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的社会功能

2024-10-06

流行音乐的社会功能(共12篇)

流行音乐的社会功能 篇1

前言

流行音乐通常是指人们喜闻乐见, 且能自己参与表演的一种音乐形式, 是一种不需要经过严格训练的音乐。在一些专业的权威理论著作如《中国大百科全书》 (音乐舞蹈卷) 中对流行音乐 (通俗音乐) 是这样解释的, “通俗音乐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它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 亦称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多取材于人民群众日常的生活和感情, 歌词较为口语化, 音域适当, 令人感到自然、亲切, 形式短小、通俗, 易记易唱, 有广泛的参与性, 具有平民化和大众化的特征, 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音乐需求。

一、流行音乐的社会地位

流行音乐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当今乐坛, 流行音乐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越来越多的各层次的人群热衷于流行音乐, 这是由流行音乐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我们发现, 流行音乐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流行音乐“借助现代文化工业日臻完善的传播手段和复制技术手段”迅速改变着我国社会音乐文化的格局。流行音乐是以满足社会需要而产生与存在的, 所以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音乐就会出现什么样的作品来让人民群众欣赏和传唱。从出现到现在, 流行音乐自身在不停地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自己。

流行音乐作为音乐学科的一个分支, 它与其他的音乐体裁一样, 都是音乐艺术的一种形式。欣赏交响乐或古典乐等一些严肃音乐, 需要我们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与深厚的音乐知识, 才能够真正地听懂大师们所要表达的情感与内容。但是, 聆听流行音乐却没有如此高的要求, 因为流行音乐的旋律简单, 且朗朗上口, 很容易被人记住。正是流行音乐在社会中这种平民化和大众化, 会让听众听起来觉得音乐离自己很近, 似乎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诉说着自己的心声, 是自己心中的独白,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感情去解读自己喜欢的歌曲。无论是否经历过专门的音乐训练都能够演唱和欣赏流行音乐, 这完全是由于流行音乐通俗易懂、易学易唱、旋律清新优美、风格多样的人民群众性的特征, 同时也注定了流行音乐成为一种潮流与时尚、成为一种众星捧月的艺术形式。由于流行音乐合乎时代发展的规律和迎合人民群众口味的特点, 促使了流行音乐自身不断地变化与发展, 不断地创新和完善, 从而在整个音乐领域牢牢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而且成为时尚的宠儿。在流行音乐自身的发展和传播过程中, 它所展现的引导力度和影响范围也同样是不容忽视的。这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即艺术来源于生活, 艺术又能动地反映与影响社会生活。

二、流行音乐的社会作用

流行音乐的社会作用较为突出的表现为其教化功能, 所谓流行音乐的教化功能是指流行音乐对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操、道德品质、人格魅力等精神素质方面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从音乐美学角度来看, 流行音乐的独特性源自审美特征的独特性。它固有的平民性、新潮性和宣泄功能等美学特征, 拉近了演唱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产生互动, 且能引发共鸣。这种互动、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感染人, 具有较强的教化功能。

(一) 陶冶情操, 在轻松享受音乐的同时提高人们的音乐审美水平

流行音乐以平民化的音乐语言, 平白直叙的表达方式, 生动活泼的韵律以及不拘一格的演唱形式, 可以使欣赏者在轻松愉快欣赏、享受音乐的同时, 增强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音乐影响人的思想行为不同于填鸭式等硬性方式, 它是一种软力量。在音乐史上有记载的例子, 如孔子听《韶》后, “月不知肉味”, 并不是某人命令他失去味觉, 不准食肉, 而是音乐特有力量的体现, 也可以说是潜移默化。虽然这是各种音乐形式起作用方式的共同性, 但是流行音乐潜移默化的更为明显。例如现在比较流行的“班得瑞”的乐曲, 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器乐作品的欣赏和审美能力。一些励志歌曲如《男儿当自强》、《真心英雄》、《铿锵玫瑰》等等, 每当人们听到这些歌曲, 就会被其中的豪情万丈所打动, 充满活力和激情。特别是在心情沉郁、低落的时候, 听到这些歌曲就会为之一振, 充满激情。

(二) 流行音乐为人们提供心理解压方式并能健全个体的人格

音乐欣赏是欣赏者通过聆听音乐, 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愉悦的一种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 欣赏者在听觉感应的基础上, 通过个体的心理感应达到一种共鸣和情感的升华, 从而使消极的情绪情感得以疏导, 心境得以变得平和。欣赏音乐的过程是一个美的享受过程, 也是一个心灵净化、精神升华的一个过程, 欣赏者的个人情操和品格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且在这个不断接受美的过程中, 完成个体的人格塑造。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之下, 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 面对各种各样压力, 特别是青少年学生, 在世界观、人生观没有完全建立的前提下, 他们对具有文化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歌曲、民族歌曲、戏曲等产生抗拒。而流行音乐是一种时尚的娱乐方式, 容易模仿与参与, 使青少年获得感情的共鸣, 为青少年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使青少年能够表达和调节自己积极和消极的情绪。流行音乐满足了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心理需求, 为青少年放松心情, 缓解学习压力提供了宣泄方式。

百家争鸣的流行音乐作品构成了丰盛的音乐文化宝库, 它既满足了人们追求真、善、美的需求, 又使人们在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升华。如歌曲《我的中国心》、《红旗飘飘》使人们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让世界充满爱》唱出了人们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常回家看看》充满了温情, 每当唱出这首歌时都会想到自己的父母, 充满了暖意。这就是音乐的心里内化作用, 通过对健康的流行音乐欣赏、演唱, 使人们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人生观、世界观等等方面得到升华。

(三) 流行音乐在传播中塑造着现代人的综合素质

当今社会中流行音乐的传播、演唱随处可见, 可以说, 只要是有人烟的地方就会有流行音乐的存在, 只要有音乐播放的地方就会有流行音乐的传播, 这就体现出流行音乐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特征较强的参与性。流行音乐的音域适当, 旋律易记易唱, 结构简单, 聆听每一首歌曲的时候所产生的共鸣都极具有个体性, 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诠释歌曲的涵义, 从而能够获得创造的满足感。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渴望有着较高的综合素质, 他们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弥补自己综合素质上的不足, 但很多人对于音乐修养上的缺陷却不知从何入手。因此, 弥补音乐修养的缺陷成为了人们重要的追求, 特别是大学生们。而流行音乐的出现, 比如说卡拉OK的演唱可以弥补演唱技巧方面的问题, 吉他、贝司、电钢琴、萨克斯、电吉他等现代乐器, 成为当代大学生们学习乐器的首选, 也成为他们提高自身音乐修养的重要手段。而现今较为流行的网络音乐, 也为大学生们的音乐实践提供了平台。对网络音乐的参与创作, 不仅仅提高了他们在音乐方面的知识, 也相对提高了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流行音乐的广泛传播将影响和塑造着当代人的综合素质。

三、小结

流行音乐的存在和发展不仅仅是因为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也同样是因为它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流行音乐满足了社会大众的音乐需求, 反过来社会又造就了流行音乐的繁荣。流行音乐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纾解社会压力、提高人民群众审美水平和提高全民素质的作用, 是社会发展中的一支重要的文化力量。在当今中国现代化加速发展和社会转型日益深化, 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 生存竞争的压力造成人们精神上日益焦虑和空虚的特殊时代, 充分发挥流行音乐的社会作用对全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浩《刍议流行音乐的教化功能及其异化》【J】.《中国音乐学》2006.03.

[2].杨春景《流行歌曲的文化审视》.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

[3].李广《音乐与素质教育》【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04.

[4].王新娇葛朝辉《流行音乐是一个良好的教育平台》【J】.《科教文汇》2008.11.

流行音乐的社会功能 篇2

当前学校教学改革要紧紧围绕素质教育来进行。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求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还要具备劳动技能素质及艺术修养素质等。舞蹈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它是人类起源最早的艺术形式。它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而且还能健美学生的形体,有助于学生保持正确的姿态,精神饱满,逐渐养成一种习惯,既坐有坐相,站有站姿。

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越发感到舞蹈给学生带来的变化,我认为在小学开设舞蹈课非常必要,这是因为:

一、舞蹈是跨越美育的门槛

舞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表演能力。舞蹈就其特点来说最容易被小学生接受。由于他们年龄小又活泼好动,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很适合接受舞蹈教育。在实践中发现,小学生大部分都很喜欢舞蹈,每当上舞蹈课时都兴高采烈,因为他们可以在舞蹈课上穿上鲜艳的形体服,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同时感受着美的线条,变化的造型,欢快的律动。他们可以在舞蹈课上学到各种舞蹈步伐,做各种舞蹈动作,表演各种民族舞蹈。他们还可以在舞蹈课上欣赏到古今中外的优秀舞蹈作品。这些教学内容的安排,无疑对学生在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等方面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在舞蹈艺术的王国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逐渐了解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如:为什么起源于西欧宫廷的芭蕾舞,现在已成了“世界的艺术”,一部《天鹅湖》在世界各地舞台上久演不衰;为什么非洲的黑人舞蹈那样钢劲有力,而东南亚的舞蹈却婀娜多姿;为什么傣族舞蹈总爱模拟大象和孔雀,而内蒙古的舞蹈家总把自己比做大雁和骏马,原来这是舞蹈艺术存在的共同美感和审美差异。

