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防雷装置(精选10篇)
新建防雷装置 篇1
多年来, 气象部门根据防雷减灾的有关文件、政府政策和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顺利开展了防雷装置检测验收工作, 为防雷减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为促进各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防雷装置的检测是各级防雷检测机构的工作重点, 其检测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现阶段, 我国的防雷装置检测验收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程序漏洞, 值得各级部门和有关单位深入思考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检测验收防雷装置是否合乎国家防雷设计规范和技术要求用以保证项目工程的防雷装置能够安全有效运行, 有效避免和减少雷电灾害, 达到防雷减灾的目的。
一、防雷装置的主要构成部分
防雷装置主要构成有接闪线、引下线、电涌保护器、接地装置和其他导体和连接电线装置。接闪器由防雷针、防雷网、防雷带以及接闪用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构成。引下线一种能够连接接地装置和接闪器的金属导体。接地装置主要包括接地线和接地体两个构成部分, 接地体是埋在地面或者墙体混凝土中的导体, 它有着疏散电流的作用;接地线从引下线端或者电线更换处接卡连接至接地体的连接线路, 能够将接地端、等电位连接带和接地装置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电路。电涌保护器的作用等同于变压器, 其主要存在意义是分走电泳保护器电流防止电压瞬间变的过大损害防雷装置。
防雷检测工作逐步变的规范化、程序化, 规范化的要求就要检测人员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防雷技术规范严格进行操作。但是在实际监测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技术规范问题, 有些施工方错误的认为防雷检测就是单一的测量接地线的最大电阻值, 检测人员进场后不能与施工方进行良好的技术交流, 纠正施工方的错误观点, 使检测报告与实际工作严重脱节, 检测结果存在很大偏差, 因此在防雷检测工作中要遵循规范的工作流程, 及时发现防雷装置的安全漏洞, 规避安全隐患。
二、防雷检测工作流程
(一) 检测协议书
协议书是委托方与施工方双方协议之后将各项要求依次落实到书面的一种表达形式, 是一种经过共同协商之后, 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具有经济关系的劳动契约。防雷装置检测协议必须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法律规定, 遵循公平、自愿、合法、平等的原则, 协商明确劳动双方的权利与义务。防雷装置检测方在签订检测协议书之后, 就要全面落实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加强检测验收工作的完整性和严密度, 完成协议里的各项工作规定, 发现问题后及时反馈给建筑方, 督促和监督建筑方不断改进完善防雷装置。
详尽完善的检测协议书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装备建设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二是工程项目主要检测范围;三是检测方案、检测内容和检测起止日期;四是详尽完整的检测报告;五双方违约后的责任及赔付方案。该检测协议受到法律保护的前提是工程项目的委托人具备法人资格, 如果不具备项目负责人应该具备法人的委托证明书, 否则该协议在法律上将视为无效。
(二) 检测技术交底
本项环节是防雷装置检测验收工作的重中之中, 也是新建装置验收的基础工作。它的主要工作内容是防雷装置检测站与设计单位、建设施工单位、检查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防雷技术标准要求对施工图纸和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回答和解决。防雷装置的检测人员应该对安装的防雷装置熟练掌握, 在施工现场的项目部对被交底的工程进行详细的检测、监督和指导, 深入施工现场,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检测技术交底报告必须包括交底人和被交底人两项签字, 一式两份, 双方各保留一份。
(三) 现场检测
检测人员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要求严格进行现场检测, 在基础接地线方面要特别重视, 因为这是新健防雷装置能够正常发挥其作用的最主要组成部分, 它是整个防雷装置安全运行的基础。在接地检测方面, 要检查其是否合乎设计规范的要求, 其质量是否达标, 其引接电流到地下的功用是否能正常发挥。其次还要检测焊接工艺、连接线布局是否合理, 利用柱筋的数量是否充足, 有无预留接地端, 接闪器是否做了避雷网格, 还有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连接布局是否合理, 有没有存在安全隐患。这些方面都要仔细完整的检查, 漏了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可能留下巨大安全隐患。检测方在发现问题后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进行修改, 修改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检测方还要注意把出现的问题收录在《新建防雷装置检测验收工作记录》中并妥善保管, 用于日后书写检测报告书。
(四) 归纳数据, 报告提交
质量检测报告是防雷装置安全监测工作的书面反映形式, 也是检测单位工作的全面体现, 要完整的做好防雷装置检测验收工作, 必须整理收集各项数据, 保质保量的做好检测报告。详尽的检测报告应该包括:防雷装置基本情况信息表 (单位、防雷设计类、行业、法人代表、安全责任主要联系人等等) 和单位详细信息 (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 以及该单位的防雷装置数量) , 除此之外还应该有新建防雷装置的设计图纸和详细的检测数据和公平可观的检测建议。报告完成后上交到上一级部门备案, 上级部门审核批准合格之后, 新建的防雷装置才能正式投入建设使用。规范检测验收工作流程, 标准检测报告书的格式用于规范雷电防护工作, 促使防雷工作安全有效运行, 杜绝安全隐患, 防患于未然。
三、小结
总而言之, 新建防雷装置检测验收工作对雷电防护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具有重大意义, 这是一项复杂和系统的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把防雷装置检测验收工作做好, 更要规范化、标准化, 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不断探索, 不断进步, 只有这样才能使青海省防雷电工作更好的发展进步, 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稳定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栋, 张彩环.一种可扩展的SOA服务质量描述模型[J].计算机科学, 2012.
[2]郑标.水晶报表 (Crystal Report) 技术在民航气象年月总簿软件中的应用[J].气象科技.2011.
[3]潘秀龙, 潘伟.基于SOA知识文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 2010.
[4]岳冰, 刘勇, 付伟庆.基于Web服务的SOA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5]宋锋, 刘瑞歌.基于Web Service的企业信息集成应用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 2010.
