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哲学思想

2024-09-29

老子的哲学思想(精选12篇)

老子的哲学思想 篇1

读《老子》有三大主线, 通读和理解三大主线, 能从中发现有益于今的管理思想。《老子》的三大主线是 (1) 什么是道, (2) 由“道”统帅的天下是什么样子, (3) 圣人是怎么管理天下的。

1 什么是道

1.1 道是绝对真实, 绝对不变的, 代表真正的唯一老子第一章说道:

“道, 可道, 非常道。名, 可名, 非常名。无名, 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大体的意思是:“道”, 可以用言语描叙的, 就不是永恒的道。“名”, 可以用名称界定的, 就不是恒久的“名”。名称未定之前, 那是万物的起源;名称已定之后, 那是万物的母体……从上可以看出, “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根基, 它是本体, 无法用我们世俗的言语来表述出来的。我们人类语言所能表达的事物都是相对真实的。为了了解我们的世界, 我们就给每一个事物起个名称, 但名称是个概念的东西, 是相对的, 可以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就像一个地方的地名一样, 几千年前是这个名称, 沧海桑田, 几千年后又变成另外一个名称了。而道则不同。道是绝对不变的, 绝对唯一的。它不会因时间地点变化而变化, 也不会因言语的变化而变化, 就像老子所说的, 如果用“道”可以用我们俗世的言语来描叙, 那就不是永恒的“道”了。因此“道”是绝对真实, 绝对不变的。

1.2 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与企业管理中树立企业理念、共同愿景的锲合老子关于“道”的思想, 折射出了企业的管理思想。

对于一个企业, 首要的就要像老子所说的“道”一样, 应该建立自己本企业的理念、共同愿景。这个共同愿景就是本企业存在的目的。并且不因时间地点而变化。而且, 这个本企业存在的理念、共同愿景能够紧紧团结本企业的员工, 并激励他们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共同愿景是指组织成员与组织拥有共同的目标。企业员工所共同持有的意象和景象, 是企业所追寻的目标。建立共同愿景是凝聚全体员工最有力的措施。共同愿景是员工们法发自内心的愿景, 有强大的驱动力和激励作用, 并且能孕育出无限的创造力。因此它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和凝聚力。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其《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书中提出了共同愿景的理念。他说道:共同愿景最简单的说法是“我们想要创造什么?”, 愿景是人们心中或脑海中所持有的意象或景象, 共同愿景也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 它创造出众人是一体的感觉, 并遍布到组织全面的活动, 而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汇起来。他同时着重说到共同愿景对学习型组织的作用, 他说道:共同愿景对学习型组织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它为学习提供了焦点与能量。在缺少愿景的情形下, 充其量只会产生“适应型的学习”, 只有当人们致力于实现某种他们深深关切的事情时, 才会产生“创造型的学习”[2]。

2 天下是什么样子的

2.1 天下是相对的, 充满着辨证的关系《老子》第九章说道:

“持而盈之, 不如其己;揣而锐之, 不可长保;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功遂身退, 天之道”;第十三章说道:“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 第二十七章说道:“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3]等等。说的都是天下的情况。天下与道相比, 是相对的, 充满变化的, 四处都充斥着辨证的关系。就像第二十七章所说的, 善于行走的, 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说话的, 没有任何瑕疵;善于计算的, 不必使用筹码;善于关闭的, 不用栓锁, 别人也开不了;善于捆绑的, 不用绳索, 别人也不能解。世间万事都是相对的, 辨证的。因此不必执着于一时的得失, 不必执着于暂时的困境, 而要审时度势, 变换自己的策略, 以获取最后的成功。

2.2 老子关于天下是相对的, 充满辨证的关系的思想与企业策略

的权变思想的锲合权变理论学派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国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学派。权变理论认为, 在组织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 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最好的”管理方法。权变管理依托环境因素、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因素之间的变数关系来制定最有效的管理方法。钱德勒在《战略与结构》中就提出了组织管理结构是随着企业战略的变化而变化的, 而战略本身又由于市场的、金融的、科学技术的和其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并提出了自己的四种模型。

组织的理念不能改变, 但组织的策略是可以改变的。既然天下事都是相对的, 充满辨证的关系, 那就应该审时度势, 让企业的策略随着自身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以增强企业的适应能力, 并在商业社会中优胜劣汰。

3 圣人又是怎么治理天下的

3.1 无为而治老子在第二十九章说道: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 不可为也, 为者败之, 执者失之。”第三十七章说道:“道常无为, 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 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 天下将自定”[4]等等。老子通过这几章节叙述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圣人要按照“道”的“自然”和“无为”的本性, 保持“清静无为”的状态, 把握好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尺度, 遵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而不是以自己的主观意志横加干涉。最后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3.2 弊而新成老子在第十五章说道:

“古之善为士者, 微妙玄通, 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 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5]。大体的意思就是说圣人不就求完满, 正因为没有达到圆满, 所以一直去旧存新。老子通过此思想, 就是说圣人永不满足, 永远在提升自己的休养, 已达到“道”的境界, 从而更好的管理天下。

3.3 无为而治思想与企业中人性化的自主管理思想的锲合企

业中人性化的自主管理是指在企业中, 高层管理者制定组织规划之后, 给予下层组织充分的自主权, 并减少对下层组织工作的干预, 以激发其主人翁精神, 从而使员工的创作力达到最大。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正是这一观点的表达。无代为, 不代替去做别人应该做的事[6]。在管理中, 就是管理者不要代替下属去做事情, 具体工作应分配给具体的部门和个人去完成。从而自己关注于事关企业存亡的决策方面的大事。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提出的建立学习型组织理论就提倡自主管理, 给予组织成员较大的自主权, 组织成员可以自己组建团队、制定对策、组织实施、评定总结, 并可以得到充分的自我发展, 在不断学习和相互切磋中提高创新能力。

3.4 弊而新成的思想与提高企业领导者的个人修养和管理艺术

思想的锲合企业的成功不仅仅在于科技创新, 也在于领导者自身的休养和管理艺术的提高。一个好的企业必然有一群好的领导者在引导着本公司的发展, 而这些好的领导者必然是从来就不满足现状, 而是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 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老子提倡弊而新成的思想就是提倡永不满足的那种精神。

老子的管理思想有很多, 把握住老子思想中的主线, 就能把握住老子管理思想的主脉, 从而从中找到许多有益于今的管理思想。

参考文献

[1]傅佩荣.傅佩荣细说老子 (2007年版)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 (2009版) .北京:中信出版社.

[3]傅佩荣.傅佩荣细说老子 (2007年版)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4]傅佩荣.傅佩荣细说老子 (2007年版)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5]傅佩荣.傅佩荣细说老子 (2007年版)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6]邵喜武, 王海艳.老子“无为”管理思想的现代解析 (2009) .综合管理.

老子的哲学思想 篇2

关于老子思想现代意义的哲学反思

老子的思想中,包含了四方面的精华,对现今人类仍具广泛的现实意义:一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艺术;二是“绝学无忧”,对科技与文化异化状态的超越;三是自然而然的生态伦理;四是不为物役,重身轻名的人生哲思.