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舞蹈教学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动作的积累,身体的协调性强了,表现能力、欣赏能力、审美能力都逐渐提高。他们能够分辨动作的美与丑,能看懂舞蹈动作的语汇,能用舞蹈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此同时,他们的节奏感也增强了,感受音乐的能力提高了,能听辩出音乐中表达的喜怒悲欢。这种在美的享受中接受的教育,具有一般注入式教育所没有的特殊功能。能长期受到这种艺术熏陶的学生,无论思想行动,还是衣着品位都与众不同,高雅不俗。

二.舞蹈可以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

在实践中还发现,舞蹈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健美学生的形体,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反映敏捷,记忆力增强。据调查一般文化课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如果能使他们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就可以提高学习成绩。舞蹈就可以帮助学生做到这点,跳舞时,除了身体和情感并用,还要精力集中。因为教师在示范舞蹈动作时,学生必须记住它的动律、流动路线、内在情感及节拍,将这些信息输入大脑并很快用身体表现出来。如果没有高度的指向和集中是不可能完成的,如蒙古族舞蹈的“骑马步”动作,就是运用头部、肩部、腰部及手脚配合而成,教师在示范此动作时,就要求学生要精力集中,注意观察动作的变化过程,然后模仿练习。学生如果稍不注意,就无法正确完成动作,要想学会舞蹈,就要求学生必须做到高度注意,经过这种持续的训练,能促使学生养成高度注意的好习惯。由此及彼,当学生学习其他课程时,由于他注意力集中,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就比较快。因为人的知识和能力是后天培养的,舞蹈有利于学生提高注意力,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会了舞蹈,收获更大的还是在于高度注意力的培养。

舞蹈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舞蹈课所需要的是身心会通,想完美地表现一个舞蹈,就要记住那瞬间变化的动作,记住音乐形象与音乐节拍,还要记住舞蹈动作、舞蹈队形和每一个乐句所表现的情感。如果学生的大脑多储存一些复杂的信息,并经常去丰富它、运用它,学生就不会迟钝笨拙,记忆力会逐渐增强。

通过教学实践可以肯定,在一定时间内听节奏、想动作、做动作能促使小脑和大脑同时启动。一是提高了他们的注意力;二是能促使他们的思维发展,使他们的听觉、视觉、思维等方面得到变化;三是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学生由于接受了舞蹈教育而进行的一种良性循环,使他们变得思维活跃,动作敏捷,注意力集中,学习成绩普遍提高。

三.舞蹈可以健美学生的形体,增强学生的体质 通过实践证明,舞蹈还可以改善学生形体,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众所周知,现在的中、小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由于从小娇生惯养和家庭的过分溺爱,加上只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忽略了身体锻炼,多数学生体质较差,不是过于肥胖就是瘦弱多病,发育不良,含胸驼背比较普遍,舞蹈就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改变不良的身体姿态。舞蹈课深受许多平时不喜欢体育运动的女学生的欢迎,因为舞蹈课运动量的生理曲线是波浪式,运动规律是大、小运动量交替结合,这一运动特点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学生在舞蹈课上不仅学会了舞蹈,陶冶了情操,而且身体得到了锻炼。如跳跃动作可以促进学生弹跳能力,踢腿动作可以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学生跳完一个节奏欢快的舞蹈,可相当于在二百米的运动场上跑一圈。这样的运动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能长期得到这种锻炼的学生,不仅发展了肌肉韧带,锻炼了内脏器官,改善了肌肉质量,调节神经,帮助减肥有一定的作用,而且还能改善学生的体形、体态、柔韧全身关节,使身体各部位保持匀称。舞蹈教学的关键是培养人体正确优美的姿态。一举手、一抬足都要保持美的线条。从地面动作到扶把练习,从蹲到跳跃至始至终要求学生做到收腹提臀、全身挺拔向上。学生在长期的舞蹈训练中形成的一系列优美姿态逐渐取代了含胸驼背的不良姿态。由此可见,舞蹈课上学生学会的不仅是舞蹈,收获更大的是自身形体的变化和体质的增强。学生在获得艺术熏陶和美的享受的同时,既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又健美了形体,以舞健身、以舞健美,正在成为他们的普遍追求。综上所述,舞蹈不仅能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还能健美学生的形体,增强学生的体质。目前,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建议和呼吁,在中、小学校开设舞蹈课,舞蹈的教育功能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事实上从中、小学校园的信息反馈,舞蹈教育对于开展第二课堂,对于丰富学生的文娱生活,参与各种文艺演出,甚至校际庆典,中外交流,师生联谊,都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教师:__

流行音乐的社会功能 篇3

关键词:群众音乐文化,社会功能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国一些大中城市开始了新一轮的全方位、大规模的规划、改造和建设。一大批具有时代特点和城市个性的文化广场出现,成为各大城市的象征性标志,绚丽多姿的城市广场群众音乐文化也如朵朵奇葩竞相绽放,形成了城市文化中一道独具魅力而又鲜活靓丽的文化景观。本文将对新时期城市广场群众音乐文化的社会功能进行探讨。

1 城市广场群众音乐文化产生的原因

首先,音乐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礼乐文化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三千多年前周朝,就有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同时也被称为礼乐之邦。城市音乐的出现时人民群众文化发展的历史产物,他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被广大群众所普遍接受,随着一代代的传承,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广场群众音乐,对于其中文化内涵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其次,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娱乐方式更加丰富;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通俗意义上如麻将、逛公园广场等娱乐活动,而这时群众音乐广场的兴正好适合群众的现代娱乐观念,不仅可以给青年人激情与活力,也可以为中老年人提供休闲健身的场所。在群众广场音乐中人们可以融入其中,放松身心,在丰富娱乐活动的同时,也发扬了这种新兴的娱乐文化。最后,城市广场群众音乐的娱乐方式适合当代大众的娱乐观念;城市工作人群上班压力普遍较大,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户外放松身心是必不可少的,群众音乐为大众提供了娱乐场所,群众可以自由进出,没有约束。相比于在家看电视,上网等娱乐方式在身心健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这也符合群众的现代娱乐观念。

2 广场群众音乐文化的社会功能

(1)休闲娱乐功能。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群众自我娱乐意识不断得到加强,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身边的广场上参与或欣赏各种体育健身和文艺表演活动,松弛紧张的神经、缓解焦躁的心理,在休闲和娱乐中愉悦心情、陶冶情操。

(2)抒发情感的功能。群众广场音乐中之所以抒发情感功能,是因为音乐中的非语义组织结与人们的情感意识相对应,音乐节奏可以激发人们的内心情感,音乐中的语言符号承载着与听众进行情感体验的功能。因此,在社会公共场合尤其是在城市广场中,音乐可以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

(3)文化交流功能。广场群众音乐文化是最具公共性与开放性的,其文化交流作用、文化辐射功能是其他文化形式所无法替代的。随着我国城市之间交流的日益频繁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广场群众音乐文化已经成为了展示城市魅力的重要“窗口”。广场群众音乐文化的建设和开展,促进了不同地方、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与此同时,广场群众音乐还充当着专业音乐与群众衔接的桥梁作用,为音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展示舞台,拓宽了其发展空间。

(4)教育导向功能。广场群众音乐文化直接面向广大市民,群众参与面很广。广场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特别是一些大型的广场文艺演出和节庆活动,往往突出主旋律,内容健康,格调高雅,集中展示了城市文化的优秀成果与艺术精华,在满足广大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倡导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和提高了观众的审美意识、欣赏水平,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导向作用。

(5)促进经济功能。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广场群众音乐文化活动为政府加快文化融入市场、企业利用文化建立市场的双向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政府主导、社会投资、群众参与的社会办文化的形式成为了广场群众音乐文化的主要运营方式。此外,搞好广场群众音乐文化建设还有利于推进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创造良好的城市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投资。

建设多样的广场音乐文化形式,可以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提高了群众的文明素质。通常情况下,人们大多数都是自发性的参与广场音乐活动,放松情感,享受音乐带给人的舒适,因此,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城市广场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创建,认识到群众音乐文化的社会功能,丰富城市居民的日程生活,让人们从日渐紧张的工作环境中得以解脱。此外,为了让城市广场群众音乐活动得到长期可持续发展,各个相关的城市文化管理部门,尤其是从事广场音乐文化的艺术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对文化活动形式的创新,并积极指导音乐表演的内容,确保广场音乐文化更加贴近群众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3 结语

广场音乐文化建设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一座城市精神文明的窗口,广场音乐文化的推广和普及一方面净化了城市的文化风气,另一方面则在不断丰富城市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进而,为人们创建一个更加积极健康的生存环境。为此,相关文化部门应该积极推动城市广场群众音乐活动的建设,可以通过一些文艺骨干指引群众进行音乐文化活动,使广场音乐活动更具专业性。

参考文献:

[1]赵冰冰.浅谈群众广场文化功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4).

