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总结(精选8篇)
生活与哲学总结 篇1
《生活与哲学》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总结
一、辩证唯物论(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五课 把我思维的奥秘)
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唯物论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成分。这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辩证唯物论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这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3.物质决定作用原理及方法论:辩证唯物论认为: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经验主义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重视意识的反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5.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辩证唯物论认为: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要求我们既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规律办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6.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7、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④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⑤从整体的、全面的、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 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原理及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认
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这要求我们注重实践,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2、实践的特征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有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正确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注重实践,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4.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及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要求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5.真理的客观性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线不容混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要求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6.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原理及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超出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和过程,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这要求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三、唯物辩证法(第七、八、九、十课)(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联系观(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之
一、总特征之一)(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唯物辩证法认为: 联系具有普遍性。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这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2.联系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要求我们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反对主观臆造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及方法论:唯物辩证法认为: 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
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原理及方法论: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这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唯物辩证法认为:部分制约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甚至会对整体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当各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我们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5.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性。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发展观(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之一、总特征之一)(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及方法论:唯物辩证法认为: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这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
3、事物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及方法论:(发展的途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光明的前途,对未来充满信心。至此新事物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敢于接受挫折和考验。
4、量变和质变相互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发展的状态)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这样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这就要求我们 ① 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②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③坚持适度原则,控制量变的限度
5、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原理及方法论: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要求我们在物质运动中把握事物。
6、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要求我们认识事物既要看到绝对运动,又要承认相对静止。
(3)矛盾的观点(根本观点实质与核心)(第九课 唯
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矛盾具有斗争性,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这就要求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始终。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都各有其特点,矛盾具有特殊性,这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二者在不同的场合还可以相互转化。要求我们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抓好典型;掌握从特殊到一般到特殊的科学的认识秩序。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
6.主次矛盾相互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办事情”专用】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主、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学会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关键词:重点、中心、关键、核心、中心环节、第一要务、重中之重、首位、突出地位)
7.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看问题”,“判定性质”专用】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排斥、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要求我们看问题是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关键词:主流、方向、大局、性质、主体、实质、优劣、利弊、好坏、分析形势)
