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庄子与道家思想讲稿(共4篇)
老子庄子与道家思想讲稿 篇1
老子、庄子与道家思想
一、道家思想的主要概念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是先秦诸子中与儒学并驾齐驱的一大流派。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概念去讲解、理解道家思想。
1、“道”
“道”在中国文化典籍或话语中的意思多样。如《论语》中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朱熹注为“事物当然之理”,与现在所说的“真理”相近。唐代韩愈提出文以载道的“道”,则指儒家正统的政治伦理观念。道家的“道”则另有别意或内涵丰富的多。它由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在《老子》一书中提出。书中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道”是“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命”在这里作动词“命令”解)的,所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亦作动词解,取法,遵循之意)。简而言之,“道”就是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有着“独立不变,周行而不殆”的永恒绝对的本体意义。《老子》进而提出“反者道之动”的命题,猜测到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并意识到对立面的转化。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自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认为一切都处在“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之中。但他又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这又同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又相像之处。另外,在《老子》中,还有这样言语:“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前面的“道”,有合理的规则的意思,后面的含义相反。因此,可以说,作为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道”的内涵复杂,既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元素和辩证观念,又有唯心的特征;既是一个哲学范畴,有时又是一个社会性用语。
2、“无”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的生成变化都是有和无的统一,即所谓“有无相生”,但又强调“无”是更根本的,即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它被引申到社会人生当中,就是著名的“无为”思想。所谓“无为无不为”,以至“贵柔”、“守雌”、“不为天下先”等等,体现的就是以“无”为根本的“有无相生”。
3、“万物谐一”
这主要出于庄子。前面谈到,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达到“万物谐一”即万物也应该是齐一的、无差别的。他的“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等思想均源于此。
二、道家思想的积极、消极意义
看到事物是运动、变化、联系的,是道家思想最有价值的观念之一,像《老子》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庄子的“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都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内容。但是另一面,他们或忽视了对立变化的必要条件,也没有把事物相反面的转化看作上升的发展,仅仅是循环往复;或忽视事物的稳定性和差别性,陷入相对主义、诡辩主义乃至宿命的泥淖,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运行意)。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而又玄,众妙之门”(《老子》);所谓“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呼殇子,而 1 彭祖为夭”(《庄子》)就有此之嫌。从人生哲学角度说,达观地理解生与死、贫与富、贵与贱等,尤其是庄子的在“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中获得逍遥自得,包含着丰富的追求个体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的美学意蕴,但这也是以不为天下先,无是非、等差别,只求安时处顺的消极处世原则为前提的。