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哲学(精选12篇)
生命的哲学 篇1
创建优质学校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一大发展趋势, 优质学校不仅关注学生成绩的提高, 更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完满, 要求以人为本, 实现生命化的教育。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哲学家们对人性的思考逐渐要求摆脱传统哲学对人性思维的理性化模式, 从理性世界不断转向人文世界, 以生命、生活作为哲学研究的出发点, 为生命教育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促使我们的学校不断走向优质。
一、生命哲学:逃离单向度的世界
生命哲学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德、法等国流行的一种具有非理性主义特征、试图用生命的发生和发展来解释宇宙的哲学思潮, 是反对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产物。19世纪以来, 随着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大力追逐科学理性, 不断忽视了重视人的精神价值和生存意义的人文精神, 使人不断丧失生命的完整性和总体性, 成为“单向度的动物”。因此, “找回失落的精神世界”, 走出人自身生命的异化现象受到西方哲人们的重视。
总之, 生命哲学源于对理性主义的批评、对生命的追求, 以人的生命、人的生活、人的心理状态和人的历史文化作为研究的核心, 要求实现对外在自然物质的超越, 要求实现生命的完整性和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二、生命教育:生命的哲学思考
随着对生命教育的研究的不断深入, 不断提出了生命态度教育、生死教育等, 不断把对生命教育的研究提高到了哲学高度, 不断对现今教育进行深入的哲学思考。生命教育是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是对生命进行整体系统的研究, 以期从根本上解决生命问题的学说。
生命哲学主要产生了生物学哲学和历史哲学两种思潮。前者要求用运动变化和整体联系的观点来解释生命现象。后者主要从生命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即人的生活经验的角度来进行哲学思考。虽生命哲学分为不同的哲学思潮, 对生命有不同的见解, 但他们都认为世界是充盈着生命激情而不是刻板无生机的。他们反对近代以来实证主义研究的“无人”的思维方式, 强调人文科学研究的独特性, 反对用机械的和静止的观点, 而主张用运动、进化和创造的观点看世界;强调用生命和激情对理性和经验的超越, 具有非理性主义倾向。发展心理学认为, 人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 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特性, 对学生的教育应尊重学生的发展差异性和阶段性。
总之, 生命哲学即使生命不断摆脱“物化”的现象, 不断实现生命的自主性和主体性。
三、生命哲学对生命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现今的学校教育仍存在极强的功利性、强调技术层面训练的倾向, 蒙蔽了生命关怀。生命教育能否正确实施对我国长远发展、人才培养及当前正在进行的学校改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命哲学所倡导的肯定生命的存在意义和创造价值与生命教育的需求相契合, 所以生命教育的实施应遵从生命哲学所倡导的重视生命、珍视生命、提升生命的现实需求。
1、重视生命体验与生命教育
人通过体验彰显丰富的生命内涵, 表达生命的存在, 并给以认识的对象以生命的内涵。柏格森认为科学与理性都无法把握神秘的生命实在, 惟有直觉体验才能理解生命。生命哲学家狄尔泰认为, 人文的、精神的世界只能通过个人的直接体验以及对体验的解释来把握, 人的生命存在于“体验、表达和理解”, 人们在生活中、在历史中彰显生命的意义, 体验生命的滋味。齐美尔认为, 要体现生命的意义, 光由人主观理解是远远不够的, 生命个体要亲身去体验和创造, 生命的意义在于这种体验性和创造性。这体现了体验者的主体性、个体性、情境性, 这区别于长期以来教育中存在的刻板机械、理性主义倾向。生命教育的本来目的就是要使儿童认识生命的本来面目和把握生命的意义, 在实践参与中去感受现实、领悟意义, 使实践主体连接情意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使之过美好的生活。
从生命哲学角度, 生命教育要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应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经验的建构, 学习就是体验和创造相结合的过程, 而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中的脱离实际的刻板的知识。总之, 教育是寓于生活的, 生命教育更是如此, 这样才能赋予学校以生命力。
2、珍视生命完整性与生命教育
大机器生产时期的科学理性仍严重影响着当今仍存在的工具性和功利性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 忽视了教育的生命发展本质, 物化着教育对象, 追求方法上的单纯“科学性”。只把学生当作培训的工具、获利的手段;对学生和学校的肯定也只聚焦于考卷上的分数和考取重点学校的人数。这种教育只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和生存知识、本领的训练, 而忽视了活生生的人, 忽视了对人的全面发展能力的培养。注重教育的外在化功能, 而忽视了对学生内在心灵的塑造, 使人成为支离破碎的机器。这就必然造成人的生命完整性与总体性的丧失和人的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淹没, “失落了精神世界”, 成为“单向度的存在物”。
生命哲学倡导生命发展的内在与外在的完整结合, 倡导突破工具理性的束缚, 实现人文精神的发展, 追求完整人格的实现, 以实现真正的生命教育。创建现代教育, 就应是生命自由的尊重和知识、技能的获得的结合, 为实现完整的生命而努力, 这才是教育的本真。
3、提升生命价值与生命教育
在现实的教育中, 在一批批我们引以为豪的好学生身上, 不断出现自伤、自杀、杀人及处于危机状态下对生命的漠视, 对生命意义的忽视等现象, 出现这一幕幕悲剧的原因之一在于“我们的教育缺失生命意义的价值体系, 缺失了生命意识的激发体系, 缺失了生命功夫的修养体系, 缺失了生命境界的培养体系, 缺失了对生死问题的认知体系。”这些来源于我国现阶段教育的生命价值体系的缺失以及由此引起的精神世界的空虚, 尤其在当今追求商业化和功利化的社会潮流中, 致使教育也陷入功利性和工具性的漩涡, 忽视了对学生心灵的呵护及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思考, 使学生不断陷入生命价值与生命意义的危机。
生命价值的教育不仅应使学生认识到“血肉”之躯的重要性, 也应感受到生命价值与意义的重要性, 人的存在不仅是自然的存在, 也是精神的存在。生命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是为了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活动, 不仅强调自然生命的存在, 也得注重精神生命的教育。狄尔泰主张“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生命创造了生命的价值。”我们的学生需要通过生命教育获得一种“创造性的存在”。
因此对生命教育而言, 要求我们, 既要进行生命安全的教育, 生命态度的教育, 死亡教育, 基于生活自理的教育, 使其珍视生命;也要进行热爱生活的教育, 理想、道德、感情、信仰和价值追求的教育, 建构完整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从而创建和谐、优质的学校。
摘要:生命哲学是以生命、生活作为哲学研究的起点, 追求人的生命的完整性和主体性, 促使生命摆脱“物化”的单向度的世界。生命哲学视野下的生命教育, 主要是对人生命体验、生命完整性和生命价值的教育。生命哲学为我们的学校走向优质提供了一个发展思路, 对我开展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命哲学,生命教育,启示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徐春林, 黄艳红.生命哲学与生命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新德育, 2007 (10) .
[2]邹进, 著.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2:28.
[3]王一木.儒家生命哲学与生命教育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6.
[4]叶华松, 著.大学生生命教育[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79.
生命的哲学 篇2
我们介绍了人工生命的发展概况,讨论了这一领域的基本理论以及对它们的哲学反思,指出了人工生命哲学的`意义,着重讨论了关于生命本质、虚拟生物、进化以及数字生命的哲学问题.
作 者:游俊 任晓明 作者单位:游俊(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任晓明(南开大学,哲学系,天津,300071)
浅析体育的生命哲学 篇3
关键词:体育 生命 哲学 反思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在不同时期,人们对体育的理解是有差异的。上世纪70年代前,体育的定义是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80年代后,体育的定义又概括为,是人们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体活动的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础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主义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见1984年版《体育字典》)。21世纪,人们对体育的理念又提升为以健康和谐为主。
一 从“生死范畴”的哲学原理中反思体育
体育活动是人以自身为对象来进行改造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体育对人的创造,绝不可以简单地归于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活动,因为把体育禁锢在生理学的圈子里去研究,把人的生命运动仅仅视为一个自然的过程,就始终不能使体育真正脱离动物学的意义,而且也丧失了把人作为一个社会文化的完整的人来予以揭示的可能性。因此,体育在实质上是对生命的礼赞,是积极人生态度的显示,是人的生命意志面对未来的投射。可以说,体育是以一种特殊的感性实践方式回答着关于生死的问题。
1 对生死的价值态度
这个问题首先表现在是否承认或肯定生命存在的价值。承认或肯定生命存在的价值,必然珍视生命,爱惜生命,必然重生,进而强身、养身、健身。任何个体生命的存在总是不完善的,生命的过程总是充满坎坷,受着各种限制,通过生命执著的追求和自强不息的奋斗,来克服和解决人生中的许多矛盾,以期获得生命完善的存在和实现理想的人生。另一种则是对人生做根本的否定,视人生为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的处境,认为一切奋斗、执著、拼搏、进取都是可笑且毫无意义的,唯有约束自己、禁锢自己、压抑乃至折磨自己,才有可能获得死后的安宁或来世的幸福。这种悲观厌世的消极人生观在宗教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体育是积极人生态度的显现,体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是通过创造无数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和健身方法来发展人的身心,充实人的生活,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并把现实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最高和最终目的。
2 关于生死是否命定
体育对人生、对生命价值的积极肯定还表现在对“生死有命”的否定。生死有命观是一种宿命论的表现,常常披上科学的伪装,以人对生死寿夭这一生命发展观规律无法改变的形式出现,生死有命观的危害在于从根本上否定人为发展生命,健全生命所进行的一切活动,自然也否定了体育的价值。因此,要使体育事业得到发展,必须在批判这个观点的同时,对生死夭寿与身体锻炼的关系做出科学的说明。