8.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坚持两点论,就是认识复杂事物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认识一个矛盾是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
1、方面。坚持重点论,就是认识复杂事物时要这种住主要矛盾,认识一个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4)辩证的否定观和创新意识(第十课 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
1、辩证的否定观原理及其方法论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2、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神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个方面的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生活与哲学总结 篇2
《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本身是不同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的, 学生会对它有别样的期待。但随着课程的不断推进, 哲学的神秘面纱逐渐消失, 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 逐渐觉得和其他课程没有本质的区别, 哲学的课堂越来越失去了哲学味。
一、什么是哲学味
首先, 哲学味内在地包含着反思追问的特性和思想的声音。在古希腊文中,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智慧不同于知识。知识是人类对有限认识的理解与掌握, 智慧是一种悟, 是对无限和永恒的理解和追问。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 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 因为他可能千万次地重复人家的思想, 自己却不善思考, 不去探究, 不会发明创造。相反, 像苏格拉底那样, 逢人便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倒可能最富智慧, 因为他自认无知, 所以总在探究真理, 总在追问的过程中。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 现成的公式、定理, 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如果说知识是“知其然”, 那么智慧便是“知其所以然”。哲学就是“知其所以然”的学问, 在我们最习以为常的地方发现不寻常, 进行追问, 打破砂锅问到底。所以哲学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最独特的特点就是反思。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说, 反思就是“对思想的思想”, 对“认识的认识”。哲学本身并不排斥人, 它所关注的恰恰是人, 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 成为独立的、有自己思想和见解的真正意义上的人, 这也是哲学的追问和反思特性的指向。杜威曾经指出, 教育要区分两种人:一种是拥有许多知识的人, 另一种是睿智的人。前者拥有一大堆“间接知识”“外在的公共经验”。后者是机智的, 并善于处理他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教育活动的目的应该是培养“睿智的人”, 会独立思考的人。
所以哲学的课堂和学习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对问题的追问、探索和反思的过程之中。哲学的课堂需要互动、合作、开放和包容, 哲学的学习需要思辨、争鸣、对话和交流, 培养独立的会思考的能说自己的话的人。可是现实的中学哲学课堂, 许多教师的教其实是“教教材”, 传授书本上一些条条框框的东西, 把现成的理论、知识嚼碎了喂给学生。尽管这其中也注重情境的创设、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但也只是新瓶装了旧酒, 仍然是“教知识”。学生的学, 是学知识, 被动地按教师的预设和指向在书本上寻找正确答案, 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没有思考, 更没有追问, 当然谈不上深刻的思想。
其次, 哲学味内在地包含着生活气息、时代气息。哲学源于生活。最深奥的哲理其实就在最平常最朴实的生活当中。在生活实践中, 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 思考周围的人和事, 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从这个意义上说,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更好地生活。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恩格斯也说“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哲学本身与产生它的那个时代有密切的关联。
所以哲学的课堂应该是与生活和时代融为一体的, 是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 把思想理论的探讨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 紧扣时代脉搏的。只有在生活中经历感知过的, 才有可能更深刻, 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
我们习惯于从哲理故事中, 诗词歌赋中找灵感, 打造诗性的哲学课堂。当然不是说不能用这些, 只是如果仅仅是这些容易给人以错觉, 以为哲学是离我们实际生活很遥远的空中楼阁。要将哲学置于生活之中, 避免哲学的神秘化, 又要借助逻辑思维,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理性思考, 在运用生活化的素材、设置生活化的场景中通过讨论辨析、归纳总结出高于生活的结论, 从而避免哲学的庸俗化。
二、积极的尝试
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 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都集中在“分数”这个评判标准上, 而深刻的思想、独到的见解却不一定能兑换成同等的分数。要想让哲学课堂更有“哲学味”, 虽然有难度,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做一些积极的尝试。
首先, 巧设情境, 凸显过程的哲意美。新课程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它的着眼点不是知识的简单给予, 而是通过情境和问题及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 让学生主动去思考、解决, 经历知识的再生成过程。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当把形成知识的过程体验, 把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放到突出的位置, 培养学生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理性判断能力的人, 以及敢说自己的话、能说自己的话的人。如“意识的作用”这一框主要是阐述“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按照一般的备课思路, 是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从中推出这个结论, 可这实质上是“教知识”。所以我决定换一种思路, 从问题本身出发。哲学也称为人学, 是研究人和改造人的科学, 它关注的对象必然包含人与世界的关系, 从问题的解决路径来看, 之所以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是把人和其他事物作对比之后得出的结论, 是相对于其他事物而言的。因此, 在课堂上我尝试还原这个思维的过程。第一步, 借助幻灯片向学生展示北京奥运会场馆“鸟巢”建筑物, 并请学生说一说看到它已经想到了什么, 还能想到什么, 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并总结为这是我们大家对“它”的反映, 人对“它”的反映。第二步, 展示一张用复印机复印的“鸟巢”图片, 并请学生议一议, 人对“鸟巢”的反映与复印机的复印有何区别。通过这个对比我们会发现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第三步, 我们所建的“鸟巢”是从大自然获得的灵感, 即鸟类筑的巢, 展示“鸟巢”的图片, 比一比人建的“鸟巢”与鸟类筑的巢有何区别。通过这个对比我们总结出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所以说,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第四步, 人们在建“鸟巢”之前要先设计图纸, 请学生说一说怎样把“鸟巢”图纸变成现实的建筑物, 图纸在建造“鸟巢”过程中起什么作用。第五步, 反思, 世界上原本没有“鸟巢”, 而人能够创造出来, 这说明了什么。通过这个反思我们总结出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上述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思考、找答案, 真正把思维的过程还给了学生, 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发挥的是指导和引领的作用。学生主动参与思考才能把知识真正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 也才能体现出哲学的追问、探索和反思特性, 凸显哲学意味。