新建防雷装置 篇2
1.1了解申报项目的建设概况
审阅项目的总体规划平面图、建筑设计说明和建筑立面图,目的在于对申报项目情况形成整体认识,特别应留意项目的所处环境、建筑面积、基础面积、建筑结构、建筑楼层、建筑高度、使用性质等信息,以便为后面审查工作提供基础判断。
2防雷设计说明的审查 2.1设计依据的审查
审查设计说明中关于防雷设计所依据的技术规范、标准是否有效、适用范围是否正确、是否存在冲突等情况。2.2防雷类别审查
首先对项目的类别进行定性划分,通常按危险品场所、人员密集场所、重要场所和普通场所进行划分;第二是进行定量计算,根据项目所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结构、建筑规模计算年预计雷击次数;第三是根据规范的防雷分类要求,综合前两个步的结果判定所属防雷类别,以确定相应防雷措施。
在此应明确的是:一类、二类项目除应考虑直击雷、雷电波侵入防护外还应考虑防雷电感应,一类项目的直击雷防护措施与防雷电感应措施原则上要求独立。2.3防雷设计施工图的审查
具体防雷措施的条文说明,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设计接地电阻等,设计人员可能放在电气设计说明中,或在施工图,或前后重复交代,因此必须认真审阅,避免交代不清或同一指标前后要求不一致等问题。2.3.1天面防雷平面图的设计审查
接闪器的布设位置是否正确、合理,天面避雷带与天面钢筋是否构成闭合回路,不同高差的避雷带是否上下连接。
引下线的条数或间距是否符合要求,布设位置是否合理,一般要求在易遭受雷击的阳角位应有引下线,配电箱等所处位置柱内钢筋尽量避免设置引下线。天面防雷图中的引下线应与基础图进行校对,确保两者之间一一对应。2.3.2基础防雷平面图的设计审查 接地体的布设情况,引下线所在轴位对应的地梁钢筋一定要利用做水平接地体,并与四周地梁钢筋构成闭合地网;另外,根据对项目所处的地理环境、结合项目接地体情况,对设计接地电阻值的有关要求提出合理化建议。2.3.3电气平面图的设计审查
各层电气平面图均应审查楼层等电位连接端子、电梯井上下端接地端子、卫生间或其他功能间的局部等电位连接端子的设置情况,要特别留意计算机机房这样重点的防雷区域的分布位置,提出合理化建议,避免存在雷击风险。2.3.4其它图纸的设计审查
浅析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审核 篇3
[摘要]防雷装置是新建建筑物的重要内容,其设计审核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防雷防护效果的发挥。为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重点就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工作进行探讨,并针对性提出了工程设计审核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供类似工程研究参考。
[关键词]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017-0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建设方向逐渐向多功能化、高度化、大型化和综合化的趋势发展,建筑内部设计结构及服务设施变得越来越复杂,伴随着这些发展,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也变得愈加复杂化。防雷装置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审核工作是工程项目建设前的最后一道技术关,若设计审核的质量不过关,不仅会影响到防雷工程投入使用后雷电防护效果的发挥,而且也会给建筑物的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严重情况下还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因此,建设单位必须重视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环节的工作,确保防雷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充分发挥出建筑物雷电防护的效果。
1 总平面图
总平面图往往最容易被忽略。作为整套施工图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总平面图包含与防雷有关的重要信息。
1.1 地理位置
各地的年平均雷暴日数差异很大,且各种版本的技术规范所提供的数据也不尽相同。应以当地气象主管部门公布的该地年平均雷暴日数Td作为计算雷击大地年平均密度Ng的依据。
如果有雷电监测系统,通过输入经、纬度数据,可得到该建筑物所处位置一定半径范围内在监测历史时间内的雷闪资料,得出精确的雷闪密度、雷电流幅值、闪电月变化及日变化规律等雷电活动规律与数据。这些数据也可作为设计的参考依据。
1.2 周边环境
该建筑物是否为孤立建筑物,周边有无其他建筑物或树木,各自高度如何,是否处于旷野或山头,是否处于水陆交界处,地质条件和土壤电阻率如何?根据上述信息,确定在计算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N时校正系数K的取值。
2 施工设计说明
电气施工设计说明(有时也称为强电施工设计说明等),其主要内容是表述各专业的概况和基本要求。
2.1 工程概况
建筑物使用性质是住宅、办公、厂房、文物还是其他,是否为人员密集场所,建筑物内是否有爆炸物质,是否具有火灾或爆炸危险环境,属于哪类防火类别,是否有重要的信息机房?结合年预计雷击次数N确定建筑物防雷分类,同时也与等电位接地的设计要求有关。建筑物高度则关系到防侧击雷措施的设计。
2.2 设计依据
2.2.1 国标
设计依据的国标有: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16895,222004《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53部分:电器设备的选择和安装隔离、开关和控制设备第534节:过电压保护电器》。
2.2.2 图集
设计依据的图集有:99(03)D501-1或99D501-1《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02D501-2《等电位联结安装》、03D501-3《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03D501-4《接地装置安装》。当图纸中的某项参照标准化图集时,应同时注明图集名称、图集号、页次。
2.3 防雷、接地及安全
2.3.1 防雷分类及分级
根据总平图中确定的雷击大地年平均密度Ng、校正系数K、屋面防雷平面图中的长、宽、高尺寸,计算该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N,结合施工设计说明中的工程概况信息。依据GB50057-2010的条款确定该建筑物的防雷分类。此外,根据工程概况信息,可依据GB50343-2012中的表4.3.1确定该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
高度超过100m的民用建筑,依据JGJ16-2008《民用建筑物电气设计规范》第11.2.3条第1款规定,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2.3.2 直击雷防护
一般地,现多采用接闪带作为直击雷防护措施。审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接闪网尺寸应符合对应防雷分类的要求。
(2)接闪带所选用材料的材质及其规格尺寸应符合GB50057-2010等国标的规定,非标尺寸可能造成施工阶段材料购买和施工的困难,应避免出现此类问题。
(3)接闪带沿女儿墙敷设时,应结合女儿墙的宽度来综合考虑避雷带的支持卡高度、间距及转角距离。对于过宽的女儿墙,按常规做法将避雷带设置在女儿墙正中,将无法起到有效保护作用。此时,应尽量靠近女儿墙外沿,当建筑物高度大于其相应防雷类别滚球半径高度时,首先应沿屋顶周边敷设接闪带,接闪带应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上,也可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外。结合实际情况,宜在转角、有高度差的部位增设避雷短针以增强防护效果。
(4)如果采用金属屋面或彩钢板作为直击雷防护措施,应符合GB50057-2010等国标的规定,注意厚度的不同要求。
(5)对于是否可采取暗敷接闪带,不能一概而论。一般的建筑物,特别是人员较密集场的高层建筑不能暗敷;别墅等建筑体量较小的低层建筑物,当其N值达不到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规定值时,应当允许暗敷。但接闪带暗敷可能造成在接受雷闪时,其上面的混凝土或瓦片等碎裂、坠落而伤人、毁物。采取暗敷方式的,建议结合接闪杆增强防护效果,进一步降低风险。
