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生活哲学

2024-10-06

精神生活哲学(精选12篇)

精神生活哲学 篇1

《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本身是不同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的, 学生会对它有别样的期待。但随着课程的不断推进, 哲学的神秘面纱逐渐消失, 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 逐渐觉得和其他课程没有本质的区别, 哲学的课堂越来越失去了哲学味。

一、什么是哲学味

首先, 哲学味内在地包含着反思追问的特性和思想的声音。在古希腊文中,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智慧不同于知识。知识是人类对有限认识的理解与掌握, 智慧是一种悟, 是对无限和永恒的理解和追问。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 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 因为他可能千万次地重复人家的思想, 自己却不善思考, 不去探究, 不会发明创造。相反, 像苏格拉底那样, 逢人便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倒可能最富智慧, 因为他自认无知, 所以总在探究真理, 总在追问的过程中。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 现成的公式、定理, 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如果说知识是“知其然”, 那么智慧便是“知其所以然”。哲学就是“知其所以然”的学问, 在我们最习以为常的地方发现不寻常, 进行追问, 打破砂锅问到底。所以哲学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最独特的特点就是反思。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说, 反思就是“对思想的思想”, 对“认识的认识”。哲学本身并不排斥人, 它所关注的恰恰是人, 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 成为独立的、有自己思想和见解的真正意义上的人, 这也是哲学的追问和反思特性的指向。杜威曾经指出, 教育要区分两种人:一种是拥有许多知识的人, 另一种是睿智的人。前者拥有一大堆“间接知识”“外在的公共经验”。后者是机智的, 并善于处理他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教育活动的目的应该是培养“睿智的人”, 会独立思考的人。

所以哲学的课堂和学习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对问题的追问、探索和反思的过程之中。哲学的课堂需要互动、合作、开放和包容, 哲学的学习需要思辨、争鸣、对话和交流, 培养独立的会思考的能说自己的话的人。可是现实的中学哲学课堂, 许多教师的教其实是“教教材”, 传授书本上一些条条框框的东西, 把现成的理论、知识嚼碎了喂给学生。尽管这其中也注重情境的创设、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但也只是新瓶装了旧酒, 仍然是“教知识”。学生的学, 是学知识, 被动地按教师的预设和指向在书本上寻找正确答案, 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没有思考, 更没有追问, 当然谈不上深刻的思想。

其次, 哲学味内在地包含着生活气息、时代气息。哲学源于生活。最深奥的哲理其实就在最平常最朴实的生活当中。在生活实践中, 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 思考周围的人和事, 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从这个意义上说,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更好地生活。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恩格斯也说“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哲学本身与产生它的那个时代有密切的关联。

所以哲学的课堂应该是与生活和时代融为一体的, 是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 把思想理论的探讨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 紧扣时代脉搏的。只有在生活中经历感知过的, 才有可能更深刻, 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

我们习惯于从哲理故事中, 诗词歌赋中找灵感, 打造诗性的哲学课堂。当然不是说不能用这些, 只是如果仅仅是这些容易给人以错觉, 以为哲学是离我们实际生活很遥远的空中楼阁。要将哲学置于生活之中, 避免哲学的神秘化, 又要借助逻辑思维,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理性思考, 在运用生活化的素材、设置生活化的场景中通过讨论辨析、归纳总结出高于生活的结论, 从而避免哲学的庸俗化。

二、积极的尝试

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 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都集中在“分数”这个评判标准上, 而深刻的思想、独到的见解却不一定能兑换成同等的分数。要想让哲学课堂更有“哲学味”, 虽然有难度,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做一些积极的尝试。

首先, 巧设情境, 凸显过程的哲意美。新课程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它的着眼点不是知识的简单给予, 而是通过情境和问题及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 让学生主动去思考、解决, 经历知识的再生成过程。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当把形成知识的过程体验, 把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放到突出的位置, 培养学生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理性判断能力的人, 以及敢说自己的话、能说自己的话的人。如“意识的作用”这一框主要是阐述“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按照一般的备课思路, 是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从中推出这个结论, 可这实质上是“教知识”。所以我决定换一种思路, 从问题本身出发。哲学也称为人学, 是研究人和改造人的科学, 它关注的对象必然包含人与世界的关系, 从问题的解决路径来看, 之所以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是把人和其他事物作对比之后得出的结论, 是相对于其他事物而言的。因此, 在课堂上我尝试还原这个思维的过程。第一步, 借助幻灯片向学生展示北京奥运会场馆“鸟巢”建筑物, 并请学生说一说看到它已经想到了什么, 还能想到什么, 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并总结为这是我们大家对“它”的反映, 人对“它”的反映。第二步, 展示一张用复印机复印的“鸟巢”图片, 并请学生议一议, 人对“鸟巢”的反映与复印机的复印有何区别。通过这个对比我们会发现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第三步, 我们所建的“鸟巢”是从大自然获得的灵感, 即鸟类筑的巢, 展示“鸟巢”的图片, 比一比人建的“鸟巢”与鸟类筑的巢有何区别。通过这个对比我们总结出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所以说,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第四步, 人们在建“鸟巢”之前要先设计图纸, 请学生说一说怎样把“鸟巢”图纸变成现实的建筑物, 图纸在建造“鸟巢”过程中起什么作用。第五步, 反思, 世界上原本没有“鸟巢”, 而人能够创造出来, 这说明了什么。通过这个反思我们总结出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上述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思考、找答案, 真正把思维的过程还给了学生, 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发挥的是指导和引领的作用。学生主动参与思考才能把知识真正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 也才能体现出哲学的追问、探索和反思特性, 凸显哲学意味。

其次, 立足生活, 发现哲学的真趣味。哲学的教学过程其实是一个“还原生活”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应立足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认知水平, 更要注意创设生活情境,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或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和时代热点话题, 启发引导学生, 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在生活中学习, 向生活学习, 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 实现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进行哲学教学, 生活的气息随处可寻。比如, 在学习矛盾的对立统一时, 优点与缺点、好与坏、美与丑、成功与失败等都是信手拈来;在学习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时, 学生与班级、父母亲与家庭、手与身体是我们常说的话题;在学习辩证否定观时, 每个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是常论常新的话题。在学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时, 我选取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实物———核桃作为例子和学生一起探讨。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也即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那么这种反映是如何完成的呢?我请学生用感官来感觉核桃, 能感觉到什么。他们很快就说, 眼睛看到它是黄褐色, 表面凹凸不平, 用手去摸, 是硬的, 用鼻子闻一闻, 没有气味。我反问:“我们对核桃的认识仅仅只是这些吗?关于它你还知道什么?”马上就有学生说:“它的肉可以吃, 而且美味, 有营养价值;它是一种植物的种子, 把它放在土里, 有了适当的阳光、水分和肥料就能生长为树木。”我再进一步追问:“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呢?核桃的肉藏在壳里, 不把它敲破就不可能看见, 核桃树要从这颗种子里长出来, 那是将来才有的事, 现在是不可能看得到的。”学生会说, 自己吃过、种过, 或看见别人吃过、种过。因此, 总结出我们只有对事物的性状做出改变, 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它, 而改变事物性状的活动正是实践活动, 因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从学生经历过的日常小事说起, 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又能不知不觉地带动学生思考, 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当然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也是哲学课堂的热点。在学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时, 正值中日钓鱼岛问题紧张时, 不失时机地引入课堂, 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精神生活哲学 篇2

奥伊肯最感忧虑物质成果与心灵之间的尖锐矛盾。我倒觉得,这是一切社会都存有的通病,社会越向前发展,这种矛盾就越是尖锐。“社会生存情绪激奋而精神贫乏的疯狂旋涡”这只是暂时的过程,人类从猿进化到人,首先是生理的,再到物质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下个千年或许就是精神文明的进化了。在现阶段,物质成果与心灵之间的矛盾只能是慢慢的转化,但毕竟是心理活动,有着极大的隐蔽性,全民心理解放我是想象不到的。

“任何否定和不满的背后都有着一种肯定和追求”或者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因为我们有对生活的肯定的追求,才会有对现实的满。”

奥伊肯并没有告诉我们要怎么解决物质成果与心灵之间的矛盾,而是不停的追问,我们为什么会感到失落。我们比任何时代更加繁忙,物质上更加丰富,我们为什么还会失落呢?这是我们还有另外的一种生命,即寻求,体验和评价生活的意义,我们的内在精神生命--也就是我们的灵魂。

奥伊肯对所有的生活意义问题的全部解决都建立在“内在精神生命”这个论点上,读后感《〈精神生活与哲学〉之读后感》。但他的结论却是将内在精神生命和宇宙生命共为一体,企图说服人们相信,人的生命不过是宇宙生活的一种承载方式,也就是宇宙的一个外形而已。这是人类不愿承认的一种跳跃式思维,也是很没有根基的,对于人类治疗时代诟病并无意义。

中国现代社会对于宗教的信仰日渐淡泊,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正是宗教向我们启示了一个独立的内心世界,坚持了动机纯洁性本身的绝对价值,给生活注入了一种高尚的严肃性,给了心灵一种真正的精神历史。”在此意义上,宗教精神是人类一切精神活动的基本背景。

精神生活不是一种自然延续的进化,不是可以遗传的本能,更不是日常生活经验活动中的经验积累,而极其内在而深刻的,需要唤醒并救赎。

周认为,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信仰失落和心灵不安的时代,奥伊肯并没有向我们推销一种救世良策,而是鼓励人们自救。无论什么时候,每一个个体都必须并且能够独自面对他自己的上帝,靠自己获得他的精神个性,重新占有精神生活的过程也就是赋予生活以意义的过程。

生活很矛盾,我们不顾一切的追求事来进步,追逐现实生活中的面包和房子,甚至不惜于名誉扫地,而且总在崩溃的边缘徘徊,可到头来是为了什么呢?还不是为了生活幸福吗?现实是,得到后仍不感到幸福。一切不择手段得到的东西又让自己的生命过得如此的不踏实,仅仅是为了可笑的自尊呢?或者说一时的表面风光呢?所以鄙视一切非常道得来的东西,并重拾“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人生格言。

我们追求爱情和良心,却常常为此而忧愁。走在马路上,我有时会莫名的景仰那些精神失常的流浪人,可以堂而皇之的浪迹天涯,没有理会别人嘲笑的智慧,却活的无比实在。不明白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不会对房子车子垂涎,不会被票子折磨,更不会因为情感而受挫,不用受伤后独自疗伤。反倒时不时的会因为无意识而感到幸福,自由啊!