其次, 立足生活, 发现哲学的真趣味。哲学的教学过程其实是一个“还原生活”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应立足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认知水平, 更要注意创设生活情境,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或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和时代热点话题, 启发引导学生, 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在生活中学习, 向生活学习, 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 实现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进行哲学教学, 生活的气息随处可寻。比如, 在学习矛盾的对立统一时, 优点与缺点、好与坏、美与丑、成功与失败等都是信手拈来;在学习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时, 学生与班级、父母亲与家庭、手与身体是我们常说的话题;在学习辩证否定观时, 每个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是常论常新的话题。在学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时, 我选取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实物———核桃作为例子和学生一起探讨。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也即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那么这种反映是如何完成的呢?我请学生用感官来感觉核桃, 能感觉到什么。他们很快就说, 眼睛看到它是黄褐色, 表面凹凸不平, 用手去摸, 是硬的, 用鼻子闻一闻, 没有气味。我反问:“我们对核桃的认识仅仅只是这些吗?关于它你还知道什么?”马上就有学生说:“它的肉可以吃, 而且美味, 有营养价值;它是一种植物的种子, 把它放在土里, 有了适当的阳光、水分和肥料就能生长为树木。”我再进一步追问:“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呢?核桃的肉藏在壳里, 不把它敲破就不可能看见, 核桃树要从这颗种子里长出来, 那是将来才有的事, 现在是不可能看得到的。”学生会说, 自己吃过、种过, 或看见别人吃过、种过。因此, 总结出我们只有对事物的性状做出改变, 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它, 而改变事物性状的活动正是实践活动, 因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生活与哲学专题 篇3
知识梳理
1. 什么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什么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2)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 什么是物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怎样?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
3. 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2)方法论:必须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既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4. 什么是实践?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怎样?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起阻碍作用。
5. 认识反复性、无限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2)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命题预测
对于哲学的一般知识,高考主要是考查考生对哲学基本派别等一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唯物论和认识论部分关于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识发展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等,都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可以结合有关时政热点问题,如神舟七号、地震灾害等进行复习。
例题精析
[例]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面图像覆盖区域属于月球高地,长约460公里,宽约280公里,分布着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从唯物论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
A. 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
B. 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C. 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D.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
[解析]材料主要说明整个世界都是物质的。其余选项本身都是错误的,本题用排除法也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 D
模拟操练
1. 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在哲学上的贡献主要是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以下说法中最可能是他说的是
A.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B.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 理生万物,理在气先,理为气本
D.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2. 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
A.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3. 为了进一步探测太空奥秘,2008年9月25日21时,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这是在“神舟六号”取得的一批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一次问天。这表明
A. 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与有限的统一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科学理论是实践成功的根本原因
D. 科学实验对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起决定作用
4. 抗灾救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个思想的哲学依据是:人能够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认识自然规律,精确预见自然的未来变化②认识人类行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可能后果③采取适当的行动防止不利于自己的结果产生④采取适当的行动改变自然规律和相关的条件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5. 在今天,“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理念,不仅激励人们在体能上刻苦训练以追求超越,更激励人们通过体育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来实现这种超越。体育科技的发展,体现了人类对自身能力认识的发展,推动世界纪录不断被刷新,这表明
A. 认识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实践的不断发展
B. 认识具有自我超越的内在力量,并成为实践发展的动力
C. 认识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永无止境
D. 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6.下列诗句中,与“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B.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C. 谁挥鞭策驱四运? 万物兴衰皆自然
D.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千河
7.“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名句。此句主要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 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 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答案点拨
1. A(解答该题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信息:王夫之是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思想家。BC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D的观点属于历史唯物主义) 2. D3. B(其它选项本身错误。解答该题主要是要解读材料中“在 ‘神舟六号 ……基础上”等信息)4. B(精确预见自然的未来变化、改变自然规律等说法都是错误的)5. A(奥运理念、体育科技等属于认识范畴,世界纪录不断被刷新属于实践)6. C(都是说物质运动的规律性)7. B
二、唯物辩证法
知识梳理
1. 什么是联系?如何正确认识联系?
(1)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3)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要求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怎样?
(1) 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离不开部分;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
3. 发展的观点及其方法论要求怎样?