作 者:邬晓燕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社科所,福建,泉州,36刊 名:上饶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RAO NORMAL COLLEGE年,卷(期):22(1)分类号:B223.1关键词:老子 无为 自然

论老子的生态思想 篇3

关键词:无为;平等;道;天人合一

一、清心寡欲,恬淡无为

老子崇尚俭朴,主张人生价值观念应该是返朴归真,人们应该做到清心寡欲、恬淡无为、顺其自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应该不断追求清心寡欲、恬淡无为的生活。同时,老子也承认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得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因此老子并不是绝对地反对杀害生命与开发自然界。正如:“凡物当生旺之时杀之,方才为杀;至休囚衰弱之时杀之,不足为杀。”(《石音夫功过格》)这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违背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如果违背天道违背自然规律,没有合理适当地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那么这样的发展是不合理的,这样的发展也不会持续的。正如接下来乞儿所言:“凡事顺乎天理人心而为之,勿逆天理人心而行之,未有不心平意合者也。”道家允许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强调不可竭泽而渔,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不新成。”(《老子》第十五章)“不盈”的意思是在对待事情上,控制超过了事物本身的限度,要想做到“不盈”,做事情的时候必须懂得适度,对一些破坏自然环境的恶性行为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禁止。对此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在几千年之前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为了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这种不合理的开发不仅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而且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进而会导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最终使人类自食其果。

二、万物平等,无为而无不为

万物平等、自然无为的生态思想在道家的思想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如前面所说,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同时,老子也认为万物的发展也遵循道。因此,道家主张人与万物生来就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的。

老子崇尚自然,特别强调“无为”,主张必须顺应自然万物变化发展的本性,认识自然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做到因势利导,无为而无不为。“万物平等、自然无为”的思想既要求人们对待自然应该做到无为,同时也要求人们遵循自然规律,提倡世间万物一切平等的原则,求得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然而老子所主张的“无为”并不是倡导无所作为,实际上是反对对自然界任意开发的“妄为”,反对那些不遵循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味地由主观意志的“有为”。在对待人与生态自然环境的关系上,老子的无为思想成为了指导人们保护环境的基本理念,在道家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实践中,无为这一指导思想还可以具体表现为遵循生态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等思想。道家主张不能伤害生命,应该保护动物、植物,道家把这些思想也作为自己修养的主要内容。正如下文所言:“人是无限宝贵的,必须无条件地受到保护。但是同样地,与我们一同生活在这个行星上的动物和植物的生命,也应当得到保护、保存和照顾。我们对地球和宇宙,对空气、水和土壤,有一种特别的责任,尤其是考虑到未来的世代时更是如此。在这个宇宙中,我们所有的人都紧密相联,我们所有的人都互相依赖。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依赖于我们全体的福利。因此,绝不应该鼓励人类对自然和宇宙的操纵。与此相反,我们应该养成与自然和宇宙和谐相处的生活习惯。”

三、道与天人合一

老子对“道”思想的经典论述中包含了许多有关生态伦理思想的内容,“道”是老子思想的关键性概念。首先,“道”为宇宙本原,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道”是贯穿天地人物的,它既是一,又是一切。“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道”生一,一也可以代表“道”。

在老子这位伟大的哲学家的眼里,“道”是世间万物最初本原的有机统一体,人类也是天地万物的分子。老子的以道为本原、道法自然及天人一体的重要思想反映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就是把人类与自然万物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也就是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不能离开自然而独立存活,同时也认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要融洽和谐,不能对立。也就是前面说过的人类的实践活动应该顺其自然,人类要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因此科技及其研究成果的应用不仅应该关注人类的利益,更应该关注每项新技术的发明与运用是否有利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也就是说关注的视野一定要广阔,从人类到社会到整个自然界都需要考虑在内,尤其应该强调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保护整个自然界的利益。道家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理想状态,也是一直以来全人类都在为之奋斗的目标,可是如今为了谋取利益对生态环境不合理开发、不适当保护等现象大量存在,生态问题也接踵而至,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究竟怎么样才能做到“天人合一”,怎样做到物我和谐。道家在书中对任意破坏自然环境、随意伤害生命的行为给予了谴责,对我们现今调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我们应该取道家思想之精华为我们所用,切实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孔汉思,库舍尔.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M].何光沪,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2]王明.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1961.

老子的德育思想述要 篇4

关键词:老子,德育思想

一、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曾经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官,掌管周王朝王室图籍。守藏室是作为周朝用来收藏典籍的重要之所,可以说是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上古及中古时代,史官在司天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而老子在司职守藏官时,于博览群书之际,逐渐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因此,后世普遍认为,老子及其道家思想,皆源自于史官和帝王经验。再加上春秋时期南北文化的广泛交流,老子出生地陈楚地区自古以来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三者相互交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认为一切皆由道而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的特征是“无状之状、无象之象”;道亦是世间万物的本原,即“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生于道,道就是无。早在数千年前,老子便认识到天地万物都存在着两个对立面并相互关联相互转化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在政治上,老子反对开启民智,主张常使民无知无欲,绝圣弃智而天下大治。主张“无为而治”,提倡“清心寡欲、清静无为”,认为“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无德之德乃为大德”是社会发展的至高治本原则。他向往原始社会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乐、乐其俗。其理想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认为“安贫乐道”、“安时处顺”、由“齐物我、齐万物、物我两忘”、直至最终达到“天人合一”、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老子的哲学思想和其创立的道家学派,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孔子曾数次向老子求礼问道,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也深受其影响。战国末年的法家先锋韩非,就利用并改造了道的学说,认为道是世间万物的总法则。汉初盛行的黄老之学,也是利用道与法家思想直接联系起来,缔造了自己的学说体系。相传老子在离宫归隐,骑青牛西游秦国时,欲出函谷关,函谷关守关官员关尹知其是当时圣人,焚香行弟子之礼并恳求老子将其圣智著为书,以流芳千古造福万代。于是老子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将自己的思想著述成书,共分上下两篇五千余字,即为后世带来深远影响的《道德经》。虽然不过五千余字,却将老子思想囊括无遗,每个字后都透露着信息、事物、精神、知识、道理,可谓字字珠玑耐人品味[1]79。《道德经》对中国古老的哲学、政治、宗教等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易经》、《论语》被誉为是对中国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二、老子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 自然无为。

