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库的生活哲学

2024-08-31

车库的生活哲学(精选9篇)

车库的生活哲学 篇1

人们谈话时, 常提到“人生哲学”“处世哲学”“营销哲学“爱情哲学”等诸如此类的词 ,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哲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生活处处有哲学。

何为哲学? 从哲学的本义来讲, 哲学就是爱智慧和追求智慧。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的概念好像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很远但哲学包罗万象, 从古至今, 哲学就在生活中发挥不同一般的作用, 它从各个方面阐述生命的意义和真理, 它不仅仅在物质世界, 更在精神世界引领我们找寻真谛。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哲学, 认识世界、办好事情, 都需要哲学智慧。

有这样一个故事就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曾经是一个商人, 可是他不好好经商, 不好好赚钱, 总探索些没用的事情, 所以他很穷, 赚不到钱, 有一点钱去旅行就花掉了, 有人说哲学家是那些没用的人, 赚不到钱的人, 很穷的人。有一次, 泰勒斯运用掌握的知识赚了一笔钱, 他知道那一年雅典人的橄榄会丰收, 于是租下了全村所有榨橄榄的机器, 乘机抬高垄断了价格赚了一把钱, 以此证明哲学家是有智慧的人, 如果他想赚, 就会比别人赚得更多的钱, 不过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这个故事启发我们, 哲学家是有智慧的人哲学家的智慧离不了知识的运用, 哲学家可以用自己的哲学智慧成就自己, 造福社会。

日常生活中的哲学, 我感受比较深的是发展的观点。“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是古人留下的哲理, 意思是做事情, 不能因为是小的善事就不做, 也不能因为是小的恶事就去做。这就包含一个哲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启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学习其实就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是因为不太在意量的积累, 觉得很多东西平时学了也没用而且很快忘记, 还不如不学呢, 等到快考试时再学也来得及。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 因为知识是一点一点积累的, 考试与平时息息相关, 如果我们平时学好了, 做好一定的积累, 到考试前再好好复习, 就很容易而且很快学会并记住反之, 如果平时什么都不学, 那么临到考试前才起早贪黑地恶补, 看起来自己似乎付出很大的努力, 结果却不然。说到这里, 我想到了一个初中同学, 她从小身体就弱, 动不动就生病, 医生建议她坚持锻炼, 强度不用太大, 适量就行, 长久以往就能改变体质。她不管学习多忙, 不管天气好不好, 每天晚上都坚持到学校操场慢跑五圈。一直努力坚持了两年, 身体抵抗力明显增强, 不仅生病少了, 而且参加了以往经常缺席的800米跑步测试并取得了较好成绩。从哲学上讲, 这体现了量变的惊人作用。古人云:“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坚持适度原则, 重视量的积累, 不失时机促成飞跃, 这些书本上的哲理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我平时也犯这个毛病, 总是一件事情到眼前了, 才开始后悔自己当初不应该不准备, 不应该忽略应有的量的积累过程, 但最终还是于事无补。要想取得成功, 一定要重视量的积累。

当前,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的解决, 并连续出台十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 农村的发展日新月异。这次寒假回家, 我的感受特别强烈。变化一:农村土地流转, 农业大户开始出现。我们村有人与人合作承包了近两千亩土地, 搞多样化种植, 土地开始流转。出租农户每年每亩会有千元左右的收入 (按500斤玉米和500斤小麦的市值) 。承租农户雇佣几十人打工, 料理田间事务。分长工和短工, 长工按月计酬, 均1800元, 短工按日计酬, 每日50元。农业从种到收, 基本上实现机械化、专业化生产, 其中的任何环节都可以通过货币交易完成。比如打药, 一亩十几元, 就有人替你搞定。变化二:农村第三产业突飞猛进。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 以我村为中心的周围几个村防护罩加工、销售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有人专门负责招揽业务, 有的专门负责代加工。这样就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带动了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农民的地有人代种了, 平时就靠做点加工, 活紧的时候, 道远了, 天气不好了, 还有车接车送, 管吃管喝。变化三:农村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升。过去只有城里人才能用上的电器, 现在不鲜见了。电话、电脑、电冰箱、洗衣机甚至空调、汽车已经相当普及。从日常的衣食住行来看: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村里超市就 能买到 ;想穿什么 , 做班车就 可以到县 城买 ;土坯房;行更是方便, 村村通公路, 四通八达。周围几个村, 上午有集市, 下午有集市。集市散了, 有超市。随着国家支持农村政策的稳定和完善, 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哲学的眼光审视, 我们发现, 这里蕴含诸多哲学道理, 比如世界是联系的, 世界是发展的, 我们要自觉投入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 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成果。

总之, 哲学与生活相关, 生活中处处有哲学。我们可以用哲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 分析周围的变化, 并且用哲学的道理指导人生, 这样我们的人生将更加出彩。

车库的生活哲学 篇2

2.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3.愿你早日领教过这世界深深的恶意,然后开启爱他吗谁谁的快意人生。

4.你要知道,当你去坚定地完成一件事情时,这本身就需要莫大的勇气。

5.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

6.想干的人永远在找方法,不想干的人永远在找理由。

7.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宋)朱熹

8.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9.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10.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中五车书。――《对联集锦》

11.时间可以让人忘记原以为不会忘记的事物,可以疏远自己曾经最亲近的人,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

车库的生活哲学 篇3

1.“绝对的”和“相对的”内涵

《生活与哲学》教材中, 多次提到“绝对的”、“相对的”这样一些用语, 这里的“绝对的”一般来说是指无条件的, “相对的”一般来说是指有条件的。

“运动是绝对的”, 是指运动是无条件的, 万事万物都在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静止是相对的”是指静止是有条件的, 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 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因而也叫相对静止。

“矛盾的对立”是绝对的, 是指对立、斗争是无条件的。“矛盾的统一是相对的”是指统一是有条件的, 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

但是, 也有例外。哲学中也讲“真理是绝对的, 真理也是相对的”, 这里的“绝对的”如果指无条件的, 理解起来就很困难。我觉得应该理解为“真理是客观的”要更好一些, 指的是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相对的”可以理解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超出一定的范围, 真理就会成为谬误。

