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居民住宅小区

2024-06-12

新建居民住宅小区(精选4篇)

新建居民住宅小区 篇1

摘要:介绍了某新建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的工程概况, 基于地下车库的设计原则和相关规范要求, 从建筑设计与消防设计两方面, 阐述了该地下车库的总体设计方案, 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地下车库,建筑设计,消防设计,防火分区

0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在吃穿住行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对于“住”, 除了住宅品质的提升, 汽车泊位已经与住房一样成为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但是高层建筑小区高价的基地地面面积远不能满足大规模停车要求, 汽车泊位与汽车数量比例失调, 因此在高层建筑功能布局中大多将车库置于地下层, 大型地下车库的建设可以缓解新建小区由于车位不足导致的用地紧张, 胡乱占道现象。

新建小区地下车库, 是居住小区基础设施完善的重点。在地下车库设计中, 车库泊位最大化、土建成本最小化、相关设计经济合理、消防设施完善, 是本次研究的重点。

1 概述

下面以某新建住宅小区地下车库设计方案为例, 从场地现状、楼座布局、车库设计条件方面深入分析, 研究出最佳设计方案。

某新建住宅小区场地基本呈方形, 设计中确定新建6栋高层住宅楼, 呈两两对称排列成三行, 从南到北, 从东到西依次编号为1号~6号楼, 场地东侧为商铺。地库沿红线退界布置, 仅做下一层, 与6栋主楼地下室连通构成一个整体。其主要功能为戊类库房、设备用房及车库附属、泊位。地下车库层高为3.9 m, 地下部分耐火等级为一级;如图1所示, 图中阴影填充处即为地库范围。

2 地下车库设计原则和相应规范要求

本次设计的难点在于防火分区的划分。车库及所属主楼地下室建筑面积约18 200 m2, 3号~6号及东向商铺地下为“大底盘”车库, 共计停车296辆车, 属于Ⅰ类停车库。依据GB 50067—2014汽车库、停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地下车库内设有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 地下车库一个防火分区面积可做到4 000 m2。按本小区地下车库的建筑面积来划分, 设置5个防火分区是最经济合理的 (18 200/4 000=4.55) 。

同时规范要求每个防火分区的人员安全出口不得少于两个, 且车辆疏散出口应与其他场所 (上部住宅) 的人员安全出口分开设置。本次设计中汽车疏散口设置了两个净宽7.0 m的双车道, 一个位于东侧3号楼与5号楼之间, 另一个位于南侧1号楼与2号楼之间。两个人员安全出口设计原则遵循一个出口借用现有防火分区内住宅楼梯, 第二出口为新建楼梯, 直达室外地面。这样保证了汽车库内最远点至疏散楼梯间或通往其他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的距离小于60 m。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至疏散楼梯间安全出口的距离小于20 m。

3 地下车库建筑设计

经过对现状和规范分析, 为了更经济、安全、科学的利用地下空间, 设计了相对合理的方案, 地下1层防火分区示意图如图2所示。

第一防火分区约3 998 m2 (含4号楼地下室) , 在4号和6号楼间单独设置了一部楼梯 (1号楼梯) 作为疏散口, 另一个疏散口利用4号楼的楼梯, 保证两个人员安全出入口。

第二防火分区约2 760 m2 (含3号楼地下室) , 在3号和5号楼间单独设置了一部楼梯 (2号楼梯) 作为疏散口, 另一个疏散口利用3号楼的楼梯, 保证两个人员安全出入口。

第三防火分区约3 770 m2 (含5号楼地下室) , 在3号和5号楼间单独设置了一部楼梯 (3号楼梯) 作为疏散口, 另一个疏散口利用5号楼的楼梯, 并借用第四防火分区的出入口, 保证两个人员安全出入口。

第四防火分区约1 440 m2 (为东向商铺地下室) , 在南向设置了专属楼梯间 (4号楼梯) , 另一个疏散口借用与第三防火分区相通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入口, 从而保证了两个人员安全出入口的数量。