音乐的社会功能 篇4

一音乐的美育功能分析

在两千多年前庄子就提出:“原天地之美, 而达万物之理。”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响运用, 表达思想感情, 反应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 它的美学特征是凭借旋律, 节奏等一系列音乐构成要素, 表现作者的审美感情, 引起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 激起美感得到陶冶和感染, 因此音乐作为意识形态具有表情达意、移风易俗、审美娱乐的功能。

1. 表情达意

人有丰富的感情:欢歌、乐唱, 悲吟、哀咏。然而, 表什么情, 达什么意, 寄寓什么思想, 却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观。

审美观具有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阶级性。由于地理方位的不同, 加之经济发展程度不同、风俗习惯不同, 因而音乐审美也表现出差异, 北方民众喜爱粗犷、高亢的梆子腔、皮簧腔, 而南方民众则喜爱柔婉、抒情的昆腔。

2. 移风易俗

《汉书·艺文志》说, “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这是因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乐记》认为“乐”有感化、礼化、德化、道化的陶冶作用。所以, 我国历来主张“乐和”, 和天地、和自然、和社会、和人间。在感情上, 求得人与人的融洽、谐调、中和, 使得上下长幼、人各安其本分;在征伐中, 力促“民齐”, 以使“民劲城固”, 这是乐和感召人、鼓动人、团结人的力量所在。把“乐”作为移风易俗的重要手段, 把音乐的功能提到礼的高度、德的高度、道的高度, 这是音乐的重要目的。

3. 审美娱乐

音乐的怡神娱悦早就为人们所追慕, 它是国家生活、民族生活、社会生活, 乃至个人生活中一张一弛的“驰”, 是不可缺少的一面。音乐的审美、娱悦作用是音乐富有强盛生命力的保证, 是人们、社会、民族、国家所需要的功能, 也是人们生活、社会生活、民族生活、国家生活所必需的组成部分。

二音乐的表现功能是思想感情的表达

音乐是以表情性为主, 描定性为辅的, 是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概括和艺术再现。音乐语言有共同性、世界性, 能超越地区界限, 所以有相对共同性的音乐审美观。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层、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经历能影响创作者和欣赏者的不同艺术趣味和神明习惯, 其时代的审美有很大的区别。因此, 音乐审美观又具有个别性。

三音乐的社会功能

从音乐的产生过程来看, 首先来自美的魅力, 人们通过耳濡目染, 产生潜移默化的美育作用, 它的功能还包括智育功能、思想功能、德育功能等。

长期以来, 人们认为“对牛弹琴”是徒劳无益的, 得不到任何效果反应。但科学试验, 证明常听音乐可使奶牛多产奶。人脑通过音乐刺激活动程度就越高越发达, 如爱因斯坦不仅是科学家, 也是著名的音乐爱好者, 音乐对他的刺激增进了他的科学思考。还有许多科学家认为, 音乐能促进大脑中酞的分解运动, 脑酞正是形成思维、记忆的关键动力。因此, 音乐能促进大脑, 促进人的智力功能。

音乐, 能使人感染, 产生联想, 引起共鸣, 让欣赏者为音乐美所陶醉, 与音乐同欢乐、共哀伤。这就体现了音乐对人们心灵的影响, 显示了音乐的思想功能。贝多芬, 人们尊之为伟大的音乐家, 与此同时, 也称他为伟大的思想家, 宣传鼓动家, 甚至称他为“政治家”。因为, “扼住命运的咽喉”“为了自由和进步”“通过斗争获得胜利”, 既是他个人的毕生信念, 也是他作品中热烈赞颂极力宣传的思想主题。

音乐课外活动也同样蕴含着思想渗透和教育功能。音乐与体育也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广播体操音乐, 体育向艺术化提高。现代科技项目中, 首先在自由体操评分规则中规定, 在满分十分中没有音乐就得减去一分, 音乐失误或动作与音乐配合得不好也将扣分。音乐使硬邦邦的体操动作与优美的舞姿组合成一串诗情画意般的艺术品。

由此看来,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互相渗透、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美育有自己独特的功能, 它是智商和德育不能包括也不能代替的。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 对德、智、体有巨大渗透和潜移默化的作用。音乐在现在教育, 未来教育将越来越显示其特殊意义。因此, 学校要开设音乐美学, 大力组织丰富多样的音乐审美活动, 积极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审美实践, 如参与学校、社会的各种演奏演唱会, 参与并观赏民族的、民俗的、礼仪的各种音乐活动等, 让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得到政治的、社会的、民族的、民俗的、礼仪的等感受和知识, 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历的社会功能 篇5

学历的社会功能

历史地考察, 学历的社会功能是一定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的产物; 在现代社会中, 学历既具有个人人力资本存量的标识功能、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功能等正向功能, 也具有可诱发教育寻租和过度教育等负向功能。学历的不同历史形态取决于社会母系统、教育子系统以及人自身的不同发展阶段; 历史地看, 学历大体要经历由师从制到文凭制, 再从文凭制到证书制这样几个不同历史形态的发展过程。学历的历史形态不同, 其社会功能会呈现出相应的差异。・ 学历由于与教育的密切关系和作为社会过程的一种析出物,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发挥着十分独特的社会功能。现在, 人们一说起学历, 往往立即本能地将其与文凭划为等同。其实文凭并不是学历的惟一历史形态, 至少不是它的最初历史形态, 也不会是它的最终历史形态; 文凭作为社会过程的一种析出物, 只是近百多年的事。历史地考察, 学历的社会是一定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的产物, 而学历的不同历史形态则取决于社会母系统、教育子系统以及人自身的不同发展水平阶段。本文试就学历的社会功能特别是它在现代社会中的社会功能以及学历的几种主要历史形态进行若干探讨, 文中所涉及的学历概念除非特殊说明, 主要是指与就业相衔接的高等教育学历。学历在现代社会中的社会功能学历, 意谓学习的经历或受教育的程度。但是, 在现代社会中, 以文凭形式所呈示的学历, 其含义远非如此简单, 它具有个人人力资本标识功能和收益功能这类正向功能, 也具有诱导教育寻租或过度教育等负向功能。・ 1. 学历是个人人力资本存量的重要表征形式, 它具有该存量的标识功能在人力资本理论之前的劳动力市场模式中,劳动力被视为都是同质的。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这种观点已不再被人接受。人力资本学说认为, 教育是一种投资与创价活动, 一个人接受的教育越多, 他所拥有的人力资本也就越多。由此可以导出: 学历可以表示一个人通过正规教育所获得的人力资本存量有多大, 从而表明其持有者在一般意义上拥有多高的技能与发展潜能。学历所具有的个人人力资本存量标识功能,使其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了重要意义。首先, 学历在劳动力市场上被视为是一种筛选装置, 它可以帮助雇主把符合自己要求的雇员从求职中识别出来。提出筛选假设理论的美国教育经济学家迈克尔・史潘斯认为, 在劳动力市场上学历被当作一种最有效、同时相对于其他信号( 如年龄、性别、肤色、种族、婚姻状况、经历等) 来说较为公平的信―号, 市场假定它识别了求职者的专业资格和一些难以测量的个人特征, 如认知技能、决策能力、动机与态度等重要素质, 这些素质与求职者所接受过的.教育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某种关系。雇主据此对求职者的生产效能与培训效率作出条件概率评价和排序预测, 从而决定是否雇用这名求职者并安排到何种岗位上为宜。其次, 学历对所具有的个人人力资本存量标识功能对雇主还是一种风险防范机制。在现代经济体系中, 人力投资对投资者而言越来越具有风险性。虽然一个求职者的能力或生产效能并不完全直接取决于学历, 但是提高雇员的应聘学历资格有助于降低人力投资风险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的主编M・卡诺依教授在辨析了近二十年来学术界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各种论点后归纳道: 学历在劳动力市场上代表着更有生产效率已成为一种通则。对于求职者来说, 他们在求职前花费一定时间和金钱对自己进行教育投资, 就可以改变和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本存量, 从而通过学历向雇主发出相应的信号。对于整个社会而言, 学历所具有的个人人力资本存量标识功能及其结构状态, 有助于社会通过无形的手对人力资源进行区分并合理配置。・ 2. 学历具有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功能人力资本本身被定义为已经投资于教育的人所从事工作的市场价值, 其主要特点之一, 就是它能够为其持有者带来持久的收入, 提供现实的收益。在教育经济学中有一个系数专门表示这一关系, 埃罗、莱亚等经济学家的实证研究甚至还证实, 仅进入大学这一行为本身就足以给人带来收益。学历尤其是学历的特殊形态――文凭, 在市场经济形态中绝对是一张有价证券, 其价格与它所标识的人力资本存量在一般情况下成正比。( 1) 学历决定求职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一般起始工资水平T・舒尔茨在《论人力资本投资》中最早指出教育改变着国民收入分配这一事实。如果说当年舒尔茨在表述这一事实时还使用了“可能”的语气, 那么此后几十年来的发展情况则使教育经济学界得出深信不疑的结论: 市场赋予较高层次的教育与培训以较高的市场价值。这一事实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学历至少决定着求职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起始工资水平, 劳动力的收入至少部分地取决于所受的正规学校教育; 第二, 受过更多正规学校教育的人, 其收入大体上要高于其他人。有些拥有良好学历的人即使并不具备良好的生产效能, 但由于内部劳动力市场现象的存在, 通常也能挣到更多的钱。上述收入分配现象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虽然不断受到研究者的质疑, 人力投资活动虽然实际上是以一种复杂得多的方式来提高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 但这些争议并未改变劳动力市场上以学历来决定起始工资水平的现状。( 2) 学历是个人参与社会生活、获得相应社会地位的重要杠杆学历所代表的教育除了能够明显增加一个人的未来货币收益之外, 事实上还会导致许多非市场收益, 诸如声望、福利、闲暇、健康、职业选择等。学历在决定处于社会中心和处于社会边缘的人口分流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几乎所有的现代社会中, 通过教育向上流动的机会要远远大于通过职业向上流动的机会。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并获得相应的文凭, 是个人参与现代社会生活、创造和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础, 进不了教育阶梯则意味着会被排挤到社会或组织的边缘。人们谋求教育机会的平等, 其实质在于以此谋求参与社会生活的均等机会, 否则就会形成教育隔离, 在创造和分享社会成果时受阻。在许多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 大学以上学位是成为中产阶级的必备条件。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格拉斯对学历与职业分层之间的关系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证明学历越高的人越容易获得声望较好的工作, 所能替代和选择的职业范围也越大, 迁移的灵活性与主动性也越强。学历的负向功能 1. 可诱发学历幻觉和教育寻租现象学历所具有的显而易见的功利价值, 驱使人们把谋求学历视为通向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工作收入和更多的升迁机会的有效途径。如果社会对其赋予极端的支配权, 就容易使人们产生将学历直接视为社会财富化身的错觉, 进而诱发学历幻觉。在学历幻觉下, 人们会将自己当作教育产品的“疯狂消费者”, 而很少去关心教育的本质意义和内在价值。从经济学看, 学历通过丰厚的教育收益在劳动力市场上创造出一个客观存在的“租金空间”,在将自己看成是教育产品的消费者的投资理念下, 寻租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人们受教育的动机之一。当社会将教育收益率抬高至不当程度时, 教育寻租行为也就随之疯狂升级, 人们的教育消费行为会越来越非理性化, 推动劳动力市场上的学历价格猛烈攀升。学历升温的最终结果是劳动力市场上高学历求职者的供给量剧增, 逐渐拉低教育收益水平。于是学历的市场租金空间回缩, 寻租成本上升, 学历幻觉逐步降温, 教育消费行为逐步恢复理性。・ 2. 可诱发过度教育过度教育的含义是: 相对于历史上的较高水平, 有学历者的经济地位在下降, 高学历者难以实现其对事业成就的期望, 就业者拥有比劳动力市场给予他的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更高的劳动技能且得不到机会发挥。在我国, 过度教育有一个十分形象的同义语: 人才高消费。过度教育产生的机理也就是教育寻租发生的机理: 当私人教育成本较低而私人教育收益较高时, 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就会趋旺, 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张, 劳动力市场上高学历劳动力的供给不断增加; 当高学历劳动力的供给增加到雇主用与原来相等甚至更低的工资就可以雇到同等甚至是更高学历的劳动力时, 过度教育就应验了。过度教育会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和社会不稳定, 严重扭曲社会人力资源配置。发达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失业率比30年代失业高峰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高, 而失业人群往往都受过较好的教育。这一现象被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所关注, 并对其发生率、发生原因及影响作了深入的实证研究。这些研究中有一条经验十分值得重视, 那就是导致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失业的原因不是他们的绝对过剩, 而是他们迅速大量地突进劳动力市场, 即供给的过激增长。希腊经济学家萨卡洛普洛斯在对世界上五六十个国家的教育收益率进行比较研究之后发现, 人力资本在经济不发达阶段属于较为有利的投资形式, 而在经济发达国家则并非像人们所想像得那样有利可图。人们的教育消费行为在现代社会里不能不说是一种投资, 投资者的投资永远是为了回报, 这是一条经济学原理。为此, 公众和政府亦应像对待自己在其他领域里的投资一样, 理性地处理教育投资行为。・ 学历的法律性、真实性对其发挥社会功能的影响学历所实际发生的社会功能影响是以其法律性、真实性作为基础的, 文凭的获得必须经由长期的磨炼和严格的筛选方允许实现, 因此, 世界各国政府大多制定了相关法律对学历的真实性加以规定和严格保护。不过, 影响学历功能的不仅有法律问题,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教育质量问题。尽管学历、学位的授予是要以一系列课程的学分和有关的考试、答辩作为必要条件的, 但是学分和考试的质量有时候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从历史的经验看, 影响学历真实性及其声誉的, 主要不是发生在个别学校的局部质量问题, 而是那些较大规模发生的教育泡沫化现象, 这种现象在急于求成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中尤需引起注意。教育泡沫化是由于过多的教育消费需求去追逐有限的教育资源, 致使教育资源的增长远远赶不上教育规模的增长, 形成大量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育文凭, 进而引发文凭的普遍信用危机。教育文凭信用危机通常会对所发生地区或国家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不仅会破坏教育发展生态系统中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四要素之间的平衡, 从而损害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会导致以学历为标识的个人人力资本信号发生失真和紊乱, 使雇主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人力投资风险大大增加, 投资欲望受挫。为了使相同层次的学历、文凭具有大致相同的真实性与价值, 需要对各种教育提出基本的质量要求。同时, 也要消除容易导致教育发展生态系统剧烈失衡的社会与政策因素。