从社会学角度说,《老子》对“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现实的痛恨,对“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的剥削、压迫的控诉,以及发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抗争之声,无疑具有进步意义,但他往往又把这些都视为人的欲望所致,他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因此,他进而鼓吹人在物质生活上应“知足”、“寡欲”,应归结到“绝圣弃智”、“无为而治”,即废弃一切人为的进步——从文字、技艺到各种文明,让人类社会回到古远的“小国寡民”的原始状态,因此,开历史倒车的实质,比孔子、墨子更为显豁。庄子的逍遥人生,有鄙视欲望人生,为不愿同流合污的人留下了一方精神家园的现实意义,但又带有明显的臆想特点和逃避现实的情愫。
三、道家学说与道教的关系
在先秦诸子学说中,之后同宗教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只有道家。形成于东汉晚期、由张道陵创立的道教(五斗米道,道教的早期形态,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称),奉老子为教祖和最高天神,称之为“太上老君”,简称“老君”,这就是我们在道观中见到的“太上老君”神像;《老子》则被当作《道德经》。张道陵后来被尊为“掌道”和“正一天师”,道徒们亦称之为“张天师”。道教把《老子》提出的“道”神化为宇宙主宰并作为根本的信仰,对其中“谷神不死”、“长生久视”等内容作了宗教解释,作为宣扬道教神仙信仰的依据。同时继承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巫术和求仙方术,宣传用符箓可以“招请鬼神”、“禳灾求福”,炼丹修持可以“与道合一”,得“道”成“仙”,走出尘世,进入仙境。晋以后,道教进行了多次变革,吸收了儒家的伦理纲常和佛教的轮回之说,最后构筑起由玉皇上帝、阎罗天子到城隍、土地的一套神袛系统,以及“去欲守静”的宗教教义。元以后,道教分成正一道和全真道两大教派,前者主要宣扬“招神去妖”、“禳灾求福”,道士可以结婚,称“火居道士”;后者主要主张“炼丹修仙”,倒是不结婚、须吃素。至此我们可以大致明确,道家学说并不等于道教,道家学说主要是一种哲学学说,道教则是一种宗教;作为哲学家的老子和“太上老君”的老子也不是一回事,《道教经》与《老子》的本意,也不能等同。而且对道家学说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道教根本没有涉及。
四、简谈儒道互补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不但是先秦诸子中与儒学并驾齐驱的一大流派,在此后的中国精神文化进程中,也是关系最为紧密的两种思想。
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们之间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进或松、或广或窄地有着某种联系。但有联系并不一定就能产生互补效应,比如,人们常说的风、马、牛不相及——其中马、牛兴许有互补作用,马善于快速奔跑,于是给人代步,人骑马,乃至有了冷兵器时代的优势兵种骑兵;牛性子慢,更善于匀速牵引,于是被多用来耕耘。而风与马或风与牛,即很难说有何互补作用,因它们之间不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世间具备互补关系的事物、包括精神、思想等,首先体现为一种对立关系,所谓对立,广泛意义上说,也就是不同,差异,其运动或展开的结果,往往就是相通、甚至统一。儒和道,我以为就属于后一种现象或关系。
一般认为,道家“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自守,卑弱自 2 持”。因而,在许多方面都是儒家的对立面:儒家注重人事,道家尊崇“天道”;儒家讲求文饰,道家向往“自然”;儒家主张“有为”,道家倡导“无为”;儒家强调个人对家族、国家的责任,道家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另一方面,道家和儒家在精神上也不是全然对立,而是存在着相互接近、相互沟通的特质。比如,在天人关系上,儒家虽然有“天人合一”之说,但其主调仍然是宗法伦理,所以天人协调还是要归结为人际协调。道家则有所不同,它既以超脱社会伦常为目的,于是把复归“自然”当作寄托身心的不二法门,这就使天人协调从人际协调的从属地位独立出来而成为“第一义”。而且,道家所谓的“自然”,绝不等同于儒家的“天命”或“天理”,它是一种超功利的境界,带有玄思的品格和自适的情趣。从这个角度来把握与发挥天人关系的作用,恰好可以补足儒家在这方面的缺略,给拘限于人伦日用世界的儒家学说打开新的天地。人性是复杂的,人生是多变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后世不少文化人、作家、诗人正是从儒家指示的这条“独善”之路,找到了通往道家思想之门;儒和道,就这样由对立走向了互补,相反而又相成。
老子庄子与道家思想讲稿 篇2
关键词:老子,道家,教育思想