诗人的生活哲学 篇3

说到“爱你五百年”紧箍咒戒指的设计理念,李剑叶化用了古典诗词美学中“感发”的概念,“即在感官、感动的基础上延伸开去,发展出更多层次、更深层次的体悟”。尽管不可避免地要提及受到电影《大话西游》中经典爱情的影响,但他仍强调这件作品的设计是开放的,“紧箍咒仿佛一个符号,有悲也有喜,有承诺也有禁锢,有期待也有逃避,有责任也有解脱”,而这所有的含义,都留待赠送它和佩戴它的人用人生的钥匙去揭秘。

其实这并不是李剑叶用设计来引领的第一个潮流,早在2003年,他就主导设计了摩托罗拉的第一款摄像功能手机E365,这款手机因颠覆了摩托罗拉传统的商务风格而风靡一时。这次的成功让李剑叶了解到,设计的意义不是作为“手”,而应是作为“脑”而存在,他因此完成了由模仿到创造的蜕变,成长为一名成熟的设计师。如今的李剑叶,已经是飞利浦公司最年轻的设计顾问,然而,他却并不安于仅仅服务于某个品牌或某类型的市场,在领导完成极具功能性与市场针对性的产品设计的同时,他总不忘“发挥余热”,设计一些充满生活情趣的小玩意儿。

首件这样的“兴趣设计”是名为“iOLMPIC”的系列家居物品,当时李剑叶在欧洲工作,为了打发夏日漫长的白天,他以热门的奥运话题为灵感,将运动器材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设计了一系列以奥运项目为主题的家居小物件:吊环状的灯具、让人找到目标的“篮球架”垃圾筐、乒乓球拍鼠标垫和带给人>中刺激励的起跑线门垫。当他将这些游戏之作上传到网络上,不想却收到了意外热烈的反响与鼓励。

另一件作品“一沙一世界”调味瓶,将胡椒与盐的微观形态放大,追求一种所见即所得的效果,表达出见微知著的禅意。而“望远”杯则是将两只普通的水杯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台简易望远镜。充满趣味和想象力的设计让司空见惯的物品充满奇妙色彩,正所谓“伯牙鼓琴,子期知音”,当李剑叶所做的“记录”能够在他人的生活留声机上重播,让人们获得片刻的感动,就是他最幸福的时光。

李剑叶自如地游走于大品牌与小玩意儿之间,在他看来,设计的初衷都是为人服务,而完美的设计除了可以真诚地表达设计师的情感,还需要尽量多地满足各方的功能需求。但最重要的是能够如禅宗所言,“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无须棒喝却能让人悟道。他始终以一个诗人的情怀,努力践行着成为设计大师的目标,而生活的哲学之道,也浓缩在他的设计中。

精神生活哲学 篇4

1.“绝对的”和“相对的”内涵

《生活与哲学》教材中, 多次提到“绝对的”、“相对的”这样一些用语, 这里的“绝对的”一般来说是指无条件的, “相对的”一般来说是指有条件的。

“运动是绝对的”, 是指运动是无条件的, 万事万物都在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静止是相对的”是指静止是有条件的, 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 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因而也叫相对静止。

“矛盾的对立”是绝对的, 是指对立、斗争是无条件的。“矛盾的统一是相对的”是指统一是有条件的, 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

但是, 也有例外。哲学中也讲“真理是绝对的, 真理也是相对的”, 这里的“绝对的”如果指无条件的, 理解起来就很困难。我觉得应该理解为“真理是客观的”要更好一些, 指的是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相对的”可以理解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超出一定的范围, 真理就会成为谬误。

2.“客观的”和“主观的”内涵

《生活与哲学》教材中, 也多次提到“客观的”、“主观的”这样一些用语。这里的“客观的”一般来说是指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 “主观的”一般来说是指能够以人的意志而转移。

物质是客观的, 指的就是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人的意志以外。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意识是主观的是指意识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是人脑对客观存在所做的主观反映。

联系是客观的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不能创造一个本身不存在的联系, 也不能忽视一个本来就有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指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违背了规律就要受到惩罚, 尊重了规律往往就能够事半功倍。

矛盾是客观的, 指的是矛盾的存在与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既不能随意去创造矛盾, 也不能回避和掩盖客观存在的矛盾。

但是也有例外。我们有时也说“实践是客观的, 但也是主观的。”这里的“客观的”指的是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是客观的。而这里的“主观的”不是指实践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而是指实践活动总要在意识的指导下进行, 受到一定的意识的影响。当然, 实践的客观性是第一位的, 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位的, 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总要受到实践的客观性的制约。

3.“普遍性”的内涵

生活与哲学教材中, 也多次提到“普遍性”这一用语, 这里的“普遍性”一般来说指的是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等一切事物之中。

规律具有普遍性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中的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不存在规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发展具有普遍性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中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但是, 也有例外。矛盾具有普遍性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中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矛盾, 而且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 时时有矛盾。联系具有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 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但不能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这是因为, 联系是客观的, 又是有条件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 两个事物之间才能有联系。

4.“第一位的”与“第二位的”内涵

在哲学的学习中, 我们常常还会提到“第一位的”与“第二位的”这种说法。“第一位的”与“第二位的”一般说来指的是一种先后的顺序关系。“第一性的”与“第二性的”不仅仅指的是这种先后的顺序关系, 更特指的是世界的本源问题以及由它派生出来的东西。

物质的决定作用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 前者是第一位的, 后者是第二位的, 后者要受到前者的制约。

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二者同样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 前者是第一位的, 后者是第二位的, 后者要受到前者的制约。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实践的决定作用与认识的反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同样, 前者是第一位的, 后者是第二位的, 后者要受到前者的制约。

但是, 我们在说明“第一位的”与“第二位的”的关系时, 不能随便说成是“第一性的”与“第二性的”。这是因为“第一性的”往往是特指世界的本源———物质, “第二性的”往往是指由“第一性的”派生出来———意识。

生活哲学经典语句 篇5

02、生充满了起起落落。关键在于,在顶端时好好享受;在低谷时不失勇气。

03、生命太短,没留时间给遗憾。若不是终点,请微笑一直向前。

04、时间如溪水般淙淙流淌,再美好的时光,都会浓缩为历史;再遥远的等待,只要坚持总会到来。

05、有时候,你需要接受,过去了就过去了。

06、我们要拥抱伤痛,并让它成为我们未来旅程的动力。

07、儿时,幸福是一件实物;长大之后,幸福是一种状态。

08、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路,那条路你必须要走,因为你灵魂的某块碎片就在路的尽头等你,不找到它,你就不完整。

09、同一件事,想开了就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

10、牵挂一个人,是分分秒秒的思念,是日日夜夜的期盼。

11、不管雨下多久,彩虹最终会出现。不管你有多难过,始终要相信,幸福就在不远处。

12、生活或许总有遗憾,但未来依旧美好。

13、永远不要跟一个纯啥争论,因为他会把你的智商拉到跟他一个水平,然后用他多年当啥的丰富经验打败你。

14、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15、我们都容易犯这样的错:和爱的人吵架,和陌生人讲心里话。

16、不要急着说别无选择,也许,下个路口就会遇见希望。

17、真正的爱不是尽力,是尽心。

18、有时候你需要一个人呆着。不是寂寞,而是享受只做自己的自由时光。

19、快乐,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而不仅是一种情绪。

20、生活不总是完美无缺,轻而易举或者合情合理。但这就是生活的美好之所在。

21、谁都无权评判你。他们也许听过你的事情,但他们感受不到你所经历的一切。

22、有些人,说不出哪里好,但就是谁也替代不了。

23、成熟是给陌生人看的,啥是给小伙伴看的,幼稚是给喜欢的人看的。

24、任何一颗心灵的成熟,都必须经过寂寞的洗礼和孤独的磨炼。

25、爱和人的关系,也许就像鞭子和被抽起的陀螺,它令它动了,它也令它痛了。

26、我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善用真正的自由,因为我们无法免除自己的傲慢、贪求、期待与恐惧。

27、没有什么比爱自己更重要,辜负自己才是辜负。

28、一日一生,要拼尽全力地度过今天。把今天一天当作是一生,不要留下悔恨。

29、一个人最大的缺点,不是自私、多情、野蛮、任性,而是偏执地爱一个不爱自己的人。

30、最有温度的距离,不就是我不言,你不语,心安,默契。

31、梦想不会逃走,逃走的总是自己。

32、我的一切幻想会燃烧成快乐的光明,我的一切愿望将结成爱的果实。

33、理想是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摇篮、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

34、让我们都拥有梦想,勇敢地去追逐梦想吧!小小的心灵,大大的梦想,它会让你的人生变得充实而快乐!

35、当你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得到的时候。

36、有些事不说是个结,说了是道疤,结可以解开,疤却永远都在。与其掏心掏肺说的真心话到了别人那成了个笑话,不如让它直接烂在心窝子里,自己消化。

37、在喜欢的人面前才会变得自作多情又玻璃心。收到一点好,就开始幻想他也许喜欢自己,联系少了,就开始猜疑他是不是讨厌自己。

38、时间是种极好的东西,原谅了不可原谅的,过去了曾经过不去的。也许你偶尔想回到之前的时光,但你知道,人始终要学会向前看。

39、我给你一颗糖,你很高兴,当你看到我给别人两颗,你就对我有看法了,但你不知道他也曾给我两颗糖,而你什么都没给过我。

40、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活在过去,处处是心结,往前走,从此,处处都是好运。

之生活的哲学 篇6

1、生命中一段关于家的美妙体验2、百宝箱里呼之欲出的装修基金和家电基金3、拿到对方家钥匙进入装修倒计时阶段喽

本期《交换空间之生活的哲学》首播时间敬请关注央视国际网站,详细报名方式请登陆交换空间首页:http://space.tv.cctv.com/ podcast/jhkjgroup下载报名表将资料发送至kongjian@cctv.com

《交换空间》栏目播出时间如下:首播每周六18:30 重播次周四16:33 次周日17:00

蓝队栖息之蝶

业主心声:

第一,家里有个4岁的小宝宝,想让家居风格以他为中心,变得活跃一些;第二,因为女业主的鞋子特别多,目前家里的鞋柜放不下,想让玄关处的鞋柜更实用美观一些,以前的那个比较土,影响家居的美观;第三,家里非常干,就算有加湿器,空气依然干得很难受,希望家中的绿植多一些,大自然气息浓郁一些,或是养一些金鱼,让家更加灵动,并培养小朋友的爱心;第四,家里的主题风格喜欢活泼、时尚、温馨的感觉。