随着人类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医学、解剖学、遗传学等生命科学和人体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生命的发展规律已经能够进行科学的说明,对体育锻炼与人的意志也更加清楚了。人们在生命规律面前并非束手待毙,成为规律的奴仆。相反,人是积极的富有动性的存在物,人对规律的认识为人类有效地进行活动提供了前提。人类的目的是利用各种规律来造福和发展人类自身。体育使生命的存在向着更健康、更和谐、更完美的状态推进。
二 从认识哲学的角度反思体育
如果说改造、更新、完善人是体育运动的神圣使命和精神原则,那么贯穿于体育运动始终的就是感性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与无限生命之流的矛盾,亦即死亡与生存的冲突。这在人生问题的探索中,是最难而又最具魅力的一个课题。站在族类的立场上看,生命之流食无限而永恒地向前延伸着,然而,作为生命的具体体现和承担着每一个感性个体的生命之光又总是短暂而有限的。可是,人从来不愿俯首听命,其非现实性品格是他总要否定历史的规定性,向往那似乎不能企及的境界。他们在“哀吾生之须臾”时,又要“羡长江之无穷”,渴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因此,总要面对这一生之有限的冷峻法则,诗人、哲人和宗教大师们在不倦的思辨中反复求索人生的真谛,思考有限人生,寻得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
作为一种从有限通向无限的中介,其本身必须是流动的、有生命的,藉此才能作为连接有限与无限、现实与理想、现存与应存的环节。认识到无限本是作为有限的生存物而存在的,解决人生哲学中关于有限生命的无限发展问题就是可能的。其实解决的途径早在古希腊时就已经被人们尽管是朴素地但却是正确地看到和实践着。希腊文明是和谐的文明,在希腊人看来,“好的身体与好的灵魂是相关联的,均衡与和谐是他们所要求的唯一目的;他们几乎不能相信有精神的美,除非它反射在美的肉体之上。”然而沉溺在思辨海洋中的诗人先哲们,仅视体育为肌肉运动的世俗之举,对体育运动在深层中所蕴含的真义、所肩负的天职,似乎忘记太久了。体育运动是以肌肉为依托来表现生命意志冲动的感性物质活动,因此它的存在超出了纯精神的领域,直接体现了灵与肉的统一;同时它自身又具有实践的不断发展的生命力。其可贵在于:它并不追求虚幻纯粹的无限,而是立足于有限的人生,靠有限生命的不断进取、追求、拼搏、超越来实现与无限的矛盾冲突之间找寻一条沟通的途径,使之成为具有最广泛的社会意义而又为不同社会层次的人所接受和认同的独特方法和手段。体育把哲学的、宗教的、艺术的关于人生问题的回答包容在自己的感性实践中,用最形而下的形式来解答最形而上的问题。
体育所以被视为人生哲学的一部分,是因为它内涵着丰富的哲学和人生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本身浸蕴在体育的实践过程中。而实践越深入,体味越深切,实践不断、体会无穷。对体育人生哲学的把握,也是一个从有限趋向于无限的过程,这种揭示和把握对于推动和促进体育发展、发展理想的人和完美人生皆是有益的。
三 从“死亡与再生”的超越精神中反思体育
现代体育运动的崛起,与现代人类的需要密切相联,人类主体的需要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动态的发展。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祖先的第一个需要是生存的需要,因此,所进行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资料的劳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类主本力量的发展,现代人类的发展更加趋于多样化与高层次化,现代人类需要美的享受,需要完善自身、证明自身,从而超越自身,这种对自我完善和超越的追求,是人类主体最高层次的需要。
现代体育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正是同人类主体的这种高层次需要相适应的。现代体育,是以人体为其对象,以运动为手段,其目的是造就一代胜似一代的身心并健、日臻完善的人的一门学科。日本学者前川峰雄编的《体育理论》一书中指出:体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生长和发展,培养他们恰当地进行生活应有的态度和能力,求得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大学体育系编的《体育原理》一书中也指出,现代体育的目的是“形成青少年及整个社会一代人的个性全面协调发展”。
人的个性全面发展,正是现代人类生命完整追求。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大卫·玻姆有一句格言:“人类总是在追求整体一心灵的、生理的、社会的、个人的整体。”现代体育运动不是人类对生命整体的追求的一种积极的表现吗?从自由体操到花样滑冰,从登山运动到健美运动,都充分体育了这一点。可以说,现代体育运动是用无数有生命力的部分,构成一个社会的整体。
作为体育观众和爱好者,我们欣赏的不仅仅是运动员那娴熟的动作造型,也不仅仅因为运动过程是激动人心的节奏韵律,我们感受最深的仍是运动员的超越精神,对于运动员的每一次超越,我们总是兴奋得欢呼跳跃,而对于运动员的每一次失败,我们总是痛苦不堪。在运动会里我们体验的不只是一个运动员的生命情绪,而是整个人类的心灵世界,是全人类的超越精神。
超越意味着再生。超越,不论是肉体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是脱离躯壳的樊笼卷入生命的旋风,与天地同一。超越时战胜死亡。
对生命的死亡与再生,我们不能停留在生物学的基础上,并非只有物质的解体,才宣告生命的死亡,一个人虽然活肴,但他的精神缺乏,灵魂空虚,保守僵化,缺乏生命灌注,超越意识失落,自强能力丧失,这种精神上的解体,不也意味着生命上的死亡吗?正如诗人臧克家所说的那样,“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四 从“人生价值”观念反思体育
一个人赤条条地来到世界上时,只是一个生物的人,和其他动物相比,婴儿的独立生活能力是最差的。他(或她)无知无识,除了呼吸、吮乳、啼哭,不会做什么有目的的动作。经过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他们终于成为一个能胜任自己职业,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了。这样一个变迁的过程,就叫做人的社会化。在这个过程中,体育运动的价值是不该被忽视的。
一个人在世上要有生活的目标,就是通常讲的人生观,体育运动以千姿百态的神奇和隆重庄严的庆典礼仪将青少年和其他社会成员唤到她的怀抱里,让他们尝试成功,推他们去进行严峻的竞争,给他们以创业的成就和荣誉,还他们以人生的尊严。因此,体育运动是社会的缩影,每个人可以在体育运动中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进而改造社会,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生动的社会角色。
就体育运动的社会健康价值而言,在人类生存繁衍的漫长历史中,医学和体育从两个方面捍卫人们的健康,他们的每一项进展都可以使人们的寿命有所延长,能力有所发展。
由于大部分烈性传染疾病被一系列新医药控制,医学实现了“第二次革命”,医学的敌人在这一个回合变成了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医生从过去的治疗、康复转向预防。过去,人们以“没有疾病”为追求的目的,而现在提出了“健康应该是医学中最重要的概念”,“医生应不仅是疾病的诊法者,而且还是健康和身体机能的维护者和促进者。”于是人们不应该仅仅忙于对付各种疾病,而应该转向研究正常人体、人和人群。在这点上,“高贵的”医学和“蛮拙的”体育终于亲密地拥抱在一起。医学依赖于体育,体育有求于医学。在现代社会里,体育的价值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其他科学性也大大提高。
在体育对人体健康价值提高的同时,其内容也充实了,过去主要用它来解决人体的体质问题,“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就缘此而来。后来发现许多身体的疾患来自心理的不平衡,于是体育的价值进入身体的心理阶段。现在又用体育来解决可能导致身心疾病的社会问题和生活方式问题。
健康的价值观随着体育的大量介入生了变化,人们传统的营养观也发生了变化。以食品价格评价营养的价值观转为膳食结构的合理与否及科学度高低来安排营养的价值观。
随之而来,人们对自身的审美价值观也发生了时代性的变化,社会形成了以运动员体型、肤色、姿态、动作、服装为标准的审美价值观。人体谈“胖”色变,以健为荣,以动为乐,追求一种全新的人体美的理想。现代人的体育价值观可以使人们生活得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更富有感情色彩。
虽然对每个个人来说,日常生活本身就是意义,个人的自由意志和偏好使每个人都有权决定价值取向,而使世界更加丰富和多元。但对于整个人类历史来说,纯个人的价值取向必然如过眼云烟。人不能要求个人的享乐和经历达到不朽,每个人都有一死,但这不等于说一切价值都是虚假和短暂的,人可以去追求那永恒的价值和不朽的目标,这就是他必须把个人孤独的人生投入到人类相互沟通和用科学规范的共同探索中去。我们必须理解,虽然人生来命是自己而孤独的,人可以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但是如果没有社会性,也就不会有人从观察者向思想者超越,不会有文明和科学,也不会有人清醒自我意识。因此,我们可以说虽然每个人独立的生命是渺小的,对于每一个个人,人不得不生老病死,似乎没有个人的灵魂得以永垂不朽,但是个人对人类的变化及他对人类的思想贡献却可以一代代留下来,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它对自结构和自己在自然界位置的探索将万古长存!
参考文献:
[1] 金观涛:《人的哲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 陈宣良:《理性主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生命的哲学 篇4
人类生活的三维空间包括时间与空间两个层面。现将时间、生命、理想三者相结合统一起来,对其进行简单的综合性的研究。我们要在三者的含义与内在的关系上进行一下简要的分析。
(一)时间的简述。
时间的人为释义在古希腊哲学、经院哲学、近代哲学都有不同的定义。归结为一维性的、不可逆性的,过去、现在、将来的一种单向的走向。如同数学中的直线的概念。
(二)生命的简述。
在理论上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生命在广义上为一切“运动”的客观事物。有一定的目标,朝向。有空间上的载体,都可以谓知“生命”。狭义的生命是生理上有条件反射,有生、死界线。有时间可以度量的有机体。如低级的单细胞体、微生物、有自主思维的人类。
(三) 理想的简述。
理想是特定为有思维活动的主体,即“人类”所持有的一种精神层面上的,有目标性、指向性、集体性、共有性的“念力”。是人类独有的思维活动。包括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
二、从图示正方向的表述时间、生命、理想三者关系
生命、社会、宇宙的运动存在,皆可以认识为“人为”的。用时间的概念做为衡量生命、理想的一种尺度。即结构图中时间为塔尖的一个根据。 根据时间的一维特性,将时间“人为”的分为两个层次,有限和无限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的分支将“人为”社会和“自然”社会界区分开。“人为”社会即归类于有限时间框架中,其原因是人类社会有其自身的时间长度、广度。它是一条“射线”型的发展方向。笔者的个人观点认为:人为社会也会有一个终点。它将会是时间概念的一个瞬间。“自然”界包括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之外的一切客观实在,用时间的衡量于无限之中。即有生灭循环的常理而存在。在人类社会的有限时间内,可分为做为个体人的发展。也可以分为群体性,即“社会性”的发展。人的出现同时分出了各自的两个单向发展要素。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理想随着人类的存在而存在,从个体的生活实践经验上升到科学化、系统化的各类科学门类。直到有指导性、反思性、总括性的各时期的哲学体系。理想有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个人理想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即“家庭、社会、环境、个人经历、阅历等”共同理想同样受到各因素的制约。即“历史、文化、地域等”理想随着的消失而消失。它和人类生命共同有着“时间”的度量,时间度量生命。生命限制理想。
三、 反方向理解。从下到上来观察三者关系
通过人类对世界、社会、自然的不断观察、认识、升华。跳出地域、个人思维、历史局限、知识广度的深化。反过来界定了人的生命意义,生存的价值,一系列的理念都是从个体来研究、体现和折射出共同的理想。个人的理想体现出个人生命的价值和个人的理想有机结合,即统一性、一致性,产生了共同的理想,形成固有的,独特的信念从而体现了如“民族精神”、“集体精神”等共有的历史性意义。从人类狭小的自身的认识才可以走向自我之外的认识。认识宇宙(从大的方面)认识中子。夸克(从小的方面)。认识面的广度扩展同样可以上升到理想的层面,从而反作用于社会。正确的引导社会,社会历史向前发展,自然科学地深入认识,同样要有正确的理想、信念、观念为其引导。即意识对行动实践的反作用。只有从个人与社会生活的现实中才可以完全的、正确的、摸得着、看得见的去理解时间的存在。时间是无形的,但是其展现出的实质表象是十分现实的,突出的。时间的现实价值,就是要从这一系列的现实事物为开端,进行深入与细致的哲学探究。