2.“客观的”和“主观的”内涵

《生活与哲学》教材中, 也多次提到“客观的”、“主观的”这样一些用语。这里的“客观的”一般来说是指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 “主观的”一般来说是指能够以人的意志而转移。

物质是客观的, 指的就是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人的意志以外。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意识是主观的是指意识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是人脑对客观存在所做的主观反映。

联系是客观的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不能创造一个本身不存在的联系, 也不能忽视一个本来就有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指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违背了规律就要受到惩罚, 尊重了规律往往就能够事半功倍。

矛盾是客观的, 指的是矛盾的存在与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既不能随意去创造矛盾, 也不能回避和掩盖客观存在的矛盾。

但是也有例外。我们有时也说“实践是客观的, 但也是主观的。”这里的“客观的”指的是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是客观的。而这里的“主观的”不是指实践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而是指实践活动总要在意识的指导下进行, 受到一定的意识的影响。当然, 实践的客观性是第一位的, 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位的, 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总要受到实践的客观性的制约。

3.“普遍性”的内涵

生活与哲学教材中, 也多次提到“普遍性”这一用语, 这里的“普遍性”一般来说指的是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等一切事物之中。

规律具有普遍性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中的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不存在规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发展具有普遍性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中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但是, 也有例外。矛盾具有普遍性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中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矛盾, 而且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 时时有矛盾。联系具有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 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但不能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这是因为, 联系是客观的, 又是有条件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 两个事物之间才能有联系。

4.“第一位的”与“第二位的”内涵

在哲学的学习中, 我们常常还会提到“第一位的”与“第二位的”这种说法。“第一位的”与“第二位的”一般说来指的是一种先后的顺序关系。“第一性的”与“第二性的”不仅仅指的是这种先后的顺序关系, 更特指的是世界的本源问题以及由它派生出来的东西。

物质的决定作用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 前者是第一位的, 后者是第二位的, 后者要受到前者的制约。

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二者同样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 前者是第一位的, 后者是第二位的, 后者要受到前者的制约。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实践的决定作用与认识的反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同样, 前者是第一位的, 后者是第二位的, 后者要受到前者的制约。

但是, 我们在说明“第一位的”与“第二位的”的关系时, 不能随便说成是“第一性的”与“第二性的”。这是因为“第一性的”往往是特指世界的本源———物质, “第二性的”往往是指由“第一性的”派生出来———意识。

生活中的哲学 篇4

姐夫家新买了一辆农用汽车,买回来以后,姐夫每一天开着车满大街转悠,车上什么也不拉,就是在空跑。我有些不解,就问姐夫为什么要开着车空跑,姐夫告诉我说这是在磨合。他说每辆新车出厂以后,由于所有的零件都是新的,因此各部位零件相互之间咬合得不是那么密切,经过一段”时刻”的磨合才能好。

新婚夫妇之间也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两个原先各自独立的男女结合在一齐,一开始肯定要有一些不适应,经过一段时刻的磨合,双方增进了了解,适应对方的习惯,才能愉悦的生活在一齐。

生活中折射的哲学智慧 篇5

一、小角度折射大课堂

生活中经常有细小的事情发生, 而这些小事背后却往往隐藏着许多大的道理。用生活中的小事来分析深奥的哲学道理, 就会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

例如, 《生活与哲学》中《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这一节指出:“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 既要看到主要矛盾, 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 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 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 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 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紧密相联的, 两点是重点中的两点, 决不是均衡论;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决不是一点论。因此离开两点谈重点是一点论, 离开重点谈两点是均衡论, 这都是错误的, 我们要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 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 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哲学文字对于学生而言, 很不容易理解。但如果从早餐的选择来加以分析, 这些深奥的理论就有了落脚点, 更易于理解。

每个同学都离不开早餐, 在他们的人生成长历程中, 每天吃早餐看起来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但实际上早餐选择吃什么, 就蕴含着对立统一的哲学问题。中国常见的早餐包括米饭、粥、鸡蛋、馒头 (面包) 、牛奶 (豆浆) 、面条、米汤、荤菜、凉拌蔬菜、蔬菜沙拉、水果沙拉。这些早餐食物各有优劣, 某种早餐食物中看, 某种食物好闻, 某种食物美味, 某种生态环保绿色营养。如果人们只注重自己的感观或者味觉而放弃生态环保绿色营养, 就会产生挑食行为, 从而影响其身体健康, 这说明他们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 侧重从矛盾的次要方面出发, 而没有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么多的早餐食物中有些属于主食, 有些属于辅食, 有些是主菜, 有些是配菜, 主次分明。如果只吃主食和主菜, 则会导致营养不均衡, 这说明他们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 只注重抓住主要矛盾, 忽视了次要矛盾, 没有意识到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美食家们往往能给食客开出一副副“良方”, 受到大众喜爱, 一是因为他们能看到每种食物的长项和短处, 而且能结合不同食物的优劣特点巧妙合理搭配, 既做到扬长避短, 又实现了互补互利;二是他们能从顾客需求中发现哪些食物是“重头戏”, 哪些食物又是不可或缺的, 哪些食物搭配起来最讲究, 哪些食物组合起来最美味营养。其实, 这些成功正是是缘于美食家们有意或者无意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哲学道理在饮食中发挥得淋漓尽致罢了。

用同学们最熟悉的早餐生活小片段来诠释哲学大道理, 学生一下就融入了哲学殿堂。趁热打铁, 用同学们校园中的现实小生活再来简化、践行哲学大道理, 学生会产生醍醐灌顶般的顿悟。