《道德经》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即《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即《德经》,深刻阐述了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合称《道德经》。可见在此书中,德的地位仅次于道,老子的目标,是希望可以培养一位有道有德的圣人,在书中多处对圣人的品德进行了详述,因此《道德经》也是一本德育教育的经典之作。在《德经》的开篇,老子便将德分为“上德”与“下德”。他认为“上德”是自然而然流露,不拘束为表现形式上的品德,是没有利己的动机和图谋的。而“下德”则是人为的产物,是有心或者勉强去做作,是为了符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模式产生的。老子崇尚自然,自然不仅仅是指自然界,更是天地万物的自然而然。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便是要顺其自然,决不肆意妄为。值得一提的是,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指抛开个人的图谋与计算,遵行事物发展的趋势,依照自然的理法而行事。无为而无不为,在这样的不强求不做作状态下,就没有不能做成的事。《道德经》一书中,“自然”一词共出现五次,“无为”出现了12次,可见“自然”“无为”,是老子德育思想的核心。老子生活在诸侯争霸的春秋末年,各诸侯国或为扩大势力范围、或为巩固政权而长年征战不休,使百姓长期生活在战乱与贫困之中。老子希望统治者能够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倡导“不言之教”,认为“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他希望统治者能够遵行自然规律,不妄言,不因实现自己的主观意志而强行颁布不合自然规律的条令,不干扰百姓的正常生活,通过无为而治,来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2]61。用现在眼光看,自然无为也是适合今天的教育趋势的。在教育中不将自己主观意志强迫灌输在学生身上,不做过多教诲和耳提面命,顺应事物的自然规律来进行教学活动。教育者应该少说多做,以自身为标榜,树立良好的行为典范,方可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德育目标。

2. 老子三宝。

老子曾说过:“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他认为慈爱、节俭、不敢为天下先,是为人处世的三件宝贝。慈爱因此勇武、节俭方能宽广、不敢为天下先,才能成为万物的尊长。老子认为,慈爱是与人之间的真诚交往,不带目的性地去帮助别人,方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根本之道。“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后世的《感应篇图说》中也有相似观点,认为“慈者,万善之根本。人欲积德累功,不独爱人,兼当爱物,物虽至微,亦系生命”。尊重生命、善待万物,方是做人的根本[3]1。而节俭则是治人事天的重要法则。事实上,人往往因欲念过多而不停地追逐名利财富,而不知道祸莫大于不知足。不知足,往往会给人带来巨大的灾祸,“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人们常常挣扎在名利财富与身体健康、得到与失去之间无法选择,不知道谁更为重要,却不知道过分地追逐名利财富势必会付出更多的代价,导致更为惨重的损失。“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认为,金玉满堂是无法长久守住的,有钱有势,骄奢淫逸,则是自寻祸患。人不应该贪恋物质生活,贪图物质享受,不为物质所诱惑,不放纵挥霍,要保养天赋,节制过分的欲望。只有节俭才能真正地保国养身,只有节俭,才能获得宽广的天地,使人清廉刚正,没有过多的欲求。唯有知足,才不会受到侮辱,知道何时停止,才不会有危险。以大智慧大勇气寻求心里的富贵与安静。人贵在知足,“知足之足,常足矣”,惟有“知足者富”,可见知足本身,就是一种富有。而不敢为天下先,则要求个人行为上要内敛,不争、谦让。不追逐名利,不锋芒毕露,能安于退守居下,能守柔处弱,以柔静的态度来对待事物。这种柔不是懦弱,而是至刚至强的品行,虽是“天下之至柔,但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人的品行应该像水一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虽然“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攻强胜坚,最柔弱的水却是最厉害的东西。虽然是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往往能够驾驭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者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天地事物中,往往是柔弱的事物,生命力更为强胜,柔弱的事物中,常常蕴含着不可战胜的力量,逞强好胜、巧取豪夺只会带来灾祸。而守柔处弱,谦下不争,反而让人尊重爱戴,成为万物的尊长。

3. 诚信不欺。

老子非常注重诚信,认为“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认为正是曾经做过不守信用的事,才能导致别人无法再信任你。轻诺必寡信,轻易向别人许诺的人,往往不会守信用。他告诫世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认为真实可信的话往往不漂亮,令人难以接受,而花言巧语虽然漂亮,却往往是虚假的。诚信是人生的重要准则之一,“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以诚信的态度来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使世人保持纯朴的天性[4]54。

参考文献

[1]沈善增.老子“道德经”的伟大意义[J].沪港经济, 2008 (10) .

[2]严春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无为而治[J].中国道教, 2001 (1) .

[3]李海波.“道学三宝”的现代启示[J].武当, 2011 (4) .

老子哲学思想 篇5

第1题、自然这一词是从属于道的。(是否题) (分值:4)

A. 对

B. 错

B. 帛书《老子》

C. 竹简《老子》

D. 传世本《老子》

第22题、老子讲的几种政治统治的模式包括( )。(多选题) (分值:5)

A. 下知有之

B. 亲而誉之

C. 畏之

D. 侮之

第23题、宋代的邵雍是( )大师。(多选题) (分值:5)

A. 经学

B. 道学

C. 易学

D. 相术学

本次测试(老子哲学思想) 您的得分为79分

判断题部分 共有8题 答对6题 得分:24

单选题部分 共有7题 答对5题 得分:20

多选题部分 共有8题 答对7题 得分:35

第9题、“我无欲而民好静”,是( )提出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单选题) (分值:4)

A. 墨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儒家

第10题、《老子列传》出自( )。(单选题) (分值:4)

A. 《论语》

B. 《孟子》

C. 《中庸》

D. 《史记》

第19题、汉代的( )实施了无为而治。(多选题) (分值:5)

A. 惠帝

B. 文帝

C. 景帝

D. 武帝

第20题、道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叫做( )。(多选题) (分值:5)

A. 有

B. 阳

C. 阴

D. 无

第2题、无为是从属于自然的。(是否题) (分值:4)

A. 对

B. 错

第12题、( )是道的基本属性。(单选题) (分值:4)

A. 天地

B. 人

C. 自然

老子“道”中蕴含的“变化”思想 篇6

关键词:老子 变化 否定

人在这个世界上存在,首先是要能存在下去,否则人这个概念就不复存在,所以“人存在”是人的根本目的或者说是根本追求,但是,“人存在”并不只是简单的活着,因为活着是每个动物都有的目的,而人之所以区别于它物,是因为人相对于其它动物还有更高的追求。人为了自身在存在的同时能适应这个世界的要求,并且能在这个世界里实现自身的完全充实而不断的努力,我们常说的自由、快乐、幸福,这些概念都是人类所追求的概念,也是人类所追求的自身存在形式。老子作为中国早期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国人影响极大,他思想中有很多关于人如何去适应这个世界的合理指导,也就是他的哲学思想中的“常”,“常”是老子“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乃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第十六章》)“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老子·第五十五章》)在这里可以看到,如果人不认识“常”,就会有“凶”出现。《老子》中的“常”,就是一种规律,而且这种规律是与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老子对变化持肯定的态度,因为如果没有变化,就不会有“归”、“复”这两个概念,所以在老子思想里,“世界是变化的”这个规律是不变的,在这里,“变化”与“不变”联系在了一起,同时,“变化”与“道”也联系在了一起。

“反者道之动。”(《老子·第四十章》)变化是老子“道”的一个重要特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在这里阴与阳通过“冲气”的方式来生成这个世界,也就是说,正是“冲”的这种变化,导致了这个宇宙的产生。“可见,老子之‘道’并不是一种寂然不动、绝对静止的虚无,而是具有内在的自我运动特性的存在本体,是蕴涵着动静统一性的有机整体。”1这里的运动,其本义就是变化。