第五防火分区约3 794 m2, 在西向单独设置了一部楼梯 (5号楼梯) 作为疏散口, 另一个疏散口利用3号楼与4号楼间小型建筑物的楼梯。

库内的楼梯间均为封闭楼梯间, 门均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单独新增了4部楼梯供各个防火分区使用。

地下车库柱网布置除了满足停车和行车的各种空间要求, 还要兼顾结构合理性和统一性。为了要尽量多布置泊位, 地下室内柱网布置尺寸8.4 m×6.0 m, 每柱距间可停放3辆车。泊位均为垂直停车, 车库设计以经济合理为原则。

4 地下车库设备专业消防设计

地下车库内仅为车辆存放及部分设备用房, 设备专业在设计中只需要灭火系统及设备满足消防要求。

本次地下车库中设有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正压送风系统等设备消防系统。设有消防设备配电系统、防排烟设施及火灾联动控制系统、疏散照明系统、消防疏散指示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电气消防系统, 具有供消防的双路供电, 下面仅对车库室内消防设计简要进行说明。

4.1 给排水设计

1) 消火栓系统。

室内消火栓系统:20 L/s;火灾延续时间为2 h。室内消火栓系统一次灭火用水量为144 m3。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制, 设计工作压力为1.1 MPa, 消火栓系统供水由地下车库消防供水管网供水。室内消火栓系统为环状管网, 消火栓的设置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 车库消火栓系统与各楼座内消火栓系统相连, 两套地下式消防水泵接合器与车库内消火栓系统的环状管网连接。每个防火分区 (或每层) 均设信号阀与水流指示器, 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喷头处设末端试水装置, 其他防火分区 (或楼层) 的最不利点喷头处均设DN25的试水阀。

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本次车库设计中按规范设置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中危险Ⅱ级考虑, 喷水强度为8 L/ (m·m2) , 作用面积为160 m2, 系统用水量30 L/s。最不利点喷头工作压力为0.1 MPa。自动喷水系统采用临时高压制, 设计工作压力为0.50 MPa。

3) 湿式报警阀的设置。

每个防火分区 (或每层) 均设信号阀与水流指示器, 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喷头处设末端试水装置, 其他防火分区 (或楼层) 的最不利点喷头处均设DN25的试水阀。

4.2 电气设计

1) 供配电系统。

本地库属于Ⅰ类地下汽车库, 一级保护对象, 消防用电、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潜污泵等均属一级负荷, 其余为三级负荷。设计中按防火分区引来220 V/380 V电源, 第一防火分区从4号楼引来一路正常照明, 一路动力, 一路应急电源;第二防火分区从3号楼引来一路正常照明, 一路动力, 一路应急电源;第三防火分区从5号楼引来一路正常照明, 一路动力, 一路应急电源;第五防火分区从会所低压配电室引来正常照明、路动力电源, 应急电源由柴发室引来。

2) 照明控制。

车库地下1层采用集中控制管理方式, 设备房, 楼梯间等处采用就地设置照明开关控制, 应急疏散指示灯为常亮工作方式。车库地下1层疏散指示标志人、车分流。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灯均由应急照明双电源互投箱供给, 疏散指示灯选用小功率带镍镉电池智能型LED节能灯具。

3)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本车库属于一级保护对象, 采用集中报警系统, 在小区设消防控制中心安装总线制消防报警联动柜, 消防电话和手动启动柜, 漏电报警控制器。车库地下1层, 楼梯间等场所设火灾探测器, 手动报警按钮, 每个分区设楼层复式器, 火灾发生时, 消防控制室显示各防火分区报警点, 并通过编码模块联动楼内所有消防设备的启停, 并切断有关部位非消防电源。