四、时间、生命、理想的存在价值
通过从正反两方面来理解时间、生命、理想三者的关系。可以将生命归结为三种不同的形式。 第一种为“陨石”式的生命存在形式。一生之中默默无闻。这一类人的生命存在,有现实社会生活是占绝大多数的,因为社会的各方面的约束就注定了这类人的存在方式。虽然,这是一类最平凡的生命存在的一类,但这一类人的比重是的最大的。这类人所表现出来的三者存在价值也是最大化的,最实际的,最基础的。 第二种为“流星”式的生命存在形式。这类生命的存在是一类短暂性持的存在。其生命被时间界定着一瞬即逝的命运,但其存在不是没有自身的价值。在瞬间的一生当中,发挥着生命自身最大的价值。第三种为“太阳”式的生命存在形式。这类生命的存在是一种“永恒”的存在形式。也许肉体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但其精神力量却影响了他人的生命存在的轨迹。
生命与时间、理想的关系就如同一块块“生命星尘”。无数的“生命星尘”汇集成一条被时间所引导的“星河”。理想让一块块“生命星尘”发出了耀眼的“光芒”,从而形成了永无止境的带有无限“光辉”的“流星雨”,展示给后世的人来欣赏与评价。
摘要:时间是生命与理想的根源,只有用时间才能度衡生命与理想的存在价值,反之,生命与理想的实现才能展现出时间的自身。三者之间有着共有和差别。本文对三者的关系进行简要的分析。
生命科学前沿问题的哲学思考 篇5
——论生物信息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口腔医学院 胡靖宇 2010103040019
早在19世纪60年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就提出了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逻辑推理。20世纪初,摩尔根在对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进行补充的同时,也证实了那些遗传因子——基因的存在,而染色体就是基因的载体。20世纪50年代,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人们才真正认识到基因的本质,即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由于不同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就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
至此,人类对于破解生命终极奥义的愿望空前迫切起来,1990在美国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为我们敲开了基因世界那扇尘封多年的大门。2000年6月26日,参与HGP的六国科学家共同宣布,人类基因组草图已经绘制完成,这标志着生命科学进入后基因时代(post-genomic era)[1-4]。生物科学的研究重心由基因结构研究向基因功能转移,最终转向生命科学的全部信息进行系统整合和应用,一门新兴科学——生物信息学就此而生。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以计算机为工具对生物信息进行储存、检索和分析的科学。它是当今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大前沿领域之一,同时也将是21世纪自然科学的核心领域之一。其研究重点主要体现在基因组学(Genomics)和蛋白学(Proteomics)两方面,具体说就是从核酸和蛋白质序列出发,分析序列中表达的结构功能的生物信息。
具体而言,生物信息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领域,它是把基因组DNA序列信息分析作为源头,在获得蛋白质编码区的信息后进行蛋白质空间结构模拟和预测,然后依据特定蛋白质的功能进行必要的药物设计。基因组信息学,蛋白质空间结构模拟以及药物设计构成了生物信息学的3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生物信息学研究的具体内容上看,生物信息学应包括这3个主要部分:(1)新算法和统计学方法研究;(2)各类数据的分析和解释;(3)研制有效利用和管理数据新工具。
纵观生物信息高度膨胀的这二十年,除了慨叹生物信息学这一门新兴学科的蓬勃发展外,似乎还能隐约看到另外一门学科的身影。而当我们重新回顾这一段
研究经历时,才发现许多结论竟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不谋而合。
一 基因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和意义。长期以来,人类对于生命现象一直怀有很强的畏惧感,例如为什么有人高有人矮,为什么有些孩子容易早夭,为什么有人会患上不治之症。人们赋予一些高等食物以权力来决定这些生命现象,命运、天道、因果等等[5-6]。
基因世界的发现,颠覆了人类上千年的敬畏和信仰。四个碱基的排布就可以构成千千万万个不同的性状。它决定了我们从属于人这一物种,同时又让我们彼此存在差异,基因世界就是一个典型的多样性统一的实例,而这个世界的基础,则是一些基本的有机化合物。可以说基因世界是唯物主义一个最有利的例证,也是马克思主义向微观世界一次成功的延伸。
现代基因技术的发展例如基因敲除、转基因等等,已经展示出人类介入这一世界的可能。虽然很多手段还只停留在实验阶段,但越来越多的证据同在显示,在尊重客观世界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基因世界成为沟通我们自身的一个有力平台。一些基因治疗和检测技术已经开始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但其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安全性的问题,伦理学的问题等等,秉持一种正确的世界观和哲学观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中具有重大意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这样一种契合的哲学思想。
二 基因组学发展历程中的唯物辨证主义
基因组学(genomics),是生物信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生物基因组和如何利用基因的一门学问。用于概括涉及基因作图、测序和整个基因组功能分析的遗传学分支。该学科提供基因组信息以及相关数据系统利用,试图解决生物,医学,和工业领域的重大问题。整个基因组学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其中充斥着唯物辩证主义的意味[7-8]。
人类一共有23对染色体,包含约30亿个碱基对序列,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初期,对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很多机
构都有过猜测,那时大部分人估计人类的总基因数至少在十万以上。2001年,全部测序工作结束后,科学家发现基因数目其实远没有那么多,当时国际公共组估计为 31,000个,而Celera 估计为 38,500个。实际上,至2004年,重新校定的基因数目仅为20,000---25,000 个,有意义的基因序列只占全部碱基序列的1%-2%,大部分为非编码片段被认为是无意义的垃圾片段。当时,很多生物学家都很受鼓舞,认为揭开生命之谜的日子指日可待。
可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科学家们发现,他们低估了基因世界的复杂程度。过去那些被他们视为垃圾,没有意义的碱基序列,却渐渐显出它们在基因世界中的重要作用。比如miRNA和siRNA的发现,这两种小分子物质,只是基因在运作过程中产生的核酸碎片,而就是这些看似毫无用处的碎片,却是整个基因世界最重要的调控手段,并且在不同物种中广泛存在。
在一次次的曲折反复中,基因组学前进的步子却是越来越坚定。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各种实验技术的革新,从当初逐个克隆法到Celera的全基因鸟枪法,直到今天的高通量测序法,可以说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已经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正是不断提升的科学技术,才能对一个一个的推论假设进行推演验证,这也恰好证实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以及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
三 普遍联系理论与系统生物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从普遍联系的总体上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事物发展有其特殊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是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的都存在辩证关系[5-6]。
最初,人们对于基因世界的设想比较单一,认为一个基因就调控一个蛋白,然后影响生命活动,但随着研究深入,我们发现基因世界的运行方式要复杂得多。大部分基因都有着普遍的联系,基因的工作模式是一个立体的网状模式,一种生命活动涉及的基因网络涵盖了许多基因的功能。在这个前提下,HGP的发起人之一Leroy Hood在2000年1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系统生物学是研究一个生物系统中所有组成成分(基因、mRNA、蛋白质)构成,在特定的条件下,这些组分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计算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定量描述和预测生物功能、表型和行为的学科。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系统生物学要实现从生物体内各种分子的鉴别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到途径、网络、模块,最终完成整个生命活动的路线图[9-10]。
可以说,系统生物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联系理论的一次成功使用,它不仅能更精确地解析了各种生命活动,更重要的是促成了生物学、物理。计算机等科学更紧密地交叉。可以说正是由于系统生物学的建议,才使得生命科学从一种描述性的科学转变成为定量分析和预测的科学,这在医学诊断、个体化用药、新药研发、疾病防治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世界十大制药企业中六家组成了以系统生物学技术为基础的新药研发系统,以改进新药研发的投入产出。美国能源部2002年启动了21世纪系统生物学技术平台,以推动环境生物技术和能源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
在我国,由于科研思维的局限性,导致系统生物学的发展远不如国外那样欣欣向荣,很多研究者还保留着传统的科研思路。笔者认为,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应用不足,没有正确的哲学观念作为导引。
四 生物信息学的哲学升华
目前的生物信息学基本上只是分子生物学与信息技术(尤其是因特网技术)的结合体。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材料和结果就是各种各样的生物学数据,其研究工具是计算机,研究方法包括对生物学数据的搜索(收集和筛选)、处理(编辑、整理、管理和显示)及利用(计算、模拟)。
1990年代以来,伴随着各种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展开和分子结构测定技术的突破和Internet的普及,数以百计的生物学数据库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出现和成长。随着包括人类基因组计划在内的生物基因组测序工程的里程碑式的进展,由此产生的包括生物体生老病死的生物数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递
增,目前已达到每14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数以百计的生物学数据库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出现和成长。这些都对生物信息学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数以亿计的ACGT序列中包涵着什么信息?基因组中的这些信息怎样控制有机体的发育?基因组本身又是怎样进化的?
