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库

2024-05-12

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库(共12篇)

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库 篇1

1 车辆出入口

动静分区、人车分流是小区交通规划的理想目标。为了达到此目标, 可采用在小区各主出入口处采取人车分流, 把机动车和人流分开, 进入小区的小汽车直接进入地下停车库, 通过住宅楼内部直达地下停车库电梯直接进入住宅。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汽车噪音影响, 也可以减少夜晚汽车光线干扰。

2 汽车坡道数量

不少实际设计工程中, 好多能设一个单车道出口设成双车道出口;或能设两个“单车道”出口设成两个“双车道”出入口, 人为增加车库面积。产生原因还是对车库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出入口的设置要求, 理解不当。结合国家《汽防规》和《汽设规》对出入口数量及宽度的基本要求, 总结如下: (1) 停车数小于等于50辆的地下汽车库, 可设一个单车道坡道。 (2) 停车数50~100辆的地下汽车库, 可设一个双车道坡道。 (3) 停车数大于100~500辆地下停车库, 可设两个单车道坡道。 (4) 停车数大于500辆地下停车库, 可设三个以上单车道坡道。

以上只是国家规范的要求, 还有一个使用的要求, 规范并没有提到。如果是收费停车场, 人工收费一辆车需要20秒, 1分钟过3辆车, 1小时180辆车。要是采用刷卡式管理, 一辆车12秒, 1小时最多可通过300辆。考虑到实际上不会100%的车辆都在高峰期进出, 如考虑到高峰时 (居住区地下车库) 按70%计算通过量, 可以考虑到430辆车两个出入口。要是还想提高坡道通过量, 可以采取一个单车道对应2~3个收费口来解决 (等于把单车道做成了双车道) 。这样做, 既可以解决汽车出入口多管理不方便, 减少汽车出入口对外部道路交叉影响, 又能节约车库公摊面积、增加地面绿化。

3 汽车坡道设计

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下简称《汽设规》) 规定, 小型车 (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 , 单车行驶3.5m, 双车行驶6.0m。《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下简称《汽防规》) 规定, 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4.0m, 双行7.0m。因此, 汽车坡道最小宽度, 取上限, 单车道不小于4.0m, 双车道约为7.0m为宜。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6.0m的要求。通过计算得知, 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4.0m, 舒适内径约为5.5m~6m。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 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 少采用曲线坡道。混合坡道中, 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 不应有折线。曲线坡道还应在横向设计2%~6%的超高坡度, 利用汽车重力平衡向心力, 增加舒适性。超高设计要明确外环高, 内环低, 是由外环坡向内环。汽车坡道最小净高《汽设规》规定不小于2.2m。因地下汽车库内经常设有换热站房、消防水泵房、变配电站等设备用房, 汽车坡道同时会兼做设备用房设备安装进出口, 所以此时设计净高应大于2.5m为宜。

4 层高设计

车库层高 (不考虑人防设计) 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牵涉的专业多, 影响的因数也多, 主要有几个方面, 首先结构上考虑结构梁的影响, 车库最大柱距在8m左右 (停三辆车) , 考虑最不利荷载 (消防车) , 结构梁一般在900mm~1000mm左右。其次, 自动喷淋系统必不可少, 干管150mm~200mm, 加上喷淋头支管, 占净空约250mm~300mm。防排烟及诱导风机, 根据《汽防规》规定, 面积超过2000m2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现在小区内地下车库面积小则1~2万m2, 多则几万m2, 如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干管截面高度则可以达到400mm~700mm高, 在北方地区还因考虑换热站到各个住宅楼的干管, 也需要敷设在车库顶, 还需要考虑管道保温厚度, 和自动喷淋系统会交叉干扰。另外, 配电室到各个住宅楼配电桥架也有高度不小于2.5m的要求。综合各方面, 按停车位净高2.2m考虑, 地下室层高应在3.8m~4.5m。

5 车位平面布局

住宅小区汽车库主要考虑小型车停放, 按《汽设规》4.1.1规定, 小型车长4.8m, 宽1.8m, 高2.0m设计停车位。后退停车时垂直通车道宽度最小5.3m, 平行通车道最小2.4m, 通车道最小宽度5.5m。车库内框架柱尺寸500×500mm或600×600mm, 最经济平行通车道柱距应为2.4+2.4+2.4+0.6m柱=7.8 m。一个通车道两排车位为5.3+5.5+5.3=16.1m, 那么最经济垂直通车道柱距为4.6+7.0+4.6=16.2m, 如果有两个通车道四排车位为5.3+5.5+5.3+5.3+5.5+5.3=32.2m, 那么最经济垂直通车道柱距则可为4.05+8.1+8.1+8.1+4.05=32.4m, 如不考虑其他影响, 一个最经济停车位面积仅为7.8×16.2÷6 (车位) =21.06m2, 实际上小区内地下车库车位布置受住宅楼相互之间间距影响, 以及人为扩大停车安全系数, 柱距会发生相应变换, 目前比较常用的柱距为6 (车位) +7 (通道) +6 (车位) =19m, 通道方向为8m。不考虑其他影响, 一个停车位面积为8×19÷6 (车位) =25.33m2。相对最经济车位来说, 面积增加4.32m2, 造价增加近1/5。

6 通风采光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 地下车库总是阴暗潮湿, 毫无生气, 碰上下雨时, 便成了积水潭, 不但损坏爱车, 业主行走也相当不便。然而现在这种观念将被自然阳光车库所颠覆。所谓自然阳光车库即指, 在项目在设计时, 将采光口设置在车库顶上, 与传统的地下车库相比, 自然阳光车库一般都设有十几个采光通风井, 阳光可以从上方以一种温和的方式照射进来, 采光井侧面做成防水百叶, 自然通风, 这样既避免了露天车位的日晒雨淋, 又让车库拥有了足够的照明和通风效果, 还能大大节省人工照明的成本, 使得地下车库也能拥有一种健康自然的气息。因此, 无论是从开能源节约方面, 还是从业主的使用上, 都让我们离“低碳”更近了一步。

7 结语

在设计构思初期就必须把地上建筑与地下车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而不是先完成地面建筑物规划再做地下停车库, 应该结合住宅小区出入口、结合各种设备用房、结合住宅楼结构基础埋深, 合理确定小区车辆出入口、坡道形式、车库层高、车辆平面及车库环境。只有这样, 才能创造出更多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住户满意的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库。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城市用地日趋紧张, 小型汽车的数量猛增, 停车问题成为决定一个住宅小区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因数。而地下停车库的出入口、坡道设计、车库层高、停车平面布局及停车环境方面则又为停车库是否合理的主要因数。

关键词:地下车库,出入口,设计

参考文献

[1]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

[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3]车库出入口汽车坡道精细化设计研究[J].管理观察, 2010, 10.

[4]如何使车库设计经济一些[J].建筑知识, 2007, 1.

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库 篇2

1.目的

确保捷泰苑地下车库清洁整洁、车道畅通,保持良好的卫 生清洁环境。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捷泰苑地下车库保洁工作。

3.职责

3.1 车库保洁员执行本规程。

3.2 保洁主管负责对保洁工作的安排、检查与督导。

4.作业规程

4.1 车库地坪 / 斜坡车道 / 环氧树脂车道作业规程

4.1.1 清扫车库地坪、斜坡车道、车道应使用尘推、扫帚、畚箕、拖 把、推水器、刷子、全能清洁剂等用具。

4.1.2 清洁车库地坪、斜坡车道依次从一头的出入口至另一头的出入 口清扫。清扫时,应集中思想,注意安全,身穿反光背心。清扫 应先当中后两边,以免影响车辆进出和停放。为减少空气中灰尘,可适当喷清水。清扫时,发现烟蒂、杂物要及时清除,发现地面 有油迹、污迹,可用全能清洁剂和刷子去除,再用清水过洗后将 地面拖干净。在清扫中,发现业户保养车辆搞湿地面,要及时处

理,保证地坪卫生。车库地坪要求无明显油迹、无杂物、烟蒂、纸屑、干净、无积灰。

4.1.3 斜坡车道,每二天用拖把拖清一次。若碰到地坪积水等特殊情 况,要及时拖净扫清。4.1.4 清洁车道地坪用尘推依次从一头的出入口至另一头的出入口推 尘,在推尘中,应集中思想,注意安全,若碰到地坪积水等特殊 情况,要及时拖净扫清,待地坪干后再用尘推推尘。雨天用推水 器或干拖把清除环氧树脂地坪上残留的水迹,勤巡视。要求每天

至少上、下午二次推尘,及时扫去推出的垃圾。

4.2 车库减速带 / 消防栓、箱 / 隔断卷帘作业规程

4.2.1 车库减速带、消防栓、箱、隔断墙及墙沿使用水桶、拖把、干 湿抹布、刷子等工具。

4.2.2 每天用拖把拖干净减速带。巡视时,用扫把扫去减速带表面的 浮灰,要求表面无明显灰尘。

4.2.3 用绞干的毛巾擦拭消防箱、栓表面。栓箱内每二周定期清洁一 次、要求表面无明显积灰,箱内无杂物无积尘、玻璃表面无手印。

4.2.4 隔断卷帘每季用刷子刷去平面上的灰尘,也可用干湿抹布擦拭,要求无明显积灰。

4.3 车位地桩 / 车位牌 / 反光镜 / 反光条 / 警铃 / 电器箱 / 百叶窗风口 及各类示牌作业规程

4.3.1 清洁车位地桩、车位牌、反光镜、反光条、警铃、电器箱及各

类示牌百叶窗风口使用鸡毛掸、干湿抹布、拖把等工具清洁。

4.3.2 用绞干的拖把或抹布擦拭车位地桩,注意要勤换水,勤搓拖把、抹布。每周清洁一遍,要求无明显积灰。

4.3.3 每次用鸡毛杆依次掸去车位牌、反光镜、警铃、电器箱及各类 况,要及时拖净扫清。4.1.4 清洁车道地坪用尘推依次从一头的出入口至另一头的出入口推 尘,在推尘中,应集中思想,注意安全,若碰到地坪积水等特殊 情况,要及时拖净扫清,待地坪干后再用尘推推尘。雨天用推水 器或干拖把清除环氧树脂地坪上残留的水迹,勤巡视。要求每天