老子, 春秋末期人, 生卒已无考。曾作过周朝的史官, 晚年在故乡隐居讲学。孔子年轻时曾向他请教过礼。他以“道德”为教, 为道家学派创始人。战国中期其后学根据讲学的思想内容, 编定为《老子》即《道德经》一书。分《道经》37章, 《德经》44章, 基本为老子本人的思想。在我国以及世界都有广泛的影响, 该书也包含了老子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
一、教以为道的教育目的论
老子所教, 皆以“道德”二字为宗旨。所谓“道德”, 魏人刘邵解释说:“老子以虚为道, 以无为德。”老子在教育中极力强调:“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这就是他教人学以为道的最高宗旨。《淮南子·原道训》有明确的认识:“无为为之而合于道, 无为言之而通乎德。”据此可知, 老子所指的“道”即“无为之谓”;“德”亦是“不言之谓”。所以“道”可通于“德”, “德”也通于“道”。他所主的“不言之教”, 实则教之以“道德”, 教以为“道”。其“道德之旨, 归于无为, 无为之用, 系于人主。其术以虚无为本, 以因循为用”。
“道”是老子为教的中心, 是根本宗旨, 《老子》一书五千言竟出现74次之多。其具体含义略分为:
第一, “道”是原始的客观实在。他说:“道常无名, 朴虽小, 天下莫能臣也。”
这虽然是原始的无名无状的物质存在, 但有其自然无为的规律可循, 所以必须教人以认识, 以作为以古御今的武器。
第二, “道”是自然界一切物质的本源, 是自然界万物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他说:“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人之所教, 我亦教之。”这个“道”的本质, 人们都互相为教, 都要懂得;也要教给别人, 必须知“道”, 不能违“道”。他进一步具体地说:“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寂兮廖兮, 独立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 字之曰道。”这种神奇微妙的“道”, 甚至先于天地万物已经存在, 它不断地按其自身运动的规律发展变化, 成为自然的规律和法则。人只有顺应遵循自然无为这一“道”的根本原则, 才能真正“为道”。
第三, “道”亦即“天道”, 包括了人世社会的规律和统治者的治国之道, 他说:“以道佐人者, 不以兵强天下。……大军之后, 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 不敢以取强。……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 是谓不道, 不道早已。”春秋战国时诸侯纷争, 用兵残杀, 人民受难。老子反对这种做法, 认为佐人主者必须认真治事, 以善其果, 获得成功, 不一定使用武力。所以用兵逞强不是治世之“道”, 不合于“道”, 必然会很快灭亡。因此他主张“圣人”学“道”为“道”就在于治世、救世, 使世界达到自然无为的境界。所以他说:“圣人无为故无败。”
二、“不言之教”自然质朴的教育观
老子主张“圣人无为”, 就是要“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也就是“为道”。“道常无为”, 教人“为道”, 必须顺应其自然而不加以人为的任何强制。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 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 天下将自正。”
教育“为道”, 就是要“无为而无不为”, 通过否定以达到肯定。只要能遵循“道”的自然法则规律, “无不为”的根本功能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于是万物便可自化, 天下将会自正。“不言之教”便能收到高度的社会教育效果。正如他所说:“为无为, 则无不治”。
“不言之教”要求教育者把握自然之“道”, 无条件地遵循自然之“道”。老子明确指出:“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人类在社会和自然之中, 一切活动最终都必须取法于“道”。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教育, 也不能例外, 也要不折不扣地
遵循自然规律, 按自然规律施教, “唯道是从”。从教育的具体要求来说还要“知常”, “常”就是“常道”。他说:“知常曰明, 不知常, 妄作凶。”只有认识把握自然的法则与规律, 按此行“不言之教”, 这样才能“明智”, 反之, 必然要走向反面, 教育便会彻底失败, 甚至惨遭凶险。所以按照这一指导思想, 老子才要求教育者“希言自然”。就是说不要过多地强力施以行政教令, 应该顺应其教育的自然规律去从事教育。通过“不言”、“希言”, 达到“有言”、“善言”, 通过“无为”而达到“无不为”, 真正收到“不言之教, 无为之益, 天下希及之”的积极而有益的效果。
三、贵师善教的师道观
老子主张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是不是说就不要师教, 听其自然, 放任自流呢?否!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正是为了“无不为”。所以他不仅主张要有师, 而且提倡“贵师”, 这与先秦其他诸子有共同之处, 但由于“为道”的基本政治思想不同, 所以又有一定的差别。