要解决这些问题仅仅靠科学研究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找到一种形而上的哲学观点来统帅这些日益增长的数据。西方科研工作者正不断努力,希望找到合适的理论依据。可以说,谁掌握了生物信息学中的哲学思维,就是掌握了理论制高点,不仅对于科研工作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对广大的信息生物学研究者来说,也有很强的规范作用。作为马列主义具体应用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也希望广大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调动起来,积极深入信息生物学的触角,为科研工作人员提供思想上的保驾护航,同时也向世界展示马克思主义在科学研究指引方面的强大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在信息生物学的许多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如何将枯燥的哲学理论转变为严谨的科学思路,将是新一代马克思主义者肩头的重责。同时,在研究工作者普及马克思主义思想,引导他们认识和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代科学发展的意义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很多科学工作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我国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基层科研工作者,缺乏哲学思想领导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科研人员对于科研理论无比熟悉,但却罔顾哲学思维的培养和哲学理论的研习,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历来许多科学经历已经证实,科学问题的终末势必会走向哲学问题,没有好的哲学思想领导,没有构建有效的应用哲学体系,是不可能做好科研工作的,或者只能处于较低的科学研究水平,无法提升到理论高度。如何突破思想的藩篱,说到底还是要建设与科学相对应的哲学体系,对于从小接受马列主义教育的国人来说,就是要建立马克思主义应用哲学体系。这种哲学思维的建立不可以是凭空捏造或者是自由发挥的,必须是建立在长期科研哲学思维总结的基础上,同时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以一元论为主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有力支持者与构建者,但是不可否认由于接受人群不够普遍,讨论范围、时
间远不如其他许多哲学思想,所以笔者认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时,通过比较学的方法对其他相关哲学思想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他们长期接受西方资讯的冲击,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哲学思想支持,对于西方科研思想的把握并不十分到位,很难做到一种形而上的总结。而在西方世界的眼中,中国科研实力也是良莠不齐,而且哲学思想并不统一,科研中常常有思想的对立与冲突,让人难以信服。与社会主义革命一样,中国科学研究思潮也是需要革命来唤醒新生的,这其中同样缺乏参考的模板。因此,就更需要我们的科研工作者提高自身哲学修养,在日常科研工作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研中应用这个问题,多思考、多总结,为社会主义哲学体系构建添砖添瓦。
哲学课堂上的生命教育 篇6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无疑都是最珍贵的。不能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很轻,也不能肆意去践踏其他的生命,这是对待生命最基本的态度。生命教育是学校的一门“隐性”课程,是人生观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生活与哲学教学中,对生命教育的践行尤为重要。
开学的第一课,我向学生讲解哲学的起源和本义。在谈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这一论断时,不少学生一脸茫然。随后,我通过几个古希腊哲学家的事例,诠释了惊异、追问和沉思对于哲学产生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哲学是智慧之学,是思想者的事业,生活中的自己也应像哲学家一样去追问和思考。当前,社会变革正对人的心灵造成冲击,高中生的心态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学会沉下心来思考,既能让他们的心智变得成熟,又能帮助他们壮大内心力量,活出更好的自己。
矛盾具有特殊性是唯物辩证法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为了让学生对此有更具体的认识,我从班级挖掘素材,以三位比较外向的男同学为例,通过辩证分析他们的共性和个性、优点和不足,还有他们对班级、家庭和学校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进而让每一位学生都明白: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唯一,善待自己、热爱人生、尊重一切生命是人人该有的生活态度。一些校园伤害事件、自杀事件之所以发生,其实都与生命教育的缺失密切相关。立身处世,先要学会热爱自己的生命,在懂得了自身存在的价值之后,才能推己及人,珍视身边的每一个生命。
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一个重要价值观原理,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当我谈及在我们学校辛勤工作40多年后又被返聘的田老师、让无数中国人为之感动的普通工人郭明义、在中医药领域深耕几十年的科学家屠呦呦等典型人物时,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学生似乎重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懂得了脚踏实地、默默奉献,才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必备条件。
简而言之,哲学是一门富含理性与思辨,同时又能让人感到温暖的学问。哲学课堂应是充盈着生命教育的课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包含的人本主义思想、淑世精神和对生命本质与价值的认识,就是对学生最好的生命教育。
《铁达尼号》中的生命哲学 篇7
柏格森说, 生命处于必然性之外, 是绝对自由的。故事一开始, 杰克是在铁达尼号起航前的最后一刻才赢得了牌局, 偶然得到了上船的机会, 从而收获到了一段短暂却又永恒的刻骨铭心的缘分。杰克和露丝的相爱是自由的, 尽管两人住在不同等级的船舱, 两人的身份背景有巨大的差异, 但两人的兴趣、默契使他们成为知己, 成为恋人。尽管封建的等级观念和家庭逼婚使得露丝曾想过放弃两人的情感, 但他们依然一直深爱着对方, 直到分别的最后一刻。由于身份地位, 他们常常身不由己, 但他们的心是自由的, 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能将他们的灵魂束缚起来。
一位船员在值班时透过灵敏的感官, 感受到了冰冷的空气, 感觉到了航道前方有很大可能存在冰山, 他跟同事说, 希望能够转变航道, 但是他的同事不相信他那么厉害, 说这是没可能的, 这个船员只好作罢。倒后来, 眼见为实, 当船真的向冰山驶近时, 为时已晚, 船员紧急转舵, 也已经避不开海平线下无法看见的更大的冰山。螺旋桨撞到了冰山的一角, 船身受损, 船体开始进水。其实, 当时船只在茫茫的夜空中航行的时候, 那位船员不仅仅只感觉到了那座冰山, 他更是通过多年航行的经验获得的直觉预知到了一个将无法避免的生命威胁。就像生命哲学的观点:生命只能直觉, 不可感知;物质可以感知, 不能直觉。值班船员在面对茫茫大海时就已经直觉到了一种恐惧感, 寒冷的空气携带着这种感觉慢慢逼近。有时候, 人的直觉是很准的, 如果当时他的同事肯接受的说法, 及时转航, 悲剧就可能不会发生。
柏格森认为, 生命不是物质, 而是一种盲目的、非理性的、永动不息而又不知疲惫的生命冲动。在影片中, 主角们一直不知疲倦的追寻着真爱, 力图打破阶级观念, 打破身份地位的限制。在露丝乘救生船从邮轮边下降的时候, 她的眼神一直注视着因身份卑微无法搭乘救生船而站在邮轮栏杆边默默守候的杰克, 就在这个时候, 求救的烟火在上空绽放, 绽放得那么辉煌美丽, 就好似爱情的火花。这时, 露丝的心情纠结煎熬, 为了生存, 她要走, 为了爱情, 她想留。突然, 她做了一个冲动的举动, 她纵身一跃, 从救生船跳回邮轮。这是一个盲目的, 非理性的爱之冲动, 因为, 这危险一跃, 如果失足, 有可能令她掉入大海, 幸好, 栏杆边的乘客拉住了她。当露丝回到邮轮, 杰克从上层甲板跑来, 两人又重逢了。为了不舍的人, 露丝还是没有选择逃离。当初, 她可以为解开爱的枷锁选择跳海自杀, 她同样可以选择为爱放弃生的机会。爱是支撑生命的动力, 爱是让人冲昏头脑的。
生命哲学说生命向上冲, 物质向下堕落, 而生物则是两者的结合, 生命冲动的向上运动总是企图克服下坠的倾向, 克服物质事物的阻碍, 就好比铁达尼下沉时求生的乘客, 他们想向船头逃, 却又难抵大自然的魔力, 被水冲走。在铁达尼下沉的时候, 船身的后半段最先沉入水中, 船的前半段朝天空渐渐翘起来, 由于求生的本能, 人们都你推我挤地向上朝着最前方的船头逃, 就像要逃到上层阶级, 才能有机会乘救生船离开一样。船头不断翘起, 杰克也带着露丝向上逃, 逃到了他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但是, 还有许多人并未能克服下坠的引力, 逃到顶端。有些人站不稳脚, 从甲板上一直往下滑到水中, 有些人直接从船栏边掉入水中。这让人感到相对于大自然, 人的力量很渺小, 虽然生命有向上的冲动, 但是却要克服重重困难。
虽然大海吞噬了乘客们的肉体, 但是人的求生意志、爱的精神还是自由的, 人的灵魂是不朽的。逝去的人会永远活在亲人、爱人的记忆中, 就像老年露丝说的那样, 我没有他的照片, 他现在只活在我的记忆中。
人的灵魂不朽, 杰克和露丝的爱情不朽, 他们的爱情被永远地封存在美丽夺目的“海洋之心”中。
摘要:生命哲学认为, 生命是绵延之流, 是过去的记忆和当下的感受连续而成的。而《铁达尼号》的故事就是根据女主人公露丝的回忆之流展开的。柏格森说, 生命是盲目的、非理性的、永动不息而又不知疲惫的生命冲动。这在杰克和露丝冲破阶级牢笼和面对自然灾难时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整部影片中, 男女主人公对生命的热爱, 对炽烈爱情的追随是最令人感动的地方, 也是《铁达尼号》能够影响几代人的原因。
关键词:生命哲学,《铁达尼号》,柏格森
参考文献
生命的哲学 篇8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哲学作为一个学派, 兴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代表人物有狄尔泰、齐美尔、柏格森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且影响最大的是法国思想家柏格森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强调人的感情冲动、直觉和非理性的情感, 并且把这种情感当作人的思维和观察事物的出发点和方法, 显然带有浓厚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 但是其肯定生命的存在意义和创造价值, 对生命教育具有很大的启示。柏格森从生命直觉出发认识生命, 认为“生命不是位置, 而是变化, 不是数量, 而是质量, 它是流动的、执着的创造, 是绵延”[1]。强调生命的直觉, 强调生命冲动的价值, 是其思想基调。狄尔泰则以一种历史文化哲学的思维理解生命, 他认为体验是生命的基本形式, “在生命的立场上, 没有一条通过超出意识里包含的东西以达到某种超验的东西的证明途径。自我和他物或外界, 都只不过是些包含于或存在于生活体验之中的东西”[2]。因此, 体验也就成为认识生命的唯一途径。生命教育就是通过理解、体悟等方式来满足个体生命发展需要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 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由此得到启示, 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应包含生命知识、生命关系和生命价值三个基本方面的教育。
1. 生命知识的教育。
狄尔泰认为, 社会科学可以借助于直觉的理解, 达到人的生活的深处, 出发点就在于知识和智慧[3]。一个人要对自己的生命和生活的世界有更好的理解和认知, 首先要拥有一定的知识和智慧。高校的生命教育, 就是要给大学生传授有关生命的知识, 它涉及生命哲学、生命形态、生理结构、生活习性和生命健康等方面的内容;在实施教学中, 由于生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必然决定了教育内容的开放性, 因此, 生命教育要把握时代性, 同时, 生命教育还要引导、帮助大学生关注生命现象, 发现生命真谛, 解决人生困惑, 不断提升自觉的生命意识。
2. 生命关系的教育。
生命存在于关系之中, 是一种关系性存在。因此, 生命哲学强调, 人必须亲自去理解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现实和历史现实的种种关系。为此, 高校开展生命关系教育, 必须让学生理解并恰当地处理好各种复杂的关系。首先是与他人的关系。学生应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 与他人和谐相处。其次是与社会的关系。作为社会中的一员, 大学生总是要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人之为人, 是在社会关系中得以体现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大学生是一名准“社会人”, 他们要获得社会共同体的接纳, 成为有意义的社会存在, 必须突出人的“社会性”, 而人的“社会性”的实质就是“关系”。再次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与其他生物处在一个生命的有机体中, 应遵循“诺亚规则”来保证各种物种得以延续。大学生需把“大生命”观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培养起对所有生命的敬畏, 以大爱境界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 正确处理好自身与自然的关系。