至少上、下午二次推尘,及时扫去推出的垃圾。

4.2 车库减速带 / 消防栓、箱 / 隔断卷帘作业规程

4.2.1 车库减速带、消防栓、箱、隔断墙及墙沿使用水桶、拖把、干 湿抹布、刷子等工具。

4.2.2 每天用拖把拖干净减速带。巡视时,用扫把扫去减速带表面的 浮灰,要求表面无明显灰尘。

4.2.3 用绞干的毛巾擦拭消防箱、栓表面。栓箱内每二周定期清洁一 次、要求表面无明显积灰,箱内无杂物无积尘、玻璃表面无手印。

4.2.4 隔断卷帘每季用刷子刷去平面上的灰尘,也可用干湿抹布擦拭,要求无明显积灰。

4.3 车位地桩 / 车位牌 / 反光镜 / 反光条 / 警铃 / 电器箱 / 百叶窗风口 及各类示牌作业规程

4.3.1 清洁车位地桩、车位牌、反光镜、反光条、警铃、电器箱及各

类示牌百叶窗风口使用鸡毛掸、干湿抹布、拖把等工具清洁。

4.3.2 用绞干的拖把或抹布擦拭车位地桩,注意要勤换水,勤搓拖把、抹布。每周清洁一遍,要求无明显积灰。

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库 篇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在选择出行工具的时候都会以车代步。也因此造成了停车场面积不能满足停车数量日益增大的要求。文中某住宅小区通过优化地下停车场的电气设计措施,切实保证了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实现安全使用、便捷管理以及节能环保的要求,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实例概况

某住宅小区修建现代化的地下停车场,工程项目的总建筑面积为18000㎡,局部分为两层,分别设置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保证安全出行。将车道设计为5m宽,预计工程项目完成后可容纳400辆左右的汽车。工程四周共有4栋高层住宅楼,且每栋住宅楼都设有专用的地下车库通道。

地下停车场的配电系统

该小区的地下停车场是完全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的,消防水泵、消防控制室等供电的设计为:将自动切换装置设置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该项工程的配电系统是由两台规格为XL-20-4-2的电力总配电箱组成的,通过从总配电箱中分路然后分别引至各个用电设备的电源切换箱中,以此实现地下停车场的配电系统。

地下停车场的照明系统

1. 车道照明设置

在地下停车场设置车道照明主要是为了提高视野的清晰度,提升车主行车安全度的目的。该停车场在设计车道照明设置时综合考虑了照明灯照明的均匀度、对路面的平均照度、诱导性、眩光设置和环境的因素,并将车道按照照明灯的设置分为主干道和次干道。跟车位照明耗时短不同,干道照明需要花费的时间相对较长,因此,该工程将节能日光灯布置在车道中心线顶部作为干道的光源,为节约能源降低运营成本,照明采用间断性限定时间的方式来加以控制。由于该住宅小区的居民普遍为上班族,因此地下停车场的照明时间设置为7:30-08:30、11:30-12:30、14:00-15:00、17:30-19:30 时,针对上下班时间会造成车流量较大的问题,因此,在该时间段内采用全灯具照明。将车道的照明方式设置为上述的形式,不仅节约了电力能源,控制了运营成本,而且大大延长了灯具的使用寿命。

2. 应急照明设置

所谓的应急照明主要是指当地下车库的正常照明系统因其他原因无法正常运作时,能够保障停车场内人员和车辆进行安全疏散的照明设置。由于应急照明的照度与车道和车位照明照度的要求不同,只需要在故障发生时提供能够看清人行通道和车行通道的照明足矣,。因此,在设计应急照明设置时,特意选用了双电源切换箱来切实保证应急照明灯具电源充足。在设置应急照明灯具时,可以利用一部分位于车道顶部的灯具,然后分别在干道两侧的柱子上增添一部分。在设计应急照明装置的时候应当考虑在人行通道和车行通道分别设置疏散应急照明装置,不能只以一条疏散通道上的应急照明来代替另一条通道上的疏散应急照明。只有在车行道和人行道上分别设置应急照明,才能在故障发生时切实发挥应急照明的功效,从而实现人车分流目的。

3. 车位照明设置

从目前地下停车场的照明系统来看,其照明设计普遍存在以下两点问题:1)照明度不足的问题。由于照明灯具不足以达到照明要求,因此造成停车区域视线昏暗模糊,不能看清车位的左右间距以及车位后部是否存在障碍物的问题,以至于多余汽车停车位往往被占用,给需要停车的其他住户造成不便。该项工程按照设计要求,采用一个车位两盏36W的日光灯设计的方式,以此来达到满足照明亮度的目的。由于传统的灯具布置方案不夠完善,造成停车位垂直照度不均匀的现象,该工程在此基础上优化了灯具的布置方案,通过在车位的后墙或者是后柱上安装后排灯来满足垂直照度的要求,大大改善了停车区域视线昏暗模糊的情况。2)车位灯控制设计不完善的问题。由于目前车位灯的控制在设计时考虑不够全面,比如说,车位灯的控制大多采用人工控制,而照明灯的开关通常都是按照空间进行分区的,因此,在开灯的时候会造成大片空间照明的现象,再加之由人工进行控制,往往只需要几分钟的单个车位照明会演变为整片区域内的长时间照明,不仅大大浪费了电力能源,提高了运营成本,而且也不利于管理人员进行控制。为了节约能源降低运营成本,该工程在设计中启用了遥控和手控开关结合使用的方案。将一个柱距内所设置的全部照明灯具作为一个单元,然后按照一个单元一个控制开关的方式对车位的照明系统加以控制。当车辆进入停车位后通过遥控器控制车位的照明灯,使之开启,车主下车离开时通过设置在柱子附近的开关实现手动关灯。该工程为防止出现因车主忘记关灯而造成不必要浪费的问题,特意采用了时间继电器延时关灯装置,在满足车主对照明系统要求的同时,实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

地下车库管理系统的设计

该住宅小区在设计地下车库的管理系统时综合考虑了小区内居民的分类,针对中长期的居民,将启用无线电识别遥感不停车系统的方案。所谓的无线电识别技术主要是指通过接收特殊的无线电信号,然后利用无线电频率进行识别物体的一种先进技术。将无线电识别技术应用到停车场中,可以通过识别住户的车辆来达到自动管理的目的。该工程将无线电接受天线安装在距离闸门机一定距离的地方,只要用户将无线电识别盘放置于车内并且将车辆控制在距离闸门机一定的范围内,当特殊数据被接收识别后,便可以实现自动进出的目的了。采用无线电识别技术既能避免停车刷卡的繁复工序,又能缩短司机停车等待的时间,在上下班高峰期其优势发挥的更为明显。

当用户的车辆驶入停车场的入口处时,经过无线电接收天线的感应识别后,入口处闸门机的机臂会自动提升,打开入口允许车辆通行。与此同时,安装在该处的摄像头会抓拍此时车辆的照片、车主的感应卡号码和进入时间等详细信息都将被传诵到控制室的电脑里进行储存留档。当住户驶离停车场时,也需要经过感应识别后才能离开,此时关于车辆驶离的时间以及感应卡号码也会相应的被传送到控制室的电脑中。该系统只识别在有效期内的感应卡,如若住户使用的长期卡超出了有效的期限内,则会出现不允许车辆进出的问题。

由于小区内还存在部分临时车辆出入的情况,因此,针对这类临时进出的车辆停车场采用刷卡计费的方式来管理车辆的进出。当临时的车辆靠近停车场大门的入口处时,门口的自动发卡机会发放临时车辆进出管理卡,持卡者只需要将其靠近读卡机处,闸门机机臂便会自动升起,并且摄像头在抓拍车辆的同时会自动记录外来车辆进入的时间。当汽车离开闸门机可感应的范围后,闸门机的机臂便会自动落下。当汽车需要驶离停车场时,也需要将 临时发放的管理卡靠近读卡机口,在经过接收感应后,收费电脑会显示收费的金额,司机只有缴纳完应付金额并且交还临时管理卡后,才被允许放行。同样的,只有当汽车驶离闸门机能够感应的范围内,机臂才会缓缓下落。

地下停车场安防系统的设置

1. 设置视频监控系统

由于每个司机的开车水平不尽相同,因此,难免在开车或者是停放车辆的时候出现碰撞划擦等现象,若无法找到造成车辆碰撞划擦的人员,那么车主与物业之间必定有一场不可避免的争吵。为切实保护好车主的切身利益,也为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争执,应当在停车场内设置视频监控系统,确保车辆在经过碰撞划擦后有据可循。为避免上述问题,该停车场内采用选转式和红外线型固定式的摄像机对停车场进行24h全方位的监控,所有进出停车场的车辆信息在经过记录后都将保存到控制室的电脑中。

2.在停车场出口处设置疏散指示

为在火灾发生的时候避免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的情况发生,该地下停车场在出口处设置了两种疏散指示,一种是对于车库内人员的疏散指示,另一种则是对车库内存放的车辆的疏散指示。只有明确的将人员疏散指示与汽车疏散指示分开,才能避免在火灾发生的情况下,实现人车分流的目的,降低人员伤亡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以车代步的生活方式逐渐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车辆日趋增多,停车的压力也将日趋增大。设计一个方便节能的停车场并建立一个高效管理的地下停车场管理系统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浅谈高层住宅小区地下车库设计 篇4

近些年来, 由于我国城市汽车的拥有量迅猛增加, 高层建筑地下停车库的设计项目也迅速增多。为了解决建筑物四周场地有限的停车问题, 通常建设地下停车库。这样不仅有效地节约用地, 而且还可以利用地下车库作为人防区域及布置配电室、水池等附属配套设施, 起到一库多用的目的。

1.高层住宅地下停车库设计要点

1.1高层住宅地下停车库的总平面布局受地面建筑主要是住宅楼的影响较大, 由于地面建筑须要满足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日照要求等技术指标, 这些限制条件对地下停车库的布局影响较大, 其中最主要的便是上部住宅楼间距对地下停车库柱网布局的影响。受住宅楼间距影响地下停车库往往会被分隔成多个零散的片区, 通过通道或局部减柱网相互连通, 停车效益也会因此降低, 库内车道也不易简洁通畅。地下停车库容量越大, 利用效率越高, 设计构思初期有必要尽可能地把地下停车空间尽可能集中在一起, 以提高相同面积下的停车数量。具体方法:

1.1.1 充分利用高层住宅的中心绿地的下部空间,

1.1.2 适当地把住宅楼多栋平行组合, 提供规整的的地下车库用地。

对于大型高层住宅, 地下停车库被分割成多个片区后, 每个片区还要考虑各片区之间的连接通畅问题, 避免形成死角及瓶颈。

1.2 确定合理的柱网尺寸

通过结构经济分析及实际使用要求, 太小的柱网尺寸不便于车辆停放及行车方便性要求, 太大的柱网尺寸虽然有利于使用, 但增大柱距, 使得屋盖结构厚度增大、造价升高, 因此, 应确定一个合理的柱网尺寸。以停车位尺寸及车行通道尺寸为基础, 并遵守结构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原则、尽可能统一柱网尺寸原则、使用方便合理的原则确定柱网尺寸。