浅谈音乐的教育功能 篇6

几千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音乐是对灵魂的情感或状态的直接模仿,因而,模仿不同性格情感的音乐会对听者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他常常听“不正确”的音乐,就会变成一个“不正确”的人,反之,如果他多听“正确”的音乐,就会变成一个“较好”的人。

柏拉图也在《理想国》里讲述对类似的观点,在他看来,音乐能够训练人的思想,可以通过音乐公共教育的方式造就“正确”的人。

无独有偶,当西方的哲学家们向众人宣扬音乐的教育功能的时候,在中国,先贤们也秉持了同样的观点。

儒家认为音乐具有道德作用和社会作用。孔子提倡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音乐就排名第二位。孔子曾经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认为音乐是人的修养完成的最后的标志。

《乐记》是儒家的一部音乐美学专著,书中提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行于声”。指出人们在受到外界刺激后产生一定感情,这种感情通过具有一定结构关系的声音表达出来,这就是音乐的产生。这种观点与希腊人的音乐模仿情感的观点一致。更为巧合的是,《乐记》也提出可以通过音乐对人们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人们从不正确的方向引向正确的方向。

近现代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萧友梅也非常推崇先哲们的观点,他还把音乐分为十种不同的类型。各种类型的音乐对人们起着各种的作用,比如:“温柔恬静的音乐可以安慰人的大脑”;“快活的音乐,教人听见精神爽快”;“雄壮的音乐,可以鼓起人的勇气”等等。他说:“一个家庭里头,如果有几个人爱音乐的,这个家庭就不至有赌博之患;一个社会里头如果爱音乐的团体多,别样坏风俗自然就可以减少了。”他还建议家长注意对自己的孩子的教育;“遇有高尚的播音节目,应该教他们多听听,日久他们的思想和品格自然就有进步的”。

作曲家黎锦晖创作了儿童歌舞剧12部,运用儿童歌舞音乐的艺术形式,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例如《可怜的秋香》控诉了旧社会的不平;《麻雀与小孩》教育儿童应该善良和诚实;《小小画家》批判了封建的,反科学的教育制度;《神仙妹妹》表现善良战胜丑恶,勇敢团结能够以弱胜强等等。这些作品不仅得到学校小朋友的喜爱,而且在社会上广泛传唱,促进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抗战期间,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和影响下,出现了如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冼星海的《救国军歌》,任光的《打回老家去》等一大批抗日救亡歌曲,开始在中小学音乐课内课外传播,培养了整整一代青少年的反帝爱国精神。

音乐具备强大的教育功能,在生理、病理学家那儿也获得了科学的解读:音乐训练可以促进人们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均衡发展,也就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的均衡发展,音乐教育中特别强调速度的准确和力度的恰如其分,而音乐特有的非语义性的组织结构,又是和人类的情感,意志直接对应的,它有利于人的良好性格的形成和情操的塑造,它作用于人的生理、心理、动作和情绪反映,最终导入于人的人格和情操的范畴。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个小组,对一百个年龄从十七岁到三十五岁的钢琴家、奥运会运动员、网球明星和数学家等杰出人物进行调查,表明他们的父母都对音乐、美术、体育十分重视和喜爱,并从幼年时期对他们进行熏陶,从而使他们把音乐、美术或体育看成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教育还是集体主义教育的很好的方法。锦州一个小学的实验表明,由于集体化的音乐教育(乐队和合唱队),使青少年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孩子们从中懂得了团结友爱、互敬互助的重要性,所以,这个音乐加强班,五年内很少发生吵架、打架的事情。

浅谈音乐的社会功能 篇7

一、音乐的审美功能

音乐的审美功能可以使人们感到身心愉悦、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美国曾对大学毕业的各个不同工作年份的人, 做一题为“你认为什么知识最有用”的调查, 结果是:毕业后工作1~5年者认为专业技术最有用;6~10年者认为人际关系最有用;11~15年者认为管理能力最有用;16年以上者认为艺术鉴赏力最有用。这说明了艺术是终身受益的教育, 可见从小加强艺术教育是何等重要。其实, 音乐的审美功能对社会的影响最为深远。在原始公社时期, 形成而以后保存在奴隶主子弟教育项目中的“乐”, 是音乐发挥其审美教育功能的古老而朴素的形态, 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和音乐学家王光祈也都提出过美育和乐教的主张。在当代生活中, 高尚音乐的演出和传播, 它可以对社会成员起到道德伦理的陶冶和教化作用。音乐以其特有的音响魔力左右着人们的心灵, 以其潜移默化的方式使人接受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熏陶及渗透, 从而使人们达到崇高的思想境界。