4.3 防排烟设计

地下车库每个防火分区分为两个防烟分区, 每个防烟分区设置一台排烟风机, 平时用于换气, 火灾发生时用于排烟, 车库的排风换气次数为6次/h, 层高按3 m计算, 排烟换气次数6次/h。层高按实际层高计算。火灾发生时, 开启着火分区的排烟风机。着火分区的排烟风机高速运行, 同时开启相对应的轴流风机进行室内补风, 补风量为排烟量的一半, 280℃时关闭防火阀, 同时关闭排烟风机和补风机。防烟分区由梁下设0.6 m固定挡烟垂壁分隔, 固定式挡烟垂壁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5 结语

本次地下车库的方案设计在现状诸多限制的条件下, 最大程度的做到了红线退界范围内平面功能布置最经济、泊位最大化、消防设施最完善、能够科学而经济合理地利用地下空间。本次设计的经验、原则和方法, 可为同类设计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GB 50067—201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S].

[3]GB 50084—200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2005年版) [S].

[4]GB 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S].

新建居民住宅小区 篇2

术防范设施建设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各有关部门:

市政府同意市公安局、市建委拟定的《关于加强全市新建居民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建设管理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五月十八日

关于加强全市新建居民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建设管理的意见

(市公安局、市建委2009年4月)

为规范和加强全市居民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增强居民住宅小区安全防范能力,保护居民人身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依据《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管理规定》(建设部、公安部〔1996〕第49号令)、国家强制性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建设部、国家质监局联合发布)、《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B/T21741-2008)、《南京市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规定》(南京市人民政府第177号令)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基层科技防范建设、管理和应用工作的意见》(宁综治办字〔2007〕第9号)的有关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新建居民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设施设置要求

根据社会治安形势以及住宅小区建筑面积、建设投资、系统规模、系统功能和安全管理要求等因素,依据国家、行业有关标准要求进行安全技术防范设施的设计和建设,设计、安装和使用具有安全防范功能的防护围墙(围栏)、防盗门(楼寓对讲电控防盗门、进户防盗安全门)、周界电子防护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家庭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等防范设施及治安值班室。各子系统及监控中心设计、建设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B/T21741-2008)及国家、行业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具体设置要求为:周界安全防护:沿小区周界应设置实体防护设施(围栏、围墙等)或周界电子防护系统;实体防护设施沿小区周界封闭设置,高度不应低于1.8 m。围栏的竖杆间距不应大于15cm。围栏1m以下不应有横撑;周界电子防护系统沿小区周界封闭设置(小区出入口除外),应能在监控中心通过电子地图或模拟地形图准确显示周界报警的具体位置,应有声、光指示,应具备防拆和断路报警功能;有条件的可在周界安装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小区出入口安全防护:小区出入口应设置安全防护门,设置治安值班室;应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安装定向定焦摄像机,全面、清晰监看和摄录进出人员(体貌)面部特征及车辆牌照、颜色等特征,晚间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监控图像有效;有条件的可安装出入口控制系统或电动起落护栏,并具有断电开启功能。家庭安全防护:应优先配置联网型访客(可视)对讲系统,实现住宅小区出入口、楼栋口和监控中心、住户之间双向通话;根据安全管理要求,当电控门开启超过设定时间(不超过120S),应向监控中心报警。可视对讲系统图像应清晰,至少能分辨访客的面部特征。单元门应安装电控防盗门和访客对讲(可视或非可视)系统,并配置不间断电源装置。访客对讲系统主机安装在单元防护门上或墙体主机预埋盒内,应具有与分机对讲的功能。分机设置在住户室内,应具有门控功能,宜具有报警输出接口。访客对讲系统应与消防系统互联,当发生火警时,(单元门口的)防盗门锁应能自动打开;住户进户门应安装符合标准要求的防盗安全门;住宅一层、连通商铺顶层住宅、别墅宜安装内置式防护窗或高强度防护玻璃窗,设分户防盗安全门,也可根据用户需要安装入侵报警系统,报警控制器应与监控中心联网。