2.3.3 引下线
新建建筑物一般利用结构柱内的主钢筋作为引下线,利用结构柱内对角线的两根主钢筋作为引下线,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6mm,利用四角的四根主钢筋作为引下线,则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2.3.4 防侧击雷
超过建筑物对应滚球半径高度的部分均应按GB50057-2010规范的要求采取防侧击雷措施,每隔不大于6m的位置设置均压带并与引下线相连,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也应与防雷装置连接。
2.3.5 等电位及接地
审核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该建筑物采用何种接地系统,是共用接地系统还是单独接地系统(有些特殊用途的设备对接地系统有特别要求)。共用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值应不高于接人各系统、设备要求接地电阻的最小值。
(2)强弱电竖井内应在每层预留与楼层主钢筋电气连接的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并与接地干线焊接连通,其他部位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也应与楼层主钢筋电气连接。
2.4 供配电系统
根据建筑物防雷中的防雷分类及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判断SPD的设置分级及各级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2.5 弱电系统
施工图审核是在工程开工前进行,一般在此阶段弱电设计尚未作深化设计(通常由弱电承包商完成),所以在施工图中很少注重弱电系统线路和设备的防雷设计,审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弱电机房的位置设置应遵从“尽可能远离屋顶和立柱”的原则,即远离可能流经大的雷电流的区域。
(2)进出建筑物的信号线路应穿金属管埋地敷设入户,进户处应做好等电位接地,包括金属管道、弱电线缆的金属屏蔽层、光缆加强筋等。
(3)机房内应在防静电地板下设置s型或M型等电位联结网络(一般做法为铺设铜排),将机房内所有正常时不带电的金属物体采取等电位联结。
3 屋面防雷平面图
屋面防雷平面图审核时应注意一下几点:
(1)各类防雷建筑物的接闪网尺寸有两种(如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接闪网要求是20m×20m或24m×16m),满足任一种皆可。
(2)对于外立面或屋面形状比较特殊、复杂的建筑物,要特别留意是否所有易遭受雷击的部位均敷设了接闪带。对伸出屋檐的部分要结合其尺寸及与女儿墙的高度差判断是否处于接闪器保护范围内。
(3)设于屋面的屋顶花园、网球场、或咖啡吧等人员公共活动场所,应采取相应的直击雷防护措施(如设置合适高度的接闪杆褓护人员和设施安全。
(4)采光天窗应采取相应的防直击雷措施。
(5)当非金属屋面有玻璃采光顶时,应向相关设计人员核实采光顶是明框还是隐框,如支撑玻璃的金属构架在玻璃下方(隐框),则除金属支架可靠接地外,应对玻璃增设避雷装置加保护。
(6)卫星天线应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之内,若架设接闪杆保护时,接闪杆与天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天线底座应可靠接地。
(7)引下线应沿建筑四周均匀或对称设置,条件限制时,局部的引下线间距可稍超出规范规定的间距值,但应确保建筑物整体的引下线平均间距不大于对应防雷分类的间距要求。
4 基础接地平面图
基础接地平面图审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利用建筑物基础中的自然接地体时,应将桩基、承台、地樑、底板内的结构主筋可靠连接以构成共用接地装置。
(2)地梁内的结构主筋应与所经过的结构柱内主筋可靠连接以构成环型接地体。
(3)引下线位置应逐一对应屋顶防雷平面图中标志的引下线位置。
(4)结构柱内的钢筋作为雷电流的主要对地释放通道,对附近的设备与人有一定程度影响,故弱电设备应尽可能远离结构柱和引下线。重要的设备机房应避免设置在建筑物的顶层和底层。
(5)各接地干线一般均为从大地板引出至各个部位,注意文字标注是否有误。
(6)如有特别注明设备机房等电位接地措施的,应检查是否设置等电位联结网络,等电位联结网络与大地板之间的连接方式、连接材料及规格型号,网络是否能为机房将来可能存放的机柜、机架、线槽提供足够的等电位联结点,网络的材质是否达标。
5 配电系统图
配电系统图审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电气接地装置与防雷接地装置共用或相连的情况下,应在低压电源线路引入的总配电箱、配电柜处装设I级试验的SPD。SPD的电压保护水平值应小于或等于2.5kV,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当无法确定时应取等于或大于12.5kV。
(2)不同部位的配电箱在SPD配置方面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并不是所有的配电箱都安装In或Iimp值相同的SPD就能解决问题,应按照配电箱所处的不同位置进行分级,相应确定合适的Inl或Iimp值。
(3)应结合低压配电系统的不同接地制式来确定安装何种类型SPD。
(4)图纸中设置的SPD应标明标称放电电流In(见表1)、电压保护水平Up、持续工作电压Uc等基本参数。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这就要求审核人员提高对建筑物雷电装置设计的认识,在熟练掌握相关规范及标准的基础上,结合防雷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到综合分析、客观判断、灵活处理,同时工程各参与方应积极参与施工现场管理与指导,为项目建设单位把好技术关,从而确保防雷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罗丽红,高层建筑物工程防雷设计的审核[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07期
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 篇4
1 新建建筑物防雷设计技术评价的目的
在新建建筑物当中, 对于防雷设计的技术评价, 主要的目的在于确保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的防雷设计, 同时对防雷设计的质量加以保证, 从而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良好的保障。通过有效的技术评价, 能够确保根据不同的新建建筑物情况, 有针对性的进行防雷设计, 从而为建筑物提供更为良好的保护措施, 防止雷击对建筑物内部的人员和财产造成伤害。对于建筑物中的电子系统, 也能够避免由于受到雷击电磁脉冲的影响而发生故障, 确保更加经济、科学、安全的进行防雷设计。
2 防雷设计技术评价的依据和内容
在新建建筑物中, 对于防雷装置的设计和安装, 需要相应的技术评价作为支持和基础。因此, 在进行技术评价的过程中, 应当对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进行严格的遵守, 同时要严格的按照接地装置安装、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等相关的规定进行操作。基于这些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在技术评价中, 还应当对新建建筑物的设计图纸、说明、平面图、弱电系统、配电系统等信息进行全面、系统的掌握。在进行新建建筑物防雷设计技术评价的过程中, 应当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 确保最为可靠、权威的针对被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评价, 从而给出最为准确的评价结果。