1.3 地下停车库的平面布置

主要包含车道和停车位布置、柱网布局、与地下室其它功能部分协调等。一般住宅小区以中型轿车:长 (4.9m) X宽 (1.8m) x高 (1.8m) 为设计标准车型尺寸, 停车位尺寸应为:长 (5—6) m x宽 (2.5—3) m。车位与车道成90°直角, 且车辆“倒进顺出”的布置, 每台车所占车库面积的比例最小, 按照此方式布置的地下停车库每车所占面积应在28㎡—35㎡。较大型车库的停车通道, 应尽量设环形车道。当采用与车道成90°直角的停车位布置时, 车道宽应在6m以上, 车道车行路线方式可采用双车道双向行驶。按照标准车型与车道尺寸, 柱网宜在6X8m (柱间停两辆车) 或8X8m{柱间停三辆车) 左右。

1.4 车库出入口的设计

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 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特大型汽车库库址, 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3个, 并应设置人流专用出入口。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m。出入口的宽度, 双向行驶时不应小于7m, 单向行驶时不应小于5m。

1.5 停车库内部交通诱导系统设计

1.5.1 行人诱导系统设计

根据停车泊位布局和行人出入口、电梯及楼梯的布置情况, 结合安全出口指示标志, 在明显的构件上, 设立停车泊位分区及编号标志、行人专用通道标志, 引导行人迅速找到车位, 保证停车库内行人通行的安全。

1.5.2 车辆诱导系统设计

根据停车库内部的交通组织, 在地面划设行车方向标线、泊位线及泊位编号。同时, 以视线范围内必须设置相关交通标志予以指示车辆安全行驶, 并保证“不误导、不重复、不遗漏”为设计原则, 在墙、柱或明显的构件上, 设置相关的指示、禁令等交通标志, 以正确引导停车库内车辆的安全行驶。

1.6 停车位设计

通常车位是以小型车的尺寸来确定的, 小型车尺寸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为1800x4800, 以汽车长度方向为纵向、汽车宽度方向为横向, 车与车之间净距规定不小于600, 靠柱处净距不小于300, 这样得到车位尺寸为2400x5300。两种柱网布置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汽车排布情况设计纵向轴网, 布置优点是跨度小, 如采用框架结构则梁断面可减小。缺点是柱子增加, 布置不灵活, 且不宜采用无梁楼盖体系, 因为横纵向跨度比不合适, 综合造价要高。布置优点是采用7800x8000柱网, 可采用无梁楼盖结构体系, 柱网排布均匀, 受理合理, 整体美观, 综合造价要低一些。

2.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设计

2.1 地下停车排风系统单独布置

排风口的位置尽量合理, 一般从理论上应该下部排2/3;上部排1/3。但是从设计中使用方便角度看, 风口布置在下部会影响汽车的使用空间, 而且现在房地产商为了降低造价, 往往把地下车库层高搞的很低。一般汽车库梁底高度大部份在3m以下, 而且风管侧面或风管的底表面开孔设置即可。如果梁底表面在2.7m以下, 再用排风口就会影响车辆通行, 而且风口也容易被车碰坏。

2.2地下停车库进行机械排风时, 按规定应向室内补风, 但目前一般都没设机械送风。因为机械送风系统的设置不仅增大了投资, 而且送风机和送风管道要占用建筑空间。有时由于车库梁底比较低, 布置送风管很困难。所以当停车库设在地下一层时, 可以利用车库进出车道进行补风, 因为大部份车道内形成负压, 而且车库的进出口大部份是非密闭形成的门, 就是在火灾时, 防火卷闸门关闭也要以在卷闸门的下部留有缝隙, 用以对排烟进行补风。

2.3 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

目前这种机械排风兼作排烟系统方案设计比较多, 由于它是用同一台风机和同一管道系统, 平时作排风用, 火灾时作排烟用, 往排风量与排烟量相差很远。如一般车库净高只有3m, 按6次/叶换气量计算, 每平方米风量只有18 (m3/h) .而排烟量根据防火远东为60 (m3/h.m2) , (是指一个排烟系统只负责一个防烟分区) 或120 (m3/h.m2) , (是指一个排烟系统负责一个防烟系统负责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烟分区时) 。为节省投资, 当排风系统兼作排烟系统时, 只有采取缩小防烟分区面积的方法, 来减小防烟分区的排烟量, 使最大的一个防烟分区的排烟量与排风系统的排风量相等或相近, 才可能使排风系统兼作排烟系统。

3.地下车库防火设计

主要是防火分区的问题, 汽车库应设防火墙或防火卷帘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地下汽车库2000平方米。如果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则可达到4000平方米。规范规定:Ⅰ、Ⅱ、Ⅲ类地上汽车库、停车数超过10辆的地下汽车库、机械式立体汽车库或复式汽车库以及采用垂直升降梯作汽车疏散出口的汽车库、Ⅰ类修车库, 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因此地下车库的防火分区面积为4000平方米。在排完车库的平面后, 需要进行防火分区的划分。对于人员安全出口的设置, 规范规定:汽车库、修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内, 其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规范同时规定:汽车库、修车库的人员安全出口和汽车疏散出口应分开设置。也就是说:汽车坡道不能作为人员疏散。因此, 每个防火分区设两个封闭楼梯间上到地面。疏散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1.1m, 即两股人流。楼梯间尽量分散布置, 因为汽车库室内最远工作地点至楼梯间的距离不应超过45m, 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 其距离不应超过60m。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汽车疏散坡道为双车道停车数少于100辆的地下汽车库, 可以只设一个疏散出口

4.结语

建筑地下停车库的设计应严格遵守新的车库防火规范, 设计时还应该从各方面综合考虑, 这样设计出的系统才能既安全、经济又便于管理。同时也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 合理规范车库布局, 优化车库设计。

参考文献

[1]董智年鲁大伟, 住宅小区的地下车库设计[J]四川建材, 2011.06

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库 篇5

今天继续推送关于地下车库设计的干货,该实例中主要介绍某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电气系统设计,如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1 项目简介 某住宅小区特大型地下大底盘汽车库,其用地范围呈梯形,地形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地下两层(局部地下一层),分为南北两部分。

北部建筑面积51 22m2,停车1 284辆,防火分类Ⅰ类,4个汽车出入口,19个防火分区;南部建筑面积58 308m2,停车1 410辆,防火分类Ⅰ类,4个汽车出入口,20个防火分区;其中南部车库包括甲类常6核6二等人员掩蔽所,5个防护单元;甲类常5核5人防专业设备掩蔽部,1个防护单元。2 变配电系统 2.1 高压进线

高压进线经与供电部门协商,该小区为两路10kV进线,电源引自开关站不同母线段。自小区北侧进线,故在小区北部设一座开闭所,负责小区7座变配电所用电。2.2 车库内变配电所位置设置

根据建筑平面功能以及变配电所净高、设备运输等要求,北部1#楼与2#楼之间设1个变配电所,南部48#楼与50#楼之间设1个变配电所。2.3 低压配电系统1)分配电室位置

北部车库设3座配电室,配电室1负责防火分区1~4、12、13;配电室2负责防火分区5~7、14、15;配电室3负责防火分区8~11、16~19。

南部车库设5座配电室,配电室1负责防火分区1~3;配电室2负责防火分区4~7、11~13;配电室3负责防火分区8~9;配电室4负责防火分区10、17;配电室5负责防火分区14~16、18~20。

2)配电干线系统图自相应变配电所引出电缆至分配电室,然后分配电室引出电缆至相应的防火分区、互相没有交叉,脉络清晰。每个分配电室按照明、应急照明、动力分开自成体系。按规范明确规定,消防用电设备在最末一级配电装置处自动切换。注意两个区别:配电装置与控制装置区别,消防设备、防火分区作为末端区别。根据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13.9.9 条:“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及排烟风机等消防设备外,各防火分区的消防用电设备,应由消防电源中的双电源或双回线路电源供电,……。”其他防火规范也有类似规定,只有《民规》明确规定“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及排烟风机等消防设备外”不允许以防火分区作为末端切换。3)主要用电设备

照明,2~3W/m2 ;排烟风机(或者双速风机),每个防火分区2台;补风机,每个防火分区1台;排水泵,每个防火分区2~3组;防火卷帘,每个防火分区2~3档。每个防火分区用电负荷约为40~60kW。由于每个防火分区用电设备类型相同,其配电系统也相同。以北部三四区配电干线系统图、南部二三区配电干线系统图为例,见图

1、图2。图1 北部三四区配电干线系统图 图2 南部二三区配电干线系统图 3 灯具和探测器布置

车库照明选用36W单管三基色荧光灯,采用隔行隔列布置(即品字形布置)。照明按车位、车道、功能房间(楼梯间、风机房、水泵房和配电间等)三种位置控制。车位灯采用每隔两行就地控制或集中控制,达到控制灯具数量1/

3、2/3 及全部三种模式。车道灯按车道两侧分开控制,达到控制灯具数量1/2及全部两种模式。

南、北两个车库,均为Ⅰ类汽车库,属于二级保护对象。停车区、车道采用感温探测器,呈品字形布置,防火卷帘门两侧仅采用感温探测器一种,风机房、配电间等采用感烟探测器。邻近边界区域、防排烟管道(最大尺寸为 600×400mm)适当增加探测器以满足探测半径要求和遮挡范围要求。北部车库19个防火分区,共设置30个消防接线箱、42台防排烟风机、40档防火卷帘、18组预作用报警阀、2台消火栓泵及2台喷淋泵;南部车库20个防火分区,共设置35个消防接线箱、47台防排烟风机、31档防火卷帘及25组预作用报警阀。报警信号线考虑预留15%~20%余量,地址编码及维护检修方便,按照每个消防接线箱一路;防排烟风机、消防水泵直接控制线每台一路;每组报警阀中压力开关信号线直接引至喷淋泵控制箱。

设计中依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建立垂直式后退停车最经济车库模型,中间部位柱网采用7.8×8.1m,地下室边柱离侧墙最小距离4.3m,行车道最小距离5.5m。地下汽车库结构形式主要采用了有和无梁楼盖、梁板两种,灯具和探测器主要采取了品字形和田字形两种布置,见图

3、表1。图3 灯具和探测器布置图

表1 灯具和探测器的布置4 防雷接地系统

大底盘车库上有多层、高层住宅建筑,防雷类别为三类,外部防雷的措施采用装在建筑物上的接闪网和接闪杆;内部防雷采取防反击、防闪电电涌侵入措施(注意三类防雷建筑物不要求防闪电感应)。笔者在防雷设计时,发现建筑物侧向间距小,防雷扩大面积重合,等效面积连成一体,如何确定建筑物防雷类别成为核心问题。小区地势偏坡,绝对高程相差较大,建筑物绝对高度相差较大,防雷规范没有考虑绝对高程影响,值得深入考虑。

北部大底盘车库包括31栋单体建筑,南区大底盘车库包括34 栋单体建筑,基础采用筏板,防水采用2道3mm厚BS防水卷材。接地体无法利用车库和单体筏板基础钢筋,在车库外围设置了人工水平接地体。车库与单体基础钢筋可靠连接,车库及单体(侧向接触土壤位置)地下一层圈梁(相对室外地面-2.0m)钢筋在引下线位置与人工接地体连接。尤其位于车库中间位置单体建筑接地,一定与车库基础钢筋可靠连接(车库基础钢筋按20×20m网格连接)。

变电所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重复接地及弱电系统接地统一设置,接地电阻小于1Ω。5 结束语

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库 篇6

地下车库顶板的应用功能

在城市居住用地稀缺的今天,地下车库顶板可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实现不同的应用功能(也可以多种功能复合使用)。

1)建成景观带

近几年建成的高档住宅小区,很多都在地下车库顶板上栽种了花草树木、布置了水景。这既能美化居住环境,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又能改善空气质量,有益健康。走出住宅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盎然的生机,不经意间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2)打造成休闲娱乐区

休闲娱乐区包括了多功能泳池、老人活动区、儿童嬉戏区、中庭小景区等,这些区域往往和非顶板地面连成一片,打造成适合小区各个年龄层次居民的乐土。想想看,你牵着小女儿欢快玩耍,边上隔壁张大爷正在悠闲地打着太极拳,这场景是不是很温馨?