其他部位安全防护:小区重要部位和区域、主要通道、电梯、重要公共场所、自行车集中停放区、停车场(库)出入口及场(库)内应设置视频监控系统;有条件的可设置停车库(场)管理系统,可在公共区域安装电子巡查系统。

监控中心设计要求:住宅小区宜独立设置监控中心,位置应远离震动源、噪声源、污染源、电器干扰源和易燃易爆品集中的地方(如住宅小区的锅炉房、配变电站(室)等),小区监控中心应具有不少于两种对外有线、无线通信联络手段,具备自身防范(如防盗安全门、内置式防护窗、探测器、紧急报警装置、门禁)和防火等安全措施,同时具备与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的接入能力与联网接口;监控中心设在一层时,应设内置式防护窗(或高强度防护玻璃窗)及防盗安全门;监控室内应安装摄像机;各安防子系统可单独设置,但由监控中心统一接收、处理来自各子系统的报警信息;应留有与接处警中心联网的接口;应配置可靠的通信工具,发生警情时,能及时向接处警中心报警。

二、新建居民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建设程序与要求

居民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的设计,应遵从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的原则,在设置物防、技防设施时,应考虑人防的功能和作用。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必须纳入住宅小区开发建设的总体规划中,统筹规划,统一设计,同步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新建居民住宅小区在设计方案论证时,市规划部门会同公安技防管理部门对建设项目安全防范设施的设计进行论证,由公安技防管理部门提出意见;在施工设计图审查时,居民住宅小区安防设施设计审查应与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同时进行;对不符合安全防范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程序、规定的设计,应由开发建设单位会同设计单位进行修改达标,对未达标的设计不予批准。居民住宅小区设计施工单位必须设计使用符合安全技术防范要求、标准的产品。

居民住宅小区建设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安全技术防范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改动。确有修改必要的,应重新组织论证,出具变更设计意见书及相应的图纸,并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批后方可进行施工。居民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设施所用的产品(包括设备、系统等),已纳入公共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管理范围的,应当持有省级以上公安技防管理部门颁发的生产登记批准书。未纳入管理范围的产品,每批需持有法定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或鉴定证明方可使用。

新建居民住宅小区建设竣工后,开发建设单位或业主单位向公安技防管理部门申请并由公安技防管理部门依据《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的有关要求,对建设项目中安全技术防范设施进行验收,由公安技防管理部门提出意见,验收通过并符合规定要求方可交付使用,并报送建设主管部门备案,否则,当地公安机关不予登记核发门牌。依据《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的要求,总造价在30万元以上的安全技术防范设施验收之前,应通过公安部指定的检测机构检测。

居民住宅建设单位未按有关规范、标准、规定设计或擅自改动设计文件中有关安全防范内容的;或使用未经鉴定和鉴定不合格的产品、材料、设施的,公安管理部门可依据《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管理规定》责令整改并予以处罚。居民住宅小区建设单位擅自使用实行生产登记制度,但未经公安机关批准登记的安全技术防范产品;或使用销售实行生产登记制度,但该产品未经公安机关批准生产登记的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的,公安管理部门可依据《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管理办法》(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安部第12号令)责令整改并予以处罚。

三、居民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应用维护管理

居民小区技防设施要加强维修和保养。技防设施由业主或使用人按规定合理使用与保护,不得破坏或挪作他用,并由物业服务企业统一管理;物业服务企业应依照《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和物业管理委托合同的约定,加强对安全防范设施的日常维护,保障其正常运行。委托专业公司维护的,应签定委托合同,该专业公司应具有相应的资质等级、具有一定的技术力量。对破坏居民住宅小区安全防范设施的,当地公安机关应责令其整改、恢复原状,并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新建居民住宅小区 篇3