在老子思想里,变化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客观方面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空间上。“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这里“无”的作用,就是从空间上给变化的产生提供了前提,而联系“无”与“用”的纽带,让“无”成为“利”的手段,就是“变化”这个概念。如果没有变化,那么这个世界就不会出现人,或者说即使出现了人,也不会对这个世界有认识,因为空间已经完全固定了,这个时候时间也失去了其存在意义,所以,人现在能够产生并且对这个世界有一定的认识,就是因为变化。“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老子·第五章》)这也从空间的角度阐述这种变化——“动”对世界的作用。“把运动和空间联系了起来,展示出从隐到显、从虚而实的过程。”2所以,空间上的变化是这个世界不可或缺的属性。

第二种情况是是主观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概念上。“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章》)这些都是由于矛盾而产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同时性。人们在认识美的观念的同时就会有恶的观念产生,如果对美这个概念没有认识,那么恶也不会出现,所以,一种概念的出现会使其对立的概念同时出现,而人的本意是为了寻找自己认为有利于自己生存的概念,但实际上却同时产生了那些不利于自身生存的概念,也就是有目的概念的产生导致无目的概念的出现,并且是同时的,这就是一种绝对的变化。概念对应的情形也是变化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老子·第五十八章》)祸福对应的情形并不是绝对的,而只是相对的存在,后期庄子对这种祸福的变化进行了更详细的解释,在此就不详细阐明。因为世间万物都是相对性的存在着,所以不能用绝对的态度定义一事物,“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老子·第二十章》)在这里,老子把概念间的绝对区别消融为一个整体,这种消融的过程就是一个概念变化的过程。

老子对这种变化的认识使他对后世道德持批判态度,“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第三十八章》)他认为“礼”的产生是“道德”的下降,会导致不守“礼”的行为出现,这会使人的生存质量下降。老子对概念或者定义本身也持批判态度,“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第五章》)“悠兮其贵言”(《老子·第十七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第五十六章》)概念的产生只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相对性的标准,并不是绝对的标准,如果认为世界是不变的,人的生存状态是恒定不变的,那么人就很难在这个世界生存的好。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都不可避免会有起伏,这些起伏是一种变化,是人的生命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情形。通过对老子思想中“变化”的了解,使我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的时候,使我们在面对生命过程中的起起落落的时候,能坦然接受这种变化,而不对自己丧失信心,不对这个世界感到失望,并能运用老子思想来避免这种“凶”的继续出现。

老子除了提供认识世界的参考意见以外,他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些适应这个世界生存的手段。因为世界的概念已经足够多,所以老子希望通过否定性的规定来给人以指导。“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第三章》)这就是通过对民的思想的转变,让民适应这个世界的要求。当然,这是政治上的一些要求,在非政治领域,老子希望通过“无为”的方式使人能够很好的生存于这个世界,因为有为反而会导致更多的“凶”,并且会因为“变化”而产生目的之外的结果。老子的理想社会,就是一种“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当然,由于我们的社会已经发展这么多年,这种情况已经不可能重现,但是,对于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现代文明,重新审视人类的发展方向,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2]朱晓鹏.老子哲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05.

浅析老子的无为政治思想 篇7

一、“无为”的含义

相信大多数人第一次听到“无为”这个词的时候, 都会有点摸不着头绪的感觉。自道德经问世以来, 由于其言语精妙、意蕴非凡, 产生了众多版本的译文, 从古至今注释者甚多。诚然, 关于道德经中的重要议题“无为”的认识就千差万别了。

就政治层面而言, 无为, 并不是指无所作为, 遇事听之任之, 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要求在处理政事上遵循道的原则, 不盲目采取行动。“无, 在古汉语中类似于‘天’。“圣人行无为之事”也就是说要顺应天道做事, 一切的事, 从道的角度来说, 都是必然的, 是道自我完成的必经之路, 所以圣人所做的, 就是一切为道服务。所以, 无为就是做顺应道的事, 顺应天的事[2]。”无为也可这样理解:严格按照自己的职责办事, 职责以内的事, 一定要做到且恰到好处;职责以外的事, 不多管不多做。“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3]”政令繁多对民众正常生活是一种束缚, 对统治者有效施政也是一样的。在不需要政治权力延及的地方, 应当充分发挥社会自觉性。

“为无为, 则无不治”, 无为, 并非不求有所作为, 而是指对待凡事要顺应客观实际出发, 不可尽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正如科学史专家李约瑟所说, “无为”的真正含义是“避免反自然的行为”。作为政治哲学上的“无为”, 老子是把它作为治国安邦的方针政策提出来的。”无为, 要求统治者限制和约束权力的滥用, 反对实行违背人民意愿的行为;反对动辄随意颁布法令、制定政策;反对朝令夕改, 不讲政策的连续性。老子提倡, 法令、政策的颁布要“以百姓心为心”、“任百姓的自化”。[4]具体来讲,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皆生于自然之道, 玄虚为实质之根本, 这就是归根复命的观点, 把这一观点应用在政治事务上, 即清静无为的治国理念。

二、无为政治思想的自由内涵

“无为”把居高位之人变成了社会公仆, 这是老子政治“无为”论的精髓所在。统治者只是天下人自然化育的积极辅助者, 对于民众只可佐助、服务, 而非主宰占有。老子反对多言之政, 主张贵言慎言, 行不言之教, 取消繁苛政令, 给人民留下自为、自治、自化、自育的空间。

“无为”蕴含着丰富的追求自由平等和反对专制的民主精神。《道德经》二十九章说:“天下神器, 不可为也, 不可执也。为者败之, 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 故无败;无执, 故无失。”“执”, 可引申为“专断”、“独裁”, 老子主张“无执”, 认为人与物各有其自然之性, 当使各尽其材用, 而不相废。善者吾善待之, 不善者吾亦善待之, 这不仅是一种公道与平等的精神, 也充满了人道主义的精神[5]。

一个自然而然的活动空间, 并不意味着统治者无所作为, 而是要求其以身作则, 以“身教”代替“言教”, 默默无闻地为民办事。《道德经》十七章说:“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我自然。”为政者奉献了己力, 或者说成就了天下百姓的事业, 结果百姓并无感到有任何在上者的压力存在, 治者奉力, 功在百姓。那些贪天功之人比起这样的治者, 相差何其远也。五十七章说:我无为, 而民自化;我好静, 而民自正;我无事, 而民自富;我无欲, 而民自朴。统治者无为, 百姓便可自治、自为、自然、自化、自正、自富、自朴, 这些思想无疑充满了深刻的自由平等精神[6]。