(1)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方法论: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4. 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返,不断前进。
(2)方法论: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5.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含义: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6.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方法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7.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
8.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命题预测
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特别是整体部分的关系,创新意识等,历来是高考的重点。当前,可能会结合金融危机、解决三农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时政热点进行考查。
例题精析
[例1]灾害一般是在各种不利因素同时出现时发生的,对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这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
①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或者结果 ②联系是多样的,因此应该全面地认识与事件有关的各种联系 ③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事件的发生与人的活动无关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因此应该注意具体地分析事件发生的各种条件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解析]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①本身不准确。人们可以认识利用联系,也可以建立新的联系。因此认为事件的发生与人的活动无关也是错误的。
[答案]D
[例2]在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中,某小区居民全员参与共建文明小区。居民举止与社区文明的关系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 部分依赖整体
B. 部分影响整体
C. 部分与整体相互转化
D. 部分与整体同等重要,不可分割
[解析]D本身错误,整体居于统帅地位。C与题干无关。居民举止是部分,社区文明是整体。
[答案]B
模拟操练
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应对挑战,最重要的是要把我国自己的事情办好,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最重要的是要把我国自己的事情办好,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中国政府这样做不大妥,是自私、不负责的表现,有损国家形象
B. 中国政府这样做符合国家利益
C. 中国政府这样做体现了抓住主要矛盾
D. 中国政府这样做体现了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2. 历届奥运会吉祥物在设计时都遵循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理念,将最耀眼的本土文化呈现给世人。这一设计理念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 部分影响整体,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
B. 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C.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特殊性表现出来
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相互转化
3. 2008年12月8日至10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今年以来,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这表明
A.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B. 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D. 任何事物都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4. 下列成语与“饮鸩止渴”体现的哲理最接近的是
A. 围魏救赵B. 舍车保帅
C. 擒贼擒王D. 杀鸡取卵
5.一头小象被绳子拴住,它拼命挣扎也无法挣脱,几经反复,终于放弃。若干年后,它长成一头强壮的大象,足以挣脱绳索,但也不再挣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 经验是靠不住的,依赖经验必然失败
B. 真理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C. 要反对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D. 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6. 一只从外地来到新加坡的蚂蚁习惯地忙碌着寻找食物,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直到储存的食物都变质霉烂了,别人才告诉它新加坡并没有冬天。这启示我们
A. 凡事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重视量的积累
B. 要严格区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C. 想问题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D. 做事情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答案点拨
1. C(最重要的是要把我国自己的事情办好,强调的是做事情,属于抓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强调的是看问题) 2. C(这里强调的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 A(B本身错误,只有复杂事物才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CD与题干无关,材料说的是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4. D 5. C6. D
三、唯物辩证的历史观
知识梳理
1.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怎样?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 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1)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3)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4. 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5. 我们应该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的价值?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命题预测
关于人生价值的实现、评价,理想与现实的问题,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等,都是高考的重点。当前,可能结合神舟七号、抗震救灾、奥运健儿等时政热点材料,进行考查。
例题精析
[例]十七大报告提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切实把它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实践活动的指向 ②认识必然推动实践的发展 ③要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④科学理论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②④本身错误,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科学理论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说法也是错误的,科学理论本身也是意识。解答该题可以采用排除法。
[答案]B
模拟操练
1. 为世界奉献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把庄严承诺和爱国热情化为奉献奥运、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材料中“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表明
A. 庄严承诺是爱国主义的重要标志
B. 投身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D. 奉献社会的目的是为了彰显自我价值
2.“每一个人都不是永远幸运的人,生命的价值在于奋斗,而奋斗使生命更有价值。”这就是说
A.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B.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C.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是永远幸运的人
D.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
3. 一位哲学家说,生存是一种伟大的使命,每一个人都不是“法定幸运的人”。生命的价值在于奋斗,而奋斗使生命更具有价值。一个幸福的人应该是经过奋斗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这就是说
A. 经过奋斗,每一个人都可以为社会作出贡献
B. 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C. 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发挥聪明才智
D. 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具有百折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
4. 反腐败斗争必须注重提高干部和党员队伍的责任。人的素质高,能廉洁自律,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人的素质低,即使法律制度完善,也会有人以身试法,铤而走险,这里讲的人的素质主要是指
A. 人的科学文化素质 B. 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C. 人的心理素质 D. 人的身体素质
5. 评价领导干部的业绩时,人们常说:“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这句话强调的是
①金奖、银奖,并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②获得夸奖和口碑,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④价值选择,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标准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答案点拨
1. B(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指的是实际行动,不是意识) 2. D 3. D(解答该题关键是审题,每一个人都不是“法定幸运的人” ,因此我们应该经过奋斗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这说明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具有百折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4. B5. D(①②选项本身错误,金奖、银奖,也能体现人生的价值,但不是全部。获得夸奖和口碑,也是从一个方面体现人生价值)
生活与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总结 篇4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方法论〗: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
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方法论〗: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二、价值观、人生观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表现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方面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1)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如何人生价值的实现原理
(1)树立正确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3)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总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二) 篇5
1、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2、发展的实质(什么是发展):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3)方法论: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4、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2)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3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返,不断前进。
方法论:○1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3反对两个极端:急于求成和优柔寡断。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观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既对立统一的关系
(2)矛盾的同一性:相互依赖;相互贯通、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矛盾的斗争性:相互排斥、对立
(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对立是同一的前提,没有对立,矛盾双方就不能依存和贯通;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同一体的存在。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
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的表现:○
1、○
2、○3。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4、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1)二者相互联结。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证关系原理:
(1)区别: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就是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这就是次要矛盾。
(2)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证关系原理:
(1)区别:一个矛盾有两个方面,其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
着主导作用,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处于被支配地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3)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7、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1)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证关系原理。
(2)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联系:两点之中有重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3)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8、什么是矛盾分析的方法?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主要是:
(1)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辨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1)什么是辨证的否定?