对于评价人员来说, 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扎实的专业技能, 在评价过程当中, 应当科学、公正、客观、独立的进行评价。在图纸审核的过程中, 应当遵循经济性、可靠性、科学性等原则, 从而确保防雷设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作为一项综合性的防雷措施, 新建建筑物防雷设计中主要包含了防雷类别、引下线、等电位连接、均压环、预留接地、SPD、屏蔽、接闪器、接地装置等内容。因此在技术评价当中, 对于这些方面, 都应当进行兼顾, 对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尽快发现并提出整改措施, 从而保证新建建筑物防雷设计的有效性。
3 防雷设计技术评价的重点问题
3.1 引下线
在新建建筑物当中, 必须对引下线的材料, 焊接方式做详细说明。对于防雷装置引下线的设计, 通常将混凝土钢结构柱筋作为暗设防雷引下线。在这样的设计当中, 可能会出现没有设计短路环、或是不合理的设计引下线位置等问题。有些设计人员在设计引下线的过程中, 对于布设的均匀性、对称性等不够重视, 没有合理的设计拐弯、边角等位置。
3.2 接闪器
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接闪器, 一般为接闪带、接闪杆。往往存在在建筑物四角未设计短针现象, 接闪带支撑高度设计未达到15cm。在一些防雷设计图当中, 对于避雷带沿周边女儿墙敷设这一施工过程, 往往没有进行详细说明, 如果女儿墙比较宽, 同时在靠近内部位置进行明敷, 那么在接闪带的保护范围当中能够, 就没有对女儿墙进行涵盖。所以在防雷设计图当中, 应当对这些内容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而且, 在一些新建建筑物当中, 有时会出现非常规的接闪杆, 在计算这种接闪杆保护范围的时候, 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做支持, 因而可能会使接闪杆的保护范围被扩大, 因此在技术评价中也要对此加以注意。
3.3 等电位连接
对于感应雷的预防, 采取安装电涌保护器及其他等电位连接措施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方式, 能够有效控制新建建筑物中的电位差。在设计等电位连接的过程中, 设备等电位连接装置、接地干线等容易出现未设计的情况, 尤其是线缆在进出建筑物的地方未设计等电位。建筑物在新建的办公楼中, 电气竖井中的接地干线接地, 相似于其它垂直敷设金属物接地。而在高层新建建筑物当中, 由于接地干线在电气竖井中具有较大的长度, 因此产生的电感效应也会比较强烈。因此在设计等电位连接的设计当中, 与该电路的连接, 会使泄放感应电流的效果降低。在室内设计中, 有时会忽略设备等电位装置的设计, 从而导致雷电流引入室内, 从而对人或设备造成伤害。对于这些情况, 都应该在技术评价当中加以重视。
3.4 防侧击雷措施
在新建高层建筑物当中, 应当对防侧击雷装置进行设计。关于防侧击雷新的防雷规范做了改动, 但部分设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 仍然采用GB50057-94规范, 因此要特别注意。通过详细的技术评价, 避免其中存在漏洞和问题。
3.5 接地措施
良好的接地是使防雷达到预期效果的保障措施之一。一般建筑物除了按规范做好防直击雷接地装置外, 还需要特别注意做好电梯、监控、消防及二次供水设备的防雷接地。
4 结论
在当前的建筑领域当中, 新建建筑物防雷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 对于建筑物当中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的确保防雷设计质量, 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 应当针对新建建筑物防雷设计进行详细的技术评价, 对防雷设计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及时的处理, 从而更好的确保建筑物防雷安全。
摘要:随着建筑物内各种设备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 各种精密的电子设备也更容易遭受雷击的影响和破坏, 所以对防雷技术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因此, 新建住宅楼房必须注重对防雷装置的设计和应用, 以确保建筑物内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为了确保防雷装置设计的质量, 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评价手段, 明确防雷设计技术评价的目的、依据和内容, 并且对技术评价当中的重点内容加以关注, 从而更好的发挥防雷装置的作用。
关键词: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
参考文献
[1]何秋蕊, 岑杰军, 高继滔.浅谈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阶段的几点问题[A].中国气象学会.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1第十一届防雷减灾论坛[C].中国气象学会:2013:6.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资料清单 篇5
1、《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书》 1份 □
2、授权书 1份 □
3、不规则情况说明表 1份 □
4、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份 □
5、设计单位资质证 复印件 1份 □
6、两名设计人员资格证(均为设计图纸中汇签栏签名人员)复印件 1份 □
7、总平面图 2份 □
8、电气设计说明(应包含防雷设计说明)(3份);(纸质版□ 电子版□)
9、基础防雷图(或接地系统平面图)(3份);(纸质版□ 电子版□)
10、天面防雷图(3份);(纸质版□ 电子版□)
11、均压环设计图(一类建筑物高于30m,二类建筑高于45m,三类建筑物高于60m)(3份);(纸质版□ 电子版□)
12、竖向等电位接地系统图(一类建筑物高于30m,二类建筑高于45m,三类建筑物高于60m)(3份);(纸质版□ 电子版□)
13、配电系统图(3份);(纸质版□ 电子版□)
14、防闪电感应及防闪电电涌设计图(SPD安装图)(3份);(纸质版□ 电子版□)
15、化工企业提供工艺流程图和管线布置平面图(3份)(若有)(纸质版□ 电子版□)
16、转换层防雷平面图(若有)(3份)(纸质版□)
17、建筑立面图(正立面);玻璃幕墙及金属构架的等电位连接图(若有)(3份)(纸质版□)
注:复印件应注明与原件相符并加盖公章
其他:施工日期(梁板柱的浇筑日期)
新建中波广播发射塔防雷措施探讨 篇6
1.1塔体不能接地
中波发射塔是将中波发射机输出功率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中发射出去。由于塔体本身就是发射体,故塔体不能接地。电视、调频、移动通讯等发射塔本身不是发射体,而是用发射塔作为执撑物,其发射天线在铁塔上架设。和中波发射塔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中波发射塔避雷的致命弱点。
1.2频率接近
雷电的频谱很宽,从几赫兹到几百兆赫兹,还有一些直流成分,但其频谱主要集中在低端,而中波频率比电视、调频、移动通讯要低的多。也就是说,中波频段和雷电的频谱更接近一些,造成中波频率与雷电频谱隔离的难度,造成了中波发射塔受雷击的机遇较多。
1.3塔体高
中波发射塔一般都比较高,最低的76m,最高的240m。况且有的还把发射塔设立在高坡上就更高了,很易受雷电袭击。
1.4中波发射功率大
中波发射功率一般都比较大,少则几千瓦,我台发射功率为10kW。为了避免对其他影响,中波台一般不设在市区,而设在郊区或更远的旷野地带。这些地方没有任何遮掩物,所以在附近一有雷电,发射塔是首先被雷击的对象。
1.5中波发射机都是固态机
我台的中波发射机都是固态机,是集成电路和模块组成,耐压低。其优点是技术指标好,效率高,而缺点是耐压低(几百伏),防雷电性能差。
以上这几个难点,也是防雷电的弱点,所以要求对中波发射塔防雷电的性能更好,可靠性更高。因此,要更深入的探讨中波发射塔防雷电的新措施。
2中波发射塔防雷电的新措施
对中波发射塔的防雷一般都是采用放电球、放电线圈、塔顶加装静电泄放器,还有的是在发射机本身加装防雷电自动切换器等。这些常规的防雷电措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雷电的电压、电流都是经过发射塔体本身。这样雷电的电压、电流就很容易馈送到发射机,击坏发射机和天调网络。即使通过放电球或放电线圈放电,也会因放电的同时发射天线的抗阻发生变化,导致天调系统失配,轻者发射功率下降,重者发射机损坏。这是常规避雷的致命弱点。能否想个办法当雷电到来时,雷电的电压、电波不经发射塔体,而从专用的避雷线上流入大地,从而保护发射塔呢?