男业主:王现明女业主:黄涛涛

非常佩服设计师的坚持,相信生活中的我们如果多一份坚持,也许今天的足迹会更远,更深,更辽阔。短短48 小时的过程中因为前期考虑的不太周全,之前贴上的素雅底纹的壁纸不太适合空间的主题,所以设计师在最后的8个小时坚决地提出换壁纸,并自讨腰包。因为她的坚持,就有了眼前这份纯美、自然。虽然只是提取了地中海风格中最简约的元素,没有海蓝色的屋瓦、粗犷的白灰泥墙,却拥有了“海天一色”和“艳阳高照”的浪漫情怀,活泼的家中传来孩子铜铃般的笑声,如阳光般洒满空间、心扉……

需完善的地方:

电视背景墙较为单一,业主可以后期为之配一组简约的隔

板,既丰富了空间的层次感,还可以置放一些零碎的物品。另外,可能因为经费的关系,家中没有加入绿植的元素,业主可以后期去花卉市场购买一些适合客厅摆放的植物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由于房屋建筑结构的关系,所以不同于常规的“进门见客厅”的格局,蓝队家则是“开门见餐厅”,所以设计师在考虑餐厅空间设计的时候既需要和整体风格和谐统一,又必须为开门所见的情景描绘一幅久看不厌的构图,还需要满足用餐的实际功能,清新靓丽的色彩搭配让一家人在用餐时既赏心悦目,又有好胃口享受美食。

5. 如果每天吃饭只是一件再平凡不过的生活步骤,没有任何新鲜的元素,那么就错过了人生中很多精彩的篇章,让进餐也变成一种惬意的享受从美丽的餐厅开始吧,浪漫的桌布和椅背散发着自然纯美的气息,有时候改变只是从细节开始就能带来全新的感受。

1/2. 改造前的空间餐厅里有一个粉色的暖气片,和空间的整体风格不太融合,显得比较杂乱,改造后的空间加入了一个鞋柜和隔板,将粉色的暖气片和鞋柜链接起来,避免了杂乱,而且隔板的上方还可以陈列一些装饰品,妆点这一方空间;另外,鞋柜内部具有强大的收纳功能,一举解决了女主人鞋多、家里乱糟糟等问题,鞋柜的外面用茶色镜面处理,拓宽了空间感。

3/4. 设计的主题为“栖息之蝶”,餐厅上方的吊灯是由选手们手工完成的,大约200只蝴蝶栩栩如生,在空间中翩跹起舞,活泼而灵巧,契合空间的整体风格。吊顶上蓝色的条纹和淡雅的壁纸相得益彰,流淌着醉人的浪漫情怀。

会客区往往被主人用来休闲娱乐、招待亲朋,发呆小憩,可谓是家居生活中承载功能最多的一个地方,所以这里必须具有舒适、整洁、宽敞、放松等关键因素;而面积较小的居室会客区选用的家具、沙发等物品更应和空间大小、风格相匹配,同时给小朋友留出玩耍的区域。

1. 白色的地毯平衡了空间的跳跃色彩,整体感觉更加和谐,复古的电话呼应着古典文化,闲适的午后也可以和小朋友坐在地毯上童言童趣,幸福不过如此……

2. 改造后的客厅和餐厅之间换掉了之前笨重的咖色木柜,以一组通透的照片墙取代,一方面让空气和光线有个很好的自然过渡,一方面照片墙由座蒲团制作而成,照片更换也非常便利,读者朋友们在装修家的时候也可以借鉴。新换的沙发和配置的茶几给空间节省出大部分面积,小朋友可以在这里骑车、搭积木、听故事都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3. 草绿色的柜子给空间增添了一抹春意,也提供了一部分收纳空间,用来放置家居的杂物,解决女主人头疼的收纳难题。柜上的配饰让家层次更丰富,点缀了些许文化气息。4/5. 将空调换成壁挂式留给电视背景墙区域更多空间,此处的蓝色边框和条纹壁纸依然沿用空间的整体风格,下方的艺术花瓶配上寻常的大葱和树枝让家居更加别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如果地上有一些干枯的树枝,我们也可以捡回家喷上喜欢的漆色,插入花瓶中具有一番自然之美。

重新设计后的飘窗让人眼前一亮,撤掉笨重的大沙发,将这块的空间空出来,这里不仅能收纳小朋友的玩具,给他提供一个玩耍的平台,另外还可以作为休闲的场所,和朋友喝喝茶,聊聊天,晒晒午后温暖的太阳,因为透明的大玻璃,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白天看窗外的车水马龙,晚上看满天繁星,谁说生活不能精彩浪漫地过呢?

旧物改造:核桃——按摩器

此创意是红队男选手在石径小路上漫步捕捉到的灵感,所以生活不乏美,需要发现美的眼光,而此次旧物改造的核桃和水泥结合后就是眼前这款核桃按摩器,将核桃一定次序地按进水泥中,待水泥完全干透后就可以使用了,脚面通过按摩促进身体新陈代谢,保证身体健康。

设计师:孙娟

从业时间:8年

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擅长的设计风格:美式风格,混搭风格。设计师的话:

这次设计主题叫栖息之蝶,因为蝴蝶属于有色彩的,而且是动感比较强的一种动物,飞来飞去,它需要一个安全又有归属感的港湾,人类也是这样。

整个设计的过程非常曲折和复杂,到现在完工了觉得身心疲惫,最后设计完成的风格为简约地中海,而8小时之前还是欧式风格,因为之前准备的不够充分,导致的材质,时间、环境产生了一些曲折,第一次壁纸贴上去后觉得不太合适,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本着对业主和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决定还是换壁纸,虽然受到了大家的质疑,但我很庆幸坚持了自己。后来壁纸换上,大家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对于这次设计给自己一个80 分,只能说较为满意,不能说最满意,等下次再参加《交换空间》的时候,会拿出最好的作品出来,而这次参加交换空间,自己学习到了如何和团队配合,时间、流程如何安排更合理,这个对设计师也是一种挑战。另外,短短48 个小时让自己再次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对自己,对工作,对业主一定要认真负责,未来也会继续在工作

中坚持和努力。

红队

业主心声:

想淘汰家里一些旧的东西,空间有点大,餐厅区最好能改造成一个隐蔽式的房子,想要两居变三居,希望它白天是装饰的屋子,晚上又兼具卧室的功能;男业主希望一旦踏进这个空间,能感受到文化

气息,生活在书卷气的氛围中。女业主希望家里能够温馨、浪漫,就像韩剧的女主角一样生活在梦幻、浪漫的环境中。

男业主:王正女业主:伍娟

需完善的地方:

第一、因为空间突出了新奢华的风格,所以在收纳方面,设计师未做太深的考虑,但是生活往往充满了琐碎,幸福的生活一天一天过,甜蜜的“负担”也会悄然增加,却没有合适的收纳空间,时间久了可能会让家里显得杂乱。建议业主可以增加和空间风格匹配的柜子或搁架满足收纳需求。

第二、阳台处改造成客卧的空间,但原先的书柜却没有改动,两者在一起使用起来会比较不方便,建议业主将书柜改造成盘腿躺卧合适的高度,拓展收纳空间,弥补48 小时改造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的收纳功能。

黑色诱惑男业主希望家里具有文化气息,而女主人喜欢温馨、浪漫、梦幻的氛围,而且还希望家里增加客卧的功能,并将巴基斯坦带回来的饰品、家具融入到空间设计中……寥寥几句却给设计师提出了较大的挑战难度,但他还是在短短48 小时内完成了所有的要求,将空间设计为新奢华的风格,以黑、白、灰、金等色彩勾勒出时尚、高贵、典雅的氛围,透出主人的格调和内敛,还加入了自己对于家的理解。整个空间既有对比又有融合,客厅的冷、餐厅的暖,客厅硬朗的男性主张,餐厅温馨的女性主张,两个区域又属于同一空间,将之组合搭配在一起,不仅不突兀反而和谐交融,这也是对主人幸福甜蜜生活的一种折射。

因为装修经费有限,加上业主家之前颇具风格的家具,所以设计师在软装方面下足了功夫,黑色鳄鱼皮革华丽地袭上墙面,田园式风格的餐桌椅换上一套金色的衣服,华丽梦幻的羽毛灯、大气典雅的婚纱照……都让餐厅美轮美奂,契合整体空间华丽、奢华的格调。

1/2. 黑色、金色、白色几种典雅的色彩撞出令人惊艳的火花,餐厅右边大幅男女主人的艺术喷绘画面,给整个家带来温馨的氛围,充满幸福感。餐厅上的羽毛水晶灯寓意主人翁栩栩如生,丰富多彩的生活。3/4/5. 为了让餐厅有更加开阔的感觉,设计师在餐厅的一面布置了一面装饰的镜子,并描绘上金色的线条,而镜子的形状仿若一把钥匙,寓意打开家人幸福甜蜜的生活;餐桌上晶莹剔透的花瓶,红色的康乃馨,带给空间无线的生机和乐趣。

客厅是业主家居活动中最频繁的一个区域,不仅是业主关注的重点,更是室内设计师花心思最多的地方之一,作为家居重心,最值得花钱的地方,它要满足空间宽敞化、最高化、景观最佳化、光线最明亮化等通用的基本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完善自己最喜欢的风格和功能性。红队的客厅改造前后的空间有了很大的变化,让我们一起去吸取最实用、最完美的设计手法运用于自己的空间吧。

前因为家里较为拥挤,所以它们一直被藏在餐厅的角落里,这次改造后的空间,设计师在客厅留出一部分面积,用来摆放它们,一方面为家里注入了文化气息和异国风情,另一方面,小家具也具有收纳和使用的功能。

1/2. 沙发背景墙造型采用质感非常强的黑色鳄鱼皮装饰,使整个空间在其衬托下凸显高贵和奢华的品质,加之抽象艺术化的镜面造型呼应,让空间层次更加丰富,洁白柔软的地毯柔和了客厅硬朗的气质。

3. 客厅的电视背景墙贴上了淡雅、质朴的花纹壁纸,却透出低调的奢华,和对面的沙发背景墙、华丽的窗帘相呼应,冲淡了大面积运用黑色带来的沉重感和压抑感;优雅、剔透的水晶灯熠熠生辉,实现了女主人想要置身梦幻韩剧生活场景的梦想。4/5. 男主人之前是中国驻巴基斯坦的外交官,所以家中有不少他从当地淘回来的富有异国风情的家具,之