3. 生命价值的教育。
“人直接是自然的存在物”[5], 人的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是自然的生命, 只有首先成为肉体的主体, 才有可能成为人。因此, 生命价值的教育凸显“肉体”价值的重要性, 使大学生从中感受到自己的血肉存在。个体只有“活着”, 其生命才具有现实性, “活着的肉体”是“精神”存在的物质基础。有生命的人不仅仅“活着”, “人之特殊就‘特’在, 人虽来自于物, 却能超越于一切的物, 人是生命的存在, 却又超越了生命的局限”[6]。人的存在不是简单自然生命的存在, 更是精神生命的存在, 人之生命的精神性决定了人是生命哲学强调的“创造性”的存在, 蕴涵着人对理想、感情、道德、信仰和价值的追求。生命价值的教育还应凸显个体生命的社会价值。个人生命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所具有的价值, 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个体人生活动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
二、高等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缺失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的一种活动, 就其本意来说, 是“直面人的生命, 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7]。但是, 当下的高等教育在教育功利性价值观的驱使下, 教育的工具性被无限放大, 教育的目的性———塑造人的功能往往被忽视。生命教育的缺失,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命教育理念的缺失。
高等教育的应然追求是什么?纵观相关论著, 绝大部分论者认为, 高等教育主要通过传授知识和社会规范, 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智慧的熏陶和人格的陶冶。这固然是高等教育的追求之一, 但它遗忘了受教育主体生命存在的意义。和这种启蒙与理性为教育思路迥然不同, 生命哲学把生命及其教育作为一个本源问题加以考察。狄尔泰认为:“生命以及对生命的体验是对社会———历史世界的理解的生生不息永远流动的源泉。”[8]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生命哲学尊重人的生命体验、关注人的存在价值的教育取向。
现实中的高等教育,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分裂, 消解了人性的丰富性、深刻性和精神性, 使学生成为了一种物化的存在, 一种单向度的存在, 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主客对应的教育活动中, 片面地强调实用性, 在种种硬性指标的裹挟下, 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复杂性, 没有顾及个体学生的性格、气质、情感、意志等要素的差异性, 把一个完整的受教育者, 按照教育内容的需要分割开来, 分别进行“加工”。二是缺乏生命意识的理念。现行的教育, 多关注于受教育者的外在知识, 忽略了学生的内在心灵的欲求, 生命意识淡薄。这种工具化和技术化倾向的教育, 一定程度上背离了高等教育的本质。在这样的教育中, 大学生完整的生命为认知所取代, 学生成为没有生命的知识载体。
2. 生命教育内容的缺失。
生命教育是伴随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存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 最终使其生命质量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9]。为此, 国外的许多高校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生命教育, 而国内的生命教育几乎还处于初创阶段。一是缺乏生命教育课程。国内高校至今尚未将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纳入教学体系中去, 仅有一部分医科学校和个别院校开设了一些与生命教育有关的课程。二是大部分教师尚未将相关的生命知识自觉地融进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去。其实, 有关生命的知识是极为广泛的, 它与许多专业知识相关联, 但因种种缘由, 教师在授课时未能予以充分展现。三是一些教师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失之偏颇、狭隘, 简单地将生命教育归结为生理教育, 抑或是心理健康教育, 这种简单化的做法, 抹杀了生命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开放性。
3. 生命教育文化的缺失。
文化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 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存在[10]。人作为文化的存在, 既创造文化, 又为文化所创造。校园文化在陶冶大学生情操、开启心智、扩大视野和塑造性格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从文化的基本构成出发, 结合大学文化的特性, 可以把大学校园文化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三个层面。当下各高校普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但由于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的惯性影响, 就总体而言, 校园文化中奉行工具理性, 漠视生命的现象依旧存在。诸如校训、大学精神等维度的文化, 大多停留于文字层面, 没有融为大学人的内在精神。制度文化, 本应是学校在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外化了的精神, 是大学人集体活动规则的认同, 它对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 时下不少制度, 在师生中的认同度较低, 难以形成行动上的自觉遵守。同时, 制度中可量化、可评估的指标较多, 人文性、道德规范类的内容较少。由于缺乏精神向度的观照, 缺乏对生命价值的本真领悟, 以致于大学生的行为失范、道德缺失, 在校园中也就绝非偶然了。
三、生命教育的路径
生命哲学视野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关注的是学生个体的生命质量与存在价值。正是在这一意义上, 从当下生命教育的症结出发, 笔者提出高校生命教育的可行路径如下。
1. 树立关怀生命的教育理念。
教育是建立在学生个体生命基础上的一种活动, 认真解读个体生命, 发现个体生命的价值, 理解个体生命的意义, 倾听个体生命的律动, 是教育有所作为的一个前提条件和基础[11]。关注人, 关注人的生命发展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是教育的内在规定性所致。为此, 高等教育需要树立一种关怀生命的教育理念。
体现生命关怀的高等教育, 就要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其终极关怀是导向社会进步和个体幸福。然而, 实然的教育背离了社会需求, 也有违个体发展的初衷, 它倾向于个体的物质需求。这种观念, 导致以外在的目标取代个体生命的终极目的, 进而宰制了大学生的生活。但教育的目的除了其内在的目的以外不存在外加的目的, 教育就是要不断地完善学生现时的经验世界, 从而帮助学生体会、感悟和思考真实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不断建构生命的意义。
关怀生命的教育, 意味着在教育中给生命以充分的自由。自由是主体生命的基本品质, 是生命的内在需求。从根本上看, 教育是育人不是制“器”, 因此, 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把教育活动中的选择权还给学生, 努力把教学过程变成为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共同建构的过程。教学活动要预留体验性学习空间, 营造倾诉与分享生活体验的场景, 从而培养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进对现实生活的理解, 提高他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倡导科学精神、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 大胆进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改革, 扩大选修课程的种类, 以满足不同个性和专业倾向学生的需求。
2. 构建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
回归生命, 是高等教育的应然诉求。《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提出要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为此, 需要根据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 组织专家制订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纲要, 编写相应的教材, 培训师资队伍, 系统地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教育, 促进其生命自由而全面地发展。生命教育课程应以全人教育为理念, 坚持“为何而活”和“如何生活”两个方向, 围绕处理好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三个向度, 以个体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等为四大教育目标来展开[12]。除了专门化的生命教育外, 其他教师要融生命教育的内容于专业知识中,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化。
在初步构建起教学体系的基础上, 要着力促使教育方式的转变。有效的教育方式, 要与完成生命本真的回归、扎根现实世界和走进真实生活相适应。生命哲学也认为, 人不是靠逻辑思维来认识生命的, 而是靠直觉和体验来把握生命的[3]。因此, 生命教育是内在于生活的一种教育实践。高等教育在肯定人类反思重要性的前提下, 要着力拓展大学生的实践教育领域, 把生命关怀作为教育哲学思想, 在丰富的实践内容中获得多维度的真切体验。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时, 侧重于他们的伦理体验, 使大学生明了生命的诞生意义与价值, 感悟生命的可贵。通过体验生活, 他们能更加珍惜生命, 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3. 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是为了提升大学生生命质量。在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中, 学生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生命品位, 熏陶健全的生命。特定的校园环境熏染出特定的群体个性, 特定的群体个性中又透露和折射出特定的大学精神。为此, 要在深化文化内涵、彰显学校特色上下功夫。要形成严谨而规范的教育秩序, 建设和谐、纯洁和高雅的教育生态环境, 遵循大学普遍的价值和意义, 这正是大学区别于纯粹的职业训练场所的显著标志之一。正是超凡脱俗的品性, 决定了校园人内在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就大学生的科学精神而言, 要张扬生命的冲动性和创造力, 反对迷信, 追求真理, 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相互启迪, 形成批判性的辨证思维方式。就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而言, 要突出教育的生命本体地位, 克服教育的工具性倾向。人文精神的涵养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它是通过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而达成的, 这个过程又是一个人性境界内在生成和文化良性互动的过程。继承和综合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 建立起有效的人文教育体系, 防止大学生成为“科盲”和“经济动物”, 健全大学生的人格, 达到“创新为纲”的科学精神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这是大学的任务。
高校开展的生命教育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育, 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活动, 既要发挥学校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 又要积极开发、利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为此, 在学校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落实生命教育的同时, 要通过家庭、社会等途径, 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命自助的技能等, 从而形成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合力, 为大学生健康的生命注入更多的营养。
参考文献