3)增设停车位

说到这个,很多读者可能很有感触:小区的停车位实在太紧张了!在地下车库顶板上再多设几个停车位,可真是瞌睡时塞来了枕头。

以上这些地下车库顶板的应用功能中,做绿化是最有技术含量的。

地下车库顶板绿化的基本条件

以车库顶板为依托,通过覆土、种植等营造车库顶板景观,与普通地面景观绿化不同,地下车库顶板绿化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与限制。

1)车库顶板的承载力有限,顶板上各类植物、土壤和建筑小品等物件的总重量,必须在建筑物容许的荷载以内,否则车库顶板可能会出现裂纹并引起漏水,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坍塌事故。

2)因土壤层的厚度有限,植物根系的生长就会受到限制,不是随随便便什么植物都适合栽种;另外顶板上的土壤几乎不与地面自然土壤相连,水分来源受限,保水能力也差,因此车库顶板上栽种的植物多以耐干旱、浅根性植物为主。

3)车库顶板通常不具有渗透性能,为防止因土壤层积水导致植物成活率低,给顶板漏水带来隐患,在填土前必须要做滤水排水措施。

为保证植物正常生长、雨水顺畅排放,避免雨水、浇灌水下渗,车库顶板绿化需进行专业设计,其构造从上至下一般依次为植被、土壤、隔离过滤层、排水蓄水层、防水层和车库顶板。

地下车库顶板绿化的常见形式

地下车库顶板绿化的形式,主要取决于顶板的荷载能力。顶板的荷载越大,能承载的土壤厚度和植物重量就越大,设计时植物品种选择也就越多,配置方式也越自由。

1)顶板荷载小的,覆土深度只能达到40~60cm,可栽植一些矮小的花卉灌木,如地被、灌木、蔓藤植物等,浅根性小乔木必须做花坛加高土层或直接带容器摆放在绿地中,形式比较接近于屋顶花园。

2)荷载大的,覆土深度可达150cm以上(如达到人防要求的车库),可做出较大的地形起伏,绿化品种选择和种植形式也比较自由,能做真正意义上的密集型顶板绿化,绿化设计时和普通地面做法相差不大。

不同小区地下车库顶板的荷载能力有很大的差别。目前比较常见的是顶板覆土厚度80~120cm的地下车库,在这种条件下,常见的做法是在绿地中间局部塑造为地形,孤植大树或自然式点缀三五株较大规格的景观树,或做花坛、树池以增加覆土,栽植行道树、庭荫树等。

维护管理要重视

车库顶板环境比地面恶劣,为满足景观与功能的要求,确保小区绿化景观常在,物业人员和居民要共同出力,重视其养护管理。

1)物业有义务加强养护管理

物业人员应根据不同苗木的生长需要和某些特定的要求,及时灌溉、施肥、修剪、防治病虫害、防寒、中耕除草等。

注意不得随意增设超出原设计范围的大型景物,物业要严格控制进入小区的车辆,凡是超重及车辆毛重超过设计要求的,均不得入内,以免造成顶板超载。

小区的供电供水管线一般都是预埋在蓄排水隔根板上的,维修水电管线设备时,应特别注意不得破坏原屋顶防水层和绿化隔层构造,如造成了损坏,需重做防水层、更换蓄排水板和过滤布等。

2)居民注意不能随意破坏

一楼居民不能在车库顶板随意开挖、种花种菜,以免对顶板绿化造成破坏,损毁防水层。

小区居民发现车库顶板绿化任何异常情况,都要及时向物业管理人员反映,协助并督促物业管理人员做好养护管理工作。

住宅小区地下车库渗漏原因及防治 篇7

1工程实例

南京某住宅小区,共设有7个地下车库,车库总建筑面积约6万m2。车库顶板施工完后,其上回填土厚约1.2 m。地下车库混凝土等级为C40P6,掺微膨胀剂,混凝土系采用商品混凝土。地下车库除混凝土自防水外,其外侧均设有柔性防水。在施工过程中及竣工后部分车库存在一定程度的渗漏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1 车库1

在车库主体结构施工完后,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约1个月内,发现地下车库部分顶板、墙板,有少量渗漏现象,后浇带封堵后裂缝进一步增多,且裂缝沿车库短向有规则的分布。

1)原因分析:

该车库呈V字形,北侧车库长约140 m,南侧车库长约170 m,宽为17 m。北侧车库仅设有一道后浇带,南侧车库设有两道后浇带。后浇带设置间距远大于规范的要求。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现浇式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室内或土中为55 m,露天为35 m;地下室墙壁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室内或土中为30 m,露天为20 m。

2)防治措施:

a.要按规范规定设置后浇带,后浇带间距宜为20 m~30 m,或采取其他可靠措施,防止车库开裂。车库主体结构及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在顶板上做防水、覆土,减少混凝土温差应力。b.对车库渗漏处,可从车库内侧钻孔,按约300 mm间距布置膨胀管,压密注浆,浆料宜采用环氧树脂类结构胶。如条件许可,再在渗漏严重区域迎水面加做防水,里外结合,效果更佳。

1.2 车库2:

部分车库外墙有零星的渗漏现象

1)原因分析:

车库外墙混凝土强度未达到一定的要求就提前拆模,使对拉螺杆转动,也可能是外墙拆模后外侧对拉杆未作防渗处理。

2)预防措施:

车库外墙对拉螺杆制作时止水片要满焊,最好是双面焊;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进行模板拆除;模板支护时外墙外侧对拉螺杆限位与模板间应放置一块50 mm×50 mm×10 mm的木块,拆模后凿出木块,割去对拉螺杆,再用防水砂浆分两次抹平。

1.3 车库3:

在底板后浇带、墙板施工缝处有渗漏现象

1)原因分析:

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后浇带原松动的石子、溢出的混凝土浆料、垃圾等未凿除;此外,在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时未掺加微膨胀剂或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不连续,产生施工冷缝,施工冷缝处极易发生渗漏。

2)防治措施:

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务必将后浇带处清理干净,且后浇带混凝土中要按设计要求掺微膨胀剂;施工缝处要设止水带或其他可靠的止水措施,混凝土要连续浇筑,避免施工冷缝的产生。

1.4 车库4:

地下车库出入口与车库墙板结合处出现渗漏

1)原因分析:

该处无论是不均匀沉降还是混凝土受温度应力的影响,都极易产生裂缝。

2)预防措施:

施工时一般先施工车库本体,出入口处后施工,可在结合部施工缝处设置橡胶止水带,施工时要确保橡胶止水带位置准确,固定可靠。

1.5 车库5:

车库竣工后,发现墙板穿管处有少量渗漏现象

1)原因分析:

a.经现场情况察看,车库周围回填土未夯实,下雨时,雨水便很容易通过车库周围的回填土向地下渗透,当雨水流经地下穿墙管道时,直接通过套管和管道之间的空隙流入地下车库。b.穿墙管周边未做防水处理。

2)防治措施:

a.周边土方回填需夯实。b.穿墙管必须预埋钢套管,其长度一般等于墙体的厚度,止水环必须与套管双面满焊。套管与管线之间需用沥青麻丝等塞实。混凝土浇捣过程中,要振捣密实。

1.6 车库6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渗漏外,还有一种渗漏现象也十分的常见,即在车库结构相对薄弱部位或施工薄弱处往往会有不规则的裂缝出现,并伴有渗漏现象,如6号地下车库。

1)原因分析:

这种渗漏现象往往成因复杂,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a.地下车库顶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等级较高,混凝土水化热较大,易产生温度裂缝。b.混凝土原材料砂、石的含泥量超标、混凝土的坍落度过大、水泥的选用不合理、配合比不合理等等因素,也易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c.部分混凝土疏松,振捣不密实,加之防水材料未按规范要求施工,或防水材料被后续施工破坏,都易导致渗漏的发生。d.混凝土浇筑后,施工方养护不及时或未到位,混凝土在养护期表面缺水易产生干缩裂缝;混凝土表面覆盖不到位,长期暴露,尤其在冬季或夏季,内外温差较大,易产生温度裂缝。

2)防治措施:

在车库施工过程中,施工方需加强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加强对作业人员交底,严格按规范要求精心施工,层层把关,将渗漏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此外,车库四周及顶板能回填的土方及时进行回填,避免车库顶板、墙板混凝土长期暴露,减少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2 结语

以上这些渗漏现象,在地下车库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作为项目管理者对地下车库渗漏问题要善于总结经验,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并加强现场施工质量管理,严格按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才能有效地解决地下车库工程中出现的渗漏问题,保证地下车库的使用效果和结构安全。

摘要: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针对住宅小区地下车库施工过程中及竣工后存在的各类渗漏现象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各类渗漏产生的原因,并分别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指导实践,保证地下车库的使用效果和结构安全。

关键词:住宅小区,地下车库,渗漏,原因,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手册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M].第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3]王宗昌,尹金生.建筑施工细部操作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某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结构设计浅析 篇8

关键词:地下室顶板,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消防车活荷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内家庭汽车的拥有量越来越多, 从而引发了停车难的问题。在城市地面用地越来越紧张的今天, 发展地下车库势必成为解决停车问题的一种办法。同时, 为满足小区整体规划需要, 这些地下室的顶板上往往会覆土以满足绿化、管网埋设及消防车通行等要求。其中消防车通行的需要决定了此类地下室顶板及外墙在设计中必须考虑消防车活荷载, 而一些常见情况下该值的取值在现行规范中并未明确。本文在工程设计实践的基础上, 将对地下室结构超长、顶板及侧墙消防车活荷载的取值及配筋设计等问题进行探讨。

1 工程概况

北京地区某住宅小区公共建筑, 地下1层, 局部出地面3层, 建筑平面总尺寸63 m×147 m, 采用框架结构体系, 主要柱网尺寸8.1 m×8.1 m;地下室的顶板采用梁板体系 (无次梁) , 覆土厚1.2 m, 局部顶板考虑消防车通行;地下水位较低, 设计可不予考虑。总建筑面积约9 300 m2。