二、音乐的认识功能

音乐具有超现实的作用, 不但能使我们在困难时想到胜利, 在失败时想到成功, 而且会唤起愿望, 使我们的现实生活变得更加辉煌灿烂。例如:世界音乐大师贝多芬为人类创造了《命运交响曲》, 这首乐曲不仅是对贝多芬“世界音乐泰斗”生活的真实写照, 也是对许多成功者生活的真实写照, 为后来理想者铺平了通向成功的道路。因此, 音乐不仅有反映现实的功能, 而且具有超越现实的特征。音乐使人产生激情, 振奋人们的精神, 在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 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例如:法国大革命时期, 革命群众高唱《马赛曲》向巴士底监狱进军, 这说明音乐具有极大的鼓舞力量。列宁特别爱唱《同志们, 勇敢地前进》, 他把战斗的革命歌曲, 看成是人们满怀信心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国际歌》曾被列宁称之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 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 那气势磅礴的旋律响彻四海, 还有那雄伟庄严的音乐形象、震撼大地的音调鼓舞了千百万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英勇斗争、前赴后继, 对国际工人运动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在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中, 所产生的大量音乐作品, 也同样帮助了中国革命。当日本军国主义向中国人民张开血盆大口, 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 《在太行山上》、《抗日战歌》、《大刀进行曲》、《到敌人后方去》等歌曲壮大和渲染了抗日的声威, 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必胜的信念。《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奋力拼搏奔小康》等为鼓舞全国人民, 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步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音乐的教育功能

重视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 自古而然。我国古代教育常把“礼乐”并称, 孔子继承古代教育思想, 提倡礼乐并举, 并认为最终只有经过“乐”才能达到人格完善的境界, 所以有“兴于诗, 立于礼、成于乐”的育人成才规律。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 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音乐教育的一个主题, 音乐教育的社会化是民族生存、斗争与发展的需要。《乐记》记载:“乐也者, 施也”。又说“先王之为月也, 以法治也, 善则行象德矣”。通过音乐艺术的魅力, 给人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这种教育与影响, 不是生吞活剥式的灌输, 也不是强迫他们接受, 而是采取艺术性、思想性融为一体的方式进行的影响与教育, 是长期感染潜移默化的,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使人们受教育于不知不觉中。音乐活动还有利于培养人的整体意识和协作关系。歌咏活动、合奏等都是以集体的面貌出现, 使每一个参加音乐活动的人, 通过音乐教育实践活动, 都能自觉地维护合唱、合奏中的各方面要求, 使人们形成统一的意志, 具有共同的感情, 培养其集体主义精神, 树立集体主义思想意识。

四、音乐的娱乐功能

音乐可以提供有教养的娱乐、有文化的休息, 人们可以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从事音乐活动, 使身心得到休息, 从而消除疲劳、解脱烦恼, 把人们从紧张的劳动和学习中解脱出来。“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 工作久了免不了疲劳,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方式, 做有趣的活动进行积极的休息。例如:伟大的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在紧张的劳动之余, 总有与助手一起演奏小提琴的习惯, 他们的演奏配合默契, 有时突然中断演奏, 又与助手一起讨论学术问题, 这时的难题轻松解决了, 这说明了音乐可以洗刷他们头脑中的疲劳, 科学家们通过积极的休息之后, 新的思潮来临, 打开心灵之扉, 这种张弛交替的休息是大脑再度创造。音乐是调剂锻炼大脑最好的工具之一。清华大学理工科学生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8-1>8, 即从学生每天8小时的紧张学习时间中抽出1小时进行音乐等文体活动, 其学习效率大于8小时的单纯学习。

五、音乐促进社会和谐化的功能

人与人的关系, 是人文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人从开始就有群居的特点, 因此, 天然地倾向于同社会、同集体、同个人取得和谐相对安定的局面;音乐又以沟通和交流方式起聚合作用, 推动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大家非常熟悉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 这首歌几乎传遍全世界。作者用这首歌曲寄托了对朋友、对亲人的思念, 当这首歌曲广为流传后, 作者也已经同人民大众进行了精神的交际和思想的沟通。音乐沟通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又增强了人的群体意识和认同倾向;音乐教会了人掌握和运用这种最广泛、最普遍的交流手段;音乐能使人的交际活动艺术化、美感化。

音乐活动有利于培养人的集体意识和协作关系。世界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过, “有什么东西比合唱队更能表明社会的团结吗?许多人联合起来做一个人单独所不能做的事 (无论他或她也许多么有才能) , 在这方面, 每个人的工作都同等重要, 一个人的错误就能够毁掉一切。”参与集体活动, 有利于实现有共同纪律约束的、有共同意识心理凝聚力的群体。

摘要: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世界不能没有音乐, 人们离不开音乐, 音乐在广阔的生活中起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浅析 篇8

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情感的教育, 音乐是一门很艺术的学科, 要充分利用其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达情感, 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 震撼学生的心灵深处, 让学生们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一) 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托尔斯泰说过, 人们用语言相互传达自己的思想, 用艺术互相传达自己的感情。音乐作为一种“美”的东西, 可以让学生尽情地发挥, 展现每位学生的才华。音乐可以感动人的心灵, 这种感动是能够与人分享的, 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同时可以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可以这样说, 艺术形象多是人们某种特定情感的代表和化身, 它能点燃人们精神世界的火花, 促使人们生成强烈的感情共鸣。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音乐教学通过向学生展示不同时代文化背景下的音乐作品, 促使学生对自身以及他人和社会进行开思考和关注, 为音乐中的人的幸福而欢欣, 为音乐中的人的痛苦而哀伤, 从而达到一种共鸣的情感传递。当学生醉心于音乐之中, 就会与之产生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音乐在引导学生学会认识和感受生活的同时, 还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和适应社会。因此, 音乐的教育不仅仅是课本上的东西, 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发挥自己的潜能, 从而达到一种共鸣的效果。

(二) 音乐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

音乐就是一种艺术, 名人的艺术作品具有提升人格的特殊力量, 一部音乐作品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感情世界, 它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升华, 是沟通人类情感的桥梁, 能够让人得到一种高尚的感动与共鸣。相较于其他艺术形式来说, 音乐更容易打动人心, 因为优秀的音乐作品几乎全部都是创作者精神世界的独白和灵魂深处情感的体现, 它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世间一切华丽的语言。因此, 音乐教育要紧紧把握住音乐自身的独有特点, 在向学生传授艺术形式和理念的过程中渗透对学生到的价值取向的培养, 使学生树立起科学、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三) 音乐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培养“和谐的人”

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必须是和谐的, 而哲学的观点认为“美即是和谐”。音乐之美就表现为它的和谐之美, 历史也证明, 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促进一个国家、一个名族的和谐发展。鉴于音乐的独特功能, 在教学中教师要密切结合音乐的各种优势, 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为创造和谐美好的社会风气奠定个人基础。

二、音乐教育的智育功能

一是培养观察能力。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技能的基础条件, 而音乐教育又是培养、发展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是促进记忆能力的提高。记忆力是指人们把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或从事过的活动在头脑中贮存起来并再现出来的能力。音乐可凭借其显著的形象性和感受性, 通过艺术的手段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中国香港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陈美龄认为, 有过音乐学习经历的人的词汇记忆能力较强, 而那些坚持音乐学习的学生要远远好于没有音乐学习经历以及停止音乐学习的学生。

三是培养想象力。音乐可以让学生自由的发挥。音乐的发现, 总是充满了魅力和憧憬, 同时伴随着惊喜与激动。大艺术家罗丹曾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想象力好比一把能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 它可以使我们的灵感得到创造性地发挥。音乐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 给他们一个主题让他们以此为中心进行联想,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四是发展思维能力。黑格尔认为, 最杰出的艺术本质就是想象。音乐创造需要丰富的想象能力, 想象能力又是音乐创造的前提, 是人们从模仿到创造的阶梯。我们可以这样说, 音乐是一门极富想象性和创造性的艺术, 也是一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艺术。

三、音乐教育的文化功能

音乐是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人类文化长河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隶属于人类创造的文化范畴。文化是一个活的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根, 音乐教育犹如她所孕育的一朵美丽的鲜花。但是, 要想使鲜花永远保持其独具的魅力, 就需要不断地获得知识的滋润和培育。同样, 音乐的教育也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正如匈牙利一位大教育家所说:“音乐是不能被其他东西所代替的精神食粮, 得不到它的人只能生活在精神的贫血症中, 没有音乐就没有健全的精神生活。”同时, 我们的音乐教育肩负有弘扬高昂的民族精神, 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引领先进的文化方向的重任。因此, 音乐的教育和社会文化的进步是息息相关的。

四、音乐教育的健体功能

哲学家尼采曾说过:“近来连日患病, 经多方医治, 均未见效, 听了比才的《卡门》后竟痊愈了, 我感谢这音乐。”我国明代名医朱霞亭也提出“乐者, 亦为药也”。这足以说明音乐教育有以乐健体之功能。在教育教学中, 音乐这一特殊的功能也不可偏废。