[1][法]昂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肖聿,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229.
[2][匈]卢卡奇.理性的毁灭[M].王玖兴, 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7:368.
[3]郭官义.什么是生命哲学[J].世界哲学, 1985 (04) :7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0:56.
[5]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167.
[6]高清海.人就是“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1:3.
[7]叶澜.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8]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9]许世平.生命教育及其层次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 2002 (04) :6.
[10]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24.
[11]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3.
传统建筑生命精神内涵的哲学初探 篇9
作为动词的“生”的含义如表1所示
作为名词的“生”的含义如表2所示
2.建筑的生命精神内涵
古人善于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时间现象,从而产生了具有不同情感的生命感悟。例如:《周易》“生生之谓易”。这是从时间循环变异现象而产生的恢宏阔大的生命情怀。
又如:《周易·系辞下》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具有生生之德,正是四时运行而化生百物,并具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生命顺序,“突现了生之理”(朱良志,1995)。尤其是自然景物随四季的盛衰荣枯更容易化时间现象为悠悠心境。这是从四时运行的时间现象而产生的对生命过程的感悟。
中国传统哲学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古人的时空观念或者说是宇宙观。宇是空间观念,宙是时间观念,宇宙连用是时空观念的综合体现。《庄子》:“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二字连用,始见于《庄子·齐物论》曰:“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
可见,对中国古人而言,时间的体验虽然是具体的、经验的,但更是一种无法定质定量的心理时空。他们善于将物理时间转换成富有感性色彩的生命感悟,其关键就在于客观场景的具体时间现象能否在人的心理上引发情感。
2.1建筑时间观
建筑的时间观,体现在居住其中的人的心理感知从而对时间现象进行抽象的抒怀。而这种时间观往往是同“宇宙”的观念相连,指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古人崇天“巍巍乎,为天为大”,古代的建筑甚至城市规划,也往往“象天法地”。《三辅黄图》上记载的营建咸阳时的“……信宫作极庙,像天极”,汉代宫室,如班固所谓“其宫室也,体象乎天地”[1]P24-25,都是古人建筑时间观的体现。
另一方面古人对时间秩序的感知上升为规范人们行为的“礼”的秩序,因四时四季不同,而举行的祭祀活动所建设的建筑,形成的不同的空间与氛围。今日北京仍然保留有祭祀自然的坛庙如天坛、地坛、日坛、月坛。
2.2建筑空间观
当人们在院落中,触摸斑驳的墙体,看着白墙上枝桠稀疏的影像岁日光西暮,而逐渐挪移,时光在建筑上完成了传递,而人们也从光影的变换中体会岁月时间的流逝。完成了从时间到成空间的转变。
传统建筑院落所构成的空间,在园林住宅中的表现尤为突出。把构成院落的元素仅仅当成建筑元素的话,那一道门、一扇窗便只是具体的物质存在;那一面墙、一座游廊,只是空间的分割,但就是这些实实在在存在的建筑元素,在时间的作用下,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建筑空间观。即时空的交错与融合。作为建筑的使用者,居于其中的人,在游廊中穿梭,透过一扇漏窗,望见如意门洞所框出的半枝芭蕉,于是多个空间在以人为主体的活动中,完成了空间的转化。“步移景异”就是这个意思。
多进院落形成的纵向纵深的空间序列与横向跨院形成的水平序列,往往通过不同的墙体或门的变化完成空间的转变或推进。建筑元素就变成了空间转换的节点而存在。
3.中国建筑艺术的生命论
3.1生——生命结构论
张皓[2]认为立足在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广阔背景上,中国哲学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一种生命哲学。他认为这一哲学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结构,以“生命即本体即真实”为其基本纲领,并通过时空两位的纵向横向展开,形成一个无所不在的有机生命之网。
因此有了“生之为性”的哲学命题。善即生即仁,人间之美乃生之美。故天地之大德曰生,这“生”是真善美的统一。
3.2时——生命时间论
中国文化形成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独特时间观,这种时间观十分重视生命,以生命的目光看待时间。“莫若以时”,以时就是应时,适时。具有两个侧面即莫错用时和莫错过时。而由此“奉天时”通过审时,窥时的到达“契时”最终达到“契生”和“与时俱化”。
3.3气——生命基础论
中国哲学以气为本原范畴,中国美学也以气为艺术生命之本,气是美的发生与作品的活力所在。中国文化思想以“气”为万物之本,生命之元,阴阳之化,精神之流;中国文化以“气”将精神与物质、运动与时空统一的思想具有相当的优越性,对于美学,以“气”阐发之,更有无可比拟的精辟、深刻、超然于贯通等长处。所谓“三来”盖之文艺创作由审美感应而的三种动因:神来,情来,气来。
自魏文帝曹丕主倡以气论文之后,人们更多的从艺术创作本身来寻求气的奥秘,气范畴也更多的纳入审美主体的内涵。
曹丕《典论论文》曰:文以气为主。“文以气为主”是一个划时代的命题,标志着文学由经学的附庸走向自觉、自立。中国美学素以生命之气来看艺术和审美活动。在中国美学中,神气既指创作个性才气的油然体现,又指艺术作品奇妙传神的审美特征。
4.结语
建筑的生命精神内涵,特别是传统建筑自营造之时,就同“生”息息相关。传统建筑观念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便生利人”。人们从自然界中的万物认识到了生命的意义,也认识到了阳光、水分、植物等条件对生命的重要性,“生”,是华夏先民对自然事物的一种极远古的认识。
生命是有限的。一座建筑的生命可以很久远,远到建它的人随风逝去,而它依然挺立;一座建筑的生命也可以很短暂,短到它还未建成,可能就一夜间轰然倒塌。
建筑是有生命的。建筑亦是有感情的。
建筑中承载着使用者的喜怒哀乐,保留着居于其中的人的痕迹。于是人们可以在古建筑中发忧思之情,才可以在建筑中缅怀曾经的人和事。
参考文献
[1]王其亨,当代建筑史家十书·王其亨中国建筑史论选集,辽宁美术出版社,2014年9月
[2]张皓中国美学范畴与传统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
[3]萧默,建筑的意境,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1月第一版
[4]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5]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
[6]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7]冯柯,说宅,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
生命的哲学 篇10
一
生命的诗意最先外化在生命栖居的处所, 因此园林建筑便是体现诗意的一个重要方面。读《浮生六记》, 会发现其中有很多描写轩馆亭台、花草山石的情节, 而诗意便通过作者的慧心融入了这一轩一馆, 一草一木。为轩馆取一个雅致的名号便是营造诗意住所的第一步, 《浮生六记》中有这样的片段:
时当六月, 内室炎蒸, 幸居沧浪亭爱莲居西间壁, 板桥内一轩临流, 名曰“我取”, 取“清斯濯缨, 浊斯濯足”意也。
迁仓米巷, 余颜其卧楼曰“宾香阁”, 盖以芸名而取如宾意也。
“我取轩”、“宾香阁”这类的屋舍之名意境优美、不落俗套, 体现了主人的独特审美趣味。为轩馆命名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大爱好, 如冒辟疆的影梅庵, 陈裴之的香畹楼, 袁枚的所好轩, 郑日奎的醉书斋, 徐渭的青藤书屋, 皆名雅而境有韵, 悬匾檐楹之间流溢的是文采风流的性灵之光。
园林布置中造景的方法与诗歌中造境的原则有着惊人的共通之处, 中国古代文人将锤炼诗文的心思毫不保留地运用到园林建筑中, 从而使之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方寸院落成为文人锦绣之心的物化与承载。《浮生六记》中关于园林的布置, 所言甚多:
若夫园亭楼阁, 套室回廊, 叠石成山, 栽花取势, 又在大中见小, 小中见大, 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 或藏或露, 或浅或深。……虚中有实者, 或山穷水尽处, 一折而豁然开朗;或轩阁设厨处, 一开而通别院。实中有虚者, 开门于不通之院, 映以竹石, 如有实无也。
而沈复亦非常成功的运用了这些原则。其“我取轩”是“月色颇佳, 俯视河中, 波光如练, 轻罗小扇, 并坐水窗, 仰见飞云过天, 变态万状, ”且“檐前老树一株浓荫覆窗, 人面俱绿, 隔岸游人往来不绝”。这两处造景很好地运用了实虚相映的手法, 原本窗闭之处便是屋之尽处, 而推窗乍见烟光水色, 变幻万端, 给人豁然开朗的惊喜, 而檐前逼窄之处, 植以老树, 树色青翠, 枝影摇曳, 又为窄窗增了不少灵动之色, 将原先的呆板滞重巧妙地转变成别致生动。而萧爽楼中“兰影上粉墙, 别有幽致”便是“开门于不通之院, 映以竹石, 如有实无也”的真实写照。
其实, 不管园林雕琢得多么的美轮美奂, 其中的无奈又怎能完全消解在那一片山温水软中?沈复居于萧爽楼之时, 已遭严父驱逐, 在友人鲁半舫的帮助之下才有了这么个栖身之地, 纵使此处再幽静雅致, 也难免有寄人篱下, 洛阳虽好不如家之叹!再看那退思、拙政等一众名园, 皆是文人心灵在受到命运打击之后所营造的一方独自疗伤的静地。
二
林语堂先生在其《中国人》一书中特地谈到我们的先人平素生活中的赏心乐事, 将诗意融入生活, 于是一些琐碎的细节便成了鲜活的诗歌般的浪漫。同样的事物, 用诗意的眼光看, 荒凉可以品咂出疏淡的意境, 而喧闹又自有一番恬淡的韵味。在《浮生六记》之中, 最动人心魄的便是那满纸平淡中透出的诗意与温馨。
文中元末张士诚“瓦砾堆成土山”、“地旷人稀”的王府废基, 在沈复看来却“登其颠可远眺”, 并且“颇有野趣”, 虽然屋舍窄小, 却被独具匠心的沈复“前后隔而为四”, 从而得到了“纸窗竹榻”的幽趣, 在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问题后, 沈复自然不会放弃审美享受, 他“篱边倩邻老购菊, 遍植之”, 于是这里由一个荒凉无人的去处变成了一方让沈复母亲也欣然赏玩的乐土。
在萧爽楼之中, 沈复饮酒作诗, 而其妻陈芸亦有拔钗沽酒之举, “良辰美景, 不放轻过”, 萧爽楼中有四忌:谈官宦升迁、公廨时事、八股时文、看牌掷色, 有四取:慷慨豪爽、风流蕴藉、落拓不羁、澄静缄默。沈复摒弃了世俗中扰乱人心的经济仕途, 终日在这种可与魏晋风度媲美的雅境中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诗词唱和, 吟风咏月, 快意十分。《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孜孜追寻的莫不是这样的一种生活情态, 而沈复无疑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践行者。
沈复虽是沦落至借钱、卖画度日, 但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 沈妻陈芸依旧能使生活过得素朴却雅致。可见诗意的生活不仅仅是需要诗词文采的点缀, 更需要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在《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记载着这样的一则趣闻:沈复欲与朋友们赴苏城的南园和北园踏青, 可是苦于园中没有酒家可以提供热的酒菜, 而自行带去的酒菜也容易凉冷, 不免扫人游兴。此时沈妻陈芸却想出了雇用市场中的馄饨担一同前往的主意, 担中有锅有灶, 到了游玩的地方就可以现场暖酒、烹肴、煮茶, 之前的问题便悉数解决了。
这个小故事充分体现了芸的生活智慧, 正是她尽心的营造, 巧妙地解决了“炉火”的问题, 才成就了这场醉人的欢宴。在布衣粗茶的窘迫生活中, 能够保留对大自然中美的欣赏热情已是不易, 更何况是运用慧心去营造更美好生活, 这样的人生态度着实让人敬佩。
沈复的这种雅致的生活在一定的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形态。在冒襄的《影梅庵忆语》中我们亦不乏见董小宛“酿饴为露”的清雅举动。可是世事不能尽如人意, 《浮生六记》中这等诗意生活的最终走向是疾痛惨怛的人生悲剧, 沈复更是发出了“岂是干造物之忌耶?”的痛诘, 而在《影梅庵忆语》中冒襄亦曾悲叹:“余一生清福此九年享尽矣!”可见, 与人生前赴后继的灾劫相比, 那些欢乐的时光显得多么的渺小而短暂。失意哪能皆有诗意, 然而正是靠着这些许的难能可贵的诗意的生活片段人们才能泅渡过排山倒海而来的黑暗浪潮, 才能对抗这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 才能超度自己向往自由却被困死在宿命之中的灵魂。
三
浮生果真如梦, 倏忽阴晴突变。沈妻陈芸因为沈父纳妾一事处理不当, 失欢于沈母, 又因错做启堂的担保人, 写信言辞不当而彻底激怒沈父, 夫妻俩被沈父逐出家门。随后陈芸又因弟弟失踪, 母亲病亡, 憨圆他嫁等一系列的打击而血疾大发, 最终在长期的贫困及家族人际关系紧张的双重压力下撒手西去。陈芸死后, 沈复又经历了丧父丧子之痛, 同时也深被家人为争遗产而不顾亲情的行为刺伤。人生走到此处便是惨淡萧索, 就像文中所写的那样:“余遂拜母别子女, 痛哭一场, 复至扬州, 卖画度日。因得长哭于芸娘之墓, 形单影只, 倍极凄凉。且偶经故居, 伤心惨目。重阳日, 邻冢皆黄, 芸墓独青。”人生最痛之事莫过中年丧妻晚年丧子, 此刻的沈复独立凄坟, 满目秋风, 心中怨苦, 难足道哉!