考虑到业主希望增加一个客卧的功能区域,设计师觉得餐厅不太适合用来改造,所以将阳台略做软装,实现了业主的这个家居心愿,将阳台铺上一层软垫子后,这里不仅可以用来招待临时住宿的亲朋,也可以在暖暖的午后,盘腿坐在这里享受浮生半日闲的美妙滋味,只需要配一套坐蒲团和小桌子即可。另外,阳台侧面用奥松板雕刻成古典气息浓厚的雕花,喷上白色亮光漆,将客厅的奢华延续到阳台,这是一种由内向外扩展式的设计手法,体现出主人由内散发到外的感染力。

旧物改造:核桃——家‘核’万事兴

平时只用来吃的核桃也可以用作家庭装饰,一个旧的装饰画加上一堆核桃,摆出一个“家”的字样,寓意家“核”万事兴,喷上银色的漆,再将背景处理成黑色,搭配金色的框架,一幅漂亮、别致、又有一番深意的装饰就跃然眼前了。

设计师:黄河(原名:黄伟星)

毕业学校:北京城市学院

从事本专业年限:近5年设计理念:设计能创造幸福,设计需要社会责任。擅长风格:现代简约、新奢华、英式新古典

设计师的话:

第一次参加交换空间节目的录制,在紧张的设计准备过程中也改变了自己和同事原有对交换空间的看法和态度,原以为只是很轻松、不需怎么设计的小空间处理,但其实设计项目的经费很紧张,设计不仅需满足业主本身的正常功能和审美需求还得考虑电视观众的审美和心理感受;所以设计项目对设计师本身来说就是一个新的考验和挑战,要求设计师在作品上必须精益求精,在此设计作品的完善和改进中也受益匪浅,得到了朋友的热情帮助,以及体验了另外一种新的设计形式和手法。

参加节目的心得:

论哲学的超越精神 篇7

哲学总是在超越特殊趋向普遍, 超越常变把握不变, 超越现在憧憬未来, 超越有限通达无限, 超越生死面向永恒, 超越必然寻求自由, 超越现象发现本质等等。那么, 哲学为何超越?其一、哲学超越的本体论根据。哲学的秘密在于人。哲学的本性就是人的本性。哲学的超越精神源于人的超越本性, 人的本质在于超越, 人既是现实的存在, 也是超越性的存在。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作为个体的人是有限性的存在, 但人从来都不满足于自身的有限存在, 总是期望突破和超越有限性, 追求无限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在人的生命本性中, 有一种要求向上的内驱原动力, 这是生命的源泉, 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它既不来自上帝的推动也不是外在理性的道德律令, 而是内在于人的生命本性的东西, 是人与生俱有的。雅斯贝尔斯说:“生命是非常严肃的场合的一场游戏, 在所有生命都必将终结的阴影下, 它顽强地生长, 渴望着超越。”[1]海德格尔认为, 人的本质就是“在世中”, 人不具有任何现成规定的本质, 它不会被任何的事物事先所规定, 它永远只是自己规定自己, 自己改变自己, 人是在自己的生存中才能证明自己的本质。人的内在生命力和人的非本质特性是人超越自身的逻辑前提。和动物比, 人是尚未定型的动物。一切都可以完成, 惟有人不能被完成。人的高贵就在于人的超越性。人的生命的秘密就在于不断地超越自己。人类存在着某种永恒的、对“形而上”的追求本性。人具有形而上学的本性, 这种本性源于人作为理想性的类存在本质, 也源于人之实践生存方式的超越性特质。恩格斯在谈到宗教信仰时指出:“即便是最荒谬的迷信, 其根基也是反映了人类本质的永恒本性。”[2]柏拉图说, 人在天性中就包含有哲学的成分。亚里士多德认为, 求知是人的天性, 在古希腊“知”具有形而上学性。康德讲, 追求整体、追求统一植根于人类的天性中。康德把形而上学称为“人类理性的自然倾向”:“如果说形而上学已实际存在, 那么, 即使不把它看着学问, 也应当看着自然的倾向。人类理性并不是因为博学多识的虚荣心的推动, 而实在是由于其自身内部的要求所激励, 热烈地趋向‘理性之经验的运用及由此引申而来的原理所不能解答的问题’。所以, 无论何人, 当其理性成熟到可以思辨时, 就常有某种形而上学存在, 而且将继续存在。”[3]凡是人, 凡是能思考的人, 都是具有形而上学的自然倾向。[4]黑格尔非常形象比喻说, 如若没有形而上学, 就好像建了一座庙而其中没有菩萨一样。形而上学是人类的本真需求, 人类需要形而上学去保持完整与崇高, 有了形而上学, 才能使人类克服无意义的物化状态, 才能诠释人类作为整体之为何的问题, 才能为人类的存在找到安身立命之地, 才能使人类在意义之光的普照下去追求理想和希望, 实现幸福的美好生活。哲学的超越精神最大的根源在于人对死亡的提前超越性领悟, 世界上唯有人才能做到这一点。死亡问题既是哲学面临的重大问题, 也是哲学超越性的巨大动力。“死亡是哲学的谬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把哲学称为“习死之学”, 认为哲学是对死亡的沉思。沉思就是超越, 死亡是非存在, 人可以在自我存在的平台上理解证明一切, 但唯有“死”不能理解证明, 因为“死”对自我存在而言是非存在。因此, 称哲学为“习死之学”表明了哲学最大的超越性。海德格尔第一次将“死”这一非常严肃的问题上升到哲学本体论的高度进行审问, 提出了“先行到死”的哲学命题。无论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对死亡的沉思, 还是海德格尔提出“先行到死”的哲学问题, 恰恰表征着哲学精神的最大超越性精神。其二、哲学超越的认识根据。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从思维的至上性的论述中凸显人的超越性存在。他指出:“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中实现的, 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的谬误中实现的”[5]这既表征着思维的至上性的认识论含义, 同时也充分表达了思维的至上性的本体论内涵。在恩格斯看来:“我们能够说这些个人中的每一个人的思维具有至上性, 这只是就这样一点而言的, 即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处在健康清晰的状态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6]思维的至上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 因而是绝对的, 同时思维的至上性也是哲学超越的根据。思维的至上性凸显了哲学超越性思想深刻性一面。海德格尔说:“哲学按其本质只能是而且必须是一种从思的角度来对赋予尺度和品位的知之渠道和视野的开放。一个民族就是在这种知中体会出它在历史的精神世界中的此在并完成其此在”, “哲学活动就是对超乎寻常的东西作超乎寻常的发问。”[7]哲学的所思所问, 不是日常熟悉的经验和处于日常生活中的正常事物。哲学就是要不断地看, 不断地听, 不断地怀疑, 不断地希望和不断地梦想那超乎寻常的事物。海德格尔指出, 哲学的本质和价值所在是:哲学不可能使事情变得浅易, 而只会使其变得深刻, 深刻是一切伟大事物出现的条件之一, 人们正是根据这些伟大的事物来考虑和审视一个民族及其成就的命运, “但是, 只有在此在掌握了对事物的真知之处, 命运才出现, 而哲学就开放着这样的真知和途径和视界。”[8]其三、哲学超越的伦理根据。在康德看来, 人所以超越一切物, 成为具有尊严者, 就是因为在一切生物中, 唯有人行已有耻, 道德自律, 明白自己的尊严。人既有其自然特性, 又有其理性特性;既有低级的本能欲望, 又有理性的高级追求。康德认为, 通过纯粹实践理性, 普遍道德成为纯意志的对象, 从而使人类弃去非理性的本能欲求, 不为外在的物质享乐所诱惑, 以求内在精神的升华、超越, 以达到善, 追求灵魂不朽的神圣境界。

二、哲学如何超越?

维特根斯坦说:“假如某人仅仅超越了他的时代, 时代总有一天会追上他。”[9]那么, 哲学如何实现超越?我们认为, 哲学实现超越有四条路径。其一、超越偏见。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拉美特利说:“打碎了自己一切偏见锁链的人是幸福的。”[10]培根曾将传统偏见概括成“四假相说”, 即种族假相 (这是人类性问题, 人类在认识事物时总是将主观意志强加于客观事物上而产生主观性认识错误。) 、洞穴假相 (这是个体性问题, 个人从自己的立场、观点出发去认识事物, 犹如井底之蛙形成一孔之见, 容易导致片面性认识错误。) 、市场假相 (这是语言性问题, 由于语言用词不当或理解有误等导致的认识错误。) 、剧场假相 (这是历史性问题, 这是由于盲目崇拜权威或权威的学说理论而导致的盲目性认识错误。) 哲学这只“密涅瓦的猫头鹰”要想在蓝天自由地翱翔, 就必须超越和破除的超越传统偏见。罗伯特.萨克雷说:“来吧!除了偏见, 你什么也不会丢掉的。”其二、超越功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哲学探索是为了求知而不是为了任何实用的目的, 不为任何其它利益而寻找智慧, 哲学“为学术自身而成立的惟一学术。”[11]黑格尔说:哲学的需要应是“抽掉欲望、冲动、意愿的具体利害之情的需要。”[12]然而现实刚好相反, 如黑格尔所指出:“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 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 曾经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 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 以致许多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 并且部分的牺牲在里面。因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 所以它不能够转向内心, 回到自身。”[13]因此, 哲学应超越世俗功利, 应超越“日常急迫的兴趣”和“空疏浅簿的意见。”[14]让哲学精神有自由活动的空间。其三、超越常识。黑格尔说:“哲学的特点, 就在于研究一般人平时所自以为很熟悉的东西。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 不知不觉间曾经运用并应用来帮助他生活的东西, 恰好就是他不真知的, 如果他没有哲学修养的话。”[15]每个人都生活在常识之中, 常识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常识是人类实践经验教训的结晶, 是人类各种知识堆积的大超市, 有生活的经验, 也有生活的教训;有真理也有谬误。在歌德看来, 常识作为人类特有的天赋有其积极的方面:“在健全的人身上, 常识生来是纯洁的, 是自我发展的, 而且是经由对必需的和有用的事物的明察和承认而显示出来的。脚踏实地的男男女女总是满怀信心地利用常识。而没有常识的男人或女人却把所希望的任何事物认为是必要的, 并把能给他们带来乐趣的任何事物认为是有用的。”[16]但常识也有其消极的方面, 黑格尔说, 常识“是一个时代的思想方式, 其中包含着这个时代的一切偏见。”[17]列宁《在哲学笔记》就此写到:“常识=当时的偏见。”[18]黑格尔说:“熟知的东西所以不是真正知道了的东西, 正因为它是熟知的。”[19]人们最为熟悉的东西恰恰隐藏着他们的“无知”。正因为它是熟知的, 所以人们便不再怀疑, 不再反思, 不再批判, 不再创新, 思想由此变得僵化保守起来, 最终思想被常识所窒息。哲学要尊敬常识但不迷信常识, 哲学要运用常识但不能把哲学变成常识, 相反哲学必须运用辩证法批判、突破、克服、超越常识。其四、超越科学。在古希腊时期, 哲学是以“知识总汇”的面貌出现的, 哲学被定义成“科学之科学”, 哲学为“科学之母”, 哲学和科学不分家, 最先的哲学家也是科学家, 反之亦然。最早意识的哲学和科学区别的是巴门尼德, 巴门尼德说, 存在者存在, 非存在者不存在。他用“存在”超越了“存在者”。黑格尔高度评价巴门尼德说:“真正的哲学思想从巴门尼德起始了, 在这里可以看见哲学被提高到思想的领域。一个人使得他自己从一切的表象和意见里解放出来, 否认它们有任何真理, 并且宣布, 只有必然性, 只有‘存在’才是真的东西。”[20]亚里士多德第一次自觉地将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上升到哲学的层面进行探讨, 将哲学表述为“作为存在的存在”, 以“寻取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为己任, 把哲学叫做“第一哲学”。作为“爱智慧”的哲学被称为“物理学之后”的学问。“形而上谓之道, 形而下谓之器。”哲学就是追问“道”的形而上学, 科学就是探索“器”的“形而下”学。这是哲学和科学的分界线。“道”不变, “器”常变。常变的“器”靠感官把握形成“意见”, 而不变的“道”必须靠“心灵的感官”把握形成“思想”。“眼见为虚, 思想为实”, 这是古希腊哲学家的普遍看法。在漫长的中世纪里, 哲学和科学都成为神学的工具, 只有到了近代, 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才得以产生并迅速发展, 由于科学的巨大进步, 以至于哲学家都纷纷模仿科学致力于将哲学变成“科学”。然而, 将哲学“科学化”的努力却遭到了休谟的严重“警告”:此路不通!休谟的严重“警告”把康德从“独断论”的“迷梦”中惊醒而另辟哲学新路。尽管亚里士多德和康德都为哲学和科学划清了界线, 但哲学家们仍然心怀科学之理想, 坚持用科学的逻辑、语言和方法来理解表达哲学问题, 海德格尔就此盖棺定论:自柏拉图以来的传统哲学是“无根的本体论”, 没有将“存在”和“存在者”区分开来, 一直用“存在者”的科学思维诠释“存在”的哲学问题, 将哲学问题“科学化”, 哲学问题始终被迫下降为科学问题, 而不是自觉地将科学问题上升为哲学高度。黑格尔指出:“一方面, 哲学的发展实归功于经验科学, 另一方面, 哲学赋予科学内容以最主要的成分:思维的自由。”[21]这里的“思维的自由”就是指哲学对经验科学的内在超越。尽管哲学超越科学之路艰辛而漫长, 但哲学超越科学的步伐必须向前迈进, 否则哲学将失去立足之地。