流行音乐的社会功能 篇9

一、流行音乐要顺应社会公共文化

社会公共文化, 是指社会范围内有关人的行为制度、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定式、心理认同、审美情趣等文化内容。流行音乐之所以能够被广大群众接受和喜爱, 主要由于它的内容贴近生活, 能够及时反映主流社会现象、价值观等, 引起听者的共鸣。因此, 流行音乐若想继续保持良性发展的势头, 不能脱离现实生活, 必须要了解现代人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需求, 以社会公共文化的焦点和发展方向为创作背景, 以反映社会生活为使命, 顺应社会公共文化发展的潮流。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 才更符合人文精神, 更有生命力。

由此可见, 流行音乐一定要把握住社会文化环境的脉搏, 从社会公共文化内容中提炼焦点, 寻找突破口, 从而顺应、促进社会文化生活的健康发展。又如, 去年旭日阳刚的迅速走红, 体现了现代人对草根文化的关注;各大选秀比赛的火热报名, 反映了人们对流行音乐参与意识的增强;“神曲”《忐忑》的广为传唱, 一方面体现出人们对非主流文化的开放态度和包容性, 另一方面, 也说明人们的娱乐意识在不断攀升。

二、流行音乐对社会公共文化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流行音乐在顺应社会公共文化发展的同时, 还会对其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主题积极向上、内容健康的流行音乐作品会促进社会公共文化的发展, 反之, 则会阻碍社会公共文化的发展。

一个人从起床到入睡, 这期间会大量频繁的接触到流行音乐。广播中的音乐节目;咖啡厅里的背景音乐;商店里为了吸引顾客, 调动气氛的欢快音乐;酒吧音乐;影视剧中的背景音乐和插曲……这些都属于人们不自觉接收到的音乐, 流行音乐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这些音乐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公共存在的音乐, 是公共文化的一部分。人们每天潜移默化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受到这些公共音乐的熏陶, 因此这些音乐内容健康与否就显得至关重要, 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每个听者。

流行音乐是商品经济发展下的产物, 其商业属性决定了流行音乐创作的每一个环节或参与流行音乐创作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被打上商业行为的烙印。因此流行音乐作品从生产到宣传会通过商业手段对其进行“包装”, 使其商业价值最大化;而对于流行音乐人也会借用媒体塑造其形象, 使其更具有商业号召力和社会影响力。流行音乐是一门视觉与听觉并存享受的艺术, 一些听者因为一首流行音乐歌曲开始喜欢、崇拜这首歌曲的演唱者, 又通过音乐传媒对该歌手的一举一动关注留意, 或是打扮穿着或是言谈举止, 总之这个阶段的这种关注已经超出了音乐的范围, 扩大到整个精神层面的影响, 而这些所谓的听者尤以广大青少年为主, 因为此时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 很容易受到影响。

三、流行音乐在校园文化生活中的功能与作用

“素质教育”“德智体音美”等口号给当今的教育标注了鲜明的个性色彩。教育系统一直在不断完善素质教育的体系, 几十年来体系完善的时效性有目共睹。音乐对审美意识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提高人对美的感受、美的鉴赏、美的创造, 而且还能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训练思维、提高人的生活品位, 使人的精神追求建立在更高的起点上, 由于音乐内容的广泛性, 人们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生活知识, 又因为音乐是以感情表现为手段来展现思想内容的, 以而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人们从音乐中所获取的生活经验, 往往比单纯的说教更有力、更深刻。

流行音乐因具有通俗易懂, 短小精悍等特点而广为流传.相对于古典音乐或其他较为严谨理性的艺术形式来说, 流行音乐更为感性, 情绪的表达也更加自由随性.因而在业余闲暇时间学生们更愿意选择流行音乐作为缓解压力和释放情绪的休闲方式。好的音乐可以振奋精神, 鼓舞斗志.如何通过流行音乐教育来扩大流行音乐正面和积极的影响也就成了当务之急.

四、流行音乐教育在社会公共文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

在校园文化生活中, 流行音乐具有极高的普及性和重要性。所以流行音乐作品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引导着受众。换言之, 学院文化生活对流行音乐教育也是有一定需求的。学生们的精神世界需要质量上乘的流行音乐作品, 他们的校园生活也需要流行音乐教育的正确指导, 需要广大教员和研究人员齐心协力推创出可以引领学生们课业外生活的流行音乐辅助学习的材料。在响应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号召之下, 全面发展学生们的兴趣与爱好.我们把学生更感兴趣的音乐融入他们的生活, 增加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用好的音乐来引导学生, 放松心情, 让他们用一个好的心态, 去应对日常繁重的学习压力。

流行音乐教育的向前发展, 使得我国校园文化生活更加多元化, 改善学习压力之下同学们的精神面貌.进一步推动和普及流行音乐在校园生活中的影响和发展, 提高同学们对流行音乐的兴趣, 加大对流行音乐的认知, “从娃娃抓起”, 加强青少年的音乐素质, 从而在源头上促进我国流行音乐事业的发展。

流行音乐从它诞生之日起, 就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其对于社会文化生活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现今, 流行音乐对社会公共文化的影响不可小觑, 而在流行音乐影响社会文化生活的同时, 也被社会文化生活影响着, 它顺应符合了社会时代的发展, 也将成为人们更是青少年的亚文化的主流方面, 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帮助, 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更为丰富的营养元素。

参考文献

[1].《青少年喜欢流行音乐的成因阐释》喻秋兰林峻长沙大学湖南师范大学2005

[2].《"流行音乐"的概念及其文化特征》王思琪河南大学艺术学院2003

[3].《流行音乐的强势与大学生的成长》陈智慧东华理工大学2010

[4].《“中国风”流行歌曲的文化研究》马珺华中师范大学2009

流行音乐的社会功能 篇10

每一种流行体通常都有一段原始的语篇作为“母体”, 当网民基于“母体”进行模仿再创作, 引发仿造风潮后, 网络流行体就已然形成了。网络流行体最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的“梨花体”, 而真正盛行则是“3Q体”的出现。2010年11月3日下午6时, 腾讯针对奇虎360发表了一封公开信, 其中有段内容为下:“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 我们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 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这封公开信引起极大的舆论哗然, 随后有网友自发在新浪微博发起了用“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的造句活动, 网友参与热情空前高涨, 使得“3Q体”大为流行。自此, “体”成为网络文化新的流行现象, 淘宝体、凡客体、丹丹体、琼瑶体、TVB体、校内体、撑腰体、咆哮体、蓝精灵体、Hold住体、子弹体、甄嬛体、见与不见体等新的网络流行体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网络热潮。

目前, 各种网络流行体已经以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 其愈演愈烈的发展态势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让我们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

网络流行体的实质其实就是一种“句式仿写”, 在日常生活中, 模仿是人的一种本能, 尤其是在日常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中。我们在交际中接收到的话语信息经常会被我们复制并传播给其他的人。当我们看到或听到可以引起我们情感共鸣的语句时, 我们常常会不由自主的模仿。网络流行体的某一“母体”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时, 因其带有某种鲜明的语言风格并包含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时, 就会不自觉的引发人们的竞相模仿。

网络流行体作为网民娱乐大众、宣泄情绪、表达意见的一种网络语言形式, 势必会折射出这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 从而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契合。

随着网络交际面的不断扩大, 网民所关注的内容逐渐从过去狭隘的小圈子中逐渐扩散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方面, 绝大多数网民开始通过网络关注公共生活和社会事务, 甚至将目光投向了全世界。网民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关注与参与, 而产生了表达自己观点, 发出自己真实声音的需求。另一方面, 网络也为网民的发言提供了平台。网络有其特定的语言交际环境, 它是一个由网络技术支撑起来的虚拟世界, 相对现实交际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隐蔽性。网络交际中, 交际者本身的许多信息, 如年龄、性别、身份、职业、家庭背景等等都会被隐去, 交际者处在一个相对“真空”的状态, 因此, 可以尽最大程度的“畅所欲言”。

在虚拟的空间中交流与交际, 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不再受现实生活中法律规章与伦理道德的约束, 也不再受身份地位的限制。人们可以就任何事物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因此网络流行体的“调侃”功能被最大程度的强化了。网民通过仿造各种网络流行体, 来表达着自己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调侃和讽刺。

社会热点事件总会成为某种网络流行体的导火线, 而广大的网民对这种网络流行体的仿写正是表达自己心声的有效途径, 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网民们对现实社会的网络舆情。而在这种表达中, “调侃”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一般情况下, 社会热点事件都会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 尤其是负面事件。通常情况下, 负面事件的主要负责人会对该事件作出相应的解释, 而其中的很多解释都是不合理甚至是荒谬的。随着该社会事件真相的陆续披露, 人们对解释当局的质疑也越来越严重, 社会事件连同其荒谬的解释一同被广大网民所调侃与讽刺。

2011年7月24日晚, 甬温铁路发生特大交通事故。事后, 铁道部及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但发言人对事故的情况说明, 却招致媒体和公众的一致批评和质疑。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回答记者“车体为何掩埋”的提问时表示, 埋车头主要是为了便于抢险, 继而用“至于你信不信, 由你, 我反正信了”这样的语句作答。这一句式很快成为网络流行语, 大量网友对其进行了模仿复制, “高铁体”正式形成。如:

房价是百姓可以接受的, 至于你信不信, 反正我信了。

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可以说是网络流行体“调侃”功能的重要源泉。房价问题、就业问题、学业问题、医疗问题、剩女问题等等都会成为人们热衷调侃的对象。网民以调侃的口吻表达了对某些社会问题或个人生存困境的无奈, 使其具有宣泄情感、针砭时弊的功能。

著名艺人宋丹丹曾在微博上对潘石屹发难说:“潘总, 我就是个演员没多少钱, 我请你喝拉菲, 别再盖楼了, 真的, 求你了!”宋丹丹的发难道出了很多社会大众的心声——楼房越盖越多, 而房价却居高不下。一时间, “××, 我就是个××, 没多少××, 我请你××, 别再××了”成为网络流行语句, “丹丹体”产生并迅速蹿红, 承担了网络流行体的“调侃”功能。如对春运问题进行“调侃”:“春运, 我就是个农民工, 没多少钱, 我请你吃煎饼果子, 俩鸡蛋的, 别涨价了, 真的, 求你了!”;对教师工资改革问题的调侃:“校长, 我就是个教书的, 没多少钱, 我请你喝稀饭, 别搞工资改革了, 真的, 求你了!”。

2010年贺岁片《非诚勿扰Ⅱ》捧红了一首名为“见与不见”的诗歌。网友纷纷模仿它的格式进行仿写, “见与不见体”产生并迅速蹿红, 调侃各种社会问题。如对“剩女”问题的调侃:你嫁, 或者不嫁人, 你妈总在那里, 忽悲忽喜;你剩, 或者不剩下, 青春总在那里, 不来只去;你挑, 或者不挑剔, 货就那么几个, 不增只减;你认, 或者不认命, 爱情总得忘记, 不舍也弃;来剩男的怀里, 或者, 让剩男住进你心里, 相视, 无语;对交通问题的调侃:你开, 或者不开车, 路就堵在那里, 不走不动;你买, 或者不买车, 油价就在那里, 只增不减;你上, 或者不上高速, 收费站就在那里, 不给不开;出门挤高峰, 或者, 让高峰来挤你, 淡定, 憋尿。焦躁, 淅沥。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而是……”是近年来兴起的带有很强调侃意味的网络流行体。该流行体源于对印度诗哲泰戈尔的爱情诗《世界上最远的距离》的仿写。如对就业难问题的调侃: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用一麻袋的钱上了大学, 换了一麻袋书。毕业了, 用这些书换钱, 却买不起一个麻袋;对一些媒体报告失实问题的调侃: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 也不是生死离别, 而是我身在祖国, 却不知道祖国发生了什么;对医疗问题的调侃: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 而是你得病住五星级病房, 我得病都不敢去医院了。

我们以为, 网络流行体的大量涌现, 既与语言的仿效类推机制密切相关, 同时也有着深厚的社会根源。可以说, 网络流行体已经被打上了专属这个时代的烙印。而网络流行体对社会问题和现象的调侃恰恰表达了对某些社会问题或个人生存困境的无奈, 具有宣泄情感、针砭时弊的功能。

摘要:网络流行体特指在网络交际中出现的, 具有特定词汇、句式或韵律特征, 并表现出特定风格的网络语言形式。它是近年来网络语言中兴起的新的语言现象。网络流行体作为网民娱乐大众、宣泄情绪、表达意见的一种网络语言形式, 势必会折射出这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 从而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契合。本文主要就网络流行体的“调侃”功能进行分析, 并进而透视其所反映的社会文化。

关键词:网络流行体,调侃,社会文化

参考文献

[1]徐莉.网络流行新语体[J].语文建设, 2009, (6)

[2]许钟宁.网络词语变异的语言文化解析[J].修辞学习, 2004, (6)

[3]张传晖, 李自超.网络流行语中的文化映射[J].新闻爱好者, 2012, (1)

如何实现音乐课程的审美功能 篇11

关键词:词艺术潜能;音乐课堂;审美

在音乐课堂里,如何激发儿童的艺术潜能呢?怎样来实现音乐课程的审美功能和人文性,进而丰富人的情感体验,陶冶情操,培养其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是我们每一个当代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优化课堂心理环境,营造良好心理氛围

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是保证有效教学的主要条件,而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容易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行为,更会对学生的健康心理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1.带鼓励和表扬入课堂。人人都渴望成功,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这对孩子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处处都能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体验到教师的呵护,觉得教师不仅是良师益友、参与者,甚至是服务者,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乐于参与,课堂始终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2.携尊重和理解入课堂。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需要日益强烈。故而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当学生难以完成老师的要求时,盡量打消学生的厌烦情绪,确信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一种尚未表现出来的积极健康的心理能量;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质疑、反驳、各抒己见等行为时,及时对这些创造性发展表示诚恳的支持,尊重学生对音乐的不同体验与独立思考,应根据学生实际心理活动进行仔细分析,提倡课堂讨论,提倡“七嘴八舌”,让学生自己来界定问题与答案,从而达到师生的心理相容。

二、多元开放整合,开启学习兴趣之门

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内在动力,是学习者心理的需要,是产生学习动机及积极性的前提。因此音乐教学中应体现愉悦性、开放性、参与性,根据儿童的求知欲、好奇心、好胜心这些天性,我们通过对环境、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充分利用新鲜的事物、熟悉的生活经验、难忘的经历、游戏等等,这些富有刺激、惊险、有趣的音乐教学资源、方法,进行开放整合,开启学生学习兴趣之门,培养各种能力。

如这个月我校配置了校园音响,让学生在校时能时时处处接受音乐的熏陶,学校增添了一些常用的打击乐器,多媒体教室也成为音乐教育资源的一部分……我们还通过学校的广播音响室,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听赏课外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处于一种“耳濡目染,不学而能”的环境之中,有意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是活动性、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因此,我们的音乐教学应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从做中学”,“从乐中学”,让音乐充满人生,让快乐伴随终身。

1.开展音乐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我们不定时的组织一些音乐游戏,它们可以在音乐课上,也可以在其他的活动课、班队课上,如随音乐律动、音乐节奏踢毽子、跳绳等趣味性体育活动。实践让我感受到了学生对音乐的热情、热爱与执著之情。

2.可互动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创新的思绪。音乐教育课程改革非常重视音乐实践,指导我们的教学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这正符合了小学低段学生的活泼好动、乐于表现、勇于探索的特点。因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教学内容与故事情节融合起来,把孩子们引领进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里,让课堂成为故事的现场、游戏的乐园,邀请学生参加,常常能让孩子们乐不思蜀。这更有利于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其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利于吸引学生走进音乐课堂,使学生喜爱音乐,喜爱音乐课。

音乐教学正如教学行家们所说的“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音乐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音乐的技能、技巧,会唱几首歌曲,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这就需要教师利用一切机会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激活学生封闭的兴趣,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感,顺应学生爱动的天性,使音乐课标下的音乐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

2.中国音乐教育[M].人民音乐出版社.

流行音乐的社会功能 篇12

关键词:音乐艺术,发展,社会性功能,路径研究

音乐艺术主要是以声音为媒介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生活。通过演唱、演奏等活动,音乐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唤起人们的情感体验和思想共鸣。音乐艺术不仅能够陶冶心情,而且能够塑造人格,音乐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社会,同时又对社会产生巨大的作用。音乐艺术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

一、音乐艺术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

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通过具有特定情感内涵的音响形式来传达一定的社会内容。无论是在古代中国还是在西方,许多学者都关注到音乐艺术的社会功能。中国古代孔子就明确提出来:“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就强调出音乐艺术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和美育价值,音乐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在西方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智者和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人,都充分认识到音乐具有净化人心的重要作用和教育功能,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和谐统一。

(一)音乐艺术有助于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

音乐艺术之所以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与喜爱,就在于能够培养人们对于音乐的审美感受能力。音乐可以激发起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不仅可以获得心灵的陶冶,而且有助于提升内在的审美情趣,促进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融合与和谐,营造出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法国的大提琴乐曲《天鹅》将天鹅描绘成纯朴、优雅和高尚的形象,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与向往。《蓝色多瑙河》以流畅的曲调和轻松的旋律,使人们受到强烈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

(二)音乐艺术有助于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

社会的和谐需要培养团结互助、合作共赢的良好氛围,营造出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而音乐艺术,包括音乐的表现与欣赏等音乐活动在培养和发展人民群众之间的协作关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音乐艺术,尤其是具有相互配合特征的群体性音乐活动,实际上就是以音乐为纽带的人际交往活动,这种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社会交际能力,而且有助于推动人们和谐相处。有音乐艺术研究者明确指出,合唱等群体性的音乐艺术可以培养个人与群体、社会等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协调。表现在合唱过程中,所有的表演者和参与者都必须保持特定的角色,把握一定的分寸,明确自己所处的地位和承担的责任。可见,音乐活动能够潜移默化地陶冶人们的群体意识,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音乐艺术有助于维护有序的社会关系

