有感於當時世亂民苦,而發其悲世憫人之慨。然而,天地無為,萬物得各遂其性而成自然;國君責在平利民,豈能視 人為芻狗,使百姓苦不堪言,命無所存?這幾句可用於批判統治者視民如草芥,對百姓肆意踐踏。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老子》—— 老子經典語錄

春 秋·老聃《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自然界的規律。損:減少。人之道:人類社會的處事原則。奉:奉獻,供奉。這幾句大意是:自然界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的而 補充不足的;人類社會的處事原則卻不是這樣,而是減少不足的去供奉有餘的。作者用自然和人類作參照對比,意在說明「天道」公平而「人道」不公。後世常以 「損不足以奉有餘」說明富人、有產者對窮人、無產者的殘酷剝削和壓榨。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者不語,善用人者為之下。《道德經》 春秋·老子 《道德經》。大意是:善於做將帥的人不逞強尚武,善於作戰的人不輕易動怒;經常獲勝的人,不炫耀武功。善於用人的人會謙下於人。此二句是從正面談不可輕易 動武的道理。作者認為:善於作戰的人,一定得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能讓感情代替理智;善於獲勝的人,一定得謙虛、謹慎,不可讓勝利沖昏頭腦,不能炫耀 武力,不能輕易發動戰爭。如若不是這樣,身為將領而脾氣暴戾,性情乖張,則很容易中計、上當;獲一小勝則沾沾自喜,動則兵戎相見,則一定會兵敗身亡。可以 此二句強調為將者的氣質、修養的重要性。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春秋· 老聃《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兩臂合攏。毫末:毛尖,喻極細微。這兩句大意是:雙臂合攏才能圍往的大樹,是從細小的幼苗長成的。事物總是由一定的元素構 成。從發展的眼光看,任何事物都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另一方面,事物的生成總是從初始形態向成熟形態過渡。可用於說明事物自微變大的發展變化規律。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儉欲第四十六》—— 老子名言

春秋·老聃《老子·儉欲第四十六》罪惡沒有大過放縱慾望的了,禍患沒有大過不知滿足的了;過失沒有大過貪得無厭的了。所以知道滿足的人,永遠是覺得滿足的快樂的。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慾,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經第三十四章》

春 秋·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四章》大道廣泛流行,左右上下無所不到。萬物依賴它生長而不推辭,完成了功業,辦妥了事業,而不佔有名譽。它養育萬物而不自以為 主,可以稱它為「小」,萬物歸附而不自以為主宰,可以稱它為「大」。正因為他不自以為偉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偉大、完成它的偉大。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下言之,欲先民,必身後之。是以上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而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道德經》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道德經·第六十三章》

上一篇:最刺激的瞬间三年级作文下一篇:次区域合作发展思路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