作为高二年级文科班的学生, 人生也像吃早餐一样, 是选择营养还是注重口味, 是要吃饱还是要吃好?这些问题其实就是哲学中矛盾的具体表现。它们既可能是成功的跳板, 也可能是失败的根源, 矛盾将会伴随我们的一生, 这就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请学生对自己的高二人生困难按照难度和重要性分类列出。学生认真思考, 小组合作探究, 组长回答问题, 老师细心统计并分类书写在黑板上。统计数据显示, 高二学生学习困难基本上是第一位的, 集中表现在:听不懂、做不对、学习效率不高、偏科现象严重, 尤其是理科和英语难学, 学习压力大, 没有时间玩;其次是人际关系方面困难:让父母失望, 关系不和, 与老师同学关系不好, 很孤单无聊, 失眠, 异性关系很难处理;再次是生活方面困难:吃饭太挤, 没有空调睡不好觉, 洗澡不方便, 伙食很差。从这些数据中自然而然就总结出一个哲学道理:学习困难就是主要矛盾, 人际关系困难和生活困难属于次要矛盾, 但二者在一定条件会相互转化。这就要求我们集中精力抓学习, 同时不要忽视人际关系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培养。从生活早餐中的矛盾直接过渡到“高二人生早餐”中的矛盾, 这样的巧妙转换触及学生的切身利益和现实生活困惑, 问题提到他们的心坎里了, 让他们产生认同感, 在给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观点的舞台的同时, 也实现了学生想说并且有话可说的教学场景, 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宽, 思维得到拓展, 情感得到丰富, 能力得到提升。哲学课堂的一个小知识点一跃而成为社会大课堂, 人人都是哲学家, 答案自然也就丰富多彩。

二、小事例渗透大德育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场景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2]回归自然是学生最憧憬的美事, 借助学生生活中的小事例, 教学吸人眼球, 激发兴趣, 引发思考, 启迪智慧, 令人反省, 促人奋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以升华。德育“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被誉为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 因为哲学课堂小事例生命力的迸发而平坦顺畅。

例如,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这一节的德育目标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认同;注重学生体验过程, 培养学生注重反思、发展自我的人本精神。笔者设置教学情境、精选生活小事例如下。

视频展示《是真的吗》: (1) 米洗得越干净, 稀饭就越好, 是真的吗?播放微视频, 试验表明, 米粒在水中经过一次搓揉淘洗, 所含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均会有所损失。因此, 淘米前不要浸泡米, 以防止米粒表层可溶性营养随水大量流失;淘米时要用冷水, 不用热水和流水, 也不要用力去搓;淘米以少丢掉碎米, 能淘去泥沙杂屑为准。 (2) 有人说,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淘米水也能变废为宝, 是真的吗?现实生活中, 有些人用淘米水浇灌植物;也有一些人用淘米水清洁厨房;还有少数民族用淘米水洗头发, 现在市场上还出现了“淘米水”牌洗发水。

针对这一视频, 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问题一:在学习生活中, 我们要抓大放小, 既要把那些“泥沙杂屑”排除掉, 又要重点保护那些“大米”。直面人生, 以你的偶像为例, 一个好人和成功者的关键究竟在哪里?

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好人要排掉心灵中的“灰尘”“泥沙杂屑”和“碎米”, 拒绝做一个低级趣味的人和坏人;成功者要扬长避短, 发现并发掘自己的亮点, 做大做强, 最终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同时高度简要评价了自己心中的偶像“大米”:姚明有高度, 刘翔有速度, 奥运冠军邹市明有力度, 韩红有美喉, 韩寒有文采, 钱钟书和季羡林国文特优, 何炅擅长娱乐主持, 马云擅长电子商务, 等等, 他们的身上都充满正能量。我们的一生面临多个矛盾, 但不能把过程中所有的矛盾平等看待, 必须把它们区别为很多次要矛盾和一个主要矛盾, 在重于抓住主要矛盾时, 也不要忽视次要矛盾。

问题二:也许我们就是一粒碎米, 要想成为“好大米”被保留下来, 得到精心发展, 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

学生一下抓住要点, 通俗形象地表达出:万物生长都有一个共同的道理, 人的发展同植物没有多大区别, 学生学习取得成功都需要一定条件, 就是学生要有这种想法和做法, 还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这种启发性教育和心理暗示让学生心领神会, 他们马上转变学习态度, 教育很成功。这充分说明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学生很好地理解主次矛盾是怎样转化的, 也很好地理解了“一定条件”, 这说明解决问题不仅要抓住主要矛盾, 还充分重视和利用了“一定条件”。

问题三:你认为“淘米水”就是一个失败者?

假如我们就是“淘米水”, 应该怎样进行自我评价。同学们讨论后指出开始给自己定性, 有的说自己学习上是失败者, 生活中是成功者;有的同学说在某几门功课上是成功者, 另几门功课上是失败者;还有的同学说自己现在既不是成功者也不是失败者, 答案各种各样。“淘米水”在一定条件下也有自己巨大的价值, 同学们都用自己的实际生活来证明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莫言曾经也是“淘米水”, 小学毕业的他却成功获取2012诺贝尔文学奖, 圆了中国几代人的梦。我们如何看待重点大学热和文凭热?你会怎样去选择, 为什么?学生找出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巧妙地落实和运用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知识点, 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去认识和解决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 让学生珍惜自己良好的受教育机会, 深层次地思考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三、小问题提升大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 不在全盘授予, 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 二要指点。而好的提问和指点, “必令学生运其才智, 勤其练习, 领悟之源广形, 纯熟之功弥深”。[3]因此, 教师要高度重视问题的设计。

如何从生活中科学地提出问题, 活跃反馈问题, 巧妙延伸问题, 进而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问题机制, 让生活化的小问题既能养眼顺耳动心, 又能拷问灵魂、启迪智慧、意味深长, 这是一个优秀教师问题意识和问题设计能力的目标追求。笔者在《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这节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如下探索。

在我们的成长生活中, 失败不可避免, 被讽刺、挖苦时常可见, 甚至“韩信跨下之辱”和挨打挨骂可能都有过, 你肯定对欺负你的人深恶痛绝, 可有人却说要感谢竞争对手和敌人。你一定很奇怪吧!请戈登给我们讲述他的成长故事, 你受到什么启发?