三、无为政治思想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

萧公权先生有句话讲得好:孔子以从周而变古, 复取殷道之宽简以救文极之弊。老子则深信世乱之由, 不在制度之不良, 而在制度本身之不足为治。盖因革损益, 事近徒劳。[7]不可否认, 在儒家经典的教诲与熏陶下, 历朝历代出现了许多仁人志士, 然而我们从历史长河中发现, 产生忠臣良将最多的时期往往是国政昏聩, 民不聊生的时候。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强调国家礼制的构建, 这是极其符合封建统治者心理的。因为礼制构建所体现的是一种整体主义思路, 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强中央集权, 压缩社会与个人的空间。可以说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是“强国家、弱社会”的统治结构, 其影响延及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之所以取得了显著成就, 就在于我们在解放思想这一精神的指导下, 给予社会和个人充分的发展空间。无为而治并不是放任主义, 而是“无为而无不为”, 即在看似消极中寄寓着积极的因素, 国家及政府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收缩政事范围, 而随着管制的松动, 社会自主化运行的空间得以放大以及个人的合法权利得到应有的保障。在现今语境下就是进一步还政于民, 使民众的政治参与机会不断扩大, 进一步落实服务型政府的理念, 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摘要:无为, 并不是指无所作为, 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在现今语境下就是进一步还政于民, 使民众的政治参与机会不断扩大, 进一步落实服务型政府的理念, 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关键词:老子,无为,政治思想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

[2]杨润根.发现老子:第26页[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 (2)

[3]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4]刘庭华.老子“无为而治”被误解本意是避免违反自然.新华日报, 2010.4.15

[5]张小平.道家哲学的民主精神[J].哲学动态, 2009 (6)

[6]张小平.道家哲学的民主精神[J].哲学动态, 2009 (6)

浅析老子和庄子的思想 篇8

《道德经》是一部《哲理书》, 主要阐述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老子认为统治者越是老神费力的治理国家, 情况就越糟糕。假如国君采取宽容放任的态度, 一切都听其自然, 那么民风自然淳朴, 天下也就自然安宁了。他还认为, 国家越小越好, 百姓越少越好, 邻国之间尽管鸡鸣狗叫都听得清清楚楚, 可百姓却应当“老死不相往来”。显然这种消极的出世的思想肯定是落后的, 阻挡不了历史前景的车轮。不过老子的哲学中也包含着不少进步的辩证因素, 他说的:“祸兮福之所倚, 富兮祸之所伏。”就有辩证唯物主义的道理。他还看到任何大的变化都是由小的变化发展而来的,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这些比方简练、形象, 言简意赅, 通俗易懂。《老子》中还有不少警句, 直到今天仍然广泛应用。如:“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惧之, ”“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老子》一书, 哲理玄妙, 魅力无穷。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读了《老子》的译文, 佩服得无体投地。

庄子, 是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差不多跟孟子同时代, 庄子的著作是《庄子》, 后人又称她为《华南经》, 原书有52篇, 现存33篇, 其中又分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章是庄子做的, 剩余可能是他后学者的作品。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 在某些方面还有所发展。庄子有这么一条理论:世界上没用的东西最值的羡慕。有一回, 庄子跟惠子辩论, 惠子说:“有这么一棵大树, 人们叫它臭椿。它的主干臃肿不堪, 没法在上面画墨线, 他的小枝弯弯曲曲, 又没法画方圆。他长在大路边, 路过的木匠看都不看它一眼。你讲的那套理论就跟这大树一样, 大而无用, 没人会信服。”庄子却回答:“好啊, 你有这么一棵大树何愁没用呢?你干嘛不把它树立在虚无缥缈的原野上, 你就可以无所作为的在他旁边徘徊, 逍遥自在的在地下面躺一躺, 这棵树永远不会遭到斧头的砍伐, 没什么东西会伤害他。这种啥用处都没有的东西又怎么会有痛苦呢?”这就是庄子的世界观, 说到底, 庄子的出世, 是为了弊害。

庄子的散文汪洋恣肆, 能言善辩。许多寓言故事引人入胜。既表达了他玄远的思想, 又突出了浪漫夸张、想象奇特的语言风格。比如:《逍遥游》的开篇:北冥有鱼, 其名为鲲, 鲲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 其名为鹏, 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这, 天池也。《奇谐》者, 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 水击三千里, 转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由此可见, 庄子想象奇特, 内容生动有趣:北海有条叫鲲的鱼, 足有几千里大小, 它变成大鹏鸟, 同样有几千里大小, 鹏鸟奋力一飞, 翅膀就像挂在天空的云彩, 在海水汹涌的时候, 这只鸟就往南海飞去, 南海就是天池。有一本专记奇闻怪事的书叫《奇谐》, 那里面记载说:鹏鸟飞往南海时, 翅膀一扇, 击起的浪花就有三千里, 它像旋风回旋向上, 一直飞到9万里的高空;它是趁着6月的大风飞去的!庄子看到河里的游鱼, 感叹说:“看这小白鱼, 从容自在, 多快乐!”惠子马上反驳:“您不是鱼, 怎么知道鱼快乐呢?”庄子反问:“您不是我, 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惠子说:“对呀, 我不是您, 本不会了解您;同样道理, 您不是鱼, 因此你也全然不知鱼是否快乐!”庄子说:“咱们还是从开头说起吧, 您问‘您怎么知道鱼快坏呢?’这是说您已经知道我了解鱼快话才问我的。既然您可以了解我, 我当然可以知道鱼快乐啦, 我就是在河边上知道鱼快活的呀!”这场辩论怪有意思的, 俩人绕着弯子说话, 各讲各的理呀, 越辩越玄妙, 从这里面可以看出庄子的机变和口才。在先秦诸子中, 庄子散文的成就是最高的, 他的文风放纵自由, 宏伟壮丽, 有人评论说, 庄子的文章无端而来无断而去, 正像他笔下的大鹏鸟扶摇而上, 不知所止!

庄子有些寓言, 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 比如, 在《秋水》这篇文章的开头, 庄子讲了这么一个故事:秋天来了, 百川纳入黄河, 黄河水面宽阔, 连河对岸的牛马都分辩不清了, 黄河之神, 河伯因此得意起来, 以为这一下, 老子天下第一啦!他驾着滚滚波涛来到大海, 往东一望, 哪看得到头啊!河伯于是转过头向海神叹口气说:“俗话说:‘懂得道理一百样, 以为谁也赶不上!’这话简直就是说我哪!我要是不到您这来, 亲眼看看大海的广阔无边, 那可就悬了。我这么自高自大下去, 非让有见识的人笑话我一辈子不可哪!”庄子讲这个故事, 另有用途。不过我们却能从中受到这样的教育:山外有山, 天外有天, 狂妄自大, 盲目骄傲, 最终是要吃亏的。庄子寓言还有“包丁解牛”, “邯郸学步”等等, 通过包丁的经验之谈, 说明人们要顺应自然, 别硬碰蛮干。邯郸学步说一个小伙子听说邯郸人走路的姿势很美, 就专程去学, 结果邯郸不但没学会, 自己原来怎么走路也忘掉了, 最终只好爬着回家去。这些寓言让我们受益匪浅。