1 缆线的铺设

缆线作为信号传输的通道,就好比人体中的神经,只要其在某一方面出现故障,就会导致其他部分出现连锁反应,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总信号从机房发出,经干路流经支路,通过分配网到达小区中的用户,都是由缆线串联起来的。以前因设备比较昂贵,常采用由光点引出信号后,用普通缆线,没有做严格的防失真和防干扰措施便进入用户区。这样虽然可以节省很多的成本,但其弊端也暴露无遗:(1)普通缆线速度慢,且传输会造成信号损失;(2)由于线路处于露天状态,在经历高温低温以及风吹雨打的洗礼后,线路严重老化,轻则绝缘防护层破损,导致干扰信号的产生,引起图像失真严重,重则线路经常发生断裂,屡修屡破,不仅浪费资源,还严重占用劳动力,使得工作效率低下;(3)此设备的信号为单向传输,而数字电视注重的是人与机房的交流,需要信号双向传输。综合上述原因,过去的方法以不能满足竞争力的要求。

随着工艺的不断进步,许多的设备都有了大幅度的降价,现阶段被广泛接受并采用的方案为工作室直带用户。其可以用管道铺设,这样受天气的影响比较的小,老化速度减缓,也很少因人为因素造成断裂,减少了维修的次数和成本。其缺点是需要挖沟埋管,工作量较大,同时一旦出现故障,就需要将故障点挖开,比较麻烦。注意施工时所挖的管道深度应适中,太深则浪费工时,太浅对缆线有损害作用。同时,一定要抓好缆线防护层的绝缘防水工作,防止信号丢失或者干扰信号的引入使画质不清晰。此外,也可以露天沿墙壁铺设,高度应适宜,太高时会增加施工及维修的危险系数,太低容易遭受人为破坏;避免经过强电间或者附近有高压电的墙壁,因为这会引入干扰波。此方法的优点为操作及检修方便,缺点为受天气影响,易老化破损。

上述方案又叫HFC双向网传输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维修次数少,成本低,因为故障很少出现在缆线,往往发生在光点处,故障检测时间大大减少,而且费用不大;(2)信号双向传输迅捷,既保证用户享受高清节目,有可以帮助用户及时反映问题及需求,提升服务质量,让订阅节目变得方便快捷。

2 机房的建设及其他注意要点

在小区动工前,就应该规划好机房的合理位置:(1)远离高压电或者工作时会产生高频电流的机器设备;(2)从此处引出的缆线到居民区最少,为最优路径,这样就可以压缩成本。该工作站由60V或220V交流电启动,最多可以四路输出,电平102~110dBup,每个光节点能够满足半径200m范围内的250家左右用户的正常需求。用户信号的好坏由该工作站的载噪比直接决定,因此,前置放大单元电路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通过1~2级的放大效果,就能保证图像质量。架空铺设时的电杆的埋深应为杆长的0.16倍。注意工作站一定要做好防雷工作,特别是天线,因其比较突出,易引发尖端放电,是雷雨天发生故障的高危设备,注意避雷设备应与天线保持一定距离。

天线作为信号传入及输出的中转站,应杜绝干扰源。网络分配系统包括放射型和集中型,集中型即多用户共用一个分配器,这样可减少缆线的费用,但不利于信号双向传输;放射型即由机房经放大器,分配器后直接连进用户,这样用户间互不干扰,方便用户反馈信息。在入户后,就要选择合适的F连接器。卡圈式的成本低,安装方便,但容易造成干扰;冷压式的为现在推广使用的,具有防护效果好,不易出故障等优点。室内及室外设备应注意接地,防止因操作失误造成触电事故。

3 总结

我国的有线数字电视起步晚,很多仪器设备都比较落后,但是随着国内技术的进步,许多这方面的瓶颈被攻克,因此取得的成绩也非常显著。在新建小区的有线数字电视的设计过程中,要抓住核心问题,再从经济效益,人身安全,节能环保方面入手,该项目就可以圆满完成。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出现了接收频道多、画质高清、可自由点播的有线数字电视。新建小区为提高竞争力,不仅要在位置,环境方面做改善,还要满足业主的需求,所以提供美观方便的有线数字电视设备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因为有线数字电视是未来电视传媒的趋势,现在以及未来的受众将是非常庞大的群体。本文介绍了先进、便捷、经济的设计方案以使现阶段的有线数字电视能赶上科技前沿,让居民能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关键词:有线数字电视,光工作站,合理规划