展示:2012年10月8日, 瑞典诺贝尔奖评审团宣布, 日本京都大学物质-细胞统合系统据点i PS细胞研究中心的长山中伸弥 (Shinya Yamanaka) 与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戈登 (John Gurdon) 因在细胞核重新编程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 从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戈登求学时的科学成绩为全班最后一名, 被同学讥讽是蠢蛋, 他的生物老师当年写了一份报告, 也是不看好戈登, 报告称“我相信戈登想成为科学家, 但以他目前的学业表现, 这个想法很荒谬, 他连简单的生物知识都学不会, 根本不可能成为专家, 对于他个人及想教导他的人, 这根本是浪费时间”。追求科学家之梦被认为不可能之后, 戈登转向研读英国古典文学, 并申请进入牛津大学基督学院就读, 之后获准转念动物学, 1960年获得牛津大学博士, 随后前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做博士后研究, 接着返回牛津大学担任动物系助理讲师。1962年, 他在牛津大学发表有关基因的重要突破报告, 首次提出人类全身的每个细胞都有同样的基因。他用成年狗肠内的细胞, 取出基因后, 再植入卵细胞内, 之后培育出复制狗。而当年老师笑他想当科学家的报告, 一直放在他的办公桌上。

在我们的生活中, 都有过很多次这样或那样的被无情批评和嘲笑的经历, 戈登也不例外, 他有过妥协, 更有过抗争, 最后他用自己的理性和努力改变了一切, 一直放在他办公桌上的那份报告成就了他的人生。作为高中生的我们, 假如老师在课堂上不留情面公开点名批评你, 你会怎么办?结合所学哲学道理加以说明。学生受到戈登事例影响, 在老师的指点下, 结合实际和理论知识积极表达, 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如果全是我的错, 老师在课堂上公开点名批评是无可厚非的, 因为师生的共同任务是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这个中心绝对不能动摇, 这是主要矛盾。纪律是次要矛盾, 如果不管好纪律, 课堂秩序就乱了, 那时纪律这个次要矛盾就会转变成主要矛盾, 这就严重影响了绝大部分师生的正常教学。既然学生错了, 知错就改, 浪子回头金不换, 老师的批评为他从矛盾的主要方面转变成矛盾的次要方面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 老师的批评是“忠言逆耳利于行”, 我全力支持老师的做法。

第二类:如果不全是我的错, 或者我根本就没错, 我也不会当场反驳老师的批评, 因为课堂教学才是主要矛盾, 纪律是次要矛盾, 不能颠倒二者关系, 否则就大错而特错了。但下课后, 我会去找老师沟通, 去掉“坏学生”这个标签, 矛盾的主次方面绝对不能混淆, 老师如果能接受我的解释, 我认为人无完人, 我不怪他, 还会全心全意支持他。

第三类:如果我的负面影响不大, 老师不应该在课堂上公开点名批评;如果负面影响很大, 老师完全可以采取其他措施约束我的行为, 为什么就单纯一味地批评学生呢?课堂教学才是主要矛盾, 老师首先脱离这个中心, 是他的不对。因此, 我会当场主动解释, 避免老师继续脱离主题。人无完人, 任何事物有利有弊, 老师为何不看我的主要优点, 而侧重盯我的缺陷, 学生就出现一点点错, 老师为何立马给学生定性呢?矛盾的主次方面也就被搞错了, 因此不予支持。

这些回答充分体现出学生能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 很多学生开始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探索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做人之道, 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结语

以学生生活中的小事为引子, 说他们想说的话, 说他们愿说的话, 问他们想问的问题, 解答他们内心的困惑, 语言简单朴素, 问题简明扼要, 答案生活化, 用学生的小生活来解读哲学大道理, 再用哲学大道理指导学生小生活。这种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逻辑思维水平、方式和习惯上的课堂, 立足点虽小, 道理却大, 效果非同一般。

摘要:哲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哲学教学中, 通过生活中的小事例, 以小事例折射大道理, 讲述其中包含的哲学理论, 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其中小事例的选择十分重要, 既要带有生活趣味, 又要能体现哲学智慧。本文立足现实生活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取以小见大的教学方式, 增强哲学教学的亲和力和现实感,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哲学”, 并领悟到“哲学使人聪明, 使人智慧”, 从而使其喜欢哲学, 积极探究运用哲学。

关键词:哲学,课堂教学,德育

参考文献

[1]钟燕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哲学与学生生活的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 2013 (20) .

[2]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8.

从哲学视角理解文化生活的知识 篇6

一、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认识文化现象

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其中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 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 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 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文化生活无论从整体单元结构安排, 还是从很多具体文化现象分析, 都渗透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思想。

从单元框架看, 文化及其意义、文化传播、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 是从一般意义上讲述文化的有关专题;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内容则立足中国、着眼特色, 是从个性意义上讲述中华文化发展、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从内容呈现的顺序上遵循了在普遍性指导下认识特殊性的方法。

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也体现在对许多具体文化现象的分析中。如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理解: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 有普遍的规律, 所以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但是, 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多重因素的不同, 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 文化是民族的, 文化又是世界的, 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二、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理解文化现象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同时,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因此, 文化无论其产生、发展、创新还是其作用意义无不体现着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从文化的产生来看, 文化是人所创造的, 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从文化的发展和意义来看,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对此, 生活与哲学在“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的内容中, 也从文化角度作了分析: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强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三、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理解文化知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 它包括: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 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属于社会意识范畴,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化的作用,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如在文化力量的分析中就强调: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的文化, 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落后、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这正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哲学思想。又如,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这是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完美诠释。

此外, 利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哲学原理, 可以理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理解为什么要发展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大众文化和文化发展中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等知识。