首先, 他强调为师的条件和原则。认为只有尊崇自然无为的“道”, 按自然规律法则行事的贤者、有道之士方能为师, 就是要能“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的“圣人”来当教师。
其次, 老子认为, 教师要善教人, 必须深入了解所教的对象, 从实际出发, 与之心心相印, 建立共同的情感。他说:“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善者, 吾善之;不善者, 吾亦善之, 得善。信者, 吾信之;不信者, 吾亦信之, 得信。”
再次, 老子主张“贵师”, 又从择师、从师方面来要求, 对师必须有所选择, 然后从之。他说“善人者, 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 善人之资。不贵其师, 不爱其资, 虽智大迷, 是谓要妙。”孔子主张对“不善者”可以改之, 并未有“反面教员”之意, 比之老子, 不免略逊一筹。
老子从正反两面非常辩证地阐述了“贵师”的道理。正反之师, 善人与不善人都是对立的统一, 两者之间相互转化。这一辩证的“贵师”思想, 在先秦可为首创, 对儒家贵师思想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后来法家韩非也从中吸取“营养”, 提出“不贤而为贤者师”的主张, 给后世以深刻的启示。特别是确立了今天教育学理论中常说的“师资”的概念, 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老子庄子与道家思想讲稿 篇3
【关键词】老子道家思想;我国古典园林;设计;运用
道家思想源于2500年前的春秋末期,而《道德经》则是道家思想传承和发展的载体,道家思想的核心就是道,它在天地之前就已经产生了,也是一切生命发展的基本。道是宇宙万物发展的基本准则,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运行方式,而和谐则是最为基本的法则,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世间的众生,它都是最终极的目标。道家强调自然法则,这才是人们应该追求的行为规范。道家思想从产生以来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影响,而我国古典园林设计只是其中受影响的一部分。
一、老子道家思想的内涵
道家思想的核心就是“道”,也是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道”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字,其中蕴含的内容却是十分复杂和广博的。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以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1]。老子道家思想中认为道是万物发展运行的根本,也是总的法则,古代不少的学者对道都有着自己的理解,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在《淮南子原道训》中,道就被解释是造化者,造化和道之间是一致的。而在《易经系辞》中对道的解释是:“一阴一阳谓道”,道包含了天道和地道。在《易经说卦》中把道的内涵进一步的扩大为天道、地道和人道[2]。
二、老子道家思想和古典园林之间的关系
艺术本是人们情感交流的一种手段,而我国的文化艺术在各个方面都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是我国本土化的思想。艺术的种类多样,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艺术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比如文学就属于时间的艺术,而美术则是属于空间的艺术。对于园林设计而言,它是需要动静结合的,所以园林设计是综合艺术。
(一)古典园林中的道法自然思想
道法自然是道家思想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是为人们介绍了崇尚自然美的美学内涵,所反映出来的也是人们追求美的一种精神。园林可以说是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虽然它无法为人们的生存提供必要的物质,但是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求。就我国的古典园林类型,周维权先生曾做了区分:按照开发的方式和园林基址可以把我国的古典园林分为天然山水园和人工山水园;按照园林之间的隶属关系可以划分为寺观园林、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3]。但不管是哪一种园林,它们都有一定的共性,园林的设计要源于自然,却也要高于自然。这个特点是我国所有古典园林独树一帜的重要标志,而这种自然思想也是道家思想的内涵。我国古代在建设园林的过程中,会把道法自然作为主要的原则来遵守,园林中的山水、树木等都会模仿自然界的万物,最终达到更高层次的艺术效果。