三、哲学超越何为?

哲学超越科学之后何为?这一问题也就是康德所谓“未来形而上学如何可能?”的问题。哲学做“科学之事”是“不务正业”, 哲学应回归自身做“哲学自己的事”, 哲学应该回到哲学的正道上“务正业”。那么哲学的“正业”应是什么?其一、追求真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 未经反省的生活是无意义不值得过的生活。而在柏拉图看来, 在人的“爱财富”“爱荣誉”和“爱智慧”的三者追求中, “爱智慧”是其中最高尚的追求。黑格尔说:“真理的王国是哲学所最熟习的领域, 也是哲学所缔造的, 通过哲学的研究, 我们是可以分享的。”[22]因此, “追求真理的勇气, 相信精神的力量, 乃是哲学研究的第一条件。人应尊敬他自己, 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尙的东西。”[23]追求真理的道路从来都不是平坦的, 需要进行永无止境的探索。马克思指出:“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 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24]这既是科学探索的座右铭, 也是追求真理的座右铭。其二、怀疑、反思和批判。怀疑、反思和批判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哲学精神本身的固有本性, 失去了这些固有的本性, 哲学就不再成其为哲学了, 也就意味着哲学的真正终结和死亡。学贵有疑, 有疑则进。怀疑是哲学探索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方法, 缺少怀疑精神, 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哲学思想。大的怀疑往往是诞生具有“革命性”哲学思想的先兆。无论是苏格拉底的睿智、笛卡尔的怀疑一切、休谟的问题、康德的批判, 还是黑格尔的深刻、维特根斯坦的机智、海德格尔的深沉等等都透露出了浓厚的怀疑情绪。有怀疑必有反思。反思是哲学的特点, 反思直面思想本身。黑格尔说:“哲学可以定义为对于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如果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他能思维’这话是对的 (这话是当然是对的) , 则人之所以为人, 全凭他的思维在起作用。不过哲学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 ———在这种方式中, 思维成为认识, 成为把握对象的概念式的认识。所以哲学思维无论与一般思维如何相同, 无论本质上与一般思维同是一个思维, 但总是与活动于人类一切行为里的思维, 与使人类的一切活动具有人性的思维有了区别。”[25]哲学的反思在于它“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 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26]反思导致批判。批判是哲学的本色, 一部哲学史就是一部反思和批判的历史。罗素说:“哲学的根本特征是批判, 它批判性地考察运用于科学和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原则;它寻找任何可能存在于这些原则中的自相矛盾之处, 它只有在批判研究的结果表明没有出现拒绝它们的理由时, 才接受它们。”[27苏格拉底自谕为针砭时弊的神圣牛虻, 康德开创了批判的哲学时代, 使哲学成为德国一件民族的事业, 马克思在“发现新世界”的过程中“对尘世、法和政治”这一“旧世界”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把共产主义理解为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其三、关注人的命运。关注人的命运是哲学永恒的主题。“人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迷历来都牵动着哲学家的中枢神经。卡西尔在《人论》一书开篇就说:“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争论中, 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和动摇过, 它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点, 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中心。即使连最极端的怀疑论思想家也从不否认认识自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28]应该说从认识自然到“认识你自己”、从信仰上帝到“重新发现人”、从“发现人”到发现“自我”和“他者”这已成为西方古代哲学、近现代哲学乃至后现代哲学追问“人是什么?”的一条主线。哲学关注人、关怀人、诠释人其实质是要把人从被奴役、被束缚和被压迫的种种非人的异化存在状态中解放出来, 使人真正成为自身的目的, 使人成其为人, 让人生活幸福, 让社会正义文明健康。理想和希望也许不一定变成现实, 但它却是温暖人生和照亮人生的太阳。

《生活与哲学》命题动向研究 篇8

新课标实验地区的高考立足于新课程实际, 命题以能力立意, 注意引导考生以正确的思维方式观察和思考身边的各种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现象, 注重对考生学习和发展潜能的考查, 在能力考核过程中, 注意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我们先来看一下《生活与哲学》部分的考查情况。

再进行具体分析, 可以发现该模块的命题呈现以下特点。

1.注重基础, 强化主干知识

一方面, 《生活与哲学》模块的高考命题注意在有限的试题中尽可能多地考查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如山东省文综高考第24题中的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广东省文综高考第35题中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 这些都是政治学科最基础的知识。另一方面, 《生活与哲学》模块的高考命题突出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主干知识就是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事实及其相互联系, 是最能体现学科思想的、最核心、最有用的知识, 在学科的全部知识中, 主干知识所占比重不是很多, 却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 构成了学科的骨骼。由于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不可能像以往单科考试那样考虑知识的覆盖面, 因此学科的主干知识必然成为高考重点考查的对象。如浙江省文综高考第40题第 (2) 问中涉及的辩证否定观;山东省文综高考第28题第 (2) 问中涉及的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福建省文综高考第39题第 (4) 问中涉及的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矛盾观点等主干知识在各地高考试卷中频频被考查。

2.取材多样, 内容贴近生活

首先, 从取材上看, 试题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撷取丰富的素材, 创设新的问题情境, 取材灵活, 呈现方式和考查方式多样。新课程卷第23题,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看菜吃饭, 量体裁衣”, 以通俗易懂的民间俗语入题, 容易激发考生的学习兴趣。福建卷第36题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和完善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取材于学生们很容易理解的生活中的实例;天津市文综高考第7题、广东省文综高考第34题、安徽省文综高考第10题等题目的命题则以漫画为素材。漫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以其寓意深邃、针砭时弊、催人思考而成为近年新课程高考政治试题的取材内容。如浙江省文综高考第30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 漫画《羡慕》 (作者:周中华) 中双方改变处境的努力最终失败的原因有

(1) 只注意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而忽视其曲折性

(2) 只注意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而忽视其前进性

(3) 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同一性, 而忽视其斗争性

(4) 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斗争性, 而忽视其同一性

A. (1) (3) B. (2) (4) C. (2) (3) D. (1) (4)

这样的哲学漫画题在新课程高考试卷中经常出现。

其次, 新课标高考命题坚持“三贴近”原则:试题内容贴近考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生活, 贴近社会, 反映时代变化, 体现时代精神,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 激发考生的学习兴趣。如浙江省文综高考命题背景材料既有动漫文化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例, 又有中东北非局势等时政热点问题, 安徽卷文综高考第38题中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广东省文综高考第35题中的幸福观等也属于热点焦点问题, 这样的命题有助于学生能够在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中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3.强调运用, 突出综合能力

综观2011年新课程高考哲学试题, 除少数试题的命题呈现知识取向以外, 大部分试题都以新材料、新情景、新设问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命题重在检测考生的思维 (包括思维的整体性、思维的严密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创造性) , 凸现能力立意, 高考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四项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证和探讨问题) 目标在哲学模块试题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样的命题有利于引导学生克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在平时的学习中培养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特别注重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科渗透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等。例如浙江省文综高考第28题“考古”那道试题的命制, 其导向是要求考生“用”知识, 而不是“背”知识, 绝不是对书本知识的简单重复;福建省文综高考第39题第 (4) 问以海洋经济建设为背景, 有意识地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对教材知识的应用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的分析、解决来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

4.对接课改, 注重“三维一体”

一方面, 新课程高考哲学模块试题近年尝试着改变思维过分单一的命题方式, 立足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认知能力的提高, 在试题的探究性、开放性上作了有益且比较成功的探索。如, 江苏卷第37题:

材料三:弘扬敬老美德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江苏省正在实行“快乐万年精神关爱行动”。同学们认为, 我们不仅自己要做敬老爱老的文明使者, 还应号召更多的人践行敬老美德, 在全社会营造敬老助老的氛围。