车库的生活哲学 篇7

1. 生活世界的概念阐释———教育学的视角

胡塞尔将生活世界看成是一个“唯一实在的、通过知觉实际被给予的并且可能被经验到的世界, 即我们的日常生活”[1]。在他的哲学体系当中, 生活世界是一个超验 (先验) 性的概念, 是一个“非课题性的、奠基的、直观的、主观的自然态度的世界”[2]。用胡塞尔自己的话解释, 就是一个没有“所谓客观科学的真理的衣服”的世界。这个哲学的、过于抽象的解释显然不能照搬到我们的教育学当中。为此, 我们需要树立一个自己的、与教育紧密结合的生活世界的解释。事实上,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 不可能脱离我们现实的、可被感知到的日常生活世界而独立发生。但是, 如果把教育仅仅回归到发生过的和正在发生的生活世界, 就会陷入无限的机械重复当中, 这样的生活世界是没有未来的。同时, 现实的生活世界也不是全部都是美好的, 各种丑恶和不良现象都时有发生。因此, 教育回归的生活世界就绝不仅仅是我们的“实然”生活, 它还需要一个方向, 就是我们需要追寻和实现的“应然”生活。易连云教授说“回归生活世界……是要探索人的生命涌动与理性超越在生命活动中的有效结合, 也就是人自身, 回到人‘真实的’的生命活动之中”[3]。这种“理性的超越”就是一种应然的生活世界。檀传宝教授也解释说“教育在应然层面上的回归, 主要反映的是教育尤其是德育的超越性品质, 表明的是教育完善生活、提升生活的本质内涵”[4]。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实现幸福生活, 实质上就是指我们的“应然”生活。由此可知, 应然的生活世界不是我们预先设计好等待着被实现的目标世界, 实质上它代表着一种方向。如果我们将其理解成一种目标, 那么就陷入了“叔本华式的谬误”:实现了这样的目标生活就意味着生活本身结束了;如果我们又无法去实现它, 那么它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据此, 教育学视野下的生活世界, 不仅仅意指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 还包含了对日常生活世界的理性超越, 体现的是一种价值诉求和一种方向。

2. 生活世界下的文化与班级文化

哈贝马斯认为, 生活世界是由文化、社会和人格三个要素所构成。文化的本源就是生活。但是文化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 它不仅伴随着人类的历史一直走到了今天, 还涵盖了人类所涉及的所有领域。因此, 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 文化都是极其复杂的。日常生活世界中, 人们的一举一动无不透露着某种文化的气息, 但是我们却很难说清楚这种文化到底是什么, 大有“百姓日用而不知”之义。法国心理学家莫尔斯提供了一组分析数据, 称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 世界思想文献中就包含了超过250个文化定义。文化一词的滥用使文化与其他与之相类似的词语发生混淆, 也人为的增加了对文化理解的难度。其实, 将文化看成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是一种认识上的偏离。美国学者约翰·H·霍尔和玛丽·乔·尼兹为我们打开了思考文化的另外一扇门, “像文化这样含义丰富的词, 我们不能指望单单通过仔细的界定就可以把握其真谛。定义文化, 并且由此将其变成一种与世界上各种文化的精妙之物都不同的“东西”是错误的”[5]。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定义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认为文化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6]。这个看似复合而成的定义实质上指出了文化是特定群体 (如民族) 的生活方式的整体, 是人类所有生活方式的总和。胡适说“文化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梁漱溟也提到“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样法”[7]。所以, 文化就是一定社会民众生活的全部活动方式的总和, 它立足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 同时又反映着一种价值观, 指向未来生活。

班级文化, 实质上就是班级学生生活的全部活动方式的总和。班级中学生的生命活动全部都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世界中, 但是班级文化的意义不止于此。班级文化的种种隐性教育价值使得班级文化不仅在反映现有的生活世界, 更使得学生在班级文化的影响下去改造现有的生活世界, 体现它的育人功能, 实现“理性的超越”。这两点才是班级文化与生活世界的关系所在, 也是研究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所在。

二、基于生活世界对当前班级文化建设的反思

1. 对学生生活基础的忽视

首先, 班级成员原有的生活基础没有得到重视。“文化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个是创造性, 一个是继承性”[8]。学生在走入班级之前, 或多或少都已经受到某种文化氛围的熏陶, 而这种熏陶就是文化的一种继承。班级文化的建设就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基础之上, 不考虑学生的现实生活基础和发展程度来谈班级文化的建设, 必然使得所有的文化建设成为无根之萍。其次, 从“物质、精神、制度、活动”[9]四个方面来建构班级文化, 客观上忽略了各个生活圈之间的交叉影响。班级文化在生活中生成, 这里不仅仅是班集体内部的生活, 学生的家庭、社区乃至与整个社会的生活态度情感价值观, 都会对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当这些影响显现在班级生活中时, 它就影响着整个班级文化的生成。再次, 生活世界从来都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存在, 它时刻都在变化发展着。任何文化也都是在动态中生成, 有着自己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当前从班级文化的结构来分析班级文化的建设, 将班级文化分解成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等。这种思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将班级文化看成是一种具体可操作的目标, 静态的预见这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可能影响, 却看不到生活世界是在变化中延续着, 以及变化的生活世界对这几个方面的反作用。因此, 这种思维既没有呼应班级原有的生活基础, 又不能体现班级文化应有的生成性特征, 最终使班级文化的建设成为纸上谈兵。

2. 对班级文化育人价值观的偏离

我国班级文化研究的思维范式有着明显从企业文化建设研究当中借鉴的痕迹, 但是两者却有着根本的不同。班级文化对学生有一种隐性的教育意义, 有育人的功能。对企业文化来说, 它形成、发展、变更的直接动力和根本原因都是资本, 能够促进更好的资本运作增加企业的利益就是好的企业文化, 反之亦然。除此之外, 企业文化的建设更加突出的是制度管理, 在此之下的人是一种工具性的存在。但是班级文化的核心是它的育人功能, 人也就是学生在班级当中属于绝对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发展就是班级存在的目的, 班级文化也是为此才有价值。虽然现有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确实提到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 但是立足点并非是学生的生活世界、学生的发展和对现实的超越, 而是像建设企业文化那样将班级文化的建设看成是一种管理手段, 实现对学生的控制, 而且这种手段现在还有被看成是目的的嫌疑。这样的班级文化研究完全悖离了教育的宗旨, 无法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生活世界, 不论是实然的生活世界还是应然的。

3. 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遮蔽

从生活世界的角度出发, 班级文化的主体必须也必然是学生, 否则就构不成班级文化。文化的主体是人, 班级文化的主体就是一个个的学生。是学生的生活铸就了班级文化, 是学生自己生成了班级文化, 学生永远是班级文化生成的主体。虽然目前有的口号是在强调“自主管理、自主建设”、“以学生为中心”, 但实质上学生仍然只是等待被改造的对象, 就像是厨师手中等待被处理的初级食材。班级文化的建设成了班主任和校领导指挥下的“系统工程” (指从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 。在这样的“系统工程”当中, 学生所要做的就是“听话”, 在家听家长的话, 在学校听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话。如此, 学生的主体性在哪里?学生还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世界吗?被遮蔽的主体性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被紧紧地限制住了。