中波发射塔一般是三边形或四边形的,由元钢焊接而成,其中间是空芯的。现在在空芯里顺着铁塔的高度架设一根专用的避雷线,这根避雷线与塔体隔离绝缘,在超过塔顶数米处再三分岔,对空中的雷电进行吸收入地。在该避雷线的底部串接并联谐振网络,使这个网络的谐振频率为发射塔的频率(我台是两机双频共塔,可串接两个谐振网络)。并联谐振线圈一般应取20~30微亨,(在低频端取30微亨),该谐振回经的Q值较大,所以该避雷线对发射频率呈现抗阻很大,可视为开路状态。这样只有雷电频谱中的某一频率与发射机同频时,才会发生影响,其他频率不影响发射机正常工作。
这种方法对于来自铁塔顶部及附近的雷电,可以通过避雷专用线入地,而对来自侧面的偏雷能否避防?从避雷针的特性可以知道,避雷针避雷保护区为其对地面呈现45°角以内的区域,而铁塔的拉线对地也是45°。这个铁塔顶部的三岔避雷针又高于塔顶,从理论上说应该能保护住铁塔和拉线,况且拉线又是绝缘子每隔数米进行隔离一次,偏雷对绝缘的拉线不产生放电。所以说,偏雷不会对铁塔产生大的影响。
另外,塔芯内的专用避雷线,对铁塔的阻抗会不会产生影响呢?由于避雷线底部对地串接了并联谐振网络,在发射频率上它呈现开路状态,也可以说这个避雷线对发射频率是悬空,并且在铁塔芯中央部位,垂直悬空的导线对天线阻抗不应有大的影响。
由于避雷线和发射体的隔离,雷电的电压、电流不再经过天线体,而是经过避雷专用线流入大地,这样将减弱雷电对发射机的影响,可以有效的保护发射机和天调网络,确保有雷电情况下发射机正常播出。
3应注意的问题
(1)该避雷线用铜线为宜,线径应不小于6 mm;若用钢筋,线径不应小于10 mm。(2)若是两频共塔,并联夺网络应有两个串接,分别谐振于两个频率。电感线圈的直径也不应小于6 mm (铜线),并联电容其耐压不小于10kV,功率不小于20kVA。(3)避雷线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最好设有单独的地井。(4)避雷线若有接头,应焊接良好,并用卡子加固。(5)并联谐振线圈的电感器一般在20~30微亨为宜,太大了Q值低,阻带宽,不宜泄放雷电;太小了工作不稳定。
新建建筑物防雷设计存在的问题 篇7
依据我国《气象法》《行政许可法》等有关规定,建设单位申请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设计文件审查时,应当同时申请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同时,按照规定,在我国从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的单位,应当经取得《防雷工程专业设计资质证》后,方可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但由于种种原因,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并非由拥有专业防雷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而是作为电施设计项目之一进行安排。结果许多防雷设计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仅对经常出现的问题做一定归纳,而对防雷设计应采取的具体措施不再一一叙述。
1 设计依据不科学
1.1 设计依据滞后
虽然电气设计人员对防雷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因为对防雷行业关注度不够,很多设计未能及时跟上防雷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例如,在设计方案里普遍作为主要防雷设计依据的GB 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已于2011年10月1日作废,现行规范为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后者内容有了不少更改。结果笔者发现,到目前为止,很多设计方案里仍然千篇一律的采用GB 50057-94,或仅仅把标准名称改为GB 50057-2010,而设计依据仍明显来源于GB 50057-94中的条款。
我们知道,标准更新的初衷都是为了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在防雷设计中应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以保证引用标准的先进性。
1.2 设计依据不全面
笔者认为,防雷技术要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需要权衡各方面因素,仅仅采用《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是不全面的,这也是导致许多设计里没有针对性的考虑弱电系统防雷、综合布线等问题的原因之一,这部分将在后文叙述。
2 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2.1 防雷设计不够系统化
笔者认为,完善的防雷工程包括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其设计方案应具备系统性。建筑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拟建建筑物所在地的周边环境、地理地貌、地质情况、气候和灾害性天气特点、土壤、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特点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等因素。然而大部分拟建建筑的防雷设计都未考虑上述因子。我们知道,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进行防雷分类。虽然基本上防雷方案的设计说明里都对建筑物进行了防雷分类,但部分设计方案对此是一笔带过,没有将分类的依据及相关计算过程罗列出来,甚至分类时根本没有严密的计算过程,仅凭感官进行判断。笔者认为进行科学的防雷类别划分是优秀的防雷设计应该具备的基础之一。
2.2 内部防雷的设计内容不全面
笔者发现一些设计方案里主要考虑的是防直击雷措施,而对内部防雷设计则往往是浅尝辄止。
2.2.1 电源系统的防雷方案不完善
完整的电源系统雷电防护应该包括户外输电线路直至入户后的系列防护措施,而许多设计并没有考虑电源入户前应采取的相应防雷措施。大部分方案里关于室内电源系统的防雷设计主要是安装电涌保护器(SPD),防雷意识相对到位的方案里还采用了多级电涌防护,但是笔者发现,在其配电系统图中,不管是第一级SPD还是第三级SPD,往往都是采用相同的流通容量,这违反了多级SPD之间的能量配合原则,并不能起到多级电涌防护的作用。
2.2.2 缺乏弱电系统的防雷方案
天馈、传输、通信等弱电设备抗冲击、抗干扰能力薄弱,是防雷设计中需要强化的地方。但现实中弱电设备的防雷设计恰好是大部分设计方案中较欠缺的环节,故近年来弱电设备频遭雷击损坏的现象也愈演愈烈。
2.2.3 内部防雷设计的一般要求
总的来说,内部防雷设计方案总体说明中需要明确该方案防雷保护的空间范围、配电制式、通信方式,应列出被保护的主要设备清单。应根据设备自身的抗扰度以及雷电保护区的划分要求,提出电磁屏蔽、等电位连接和综合布线方案。在电磁屏蔽措施和等电位措施较为完善的场合,需加强等弱电系统和电源系统防闪电电涌侵入的措施。主要对策为合理地安装各种SPD。SPD的选择和安装应注意多方面,尤其是SPD的安装应有详细说明并画出SPD电路原理图和SPD安装位置示意图等。