(二)古典园林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我国古代的哲学中对人和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概述,即天人合一的思想,它最早产生于周朝,主要是从当时的礼教思想中演化而来的。虽然我国的儒家也有类似的思想,但是他们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儒家主要强调的是人和社会之间的和谐,而道家思想则是要追求人自身的和谐。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所提出的重要思想都很明显地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而这种和谐的关系体现在我国的古典园林设计中就是要充分的遵循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人和大自然要进行和谐共处。我国古代园林所推崇的正是园林的自然天成,因此不管是园林的景观形式还是园林基地的选址等方面都充分地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我国的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比如季羡林先生认为天是自然界,人是人类,合就是彼此理解[4]。
(三)古典园林中的神仙信仰思想
我国古代先人的很多行为都是受到了神仙信仰思想的影响,这对我国古代园林的设计自然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我国最早记录的园林形式是“囿”,其中最主要的建筑物就是用土堆成的高台,台的主要功能就是通神明和观天象。最后运用到造园的过程中,台的功能又拓展到了登高望远和欣赏风景等。道家的神仙信仰思想在秦汉仙苑式的皇家园林设计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史记封禅书》中所记载的神话中就提到了“东海仙山”和“昆仑山”,这些神话故事都为古代的造园师们提供了借鉴和启迪。此后,“一池三山”成为我国最为经典的造园模式,不管是隋唐时期的西苑,还是西汉时期的建章宫,宋代的皇家园林,它们都具备了十分特殊的功能那就是求仙,这些都展现了古代人们对于人间仙境的向往。
(四)古典园林中的道家朴素辩证思维
对于世间万物之间的关系,道家辩证思维对其进行了明显的解释,而且也论述了对立统一是最为永恒不变的规律,这种朴素辩证思维也影响到我国古典园林的建设,比如内外、高低、虚实等手法,在我国的园林创作中都是十分常见的。另外就我国的古典园林设计而言,最为核心的内涵就是体现出境生象外的意境,这和道家的“有无相生”思想之间有了契合点。
三、老子道家思想在我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一)道家对比法在古典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在艺术门类中最为普遍的基本法则就是对比法,在我国的古典园林设计中这种原则也是得到了很好的遵循。如果从概念上来看,对比法是十分简单的,因为它只需要把不同的空间放在十分临近的位置,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就是对比法。而在道家思想中,老子就指出,世间的万物都存在着矛盾,而且它也提出了不少的矛盾,比如最为经典的就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矮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这些思想都间接地指出了万物之间是以对比的形式存在的。关于道家提出的这种对比法原则在我国古典园林的设计中也得到了十分明显的体现,比如在我国江南一带的私家园林中,有不少的园林是存在于市井中的,因此它们的经营范围也很有限。但是为了可以达到小中见大的目的,就会选择欲扬先抑的手法来对空间的序列进行组织,也就是在进入园区的主景区之间,会先设计一些比较小的空间,这样就会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园中主要景区的特点得到进一步的凸显。比如在南京的瞻园,它就是使用对比方法来对园林的空间进行组织的。虽然院内的主要景区空间并不大,而且空间的规模也很有限,但是如果游客在进入这个主要景区之前,经过了一系列的小空间,那么就不会觉得主要景区的空间小了,而且还会有一种比较开阔的印象。另外通过空间之间的对比还可以起到小中见大的效果,比如网师园,它属于私家园林,主要是建设在住宅的西侧,而且园中还有部分地方和住宅区相互连接。连接住宅和园林的是一条比较窄暗的巷子,人们经过这个巷子进入到园中就会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从而觉得园中的空间被无形地扩大了。如果没有建设这条巷子,而是直接进入到园中,必然是起不到这样的作用的。另外还有一些私家园林中也遵循了这样的设计理念,比如苏州的留园,都会在经过主要景区之前设计一个比较小的院落来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当人进入到主要园区中时就会有一种视野开阔的感觉,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二)道家虚实法在古典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在老子的观念中,道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无形无状却又有像有物。