三、回归生活世界——班级文化建设旨归

1. 生活基础的回归

生活的意义在于生活本身, 任何脱离生活的班级文化研究对于生活本身来说显然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 班级文化只能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生成。首先, 以班级学生的原有生活为基础。任何阶段的学生都不是一片空白的走进教室, 在此之前, 他们就已经在各自的生活世界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社会化和个性化历程, 形成了个体化的经验。正是这些经验才使得学生可以恰当地交流, 班级生活得以展开, 班级文化才能有条件地生成。其次, 学生并非只生活在有限的班级中, 同时还是学校、家庭、社区的一员。班级文化虽然在班级生活中生成, 但是学生的班级生活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 它是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这些不同的生活圈都对班级文化的生成有着间接的推动作用, 这同样是不可能被忽略掉的。最后, 学生已有的生活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世界, 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事件发生, 这些事件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产生影响。回归生活世界的班级文化建设不可能不考虑到种种新生因素的作用。因此, 回归生活基础还要求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

2. 价值诉求的回归

如果说生活基础的回归是在彰显实然生活世界的的意义, 那么价值诉求的回归就要突出应然生活世界的指向作用。价值诉求回归应然的生活世界旨在为回归生活世界的班级文化建设奠定一个价值基础, “规定其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是斥诸一种超越性的回归和建设性的适应, 是一种自觉的价值追求”[11]。因此, 要摆脱企业文化对班级文化的错误导向和将教育管理本身看成是目的的思想误区, 班级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迫切需要回归到两个层面。第一, 我们需要肯定人的价值。人是一种“可能”的存在, 他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 他的发展方向是多位的而非单一[3]。正是这种无限的发展可能为人的价值存在提供了基础。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 班级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在于帮助学生实现这些价值。所以, 班级文化的建设需要确立这样的价值观:将学生都看成是具有着无限发展潜力的个体, 去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价值。第二, 我们需要坚持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而不是实现它对班级学生的管理功能。教育中的管理永远都只能是手段, 不能成为目的。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还需要以学生为基础, 要将学生本人看成是目的, 不能以教师、班主任或者其他人的喜好为考量标准。否则, 学生的发展程度再高都只是作为实现别人目标的工具, 根本就没有学生自己生活世界的参与, 自我的价值便不存在了。

3. 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

班级文化作为班级学生生活方式的总和, 与每个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相关, 学生是理所当然的主体。而要在班级文化中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就要有一个清晰的学生观:学生不是接受书本知识的“容器”, 也不是为了实现他人目的的“工具”, 而是一个独立的人、整体的人, 是一个拥有着独立思想的认知体, 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价值。其次, 我们也需要一种明确的教师观:教师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引导人。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说, 教师是学生“生活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种存在。他们传授的不仅是知识, 在精神上指引学生前进发展有着更加伟大的意义。尤其是在班级生活中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上, 教师承担着旁人无可代替的责任。学生有着怎样的价值观, 就随之形成相应的班级文化, 但是无论教师多么重要, 他们始终都将作为一个辅助角色而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世界, 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才是教师存在的根本意义所在。可以说, 正是教师的辅助角色衬托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被认可, 班级文化才是学生的班级文化, 才能诱发学生的共鸣, 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验现象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

[2]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北京:三联书店, 1994.

[3]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4]檀传宝.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向度.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7 (2) .

[5][美]约翰·H·霍尔, 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周晓虹, 徐彬,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6][英]泰勒.原始文化.蔡江浓, 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

[7]徐书业.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基于生态的视角.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8]蔡俊生, 陈荷清, 韩林德.文化论.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车库的生活哲学 篇8

生命的诗意最先外化在生命栖居的处所, 因此园林建筑便是体现诗意的一个重要方面。读《浮生六记》, 会发现其中有很多描写轩馆亭台、花草山石的情节, 而诗意便通过作者的慧心融入了这一轩一馆, 一草一木。为轩馆取一个雅致的名号便是营造诗意住所的第一步, 《浮生六记》中有这样的片段:

时当六月, 内室炎蒸, 幸居沧浪亭爱莲居西间壁, 板桥内一轩临流, 名曰“我取”, 取“清斯濯缨, 浊斯濯足”意也。

迁仓米巷, 余颜其卧楼曰“宾香阁”, 盖以芸名而取如宾意也。

“我取轩”、“宾香阁”这类的屋舍之名意境优美、不落俗套, 体现了主人的独特审美趣味。为轩馆命名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大爱好, 如冒辟疆的影梅庵, 陈裴之的香畹楼, 袁枚的所好轩, 郑日奎的醉书斋, 徐渭的青藤书屋, 皆名雅而境有韵, 悬匾檐楹之间流溢的是文采风流的性灵之光。

园林布置中造景的方法与诗歌中造境的原则有着惊人的共通之处, 中国古代文人将锤炼诗文的心思毫不保留地运用到园林建筑中, 从而使之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方寸院落成为文人锦绣之心的物化与承载。《浮生六记》中关于园林的布置, 所言甚多:

若夫园亭楼阁, 套室回廊, 叠石成山, 栽花取势, 又在大中见小, 小中见大, 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 或藏或露, 或浅或深。……虚中有实者, 或山穷水尽处, 一折而豁然开朗;或轩阁设厨处, 一开而通别院。实中有虚者, 开门于不通之院, 映以竹石, 如有实无也。