2 地下结构单元超长的处理措施

考虑到建筑使用的要求, 该地下车库未设伸缩缝。按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1.1条, 现浇混凝土地下结构不设缝最大长度为55 m[1], 而本工程平面尺寸为63 m×147 m, 长度方向大大超过规范限值, 因此, 如何控制混凝土裂缝成为本工程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施加预应力是控制裂缝的常用措施, 但由于本工程工期紧且预应力方案费用高, 开发商将难以接受。另外, 在预应力的施加过程中, 由于地下室基底土和外墙侧壁土的约束, 预应力的实际效果将大为降低, 故本工程不考虑预应力方案。从整个地下结构的使用环境来看, 由于车库顶板有1.2 m厚的覆土, 使用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相对较小, 引起的温度应力也相应较小, 因此只需解决混凝土的干缩问题即可。

本地下室设计时, 横向均匀设置3条后浇带, 纵向居中设置1条后浇带, 将整个结构划分为8块 (后浇带间距控制在40 m以内) , 加强后浇带部位防水层, 尽可能延迟后浇带的封闭时间, 以释放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另外, 设计时采用细而密的钢筋布置 (钢筋间距不大于150 mm) , 顶、底板支座钢筋半拉通设置, 以增强结构的抗干缩能力。同时, 地下室外墙由于施工养护条件差, 受环境影响大, 是裂缝控制相对薄弱的环节, 设计时适当增大墙体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 以抵抗混凝土的收缩应力。

3 地下室顶板消防车活荷载的选取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 (以下简称《荷载规范》) 表4.1.1第8项, 板跨8.1 m×8.1 m时消防车活荷载标准值应取为20 kN/m2 (消防车按满载重量300 kN考虑) 。按表4.1.1注3:“当不符合本表的要求时, 应将车轮的局部荷载按结构效应的等效原则, 换算为等效均布荷载”[2]。考虑到地下室顶板上覆土层较厚 (1.2 m) , 可利用覆土层对消防车轮压的扩散作用, 对消防车活荷载进行适当折减, 按折减后的活荷载进行结构计算, 从而达到减小构件高度及配筋量, 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按《荷载规范》附录B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的确定办法, 考虑垫层扩散作用后的局部荷载的计算宽度为:

bcx=btx+2s+h;bcy=bty+2s+h

实际上, 上式仅适用于垫层为刚性, 扩散角θ=45°时的情况;当扩散角θ≠45°时, 公式应为:

bcx=btx+2stanθ+h;bcy=bty+2stanθ+h

其中, bcx, bcy分别为荷载作用面在两个方向的计算宽度;btx, bty分别为荷载作用面在两个方向的实际宽度;s为垫层厚度, 1.2 m;h为板厚, 300 mm;θ为回填土扩散角, 参照《城镇供热管网结构设计规范》中附录C规定取θ=35°。考虑到消防车后轮轮距较近, 每只轮胎下的荷载在经过一定厚度填土扩散后, 作用面发生重叠, 且一般消防车道均为刚性路面, 也能起到协调相邻车轮荷载的作用, 故可认为所有需要考虑的消防车后轮均作用在一个共同平面上。

按上述方法, 根据《荷载规范》附录B中B.0.6条规定进行计算, 荷载扩散折减后的折算荷载仅为8.7 kN/m2, 大大小于规范值20 kN/m2。

4 地下室外墙设计

4.1 室外地面活荷载的选取

考虑到消防车的停放, 室外地面活荷载常被取得过高, 以为在救灾时, 消防车有可能停在建筑物边上, 从而对地下室外墙产生较大荷载,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实际上, 在进行消防作业时, 消防车与失火建筑之间应有一定距离, 否则救火云梯无法上升至建筑物上部。一辆消防车占地面积至少为100 m2, 对于满载总重为300 kN的消防车而言, 折合荷载仅为3 kN/m2。另外, 按消防规范要求, 当室外消防车通道距离主楼外墙不小于5 m时, 消防车荷载对地下室外墙内力的影响非常小, 可忽略不计。如此看来, 考虑消防车荷载或大于消防车的可能荷载, 室外地面活荷载按5 kN/m2考虑是足够安全的。

4.2 配筋设计

本工程地下室除了与框架柱整体浇筑的外墙板按双向板计算配筋外, 其余的外墙均按单向板计算配筋。外墙水平荷载按下大上小梯形分布考虑, 如有地下水, 应计入水的侧压力, 此时土的容重按浮容重考虑。按双向板计算时, 可假设板上端简支, 下端及左右两边固定;框架柱内外侧配筋计算时应计入双向板左右端所传递的荷载。按单向板计算时, 可假设上端简支, 下端固定;墙体水平分布钢筋按构造配置即可。外墙迎水面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50mm, 验算裂缝宽度应不大于0.2mm[3]。对于部分计算高度较大的外墙, 设计采用墙底加腋的措施, 使墙体厚度及配筋大为减小。

5结语

本文就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容易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希望能引起有关设计人员的重视, 以促使地下室结构设计的优化, 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文中如有不当之处, 欢迎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GB 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2]GB 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2006年版) [S].

某小区地下车库设计体会 篇9

关键词:地下室外墙,超长混凝土结构,无梁楼盖

1引言

大连幸福E家地下车库长约100米, 采用现浇混凝土无梁楼盖, 通过后浇带和膨胀带的有效设置以及其它措施的采用, 本工程在未设置伸缩缝的情况下, 超长混凝土结构未出现此类工程易见的收缩裂缝和温度裂缝, 本文对该工程设计中的一些心得加以总结。

2运用PKPM软件进行无梁楼盖结构的设计

I.无梁楼盖的整体三维计算

在采用SATWE软件分析无梁楼盖结构时, 由于SATWE软件具有考虑楼板弹性变形的功能, 可以采用弹性楼板单元较为真实的模拟楼板的刚度和计算变形。首先在建模时进行一定的处理:在P MCAD人机交互式输入时, 须在柱网内布置截面尺寸为100*100的矩形截面虚梁。 (但在边界处及开洞处最好是布置实梁) 。这里布置虚梁的目的有二:其一是为了SATWE软件在接力PMCAD的前处理过程中能够自动读取楼板的外边界信息;其二是为了辅助弹性楼板单元的划分。当然, 虚梁是不参与结构的整体分析的, 实际上SATWE的前处理程序会自动将所有的虚梁过滤掉。此外, 为了正确分析该结构, 在SATWE程序中还应将无梁楼盖的楼板定义为弹性楼板。模型建立后就可使用SATWE软件对无梁楼盖结构进行三维整体分析计算了。由于在此定义了弹性楼板, 须选择“算法二”即总刚算法进行计算。

I I.楼盖的设计计算

无梁楼盖的整体分析计算完成后, 可以利用SATWE软件中的“复杂楼板有限元计算”SLABCAD模块进行楼盖的分析计算。首先点取“生成楼板有限元分析数据”菜单来生成有关的计算数据, 并将相应的计算条件及计算参数进行定义。同时还可补充输入无梁楼盖的其它数据, 如楼板的洞口及柱帽等特殊构件。并可对楼板不同部位的板厚进修改, 此外, 还可以输入支座沉降及约束等补充数据。SLABCAD的补充数据输入完毕后就可以通过“有限元分析和计算”菜单对无梁楼盖进行设计计算了。对无梁楼盖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楼板的内力、位移、配筋计算及板的冲切验算等。计算完毕后再通过“分析结果图形显示”菜单查询其计算结果。较之以前的双向等代框架梁设计方法, 采用本方法结构计算更为真实准确。

3超长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建议

由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引起的收缩裂缝和温度裂缝以及由这两种变形共同引起的温度收缩裂缝在超长混凝土结构极易出现, 这类裂缝属非结构性裂缝, 一般不致影响构件承载力和结构安全, 但却会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整体性。本工程采用以下措施有效地防止和减轻此类裂缝的产生。

I.有效设置后浇带

后浇带是列入高规中的一种目前设计人员常采用的方法, 它利用了混凝土早期收缩量大的特性, 其设计思路是“以放为主”。主要作用是释放早期混凝土收缩应力, 减小以收缩为主的变形。高规虽然对后浇带的间距、宽度、钢筋处理、浇筑时间有较明确要求, 不少资料对此也有所介绍。但是结合多年来我院对大连地区几个较大型超长工程的设计实践, 我们认为对后浇带的做法必须予以重视。如设计施工处理不好, 不仅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还会留下结构隐患。因此就后浇带的具体做法提出以下建议和看法:

⑴间距:高规规定为30m~40m。建议具体工程应结合建筑物长度、气候环境特点综合考虑, 本工程控制在40m左右。

⑵位置:

(1) 小跨梁开间或受力较小的部位, 一般可在梁跨三分之一处。

(2) 平面布置时要注意梁的布置宜平行于后浇带以免梁截断太多。

(3) 视具体情况可沿平面曲折通过。

⑶宽度:高规规定800~1000mm。建议预留的宽度要考虑满足钢筋错开搭接要求。可允许大于1000mm。

⑷钢筋:目前对后浇带内梁纵向钢筋处理有两种做法。

第一种:梁板钢筋均断开后搭接 (高规要求) , 但由于梁钢筋搭、焊接处理困难, 质量不易保证, 易给结构造成隐患。

第二种:板钢筋断开, 梁钢筋直通不断。目前工程采用较多, 但由于截断梁较多时, 钢筋全部不断会约束混凝土收缩, 达不到予期效果。

建议:梁上部钢筋, 腰筋及板墙钢筋断后错开搭接或必要时先搭后补焊。梁下部钢筋不断, 可适当加大配筋。这样即可大大减小梁钢筋全部不断对混凝土收缩形成的约束, 又可避免梁钢筋全部断后造成的钢筋搭、焊接困难。

⑸浇筑时间:高规要求, 宜在两个月后且浇筑时的温度宜低于主体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由于混凝土早期收缩量大, 相对一年的收缩量, 半月约占30~40%;1个月约占45~5 5%;2个月约占6 5~75%;半年约占80~90%, 故应按规范执行, 一般应保证两个月后浇筑。

⑹后浇混凝土:采用无收缩或微膨胀混凝土, 强度较主体混凝土提高C 5级。

⑺设计时要特别交代以下请施工单位注意的问题:

(1) 后浇带两侧宜设钢筋网片, 防止主体混凝土流入后浇带。

(2)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清理凿毛, 浇筑时振捣密实, 精心养护。

(3) 后浇带两侧支撑保证稳定可靠, 后浇带混凝土达设计强度时方可拆除。

II.采用UEA补偿收缩混凝土

⑴设计思路:

“以抗为主”的设计原则, 利用UEA补偿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产生的膨胀作用, 在结构中产生少量预压应力用来补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和收缩拉应力, 从而防止收缩裂缝或把裂缝控制在无害裂缝范围内。