但沈复却从未放弃过对生命的希望与对美的追求。在《浮生六记》中沈复在“衣敝履穿”, 生计无着, 可纵然如此, 他在求友借钱的归途中仍不放弃游历“虞山之胜”, 由此看来沈复对自由及快乐的追求不会因外界条件的恶劣而改变, 对诗意生活的向往已经根植在他的的生命中, 这也是支撑他在经历无数毁灭性的灾难后仍不被摧垮的精神力量。
虽然沈复在陈芸死后说出了“奉劝世间夫妇, 固不可彼此相仇, 亦不可过于情笃”的负气之言, 但我们却不能否定沈复对之前与妻子共同度过的诗意生活的怀念与珍惜, 他对其人生选择并无后悔之意。这一点从沈复倾尽余生之力写这本对他几乎毫无收益的《浮生六记》便可看出。即使是生命中最痛最深的愁苦和坎坷, 沈复都以一种珍视的笔调来描写, 词句清美, 为那纸间流泻的苦痛营造出了一种诗意的氛围。
古来才命两相妨, 以生命追求生活之美而结局悲惨的古代知识分子岂止沈复一人!倪云林造清泉白石茶, 一生高洁风雅, 但最终殒身于腌臜粪土之中, 冒辟疆红袖添香, 花露为酿, 却落得个“夜写蝇头小楷数千, 朝易米酒”的凄凉晚景, 纳兰性德赌书泼茶, 酒晕青衫, 却才高不寿, 终逃不脱造化短浅之困。为何他们的命途如此乖舛?当真是诗酒风流, 为造物所忌?在我看来, 中国古代文人对诗意生活的执着追求与其现实生活的悲惨走向是有着某种直接联系的。一方面, 个人的审美人生观与社会的传统价值观若反差太大, 个人势必无可避免地要承受某些社会传统价值体系的疯狂清洗, 如果个人仍然立场坚定, 无法漂白, 那么迎接他的将是空气稀薄的现实世界和如影随行的生活迫害。另一方面, 对诗意的生活追求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古代文人尚美尚真的赤子之心和顺随自然不落流俗的气质秉性的体现, 他们性情中这些真的、美的、天然的东西, 其质地定然是柔性的、敏感的, 在与现实生活中的生老病死、荣辱兴衰等刚性的困境交锋时是极易受到重创的。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说:“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那么这样一种性情在对抗生命之重的时候, 所发出的定然是痛苦而悲壮的呻吟。
《寒风吹彻》中的生命哲学再探 篇11
一、直面寒风:冷峻困顿的生活底色
据刘亮程回忆,《寒风吹彻》是其散文中唯一一篇写冬天的文字。新疆沙湾黄沙梁裸露的寒风中,30岁的刘亮程在遭受寒风肆意吹掠的同时,也获得了自然的深刻体验和生命的独特感悟。他将深沉独到的体悟浓缩在洗尽铅华的文字里,真实再现了寒风的无边苍凉和生活的灰暗底色。
作者从“雪落”起笔,将全文叙述背景置于冬季凛冽的寒风之中。“寒风正从我看不见的一道门缝吹进来”,“它比我更熟悉墙上的每一道细微裂缝”。寒风总在漫长的冬日如期而至,不分时间空间,肆意侵袭我们孱弱的身躯,让我们无法自如而骄傲地行走。“我的一根骨头,却露在屋外的寒风中,隐隐作痛”,14岁的“我”独自一人被“一野的寒风”吹彻,经历了彻骨的寒冷,饱受寒风对身体的摧残,只能绝望地承受寒风无法救赎的伤害。在荒野里与寒风斡旋的不只是“我”,“寒风在吹好几个人,同村的、邻村的、认识和不认识的,好几架牛车在这条夜路上抵挡着寒冷。”素不相识的路人、姑妈和母亲无不在寒风的肆虐中艰难行走。“冬天总是一年一年地弄冷一个人,先是一条腿、一块骨头、一副表情、一种心情……尔后整个人生”。任何生命个体都无法躲避这场劫难,无论是燃烧的火炉,整齐码在窗台下的柴火,还是寒夜默默拉车的老牛。
苦难是人生旅途中必然降临的客人。“经过许多个冬天之后,我才渐渐明白自己再躲不过雪,无论我蜷缩在屋子里,还是远在冬天的另一个地方,纷纷扬扬的雪,都会落在我正经历的一段岁月里。”躲不过的何止是雪?那些无法逃避的人生寒风时常不期而至,打乱我们宁静的生活,让人无所适从。“许多年后有一股寒风,从我自以为火热温暖的从未被寒冷浸入的内心深处阵阵袭来时,我才发现穿再厚的棉衣也没用了。生命本身有一个冬天,它已经来临。”谁也无法抗拒这个凄冷冬天的到来,路人遭遇了人生的贫寒,姑妈在贫寒的生活中遭遇了无法抵御的病痛。生存环境的恶劣和物质的极度匮乏,使得生命的原始张力在寒风中消失殆尽。
每个生命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寒风,这是生命本身无法隐藏的本真色彩。“在我周围,肯定有个别人不能像我一样度过冬天。”“第二天下午,听人说村西边冻死了一个人。我跑过去,看见这个上了年纪的人躺在路边,半边脸埋在雪中。”“她熬过了许多个冬天还是被这个冬天留住了。我想起爷爷奶奶也是分别死在几年前的冬天。”孤独的路人和年老多病的姑妈都没能逃脱寒风的侵蚀,这是所有生命个体的终极宿命。“母亲斑白的双鬓分明让我感到她一个人的冬天已经来临”,无论明媚的阳光还是儿女的温情,都无力融化母亲生命中的冰雪和风霜。作者用沉静悲怆的文字道出了人生冷峻困顿的本质,即便没有疾病或困苦,生命也终会走向冬天。“我知道这一时刻之外,我其余的岁月,我的亲人们的岁月,远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风吹彻。”“彻”在范围之广,更在程度之纵深。所有人的每个人生阶段,无时无刻不裸露在冰冷的寒风中,这是生命个体之于凄冷的困境中生存的悲苦和无奈。
二、顺应寒冷:凝重悲凉的生命疼痛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句名言: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人之伟大在于思想,人类任何对于自然的体验都是情感的体验。作品字里行间体现的寒冷永恒而深刻,触碰到了人性中最柔软最疼痛的部分,让每位读者都自然生发强烈的精神共鸣和生命慨叹。
寒冷,让生存变得沉重而艰难。“牛车一走出村子,寒冷便从四面八方拥围而来,把你从家里带出的那点温暖搜刮得一干二净,让你浑身上下只剩下寒冷。”“寒冷早已盯住了自己活蹦亂跳的年轻生命。”饱受寒冷折磨的,不只是那个寒冷夜晚的“我”,还有“在上学路上不慎掉进冰窟窿,浑身是冰往回跑的我”,“跺着冻僵的双脚,捂着耳朵在一扇门外焦急等待的我……”寒风中的路人“浑身结满冰霜”,“身上带着许多冬天的寒冷”,散发出“透骨寒气”。每个生命个体都无法逃避岁月的严寒,无论你的心灵多巨大。
有时寒冷的是心灵,它源于社会环境的恶劣和生活的困苦。“那个夜晚并不比其他夜晚更冷。”“我”经受的寒冷不只源自身体的感官感受,年幼的心灵被无边的旷野包裹的寒冷无法抵挡。“我的一小炉火,对这个贫寒一生的人来说,显然杯水车薪。他的寒冷太巨大。”生存环境带给路人的寒气深入内心和脊髓,“比多少个冬天加起来还要寒冷的心境”没能让他熬过这个冬天。疾病使得姑妈总处于无尽的虚空和焦虑之中,“她总担心自己过不了冬天”。母亲也因生活的重担始终无法摆脱内心的凄冷。彻骨的寒冷让我们生发对冷酷生活和苍凉人生的怅然悲观。
人生最大的寒冷莫过于精神的荒凉。在文中,作者写道: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人的孤独是永恒的,巨大的寒冷使那些孤独变得更加冰冷。低劣的生存状态驱散了人与人间最原始的温情,疲惫沧桑的父亲根本无暇顾及一个贫弱少年在寒风肆虐的荒漠中的凄楚和绝望,他给予儿子的只是一句略带责备的询问:“怎么拉了这点柴,不够两天烧的。”14岁的“我”“没吭声”,学会了独自舔舐伤口、回味伤痛。直至离世,姑妈也没等到母亲带来的温暖。生命卑微催生的人情冷漠加剧了心境的寒冷。“‘你姑妈死掉了。母亲说得那么平淡,像在说一件跟死亡无关的事情。”“‘咋死的?我似乎问得更平淡。”“隔着三十年这样的人生距离,我感觉着母亲独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我无能为力。”生命有着不能承受之重,在没有灵魂的对手面前,我们无力吟咏精神的高贵,只能顺应植根生活的透心寒冷,深味无法言说的人生况味和凝重悲凉的生命之痛。
三、追寻温暖:绝处逢生的精神诉求
叔本华说:“生存环境只不过是对我们产生一种间接影响,各人都活在他自己的心灵世界中。”作者对人的生存境遇与生命的价值表达看似悲观,但在悲凉的底色上,又以温暖的文字抒发了一种诗意的悲天悯人情怀。正如其后来所说:“文学,就是在为我们的精神,创造一种绝处逢生。寒风吹彻中,我们还有春天的梦。”
人性的本质是渴盼温情的,“一个人老的时候,是那么渴望春天来临”。寒冷的人生之途,贫穷、冷漠、孤独和死亡正蚕食着渐渐退守的温暖,物质的馈赠无力拯救我们的灵魂,唯有精神的坚守和心灵的超越才能战胜人生的严寒。姑妈一再说“天热了让你妈过来喧喧”,“她还是渴望春天,她害怕寒冷。”姑妈在矮土屋里抱着火炉等待春天,正是源于其内心深处对生命温暖的矢志呼唤,母亲也“和姑妈一样期盼着春天”。其中,“我紧围着火炉,努力想烤热自己”,“天热了,母亲会带着我们,趟过河,到對岸的村子里看望姑妈……多少年过去了,我们一直没有等到这个春天”,寥寥数语,饱含作者对温情生活的无限向往,又夹杂着不能如愿的现实悲苦。作者始终坚信荒漠的雪原上,温暖一直存在,即便我们不曾感受到,“他的生命中肯定还深藏着一点温暖,只是我们看不见。”
“冬天,有多少人放下一年的事情,像我一样用自己那只冰手,从头到尾地抚摸自己的一生。”作者在对人生困境和生存方式年复一年的虔诚反思中寻求到了抵御寒风之道:隐藏温暖。弱者的智慧在于蜷缩、躲避和隐忍。“在凛冽的寒风中,身体中那点温暖正一步步退守到一个隐秘的有时连我自己都难以找到的深远处——我把这点隐深的温暖节俭地用于此后多年的爱情生活。”这些精心储存的温暖点燃了我生活的曙光。“大约坐了半个时辰,他站起来,朝我点了一下头,开门走了”,萍水相逢的路人在冰天雪地里用“我”给予他仅有的一点温暖积蓄着前行的力量。
虽然饱受身体和心灵的寒冷,但作者存于骨子里的梦想和希望的火种从未熄灭。“围抱火炉,吃咸菜啃馍馍想着一些人和事情,想得深远而入神”,正是对生活充满希冀的外在表征。作者以坚定的信念,为黯淡的生命涂抹了一道道鲜亮的绿色,“我想很快会暖和过来”,“我才三十岁,肯定能走过冬天。”在冰冷的寒风中,作者始终不曾消极低颓,而是积极找寻生命的亮色,“把怕冻的东西一一搬进屋子,糊好窗户,挂上去年冬天的棉门帘”,“劈好足够烧半个月的柴禾,整齐地码在窗台下;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无意中像在迎接一位久违的贵宾”,把路人让进炉火正旺的屋子,为他倒杯热茶,传递生命的温暖。从这些文字里,我们读到了生之悲哀,也读到了温暖入髓的希望。正是源于那些温暖,卑微的生命得以走出艰难的人生困境。
西班牙哲学家乌纳穆诺说:“了解悲剧,理解悲剧,不是为了悲哀地死去,而是为了更从容、更珍惜、更充满爱意地活着。”人生无法规避的“冬天”,面对恒常的寒风和永恒的孤独,尤应坚守春天的温暖。在这个浮躁与喧嚣的年代,刘亮程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生体悟,彰显了生命的尊严和人性的坚忍,讴歌了悲怀乐世、向死而生的生命哲学。
生命的哲学 篇12
关键词:周国平,哲学散文,艺术特色
1探究生命和人生的真谛
周国平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充实, 不管你感到的是痛苦还是幸福, 人生应该是有内容的、充实的人生。”于是, 他用文字记录了自己一段段人生经历。