而沈复亦非常成功的运用了这些原则。其“我取轩”是“月色颇佳, 俯视河中, 波光如练, 轻罗小扇, 并坐水窗, 仰见飞云过天, 变态万状, ”且“檐前老树一株浓荫覆窗, 人面俱绿, 隔岸游人往来不绝”。这两处造景很好地运用了实虚相映的手法, 原本窗闭之处便是屋之尽处, 而推窗乍见烟光水色, 变幻万端, 给人豁然开朗的惊喜, 而檐前逼窄之处, 植以老树, 树色青翠, 枝影摇曳, 又为窄窗增了不少灵动之色, 将原先的呆板滞重巧妙地转变成别致生动。而萧爽楼中“兰影上粉墙, 别有幽致”便是“开门于不通之院, 映以竹石, 如有实无也”的真实写照。

其实, 不管园林雕琢得多么的美轮美奂, 其中的无奈又怎能完全消解在那一片山温水软中?沈复居于萧爽楼之时, 已遭严父驱逐, 在友人鲁半舫的帮助之下才有了这么个栖身之地, 纵使此处再幽静雅致, 也难免有寄人篱下, 洛阳虽好不如家之叹!再看那退思、拙政等一众名园, 皆是文人心灵在受到命运打击之后所营造的一方独自疗伤的静地。

林语堂先生在其《中国人》一书中特地谈到我们的先人平素生活中的赏心乐事, 将诗意融入生活, 于是一些琐碎的细节便成了鲜活的诗歌般的浪漫。同样的事物, 用诗意的眼光看, 荒凉可以品咂出疏淡的意境, 而喧闹又自有一番恬淡的韵味。在《浮生六记》之中, 最动人心魄的便是那满纸平淡中透出的诗意与温馨。

文中元末张士诚“瓦砾堆成土山”、“地旷人稀”的王府废基, 在沈复看来却“登其颠可远眺”, 并且“颇有野趣”, 虽然屋舍窄小, 却被独具匠心的沈复“前后隔而为四”, 从而得到了“纸窗竹榻”的幽趣, 在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问题后, 沈复自然不会放弃审美享受, 他“篱边倩邻老购菊, 遍植之”, 于是这里由一个荒凉无人的去处变成了一方让沈复母亲也欣然赏玩的乐土。

在萧爽楼之中, 沈复饮酒作诗, 而其妻陈芸亦有拔钗沽酒之举, “良辰美景, 不放轻过”, 萧爽楼中有四忌:谈官宦升迁、公廨时事、八股时文、看牌掷色, 有四取:慷慨豪爽、风流蕴藉、落拓不羁、澄静缄默。沈复摒弃了世俗中扰乱人心的经济仕途, 终日在这种可与魏晋风度媲美的雅境中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诗词唱和, 吟风咏月, 快意十分。《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孜孜追寻的莫不是这样的一种生活情态, 而沈复无疑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践行者。

沈复虽是沦落至借钱、卖画度日, 但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 沈妻陈芸依旧能使生活过得素朴却雅致。可见诗意的生活不仅仅是需要诗词文采的点缀, 更需要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在《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记载着这样的一则趣闻:沈复欲与朋友们赴苏城的南园和北园踏青, 可是苦于园中没有酒家可以提供热的酒菜, 而自行带去的酒菜也容易凉冷, 不免扫人游兴。此时沈妻陈芸却想出了雇用市场中的馄饨担一同前往的主意, 担中有锅有灶, 到了游玩的地方就可以现场暖酒、烹肴、煮茶, 之前的问题便悉数解决了。

这个小故事充分体现了芸的生活智慧, 正是她尽心的营造, 巧妙地解决了“炉火”的问题, 才成就了这场醉人的欢宴。在布衣粗茶的窘迫生活中, 能够保留对大自然中美的欣赏热情已是不易, 更何况是运用慧心去营造更美好生活, 这样的人生态度着实让人敬佩。

沈复的这种雅致的生活在一定的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形态。在冒襄的《影梅庵忆语》中我们亦不乏见董小宛“酿饴为露”的清雅举动。可是世事不能尽如人意, 《浮生六记》中这等诗意生活的最终走向是疾痛惨怛的人生悲剧, 沈复更是发出了“岂是干造物之忌耶?”的痛诘, 而在《影梅庵忆语》中冒襄亦曾悲叹:“余一生清福此九年享尽矣!”可见, 与人生前赴后继的灾劫相比, 那些欢乐的时光显得多么的渺小而短暂。失意哪能皆有诗意, 然而正是靠着这些许的难能可贵的诗意的生活片段人们才能泅渡过排山倒海而来的黑暗浪潮, 才能对抗这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 才能超度自己向往自由却被困死在宿命之中的灵魂。

浮生果真如梦, 倏忽阴晴突变。沈妻陈芸因为沈父纳妾一事处理不当, 失欢于沈母, 又因错做启堂的担保人, 写信言辞不当而彻底激怒沈父, 夫妻俩被沈父逐出家门。随后陈芸又因弟弟失踪, 母亲病亡, 憨圆他嫁等一系列的打击而血疾大发, 最终在长期的贫困及家族人际关系紧张的双重压力下撒手西去。陈芸死后, 沈复又经历了丧父丧子之痛, 同时也深被家人为争遗产而不顾亲情的行为刺伤。人生走到此处便是惨淡萧索, 就像文中所写的那样:“余遂拜母别子女, 痛哭一场, 复至扬州, 卖画度日。因得长哭于芸娘之墓, 形单影只, 倍极凄凉。且偶经故居, 伤心惨目。重阳日, 邻冢皆黄, 芸墓独青。”人生最痛之事莫过中年丧妻晚年丧子, 此刻的沈复独立凄坟, 满目秋风, 心中怨苦, 难足道哉!