1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辨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3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中,它总是汲取、保留、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辨证的否定,既不是肯定一切,也不是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保留又克服;克服的是旧事物中的过时、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
(2)、辨证否定观的要求(方法论):
○1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即要求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更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2要求我们,要有革命批判的精神。(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2、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密切相连的。
(1)要创新,就必须有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2)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必然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即要求我们,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成规陈说;注重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
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因为:
(1)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原因: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进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例如:技术创新。)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例如: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
(2)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原因: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使得人类的认识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发展。
(3)创新推动文化的发展。(了解“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P80)
(4)结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
永葆生机的源泉。
第11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历史唯物主义)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结论(图示):
人类 实践(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5、群众史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ⅰ 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群众,服务群众,对人民负责,向人民学习。
ⅱ 群众观点的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ⅲ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ⅳ群众路线的地位:它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ⅴ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它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第12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1、什么是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有两个方面:
1)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人的价值就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2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2、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
(1)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2)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3)在今天,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反作用,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表现如下: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错误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4、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5、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他人、社会三者利益的关系?
(1)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要紧、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2)利益发生冲突时,怎么办?
当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3)利益没有冲突时,怎么办?
把个人他人社会三者利益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6、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的价值?
(1)根本途径:劳动和奉献。(要求: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2)客观条件: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即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要求: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主观条件:(要求: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7、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原理)
(1)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个人离不开社会)
(2)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社会离不开个人)
(3)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哲学与生活世界 篇6
哲学与生活的辩证关系历来是哲学界所探讨的热门话题.新世纪伊始,当各种学科对其传统价值进行审视的时候,哲学也有必要对自身做出总结与探讨.本文将着重展开哲学追问、哲学构建、哲学方式、哲学现状、哲学回归等问题的研究性论述.
作 者:苗宗坡 作者单位:宿州卫校,安徽・宿州,234300 刊 名: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UZHOU EDUCATION INSTITUTE 年,卷(期):20xx 7(3) 分类号:B49 关键词:哲学 生活世界 思辩
《生活与哲学》课本插图需要完善 篇7
然而, 笔者认为《生活与哲学》课本插图仍有一些值得改进之处。
一漫画中的中国元素偏少
教材中的漫画插图并不多, 仅有的几幅大多是外国人物形象。教材第6页《烛光照亮小屋》、第15页《一人骑二马》、第28页《上帝在第四天造出了太阳、月亮和星星》、第29页《古希腊哲学家激烈的争论》、第39页《谁先谁后》以及第71页关于吃水果的漫画均是高高的鼻梁, 从衣着和形态上学生都不难看出是外国人物形象。第9页《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中画面上的建筑也是长条尖顶的西方建筑特点。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对教材中的漫画特别感兴趣, 然而学生在研读时感受到的比比皆是西方文化的元素, 仿佛所学的哲学是一部西方哲学史。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然而如果没有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亲近, 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便无从谈起。作为高中政治学科理应承担起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学生民族情感的责任。除了在《文化生活》模块中进行集中的教学和感受外, 也应在其他模块教学中进行渗透。然而《生活与哲学》漫画设计中国元素偏少, 学生自我研读时缺少必要的感受, 也妨碍了教学中对中华文化的有效渗透。
二部分图片标题说明欠妥
教材第7页漫画画面内容是古人对着一头牛弹琴, 急得满头大汗, 而牛却不以为然, 陶醉于享受美味。依据画面的内容完全可以用“对牛弹琴”这个成语, 然而该幅图片的标题却是“动物听音乐”, 让人颇感意外。中国一些独特的文化元素如古诗词、成语等语言简洁却富含哲理、寓意深刻, 不仅能帮学生感悟哲理, 更能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而哲学生活教材在这一点的设计渗透上似乎考虑不周, 存在明显的欠缺。再如课本94页《璀璨的中华文明如一幅瑰丽的历史画卷》这一插图, 对构成这一组图的四幅图片是这样表述的:都江堰——长城——莫高窟——文学名著《红楼梦》。文字语言表述不工整、不合理, 《红楼梦》前有修饰语, 而其它却没有。阅读时总让人感觉别扭。《红楼梦》是文学名著, 那其它的是什么呢, 为什么不点拨到位呢?笔者认为应改成这样:世界水利文化鼻祖——都江堰;世界八大奇迹之一——长城;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莫高窟;享誉世界的中国文学名著——《红楼梦》。这样一改更易让学生读懂, 给学生更大的兴趣想象空间, 也更贴近和突出主题, 也能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华文明的璀璨。
三部分图片需要紧跟时代
教材第38页展现的是2003年杨利伟坐神五进入太空, 距今已整十年, 从2003年至2013年神舟号系列飞船已从神五发展到了神十, 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有了快速的发展和最新的成果。教材中有些图片是作为经典历史事件图片出现的, 而现代科技成果这类图片应紧跟时代, 否则学生在阅读时不免产生陈旧感, 虽然也能说明相关哲理, 但若能使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图片效果会更好。教材中存在类似问题的图片如教材第48页的2004年“勇气”号登陆火星的图片, 距今也近十年的时间。教材在历次修订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对其中的部分图片进行更新。
四部分图片如果附有注释则更完美
在新一期的《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刊登了王恒发老师的一篇文章《视通乾坤万里外思入风云缥缈间》, 此文对《生活与哲学》中的《文苑图》进行了解读及教学价值的研究, 说明文苑图不仅恰当地反映了教学内容, 更蕴含着丰富的国学知识, 深入研究让学生收获颇多。但对多数教师而言, 如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往往很难解读得如此清晰、透彻, 要带领学生读图也只能是浮光掠影;有时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 甚至无暇顾及教材中的图片展示内容。如果教材能对部分专业性较强、较难懂的图片如《文苑图》、《庐山高图》等加以注释, 既丰富了教材, 扩大了学生的知识涉猎范围, 又降低了学生自主阅读的难度, 还能激发部分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探究热情。虽然多费了些笔墨又何妨。
“慢生活”哲学与产品设计 篇8
关键词:慢生活禅设计原则
一、“慢生活”及相关概念的兴起
诞生于西方的“慢生活”运动虽然是针对现代社会兴起的一种运动,但其核心理念与东方古老的“禅”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两者的共同点在于简约的生活方式,体味生活的细节,欣赏自然,以达到身心平衡等等。
1.禅的哲学
“禅”在古代东方和现代世界的许多地区极为流行。现一般认为,“禅”一词主要应来自古印度俗语。隋代慧远在《大乘义章》卷十三中说:“禅者,是其中国之言。此翻名为思维修习…”从这段话看出禅主要是一种思维修习的方法,由它能产生智慧。禅这种精神修持方法,是信奉者摆脱外界干扰,保持内心平静的方法,是其明心见性的方法,是其通过静止的形体,达到思维修炼,磨砺智慧,达到身心平衡的方法。