2.3 部分防雷设计就低不就高
防雷技术要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但不能过分强调节省成本,当不同规范有矛盾之处时应该视具体情况而选择合适的依据。在一些防雷设计中,小高层或高层建筑的接闪带安装高度为120 mm,个人认为这样是不妥的。接闪带的保护范围计算原则确实是按照网格尺寸来衡量,但大量实践证明,明装接闪带也并不能百分之百保护女儿墙不被雷电破坏(见图1),特别是高层建筑物的女儿墙因雷击产生的水泥碎片可能会对地上行人构成严重威胁。笔者认为可以按照滚球法根据女儿墙宽度设计相应的接闪带安装高度,但最低不宜低于150 mm。此外在女儿墙90°转角处增加一根长度在40 cm左右的接闪杆,能够有效保护屋角。
2.4 防雷方案内容不严谨
设计人员为了提高设计效率,往往都采用模板化的设计,设计时只需拿模块去套用设计对象。这种方法带来了便捷和效率,但也带来了隐患,因为设计人员如果一大意就可能套用出错。笔者发现有的方案里设计说明与后面电施图的设计内容不一致,例如,前面的设计说明里仅提到了采用接闪带作为接闪器,而屋面防雷平面图中接闪器却变成了接闪小针;有的设计说明中接闪带材料规格为Φ10镀锌圆钢,屋面防雷图里却变成了Φ8镀锌圆钢,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不应该出现的。
3 结语
良好的防雷设计是把好建筑物防雷安全的第一关。针对新建建筑物防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系统性的强化一线电气设计人员的防雷意识和防雷水准,使其防雷设计能够跟上防雷技术的最新发展要求,争取做到技术上不落后、覆盖面无遗漏。
摘要: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现状,对目前新建建筑物防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包括设计依据不合理、防雷设计不够系统化、内部防雷设计内容不全面、方案不严谨等,对促进防雷设计业务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建建筑物,防雷设计,问题
参考文献
[1]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
[2]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S].
[3]GB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S].
新建防雷装置 篇8
1 防雷工程的监管重点和程序
(1) 抓好行政审批工作。行政审批工作, 在源头上对建筑物的防雷工程有很大影响, 也是控制防雷工程质量的关键工作。行政审批工作不但符合了国家的相关审批要求, 也符合了防雷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的程序, 行政审批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建筑物防雷工程的相关材料进行审核, 对设计图纸进行技术审核, 合格的防雷工程发放防雷核准书, 不合格提出针对性的意见或建议, 直到其审批合格为止。
(2) 抓好预控工作。预控工作是防雷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的前提, 监督管理人员必须要对防雷工程的设计图纸、供电方式、电气设计和防雷接地系统等都要熟知。对于设计图纸, 不仅仅只熟悉电气图, 还要对整个建筑的设计结构、各电气设备的布置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 要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设计, 对设计中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反馈。对于一些特殊的建筑工程项目, 在监理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设计的说明, 做好设计交底工作, 如弱电工程中的通信工程、智能化工程、计算机监控工程等, 这些特殊的工程通常在设计中没有进行明确的标示, 一般都是按照施工标准规范要求进行预留预埋, 如果在施工中不注意或者施工技术不到位, 极易造成施工质量不合格, 所以对于施工中的重要问题和极易忽略的问题都应该纳入到审批意见中, 以提醒施工单位谨慎施工。对于建筑物内部设备的接地问题, 要特别注意其接地是否按照了施工验收规范和施工强制性标准之外, 还要查看其接地方式和接地线路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如果发现现场施工和规范要求与标准不符或者采用的接地材料不符时, 应该及时向施工单位进行反馈, 再与设计单位协商处理, 针对该情况形成一个规范的设计文件, 以便及时的提醒施工单位和备案。
(3) 抓好隐蔽工程的质量管理和监督。针对建筑物的防雷隐蔽工程, 应该做好《新建建筑防雷工程质量验收手册》现场如实的进行填写, 对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做好记录, 以便修改。防雷工程中有很多工程都是隐蔽工程, 如电气预留接地、基础防雷基地、避雷网格、构造柱引下线、屋面暗敷避雷带等, 为了确保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 在关键部位的焊接, 混凝土浇筑掩埋前必须由施工单位及时的通知防雷监管部门进行检测, 防雷监管部门在检测时要严格按照规范的技术要求, 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对比, 当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如存在问题则要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以确保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
(4) 防雷工程的验收。当建筑物的防雷工程完工后, 在竣工验收前, 施工单位必须要通知防雷监管部门对防雷工程进行综合的检测, 检测合格后发放《防雷装置收合格证》, 该证作为整个建筑物工程的验收的依据之一, 如果检测中发现问题, 则通知施工单位进行彻底的整改, 直到验收合格, 对未取得《防雷装置收合格证》的建筑不予验收并且不得投入使用。
2 防雷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
在对防雷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时, 应制定监理预控措施, 并设置质量的控制要点, 对关键部位的施工或关键工序实行动态跟踪监理, 以确保防雷工程的质量。
(1) 对基础接地焊接工程, 在监督管理中, 无论是承台钢筋和桩基钢筋焊接还是承台和柱筋、承台和地梁主筋之间的焊接都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到具体的施工地点进行检查, 当整个基础焊接完毕回填后立即对其进行电阻值检测, 如检测不合格那么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补做人工接地装置。