音乐教育者指出,音乐艺术有利于营造出一个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社会关系,使整个社会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音乐艺术的熏陶之下,人们的精神得到振奋,对生活充满了热爱,能够合理、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往往会从对父母等个体情感体验扩展到对社会、生活和生命的热爱,形成高尚而美好的情感体验。优秀的音乐艺术作品总是能够发挥对人们的安慰与引导的作用,使人们的情绪得到及时宣泄,情感获得升华,从而维护有序的社会关系。《第九(合唱)交响曲》就能够在观众中唤起一种共同的心理感受,那就是对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关爱和对高贵生命的赞颂,对他人充满着理解与关爱,通过音乐实现了心灵的交流。这种良好的音乐氛围有助于个体和群体之间的交往与合作,进一步融洽社会关系。

无论是古代中国还是西方的研究者都明确指出了音乐艺术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音乐艺术在新形势中发展的表现特征

(一)音乐艺术的发展表现在运作方式方面注重产业化

音乐艺术的社会性功能表现在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作为文化产业一个重要的分支,已经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历史经验证明,社会的进步归根到底在于物质生产的发展,。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和表现方式,也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物质基础。音乐艺术能够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给予人类精神享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有关资料,2011年中国文化娱乐产业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元,2012年或将超过1500亿(图1)。其中,数字领域、网络游戏、在线视频占比较大的比重,电影、电视剧和动漫产业占比相对在逐步的扩张。在这种情况下,音乐产业已经引起了文化学者、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广泛关注和深刻思考,数字环境下的音乐产业,音乐内容提供商已经摆脱了传统的运营模式,音乐内容提供商意识到互联网在音乐的宣传和销售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与互联网门户、社区等媒体网站的合作,来推广宣传,另一方面与服务提供商合作获得更多音乐版权收入。无论是网络游戏、动漫作品、电影、电视中音乐的参与极其重要,是产业的重要环节。音乐产业必将会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音乐艺术社会性功能的重要体现。

(二)音乐艺术传播方式的变革

音乐传播的原始形态是自然传播———口耳传播。由于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人们用最原始的音乐传播方式为人类保存了大量的民间音乐作品,也为我们留下丰富的历史文明。20世纪以后,随着数字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大众传播媒介技术迅猛发展,随着录音技术、无线电、电子媒介包括电视和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的因特网等多种传播方式,视听传播并存互渗的姿态,人类进入了音乐的电子传播时代。为音乐创作者、音乐表演者提供了良好的创作平台,为音乐爱好者和学习者创造了除乐谱传播之外的多方位形式,更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创造便利的条件。

从传统的“口语传播模式”向“现代化新型传媒方式”的“电子传媒模式”的电视、互联网等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仅改变了音乐的传播方式,也改变了整个音乐运营模式,包括艺术消费的不同形式。和旧时音乐受到传播媒介的制约相比,电视、互联网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已经突破了“面对面近距离”的“在场性”和“即时性”限制,从而实现了长时间、远距离、跨地域的传播。现代传媒作为传播各种信息的载体,以其丰富多彩、声情并茂、直观生动的特点,渗透到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对传统音乐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传媒在传播外来音乐文化的同时,也使我国数千年流传的传统音乐得到发展。现代传媒将世界各民族悠久的音乐文化在世界各地传播,并吸收世界音乐文化的优点,衍生出一系列的新旧文化结合体,在保护和传承音乐文化特别是民族音乐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音乐传播是由音乐本身的属性决定的,大众传播媒介的产生使整个传播行为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更为有效的扩展了它的人文性,从而发挥音乐无可替代的社会功能。滋生了它的商业性,从而助燃了娱乐经济,成就了音乐产业。如何有效利用现代传媒,更好地传播音乐文化,是广大媒体和音乐工作者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三)音乐艺术的发展深化社会功能的精神文明内涵

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音乐艺术在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内涵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音乐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功能,是对人类情感需要的满足,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摆脱现实生活的困境,获得精神的自由。在正确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标准的指引下,人们开始按照美的法则和艺术的规律来塑造自身形象,积极改造世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社会意识。优秀的音乐作品借助于艺术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吸引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来,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公益歌曲的出现,也是音乐艺术作为一种特殊形式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音乐作品的传达具有更直接、更亲切的表现力。如奥运开幕前一个月华人群星演唱的《北京欢迎你》,唤起人与人的亲情、友情与强烈的民族自豪感。4.20雅安地震过后,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迅速聚集百名歌手制作了《让世界充满爱》赈灾歌曲,温暖了多少中国人的心,在抗震救灾期间深受大众喜爱,对稳定人心、加强民族凝聚力做出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音乐艺术的发展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

中国古人很早就明确指出,音乐不仅能够提升人的审美情趣,塑造人的性格,而且可以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具有安邦治国的积极作用。中国古代社会很早就建立起“礼乐”制度,把宏大的音乐形式与国家的法礼制度结合起来,发挥音乐艺术作品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对于社会的促进作用得到人们更加广泛的认可与接受。人们把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主流价值观念通过音乐的形式传达给更多的社会群体,引发心灵的共鸣,并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中,增强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使人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也是音乐艺术重要特征之一,因为音乐具有审美的超越性,它超越了某些民族、时代、阶级的界限,甚至某些时候是超过语言所能表达的范围。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首次指挥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之情而感动的双膝跪拜。音乐,其普遍意义在于能够产生一种共同感受,即为这种伟大的精神情感而为之热血沸腾。人间中的一切美好、善良以及对生命的关切,对他人的理解与爱,都可以通过欣赏者与演奏者在音乐的交流中实现心灵的交流。音乐具有超越时空的审美价值,欣赏者与表演者在音乐艺术的交流过程中实现了心灵的沟通,促进了个体与群体之间就如同一个个充满情感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有力地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之美。

三、音乐艺术发展的社会性功能路径

音乐艺术有着独特的社会功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有效利用和充分发挥好音乐艺术的功能,营造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不断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深化艺术观念,牢固树立和谐的音乐文化理念

应该认识到,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音乐艺术的重要价值已经逐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但是,由于受到各种西方思潮的冲击和不健康思想的影响,我国的音乐艺术还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深化艺术观念,不断树立和谐的音乐文化理念,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等各种音乐类型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从而推动中国的音乐艺术更加丰富多彩,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要进一步加强基础性工作,不断开展音乐艺术的普及工作和群众性的音乐活动,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音乐艺术修养,积极传播健康美好的音乐作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二)加强政策引导,积极鼓励和支持音乐艺术创作活动

发挥政策和制度的引导作用,积极鼓励艺术工作者投身到创作事业,创作出主题鲜明、艺术感强的音乐艺术作品。从世界范围来说,优秀的音乐艺术作品,具有振奋人心、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音乐艺术工作者要通过艺术作品表达出对于和谐、宽容、友善等主题的热爱与歌颂,自觉与党的方针政策相一致,努力推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积极塑造出健康的社会风尚,激发起人们积极向上的热情,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三)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升广大青少年的音乐艺术素质

要充分认识到音乐艺术社会功能性的重要作用,音乐的教育加快音乐艺术教育的发展步伐,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音乐艺术素质。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要明确把音乐艺术教育列入教育发展规划,使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并逐步法制化和规范化。鼓励青少年学生开展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和校园音乐艺术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音乐知识普及和技能教育活动,塑造青少年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使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要将音乐艺术教育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广大青少年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教育品质,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音乐艺术教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营造健康氛围,促进音乐艺术事业的健康发展

要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社会性功能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在全社会营造出良好的艺术氛围和文化环境,促进和加快音乐艺术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和支持高雅音乐艺术的创作活动和普及活动。政府文化艺术部门、事业单位和公益性社会团体要邀请和组织音乐艺术工作者举办各种公益性的论坛、讲座等,开展艺术展演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入领略和充分感受到高雅音乐艺术的魅力,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感受能力。另一方面,要努力为音乐艺术的发展创造健康的文化环境。政府相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影视节目和音乐出版物的管理和监督,严厉打击音乐文化市场中出现的各种违法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净化社会风气。

四、结语

音乐艺术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不仅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身体素质,而且能够培育健康的心理素质。研究指出,在从事音乐创作及表演等活动的过程中,人们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得到锻炼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显著增强。在欣赏音乐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人们的想象力、注意力和记忆的能力也会有明显提高。音乐艺术在表演的过程中,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调式等艺术手段实现了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完美统一,并且是人类共同审美理想的深刻积淀,这对于人们追求个性自由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音乐以声波振动的非语义性组织结构与人类的情感、意志活动直接同构对应,所以音乐中的意志表现形式起着组织与协调社会成员意志行为的作用,音乐中的情感表现形式承担着传达与交流社会成员情感体验的职能,使音乐职能在某种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或具体的社会交往场合发挥某种带有实用效益的功能。文化既是人民信念、信仰的源头,同时也是丰富人们生活、稳定社会风尚的源头所在,音乐作为文化、文艺生活一大分支,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推动音乐艺术发展的过程中,要深化艺术观念,牢固树立和谐的音乐文化理念,积极鼓励和支持音乐艺术创作活动,充分发挥好音乐艺术的功能,营造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对社会与国家都具有积极良好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丽莎.论音乐的特殊性[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3]曾繁仁,高旭东.审美教育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

[4]李俊,赵枫.世界音乐教育集萃[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5]张前,刘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6]郁文武,谢嘉幸.音乐经验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7]杨若帆.如何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J].甘肃高师学报,2008,(2).

[8]李德隆.社会音乐与音乐社会[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3,(2).

上一篇:中学政治生活化下一篇:精神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