摘要:道家学说以“老庄”哲学为核心, 微言大义, 博大精深, 值得推敲。

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 篇9

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 并在函谷关 (今河南省灵宝县) 前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经》 (又称《老子》) 一书, 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 共81章, 前37章为上篇“道经”, 后44章属下篇“德经”, 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 德是道的“用”。《道德经》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 主张无为而治, 这一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013年3月19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金砖国家前夕会见媒体时说, 这样一个大国, 这样多的人民, 这么复杂的国情, 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 了解人民所盼, 要有“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的自觉, 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 丝毫不敢懈怠, 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而“治大国如烹小鲜”正是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中的“治大国, 若烹小鲜”。

《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 以为“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道”乃“夫莫之命 (命令) 而常自然”, 因而“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 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 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除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道德经》一书中还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 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 “反者道之动”, 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此外, 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 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 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老子的著作、思想早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欧洲从19世纪初就开始了对《道德经》的研究, 到20世纪的四五十年代, 欧洲共有60多种《道德经》译文。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 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德经》都有深入的研究, 并都有专著或专论问世。黑格尔说:“中国哲学中另有一个特异的宗派……是以思辨作为它的特性。这派的主要概念是‘道’, 这就是理性。这派哲学及与哲学密切联系的生活方式的发挥者是老子。”前苏联汉学家李谢维奇说:“老子是国际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说, 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 而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在道家。如今, 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兴起了“老子热”, 《道德经》一书在这些国家被一版再版。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 在世界文化名著中, 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 其次就是《道德经》。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其第二任就职宣誓中表示, 其智慧来源于《道德经》中的“圣人之道”。美国《纽约时报》亦将《道德经》列为世界十大名著之首……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浅谈老子积极入世的思想 篇10

一、自我道德的完善

1、少私寡欲

少私:就是减少自己的私欲。寡欲:指减少私欲, 减少贪念。在朱晓鹏所著的《老子哲学研究》中, 将欲分为自然之欲和人为之欲。自然之欲:根据人的自然本性所具有的生存之欲, 即食色之欲。人为之欲:追求过多的物质享受和欲望的满足。人应该将欲望遏制在自然之欲中, 不应该过度的享受对身心有害的欲望。

老子提出“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 (第十三章) ”, 老子认为应该追求适当的娱乐, 鄙弃过度的享乐。因为他们不仅给身体造成伤害, 而且有损于内在精神的修养。“持而盈之, ……莫之能守 (第九章) ”, 此三句推及到欲望, 阐述了“过犹不及”的道理, 与其日益膨胀自己的欲望, 走上一条不归路。不如安安稳稳的处在一种适当的状态。“无欲”并不是弃绝一切欲望, 而是摒弃人为之欲。老子也主张追求自身适度的欲望, 希望有甘甜的饮食、安乐的居所和欢乐的习俗。

2、知足知止

知足者富 (第三十三章) , 只要能够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需求, 就是富有。例如庄子所说的“晏鼠饮河, 不过满腹”, “鹩鸟巢林, 不过一枝”。晏鼠喝水, 不过是填满自己的肚子。鹩鸟搭建自己的屋舍, 也只不过需要几根树枝。过犹不及, 对于晏鼠来说, 反而会撑坏它的肚皮。对于鹩鸟, 也不过是增加了房屋构造的复杂性而已。

因此, 老子认为, 热衷于追名逐利的人有害于自己的名誉, 所以在社会生活中, “适可而止”方能保持其自身的长久。切不可妄纵贪欲, 否则自食恶果之期不会太远了。因为人类的贪念比无尽的灾难, 惨痛的祸害更让人不寒而栗。所以保持自身最大的法宝便是知足。

二、不争中的以退为进

老子极力推崇我们应该拥有一种天下之至柔的水的品质。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第八章) ”, 水养育万物而不为主且不与他们争名夺利, 还经常处于众人都所厌恶的卑贱之地。所以水的处下, 不争, 守柔, 处弱, 是一种逆向的处世哲学。

1、守柔处弱

知其雄, 守其雌, 为天下溪……知其容, 守其辱, 为天下谷。 (第二十八章) 其大意是知道自己力量的雄厚, 却要安守雌柔, 甘愿成为天下水流归往的溪涧。知道其明亮, 却要坚守暗昧, 并以此作为天下的法式。知道自身的荣耀却仍要坚守自己的卑贱, 甘愿成为天下最低贱的山谷。

老子所讲的守柔处弱, 实质上是让你拥有谦虚谨慎, 虚怀若谷, 不自见, 不自是, 不自矜, 不自伐的品质。然“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能长, 夫唯不争, 故莫能与之争”。 (第二十二章) 所以“以其不为大也, 故能成大 (三十四章) ”。正是由于它的处下, 守柔才能成就它的大。因此, 老子的思想并不是消极避世的, 他的不争并不是不思进取, 而是保持一种虚怀若谷的心胸去包容万物。

2、柔弱胜刚强

柔弱胜刚强在《道德经》中体现在“故坚强者死之徒, ……强大处下, 柔弱处上。 (第七十六章) ”。老子还发现有旺盛生命力的事物都是有韧性的, 而即将或已经死亡的事物都是僵硬易折的。韩愈有诗云:“自从齿牙缺, 始慕舌为柔。”所以强大者将慢慢地衰落, 而柔弱者最终会逐渐走向上方。

老子一直坚持“守柔处弱”的状态, 是因为他认识到自然万物都是处在由弱到强, 再由盛转衰的无限循环中。要想一直保持自身的强盛, 就要一直坚守自己的柔弱。他还坚持“不争”, 而不争者如天下谷, 山川河流都归附于他。如水, 处众人之所恶, 却无坚不摧。如朴, 其“虽小, 天下莫能臣 (第三十二章) ”。如婴儿, “毒虫不螫, 猛兽不据”。 (五十五章) 但是, 他所讲的“不争”都拥有无穷无尽的潜力, 而且永远都保持自身旺盛的生命力, 虽言“不争”却比“争”的力量更加让人敬畏和心悦诚服。

三、功遂身退

“功遂身退, 天之道也 (第九章) 。”退一指身退, 二指敛藏。其意为, 功业完成, 含藏收敛, 是符合自然的规律。河上公注曰:“功成身退, 其乃天之常道, 譬如日中则移, 月满则亏, 物盛则衰, 乐极则哀。”当你的事业取得成功之后, 你的名誉和声望必然也会随之而来。而就在你的欲望即将被自己虚妄的名誉和与日俱增的财富膨胀到极致的时候, 你就应该认识到物极必反, 物壮则老的道理,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 廉而不刺, 直而不肆, 光而不耀 (第五十八章) ”所以圣人不让自己处于转化的极点, 而是虽然方正却不至于僵化, 虽然锋利不至于伤害他人, 虽然直率却不显山露水, 虽然明亮却不至于耀眼刺目。如若不然, 自己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在这里, 老子要求我们在功成名就之后, 不贪恋功名和财富, 及时隐退, 以保全自身。功成身退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明哲保身的处事方略, 而是一种利人、利己、利社会的智慧哲学。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 许多思想都是在指引人民更好的立足于现实生活中。自身道德的修养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慎终如始的虚怀若谷, 守柔处弱, 以其终不自为大而能成其大。所以在老子的《道德经》中, 他的思想并不是消极避世的, 而是包含了众多的积极入世的思想。

摘要:在老子的《道德经》中体现出了许多的积极入世的思想。而本篇文章主要是从自我道德的完善, 不争中的以退为进和功成身退三方面来阐释。自我道德的完善是入世的基本要素, 不争之中的以退为进则是争的欲擒故纵之术, 然后在功成名就之时效仿自然之道的不居其位, 不自为大而永久的保全自身。

关键词:少私,知足,虚怀若谷,不争

参考文献

[1]严敏.《老子》辨析及启示[M].成都:巴蜀书社.2003.