⑵具体做法

所有楼板均掺10~12%UEA (膨胀率2~3×10-4) 。但每间隔20m设置一条2m宽膨胀加强带, 带内混凝土掺加1 4~15%UEA (膨胀率4~6×10-4) , 两侧设密孔钢丝网, 防止混凝土流入加强带。

I I I.严格控制水灰比, 要求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 做好混凝土的养护。

实践证明, 以上措施对防止和减轻超长混凝土结构温度收缩裂缝比较有效。

4地下室外墙设计

在本工程设计过程中, 关于地下室外墙的有关心得总结如下:

1. 荷载:

竖向荷载有上部及各层地下室顶板传来的荷载和外墙自重;水平荷载有室外地坪活荷载、侧向土压力、地下水压力、人防等效静荷载。

(1) 室外地坪活荷载:一般民用建筑的室外地面 (包括可能停放消防车的室外地面) , 活荷载可取5kN/m2。有特殊较重荷载时, 按实际情况确定。地面活荷载对外墙产生的压力为沿墙高度方向的均布荷载Px, Px=qx.Ka=qx/3, qx为地面活荷载。

(2) 水压力:水位高度可按最近3~5年的最高水位确定, 不包括上层滞水。

(3) 土压力:当地下室采用大开挖方式, 无护坡桩或连续墙支护时, 地下室外墙承受的土压力宜取静止土压力, 土压力系数K0, 对一般固结土可取K0=1-sinφ (φ为土的有效内摩擦角) , 一般情况可取0.5。当地下室施工采用护坡桩或连续墙支护时, 地下室外墙土压力计算中可以考虑基坑支护与地下室外墙的共同作用, 或按静止土压力乘以折减系数0.66近似计算, Ka=0.5×0.66=0.33, 相当于主动土压力。

2. 荷载的算法

地面活荷载取1.4外, 其他包括水压力均取1.2。现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当活荷载占总荷载之比值不大于20%时, γG=1.35, γQ=1.40, ΨC=0.7, 综合分析后外墙各项荷载分项系数均取1.30。

3. 计算简图:

(1) 地下室无横墙或横墙间距大于层高2倍时, 其底部与刚度很大的基础底板或基础梁相连, 可认为是嵌固端;顶部的支座条件应视主体结构形式而定。当与外墙对应位置的主体结构墙为剪力墙时, 首层墙体与地下一层外墙连续, 可以对外墙形成一定的约束。但是, 主体结构的外墙往往开有较大的门窗洞口, 其对外墙的约束很有限。当主体结构为框架类结构 (包括纯框架和框剪) 时, 外墙仅与首层底板相连, 首层底板相对于外墙而言平面外刚度很小, 对外墙的约束很弱。所以, 外墙顶部应按铰接考虑。地下室中间层可按连续铰支座考虑。这样, 地下室外墙就如同下端嵌固、上端铰支的连续梁。

(2) 地下室内横墙较多且间距不大于层高2倍时, 地下室外墙就如同下端嵌固、上端铰支的连续双向板。

(3) 地下室无横墙但外墙上有附壁柱时, 除非柱设计时考虑了外墙传来的水平荷载, 否则该柱不应作为外墙的支座, 仍应按 (1) 考虑。

(4) 基础底板上有较厚的覆土, 这时最下层外墙的计算高度应视该层地面做法而定。如为混凝土面层较厚的刚性地面, 且在基坑肥槽回填之前完成地面做法, 则外墙计算高度可算至地下室地坪。而实际施工顺序往往是出地面后肥槽立即回填, 而地下室地面在完成机电管线布置后才施工, 相隔很长时间。这种情况下, 外墙计算高度就应算至底板上皮。为了减小外墙计算高度, 可在外墙根部与基础底板交接处覆土厚度范围内设八字角, 并配构造钢筋, 作为外墙根部的加腋, 加腋坡度按1:2。这时外墙计算高度仍可算至地下室地坪。

4. 为了便于配筋构造和节省钢筋, 外墙可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

塑性计算不仅可以在有外防水的墙体中采用, 也可在混凝土自防水的墙体中采用。塑性变形可能只在截面受拉区混凝土中出现较细微的弯曲裂缝, 不会贯通整个截面厚度, 所以外墙仍有足够的抗渗能力。

5. 墙配筋计算:

外墙除承受水平荷载外, 还承受上部结构及各层地下室顶板传来的荷载和外墙自重等竖向荷载。所以, 严格来讲, 外墙应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配筋。但在实际工程设计中, 考虑竖向荷载产生的截面应力很小, 而且为了计算方便, 仅按墙板平面外受弯计算配筋。当竖向荷载很大时, 也可分别按受弯和轴心受压计算墙体配筋, 然后将二者叠加。

6. 外墙保护层厚度:

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50108-2001-4.1.6条, “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为强制性条文。但实际操作有困难之处。一方面外墙截面有效厚度损失较大, 另一方面外墙一般较厚, 且拆模早, 养护困难。施工单位为了避免开裂, 在50mm厚保护层内附加Φ8@200构造筋, 与外墙受力筋间距很小, 垂直浇捣混凝土困难。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0010-2002, 外墙外侧环境类别为“二b”, 内侧“二a”, 据此, 外侧保护层厚度25mm, 内侧20mm。也是强制性条文。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执行。

(1) 水平筋:外墙按连续梁计算时, 水平筋为构造。但当外墙较长时, 考虑到混凝土硬化过程及温度影响产生收缩裂缝的现象极为普遍, 水平筋配筋率宜适当加大, 宜采用变形钢筋, 直径宜小间距宜密, 最大间距不宜大于200mm。

(2) 外墙根部节点:一般外墙厚度远小于基础底板, 底板计算时在外墙端常按铰支座考虑, 外墙计算时在底板端常按固端考虑, 所以底板上下钢筋伸至外墙外侧即可, 端头不必设弯钩。外墙外侧竖向钢筋在底板底部弯后直段长度满足与底板下筋搭接要求, 即可形成对外墙的嵌固。

5结论

随着建设工程规模越来越大, 大底盘地下车库设计将会越来越普遍, 本文对已设计工程进行几点总结, 以求在今后类似工程设计中能够有所改进与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国盛编.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疑难问题的处理及算例

[2] 程懋堃等.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

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库 篇10

河北省石家庄市西美第五大道社区是由北京诺杰建筑咨询有限公司设计的高档住宅小区,以石家庄市槐安路为轴,集建筑景观、自然景观、商业景观、交通景观于一身。

西美第五大道南区总占地150亩,共有15栋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70万m2。其车库为地下2层大跨度框架结构,防水施工面积达6万m2。该地下车库与地面建筑成连体式构造,施工缝、后浇带、高低跨、伸缩缝较多,纵横交错、结构复杂,并设计有水系、绿化等园林景观,因此对防水设防要求较高。

该地下车库顶板防水设计为Ⅰ级防水,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25 a以上[1]。其防水构造层次由下至上依次为:(1)混凝土结构自防水→(2)SK11聚合物渗自固粉防水涂料(一布三涂)→(3)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4)SK11聚合物渗自固粉防水涂料。

2 主要防水材料介绍

该工程采用的防水材料除了常用的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外,还选用了SK11系列防水材料(SK11聚合物防水乳液和SK11聚合物渗自固粉)。SK11聚合物渗自固粉防水涂料是该系列材料的主构产品,具有防水抗渗、耐长期浸泡、耐腐蚀、粘结力强、无毒环保、施工简便等特点。其防水机理为:SK11聚合物渗自固粉加水拌合成浆料涂刷时,其有效成分顺着混凝土毛细孔渗透至深处,经过多次“遇水开链—失去水分子—闭合”反应过程后,在混凝土基体内形成枝蔓状结晶,堵塞毛细孔通道,起到防水作用;同时,粉料中的聚合物又会浮化出来,在混凝土表皮结膜,形成表面一道柔韧性防水层,阻止水的渗入。SK11渗自固粉浆料混配SK11聚合物乳液使用,其防水反应机理相同。SK11防水材料性能指标见表1。

3 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清洗基面→涂刷SK11基面渗透液→修补基面→施工缝SK11涂膜加强层处理→SK11涂膜防水层施工→施工缝卷材加强层铺贴→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层施工→SK11涂膜防水层施工→施工缝二次防水施工→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施工。

3.1 清洗基面

本工程中基面是指达到28 d龄期的混凝土基面,而非水泥砂浆找平层。将基面上各种附着物彻底清理干净,并用清水洗刷基面。

3.2 刷SK11基面渗透液

以SK11聚合物防水乳液加30~50倍清水现场配制成SK11基面渗透液。将基面清洗后,随即将上述SK11基面渗透液适量泼洒在基面上,反复扫开,遍涂整个作业面,直至基面饱和。

SK11基面渗透液经反复涂刷,其活性成分随水分子渗透至混凝土深处,反应结晶后形成枝蔓结构,密闭混凝土毛细孔,从而使混凝土形成结构自防水。

3.3 修补基面

在涂刷SK11基面渗透液完成后,立即取SK11渗自固粉适量,填充基面凹坑、裂缝等缺陷部位,用毛刷扫集周围多余的基层渗透液,将粉料充分拌合、涂刷修补平整,见图1。

3.4 施工缝SK11涂膜加强层

将SK11聚合物防水乳液、SK11聚合物渗自固粉和水以2∶1∶0.3的比例配制成SK11聚合物渗自固粉浆料,用毛刷沿施工缝纵向反复涂刷一遍,涂刷宽度以施工缝为中线,向两侧各延伸150 mm以上。

3.5 施工第1道SK11涂膜防水层

以SK11聚合物渗自固粉加50%清水充分搅拌成粘结浆料,粘贴玻纤网格加筋布。本工法采用网孔较大的6 mm×6 mm玻纤网格布,从而使聚合物渗自固粉浆料与基层结合面达到最大化。

为更进一步提高其粘结强度,现场施工时,采用了将乳液(SK11聚合物防水乳液)∶粉料(SK11聚合物渗自固粉)∶水=1∶5∶3的比例配制而成的SK11聚合物渗自固粉粘结浆料。将SK11聚合物渗自固粉粘结浆料均匀涂刷在展开的玻纤网格加筋布上,加筋布搭接边宽≥100 mm,涂层厚度≥2 mm。待浆料实干后(室外常温下约4 h),再进行下道施工工序。

再将乳液(SK11聚合物防水乳液)∶粉料(SK11聚合物渗自固粉)∶水=1∶2∶0.4的比例配制而成的SK11渗自固粉防水涂料均匀滚涂在玻纤网格加筋布上,横向、竖向各涂一遍,见图2。至此,完成SK11涂膜防水层(一布三涂)。

3.6 施工缝卷材加强层铺贴

粘结料配制:以建筑胶粉∶清水=0.8∶100的比例制成胶水,静置1 h以上,拌合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拌成均匀无颗粒粘结浆料。以预先所作施工缝两端标记连直线为中心线,将整幅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两侧各600 mm)滚压在基面上,粘贴牢固。