日本禅则从精神上和思维方式上进行了演进,铃木大拙在其《禅与日本文化》一书中提出如下观点:第一,禅将其焦点置于精神实体,无视一切形式。第二,禅在任何形式中都努力寻求精神实体的存在。第三,禅认为不完整的形式和有缺陷的事实都更能表达精神。因为太完美的形式容易使人的注意力转向形式本身而忽视内部的真实。第四,禅使精神直接暴露,恢复到它的寂寥与孤独之中…总之,日本的禅融入到茶道、花道、书道等各项艺术当中,让人在日常起居中体悟瞬间静止的时光,更加具有生活化的气息。
2.慢生活运动
1986年意大利人卡洛·佩特里尼推动了“慢食运动”(slow Food Movement),引起“慢生活”的开端。慢生活的实质是慢节奏生活,细细体味日常生活的细节,平衡心灵,关注生命的本质;尊重自然、生活环境及传统文化,享受真实生活的乐趣。引申到设计上就是崇尚绿色和自然环保,追求天然简朴的生活方式,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慢设计”精神。通过简约、温暖的造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达到返璞归真的状态,使人类能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二、“慢生活”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1.速食时代的影响
“速食时代“是指过度推崇速度和效率的时代,也代表着毛踝和虚浮。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慢板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高速”被引入现代生活中,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经济、政治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则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匆匆的脚步、快餐、一次性的或是常换常新的消费品充斥人们的生活,这一影响甚至波及到情感领域以及人们对文化艺术内容的取舍。
2.地球村的影响
麦克卢汉提出地球村的概念,指出人类已跨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地球越来越小[3]。现代全球经济一体化让现代人二十四小时都处在高速运转的生活和工作中,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类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开始发生变化。信息交流频繁迅速使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人们日趋忙碌、焦躁、疲惫,在白领中出现了很多亚健康状态。在此背景下,催生了慢节奏生活的愿望。
3.信息大爆炸的影响
信息爆炸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因特网使得信息的采集、传播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的水平,实现了全球的信息共享与交互。现代通信和传播技术,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由广播、电视、卫星通信、电子计算机通信等技术手段形成了微波、光纤通信网络,克服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障碍,将世界更进一步地联结为一体。但与之俱来的问题和“副作用”是:汹涌而来的信息有时使人无所适从,从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迅速而准确地获取自己最需要的信息,变得非常困难。这种信息泛滥的现象被称为“信息爆炸(1nformation Explosion)”。
在以上三大趋势的影响下,现代人在探讨如何摆脱因竞争而引起的内心的烦躁不安,和被信息轰炸而导致的自我焦虑等问题。“慢生活”运动让人尝试通过最传统的细嚼慢咽,慢节奏生活来改善人的身体状况,也因此引发了“慢设计”思潮。
三、在“慢生活”哲学影响下的产品设计
1.柔软极简主义
简约而不简单,极简化设计剔除一切繁杂的零部件和多余的装饰,以索白的材质和超薄的外形精确地阐释着产品的功能,“少就是多”的名言再次通过看似简单随意的造型体现出来,把喧闹隔绝在外,营造出一片清静的内心世界。而柔软的极简主义在极简的外形下融入了具有亲和力的圆润倒角,让产品产生舒适、惬意、温和的感受。
在日本设计师深泽直人带领下的正负零设计公司就是这一代表。他们设计的手机在简单的长方形中加入圆角,从视觉和触觉上都增进了产品与人的亲和感。该公司的另一个设计是空气加湿器,像苹果一样的椭球体圆润可爱,充满弹性的几何体彰显出内心的喜悦。这类设计减少冗余信息的干扰,减少繁复累赘的形式,用简单温和的造型直达人的内心,表达产品的本质。
2.引发“禅”思的设计
这类设计具有寂静、朴素的特点,设计者将禅的理念引入到日常起居的生活用品设计中。特别是以柳宗理为代表的一些吸收传统元素的设计,无论一个盘子,一个水器,一瓶花,一个枯枝,都能以少胜多,以简胜繁,表现出日本人对寂寥与孤独的喜爱,空灵的造型引发人的沉思。通过空、寂、残缺、阴影、朴素材质等元素的应用,可以加强心灵的感悟。
3.具有情感反馈的设计
在冰冷的非物质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被网络和各种机器取代,人类心底渴望更多的情感交流。诺曼的《情感化设计》一书,引出了人类对情感化设计的高度关注,书中将产品情感化设计划分为三个层次:“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设计者通过关注产品的行为使用上的方便性,通过结合文化、语意、趣味性等设计手法带给人更多的心理作用。即使设计一个门把手,也要体现出它与人的互动关系,通过视觉语义让人想要探知门后的世界,通过手握在上面的柔软感增加其亲和的体验,通过转动时的语音反馈给人带来愉悦的享受。
4.具有生命感的設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说中国田园诗的兴盛往往在城市乡镇发达之后,因为远离自然的人才保有一份对自然的向往。设计也是如此。纯天然材料,如自然的草木、泥土、陶瓷、布料、竹子等都能体现材料本身的生命感。利用自然的材料,让设计具备天然环保的特色,同时也为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都市人增添一份与自然接触的机会。这种敦厚质朴的设计仿佛会呼吸一样,让人心情放松,回归自然,联想到优美的田园风光。
5.具有诗意的设计
【生活与哲学总结】推荐阅读:
《生活与哲学》教学05-21
哲学思考与生活07-03
生活与哲学大题07-05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08-10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08-29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解题技巧10-03
《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10-22
哲学文化生活题目与解题方向10-21
生活哲学05-21
严谨的生活哲学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