但沈复却从未放弃过对生命的希望与对美的追求。在《浮生六记》中沈复在“衣敝履穿”, 生计无着, 可纵然如此, 他在求友借钱的归途中仍不放弃游历“虞山之胜”, 由此看来沈复对自由及快乐的追求不会因外界条件的恶劣而改变, 对诗意生活的向往已经根植在他的的生命中, 这也是支撑他在经历无数毁灭性的灾难后仍不被摧垮的精神力量。

虽然沈复在陈芸死后说出了“奉劝世间夫妇, 固不可彼此相仇, 亦不可过于情笃”的负气之言, 但我们却不能否定沈复对之前与妻子共同度过的诗意生活的怀念与珍惜, 他对其人生选择并无后悔之意。这一点从沈复倾尽余生之力写这本对他几乎毫无收益的《浮生六记》便可看出。即使是生命中最痛最深的愁苦和坎坷, 沈复都以一种珍视的笔调来描写, 词句清美, 为那纸间流泻的苦痛营造出了一种诗意的氛围。

古来才命两相妨, 以生命追求生活之美而结局悲惨的古代知识分子岂止沈复一人!倪云林造清泉白石茶, 一生高洁风雅, 但最终殒身于腌臜粪土之中, 冒辟疆红袖添香, 花露为酿, 却落得个“夜写蝇头小楷数千, 朝易米酒”的凄凉晚景, 纳兰性德赌书泼茶, 酒晕青衫, 却才高不寿, 终逃不脱造化短浅之困。为何他们的命途如此乖舛?当真是诗酒风流, 为造物所忌?在我看来, 中国古代文人对诗意生活的执着追求与其现实生活的悲惨走向是有着某种直接联系的。一方面, 个人的审美人生观与社会的传统价值观若反差太大, 个人势必无可避免地要承受某些社会传统价值体系的疯狂清洗, 如果个人仍然立场坚定, 无法漂白, 那么迎接他的将是空气稀薄的现实世界和如影随行的生活迫害。另一方面, 对诗意的生活追求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古代文人尚美尚真的赤子之心和顺随自然不落流俗的气质秉性的体现, 他们性情中这些真的、美的、天然的东西, 其质地定然是柔性的、敏感的, 在与现实生活中的生老病死、荣辱兴衰等刚性的困境交锋时是极易受到重创的。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说:“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那么这样一种性情在对抗生命之重的时候, 所发出的定然是痛苦而悲壮的呻吟。

车库的生活哲学 篇9

关键词:《生活与哲学》,高三复习

一、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生活与哲学》中的内容与旧课本相比,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书本变薄了,过去的二本书现在合为一本了,难度也降低了不少,同时也增加了专家点评、超级链接等新内容,但这些新内容多数只要学生了解,不作为考试内容。因此,对于很多同学尤其是高二理科的同学来说,本身对政治就不感兴趣,而且会考又是开卷考,到时只要抄抄书就行了。就会对哲学失去兴趣,上课时心不在焉,似听非听,甚至开小差做小动作等等,各种问题数不胜数。虽然老师一直反复强调课堂中要认真听讲,课后仔细复习,但是仍然有不少同学无动于衷,更不用说回去看书,做练习,进行复习巩固了。对于这种理科哲学不好上的情形,有教过理科政治的老师多数体会都是二个字:无奈。

因此,针对理科哲学教学的这种现状,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想要把哲学课完整的一堂上下去,并且上得好,最最紧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们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愿意耐心的坐在我们的哲学课堂中,同时让学生们能够拿出课本,安静听课,专心笔记。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且任重而道远。

二、基础不牢固

《生活与哲学》中的内容,粗略看过去好像很简单,但是要学好学清楚,扎实把握,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经常有不少同学来问,老师我上课听得都很明白,怎么一考试就感觉做得稀里糊涂的,不知道写什么?甚至有文科班的同学到了高三总复习时,仍然对哲学没有一个系统而又清晰的认识。通过与不少的同学谈话、批改作业、以及考试改卷等,发现问题在于:同学们在课堂中是有认真听讲,但是在课后的复习巩固环节中,复习不到位甚至是根本没有去认真复习。回去之后,只是草草翻书了事,没有对当天课堂老师所说的知识,进行认真细心地回顾、反思、总结、没有及时发现自己需要掌握的遗漏知识点和不足之处。同时,在日常的作业和练习时,学生们经常偷工减料,一看到难题要么就是立马抄答案,要么就是第二天到学校抄同学的答案,根本没有带着疑问自己去思索和组织答案,自然也就丢失了一个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反馈的大好机会,这也是基础知识不牢固的问题所在。

因此,教师有必要严格要求学生,在每一堂课后,都要及时认真去复习和反思。每天花几分钟想想:今天的知识点,我听懂了多少?有什么原理是我到现在仍然是不明白的?为什么这个原理老师讲了多次,我还是无法完全把握它,问题出在那里?为什么这个原理课堂上听得明白,可是一做到练习上,就不会灵活运用等。每一天都带着问题去反思自身知识体系上的缺陷,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发现学习上的不足,日久天长,自然就能够将基础打得扎实,对哲学知识有一个系统而又清晰的掌握。学习成绩也就能随之提高了。

三、审题能力差

在多次考试后的试卷批改时,笔者都会发现不少同学在组织客观题的答案时,有一个非常普遍而又突出的问题:很多同学没有遵循从材料出发寻找出所要考查的原理的思路,因此,要么回答的有所遗漏,不全面;要么就是乱答一气,不知所云。极少有同学的回答是从材料出发寻找原理,回答得有根有据。如在一次考试中,有材料题要求同学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唯物论依据。该题已经明确指出它所要考查的原理了,这种题型对于文科生来说应当是十拿九稳的事,应该拿到满分,但是在改试卷中发现,完全拿满分的是少之又少。原因很简单:审题能力差,分析材料不到位。所考查的原理自然也就无法完全把握;书写时也有遗漏,就更拿不了满分了。

做这种已经明确指出它所要考查原理的题型时,有一个比较容易且稳妥的办法。例如要考查唯物论,那么关于唯物论的原理和方法论有几条,我们马上在脑海中进行回顾一下,然后再回到材料看看,本题有其中几个原理,清楚无误后,那就可放心下笔了。

四、缺乏解题技巧

有时候,一个题目放到学生面前时,同学们知道它是考查哪一块知识点的内容,但就是不知道要用其中哪一点或者几点。如在一次考试中,有一题要求用矛盾分析法,在改卷中,发现有不少同学盲目地把所有矛盾的原理写了下去,堆砌在一起让老师去选择批改。从试卷上看起来同学都有写,可是到底写对了那一点,同学们自己也不明白。这反映出,这些同学其实还没有真正的理解材料,缺乏解题技巧

上一篇:探究性学习策略下一篇:再融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