(3) 试为电视台设计一条激励人们走进社区、践行敬老爱老美德的公益广告语, 并从《生活与哲学》角度选一原理说明广告语的设计依据。

这一题的答题要求:广告语应具有激励功能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功能, 语言简练。依据的原理切合所设计的广告语。

【参考答案】广告语:参与社区敬老活动, 点燃心灵美德明灯。

《生活与哲学》依据: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另一方面, 新课程要求以学科知识目标为载体, 以能力目标为内容, 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归宿 (思想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 对思想性和教育性的要求更高) , 力求实现“三维一体”的目标。与新课改的这一变化相对接, 2011年新课程高考哲学试题, 希望通过考试能够给考生传递一些信息, 引导考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发生积极的变化。比如, 安徽省文综高考第10题: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把握事物的联系, 利用客观规律

B.坚持实践的观点, 重视直接经验

C.发挥主观能动性, 探究事物本质

D.坚持辩证否定观, 树立创新意识

本题强调了考生应该学会坚持辩证否定观, 树立创新意识。

5.遵循考纲, 坚持稳中有变

2011年新课程高考哲学模块的命题, 一方面, 从考核目标与要求、知识范围到题型及其在各模块的分布以2011年的高考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等为基本依据。如浙江省文综高考哲学模块的试题与当年省高考《考试说明》中的“参考试卷”几乎保持一致, 考查的知识点紧扣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 这说明新课改地区出台的高考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具有足够的权威性。

另一方面, 在延续以往哲学题在设问形式、答案设置等方面原有特点的基础上, 命题又有一定的变化。首先, 从设问角度归类看, 纵观近几年新课程高考哲学模块的命题, 哲学主观题类型基本稳定, 主要有: (1) 运用所学的××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2) 结合材料, 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 (3)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是如何体现的? (4) 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5) 哲学辨析题。其次, 为适当降低综合题的难度, 浙江等省区文综高考哲学试题大多采用“大热点小切口”的方法, 在确保具有一定综合性的同时, 设问中的知识考查指向较以往更加明确, 也就是说, 试题的设问指向性、限制性整体上呈现加强趋势。如浙江省文综高考第40题第 (2) 问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创作过程如何体现辩证否定的实质? (10分) 又如, 广东省文综高考第37题中的第 (2) 问:结合材料二, 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 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 (6分) 第 (3) 问:结合材料二, 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谈谈你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解。 (10分) 这几道试题设问中的知识考查指向分别是“辩证否定的实质”、“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以及“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等, 均属于限制性设问, 试题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演绎能力和聚合思维、集中思维能力。

二、备考启示

1.抓纲务本, 把握方向

为达到2012年高考《生活与哲学》模块的高效复习, 取得最佳效果, 我们在复习备考中就要通过研讨《考试说明》等, 明确考试的内容和要求、考试形式等, 特别是要认真研读考点范围, 尽可能做到考点研究的具体化, 真正明确每一个考点所包含的内容和要素, 明白哪些是重点考查内容, 哪些是非重点考查内容, 哪些是今年已经不需要复习的内容, 既要剔除考查范围以外的教材内容, 减少无效复习, 又要使《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考查知识点得到符合高考要求和特点的落实。

2.重视基础, 构建网络

注重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是新课程高考《生活与哲学》模块命题一以贯之的原则。因此,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应该做到对每个基本原理能够准确表述出来, 使用术语要规范简练, 要注意方法论意义。如《生活与哲学》第九课复习备考时应重点把握以下原理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简洁表述。

另外, 单一知识点或单元内容的学习, 很难使我们建立起知识的纵横向联系, 很难把握各知识点间的关联, 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因而我们在复习中应有意识地将教材中琐碎的知识点由点连成线, 由线织成网, 形成多个相关知识点的知识网络, 这样才能使我们站在一个新角度去理解问题, 从多个方向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从而大大提高复习效率。如对《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的的复习我们可按照唯物辩证法这个专题进行重组, 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整体把握, 做到融会贯通。

3.关注热点, 强化运用

《生活与哲学》模块复习时要关注党和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 联系年度内的重大科研成就、重大政治、经济、文化问题等, 将当年的时政热点材料与教材中的相关理论挂钩, 既要抓住热点与知识点的显性联系, 又要善于发掘热点与知识点的隐性联系, 并思考这些热点问题可以从哪些角度去设计问题, 进而把握命题的切入点, 实现热点与学科知识的结合。例如, 运用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原理, 说明中共建党90年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运用矛盾特殊性的原理, 说明建党90年来, 党在不同时期, 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 不时地调整方针政策的重要意义;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等知识, 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及其重大意义;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确价值观的标准等知识, 分析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政策等。

4.培养能力, 关注技巧

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精神 篇9

关键词: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精神,天人合一

一、中国哲学

宗教因畏惧生, 科学因适用而生, 哲学因探求万物存在之因而存在。中国哲学产生于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 最初是为了为政治国、治水平土, 即最早的政治哲学。中国哲学鲜明的民族性, 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价值观念、社会心理、认知结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等。简言之, 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自然观、伦理观、认识论、方法论和历史观。在《周易》中蕴涵着了中国诸家哲学思想。

儒家以孔子、孟子为代表, 其哲学基本倾向是“祖述尧舜, 宪章文武”。注重伦理道德, 崇尚礼乐仁义, 主张德治仁政, 充满实践性伦理和政治哲学。道家是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 它的哲学倾向是崇尚自然为主的天道观, 强调人们的思想行为应该符合“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认识上主张“绝圣弃智”, 在人生上追求超脱和逍遥。法家以商鞅、韩非子为代表, 其哲学倾向主张法制、重农抑商、以战求强, 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佛家则是印度佛教哲学的中国化, 即印度佛教与中国儒家, 特别是与中国道家的结合, 其主要代表是禅宗。

中国哲学的特点是文简而义丰, 一语而多义。中国哲学研究的主要是如何做人, 如何做圣人, 探究人生的价值, 人生的意义, 是一种现实哲学, 是一种现世哲学, 是一种实践哲学。中国哲学强调天地人物我的通感, 整体和谐和动态圆融, 就是所谓的天人和一思想和和合精神。中国哲学注重现世性的道德修为和建功立业, 强调学以致用。

二、中国文化精神

所谓中国文化就是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积淀。它包括自然和人文学科的各个门类, 内容丰富多彩。中国文化绵延流传, 通古贯今, 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从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方面来说, 中国文化既有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 还有儒释道的结合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天、地、人三才, 人居于中心地位。天人之间, 人为主导。在儒家学派中, 一贯反对以神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的重要特征与表现体现在道德实践中。强调个体道德实践的自觉性。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肯定了人的价值, 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和自觉性。

“贵和尚中”是指崇尚和谐, 追求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宇宙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 尤其是人与人的和谐。孔子主张“礼之用, 和为贵”, 提倡重和去同的思想, 肯定了事物发展的多样性, 表现出了有容乃大的宏大气魄。中庸之道是在“和”文化下的体现, 是为人处世的具体准则。

刚健有为, 是中国人积极态度的体现。它凝聚了民族的向心力, 具体表现为日新和革新的思想观念。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是坚持独立人格思想的体现, 正如孔子所言“士不可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三、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精神

哲学以自己的方式揭示了人类发展历程中复杂的实践关系, 它是对思维、社会和自然知识的概括与总结, 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是人类性的伟大事业。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形式、性质展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代的特征, 这些时代特征通过中国哲学内涵所体现出来。因此, 中国哲学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

首先, 中国哲学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外在折射。哲学理论反映文化精神内涵, 在宇宙观上中国哲学植根于“天人合一”的观念之上。儒家博施济众,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仁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要求人们生活要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人类道德的最高准则与自然规律之间是一而二, 二而一的, 这就使得中国人的思维观念并不是简单的“合一”。它是一个对立而又统一的, 双方有着密切联系的“合一”。因此, 这一过程早就了中国文化中所特有的辩证发展、整体合一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观念进一步推动了人们成己成物, 人我交融的现实人合格和品质, 不断效仿自然界万物发展之大道, 尤其是天地之间的刚健日新和厚德载物, 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大同社会的共同理想和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

其次, 中国哲学影响了中国文化精神价值取向的发展。哲学用一种批判的态度来审视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不断地构建新的世界观、方法论, 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规范人的行为。在中国哲学的熏陶下, 中国文化精神形成了中庸的价值取向。中庸之道也被视为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孔子认为, 中庸是一种最高的品德, 它是长久发展的真谛之所在, 也是达到和谐境界的有效方法。中庸之道的价值取向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规范了人们的行为, 指引了社会发展的向度。

最后, 中国哲学引领着中国文化精神的发展。哲学对于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它规范了人们的实践活动。人离开了正确的指导, 就会受到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约定俗成的规范的惩罚和制约。因此, 只有在辩证法和唯物史论的指引下, 人类文明才会逐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哲学对于人类的进步具有向导作用, 同样中国哲学引领着中国文化的进步。

总之, 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哲学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结晶, 中国文化精神丰富了中国哲学内涵。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哲学思想对时代文化的产生起到了推动作用, 它总结提炼了文明成果的结晶与精髓, 可以说它是文明成果的核心与灵魂。反之, 离开了中国文化, 哲学思想也就不复存在。没有文化的哲学是不可想象的。因此, 我们只有对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有所了解, 对中国哲学思想有深刻的认识, 才能理解中国文化与哲学的关系, 才能进一步的撷取文化中的哲学基因, 哲学中的文化精华。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 我们更应该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有深刻的认识, 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生活中折射的哲学智慧 篇10

一、小角度折射大课堂

生活中经常有细小的事情发生, 而这些小事背后却往往隐藏着许多大的道理。用生活中的小事来分析深奥的哲学道理, 就会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

例如, 《生活与哲学》中《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这一节指出:“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 既要看到主要矛盾, 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 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 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 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 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紧密相联的, 两点是重点中的两点, 决不是均衡论;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决不是一点论。因此离开两点谈重点是一点论, 离开重点谈两点是均衡论, 这都是错误的, 我们要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 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 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哲学文字对于学生而言, 很不容易理解。但如果从早餐的选择来加以分析, 这些深奥的理论就有了落脚点, 更易于理解。