3.7 铺贴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

大面积铺贴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时,平面采用“对接盖缝法”,立面搭接宽度≥100 mm。卷材长边平行对接不搭茬,短边搭接宽度≥150 mm。再将卷材裁成300 mm宽长条,盖贴在对接缝上,短边搭接宽度≥150 mm[2]。

3.8 施工第2道SK11涂膜防水层

以乳液(SK11聚合物防水乳液)∶粉料(SK11聚合物渗自固粉)∶水=1∶3∶1的比例配制SK11聚合物渗自固粉防水涂料,分两遍均匀滚涂在聚乙烯丙纶复合卷材防水层上,使防水层从柔性向韧性过渡。

干燥后,以乳液(SK11聚合物防水乳液)∶粉料(SK11聚合物渗自固粉)∶水=1∶5∶3的比例配制SK11聚合物渗自固粉防水涂料,再涂一遍SK11面层。在聚乙烯丙纶复合卷材上再做一道SK11韧性防水涂膜,可起到下列三方面作用:

1)使多道防水层的最上层形成无接缝的一体;

2)以SK11韧性涂膜层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弥补聚乙烯丙纶复合卷材在此方面的不足;

3)以SK11韧性涂膜层良好的耐磨性能抵御后期施工中踩踏、碾压等对柔性防水层可能造成的破坏。

3.9 近楼体施工缝二次防水施工

以上防水工序完成后,从靠近楼体的第一道施工缝(如果是后浇带,则以外侧施工缝为起点),向楼体反方向延伸500 mm处,由土建方砌砖墙(高度≥150mm),墙外侧立面抹水泥砂浆;墙内地面铺聚苯板,其上打40 mm厚C20细石混凝土,表面压光,并自楼体向外形成坡度。完成后,交由防水施工方做“二次防水”。

该部位是连体地下车库顶板渗漏多发的部位。其原因是楼体与车库顶板之间易发生不均衡沉降而使其结合面出现裂缝,严重时可撕裂防水层导致渗漏。本工法以聚苯板间隔上下两个混凝土浇筑面,保证了混凝土结构可自由伸缩。即使下结构面防水层被完全撕裂,也基本影响不到上结构面的“二次防水层”。“二次防水层”的做法是,重复3.1—3.8操作步骤,并向两侧各延伸500 mm,从而与大面防水层连成一体,见图3—4。

3.1 0 施工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防水施工完成后,浇筑40 mm厚C20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浇筑时预留“棋盘式”排水通道,通道宽1 000 mm,其上铺设疏水板,覆盖土工布,见图5—6。排水通道纵横交汇点打孔安装Φ150 mm落水管。管根做防水处理(见本文第4章)后,用多孔不锈钢板箱倒扣其上,以陶粒填埋,用土工布覆盖。

回填土前,用厚度≥800 mm、容重≥20 kg/m3的聚苯板保护外墙立面防水层。

4 管根防水施工工艺

本工程中采用一种“管根专用浇注浆料”,以“浇注法”实施管根细部处防水。该专用浇注浆料主要由SK11聚合物防水乳液、SK11速固粉、细砂按一定比例现场混配、加水拌和而成。

4.1 无水压穿地(墙)管根防水施工工艺

土建方支好吊模(图7)后,由防水施工方浇注浆料、逐层捣实(图8),浆料初凝后加涂一遍1∶1配比的SK11聚合物渗自固粉罩面涂料即可(图9)。浇筑前将孔洞内壁凿毛,并涂刷SK11基面渗透液。

4.2 有水压穿地(墙)管根防水施工工艺

土建方用细石混凝土固定穿墙管(比墙面凹进30 mm)后(图10),由防水施工方将孔洞内壁凿毛,并涂刷SK11基面渗透液,然后用“管根专用浇注浆料”分层填涂,近管根周遭比墙面略低一些(图11)。再用SK11聚合物渗自固粉罩面涂料粘贴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对管根做立体包裹,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从卷材裁取一块长方形,长度=管直径D×3.14+40 mm,宽度一般为110 mm,按1/2宽度从长边方向均匀剪成小口(图12);用SK11渗自固粉罩面涂料进行粘贴,并抹压固实。

第二步:从卷材裁取一块正方形,边长=管直径+200 mm,在正方形中心以管直径减5 mm为直径画圆,用剪刀沿圆周边剪下,卷材和管根部位分别刷料,套粘在管道根部。

第三步:从卷材裁取一块大正方形,边长=孔洞直径+200 mm,在正方形中心以管直径为直径画圆,沿圆周边剪下,卷材和管根部位分别刷料,套粘在管道根部。

至此,管根防水细部立体包裹完成(图13)。然后,涂刷1∶1配比的SK11聚合物渗自固粉罩面涂料(图14),涂刷一遍1∶1配比的SK11聚合物渗自固粉防水涂料。待涂料干燥后,穿地(墙)管根防水处理便全部完成(图15)。

5 结语

石家庄西美第五大道高层小区地下车库顶板防水工程采用SK11聚合物渗自固粉防水材料辅以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进行防水设防,效果良好,受到施工方的一致好评。

摘要:石家庄某高档住宅小区地下车库顶板防水工程设防等级为Ⅰ级防水,设计采用了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和SK11系列防水材料、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组成的防水方案。文章着重介绍了SK11系列防水材料的防水机理及在本工程中的应用工艺。

关键词:地下车库,SK11系列防水材料,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管根

参考文献

[1]山西省建设厅.GB 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地下停车库优化设计的关键点分析 篇11

【关键词】地下停车库;优化设计;关键点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停车位日渐紧缺成了目前的一个严重问题。地下停车库能够舒缓车辆停放的压力节省地面空间,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在合理控制建筑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地下车库的停车率,是地下停车库设计中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居住小区地下停车库的设计进行探讨,从设计的关键点来提出一些优化设计的方法。

一、目前地下停车库设计存在的问题

由于目前我国城市用地极其紧张,居住小区建筑密度普遍较大,所以地下停车库不失为解决居住小区的人车混流问题的最佳方法,同时成为居住小区基础配套设施的一部分。但是目前在很多居住小区地下停车库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可以通过深化设计得到改善的问题,例如地下停车库的空间利用率问题,物理环境问题,安全性不高的问题,采光和通风状况不佳的问题,以及车库内部景观环境的问题。大部分问题都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加以优化来解决,力求能够达到提高地下停车库的空间利用率,且在地上部分留出汽车进出坡道和消防疏散出入口,并能与小区景观设计结合,设计出相应的绿化、水景等美化居住环境。

二、地下停车库优化设计的关键点

(一)地下停车库的总体平面布局

首先居住小区地下停车库的平面布局要充分考虑到地面建筑的影响,单建式的地下停车库受地面建筑的影响较小,但是附建式地下停车库与地面住宅建筑的关系很大,尤其是地面住宅楼之间的间距会影响地下停车库的库柱网分布。地下停车库往往会被分隔成零散的片区,需要通过局部减柱网,或是开辟通道来连通,车路内的车道错综复杂,大大降低了停车率。对此,可以利用住宅建筑的中心绿地的下部空间,或是在设计初期就将多栋住宅建筑进行平行组合,尽量为地下停车库留出规整区域。此外居住小区的水、电和通风设备的机房常设置在地下室,所以地下停车库的平面布置还要考虑避开这些机房;也可以将这些机房设置在停车库利用不到的边角位置,留出比较规整的空间作为停车区域。

(二)停车位和车道布置

1、停车位布置

居住小区地下停车库的平面设计中停车位和车道布置也是十分关键的,确定合理的柱网尺寸要符合实际使用和经济性的要求,既不能过小,以免影响车辆的停放和车辆进出的方便;也不能过大,避免因柱距增大造成梁柱尺寸增大,从而增加造价。一般来说,停车位和车道的布置要根据本小区住户的私家车车型来决定。常见的车型有轻型车、小型车和微型车,在设计中多以小型车的轮廓和尺寸作为参考。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小型车尺寸是1.8m×4.8m,而车与车之间的净距不能小于0.6m,车与柱或墙之间的净距不能小于0.3m,同时汽车间纵向净距不小于0.5m,因此停车位最小尺寸为2400×5300,实际设计中取2500×5300为宜,一边靠柱或墙的车位为2700×5300,两边均靠柱或墙的车位为3000×5300。这样的设计确保了足够的安全距离,能够避免车与车、车与柱或墙之间的摩擦,更加方便了车辆进出、停放和倒车。

2、车道布置

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小型车和微型车直线单行时,车道宽度最小为3m;小型车和微型车直线双行时,车道宽度最小5.5m。但是车库设计还要考虑从车道进入停车位的问题,因此一般单行车道宽度最小为5.5m,双行车道宽度最小为6m。此外,关于地下停车库内汽车环形道的最小半径,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中小型汽车最小转弯半径为6m,以小型车中车型稍大的车为例,再采用规范中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汽车环道的最小外半径、最小内半径和环道最小宽度。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一般停车库的汽车环形道的最小内径为4.2m。

3、合理柱网布置

合理的停车库柱网布置要根据停车位尺寸和车道宽度的模数来决定。柱网布置要紧凑,过大的柱网会使梁高无法控制,造成层高增加,且框架结构中每平米含钢量增加,综合造价也会升高,所以一般柱间停放三辆车最合适。根据最小停车位为2400×5300,柱间距为2400×3=7200,加上平行车道的柱子断面宽600,柱网为7800×7800时最经济。而实际停车位取2500×5300,2500×3+600=8100,所以柱网为8100×8100。考虑到结构的合理性以及经济性,柱网尺寸要尽量统一,如有大车位应尽量布置在地下车库的边缘,并相应调整沿边柱距。

(三)地下停车库细节设计

1、车库内部交通诱导系统设计

地下车库的交通诱导应该注意人车分流,可分为车辆的交通诱导和行人的交通诱导。车辆的诱导系统要根据停车库内的交通组织,在车库地面划出停车位编号、泊位线和行车方向标示。在视线范围内要有相关的交通标志,可以将其设置在柱上、墙上或是比较明显的构件上,不能造成误导、不能出现重复和遗漏,保证能正确指示停车库内的车辆安全行驶。行人的交通诱导则要根据停车位的布局、行人出入口的布局、电梯和楼梯的位置、安全出口指示标志等,在地上或显眼位置划出停车位分区编号,以便能引导车主找到停车位;设置相关的指示标志,可以在明显的位置和构件上设置行人专用通道的标志,保证停车库内行人的安全通行。

2、地下停车库的出入口设计

车库出入口的坡道应该按照规范设计,并适当地放宽坡道的宽度、坡度和转弯半径,当通车道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还应设置缓坡。如果出入口要设置停车库的管理系统,就应该将出入口的坡道设计更加放宽,以留出足够的缓冲空间,同时设置反坡或排水沟防止雨水倒灌。还可以利用出入口将地面的绿化尽量延伸到地下车库,有利于减少地下车库空气憋闷和光照黑暗的感觉。

3、地下停车库内部的装饰设计

地下车库装修可使用明快的色调,并在停车库的入户电梯厅适当进行装饰,可以将上部住宅装修风格延续下来,可以给业主带来心理上的舒适感。地下停车库的照明要满足规范中规定的要求,并在停车位编号、大车车行道、交通诱导标志区域适当增强光照;此外地下停车库的各个出入口也可以适当增强光照度,能够有效减轻室内与室外之间的眩光效应,防止出现事故。大型停車库要采用分区和分段控制照明,既满足业主停车需要,也达到节能效果。地下停车库顶部增加采光设施,可以设置成采光井或天窗,采光井可以做成下沉庭院的形式,将庭院中的绿化从四周窗口引入地下停车库;天窗使用玻璃和树脂等材料覆盖。下沉庭院还可以加强地下停车库的自然通风,另外地下停车库机械通风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要与地面景观相结合,注意出风口的高度。

三、结语

居住小区地下停车库的优化设计对于提高小区整体品质和停车效益都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在设计中要综合考虑经济、景观、空间利用率等各方面因素,从地下车库的总体平面布局、停车位和行车道的布置,以及车库细节设计方面着手,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实践中创造出更多使用方便、合理,用户满意度高的地下停车库设计。

参考文献

[1] 赵彦佳.浅析高层住宅地下停车场设计思路与技术关键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

[2] 陈小京.谈居住小区地下停车库优化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7).