参考文献

新建居民住宅小区 篇4

关于新建居民住宅供电配套工程费标准(试行)的批复

青价字〔2003〕30号 2003年07月30日

青岛供电公司:

你公司《关于核定新建居民住宅供电配套工程费标准的请示》(青电实[2003]130号)收悉。根据省物价局《关于试行新建商品住宅收取供电配套设施工程费的函复》(鲁价格函[2002]168号)精神,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住宅小区供电配套设施工程的范围

住宅小区供电配套设施工程是指高压T接箱起至一户一表箱止的所有供电配套设施及安装工程。包括高压T接箱、高压进线、变配电站(不含征地、拆迁、建房费用)、低压线路、低压T接箱、一户一表箱等以及线路基础、土建工程。

供电部门依据供电配套工程专业规划,负责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维护管理。开发建设单位应按期提供配电设施用房和通道。

二、供电容量基准配置标准

1.基本配置:住宅每户建筑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下的,按4KW配置;100平方米及以上至150平方米的,按6KW配置;150平方米以上的,按8-10KW配置。

2.小区内的经营性用房、办公用房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50W配置。3.其他房屋、设施可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供电容量配置。

三、收费标准

(一)基本配置收费标准

普通商品住宅、经营性用房、办公用房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90元收取。经济适用住房小区的住宅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85元收取。

(二)特殊配置收费标准

在基本配置收费标准的基础上:

1.住宅每户每提高供电配置容量1KW,收费标准提高10%。经营性用房、办公用房要求每平方米50W的标准配置供电容量的,收费标准按容量比例提高。2.小区内车库、车棚、垃圾转运站等公建设施若要求低于每平方米50W的标准配置供电容量的,其收费标准按容量比例降低。

3.小区内公益性公建设施(敬老院、公办托幼小学、中学、居委会办公用房、环卫设施用房、路灯管理站)可按商品住宅收费标准优惠20%。

4.开发建设单位因场地狭小,要求采用小型化设备,收费标准上浮10%。

四、缴费和费用使用管理

住宅小区供电配套设施工程费作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中的一部分,由市供电公司统一收取,集中管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不再向开发建设单位收取其他供配电工程费用(临时施工电源除外)。供电设施配套建设计划纳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计划管理。

开发建设单位在办理《房地产开发项目经营许可证》时,按核定总额的20%缴纳;供电部门正式下达施工通知后5日内,缴纳50%,余额待供电设施验收合格,正式送电前,一次性缴清。

五、实施时间、范围

本批复自2003年8月1日起,在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试行。试行期一年。试行期满后,你公司需向市物价局、市建委报 送住宅小区供电配套设施工程有关成本结算资料,以便核定正式收费标准。8月1日前市供电公司已受理开发建设单位申请的,仍按原规定执行。附件:鲁价函[2002]168号

关于试行新建商品住宅收取供电配套设施工程费的函复

鲁价格函[2002]168号 2002年12月26日

青岛市物价局:

你局《关于新建商品住宅收取供电配套设施工程费的请示》(青价房[2002]253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为加强供电配套工程管理,简化供电业务手续,规范收费行为,促进城市一户一表工程的普及,同意你市新建商品住宅收取供电配套设施施工费的试点工作,供电部门直接向住宅建设单位收取。

二、具体收费标准,由你局根据省物价局《关于供电工程设计、施工收费问题的通知》等有关规定,结合青岛市的实际情况,按照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的原则从严核定,并报省局备案。

上一篇:多种工作方式论文下一篇:外语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