每个同学都离不开早餐, 在他们的人生成长历程中, 每天吃早餐看起来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但实际上早餐选择吃什么, 就蕴含着对立统一的哲学问题。中国常见的早餐包括米饭、粥、鸡蛋、馒头 (面包) 、牛奶 (豆浆) 、面条、米汤、荤菜、凉拌蔬菜、蔬菜沙拉、水果沙拉。这些早餐食物各有优劣, 某种早餐食物中看, 某种食物好闻, 某种食物美味, 某种生态环保绿色营养。如果人们只注重自己的感观或者味觉而放弃生态环保绿色营养, 就会产生挑食行为, 从而影响其身体健康, 这说明他们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 侧重从矛盾的次要方面出发, 而没有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么多的早餐食物中有些属于主食, 有些属于辅食, 有些是主菜, 有些是配菜, 主次分明。如果只吃主食和主菜, 则会导致营养不均衡, 这说明他们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 只注重抓住主要矛盾, 忽视了次要矛盾, 没有意识到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美食家们往往能给食客开出一副副“良方”, 受到大众喜爱, 一是因为他们能看到每种食物的长项和短处, 而且能结合不同食物的优劣特点巧妙合理搭配, 既做到扬长避短, 又实现了互补互利;二是他们能从顾客需求中发现哪些食物是“重头戏”, 哪些食物又是不可或缺的, 哪些食物搭配起来最讲究, 哪些食物组合起来最美味营养。其实, 这些成功正是是缘于美食家们有意或者无意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哲学道理在饮食中发挥得淋漓尽致罢了。

用同学们最熟悉的早餐生活小片段来诠释哲学大道理, 学生一下就融入了哲学殿堂。趁热打铁, 用同学们校园中的现实小生活再来简化、践行哲学大道理, 学生会产生醍醐灌顶般的顿悟。

作为高二年级文科班的学生, 人生也像吃早餐一样, 是选择营养还是注重口味, 是要吃饱还是要吃好?这些问题其实就是哲学中矛盾的具体表现。它们既可能是成功的跳板, 也可能是失败的根源, 矛盾将会伴随我们的一生, 这就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请学生对自己的高二人生困难按照难度和重要性分类列出。学生认真思考, 小组合作探究, 组长回答问题, 老师细心统计并分类书写在黑板上。统计数据显示, 高二学生学习困难基本上是第一位的, 集中表现在:听不懂、做不对、学习效率不高、偏科现象严重, 尤其是理科和英语难学, 学习压力大, 没有时间玩;其次是人际关系方面困难:让父母失望, 关系不和, 与老师同学关系不好, 很孤单无聊, 失眠, 异性关系很难处理;再次是生活方面困难:吃饭太挤, 没有空调睡不好觉, 洗澡不方便, 伙食很差。从这些数据中自然而然就总结出一个哲学道理:学习困难就是主要矛盾, 人际关系困难和生活困难属于次要矛盾, 但二者在一定条件会相互转化。这就要求我们集中精力抓学习, 同时不要忽视人际关系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培养。从生活早餐中的矛盾直接过渡到“高二人生早餐”中的矛盾, 这样的巧妙转换触及学生的切身利益和现实生活困惑, 问题提到他们的心坎里了, 让他们产生认同感, 在给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观点的舞台的同时, 也实现了学生想说并且有话可说的教学场景, 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宽, 思维得到拓展, 情感得到丰富, 能力得到提升。哲学课堂的一个小知识点一跃而成为社会大课堂, 人人都是哲学家, 答案自然也就丰富多彩。

二、小事例渗透大德育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场景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2]回归自然是学生最憧憬的美事, 借助学生生活中的小事例, 教学吸人眼球, 激发兴趣, 引发思考, 启迪智慧, 令人反省, 促人奋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以升华。德育“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被誉为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 因为哲学课堂小事例生命力的迸发而平坦顺畅。

例如,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这一节的德育目标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认同;注重学生体验过程, 培养学生注重反思、发展自我的人本精神。笔者设置教学情境、精选生活小事例如下。

视频展示《是真的吗》: (1) 米洗得越干净, 稀饭就越好, 是真的吗?播放微视频, 试验表明, 米粒在水中经过一次搓揉淘洗, 所含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均会有所损失。因此, 淘米前不要浸泡米, 以防止米粒表层可溶性营养随水大量流失;淘米时要用冷水, 不用热水和流水, 也不要用力去搓;淘米以少丢掉碎米, 能淘去泥沙杂屑为准。 (2) 有人说,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淘米水也能变废为宝, 是真的吗?现实生活中, 有些人用淘米水浇灌植物;也有一些人用淘米水清洁厨房;还有少数民族用淘米水洗头发, 现在市场上还出现了“淘米水”牌洗发水。

针对这一视频, 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问题一:在学习生活中, 我们要抓大放小, 既要把那些“泥沙杂屑”排除掉, 又要重点保护那些“大米”。直面人生, 以你的偶像为例, 一个好人和成功者的关键究竟在哪里?

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好人要排掉心灵中的“灰尘”“泥沙杂屑”和“碎米”, 拒绝做一个低级趣味的人和坏人;成功者要扬长避短, 发现并发掘自己的亮点, 做大做强, 最终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同时高度简要评价了自己心中的偶像“大米”:姚明有高度, 刘翔有速度, 奥运冠军邹市明有力度, 韩红有美喉, 韩寒有文采, 钱钟书和季羡林国文特优, 何炅擅长娱乐主持, 马云擅长电子商务, 等等, 他们的身上都充满正能量。我们的一生面临多个矛盾, 但不能把过程中所有的矛盾平等看待, 必须把它们区别为很多次要矛盾和一个主要矛盾, 在重于抓住主要矛盾时, 也不要忽视次要矛盾。

问题二:也许我们就是一粒碎米, 要想成为“好大米”被保留下来, 得到精心发展, 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

学生一下抓住要点, 通俗形象地表达出:万物生长都有一个共同的道理, 人的发展同植物没有多大区别, 学生学习取得成功都需要一定条件, 就是学生要有这种想法和做法, 还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这种启发性教育和心理暗示让学生心领神会, 他们马上转变学习态度, 教育很成功。这充分说明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学生很好地理解主次矛盾是怎样转化的, 也很好地理解了“一定条件”, 这说明解决问题不仅要抓住主要矛盾, 还充分重视和利用了“一定条件”。

问题三:你认为“淘米水”就是一个失败者?

假如我们就是“淘米水”, 应该怎样进行自我评价。同学们讨论后指出开始给自己定性, 有的说自己学习上是失败者, 生活中是成功者;有的同学说在某几门功课上是成功者, 另几门功课上是失败者;还有的同学说自己现在既不是成功者也不是失败者, 答案各种各样。“淘米水”在一定条件下也有自己巨大的价值, 同学们都用自己的实际生活来证明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莫言曾经也是“淘米水”, 小学毕业的他却成功获取2012诺贝尔文学奖, 圆了中国几代人的梦。我们如何看待重点大学热和文凭热?你会怎样去选择, 为什么?学生找出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巧妙地落实和运用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知识点, 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去认识和解决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 让学生珍惜自己良好的受教育机会, 深层次地思考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三、小问题提升大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 不在全盘授予, 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 二要指点。而好的提问和指点, “必令学生运其才智, 勤其练习, 领悟之源广形, 纯熟之功弥深”。[3]因此, 教师要高度重视问题的设计。

如何从生活中科学地提出问题, 活跃反馈问题, 巧妙延伸问题, 进而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问题机制, 让生活化的小问题既能养眼顺耳动心, 又能拷问灵魂、启迪智慧、意味深长, 这是一个优秀教师问题意识和问题设计能力的目标追求。笔者在《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这节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如下探索。

在我们的成长生活中, 失败不可避免, 被讽刺、挖苦时常可见, 甚至“韩信跨下之辱”和挨打挨骂可能都有过, 你肯定对欺负你的人深恶痛绝, 可有人却说要感谢竞争对手和敌人。你一定很奇怪吧!请戈登给我们讲述他的成长故事, 你受到什么启发?

展示:2012年10月8日, 瑞典诺贝尔奖评审团宣布, 日本京都大学物质-细胞统合系统据点i PS细胞研究中心的长山中伸弥 (Shinya Yamanaka) 与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戈登 (John Gurdon) 因在细胞核重新编程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 从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戈登求学时的科学成绩为全班最后一名, 被同学讥讽是蠢蛋, 他的生物老师当年写了一份报告, 也是不看好戈登, 报告称“我相信戈登想成为科学家, 但以他目前的学业表现, 这个想法很荒谬, 他连简单的生物知识都学不会, 根本不可能成为专家, 对于他个人及想教导他的人, 这根本是浪费时间”。追求科学家之梦被认为不可能之后, 戈登转向研读英国古典文学, 并申请进入牛津大学基督学院就读, 之后获准转念动物学, 1960年获得牛津大学博士, 随后前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做博士后研究, 接着返回牛津大学担任动物系助理讲师。1962年, 他在牛津大学发表有关基因的重要突破报告, 首次提出人类全身的每个细胞都有同样的基因。他用成年狗肠内的细胞, 取出基因后, 再植入卵细胞内, 之后培育出复制狗。而当年老师笑他想当科学家的报告, 一直放在他的办公桌上。

在我们的生活中, 都有过很多次这样或那样的被无情批评和嘲笑的经历, 戈登也不例外, 他有过妥协, 更有过抗争, 最后他用自己的理性和努力改变了一切, 一直放在他办公桌上的那份报告成就了他的人生。作为高中生的我们, 假如老师在课堂上不留情面公开点名批评你, 你会怎么办?结合所学哲学道理加以说明。学生受到戈登事例影响, 在老师的指点下, 结合实际和理论知识积极表达, 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如果全是我的错, 老师在课堂上公开点名批评是无可厚非的, 因为师生的共同任务是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这个中心绝对不能动摇, 这是主要矛盾。纪律是次要矛盾, 如果不管好纪律, 课堂秩序就乱了, 那时纪律这个次要矛盾就会转变成主要矛盾, 这就严重影响了绝大部分师生的正常教学。既然学生错了, 知错就改, 浪子回头金不换, 老师的批评为他从矛盾的主要方面转变成矛盾的次要方面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 老师的批评是“忠言逆耳利于行”, 我全力支持老师的做法。

第二类:如果不全是我的错, 或者我根本就没错, 我也不会当场反驳老师的批评, 因为课堂教学才是主要矛盾, 纪律是次要矛盾, 不能颠倒二者关系, 否则就大错而特错了。但下课后, 我会去找老师沟通, 去掉“坏学生”这个标签, 矛盾的主次方面绝对不能混淆, 老师如果能接受我的解释, 我认为人无完人, 我不怪他, 还会全心全意支持他。

第三类:如果我的负面影响不大, 老师不应该在课堂上公开点名批评;如果负面影响很大, 老师完全可以采取其他措施约束我的行为, 为什么就单纯一味地批评学生呢?课堂教学才是主要矛盾, 老师首先脱离这个中心, 是他的不对。因此, 我会当场主动解释, 避免老师继续脱离主题。人无完人, 任何事物有利有弊, 老师为何不看我的主要优点, 而侧重盯我的缺陷, 学生就出现一点点错, 老师为何立马给学生定性呢?矛盾的主次方面也就被搞错了, 因此不予支持。

这些回答充分体现出学生能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 很多学生开始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探索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做人之道, 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结语

以学生生活中的小事为引子, 说他们想说的话, 说他们愿说的话, 问他们想问的问题, 解答他们内心的困惑, 语言简单朴素, 问题简明扼要, 答案生活化, 用学生的小生活来解读哲学大道理, 再用哲学大道理指导学生小生活。这种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逻辑思维水平、方式和习惯上的课堂, 立足点虽小, 道理却大, 效果非同一般。

摘要:哲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哲学教学中, 通过生活中的小事例, 以小事例折射大道理, 讲述其中包含的哲学理论, 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其中小事例的选择十分重要, 既要带有生活趣味, 又要能体现哲学智慧。本文立足现实生活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取以小见大的教学方式, 增强哲学教学的亲和力和现实感,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哲学”, 并领悟到“哲学使人聪明, 使人智慧”, 从而使其喜欢哲学, 积极探究运用哲学。

关键词:哲学,课堂教学,德育

参考文献

[1]钟燕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哲学与学生生活的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 2013 (20) .