[3] 王朝晖.当前居住小区地下停车库规划与设计的优化研究[J].江西建材,2014,(4).

住宅地下车库的照明节能研究 篇12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日益加大,住房需求也与日俱增。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不仅局限于有房可住,而是对住宅周边的公共环境以及配套设施的齐全性、舒适性、智能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与此同时,在社会各行业飞速发展过程中能源的不合理应用导致的浪费、以及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类居住环境的污染已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因此,节能、环保已成为人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在高速发展和节能环保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也是当今社会需要解决的一大课题。

地下车库作为近几年新型住宅的配套设施,是人们几乎每天都要出入的场所。虽然人们在其中停留的时间不长,但车库内的智能化设备却很多,包括车库闸机、自动计时收费系统、车库管理系统、照明控制系统等等。其中,作为车库用电量占有率很大的照明系统,如何实现智能化和节能的平衡,成为建筑设计中热门话题。

本文介绍了基于松下电工Full-2Way照明控制系统以及多回路电力计,使地下车库照明节能的设计方案。

1.1 我国地下车库的照明标准及要求

关于地下车库的照明,我国也出台了相关的设计规范。表1为地下建筑照明设计标准(CECS45:92),表2为《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行业标准。

1.2 我国目前住宅型地下车库的照明现状

在车库设计过程中,建筑结构、用电容量设计完成后,各个系统的位置分布也同时确定了。比如风机管道的分布、走向,喷淋系统的位置,电气设备、照明灯具的数量、位置也都一一确定。一般情况下,各个系统往往是由不同的单位负责设计。虽然几乎是在同时进行,但各设计方在个别环节有可能没有及时地沟通和最终确认就开始进行施工,导致在实际施工中经常会产生系统位置的冲突。由于其他系统更多的涉及建筑结构,不易大规模改动,

所以一般的处理方法是改动照明灯具的位置、更换灯具型号、减少灯具数量。这就造成了照明系统的实际工程情况与设计不符。在设计时,都是根据建筑结构,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进行的,以上情况就导致了最后工程现场的照度分布不符合设计规范。

在物业管理方面,尤其是住宅小区里,人们普遍主张“省电就是省钱”的观点。在地下车库里的体现尤为突出,一般只打开主要的车道照明回路,但为了更省电,管理人员还会抠掉其中一部分灯管,其余的车位照明全部关闭。在车库施工本来就没有达到照明设计规范的情况下,使照度更低了。另一方面,因为采用人工管理,往往不能及时地检测到灯具的异常和损坏。即使发现了损坏现象,如果对照度没有太大的影响,往往也不进行更换。

在控制方面,老式住宅小区的车库基本上都是靠人工手动开闭配电箱里的断路器来控制照明的,并且一年到头都是一种照明模式,缺少合理的、智能化的控制。而在一些新型的中、高档社区里,地下车库的配电箱中尽管都安装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但使用率却很低。有的只是用来做中间的开、闭按钮,有的虽然安装了智能控制系统,却根本就没有和灯具连接,这就造成了资金上的很大浪费。

在照度方面,由于以上包括施工、物业管理、控制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我国住宅地下车库照度普遍偏低,而且照度分布不合理。一方面不符合照明设计规范,另一方面,过低的照度和不合理的照度分布不能提供给业主一个舒适的照明环境,当业主进入车库后眼睛会感到眩光和不适,在光线死角看不清周围物体,这也将会埋下安全的隐患。

2 照明解决方案

2.1 照明设计方案

根据以上我国住宅地下车库的照明现状分析,以及对照明设计人员、车库物业管理人员、工程部门、普通大众关于地下车库照明需求的调查,对于地库照明的设计提出如下观点:

(1)功能方面:安装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重新划分照明回路,实现单个、模式、定时器、传感器控制。

(2)效果方面:通过合理的回路划分和控制,提高照明灯具的使用效率,根据车库的需求进行照度的合理分配。对于车库入口、车道及车位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实施不同的控制方式。

(3)节能方面:通过合理控制,提高照明的利用率,利用更少的照明灯具提供更高的照度;严格、精确地自动控制,避免人工手段带来的不必要的浪费。

2.2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设计要求,我们采用了松下电工的Full-2Way的照明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

本系统是基于全二线照明控制系统的基本架构、通过两根正负24V的信号线将所有设备连成网络、利用脉冲信号进行控制的二线式的现场总线型照明控制系统。本系统在成本、功能性、实用性、操控性、可维护性的方面具有如下特点和优势:

(1)成本方面:本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当现场照明布局发生变化而需要改变照明控制时,无需变更配线,因此使整体成本得以降低。

(2)功能性:可对照明进行单个、群组、模式控制;设备安装好后通过程序设定器对群组、模式进行设定;通过墙壁开关进行控制,也可通过程序定时器自动控制;可以通过多回路电力计实时掌握用电量情况,以便改进照明控制方式,达到最佳的照明舒适度和节能效果。

(3)可扩展性:可通过连接网络控制单元,在中心控制室轻松实现网络监控。

(4)实用性: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照明控制,根据场景要求开关特定的照明。

(5)操控性:管理员只需在管理室通过墙壁开关就可以对整个车库的照明进行监视和控制。

(6)可维护性:开关的功能可以在配线完成后设定,系统的功能变更方便。

2.3 照明控制方式

为了达到照明设计要求,提供舒适的照度环境,有效地避免用电浪费,采用以下控制方式:

第一,在车库的车位和车道根据回路容量和灯具数量采用间隔穿线方法。即每隔一盏灯具设置为一个回路,这样就可以实现照明的间隔点灯,实现全亮、1/2亮、1/4亮的控制。

第二,根据业主的活动规律,实行分时段的定时控制。早晚人们在车库活动频繁,可在早晚两个高峰期间打开全部灯具(所有使用的车位和车道,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而定),100%照度;在上午、下午以及晚上的一般时段,提供50%的照度;在夜晚进一步降低照度,只打开主要干道的灯具。通过以上有效的回路划分和精确的照明控制,即可很大程度的节约电能。具体控制方式可参照表3:

另外,在每一个防火分区的入口处安装热线传感器。在夜晚车库内照度很低的情况下采用传感器控制,当有车辆或人员进入车库后,通过传感器的探测,打开部分灯具,提高亮度,保证车辆和人员的正常活动,在设定范围内延时关灯。

为了避免眩光,提供更舒适的照明环境,可以在车库的进出口安装照度传感器和调光器。根据室外光照的强度,调整车库出入口处的光强度到一个比室外稍强一些的照度值,并且越往车库内部的灯具照度越高,形成一个光照度逐渐过渡的过程。也使驾驶员的眼睛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来避免眩光带来的眼部不适和可能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

3 节能辅助分析研究

智能的照明控制不仅提供了舒适的照明环境,还达到了节约能源的效果。但我们还是需要实际的数据作为参考,这就需要对车库的用电量情况进行测量。不仅需要一个总的用电量数据,对于每个照明回路的用电情况我们也需要获得具体的电量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改良控制方式,达到最佳节能效果。

3.1 电力计量设备-多回路电力计

我们使用了如图2所示的多回路电力计,作为照明用电量的数据采集设备。

多回路电力计由主体部件、扩展部件(最多可扩展3台)、显示设定器、CT、CT电缆、脉冲输入电缆组成,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配备扩展部件、CT、CT电缆、脉冲输入电缆的数量。表4为多回路电力计的计测规格:

多回路电力计体积小巧,可安装在普通照明配电箱内或者制作专门的测量用配电箱安装在现有照明配电箱旁边,计量CT通过按扣即可方便地卡在所测量的回路电缆上,对照明回路进行测量。

3.2 电力计量方案

在地下车库进行电力测量时,以防火分区作为计量的基本分区,以各个照明配电箱作为测量单位,进行监测。

在测量初期,首先对车库的目前用电量进行为期一个月或者两个月的测量,对车库内总的用电回路和照明分支回路分别进行测量。测量结束后,通过用电量的对比分析,找出照明用电的浪费现象,重新划分照明控制回路和调整控制方法。

在加装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后,根据需要重新编辑照明控制群组、模式,制定合理的照明控制方案,再进行用电量的测量。根据再次测量的数据,改良控制方案。

3.3 节能辅助分析

可通过网络接口单元,轻松地实现网络控制和服务功能。同时通过Web画面,可以对照明用电量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在基本的监视功能基础上追加了各处报表生成、电力量比较等功能,为客户提供非常方便的操作界面。图3为计量系统结构图。

通过网络界面,用户可以实时地掌握各回路的各个时间段的用电情况,并且具有丰富的图表显示和比较功能,对节能方法提供一个辅助的分析数据,见表5。

4 结束语

地下车库的照明首先要本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前提,提供足够的照度,保证人们在车库里行动的方便和安全。控制方面要本着控制方式简单,不易复杂的原则。本文在松下照明控制系统及计量监测系统为基础之上,分析地下车库的照明实际情况,提出了即符合规范要求,又能达到舒适节能效果的实际照明设计思路,为节能型地下车库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摘要:本文对目前我国住宅地下车库的照明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照明设计方案和节能分析手法。并结合松下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给出了系统解决方案。

关键词:地下车库,照明设计,控制系统,节能

参考文献

[1]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下建筑照明设计标准CECS45:92[S].北京: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1992.

上一篇:时间序列分析股票分析下一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