[2][菲]陈永栽, 黄炳辉.老子章句解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朱晓鹏.老子哲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王强.道德经通释[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

[5]陈鼓应, 白奚.老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戈萍.道德经本义——理想治国, 修身炼形[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9.

[7]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2003.

老子辩证哲学思想探微 篇11

关键词:老子;道家思想;辩证哲学

中图分类号:B2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4-0098-02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春秋末年,写下《道》《德》二篇著作,世称《道德经》或《老子》,是道家学派也是中国思想最为重要和最具水平的经典著作。

在中国2000多年文明发展史的历程中,虽然儒学作为官方学说上中国学术发展的主流,但是老子道家思想一直没有消失过,稳稳在中国学术思想领域占据着一席之地,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与影响力。

一、老子辩证思想研究的时代背景

20世纪的中国,当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对儒学进行改造和批判的洪流时,不少思想家将自己关注的目光投向诸子的学说,试图从其中寻找到重构中国哲学新的“生长点”,这其中就对老子关注尤多。

而现代,老庄道家哲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时代精神的产物,以及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80年代在台港地区老庄研究的热情十分高,成果也十分丰富,甚至在学术上产生了一股称之为“新道家”的思潮,可见影响之盛。在国外,西方学者对于老庄道家思想也怀有很大兴趣。一大批西方和东方的科学家、科学哲学家,都非常关注老子,并且对其学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其中最著名的有:英国科学家卡普拉、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和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等。北京大学教授李零1993年访美,回国以后著文说,“西方人对中国思想一见钟情的必然是道家,对儒家老是提不起兴趣”,因为道家“所表现出来的东西,无论是对宇宙、生命、社会,还是其他问题的关心,都比较容易同他们的传统合拍,比较容易同他们所心理沟通”。

为什么在现代社会老子的学说会越来越广泛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什么在儒家思想处境尴尬时,老子的学说却能被西方学者以及科学工作者接受并受到他们高度的肯定?我想主要源于老子建立起了一整套系统的哲学体系,思辩性与哲理性突出,显示出更多的纯哲学意味,对现代社会发展能起到不同于注重内圣外王,修身治国儒家思想的作用。

老子思想中其核心的概念范畴是“道“,老子通过对道的阐释,将矛盾普遍性及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及互相转化思想贯穿了起来,并由此建立起一套具有实践意义的处事哲学,具有浓厚的唯物辩证法意味,这也使得老子思想异常现代化,十分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同时通过对老子辩证哲学思想的研究,也将有利于我们对以儒家传统建立起来的中国社会体系进行更加深刻的反思,有助于我们不断丰富完善我们现有的文化思想,找到一条真正有利于中国文化振兴的新的道路。

二、《老子》的辩证法思想释意

1.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思想

老子认为事物都是有始有终,经常变动的,这种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他对“道”的作用和功能阐发上。“道”是老子思想中最高的范畴,首先他认为“道”是产生万物的根本,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仅如此,事物的运动、变化也都是“道”作用的结果。所以“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载(安)或隳(危)。”(二十九章)“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用以说明具体的事物的是运动变化的。老子承认事物的运动、变化,而且认为万物运动是循环往复的,所以他说“万物并作,无以观复”(十六章)再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关于运动和静止,是哲学中重要问题,“动”与“静”也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的一对范畴。老子对动静的关系也有明确的理解,他说,“万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十六章)。万物的“根”是道,“归根曰静”。在这里老子认为认为“道”也有其“静”的一方面;而且“静”又是主要的。这与老子的社会实践观也是统一的,他在实践中特别强调清静无为,认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二十六章),“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六十一章)。

2.矛盾普遍存在的思想

老子已经意识到“道”这一逻辑概念、范畴的发展、变化与运动,但是其原因何在呢?他提出“反者道之动”(四十章),认为“道”包含着两种相反因素的相互作用,这是“道”发展、变化、运动的内在动力。因而他列举了有无、大小、长短、刚柔、祸福、虚实等几十对正反相对的概念,说明矛盾的普遍存在。而且还对矛盾双方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他认为“有”与“无”,“长”与“短”等等,都是以其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长”也就没有“短”,反之亦然。这就是人们日常说的“相反相成”的道理。对立面不仅互相依存,而且互相作用。这种作用,概而论之就是阴阳、刚柔、强弱之间的互相制约,导致了矛盾双方力量的消长、对立面的转化。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五十八章)这就是说,事物的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变为它的反面。这就是人们日常说的“物极必反”的道理。关于这一点,《老子》讲得很多,是贯穿于《老子》整个思想中的一个原则。例如:“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 对于这种转化的过程老子认为没有穷尽的,所以说“孰知其极”。

3.质变量变的思想

《老子》又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在这里老子列举了一些事实,如“合抱之木”是从“毫末”逐渐生长起来的,“九层之台”,是一点一点的土积累起来的,“千里之行”,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强调了量的积累在事物形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老子》又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六十三章)本来是容易的事情,发展下去,就起质的变化,成为难的事情。本来是很小的事情,积累下去,就起质的变化,成为很大的事情。所以老子建议,在问题还是容易的时候,就把它解决了,在事情还是小的时候,就把它办了。老子通过观察到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质变的现象,根据这些现象总结出了规律与方法,指导我们在实践中要树立正确对待事务处理事情的态度,十分有现实意义。

4.必然性与规律的思想

在老子思想体系中,“道”有两个重要的含义,一是指世界的本原、化生万物的原初物质;二是指法则、规律,作为一种客观的必然性,具有普遍的意义,统摄天地万物。所以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出这种法则、规律的普遍存在,又说“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显示出规律的不可违背,要善于利用规律,适应规律来办事,所以提出要“顺其自然”,这也是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一个重要的思想。

在2500年的春秋时期,老子的这一套思想可以说是十分超前的,也具有自己十分独特的魅力。老子也感觉到,它所说的这些道理是跟当时代一般人的常识相违反的。所以他说:“正言若反。”(七十八章)认为自己所说的似乎与事实相反,而却真正是正确的。老子对于自己学说为世人所接受的情况自己也有预期。他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四十一章)。

事实证明,经过时间的检验,以及后来道家思想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老子思想的正确性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越来越受受到人们的接受与认可,焕发出了新的生命与活力。