(2) 对以柱筋引下线接地网, 要在施工时每层按轴线标清每根柱子的位置和钢筋焊接根数进行施工, 切实的避免错接、漏接的现象, 监管人员就要针对钢筋错接、漏接的现象仔细的对引上点和跨钢筋焊接质量进行检查, 并要求施工单位对焊接引上线进行定位标示, 以避免接地中断和向上层的主筋焊接错误。由于在防雷工程中的引下线接地网施工中极易出现钢筋错接和漏接情况,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要反复检查。
(3) 对建筑中的重复接地的部分和等电位焊接要仔细核查, 当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施工。
(4) 对避雷针和避雷网的施工,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 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监控力度:一是安装是要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要可靠, 规格要正确, 二是对引进的避雷针在有合格证的基础上必须要具有各项技术说明和安装说明等资料, 三是避雷针和其他金属物应该焊接成一个整体, 四是避雷网和引线的焊接应该有明显的标志, 五是在焊接处应该要做好防腐措施。
3 结束语
新建建筑物的防雷工程是保证整个建筑安全性的必要设施, 加强新建建筑物防雷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是确保防雷工程质量的必要手段, 为了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只有整体建筑的防雷工程质量得到保障才能保障整体建筑的质量, 所以加强新建建筑的防雷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和管理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丘淑珍.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分析及控制措施[J].内江科技, 2011, 32 (7) :124-124
[2]丁伟杰, 黄志聪.防雷整改工程技术审查初探[C].//第五届中国国际防雷论坛论文集.2006:162-163
[3]许鑫杰.浅谈如何提高防雷接地施工质量的问题[C].//第三届中国建设工程质量论坛论文集.2009:599-601
新建防雷装置 篇9
1 建筑物防雷设计技术评价目的
对建筑物进行防雷设计技术评价首先是为了确保工程设计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要求和技术标准, 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保障建筑物的防雷击指数, 保护群众财产和人身安全不受破坏。技术评价可确保建筑物防雷设计因地制宜采取合理措施, 避免和减少建筑物及内部人员财产因雷击发生的事故和损失, 防止雷击电磁脉冲导致的电子系统损坏, 做好防雷设计技术的安全、科学、经济性。
2 防雷设计技术评价依据和内容
防雷设计技术评价是建筑物在进行防雷装置安装的有力依据, 因此在进行防雷设计评价时须严格按照有关国标及地方相关专业技术规范设计标准, 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接地装置安装》等相关行业防雷技术标准规范及地方防雷技术规定。技术评价在相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 综合查阅建筑物的图纸设计说明、总平面图、配电系统图和弱电系统图等全面图纸信息。同时防雷设计技术评价工作必须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 保证评价活动依据被评价对象实际情况综合做出权威可靠的评价报告。评价技术人员自身应具有专业知识, 坚持独立、客观、公正和科学的原则并遵守行规。在进行图纸审核时坚持科学性、可靠性、经济性原则, 以做出全面科学的防雷措施设计。
建筑防雷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强的防雷系统, 主要对防雷类别、接地装置、引下线、接闪器、等电位连接、屏蔽、均压环、SPD及预留接地等内外部综合防雷措施的评价, 评价过程包括对各个防护措施环节的审核, 及时发现其中设计缺陷, 并提出修改建议, 做到防雷技术科学合理、安全先进、经济可靠。
3 技术评价中的重点问题
3.1 接闪器
在对建筑物进行接闪器设计时容易存在暗敷避雷带、未注明避雷带敷设位置或扩大避雷针保护范围等问题。现代新建建筑物为了设计外表美观, 将接闪器设计为外敷, 这种做法大大降低了接闪效果, 未能保护女儿墙边缘, 同时雷击避雷带热膨胀导致混凝土脱落, 可能对建筑物人员造成伤害;部分防雷设计图中仅说明避雷带沿周边女儿墙敷设, 较宽的女儿墙若明敷壁垒带位置靠近内部, 则防雷避雷带的辐射对女儿墙不受保护, 因此防雷设计图纸应做详细说明, 楼顶超过一定距离应按照规范设计, 确保女儿墙在保护范围内;另外在建筑物防雷设计中经常出现非常规避雷针, 这种避雷针的保护范围计算没有相关规范标准为依据, 保护范围计算仍按照普通针滚球法计算, 这种计算方式扩大了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3.2 引下线
新建建筑物的引下线设计大多利用混凝土钢结构的支柱作为暗设防雷引下线, 这种设计中易出现引下线位置设计不合理、短路环未设计等问题。由于部分设计人员在对引下线设计时忽略了布设的对称性和均匀性, 边角或拐弯处的结构没有设计, 或曲折形建筑物引下线间距按直线距计算, 这种错误的计算可能降低防雷设计效果。为加强雷电泄流, 应沿垂直方向每隔6m, 将1个箍筋与引下线主筋焊接形成短路环路, 作为引下线柱内主筋电位均衡, 而大部分设计图中并未对此做要求说明。
3.3 防侧击雷装置
高层建筑物应设计防侧击雷装置。其中防侧击雷装置的主要措施是均压环设计, 对高层建筑物可每层设置一圈且垂直距离不得大于6m, 均压环的设计可利用建筑物外圈梁钢筋焊通形成回路, 或使用外设扁钢在建筑物外围焊接形成电气回路;均压环必须与所有引下线就近连接。而在实际设计时并存在不同漏洞。
3.4 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连接是防感应雷的重要措施, 以降低建筑物内产生的电位差, 在等电位连接设计中存在接地干线或未设计设备等电位连接装置等问题, 建筑物电气竖井内接地干线接地与其他垂直辐射金属物接地一样, 而高层建筑电气竖井内的接地干线由于长度较长, 易产生较强的电感效应, SPD接地线接于该电路降低了感应电流的泄放效果。对室内设计需要同时把卫生间接入总等电位设计中, 但未对其设计设备等电位装置, 导致引入室内的雷电流在建筑物内部设备或人与设备之间产生高电位差, 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受伤, 因此在进行等电位连接设计时要有明确的设备连接装置图说明。
摘要:建筑物防雷设计是一项有效防御雷电的重要手段, 而对防雷设计进行技术评价可确保工程设计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和技术标准, 可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
关键词:建筑物防雷,防雷设计,等电位连接
参考文献
[1]普通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Z].