在我国的园林设计中也将这种虚实观念运用的十分自然,主要分为三种情况:第一,实物之间的对比,比如山水对比;第二,空间之间的对比,比如山峰为实,沟壑则为虚。第三,实物显现方式之间的对比,比如在苏州留园中的布水谷,如果从外部看,曲溪楼被遮挡了一部分,隐藏在山水树木之中,给人所呈现出的就是一种虚实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古典的园林就是我国美学的产物。在传统园林的设计过程中,遵循露则浅藏则深的原则,会把一些比较美的景观隐藏在偏僻幽深的地方,充分的实现虚实结合。我国的古典园林,不管其规模的大小,都是十分避讳把景物直接地呈现出来的,而是把景观部分遮挡起来,或者是借助于游廊引导或暗示。比如狮子林中的卧云室,这本是一栋高大的楼阁,如果是建设在空旷的地面上必然会让人肃然起敬,但是它却是深藏在石林丛中的,楼阁的周围松柏蔽天,只有楼阁的一个小角露在外边,这又暗示了这个楼阁的存在,表达的方式十分含蓄,却也引起人的兴趣。
(三)道家气化和谐思想在古典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老子道家思想认为,阴阳是万物的两面,它们之间最终是可以实现相互调和的。这又被称之为是道家思想的气化和谐思想,那么我国古典园林设计中怎样表现出这种思想的呢?通过空间的对比,或者是布局的虚实变化,可以让园林的设计展现出节奏感,但是如果想要让园林建筑的节奏感和层次感展现的更加立体还需要充分的运用层次和起伏变化。比如谐趣园,园中的建筑物是疏密相间的,同时所有的建筑物也保持不一致,比如建筑物的体量、成熟、屋顶等都是不同的。在我国江南一带的园林中,更加强调层次的和谐感,比如苏州私家园林,很多都是依附于住宅的墙体来建造的,墙体本身的轮廓就不断变化,在这种侧墙上再特意地设置一些背景,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陪衬作用。另外苏州的畅园、鹤园等,它们的立面组合节奏都比较和谐,给人留的印象也非常深刻。
四、总结
道家思想是在我国本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和我国人民的生活习俗更加接近,从产生就无时无刻的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同样它也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提供了不少的理念,让我国的园林变得更加独特。最具有代表的江南一带私家园林更是将道家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使道家思想和园林设计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彭泽立:道家美学思想与当代艺术的继承和发展[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01):57-59.[2]乔永强,陈元欣,周曦:中国园林与道家思想[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13-16
老子庄子与道家思想讲稿 篇4
“庄周梦蝶”是《庄子》中一个流传远久的故事,其优美玄妙,诗意盎然的意境,令人们浮想联翩。
许是一时疏狂,抑或“诗化”哲学。庄周,用自己独有的品味,隐匿成一个不可言传的物语,任由千百年后的人们恣意猜疑。
是悲,是喜,是离,是聚。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唯有他——庄周,沉溺于如此的美梦,恬然睡去,在白云青草间,一梦千年。
“醉过才知道酒浓,爱过方知情重,我不能写你的诗,正如你不能做我的梦。”或许吧,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品味其中的甘甜,那些外在的蜚语流传,亦都不过是骚客迁人的主观臆断吧!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有人说:“写作是一种孤寂的生涯。”而只有真正领略过写作所带给自己快乐的人,才会明白其中的辛酸。
《红楼》残卷,这部被王国维称为“宇宙一大着述”的着作,浸注了作者多少的情感,以及枯灯伴卷,泣喜而笑的颠狂。
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被今人评头论足,作为一种学问来研究,恐怕没那个必要了。
文字是作者情感的寄托,后世之人又怎能穿越时空,企图去窥探先人的灵魂呢?“孤标傲世偕谁隐”曹雪芹都这么说了,后人又何必各持己见,猜疑纷纭呢?
“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老子庄子与道家思想讲稿】推荐阅读: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名言10-07
庄子政治思想论证:道家思想的最高峰07-05
孔子有为与老子无为思想的管理学意义08-28
老子德育思想06-24
老子的哲学思想09-29
庄子的美学思想06-22
庄子的入世思想08-21
老子思想哲学法则研究09-09
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06-09
体现庄子思想的故事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