三、老子的辩证思想评价

如前所述,《老子》对事物是运动变化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的思想,矛盾普遍存在、矛盾双方发展到一定程度互相转化的思想,以及规律的普遍性思想有着深刻的认识,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这充分说明了老子辩证思想已经相当丰富与成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丰富的辩证逻辑意味是老子思想的最大特点。老子提出了“道”这个最高的哲学概念,这既不是一个精神性的概念,也不能用物质性去套,它是对客观世界及规律性的概括,就极富哲学意味,使得道家思想一开始就具有了与儒学思想不一样的气质。在“道”这个最高的范畴下,来搭建自己整个思想体系的大厦,使得自己的学术根基扎实,体系完整,后来也成为宋明性理学家为儒学构建形上学理论基础提供了方法论依据。

当然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也存在很多严重的缺点,对形而上学思想作了很大的让步:

1.老子虽然认识到宇宙间的事物都在运动变化之中,但是认为这些运动变化,基本上是循环的,不是上升和前进的过程。他所谓“周行”,就有循环的意义。

2.关于运动和静止,老子对于“静”十分强调,认为静是第一位的,动是第二位,实际上表示对事物变化运动的厌弃。

3.关于对立面的相互转化,老子只是认识到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另一端转化,这种转化在老子看来似乎是自然的,对于矛盾一方向另一方转化的条件,没有形成足够的认识。让人们对于这种转化只能是被动接受,而不能积极去应对。这是不合事实的。而且老子认为对立面既然互相转化,因此就很难确定那一方面是正,那一方面是负。这样的“其无正”的思想,就对相对主义开了一个大门。后来庄子即由此落入相对主义。(《中国哲学史新编》第272页)

应该说老子的辩证法思想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并不影响老子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地位。不管怎样在几千年前,老子的辩证哲学思想就已经具备了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的性质,相反的东西可以相成,同时,他又知道相反的东西可以互相转化,这种通过深入细致观察事物、认识的事物辩证方法,是老子哲学给我们今天学术研究留下的最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4]汤川秀树《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

[5]董光璧《当代新道家》

老子的人口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篇12

一、“小国寡民”思想的真实内涵

首先, 我们试着透过字面来解析“小国寡民”。古代的“国”和现在的“国”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小国寡民”中的“国”指的是诸侯国, 是“天子”领导的“天下”的第一级行政区划。仔细研读历史, 就会发现“小国寡民”其实就是国家下辖政区的一种管理形式, “从夏商开始, 乃至周天下, 不论是周王朝, 还是周王朝属下的诸侯国, 都是小国寡民的城邦。”同时它也反映了一种人口管理的模式。在诸侯林立的当时, “国”无疑“小”, “民”无疑“少”。老子认为这个现状无需扩大或缩小, 重要的是如何使社会安定。较小的邦域, 其效果当然就是易于管理, 而不多的民众, 则告诉我们, 人口一定要与邦域成比例, 而不能超出邦域的承载能力。也就是说, 要控制人口的数量, 以保证人均的资源利用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否则, 超重人口的生存竞争就必然会使这种理想国重新陷入尔虞我诈之中而全面崩溃。

老子认为, “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因而要想改变这种状况, 天下太平, 人们就当无私无欲, 做到“不欲以静, 天下将自定”。但是人一多, 民心必然各异。所以为达到天下安定的目的, 最理想的模式就是建立一种国家要小, 人口要少, “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 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 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 美其服, 乐其俗, 安其居, 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社会。

另外, 我们也要注意到, 在老子的辩证哲学中, 没有绝对的“大”和“小”, 也没有绝对的“多”和“少”。有无、生死、刚柔、善恶、美丑、祸福等等相互对立的矛盾概念都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必然性, 因此单从字面上理解是不能准确把握其深刻思想内涵的, 所谓“正言若反”。如《老子》第六十六章有对“百谷之王”的描述,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 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 必以下言之;欲先民, 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如果说“百谷之王”是老子要达到的社会目的, 那么“小国”则是实现其目的的社会管理手段。因为在老子的眼里, 表面弱小的事物才是最具生命力的事物, 通过弱的方式达到强的目的;无为而无所不为, “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之争”, 才是老子的最终目的。

同样, “寡民”所描述的也是一种理想的社会人口管理模式。在一个“小国”里, 人口被控制在一定的规模范围内, 不会超过该“国”自然资源的负荷能力, 人们丰衣足食, 安居乐业, 国家的各个政区都达到这样一种“至乐”境界, 互相不发生冲突, 和睦相处, 从而实现整个国家的繁荣昌盛。“见小曰明, 守柔曰强”, 看似“弱小落后”的“小国寡民”其实蕴含着富国强民、天下之王的远大理想。

二、“小国寡民”在当时的创新意义

在原始社会, 由于严酷的自然环境, 低下的生产力水平, 人口的死亡率极高。在这种情况下, 人口生产种的繁衍比物质生产具有更为突出的地位, 祈求多生子女也就成为当时人们的最高愿望, 它体现了先民们为追求生存发展与大自然顽强抗争的一种共识。值得注意的是, 这种在全世界原始先民中广泛存在过的增殖人口观念, 似乎只是在中国才一脉相承地流传了下来, 以后并成为人口思想的主流。进入阶级社会后, 商周青铜器上反复出现的“万寿无疆”“子孙永昌”之类的铭文, 仍顽强地复述着渴望人口增殖这一古老的主题。

在这种主流的人口思想包围下, 老子站在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反对社会纷争的高度上, 率先提出要控制城邦建制和人口规模的主张, 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对后世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尽管在绵延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 以老子为始的人口控制思想作为与正统人口思想“求庶论”相对立的一种观念, 一直居于次要地位, 且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国内学界应有的重视, 但这丝毫无损于这些思想在中国人口思想史上所发出的耀眼的光辉。

三、“小国寡民”思想的现代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不足10%的耕地却需要养活20%以上的人口, 这给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带来了极为沉重的负担。在这样一个人满为患的危机时刻, 我们再回过头来解读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 就不得不为先贤的深远谋虑所折服。

“小国寡民”的管理模式也有利于克服人口数量和自然资源相互消长的关系, 从而有利于人类自身更长远的存在和发展。用现在的眼光去看, 也就是说, 人口的发展必须同经济、资源、环境相结合, 统筹安排, 合理利用, 才能保护好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当人类处在地球表面积有限而人的生殖繁衍能力无限这样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中时, 唯一能做和做得到的事情就是控制人口, 计划生育。所以, 始终保持能与地球表面积 (国土面积) 相容和比例适当的人口数量, 做好环境保护, 将是人类面临着和必须解决的基本课题。计划生育, 将是一项永恒的国策。

摘要:“小国寡民”并非像人们以往所理解的那样, 是反社会发展、消极落后的表现, 而是老子对理想社会人口控制的一种描述, 即人口一定要与邦域成比例, 而不能超出邦域的承载能力。它通过理想化的形式, 表达了老子对构建原始和谐的公有制社会的畅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小国寡民”思想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老子,小国寡民,人口控制,计划生育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 中华书局, 1954年。

[2]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2年。

上一篇:直线振动筛故障分析下一篇:鱼塘养殖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