接地装置、防雷装置的安装与维修 篇10
1.1 人工接地体的垂直安装。
垂直安装是指接地体与地面垂直, 采用打桩法将接地体打入地下。a.接地体的选材与制作。垂直安装的接地体通常用角钢或钢管制成。b.接地体的安装。采用打桩法将接地体垂直打入地下。
1.2 人工接地体的水平安装。
在土层浅薄的地方, 接地体一般采用水平安装。a.接地体的选材与制作。水平安装的接地体通常用扁钢或圆钢制成。为了便于接地体与接地线的连接, 水平接地体的一端弯成直角, 安装时露出地面。如采用螺钉压接, 应先钻好螺钉通孔。b.接地体的安装。采用挖沟填埋的方法, 将接地体水平埋设在地下, 其深度应为距地面0.6米以下。如果是多极接地, 接地体之间应相隔2.5米以上。
1.3 减小接地电阻的措施。
a.在土壤电阻率不太高的地层, 可增加接地体的个数。b.如果地下较深处电阻率较低, 可增加接地体埋设的深度。c.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层, 可在接地体周围填入化学降阻剂, 也可用8kg食盐、30kg木炭拌匀后加水, 置于接地体周围, 以降低接地电阻。d.对于土壤电阻率很高的地层, 可挖坑换土。
2 接地线的安装
接地线应尽量利用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吊车轨道、配线的钢管等。如果不能利用上述导体时, 应安装接地线。
2.1 接地线的选用。
常用的接地线有圆钢、扁钢及各种裸铜线、绝缘钢线、铝裸线、绝缘铝线, 具体要求如下:a.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保护接地线选用。参见表1的规定。b.输配电系统工作接地线选用。配电变压器低压倒中性点的接地支线, 要用截面积为35mm2的裸铜绞线, 容量在1000伏安以下的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支线可用截面积为25mm2的裸铜绞线。必须注意的是, 埋设在地下的接地线不准采用铝导线, 移动电气设备的接地支线必须采用铜心绝缘软线。
2.2 接地干线的安装。
a.接地干线与接地体的连接处要用加固镶块, 加固镶块和接地体应采用电焊相连, 焊接处均应刷沥青防腐。接处干线的连接也应尽量用电焊焊接, 如用螺钉压按时, 连接处的接触面须经防锈处理 (如镀锌或镀锡) , 并采用直径为12—16mm的镀锌螺钉。安装时螺帽要拧紧, 接触面要保持平整、严密。连接处如埋入地下, 应在地面上做好标记, 以便于检查和维修。b.多极接地和基地网的接地干线与接地支线的连接处通常设置在地沟中, 并有沟盖覆盖在上面。连接方法可采用电焊或螺钉压接。用螺钉连接时, 接地干线应使用扁钢, 扁钢预先钻好孔, 并经防锈处理。单纯接地干线之间应用电焊焊接, 连接处应埋入地下300mm左右, 做好防腐处理, 并在地面上标明干线的走向和连接点的位置。c.室内的接地干线多为明设, 一般沿路敷设, 与地面的距离约为300mm, 与墙距15mm, 并用线卡支持牢固。d.用圆钢或扁钢作接地干线时, 接地干线之间的连接及接地干线的加长必须用电焊。搭焊时扁钢的搭接长度为宽度的2倍, 圆钢的连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焊接处同样应做好防腐处理。
2.3 接地支线的安装。
a.电气设备与接地线的连接可采用电焊或螺钉连接, 但应保证连接可靠, 有震动的地方要采取防震措施。b.在室内容易被人体触及的地方要选用多股绝缘线作接地线, 其他场所可选用多股裸线作接地线。用于移动电气设备的接地支线, 一般由设备的外壳接至电源插头的接地点应选用铜心绝缘软线, 接地线与电源线一齐套入绝缘护层内, 并规定三心或四心橡胶套或塑料护套电缆中黄绿色 (或黑色) 绝缘层的一根作为接地支线。c.接地支线加长时, 连接处必须按正规接线要求处理。d.接地支线的每一连接处, 都应置于明显位置, 以便于维修。
3 接地电阻的检测
a.断开接地线与电气设备外壳之间的连接。b.将电流探针插在距接地体40米处, 把电压探针插在距接地体20米处, 二支针垂直插入地面下约400mm。c.用最短的连接线将仪器的接线往下与接地体相连, 用较短的连接线将仪器的接线柱与电压探针相连, 用最长的连接线将仪器的接线柱与电流探针相连。d.仪器粗调旋钮有3档, 根据被测接地电阻的大小, 选择粗调旋钮的位置。e.以每分钟120转的速度均匀摇动手柄, 当表头指针偏离中心时, 调节细调拨盘到表针居于中心为止。f.细调拨盘的指针指示值与粗调旋钮的倍率, 就是被测接地电阻值。如细调拨盘的读数是0.35, 粗调旋钮的倍率是10, 则被测接地电阻是3.5欧。
4 接地装置验收与检修
4.1 验收检查。
接地装置安装完毕, 要对接地装置的外露部分进行外观检查和测量检查, 内容包括:a.检查接地装置的材料, 看是否按设计要求选用, 重点检查接地线的载流量是否够。b.检查接地体、接地干线、接地支线的连接处是否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c.逐一检查接地装置的各连接点, 看是否有漏接、错接、虚焊和松动, 发现不正常情况应采取措施加以处理。d.检查明设的接地线, 应符合安全、配线要求。e.检查接地体周围的土壤, 土壤应夯实。
4.2 定期检查。
运行中的接地装置应进行定期检查, 主要内容有:a.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接地电阻的测定, 发现接地电阻增大应及时修复, 不可勉强使用。b.通常每年检查一次接地装置的连接处相接地线的支撑点, 出现松动、开焊应及时修复。
4.3 常见故障的维修。
a.对于新安装的接地装置或设备维修后安装的接地装置, 应按设计接线图检查线路, 如有漏接、错接之处, 应予纠正。b.对于定期检查发现的隐患应及时处理。焊口出现锈蚀、脱焊的应重新焊接, 连接处螺钉松动的应予拧紧。处于震动环境中的螺钉连接处应加防震垫。c.检测中若接地电阻值增大, 应着重检查接地体与接地线连接处、接地干线与接地支线连接处, 接触不良是接地电阻增大的原因之一。同时应检查接地体, 接地体锈蚀往往造成接地电阻值增大, 严重锈蚀的接地体应更换。
5 防雷装置
为了预防雷害, 必须根据实际需要安装防雷装置。防雷装置主要有避雷针与避雷器。
5.1 避雷针。
避雷针最上部分 (受雷端) 是用一定截面积的镀铬或镀锌铁棒、钢管 (圆钢) 制成。它的尖端高出建筑物一定高度;中间部分 (导雷线) 是用截面积不大于35mm的镀锌铜或扁钢 (铁) 制成;下面部分 (接地板) 是用角钢或钢管制成, 其与接地体结构—样。也可用自来水管、污水管做接地极。避雷针各部分要可靠地焊接, 不可断开, 否则会招致雷击。有时装有避雷针的建筑物上严禁架设低压线、电信线、广播线, 避雷针的接地极应与保护装置的接地体相距10米以上, 以免发生危险。
5.2 羊角间隙避雷器。
羊角间隙避雷器用直径为0.71mm的铜丝弯成, 间隙约2—3mm。它用瓷夹固定好后再用铁箱罩住, 可有效地防止电度表遭受雷击。
5.3 阀型避雷器。
它主要元件是火花间隙和阀片电阻 (特种碳化硅) 。当雷电发生时, 火花间隙被击穿放电, 阀片电阻下降, 将雷引入地。它可用于保护中小容量的配电装置及发电机、电动机等。
参考文献
[1]吕俊霞.防雷接地装置的维护与检修技术[J].洁净与空调技术, 2010 (2) .
【新建防雷装置】推荐阅读:
防雷装置11-24
微机装置防雷05-22
农村防雷装置12-27
防雷接地装置07-11
防雷装置检测论文10-11
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09-20
防雷防静电装置09-25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01-21
接地装置的防雷检测11-25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报资料10-20