[2]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8.

生活中的哲学 篇11

关键词:哲学;人生

中国人有句老话,是“人生在世”。人是怎么生活着这个世界上?对这个时间抱有怎样的态度?这是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同时这也是哲学上的问题。哲学不以追求知识体系或外部事物的普遍规律为最终目标,而是人对世界的态度,讲人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真理能带给我们自由,科学给予我们知识,只有哲学才会赋予我们智慧。哲学有两大领域,一个是对世界的思考,追问世界到底是什么?另一个是对人生的思考,追问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因此,哲学脱离人生,将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学,将是盲目的。人的一生是充满矛盾和痛苦的过程,哲学就是教人以经得起痛苦和磨炼的人生态度之学。

很多文学作品中都充满哲学。《红楼梦》是我最爱的书,百看不腻,里面有很多的哲学观点,这些观点也会在我们生活中出现。原书第三十一回史湘云在大观园中看荷花时教导丫鬟翠缕说:“天地间都有阴阳之分。比如天是阳,地就是阴;水是阴,火就是阳;日是阳,月就是阴。”说起阴阳自然就联想到中国道教的八卦,黑白之分即为阴、阳之分。道家哲学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这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阴”、“阳”变化的原理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资料上说古人称“阴阳”而不称“阳阴”,看似简单的先后顺序却与古人对世界起源的逻辑有关。古人是从物质世界的本质气体及其运动定义“阴阳”。古人认为的世界创生次序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即天地)。“无极”即“混沌”,即散漫飘荡的水汽;“太极”即“圆心”,圆心的出现和圆周运动的发生同时进行,圆周运动加速旋转,上下两端随即产生离心力,轻者便上升形成天,浊重者便下降形成地。“天”“地”就组成了世界,便有了阴阳之分,也因此有了阴前阳后之分。而在我们生活中,有“阴”便有“阳”,这也是作为一个统一体中的矛盾双方,相互排斥、斗争,却又相互依存互为所用,二者在一定的限度内平衡。比如黎明前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过后天便会大亮,正说明“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这一阴阳互恒的规律。

还有一处就是第十三回中秦可卿逝后托梦王熙凤说“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有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狐猴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从这句话中看到了宿命论的认识。宿命论是源于东方文化中并且较早出现的一种世界观。宿命论认为在人类诸多的神秘变化的命运现象中存在一些必然法则的定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而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由于这一系列的判断,可得出“世界是宿命的”结论。所以无论贾府还是现代的我们,都不应该由于宿命论的存在而消极沉沦,自暴自弃,因该积极发现、认识规律,再利用规律,改变可以改变的命运。

生活中有很多例子,大家可能随时当了“哲学家”、说了一句饱函内涵的哲理句子,却没想到这就是在哲学的层面上。一次家庭聚餐,就流行趋势进行讨论,舅舅说三十年前流行喇叭裤、长裙,今年又流行这些,生活看来就是一个圆,走一圈又回到原点。当时觉得这句话说得真是太贴切了,事实也确实如此,随之心里一惊,人人都是生活的“哲学家”啊。

小学作文课上,一名小学生写到自己今后的梦想是当一个小丑。在应试教育的强压下,中国的大部分老师都会觉得这个小孩“胸无大志,孺子不可教也”,换做国外轻松的教育环境,老师会说“感谢你把欢乐带给了大家。”教育模式的不同导致了对同一结果的不同反应。无论想干什么都是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所在,今后因为种种原因也不一定实现,但是作为长辈,过于狭窄的界定了成功的意义,观念和教育方式的不同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也许当孩子说他想当科学家、医生、宇航员等等的时候,家长和老师会开心的赞赏,但是长大成人后有多少人真的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孩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还在很单纯,五彩绚丽,我们不能用成年人的视角去扼杀他们美好的梦想。任何事情都应该从长远考虑。

“至于教育,我们知道关键在于内涵而不在于程度。”《哲学与人生》一书第十四章中说到。前段时间某大学的教授病情已经稳定但还是不愿转入普通病房,他觉得自己的生命比其他那些文凭一般但等待急救的人更珍贵。一个人的人品不能按受教育程度来排列。学历高的人,难道就一定很有涵养吗?教育工作所承担的是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肩负的责任是重大。论语中提到,君子要三省吾身,其一就是“传不习乎?”意思就是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了么?

有时候假期出去旅游,人山人海,很多著名的景点因为拥挤和长时间赶路的疲惫都懒得去挤一挤看一看。旁边的家人要去看还催促他们快点,赶紧离开。等到休息时听到他们的介绍又觉得无比可惜。生活中太多时候我们因为种种原因忙着赶路而忽略了路上的景色。在停下脚步观看的时候不也是给自己一点时间休息,走好下面的路吗?我们太容易追求自己想要的结果而忽视过程中的“美景”,殊不知有时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对人生境界的问题,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哲學并没有想象中的难懂,她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哲学的观点去理解生活,用生活的片段去诠释哲学。借助哲学的慧眼帮助我们一起追寻生活的真相。

参考文献

[1]姜朝晖. 生活中的哲学[J]. 海潮出版社,2010.

[2]林宏华.哲学与人生

作者简介:张珊睿(1990~),女,汉族,云南曲靖,学生,硕士研究生,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生活与哲学》课本插图需要完善 篇12

然而, 笔者认为《生活与哲学》课本插图仍有一些值得改进之处。

一漫画中的中国元素偏少

教材中的漫画插图并不多, 仅有的几幅大多是外国人物形象。教材第6页《烛光照亮小屋》、第15页《一人骑二马》、第28页《上帝在第四天造出了太阳、月亮和星星》、第29页《古希腊哲学家激烈的争论》、第39页《谁先谁后》以及第71页关于吃水果的漫画均是高高的鼻梁, 从衣着和形态上学生都不难看出是外国人物形象。第9页《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中画面上的建筑也是长条尖顶的西方建筑特点。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对教材中的漫画特别感兴趣, 然而学生在研读时感受到的比比皆是西方文化的元素, 仿佛所学的哲学是一部西方哲学史。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然而如果没有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亲近, 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便无从谈起。作为高中政治学科理应承担起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学生民族情感的责任。除了在《文化生活》模块中进行集中的教学和感受外, 也应在其他模块教学中进行渗透。然而《生活与哲学》漫画设计中国元素偏少, 学生自我研读时缺少必要的感受, 也妨碍了教学中对中华文化的有效渗透。

二部分图片标题说明欠妥

教材第7页漫画画面内容是古人对着一头牛弹琴, 急得满头大汗, 而牛却不以为然, 陶醉于享受美味。依据画面的内容完全可以用“对牛弹琴”这个成语, 然而该幅图片的标题却是“动物听音乐”, 让人颇感意外。中国一些独特的文化元素如古诗词、成语等语言简洁却富含哲理、寓意深刻, 不仅能帮学生感悟哲理, 更能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而哲学生活教材在这一点的设计渗透上似乎考虑不周, 存在明显的欠缺。再如课本94页《璀璨的中华文明如一幅瑰丽的历史画卷》这一插图, 对构成这一组图的四幅图片是这样表述的:都江堰——长城——莫高窟——文学名著《红楼梦》。文字语言表述不工整、不合理, 《红楼梦》前有修饰语, 而其它却没有。阅读时总让人感觉别扭。《红楼梦》是文学名著, 那其它的是什么呢, 为什么不点拨到位呢?笔者认为应改成这样:世界水利文化鼻祖——都江堰;世界八大奇迹之一——长城;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莫高窟;享誉世界的中国文学名著——《红楼梦》。这样一改更易让学生读懂, 给学生更大的兴趣想象空间, 也更贴近和突出主题, 也能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华文明的璀璨。

三部分图片需要紧跟时代

教材第38页展现的是2003年杨利伟坐神五进入太空, 距今已整十年, 从2003年至2013年神舟号系列飞船已从神五发展到了神十, 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有了快速的发展和最新的成果。教材中有些图片是作为经典历史事件图片出现的, 而现代科技成果这类图片应紧跟时代, 否则学生在阅读时不免产生陈旧感, 虽然也能说明相关哲理, 但若能使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图片效果会更好。教材中存在类似问题的图片如教材第48页的2004年“勇气”号登陆火星的图片, 距今也近十年的时间。教材在历次修订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对其中的部分图片进行更新。

四部分图片如果附有注释则更完美

在新一期的《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刊登了王恒发老师的一篇文章《视通乾坤万里外思入风云缥缈间》, 此文对《生活与哲学》中的《文苑图》进行了解读及教学价值的研究, 说明文苑图不仅恰当地反映了教学内容, 更蕴含着丰富的国学知识, 深入研究让学生收获颇多。但对多数教师而言, 如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往往很难解读得如此清晰、透彻, 要带领学生读图也只能是浮光掠影;有时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 甚至无暇顾及教材中的图片展示内容。如果教材能对部分专业性较强、较难懂的图片如《文苑图》、《庐山高图》等加以注释, 既丰富了教材, 扩大了学生的知识涉猎范围, 又降低了学生自主阅读的难度, 还能激发部分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探究热情。虽然多费了些笔墨又何妨。

上一篇:流行音乐的社会功能下一篇: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