周国平的散文中满溢着对生命的敬畏感, 他鼓励人们要积极地面对人生, 要饱含热情地好好活着。他认为人生或许是徒劳的, 命运是不可改变的, 可以改变的只是我们对生命的态度。正因为这样, 回过头我们再来看《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时, 生命的悲欢离合, 借助周国平的哲学散文, 以妞妞这样一个活生生的凄美娇艳的生命得以深刻地表现了出来, 这不仅仅是痛苦, 实际上是对生命的一种永恒的渴望。
周国平不过是用文学的方式在谈哲学, 在周国平的哲学散文中, 所表达的感悟仍是围绕着那些古老的哲学问题, 例如生命的真谛、人生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和超越等等。
人生的意义、生命的真谛与哲学的关系, 这是周国平一生所追求的, 而生与死, 正是这两种思想的终极命题, 让周国平更加深刻地看到了人生和生命过程中的哲学意义。把情感升华至哲学的高度, 把哲学融入情感世界之中以文学散文的形式阐释出来, 如果用泡一壶茶来做比喻的话, 哲学散文是那沸腾的水, 其间所包含的思想就是那浓郁的茶香。这样的表现方式, 使得哲学思想增强了理趣, 哲学也将变的深入浅出, 人生的意义得到升华, 生命也因此得到人们的重视和珍惜。
2生活化
在上个世纪80年代, 周国平写的《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等书对改变读者的精神结构曾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不过, 使周国平的影响更为深远的, 是他以诗和哲理一样的文笔, 深入生活的哲理散文:充满了对生活的悲欢离合的哲学思考, 荡涤着人们的心灵。
我们只要留意那个时代处的周国平对哲学的认识, 我们就会发现周国平的哲学散文所具有的独特艺术特色——生活化。
“哲学的写作可以分为多种, 其中一种写作是学院式的, 喜欢资料的收集和堆砌。这里不需要感性语言和形象思维, 不需要与当下的结合, 而更在意哲学的历史性, 文章的抽象程度越高、术语的密度越大, 这个人的思想就越坚实和丰富。还有一种写作, 这种写作文风活泼, 并融入了鲜活的生活场景, 它常化艰深为平易, 如细雨滋润万物一样, 发生得悄然而广泛”。
他的散文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种, 他的哲学散文是众多写作方式的融合与升华, 形成了他独特的写作特色, 他的哲学散文和纯学院不同, 更侧重于把哲学生活化或者应用化, 然而并不是刻意去生活化。他的哲学散文也包含了哲学学术, 因为哲学是一个知识积累和整理的过程,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来说, 也需要知识的搜集和整理, 但是哲学如果仅仅是以学术的方式出现, 这就是离开哲学的根本了, 所以周国平的哲学散文就采取另一种表达方式, 把哲学学术和现实生活相联系, 脱离了哲学家和散文家的界限, 把对生活中的欢乐、痛苦、还有坚强和执着等等生活感悟通过哲学散文的形式表达出来。
周国平说:“研究哲学, 其实有两个方面的要求。首先要对哲学有种领悟的能力, 没有领悟的能力也可以做学术, 但我可以肯定你不会有大成就;另外一个就是学者的功夫了。你首先要选择你的问题, 哲学的看法必须是以问题为主, 问题是核心, 你要找出哲学中什么问题是一个重要却多年来没能弄清楚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能让你产生兴趣, 然后你要发挥你作为学者的功夫, 把古今中外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都找出来, 去收集整理资料, 看看这个问题有哪几种论述方式, 然后你要进行比较, 得出自己的结论”。
不难发现, 周国平可以让他的哲学散文深入生活, 做到哲学的生活化, 和他亲身去收集哲学资料, 认真的学习, 刻苦的钻研, 系统的分析是分不开的。然而, 这些只是基本条件罢了, 最关键的是在这些基本前提的基础上, 周国平在平时日常生活中, 对所遇到的人, 所碰见的事, 所观察到的现象, 所听到的话中, 都加入了哲学的思考, 透过现象, 认清事物、现象等等的本质, 并加以理论化的总结, 从而, 得到生活的真谛, 这些哲学认识都是和日常的生活密不可分的。
3展现真性情
他的散文或平实或素雅或优美或哲理的文字中所透露出的个人的思维光辉的东西, 或者个人魅力, 让人着迷。特别是他在散文中流露出的真性情。可以说, 在人心灵最微妙的地方, 大都是注重性情的。不管你是有名的文人, 还是无名的老百姓。性情, 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思想;性情, 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性情, 最能表现出一个人的形象。
“我没有任何办法留住人生中最珍贵的东西, 我只能把它转换成所谓的文本, 用文本来证明我们曾经的拥有, 同时也证明我们已经永远的失去”。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的智性与情感生活, 是一部完完全全的真性情的表露。这本自传包括两条主线, 一是智性生活, 一是情感生活, 二者大致体现了周国平的个性面貌, 也表现了作者的性情。
文人大都是性情中人, 周国平也不例外。做一个性情中人不难, 但做一个诚实的性情中人却很难。“我唯一可以自许的是, 我的态度是认真的, 我的确在认真地要求自己做到诚实, 我至少敢说, 在这个名人作秀成风的时代, 我没有作秀”。现在我们看到的是, 周国平先生, 作为一个清醒的学者, 一个敢于面对自己的哲学家, 他不回避, 不隐藏, 而是在不伤害别人的同时, 坦然用哲学散文这一形式记述着全部的经历。
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说:“我们的家庭关系, 从表面看是稳定的, 其实像大海一样变幻莫测。因此, 多少对看起来情投意合的夫妇, 一时间离婚的传说满天飞, 可是不久, 当妻子讲起丈夫或丈夫谈起妻子时, 又变得那样柔情似水”。在周国平的文字中也有这方面的内容, 但由于周国平是客观地公正地看待这一切, 所以我们读到这些内容时, 感受到最多的是温情, 是默默的温情, 充满感激之情。
在周国平哲学散文中有这样的观点“人生有许多出于自然的享受, 如爱情, 友谊, 欣赏大自然、艺术创造等等, 其快乐远非虚名浮利可比, 而享受它们也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条件。在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 他就会和世俗的竞争拉开距离, 借此为保存他的真性情赢得了适当的空间。而一个人只要依照真性情生活, 就自然会努力去享受生命本身的种种快乐”。
性情, 则是一个人的性格的外在表现。在周国平哲学散文中, 看重的是生活的意义、内心的感受, 这就叫“真性情”。不管是为人还是为文, 这都是他最看重的。穿梭于周国平语言与文字上, 在素面朝天的文字里面, 我们能缅怀到一些欢乐或疼痛, 我们能得到一些启示和收获, 我想这也只有周国平的真性情文字才能做到吧。
4哲学思想的自我消费性
在周国平的哲学散文中有着类似的观点:思想, 是具有“自我消费”性质的东西。
在周国平的哲学散文里, 哲学思想首先是他的爱好, 也是他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学者周国平本人就是一本书, 那么他的心灵自传《岁月与性情》就是周国平。几乎所有的思想家、哲学家, 开始都不是为了一定要弄出一个经天纬地的理论而进行研究的, 而是为了让自己更明白些生活或人生, 是缘于对思想和理论本身的兴趣和魅力, 而全身心投入到某个领域的。可以说, 人类历史上很多有价值的思想, 是思想家在不经意间发现的。尼采的《看哪这人》, 卢梭的《忏悔录》, 再到周国平的《岁月与性情》, 与其说是写给世人看的, 倒不如说是写给自己的。文学艺术领域里有这样一句话:思想也是是自己的, 然后才可能是大众的。
哲学家和思想家, 并不一定都有系统的理论和著作, 甚至“不一定要拿出作品来, 哲学家本人的生活和生命, 就是哲学本身”。
尼采就是一个典型, 他被许多人列为20世纪哲学巨匠之首, 可尼采却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哲学家, 他几乎没有一本专门的哲学著作, 其大量作品是一些警句、格言、随笔、杂感等, 可以说既无体系又无范畴, 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理论形态作品的人, 却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就是这样一个哲学家, 在20世纪, 可以说, 几乎没有哪一个主要哲学流派, 跟尼采的名字没有关系;也可以说, 在20世纪, 几乎没有哪一个重要人文科学领域, 没有尼采思想的影响。
孔子, 一位影响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思想家。我们也找不到他的系统的哲学著作和理论文章, 几乎家喻户晓的《论语》, 还是其弟子们整理的一些他的“只言片语”和对话, 可是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力量和影响, 没有一部哲学书能与孔子的这些“只言片语”相比, 没有一位哲学家或思想家对人们的思想, 对一个国家甚至对世界的影响, 能超过孔子的。
在思想的自我消费、享受上, 周国平和希腊的尼采, 古代的孔子是一致的, 周国平的生活岁月形成了他独特的性情, 这种性情本身就是哲学, 比那些所谓的貌似高深的哲学要深刻的多。他是站在上帝面前, 讲出自己的所思所想的, 他那种“倒着活”的思想很让人震撼。
对于周国平哲学散文来说, 哲学思想永存, 精神不死, 思维比存在更长命!
5结语
周国平的哲学散文“力求把哲学与文学之间的沟壑填平”, 他推崇用文学化的语言描述哲学思想, 他的哲学散文是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 而不是根据理论体系来写文章的。同样, 周国平哲学散文中喜欢用日常的语汇表达哲学的体验, 在质朴的文字中传达深刻的哲理。他的哲学散文有别于其他学者散文, 很少独断的论证和说教, 有更多的质朴和思想, 更多的直觉和洞见。在周国平的哲学散文中, 包含着生活化、展现真性情、哲学思想的自我消费性、探源生命和人生真谛等独特的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2]周国平.岁月与性情[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4.
[3]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生命的哲学】推荐阅读:
庄子的生命哲学10-08
尼采生命哲学06-12
论哲学是哲学的哲学观真相--从西方近代哲学与科学的关系说起05-15
工程哲学的实践哲学基础07-24
【语言哲学】德里达的语言哲学10-20
《哲学改变你的人生》哲学读书笔记11-23
幸福的哲学06-13
哲学的慰藉07-24
哲学的微笑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